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3.6.3 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

合集下载

生物第6章第3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教案(苏教版七年级上)

生物第6章第3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教案(苏教版七年级上)
3._________________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变成淀粉,同时把_________________转变为贮存在淀粉中的能量。
4.银边天竺葵的叶边缘之所以呈白色,是因为不含__________。
5.如果把绿叶比作“绿色工厂”,那么这座工厂进行光合作用的动力是_________________,原料是_____________,产物是__________,厂房是____________,机器是__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
1.在“绿叶在光下产生氧气”实验中,漏斗上访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 )
2.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中,把叶片放在装有酒精的烧杯里,隔水加热,其目的是脱去叶绿素。( )
3.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形成。( )
4.植物的叶片颜色有多种,其中只有绿色的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
5.玉米的黄化苗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
6.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所需的二氧化碳是通过气孔进入叶片的。( )
7.在“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实验中,两只漏斗上方的试管收集的气体,都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七、教后记:
学*优(中α考≈,网
主备人:丁月香
课型 课时
二次备课
第3单元第6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第三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
一、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1、说明绿色植物的细胞在光下能够制造淀粉,同时释放氧气。(重点)
2、说明二氧化碳和水是绿色植物的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重点)
3、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技能目标: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讲述]:让我们通过《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来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3.6.3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 教案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3.6.3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 教案

第三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才分析】本节课是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三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第一课时),主要介绍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淀粉,为学生全面理解光合作用的实质打下基础,懂得绿色植物与人类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结合小学知识对光合作用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且很感兴趣,有一种要探个究竟的欲望。

但由于光合作用的实质较为复杂、抽象,本节课实验由学生装独立完成有一定难度,因此采用一步步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理清实验原理、把握实验步骤,再让同学们通过实验操作得出结论:绿叶在光下能产生淀粉。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说明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淀粉能力目标:通过探究植物在光下产生淀粉实验,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以及问题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实验,提升学生团结协作意识。

2、通过实验探究,认同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植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说明绿色在光下产生淀粉。

难点: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教学方法】教法:启发法、讲授法、学法:自主学习法、实验法、观察法【教学准备】学生准备: 预习本课实验操作内容,完成学案“课前预习”部分。

教师准备:1、将天竺葵植株提前一昼夜放到黑暗处进行暗处理,并夹上黑纸片进行光照3-4小时。

2、准备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用具。

3、视频:“神奇的光和作用”4、教学课件【教学程序】趣导入【展示图片并讲述】绿色植物是一个巨型的“天然工厂”能在光照条件下,利用二氧化碳和水作为原料生产出产量巨大的有机物,养活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

那么绿色植物是怎样制造有机物的?让我们通过“光合作用的实质”来了解植物到底是如何进行光合作用的。

【提出问题】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生的有机物是什么?(引入第一课时: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在于可以利用水和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 教学课件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 教学课件
4、取下叶片:剪下遮光的叶片,去掉黑纸。 5、酒精脱色:将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刚淹没叶片)
中,再放入 大烧杯内隔水(60-80ml)加热。直至叶片 逐渐由绿色变成黄白色。 6、碘液染色:取出叶片,放入清水中漂洗干净。然后放在 培养 皿里,向叶片滴碘液。 7、显色:稍停片刻,放入清水中漂洗干净,观察叶片颜色。
为了验证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 某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将四 季海棠在阳光下照射30分钟,用剪刀 剪下一片叶片,放在培养皿中,用滴 管向叶片滴加碘液,观察叶片的颜色 变化。这个实验有无不妥之处?
小组讨论 1.叶片中原先就存有一定量的淀粉,会不会对实验产生影
响?如何处理这一问题? 2.实验中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变量是什么?如何设计对照实验? 3.植物照光后,摘取叶片直接滴加稀碘液,能不能看到淀粉
目的: 对照实验
实验
3、照光:
把部分遮光处理过的天竺葵放在 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3-4小时)。 目的:
使叶片进行光合作用,让淀粉在 叶片细胞中从新积累。
实验
3、照光:
把步骤二处理过的天竺葵放在阳 光下照射一段时间(3-4小时)。
注意: 光照时间不能太短 否则积累淀粉太少
实验
4、取下黑纸片: 摘下被遮盖的叶片,
实验结果:
见光部分:变蓝
实验
遮光部分:不变色
(黄白色)
实验结论:说明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
此实验证明绿叶确实能在光下合成淀粉,淀粉是 一种储存着大量能量的有机物。例如:
小麦
稻谷
玉米
此实验证明绿叶确实能在光下合成淀粉,淀粉是 一种储存着大量能量的有机物。例如:
板栗
芋头
土豆
莲藕
连接生活
家里种植的花草如果长时间放在黑暗 处会死去。你能说说其中的原因吗?

