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税收(第五版) 第5章 国家预算及预算管理体制
《财政与税收》教学大纲
-3-
4 课时 4 课时
关键概念 复习思考题
第七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二、税收负担 三、税负转嫁
商品税类 商品税类概述 一、商品税的概念及特点 二、商品税的类型 三、商品税税制设计 增值税 一、增值税的概念及特点 二、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三、增值税的纳税人 四、增值税税率 五、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六、增值税出口退(免)税 七、增值税的减免税和起征点 八、增值税征收管理 九、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 消费税 一、消费税的概念及特征 二、消费税的征税范围 三、消费税纳税人 四、消费税的税目和税率 五、消费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六、出口应税消费品退(免)税 七、消费税征收管理 营业税
第九章 第一节
第二节
财产税类及其他税类 财产税类及其他税类概述 一、财产税类概述 二、资源税类概述 三、行为税类概述 房产税
-5-
4 课时 4 课时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一、房产税的概念 二、房产税的纳税人和征税范围 三、房产税的计税依据、税率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四、房产税的减免规定 五、房产税的征收管理 车船税
一、车船税的概念 二、车船税的纳税人和征税范围 三、车船税的计税依据、税率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四、车船税的征收管理 契税 一、契税的概念 二、契税的纳税人和征税范围 三、契税的计税依据、税率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四、契税的征收管理 资源税 一、资源税的概念 二、资源税的纳税人和征税范围 三、资源税的税目和税率 四、资源税的计税依据、税率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五、资源税的征收管理
土地增值税 一、土地增值税的概念 二、土地增值税的纳税人 三、土地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四、土地增值税的计税依据 五、土地增值税的税率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六、土地增值税的征收管理 城镇土地使用税 一、城镇土地使用税的概念 二、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纳税人和征税范围 三、城镇土地使用税的计税依据 四、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税率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五、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税收优惠 六、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征收管理 耕地占用税 一、耕地占用税的概念 二、耕地占用税的纳税人、征税范围和税率
财政与税收(第五版) 习题及参考答案
财政与税收(第五版) 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习题一、选择题1. 财政的职能主要有( )。
A. 资源配置B. 收入分配C. 经济稳定D. 财政监督2. 市场失灵的表现有( )。
A. 公共产品B. 外部效应C. 信息不充分D. 自然垄断3. 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区别的主要标准是( )。
A. 非排他性B. 非竞争性C. 不可分割性D. 排他性4. 财政分配的主体是( )。
A. 企业B. 国家C.家庭 D. 社会团体与组织5. 财政产生的条件有( )。
A. 社会条件B. 文化条件C. 经济条件D. 历史条件E. 政治条件6. 属于典型的负外部性的例子是( )。
A. 海上灯塔B. 汽车尾气C. 企业对资源的配置D. 义务教育二、判断题1. 无论是在计划经济还是在市场经济下,财政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
( )2. 现实经济生活中,客观存在着这样一些物品,它们满足我们的共同需要,在同一时间中可使多个个体得益,并无须通过竞争来享用,这些物品被叫做公共产品。
( )3. 税负不变是财政稳定经济职能的目标构成要素。
( )4. 财政产生的首要条件是政治条件。
( )三、名词概念1. 财政2. 市场失灵3. 外部效应4. 公共产品5. 资源配置四、问答题1. 市场失灵的原因以及表现。
2.资源配置职能的含义以及实现该职能的财政手段。
3.收入分配职能的含义以及实现该职能的财政手段。
4. 经济稳定职能的含义以及实现该职能的财政手段。
第二章习题一、选择题1.政府为履行职能,取得所需商品和劳务而进行的财政资金支付,是( )。
A.政府预算 B.财政收入 C.财政支出D.财政政策2.当产生( )的结果时,是因为购买性支出增加。
A.劳动力的工资率降低B.社会生产萎缩C.资本的利润率降低D.国民收入增加3.从世界各国的情况看,财政支出总量及占GDP比重的变化趋势是( )。
A.绝对量增长,相对量也增长B.绝对量下降,相对量也下降C.绝对量增长,相对量下降D.绝对量下降,相对量增长4.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险运行模式是( )。
财政与税收A 第五章 国家预算及
6 .企业会计制度改革实施至今。
1993年7月,我国企业会计进行了重大改 革,逐渐与发达国家接轨。《两则》的颁 布实施及国家颁布的一系列对预算外资金 的管理规定、办法,客外资金逐渐减少。
讨论:为什么要加强对我国预算外资金的 管理?
