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古诗词意象鉴赏ppt
合集下载
2024届高考古诗鉴赏之意象与意境+课件

意象,就是表意之象,即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 感情的客观物象,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 观物象的统一。
什么是意境?
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 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 是诗人主观的“意”(思想感情)与客观 的“境”(自然景物)的有机统一,即是 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 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 术境界。
(2)借助意象,体味情感
浣 溪 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 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 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解析:从坠落的夕阳、无声的落花、寻旧垒的归燕几个 意象,可体会到全词的感情基调是抒写对人事变迁的无 比惆怅之情的。就其不变者而言,天气、亭台与去年毫 无二致;就其变着而言,夕阳虽美好,但终究要沉没。 好鸟相鸣似有意,但落花流水却无情。词人在好鸟娇花 中叹人生虽美好,终将消亡。但“似曾相识燕归来”寓 意着消亡中含有的存在而令人欣慰 。
例4:试比较下面两首诗,说说作者抒 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赠别
杜牧
多情却是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第一首前两句直抒胸臆赞秋,一反传统悲秋题材。后 两句描写白鹤冲云,晴空碧霄等形象画面,境界阔大,色 彩明丽,情调高昂。如果说那排云直上的白鹤是诗人奋发 进取形象的写照,那么,晴朗的秋空正是诗人宽广胸怀、 乐观向上精神的外现。
余干旅舍 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 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 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注]余干:地名,今属江西。 摇落: 草木凋零。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意象?其作用是什 么?
什么是意境?
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 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 是诗人主观的“意”(思想感情)与客观 的“境”(自然景物)的有机统一,即是 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 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 术境界。
(2)借助意象,体味情感
浣 溪 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 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 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解析:从坠落的夕阳、无声的落花、寻旧垒的归燕几个 意象,可体会到全词的感情基调是抒写对人事变迁的无 比惆怅之情的。就其不变者而言,天气、亭台与去年毫 无二致;就其变着而言,夕阳虽美好,但终究要沉没。 好鸟相鸣似有意,但落花流水却无情。词人在好鸟娇花 中叹人生虽美好,终将消亡。但“似曾相识燕归来”寓 意着消亡中含有的存在而令人欣慰 。
例4:试比较下面两首诗,说说作者抒 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赠别
杜牧
多情却是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第一首前两句直抒胸臆赞秋,一反传统悲秋题材。后 两句描写白鹤冲云,晴空碧霄等形象画面,境界阔大,色 彩明丽,情调高昂。如果说那排云直上的白鹤是诗人奋发 进取形象的写照,那么,晴朗的秋空正是诗人宽广胸怀、 乐观向上精神的外现。
余干旅舍 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 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 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注]余干:地名,今属江西。 摇落: 草木凋零。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意象?其作用是什 么?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意象赏析之孤舟、美酒课件

3.准确判断诗句运用的美酒意象 关键能力
4.准确分析诗句中美酒意象的作用
二、美酒的别称
1.XXX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XXX》
3.艰巨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4.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2.抒情:借酒消除人生的忧愁烦恼。 风雨 李商隐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
我虽然胸怀匡国之志,也有郭元振《宝剑篇》那样的豪气, 但却不遇明主,长期羁旅在外虚度华年。风雨仍在摧打衰枯的黄 叶,豪门贵族的高楼里,阔人们正在轻歌曼舞,演奏着急管繁弦。 新交的朋友遭到浇薄世俗的非难,旧日的老友又因层层阻隔而疏 远无缘。心中想要断绝这些人生苦恼焦烦,要用新丰美酒来销愁 解闷,管它价钱是十千还是八千。纵情倾诉了平生的孤独、凄凉、 忧愁和苦闷,寄寓自己生不逢时、有志难酬的愤懑和不平。
13.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14.芦花远映钓舟行,渔笛时闻三两声。 刘秉忠《溪上》
15.木兰船共山人上,月映渡头零落云。
贾岛《和韩吏部泛南溪》
16.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白居易《琵琶行》
17.钓船夜泛吴江月,醉眼秋看楚泽天。
陆游《书叹》
18.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抒情:在山水田园诗中借扁舟抒发功成身退的归隐之志。 利州南渡 温庭筠
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 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 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
高考古诗词鉴赏(ppt)PPT课件

完整编辑ppt
23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1. 忧国伤时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反映离乱的痛苦 表达山河沦丧的痛苦 同情人民的疾苦 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完整编辑ppt
24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2. 建功报国 建功立业的渴望 保家卫国的决心 报国无门的悲伤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 问:这首诗选用了哪些美好的意象?为我 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画?此事时认识 个什么样的形象?