3-6-3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课件2023-2024学年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3-6-3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课件2023-2024学年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D.光、叶绿素和水
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是( C ) A.水 B.二氧化碳 C.光 D.叶绿体
3.“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的实验中,把盆栽的 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 C ) A.便于检验淀粉的多少 B.有利于除去叶绿素 C.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耗尽 D.便于用碘液检验
水பைடு நூலகம்
二氧化碳
有机物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光 有机物 + 氧气
叶绿体
一、光合作用 原料:二氧化碳和水 条件:阳光 产物:淀粉和氧 场所:叶绿体
二、光合作用反应式 二氧化碳+水 光能 淀粉(储存能量)+氧气
叶绿体
牛刀小试
1.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B ) A.叶绿素、水和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和水
C.淀粉和氧气
提示: 遮起来的部位就 不能进行光合作 用。
步骤二: 把经过暗处理的天竺葵的一部分叶片从上、下 两面用小于叶片的黑纸片遮盖起来。
步骤三:
把步骤二处理过的天竺 葵放在阳光下照射一段 时间。 提示: 没有用黑纸遮盖的部分 可以在光下进行光合作 用。
步骤四: 摘下被遮盖的叶片,去掉黑纸片,观 察叶片的颜色变化。
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1 自主学习
阅读书本99-100页实验,完成下面几个问题 1实验探究什么,分为几步? 2找出实验变量? 3.为什么要把天竺葵黑暗处理一昼夜?
1
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实验观察: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步骤一:
把一盆生长旺盛的天竺 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目的: 消耗掉其自身的有机物 (如淀粉)。
结果: 见光部分+碘液
变蓝(有淀粉合成)
遮光部分+碘液
不变蓝

生物第6章第3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精品课件苏教版七年级上

生物第6章第3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精品课件苏教版七年级上

制造的有机物是什么呢?
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 水
光照
氧气 有机物 有机物 + 氧气 叶绿体 (储存能量)
二氧化碳 + 水
一、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目的: 说明绿叶在光下能制造淀粉。
如何验证绿叶制造的是淀粉?
酒精脱色 滴加碘液,观察是否变蓝。
绿叶制造淀粉的过程需要阳光吗? 怎么证明?
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探究绿叶在光下产生氧气
目的: 说明绿叶在光下能产生氧气
材料用具:
玻璃漏斗,烧杯,试管,金鱼藻, 火柴,清水
方法与步骤:
1、取金鱼藻放在盛有清水的烧杯 中,再反扣玻璃漏斗。在漏斗颈 上再反扣装满水的试管。 2、将装置放在阳光下照射,金鱼 藻不断释放出小气泡。 3、待试管中的水下降一定高度后, 移出并反转试管,使试管口向上。 4、用带火星的火柴杆迅速插入试 管内,观察发生的现象。
见光部分变蓝, 遮光部分不变蓝,还是黄白色.
本实验结论是什么?
1)光合作用主要产物是淀粉. 2)光合作用需要光.
方法与步骤:
1、把盆栽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2、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正反两面都夹 紧,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3-4h; 3、剪下遮光处理过的叶片,去掉黑纸片, 4、把叶片浸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放在 大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的绿色褪去; 5、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干净,放在培养 皿中,滴加碘液; 6、观察现象。
带火星的火柴杆能重新燃烧起来。产生了氧气
三、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探究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
目的: 说明绿叶在光下能吸收二氧化碳
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实验: 1、选取两片大小相近的暗处理过的叶片a 和b; 2、将叶片a放入成有少量清水的大锥形瓶 A中,叶片b放入盛有少量氢氧化钾溶液 (氢氧化钾溶液有很强的吸收二氧化碳 的作用)的大锥形瓶B中,锥形瓶口都用 切开的软木塞和棉花密闭封口,使外界 的气体不能进入锥形瓶中。

