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秦兵马俑
秦兵马俑(完美版)-PPT课件

6.神态安详,镇定,充满必胜的信心。 神态自若
2021
20
绝无仅有: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形容非常少。 享誉世界:在全世界享有盛誉。 昂首挺胸:抬起头,挺起胸膛。形容斗志高,士气
旺。
身材魁梧:指人的身材长得高大,强壮。
若有所思:若:好象。好象在思考着什么。
2021
21
阅读课文,思考:
1、找出全文的过渡段。 2、课文是以什么结构来叙述兵马俑的? 3、分段。 4、兵马俑的总体特点是什么? 5、课文介绍了几种秦兵马俑?各是什么样 的?各有什么特点?
6、找出文中作者想象的句子。 7、兵马俑的发现有何影响?
第十一自然段
2021
22
整体感知:
通过朗读我知道,课文先总写秦兵
马俑
,再写它 和
,
个性鲜明,最后又总写秦兵马俑在古今
中外的雕塑史上是
的。由此
பைடு நூலகம்
,我发现课文的结构是
。
2021
23
整体感知:
通过朗读我知道,课文先总写秦兵马俑 举世无双,再写它规模宏大 和类型众多,个 性鲜明,最后又总写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 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由此,我发现课文 的结构是总 分 总。
文物名称:秦兵马俑
信 占地总面积:20000平方米。
兵马俑总数量:近八千个。
息 一号坑总面积: 14260平方米。 卡 一号坑长: 230米。
一号坑宽: 62米。
一号坑兵马俑数量:六千多个。
2021
29
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达 19120平方米,足有两个半足球场那么大,坑内 有兵马俑近8000个。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 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有14260平方 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有6000多个。一号坑 上面,现在已盖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厅。走进 大厅,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潮的制 作工艺所折服。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马俑一 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19.秦兵马俑【新版】

鸟瞰.(gǎn) 长征.(zhēng) 搏.(bó)击
统.(tóng)一 风靡.(mǐ) 匀称.(chèn)
二、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guān
②guàn
冠军( ② ) 衣冠( ① ) 皇冠( ① ) ①sǎ ②sā
撒谎( ② ) 播撒( ① ) 撒种( ① ) ①chéng ②shèng
乘法( ① ) 乘除( ① ) 千乘之国( ② )
课文主旨
课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 和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 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和强烈的 民族自豪感。
推荐阅读 秦将军俑
我曾托人从咸阳捎回秦俑的复制品,保存至今。 这是一尊站立着的将军俑,长约20厘米,宽约7到8 厘米,一只铁皮铅笔盒大小。将军四方脸,浓眉大眼, 唇上有一丛浓密的胡子,修剪得十分整齐,且微成八字 状,上翘,为他的脸平添了一种威武。他微皱双眉,紧 闭嘴唇,像在思考着什么重大问题,也许是在斟酌一项 作战计划吧。将军的双手平直地放在腹前,紧握着,虽
然略显激动却仍不失成竹在胸的风采。这大约是一场激战 前从容不迫的将军们所特有的神情吧。
将军头戴云冠,冠中间插着一根束发的簪子,身着一 件长过膝盖的衣服。这衣服有些像长袍,只是下摆比较宽 大。衣服外面罩了一件短袖铠甲,前甲过后腰收为三角 形,遮挡住膝盖,后甲齐腰。铠甲十分厚,大约是用于保 护人体主要部分,不受敌方武器伤害吧。虽然铠甲看上去 显得笨重,却十分漂亮,前甲上还装饰着粗犷的“菱格 纹”和“云涡纹”。将军的颈上有一个装饰结,系在脖子
南征北战: 到处出征作战,形容经历的战斗很多。 造句:解放战争时期,彭德怀将军常带领军队南 征北战。
所向披靡: 比喻力量所到之处,一切障碍全被扫除。 造句:我军英勇无敌,所向披靡。
19 秦兵马俑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体会课文的思想内涵。
2、能力目标:运用网络技术,让学生组成若干学习小组,进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获取、处理信息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和网络中的拓展阅读材料,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通过语言文字、网络资料探究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课件导入边放课件教师边导入:举世闻名的秦兵马俑是我国的珍贵历史文物,它出土于西安以东30千米的临潼。
秦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今天我们班就组成秦兵马俑考古学习小组,将一起出发,到这个神奇的地下王国去看一看。
学生欣赏完课件后教师提问:师:看了以后,谁能讲讲秦兵马俑给你的最深印象是什么?(教师相机板书课题及学生的感受)出示过渡句: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齐读。
(过渡段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能概括上文的主要内容,又能概括下文的主要内容,既一种有效的阅读方法,又是一种巧妙的写作方法,所以我们在阅读写作中要重视运用。
)(通过阅读、探究、体验、交流等学习活动,了解了兵马俑规模宏大的特点。
)二、自主探究学习课文1、出示自学的要求:轻声读课文内容,说说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类型的兵马俑?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反复朗读,从课文对兵马俑的外貌、动作神情的描写中,仔细揣摩体会,他们会是具有什么样个性特点的人呢?2、学生自主探究,同桌相互合作,浏览学习专题网站中的文字及图片,挑选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兵马俑进行深入研究,说说它的特点,也可以制作成简单的演示文稿(教师需协助学生)。
3、讨论交流:⑴指名学生说出各种类型兵马俑的特点,并谈谈体会。
⑵指名学生上台交流自己最喜欢的兵马俑,谈谈自己研究的收获。
(可用自己制作的演示文稿辅助讲解)这样,文章怎样介绍“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呢?通过逐段精读,列一张表格,就会明白。
19秦兵马俑