决算草案由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 在每一预算年度终了后按国务院规定的时 间编制、具体事项由国务院财政部门部署。 决算草案的审批和预算草案的审批的程序 相同,各级政府决算批准后,财政部门要 向本级各部门批复决算,地方各级政府还 应将批准的决算,报上一级政府备案。
第二节 预算外资金
一、预算外资金的内涵 1.预算外资金属于国家财政资金的范畴, 它是与预算资金相对而言。 2.预算外资金是按照国家法律、法规 和财政制度的规定设置的。它的范围、项 目和使用方法都必须按国务院和国务院授 权部门的有关规定办理。
这一时期,企、事业单位财政下放,折 旧基金全部留给企业和主管部门及利润留 成,使预算外资金迅速发展。到1976年, 预算外收入达27232元,相当于预算收入 的35.5%。
5.从改革开放起步到企业会计制度改 革。
这一时期,即1978年到1993年7月,预算 外资金迅速增加,由1980年的557.4亿元跃 升至1993年的324331亿元,相当于预算收 入的94.5%,由最初的政府预算的必要补 充发展成为与预算内资金并驾齐驱的“第 二预算”,是预算外收入飞速发展的阶段。
单一预算编制简单,目的单纯,易于为立法机 关在总收支方面控制和为社会公众所了解。但 是它也存在如下缺点:预算资金的来源及使用 方向划分不清,易于造成经济性开支与建设性 开支相互挤占,加大消费与积累的矛盾; 对各项支出的实际效益很难进行有效的监督, 也不便于在预算安排上进行科学的划分和宏观 决策管理等。正是这些缺点,使得单一预算不 能适应我国预算管理的需要了,故对其进行改 革。
财政与税收(第五版) 配套课件
第一节 财政及其特征
❖ 三、财政的一般概念 ❖ (一)“财政”一词的来源 ❖ (二)财政的特征 ❖1. 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 ❖2. 财政分配对象是社会产品且主要是剩余产品 ❖3. 财政分配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 (三)财政概念的一般表述 ❖ 财政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对一部分社
会产品进行的集中性分配,可以简称为“以国家 为主体的分配”。
第二节 政府与市场
❖ 二、市场失灵及其表现 ❖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本身无法有效配置资源,从而
引起收入分配不公平及经济社会不稳定的态势。
1. 公共产品 2. 外部效应 3. 自然垄断和规模经济
4. 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 5. 收入分配不公平 6. 宏观经济不稳定
第二节 政府与市场
❖ 三、政府失灵及其表现 ❖1. 政府决策失效 ❖2. 政府机构和公共预算的扩张 ❖3. 公共物品供给的低效率 ❖4. 政府的寻租活动
❖量出为入是指应考虑国家最基本的财政支 出需要来确定收入规模。量出为入肯定了 政府公共支出保持必要数量的重要作用。
2.公平与效率兼顾原则
❖兼顾公平与效率是评价一切社会经济活动 的原则。在财政支出活动中也存在公平和 效率,也应该遵循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原则, 不能只顾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但是 在具体的政策实施中,一国政府可以根据 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形势侧重于某一方面。
配置效率用什么指标来表示、如何通过政府与市 场的有效结合提高资源配置的总效率以及财政在 配置资源中的特殊机制和手段。 ❖在实际生活中,各国政府通常是采取某些指标 (如失业率和经济增长率)或由若干指标组成的 “景气指数”来表示资源配置效率,我国当前主 要是采取GDP增长率指标。
第三节 财政的职能
❖ (三)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主要内容 ❖1. 调节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 ❖2. 调节资源在不同地区之间的配置 ❖3. 调节全社会资源在政府和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
财政与税收(第五版)模拟试题及答案(4套)
第1套试卷一、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不选、错选均不得分)1.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区别的主要标准是( )。
A. 非排他性B. 非竞争性C. 不可分割性D. 排他性2.财政用于文教科卫方面的支出属于( )。
A.补偿性支出B.购买性支出C.转移性支出D.积累性支出3. 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主要应由( )承担。
