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2025年中考历史复习世界史专题课件(46张PPT)专题二 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2025年中考历史复习世界史专题课件(46张PPT)专题二 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 C)
A.战争使欧洲各国生产力下降
B.战后和平主义思潮盛行
C.战争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D.资本家对工人剥削加剧
4.下图是创作于一战后的漫画《吞下苦果》。对其解读合理
的是
( A)
A.新世界秩序隐藏危机 B.德国被战胜国分区占领 C.大国间矛盾趋于缓和 D.国际协调机制不断发展
5 . 1942 年 起 , 各 国 开 始 大 规 模 的 协 同 作 战 , 北 非 战 场 上 英 、 美、澳联军打败纳粹非洲军团;英、美联军在西西里岛登陆作战;中
1999年成立,旨在促进工业化国家和新兴 国际经济 市场国家就国际经济、货币政策和金融体 合作论坛 系的重要问题开展富有建设性和开放性的
对话,促进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增长。
总结
(1)国际组织的成立反映了国际关系的变化。 (2)重要国际组织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国际秩序,推动 了世界格局的演变。
1.下图所示历史现象 A.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B.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的背景 C.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D.使西欧国家走上联合自强道路
线索 重要的国际组织
组织
性质
概况
三国同盟
1882年,德国(核心)、奥匈帝国和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
意大利组成三国同盟。
约两大军事集团疯
三国协约
法西斯 同盟
军事侵 20世纪初,英国(核心)、法国和俄 狂扩军备战,冲突
国组成三国协约。
不断。
略集团
1940年9月建立,由德国、意大利、日本三国组成。
法西斯同盟不断进行侵略扩张,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推断,作者将从哪些角度解密“英 国是如何从孤悬于欧洲大陆外的海岛,变成一个超越罗马的庞大帝 国”?(4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pptPPT课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pptPPT课件
❖2、1945年2月,莫洛托夫向哈里曼递交一份“斯大林 元帅关于苏联参加对日作战政治条件草案”,经罗斯福 和斯大林修改后,即成为邀请丘吉尔共同签字的协定文 本。其条件为“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 维持;库页岛南部及邻近的一切岛屿须交还苏联;大连 商港须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 之租旅顺为海军基地须予恢复。
(1)都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1分)
(2)为了使苏联承认“满洲国”,避免苏 联对日本进行军事牵制,以便集中力量侵 略中国和发动夺取东南亚的战争。(3分)
(3)材料1中,由于苏联对日中立,助长了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为日本发动太 平洋战争减少了后顾之忧,致使二战进一 步扩大;由于材料2中苏联同意对日作战, 加速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投降和世界反法西 斯战争的胜利。(4分)
(2)军事上
A欧洲战场: 南线:西西里岛登陆,意降。(P49) 西线:诺曼底登陆,开辟欧二战场(原因?) 东线:苏占柏林,德降。
思考:欧洲第二战场开辟的背景?原因? 影响?
背景:
①战争形势根本好转 ②德黑兰会议决定开辟……
诺曼底
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 柏林
早在苏德战争爆发时,苏联就向英国提出开辟 第二战场的要求,但直到1944年才成为现实。对此 有人认为是英美等国希望看到德国和苏联互相消耗 而故意推延开辟第二战场,也有人认为是由于客观 条件的不具备而无法开辟。
②有效地防止了战后苏联对西欧的控制和统治。
太平洋战场:
美国放弹 俄罗斯出兵东北 中国全面反攻 日本投降
❖苏德战争开始后,日本6次召开政府和大本 营的联席会,就北进还是南进的问题展开讨论。 大多数人否决了外相松冈的北进主张,理由是 日本大部分兵力用于中国,无法北进。苏联得 此情报后,便从远东调兵到西部,在莫斯科保 卫战和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关键时刻发挥了作用。