完整编辑ppt
7
答题链接高考
• 【2016全国一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
金陵望汉江 李白
•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 8、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
完整编辑ppt
8
答题链接高考
• 8.(6分) • (1)诗的前四句描写了汉江江水回旋万里,分成
了很多支流。江水四溢,泛滥于中国,波涛汹涌 迅疾奔流。 • (2)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远望汉江水势浩瀚无边, 气势宏大的景象。 • (3)借景抒情,作者以此为下文颂扬盛唐天下一
• “啼”字表面写黄莺鸣叫,深层写黄莺殷
殷挽留、凄凄惜别时离人伤心的啼哭,拟
人手法,赋予黄莺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
移位,曲笔手法,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
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
完整编辑ppt
37
• 答题公式
公式: 释义+手法(修辞或表现)+表达 诗人的情感
模式:某字在诗中的意思是 ,生动的形 象地写出了 的情景,淋漓尽致地表达了 作者 的感情。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意象与意境课件

对和平的向往) 1. 投笔。指弃文从武。如辛弃疾《水调歌
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 边州。”
2. 长城。指守边的将领。如陆游的《书愤》: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3. 楼兰。 “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如王 昌龄《参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 终不还。”
4. 羌笛。(胡笳、琵琶)凄切之音,常让征 夫怆然泪下。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 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与愁苦。
2、古诗常见意象集释
在我国古典诗歌漫长的历程中, 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蕴 含的意义基本是固定的。
1、杨柳。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2. 长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柳永《雨霖 铃》)
3. 南浦。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白居易 《南浦别》)
2008高考【山东卷】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画堂春 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 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①花枝, 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①捻(niǎn):持取,捻弄 (1)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 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
诗歌鉴赏
之 意象与意境
一、知识准备
1、基本概念
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 的客观物象,是诗人感情的载体。
意境——群体意象构成的整体画面, 营造出某种氛围,传达出诗歌的情 感。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 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意象: 枯藤、老树、昏鸦…… 意境: 这些意象组成了凄清苍凉的画面,
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 边州。”
2. 长城。指守边的将领。如陆游的《书愤》: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3. 楼兰。 “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如王 昌龄《参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 终不还。”
4. 羌笛。(胡笳、琵琶)凄切之音,常让征 夫怆然泪下。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 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与愁苦。
2、古诗常见意象集释
在我国古典诗歌漫长的历程中, 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蕴 含的意义基本是固定的。
1、杨柳。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2. 长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柳永《雨霖 铃》)
3. 南浦。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白居易 《南浦别》)
