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问题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配套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配套问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配套问题》》是学生在学习了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一次方程之后的一个综合性练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一次方程之后,对于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如何找到等量关系,确定方程的解法还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需要进一步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理解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并能够将其转化为方程。
2.让学生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教学难点:找到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确定方程的解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
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练习。
2.准备黑板,用于板书解题过程和重点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
例如,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出发到B地,甲的速度是乙的2倍,甲用了4小时到达B地,问乙用了多少小时到达B地?2.呈现(1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
每组选择一个实际问题,列出方程,并解释方程的来源。
3.操练(20分钟)让学生分组解决问题,每组选择一个实际问题,应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找到问题的答案。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回答一些关于一元一次方程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是什么?如何找到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如何将一元一次方程应用到更复杂的问题中,例如,实际问题中有多个未知数时,如何解决?6.小结(5分钟)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等。
“配套问题”教案
“配套问题”教案1.1 背景介绍: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技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应对学校或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配套问题。
1.2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
1.3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知识点讲解2.1 配套问题的定义:配套问题是指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往往需要多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来解决。
2.2 解题步骤:2.2.1 明确问题:准确理解问题的含义,分析问题的已知条件和所求目标。
2.2.2 构建知识框架:根据问题的类型,梳理相关的知识点,形成解决问题的框架。
2.2.3 选择解题策略:根据问题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或算法。
2.2.4 检验答案:通过逻辑推理或实际验证,检查答案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三、教学内容3.1 实例分析:选取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配套问题,如购物优惠、路线规划等,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找出解决方法。
3.2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互相学习和借鉴。
3.3 练习巩固:布置一些类似的配套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配套问题的定义和解题步骤,能够独立解决简单的配套问题。
4.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4.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面对问题时不畏难、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选择解题策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面对问题时分析问题和制定解决方案的能力。
以上是前五个章节的教案内容,后续章节将根据您的要求进行编写。
希望这些内容能够满足您的需求,如有任何修改或补充,请随时告诉我。
谢谢!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 教具准备:PPT、黑板、粉笔、教学案例资料。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4.1《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配套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4.1《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配套问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4.1《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配套问题》这一节主要介绍了如何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本节内容将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基础,对一元一次方程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还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实际问题中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模型特征。
2.学会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一元一次方程,学会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并运用一元一次方程求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案例教学法:分析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3.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提问、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4.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一元一次方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的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发现一元一次方程。