A.农民自身B.商业银行C.社会力量D.国家财政4. 政府以国家信用为依托取得的财政收入是( )。
A.存款 B.国债 C.税收 D.罚款5. 各国政府偿还国债的基本手段是( )。
A.设立偿债基金B.依靠财政盈余C.通过预算列支D.举借新债6. 我国的预算体系由( )组成。
A. 中央和地方两级预算B. 中央、省、市三级预算C. 中央、省、市、县四级预算D. 中央、省、市、县、乡五级预算7.按预算的编制方法的不同,国家预算可分为( )。
A.零基预算B.增量预算C.复式预算D.单式预算8. 根据财政政策具有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来划分,财政政策可分为( )。
A. 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B. 扩张性财政政策C.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D. 紧缩性财政政策9. 税收法律关系中的征税主体,包括( )。
A.国家税务局B.海关C.地方税务局D.代扣代缴单位10.整个税收征管过程的核心环节是( )。
A.税务登记B.纳税申报C.税款征收D.税务检查二、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括号里标√或×)1. ( ) 无论是在计划经济还是在市场经济下,财政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
2. ( ) 通常在经济衰退阶段,转移性支出会自动降低。
3. ( ) 在财政支出总额中,购买性支出所占的比重越大,政府所配置的资源规模就大,财政活动对生产和就业的直接影响就越大。
4. ( ) 财政收入规模与财政支出规模密切相关,但在变化趋势上一般不具有一致性。
5. ( ) 国债偿债率是指一国一定时期的国债累积发行余额与当年GDP的比率。
【精编版】《财政与税收》国家预算与国家决算共29页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1、不要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精编版】《财政与税收》国家预算与国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家决算
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体制以及税制改革
(二)部门预算的内容
部门预算是全面反映部门收支活动的预算
1.反映部门的所有收入和支出(一般预算的收支、 基金预算的收支)
2.预算内收支、预算外收支 3.财政部门直接安排的预算拨款,其他具有预算
分配权的部门安排的支出
收入测算:根据历年收入情况和下一年增减 变化因素
支出测算:根据国家现有的经费开支政策和 规定,按预算年度所有因素和事项,分别轻 重缓急测算每一级科目的支出需求
询价
3.政府采购程序和政府采购合同
采购程序:确定采购要求、签订采购合同、管理 执行采购合同
从三个层次上提高财政支出效益: (1)从财政部门自身的角度,强化支出管理,
硬化预算约束,降低交易费用;
(2)从政府部门及采购代理机构角度,招标竞 价,从中选优,节约资金,提高质量;
(3)从财政部门与采购人及供货商之间关系角 度,减少共谋和腐败。
围不同 的短缺商品
围,广泛的商品目录
管理手 通过直接的行政手 通过间接的规范采购 段不同 段(分指标审批) 方式和财政监督来实
现
(二)我国《政府采购法》的主要内容 1.政府采购当事人—在政府采购中享有 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各类主体,包括采购人、 供货商和采购代理机构。
2.政府采购方式 招标方式:公开招标、邀请招标 非招标方式: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
三、国家预算原则
含义---国家预算形式和体系以及编制国家 预算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方针。
1.公开性 2.可靠性 3.完整性 4.统一性 5.年度性 预算年度:历年制预算年度、跨年制预算年度
第二节 我国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建设
一、推进依法理财,加强预算管理和监督
1.加强和改善预算编制工作 2.细化预算和提前编制预算 3.加强对超收收入使用的监督 4.严格控制不同预算科目之间的资金调剂 5.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
财政与税收-选择题
第一二章:单项选择1.从财政学对物品的区分标准角度分析“设置岗亭不允许载货汽车通过的桥梁”属于( B )A.纯公物品B.混合物品C.私人物品D.以上都不是2.一般来说,下列哪些物品是纯公共物品( B )。