2008高考【山东卷】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画堂春 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 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①花枝, 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①捻(niǎn):持取,捻弄 (1)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 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
诗歌鉴赏
之 意象与意境
一、知识准备
1、基本概念
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 的客观物象,是诗人感情的载体。
意境——群体意象构成的整体画面, 营造出某种氛围,传达出诗歌的情 感。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 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意象: 枯藤、老树、昏鸦…… 意境: 这些意象组成了凄清苍凉的画面,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常见常考意象与情感 课件(28张PPT)

一·写景咏物诗
彩袖: 表现对心上人的一种爱恋、珍惜之情。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当 年拼却醉颜红。彩袖:佳人
锦瑟 :表现一种美好的往事或青春年华。贺铸《青玉案》: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 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蝉:常用来表现品行的高洁。虞世南的《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梅花: 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陆游《·算子》: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松柏 :松柏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用以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刘 锡《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 竹子: 竹子、竹林深为隐者所爱。竹子具有“性直”、“心空”、“节贞”等特点,用 以表现君子的品德修养。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 相照。 菊花: 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 高的气质。郑思肖《画菊》: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 落北风中。
二·山水田园诗 炊烟、桑麻、桑榆、桃李、麦苗、豆苗菊花、鸡、犬、禽雀、眠蚕:特 点:清新优美、宁静和谐、富有生活气息,表现对闲适恬淡的山水田园生活 的热爱及悠闲自在、轻松愉悦的心情
野径、古木、荆扉、柴门、空林、空山、鸾鹤、孤云、禅房、古寺、暮 钟,五柳、接舆、伯夷、叔齐 、林叟、幽人、樵夫、寺僧、道人:特点: 远离尘俗,清幽静谧、清冷荒僻,表达希望归隐山林、超然世外、宁静淡 泊或自甘寂寞的情怀)
鸯:表现自然界一派生机、和谐宁静的景象。杜甫《绝 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桃花 ;表现充满着蓬勃生机的春天景象。张志和《渔歌 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山 :表现赏心悦目的绚丽景色。杜牧《寄扬州韩绰判 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2024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 课件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 军 行》 5、厌恶战事,批评边将无能,反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 《陇西行四首》
应该注意的是,边塞诗的思想感情,往往是复杂的,往 往是几种感情交织在一起。
比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包含了几方面的内容: 边塞壮丽的风光,边塞环境的艰苦恶劣,和朋友离别的不舍 之情,对家乡的思念。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
读懂一首诗,需要从哪些方面着手?
古 读标题:诗歌题材
读作者 代 读注释
思想情感
诗
诗歌形象:人物、景物(意境)、事物 志向哲理
歌
读诗文 关键字(诗眼)词句 语言风格
表达技巧(艺术手法) 典故
8
7
6
5
4
3
2
1
干
即
送
羁托咏
边
山
谒
事
别
旅物史
塞
水
言
抒
怀
思言怀
军
田
志
怀
人
乡志古
旅
园
诗
诗
诗
诗诗诗
诗
诗
诗 歌 题
材
1
山水诗主要以山水作为 描写和抒发感情的对象。描 写自然风光为主。
田园诗多以田园风光为题 材。主要是描写农村生活、农 夫和农耕。
田园诗的典型物象 景物、人物、农具、植物、动物
1、景物:郭外、原野、农田、墟落、炊烟、白云、清泉、郊外 、草屋、柴门、荆扉、 2、人:邻人、野老、农夫、樵夫、渔夫、林叟、山客、牧童 3、农具:耒、耜、锄头、犁 4、植物(食品):五谷(黍)、栗、桑、麻、菊、 5、动物:鸡、犬、牛、羊、蚕、蛙
抒情方 ①借景抒情,融情入景;②乐景写哀情(反衬)。 式
应该注意的是,边塞诗的思想感情,往往是复杂的,往 往是几种感情交织在一起。
比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包含了几方面的内容: 边塞壮丽的风光,边塞环境的艰苦恶劣,和朋友离别的不舍 之情,对家乡的思念。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
读懂一首诗,需要从哪些方面着手?
