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刻的我》教案1

合集下载

《那一刻的我》美术课教学设计一等奖

《那一刻的我》美术课教学设计一等奖

《那一刻的我》美术课教学设计一等奖《《那一刻的我》美术课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那一刻的我》美术课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学习运动中人物连续动作的画法。

2、结合学生的校园生活,创作一幅"那一刻的我"的作品。

教学重难点:1、欣赏动态人物的图片学习运动中人物的表现方法。

2、在画面中表现动态的人物。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检查学生学具准备情况,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新课:引导阶段1、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互相介绍在学校生活中一件快乐的事。

2、班级里集体进行交流,拓展学生们的创作素材。

3、教师介绍自己在生活中"那一刻的我"。

4、播放图片:欣赏一些精彩的运动瞬间,请学生仔细观察运动员动作、衣着、表情、场景。

发展阶段1、小组讨论:自己创作的.构思和内容以及画面安排。

2、创作时鼓励学生运用各种表现形式和方法:如蜡笔画,白描,吹塑纸版画等。

三、作业要求:表现自己或同学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的精彩瞬间。

四、学生作业:学生作业,老师巡回辅导。

五、小结:进行作业点评。

收拾和整理:督促学生收拾整理工具和材料。

六、课后拓展:将创作作品装订成册,制成一本"那一刻的我"的画册。

2、《那一刻的我》美术课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美术一年级上册第十二课我做的文具。

(人教版)本课书的学习领域属于设计*应用。

一课时。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在仔细观察常用文具的基础上,启发同学设计绘制造型新颖、色彩鲜艳的各种常用文具。

2、能力目标:发挥自身的想象,在生活和艺术的联系和互动中,获得用艺术的方式美化和表示生活的能力。

3、审美目标:使同学了解艺术形式美感和其与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同学对生活物品和自身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

4、品德目标:促进同学形成愉快的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培养同学现代意识和创新精神。

《那一刻的我》教案1-10那一刻的我-四年级下册美术

《那一刻的我》教案1-10那一刻的我-四年级下册美术
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了解和体会自己在某个特定时刻的情感和心境。
2.培养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境,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引导学生运用夸张、变形等手法,表现自己在特定时刻的形象和情感。
4.通过对学生作品的欣赏和评价,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5.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尊重的良好品质。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美术表达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美术表达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运用美术表达解决实际问题。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美术表达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那一刻的我》是一个关于自我表达的课题,因此,在拓展资源方面,可以提供与自我表达相关的美术作品、艺术家故事、艺术流派等资源。
-艺术家故事:介绍一些著名艺术家的创作背景和心路历程,如梵高、毕加索等。
-艺术流派:介绍一些与自我表达相关的艺术流派,如表现主义、抽象表现主义等。
-美术作品:提供一些与自我表达相关的美术作品,让学生欣赏和分析,如《呐喊》、《哭泣的女人》等。
《那一刻的我》教案1-10那一刻的我-四年级下册美术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那一刻的我》教案1-10那一刻的我-四年级下册美术
教学内容
《那一刻的我》是四年级下册美术课程的一节示范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10课《那一刻的我》(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

第10课《那一刻的我》(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

第10课《那一刻的我》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人物动态的画法,学会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人物的动作和表情,创作一幅具有个性和情感的人物画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表现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二、教学内容1. 人物动态的画法:讲解人物动态的基本规律,如重心、动势、比例等,并示范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人物的动作和表情。

2. 创作指导: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有趣瞬间,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幅具有个性和情感的人物画作。

3. 作品欣赏:欣赏一些优秀的人物画作,分析其表现手法和艺术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人物动态的画法,学会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人物的动作和表情。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有趣瞬间,并将其融入自己的创作中,使作品具有个性和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PPT、优秀作品图片、示范画具等。

2. 学具:画纸、铅笔、橡皮、彩色笔、水粉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同学,描述他们的动作和表情,激发学生对人物动态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讲解人物动态的基本规律,如重心、动势、比例等,并示范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人物的动作和表情。

3. 创作指导: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有趣瞬间,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幅具有个性和情感的人物画作。

4.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创作要求,独立完成一幅人物画作。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那一刻的我》2. 教学目标:掌握人物动态的画法,学会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人物的动作和表情,创作一幅具有个性和情感的人物画作。

