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树崇拜与生殖文化

合集下载

浅论云南双柏县彝族的“小豹子笙”舞风成因[权威资料]

浅论云南双柏县彝族的“小豹子笙”舞风成因[权威资料]

浅论云南双柏县彝族的“小豹子笙”舞风成因摘要: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大麦地乡峨足村流传着一种奇异的裸体舞蹈,当地村民称之为“余莫拉格舍”(小豹子笙),译为裸体画身为豹子或豹子舞。

本文从该风俗的源头开始研究,结合舞蹈现象,从中探求二者的内在联系,分析产生这种舞蹈风格的内在成因。

关键词:云南彝族;“小豹子笙”1 云南双柏县彝族“小豹子笙”民间风俗考察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和七月十五,云南双柏县大麦地镇峨足村的彝族人都要组织跳裸体蒙面纹身的“小豹子笙”。

舞者全身赤裸,身上画上各种豹子花纹,粽叶遮面,手持棍棒,禁止说话,在锣鼓的伴奏中变换着不同的舞步,舞者一开始各守一个山头,然后随着不同的锣鼓声“小豹子”开始下山,在彝家错落有致,相互连接的土掌房上跳,最后到各家各户和庄稼地里撵鬼驱病除害,祈求家家户户平安吉祥、人畜兴旺。

1.1 “小豹子笙”源自于原始自然崇拜观念的民间风俗传说很早以前,有一年的古历七月,双柏县大麦地乡的峨足村流行瘟疫,死了很多人。

七月十五这天,他们做包子、糕点供老祖宗,求祖宗保佑不要再死人了。

这天上午,村里跑进一对花豹子,豹子跑到每户人家里去吃供桌上的点食品。

人们害怕豹子咬人,就跑到门外楼上躲藏起来。

但是这对豹子没有去咬一个人,反而从这天以后,村里的人不再死了,瘟疫病也不发了。

峨足村的人认为是花豹子赶走了瘟疫病,把他们看成救命恩人。

为了永久怀念这对花豹子,每年古历七月十五这天,峨足村的人都要挑选两个十七、十八岁的壮伙子,化装成花豹子来跳舞。

他们要脱光衣裤,下身用片棕叶遮着,全身上下用五颜六色的彩笔画着像金钱豹一样的花纹,每人手里拿着一根五尺长的棍子,跑到全村各家各户乱打乱跳,还要吃每家供桌上放的食品。

以此表示驱邪赶魔,保人平安、健康长寿。

1.2 民间风俗中的舞蹈现象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大麦地乡峨足村流传的“小豹子笙”,当地人称之为“余莫拉格舍”,直译为画大豹子花纹,义译为裸体画身为豹子或豹子舞。

彝族土主崇拜研究

彝族土主崇拜研究

彝族土主崇拜研究!杨甫旺(楚雄师范学院地方民族文化研究所,云南楚雄!"#$$$)[摘%要]%彝族土主崇拜是宗族制发展的产物,其前身是山神崇拜,南诏时期发展到土主偶像崇拜阶段,加之受释道文化的影响,彝族土主崇拜更加多元化。

彝族土主崇拜具有庇佑人畜平安、注册人畜灵魂、主管风雨五谷、毕摩护法神、神判等职能,囊括了彝族生殖崇拜、图腾与祖先相迭的复合文化以及释道文化影响下的人为宗教等文化内涵。

[关键词]%彝族;土主崇拜;土主庙;祖先崇拜[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彝族是西南地区古老的土著民族之一,信奉万物有灵和多神崇拜,土主是彝族原始多神信仰中的一尊大神,地位仅次于祖先神,且在彝区广为流行,每个村寨甚至各个家族家庭都有自己的土主,墓地也必立土主,称“后土主”或山神。

土主彝语称“咪西”,因方言各异,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学术名称。

土主是彝族村寨及家庭的保护神,至今彝区土主庙林立,对彝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伦理等各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影响。

一、土主的产生、起源和发展土主是彝族祖先崇拜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彝族宗族制发展的必然产物。

土主崇拜的历史很悠久。

土主崇拜未产生之前,彝族盛行山神崇拜。

最初的土主与山神相糅杂,还没有完全从山神中独立出来,因而在彝语中都称“咪西”。

它是在村落背后择一栗树(或松树),根部立一块扁石而成,祭山神既包含了祭土主,它是以血缘聚居的氏族或家族村落的保护神。

当一个家族或家庭迁往他地,必须立新住地的土主,如果此后外氏族外家族人迁入,需征求原住家族的允许才能合用一个土主。

到了公元",.世纪的南诏时期,土主崇拜发展到建庙宇立偶像阶段,供奉的都是父系血统家族的贵族祖先和有功之祖先。

南诏时期,大理地区的彝族社会正处于以宗族为基本单位的阶段,宗族成员共祖同宗,并出一门,聚集而居,形成同姓从宗合族属的血缘实体。

蛇崇拜与生殖文化初探

蛇崇拜与生殖文化初探

蛇崇拜与生殖文化初探[ 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 发布日期:2011-12-09 | 浏览(5862)人次 | 投稿 | 收藏 ]杨甫旺内容提要:本文结合文献考古和民族学调查资料,对我国古代氐羌系统各民族的蛇崇拜、彝族民俗生活中的蛇崇拜现象作了分析叙述。

认为蛇崇拜的实质是生殖,是人类生殖文化的体现。

关键词:蛇;生殖;崇拜;文化生殖文化是世界各民族普遍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

蛇是自然界中常见的动物,但人们对蛇崇拜及其产生的生殖观念,绝不仅限于某个地区某个民族才有的个别现象,而是各民族共有的文化现象,就连严肃的基督教《圣经》里,也能找到对蛇产生生殖崇拜的踪影。

本文以文献考古和民族学调查材料,对蛇崇拜和生殖文化及其相关问题作些粗浅的探讨。

一、古代民族的蛇崇拜根据考古材料,母系氏族社会晚期的大汶口文化中和江南地区印纹陶上就有蛇纹[①]。

说明蛇崇拜产生的历史非常悠久。

在我国家喻户晓的女娲伏羲的神话故事,如果剥去后人为其包裹的人间化面纱,他们在远古人们的心目中却是巨大的蛇。

“女娲,古神女而帝后,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变”[②];“燧人之世……生伏羲……人首蛇身”[③]。

山东沂南县北寨汉墓出土的“三人合抱图像”砖,图像为两蛇交尾图。

画面上的三人是:中者燧人氏,左边持“规”者为女娲氏,右边举“矩”者为伏羲氏,其中女娲伏羲二人为人首蛇身,与文献记述相吻合。

引起我们极大兴趣的是,中国远古传说中的“神”、“神人”或“英雄”,大都是“人首蛇身”。

由此来看,“人首蛇身”可能是众多远古氏族的图腾和族徽。

据载,黄帝母族的图腾是蛇。

黄帝母族为娇氏,“娇”即蛇,古又通桥。

传说黄帝葬于桥山,说明黄帝奉蛇为图腾。

《史记·天官书》说:“轩辕(黄帝)黄龙体”。

《天宫书·注》说:“(黄帝)人首蛇身,尾交首上,黄龙体。

”在古代乃至现代民族中,蛇龙是可以互化的。

《易·系辞下》说:“尺蠖之屈,以求信也。

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云南少数民族残留的生殖器崇拜文化

云南少数民族残留的生殖器崇拜文化

云南少数民族残留的⽣殖器崇拜⽂化2019-08-02中华民族是拥有五⼗六个民族的⼤家庭,⽽在云南就拥有⼆⼗五个,包括:彝族、⽩族、哈尼族、壮族、傣族、苗族、傈僳族、回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普⽶族、怒族、阿昌族、德昂族、基诺族、⽔族、蒙古族、布依族、独龙族、满族等25个少数民族。

