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护理现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产儿护理现状

发表时间:2012-10-18T16:57:40.00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5期供稿作者:蓝利烨

[导读] 除此以外,要做好患儿皮肤、眼、脐、臀部的护理,防止继发感染。

蓝利烨(都安县人民医院儿科广西都安530700)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5-0354-02 随着围生医学、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的创建与新生儿急救技术的不断进步,有效提高早产儿存活率与抢救成功率。然而在生命获得救治的同时也会增加一些后遗症及神经系统疾病,比如智力低下、脑性瘫痪等,都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影响。所以,对早产儿实施发育护理照顾,改善预后,是早产儿护理的关键。本文就目前所有的护理现状进行分析总结,阐明在现代医院当中对早产儿温度、呼吸和喂养等方面的最新管理模式。

1 早产儿温湿度管理

1.1 保温与降温

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新生儿体温会做相应的变化,由于新生儿不具有完善的体温调节功能,当气温低时不会产热,而靠棕色脂肪进行化学性产热,但人体棕色脂肪含量较少,当然早产儿就更少,并且其有较薄的皮下脂肪层,按体重比例计算,体表面积相对较大,因此散热较快。早产儿散热快、产热不足,故体温多偏低[1],若不加强保暖,体温会迅速下降,进而会影响早产儿的血液循环和代谢,引发低血糖或代谢性的中毒,极可能诱发硬肿症与肺炎等严重疾病,严重时会导致死亡,因此在冬季要加强保暖[2]。若要对婴儿裸露实施操作或检查,应将婴儿放于环境比较中性的温度之下(未足月儿放置在33℃~ 34℃,足月儿放在32℃~ 33℃)。选取24℃为足月儿室最佳温度。而早产儿室温保持在28℃以上,相对温度保持在55% ~ 65%的范围内。早产儿体重小于2000g的,应将其放入暖箱内进行保暖,随体重、出生天数、体温以及生活能力强弱对箱温进行选择,始终保持患儿体温在36.5℃~ 37℃之间。患儿可穿柔软的棉衫后再放入暖箱中,有效做到防辐射散热,其在箱内可进行一切护理操作,如喂乳和换尿布等。当室温过高或天气炎热室时,新生儿可经过增加皮肤水分蒸发进行散热[3]。一旦喂养不适,穿着过多或液体进入较少而出汗量大均能引发脱水,体温会一度上升,引发一过性脱水热。而早产儿有发育不全的汗腺,会随着环境的升高引发体温随之上升,也可引发发热。因此天气炎热时,早产儿室内应注意降温和通风,但要避免让患儿在电扇下或在风口直接吹风,避免受凉。出现体温较高时,能适宜多喂水或将衣服被褥松解,超高热时可进行温水擦浴(水温应低于体温2℃~ 3℃),也可采取补充足够水分的措施,降低早产儿的体温。

1.2 暖箱内的湿度

箱内适度应保持在55%-65%内[4-8]。而黄福姣[9]对32例早产儿的护理总结,得出70%-75%应为暖箱的相对湿度范围,明显高于足月儿。主要是由于早产儿死亡前的并发症为肺透明膜病变造成的,该病与暖箱湿度有极大的联系。因为缺氧,会增加肺毛细血管的渗透性,使血浆进入肺泡。在空气干燥的作用下,肺泡壁外部覆盖着纤维蛋白浓缩构成的透明膜覆盖,因此而发病,并且对缺水早产儿忍受性差,因此相对湿度对早产儿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10]。

2 呼吸处理

因为早产儿的胸廓与肺组织没有弹性、呼吸肌薄弱和呼吸浅快且无规律,常会有青紫或呼吸暂停现象,护士一定要仔细观察,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和粘液,以确保呼吸道顺畅。在喂奶前后若发现呼吸困难或青紫时,应及时给予吸氧,1—2L每分钟,周期为不超过3天。在吸氧过程中,对早产儿的缺氧改善情况和呼吸变化进行密切观察,在呼吸平稳6h后,一般停止吸氧,防止早产儿出现氧中毒,引发医源性后遗症。

2.1 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中枢的发育尤为重要,由于胎儿在子宫内不需要肺的呼吸,随着母亲分娩后第一次吸气及啼哭,肺泡张开,此时呼吸中枢发育并不成熟,常出现呼吸节律不规则,早产儿及低体重儿常见呼吸暂停。由于新生儿免疫力低下,IgA含量低,呼吸道的抵抗力差,易患肺炎或因呛奶,呕吐等原因引起呼吸不畅,引发较严重的后果。对早产儿加强气道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的目的在于改善机体供氧,保证生理需要的通气量,促进患儿康复。

2.2 监测氧饱和度

早产儿易出现青紫或呼吸暂停,往常建议持续常规供氧,现认为青紫和呼吸暂停是用氧指征。金美丽[11]曾报道过度吸氧或氧浓度过高,容易引发视网膜病变、支气管发育不良等。因此给氧应在严密监测下进行,按照氧饱和度对给氧的浓度和时间进行调节,当SpO2在96%上下时,可不吸氧或间歇吸氧;若在停止吸氧5min后,SpO2还维持在90%时,应给予低流量吸氧;SpO2小于85%时,可增加氧流量。常规氧浓度最佳在30%-40%内,使用面罩给氧,应动态实时在整个吸氧过程中监测SpO2,同时,还应持续使用测氧仪测量面罩内的氧浓度,便于及时准确的调节氧流量,预防出现氧浓度过高或不足。

3 喂养

足量的早期喂养可增加母乳的分泌。尤其是胎儿出生后,没有存储足够的肝内糖,只能维持12小时,如果不能及早喂养,则要消耗蛋白质和脂肪。早喂养可预防高胆红素血症和低血糖症,降低蛋白质代谢分解,减少生理体重的降低时间。

3.1 母乳喂养早产儿如果呼吸功能好,吸吮力强,出生后4—8小时开始授乳,以母乳为宜,母乳利于吸收。范晓燕[12]等提出体重2000g以上,吸吮力和吞咽能力良好的早产儿均可直接母乳喂养。实行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按需哺乳,哺乳期间间断休息,避免疲劳。

3.2 滴管喂养对于患儿吸吮力差则使用滴管喂养,由2~3滴起,护士利用注射器抽取牛奶或母乳,然后将针管乳头放在早生儿口角缓慢滴喂,实时观察是否吞咽,刺激早生儿嘴唇,诱导吮吸。也要实时观察呼吸、面色和是否呕吐。

3.3 间歇胃管喂养有一定吸吮力的早生儿,但没有足够营养的早生儿,此时将剩余的奶通过胃管进行注入。但在每次注入前应注意,先吸取胃内残余量,若残余量每次都高于25%,表明胃排空不良,此时应暂停或减量鼻饲,鼻饲后,再注入2-3ml的温开水清洗管腔,维持胃管内通畅与清洁。每次都要更换注射器,并记录奶量。在鼻饲后改变体位,使其右侧卧位,抬高头部,头偏向一侧,便于胃内排空乳汁,降低胃潴留,预防呕吐物吸入,提高肺循环。间歇胃管喂养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方法之一,可增加如胰岛素、胃泌素、胃多肽抑制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