古 读标题:诗歌题材
读作者 代 读注释
思想情感
诗
诗歌形象:人物、景物(意境)、事物 志向哲理
歌
读诗文 关键字(诗眼)词句 语言风格
表达技巧(艺术手法) 典故
8
7
6
5
4
3
2
1
干
即
送
羁托咏
边
山
谒
事
别
旅物史
塞
水
言
抒
怀
思言怀
军
田
志
怀
人
乡志古
旅
园
诗
诗
诗
诗诗诗
诗
诗
诗 歌 题
材
1
山水诗主要以山水作为 描写和抒发感情的对象。描 写自然风光为主。
田园诗多以田园风光为题 材。主要是描写农村生活、农 夫和农耕。
田园诗的典型物象 景物、人物、农具、植物、动物
1、景物:郭外、原野、农田、墟落、炊烟、白云、清泉、郊外 、草屋、柴门、荆扉、 2、人:邻人、野老、农夫、樵夫、渔夫、林叟、山客、牧童 3、农具:耒、耜、锄头、犁 4、植物(食品):五谷(黍)、栗、桑、麻、菊、 5、动物:鸡、犬、牛、羊、蚕、蛙
抒情方 ①借景抒情,融情入景;②乐景写哀情(反衬)。 式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诗比较鉴赏+课件(共21张PPT)

【参考答案】 相同:两首诗的尾句都营造出不见其人但闻其声、令人回味的深远意境(2 分)。 不同:①秦诗尾句紧承上句“疑无地”,通过“人家笑语声”突然展现出 一片新境界,构思新奇,妙趣横生(2分)。②方诗尾句用“人语画桥西” 与上句“蜂蝶已归弦管静”形成映衬,以动衬静,突出了整体意境的寂静, 也使诗境更加耐人寻味(2分)。
(考点:形象、情感)
9.2016全国III卷《内宴奉诏作》
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 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
(考点:思想情感)
诗歌比较阅读题规律
命题特点
对应的考点
1.主观题、客观题 2.单首诗、组诗(同一诗
人同题诗,不同诗人同主 题诗) 3.与课内诗比较,与自身 其他联比较
三、例题精讲
千秋岁· 陵寿史帅致道,时有版筑役
辛弃疾
塞垣秋草,又报平安好。尊俎上,英雄表。 汤生气
象,珠玉霏谈笑。春近也,梅花得似人难老。
莫惜 尊倒,凤诏看看到。留不住,江东小。从容帏
幄去,整顿乾坤了。 千百岁,从今尽是中书考。
词中“从容帷幄去,整顿乾坤了”与“了却君王天
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1)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 《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 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6分)
①相同点:词句和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抗 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之 志和壮志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 ②不同点: ①词句抒发了对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叹,突出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的心境。 ②诗句着重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却已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
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 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 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
(考点:形象、情感)
9.2016全国III卷《内宴奉诏作》
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 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
(考点:思想情感)
诗歌比较阅读题规律
命题特点
对应的考点
1.主观题、客观题 2.单首诗、组诗(同一诗
人同题诗,不同诗人同主 题诗) 3.与课内诗比较,与自身 其他联比较
三、例题精讲
千秋岁· 陵寿史帅致道,时有版筑役
辛弃疾
塞垣秋草,又报平安好。尊俎上,英雄表。 汤生气
象,珠玉霏谈笑。春近也,梅花得似人难老。
莫惜 尊倒,凤诏看看到。留不住,江东小。从容帏
幄去,整顿乾坤了。 千百岁,从今尽是中书考。
词中“从容帷幄去,整顿乾坤了”与“了却君王天
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1)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 《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 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6分)
①相同点:词句和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抗 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之 志和壮志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 ②不同点: ①词句抒发了对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叹,突出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的心境。 ②诗句着重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却已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
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 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 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意象与意境 课件40张

燕子---- 今非昔比、物在人亡 嫦娥---- 孤独、悔恨 杨花----离散、漂泊 杨柳----离别 日----暗喻明君 佩剑----表达要建功立业的壮烈情怀 流水----暗示年华或时光易逝。 长亭----离别 南浦、西楼—送别之地 登楼、危栏----常有思乡怀远之意
一些常见意象比较固定的文化内涵
注:诗中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是诗人高尚情操的 写照,也是对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 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问题: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 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冰雪
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我的心像晶莹的玉壶的冰一 样,高洁如故。
“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 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张孝祥《念奴娇 过洞庭》)——岭南一年的仕途生 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答题示例】
❖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泉水、
山居秋暝 王 维
❖青松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翠竹、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青莲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问: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这种意境表 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答案】: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清 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是空山秋天恬静幽 美的景象(秋色晚景图)。作者通过塑造这样一种幽静深寂的意 境,反映了诗人对安静淳朴生活的向往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语文高考诗歌鉴赏之意象意境PPT课件