秦兵马俑是秦始皇 的陪葬坑。秦始皇陵 位于今西安市临潼区 东约5千米处,它南依 骊山,北临渭水,地 势险峻,环境优美。 陵园规模宏大,陪葬 品众多,像一座丰富 的地下文物宝库。 1974年发现兵马俑坑, 轰动了中国,震惊了 世界,是20世纪最伟 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秦兵马俑气势恢弘,形态逼真,充分 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强大力量, 1987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它 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秦兵马俑 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它是全人 类的一份珍贵文化财富。
A.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B.展开想象,描述你感兴趣 的一个兵马俑。
19 秦兵马俑
俑就是古代用泥土、木、石或 金属制品等做的用来殉葬的偶像。yùkàntǒngshuài
誉
征 chèn 匀称
瞰
统
kuí
率
bó
zhēng mǐ
靡 魁 zhuó 身着短甲
搏 sā
撒开四蹄
享誉世界 南征北战 久经沙场 跃跃欲试 绝无仅有
举世无双 身材魁梧 昂首挺胸 殊死拼搏 惟妙惟肖
规模宏大 神态自若 整装待发 所向披靡 宏伟气势
骑兵俑上身 着短甲,下身 着紧口裤,足 蹬长靴,右手 执缰绳,左手 持弓箭,好像 随时准备上马 冲杀。
陶马与真马一 般大小,一匹匹 形体健壮,肌肉 丰满。那跃跃欲 试的样子,好像 一声令下,就会 撒开四蹄,腾空 而起,踏上征程。
车兵俑
车左俑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9课《秦兵马俑》教学设计和精品教案

19、秦兵马俑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8个字只要认识不要求会写。
认识一个多音字“乘”。
能够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4、在理解的基础上,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为: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理解的基础上,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难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1、出示图片,师:同学们,知道图片上画的是什么吗?2、有谁去亲眼看过秦兵马俑?说说你参观后的印象。
师随机点拨:“俑”——古代用木头、泥土等制成的人像,供陪葬用。
3、1974年春天,陕西临潼县的农民在打井时,意外发现了兵马俑的秘密,从此,这支沉睡了两千多年的地下军阵终于重见天日。
(出示课文第一段)齐读。
读了这段话,你收集到什么信息?(给“举世无双、享誉世界”换词,积累同类词。
)4、秦兵马俑的发现轰动了中国,震惊了世界,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轻轻走近这神秘的军阵,看看它们的庐山真面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思考作者从哪两个方面介绍兵马俑?是用哪句话连接起来的?2、交流:作者从哪两个方面介绍兵马俑?一方面:规模宏大。
指名读相关段落。
一方面: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指名读相关段落。
这两个方面是用那句话连接起来的?(齐读第3段,体会承上启下的作用)3、2-8小节具体介绍了兵马俑的情况,大家再读读第1和第9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以此分段。
三、聚焦“规模宏大”1、默读,圈圈划划,哪些地方读出规模宏大?2、交流。
体会作者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列数字、类比、举例子)3、朗读,体会词语意思“鸟瞰(句式“站在山顶向下鸟瞰,站在鸟瞰。
)南征北战、所向披靡”。
第2课时一、品味“类型众多,个性鲜明”1、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19 秦兵马俑设计