2.准备PPT,展示实例和知识点。
3.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本节内容,如“小明买书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提问:如何用数学方法解决这个问题?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例,发现其中的数学模型,并呈现出一元一次方程。
“配套”问题-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配套问题-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学情分析本次教案的教学对象为七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了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并逐渐掌握了基础的数学运算和方程、函数等的基础概念。
在这个过程中,对于他们来说理解和掌握数学配套问题非常重要,因为这种问题在实际生活和数学运用中都很常见。
二、教学目标1.理解配套的概念和基本特点;2.掌握解决简单配套问题的方法;3.能够将配套问题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配套问题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通过实例掌握简单配套问题的解法;3.将配套问题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四、教学内容与方法内容1.配套问题的概念和特点;2.配套问题的解决方法;3.实际问题的应用。
方法1.教师讲解:通过简单的配套问题,引导学生理解配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组内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配套问题的解法,并提出问题;3.组间答辩:各组展示自己的解法,并进行讨论;4.实际应用:通过实际情境的应用问题,让学生将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五、教学过程1. 铺垫通过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忆和复习比例和百分数的相关知识,从而引出配套问题。
2. 讲解教师简单介绍配套的概念和特点,并通过图表和实例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3. 组内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配套问题的解法,并提出自己的疑问和问题。
4. 组间答辩各组进行答辩,展示自己的解法,并进行讨论和解答。
5. 实际应用通过实际情境的应用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入实际问题,让学生理解配套问题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并通过组内讨论和组间答辩,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了解决配套问题的方法。
同时,通过实际应用问题的提问,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并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配套”问题》教案1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配套”问题》教案1一. 教材分析《“配套”问题》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讲述了配套问题的解法和相关应用。
本章通过实际问题引入配套概念,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成套物品的搭配问题。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从简单到复杂,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已经学习了初步的数学知识,对于一些基本的运算和数学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面对实际问题,部分学生可能还缺乏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帮助他们建立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配套问题的解法,能够独立解决简单的配套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配套问题的解法及其应用。
2.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并运用配套问题的解法进行求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思考、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教材:《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3.学具:笔记本、铅笔、橡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小明有3红球和2蓝球,他想用这些球组成不同颜色的组合,请问他有多少种组合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类问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
让学生尝试用数学语言描述问题,从而引出配套概念。
例如,将红球和蓝球看作两个集合,求解两个集合的组合问题。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简单的配套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4.1 配套问题与工程问题教案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第1课时 配套问题与工程问题●情景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本节课,我们将讨论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生活中,有很多需要进行配套的问题,如课桌和凳子、螺钉和螺母、电扇叶片和电机等,大家还能举出一些生活中配套问题的例子吗?【教学与建议】教学:通过这一情景的导入,让学生认识到配套问题无处不在.建议:让学生例举日常生活中配套问题.●悬念激趣 展示近年来全国各地的城市面貌变化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我国经济正突飞猛进的发展,我们的家乡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同时工人叔叔们在盖房子、修建公路的工程建设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数学问题.某市内要修一条公路,公路大约长120 km.有两个工程队找到了局长,甲工程队说:“包给我们,保证30天完成”;乙工程队说:“包给我们,保证20天就完成”.如果你是局长,会怎么办呢?【教学与建议】教学:展示工程问题,明确本课学习的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技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建议:小组内讨论说出自己的见解. *命题角度1 产品配套问题此类问题中的配套的物品之间具有一定的数量关系,可作为列方程的依据.