3. 教学重点:人物动态的画法,线条和色彩的表现手法。

《那一刻的我》教案-10那一刻的我-四年级下册美术

《那一刻的我》教案-10那一刻的我-四年级下册美术
4. 作业完成情况:教师将评估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包括作品的创意性、技巧运用、情感表达等。
5. 学生作品展示:教师将组织学生作品的展示,邀请其他同学和教师进行评价,以评估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
6. 学生自我评价与反馈:教师将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的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那一刻的我》课题,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 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故事、案例或视频等方式,引出《那一刻的我》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学生活动:
-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那一刻的我》的知识点。
-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 布置作业:根据《那一刻的我》课题,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那一刻的我》课题相关的拓展资源(如书籍、网站、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教学评价与反馈
1. 课堂表现:教师将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来评估他们的学习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提问情况、与同学的合作交流等。

那一刻的我教案

那一刻的我教案

那一刻的我教案教案标题:那一刻的我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自己在某个特定时刻的感受和经历。

2. 学生能够运用适当的词汇和句式来叙述个人经历。

3. 学生能够通过合作与分享,增进彼此的理解和团结。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来描述个人经历。

2. 学生能够通过合作与分享,增进彼此的理解和团结。

教学准备:1. 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不同人在特定时刻的表情和活动。

2. PPT或白板,用于展示教学内容和示范句子。

3. 学生练习册或工作纸。

教学过程:引入:1. 展示一张图片或播放一个视频,呈现一个特定时刻的人们的表情和活动。

2.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或视频中的人物,并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对特定时刻的感受和经历的思考,如:“你认为这个人在经历什么?他/她的表情是怎样的?你能理解他/她的感受吗?”讲解:1. 通过PPT或白板,教授相关的词汇和句式,如描述感受的形容词、动词和副词,以及表达个人经历的句型。

2. 示范使用这些词汇和句式来描述自己在某个特定时刻的感受和经历,例如:“那一刻,我感到兴奋极了,因为...”、“我看到...的时候,我觉得...”等。

实践: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享自己在某个特定时刻的感受和经历。

2.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向全班分享其中一个小组成员的经历,并用英语进行描述。

3. 全班同学倾听并给予反馈,鼓励学生用适当的方式表达理解和支持。

巩固:1. 要求学生以个人为单位,撰写一篇关于自己在某个特定时刻的感受和经历的短文。

2. 学生可以参考课堂上学到的词汇和句式,同时也鼓励他们运用自己的创造力和个人风格。

3. 学生可以选择朗读自己的短文,与同学分享。

拓展:1. 鼓励学生用其他形式表达自己在特定时刻的感受和经历,如绘画、音乐、舞蹈等。

2. 组织学生在班级或学校内展示和分享自己的作品,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评价:1. 观察学生在小组分享和全班展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那一刻的我》教学设计

《那一刻的我》教学设计

《那一刻的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和表现不同生活环境下运动中的人物。

2、教会学生根据命题进行创作,体会创作的乐趣。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与造型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学会如何表现生活中那一刻的人物造型。

教学难点:
教会学生根据命题进行创作。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师生共同回忆生活中印象最深刻、最开心或最幸福的事。

2、借助课件介绍生活中的“那一刻”的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讲述“那一刻的我”,引出课题。

二、发展阶段
1、播放图片:欣赏学生在校园生活中的那一刻,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中的人物在干什么,有怎样的表情和动作,想象并感受一下他们那一刻的心情。

2、分析、欣赏书中作品《童年》,引导学生观察画家是如何表现那一刻人物的表情、动作、衣着和场景的,并讲解人物的一些主要特点,使学生了解在创作组织画面时,应突出主体,不同动作的刻画能使画面情节更生动。

3、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互相介绍在学校生活中一件难忘的事。

三、创作阶段
1、忆一忆:在你学习生活中最有意思的场景。

2、想一想:如何构图,如何表现这些场景。

3、试一试:用怎样的绘画形式表现活动场景。

创作要求:
1、构思自己的创作内容,合理地组织画面。

2、表现出自己在那一刻的心情、表情、动态等。

3、在绘画内容上大胆表现,在绘画形式上采用多样的方法进行表现(蜡笔、水彩、国画等)
四、展示与讲评阶段
五、课堂总结,收拾整理。

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第10课那一刻的我》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第10课那一刻的我》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第10课那一刻的我》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回忆和想象,描绘出自己某一刻的形象和情感,学会运用线条、色彩等美术语言表达个人感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回忆、讨论和创作,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绘画技能。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自我,提高审美情趣,增强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本P3031页《那一刻的我》。