苏教版生物七上第三节《 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word教案四

苏教版生物七上第三节《 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word教案四

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对于这一节,我打算从以下四个方面来阐述:一、教材分析;二、学情分析;三、重点突出和难点突破;四、教学实施。

一、教材分析《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是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中第六章的第三节,主要内容是阐述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和产物,通过实验重点介绍植物光合作用主要产物淀粉和氧气,主要原料是二氧化碳,从而说明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阐述绿色植物作为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的重要地位。

通过对这一节的学习使学生们能够认识到绿化的重要意义。

同时为更好的学习下一节呼吸作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此我的解读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在人教版教材中是用3节内容来进行教学的,但是对于苏教版的教材来说,却将其合并成了一节,这在无形当中就给了教师充分的发挥空间。

我觉得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实验、演示实验、录象、科学家的故事(普利斯特利实验)等手段丰富教学过程。

那么,这节可以用到的课外素材主要有以下5点:1.17世纪上半叶比利时医生经过5年的实验首次提出了水参与植物体有机物合成的观点。

2.1637年,我国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论气》中,已注意到空气和植物的关系,提出“人所食物为气所化,故复于气而”。

3.1727年英国植物学家斯笛芬·黑尔斯才提出植物生长时主要以空气为营养的观点。

4.1782年。

瑞士的牧师极恩·森尼别在化学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植物“净化”空气的活性,除与光照密切相关,还取决于所“固定的空气”。

5.1785年,在弄清空气的组成成分后,人们才明确认识到植物的绿色部分在光下释放出的气体是氧气。

在学习这节知识之前,学生已经有了一些知识储备,在第五章第一节《植物种子的萌发》的学习中,已经知道淀粉有遇碘液变蓝的特性;通过本章前2节的学习,知道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从普利斯特莱的实验中发现的,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在绿色植物叶片中的叶绿体上。

这样就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并且通过对光合作用的学习,我希望可以为他们下一节呼吸作用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年级生物上册3.6.3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教案新版苏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3.6.3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教案新版苏教版

第三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说明绿色植物的细胞在光下能够制造淀粉,同时释放氧气。

b.说明二氧化碳和水是绿色植物的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c.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通过本节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1、教学重点:a.说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b.说明绿叶在光下制作淀粉的同时还释放出氧气。

c.说明二氧化碳和水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2、教学难点: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和释放出氧气的实验操作。

二、教学流程(第一课时)课前准备:把一盆生长旺盛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三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上新课前,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叶片的哪些细胞含有叶绿体?回答:叶肉细胞和保卫细胞中含有叶绿体。

师:很好,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那我们如何去验证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做实验证明。

(二)解疑导拔,合作探究实验指导:1、剪取你所喜欢的形状的黑纸片(小于叶片),从上下两面将处理过的天竺葵叶片遮盖起来,然后放于光下照射30分钟。

2、摘下叶片,去掉黑纸片(观察叶片的颜色的变化),把黑纸片放入盛有适量酒精的小烧杯里,水浴加热,观察叶片的颜色变化。

3、用自来水冲洗叶片,再向叶片滴加碘液。

4、稍停片刻,用自来水冲洗碘液,观察叶片的颜色变化。

请同学们根据实验现象,思考讨论下列问题:1、为什么要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2、水浴加热后,叶片变为什么颜色?3、加碘液后,叶片变为什么颜色?能否判断叶在光下制作的是什么物质?学生实验回答1: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将用于实验的植物叶片中的淀粉除去。

