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印石

合集下载

杭州孤山西泠印社景区介绍

杭州孤山西泠印社景区介绍

杭州孤山西泠印社景区介绍《杭州孤山西泠印社景区介绍》
嘿,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讲杭州孤山西泠印社景区,那可真是个特别有意思的地方呀!
我记得有一次我去那儿,一走进景区,就感觉好像进入了一个充满文艺气息的小世界。

沿着小路往前走,周围绿树成荫,那种宁静的氛围让人一下子就放松了下来。

然后就看到了那座著名的四照阁,哇,它建在高处,特别显眼。

我当时就想着爬上去看看,等我气喘吁吁地爬上去后,那景色,简直绝了!能看到远处的湖光山色,还有那波光粼粼的湖面,真的太美啦!我在那上面站了好久,都舍不得下来呢。

再往里面走,就是那些印社的建筑啦,古色古香的,充满了历史的韵味。

我还看到有好多人在那里研究印章呢,一个个都特别专注。

景区里还有好多小亭子和长廊,我就随便找了个亭子坐下来休息。

嘿,你别说,在那亭子里坐着,吹着微风,感觉时间都好像变慢了。

我还在那亭子里发了会儿呆,脑子里啥也没想,就是单纯地享受那一刻的宁静。

西泠印社真的有好多值得探索的地方呀,每一处都能让你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而且在那里,你会不自觉地放慢脚步,去细细品味每一个细节。

总之呢,杭州孤山西泠印社景区就是这样一个能让你放松身心,又能感受到浓厚文化氛围的好地方。

如果你也喜欢这种充满文艺气息的地方,那可一定要去看看哦,保证你不会失望的!哈哈,我下次还想去那儿多待一会儿呢,好好再感受感受那份独特的氛围。

怎么样,听我这么一说,是不是也想去啦?赶紧去吧!。

1.第一单元《品篆刻之美》教学设计

1.第一单元《品篆刻之美》教学设计
(丞相李斯以鱼鸟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作为“皇权天授、正统合法”之信凭。)
从此,玉玺成为历代正统皇帝即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和凭证。
这个“传国玺”成为承天受命的象征,受到历代疯狂追捧争夺,在汉朝继续代代相传。
(“皇后之玺”玉印,此印为汉代玉印精品,是皇 后佩带的饰物,也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此印刻工精致、线条细腻、字形匀整端方。)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前收集到的图片文字资料等学具:毛笔、宣纸、墨汁、砚台(墨盒或者白瓷盘)、篆刻所需的工具、篆刻图谱等
教学过程
单元情境创设:
都说“江南四大才子”中最有才华的人,不是唐伯虎而是……他!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徵明。于嘉靖二十一年(1542),他创作了《兰亭修禊图》,该图描绘了 1000 多年前王羲之、谢安等名士于东晋永和九年(353)农历三月三日举行的风雅集会。在这场雅集上,众人坐在兰亭曲水边,饮酒作诗,畅谈胸中抱负。王羲之即兴写下了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
(拓展:清光绪三十年(1904),由篆刻家丁仁、王福庵、吴 隐等人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为目的而发起。 西泠印社是海内外成立最早的金石篆刻艺术团体。印 社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景区孤山西麓,因临近西泠桥, 故取名“西泠印社”。
边款是刻于印侧的题识。 隋唐以来,官印周围多刻有制 印年月、编号、释文等。)
篆刻印章的制作刀法:
三指执刀法:用大拇指、食指执刀,用中指 抵住刀杆,无名指、小指抵住中指, 刀口向左,刀杆微微倾斜。
五指执刀法:用五指握刀,大拇指在外,呈握拳状。
冲刀法:冲刀,顾名思义就是刀锋入石后由右至左,或者向身体的反方向直接冲刻。具体操作时,刀锋向外,刀杆微卧,与印面形成一定角度。
切刀法:切刀就是将刀锋切入石面,然后顺着笔画的方向一起一伏地切刻前进。这样切刻出来的线条留有刻刀逐步移动时的痕迹,显得沉厚苍劲。

