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血液循环(h)资料
血液循环生理【179页】
1.异长自身调节——心室前负荷对搏出量的影响
前 负 荷 对 肌 张 力 的 影 响
这种通过心肌细胞初长度的改变,而引起心肌 收缩强度的改变,从而对心搏出量进行的调节, 称为异长自身调节(heterometic autoregulation)。
在一定范围内,心室肌的初长度增加使心肌收 缩力量增强,进而使搏出量增加。Starling称此 现象为心的定律(cardiac law)
(2)心房收缩具有初级泵的功能
A
LA
RA
PA
120
Press 80 (mmHg)
40
0
120
1 23
Phase 4 56
7
Aortic Pressure
LV Press
a
c LA Press v
LVEDV
LV RV
Phase 1 Atrial Contraction
LV Vol 80 (ml)
40 ECG
收缩末期容积75ml 最大收缩后余血20ml
安静:心率75次/分 心输出量5~6L/分
运动:心率100~200次/分 心输出量25~30L/分
复习
心动周期 全心舒张期 等容收缩/舒张期 每博输出量 每分输出量 射血分数 心指数 心力贮备 等长自身调节 异长自身调节
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第二节 心肌细胞的生物电活动
LV Press
a
c LA Press
v
0
120
LVEDV
LV Vol 80 (ml)
40 ECG
Heart Sounds
IV I
0
LVESV
II III
0.4
0.8
Time (sec)
生理学血液循环ppt课件完整版
窦房结是心脏正常起搏点,产 生的电信号经传导系统传遍整 个心脏,引起心肌细胞收缩。
心脏工作原理剖析
心脏通过收缩和舒张实现泵血功能。收缩期时,心房和心室肌肉收缩,将血液泵出; 舒张期时,心房和心室肌肉舒张,血液回流填充。
心脏收缩与舒张受神经和体液调节,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心脏的调节作用。
心脏工作过程中伴随着心电活动和机械活动的周期性变化,两者紧密相连。
形态 双凹圆盘状,无细胞核,直径约7.5μm,厚度约 2.5μm。
3
功能
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维持机体酸碱平衡。
白细胞种类、数量及作用
01
种类
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五种。
02 03
数量
白细胞总数为(4.0~10.0)×10^9/L,其中中性粒细胞占50%~70%, 淋巴细胞占20%~40%,单核细胞占3%~8%,嗜酸性粒细胞占1%~ 5%,嗜碱性粒细胞占1%左右。
将静脉血中的二氧化碳排出,同时吸入 氧气,使血液在肺部得到氧合,为体循 环提供富含氧的血液。
组织液生成与回流机制
组织液生成
毛细血管壁对液体的通透性和滤过压共同作用,使血浆中的液体成分通过毛细 血管壁滤出,形成组织液。
组织液回流
组织液中的水分和溶质通过淋巴管和毛细淋巴管回流至静脉系统,维持组织液 的动态平衡。同时,组织液中的大分子物质和细胞通过淋巴系统回流至血液循 环。
静脉血管类型及功能
容量血管
静脉系统作为容量血管, 可容纳全身约60%-75%的 循环血量,具有较大的可 扩张性。
静脉瓣
静脉内存在静脉瓣,可防 止血液逆流,保证血液单 向流动。
静脉回流
静脉回流受重力影响较小, 主要依赖骨骼肌的挤压作 用和呼吸运动等因素进行 调节。
生理学ppt课件第四章血液循环
心肌细胞类型与特点
工作细胞(心房肌、心室肌)
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是心脏进行泵血活动的主要细胞。含 有丰富的肌原纤维和线粒体,但仅有少量的肌浆网。
自律细胞
具有自动产生节律性兴奋的能力,包括窦房结、房室交界、 房室束及其分支等部位的细胞。这类细胞的肌原纤维较少, 而缝隙连接数量较多,有利于电冲动的迅速传播。
01
02
03
04
维持生命活动
血液循环为全身各组织和器官 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保证机
体正常生理功能的进行。
调节机体功能
通过血液循环,神经和体液调 节因子得以迅速传播到全身, 对机体功能进行精确调节。
防御功能
血液中的白细胞和抗体等免疫 成分能够抵御病原微生物的入
侵,保护机体免受感染。
凝血功能
当血管受损时,血液能够在短 时间内凝固,防止大量失血。
组织液生成与回流机制
组织液生成
组织液是血浆从毛细血管壁滤过而形成的,其生成量主要取决于有效滤过压和毛细血管通透性。有效滤过压是指 促进超滤的动力和对抗超滤的阻力之间的差值,毛细血管通透性则受到血管活性物质和炎症反应等因素的影响。
组织液回流
组织液生成后,大部分经毛细血管静脉端重新吸收入血,小部分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液。组织液回流的动 力主要来自于毛细血管血压和组织液静水压之间的压力差,同时淋巴系统在组织液回流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血压低、血流量大
肺部血管阻力小,血压相对较低,但血流量大,以满足气体交换 பைடு நூலகம்需求。
血管壁薄、弹性差