19 秦兵马俑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写作结构。
2、默读课文,联系课文内容体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想象兵马俑的神态和气势,并说说感受。
3、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想象兵马俑的神态和气势。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带着登长城和游颐和园的美好印象,我们继续前往陕西西安,一起去领略号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有着“威武之师”美誉的秦兵马俑的风采。
板书课题二、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感情。
1、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懂的字词可以在小组之间讨论一下。
2、用所学的知识,说说课文是以什么结构来叙述兵马俑的?分别写了什么?(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3、文中用哪个句子把这两部分内容连接起来的?这个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体会过渡段的作用)4、你从哪些句子读出了兵马俑规模宏大?(面积、数量、阵容、气势)5、你从哪些句子读出了兵马俑类型众多?(将军俑、武士佣、骑兵俑、陶马)你从哪些句子读出了兵马俑个性鲜明?你能想象出他们的神态吗?这个自然段中用了几对“有的……好像……”?你能用这对词来造句吗?省略号的作用?6、如此精美的艺术珍品,难怪作者说它是“绝无仅有”的。
同学们来一起齐读最后一段,把秦兵马俑的这种气势读出来。
三、拓展。
面对着我们如此珍贵的历史文物,你有什么感受?我们应该怎么做?四、课文总结是啊,秦兵马俑是我们祖国灿烂的文化遗产,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我们为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而感到自豪。
同时,我们也要努力去爱护历史文物,做一个文明的公民。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组:19秦兵马俑》优质课导学案_0

秦兵马俑优秀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运用已有的识字策略学会本课8个生字。
正确识记“吏、戈”等字形,读准“干练”“战车千乘”等词语。
联系语境理解“所向披靡、惟妙惟肖、举世无双”等词语的意思。
2、在读中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观察、说明事物的方法,了解常用的基本的说明方法,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并体会过渡句在文中的作用。
3、通过品读关键词句,想象兵马俑的神态和气势,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产生民族自豪感。
【参考话题】积累文中的四字词语,尽可能地运用文本的语句,融入自己的感受,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兵马俑做具体的介绍。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前置性作业:1.我来学习七彩词语。
2.我来朗读课文。
3.我来理清课文脉络。
4.我来搜集有关资料:秦兵马俑。
二、教学过程(一)揭题1.师:同学们,听说过世界上有八大奇迹吗?哪位同学能说说呢?(学生回答,如果学生不能回答,教师提示。
)师:世界八大奇迹指的是埃及的金字塔、亚历山大港灯塔、爱琴海太阳神像、奥林匹亚宙斯神像、阿尔特米斯月神庙、摩索拉斯陵墓、巴比伦空中花园和秦始皇兵马俑地下军阵。
现除埃及金字塔和秦始皇兵马俑保护室完好外。
其余六大奇迹已经毁坏。
我们来看几张兵马俑图片。
2.教师展示兵马俑图片。
师:同学们,2200多年前,秦始皇动用70多万刑犯,耗时38年,修建自己的陵墓。
作为统一六国的皇帝,他在西安以东30千米的临潼,留下了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
(板书课题:秦兵马俑:)如今已成为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
今天,让我们一起去这个神奇的地下王国看一看吧,读题:秦兵马俑3.知道“俑”是什么意思吗?4.“秦”指秦代,秦兵马俑,是给秦始皇殉葬的军队官兵和战马的偶像。
(二)初步感知秦兵马俑形象1.通过预习,你对秦兵马俑有了哪些了解?那个小组来汇报一下(可以是收集的资料,可以是书上的介绍。
)2.你们能用一个词说说你所了解的秦兵马俑吗?3.课文中有许多描写秦兵马俑的词语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19、秦兵马俑(完美版)