【例1】某车间有28名工人,每人每天能生产桌子12张或椅子18把.设有x 名工人生产桌子,其他工人生产椅子,每天生产的桌子和椅子按1∶2配套,则所列方程正确的是(D)A .12x =18(28-x )B .18x =12(28-x )C .2×18x =12(28-x )D .2×12x =18(28-x )【例2】用白铁皮做罐头盒,每张白铁皮可制盒身16个或盒底43个,一个盒身与两个盒底配成一套罐头盒.现在150张白铁皮,用多少张白铁皮制盒身,多少张白铁皮制盒底可以正好制成整套罐头盒而无余料?若设用x 张白铁皮制盒身,则所列的方程应该是__2×16x =43(150-x )__.*命题角度2 工程问题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它们的关系是: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例3】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完成需要20天,乙队单独完成需要30天.若先由甲队单独做5天,剩下的部分由甲、乙两队合作完成,则还需要的天数是(A)A .9B .10C .12D .15【例4】整理一批图书,如果由一个人单独做要用30 h ,现先安排一部分人做1 h ,随后又增加6人和他们一起做了2 h ,恰好完成这项工作.假设每个人的工作效率相同,那么应先安排多少人工作?解:设应先安排x 人工作.根据题意,得x 30 +x +630 ×2=1,解得x =6.答:应先安排6人工作.*命题角度3 人员调配问题解决人员调配问题,理清调配前后的等量关系,恰当设出未知数,正确列出方程.【例5】某班同学参加平整土地劳动,运土人数比挖土人数的一半多2人.若从挖土人员中抽出7人去运土,则两者人数相等.求原来运土和挖土的各有多少人.解:设原来挖土的有x 人,则原来运土的有⎝⎛⎭⎫12x +2 人. 根据题意,得x -7=12 x +2+7,解得x =32.则12 x +2=18.答:原来运土的有18人,挖土的有32人.高效课堂 教学设计1.熟练掌握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产品配套问题和工程问题的方法,抓住解决这两类问题的关犍.2.熟练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思路.▲重点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难点根据题意找等量关系.◆活动1 新课导入48位大学生暑假到水利工地做义工,若每人每天平均挖土5 m 3或运土3 m 3,他们如何配合,才能使挖出的土及时运走?若设其中x 人挖土,则运土的人数为__(48-x )__人,根据题意,可列方程__5x =3(48-x )__.◆活动2 探究新知1.教材P 100 例1.提出问题:(1)“1个螺钉配2个螺母”隐含着什么等量关系?(2)本题中有哪些等量关系?(3)如果设x 名工人生产螺母,怎样列方程?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2.教材P 100 例2.提出问题:(1)题目中把什么看作1?(2)题目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分别是什么?(3)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是什么?(4)列出的方程是什么?(5)由此你能归纳出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吗?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活动3 知识归纳1.配套问题:关键是明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2.工程问题:常把总工作量看作1,再利用“工作量=人均效率×人数×时间”的关系列出方程.3.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包括:(1)审清题意,找__等量关系__;(2)设__未知数__,一般设所求的量为未知数;(3)列方程;(4)解方程;(5)检验、作答.◆活动4 例题与练习例1 某生产车间有60名工人生产太阳镜,1名工人每天可生产镜片200片或镜架50个,该如何分配工人生产镜片和镜架,才能使每天生产的产品配套?解:设安排x 名工人生产镜片,则有(60-x )名工人生产镜架.由题意,得200x 2 =50(60-x ),解得x =20,则60-x =40.答:安排20名工人生产镜片,40名工人生产镜架,才能使每天生产的产品配套.例2 整理一批数据,由一人做需80 h 完成,现在计划先由一些人做2 h ,再增加5人做8 h ,完成这项工作的34 ,应该怎样安排参与整理数据的具体人数?解:设开始安排x 人做.依题意,得2×180 x +8×180 (x +5)=34 ,解得x =2.答:应该先安排2人做2 h 后,再增加5人做8 h .例3 一个三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比个位上的数字大3,且比百位上的数字小1,三个数字之和的50倍比这个三位数小2,求这个三位数.解:设十位数字为x ,则个位数字为x -3,百位数字为x +1,这个三位数为100(x +1)+10x +x -3. 根据题意,得50(x +x -3+x +1)=100(x +1)+10x +x -3-2,解得x =5.则这个三位数为100×(5+1)+10×5+5-3=652.练习1.教材P 101 练习第1,2题.2.教室里有40套桌椅(一把椅子配一张桌子),总价值2 800元,每把椅子20元,则每张桌子多少元?设每张桌子x元,可列方程为(B)A.40x+20=2 800 B.40x+40×20=2 800C.40(x-20)=2 800 D.40x+20(40-x)=2 8003.一项工作中,甲单独做需要10 h完成,乙单独做需要15 h完成,那么甲每小时完成总工作量的__110__,乙每小时完成总工作量的__115__.若设甲、乙合作需要x h完成,则可列方程为__x10+x15=1__,解得x=__6__.4.某配件厂原计划每天生产60件产品,改进技术后,工作效率提高了20%,这样不仅提前5天完成了生产任务,并且比原计划多生产了48件产品,求原计划要生产多少件产品.解:设原计划要生产x件产品.根据题意,得x60-x+4860×(1+20%)=5,解得x=2 040.答:原计划要生产2 040件产品.◆活动5课堂小结1.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产品配套问题.2.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工程问题.1.作业布置(1)教材P106习题3.4第2,3,4题;(2)对应课时练习.2.教学反思。
3.4.1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配套问题和工程问题(教案)
最后,总结回顾环节,我觉得学生对这节课的知识点掌握得还算不错,但在实际应用方面还有待提高。因此,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理论介绍部分,学生们对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掌握得还不错,但在案例分析时,有些学生在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方程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这让我意识到,在讲解过程中,我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通过具体实例让他们逐步学会如何从问题中提炼出关键信息。
在新课的实践活动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在分组讨论时表现得相当积极,但部分小组在讨论过程中还是显得有些迷茫,不知道如何将一元一次方程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这可能是因为我在引导方面做得还不够,今后我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讨论过程,及时给出建议和指导。
