论靖江王地位的特殊性及在明代的社会影响

合集下载

靖难之变的起因是什么?它造成了什么影响-

靖难之变的起因是什么?它造成了什么影响-

靖难之变的起因是什么?它造成了什么影响?本文导读: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把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势力日益膨胀。

因太子朱标早逝,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

建文帝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

与此同时,也在北平周围及城内部署兵力,又以防边为名,把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的护卫精兵调出塞外戍守,准备削除燕王。

朱棣于建文元年(1399年)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

建文帝起用老将耿炳文统兵北伐,又派李景隆继续讨伐,而建文帝也缺乏谋略,致使主力不断被歼。

朱棣适时出击,灵活运用策略,经几次大战消灭南军主力,最后乘胜进军,于建文四年(1402年)攻下帝都应天(今江苏南京) 。

战争历时四年(1399—1402年)。

战乱中建文帝下落不明,或说于宫中自焚死,或说由地道逃去,隐藏于云、贵一带为僧。

同年,朱棣即位,是为明成祖。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子朱标病死,明太祖立朱标次子朱允炆为皇太孙。

朱允炆因生性“颖慧好学,性至孝”,而深得朱元璋的喜爱,称赞他:“而诚纯孝,顾不忘我乎。

” 不过,对于这位“仁柔少断”的皇太孙将来继任帝位,朱元璋并不十分满意,曾一度打算更换太子,后因翰林学士刘三吾的劝谏,才没有这样做。

尽管如此,朱元璋对朱允炆的继位仍放心不下。

洪武三十一年(1398)闰五月,朱元璋病故,庙号太祖,皇太孙朱允炆即位为帝。

临终前,朱元璋立下遗诏,“皇太孙允炆仁明孝友,天下归心,宜登大位。

内外文武臣僚同心辅政,以安吾民”、“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

朱允炆即位,是为明惠帝,改元建文。

尽管有朱元璋的遗诏,不许诸王“入临、会葬”,但燕王朱棣仍直奔京城建康(今江苏南京),朱允炆闻讯后,立刻派人持敕,令朱棣返回燕京(今北京),对此朱棣十分不悦。

藩王势大其时,镇守北部边疆的诸王已有很大的权势,宁王朱权“带甲八万,革车六千”。

燕王朱棣更握有“节制沿边士马”的重权。

朱允炆对这些皇叔们忧心忡忡。

广西桂林明靖江王府城赏析

广西桂林明靖江王府城赏析

广西桂林明靖江王府城赏析靖江王城位于桂林市市中心独秀峰下,为明代靖藩府城,又因南明永历帝朱由榔蒙尘曾驻跸在此,故又称“皇城”。

明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封其任孙朱守谦为靖江王,就藩于此。

明洪武五年始建王府,明洪武二十六年筑府城。

府第建筑悉依藩王规制。

靖江王城南北长556米,东西宽355米,占地面积19.78万平方米,始建于公元1392年,其城垣全部采用巨型方整的料石砌成,城墙厚5.5米,高近8米。

王城周围是3里长的城恒,内外以方形青石修砌,十分坚固。

城开东南西北四门,分别命名为“体仁”(东华门)、“端礼”(正阳门)、“遵义”(西华门)、“广智”(后贡门)。

坚城深门,气势森严。

整个王城的宫殿建筑采取严格的中轴对称,“左祖右社、前朝后寝”的布局方式营造,中轴线上的承运门、承运殿高大华丽,气势非凡,体现了王权的至上的思想。

方城南面的正阳门,有清代两广总督为表彰连中“三元”(解元、会元、状元)的临桂人陈继昌而立的“三元及第”坊,东华门上的“状元及第”坊则是为道光年间新科状元龙启瑞而建,西华门上的“榜眼及第”坊是为同治年间榜眼于建章而建。

明代靖江王府,规模宏大,四周以巨石砌城垣,方正庄严在桂林城中自成一城,故称王城。

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始建,占地283亩。

城中有桂林众山之王独秀峰,平地拔起,众山环绕,孤峰独秀,为我独尊,有天然的王者气势。

靖江王府府邸在宋代时铁牛寺,元代改为大国寺,后又称万寿殿。

明太祖朱元璋封其重孙朱守谦为靖江王,此处是藩邸。

朱守谦在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开始建府,历时20年才完工。

桂林王城先后经历了14代靖江王,后来被清朝定南王孔有德所占而成为定南王府。

清顺治九年,农民军李定国攻克桂林后,孔有德纵火自焚,使有250多年的王城化为焦土。

现在王城尚完好,还有承运门、承运殿的台基、石栏和云阶玉陛供人游览。

宋高宗赵构、元顺帝妥欢铁木尔登基之前,曾在独秀峰下居住,所以王城又被认为是潜龙之地。

明靖江王的爵级

明靖江王的爵级

明靖江王的爵级靖江王是明朝的一个同姓藩王,国于广西桂林(洪武五年前称靖江府)。

关于靖江王的爵级,《明史》卷100《诸王世表一》说:“靖江王以南昌嫡孙受封郡王”。

卷118《诸猋列传三·靖江王》又言:洪武三年朱守谦受封靖江王时“禄视郡王,官属亲王之半。

”《续文献通考》卷208《封建考》引《史料后集》说:“高祖念侄文正终不忍忘,故其子守谦虽封郡王,冠止七旒,禄止二千石,而特设内外承奉、长史等官,宫城、庄田、宗社之类皆与亲王等”。

诸书虽然承认靖江王的待遇有些特殊,但都肯定靖江王的爵级属于郡王。

然而这种看法却是错误的。

依笔者之见,靖江王在受封之初决非“冠止七旒,禄止二千石”的郡王,而是名副其实的亲王,后来爵级虽有所下降,有一段时间沦为“禄视郡王,官属亲王之半”,但不久又有所恢复,位列旁支亲王。

本文拟对靖江王的爵级及其变化作出正确的分析,并就正于方家。

一、分封之初靖江王的爵级《明史》、《续文献通考》说靖江王是郡王的主要依据是封号为二个字,因为按明朝的封王制度,亲王的封号是一个字,郡王的封号是二个字。

但是这个制度是逐步确定的,在建国之初并无严格的区分。

例如:朱元璋在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一月追封死去的15个亲人为亲王时,都是用二个字的封号,如追封长兄为南昌王,次兄为盱眙王,季兄为临淮王[1];各王的妻子初时也只称夫人,至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九月才改封在世的南昌夫人王氏、盱眙王夫人唐氏为王妃[2];但各王的女儿竟被封为公主,如南昌王之女被封为福成公主、蒙城王之女被封为庆阳公主,直至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礼部才对二人的封号提出异议,认为宜按亲王女改封郡主[3]。

因此,在洪武三年分封诸王时朱元璋把自己的儿子们的封号定为一个字、把南昌王朱兴隆的孙子朱守谦的封号定为二个字,并不是为了表示朱守谦是郡王,而主要是为了与南昌王的封号相一致,因为朱守谦是以南昌王的继承者的身份受封的,南昌王才是靖江王国的始祖[4],南昌王是二个字的封号,朱守谦的封号当然也应该是二个字;另外可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为了区分亲疏关系,朱元璋曾说过:“诸王之于靖江,虽亲疏有等,然亦王府也,宜同亲王之制”。

桂林山水的文化内涵及其审美意义

桂林山水的文化内涵及其审美意义

桂林山水的文化内涵及其审美意义文章摘要:桂林山水文化历史悠久,具有深邃的文化内涵。

在绵延的历史中,桂林山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它融注了中国古代文人、士人、画家、隐士等人的思想观念,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民间神话传说、宗教文化思想、民间风情融为一体,形成独具特色的桂林山水文化城。