不至于影响实验想象。

师:很好,在黑暗处叶片不能再进行光合作用,叶片中原有的淀粉一部分通过叶脉运输到其它部位,还有一部分被呼吸作用消耗掉。

回答2:水浴加热后,叶片变为白色。

师:为什么变为白颜色呢?回答:略。

师:由于酒精溶解了叶绿素,从而去除了叶片中的绿色。

第三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课件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三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课件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1 验证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
目的: 说明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 材料用具: 盆栽的天竺葵,黑纸片,曲别针,
酒精,碘液,大烧杯,小烧杯,培 养皿,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 镊子,火柴,清水 知识储备:
1、根据已有的实验证实,淀粉遇碘变蓝。
方法步骤 阅读课本p99页实验,小组思考讨论相关问题
1、暗处理(对叶片为什么要暗处理?) 2、部分要遮光(对叶片为什么要遮光?怎样遮? ) 3、光照(遮光后为什么又照光?)
答: 酒精能溶解叶绿素,防止干扰观察

④向叶片滴加碘洒,是为了验证:
答:
检验淀粉的存在

⑤加碘酒后未遮光部分变成了蓝色,说明这部分叶
片中有什么形成?
答:
淀粉

⑥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答: 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 ; 或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2 绿叶在光下产生氧气
知识储备: 氧气难溶于水,且具有
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 条复燃。
第三节 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

二氧化碳 + 水
有机物 + 氧气
叶绿体
1.说明绿色植物细胞在光下能够产生淀粉,同时释放氧气。 2.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和水。 3.列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的公式。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绿色植物像 是一个加工厂,利用光能合成储存了能量的 有机物,那么这些有机物是什么?又如何检 验?绿叶制造有机物又需要哪些原料?
4、取下黑纸片
5、酒精脱色
(酒精脱色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隔水加热?) 6、滴加碘液 (根据呈现颜色的不同,能判断叶在光下制造的是什么 物质吗?) 7、显色(结合清洗结果,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1 验证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

《第三节 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三节 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合作学习法:在课堂讨论、实验探究等环节中,学生分组合作,相互交流、协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模型构建法: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尝试构建光合作用过程的概念模型,如绘制光合作用过程图或制作简易的模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归纳总结能力。
教学过程
六、教学过程
条件:光、色素、酶
过程:光能→电能→活跃化学能(ATP、[H])
二、暗反应
场所:叶绿体基质
原料:二氧化碳、C₅、ATP、[H]
产物:糖类等有机物、C₅
条件:多种酶
过程:二氧化碳固定→C₃还原
三、光合作用的实质
物质转化:6CO₂+ 12H₂O→C₆H₁₂O₆+ 6O₂+ 6H₂O
能量转化:光能→活跃化学能→稳定化学能
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概述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包括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
理解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转化(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水转化为氧气)和能量转化(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实质。
阐明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的重要地位。
2.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光合作用过程的示意图和相关实验数据,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第3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六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第三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是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中关于光合作用知识体系的核心内容。在学生已经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场所等基础知识后,本节深入探究光合作用的实质,即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过程。教材通过详细阐述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包括原料、产物、条件以及反应场所等,使学生全面理解光合作用是如何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合成有机物的,这对于学生构建完整的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概念具有关键意义,同时也为后续学习呼吸作用等其他生理过程奠定了重要基础。

6.3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精讲课件)-七年级生物上册精品课堂(苏教版)

6.3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精讲课件)-七年级生物上册精品课堂(苏教版)
在二氧化碳正常的环境下,绿叶会生成淀粉吗?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如果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如何验证?
2. 做出假设
① 绿色植物作为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已知
②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③ 淀粉遇碘变蓝
假设1 推测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的原料
正常空气