李白《行路难》中“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意象与意境探 讨。
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的意象与意境解读。
解题技巧指导
意象识别
通过诗歌中的具体物象,如草木 、山水、风雨等,识别出诗人所
寄托的情感和象征意义。
意境感悟
通过想象和联想,进入诗歌所营 造的特定氛围和情境,感受诗人
景物象征
将景物赋予特定的象征意义,通过 描绘景物来传达诗人的思想和情感 。
色彩象征
运用不同的色彩来象征不同的情感 或主题,营造出独特的诗歌氛围。
04
高考真题分析与应对策略
历年高考真题回顾
2022年全国卷Ⅰ
杜甫《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意象与意境分析 。
2021年全国卷Ⅱ
2020年全国卷Ⅲ
03
通过具体诗歌分析,探讨了意象意境在营造氛围、表达情感、
深化主题等方面的作用。
意象意境在文学创作中重要性
增强作品艺术感染力
意象意境的营造能够赋予作品独特的审美价值,使读者产生强烈 的情感共鸣。
深化作品主题内涵
通过对意象意境的深入挖掘,可以揭示作品背后的思想、文化、 历史等内涵。
拓展作品想象空间
意象意境的开放性和模糊性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丰富 了作品的意蕴。
02
03
0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柳
多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
梅
多传达清高、孤傲、坚强之意 。
菊
多传达隐逸、高洁、脱俗之意 。
竹
多传达气节、虚心、向上之意 。
人造物品类意象
酒
多传达豪情、悲愁、苦 闷和郁郁不得志的情感
。
船
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的意象与意境解读。
解题技巧指导
意象识别
通过诗歌中的具体物象,如草木 、山水、风雨等,识别出诗人所
寄托的情感和象征意义。
意境感悟
通过想象和联想,进入诗歌所营 造的特定氛围和情境,感受诗人
景物象征
将景物赋予特定的象征意义,通过 描绘景物来传达诗人的思想和情感 。
色彩象征
运用不同的色彩来象征不同的情感 或主题,营造出独特的诗歌氛围。
04
高考真题分析与应对策略
历年高考真题回顾
2022年全国卷Ⅰ
杜甫《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意象与意境分析 。
2021年全国卷Ⅱ
2020年全国卷Ⅲ
03
通过具体诗歌分析,探讨了意象意境在营造氛围、表达情感、
深化主题等方面的作用。
意象意境在文学创作中重要性
增强作品艺术感染力
意象意境的营造能够赋予作品独特的审美价值,使读者产生强烈 的情感共鸣。
深化作品主题内涵
通过对意象意境的深入挖掘,可以揭示作品背后的思想、文化、 历史等内涵。
拓展作品想象空间
意象意境的开放性和模糊性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丰富 了作品的意蕴。
02
03
0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柳
多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
梅
多传达清高、孤傲、坚强之意 。
菊
多传达隐逸、高洁、脱俗之意 。
竹
多传达气节、虚心、向上之意 。
人造物品类意象
酒
多传达豪情、悲愁、苦 闷和郁郁不得志的情感
。
船
高考诗歌鉴赏基础之意象、意境ppt课件(33页)

古典诗歌鉴赏专题之诗歌形象
第二课时——意象
学习目标:
鉴赏诗歌景物形象与事物形象(意象) 积累常见诗歌意象,掌握鉴赏方法 规范答题
制作人:孙珊珊
诗歌的形象
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色)
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意象
意象=物象+情思
• “意”——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感 兴。 • “象”——物象、形象。 • 渗透着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是“意” 与“象”的统一。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 感情的东西,是诗人感情的载体。
四、日暮(夕阳)
• (1)日落西山自然给人衰落凄凉之感。 • (2)受“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的生活方式影响,日 在人们心里产生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太阳落山了,就 该回家了。日暮也是客愁思家的一个符号。
• • •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 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秦观《满庭芳》)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 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 肠人在天涯。
•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 形象的?
1、分析思路 • 欣赏这类诗时,一要注意物象的 特点,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 语,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 , 二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 托的情感,抓物与志的“契合点”, 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
2、鉴赏方法 • ①鉴赏的依据——事物形象的自然属性 (事物特征)。 • ②鉴赏的角度——事物形象的社会属性 (作者借此抒发的感情、表现的寓意 等)。 • 鉴赏流程:物的外形特征——物的神韵、 品格——诗人的理想情操
第二课时——意象
学习目标:
鉴赏诗歌景物形象与事物形象(意象) 积累常见诗歌意象,掌握鉴赏方法 规范答题
制作人:孙珊珊
诗歌的形象
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色)
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意象
意象=物象+情思
• “意”——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感 兴。 • “象”——物象、形象。 • 渗透着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是“意” 与“象”的统一。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 感情的东西,是诗人感情的载体。
四、日暮(夕阳)
• (1)日落西山自然给人衰落凄凉之感。 • (2)受“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的生活方式影响,日 在人们心里产生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太阳落山了,就 该回家了。日暮也是客愁思家的一个符号。
• • •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 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秦观《满庭芳》)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 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 肠人在天涯。
•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 形象的?