A.花园B.国防C.教育D.私人住宅3、从财政的本质来看,财政体现的是( B )。
A.以社会团体为主体的分配关系B.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C.以企业为主体的分配关系D.以事业单位为主体的分配关系4.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属于财政分配范围的是( C )。
A.公务员的工资B.法院法官的工资C.企业职工的工资D.解放军战士的津贴5.财政产生的政治条件是(C)A 生产力的发展B 剩余产品的出现C 国家的产生D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6 .把财政思想上升到理论进行论述,使财政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是(A)B凯恩斯C萨缪尔森D马斯格雷夫7 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财政应采取的政策是BA 财政平衡政策B 财政结余政策C 财政赤字政策D 略有赤字政策8、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分析( A )是确定政府经济作用的主要依据。
A.市场失灵B.计划失灵C.GNPD.GDP9、如果政府把促进经济增长作为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通常要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以刺激总需求,一般情况下,这会导致( B )。
A.物价水平下降或就业增加B.物价水平上升或就业增加C.就业机会减少或通货膨胀D.通货紧缩和就业机会增加10、在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上,从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看,我国在近期内应( B )。
A.公平优先,兼顾效率B.效率优先,兼顾公平C.牺牲公平以实现效率- D.牺牲效率以实现公平三、多项选择题1、市场失灵的表现主要有(ABCD )。
A.垄断B.公共物品C.外部效应D.信息不充分E.无形之手2、经济稳定包含(ABC )多重含义。
A.充分就业B.物价稳定C.国际收支平衡D.发展E.增长3、一般来说,下列(CDE)是准公共物品。
准公共产品既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又具有私人产品的属性。
《财政与税收》课程练习题
《财政与税收》课程练习题《财政与税收》练习题第一章总论一、单项选择题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①企业②国家③家庭④社会团体与组织2.财政分配属于社会再生产的()①生产环节②分配环节③交换环节④消费环节3.( )形式在社会主义的社会产品和国民收人分配中居于主导地位①财政分配②信贷分配③价格分配④工资分配4.财政分配的目的是()①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大国家②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经济效益③实现国家职能④维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5.主张“财政是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财政是国家财政”的观点是()①国家分配论②价值分配论③国家资金运动论④社会共同需要论5.财政产生的首要条件是()①社会条件②历史条件③经济条件④政治条件6.财政产生的必要条件是()①社会条件②历史条件③经济条件④政治条件7.现实经济生活中,客观存在着这样的一些物品——它们满足我们的共同需要,在同一时间中可使多个个体得益,并无须通过竞争来享用,这些物品被叫做( )①私人产品②混合产品③公共产品④集体产品8.属于典型的负外部性的例子的是( )①海上灯塔②汽车尾气③企业对资源的配置④义务教育9.下列那一项不是财政稳定经济职能的目标构成要素( )①充分就业②税负不变③物价稳定④国际收支平衡10.马斯格雷夫的财政三职能包括( )①宏观调控、收入分配、稳定经济②配置资源、监督管理、稳定经济③配置资源、收入分配、稳定经济④配置资源、监督管理、维护国家二、多项选择题1.财政产生的条件有()①社会条件②文化条件③经济条件④历史条件⑤政治条件2.奴隶制国家的财政支出主要是()①战争②王室费用③祭祀④兴修水利支出⑤纳贡支出3.下列属于产生正外部性的例子有( )①知识或发明的产生②河水污染③对传染病的预防④滚滚浓烟⑤员工培训4.市场经济中政府的政治作用和经济作用在本质上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政府的经济作用主要有( )①反对垄断,鼓励竞争②维护经济稳定③克服外部性④控制风险和不确定性⑤促进社会公平5.