无二氧化碳空气

滴加 碘液 叶片 颜色 变化
2. 氢氧化钾溶液有什么作用? 吸收二氧化碳
3.两个锥形瓶的大小,其中放置的液体体积等需要一样吗? 需要一样,单一变量原则
4. 实验结论 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原料
03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实验结果分析
1. 将带细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后,发生什么现象?此现象 说明了什么?
——细木条复燃;说明有氧气产生。 2 .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实验
暗处理
部分遮光
照光
把一盆生长旺盛的天竺 葵放到暗处一昼夜。
上下如两何面遮都?遮住
耗尽目原有的的?淀粉
产目生的淀?粉
取下黑纸片 脱色
滴加碘液
显色
为什么要脱 色?如何脱?
结果?
科学探究的第四步
放入酒精内隔水加热 用清水漂洗后滴加碘液
叶片颜色的变化
遮光部分
未遮光部分
黄白色
黄白色
不变蓝
变蓝
得出结论
第三节 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 主要产物是什么呢?
科学探究的第二步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是淀粉
假设
科学探究的第三步
1.假如绿叶在光下确实产生了淀粉,你如何检验淀粉的存在? 2.如何确定叶片中的淀粉就是绿叶在光下产生的?而不是原来就有 的? 3.本实验为何就选择叶进行光合作用?

苏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 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说课

苏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 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说课
• 实验结束,要求学生把有活性的轮叶黑藻放入池塘中,清 洗仪器并摆放好,培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观和 良好的实验习惯。
自我反思及评价
•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 主体,教师为指导的新课标理念。以提高 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为目标, 鼓励学生在实验方法上大胆创新,跳出原 有思维框架,并且在实验过程渗透实事求 是的科学态度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教育, 充分体现了新课标要求。
• 教材中给出的的提示以及传统该实验的思路是在一个密 闭的环境中,以二氧化碳为变量,给予植物光照,通过检测 植物是否产生了淀粉从而判定二氧化碳是否为光合作用的原 材料。然而,该实验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以下问题:
1、本实验是参照”植物在光合作用下产生淀粉“的实验方 法和过程,无创新性,并且局限了学生的思维
• 3、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若A烧杯中溶液颜色由红色变成紫色 ,B烧杯中颜色无变化,则说明光合作用消耗了二氧化碳,若都 不变色,则说明光合作用不消耗二氧化碳。
图一
图二
教学过程
H20
CO2
光合作用 的基本过

有机物 氧气
二氧化碳+

光 叶绿体
有机物பைடு நூலகம்
+
氧气
• 通过复习让学生再次认识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必须材料 ,并且产生质疑,二氧化碳在光合作用真的是必需原材料 吗用什么来验证呢?进而让学生对本实验产生浓厚的兴趣 。
教学重难点
• 1、能独立操作实验,加深对光合作用的理 解。
• 2、理解实验原理和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
• 1、小组讨论交流、并合作完成实验操作。 • 2、教师观察并指导学生操作实验,并对实
验进行分析总结。
实验内容设计

七年级生物上册 3_6_3 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课件 苏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 3_6_3 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课件 苏教版

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 ,A和B其中有淀粉
生成的装置是 B

七年级生物上册 3_6_3 植物光 合作用的实质课件 苏教版
本课件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本课件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本课件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毕请自行删除
绿色植物是一个巨型的生产有机物的天然“工 厂”,能在光照条件下,利用二氧化碳和水作为原 料生产出产量巨大的有机物,养活地球上几乎所有 的生物。那么,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是什
步骤四:
摘下叶片,去掉黑纸片, 观察叶片的颜色变化
步骤五:
把叶片放入盛有适量 酒精的小烧杯中,水 浴加热。
目的: 使叶绿素溶解于酒精
中,叶片不再显示绿色, 防止干扰观察。
步骤六: 用自来水冲洗叶片,再滴加碘液
步骤七:
稍等片刻,用自来水冲掉碘液,观察 叶片颜色变化。
结果:
没有遮光的部分显蓝色。
片中有什么形成?
答:
淀粉