历史八下《第二次世界大战》复习

历史八下《第二次世界大战》复习
材料二 1945年8月11日,美国国务卿贝尔纳斯代表中、美 、英、苏四国对日本电降照会作出答复:“自投降之日时刻起 ,日本天皇及日本政府统治国家之权力,即须听命于盟国最高 司令官。”
(1)据材料一、二,日本是否是“无条件投降”?请说明理由。
(1)不是。 理由:日本提出的投降条件是保留天皇,而美国
的答复没有明确拒绝日本提出的条件。
((33))①据保以留上了材对料战,争你负认有为主日要本责军任国的主裕义仁没天有皇根的除皇的位根及源天何皇在制?; ②并没有真正彻底地惩办战犯; ③对侵略战争缺乏深刻的认识和反省。
材料五 1950年1月12日,艾奇逊在谈到关国的亚洲 政策时说:“太平洋地区的安全就是美国的安全”, ……1954年3月,美日签订日关共同防御援助协定,重申 “要履行日本政府依照美日安全条约所承担的军事义务 ”。后又宣布美日应“采取行动以应付共同 的危险”。
材料三 1946年11月3日,日本颁布的新宪法规定: “天皇是日本国的象征,是日本国民统一的象征。” ……但实际上,天皇依然像从前一样受到大多数日本人 的尊敬和崇拜,帝位仍然是统一日本国家意识和民族意 识的一个强大因素。
(2)据材料三,你如何理解材料二的实质?
(2)天皇虽然是象征性的,但毕竟保持了天皇原有的世袭 君主地位,日本的国体并没有改变。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课件(共24张PPT)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课件(共24张PPT)

太平洋战争形势
二、 反法西斯联盟与二战的转折
1 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
1942年1月1日,美、英、苏、 中等26国在华盛顿发表宣言。决心 共同战败德、意、日法西斯侵略, 决不和敌国单独议和。宣言标志着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二、 反法西斯联盟与二战的转折
2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与诺曼底登陆
1942年7月-1943年2月,苏德战场上爆发了 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国为避免两线作战, 决定集中力量先打败苏联,苏军誓死防守, 最终,苏联获得胜利,此次战役成为二战 中的重要转折点,苏联开始战略反攻。
英国首相丘吉尔
一、 二战的全面爆发与扩大
3 德国入侵苏联
1941年6月,德国集结550多万大 军,用闪电战突袭苏联。短时 间内,苏联丧失大片国土,但 是在莫斯科保卫战当中,取得 胜利,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 神话。
苏德战场形势
一、 二战的全面爆发与扩大
4 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了美 国太平洋海军基地珍珠港,美 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日本还趁机向东南亚等地区发 动进攻,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随堂练习
1.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以下历史事件是( B )
①日军偷袭珍珠港 ②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③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④诺曼底登陆 ⑤百团大战 A.②③⑤④① B. ②⑤①③④ C. ②⑤③①④ D. ②③①⑤④
随堂练习
2.1942年,26国签署的《联合国家宣言》规定:“每一(签字国)政 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
以占领澳洲、打下印度…………罗斯福的话主要说明( C )
A. 美国应该支持中国抗战 B. 美国对中国的抗战抱有同情心 C. 中国抗战有力支援了其它国家的反法西斯战争 D. 美国对中国抗战持观望态度