印信百年 西泠不冷

印信百年 西泠不冷

文/徐继宏印信百年 西泠不冷印传东汉今犹在,社结西泠久且长。

在杭州西湖的孤山西麓,有一座已经百年的古建筑,牌匾上镌刻着“西泠印社”四个字。

这里是中国研究金石篆刻的一个百年学术团体,有“天下第一名社”之称。

“占湖山之胜,撷金石之华”,山水之间的西泠印社犹如镶嵌在西湖的一颗璀璨明珠,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作为学术社团,西泠印社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其学术地位和社会声誉不但在国内外印学界和书画界独树一帜,在日本、韩国和东南亚更是颇具影响;作为民间的印学社团,西泠印社成立之始就具有独特的号召力,其481位社员分布在全国20多个省区市,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还有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

吴昌硕、马衡、张宗祥、沙孟海、赵朴初、启功、饶宗颐等大师级、重量级人物先后担任西泠印社社长。

西泠印社为什么能凝聚海内外印坛同道的目光?一块仅以方寸之躯、立方寸之间的印石文字,为什么能承载千年印学文化?告别了以“印”授信的旧时代,在价值多元、选择良多的当下,西泠不冷是如何做到的?今年适逢西泠印社建社115周年,日前,记者采访了95岁高龄的西泠印社执行社长刘江。

百年常青 爱社如家印者,信也。

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中国人就开始使用印章。

几千年来,由于印章的制作要经过复杂的契刻、冶铸工艺,较之签字画押更难于复制模仿。

春秋战国,印章作为个人凭证及官署、官吏的权力象征而被广泛使用。

到元末明初,作为权力象征与个人凭证的印章,则演化为唯独中国才有的特殊艺术形式。

印章虽小,意境深邃。

随着“文人印”的发展,各地出现了风格不同的流派,其中浙派和皖派最为著名。

浙派的大本营就在杭州。

从清朝康熙中期到咸丰年间长达150年的时间里,浙派印坛出现了具有师承关系的8位名家,史称“西泠八家”。

这8个人以钱塘布衣丁敬为首,主张篆刻取法秦汉玺印的古意,力复古法,再撷取众长。

杭州文人一度以能集藏这8个人的印谱和印章为时尚。

西泠印社的成立,以及随后一系列或集体或个人的研究活动展示了篆刻艺术本身的魅力,也向世人普及了印学的概念,使人们不再将实用性的“刻字社”与作为艺术的篆刻相混淆。

印学话西泠

印学话西泠


执刀法,执刀如同执笔,一般是无定法的。各种执 刀都有利弊,无非是适应刻者的习惯。看篆刻作品的好 坏,并非观摹操作表演。但采用适合自己习惯的执刀法 可有助于刻好印。较常用的的执刀法,如同执钢笔,一 般青少年都易接受。是以拇指、食指、中指执定,无名 指、小指辅于中指之后,角度约45度。靠上述三指的关 节收送,由右下方朝左前方刻去,运刀方向不变。熟练 后还可变换刀刃角度、方向,随意运刀,加工细节。
印学话西泠
第一课时
西西 湖泠 孤印 山社 一位 隅于 。杭 州