综合现有的政府失灵理论和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真实存在,政府失灵的表现和成因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垄断②政府决策失效③“寻租”④投票悖论⑤政府决策执行失效5.导致收入分配不公平的原因有( )①个人的初始禀赋差异②垄断③劳动能力的丧失④商业欺诈⑤产品品质6.财政职能是指财政的内在功能与职责,市场经济制度下的财政职能包括:( )①维护国家②配置资源③分配收入④稳定经济⑤监督管理三、名词解释题1.财政2.社会总产品3.国民收人4.外部性5.帕累托最优6.价格分配四、简答题1.简述财政是如何产生?2.简述财政分配与工资分配的相互关系。
财政学(第五版)课件:税收原理
第二节 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
一、税收术语
(一)纳税人 (二)课税对象 (三)课税标准 (四)税率 (五)税收能力和税收努力 (六)起征点与免征额 (七)课税基础
《财政学》(第五版)
税率的划分-- 比例税率、定额税率、累进税率
税
率
累进
比例 定额
税基
0 图8-1定额税率、比例税率和累进税率
给弹性较小、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的课税不易转嫁 3. 课税范围宽广的商品较易转嫁,课税范围狭窄的难以转
嫁。 4. 对垄断性商品课征的税容易转嫁,对竞争性商品课征的税
较难转嫁 5. 从价课税的税负容易转嫁,从量课税的税负不容易转嫁
《财政学》(第五版)
第四节 税负的转嫁与归宿
S’
D P
P
D
S’
P2
《财政学》(第五版)
第三节 税收原则
一、税收中的公平与效率
(equity and efficiency for tax )
二、公平类税收原则与效率类税收原则
(equity criterion and efficiency criterion )
三、税收中性(neutrality)问题
(tax neutrality )
税收原理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什么是税收 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 税收原则 税负的转嫁与归宿
《财政学》(第五版)
The principles of taxation
8.1 The definition of taxation 8.2 The terminology and the classification of
《财政学》(第五版)
本章小结
预算管理体制-分税制 (ppt 46页)
1994年以前的财政收入,中央占3成,地方拿7成
两个比重”变动情况
年度 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的比重 (%)
1978 31.1 15.5 1980 25.5 24.5 1985 22.2 38.4 1989 15.7 30.9 1990 15.7 33.8 1991 14.5 29.8 1992 12.9 28.1 1993 12.3 22.0
财权的划分
中央税、地方税和共享税
特征:
地方1993年应得的财力不变(以1993年为基期) 中央拿大头(税源稳定、税基广、易征收的税种大部
分划归中央),地方拿小头,地方缺口由转移支付 弥补 只限于中央和各省之间,不涉及到省以下
征收机关
征收税种
国税局系统
增值税、消费税、车辆购置税、铁路、银行总行、保险总公司集中缴纳的营业
1994 10.8 55.7 1995 10.3 52.2 1996 10.4 49.4 1997 11.0 48.9 1998 11.7 49.5 1999 12.8 51.1 2000 13.5 52.2 2001 14.9 52.4 2002 15.7 55.0 2003 16.0 54.6 2004 16.5 54.9 2005 17.2 52.3 2006 18.5 52.8
地方政府进行财政政策实验的成本远低于中央政府,多样化 得实验方案有助于推动公共政策的创新和“技术进步”。
家庭联产承包制、农村税费改革、增值税转型、燃油税、房 产税
另外:政治人才的输送地
财政三大职能在政府间的划分
财政学课件: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体制26页PPT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财政与税收
3、摊派法。是指政府在偿还或支付 经费时,对于债权人或其他支付 对象不付现金,而付给国债,或 者付给部分现金加上部分国债。
4、公卖法。是指政府委托经纪人在 证券交易所出售国债的方法 。
(二)国债的发行价格 1、平价发行 2、折价发行 3、溢价发行
二、国债的偿还 (一)国债偿还的资金来源
1、基金偿还 2、国家调换偿 3、预算列支偿还 4、预算盈余偿还。 (二)国债的偿还方式 1、直接偿还法 2、抽签偿还法。 3、市场购销法 4、调换偿还法。
财政与税收
南航大 经济与管理学院
杨晓明 2002.11.