肺部血管壁较薄,弹性纤维较少,因此血管弹性较差。
存在肺动脉高压现象
在某些情况下,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会出现肺动脉高压现象。
生理学第四章血液循环(供中等卫生职业教育)课件
05
循环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 系
循环系统与消化系统的关系
消化系统为循环系统提供 营养物质
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后,通过血液运输到全身 各组织器官,为身体提供能量和营养。
维持内环境稳态
消化系统通过调节水和电解质的吸收与排泄 ,与循环系统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循环系统与呼吸系统的关系
气体交换
呼吸系统吸入氧气,通过血液循环将其输送到全身各组织器官,同时将组织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 血液循环排出体外。
血管的结构
血管壁由内层的内皮细胞、中层的平滑肌细胞和外层的结缔组织构成。
血管的功能与调节
01
02
03
物质交换功能
血管是血液与组织间进行 物质交换的重要通道,氧 气、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通过血管进行交换。
调节血流
血管通过收缩和舒张来调 节血流,维持血压稳定和 满足组织需求。
免疫作用
血管内皮细胞具有免疫作 用,能够抵御病原体的入 侵。
心脏位于胸腔的中部, 左右两肺之间,约2/3在 正中线的左侧。
心似倒置的圆锥体,前 后稍扁,心底朝向右后 上方,与上腔静脉、主 动脉相连,心尖朝向左 前下方,心底为心房, 心尖为心室。
心壁由心内膜、心肌和 心外膜三层构成。
心脏分为左心和右心两 部分,左心又分为左心 房和左心室,右心又分 为右心房和右心室。
维持酸碱平衡
呼吸系统通过调节二氧化碳的排出量,与循环系统共同维持酸碱平衡。
循环系统与泌尿系统的关系
排泄代谢废物
泌尿系统通过生成尿液,将代谢废物和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而循环系统负责将尿液运 输到肾脏等泌尿器官。
维持水盐平衡
泌尿系统通过调节尿液的量和成分,与循环系统共同维持水盐平衡。
生理学课件第四章血液循环(2024)
真毛细血管壁薄,通透性好,血液在毛细血管内流动缓慢 ,有利于血液与周围组织液进行充分的物质交换。
容量血管
静脉和相应的动脉比较,数量多、管壁薄、口径大、可扩 张性大,故容量大。在安静状态下,循环血量的60%~ 75%容纳在静脉中。因此静脉被称为容量血管。
12
血管张力调节因素探讨
2024/1/28
血液循环定义与功能
定义
物质运输
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在心血管系统中按一定 方向周而复始地流动,实现物质运输、信 息传递和免疫防御等功能。
通过血液循环,氧气、营养物质等被输送 到全身各组织器官,同时代谢废物和二氧 化碳被运走。
信息传递
免疫防御
血液循环中的激素、神经递质等信号分子 可传递信息,调节机体生理功能。
• 肌源性自身调节:当动脉血压升高时,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增多,通过心血管中枢的整合作用使心迷走神经紧 张加强,心交感和交感缩血管紧张减弱,其效应为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外周阻力减小,动脉血压回降。 反之亦然。这种动脉血压的调节属于负反馈调节。此外,当动脉血压升高时,可牵张动脉管壁平滑肌细胞膜上 的机械门控通道开放,K⁺外流增多,膜电位增大(超极化),Ca²⁺内流减少,使平滑肌舒张;反之则相反。这 种因动脉管壁被牵张引起的血管平滑肌舒缩活动改变的现象称为肌源性自身调节。
体内还有一类舒血管活性物质,如乙酰胆碱、腺苷、ATP、K⁺和一氧化氮等。
13
局部血流调节机制剖析
• 代谢性自身调节:当某一器官或组织处于活动状态时,该器官或组织内的代谢会加强,使局部组织液中的某些 代谢产物如CO₂、H⁺、腺苷、ATP、K⁺等浓度升高。这些代谢产物可通过直接舒张血管平滑肌或抑制交感缩血 管神经活动等方式引起局部血流量增加。这种调节反应称为代谢性自身调节。
生理第四章血液循环
第四章 血液循环
第一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 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 心动周期 定义: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 称为一个心动周期。 正常安静:心率60—100次/分 心律75次/分时,心动周期为0.8秒
心脏泵血过程 心室收缩期 → 射血过程 等容收缩期 射血期 心室舒张期 → 充盈过程 等容舒张期 充盈期 心房收缩期
01
02
If的离子电导
浦肯野细胞的动作电位及离子基础
90mV
3期末达最大复极电位后,4期电位不稳定,存在自动去极化
IK的离子电导 If递增 IK递减
①浦肯野细胞:属快反应自律细胞,
AP波形及0、1、2、3期离子基础
与心室肌细胞相似。
当自动去极至阈电位(-70mV)时
爆发新的AP。
一个起搏电流。