2. 学生自备一张自己某一刻的照片或描绘自己某一刻的绘画作品。

3. 教师提供一些描绘人物情感的美术作品,如漫画、插画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回忆和想象,学会运用线条、色彩等美术语言表达个人情感。

2. 难点:如何运用线条、色彩等美术语言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美术作品展示板。

2. 学具:绘画纸张、铅笔、彩色笔、油画棒等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一些描绘人物情感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表情、动作和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教师讲解人物绘画的基本方法,如观察、回忆、想象等,并示范如何运用线条、色彩等美术语言表达个人情感。

3.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自己某一刻的照片或描绘自己某一刻的绘画作品,运用所学的绘画方法进行创作。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那一刻的我》2. 教学目标:学会运用线条、色彩等美术语言表达个人情感3. 教学重点:观察、回忆、想象,运用美术语言表达情感4. 教学难点:如何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5. 教学内容:人物绘画的基本方法、创作实践、作品展示与评价七、作业设计1. 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人的某一刻,描绘出他们的形象和情感。

2. 学生将作品带到学校,进行班级展览,互相交流学习。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提高教学质量。

2. 在学生创作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绘画技能和情感表达,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第10课《那一刻的我》(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

第10课《那一刻的我》(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

教案第10课《那一刻的我》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我肖像画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培养学生观察自己并表达自己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绘画语言表现自我情感和个性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自我肖像画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观察自己的外貌和表情。

3. 运用绘画语言表现自我情感和个性。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准确地观察自己的外貌和表情。

2. 学生能够运用绘画语言表现自我情感和个性。

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准确地观察自己的外貌和表情。

2. 学生能够运用绘画语言表现自我情感和个性。

教学准备:1. 绘画纸张、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2. 镜子、照片等辅助观察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外貌和表情,让学生思考如何用绘画语言表现自我情感和个性。

2. 向学生介绍自我肖像画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二、观察与表达1. 让学生用镜子观察自己的外貌和表情,引导学生注意细节,如眼神、嘴角等。

2. 让学生用绘画语言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个性,如用颜色、线条、形状等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性格特点。

三、创作与展示1. 让学生根据观察和思考,进行自我肖像画的创作。

2. 学生完成后,将作品展示给大家,互相欣赏和学习。

四、总结与评价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创作过程,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2. 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新和个性表达。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外貌和表情,运用绘画语言表现自我情感和个性,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的观察和思考,鼓励学生的创新和个性表达。

同时,要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及时的评价和反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

第10课《那一刻的我》是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的一节重要课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并运用绘画语言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个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观察和思考,鼓励学生的创新和个性表达,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第10课《那一刻的我》(教案) 美术四年级下册

第10课《那一刻的我》(教案) 美术四年级下册

《那一刻的我》教材分析:《那一刻的我》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四年级下册第10课的内容。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总会留下许多或快乐或悲伤的回忆瞬间。

本课要求学生通过描绘“那一刻的我”来表现自己最难忘的一瞬间,根据自己的真实情感和想象,表现人物的动态和表情,并对人物之间展开联想,进行组合构图。

还可根据需要,适当添加背景、道具,组成故事画。

学生分析:“那一刻的我”的表现素材来源于他们平时熟悉的活动。

四年级的学生在造型能力上已具有了通过观察较准确地表现对象整体造型的能力,但对通过细节刻画表现物体特征的能力尚在起步阶段;对色彩的运用能力相对于造型来说较成熟些,能用一些特定的色彩来表达不同的情感;构图能力方面,前几课中刚学过了《主体与背景》,具有了初步的抓主体,用背景来烘托渲染气氛的知识技能。

为了避免教学内容过于技能化传授,教学中尽量要采用学生喜欢的图片与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

教学方式:1、多媒体演示法——小学生毕竟还处在以充分发挥满足视觉感官为主的阶段,因此,根据学生这一生理特点,利用直观形象的图片、照片播放来持续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展出的各种画面,满足学生的欣赏欲望并辅助学生对于动态的表现和构图方面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2、分析比较法——学生有较强的观察能力,他们已能分析比较出不同物象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通过对图片的观察、分析,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由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帮助学生完成由抽象的主观认识发展到具象的理解认识。