吴昌硕题写的社名
西泠印社

西泠印社是我国研究金石篆刻的著名学术团体,浙江省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位于孤山中山公园西面,占湖山 之胜,揽金石之华,是孤山园林的精华所在。印社创建 于1904年,由篆刻家丁仁、叶为铭、吴隐创建, 篆刻大 师吴昌硕为首任社长。印社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 为宗旨,在保存和发扬中国的民族文化和艺术遗产以及 增进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历任 社长有吴昌硕、马衡、张宗祥、沙孟海、赵朴初、启功。
怎样摹印。 透明但又不透水的描图纸蒙于印拓上,用 手轻轻压住纸不使移动,然后用小号圭笔蘸墨 (或碳墨水、绘图墨水),依原印线条摹写。要 尽量将每个字中笔划的起笔、收笔、转折这些 最微妙又最能反映原印精神的细节摹写准确。
运刀法。 “冲刀”,以刀角推刀向前,并用无名指紧抵石章边 缘,以控制速度。 “切刀”,执刀角度较冲刀直,至60度左右,切刀所 切线条较短,依靠角一起一伏,将长线条分段,以若干重 复动作完成。因纯用切刀缺乏气势,一般宜冲切兼用。
篆刻工具
篆刻过程
选择合适石材,用水砂纸磨平印面。
怎样写印稿。 写印稿前须磨细面,如磨石时力度不均 匀,会出现印面倾歪斜,须注意变换印石 方位,初学者写印稿方法如下: 反写法:先将印稿设计在透明度较好的 纸上,翻过纸侧依照“反稿”用铅笔摹写 上石,再用毛笔复写一遍。如临印,可将 印谱倒头放置,在选临的印拓边置一小镜, 即依镜中印章样摹写上石。印稿上石后, 宜用镜子对照原作仔细审视,作进一步的 修正。 水印法:①先将毛边纸复于印面,在手 掌中压一痕迹,然后在纸透上压痕范围内 用浓墨临写或设计印稿;②将墨迹干透的 印稿复于印面。注意固定不使纸、石移位; ③用干净毛笔在印稿上施以不太湿的清水, 再用干净的毛边纸吸干多余的水分;④复 二三毛边纸于印稿上,用指甲均匀地研磨 后揭去印稿便成。如印文不清晰,可用笔 稍加勾描。掌握水印法的关键是:经细砂 纸磨平后印面残剩的粉质不要去除,以浓 墨写印稿,宜待墨稿干透以后再湿水,以 微湿均匀为好,刻者可不断实践中逐渐改 进方法。

西冷印社

西冷印社

各位团友大家好!欢迎大家参观西泠印社,“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美是杭州”,就杭州西湖而言,孤山是西湖风景区就有精华,而西泠印社则是精华中的精髓。

它不仅是我国研究金石篆刻最负盛名的民间学术团体,其园林布局设计也充分体现了江南园林艺术的杰出风格。

大家请看,白墙青瓦将印社围成院落,从而使这个封闭式的园林显得结构精巧、淡雅恬静。

在占地面积仅两万平方米的方寸之间,西泠印社的布局就像治印一样,疏密有致、排列有序。

西泠印社,取自“人以印集,社以地名”,印社最初由印学大师丁敬为代表的“西泠八家”开创浙派篆刻的先路。

到了公元1904年,也就是清光绪三十年,钱塘印学同人丁仁、叶为铭、王褆宰、吴隐等人在孤山买地造房,奠定了创为印社的基础。

因为印社的地址靠近孤山西北部的西泠桥,所以以地名为社名,就取名为西泠印社。

之后经过十年的发展,1913年正式定名,并公推吴昌硕为首任社长,确立了“保存金石,研究印学”的宗旨。

社员在第年的清明节、重阳节进行定期聚会,称为“雅集”,每隔5---10年举行一次隆重的纪念庆典,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去年的十一月份,我们西泠印社举行了西泠百年活诞的庆典活动。

各位团友,右侧墙上布置的是一组名家真迹拓碑,“涛声听浙东,印学话西泠”介绍了印社的发展史。

从图片上我们可以对西泠社的整体布局的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

它的旁边就是碑廊,里面陈列了许多名家的著名作品。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前面的这座建筑就是“柏堂”。