心室肌细胞(A)和窦房结细胞(B)跨膜电位比较
脉压 =收缩压-舒张压 30~40mmHg (4.0~5.3kPa)
PART ONE
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出量: 搏出量↑动脉血压升高 → 收缩压升高明显 收缩压高低主要反映搏出量的多少。 心率: 心率快,动脉血压升高 舒张期短→舒张压升高明显
阻力: 外周阻力↑ 舒张压↑为主 舒张压高低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 脉和大动脉的弹性: A硬化,顺应性小→使收缩压过高, 舒张压过低,脉压加大 血量和血管容量的比例: 循环血量少,动脉血压↓
(2) 复极化过程: 1期:由+30→0mV左右,K+外流 2期(平台期):稳定于0mV, Ca2+内流和K+ 外流,处于平衡。
3期:0mV→-90mV,
Ca2+通道关闭,K+外流。
4期(静息期):电位稳定于-90mV 。
Na+-K+交换; Ca2+-Na+交换:
生理学课件-血液循环(人卫五年制七版)课件
心脏泵血功能
心脏通过持续的收缩和舒张活动, 将血液泵入全身各部位,维持血液 循环。
心脏的内分泌功能
心钠肽
由心房分泌,具有调节血压和水 盐平衡的作用。
脑钠肽
由心室分泌,具有利尿和排钠的 作用。
心肌生长因子
具有促进心肌生长和肥厚的作用, 对心脏的正常发育和维持正常功
代谢废物排泄
血液循环将代谢废物输送到肾脏,通 过尿液排出体外。肾脏通过过滤血液 中的废物和多余水分,维持内环境的 稳定。
循环系统与内分泌系统间的相互作用
内分泌激素的作用
内分泌系统释放的激素,如肾上腺素、甲状腺素和胰岛素等,能够影响心血管系统的活动。这些激素 通过调节心肌收缩力和血管张力等生理过程,影响血液循环。
心电产生
心肌细胞在受到刺激时会 产生动作电位,从而形成 心电。
心电传导
心电信号通过心脏的传导 系统快速传递,引发心脏 的机械活动。
心电异常
常见的心电异常包括心律 失常和心肌梗死等,可能 引发严重的心脏疾病。
心脏的机械活动
心室的收缩与射血
在心电信号的刺激下,心室肌肉 收缩,将血液泵入大动脉。
心房的舒张与充盈
动脉血压与动脉脉搏
动脉血压的概念
动脉血压是指血液对动 脉管壁产生的侧压力, 通常以收缩压和舒张压
来表示。
动脉血压的调节
动脉血压受到多种因素 的影响,如心输出量、 外周阻力、血管容量等。
动脉脉搏的产生
动脉脉搏是由心脏收缩 和舒张引起的血液对动 脉管壁的冲击所产生的
波动。
动脉脉搏的传导
动脉脉搏会沿着动脉管 壁向外周传播,传导速 度与动脉管壁的弹性有
、骨骼肌的挤压作用等。
生理学血液循环课件
血液循环系统的历史与发展
早期的血液循环理论
古希腊哲学家盖伦提出关于血液循环的理论,认为血液在体内沿 固定的路径流动。
哈维的发现
17世纪英国医生威廉·哈维通过实验证实了血液循环的存在,并提 出了心脏负责推动血液流动的理论。
现代血液循环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血液循环系统的认识不断深入,发现 了许多与血液循环相关的生理和病理现象。
05
02
详细描述
血液由血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成 分组成,具有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清除废 物、维持内环境稳态等功能。
04
详细描述
红细胞主要负责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白细胞则参与免疫反应和防御感染 ,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凝血的功能。
06
详细描述
血液还具有调节体温、维持酸碱平衡和内环境 稳态等功能,对于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维持至 关重要。
04
血液生理
血液的组成与功能
总结词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 基础。
01
总结词
血浆是血液的液体成分,含有多种无 机盐、糖类、氨基酸、蛋白质等物质 ,维持着渗透压、酸碱平衡和体温等
生理功能。
03
总结词
血液通过循环系统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 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同时将废物和二氧化
碳运输到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心脏的输出量受到多种因素的 影响,如心率、心肌收缩力和 血管阻力等。
心脏的电生理
心脏的电生理是指心脏的电活动过程,包括心肌细胞的电兴奋和电传导。
心电信号的产生和传播是心脏兴奋和收缩的触发机制,对心脏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
心电图是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常用方法,可以用于诊断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疾病。
心脏的内分泌功能
生理血液循环教学课件
心脏和血管之间的协调工作对 于维持身体各器官的正常功能 至关重要。