3、自主体验法——在教学中,运用探究式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训练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本课的难点之一——任务的动态表现的知识点时,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交流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并充分张扬各自的个性。

教具准备:数码像机拍摄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镜头;优秀学生作品。

绘画等工具;收集自己在校园活动中的一些照片。

教学目标:1、表现不同场景中人物的动态和表情特征。

第10课那一刻的我(教案)

第10课那一刻的我(教案)
-在语言运用方面,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写作框架或提示,帮助学生将所学的词汇和表达方法应用到写作中。
-对于逻辑思维难点的突破,教师可以用图表、思维导图等方式,将课文中的情感变化过程可视化,帮助学生理解。
-在价值观引导上,教师应结合课文内容,以故事分享、生活实例等方式,自然地引出勇敢和自信的价值,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实践。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在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中表现出色,但我发现有些小组在讨论过程中偏离了主题。为了提高讨论的效率,我计划在下次活动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确保讨论内容紧扣主题。
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尽量以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其中,让学生自主思考、交流。但从成果分享来看,部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多地关注这些方面,通过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提升这些能力。
-在课文理解环节,教师可以设计问题链,帮助学生逐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如“作者在什么情况下感到害怕?”“作者是如何克服害怕的?”等。
-在语言表达方面,教师可以挑选课文中具有代表性的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并指导学生仿写。
教学难点:
-对于情感体验的难点,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模拟作者的情境,感受作者的情感。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在新教材要求下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在语言、思维、情感态度及文化传承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词汇积累:生字词的认读与书写,如“我会、心中、瞬间、感受、勇敢”等,这些词汇是理解课文的基础,也是学生语言表达的工具。
-课文理解:把握课文的主旨,理解作者在特定时刻的心理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作者成长的影响。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勇敢面对困难的基本概念。勇敢是在遇到挑战时,敢于直面问题、克服恐惧的心态。它对我们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那一刻的我》精品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那一刻的我》精品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那一刻的我》精品教案《那一刻的我》精品教案一、教材分析《那一刻的我》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四年级下册第10课的内容。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总会留下许多或快乐或悲伤的回忆瞬间。

本课要求学生通过描绘“那一刻的我”来表现自己最难忘的一瞬间,根据自己的真实情感和想象,表现人物的动态和表情,并对人物之间展开联想,进行组合构图。

还可根据需要,适当添加背景、道具,组成故事画。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表现不同生活环境下运动中的人物。

2.教会学生根据命题进行创作,体会创作的乐趣。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与造型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如何表现生活中那一刻的人物造型。

2.教学难点:教会学生根据命题进行创作。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图片导入提问:同学们,请你观看下面的照片,想一想,当时的你都是什么心情呢?过渡语:当爸爸、妈妈带去游乐园玩耍的时候,你是什么心情呢?当跑步比赛你拿到冠军时你是什么心情呢?你来到了海边,看到一望无际的大海,在水中嬉戏的时候你是什么心情呢?过生日了,亲朋好友给你祝福的时候你是什么心情呢?当你考试得了100分,你又是什么心情呢?2.出示课题过渡语:没错,是开心、快乐,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最开心、最难忘的一刻,你一定还记得那时的心情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那一刻的我》。

(二)讲授新课1.学习人物造型(1)小游戏——人物场景相结合提问:首先,我们来做个小游戏,请你根据老师出示的不同场景,找出相对应的动作吧。

球场——踢足球网球场——打网球舞蹈教室——跳舞跑道——跑步过渡语:没错,不同场景下,人物的动态是不一样的。

(2)正面人物头画法●正面人物头过渡语:老师教给大家一个简单的方法,我们可以把人物简化成口诀来画。

“圆圆头,一画头发,二画眼,三加鼻子,四添嘴,五把耳朵加两边”。

你看,很快,一个正面头的人物就画出来。

●正面不同表情过渡语:头发也可以用折线和直线来画;眼睛还可以用曲线和数字6来表示,你看不同表情的人物就画出来了。

人教版四年级美术:《那一刻的我》教案1.doc

人教版四年级美术:《那一刻的我》教案1.doc

《那一刻的我》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运动中人物连续动作的画法。

2、结合学生的校园生活,创作一幅“那一刻的我”的作品。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造型能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学会如何表现生活中那一刻的人物造型。