本文通过诠释桂林山水文化的深邃内蕴来体现源远流长的人类山水文化的发展轨迹,以及中国传统的和谐思想,从而来探究桂林山水的审美意义,提高我们对桂林山水的认识能力,以便更深刻地领会桂林山水文化的魅力。

关键词:桂林山水;文化内涵;审美意义桂林山水以她的“山清水秀,洞奇水美”而闻名于世,更为吸引人的是桂林山水的文化内蕴。

桂林山水文化融入传统自然审美相融合,显示了人的思想感情、精神寄托、儒家“比德”思想、人与人类和谐美及审美趋向,各个时期的文人学士以桂林山水文化为中心,在诗歌绘画、审美意义及思想的创造上达到了最高文化成就,形成了内蕴深邃的桂林山水文化。

一、桂林山水文化的内蕴(一)、在桂林旅游文学中看桂林山水的文化内蕴桂林山水的旅游文学最集中反映出桂林山水文化的意味和人文色彩,表现人类自然美观和人的审美情态及其精神风貌。

那么,要深入了解桂林山水的文化,我们先理解什么是旅游文学。

刘湛先生认为,“中国文学有一半是旅游文学。

”⑴在我国旅游文学源远流长,有许多学者给其下了定义。

有的人认为,“旅游文学就是游记文学”,有的人却认为旅游文学除了游记外,有许多诗文、词曲是属于旅游文学的。

每个人对旅游文学的理解都有一定的道理。

那么,旅游文学究竟是什么?“它是以旅游生活为反映对象,抒发旅游者在整个旅游过程中的思想、情绪和审美情趣的文学。

”⑵主要突出其旅游性和文学性。

经过理解旅游文学的涵义,本文就可以更深层次的通过旅游文学来展示桂林山水丰厚的文化底蕴。

首先,我们从有关桂林山水的诗、词、文等方面来揭示桂林山水的深刻内蕴。

翻开桂林文化史,我们可以看到许多诗、文、词对桂林山水的赞美和描绘。

朱佐敬——精选推荐

朱佐敬——精选推荐

朱佐敬朱佐敬游独秀岩记摩崖朱佐敬 朱佐敬(1404年-1469年),靖江庄简王,明朝第三代靖江王。

⽗靖江王朱赞仪、母耿⽒,王妃沈⽒,永乐九年(1411年)袭封,初时⽤银制印玺,明宣宗时改⽤⾦涂印玺。

朱佐敬爱好读书、书法,常登独秀峰,信仰佛教。

在明英宗时,与弟弟奉国将军朱佐敏的关系很差,以⾄常常互相向皇帝上奏诬告对⽅,英宗⼤怒,训斥朱佐敬兄弟。

成化五年薨。

王妃沈⽒,⼦靖江怀顺王朱相承。

编辑本段朱佐敬《独秀岩记》 在桂林城市中⼼,有⼀座明代藩王王城——靖江王城,桂林四⼤名⼭之⼀的独秀峰就矗⽴在王城的中央。

独秀峰⼭势挺拔秀丽,⼭下有⼀湾琼⽔形似⽉⽛,那⾥环境清幽,空⽓清新。

站在⼭顶上极⽬眺望,整个城市及周围地势风景尽收眼底。

由于独秀峰在城中独特的地理位置,历代⽂⼈墨客在⼭壁和洞⽳中留下了众多的摩崖⽯刻,明朝第三代靖江王朱佐敬的“独秀岩记”便为其中之⼀。

“独秀岩记”⽯刻⾼50厘⽶、宽165厘⽶,刻于明正统⼗⼆年(公元1447年),虽经岁⽉磨蚀,字迹仍然清晰可辨。

以现代⼈的眼光来看,这篇游记的⽂字较为通俗易懂,多数稍懂古⽂的⼈,读来都可朗朗上⼝。

然⽽,若要真正看懂这篇⽂章的内涵,则需要进⼀步地去了解明代封藩的历史以及那个时代佛教的特点。

当你了解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再来细细阅读碑⽂⾥的⼀段鲜为⼈知的历史故事,才会懂得这件⽯刻背后的历史价值。

让我们⾸先来读读这篇“独秀岩记”: 独秀岩记独秀岩记 盖天下诸王受命各之其国,必先有天纵之地,⽽后⽴王府,⾮常治之。

洪惟太祖⾼皇帝,祖宗流荫,⼦孙弥衍,列分天下,各藩之国。

我祖来斯桂林⽴靖江王位,迨今七⼗余年矣。

府在独秀⼭前,其地为⼴西甲胜之最。

⼀峰堑插霄汉,四时林⽊荣辉,下涌流泉,潭如新⽉,巍然上下,绝秀丽乎龙飞凤舞之胜。

爰居斯地,患⽆终废,皆因地利也。

当今皇帝在正统位。

丁卯⼗⼆年孟秋,闻知云⽔僧常澍⾃鄂来,越⼈所称善。

⼀⽇,召于承运门下,以瑜珈焰⼝施⾷利,济孤魂。

见澍⾆翻秘咒,滔滔如江潮之流,讨论儒书翕翕若劈⽵之势,以延为世⼦授乎⼤教。

明代靖江王室对广西的社会影响

明代靖江王室对广西的社会影响

明代靖江王室对广西的社会影响靖江王是明代的一位同姓藩王,也是明代分封于广西的唯一一位藩王,靖江王国存在近三百年,几乎与有明一代相始终。

因此,靖江王府宗室成员的所作所为在广西所造成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本文就靖江王室成员在广西的社会影响展开论述,并求教于方家学者。

标签:明代;靖江王室;社会影响明太祖推行分封制,将诸子分封为王于各地建藩,其后各代皇帝皆仿效之,但朱元璋却规定地方藩王“不得与有司之事,不得为四民之业”,使得宗室们在各自的封地上“衣食租税,无所事事”,“遂至有怀不肖之心亲不韪之行者矣”。

①分封于广西的靖江王,虽然在爵位等级和综合待遇上有减于其他诸亲藩,但靖藩宗室在吃喝玩乐、胡作非为等方面却丝毫不逊色,甚至在一些方面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仗恃宗室身份,在社会上为非作歹、残暴逞凶,影响恶劣永乐十二年(1414年),九辅国将军赞亿“召护卫老卒赵孜为符事,怒其来迟,槌杀之。

又纵家人走马蹴伤司狱沈兴,又私匿桂林军民毕道清等,在府传授妖术,妄言祸福”,被永乐帝“免官泗州为民”。

②庄简王朱佐敬在历代靖江王中算是“贤王”,但他的作过之处并不少,在《明英宗实录》的记载中,英宗皇帝就曾历数其罪过:“于幼女坟前起造享堂,外筑周垣十余里,建屋五十余间,常纵妃及宫人内使四十余人往尧山庙、全真观、冷水、清泉二寺游玩,就坟所宿三、五日方回;正统三年(1438年)十二月于承运殿前作鳌山,令军丁四十余人作杂剧,盛集军民入内同观,又纵妃沈氏于廊下帘内窥视;(正统)四年又于宫门前作秋千架,令文武官之妻入内嬉戏;又与小旗李荣、军丁杨斌等,买罗缎等货及织金龙凤缎匹,同辅国将军赞俨家人袁刚等往交趾境内买夜明珠等物;祖宗定制,凡见无名帖子即便烧毁,不许用,王辄听鲁仪宾、秦长使进无名帖子说王妃事,令唐镇抚擒奉国将军家人刘信,又令宫人刘氏等九人击坏将军之家器皿房屋,又诬奏奉国将军打死何普贤奴等五名。