任何⼀个民族在历史上都曾有过宗教信仰。

由于地处⾼原、⼭区、边境的地理位置和⾃然环境的因素,形成了各⾃独特的⽣活习惯、思维⽅式、民俗民风,也同样产⽣了⾃⼰的原始宗教信仰,并且对⽂化的其它层⾯产⽣了极⼤的影响。

其中,各民族婚育习俗所蕴涵的⽣殖器崇拜⽂化却惊⼈的⼀致,表现出各民族先民对⼦孙繁衍和“种”的延续的深切渴望。

可以想象在原始社会和后进民族中,由于医疗条件差、⽣活环境恶劣,⼈⼝⽣产呈现为⾼出⽣率、⾼死亡率、极低增长率的模式。

⽽⼈⼝⼜与劳动⼒密切联系,迫切的希望⼈⼝增加与⾼死亡率的⽭盾冲突,使原始先民对于⽣命的诞⽣和繁衍怀有⼗分神秘的感觉。

⽽作为繁衍后代最直接的⽣殖器官,则成为先民最重视的“神器”,在⽣命延续最要的结婚、⽣育两个环节中加以顶礼膜拜,希望是⾃⼰的⽒族繁衍下去,兴旺发达。

在云南各少数民族中,由于⽗系⽒族与母系⽒族残留的影响不同,有的民族保留着对⼥性⽣殖器的崇拜,有的民族保留着对男性⽣殖器的崇拜,甚⾄同⼀民族相距不远的不同村落,崇拜的对象也不相同。

例如同为布朗族,西双版纳⾃治州勐海县布朗⼭乡勐昂村委会的新曼峨⾃然村就是保留对⼥阴的崇拜,⽽与之相距10公⾥环境更为闭塞的⽼南东⾃然村则是保留对男性⽣殖器的崇拜。

⽆论哪⼀种,对⼦孙后代的渴望都是共同的。

1 对⼥性⽣殖器的崇拜云南少数民族的先民由于不懂得⼈类⽣殖的原因,见到从妇⼥腹中能⽣出⼀个新的⽣命,总认为其中有⼀种神奇的⼒量。

他们认为⼥性⽣殖器的是⽣命的来源,对种族的繁衍起到了及其重要的作⽤,所以对各种具有⼥性⽣殖器特征的⽵根、⼭洞、岩洞等⾃然物都予以崇拜。

中国凉山彝族传统的性文化分析

中国凉山彝族传统的性文化分析

文化是人类最根本最普遍的文化。

长期以来,它成为一种禁区。

在世界,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在中国,也不管是汉族还是彝族,都存有种种禁忌,性问题受到掩饰和回避,人们对“性〞这一字眼和话题特别敏感。

人类的性行为、性心理、性观念被严重扭曲,得不到科学的评价。

今天,当社会文明开展的程度进一步提高,人类越加注重反思和正确评价自身,并使之更有益地为自身效劳,因而,性文化也就被人们当作研究的对象在科学领域里有了一席之地。

这里要谈的是,居住在中国西南部凉山地区,直至1956年仍处于奴隶制社会时期的彝族的性文化。

这里的彝族性文化,由于受它所处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文化模式等诸因素影响,因此,更具民族性特征。

总的来说,彝族对性问题通常采取掩饰和回避,羞于启齿。

笔者拟此文旨在于从民族学角度探析凉山彝族传统性教育、性道德以及性生活在恋爱、婚姻和家庭中的表现,文章采取详于述而略于论的方法,以期帮助人们对彝族性学问题的全貌有所了解,这对丰富人类性科学知识、研究性学文化现象具有一定价值。

由于彝族学领域至今还是一个尚待开垦的处女地,有许多的工作需要去做,这里限于篇幅,诸如“凉山彝族恋爱、婚姻观的历史与现状及对策〞、“对凉山彝族进行婚前生知识教育的必要性〞、“凉山农村已婚夫妻方案生育常识普及的紧迫性〞、“凉山彝族生育调节的历史与现状〞、“凉山彝族对性功能障碍的认识及传统治疗法〞、“彝族地区主要流行的性病及传统的疗法〞、“凉山彝族性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关系〞、“凉山彝族对妇女生育魂的崇拜〞、“凉山彝族浓厚的母系遗风〞、“凉山彝族的生殖崇拜研究〞等问题留待另叙,并诚请各学科、各民族的学者从不同的视野、不同的角度去开拓研究。

性文化既然是人类最根本最普遍的文化,那么,教育也应当同其它教育一样,必须接受一种正确思想的`指导。

这正如今天要对事物的现象进行研究很有必要一样,不可能等到这些研究取得最后的成果后才开始进行性教育。

然而,实际的情况是,一个人在与另一异性的相互关系中得到性的感受,不管是梦想中得到,还是实际上得到。

现代化进程中的彝族“密枝”崇拜

现代化进程中的彝族“密枝”崇拜

节、 密枝节和春节被誉为彝族撒尼人三大节 日。 作为一个传统 源是由于以男女性别的分工为基础的男子 的同盟结社. 民族年节, 密枝节虽然受 到社会 时尚节庆潮流的影响有所萎
再次, 神 灵阶 位 分 化和 阶级 矛 盾冲 突 “ 密枝 ” 崇 拜 最 终形
缩, 但在石林周边彝族撒尼、 阿细等支系平常的社会生活中仍 成 。 彝族先民从万物有灵和灵魂自然物都具有了生命和灵魂, 对 那 村 民奉神祭祀。 逃难故事一, 反对包办婚姻的男女青年, 逃进 救难模式, 冰雹来临姑娘密枝玛为了保护羊群 些与 自己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物, 常常定期或不定期地 深 山双双殉情。 对它们举行祭祀与膜拜, 从而形成了撒尼 民间的自然崇拜 , 包 遇 难, 而被群众祭拜 。 青年男女尼者和若娃牧羊避 过风雪, 土
历史与 文化
Hi s t o r y & c ul t ur e
现代化进程中的彝族 “ 密枝” 崇拜
口 高 文
【 摘要 】 密枝节 是在彝族历史上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逐渐形 成的年节 制度。 该节对彝族撒尼地区 的生态保护和地方
社会互动整合 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 当前现代化进程中密枝信仰的空间不断缩减, 然而, 作为一种民族文化载体, 以密 枝 崇拜为代表的民间信仰和地方性知识仍然有着自 己较强的话 语空间。
的庇 护, 这双重互动关系得到强化。 祭 祀 禁 忌形 成 了一个 圣 俗 代 价 增 加 国民 生 产总 值 , 极度 ‘ 增产’ 甚 至 不顾 破 坏 生 态 和 社
【 关键词 】 现代化 彝族 密枝崇拜 地方性知识
密枝节也叫 “ 祭密枝” , 流行于云南弥勒西山、 路南圭山,
林集会, 把烦恼和怨恨倾诉 出来, 达 到心理平衡。 彝族 古代先