2、教会学生根据命题进行创作。

教具学具:教师:学生在学校或生活正宗的各种精彩时刻的照片、课件。

学生:绘画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1.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互相介绍在学校生活中一件快乐的事。

2.班级里集体进行交流,拓展学生们的创作素材。

3.教师介绍一下自己在生活中“那一刻的我”。

二、发展阶段:1.课件展示运动中的人物,使画面暂停,分析运动中人物的特点。

2.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各种运动中的人物图像,并讲解人物在运动时的一些主要特点。

3.创作前,组织学生根据“那一刻的我”的命题进行小组讨论,互相启发。

三、布置作业:用绘画等形式表现跑步、跳远、掷铁饼等动作,或者表现连续的动作。

如:蜡笔画、白描、吹塑纸版画等。

交流作业:1.比较谁的作品更能有新意的表现出“那一刻的我”。

2.比较谁的作品中表现出了人物的连续动作。

3.看课件,欣赏小朋友的作品是如何表现着几点的。

4.修改稿子,涂色完成。

5.看课件,欣赏小朋友的作品中是如何运用色彩表现的。

6.修改稿子,涂色完成四、作业展示,评价。

1.小组交流中,能否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2.能否在作品中表现出运动中的人物3.作品是否有创意。

五、收拾整理阶段“教师引导学生整理好学习用具。

课堂小结:同学们能在快乐的情境下表现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展示自己在快乐时刻中的自己的连贯动作。

绘画的得很形象,表现出了人物特征,希望以后的美术课同学们表现的更好。

课后拓展:将创作作品装订成册,制成一本"那一刻的我"的画册。

《那一刻的我》教案2-10那一刻的我-四年级下册美术

《那一刻的我》教案2-10那一刻的我-四年级下册美术
参观美术馆或艺术展览,感受艺术的力量。学生可以利用周末或假期时间,参观美术馆或艺术展览,感受艺术的力量,激发自己的创作灵感。
练习绘画技巧,提升自己的绘画水平。学生可以利用课后时间,练习绘画技巧,如色彩搭配、线条运用等,提升自己的绘画水平,为今后的美术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内容逻辑关系
1. 重点知识点:
- 观察生活的点滴,发现生活中的美。
3. 实验器材:如果涉及实验,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本节课可能涉及的实验包括颜色调配实验,教师应提前准备颜色盘、画笔、水杯等实验器材,并确保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安全。
4. 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如分组讨论区、实验操作台等。可以将教室分成几个小组讨论区,每个区域配备相应的画材和实验器材,以便于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同时,留出一定的空间供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为突破以上难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提供丰富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2)通过讲解、示范和练习,让学生掌握色彩和线条的运用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境。
(3)鼓励学生进行实践创作,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帮助他们克服创作过程中的困难,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作品。
2. 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观察生活中的点滴,发现生活中的美。鼓励学生在生活中注意观察,发现那些具有代表性和意义的瞬间,并尝试用画笔记录下来。
研究名画家的作品,了解他们的创作风格和技巧。学生可以选取自己喜欢的画家,研究他们的作品,了解他们的创作风格和技巧,从而提升自己的美术水平。
参加美术比赛或展览,提升自己的美术素养。学生可以参加各种美术比赛或展览,展示自己的作品,提升自己的美术素养,拓宽自己的视野。
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那一刻的我》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那一刻的我》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那一刻的我》教案教材分析:本课的主题是“那一刻的我”,素材来源于学生熟悉的校园活动。

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快乐,因此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校园生活紧密相关。

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活动场面,理解和体会动态的构成因素,研究表现运动中连续动作的画法,表现自己感兴趣的瞬间动作与氛围。

通过相互交流和画面的构思,增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让学生更加热爱美术研究和校园生活。

教学目标:1.研究运动中人物连续动作的画法。

2.结合学生的校园生活,创作一幅“那一刻的我”的作品。

3.培养学生绘画兴趣及热爱校园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用绘画等形式表现跑步、跳远、掷铁饼等动作,或者表现连续的动作。

教学难点:抓住人物的动作特征,运用鲜艳的色彩和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构图表现“那一刻的我”。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各种运动中的人物图片及课件,学生准备绘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最喜欢的校园活动,激发其表现欲望。

二、发展阶段:1.教师播放课件,引导学生观察、讨论人物的动作、表情以及个人的感受。

镜头的定格,给了学生仔细观察的时间,在交流中理解活动中的不同动作特征。

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动态基本形和动态的线条,示范用动态的线条画几个典型的动作。