又诬使女二人与将军私通,此皆昧心造伪,上欺朝廷,内枉亲戚及宫闱之人;又令军丁戴福泉等入府诵经祈祷,后赐僧帽袈裟;又容奉祠徐善庆男徐义令与镇抚唐理协同干办,生事害人。

明代靖江王府承运殿基址沿用及形制探讨

明代靖江王府承运殿基址沿用及形制探讨

引 文格式 :林 哲. 明代靖 江 王府 承运殿 基址 沿 用及形பைடு நூலகம்制探 讨 [ J ] .桂 林理 工大 学学 报 , 2 0 1 3 ,3 3( 3 ) :4 7 6— 4 8 1
第3 期

哲 :明代靖江王府承运殿基址沿用及形制探讨
宫殿 诸 衙 门俱 重 起 造 ,焕 然 一 明代王 府分 布 于我 国各 地 约计 4 0处 ,其府 邸 及 殿 门 外 ,其 余 “ 形制 “ 下天子一等 ” ,大 多 数 随 着 明 朝 覆 灭 后 毁 新 ’ ’ 。 坏 。 目前保 存 的 如 青 州 衡 王 府 石 牌 坊 、汉 中 睿 王 历 时整 个 明代 ,未 见 有 靖 江 王 府 承 运 殿 受 火 府 花 园遗址 、大 同 代 王 府 九 龙 壁 、湖 北 襄 王 府 绿 灾等 被毁 的记 载 ,亦 无 重 建 记 录 ,很 可 能 该 殿 自
与 明代 其 他 王 府 在 形 制 上 有 不 小 的 差 别 ,是 反 映 1 . 1 承运殿 基 址上 的建 筑营 造及 变更
靖江 王特 殊 地 位 的重 要 因 素 之 一 。本 文 拟 从 建 筑
靖江王府始建 于洪武 五年 ( 1 3 7 2年 ) ,至 洪
1 3 7 7年 ) 第 一代 靖 江 王 朱 守 谦 就藩 桂 林 遗址 方 面着 手 以拓 展 研 究 领 域 ,对 靖 江 王 府 的主 武 十年 ( 殿 ( 承运 殿 )形 制 进 行 探 讨 , 以期 补 充 对 明代 靖 开 始正 式使 用 ,是 明 代 建 成 最 快 、使 用 最 早 的 王
文章编 号 :1 6 7 4—9 0 5 7 ( 2 0 1 3 ) 0 3— 0 4 7 6—0 6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4—9 0 5 7 . 2 0 1 3 . 0 3 . 0 1 4

明代王府述略

明代王府述略
淮王:永乐二十二年封藩国广东韶州府曲江,正统元年迁饶州府鄱阳。
兴王:成化二十三年封藩国湖广德安府安陆,弘治四年迁湖广承天府。
雍王:成化二十三年封藩国保宁府阆中,弘治三年迁湖广衡州府。
寿王:弘治四年八月封藩国四川保宁府,正德元年迁湖广德安府安陆。
根据王府兴建时期、地点和王府改迁封地等情况,可知明代王府设立的特点:
赵王府1404年始,郑王府1443年始,
崇王府1474年始,潞王府1571年始,
福王府1601年始。7伊王府(1391-1564)卫王府(1424-1438)
秀王府(1457-1472)徽王府(1466-1555)
汝王府(1491-1541)5陕西秦王府1370年始,肃王府1392年始,
庆王府1393年始,韩王府1424年始,
荣王府1491年始,桂王府1601年始,
惠王府1601年始。9潭王府(1370-1390)湘王府(1378-1399)
辽王府(建文中-1568)谷王府(1403-1417)
郢王府(1391-1414)梁王府(1424-1441)
岐王府(1495-1501)雍王府(1490-1507)
寿王府(1506-1545)景王府(1541-1565)10浙江00江西淮王府1436年始,益王府1487年始。2豫王府(1370-1374)宁王府(1403-1519)2福建00广东0淮王府(1424-1436)1广西靖江王府1370年始。10云南0岷王府(1393-1424)
明朝有不少皇帝之子被封王爵或有王号【注[1]】,但并不是每个“王”都有自己的王府。有些藩王甚至还没来得及就位自己的藩国就一命呜呼;有些藩王则可能被“除藩”而使得王府被新封的藩王使用。
根据笔者统计,明朝曾有王号的皇帝之子共计85位,有封地藩国的亲王数计有54系,明代亲王府共计约40处,它们分布在我国西安、太原、开封、武汉、长沙、成都、桂林、大同、兰州、南昌、洛阳、昆明、济南等重要城市,其中在我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中就占有10个(约合42%),由于明代王府规划设计以明代皇宫为摹本,可谓是明代紫禁城的缩影,因而在历代藩王府第中对我国传统城市发展影响最大的当推明代王府。一、明代王府分布状况及特点

近20年来国内学界对于明代宗藩的研究综述

近20年来国内学界对于明代宗藩的研究综述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近20年来国内学界对于明代宗藩的研究综述3顾锦春,叶剑飞(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上海 200062) [摘 要]近20年来,史学界对明代宗藩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本文试通过对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最终结局以及地区性藩王和宗室个案的分析等方面研究成果予以总结,以期服务于明代宗藩史的更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宗藩;综述 [中图分类号]K248 [文献标识码]A 明朝建立伊始,朱元璋便建立了极具特色的宗藩制度。

有明一朝,宗藩制度与之相始终,对明代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各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深入研究明代宗藩制度及宗藩政治、经济、社会活动,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明代社会的各个方面。

近20年来学术界对明代宗藩作了系统和认真的研究,取得丰富的成果,本文试就近20年来国内对明代宗藩的研究作一番综述。

一、政治方面 宗藩制的建立。

对于朱元璋建立宗藩制度的原因,史学界主要有两种主要观点,第一种以张德信的《明代诸王分封制度述论》[1]与周积明的《封藩制与初明军权的转移》[2]两文为代表,认为分藩制的出炉是迫于明初政治形势与巩固皇权的迫切需要,是朱元璋从开国功臣手中剥夺军权的一项重要环节。

当时北方边疆时常受到元朝残余势力的侵扰而急需派遣重兵加强防卫,但此时皇室与功勋集团之间,围绕着政治权力和土地与财富的再分配问题,矛盾已日益发展,朱元璋惟恐大将掌兵而尾大不掉,便将北方防御交之于宗室,建立了宗藩制。

第二种看法则以顾诚的《明代的宗室》[3]、张显清的《明代亲藩由盛到衰的历史演变》[4]、余兴安的《论朱元璋的政治蓝图及其对明朝政治的影响》[5]为代表,认为分藩制的建立是朱元璋吸取历史经验的结果。

朱元璋借鉴了汉晋两代分封易于宽纵导致诸王尾大不掉,而唐、宋两朝又过于抑藩导致了帝室孤微的教训,将郡县制与分封制并行,视分封制为王朝长久的保证。

“藩禁”政策。

暴鸿昌的《明代宗藩特权的演变》[6]、张显清的《明代亲藩由盛到衰的历史演变》[7]、赵毅的《明代宗室政策初探》[8]和苏德荣的《明代分封制度的演变》[9]皆对明朝“藩禁”政策的演变过程作了各自的表述,大抵皆认为洪武朝诸王权力过大,永乐、宣宗朝实行了“削藩”政策,宗藩由此退出政治舞台。