骑兵俑
骑兵俑上身着 短甲,下身着紧口 裤,足登马靴,右 手执缰绳,左手持 弓箭,随时准备上 马冲杀。
骑兵俑上身着短甲, 下身着紧口裤,足蹬 长统马靴,右手执缰 绳,左手持弓箭,随 时准备上马冲杀。
勇猛善战 坚毅顽强
骑兵俑
马俑与真马一般大 小,一匹匹形体健 壮,肌肉丰满。那 跃跃欲试的样子, 好像一声令下,就 会撒开四蹄,腾空 而起,踏上征程。
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 面积达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 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在三 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 北宽62米,总面积有14260平方米。坑里的 兵马俑也最多,有六千多个。一号坑上面, 现在已盖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厅。走进 大厅,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马俑一行 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 的长方形军阵,真像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 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秦兵马俑
法国前总理希拉克: 世界上有七大奇迹,秦俑的 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 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 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
花都区新华七小
李光明
13 秦兵马俑
俑:古代殉葬的偶像
殉葬-----陪葬:从远古时代开始,中国古人就认为, 秦始皇(前259—前210):姓嬴,名政。中 一个人死后依然要过着和生前一模一样的生活, 国统一的秦王朝的第一个皇帝。在中国史书 生前的奴仆和财富都应随葬墓中,供自己到阴间 的记载中,秦始皇是一个暴君,但是在结束 差遣和使用。在这种观念下,无情的殉葬制度出 现了,人们把用泥土、木头或者石头制作的俑放 殉葬制度方面,他却是身体力行的第一个君 置在墓葬中,作为人或动物的象征物品为主人陪 王。 葬。
秦兵马俑
秦代 指制成兵马形状的殉葬品
19 秦兵马俑

享誉世界 所向披靡 昂首挺胸 手执缰绳 颔首低眉 殊死拼搏 英雄气概
规模宏大 身材魁梧 神态自若 跃跃欲试 若有所思 惟妙惟肖
2、再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从哪 几方面介绍秦兵马俑的? ①规模宏大 ②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
①规模宏大
自读第二自然段,哪些语句写 出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三个俑坑总面积和兵马俑 的数量。 一号俑坑长、宽、面积和 兵马俑的数量。
有的……好像……
1、认一认、加拼音。
誉 瞰 统 率 征 靡 魁 搏
2、读准音、巧组词。
guān( 鸡冠)
sǎ( 撒落) chéng(乘法)
冠
撒
乘
guàn( 冠军) sā( 撒手)
战车 ) shèng( 千乘
联系课文理解词语。 鸟瞰:从高处往下看(俯视 俯瞰) 所向披靡:指力量所到之处,一切
障碍全被扫除。
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 常逼真。 绝无仅有:只有一个,再没有别 的。形容非常少有,极为稀少。
联系课文理解词语。 ( ( ):从高处往下看(俯视 俯瞰) ):指力量所到之处,一切障碍
全被扫除。
( ):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 真。 ( ):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 形容非常少有,极为稀少。
兵马俑神态各异:有的( ), ( ),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 合,战胜敌人;有的( ), ( ),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 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搏斗;有的 ( ),好像在听候号角,待命 出征……
②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 自读第4-8自然段,哪些语句写出 了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
2、再读课文,为什么说秦兵马俑 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 雄气概? 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 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它惟妙惟 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 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 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 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
19 秦兵马俑

有的颔首低眉,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 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目光炯炯,神 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 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好像在听候 号角,待命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 念家乡的亲人…… 这段话运用了__的修辞手法。
有的颔首低眉,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 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目光炯炯,神 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 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好像在听候 号角,待命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 念家乡的亲人…… 这段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这段话的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
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仔细端详,神态各异:有的颔首低眉,若有所 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 的目光炯炯,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 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 好像在听候号角,待命出征;有的凝视远方, 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近它们的身旁, 似乎能感受到轻微的呼吸声。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 多,个性鲜明。 这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过渡段。 既是对全文主要内容的概括,又起 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课文写了哪几种兵马俑? 将军俑
武士俑 骑兵俑 陶马
课文用到的说明方法:
20000平方米 ( )
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 ( 有的……有的……有的……(
)
)
课文用到的说明方法:
3 __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 岭之间蜿蜒盘旋。 4 向东__,隐隐可见几座城楼。
秦兵马俑在我国西安的临潼出土。 陕西 西安
秦兵马俑在我国__省__市出土。
秦兵马俑在我国陕西省西安市出土。
《秦兵马俑》从规模和身材、衣着、 动作神态等方面介绍了秦兵马俑, 使我们如临其境。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19.秦兵马俑