据历史记载,早在南北朝的陈代,有人在这里种植了两棵柏树,北宋时,一棵枯蒌,质如金石,扣之有声,有一个各为志铨的和尚在旁边建堂,取名为柏堂。

我们现在所见到的柏堂是1876年重建的,堂中悬挂的一块白底黑字的匾额为俞越所书。

俞越又名俞曲园,是晚清著名的学者,也就是西泠印社西面俞楼原来的主人。

西泠印社第一任社长,还有章太炎都是他的弟子。

去年西泠印社百年华诞之际,西泠印社进行了全面的翻修,柏堂也安原样布置,四周的墙上是西泠印社历代社长一些情况的介绍。

印文化与四大印石

印文化与四大印石

印文化与四大印石印文化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象形文字发展过程中。

在人们发展文字的过程中,从最早的线刻、画符,到后来的篆书,印章逐渐成为记录重要信息和宣示身份的工具。

由于其具有鲜明的特点和独特的形式,印章被赋予了更高的艺术价值和拜占庭神圣的象征意义。

四大印石是指河南省洛阳市白马寺开凿出来的大觉明令、吴夫人碑、蒲州志石和王义山题记,这四块印石都具有很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

首先,大觉明令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印石遗存之一,其正碑和副碑均代表了唐代印石的一种典型印风,印文为「大觉明令」四字,深刻展示了唐代的文化特征和艺术成就。

值得一提的是,大觉明令的印石纹饰精美,玉石独特,石质坚硬,字体端庄,给人一种古朴而庄重的感觉。

其次,吴夫人碑是一块南宋时期的碑石,代表了南宋印石的特色。

该碑石纪念了北宋名将吴洪、吴文等人之夫人,纹饰精美,内容真实。

吴夫人碑的艺术风格独特,印文清秀,线条简练,给人以圆润、流畅之感,堪称中国印石艺术的巅峰之作。

再次,蒲州志石是一块唐代碑石,保存完好,内容详实,纹饰繁复,印文工整。

蒲州志石所记载的内容生动地展现了唐代社会和人民的生活,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

最后,王义山题记是一块清代印石,在南京明故宫遗址发现,印文是一则题记文,内容详实,字体工整。

王义山题记的印文清晰、流畅,纹饰独特,对于研究清代的社会、文化与艺术发展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四大印石无论是从艺术角度还是从文化价值角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们代表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印文化发展和演变,不仅具有珍贵的艺术品位,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见证。

通过对四大印石的研究,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印文化的传统与变迁,对我们传承和发扬印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

综上所述,印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瑰宝之一,而四大印石则是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四块印石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印文化的认知和了解。

通过深入研究和传承,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发扬印文化,让它在当代社会中继续焕发光彩。

【寻味孤山】西泠印社楹联碑刻(十一)

【寻味孤山】西泠印社楹联碑刻(十一)

【寻味孤山】西泠印社楹联碑刻(十一)输编者按西泠印社坐落在杭州西湖孤山南麓,从白墙黑瓦的圆洞门入内,楹联、匾额、摩崖石刻比比皆是,目不暇接,文化韵味扑面而来。

这片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汇地,累积千年历史文化底蕴,凝结印社百年辛勤耕耘,铸就起今天的园林精华、印坛重镇。

“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西泠印社如今每天吸引数以万计的海内外宾客来此看楹联、碑刻遒劲丰采,领略篆刻艺术之美妙。