对云南文山地区彝族的研究

对云南文山地区彝族的研究

对云南文山地区彝族的研究发布时间:2023-03-02T08:26:55.922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2年第20期作者:陈仕慧1 王杰刚2 韩孝3 雷成柯4 [导读] 分布在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因为山区地势复陈仕慧1 王杰刚2 韩孝3 雷成柯4辽宁省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110034 摘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因为山区地势复杂,造成了文化发展的差异。

从地区入手研究少数民族的文化不失为一种想法。

云南文山全称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但其实彝族有很多支系在文山州也有分布,而且鲜少有人注意到文山彝族,所以去了解和保护文山彝族的文化是非常有意义的。

任何民族及其文化都有其存在的意义,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有了根才会有发展。

优秀的民族文化是值得传承和发展的。

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交通、互联网等的高速发展,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的生产生活方式都深受影响,其中包括彝族,独有的民族文化在各种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下逐渐消失殆尽,民族文化的根岌岌可危,所以挖掘、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云南文山地区彝族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

(下文统称文山彝族)主要以调查到的资料为准。

关键词:云南文山彝族、彝族传统文化、文化保护一、文山彝族历史概况及分布情况文山州辖文山市、砚山县、西畴县、麻栗坡县、马关县、丘北县、广南县、富宁县。

而彝族主要分布于砚山县和丘北县。

(一)砚山县境内彝族历史渊源及支系分布情况境内彝族历史悠久,其先民属战国时期的“氐羌”系统,秦汉时期为“西南夷”的“昆明”族、“叟”族,唐宋时,史籍称“乌蛮”。

元至民国时期多称“罗罗”或“倮倮”。

砚山县彝族据平远镇莲花塘土著彝族先民与其他民族先民共同留下的大尖山上古崖画群考证,彝族先民在这里迄今已有3600多年的历史,据砚山县志记载,我县彝族约公元3世纪东爨统治滇东南时期迁徙而至。

境内彝族支系繁多,族称各不相同。

砚山县彝族称谓经调查归系,共有阿扎、阿细、泼倮、泼染、佐可、倮倮(白倮、黑倮)6个支系。

彝族松树崇拜及其文化意义——以楚雄彝族自治州为例

彝族松树崇拜及其文化意义——以楚雄彝族自治州为例

【史学理论】Historical Theory060Vol.133彝族松树崇拜及其文化意义 ——以楚雄彝族自治州为例杨海燕(同济大学人文学院,上海…1553925)摘 要:彝族松树崇拜的习俗有着久远的历史积淀,在当今彝族人民的生活中仍有所表现,通过各种民俗活动,寄予着彝民的朴素信仰及消灾祈福等美好愿望,是彝民传统信仰与当代生活融合的写照。

关键词:松树崇拜;表现;文化意义彝族是一个富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古老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万物有灵观、万物雌雄观等观念以及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等多种崇拜。

在万物有灵观念和自然崇拜的信仰下,彝族产生了树崇拜的文化,延续至今,仍体现在彝族人民的多种民俗生活中。

本文便从彝族的松树崇拜着手,追溯彝族松树崇拜的历史,并以楚雄彝族自治州彝民的民俗生活为例,描述松树崇拜的当代表现、分析其文化含义。

1 彝族松树崇拜溯源中国的树崇拜现象渊源久远。

据先秦古籍《山海经·海外东经》载:“汤古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

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可知古人已将扶桑作为神树崇拜。

考古出土的最早的神树,是四川盆地广汉三星堆商代遗址出土的青铜神树,这便是中国古人树崇拜的物证。

有学者认为,古代的树崇拜其实源于太阳崇拜,因远古时树木均很高,为太阳升起和落下之处,故被先民们认为是太阳的居所或是升天的神梯,心生敬畏而产生了树木崇拜。

在众多的神树中,松树因其终年常绿被人们赋予了长生、长寿等象征意义,不仅在文人墨客的作品中多有出现,也在民间被广泛赋意,但多与丧葬习俗联系在一起。

《周礼·冢人》疏引《春秋纬》载:“天子坟高三仞,树以松;诸侯半之,树以柏;大夫八尺,树以草药;士四尺,树以槐。

”在当时,坟前植松是天子才能享有的最高待遇,可见松树在人们信仰中的地位。

随着丧葬习俗的变迁,坟前植松柏逐渐成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民族习惯。

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彝语。

西南少数民族的白石崇拜与生殖信仰初探

西南少数民族的白石崇拜与生殖信仰初探

第十八卷第五期楚雄师范学院学报Vol_18No.520 03年10月JOURNAL OF CHUXIONG NOR MAL UNIV ERSI TY OC t.2003西南少数民族的白石崇拜与生殖信仰初探林开强(四川大学宗教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64)摘要:西南少数民族的自石崇拜非常突出。

本文以雪山——男精——雪山之精——白石——男性祖先石神——妇女宜子作为分析线索.力图给白石崇拜以台理的解释。

认为西南少数民族的白石崇拜实质就是生殖崇拜的表现形式,白石即是男精之象征。

关键词:西南少数民族;自石崇拜;4殖信仰中圈分类号:K892 47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406(2003)05—0050—03我国西南地区各少数民族的先民创造本民族的文化始祖,是羌族的保护之神。

羌人相信白石能够变为雪山,过程必然是艰辛的。

一方面,各民族都经历过大规模的白石就应该是雪山之精。

与羌族为邻的嘉绒藏族也有同迁徙,这在历代史籍中都不乏记载;另一方面,恶劣的样的观念,而且,嘉绒藏族的白石崇拜现象也相当突出。

自然环境和低下的生产力需要更多的人力共同对付危那么,雪山之精究竟是何物?这个问题是解决白石崇拜机。

在此情形之下,这些民族的自身生产——种的繁实质之关键,我们可以从民族文化的内涵中去寻找,衍,就显得非常重要。

事实上,世界各民族的祖先们对凉山彝族经典《勒俄特依·雪于十二支》记述说:种的繁衍的关注是普遍的,生殖崇拜盛行于世界的各个草、树、藤、蛙、蛇、鹰、熊、猴等动植物以及人类都民族,无论是文明的还是粗陋的,在生殖崇拜上都表现源出于雪,都是雪的子孙。

01蛙、螗蜍、蛇等有一个共得或隐或晦。

古代先民们·旦在一个地方定居下来后,同的特征,即旺盛的繁殖能力。

这些都与雷是毫不相下族的繁衍就成了这些民族最为神圣的事情。

西南地区各的,但是可以启发我们的是:这些民族的先民们是否早少数民族的这一理念,体现在射白石的崇拜中。

彝族文化解读

彝族文化解读

彝族文化解读
彝族,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省份。

彝族文化丰富多彩,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

一、节日庆典
彝族的重要节日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火把节”,这是彝族的传统节日,也是彝族人民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火把节通常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或二十五日举行,为期三天。