第二次世界大战-复习课件ppt

第二次世界大战-复习课件ppt

考点聚焦
解释慕尼黑阴谋,说明绥靖政策的实质和恶劣影响
(1)1938年9月底,英国首相张伯伦、法国总理达拉第同希特勒、墨索里尼 在慕尼黑签订了关于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的协定, 即《慕尼黑协定》,史称“慕尼黑”阴谋。
(2)绥靖政策是英法面对德国法西斯的威胁,为求自保,实行的企图通过牺 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的政策。 绥靖政策的顶峰:慕尼黑阴谋。 (3)绥靖政策(慕尼黑会议)的后果:它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 益膨胀,也极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
进一步 扩大: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美军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第 二 次 世 界 大 转折: 1942、7—1943、2 斯大林格勒战役,二战转折点 战 1944年美英盟军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使德军陷入 走向胜利: 东西夹击之中;1945年,苏联红军攻克柏林。 结束: 1945年5月8日 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欧洲战争结束。1945年苏联履 雅尔塔会议决议,对日宣战。1945年8月15 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 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二战结束。 性质: 是一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影响: 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浩劫,彻底改变世界面貌,影响世界进程。
(4)你认为今天避免战争的最好办法是什么?
提示:加强国际合作、协商; 发展经济,促进世界多极化发展; 发挥联合国的重要作用等
知识梳理
全面爆发: 1939年9月1 日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 扩大: 1941年6月 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苏联取得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1942年1月 美、英、中、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发表《联合国家宣言》 反法西斯 标志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它大大增强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打 败法西斯奠定基础。1945年美、英、苏三国首脑召开雅尔塔会议。 国家联合: 会议内容是:美英苏三国分区占领德国,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 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在欧洲战争结束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课件(共31张PPT)

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课件(共31张PPT)

相关事实
东北抗日联军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英雄 部队。“九一八”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以后,由部 分原东北军、中共抗日游击队、农民暴动武装、 义勇军等组成。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 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达十四年的艰苦斗争,牵制 七十六万日军,消灭十八万日伪军,表现了中华 民族不畏强暴,英勇不屈的精神,有力地支援了 全国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 省人民组织游击队,联合东北抗日义勇军,对抗 日军。1932年春,满洲省委先后派共产党员杨君 武与省委军委书记杨林,到吉林省磐石县发展武 装力量,进行反日游击战争。在那里创建了磐石 工农义勇军,后来又派杨靖宇去领导这支队伍, 发展成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
德国根科学本技原术因仍:然高帝度国发主展,义其国经家济政潜力治仍经然济巨不大。平衡
——姚丽《二战全史》
材料二:大萧条……(使得)为裁军所做的种种尝试逐渐停止,让位于各
种大规模地重整军备的计划……因为军火制造不仅提供了想象中的安全,
还提直供了接就原业因机会:…经…济这大时正危在机积激聚化起来了的法武西器装斯备国迟家早的会得对到外使侵用,略但
问题导入
1945年,在反法西斯联盟的强大 攻势下,日本裕仁天皇通过广播 发表《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 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代表在 美国战舰密苏里号的甲板上签署 无条件投降书,至此,三个法西 斯轴心国中的最后一个国家日本 正式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法 西斯轴心国的失败和反法西斯同 盟国的胜利而告结束。曾经气焰 嚣张的法西斯是怎么一步步走向 灭亡的呢?从这次正义的反法西 斯战争中,我们又能学到什么呢?
第13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熟知目标
教育目标 课标要求
核心素养
培养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目标

专题复习:两次世界大战PPT课件 人教版优秀课件

专题复习:两次世界大战PPT课件 人教版优秀课件
件是( B )
A.三国同盟建立
B.萨拉热窝事件
C.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D.德国突袭波兰
5、(2011年来宾)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甲 的漫 意、
:一幅关于巴黎和会 画。把英、法、美、 日比做一只五头怪兽,
二、中考链接(有参照,就有目标)
1、(2010年来宾)“凡尔赛的统治秩序
B.确立战后在东亚、太平洋
C.维护国家主权独立的体系 D.确立战后在欧洲、西亚和
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B
2、(2010年来宾)第二次世界大战重要转折点的战役是
A.珍珠港事件
华盛顿会议(1921到 华盛顿会议1942年)
1922年)
雅尔塔会议(1945年)
凡尔登战役 (凡尔登绞肉机)
莫斯科战役、斯大林 格勒战役、柏林战役、 诺曼底战役等。
德国
同盟国(德、意、奥) 与协约国(英、法、 俄)
德国 轴心国(德、日、意) 与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飞机、坦克等
原子弹
同盟国失败,协约国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胜
投缘!
头扁?
专题复习:两次世界大战
大战 比较 起止时间 开始的标志 结束的标志 根本原因 其它原因 性质 有关重要会议 主要战役 发动国、交战双方
新式武器 结果 战后国际格局 成立国际组织 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大战 比较 起止时间 开始的标志
结束的标志
根本原因
其它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
线)
危机的打击
②两大军事侵略集团 ②德、意、日法西斯化
形成,疯狂扩军备战。③英、法、法、美纵容 侵略的绥靖政策(慕尼黑 阴谋)
比较 性质
大战
有关重要会议