明清时期广西外来移民研究

明清时期广西外来移民研究

明清时期广西外来移民研究孟建升(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中国古代史 2009010718)【摘要】:明清时期大批外来移民相继进入广西,他们与当地的土著居民相互杂居,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之间既有交流又有冲突。

这些外来移民有多种来源,不同时期他们的移民类型及其移民规模都有所不同。

这些移民与土著居民共同生活,促进了广西民族关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明清;广西;外来移民;影响明清时期大批外来移民相继进入广西,他们与当地土著居民杂居相处,之间既有冲突又有融合,对广西民族和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这一时期广西外来移民与当地土著居民的关系是一个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

一、明清时期广西外来移民与土著居民的关系明清时期,大批移民(包括流民)涌入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给这里的人民带来了新的生存因子。

他们由于不同的民族习惯,不同的经济基础,不同的政治身份,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而引起这一地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些外来移民(即客民)在和当地土著的接触和交流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的冲突与矛盾,使土客之间的交流产生了重重阻碍,甚至演化为大规模的械斗。

流民为了避难而四处转徙,为了生存而寻觅安身之处。

当他们已经找到了一方乐土,以客民的身份准备暂时住一阵子,或已经安下了身。

然而,他们所安身的地方不是荒郊僻野,也不是深山老林,毫无人迹之处,这里已经开发,并住着不少自以为或他人称之为是“土著”的居民。

土著客民开始接触、交流,并非一定要相互敌视,也不是没有友好相处的时候。

然而较多的,随着客民的进入,土著客民之间却发生了矛盾,演绎成冲突,激化为争斗。

“流民垦荒,必与土著之民错壤而处。

土著者,挟有余之势,以虐使流民,流民怀攘利之心,以阴伺土著。

其弊也,弱者屈伏而受其害,强者念起而与为难,流民不安。

”其结果势必就会造成土客矛盾激化,进而发展为暴力冲突和血淋淋的屠杀。

这种土客相斗的情况每个时期都有。

在清时,也有广东的土著“杀掠客民,客民起而报复,遂相寻衅,焚掠屠戮”,械斗至十数年之久。

桂林文化分析

桂林文化分析
桂林文化城 桂林文化城在八年的抗战过程中文化事业空前繁荣,文人荟萃,组成了一支强大的队伍。在此期间积极开展抗战文化运动,运动报纸杂志猛增,出版事业繁荣。成为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国统区抗战文化最主要、最活跃、最有成效的中心阵地。八路军桂林办事处 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是1938年11月设立,由国共合作设立以推动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八路军桂林办事处还开辟了多条由桂林至香港等地的秘密交通线,传达中国共产党的秘密文件和重要情报,还负责新四军的物资转运工作,多次派人到越南接送和转运物质,先后护送新四军干部和爱国青年数千人到达延安,为抗日救亡运动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现有资源铧嘴:南斗铧口,这里便是湘漓分派,湘水由南向北而来到铧口,经此分流。目前在此处建有铧嘴古亭,看水涨水落,听浪花欢畅。大小天平:与灵渠铧嘴相连,能调节水位,保持渠水平衡,四贤祠位于南渠北岸,祠内保存着历代各种碑刻30多块,竖立在门口醒目处,是灵渠的历史纪念碑。在灵渠的秦堤之上,距南陡500米,石高4米,周长20米,近正方形。飞来石无依无根,独耸于湘江故道与南渠二水之间,给人无限遐思。宋以来,历代诗文题刻有砥柱石、虬如、夜月潭辉、重修灵渠记等。水街景区包括灵渠县城段两岸的街区,长约1公里,由秦汉建筑文化、古桥文化、古雕塑文化、灵渠历史文化五部分组成。水街在恢复建设过程中十分重视历史文化的挖掘和展现。
123
桂林旅游文化分析与总结
George Carlson
2013-07-03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最重要的旅游城市,享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誉。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湘桂走廊南端。东、北与湖南省相邻。,南、东南面与梧州市、贺州市相连。桂林是中国乃至世界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城市,被誉为国际旅游明珠。桂林风景秀丽,以漓江风光和喀斯特地貌为代表的山水景观,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绝”之誉,是中国自然风光的典型代表和经典品牌。“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景在城中,城在景中,是桂林城市独具魅力的特色。

《明史》有关靖江王世系及爵级的几处错误

《明史》有关靖江王世系及爵级的几处错误

《明史》有关靖江王世系及爵级的几处错误*桂林靖江王是明太祖朱元璋首批分封的十个藩王之一,其世表和列传记载在《明史》卷101《诸王世表二》和卷118《诸王列传三》中。

然而,其中的许多记述与《明实录》、明代广西地方史籍、靖江王遗留在桂林独秀峰壁的摩崖诗文及从尧山靖江王陵出土的墓碑志的记载不符,属于错谬。

最明显之处就是把第三代王朱守谦错作靖江王国的始祖,把清顺治二年被南明隆武帝废黜的朱亨嘉错作靖江王国的末王,把朱守谦的爵级错作郡王。

由于《明史》是全国性通史,后代的治史者往往直接采信《明史》的记载,以致于错谬得以沿袭,甚至于谬传日广,这直接影响了对靖江王历史的正确认识,也影响到桂林靖江王府和靖江王陵的保护、研究和合理利用。

一、关于靖江王国的始祖列在《明史•诸王世表二·靖江王世表》第一位的是朱守谦。

但据明代史籍,靖江王国的始祖乃是太祖朱元璋的长兄朱兴隆,他在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一月被朱元璋追封为南昌王,朱守谦则是以南昌王继承者的身份在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四月受封为靖江王的:《明太祖实录》卷51载录朱元璋分封朱守谦的册文:“今朕既为天子,追念吾兄,以尔守谦,兄之孙也,俾王靖江,以镇广海之域。

”卷103记载王国祭祀之制:“靖江王国则以南昌王为始祖。

”卷110记载朱元璋命令朱守谦就藩:“奉其祖南昌王木主以行。

”由以上记录可知:朱元璋在分封朱守谦为靖江王时,并未把朱守谦定为始祖,而是把朱守谦的祖父定为始祖。

朱守谦是以南昌王继承者的身份分封为靖江王的。

正因为不是始封王,所以朱守谦的岁供之数(禄额)就只有“米二万石,钞一万贯”,只及始封亲王的五分之二,而锦丝纱罗绢布绵盐茶等余物“比亲王减半”(《明太祖实录》卷104)。

既然是明太祖分封的藩王,其世系自然应以明太祖钦定的为准。

因此,靖江王的始祖应该是南昌王朱兴隆,世系应该从南昌王算起,朱守谦只能算作第一个就藩桂林的靖江王。

事实上明代广西地方史籍,如嘉靖本《广西通志》、万历本《广西通志》、万历本《广西藩封志》,就是按照南昌王为始祖来记载和排列靖江王世系的:“一世追封南昌王讳兴隆”、“二世大都督节度中外诸军事讳文正”、“三世封靖江王讳守谦……”。