04
血液循环系统在身体中的作用
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
氧气是人体细胞生存和功能所必需的 ,血液循环系统通过将氧气从肺部输 送到全身细胞,维持身体正常的代谢 和生理功能。
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等也是细 胞生存和功能所必需的,通过血液循 环系统输送到全身细胞,为身体提供 能量和合成其他物质的原料。
血液的功能
运输功能
血液可以将氧气、营养物质和激 素等运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并 将代谢废物和二氧化碳运输到排
泄器官排出体外。
维持内环境稳态
血液可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包括 酸碱平衡、渗透压平衡和体温稳定 等。
免疫功能
血液中含有白细胞和抗体等免疫细 胞和分子,可以抵御病原体的入侵 和感染。
血液的循环过程
呼吸运动的调控
呼吸运动的概念
呼吸运动是指肺部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呼吸运动受到呼吸肌收缩和 舒张的影响。
呼吸运动的调控
呼吸运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等。神经调 节包括呼吸中枢和外周神经的调节,体液调节包括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化 学物质的调节。
06
血液循环系统的疾病与防治
07
复习与总结
主要概念回顾
血液循环系Hale Waihona Puke 心脏 血管肺循环和体循环
血液在心脏、血管和肺部等组成的系统中循环流动,为全身组 织和器官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将废物和二氧化碳带走。
心脏是血液循环系统的核心,它负责泵血,确保血液在体内循 环流动。
血管是血液流动的通道,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血液循环分为肺循环和体循环,肺循环负责将血液从心脏输送 到肺部,体循环则负责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
生理血液循环h资料课件下载
增强 心肌肥厚 泵血功能减退
心 音 产 生 时 间 内分泌---心房钠尿肽、肾素、内皮素、内皮舒张因子等。
(3)变化:10岁左右静息心指数最高, 为4L/(min. 特点: 动脉瓣和房室瓣均关闭,心室容积不变。 心率对心输出量的影响:
产生的主 要原因
意义
血液不进不出,心室容积不变
(1)等容收缩期(period of isovolumic contraction)
概述
一、血液循环系统(cardiovascular system)的 构成:
心脏—动力器官 血管—管道
❖ 循环系统:
血液循环系统—心脏、血管 淋巴系统—淋巴管道、淋巴器官
(静脉的辅助管道)
心血管系统的构成
心脏解剖
二、血液循环的功能: ❖物质运输---营养物质、代谢产物、 氧和二氧化碳、激素等。 ❖体温调节 ❖稳定内环境 ❖机体防御 ❖内分泌---心房钠尿肽、肾素、内皮 素、内皮舒张因子等。
1)等容收缩期:持续0.05S。 血液不进不出,心室容积不变
机体得以在动脉血压增高情况下,能够维持适 心室收缩压变化速率曲线。
2)快速射血期:持续0.1S。 心脏—动力器官
定义:指心肌不依赖于前后负荷而能改变其力学活动(收缩活动的强度和速度)的一种内在特性,又称心肌的变力状态。 压力升与降 瓣膜开与关 血液进与出
1)等容舒张期:持续0.07S ③心动周期中瓣膜变化:
心脏生理(生物电、泵血功能) 心室肌缩短的程度和速度均减小,每搏输出量暂时减少 心室内剩余血量增加,如果回心血量不变,则心舒末期容积增大,通过自身
2)快速充盈期:持续0.1S。 调节机制可使搏出量恢复正常。
前负荷、后负荷、心肌收缩能力 m2) (中等身材成年人的静息心指数)
血液循环-生理学精华版
二、 心肌的电生理特性
♥ ⑴ 简述 ♥ ⑵ 心肌的兴奋性
①决定和影响兴奋性的因素 ②一次兴奋过程中兴奋周期性的变化
♥ ⑶ 心肌的自动节律性
①心脏内的自律组织 ②决定和影响兴奋性的因素
♥ ⑷ 心肌的传导性和心脏内兴奋的传导
①传导途径 ②传导特点 ③决定和影响传导性的因素
♥ ⑸ 心肌收缩的特点
Blood
0期:
刺激 ↓ RP↓ ↓ 阈电位 ↓ 激活快Na+通道 ↓ Na+大量快速内流 ↓ Na+平衡电位 (0期)
0期
按任意键显示动画2
快Na+通道:-70mV激活,-55mV 失活,持续1-2ms,特异性强 (只对Na+通透),阻断剂河豚 毒(TTX),激活剂(苯妥因钠)。
1期:
快Na+通道失活 + 激活Ito通道 ↓ K+一过性外流 ↓ 快速复极化 (1期)
①特 心殊 脏结 的构
(中空器)
四个瓣膜
特殊传导系统
窦房结 房室结 房室束
心室肌细胞 浦肯野氏纤维 左、右束支
2.四大生理特性
自律性
兴奋性
传导性
收缩性
第一节
心脏的生物电活动
1、心肌细胞的类型
工作细胞的跨膜电位
2、心肌细胞的生物 电现象
3、心肌的电生理特性 4、体表心电图
自的 律跨 细膜 胞电 位
快反应自律细胞
( -40mV 开始失活)
3期
4期
2、Na+ If慢通道 内流逐渐↑ 3、T型Ca 2+通道激活→ Ca 2+内流
