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联抗血小板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常
①.破裂斑块
致罪犯病变比例≈70%
②.侵蚀斑块
③.钙化结节斑块
Naghavi M, Libby P, Falk E, et al. Circulation. 2003;108(14):1664-72.
血小板在ACS急性期血栓形成中的作用
血管收缩 血流减慢
血小板活化
胶原 暴露
血小板 粘附、聚集、释放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与抗血小板治疗
内容
ACS病理机制及血小板的关键作用
中国ACS抗血小板治疗现状
遵循指南和共识,规范ACS抗血小板治疗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指冠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蚀,继发完全
或不完全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临床综合征。 ACS作为一个连续的疾病谱,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非ST段抬
血管镜检查AMI患者梗死相关斑块的演变情况(N=56),72%行溶栓治疗 MI发作1月内斑块不稳定性仍呈上升趋势 至MI发作1个月,仍有54%斑块呈复杂形态,79%为黄色斑块,血 栓残留率高达77%
血管镜检查距MI发作时间 1-10天 斑块性质(不稳定) 11-30天 MI后1个月 总体情况
复杂+溃烂形态(%)
高型心肌梗死(NSTEMI)、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和猝死。
正常动脉
内皮功能不全
内膜增厚
动脉粥样 硬化形成
易损斑块
血栓形成
ACS临床分类
入院 拟诊
不完全 阻塞 胸痛
ACS
完全 阻塞
非ST段抬高
ECG
正常或不确定
ST-T改变
ST段抬高
心脏标志物
不升高
升高
诊断
UA
NSTEMI
STEMI
Anderson JL, Adams CD, Antman EM,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07;50(7):e1-e157. Hamm CW, Bassand JP, Agewall S, et al. Eur Heart J. 2011;32(23):2999-3054.
Gawaz M, Langer H, May AE. J Clin Invest. 2005 ;115(12):3378-84.
易损性斑块是导致ACS的病理基础
伴有血栓性并发症可能性大和进展快的所有类型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均 为易损性斑块(Vulnerable Plaque)。 易损性斑块的3种主要组织学亚型:
7.9% 6.4%
非罪犯病变相关再发事件 不确定来源
0.9% (年 )
*指心源性死亡、心脏骤停、MI、或因不稳定心绞痛或心绞痛恶化住院
Stone GW, Maehara A, Lansky AJ, et al. N Engl J Med. 2011;364(3):226-35.
溶栓后罪犯病变愈合缓慢
血块收缩
坚固
凝血酶IIa 斑块破裂 内皮损伤 组织 因子 凝血 瀑布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凝血酶原II
血栓
周玉杰, 葛均波, 韩雅玲. 防栓抗栓现代治疗策略.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Pollack CV Jr, Goldberg AD. J Emerg Med. 2008;34(4):417-28.
ACS的持续病理进程
血小板参与ACS病理各个环节
•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的形成与发展
• 斑块破裂或侵蚀 →血小板聚集 →血栓形成
• 长期内皮功能障碍、 炎症反应
• 多个破裂斑块和血栓 的持续存在 长期
急性发作前
急性期
血小板是启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基石
血小板活化后,粘附于内皮细胞,并分泌CD40L、IL-1β刺激内皮细胞分 泌,同时趋化白细胞形成炎症环境,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局部因素: ACS患者多发破裂斑块, 愈合缓慢,易诱发血小 板活化聚集、血栓形成 缺血组织正性刺激高活 性血小板形成
Vizioli L, Muscari S, Muscari A. Int J Clin Pract. 2009;63(10):1509-15.
病理因素决定ACS事件长期不可预测性
ACS事件是一个非线性的发展过程,斑块破裂和血管阻塞呈高度不 可预测性 多项冠脉造影研究证实,斑块破裂可常发生在原本管腔不严重狭窄 处,增加了筛查的难度
ACS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对血小板依赖更高
动脉血栓形成 静脉血栓形成
高流速、高度依赖血小板
低流速、对血小板依赖度很低
周玉杰, 葛均波, 韩雅玲. 防栓抗栓现代治疗策略.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ACS急性期后血小板病理基础仍持续存在
系统因素: 血小板与内皮、炎症细 胞的病理循环长期存在, 导致持续高易损负荷
基线不同程度狭窄的病变比例(%) <50%
72 48 66
例数(n) 25 23 29
疾病进展类型 UA MI MI
50-70%
16 30 31
>70%
12 22 3
Fuster V, Stein B, Ambrose JA, et al. Circulation. 1990;82(3 Suppl):II47-59.
697例ACS患者,给予成功的PCI和完善的后续治疗,平均随访3.4年,观 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显示,罪犯病变(原始治疗部位)与非罪犯病 变导致再发事件的概率相当(12.9% vs 11.6%) 其中,近60%再发事件均发生于随访第1年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比例(%)
所有再发事件
13.2%
罪犯病变相关再发事件
黄色(%) 血栓残留 存在比例(%) 突向管腔(%)
46
76
65
81
54
79
79 36
75 43
77 -
百度文库
Van Belle E, Lablanche JM, Bauters C,et al. Circulation.1998;97:26 –33.
溶栓后残留血栓增加再发风险
溶栓后残留血栓可增加血栓形成、血管阻塞的再发风险 残留血栓增加局部剪切率,易促发血小板活化和聚集沉淀 残留血栓表面具有高促血栓形成作用,可激活血小板和凝血系统
ACS长期抗血小板治疗至关重要
ACS患者常伴有多个易损和破裂斑块,总易损负荷高,存在 长期再发风险
溶栓后 罪犯病变/ 斑块 PTCA后 支架术后 非罪犯病变/ 罪犯病变外斑块 • 斑块愈合缓慢 血小板 活化、聚集
• 血栓残留
• 内皮功能长期受损
血栓形成
罪犯病变与非罪犯病变 引起再发事件的概率相当
AMI溶栓后的残留狭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