明朝宗室——靖江王世系

明朝宗室——靖江王世系

明朝宗室——靖江王世系展开全文•靖江王一支,不是朱元璋直系血脉,而是朱元璋长兄朱兴隆后裔,是以在地位、待遇上相较其他藩王是有所区别的。

譬如,按明制,两字王为郡王,郡王无子,则该郡藩就会被废除,而不能由旁支子弟继承爵位。

但靖江王虽为两字王,第十一任朱履焘无子,在其薨后,朝廷却没有废除靖江王藩位,而将他的叔叔朱任晟进封靖江王。

在朱任晟获得进封之前,靖江王一系宗室成员,担心靖江王藩位被废而失去靠山,纠众行凶,殴打官员、抢劫财物。

•第二代靖江王朱赞仪(朱元璋侄曾孙)曾经受朱元璋之命,省视各地藩王,完成了一次全国巡回之旅。

他从湘、楚入蜀,经历陕西,抵达河南、山西、北平,东到大宁、辽阳,再下山东,回京城。

•人心不齐是南明失败的重要原因,弘光政权覆灭之后,隆武政权与鲁王监国互别苗头,连非朱元璋嫡系子孙的靖江王都想要过一下君上之隐。

第十三任靖江王朱亨嘉,乱局之下,对外宣称:我祖先因为封藩之地为西南烟瘴之所,本不愿就藩,马皇后为了安慰他,赐给了他东宫(太子)仪仗。

现在东宫无人,那我(从祖先了那儿继承了东宫仪仗)不就是东宫吗?太子监国是我朝成例,我为何不能监国呢?于是,自称监国于桂林,改用洪武纪年(洪武二百七十八年)。

1 朱守谦,朱元璋兄长南昌王朱兴隆之孙,朱兴隆儿子朱文正之子。

洪武三年封;九年就藩桂林府;寻废为庶人;七年后复爵,使居云南,还凤阳,后召锢京师;二十五年卒。

朱守谦之父朱文正,在朱元璋起兵时,父亲朱兴隆已经过世,由母亲带着投奔朱元璋,当时朱元璋、马皇后夫妇尚无儿子,便将朱文正抚养如子。

长大的朱文正勇猛而有谋略,从朱元璋渡江攻取集庆路,之后以功获授枢密院同佥之职。

后朱元璋问他:你想要什么官。

他回答,说:叔父大业成就,还担心不富贵吗?赏赐爵禄先给私亲,何以服众?朱元璋对他的回答很满意,愈发喜欢他。

朱元璋称吴王,任命朱文正为大都督,节制中外军事。

等到再次平定江西,因洪都(今南昌)为屏蔽西南的重镇,非骨肉重臣不能守御,于是命朱文正统领元帅赵德胜等镇守洪都,儒士郭之章、刘仲服为参谋。

对桂林靖江王陵旅游开发的思考

对桂林靖江王陵旅游开发的思考

0 5 人数也仅有 5 万 侧厢房 已成为旅游商品购物场所。从总体来说 , 靖 参 观人数最高 的一年为 20 年 , 多人 次 。 江王 陵 展厅 空 问狭 小 , 展示 的 内容 面 窄 , 内容 比较 ( ) 三 服务项 目单 一 单薄, 主体旅 游 吸 引物 打 造不 力 , 致游 客 感 受 不 导 旅游通常由吃 、 、 、 、 娱六要素构成。 住 行 游 购、 到靖 江藩王 深厚 的文 化 。 涉及吃 、 、 、 的被称 为刚性 收入 , 住 行 游 需求弹性 而购 、 娱两要素 的弹性较大 , 具有相 当的可塑 靖江王陵所在的尧山 ,积土盘回 , “ 亦略带石 , 小 ; 。靖江王陵旅游风景区主要设有参 长竟数 百里 ,高 亦为桂 诸 l之 冠 ” “ I _ I 。沈永 椿在 性和拓展空间网 接待讲解处 、 公厕 , 一处 20 m 的停车 00 《 广西指南》 中也说到 :尧I 隔…与舜 山相望 , “ I I 入 观售票处 、 场, 两处 临 时展 厅 , 处 旅 游商 品购 物场 所 。此 旅 一 冬山顶 积雪 , 林 诸 【皆石 质 , 桂 I J 惟此 山独 为 土质 。” 游 商 品购 物 场所 设 在 陵 门前 左 侧 厢 房 , 目前 主要 【 由于此山是桂林唯一的长脉土岭 , 3 】 ( 1 ) 在桂林 比较 出售来 自福建的玉雕等旅游工艺品 ,有较为浓厚 独特 ,加上地形地势非常符合 中国传统的风水理 的闽风。笔者实地调查过程 中曾数次进入该旅游 论 中“ 华盖三台 , 尊极帝位” 之说 , 是一处难得的风 商品购物场所 , 都被服务人员有礼貌地请 出, 由 理 水宝地 , 故此 , 明代靖江王陵选择在尧 山的西南麓 是不对散客开放 。可以看 出该旅游商品购物场所 而建 。建 成后 的整个 陵 区 , 四周 的 山川水 系是 建筑 主要是 针 对 港澳 台旅 游 者 的 。旅 游商 品 缺乏 桂林 构成的主体要素 ,陵区后部的 自然 山脉即尧 山为 特色却合理地并且是唯一地存在于靖江王陵旅游 祖 山, 陵寝 的依托 , 是 两侧 的I体是环 护 , I I 前面山 风 景 区内 , 多少与 靖 江王 陵景 区文 化不够 协调 。 丘为屏 山, 构成前朱雀 、 后玄武 , 左青龙 、 白虎 的 右 靖江王陵旅游风景区曾有意发展娱乐项 目, 但 风水格局, 体现 了“ 陵制与山水相称” 的原则。正是 由于经费的制约 、客源 的缺乏等原 因致使前几年 在尧山的依 托下 , 靖江王 陵气 势雄伟 、 肃穆庄严 。 搞过的靖江王陵编钟演奏等项 目最终被取消。 反之 , 正是有着 60多年历史 的靖 江王 陵的点缀 , 0 总体来说 ,靖江王 陵博物馆 配套设施 比较 陈 尧山才拥有了灵气 , 彰显 出不一般的人 文特色 。两 旧, 服务功能单一 , 仅能满足对外开放 的最低要求 , 者是相互依托 , 不可分离 的。 购、 娱两要素的拓展空间需要进一步扩大。 从古到今 ,许多书籍都把靖江王陵与尧 山视 ( ) 四 面临 着 巨大 的人 为 因素 的威 胁 , 一步保 进 为融合的一体。从经济和文化的联系来观察, 两者 护 与开发 难度 较大 的确 也有 不 能割 裂 的一 面 。 明时 , 方 便 管理 , 为 靖 除了来 自 雨水 、 风化 、 坍塌、 环境污染等各种 自 江 王府 组织 民众 修 建 了从 王 府 通 往 尧 山 的 ��

明朝王室分封情况

明朝王室分封情况

明朝王室分封情况明朝的藩王制度分为两个时期。

第一阶段,在朱元璋时藩王只有五千到三万的王府卫兵并规定在外敌入侵时可以负责一切大小事务。

第二阶段,在朱棣之后藩王只有一个显赫的身份和富贵并无实权。

明朝各藩王封地略述晋王:明太祖子,建藩国于山西太原府。

燕王:明太祖子,建藩国于北平,后为帝系,是为明成祖。

周王:明太祖子,初封为吴王,建国于浙江钱塘府,后改封为周王,建国于北宋故都河南开封府。

楚王:明太祖子,建藩国于湖广武昌府。

齐王:明太祖子,建藩国于青州,因罪被禁锢京师,不久即被正式废为庶人,取消齐王封爵,藩国也被废除。

鲁王:明太祖子,建藩国于山东兖州府。

蜀王:明太祖子,建藩国于四川成都府。

湘王:明太祖子,建藩国于湖广荆州府,后获罪削去湘王爵位,废除封国。

代王:明太祖子,初封为豫王,后改封为代王,建藩国于山西太原府。

肃王:明太祖子,初封为汉王,后改封为肃王,初建藩国于平凉府,又就藩甘州府,后建藩国于甘肃兰州府。

辽王:明太祖子,初封为卫王,初建藩于辽宁广宁府,后建藩国于湖广荆州府。

庆王:明太祖子,建藩国于宁夏卫(今宁夏银川市)。

宁王:明太祖子,初建藩国于大宁卫,后建藩国于江西南昌府。

岷王:明太祖子,初建藩国于甘肃岷州府,后建藩国于湖广武冈府。

谷王:明太祖子,初建藩国在上谷宣府(今河北宣化县),后改建藩国于长沙。

后阴谋政变,获罪削去谷王爵位,废除封国。

韩王:明太祖子,初建藩国于开源,后改建藩国于平凉府(今甘肃平凉县)。

沈王:明太祖子,建藩国于开源潞州府(今山西长治市)。

安王:明太祖子,建藩国于甘肃平凉府(今甘肃平凉市)。

唐王:明太祖子,建藩国于河南南阳府。

郢王:明太祖子,建藩国于湖广安陆府。

伊王:明太祖子,建藩国于河南洛阳府,明世宗时削去伊王爵位,废除封国。

靖江王(明太祖朱元璋侄子):建藩国于广西桂林府•地方最赚钱的行业,都被皇族垄断多子多福,本来是中国人的不二信条。

挥霍和生殖,又是朱元璋给自己子孙规定的光荣任务。

明代王府述略

明代王府述略
明成祖之子计有2府:次子汉王、三子赵王。
明仁宗之子计有7府:次子郑王、五子襄王、六子荆王、七子淮王、八子滕王、九子梁王、十子卫王。
明英宗之子计有5府:次子德王、五子秀王、六子崇王、七子吉王、九子徽王。
明宪宗之子计有10府:四子兴王、五子岐王、六子益王、七子衡王、八子雍王、九子寿王、十一子汝王、十二子泾王、十三子荣王、十四子申王。
明朝有不少皇帝之子被封王爵或有王号【注[1]】,但并不是每个“王”都有自己的王府。有些藩王甚至还没来得及就位自己的藩国就一命呜呼;有些藩王则可能被“除藩”而使得王府被新封的藩王使用。
根据笔者统计,明朝曾有王号的皇帝之子共计85位,有封地藩国的亲王数计有54系,明代亲王府共计约40处,它们分布在我国西安、太原、开封、武汉、长沙、成都、桂林、大同、兰州、南昌、洛阳、昆明、济南等重要城市,其中在我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中就占有10个(约合42%),由于明代王府规划设计以明代皇宫为摹本,可谓是明代紫禁城的缩影,因而在历代藩王府第中对我国传统城市发展影响最大的当推明代王府。一、明代王府分布状况及特点
庆王:洪武二十四年四月封藩国庆阳府安化,洪武二十六年迁宁夏卫。
辽王:洪武二十五年三月封藩国广宁卫,建文四年迁湖广荆州府江陵。
宁王:洪武二十四年四月封藩国大宁卫,永乐元年迁江西南昌府。
岷王:洪武二十四年封藩国陕西岷州,洪武二十六年迁云南府昆明,永乐二十二年迁至湖广武冈州。
谷王:洪武二十四年四月封藩国宣府左卫,永乐元年迁湖广长沙府。
1 )洪武朝时,大明疆域尚处扩大时期,明太祖将诸子分封在边塞军事重镇,是明代亲王真正发挥分封效用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亲王府曾设立在西北重镇的计有:西安秦王府、太原晋王府、北平燕王府、大同代王府;曾设立在西北军事卫所的计有:宣府左卫谷王府、大宁卫宁王府、沈阳中卫沈王府、辽东开原三万卫韩王府、宁夏卫庆王府、甘州左卫肃王府、广宁卫辽王府;曾设立在西南重镇的计有:桂林靖江王府、成都蜀王府、昆明岷王府。开国后朱元璋着力把军权从武将手中转移到诸王手中,将明朝西北边境忧患寄附于诸王靖边【注[7]】,体现了他积极经营大明帝国的雄心。明代亲王府侍从人员分为相傅官属,礼仪护卫,承奉内官三类,诸亲王通过王府的官属对地方行省的利弊得失、都司卫所的军事部署调动以及地方官员的考察,均可予以过问。地方长官每月朔望得谒见亲王,有事随时听候召见。亲王俨然成为朝廷派往该地的政治军事代表【注[8]】,王府的文官及首领官可由亲王遴选,并且“杀予夺,从王区处,朝廷毋得干预。”但到洪武十四年十月时朱元璋规定王府官吏“任满黜陟,俱取上裁”【注[9]】,目的在于将宗室内部关系也纳入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不致于因诸王权力过大而酿成祸乱。

靖江王府历史

靖江王府历史

靖江王府历史至正年间,农民出身的朱元璋利用农民起义推翻元朝,建立了朱明王朝。

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为了巩固朱明王的一统天下,采取了“夹辅王室”一招,首封十大藩王,其中特封了他的侄孙朱守谦为桂林靖江王。

洪武五年(1372),还在南京的靖江王府派出长史赵埙一干人来到桂林,踏勘风水,寻找吉壤。

明清时代,风水学已是帝王建筑的精神支柱,他们终于选择在独秀峰南麓,原元顺帝的潜邸建筑王府,洪武九年(1376),又在龙腾虎踞的东郊尧山西南麓开辟王陵。

洪武二十六年(1393)重修府邸,历时二十多年,建成了比北京故宫早三十多年,酷似南京明内宫的靖江王府。

靖江王府系歇山式大屋顶,磨砖对缝清水墙,碧色琉璃瓦面,富丽堂皇。

清代诗人戴文灯曾有诗留传:朱户爱开厥,雕楹更枕岗;绮疏承爪渭,碧瓦戏鸳鸯。

曲沼龙头泻,高亮鸥吻张;暗风金屈戊,明月玉琅珰。

王城周长三里(实测三里半),辟四门。

在风水中轴线上,依次耸立端礼门、承运门、承运殿、寝宫。

承运殿七开间五进深、二重檐,悉依初封时的亲王之制。

亦承以传统,坐北朝南。

靖江王室成员在洪武九年(1376)就藩桂林时,仅是朱守谦一人,永乐元年(1403)二世朱赞仪复藩桂林时,已是十三人(有九兄弟四姊妹),正统十一年(1446)增至二十五人,万历三十七年(1609)已达三千余人。

人数猛增,岁禄暴升。

明代给诸王的棒禄非常优厚,洪武初,王爷享一万一千石至二万石,永乐后也都在一千石,加之枝茂般宗室的岁禄,更是数不胜数。

藩王不治民政,但王府内却有为王爷专门服务的三司七所等庞大机构,诸如长史司、仪卫司、承奉司、典膳所、典宝所、良医所、工正所等等。

他们坐食厚禄,不劳而获,不农不仕,吸民膏髓,成为社会的寄生虫。

岁禄是永远不够挥霍的,王府就利用特权盘剥劳动大众。

靖江王府复原图有史料记载,一是公开抢劫,太监们经常奉命带着旗校军人上街,见着需要的或喜欢的拿着就走。

二是强行霸占,崇祯五年(1632),王府在昭平指说一大片民田是王田,即强行收租。

宗藩楷模——明朝十大贤王

宗藩楷模——明朝十大贤王

宗藩楷模——明朝十大贤王原创2021-11-02 09:23逆流的鱼L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了巩固统治,分封自己的儿子们为藩王,镇守一方,想以此永保自己家族的天下。