2.工程问题:学会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工程问题,例如:一项工程由甲、乙两队合作完成,甲队单独完成需要x天,乙队单独完成需要y天,求甲、乙两队合作完成工程所需的时间。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数学建模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配套问题和工程问题的学习,使学生能够:
1.运用逻辑推理能力,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同类项等基本解方程方法,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并应用。
2.教学难点
-抽象思维的培养:学生在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方程的过程中,往往难以理解如何从具体问题中提炼出数学模型。例如,从零件配套问题中看出1:2的比例关系,并将其转化为方程2x = y,这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是一个挑战。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配套问题》说课稿4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配套问题》说课稿4一. 教材分析《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配套问题》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第四节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中给出了四个配套问题,分别是:购物问题、速度问题、利润问题和工程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代数的基础知识,对一元一次方程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知道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更不知道如何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地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进行解答。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能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能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进行解答。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和教学卡片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购物问题引入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并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解法的步骤。
3.案例分析:分析教材中的四个配套问题,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进行解答。
4.实践环节:让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个实际问题进行解决,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3.4第1课时产品配套问题和工程问题优质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3.4第1课时产品配套问题和工程问题优质教案第一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3.4 第1课时产品配套问题和工程问题优质教案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第1课时产品配套问题和工程问题教学目标:1.掌握产品配套问题、工程问题中常见的数量关系.2.掌握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教学重点:弄清题意,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寻找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建立数学模型.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解下列方程(1)10x-4(3-x)-5(2+7x)=15x-9(x-2);(2)3(2-3x)-3[3(2x-3)+3]=5;(3)(x+1)+(x+2)-3=-(x+3).二、提出问题,探究新知问题1(课本P100例1):某车间有22名工人生产螺钉和螺母,每人每天平均生产螺钉1 200个或螺母2 000个,一个螺钉要配两个螺母.为了使每天的产品刚好配套,应该安排多少名工人生产螺钉,多少名工人生产螺母?练习1:某水利工地派48人去挖土和运土,如果每人每天平均挖土5方或运土3方,那么应怎样安排人员,正好能使挖出的土及时运走?问题2:要用20张白卡纸做包装盒,每张白卡纸可以做盒身两个或者做盒底盖3个.如果一个盒身和两个盒底盖可以做成一个包装盒,那么能否把这白卡纸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做盒身,一部分做盒底盖,使做成的盒身和盒底盖正好配套?请设计一种分法.(想一想:如果一张白卡纸可以适当的剪裁出一个盒身和一个盒底盖,那么,怎样分这些白卡纸,才能既使做出的盒身和盒底盖配套,又能充分地利用白卡纸?)练习2:(1)用白铁皮做罐头盒,每张铁皮可制盒身16个或制盒底43个,一个盒身与两个盒底配成一套罐头盒.现有100张白铁皮,用多少张制盒身,多少张制盒底,可以既使做出的盒身和盒底配套,又能充分地利用白铁皮?(2)某车间每天能生产甲种零件120个,或者乙种零件100个.甲、乙两种零件分别取3个、2个才能配成一套.要在30天内生产最多的成套产品,问怎样安排生产甲、乙两种零件的天数? 教学过程: 问题3:课本P100例2:整理一批图书:由一个人做要40 h完成.现计划由一部分人先做4 h,然后增加2人与他们一起做8 h,完成这项工作.假设这些人的工作效率相同,具体应先安排多少人工作?1.逐句阅读题目,熟悉题中已知条件,回答问题:(1)由一个人要做40小时完成,这句话的作用?(2)根据题意,整项工作分成几部分?(3)借助线段图进一步理解题意.2.根据线段图,题目反映的相等关系是什么?3.设未知数,列方程解答.4.例题变式练习:(1)整理一批图书,由一个人做要40 h完成,现计划由一部分人先做4 h,然后增加2人与他们一起做6 h,完成这项工作的,假设这些人的工作效率相同,具体应先安排多少人工作?(2)整理一批图书,由一个人做要40 h完成,现计划由2人先做4 h,然后增加若干人与他们一起又做4 h完成了这项工作,问增加了多少人?三、归纳总结1.归纳: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2.学生独立练习:(有困难的个别指导)(1)课本P101练习第2题(2)货车早上6:40从A城出发,15:40到达B城,一辆客车上午8:00从A城出发,14:00到达B城.求客车追上货车是什么时刻?提示:①由已知条件如何表示出货车与客车的速度?②当客车在途中追上货车时,两车的行驶时间有什么关系?行驶路程有什么关系? ③以什么量为未知数,什么量为相等关系列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后又如何求解题目问题.强调:弄清货车与客车出发时间的先后,与到达时间的先后,以理解题意.四、课时小结通过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反思小结: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在解决配套、分配等问题方面你获得了哪些经验?这些问题中的相等关系有什么特点?