九年级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复习课件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复习课件人教新课标版
列举一个) ❖ (2)1944—1945年间,为了打败法西斯,反法西斯国家在政治上、军事上进行
了哪些合作?各举一例来说明。 ❖ (3)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
1)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 (2)政治上:召开雅尔塔会议。军事上:开辟 欧洲第二战场或苏联对日本宣战,出兵中国东 北。(其他答案只要符合题意也可得分) (3)根本原因: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或各 国人民的团结作战。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 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或全民族团结抗战。
考点聚焦
❖ 理解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的意义 ❖ P37-P42 ❖ 莫斯科战役:1941.10--1942.1 苏联军民粉碎了德
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是大战开始以来德军遭受 的第一次重大失败。 ❖ 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7月-1943年2月,斯大林格 勒保卫战的胜利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 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它极大地鼓舞了苏联人民 和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
❖ 4)简述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和攻克柏林 战役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基础知识
第 二 慕尼黑阴谋





的 爆 发
战争的爆发 和扩大
时间: 1938年9月 。 地点: 德国慕尼黑 。
内容: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内把 苏台德区 等地割让给 德 国。
结果:德国吞并了 捷克斯洛伐克 。
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 波兰 ,二战 全面爆发 1940年4-5月,德军占领西欧和北欧 1941年6月,德军突袭苏联,二战扩大

(1)决不屈服,同法西斯德国斗争 到底;(2)它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的 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达到 最大,美国随后的对日作战加速了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3)德 意日法西斯国家;(4)世界反法西

《第二次世界大战》ppt课件(33张PPT)

《第二次世界大战》ppt课件(33张PPT)

美英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美国:8所战舰无一幸免,其它舰只10艘 被毁,3500名美军丧生,188架飞机化为 废铁一堆,其中绝大部分被毁于地面。
日本:仅仅付出29架飞机、9艘潜艇的 代价,取得空前胜利。
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国向日本宣战,中、英等20多个国 家相继对日宣战,德意也对美国宣战。至此,战争达到了 最大规模。
3、绥靖政策,加速了大战的爆发。 4、世界各国人民没有互相配合,使局部战争
走向了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从什么时候开始?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同,是逐步 打起来的:1931年日本占领了中国东北三省,然 后又于1937年发动大规模的侵华战争;1935年意 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1936年意大利和德国武装 干涉西班牙;1938年德国吞并了奥地利;1939年 春德国又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
4、希特勒自1939年闪击波兰之后,连连得手,他
自认为德军“天下无敌”,使希特勒的这个说法破
灭的是下列哪个事件 C
A.日军偷袭珍珠港
B.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
C.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D.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成立
5、2002年9月11日,美国世贸组织大厦遭受到恐
怖主义袭击,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被偷袭,那么
势争 太 平 洋
盟 建 立


1.爆发:1939年9月初,德国突袭波兰,英. 法对德宣战。
2.进一步扩大:1941年6月,德军突袭苏联, 苏德战争爆发。
3.达到最大规模:1941年12月,日军偷袭 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从二战的历史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1、大战初期,德、意、日进行的是帝国主义 的非正义的战争。
袭 波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二战高三一轮复习课件