创社115年之际,我们特设“寻味孤山”栏目,与读者一同回到孤山,领略楹联匾额和摩崖石刻的魅力。

古长生庵碑记明·古长生庵碑记天启二年释文:古长生庵碑记钦差提督学政浙江□处提刑按察司副使孙昌裔撰。

予督学江浙,江浙□□内陆,其俗好佛而尚巫。

于是至虎林首郡,则欲毁其淫祠,顾祠率皆古迹,毁故不力也。

□仲冬至日,钱塘西壁民匍匐拟予曰:坊中有长生庵,为五季时敕建,地僻势孤,时迁世殊,于是崇者颓茸者芜,而僧阁教汙若无能主矣。

予曰:毁之哉。

民曰:郡多火灾疾疫,自……,国初来坊,无回禄,考诸古迹,茫然独斯。

庵依然存也。

而疠气流行,人无怙赖,岁时伏腊无不叩庵之门,香灯顶礼,斯足知庵之功也。

□是植颓起圮,新而绘垩焉。

嗟乎,定倾者也,浑流者思庵之言思也,香灯使之世者也,民又曰是庵也。

前修之者屡矣,然费经大众,人有玩心,今执信而义□,逾月告成。

而鸠木聚泥,悉由本坊庵之兴也,非世也,人也。

而守僧悟□通毓湛仁,且惧游徒暴客之为患□,则欲禁之,禁之是使之清净之道也。

予曰可哉,志庵之名长生也。

所以规世也,是故佛以居之戒,弗□□僧以守之虑弗专也,廩给以养之,钟鼓以课之,严惰徒而永清净也。

夫如是而庵犹弗长生者乎,于是□其志而禁之以碑。

予因嘉众志而捐俸以资之,且考其事而并志之。

(后署捐银者若干人等。

)古长生庵碑记局部西泠红梅碑清·彭雪琴绘《西泠红梅碑》此碑原竖俞楼。

杭城以梅名碑有两块,一为“梅石双清碑”,惯称梅花碑;另一为彭玉麟绘的俞楼红梅碑,杭人称“西泠红梅碑”。

中国印章石资源的分布与特点

中国印章石资源的分布与特点

中国印章石资源的分布与特点及其展望印章石又称印石,是指用以雕刻印章及工艺品的雕刻石。

这种石料的主要矿物组成为高岭石、迪开石及叶蜡石等粘土矿物,有时含有少量的水铝石、石英和绢云母等。

印章石的历史源远流长,在中国传统石文化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元明以前人们多以金属、象牙、兽角、玉石为制印材料,因为这些材料质地较硬,只能由专门工匠刻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印章艺术的发展。

元明时期浙江著名文人王冕、文彭以浙江青田一带出产的花乳石自刻印章,拉开了文人墨客耕石自篆的序幕,迎来了石质印章的时代。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印章石料日益丰富,有的以产地命名,也有的以质地、色彩纹理等命名,其种类已达百余种。

其中以福建寿山石、浙江青田石、昌化石和内蒙古巴林石最为出名,号称“中国四大名石”。

此外,近年被发现的江西上饶高洲石和吉林长白石等石种也开始日渐在市场上流通。

1印章石资源的分布福建寿山石寿山石因产于福州市北郊30余公里的寿山乡而得名,相传为女娲补天所余彩石。

据史料记载,寿山石的开采至少有1500年以上的历史。

南宋时,寿山石的开采已颇具规模,经元、明、清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寿山石雕行业。

寿山石矿脉分布于北郊寿山村方圆十几公里的乡间,位于寿山-峨眉火山喷发盆地之中。

矿体赋存于侏罗系的流纹质晶屑凝灰岩、熔结凝灰岩和和含火山角砾凝灰岩等酸性火山碎屑岩、火山熔岩中,其围岩交代蚀变作用普遍,一般由浅部向深部逐渐减弱。

寿山石的主要矿物成分为迪开石,其次含有高岭石、叶蜡石、珍珠石和伊利石等。

寿山石种类繁多,共计有100多个品种,一般按照产状和历史习惯可分为田坑石、水坑石和山坑石3大类,近年来也有学者提出将山坑石附近坡积层中的掘性石从山坑石中分出来,将寿山石分为4大类。