在朱元璋时代,这些藩王虽然拿着优厚的工资,享受着超乎常人的待遇,但是还是要工作的,他们几乎都有镇守一方,保卫国家,保证地方太平的责任,尤其是位于北方边境的九个亲王,责任更大,要时刻防备蒙古入侵,要亲自上战场厮杀,因此被称作“塞王”。

不过在朱元璋死后,这些藩王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工作了。

镇守北平的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因为不满侄子建文帝,起兵造反,掀起“靖难之役”,在四年后夺取了政权。

朱棣是藩王造反当的皇帝,自然十分害怕自己的那些兄弟侄子们学自己也造反夺取皇位,因此一登基马上就和侄子建文帝一样“削藩”。

只不过朱棣比建文帝经验丰富,他采取了一系列手段,既没有逼得藩王自杀也没有起兵造反,成功的实现了建文帝的遗愿,将藩王变成了对皇帝毫无威胁的富家翁。

经过朱棣朱高炽朱瞻基祖孙三代的运作,这个时候大明所有的藩王都成了笼中鸟,高级囚徒,他们除了领工资没有别的工作,因此藩王们马上成为了大明的一大负担。

除了经济上的负担,这些藩王因为整天吃喝玩乐纸醉金迷,无事可做往往自己寻找乐子,因此在自己的封地里胡作非为,草菅人命、欺男霸女、鱼肉百姓,简直成了地方祸害,而且因为是龙子龙孙,无人敢管,因此藩王在明朝的名声并不好。

藩王们虽然整体名声不好,但是人和人是不一样的,在明朝藩王里面还是有好人的,在明朝还是涌现出众多贤王,这些人出身宗室,但是并没有同流合污,而是出淤泥而不染,最终用自己的行为给宗室树立了一个榜样。

1、蜀献王朱椿朱椿是朱元璋第十一子,他出生在洪武四年,到了洪武十一年的时候,朱元璋册封他为蜀王,封地为成都,由此他成为了明朝二百多年四川唯一的藩王(后来封的两个都离开了,因此朱椿一脉独霸四川)。

朱元璋出身贫寒没有念过书,而且后来投身沙场,杀人无数,身上存在着一股令人胆寒的戾气,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到朱椿。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靖江王地位的特殊性及在明代的社会影响作者:徐晔来源:《文物世界》 2018年第6期摘要:宗藩制度是明代一项贯穿始终的政治制度。

在明代所册封的51个藩王中,靖江王是唯一以旁支身份被直接册封的藩王,其独特的研究价值不言而喻。

靖江王在明代最早建藩,而最后灭亡,其以自身的曲折经历见证了明代宗藩的盛衰兴亡。

靖江王“旁支册封”的这一特殊性,奠定了他独特的政治地位,而这种与众不同的地位则给他带来了与其他藩王在封地、爵位、宗禄等方面的明显差异。

此外,靖江王续存280年,对明代广西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靖江王特殊地位差异影响宗藩一词出自《史记·太史公自序》,释义为受天子分封的宗室诸侯。

因其拱卫王室,犹如藩篱,故称。

靖江王作为明代宗藩制度的产物,其既具有明代宗藩制度的一般性,又有其独特性。

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靖江王的独特地位及其所带来的差异与靖江宗藩对明代桂林乃至广西地区的影响。

一、靖江王的身份与封藩朱元璋在创建明朝之初,就正式建立了封藩制,即以南京为中心成辐射状,将诸皇子封藩全国驻守要塞,建立起由皇权直接控制的军事中心。

其目的在于削夺功臣将领权力,安定边境,进而巩固皇统。

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在南京举行了盛大的诸皇子封藩仪式,确立并发布了封藩宗亲制度。

封藩的主要对象是除太子外的皇子皇孙。

众所周知,朱元璋有26个儿子,除了太子和刚生下来就夭折的第二十六子外,其他24位都封了王。

事实上,洪武年间,朱元璋一共封了25位藩王,多出来的一位就是靖江王。

身为旁系侄孙却能得到最初封藩,这与其独特的身份有很大关系。

朱守谦的祖父朱兴隆(朱元璋的长兄)早逝,后被追封为南昌王。

朱守谦的父亲朱文正于至正十年(1350年),朱元璋起兵“戍守滁阳”时,随母亲投依麾下。

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在朱元璋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履立战功,委以重任。

但后来,朱文正逐渐居功自傲,产生骄淫之心,其后又有李饮冰弹劾朱文正谋叛张士诚,朱元璋将其解归南京,免官软禁于桐城。

当朱文正被谪时,其子年四岁,朱元璋携归宫中,养育成人。

洪武元年(1368年)命名朱炜,洪武三年(1370年)改名朱守谦,册封为靖江王,封地静江[1]。

最初朱元璋对这位侄孙是寄予厚望的。

朱元璋在授封册中说:“今朕既为天子,追念吾兄,以尔守谦,兄之孙也,俾王靖江,以镇广海之域。

于戏!尔其思予创业心难,谨尔受封之制,毋忘训言,益修厥身,永为国家藩辅,尚慎戒哉。

”[2]为使朱守谦能担负镇守西南的重任,朱元璋对他教谕:“己德既修,自然足以服人,贤者汇进而不肖者自去,能修德进贤则天下国家未有不治,不知务此者,鲜不取败”。

[3]可见,是朱兴隆与朱元璋之间的亲密血缘关系与朱文正的战果功劳,使朱元璋对其兄长及其后代保持着特殊的情感,因而对其进行特殊的照顾。

这正是靖江王特殊的身份与身世所在。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正月,朱守谦去世。

永乐元年(1403年),朱守谦嫡长子朱赞仪袭封王位。

此后,靖江王按“赞佐相规约,经邦任履亨,若依纯一行,远得袭芳名”[4]的世系在桂林代代相传。

清顺治七年(1650年)靖江王国灭亡。

算起来,靖江王共存世280余年,传十一世、十四王。

二、靖江王地位的特殊性靖江王在明朝是一个规制特别的藩王,因为出于旁支,所以与众多的亲王相比,无论是政治待遇、经济待遇,还是生活待遇都有差异。

当然,关于这个问题,学界至今都争论不休。

有的说差异不大,有的说本来就没有差异。

笔者认为,与其他藩王相比较而言,差异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藩封地的差异明初,全国形势复杂严峻。

北方边境仍存在残元势力的困扰,元顺帝败走沙漠,称“北元”,时常南下侵扰。

在西南边疆,元梁王尚存,其是残元的捍卫者。

在此情况下,朱元璋认为只有依靠的自己子孙,“其诸子当封以王爵,分茅胙土,以藩屏国家”[5]。

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初七,朱元璋于南京首次封藩。

封皇子樉为秦王、棡为晋王、棣为燕王、橚为吴王(洪武十一年改为周王)、桢为楚王、榑为齐王、梓为潭王、杞为赵王(幼殇)、檀为鲁王、侄孙朱守谦为靖江王。

具体到藩封地,广西距都城不仅偏远,而且无论是在经济文化上,还是在生存条件上,相比较于其他藩王的封地都略逊一筹。

首先,就经济发展而言,秦朝时就已设置桂林郡,是中央王朝开发岭南较早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较好,民族融合程度较深,但远不及中原地区。