二战高三一轮复习课件

b b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五、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 1、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及其影响 2、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及其意义 ▲六、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1、莫斯科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海战、阿拉曼战役 七、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1、瓜岛战役、意大利投降、库尔斯克会战、诺曼底战役及其影响 2、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公告》及其主要内容 3、德国、日本的投降 ▲八、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 1、德、日法西斯犯下的主要暴行 2、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的危害 3、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教训
绥靖政策的破产
• ①《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初步破 产) • ②1940年春,德国攻击法国,丘吉尔上台, 张伯伦下台。(彻底破产)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定 ⑴原因: ①慕尼黑阴谋使苏联更加不信任英法; ②德国提议苏德和解(防止英法与苏联结盟,避免两线作战) ③苏联在不能与英法迅速结成同盟的情况下,转而追求避战自保, 以赢得备战时间。 ⑵影响:
敦刻尔克大撤退
1940年5月26日至6月4日,英法海军冒着德军飞机和炮火 的轰击,将33万8千余名英法及其它同盟国士兵从法国北 部城市敦刻尔克撤离,渡过英吉利海峡,保存了实力。
法国败亡的原因分析 1.军事理论落后,迷信阵地战和马奇诺防线,对大规模使 用装甲兵和航空兵的新战术熟视无睹。 2.长期绥靖政策的推行,使法国国内民心涣散,士气低落, 严重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 3.《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定,使德国无后顾之忧,集 中大量兵力于西线。
改革后,德国和日本都极力扩张,建立帝国。军事优先是两者 特点,因此B项为相似点。②与德国无关。 答案 B
(2015年10月浙江选考)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的经济惩 罚转嫁到了德国人民身上。成千上万从前线回来的军官们流 落街头,他们不时怀念着帝国往日的荣光,“钢盔团”、 “前线战士同盟”等右翼武装团体,得到了国防部的津贴。 之后,经济危机使国内矛盾日益尖锐,而当时的德国政府对 此束手无策。希特勒和他的纳粹党正是利用了上述情势,乘 机兴风作浪。 ——摘编自黄玉章等《第二次世界大战》 结合史料,分析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主要原因。(4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专题复习PPT课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专题复习PPT课件

2021
德国
法 国 沦 陷
× 13
不列颠之战
英 国
德 国
2021
× 14
1.苏德战争爆发 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1941年6月22日


德国

德军突袭苏联
苏联


张 野
2.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1941年12月7日
日本偷袭珍珠港
2021
15
战争初期苏军的失利
1941/6/22开战 第一天,苏联就损 失了1200架飞机, 其中有800多架被摧 毁于地面。到11月, 德军对苏军实施了 六次大规模包围战, 苏军被俘人数超过 了200万。苏联失去 150万平方千米土地 和7000多万居民。
回答:
(1)推断英、法向捷克斯洛伐克所提建议的内容。
1)要捷克斯洛伐克把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
(2)英法奉行的是什么政策?其危害是什么?
四国首脑参加慕尼 黑会议
(2)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损害小国利益,使德国更加肆无忌惮的侵略扩张。
2021
8

德国 兰 1938年德国吞并
比 利莱
奥地利
时茵

吞 并 奥 地
2021
35
二、二战的经过
1、二战的爆发
2、二战的扩大 3、二战的转折
4、二战的反攻及胜利 反攻
胜利: 三国法西斯投降
反法西斯战争取胜 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 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欧洲战事结束; 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课件(共26张PPT+视频)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课件(共26张PPT+视频)

战后对德政策、战后成 立联合国、苏联承诺欧 战结束后对日作战。 苏联承诺有条件地参加 对日作战,使中国的主 权受到侵犯。
重申了雅尔塔会议的精 神,发表敦促日本投降 的《波茨坦公告》。 公告重申《开罗宣言》 条件必须实施。
作用 国对亡际加起合速了作德重日要会法作议西用解斯。决的国灭际问协争题调胜盟利军。推行进动打,败加法速西战斯步加伐速日本大法国西强斯权灭亡
三、众志成城,曙光初现: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
欧洲、北非战场
1945.9
1945.5
1944.6
意大利无条件投降 1943.7
意 大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1943.2