五、课堂作业课本P101练习第1题,P106习题3.4第2、3题.课本P106第4、5题.第二篇: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4合并同类项(第2课时)教案课题:3.4 合并同类项(第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同类项的概念,能识别同类项.2.会合并同类项,并将数值代入求值.3.知道合并同类项所依据的运算律.教学重点:会合并同类项,并将数值代入求值.教学难点:知道合并同类项所依据的运算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向这样的项是同类项.2.把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3.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二、探索新课: 1.例2 合并同类项5m3-3m2n-m3+2nm2-7+2m3中的同类项.解:5m3-3m2n-m3+2nm2-7+2m3=(5m3-m3+2m3)+(-3m2n+2m2n)-7=(5-1+2)m3+(-3+2)m2n-7=6m3-m2n-7 2.做一做:求代数式2x3-5x2+x3+9x2-3x3-2的值,其中x=1.与同学交流你的做法.解:2x3-5x2+x3+9x2-3x3-2=2x3+x3-3x3-5x2+9x2-2=(2+1-3)x3+(-5+9)x2-2=4x2-2 当x=1时原式=4×12-2=4-2=2 3.总结:求代数式的值时,如果代数式中含有同类项,通常先合并同类项再代入数值进行计算.4.练一练: P97 练一练1、2 P98 1.合并同类项:(1)a2-3a+5+a2+2a-1(2)-2x3+5x2-0.5x3-4x2-x3(3)5a2-2ab+3b2+ab-3b2-5a2(4)5x3-4x2y+2xy2-3x2y-7xy2-5x3 2.求下列各式的值:(1)6y2-9y+5-y2+4y-5y2,其中y=-3 51 2(2)3a2+2ab-5a2+b2-2ab+3b2,其中a=-1,b=三、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四、布置作业 P98 习题3.4 3、5五、教后反思第三篇:五年级上册数学第3课时植树问题第7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第2课时植树问题(3)教学目标:1.运用转化的方法,使学生理解在一条首尾封闭的曲线上植树所需棵数与间隔数“一一对应”的数学模型。
正式配套问题教案
正式配套问题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目标让学生理解正式配套问题的概念和重要性培养学生解决正式配套问题的基本技能1.2 教学内容正式配套问题的定义和特点正式配套问题的应用领域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正式配套问题的定义和特点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正式配套问题的应用领域第二章:基本概念2.1 课程目标让学生掌握正式配套问题中的基本概念2.2 教学内容正式配套问题的基本元素:需求、产品、市场、竞争等正式配套问题的解决步骤:问题定义、数据分析、方案设计等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正式配套问题的基本元素和解决步骤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第三章:需求分析3.1 课程目标让学生学会进行需求分析的方法和技巧3.2 教学内容需求分析的方法: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需求分析的技巧:有效提问、数据分析、需求整理等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需求分析的方法和技巧实践教学法:学生分组进行需求分析的实践操作,加深对需求分析的理解第四章:产品设计4.1 课程目标让学生掌握产品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4.2 教学内容产品设计的基本原则:用户需求导向、创新性、可行性等产品设计的方法:头脑风暴、原型设计、用户测试等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产品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实践教学法:学生分组进行产品设计的实践操作,加深对产品设计的理解第五章:市场分析5.1 课程目标让学生学会进行市场分析的方法和技巧5.2 教学内容市场分析的方法:市场调研、竞争分析、市场规模等市场分析的技巧: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市场趋势预测等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市场分析的方法和技巧实践教学法:学生分组进行市场分析的实践操作,加深对市场分析的理解第六章:竞争分析6.1 课程目标让学生理解竞争分析的重要性,并学会使用相关方法和工具。
6.2 教学内容竞争分析的目的和作用竞争分析的主要方法和工具,如SWOT分析、波特五力模型等如何评估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竞争分析的概念和基本框架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进行竞争分析第七章:营销策略制定7.1 课程目标让学生掌握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的方法。
3.4.1配套问题(教案)
-通过配套问题的求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举例解释:
a.重点讲解配套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如买鞋和袜子的配套问题,让学生理解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
b.强调线性方程组的建立和解法,通过具体的配套问题,让学生掌握如何列出方程组,并求解;
c.通过多种类型的例题,让学生掌握解决配套问题的核心方法,培养其举一反三的能力。
3.4.1配套问题(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八年级数学教材《配套问题》章节的3.4.1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理解并掌握配套问题的概念,了解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学会使用图形和方程来解决简单的配套问题;
3.能够运用线性方程组解决配套问题,并解释其解的实际意义;
4.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配套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配套问题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配套问题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配套问题的概念和应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实例,他们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数学模型与实际问题的联系。在讲授环节,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在理解线性方程组的建立和求解上存在一定难度,这是后续教学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地方。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配套问题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模拟购买搭配商品,演示如何列出方程组并求解。