其次,就开化程度而言,朱元璋认为,当时的广西地区仍属蛮夷之地。

从先秦时,广西主要是骆越人和西瓯人,到秦代后有大量汉人迁入,再到宋元时期开始有壮、侗、苗、瑶等民族成为世居民族,明代沿用元代土司制度。

朱元璋在平定广西叛乱后道:“溪洞猺獠杂处,其人不知礼仪,顺之则服,逆之则变,未可轻动”[6],认为需要军队分守要害。

再次,文献记载称广西为“烟瘴之地”,生存环境恶劣。

范晔《后汉书》卷24《马援传》载“瘴气”:“初,援在交趾,常饵薏苡实,用能轻身省欲,以胜瘴气。

”[7]汉时交趾郡就在今广西、越南一带。

马援征讨叛乱时,就遇到了瘴气的威胁。

《后汉书》卷86《南蛮传》记载:“南州水土温暑,加有瘴气,致死者十必四五。

”[8]范成大《桂海虞衡志·杂志》载:“瘴者,山岚水毒与草莽沴气,郁勃蒸熏之所为也。

其中人如疟状,治法虽多,常以附子为急须,不换金正气散为通用。

”[9]朱元璋根据全国复杂严峻的形势,以血缘的亲疏远近为依据,将朱守谦与其他九位皇子同时封藩,足见他对靖江王的重视。

(二)爵位上的差异靖江王的爵位究竟是亲王还是郡王,学术界一直存有争议。

笔者认为应该分阶段来认定靖江王的爵级,靖江王始封是以亲王受封,但在“靖难”之后,基本上是属于郡王。

朱守谦受封靖江王时,史载:“一切恩数与夫官属规制概与秦晋楚蜀诸藩等。

”[10]具体如下:(1)册封及礼仪方面待遇。

按照朱元璋在封王诏书中所说:秦、晋、燕诸王及靖江王“皆授以册宝,设置相傅官属,及诸礼仪已有定制”。

礼部所造的诸王册宝“皆用金”,尺寸都一摸一样;车辂仪仗,史载:洪武六年(1373年)五月,“亲王仪仗、车辂成……诏给秦、晋、燕、吴、楚、靖江诸王”;丧礼之制,“亲王丧,辍朝三日。

礼部奏遣官掌行丧葬礼,翰林院撰祭文、谥册文、圹志文,工部造铭旗,遣官造坟,钦天监官卜葬,国子监监生八名报讣各王府。

……郡王丧,辍朝一日。

行人司遣官掌行丧葬礼,余多于亲王同”[11]。

(2)官制方面待遇。

按照《明太祖实录》中记载的亲王官制:王相府左、右相二人,正一品,左、右傅二人,从二品;首领参军(洪武九年改为张世司长史)二人,从五品,属官二十九人。

靖江王与秦、晋等亲王同样“设置相傅官属”[12],靖江王府的官制照此设置。

(3)宗庙社稷方面。

嘉靖《广西通志》卷11《藩封》记靖江王国世系,载:“一世追封南昌王讳兴隆”,“二世大都督节度中外诸军事讳文正”,“三世封靖江王讳守谦”。

“王城一座,周若干丈,下用巨石,上砌以砖,辟四门:南曰端礼,北曰广智,东曰体仁,西曰遵义。

外缭以垣,各为棂星。

垣左为宗庙,右为社稷,门墙内为承运殿、王宫门。

王宫南向,如祖训之制,惟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德胜门外,旗纛庙在坛之西。

”[13]符合亲王宗社宗庙的规定。

除上述三方面外,在宫殿方面,在修建时朱元璋曾指示:“诸王之于靖江,虽亲疏有等,然亦王府也,亦同亲王之制”[14];在护卫方面,嘉庆《广西通志》卷232《胜迹略三》记载:“广西护卫:亦在府城内,洪武五年为靖江王府置”[15],都享受亲王待遇。

从以上记载看,朱元璋还是在洪武三年将这个侄孙与自己的九个儿子同时册封为王,而明朝的藩封制度明确规定“皇子封亲王”[16],却没有“皇孙封亲王”的规定,加之朱守谦血统较远,辈分较低。

朱元璋令朱守谦就藩,史载:“诏靖江王守谦之国奉其祖南昌王木主以行”[17]。

因而,朱守谦是继承南昌王朱兴隆的王爵,故始封时是以亲王受封,但在朱赞仪复国后被中央朝廷明令降爵,虽在明代中后期尤其是在南明时期其爵位有所变迭,但这些都是属于特殊情况。

(三)宗禄上的差异明代,如同所有的封建社会一样,爵位等级森严,而爵位又与奉禄紧密挂钩,所以人们把二者联系在一起,称之为“爵禄”。

靖江王与亲王在爵位上的差异,在前一部分已做论述,因而在宗禄上的差异显而易见。

明制,爵禄非常明确:亲王岁禄万石,郡王二千石,镇国将军千石,辅国将军800石,奉国将军600石,镇国中尉400石,辅国中尉300石,奉国中尉200石[18]。

具体记载:“秦、晋等亲王岁支米五万石,钞二万五千贯……靖江王岁支米二万石、钞一万贯,余物比亲王减半。

”[19]除常禄外,亲王还有赐田、课税赐予及不定期的丰厚赏赐等,待遇优厚。

“以安庆、武昌二府湖池鱼课岁米,赐吴、楚、靖江三王各三千八百石”[20],洪武五年七月辛未,“赐周、楚、齐、蜀、代、肃、辽、庆、宁、岷、谷、韩、沈、安、唐、郢、伊、秦、晋、鲁、靖江二十一王各黄金百两,白金千两,■币四十匹,锦十匹,纱罗各二十匹钞五千锭”[21]。

虽然靖江王的常禄与其他亲王有别,但是也会收到与亲王相同的赏赐。

这样的差异,再次证明了靖江王的独特地位。

三、靖江王封藩桂林的影响(一)经济方面的影响靖江王建藩桂林280年,宗藩成员需要大量的禄粮,王府及王陵修缮加重徭役负担,使地方财政物力消耗巨大,对桂林经济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第一,宗禄不足,盘剥百姓。

靖江王府存续时间长,众多的宗室人口和王府庞大的官僚机构皆需要宗禄支撑。

明朝为此要花费大量禄米,然而“虽尽大农之赋,不足以养之”[22]。

史载:“靖江王府五辅国将军及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赞偕等二十五员,正统十一年禄米六千五百石,应补支,会计桂林府仓储不敷,见给军粮不敷,乞将银钞如数支给。

”[23]加之户口流亡,土官不承担赋税,桂林府地方财政陷入无法如期支付禄米的困境。

在朝廷支禄不足以满足宗室发展时,出现王府宗人冒领禄米的情况。

“夺靖江王府辅国中尉规襈禄一年,奉国中尉经费、辅国中尉规形视半年,坐伪造印信,冒支禄粮故也。

”[24]可见,王府日渐庞大的宗禄问题已经严重危及广西地方经济的发展。

第二,赋税徭役沉重。

广西左布政使李孟旸认为,本省所设官吏、驻军及靖江王府宗藩为数甚众,耗费钱财数额巨大,“岁用禄米俸粮多至三十五万余石,每岁徭役亦不下二万余丁。

此外,岁输香药诸物及杂出民间者不可胜算”[25]。

可见,仅支付宗藩及官军俸粮尚远不足数,再加上其他征输杂派及官吏巧立名目进行的征收,使广大百姓难以承受,被迫走上聚众反抗的道路。

第三,垄断食盐,镇压百姓。

食盐的生产和销售为官府所控制。

广西所需食盐主要靠广东供给,因运载艰难,导致广西本地供应的食盐严重不足,价格昂贵。

史载:“靖江王府及诸将军岁禄多不受米,而遣人下有司计直索钱,往往三倍取直。

得钱辄以市私盐,转鬻求利,民甚苦之”[26]因而在广西各地百姓的反抗斗争中,一些事件多与食盐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