第一章 财政概论
1.1 财政及其特征 1.2 财政的职能 1.3 财政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
1.1 财政及其特征
一、从财政现象认识财政概念 • 财政是政府的收支活动,并通过
其收支来决定收入分配和资源配 置。 二、从财政特征认识财政概念 (一)财政一般特征 1、财政分配以国家为主体。
二、国家与国有企业的利润
分配关系
一方面,国家以社会管理者的身 份,凭借政治权力,以税收形式 参与国有企业的利润分配;另一 方面,国家以所有者的身份,凭 借财产权力,以上缴国有资产收 益的形式参与国有企业的利润分 配。
2.3 “费改税”改革
• 以清理整顿预算外、制度外资 金和各种收费为前提,使政府 税收、规费、使用费和与政府 财力无关的商业性收费分流归 位的一种综合性税费改革。
3、按财政管理模式分:集权式财政管理 体制、包干式财政管理体制和分权式财 政管理体制。
二、建立财政管理体制的原则
(一)统一政策与分级财政相结合 (二)规范性与灵活性相兼顾 (三)独立性与约束性相协调 (四)财权和事权相对称
三、我国现行财政管理体制――分税制
大学财政学课件第五章
累进税率。是按课税对象数额的大小,划分若干等级,每个等级由低到高规定相应的税率,课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越高。累进税率因计算方法的不同又可分为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
全额累进税率是指把课税对象的全部按照与之相对应的税率计算征税。超额累进税率是把课税对象按数额大小划分为不同等级,每个等级由低到高分别规定税率,各等级分别计算税额。一定数额的课税对象同时使用几个税率。
税目的设计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列举法,即按照每一种商品或经营项目分别设计税目,如电视机、电脑等,一种商品就是一个税目;另一种是概括法,即按照商品大类或行业设计税目,如金属制品类,塑料制品类等,一个大类商品就是一个税目。
与课税对象相关的另一个概念是税源。税源是指税收的经济来源,各种税有不同的经济来源。有的税种的课税对象与水源一致,如所得税;有的税种课税对象与水源不一致,如财产税。
税收的三种形式特征是统一的整体。税收的形式特征不因社会制度不同而改变。
1
2
3
4
02
税收术语
纳税人是税法上规定的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纳税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还有扣缴义务人,是指税法规定的在其经营活动中负有代扣税款并向国库缴纳税款义务的单位。税务机关按规定付给扣缴义务人代扣手续费。
把税收划分为中央税和地方税,是由国家在政治和经济上实行分级管理的体制所决定的。中央税和地方税的划分方法因国家政治体制和管理体制的不同而不同。
第二节 税收负担与税负的转嫁
税收负担
01
税收负担是指整个社会或单个纳税人实际承受的税款。依据考察层次的不同,主要分为宏观税收负担和微观税收负担。
02
宏观税收负担水平是以税收收入占GDP或GNP的比重来衡量。宏观税负水平与经济水平密切相关,发达国家一般高于发展中国家;同类国家之间的差距是很大的。
财政与税收第五章:政府预算(考前整理)
政府预算:指按照一定的法律程序编制和执行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政府预算的原则:公开性;可靠性;法律性;统一性;年度性。
★中央预算调整方案审批权限:人大常委会。
★复式预算:把预算年度内的全部财政收支,按收入来源和支出性质不同,分别编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
部门预算:指一个部门编制一本预算的预算制度。
★预算外资金是未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
预算外资金的特点:财政性;专用性;分散性。
预算调整方案由本级政府财政部门负责具体编制。
调整方案中应当列明调整的原因、项目、数额、措施及有关说明。
3.各级政府财政部门编制的预算调整方案,经本级政府审定后,县级以上政府提请本级人大常委会审查和批准;乡、镇政府提请本级人大审查和批准。
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的调整方案经批准后,由本级政府报上一级政府备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府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包括报表
和文字说明两部分。
四、我国国家预算的改革
(一)部门预算 1. 部门预算定义及组成 部门预算是编制政府预算的一种制度和 方法,由政府各个部门编制,反映政府 各部门所有收入和支出情况的政府预算。
组成:
各部门预算由本部门所属各单位预算和本部门机关经费预 算组成。编制部门预算要求各部门按照财政部门的统一规
点,各级政府预算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