田坑石产于寿山溪两侧的水田中,主要产出田黄石,自古就有“石中之王”的美誉。

田黄石按颜色划分为黄田、白田、红田和黑田四类,其矿物成分主要为迪开石,可含少量高岭石、伊利石或珍珠石,少量田黄的主要矿物成分为珍珠石,含少量迪开石等矿物。

品篆刻之美美术课件

品篆刻之美美术课件

看图思考 为什么书法或者书画作品都会在上面盖上印章?
诗、书、画、印是中国文化艺术的瑰宝,在 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了有机组合。
墨梅图(中国画) 元 王冕 故宫博物院
赏析墨梅图
你能从内容、 形式、镌刻方 式上看出下图 的印章属于哪 一类吗?它们 各有什么用处?
在这幅作品中,作者、收藏者、 鉴定者钤盖在作品空白部分的形制 各异的印章与书画内容相互映衬, 耐人寻味。
玺 第一种称呼
早期的印章称为“玺”,当时人人 可用,并无等级差别,但自从秦始 皇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帝国,便 规定“玺”只能是天子专用,象征至高 无上的皇权。
丞相李斯以鱼鸟篆书“受命于天, 既寿永昌”八字,作为“皇权天授、 正统合法”之信凭。
从此,玉玺成为历代正统皇帝即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和凭证。 这个“传国玺”成为承天受命的象征,受到历代疯狂追捧争夺,在汉朝继续代代相传。
印 第二种称呼
秦汉时期的官方印章通称“印”。
印章的材质也是有规定的。王、 公、大将军是可以用金印的。
汉代是印章艺术发展成熟的鼎盛时期,出现了汉官印、 汉私印、将军印、印文由篆书转向隶书。
砖南
凌瓦朝
江厂 墓
将葬
/
出 土 于
军 章
青 海 西




海 省





章 第三种称呼
两汉官印和魏晋六朝将军印有的被称作“章”。
课堂小知识
清光绪三十年(1904),由篆刻家丁仁、王 福庵、吴 隐等人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 书画”为目的而发起。
西泠印社是海内外成立最早的金石篆刻艺术 团体。印 社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景区孤山 西麓,因临近西泠桥, 故取名“西泠印社”。

西泠印社第六集影评分析文章

西泠印社第六集影评分析文章

西泠印社第六集影评分析文章士不可以不弘毅,君子问道研林亦石。

他们把自己也捐给了孤山,感受山林草木间碑刻的温度。

因为他们懂得,"微斯人,吾谁与归”,葛昌楹将毕生所藏之物捐出,正是因为他知道西泠印社懂他。

马衡捐赠的石桌石凳,多年以后邂逅了他的孙子,即使子孙不再从事金石,也算是跨越时空的交谈。

日本书法家大门玉泉,年愈九十,在生命最终的时候,还想着回到书法的起源地,达成心愿。

西泠印社在他们眼中,是精神的居所。

虽然孤山只有三十五米,但是它的精神海拔很高。

以孤山为原点,以收藏为半径,以无形的刀法篆刻。

这就是那些文人的一生。

孤山不孤,西泠不冷,以西泠为桥,沟通五湖四海,海内外的爱好者纷至沓来。

所谓西湖十景,全都是决定性的相遇瞬间,霞至,风吹,钟鸣,花开,莺啼,雪融,鱼跃,云起,影动....….篆刻则是文人与文人在刀、石、道直接交流。

刀法即活法,朝闻道夕可死亦,也许这就是君子的本意,见信而寂就是君子在崎岖人世的命定选择,孤山不孤才是君子在求道途中的圆满自足。

印石与做人道理其实一样,一刀一刀切下,将无价值的东西剔除掉,给石头赋予人格,给人格赋予石性,方寸之间降服其心,初心不负,方得始终。

知白守黑,五千年的风,依然吹拂着土地。

刀下千钧,石上万象。

孤山的山林草木有灵性,见证了万象人生。

四大国石

四大国石

四大国石四大国石,分别为福建寿山石、浙江青田石、浙江昌化鸡血石、内蒙古巴林石,石质主要为叶腊石、地开石、高岭石。

石材用于篆刻可追溯到元代,王冕偶得灯光冻(青田石)入印,开启文人篆刻之先河,随着文彭、何震等大家的推崇与创作,掀起篆刻史上的百花齐放,篆刻流派发展繁荣。

石材亦更多被篆刻者关注与使用。

四大国石各具特色,寿山石颜色艳丽,品种众多,尤以田黄最为珍贵,被誉为“石中之王”;昌化鸡血则被奉为“石中皇后”,似牡丹般娇艳华贵;而青田石则以其温润的青色和被文人推崇的适合走刀等特色尊享“石中君子”之美誉;巴林石则以其通透灵动,色彩斑斓而成为后起之秀。