然后让学生尝试用基本形和动态线条画一下瞬间定格动作。

3.学生结合自己的校园生活,创作一幅“那一刻的我”的作品。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特征,运用鲜艳的色彩和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构图表现“那一刻的我”。

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可以研究到运动中人物连续动作的画法,同时也可以创作出自己的作品,培养绘画兴趣及热爱校园生活的情感。

4、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课本中小朋友的作品,看看哪一幅最吸引你,为什么?可以从构图、人物表情、色彩等方面来分析,老师也会根据同学们的发言进行补充。

5、除了动作,我们的面部表情也能表达我们当时的感受,因此在表现形体动作时,也要注意表现面部表情。

我们可以讨论一下不同表情的特点,并希望同学们能够仔细观察,成为有心的人。

《10 那一刻的我》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美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10 那一刻的我》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美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那一刻的我》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素描的基本观点和技巧。

2. 通过素描练习,学生能够掌握人物面部特征的描绘技巧。

3.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记录生活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素描练习,能够掌握人物面部特征的描绘技巧。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用素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三、教学准备:1. 素描纸、铅笔、橡皮等素描工具。

2. 图片或视频素材,包括不同年龄、性别、表情的人物面部照片。

3. 素描示范视频,供学生参考学习。

4. 教室互动环节所需的道具,如面具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5分钟)教师:今天我们将一起探讨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关于“我”的故事。

起首,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你认为你的外貌和情绪之间有什么干系?学生:……(思考并讨论)教师:在我们的平时生活中,每个人的外貌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

今天,我们要用画笔来描绘那一刻的“我”,表达出自己奇特的面部特征和情绪。

2. 观察自我(20分钟)教师:请大家拿出镜子,仔细观察自己的面部特征,包括眼睛、鼻子、嘴巴、脸型等。

这些特征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观察自己的情绪变化,比如开心、难过、生气等。

学生:(照镜子,观察并记录自己的面部特征和情绪)教师:此刻请大家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察结果。

3. 绘画实践(40分钟)教师:此刻,我们开始绘画实践。

起首,选择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刻的“我”,可以是开心的、难过的、生气的等等。

然后,用画笔描绘出那一刻你的面部特征,并尝试将情绪融入其中。

可以应用各种颜色和线条来表现你的创意。

学生:(绘画实践,教师巡视指导)教师:请每组选出一幅最具创意的作品,向全班展示并介绍创作过程和灵感来源。

4. 分享与评判(20分钟)全班:互相欣赏彼此的作品,分享对那一刻的“我”的感受和创意。

教师根据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思维、绘画技巧等方面进行评判,给予鼓励和建议。

小学美术《那一刻的我》教案

小学美术《那一刻的我》教案
-观察与分析:指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绘画作品中情感表达的方式,理解艺术家如何通过作品传递情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举例:在分析名画《蒙娜丽莎》时,引导学生注意画面中蒙娜丽莎微笑的线条、柔和的色彩以及画面构图的平衡,这些都是表达情感的重要元素。
2.教学难点
-情感与绘画语言的结合:学生往往难以将抽象的情感转化为具体的绘画语言,这是本节课的一大难点。需要教师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示范教学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情感与绘画语言之间的联系。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线条、色彩和构图这三个重点。对于如何将抽象情感转化为具体绘画语言的难点,我会通过分析案例和现场示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情感表达相关的实际问题,例如“如何用绘画表达快乐?”
2.实践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绘画实践。学生将尝试用线条、色彩等绘画语言创作一幅表达个人情感的作品。
-创作实践中的技巧运用:在实践创作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如何选择合适的绘画材料、如何把握画面比例和细节处理等问题,这些都是学生需要突破的难点。
举例:在创作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困惑于如何通过线条表达“快乐”这一情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快乐的场景,示范如何通过轻盈的线条、明亮的色彩来表现这种情感,并提供具体的技巧指导,如使用曲线和断线来体现轻松愉悦的氛围。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那一刻的我》这一课的主题非常感兴趣。他们积极投入到情感表达的探索中,这让我感到很欣慰。在导入新课的时候,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了学生的思考,他们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和感悟情感表达的重要性。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理论介绍部分学生们的接受程度较好,他们能够理解情感表达的基本概念。然而,在案例分析时,有些学生对如何将情感与绘画语言结合还显得有些迷茫。于是,我通过具体示范和讲解,帮助他们逐步理解情感如何通过线条、色彩等元素展现出来。