二、光合作用的探究
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莱设计了 这样一个实验:将点燃的蜡烛和小鼠分 别放在一个密闭的玻璃罩内,结果蜡烛 熄灭了,小鼠也窒息死亡。然后,他将 绿色植物也放入玻璃罩内,重复上述实 验,蜡烛不熄灭,小鼠也不窒息了。于 是他得出结论:植物可以更新空气。限 于当时科学的发展水平,普里斯特莱并 不知道空气中的哪种成分在起作用,也 没有认识到光在其中的关键作用。
1、在上述实验中:
①将天竺葵进行暗处理的目的是:
答: 将叶内原有的淀粉运走或消耗掉

②将叶片的一部分用叶夹夹住,这种方法在
在实验中叫做:
答:
对照实验

③叶片为什么要用酒精脱色?
答: 酒精能溶解叶绿素,防止干扰观察 。

6.3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第3课时)说课稿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苏教版)

6.3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第3课时)说课稿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苏教版)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预见到的问题可能包括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困难、实验操作的误差等。应对策略是采用直观的教学工具,如模型和动画,以及重复实验步骤以减少误差。课后评估教学效果,我会通过学生的作业、课堂表现和反馈来评估。具体反思和改进措施包括:对学生的理解程度进行定期检查,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针对学生的疑问和困难,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解释;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探究式教学法: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实验、观察、分析等方式,自主探究问题的答案,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3.互动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促进知识的内化。
选择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是,它们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1)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光合作用的过程。
(2)运用比较、归纳的方法,探究光合作用的意义。
(3)通过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提高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3)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3.设计实验或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自参与观察和操作,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体验感。
4.组织小组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5.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激发他们的内在学习动机。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本节课我将采用以下主要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习的实用性。
这些互动方式的设计旨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课件(1)

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课件(1)
5. “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的实验证明了(A) A. 光合作用的条件之一是光,产物有淀粉
B. 光合作用需要光才能进行,并释放氧气
C. 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和氧气
D. 光合作用有光无光都可进行
6. 光合作用的实质是(D) A. 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B.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C. 分解有机物,贮存能量 D. 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绿 (3)经过图③所示步骤的处理后,小烧杯中的溶液逐渐变成_____色,脱色后的叶片呈现 黄___白___色。
变蓝 (4)经过图④所示步骤的处理后,叶片未遮光部分
,原因是绿叶在光下制造
了 淀粉 。
迁移冲浪
8. 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天竺葵的绿色叶片放在暗处12小时,再将此叶片一半曝光,一半用锡箔遮光。经过一段时间光照后,用碘蒸汽处
• 目的:

使叶绿素溶解于酒精中,叶片
不再显示绿色(此时呈现黄白色),
从而使未来的显色更明显。
首次漂洗 洗去酒精
• 步骤六:滴加碘液
• 用自来水冲洗叶片,再滴加碘液
回顾有关步骤及其目的
暗处理
设置对照实验
部分遮光
鉴定叶片中是否存在淀粉
照光
使叶片中的淀粉运走或耗尽
酒精脱色
促使叶片重新产生淀粉
滴加碘液
步骤三:照光
把步骤二处理 过的天竺葵放在阳 光下照射30min。
提示: 没有用黑纸片遮盖
的部分可以在光下进行 光合作用。
步骤四:取下黑纸片
摘下被遮盖的叶片,去掉黑纸 片,视察叶片的颜色有无变化
步骤五:酒精脱色
把叶片放入盛有适量酒精溶液的小 烧杯里,再将小烧杯放入一只已经加入 适量热水的大烧杯中,水浴加热。
探究天地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六章 第三节 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课件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六章 第三节  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课件

步骤三:
为什么遮光后又照光?
没用黑纸遮盖的部分可以 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让 淀粉在叶片细胞中重新积 累。
注意:光照时间不能太短 ,否则积累的淀粉太少。
步骤四:
摘下叶片,去掉黑纸片,观察 叶片的颜色变化。
步骤五:
把叶片放入盛有适量 酒精的小烧杯中,水 浴加热。
目的:
使叶绿素溶解于酒精中, 叶片不再显示绿色,显黄 白色.
+
氧气
谢谢
1利用推荐教材组成两套实验装置 2在锥形瓶A中加入自来水
在锥形瓶B中加入等量的氢氧化钾溶液 3把两套装置放在光下照射
4采用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的实验验证 5结果:
a呈现蓝色;b呈现黄白色
结论
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 合作用必不可少的原料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H20
CO2
有机物 氧气
二氧化碳+