(次要作用) 2+内流> K+外流→
Na+ +Ca
生理学课件4.血液循环课件
心脏的电生理特性
心脏具有电兴奋性,电信号在心脏内 部传播,引起心肌的收缩和舒张运动 。
心电信号的传播速度非常快,确保心 脏能够在极短时间内完成收缩和舒张 运动,维持血液循环。
心电信号由窦房结发出,通过心脏的 传导系统传播到心房和心室,引起心 肌的同步收缩。
血压
血压是维持血液循环的重要因素,它推动血液在 血管中流动。
血管阻力
血管的阻力与血液的粘度共同影响血液循环的动 力学。
06
CATALOGUE
血液循环的意义与影响
血液循环对人体的意义
维持生命活动
血液循环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 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同 时带走代谢废物,维持人体正
常生命活动。
调节体温
通过血液循环,人体可以调节 体温,保持恒定的体温。
定。
血液的功能
物质运输
通过红细胞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 到身体各部位,同时排除二氧化
碳和其他代谢废物。
免疫功能
白细胞具有免疫和防御功能,能够 识别和清除入侵的病原体。
止血和凝血
血小板参与血液凝固过程,有助于 止血和损伤修复。
03
CATALOGUE
心脏的结构与功能
心脏的结构
01
02
03
04
心脏是一个肌肉泵,主要由心 肌组成,分为四个腔室:左心 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
脑部血液循环不畅可能导致脑缺血、脑梗塞 等疾病。
感染性疾病
血液循环中的免疫成分减少可能导致感染性 疾病的发生。
THANKS
感谢观看
毛细血管
连接动脉和静脉,形成毛细血管 网,进行物质交换。
血管的功能
生理学第四章血液循环知识点总结
生理学第四章血液循环知识点总结血液循环是人体内最为重要的生命循环之一,通过血液循环,身体可以得到充足的氧气和养分,同时排出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
血液循环还协调了免疫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维持了体内稳态。
在生理学的第四章中,涉及了血管结构、心脏功能、血液流速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下面我们将以从浅入深的方式来进行全面评估和总结。
1. 血管结构1.1 血管组成: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在血管结构部分,我们首先要了解的是血管的组成。
人体内的血管主要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类,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各有特点。
动脉具有厚壁和弹性,能够承受心脏泵血时的压力,将含氧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
静脉的壁较薄,但富含弹性纤维,起到血液回流的功能。
毛细血管是血管系统中直接与组织细胞接触的部分,通过其薄壁,进行气体、养分和代谢产物的交换。
1.2 血管的自主调节功能我们还需要了解血管具有的自主调节功能。
血管能够根据组织器官对氧气和养分的需求量,灵活调节血流量和血压,保持组织的正常代谢活动。
这种自主调节功能依赖于血管内膜的特殊细胞和生物活性物质的调控作用,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的重要保障。
2. 心脏功能2.1 心脏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在了解了血管结构后,我们将深入探讨心脏的功能。
心脏是人体内一颗重要的器官,它由心房、心室、心瓣和心肌组成。
心脏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心房和心室的舒缩运动,使血液能够顺利地在体内循环。
心脏的每一次收缩和舒张都受到心脏内传导系统的调节,确保了心脏的正常收缩节律和输出血量。
2.2 心脏的自律性和兴奋传导心脏还具有自律性和兴奋传导的功能。
心脏不仅能够自主地维持一定的搏动节律,还能够受到外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影响,实现适应机体需要的心率和心搏力。
心脏的兴奋传导系统通过特定的电生理过程,将兴奋信号快速地传播至整个心脏肌肉组织,保证了心脏的高效协调收缩。
3. 血液流速3.1 血流动力学的基本参数我们还需要了解血液流速的相关知识。
血液循环(生理学课件)
第三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
血压
颈动脉窦 舌咽神经 主动脉弓 迷走神经
心迷走中枢 心交感中枢
心迷走神经 Ach ↑+ M受体 心脏
心交感神经
NE↓-β1受体
心脏
交感 缩血管中枢
交感缩血管神经 血管平滑肌
NE↓-α受体
延髓心血管中枢
第三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3)减压反射的生理意义