小学美术《那一刻的我》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那一刻的我》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那一刻的我》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0课《那一刻的我》教学设计课题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造型和表现课程,让学生了解不同场景中人物的动态和表情特征。

根据命题进行创作,联系自己的生活和研究经历,表现成长过程中最难忘的那一刻。

同时,体会成长的快乐,感受那一刻的心情,表现热爱生活的美好愿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在于抓住主体人物的表情动态特征,表现那一刻的心情。

难点在于根据命题进行创作,用不同的方法表现人物动态。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游戏情境法、观察引导法、物象分析法、作品赏析法和过程指导法等教学方法。

学情分析:小学四年级学生能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学生已具有了通过观察较准确地表现对象整体造型的能力。

但对通过细节刻画表现物体特征的能力尚在起步阶段。

对色彩的运用能力相对于造型来说较成熟些,能用一些特定的色彩来表达不同的情感。

在构图能力方面,学生刚学过《主体与背景》,具有了初步的突出主体,用背景来烘托渲染气氛的知识技能。

并且,学生能大胆地发挥想象,作品内容丰富,富有生活情趣。

学生具有较高的创新意识和较好的心理品质。

教学准备:教具包括多媒体课件、录像、照片等生活素材和范作等。

学具包括绘画工具、彩卡、剪刀、胶棒、彩泥、铁丝等材料。

教学思路:本课程以闯关游戏、引导回忆、综合体验、德育渗透、观察分析、欣赏评述、创造表现、交流评析为主线。

旨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记忆和感受,充分利用所掌握的形色知识和方法进行感性表现,培养学生对运动形象的观察力、记忆力和表现力。

选取真实生活素材,引发师生情感共鸣。

教学步骤:一、激趣导入:教师和学生交流,通过玩闯关游戏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旧时光,回到某个特定的时刻。

二、闯关游戏:一)第一关:火眼金睛1.请分别用一个字的动词来表述图中人物的动态。

时光机将带我观察照片中的同学在游戏、运动时的精彩瞬间。

学生需要分析人物动态特征,分享那一刻的心情。

2.镜头1——激流勇进(刺激的一刻)3.镜头2——课间活动(开心的一刻)4.镜头3——生日许愿(幸福的一刻)通过以上步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自己成长过程中最难忘的那一刻,并通过绘画等方式进行表现。

《那一刻的我》教学设计

《那一刻的我》教学设计

四年级美术《那一刻的我》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教材上的范图画得很不错值得学生参考与借鉴。

从构图、人物动态与造型、色彩搭配、背景处理等方面都比较好。

画面构图饱满,人物造型活泼可爱、色彩鲜艳。

尤其是有几张画的背景处理很有特色,参考了图案画的处理方法,如有一张在人物后面的背景处理成斜的条纹,另一张的背景处理成弯曲状的条纹。

还有几张画的色彩处理比较新颖独特,画面上的主体(人物)用线来画,而背景则用色彩画的方法来画,让人耳目一新。

因此,我上课时强调学生仔细欣赏与观察教材范图,学习别人好的、新颖的作画方法。

并运用到课堂练习中去,使最后完成的作业与前不同。

请个生上台表演大家观察,老师示范画。

师生交流谈话,归纳几种画法“单干或合作形式、漫画、卡通、写生式、临摹、抄加想、儿童画法、记忆加想象等方法”。

最后用铅笔起稿进行课堂练习。

在这一节课里我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让学生学习画自己生活中的开心事和人。

课堂师生和谐互动,造成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的局面,同时也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学生知道像画这种有主题的命题画,要有课前预习思考,课堂围绕自己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师与生、生与生展开和谐互动,寻找适合自己个人发展的绘画表现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那一刻的我》教案
教学目标:
学习运动中人物动作的画法;结合学生的校园生活,创作一幅“那一刻的我”的作品;培养儿童绘画和表达的兴趣及热爱校园生活的感情。

教学重点:
抓住人物的动作特征,运用鲜艳的色彩和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构图表现。

教学难点:
人物动态的表现,构图的形式美感,色彩的大胆运用,画面的气氛渲染。

教学准备:
教具选择:数码像机拍摄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镜头;优秀学生作品。

学具准备:绘画等工具;收集自己在校园活动中的一些照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
从周一到周五,同学们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校园里度过的。