光 叶绿体
有机物
结论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是淀粉等糖类。
1 淀粉是一种贮存着大 量能量的有机物。 2 玉米、小麦和水稻等 植物的种子中含有大量 的淀粉。
步骤一:
为什么要把一株生长旺 盛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 一昼夜?
目的
消耗掉其自身的有机物 (如淀粉)
原因:
遮起来的 部位就不 可以进行 光合作用。
步骤二: 为什么要把经过暗处理的天竺葵的叶片从 上下两面用小于叶片的黑纸片遮盖起来?
第三节 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
绿色植物是一个巨型的生产有机物的天然“工
厂”,能在光照条件下,利用二氧化碳和水作为原 料生产出产量巨大的有机物,养活地球上几乎所有 的生物。那么,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是什 么呢?
器材:
一.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带火星的细木条重新燃烧起来。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植物光合作用 能产生氧气
氢氧化钾具有很强的 腐蚀性
氢氧化钾
氢氧化钾有很强的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
三、用实验验证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1.B中加入氢氧化钾溶液的目的是
什么?
2.在锥形瓶A中加入等体积的自来
水的目的是什么?
3.A和B的光合作用的强度一样吗?
A可以进行光合作用,B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植物光合作用 需要二氧化碳
1
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2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3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二次漂洗 洗去碘液
步骤七:显色
稍停片刻,用自来水冲洗,观察叶片的颜色变化。
实验现象:未遮光部分显蓝色,遮光部分不变色。
8.第一次漂选的目的是什么? 洗去酒精
9.根据呈现的不同颜色能判断叶在光下制造的 是什么物质吗? 淀粉特性——遇碘呈蓝紫色。滴加碘液,如果叶
片呈现蓝紫色,说明这部分有淀粉形成;如果没 有变色,呈现黄色,说明没有淀粉形成。
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开启;保卫细胞失水,气 孔关闭。
温故知新
叶片上哪些细胞有叶绿体?
叶肉细胞 保卫细胞
叶片的叶肉细胞 和保卫细胞中和含 有叶绿体
温故知新 为什么叶片呈绿色?
叶绿素→叶片的叶绿体中含有大量的叶 绿素,因而叶片呈现绿色。
小麦在生长期,如果大部分叶片 被害虫吃了,这对麦田的产量会产 生什么样的影响?
10.第二次漂洗的目的是什么?
洗去碘液
将观察到的实验结果记录在表中:
叶片颜色的变化
遮光的部分 没有遮光的部分
放入酒精内隔水 加热
用清水漂洗后, 滴加碘液,再用
清水冲洗掉
绿色 黄白色 绿色 黄白色
黄白色
黄白色 蓝色
结论
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是淀粉等有机物。
6.为什么用酒精而不是水煮叶片来脱色呢?
叶绿素只溶于酒精而不溶于水。
7.为什么用水浴加热而不能用火直接加热酒精?
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 容易引起燃烧,所以用水浴加热
8.绿叶在酒精中脱至什么颜色时,停止加热?
黄白色
首次漂洗 洗去酒精
步骤六:清水漂洗,然后滴加碘液
用自来水冲洗叶片,再滴加碘液
步骤五:酒精脱色
把叶片放入盛有适量酒精 溶液的小烧杯里,再将小烧 杯放入一只已经加入适量热 水的大烧杯中,水浴加热。
4.酒精脱色的目的是什么?
使叶绿素溶解于酒精 中,叶片不再显示绿色, 从而使后来的显色更明显。