1942.1

日本偷袭珍珠港
1941.12.7
西西里岛
莫斯科保卫战 德军闪击波兰
1941.10 1939.9.1
1937.7.7
复习导入 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
局部爆发 全面爆发
规模扩大
最大规模
七七事变 东方战场
德国闪 击波兰
莫斯科保卫战 苏德战争爆发
日本偷袭珍珠港 太平洋战争爆发
走向联合
反法西斯 同盟的建立
二战转折 加强联合
胜利
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 二 次
世 界 大

三、众志成城,曙光初现: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
朱可夫生于农民家庭,自幼贫苦。1915年应征参加沙俄 骑兵部队。1918年参加红军,1919年加入共产党。指挥保卫 莫斯科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1943年,指挥苏军突破列宁 格勒之围,被授为苏联元帅。1945年攻克柏林,代表最高统 格奥尔吉·康斯坦丁 帅部接受德国无条件投降。战后暂管驻德苏军与德国苏占区。 诺维奇·朱可夫

第二次世界大战复习课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复习课件
3、其他原因(加速爆发)
一些大国为了自身利益而采取绥靖政策,加 速了大战爆发。
三次突袭 1939年9月1日,德突袭波兰,英法对德 宣战,二战全面爆发
1941年6月22日,德突袭苏联,苏德战 争爆发,二战扩大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太 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达到最大规模
反法西斯国家为打败法西斯,在政治、 军事方面进行了哪些合作?
政治上:1945年,召开了雅尔塔会议,协 调行动。 军事上:1、1944年诺曼底登陆,开辟了 欧洲第二战场。 2、1945年英美盟军进入德国境内,苏军 攻克柏林。 3、1945年苏联参加对日作战。
重要的国际会议
1、巴黎和会 2、华盛顿会议 3、慕尼黑会议 4、雅尔塔会议 其中损害中国利益的有1、2、4 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的有1、2、3、4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使国际格局
德意日惨 发生巨大变化 败 英法削弱 法西斯主义遭到毁灭性打击 苏联 使国际政治 社会主义力量发展壮大 社会主义超出 发生巨大变化
欧洲列强主宰 世界的国际格局 一范围国
美苏两极体 制的雅尔塔 格局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空前高涨 对科技发展和世界 促使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生 经济产生深刻影响 避免新的世界大战成为战后国际政治的突出主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
绥靖政策
二战爆发Biblioteka 二战扩大进一步 扩大
走向胜利
雅尔塔 会议
诺曼底 登陆 日本投降
转折 成立国际 转折 反法西斯 点 联盟
德国投降 最终胜利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直接原因: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加速 了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和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 成,法西斯势力是战争制造者。

《第三单元二次世界大战》复习课件人教版(共21张PPT)

《第三单元二次世界大战》复习课件人教版(共21张PPT)

1945年5月8日,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 二战的欧洲战争结束
柏 林 战 役
苏军把红旗插上德国国会大厦
8、二战最后胜利: 日本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 投降书,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
战结束。 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 争胜利纪念日。
9、二战的性质?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材料一: 参战国 卷入人口 伤亡人 直接经济 1 、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 (个) (亿) 员(亿) 损失(亿 二 美元) 战 浩劫。 60多 20 1.9 40000
二、二战的催化剂—“慕尼黑阴谋”
(1)时间: 1938年9月 (2)国家: 德、意、英、法 (2)地点: 德国的慕尼黑
张伯伦
希特勒 达拉第
墨索里尼
签订《慕尼黑协定》
(3)内容: 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
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
(4)影响: 慕尼黑阴谋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
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 也极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加速了二战的 全面爆发。
②作用: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壮大了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世界反法西斯人民的力量,加速了战争的进 程,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取胜的根本原因 (决定性因素)。
斯大林格勒的工人们响应政府号召,纷纷 拿起武器,保卫自己的工厂
5、二战的转折: 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2、7~1943、2)
6、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诺曼底登陆
两次世界大战比较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根本原因 时 间
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1914~1918年 1939年全面爆发~1945年 萨拉热窝事件 导火线 重大战役 斯大林格勒战役等 凡尔登战役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复习课件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复习课件