校园里的活动伴随着同学们健康成长,欢乐也常伴左右。

想一想,你最留恋校园里的哪些有趣的活动呢?
——体育课、运动会、节日联欢、课间活动等。

(以谈话的形式勾起学生对美好校园生活的回忆,激发表现的欲望。


二、展开活动
1、老师这儿也拍摄到了一部分同学在活动中的镜头。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是哪些同学呢,他们正在干什么?(播放镜头)
引导观看、讨论、表述画面所传达的内容。

镜头1——跑步
主要人物居中,其它人物衬托。

跑步动作:手脚的协调摆动;人物表情:咬牙,额头有汗;场面:紧张激励。

镜头2——跳远
腿的动作夸大,手后摆,人体倾斜,落地时的黄沙飞溅。

从观众的脸部表情可知成功与否。

镜头3——掷垒球
构图开阔,近景为人物侧身,后倾,手拿垒球于肩后,另一手前摆,双腿呈弓步;中景为挥旗的裁判;远景为啦啦队的同学。

镜头4——踢球
进球的瞬间:飞起的腿,对方球员惊异的表情。

(因为是熟悉的同学,熟悉的活动动作,学生的注意力肯定会被紧紧地吸引过来。

镜头的定格,给了他们仔细观察的时间,也有了充分表述的前提,在交流中理解活动中的不同动作。


2、现场采访镜头中的同学,请他谈谈当时的心情。

(被拍摄到的学生心情肯定很激动,何不安排个机会让他在众人的羡慕目光中表达他的内心感受呢。

把他的激动传递给其它人。


3、那一刻的我呀,欢乐无比,别让时间偷走了它,快,把它留下来!——可以用什么形式留住那一刻的我呢?
(除了摄影、摄像,还可用绘画的形式留下精彩的瞬间。


4、出示学生优秀作品,感受美术表现中的“那一刻的我”。

①踢球——(根据相机中的踢球图片改变的蜡笔水粉画)人物动作的夸大,使画面充满了动感,具有一定的喜剧色彩。

②掷垒球——(主要人物及垒球使用了剪贴效果,富有立体感)饱满的构图使画面显得热闹非凡,鲜艳的色彩烘托出了欢快的气氛。

③打羽毛球④联欢会⑤滑板车赛
(根据活动图片改变的绘画作品,更具有了感染力,让艺术与生活手拉手: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

范例中的画面直观地向学生阐释了知识点,化解了难点,对学生的创作起了一定的引导作用。


5、校园中的愉快活动精彩纷呈,你还想留住哪一刻中的自己。

学生根据所带的照片,用铅笔在作业草稿上快速地勾勒出你的活动动态,也可以是一组动作。

不必计较人物的形体比例,可以夸张地表达人物的动作与表情。

注意正、侧面的不同表现,衣服也会随动作产生一些变化,如关节处的衣纹等。

同桌交换,评价练习,提出建议。

(阶段性地了解学生对动作的表现情况,是否有概念化及程式化的表现,通过学生互评,解决部分问题。


6、构思画面,讨论:①重点表现一个或几个同学的动态,再简略地画一些同学作为衬
托。

②添加适当背景使画面更完整,并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尝试几种绘画工具的综合运用,使画面丰富多彩。

7、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练习前的构思交流,能训练学生恰当运用已有知识的能力,亦可避免学生在潜移默化受教师的成人化表现的影响,让学生启发学生,让学生引导学生,生成多姿多彩的画面。


三、延伸活动
1、展示作品,并说说自己的创意和构思。

2、相互欣赏,相互评价,相互讨论。

从画面的构图、动态的描写、色彩的处理等方面进行适当评述。

3、老师点评,鼓励学生的创作,对有个性的作品进行表扬。

(进行欣赏评述,提高学生的作品描述能力和审美能力,相互学习,相互包容,学会关注自己、关爱他人。


四、结束活动
1、结束语:校园生活给了我们美好的瞬间,定格成了永久的回忆。

老师希望在今后的各项学习活动中,能看到更多同学的笑脸。

课后试着用连环画的形式表现你喜欢的活动。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活动,从中体验更多的快乐,学习、活动两不误。


2、整理桌面,将工具理好。

评价方式:以鼓励为主,对有创意的作品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点评。

积极参与校园生活及绘画欣赏、创作过程的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