5.为什么要脱去绿叶中的叶绿素?
叶绿素呈绿色,如果不脱去,做到后面 的实验时不容易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现象。
步骤二:部分遮光 把经过暗处理的天竺葵的一部分叶
片从上、下两面用小于叶片的黑纸片遮 盖起来,用曲别针夹紧。
2.对叶片为什么要遮光?怎样遮?
让叶的一部分光线不能照射到,另一部分光 线能照射到,这样能检验绿叶光合作用制造氧气 的过程需不需要光。
在叶片上、下两面覆盖不同形状的不透光的 纸片或黑塑料片。
2.对叶片为什么要遮光?怎样遮? 3.遮光后为什么又照光? 4.脱色的目的是什么?酒精脱色到什么程度? 5.为什么用酒精而不是水?为什么用水浴加热 而不是直接用水加热? 6.第一次漂选的目的是什么? 7.根据呈现的不同颜色能判断叶在光下制造的 是什么物质吗?
8.第二次漂洗的目的是什么?
9.此实验能得出什么结论?
• 3、绿色植物除了能产生淀粉,还能够产 生 氧气。
碘液
淀粉遇到碘液会变蓝
淀粉
第一环节
第二环节
第三环节
第四环节
第五环节
合作探究
实验步骤
• 1.暗处理 • 2.部分遮光 • 3.再照光 • 4.取下黑纸片 • 5.酒精脱色 • 6.清水漂洗 • 7.滴加碘液,显色观察
1.对叶片为什么要暗处理?
步骤三:照光
把步骤二处理 过的天竺葵放在阳 光下照射30min。
提示: 没有用黑纸片遮盖
的部分可以在光下进行 光合作用。
3.遮光后为什么又放在阳 光下照光?
目的:是让淀粉 在叶片细胞中重新积 累。
注:取下黑纸片
摘下被遮盖的叶片,去掉黑纸 片,观察叶片的颜色有无变化。
第一环节
第二环节
第三环节
第四环节
第五环节
教师释疑
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
• 目的:
说明绿叶在光下能够产生淀粉
• 器材:
曲别针 火柴 自来水 酒精 盆栽的天竺葵
碘液
黑纸片
大、小两烧杯
步骤一:暗处理
把一株生长旺盛的天竺葵 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1.对叶片为什么要暗处理?
目的:使叶片内的淀粉耗 尽或运走。
原理:经过一段时间的黑 暗条件,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一部分通过叶脉运输到植物 体的其他器官储存或利用; 另一部分则直接在叶片中用 于呼吸作用的消耗。这样叶 片中的淀粉基本消失,实验 时检测到的淀粉是叶片细胞 新积累的淀粉。
二、用实验验证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
方法与步骤:
1.取适量的金鱼藻放在盛有自来水的烧 杯中,用一只短颈漏斗反扣住水中的金 鱼藻,再在漏斗颈上反扣一只装满清水 的试管。 2.将装置放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 观察现象。 3.待试管中的水下降到比烧杯液面低时, 移出并反转试管,使试管口向上。 4.用带火星的细木条迅速插入试管内, 观察发生的现象。
第一环节
第二环节
第三环节
第四环节
第五环节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
• 1、德国科学家 _萨__克__斯_把绿叶放在暗处 数小时,以_消__耗_叶__片_中__部__分_营__养_物__质__,再 把叶片的一部分暴露在光下,另一部分 _遮__光__,经过一段时间后,用__碘_蒸__气_处 理叶片,发现遮光部分的叶片_未__变_蓝__,而 照光部分的叶片__转_变__为_深__蓝__色___。人们 认识到,_绿__色_植__物_在__光__下_能__够_产__生__淀_粉___。 2、淀粉加 碘 可以变蓝,_淀__粉__是一种 储存着大量能量的有机物。
温故知新
显微镜观察叶片结构
叶片平放于_载__玻__片__上
捏紧双面刀片,沿着
和主叶脉_垂__直___方向横切
温故知新 叶片的基本结构
叶片
表皮—— 保护组织 叶肉—— 营养组织 叶脉—— 输导组织
温故知新
3 角质层 1 上表皮 5 栅栏层
7叶 脉 6 海绵层 2 下表皮 4气 孔
温故知新
气孔是怎么开启和闭合的? 气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