秦兵马俑教学目标:⒈认识8个生字。
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像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⒈学生收集兵马俑的相关资料。
⒉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理解课题1、同学们,我们感受了横贯东西的长城,游览了气势宏大的皇家园林颐和园,今天老师带大家去西安看一看,知道去看什么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秦兵马俑,了解被称作世界第八大奇迹的艺术宝库。
(写课题,齐读课题)2、这兵马俑究竟有多壮观呢,我们先欣赏一下图片。
二、检查自学1、检查生字词2、读了这篇课文以后,你能说说兵马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3、你从课文的哪里知道呢?(第3段)你能说说这段话的作用吗?(过渡段,承上启下,概括文章大意,中心句)哪个自然段写了规模宏大呢?(2)哪些段落写了类型众多?(4-7)个性鲜明呢?(8)5、那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写了什么呢?三、教学首尾段1、我们先来看第一段,写了兵马俑的什么呢?(地理位置、世界地位)作者一开始就怎样称赞它?(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珍贵历史文物)“举世无双”是什么意思呢?(独一无二)谁能通过读把秦兵马俑的“享誉世界”的地位读出来。
2、我们再来看看第9自然段。
第9自然段写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
刚才大家读时,有没有发现这段中有一个词语跟“举世无双”的意思相近。
(绝无仅有)从“举世无双、绝无仅有”这两个词语中你读到了什么?(珍贵、非常少有)课文第一自然段说秦兵马俑举世无双,最后一自然段又说它绝无仅有,那究竟是怎样一番景象?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三、研读“规模宏大”1、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用笔勾画出最能体现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的句子,在旁边写上自己的理解,想一想作者用了哪些好方法呢?(1)列数字:那么多的数字展现在你面前,有什么好处呢?(2)作比较(3)作者围绕哪句话写的?这一段作者还采取看总分的结构。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9课《秦兵马俑》教案

课题
19、秦兵马俑
课型
略读课文
主备教师
使用教师
上课时间
教
学
目
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4、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五.提出不懂的问题,会的举手讲解,没解决的问题下节课小组讨论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巩固识字
2、课文从哪两方面介绍兵马俑的?
二、精读课文
(一)、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1、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反映了秦兵பைடு நூலகம்俑的规模宏大?
2、独学,全班交流
3、人们看到如此规模宏大的兵马俑会有什么感受?
5、读最后一个长句子,前半句讲了兵马俑的恢弘气势,“看上去真像……”讲兵马俑的高超制作工艺。
4、总结。
这篇课文生动的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和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
三、有感情朗读课文
四、拓展延伸
1、模仿这篇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
2、交流自己写的话
板书设计
19秦兵马俑(举世无双享誉世界)
(不仅)规模宏大 (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2)从“体格健壮,体态匀称”及穿着装扮,手持各种武器,“目光炯炯,双唇禁闭,神态严峻”中,体会武士俑威武凝重的特点。
(3)从“上身着短甲……左手持弓箭”中体会骑兵俑的勇猛善战的特点。
(4)车兵俑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弓弩手张弓搭箭,神情专注;马俑形体健壮,肌肉丰满,跃跃欲试。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19.秦兵马俑

请你想一想
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用 笔勾画出最能体现秦兵马俑 规模宏大的句子,想一想作 者用了哪些好方法呢?
秦兵马俑在我国西安地临潼出 土,它举世无双,是享誉世界的珍 贵历史文物。
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刻 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它惟妙惟肖地 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在现了秦 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 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 和英雄气概。
有的凝
视远方,好 像在思念家 乡的亲 人……
请你模仿说话:
有的
,好像
。
高度评价
“这是世界的奇迹,民族 的骄傲。”
——新加坡总理李光耀 “世界上有七大奇迹,秦 兵马俑的发现,世界上已有八 大奇迹。”
——法国总理希拉克
秦兵马俑在我国西安地临潼出 土,它举世无双,是享誉世界的珍 贵历史文物。
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刻 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它惟妙惟肖地 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在现了秦 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 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 和英雄气概。
武士俑平均 高约1.8米,体格 健壮,体形匀称。 它们身穿战袍, 披挂铠甲,脚登 前端向上翘起的 战靴,手持兵器,
整装待发。
武士俑
骑兵俑
骑兵俑上 身着短甲,下 身着紧口裤, 足蹬长筒马靴, 右手执缰绳, 左手持弓箭, 好像随时准备 上马冲杀。
马俑
陶马与真马
一般大小,一匹 匹形体健壮,肌 肉丰满。那跃跃 欲试的样子,好 像一声令下,就 会撒开四蹄,腾 空而起,踏上征 程。
请
tǒng shuài
统率
yù
享誉世界
zhēng
南征北战
mǐ
所向披靡
bó
殊死拼搏
请你读一读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秦兵马俑