节日里,彝族人民会举行点火把、摔跤、斗牛、歌舞表演等活动,以此纪念传说中的英雄人物支格阿龙,同时祈求平安和丰收。

二、民间传说
彝族的民间传说融合了彝族的历史、神话和民间故事,如《梅葛》和《勒俄特依》等史诗,记载了彝族创世神话、民族迁徙、英雄事迹等内容。

这些传说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蕴含着彝族人民的智慧和精神追求。

三、生活习俗
彝族的生活习俗深受其地理环境和民族历史的影响。

彝族的传统民居多为土墙或木结构的房屋,适应了山区的生活环境。

彝族的主食以玉米、土豆、大米为主,喜欢吃辣椒和酸菜。

在服饰方面,彝族的传统服装以黑、红、黄为主色调,上面绣有精美的图案。

彝族的婚姻习俗中,保留着说媒、订婚、迎亲等传统仪式。

四、宗教信仰
彝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

彝族人民相信万物有灵,因此对山、水、树等自然元素都抱有敬畏之心。

此外,彝族地区也有佛教、道教、基督教等宗教的影响,尤其是在节日庆典和丧葬仪式中,这些宗教的影响较为明显。

总的来说,彝族文化是一种融合了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多种宗教信仰的文化体系。

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尊重和理解彝族文化,同时也要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西南少数民族生殖崇拜的演变及教育功能分析

西南少数民族生殖崇拜的演变及教育功能分析

“ 拜火” 的实质与“ 崇石” 一样具有生殖崇拜 的意义 。 西南苗族、 在 纳西 族、 哀牢彝族、 乌蒙彝族、 哈尼族 、 诺族等 民族 中“ 基 拜火” 都很普遍。 ( )歌舞” “ 日” 二 “ 、节 —— 生殖崇拜 的社会化形式表达 “ 社会化” 的含义是指个体在人类社会物质文化生活中, 通过社会 环境 的相互作用 ,由 自然人转变 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
20. 0 9 4(丘 )
西南 少数民族生殖崇拜的演变 及教育 劝能分析
徐骏 栋
摘 要 西南少数民族生殖崇拜有着悠久的历史。 随着民族的历史发展 , 生殖崇拜对人的独特教育意义和社会化功能也在 发生演变, 本文着重探讨 了西南少数民族生殖崇拜的嬗变并对其现时的教育功能进行 了分析。 关 键 词 西 南少数 民族 生 殖 崇拜 演变 教 育功 能
“ 远古的时候呀, 格俄不做博, 俄不繁衍: 格 接着 社社兴 , 社社不做
博, 社社不昌盛; 接着 莫木兴, 莫木不做博 , 莫木不 繁衍; 接着 曲布兴.
曲布超 度 祖 灵 , 布做 了博 曲布 昌 盛 又繁 衍 … … ( 俄 、 社 、 木 、 曲 格 社 莫 曲布 为传 说 中 彝族 远 古 的 名 称 ) 旁观 做 “ ” 博 仪式 的儿 童 会 在 其 中 领 会
调 , 她 们 一 上 舞 场 却 都 成 了 美 丽 风 雅 、 活 自如 的 淑 女 。’ 但 灵 ① ’
( ) 三 价值观形成: 个人行为与种族繁衍 生殖崇拜 目的即为祈求种族繁盛, 繁衍后代的责任是由年青人 而 承担 , 性事是个人的行为更是关系族群延续的大事, 相对于其他任何 社会规范而言, 对性行为的看法显得如此重要 , 它往往关系到一个人 对生命 的基本看法。 在彝族生殖崇拜仪式“ 中, 博” 毕摩念诵的“ 博经”

尊树为神 认树为父 以树为己

尊树为神 认树为父 以树为己

尊树为神认树为父以树为己作者:***来源:《乡村地理》2022年第02期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树崇拜”是当地少数民族的重要信仰。

苗族流传着祖先起源与树有关的传说,侗族视树为护佑村寨的神灵,水族、瑶族、土家族等也都不同程度地对树有着敬畏情结。

走进黔东南的村村寨寨,或多或少都传承着与“树崇拜”相关的习俗,比如祭拜树木,以树命名,认树为父,树上悬挂吉祥物,守护一颗象征自己的生命树等等。

“树崇拜”不仅是当地少数民族的精神信仰。

自古以来,他们还形成村规民约或独特习俗,以保护为前提合理利用树木。

这从客观上促进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反应出黔东南少数民族超前的环保理念,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智慧。

美丽传说苗族先祖来源于枫树黔东南少数民族对树的崇拜由来已久,追溯缘由,有许多美丽的传说。

距今有八百余年历史的黎平县肇兴侗寨曾作为2018年央视春晚的分会场。

晚会的舞台以侗寨的标志性建筑鼓楼为背景。

关于鼓楼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其中一种是来自于侗族的树木崇拜。

侗寨的老人都说:鼓楼是一株杉树。

侗族人崇拜杉树,他们认为杉树是保护村寨的圣树,鼓楼就是仿造杉树的样子而建,希望得到庇佑。

虽然如今的鼓楼是村寨里男女饮酒对歌,娱乐休闲的地方,但是根据清代《黔记》的记载,鼓楼最初是侗寨里非常神圣的场所。

族人遇到大事才会来到鼓楼进行商议,侗族人称之为“堂卡”。

在侗族人心目中,立寨必先立鼓楼,即便条件不允许,也会立一根杉树代替鼓楼。

天柱县石洞镇金凤村是一个被古银杏、古枫木、古修竹环绕的侗族村寨。

村名“金凤”的来源,与护寨树——一棵树龄约300多年的银杏古树有关。

这棵树高约48米,树冠直径约28米,主干直径约1.8米,需要6人合抱才能抱住。

一到秋天,银杏叶金黄,微风吹拂,金叶飘洒,如万只凤凰,金凤村故此得名。

当地有一个传说:古时,一户人家人丁不旺,四代单传,家徒四壁,家中“独苗”卧床不起。

一日,古银杏的树影映照到这户人家的水缸里,从此这户人家的“独苗”身体健壮,逐渐人丁兴旺,财源富足。

云南少数民族农事节日叙事中的生态伦理意蕴

云南少数民族农事节日叙事中的生态伦理意蕴

云南少数民族农事节日叙事中的生态伦理意蕴作者:艾芳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22年第01期【摘要】云南少数民族口传古籍中蕴含大量关于少数民族农事节日神话传说的记载,这些神话传说与少数民族节日形成了相互呼应的关系,解释了节日的来源。

本文以记述口传古籍农事节日为基础,结合节时的民俗活动,挖掘蕴涵其中的云南少数民族生态伦理价值,力求在现代语境下,引发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从而对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助益世界生态伦理发展产生积极意义。

【关键词】民族节日;口传古籍;生态伦理【中图分类号】K892.1;Z8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2)01-053-03【本文著录格式】艾芳.云南少数民族农事节日叙事中的生态伦理意蕴[J].中国民族博览,2022,01(01):53-55.作为“文化集约丛”及“文化焦点”的民族节日文化,具有文化积淀场的性质,其不仅是民族文化延续和传承的重要途径,同时凝聚并规范着民族的宗教信仰、伦理道德、价值观等。