• 日本关东军司令本庄繁在给陆相南坎次郎的信 中说:“乘此世界金融凋落,苏国五年计划未 完成,支那统一未达成以前之机,确实占领我 经营30年之满蒙。”该信应写于 B • A.1928年12月28前 • B.1931年9月18日之前 • C. 1936年12月12日之前 • D.1937年7月7日之前
一、爆发
二、扩大
进攻苏联:1941年6月22日
二战爆发后,英国首相丘吉尔曾说: “我们愿意看到德国人躺在坟墓里, 更愿意看到俄国人躺在手术台上。” 苏德战争爆发后,丘吉尔说: “俄 国人民的危难就是我们的危难。我们将 尽一切力量帮助俄国和俄国人民! ”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德国入侵 苏联的世界性影响?
这里的“旧民主秩序”指什么?“新应用”又是指什
为了永远地纠正我 们经济制度中的严 重缺点,我们依靠 的是旧民主秩序的 新应用。
新帝国必须....用德 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 得土地,为德国人民 取得每天的面包。 思考: 面临同样的危机,美国能够实行新政途径来 解决危机,而德国、日本却走上法西斯道路, 您认为造成这种明显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情况表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工业下降 46.2% 40.6% 28.4% 16.5% 50% 300万 48% 85万 8.4% 50% 300万
世界 1/3 2/3 3000万
外贸缩减 70% 69.1% 失业人数 1700万 476万
(1)根据以上材料说明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有哪些特点? 时间特别长、范围特别广、破坏性特别大 (2)为什么美国经济危机会迅速地波及到其它资本主义国家? 美国是世界头号经济大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3)概括这场从美国开始的经济危机产生了哪些深刻影响? 对各国:加深严重的社会危机 对世界:加剧世界形势的紧张 (4)资本主义世界为摆脱危机,选择了哪两种不同的方式和道路 ? 对内改革型 对外扩张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 时间跨度:1929——1945
1、经济危机及各国的抉择 2、局部反法西斯斗争(不考) 3、走向世界大战(绥靖政策) 4、大战的爆发 5、大战的扩大 6、大战的转折 7、大战的结束
二战的背景
二战的经过
8、大战的影响
二战的影响
专题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复习课件
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社会根源和主要影响(b) (1)社会根源 ①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和 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 之 间的矛盾。 ②市场供需矛盾(相对过剩):一方面市场的虚假繁荣,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 (供大);另一方面美国国内贫富差距扩大,贫苦家庭比例大,限制了社会购买力 (求小)。 ③投机狂热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 (2)主要影响 ①大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造成严重破坏(工业下降、外贸缩减、失业人数增 多、收入降低)。 ②大危机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普遍的群众运动、法西斯势力猖獗)。 ③大危机导致国际局势日益紧张。 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向殖民地半殖民地转嫁 危机,导致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临近崩溃。 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全球空前的经济战(关税战、贸易战、货币战)。 ④为摆脱危机,资本主义国家选择了不同方式和道路。(美:罗斯福新政;德日:走上 了建立法西斯专政,实行对外扩张的道路)
经过: 核心力量不同(德:以政党为核心;日:以军部为核心)
上台方式不同(德国:议会合法方式;日本:军部暗杀 政变方式上台)
影响:
关于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形成
(1)原因: 历史原因: 均对“凡-华体系”不满
现实原因: 对抗英法美,争夺世界霸权,
(2)过程: ①1936年10月,德意协定,“柏林-罗马轴心”
凡-华体系 既得利益者,维护受到严厉制裁 华盛顿会议制约
历史渊源 经济实力
领导者素质
两条道路相同点:都加强了政府的权力
二、危机冲击下各国的选择