配套问题教案设计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及课时课程名称:________课时:________课时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________(具体知识点)。
- 学生能够理解________(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2.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运用________(具体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 学生能够通过________(具体方法)进行探究性学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________(学科或主题)的情感。
- 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__________(具体知识点或技能)2. 教学难点:- __________(具体知识点或技能)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________(情境、图片、视频等)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 新课讲授- 讲解________(知识点),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 通过________(讨论、小组合作等)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 展示相关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3. 练习巩固- 设计________(题型)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4. 拓展延伸- 提出与________(知识点)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 学生展示自己的思考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5. 总结归纳-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 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提出疑问。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 学生参与度、积极性。
- 小组合作、讨论氛围。
2. 作业完成情况:- 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正确率。
3. 知识掌握情况:- 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配套问题设计1. 问题类型:- 知识性问题- 技能性问题- 创新性问题2. 问题设计:- 问题1:________(针对知识点)- 问题2:________(针对技能)- 问题3:________(针对创新)七、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配套问题教案设计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课程相关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能。
- 学生能够通过分析、综合、评价等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的问题分析。
- 学生能够提高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 学生能够增强自信心,勇于面对挑战。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课程基本概念、原理和技能的掌握。
- 问题的分析方法和解决策略。
2. 教学难点:- 问题情境的创设与引导。
- 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 通过提问、情境导入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授课- 讲解课程相关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能。
- 通过实例、案例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 配套问题设计- 设计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配套问题,分为基础题、提高题和拓展题。
- 基础题:检验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 提高题: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和解决策略。
- 拓展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综合素养。
4. 学生活动- 学生独立完成配套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 学生代表展示解题过程,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5. 教师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评价学生的课堂发言、小组讨论和展示环节。
2. 作业评价:- 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 评价学生的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
3. 成绩评价:- 结合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给出学生的综合评价。
五、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具有针对性。
2.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工程配套问题教案模板
课时:2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工程配套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分析工程配套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工程配套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工程配套问题的分析及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1. 工程配套问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 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
2. 工程案例资料。
3. 小组讨论记录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工程配套?为什么工程配套很重要?2.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需要工程配套的例子?二、新课讲授1. 工程配套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介绍工程配套的定义和重要性。
- 讲解工程配套的分类,如: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生态环境配套等。
2. 工程配套问题的分析- 举例说明工程配套问题,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设施不足等。
- 分析工程配套问题的原因,如:城市规划不合理、资金投入不足、管理不到位等。