无独有偶,云南各少数民族创造的卷帙浩繁的口传古籍中,有大量关于农事节日的神话、传说、祭祀歌谣的记载,这些口传古籍承载着各民族节日文化的真实记忆,同时凝聚着各族人民丰富的思想情感以及人生态度。

这些与劳动生产有着密切关系的节日,有的以自然中的山、树、水、土地等为祭祀对象或表达对其的崇敬之情,有的在节日时通过取水、转山等习俗祈福请愿,有的围绕牛、狗、鸟等动物进行节日祭祀活动。

这些节庆活动,不仅表达了各族人民对劳动丰收的欢喜以及期望来年幸福的美好愿望和向往,同时多角度地呈现出少数民族独有的生态伦理思想。

一、云南少数民族农事节日口传古籍记载丰富多彩农耕生产是云南少数民族根本的经济形态,围绕这一核心,云南少数民族创造出大量内涵各异却都服从于农耕需要的农事节日,虽然节日名称、形式等各有不同,但节日的祭祀对象或付诸于实际的节日习俗,均以自然神或动植物神为主体。

树崇拜之文化探究

树崇拜之文化探究

树崇拜之文化探究摘要:树木崇拜是世界范围内的一种文化现象,在漫长的岁月里不断演变,古今的文化差异很明显但无论怎样演变,树崇拜都是来源于原始先民们对世界万物的有灵信仰也是对当时时空的独特感悟,树木象征着原始先民们对生命的永恒和生命的繁衍的渴望与寄托。

关键词:树木、崇拜、象征、偶像在人类没有产生的时候,树木就已经矗立了千万年,人类的产生由树上到树下,树木伴随着人类经历了辉煌的文明。

树崇拜”是早期人类所信奉的原始崇拜习俗之一。

世界各地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树崇拜”类型崇拜树木,视树木为护身符,绝非古人所独有。

树木以一种自然物受人崇拜,已作为一种图腾文化积淀深深地植根于人们的潜意识之中,中国的树崇拜却别有特色,在中国传统宗教道教中,这种树崇拜思想得到了继承和发展,树崇拜与道教长生成仙思想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树崇拜观。

一、树的原始象征(1)代表着天地之间既人与神的沟通纽带文化人类学家,泰勒对于世界各地的树崇拜现象在其所作的《原始文化》中这样记述“在宗教目的方面,神圣的树木和神圣的丛林之间没有实际差别。

树木适宜放置给灵物贡献祭品的供台或祭坛。

这灵物或许是树木精灵或者是居住在那里并像人类自己的住宅和统治他周围一小块土地的土地神。

①泰勒认为树木本身象征着神灵又充当人类与某种神灵联系的纽带,通过祭拜树木而获的神灵的赐福。

而在中国的神话中,神树就是联系天地的“天梯”之一。

道教吸收了树作为天地通道的作用,将它想象成道士成仙的一条通道。

“建木”的传说体现了这点《淮南子•地形篇》云:“建木在都广,众帝所自上下,日中无景,呼而无响,盖天地之中也。

②”《山海经》对“建木”则有更为详尽的描叙。

《山海经•海内经》中记有:“有木,青叶紫茎,玄华黄实,名曰建木,百仞无枝,有九榍,下有九枸,其实如麻,其叶如芒,大嗥爱过,黄帝所为。

③(2)神木与芸芸众生相关,与人的命运紧密联系。

道教认为,在天上的仙境中,处处都有树的存在。

《云笈七签》中说天上的阳明星、阴精星、真人星、玄冥星、丹元星、北极星、天关星、辅星、弼星等众星神周围都是树众环绕。

彝族民间信仰中的龙崇拜习俗分析

彝族民间信仰中的龙崇拜习俗分析

彝族民间信仰中的龙崇拜习俗分析发布时间:2021-09-07T16:02:35.57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4月第12期作者:鲁云[导读] 彝族有崇龙习俗,彝族民间信仰中的龙崇拜习俗与水崇拜习俗密不可分鲁云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云南临沧 677000摘要:彝族有崇龙习俗,彝族民间信仰中的龙崇拜习俗与水崇拜习俗密不可分。

彝族在祭龙仪式和神话传说中深深印刻着龙崇拜的文化内涵,具有较强的功利特征。

龙是彝族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符号。

关键词:彝族;龙崇拜;习俗;功利性中国人崇龙、敬龙、尊龙,龙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许多民族都有崇龙习俗,创造出许多关于龙崇拜的璀璨文化之花。

彝族信仰万物有灵,崇信自然崇拜,对龙有着特殊的感情。

大部分彝族都有祭龙习俗,有些地区的彝族则把龙当作图腾,把龙与水紧密联结在一起,认为龙与生育崇拜密切相关,使龙崇拜习俗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且富文化内涵。

一、彝族龙崇拜习俗的文化内涵从信仰的产生缘由及流传过程来看,彝族龙崇拜习俗无不寄寓着精神层面的文化内涵和物质层面的功利特点,既跟祖先崇拜、灵物崇拜、生殖崇拜密切相关,又是自然崇拜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崇拜大都与农耕、畜牧、狩猎紧密相连,信仰或崇拜的初衷和目的大都是为了祈求丰收、人丁兴旺,祈福禳灾。

纵观大部分区域的龙崇拜,又与祈雨紧密联系在一起,正如何耀华先生所言,“彝族所盛行的龙崇拜,就其内容而言,实际上是水崇拜的一种,故许多地方把龙神作为水神来祭”。

[1](一)祭龙仪式中的水崇拜意识彝人多居山区、半山区,从事传统农耕、狩猎、采集活动,对自然界的依赖性较大,水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源,对水的需求及渴望较强烈。

在他们的观念中,水是生命之源,是万物之源,蛙、龙、蛇都是水的象征。

尤其是龙,是司水的“水神”,也是代表祥瑞的神灵,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祭龙习俗。

彝族多存祭龙习俗。

昆明西山的彝族称祭龙为“下铜牌”,祭龙的目的就是为了请龙王降雨;弥勒的彝族则把龙神物化为具体的龙潭或水塘,祭祀也是为求雨;红河彝族进行祭龙,祭祀的是龙树,实质是把龙树当成了龙的化身,主要诉求依然是祈求雨水。

彝族竹崇拜与生殖文化初论

彝族竹崇拜与生殖文化初论
致 的 ,同时还 体现 了人 类 对 两 性关 系 及 其 生 殖 功 能 的认
识过 程 。
共 把 斋 祭 做 … … ,金 竹 九 母 子 ,来 到 祭 祀 场 , 祭 场 多 壮
观 。 竹 母 把 话 讲 : ‘ 事 太 耗 费 ,不 是 我 的 事 , 所 需 祭 祀 斋
女 阴 崇 拜 源 于 对 女 性 生 殖 功 能 的 崇 拜 ,是 母 系 社 会 的 产 物 。人 们 崇 拜 女 阴 , 一 方 面 是 女 性 的 崇 高 地 位 和 至 尊 ,另 一 方 面 是 源 于 人 类 对 生 殖 力 的 幼 稚 认 识 , 以 为 生 育 是 妇 女 个 人 的 功 能 ,看 不 到 两 性 结 合 的 前 提 , 于 是 人
象 征女 阴 的女 阴崇 拜 向 以竹 象 征 男 根 的 男 根 崇 拜 过 渡 , 实 际 生活则 是母 权 制 被 父 权 制 取 代 ,因 之生 殖 崇 拜 的 内