由各级财政部门负责组织编制。
(二)国家预算的执行
国家预算的执行是指各级政府依照立
法机构批准的预算方案,组织筹集预算收
入、安排和使用预算支出的活动与过程。
其内容包括:
1.组织预算收入 2. 拨付预算支出 3. 预算调整
(三)国家预算的决算
国家决算是指经过法定程序批准的年度
户,各单位在统一账户下设立分类账户,实行集中管理, 预算资金不再拨付给各单位分设账户保存。
(2)各单位根据自身履行职能的需要,可以在经批准的预
算项目和额度内自行决定所要购买的商品和劳务,但要由 财政部门直接向供货商支付货款,不再分散支付。 (3)除某些特殊用途外,购买商品和劳务的资金都要通过 国库直接拨付给商品和劳务供货商。
表
现行中央地方支出责任划分
国防、武警经费,外交支出,中央级行政管理费, 中央统管的基本建设投资,中央直属企业的技术 改造和新产品试制费,地质勘探费,中央安排的 中央财政支出 农业支出,中央负担的国内外债务的还本付息支 出,以及中央负担的公检法支出和文化、教育、 卫生、科学等各项事业费支出。 地方行政管理费,公检法经费,民兵事业费,地 方统筹安排的基本建设投资,地方企业的改造和 地方财政支出 新产品试制经费,地方安排的农业支出,城市维 护和建设经费,地方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事 业费以及其他支出。
第二节 预算管理体制
预算管理体制的含义和内容
我国预算管理体制的形式 我国现行的预算管理体制
一、预算管理体制的含义和内容
(一)预算管理体制的含义
预算管理体制是处理中央和地方以及地方各
级政府之间的财政关系的基本制度。预算管理体
制的核心是各级预算主体的独立自主程度以及集
权和分权的关系问题。预算管理体制是国家预算 编制、执行、决算以及实施预算监督的制度依据 和法律依据,是财政管理体制的主导环节。
三、我国现行的预算管理体制
(一)分税制的含义 分税制是指在中央与地方之间以及地方各级之间,以划分各级政府事 权为基础、以税收划分为核心相应明确各级财政收支范围和权限的一 种分级财政管理体制。 分税制的内涵极为丰富,它包括分税、分权、分征、分管。
(二)分税制的内容
1.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划分
2.中央与地方收入的划分 3.中央财政对地方税收返还数额的确定 4.原体制的处理
定和标准表格,全面、系统、准确地将本部门一般公共预
算收支情况、政府性基金收支情况以及“三公”经费支出 情况等都编入部门预算,即部门的所有开支都要在预算中
加以反映,预算中没有列出的项目不得开支。
2.编制部门预算的重要意义
(1)编制部门预算有利于提高国家预算透明度
(2)编制部门预算有利于提高预算的管理水平 (3)编制部门预算有利于社会监督
单式预算
(一)按预算编制的形式分类
复式预算
单式预算是将政府全部财政收支汇集编入一个总 预算之内,形成一个收支项目安排对照表。 复式预算把预算年度内的全部财政收支按收入来 源和支出性质,分别编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 从而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收支对照表。
按照2015年实行的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中央预算和地方各级 政府预算按照复式预算编制,预算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 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应当保 持完整、独立。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应当与 一般公共预算相衔接。 一般公共预算是对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安排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 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维持国家机构正常运转等方面的收支预算。 政府性基金预算是对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一定期限内向特定对象征收、 收取或者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专项用于特定公共事业发展的收支预算。政府 性基金预算应当根据基金项目收入情况和实际支出需要,按基金项目编制,做到 以收定支。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对国有资本收益作出支出安排的收支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 算应当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不列赤字,并安排资金调入一般公共预算。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是对社会保险缴款、一般公共预算安排和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 专项用于社会保险的收支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应当按照统筹层次和社会保险 项目分别编制,做到收支平衡。