第三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2)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作用 血管紧张素Ⅰ通过可以刺激肾上腺髓质激素分泌。 血管紧张素Ⅱ缩血管作用强,主要表现 :①直接促进全身微动脉收缩,使外周阻力
增大;促进静脉收缩,使静脉回心血量增多,故使血压升高。②作用于交感缩血管中枢, 使其紧张性加强,外周阻力增大,血压升高。③促进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去甲肾 上腺素,增强交感缩血管效应,使血压升高。④与血管紧张素Ⅲ共同刺激肾上腺皮质球 状带分泌醛固酮,醛固酮能促进肾小管重吸收钠和排出钾,具有保钠、排钾、保水的作 用,使血量增多,动脉血压上升。
血管紧张素Ⅲ
肾上腺皮质 球状带
醛固酮
保钠排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血 压 回 升
循环血量↑
血Na+↓ / 血K+ ↑
第三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近球细胞
肾素
血管紧 张素原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作用
肾缺血
入球微动脉牵张感受器兴奋 近球小体致密斑感受器兴奋
交感神经兴奋
循环血量↓ 动脉血压↓
血管紧 张素Ⅰ
转换酶
血管紧张素Ⅱ
肾上腺髓质
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
生理学课件PPT第4章血液循环
生理学课件PPT第4章血液循环•血液循环概述•心脏的结构与功能•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目录•血液的成分与功能•血液循环的调节与控制•血液循环与疾病的关系01血液循环概述定义功能组成血液循环由心脏、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和血液组成。
路径血液从左心室出发,经主动脉及其分支到达全身各组织器官,通过毛细血管网进行物质交换后,经静脉回流至右心房,再经右心室泵入肺动脉,进入肺循环进行气体交换,最后经肺静脉回流至左心房,完成一个循环周期。
血液循环的生理意义血液循环为全身各组织器官提供营养物质和氧气,维持细胞正常代谢和功能。
通过血液循环将体内热量带到体表散发,维持体温恒定。
血液中的免疫细胞和抗体可抵御病原体入侵,保护机体免受感染。
通过血液循环调节水、电解质平衡及酸碱平衡等,保持内环境稳定。
维持生命活动调节体温防御功能维持内环境稳态02心脏的结构与功能心脏位于胸腔中纵隔内,约2/3位于身体正中线左侧,1/3位于右侧。
心脏呈倒置的圆锥形,前后略扁,心尖指向左前下方,心底朝向右后上方。
心脏表面有三条沟,分别为冠状沟、前室间沟和后室间沟,是心脏表面的重要标志。
心脏的位置与形态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分别由房间隔和室间隔分隔开。
心脏内有四个瓣膜,分别为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它们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
心脏由四个腔室组成,分别为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
心脏的内部结构心脏的功能与工作原理03血管的结构与功能动脉静脉毛细血管030201血管的分类与分布血管的结构特点01020304内皮细胞基膜中膜外膜物质交换维持血压调节血流量血液运输血管的功能与调节04血液的成分与功能占血液总量的55%左右,主要成分是水、蛋白质、糖类、脂肪、无机盐等,呈现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
血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占血液总量的40%-45%,主要负责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呈现红色、双凹圆盘状。
占血液总量的1%-2%,主要负责免疫防御,呈现无色、球形或不规则形状。
生理学课件(第四章-血液循环)课件
血流调节
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机制,影响血管 平滑肌的舒缩状态,从而调节血流量 和血压。
心血管反射
心血管反射是指心血管系统对各种刺 激的反应,通过调节心率和血管舒缩 状态来维持血压稳定。
微循环和淋巴系统
微循环的概念
指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是血液与组织进行物质交换 的主要场所。
微循环的结构与功能
营养物质交换和代谢
营养物质交换的过程
营养物质通过循环系统,从血液中扩散进入组织细胞内,供细胞代谢和功能活动 所需,同时将细胞的代谢产物排出到血液中。
代谢的调节
营养物质交换和代谢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如激素、神经递质、细胞因子等,这 些因素通过影响细胞膜通透性和代谢酶的活性,调节营养物质交换和代谢过程。
心脏泵血机制