并 将 竹 与 生 殖 . 拜 紧 密 联 系 在 一 起 ,赋 于 竹 超 自然 崇
的生殖 文 化蕴 意 。
容 也 发 生 了 变 化 。在 今 天 的 彝 族 民 间 反 映 这 一 变 化 的 竹 神话 传 说也 不少 。
中 图 分 类 号 :K 9 . 1 82 3 7 文 章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 1 7 —7 0 ( 0 2 2—0 5 6 1 4 6 2 0 )0 0 3—0 3
竹 子 是 一 种 分 布 广 , 用 途 多 的 多 年 常 生 绿 植 物 。 它 糜 集 丛 生 , 盘 根 错 节 ,枝 干 相 扶 ,生 不 离 本 , 在 人 们 的
彝 族 竹 崇 拜 与 生 殖 文 化 初 论

彝族与栗树崇拜

彝族与栗树崇拜

乃物Yl 钵• tl lft 花;UCCULENCY彝族与栗树崇拜文/李宏荣图/摄图网s 跳彝族自; 定县一带的彝族“罗在楚雄彝族自治州牟“罗罗颇” 支系中,村头也要种一棵 高大参天的栗树,大年初 一这天全村人要带上祭品 香火到树下祭祀,这棵栗 树称为“天神树”,视为 天神的化身。

楚雄州大姚县一带的 彝族在祭天坛内要插上六 棵松树、立棵栗树,代表 十二个月;大理州一带居 山的白族有祭拜山神的习 俗,而山神的化身也是一 棵高大的栗树;南涧新民 区的彝族罗武之系视山神 为保护神,在山神庙旁也 要种一棵黄栗树,这棵树的方向、位置都有严格规 定,并有很多禁忌,村民 们对之产生一种神秘感和 敏畏感。

居住在昆明市附近的 撒梅人也有栗树崇拜的习 俗。

相传在洪水泛滥时候, 他们的徂先在洪水灾难中抓 住一棵树才得以活命,在山 上居住下来,繁衍了撒梅人 后代。

而洪灾中的那棵树就 是栗树,从此,撒梅人将祖 先居住的山奉为神山,把栗 树奉为神树崇拜。

拉枯族支系苦聪人正 月里第一个属牛的曰子祭 岁,称为“祭竜节”,为 纪念老猎人与恶神“竜”对栗树类似的信仰习 俗在彝语支民族中很多, 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县、 南涧县彝族之系“腊罗” 人在祭岁有祭“密枯”的 习俗,与栗树崇拜有关。

“密 枯”是一位战胜猛虎牺牲 自己救他人的英雄祖先, 传说他因与猛虎搏斗劳累 过度,一头跌倒在一棵黄 栗树上死去了,这一天正 好是二月初八,从此以后, 这一带的彝族都在村寨口 种一棵黄栗树,作为“密枯” 老人的化身,二月初八人 们来此树下杀羊、牛、猪、 鸡祭把,祭把完之后全村 寨的人围在黄栗树下聚餐, 聚餐完后按人数将所剩余的牲肉带回家,以示对“密 枯”老人的緬怀。

这一习 俗的意义目的在于使人们 铭记、弘扬造福子孙、勇 于自我牺牲的民族精神, 这里的栗树崇拜与民族传 统美德相联系,宣扬一种 积极向上的社会伦理道德, 此时的栗树崇拜已具有社 会崇拜的意义。

远古遗响湘、滇少数民族的生殖崇拜

远古遗响湘、滇少数民族的生殖崇拜

34 onenta|Art,Photo 2002.04
万方数据
“毛古斯”为土家族语 “原始毛人”之意 ,是在年 初 祈 禳 节 日 表 演 的原 始 娱 神、娱人戏剧。一 般在农历
正 月 初 三 至 初 七 举行 。 届 时, 各寨 老小 汇 集于 “鬼 堂” 前, 由巫 师主 祭 。祭 祀活 动 , 包括唱“摆手歌” 、跳“摆 手舞 ”和 演“ 毛古 斯” 。 “摆 手舞”是群众性的 大型娱神
动有严格的禁忌和程序,以傩祭、傩舞的形式传承民族的历史、生产生活厦繁衍生殖的内容。包含有:祭坛、祭仪生产 劳动、生殖繁衍。祭坛是—个用竹蔑编制白勺竹筐,上面有四个毛竹节(代碗)用来放供品,中间插串小白花,坛四角插 口根芨芨草。男女木祖供奉在坛前;祭仪(哈尼语“咕哧哧涡”),祭仪活动是由贝玛(巫师)亲自主持,古朴隆重据
。。漤象。;:;i;;≯嚣琵篙蓼墨 j 嚣:;;:黧鞠:舔”
云南省元江县哈尼族 “归基吐”
拍摄时间:1994 年8 月7 日
拍摄地点 :云南 省元 iL 县 拍摄B 族:哈尼族
云南省元江县眙尼族表演的“归基吐”(九祭献),神奇地展现了人类从崇拜自然到人化自然所经历的漫长历史。祭献活
火把”等。
“甩火把 ”是 一场闹 剧,
所谓“火把”即是 象征男性 生殖器的道具,强 烈地表达 了土家先民“种的 繁衍”的 欲求 。左 图为 “ 敬梅 山” 。传 说 梅 山 神 是 天 上 七姊 妹 星 下凡,在民间为猎 女,人们 祭奠她,亦祈人丁繁衍。
。!i巍?蒜蕊咚蕊翻篇糟 。,嚣荔‘i!i 雾絮孥嚣誊嚣 i 鬻、攀鬻,謦毒雾§妻“
重要组成部分。生殖崇拜,在巫傩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各个民族的傩文化中的礼仪、祭祀、 傩舞、傩 歌、傩 戏中传 承着。

从寨心石看滇南彝族的生殖崇拜

从寨心石看滇南彝族的生殖崇拜

作者: 戈隆阿弘
作者机构: 云南红河哈尼彝族自治州群众艺术馆
出版物刊名: 民俗研究
页码: 92-96页
主题词: 生殖崇拜;彝族先民;性崇拜;心石;男性生殖器;民族;象征手法;滇南;原始先民;节日活动
摘要: <正> 彝族的确是一个奇异而神秘的民族,到彝族人居住的古老的山寨去工作,漫步在那古城堡似的林立在一起的土掌房组成的村寨街道上。