1、分析思路 • 欣赏这类诗时,一要注意物象的 特点,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 语,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 , 二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 托的情感,抓物与志的“契合点”, 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
2、鉴赏方法 • ①鉴赏的依据——事物形象的自然属性 (事物特征)。 • ②鉴赏的角度——事物形象的社会属性 (作者借此抒发的感情、表现的寓意 等)。 • 鉴赏流程:物的外形特征——物的神韵、 品格——诗人的理想情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鸟鸣涧》:表现诗人内心的安闲、宁静 问:这两首诗描写春天都写到了“花落”和“鸟鸣”, 《春行即兴》: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山河破败的 在诗中它们所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 哀愁、叹惋之情。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作答 (2010天津)
峡口送友人
司空曙 峡口花飞欲尽春, 天涯去住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 今日翻成送故人。
上一首用“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 长;下一首借“宫前水”的不断流淌来抒发对人 生、对历史以及对社会的感慨。》 第2题
梦想的力量 当我充满自信地,朝着梦想的方向迈进
并且毫不畏惧地,过着我理想中的生活 成功,会在不期然间忽然降临!
1、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2、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 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3、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4、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 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2、把握意象的多样含义,
弄清诗歌的不同情感。
巩固练 习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 芳树无人花自落, 涧水东流复向西。 春山一路鸟空啼。
[注] 《春行即兴》写于安史之乱后不久。宜阳,县名,在
今河南西部。唐代最大的行宫之―连昌宫坐落在这里。
晖,带着微笑缓步向他走来· · · · · ·
南乡子
【五代】李珣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
愁
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 _______,潮退水平春色暮。
象 :诗中所写之“景”、所咏之“物”
意: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
意象就是融入了作者情感的景和物
合作探究
抓住意象
把握情感
探 究示例 南乡子 【五代】李珣
安化二中
邓碧
情境导入 如血的残阳染红了天边的云朵,忧郁的箫 声在小河边的竹林里悠悠的飘荡· · · · · · 采莲的人
驾一叶小舟划出荷塘、飘过芦苇荡停留在竹林
边;是为那隐隐的箫声?还是飘摇了太久累了?
伴着箫音凝视远方· · · · · · 在烟霞笼罩的黄昏中仿
佛看到年轻时候的她,裙角随风摇曳正踏着余
巩固练习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早发白帝城 李白
孟浩然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快 轻舟已过万重山。
山暝听猿愁, 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 漂泊 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 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 遥寄海西头。
探究小结
抓住意象 把握情感
1、抓住意象的固有寓意,
把握诗歌的独特情感。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
愁?
远客扁舟临野渡,_______ 思乡处 ,潮退水平春色暮。
方法一:抓住意象的固有寓意,把握诗歌的独特 情感。
古人写思乡怀人诗时,常会选择哪些意象? 什么景物? 什么时间?
什么地点?
什么行为?
巩固练习 (10江西)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 题。(6分) 送人归京师 陈与义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送蜀客 雍陶 剑南风景腊前春, 山鸟江风得雨新。 莫怪送君行较远, 自缘身是忆归人。
(1)《峡口送友人》一诗描写了什么时节的 景色?它是通过哪个意象表达出来的? 暮春 飞花
(2)两首诗在抒发送别之情的同时,还表达 了什么共同的情感? 思念故乡之情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06年湖北卷)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暮春浐水送别 (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①,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 【注】①凤城:京城。 (1) 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 请作简要说明。(4分)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陈与义:南宋初年 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1)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2分)
思念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
探 究示例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喜悦
(杜甫《绝句》)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惆怅
(杜甫《蜀相》)
方法二:把握意象的多样含义,弄清诗歌的不同 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