三、案例分析1. 展示工程案例,如:某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某地区环境治理问题等。
2.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工程配套问题,讨论解决方法。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工程配套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关注工程配套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提问:什么是工程配套?工程配套问题有哪些?2.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关注的工程配套问题。
二、小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工程配套问题进行讨论。
2. 每组讨论后,推选代表进行汇报。
三、成果展示1. 各小组依次进行成果展示,其他小组进行点评。
2. 教师对各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价。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关注工程配套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提问、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8.3第3课时《配套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8.3 第3课时《配套问题》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8.3节《配套问题》是学生在学习了平面图形的性质、图形的变换和位置关系等知识后,进一步探究数学问题的一种方法。
这一节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平面图形的性质和位置关系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缺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配套问题的解题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配套问题的解题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问题,以及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生动的动画和图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配套问题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问题,让学生自主尝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解决问题:讲解配套问题的解题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解题技巧。
4.练习巩固: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5.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提高他们的归纳能力。
初中数学配套教案
初中数学配套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相似多边形的概念,掌握相似多边形的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相似多边形的定义2. 相似多边形的性质3. 相似多边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相似多边形的概念及性质。
2. 难点:相似多边形性质的证明及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图片,如眼镜、钥匙等,引导学生发现它们之间存在某种相似性,从而引入相似多边形的概念。
2. 新课讲解:(1)讲解相似多边形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个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例相等,那么这两个多边形叫做相似多边形。
(2)讲解相似多边形的性质:性质1: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
性质2: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边成比例。
性质3:相似多边形的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3. 例题讲解:通过出示一些例题,让学生掌握相似多边形的性质及其应用。
4. 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拓展与应用:引导学生运用相似多边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如测量物体长度、计算图形面积等。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相似多边形的性质及应用。
五、课后作业:1. 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
2. 搜集生活中的相似多边形,拍照或画图,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同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配套问题详细讲解教案及反思
配套问题详细讲解教案及反思教案标题:配套问题详细讲解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解答配套问题。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能够对自己的解题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
教学准备:1. 配套问题练习题,包括不同难度和类型的问题。
2. 教学投影仪或白板、笔等教学工具。
3. 学生练习册或作业本。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配套问题。
- 提问学生是否遇到过配套问题,并让学生分享一些他们遇到的配套问题的例子。
2. 介绍配套问题的概念(10分钟)- 通过教学投影仪或白板,展示一些配套问题的例子,并解释配套问题的定义和特点。
-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解决配套问题,以及在生活中解决配套问题的重要性。
3. 配套问题解题策略讲解(15分钟)- 介绍一些常见的解题策略,如逐步分析、列出条件、建立方程等。
- 通过示例问题演示如何运用这些解题策略解决配套问题。
- 强调理解问题的关键信息和条件,并将其转化为数学表达式或方程。
4. 配套问题练习(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发放配套问题练习题。
- 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解答问题,并讨论解题过程和答案。
-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5. 反思和总结(10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解题过程,思考哪些策略和方法对他们最有效。
- 学生分享他们的解题思路和策略,并与其他学生进行讨论和比较。
- 教师总结学生们的反思和讨论,强调解题过程中的重要思维和策略。