(一)美国:“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经济 (二)德国:走上法西斯道路——对内独裁,对外扩张 1、德国 (1)原因:
①历史原因:A.缺乏民主传统,专制主义、军国主义势力非常强大; B.掠夺性的《凡尔赛和约》,激发了其民族复仇情绪 ②现实原因:经济危机的打击严重,垄断资产阶级倾向于建立一个独裁 的强权政府 ③直接原因:纳粹党打着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招牌,进行蛊惑人心的 宣传,获得人民、军队、资产阶级广泛的支持。
各国建立法西斯专政的标志
意大利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标志
1922年,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第一个法西斯政权
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标志
1、1932年,纳粹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2、1933年1月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欧洲策源地形成
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标志
1、1936年,广田弘毅上台——亚洲策源地形成 2、1937年,近卫文磨上台组阁,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思考: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有何异同?
相同点
原因:
•均带有浓厚的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传统; •都对凡-华体系不满 •经济危机使社会矛盾激化 •均受到垄断资产阶级支持
经过:
影响:
政策都主张对内独裁,对外扩张
形成战争策源地,加速二战爆发
思考: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有何异同?
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点
原因:
对凡-华体系不满的原因不同 (德是不满“凡”的宰割而力图复仇; 日因分赃不均而不满“华”的束缚) 建立的过程不同(德:先建立专政,再发动战争; 日:先发动侵略战争,再逐步建立法西斯专政)
思考:日本法西斯上台有何特点?
①以军部为核心;②通过政变、侵略手段;③先发动战争后上台
(2)建立过程: ①1931年九一八事件 ②标志:1936年广田弘毅上台-----大战亚洲策源地形成 (3)政策: ①对内:禁止罢工、限制言论;扩军备战 ②制定国策,扩大侵略战争 (4)影响:冲击华盛顿体系,加速二战爆发
②1936年11月,德日《反共产国际协定》 ③1937年11月意大利加入“反共”协定,结成“柏 林-罗马-东京轴心”,三国轴心形成。 ④1940年正式结成三国军事同盟。
(3)幌子: 打着反共旗帜
1.欺骗、麻痹西方大国。 2.反对苏联和共产国际等国际进步力量 (意识形态领域).
为什么会这 样的旗号?
为摆脱经济危机,美德日走两条不同道路的原因 原因? 摆脱1929——1933年大危机 美国 德国 日本
通过革命, 自上而下, 自上而下, 资产阶级 封建残余 封建军事性 民主制度稳固 军国主义传统
世界第一经济 强国 罗斯福 市场狭小, 严重依赖 美国资本 希特勒 经济基础薄弱 国内市场狭小 广田弘毅
思考:德国法西斯上台有何特点?
①以纳粹党为核心 ②通过选举途径,合法取得政权 ③利用民族复仇情绪,进行欺骗和煽动手段 ④先掌权再发动战争
(2)政策:①对内:专制独裁 ②对外:扩军备战 (3)影响:冲击凡尔赛体系,加速二战的全面爆发
2、日本 (1)原因:
①历史原因 :A.缺乏民主传统,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事性建立强权政治。 B.不满华盛顿体系对其的压制 ②现实原因: 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垄断资级希望建立独裁政府 ③直接原因:军部法西斯势力的推动。
探究:30年代法西斯的扩军备战有哪些?
侵略活动:
1、亚洲 ①1931年9月,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日本) ②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
2、非洲 ①1935年10月,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当时叫阿比西尼亚)
(意大利)
①1935年德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实行普遍义务兵制度 ②1936年3月,德出兵占领莱茵非军事区 ③1936年7月,德意出兵干预西班牙内战 3.欧洲 ④1938年3月,吞并奥地利 (德国) ⑤1938年9月,慕尼黑阴谋,苏台德地区 ⑥1939年3月,整个捷克斯洛伐克 ⑦1939年9月,突袭波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