19《秦兵马俑》教学设计白果乡小学:陈浩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利用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秦兵马俑的不朽艺术价值,激起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2、学习课文让学生感受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赞颂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秦兵马俑的特点。
2、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展示图片,谈话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就是你们的导游,之前大家游览了长城、颐和园两处名胜古迹,今天我将带大家继续游览我国的一处著名景点,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景物呢?(出示图片),提问:大家知道图片里面的景物叫什么吗?(兵马俑)今天我们要游览的就是《秦兵马俑》。
(板书课题)2、提问:什么是秦兵马俑呢?(秦,指秦朝;俑,指古代殉葬的陶像;就是给秦始皇殉葬的军队官兵陶像。
)二、自由朗读课文,感悟课文结构提问:这篇课文是什么体裁的文章呢?课文是分几个部分来介绍兵马俑的?是按照什么结构来描述的?(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第二部分第2至8自然段;第三部分第9自然段,课文结构总述—分述—总结)三、理解全文深入分析1、齐读第一部分,主要给我们介绍了什么内容?(告诉了地点、举世无双),兵马俑是沉睡了几千年的历史瑰宝,一朝醒来震撼了全世界,是我国珍贵的历史文物。
2、学习第二部分,齐读第二自然段:a、找出本段的中心句。
(兵马俑规模宏大)b、哪些句子可以体现规模宏大呢?勾画出来C、本段中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出示:作比较、列数字),这样有什么作用?(气势恢宏)3、指定学生读第三自然段,本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读了本段,作者接下来是从哪两个方面来介绍兵马俑的呢?(类型众多、个性鲜明)4、首先我们来看看类型众多体现在哪些方面?自由朗读4、5、6、7自然段(将军、武士、骑兵、马俑)主要描写了每一种兵马俑都有什么特点呢?(外貌、动作、神态)。
19_秦兵马俑

表示向四周看(环视) 表示向下看(俯视)(鸟瞰) 表示向远处看(远望)(远眺) 表示向上看(仰望) 表示恭敬地看(瞻仰) 表示注意力集中看(注视)(端详) 表示偷偷地看(窥视) 表示生气地看(怒视)(瞪) 表示回过头看(回眸) 表示注意地看(注视) ……
课堂小练笔:抓住外貌、神态描写,并能展开合理的想象。
兵马俑规模宏大。已挖掘的三个俑坑, 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 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在三个 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 62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 最多,有六千多个。一号坑上面,现在已经 盖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厅。走进大厅,站 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 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 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 向披靡的大军。
兵马俑规模宏大。已挖掘的三个俑坑, 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 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在三个 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 62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 最多,有六千多个。一号坑上面,现在已经 盖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厅。走进大厅,站 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 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 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 向披靡的大军。
马俑
陶马与真马 一般大小,一匹 匹形体健壮,肌 肉丰满。那跃跃 欲试的样子,好 象一声令下,就 会撒开四蹄,腾 空而起,踏上征 程。
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仔细端详,他们神态各异:有的颔首低眉, 端详 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 敌人;有的目光炯炯,神态庄重,好像暗下 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 紧握双拳,好像在听候号角,待命出征;有 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 凝视 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轻细的呼吸声。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拼音课文19《秦兵马俑》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拼音课文19《秦qín 兵bīng 马mǎ俑yǒng》秦qín 兵马俑bīngmǎyǒng 在zài 我国wǒguó西安xīān 的de 临潼líntóng 出土chūtǔ,它tā举世无双jǔshìwúshuāng,是shì享誉xiǎngyù世界shìjiè的de 珍贵zhēnguì历史lìshǐ文物wénwù。
兵马俑bīngmǎyǒng 规模guīmó宏大hóngdà。
已yǐ发掘fājué的de 三sān 个gè俑yǒng 坑kēng,总面积zǒngmiànjī近jìn 20000平方米píngfāngmǐ,差不多chàbuduō有yǒu 五十wǔshí个gè篮球场lánqiúchǎng 那么nàyāo 大dà,坑kēng 内nèi 有yǒu 兵马俑bīngmǎyǒng 近jìn 八千bāqiān 个gè。
在zài 三sān 个gè俑yǒng 坑kēng 中zhōng,一yī号hào 坑kēng 最大zuìdà,东西dōngxī长cháng230米mǐ,南北nánběi 宽kuān 62米mǐ,总面积zǒngmiànjī14260平方米píngfāngmǐ;坑kēng 里l i 的de兵马俑bīngmǎyǒng 也yě最多zuìduō,共有gòngyǒu 六千liùqiān 多duō个gè。
一yī号hào 坑kēng上面shàngmian,现在xiànzài 已yǐ盖gài 起qǐ了l e 一yī座zuò巨大jùdà的de 拱形gǒngxíng 大厅dàtīng。
19、《秦兵马俑》教学设计王延玲