6. 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继续解决配套问题,并在作业本上完成。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配套问题的概念,讲解解题策略,进行练习和反思总结,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解决配套问题。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解题,能够相互讨论和分享解题思路,提高了解题能力和合作意识。
在反思环节,学生能够思考自己的解题策略和思维过程,从中总结有效的解题方法。
教师在课堂上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提供指导和帮助,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一元一次方程配套问题教案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配套问题一、自主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是什么?二、合作交流例1 某车间22名工人生产螺钉和螺母,每人每天平均生产螺钉1200个或螺母2000个,一个螺钉要配两个螺母。
为了使每天的产品刚好配套,应该分配多少名工人生产螺钉,多少名工人生产螺母?解决问题的关键:1.如果设x名工人生产螺钉,则_______名工人生产螺母;2.为了使每天的产品刚好配套,应使生产的螺母恰好是螺钉数量的________.3.用含X的式子表示出生产的螺钉的数量4.用含X的式子表示出生产的螺母的数量解:设分配x名工人生产螺钉,其余(22-x)名工人生产螺母,根据螺母数量与螺钉数量的关系,列方程得:解得答:分配名工人生产螺钉,名工人生产螺母。
三、展示提升四、训练巩固用我们研讨后的方法解决这道练习题包装厂有工人42人,每个工人平均每小时可以生产圆形铁片120片,或长方形铁片80片,将两张圆形铁片与和一张长方形铁片可配套成一个圆桶,如何安排工人生产圆形或长方形铁片刚好配套?六、反馈检测1、制作一张桌子要用一个桌面和四条桌腿,1立方米木材可制作20个桌面或400条桌腿,现有12立方米木材,应怎样计划用料才能制作尽可能多的桌子?2、一套仪器由一个A部件和三个B部件构成,用一立方米钢材可做40个A部件或240个B部件,现有6立方米钢材,为使仪器配套,用多少立方米钢材做A部件、多少立方米钢材做B部件?七、能力提升1、某车间每天能生产甲种零件75个,或者乙种零件100个。
甲、乙两种零件分别取3个、2个才能配成一套,要在30天内生产最多的成套产品,问怎样安排生产甲、乙两种零件的天数?。
配套问题学案
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3)——配套问题学案姓名班级2014.11.13一:问题探究某车间有22名工人,每人每天可以生产1200个螺钉或2000个螺母,一个螺钉需要配2个螺母,为使每天生产的螺钉和螺母刚好配套,应该安排生产螺钉和螺母的工人各多少名?分析:解:问:学了这道题,你有什么收获?二:练习1:用铁皮做易拉罐,每张铁皮可做罐身5个或罐底20个,一个罐身配两个罐底。
现有30张铁皮,为了使制作的罐身和罐底刚好配套,应该分配多少张铁皮做罐身,多少张铁皮做罐底?练习2:某车间有技工85人,平均每天每人可加工甲种部件16个或乙种部件10个,为使生产的甲种部件和乙种部件按:2:3配套,问加工甲、乙部件各安排多少人才能使每天加工的甲、乙两种部件刚好配套?(只需设、列方程,不需要求解)三:小结:谈谈你今天学习配套问题的感受?四:拓展提升红光服装厂要生产某种型号学生服一批,已知每3米长的布料可做上衣2件或裤子3条,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为一套.计划用600米长的这种布料生产学生服, 应该怎样分配布料,使生产的上衣和裤子恰好配套?共能生产多少套?五:课后作业(只需设、列方程,不需要求解)1:某服装厂某车间有工人9人一同生产一种套装,每人每天可以加工衣服8件或裤子10条,应怎样合理分配人数,才能使每天生产的衣服和裤子配套?2、用白铁皮做罐头盒,每张铁皮可制盒身25个,或制盒底40个,一个盒身与两个盒底配成一套.现在有36张白铁皮,用多少张制盒身,多少张制盒底,可使盒身与盒底正好配套?3、某车间每天能制作甲种零件500只,或制作乙种零件250只,甲乙两种零件各一只配成一套产品。
现要在30天内制作最多的配套产品,则甲乙两种零件各应制作多少天?4、包装厂有工人42人,每个工人平均每小时可以生产圆形铁片120片,或长方形铁片80片,将两张圆形铁片和一张长方形铁片可配套成一个密封圆桶,问如何安排工人生产圆形铁片或长方形铁片能合理地将铁片配套?5、某大学80名共青团员到水利工地参加义务劳动.若每人每天平均挖土5立方米或运土3立方米,他们应该有多少人挖土,多少人运土,才能将挖出的土及时运走?6、制作一个桌子要用1个桌面和4个桌腿,1m³木材可制作20个桌面,或者制作400条桌腿,现有12m³木材,应该怎样计划木料才能使制作的桌面和桌腿恰好配套?能制作多少个桌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4 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配套问题
学习目标:
1.理解配套问题的背景.
2.分清有关数量关系,能正确找出作为列方程依据的主要等量关系.
3.掌握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
重点:
能正确找出作为列方程依据的主要等量关系
难点:
能正确找出作为列方程依据的主要等量关系
一、复习与回顾
问题1:之前我们通过列方程解应用问题的过程中,大致包含哪些步骤?
1. 审:审题,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2. 设:设适当的未知数,并表示未知量;
3. 列: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方程;
4. 解:解这个方程;
5. 答:检验并作答.
二、应用与探究
问题2:应用回顾的步骤解决以下问题.
例1某车间有22名工人,每人每天可以生产1 200个螺钉或2 000个螺母. 1个螺钉需要配2个螺母,为使每天生产的螺钉和螺母刚好配套,应安排生产螺钉和螺母的工人各多少名?
列表分析:
解:设应安排x名工人生产螺钉,(22-x)名工人生产螺母.
依题意得: 2 000(22-x)=2×1 200x .
解方程,得:5(22-x)=6x,
110-5x=6x,
x=10.
22-x=12.
答:应安排10名工人生产螺钉,12名工人生产螺母.
问题3:以上问题还有其他的解决方法吗?
例如:
解:设应安排x名工人生产螺母,(22-x)名工人生产螺钉.
【总结提升】配套问题的两个未知量及两个等量关系 1.两个未知量:
这类问题有两个未知数,设其中哪个为x 都可以,另一个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
2.两个等量关系:
一个是等量关系用来设未知数的等量关系.另一个等量关系是用来列方程的等量关系
问题4: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配套问题。
例2: 用白铁皮做罐头盒,每张铁皮可制盒身25个或制盒底40个,1个盒身与2个盒底配成1个罐头盒.现有36张白铁皮,用多少张制盒身,多少张制盒底可以使盒身与盒底正好配套?
解:
三、小结与归纳
问题5: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有几个步骤?分别是什么?实际问题
一元一次方程
设未知数,列方程
解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x = a )
实际问题的答案
检验
四、课堂练习 1:一套仪器由一个A 部件和三个B 部件构成. 用1 m3钢材可以做40个A 部件或240个B 部件. 现要用6 m3钢材制作这种仪器,应用多少钢材做A 部件,多少钢材做B 部件,恰好配成这种仪器多少套?
2.红光服装厂要生产某种型号学生服一批,已知每3米长的布料可做上衣2件或裤子3条,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为一套,计划用600米长的这种布料生产学生服,应分别用多少布料生产上衣和裤子,才能使上衣和裤子恰好配套?共能生产多少套?
3.某家具厂生产一种方桌,1立方米的木材可做50个桌面或300条桌腿,现有10立方米的木材,怎样分配生产桌面和桌腿使用的木材,才能使桌面、桌腿刚好配套,共可生产多少张方桌?(一张方桌有1个桌面,4条桌腿)
五、课后作业
1.教科书习题3.4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