让人有一种步入古文化区域的感觉,只要稍加留心,时常会发现一些令人惊叹的蕴藏在这个民族中的古文化遗存。

年初,笔者到元阳县调研群众文化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 #& ’ % ( " ) , -% # % ’ . / $ ) 0 # / . 1 $ . % # ’ 2 $ " #3 )4 + $ ) ’ , + 1 ) $ *+ * 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 0 ( , -1 # , ( 2 " 3 & . ) % ) 0 ) # ’ " 05 % ’ & ’ ( 7 , -8 & % 9 # ( . % ) / " 0 : % ’ & % & ’ ’ ’ / " % & ,) *+ 4/ 6+ *, 6$
“母” , 其所处的亦是以母系为主的原始的 “劁耕” 自然农业经济。由此, 便产生了对母性祖先的崇 拜延衍为 “树” 的崇拜。这实际上是一种原始的女 性生殖崇拜的替换和转换, 是初民以松树象征女 阴的生殖崇拜的曲折表现。如果我们把这个传说 中的 “母亲” “松树” 、 “母亲祖灵” 、 以及 “稻谷” 等联 系起来考察, 不难发现, 彝族先民不仅以松树象征 母亲或女性生殖器 , 而且 “母亲” 还与动物繁衍及 农业生产丰歉相关的职司。不仅如此, 彝族还把 树与始祖连系在一起, 认为始祖是直接由树变成 的。据云南澄江等地的彝族传说, 洪水滔天后, 其 始祖阿搓从竹筒中走出来, 与一松树变成的怪女 成亲, 最后形成彝族, 后世子孙就把松树奉为始祖
( 楚雄师范学院地方民族文化研究所; 楚雄师范学院中文系, 云南 楚雄 $ ) ! # " # % & ’ ’ ’ [关键词] 彝族; 树崇拜; 女阴崇拜; 男根崇拜 [摘 要] 彝族盛行树崇拜, 且均与生殖崇拜关联。 《勒俄特依》 记述的母系时代的树崇拜, 反映的 是女阴崇拜, 而其后的树崇拜则是男根崇拜及祖先崇拜。彝族树崇拜经历了树崇拜 " 女阴崇拜 " 男根 崇拜"祖灵崇拜等几个阶段。 [中图分类号]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万方数据 [作者简介] 杨甫旺 ( , 男, 彝族, 楚雄师范学院副教授, 主要从事民族文化学研究。 ! * $ " ,)
・" &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 ’卷
腾, 系由女性和男性的生殖器象征物演化而来; 其 四, 雪为彝族原生图腾, 深层表现的仍然是生殖崇 拜。在无血的 ! 种植物中, 有树木、 柏杨、 杉树为 树崇拜, 均是女性生殖器的象征物, 说明远古彝族 先民曾存在过以树为对象的生殖崇拜。树之所以 被彝族先民作为生殖器的象征物, 其主要原因是 树木包括柏杨、 杉树等具有旺盛的繁衍能力, 遍地 生长, 繁衍无数。 彝族老人死后, 在下葬前或掩埋后, 由毕摩在 死者坟地周围选一株直径一、 二寸大的松树为 “祖 先树” , 然后用包头布缠起, 从反背用力拔起背回 家, 请一长者将此树锯取五寸长一段, 雕刻成人 形, 绘上五官, 用碎银镶上眼珠, 包扎好后置于 “家 堂” 上供奉, 年节时都要进行祭祀。这种原始的祭 祀形式, 源于一个古老的 “丁郎刻木” 的传说, 与母 系社会崇拜女性生殖密切关联。 相传, 很久以前, 有一家母子相依为命。母亲 含辛茹苦, 将儿子丁郎抚养长大。丁郎长大后渐 渐开始虐待母亲, 他每天到山上犁地, 叫母亲把饭 送到地边, 送早了要挨打, 送迟了也要挨打。母亲 整日在挨打受骂中苦度日子。一天, 丁郎犁地时 看到地边的松树上有窝雀, 老母雀抬食回来, 还没 有长毛的小雀张红小嘴去接食。老母雀飞来飞 去, 才把小雀喂饱。丁郎看后, 心想母亲从小把自 己抚养大, 就象老母雀一样有多么辛苦, 今后再也 不能打骂母亲了, 一定要好好孝顺母亲。这天, 母 亲因事饭送迟了, 心想一定要挨儿子的打了。刚 到地头, 丁郎跑过来迎接母亲, 但手中的赶牛鞭没 有放下, 母亲以为又要来打自己了, 转身就跑, 碰 撞在一棵松树上死了。丁郎认为母亲的魂已附在 松树上, 为了悔罪, 将松树挖起背回家, 雕刻成母 亲的形象, 缠上包头, 供在 “家堂” 上, 朝夕供奉。 有一天, 丁郎在晒谷场上晒谷, 把母亲像搬到晒场 为他看守稻谷。天神要试一试丁郎的良心, 突然 乌云遮天下起了暴雨。天神想考验丁郎, 如果他 先收谷, 说明丁郎没有悔改, 就将他劈死; 如果先 抱母亲像回家, 说明他悔改了。丁郎先跑到晒场 将母亲像抱回家供奉好后, 才返回收拾稻谷。天 神很高兴, 让他世世代代供奉母亲。这个传说至 今在楚雄乃至大理、 红河等地彝族地区广为流传。 透过这一传说, 我们便可以看到, 传说中的时代背 万方数据 景, 表现的是母系氏族的社会关系; 提及和尊重的
" ’ ’ "年!月 第J -卷第!期 【民俗研究】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K 3 A 6 0 1 4 3 <. A 0 0 1 0L 3 6 = 1 4M 0 / E 7 6 9 / 2 5
, " ’ ’ " K 1 0 # N 3 4 # J -L 3 # !
彝族树崇拜与生殖文化 !
杨甫旺!, 马 粼"
[ ] $ 样, 不孕妇女只要拥抱这棵神树就会怀孕 。这
彝族的龙树被视为神树。每年一度要举行盛 大的祭龙活动, 以求风调雨顺, 人畜兴旺。楚雄彝 族的龙树多为松树, 如昙华山彝族每年春末夏初 的属龙日, 全村彝民聚到一棵茎高叶茂的大松树 下祭祀, 这龙树简直神圣得像弗雷泽在 《金枝》 中 所描述的内米湖畔的那棵神树。而红河南岸彝族 的龙树则是橡树。每年正月属牛日, 全村集体举 行祭祀仪式。要杀猪宰鸡献祭。头年本村所生男 孩户要备一只红公鸡, 一壶糖酒及糯米饭、 菜送到 龙树下献祭。彝族认为, 所得之子, 系龙树神所 赐, 献祭以示报喜。全村每户来一人在龙树下, 会 餐前要举行赶豹仪式, 祈求龙树神保佑全村六畜 平安。会餐结束后, 便举行求子仪式, 男性村民, 特别是小伙子齐跪龙树下, 由 “龙头” 将祭龙树神 时装在芦苇筒内的代表儿子的猪蹄和代表五谷的 米、 棉籽、 松毛等物种抛撒, 接得猪蹄的认为当年 有福得子, 得到米、 棉籽的认为当年五谷能获得丰 收。最后, 众男子将所接到的物种兜着跑回家, 妇 人用簸箕接收后, 连同接回的芦苇筒插放在供桌 上。平时, 任何人不准砍伐或折龙树枝, 妇女不准 进龙树林。此外, 红河南岸彝族历史上曾用橡树 作为焚化尸体的燃料。他们认为, 像树是有灵的 神树, 只有用像树焚化尸体, 灵魂才能超度, 顺利 到阴间与祖先团聚。因此, 旧时彝族忌砍橡树作
呢?从表象来看, 松叶、 松果可状女阴之形。从内 涵来说, 松树四季常青, 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和繁殖 能力, 所以, 彝族先民将枝叶茂盛、 果实丰盈、 四季 常绿的松树作为女阴的象征, 实行生殖崇拜, 以求 自身生殖繁盛, 番衍不息。