心脏泵血是通过心室的收缩和舒张 实现的,当心室收缩时,室内压升 高,将血液泵出;当心室舒张时, 室内压降低,血液回流。
心输出量和心率
心输出量
心输出量是指心脏每分钟泵出的 血液量,是衡量心脏功能的重要 指标。心输出量等于心率与每搏
输出量的乘积。
心率
心率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的心率在60100次/分之间。心率的变化受到 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年龄、性别、
止血和血栓形成
止血
当身体受到损伤时,血液会从伤口流出,止血过程即启动,以防止血液流失过多。
血栓形成
在某些情况下,例如动脉粥样硬化,血液中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会聚集形成血栓,阻止血液流通。
抗凝和纤溶系统
抗凝
抗凝系统的作用是防止血液过度凝结,通过产生抗凝血酶和蛋白质C等物质来抑制凝血 因子。
纤溶
纤溶系统的作用是溶解已经形成的血栓,通过产生纤溶酶和纤溶酶原激活物等物质来溶 解血栓。
生理学4血液循环
汇报人: 202X-01-05
• 血液循环系统概述 • 血液循环运动对健康的影响 • 血液循环系统疾病及其预防 • 改善血液循环的运动方式与建议
01
血液循环系统概述
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
心
作为血液循环系统的动力源,负责推动血液流动 。
血管
负责输送血液,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血液
04
改善血液循环的运动方式与建议
定期进行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 骑自行车等能够促进血液循环, 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代谢水
平。
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可以加速血液 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有助于排
出体内毒素,保持身体健康。
建议每周进行至少3-5次有氧运 动,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根 据个人身体状况适当调整运动强
戒烟限酒对改善血液循环也非常重要 ,烟草和过量饮酒会损害血管健康, 影响血液循环。
增加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鱼类 、坚果、橄榄油等,有助于降低血液 粘稠度,改善血液循环。
应尽量避免吸烟和过度饮酒,同时注 意控制盐的摄入量,以降低高血压和 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保持良好的作息与心态
良好的作息习惯有助于调节内分泌系统,维持正常的生 理功能,促进血液循环。
03
血液循环系统疾病及其预防
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药物治疗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避 免过度肥胖。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脂、抗血小板等 药物。
控制危险因素
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定期 监测并积极治疗。
高血压的预防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减轻压力、保持心理健康。
淋巴循环
淋巴系统作为血液循环的辅助 ,帮助运输蛋白质、脂肪和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心脏的泵血过程
❖ 左心为例,心动周期分为心室收缩期和心室舒 张期两个时期(7个时相)。
❖ 1. 心室收缩期:分为三个时相。 1)等容收缩期:持续0.05S。 2)快速射血期:持续0.1S。 3)减慢射血期:持续0.15S。
❖ 2. 心脏舒张期:分为四个时相。 1)等容舒张期:持续0.07S 2)快速充盈期:持续0.1S。 3)减慢充盈期:持续0.22S。 4)心房射血期:持续0.1S。
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搏出量占心室舒 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健康成年人为55%~65%。
②心动周期中压力变化: 最高: 室内压:快速射血期末 动脉压:快速射血期末 最低: 室内压:快速充盈期 动脉压:等容收缩期末
③心动周期中瓣膜变化: 房室瓣关:
等容收缩期初 房室瓣开:
快速充盈期初 动脉瓣关:
等容舒张期初 动脉瓣开:
快速射血期初
(三)心房在心脏泵血活动中的作用
❖ 临时接纳和储存血液---心室收缩期 ❖ 血液从静脉返回心室的一个通道---全心舒张期(心
(3)减慢充盈期(period of slow filling) 入室血流速度减慢,心室容积继续增大
(4)心房收缩期(period of atrial systole) 房内压升高,心房内血液挤入心室