第五章 国家预算及 预算管理体制
LOGO
主要内容
国家预算
预算管理体制
第一节 国家预算
国家预算的含义、原则和组成 国家预算的分类
国家预算的编制、审批、执行和决算 我国国家预算的改革
一、国家预算的含义、原则和组成
(一)国家预算的含义
国家预算,也称为政府预算,是指经法 定程序审核批准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政府年 度财政收支计划。 预算由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组成,政府的全 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入预算,不再设立 预算外资金项目。
零基预算
(二)按预算编制的方法分类
增量预算
零基预算是指在编制预算时,财政收支计划指标 的确定,不考虑以前年度的收支执行情况,而是以 “零”为基础。 增量预算是指在编制预算时,财政收支计划指标 是在以前财政年度的基础上按新的财政年度的经济 发展情况加以调整之后确定的。
中央预算
(三)按预算分级管理的要求分类
(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定义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指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 所有财政性资金都纳入国库单一账户管理,收入 直接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支出通过国库单一账 户体系,按照不同支付类型,采用财政直接支付 与授权支付的方法,支付到商品或货物供应者或 用款单位。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内容
(1)财政部门在国库或国库指定的代理银行开设统一的账
(二)预算管理体制的内容
1 2 3 4
预算 管理主体 和层次的 规定
国家 预算管理 权限的划 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预算 收支范围 的划分
预算 调节制度 和方法
二、我国预算管理体制的形式
根据财力的集中与分散、财权的集权与
分权的程度不同,可将我国预算管理体制
大体上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一)统收统支的预算管理体制
(二)以中央集权为主,适当下放财权的预 算管理体制 (三)多种形式的预算包干体制 (四)分税制分级预算管理体制
(三)分税制的进一步完善
1
进一步明确中央与地方政府事权的划分范围
进一步调整和规范预算收入的划分 实行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 完善地方税收体系
2
3 4
LOGO
地方预算
中央预算是指中央政府预算,由中央各部门(含 直属单位)的预算及地方向中央的上解收入、中央 对地方的返还或补助数额组成。
地方预算是由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组成,包括本级 各部门(含直属单位)的预算及下级政府向上级政 府上解的收入、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返还或给予 补助的数额。
功能预算
(四)按预算支出分类汇总依据的不同分类
部门预算
功能预算是一种不分组织单位和开支对象,而是 按照政府的概括目标或职能对开支进行分类的预算 方法。 部门预算是由政府各部门编制,经财政部门审核 后报立法机关审议通过,反映部门所有收入和支出 的预算,即一个部门一本预算。
三、国家预算的编制、审批、执行和决算
(一)国家预算的编制和审批 国家预算的编制是政府预算周期的起
县(自治县、旗)预算
乡(民族乡、镇)预算
2.横向
一级预算具体可分为总预算、本级预算和单 位预算。
一总
级预 算
本级预算
各部门单位预算
各级主管部门 所属行政事业 单位预算
下级总预算
二、国家预算的分类
随着社会经济生活和财政活动逐步复杂 化、预算政策多样化、预算制度的复杂化, 预算出现了更多的形式。为进一步认识和 研究政府预算,依据不同的标准对政府预 算进行分类,划分出不同的类别。
(二)国家预算的原则
国家预算的原则
公开性
可靠性
完整性
统一性
年度性
(三)国家预算的组成
国家预算的组成是指国家预算 的组织结构,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 方面来了解。
1.纵向 凡是一级政权都应有一级财政,有一级财政 就要相应建立一级预算。 政府预算 中央预算 地方预算 省(自治区、直辖市)预算
市(自治州)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