在理解的基础上,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
在自主阅读中体会兵马俑的规模宏大与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在理解的基础上,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
学习抓住景物特点的方法写文。
教法
学法
教法设计
师解释最后一个词:乘,读shèng,古时称四匹马拉的车,一辆为一乘。
2.同学们字词都掌握得非常好,现在我们带着刚才提出的问题一同走进课文,看看你找到答案了吗?
(读后回答课前提出的问题,学生可任意作答,只要符合课文内容都应予以表扬)
3.秦兵马俑在哪?(1段)我国挖出来三个俑坑,它们规模十分宏大。
默读2段,思考:作者怎样写出兵马俑规模宏大的?
再有是通过更合理手段,使学生进入到情境中去,调动他们生活经念,使他们有话说,有感觉有欲望说,这么课堂气氛才活跃,学生的学,老师的教才默切配合,淋漓一片。
作者在介绍兵马俑的类型的时候,先用一个过渡句,概括写“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然后具体写各类兵马俑个性鲜明的具体表现。文中有身材描写,着装描写,有动作描写,有神态描写,无论用词,还是造句都让人神往——想真的到那里去看看。尤其是文章的第八自然段作者对这些兵马俑的神态展开的联想,很值得一学:
陶马——跃跃欲试
教师总结
文中除了写了兵马俑的外貌以及着装还写了兵马俑的什么,在哪?
(有的……有的……有的……,生感情朗读)喜欢哪一种俑就站起来读那一段,读出各种俑的特点。
6.领略了这么壮观的场面,又欣赏这么鲜明的形象,大家心中对兵马俑涌起了怎样的感情?
(生自由说。如:对祖国的热爱。对兵马俑的好奇,要去看一看。对祖国的文物要保护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骑兵俑
• 骑兵俑上身 着短甲,下身着 紧口裤,足登长 靴,右手执缰绳, 左手持弓箭,好 像随时准备上马 冲杀。
马俑
• 陶马与真马 一般大小,一 匹匹形体健壮, 肌肉丰满。那 跃跃欲试的样 子,好像一声 令下,就会撒 开四蹄,腾空 而起,踏上征 程。
排比句: 有的颔首低眉,若有所思,好像在 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人;有的目 光炯炯,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 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 握双拳,好像在听候号角,待命出征; 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 ……
神态1
有的颔 有的目 首低垂, 光炯炯, 若有所 神态庄 思,好 重,好 像在考虑如何相互 像在暗下决心,誓 配合,战胜敌人。 为秦国统一天下作 殊死拼搏。
有的紧握双 拳,好像在 听候号角, 待命出征。 有的凝视远 方,好像在 思念家乡的 亲人。
试一试:
兵马俑还有很多神态呢!你能模仿课 本上的格式,用“有的……好像……”来 仿写一句解说辞吗?
埃及金字塔
奥林匹亚 宙斯巨像
阿尔忒弥斯神殿
摩索拉斯基陵墓
亚历山大灯塔
巴比伦空中花园
罗德岛太 阳神巨像
《秦兵马俑》:兵马俑不仅规模 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பைடு நூலகம் 墓坑面积大
1、规模宏大
陶俑数量多
2、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学习第4-7自然段,讲一讲:
小导游们,为了让远道而来的中外
游客不虚此行,你会利用这多么短
短的游览时间,介绍哪一种陶俑呢? 为什么?
将军俑
• 将军俑身材魁梧, 头戴鹖冠,身披铠甲,手 握宝剑,昂首挺胸。那 神态自若的样子,一看 就知道是久经沙场, 重任在肩。
武士俑
•
武士俑平均身高约 1.8米,体格健壮,体 形匀称。它们身穿战 袍,披挂铠甲,脚登 前端向上翘起的战靴, 手持兵器,整装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