心动周期中左心内压力、瓣膜、血流、 容积的变化
小 结:
①心动周期中的4对矛盾:心脏缩与舒(主要矛盾) 压力升与降 瓣膜开与关 血液进与出
(2)快速射血期(period of r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pid ejection) 心室肌继续收缩 室内压上升 > 动脉压
动脉瓣开放 血液由心室射入动脉。 特点:房室瓣关,主动脉瓣开;心室肌强烈
收缩,室内压继续上升到峰值。由心室射入主 动脉血量占总射血量70% 。 (3)减慢射血期(period of slow ejection)
伴随瓣膜的启闭,出现心音。
(一)心动周期(cardiac cycle)
心动周期: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所经历 的机械活动周期。
心率:心脏每分钟搏动的次数,因年龄、性别及
其他因素而不同。 心动周期的长短与心率有关。
心动周期 ( 0.8s)
心房收缩0.1s;舒张0.7s 心室收缩0.3s;舒张0.5s
室舒张早、中期) ❖ 初级泵---心房收缩期(心室舒张后期) ❖ 安静时心房收缩对心室充盈的作用并非主要,如
心房颤动时对心室的充盈和射血功能影响并不严 重,而心室颤动时心脏泵血活动立即停止。
心动周期中房内压的变化
❖ 心动周期中,左心房内压力曲线依次出 现a、c、v三个较小的正向波。
❖ 心房收缩时房内压升高形成a波的升支;随后 心房舒张,房内压回降,形成a波的降支。a波 是心房收缩的标志。
1. 心室收缩期
(1)等容收缩期(period of isovolumic contraction) 从房室瓣关闭至主动脉瓣开启的时间。 心室肌收缩 室内压升高 > 房内压 房室
瓣关闭,但室内压仍然 < 主动脉压 动脉瓣仍然 关闭 心肌等长收缩,心室容积不变。
特点: 动脉瓣和房室瓣均关闭,心室容积不变。 心室肌收缩,室内压急剧升高。
心动周期中心房和心室活动的顺序和时间关系
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在一个心动周期内,心房和心室收缩是交替的, 不会出现心房和心室同时收缩的现象。 2.不管是心房还是心室,舒张期都要比收缩期长。 3.在心室舒张的前0.4s内,心房也正在舒张,这 段时间就叫全心舒张期。 4.当心率加快时,心动周期缩短,收缩和舒张期 均相应缩短,但舒张期缩短的比例大。
室内压由峰值逐渐下降 射血速度减慢,依 靠惯性射血。
心动周期各时相中,左 侧心脏内压力、容积和 瓣膜等变化 1.心房收缩期,2.等容 收缩期,3.快速射血期, 4.减慢射血期,5.等容 舒张期,6.快速充盈期, 7.减慢充盈期 AO和AC:分别表示主 动脉瓣开启和关闭; MC和MO:分别表示 二尖瓣关闭和开启。
2. 心室舒张期
(1)等容舒张期(period of isovolumic relaxation) 心室肌舒张 室内压下降<动脉压
动脉瓣关闭 室内压仍然>房内压 房室瓣仍 然关闭 心室容积不变
特点:房室瓣关闭,动脉瓣关闭;血液不 进不出,心室容积不变
(2)快速充盈期(period of rapid filling) 房室瓣开启,心室容积增大
本章的主要内容
❖ 心脏生理(生物电、泵血功能) ❖ 血管生理 ❖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 器官循环
第一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
一、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
❖ 心脏活动呈周期性表现在: 兴奋的产生及兴奋向整个心脏的扩布(心
电周期); 兴奋触发的心肌舒缩,心房、心室压力与
容积变化及瓣膜的启闭,实现泵血过程(心动 周期);
(四)心音
❖ 1.心音:用听诊器在胸壁听到心脏瓣膜关闭和 血液撞击心室壁引起的振动所产生的声音。
❖ 2.类型:第一心音(多见) 第二心音(多见) 第三心音(少见) 第四心音(少见)
心音
第一 心音
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比较
产生时间
产生的主 要原因
意义
心室收缩期
房室瓣关闭 心室壁振动 动脉壁振动
反映房室瓣 的功能状态
第四章 血液循环
(blood circulation)
概述
一、血液循环系统(cardiovascular system)的 构成:
心脏—动力器官 血管—管道
❖ 循环系统:
血液循环系统—心脏、血管 淋巴系统—淋巴管道、淋巴器官
(静脉的辅助管道)
心血管系统的构成
心脏解剖
二、血液循环的功能: ❖物质运输---营养物质、代谢产物、 氧和二氧化碳、激素等。 ❖体温调节 ❖稳定内环境 ❖机体防御 ❖内分泌---心房钠尿肽、肾素、内皮 素、内皮舒张因子等。
第二 心音
心室舒张早期
动脉瓣关闭 反 映 动 脉 瓣 心室壁振动 的功能状态
二、心输出量与心脏做功
1.每搏输出量和射血分数 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一次心搏由一
侧心室射出的血量,简称搏出量。正常成年人安 静状态下为70ml。
生理意义:心功能的基础参数。 每搏输出量SV=收缩前心室容积-收缩后心室 容积=舒张末期容量(EDV)-收缩末期容量(ES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