人类由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社会的演进, 是 伴随着男性在生产活动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和对 男性生殖崇拜而发生的。父系氏族社会取代母系 氏族社会, 未必是在田园牧歌声中实现的, 但女性 生殖器象征物被取代并转变为男性生殖器象征 物, 实行男根崇拜, 这是无可改变的事实。 云南澄江等地的彝族以松树为始祖, 认为他 们与松树有血缘关系。当地彝村多有一个神圣而 称为 “民址” 的山林, 里面长着高大的松树、 梨树。 每年农历三月三日, 村中长老率" #岁以上的男性 举行大祭, 向松树祈福。祭者须抓一松、 梨树枝, 插在大松树脚下。 “民址” 附近的松树, 严禁损坏 和砍伐, 若犯忌, 虽属折一小松枝, 也要严惩。 昆明西山区谷律核桃村的彝族也崇拜松树。 祭场设在该村祭祀台背后, 那里生长着一棵十余
! [收稿日期] " ’ ’ ! , ’ & , " J

灯草、 勒洪藤、 蛙、 蛇、 鹰、 孔雀、 雁鹅、 黑熊、 猴都是 人类生殖器的象征物, 无血的 $ 种为女性生殖器 的象征物, 有血的 $ 种为男性生殖器象征物; 其 二, 这段经文描述出了人类生殖崇拜发展的粗略 轨迹: 女性生殖崇拜出现于前,男性生殖崇拜出 现于后; 其三, 雪族子孙都是彝族先民各氏族的图
第 #期
杨甫旺等: 彝族树崇拜与生殖文化
・# ( ’・
丈高、 两人合抱的大青松, 村中彝民每当人生病或 遇不祥, 即带香烛酒饭前去献祭。届时, 在松树脚 插三叉松枝一根, 供上饭菜, 点香磕头。祭毕倒一
[ ] ! 碗浆水饭于树脚 。
在国外, 视树为始祖的民族也不乏例。古代斯堪 的纳维亚人认为, 有一种桉树是滋生一切的生命 之树, 这种桉树是人类的男祖先。古条顿人认为 橡树是男性的, 因为橡树果看起来象一个有包头 的阴茎头。日本人则把冷杉看作男性的象征。欧 洲毛利人图霍部族认为, 树木有能力使妇女多生 子女, 因为他们认为这些树木是某些神话中祖先 的脐带, 好象所有刚出生婴儿身上都挂有脐带一
[ ] " 而加以祭祀崇拜 。我国东北的满族曾以柳树
作为女阴的象征, 将柳枝作为始母神的标志, 称为
[ ] # “佛托妈妈” ( 意为柳娘娘) , 虔诚地奉祀 。贵
州黎平县的一些侗族, 以土丘为神坛, 栽种一株黄 杨树, 做为圣母撒柄 (先妣之意) 的象征, 并认为是
[ ] $ 最高神 。那么, 松树为什么会成为女阴的象征
: . ; ; ; 6 # ’ % ( / 0 1 2 / 3 0 1 4 / 2 2 6 7 78 3 6 9 : / 2 : 7 < 7 = 1 4 7 9 7 >3 6 1 08 3 6 9 : / 2 : 7= 1 4 7 9 7 >3 6 1 08 3 6 9 : / 5 ; ? ; ? ; 5& :@ ’ , 7 8 ( $ % + / $ : 7 2 6 7 78 3 6 9 : / / 9 3 A 4 1 6 1 = 3 0 2 : 7. / 7 3 4 7 9 # B 2 9 A 9 A 1 4 4 6 7 4 1 2 7 C 2 3 6 7 6 / C A D 2 / E 78 3 6 9 : / ; ; ; ? ; ; 5 ; ; “G ” 2 : 7 2 6 7 78 / 6 9 : / < 2 : 7= 1 2 7 6 0 1 4 9 3 D / 7 2 7 9 D 6 / F 7 C / 0 7 7@ 7. / 7 = F 3 C / 7 C 2 : 78 3 6 9 : / < 2 : 7 < 7 = 1 4 7 9 7 > ;3 5C ;3 3 6 1 0 # + 0 C 2 : 7 2 6 7 78 3 6 9 : / < 4 1 2 7 6 7 6 / 3 C 98 7 6 7 6 7 4 1 2 7 C 2 3 2 : 78 3 6 9 : / <= 1 4 7 9 7 >3 6 1 01 0 C1 0 D 7 9 2 3 6 9 # ? ;3 ; ;3 ? ,H @ : 7 2 6 7 78 3 6 9 : / <. /0 1 2 / 3 0 1 4 / 2 / 7 9: 1 C7 > 7 6 / 7 0 D 7 C2 : 79 2 1 7 83 <@ 6 7 78 3 6 9 : / 7 = 1 4 79 7 >3 6 1 0 ;3 ; ? ; ? ,I 8 3 6 9 : / 1 4 7 9 7 >3 6 1 08 3 6 9 : / 0 C 2 : 78 3 6 9 : / < 1 0 D 7 9 2 3 6 9 # ; ? ;1 ;3 最初的生殖崇拜是从动植物崇拜开始的, 世 界各民族都毫不例外地经历过植物崇拜。彝族盛 行植物崇拜, 特别是树崇拜, 且在彝族现实生活中 还存流有大量的遗存。本文以笔者近年所掌握的 材料, 对彝族树崇拜及其文化内涵作初步探讨。 是: 蛙为第一种, 派生出三类, 长子为癞蛤蟆, 次子 为红田鸡, 幺子为小青蛙; 蛇为第二种, 蛇类长子 分出后成为龙土司, 次子成为长蛇, 幺子成为红嘴 蛇; 鹰为第三种, 长子分出后成为鸟类皇帝; 鸟种 的土司, 成为花孔雀; 鸟种的头目, 成为天空的雁 鹅。鹰类次子为常见的鹰类; 熊为第四种; 猴为第 五种 ; 人为第六种。他们都是 “红雪” 的子孙。 这段经文的内涵十分丰富。其一, “雪族十二 支” 种的草、 黑头草、 树木、 柏杨、 杉树、 水劲草、 铁 彝族在原始时代曾存在过女性生殖崇拜。老 彝文经书 《勒俄特依 ・ 雪子十二支》 说: 雪族子孙是 有血的$种, 无血的 $ 种。无血的 $ 种是, ! "种, 草是第一种, 黑头草分去; 树木第二种, 柏杨是雪 子; 杉树是第三种; “ 毕自” ( 水劲草) 是第四种; 铁 灯草是第五种; “ 勒洪” 藤是第六种。有血的六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