近年,随着四大国石的资源匮乏,一些外来石、新品石逐渐活跃在石材市场,如经西泠印社专家认定并在第六届中国(杭州)印文化博览会上推出的篆刻专用石材——孤山印石【孤山1号(西泠红)、孤山2号】,越来越占据市场份额,因资源有限,其中上品建议收藏。

目录:详述印石鉴赏故事传说其他印石详述寿山石寿山石是中国四大名石之一。

寿山位于福建福州北郊的寿山村,海拔1000米左右。

寿山石的形成距今约一亿五千万年,矿石成份主要是叶腊石、地开石、高岭石等,特殊的生成条件使寿山石具晶莹滋润的丽质与五彩斑斓的色彩,以田黄石、芙蓉石、荔枝冻等为代表。

质纯者色白,微含其他成份者五彩。

微透明至半透明,极少数透明。

呈珍珠光泽、凝脂光泽、玻璃光泽,绝大部分有滑腻感。

寿山石分田坑、水坑、山坑三大类,据相关资料记载,寿山石品种不断被发现开采,其种类大约有160余种。

田坑石简称“田石”,产于寿山溪旁水田古砂层中,外形殊异,多有红皮,红筋成格,肌理萝卜纹。

质地脂润,温柔可爱。

靠深挖田土收集而来,其中以黄色最为珍贵。

水坑石产于寿山乡东南3公里处的坑头占山麓,因矿脉很陡,长期受地下水浸渍,易生成晶冻类珍品,有坑头洞、水晶洞等著名矿洞,顺其延伸至溪涧,故多透明状,光泽好,质细腻,系寿山石之最佳者。

山坑石产寿山、月洋两乡。

解密孤山文澜石墨碑廊里的千年刻石...

解密孤山文澜石墨碑廊里的千年刻石...

解密孤山文澜石墨碑廊里的千年刻石...16年前一个再寻常不过的黄昏,西湖孤山脚下的浙江图书馆古籍馆里,一位名叫水赉佑的上海古籍出版社编辑,打馆内小院匆匆而过。

他此番从上海特地赶来杭州,只是为了做研究查点古籍资料。

当他路过馆舍红楼旁“文澜石墨碑廊”里的《淳化阁帖》刻石时,忍不住停下脚步。

此时天色已渐暗,他努力凑近碑石细细端详,大失惊色:“莫非这是宋代原石?”水赉佑立即告知了故宫博物院碑帖专家施安昌,施安昌一惊,赶紧拖上古书画碑帖组的同事尹一梅赶往杭州。

经过研究,2006年,故宫博物院几位碑帖专家共同确认,浙江图书馆(孤山馆)所存淳化阁帖刻石,乃故宫博物院藏懋勤殿本和上海博物馆藏潘祖纯本两种宋拓的原刻底本,帖石为宋代刻成,并宣告了这一重大发现。

从此,《淳化阁帖》无宋代刻石传世的共识被彻底打破。

今年是《淳化阁帖》刻成1030周年浙图藏帖石乃存世最早的阁帖刻石浙江图书馆藏《淳化阁帖》刻石是目前存世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汇刻帖的原石。

如果说,16年前那个偶然的黄昏,成为近年来碑帖学上的一次意义非凡的重大发现,为帖学研究学界带来最原始的刻石信息。

那么,16年后,一场在杭州明代古宅内举行的关于“淳化阁帖”的展览,终于可以让杭州普通市民去走进并读懂这一古老的“阁帖”了。

10月25日,西泠印社、浙江图书馆、杭州市文史研究馆共同主办的“阁帖千载宋韵流光——宋淳化阁帖刻成1030周年展”,在杭州市文史研究馆(新华路岳官巷4号吴宅大院)开幕,展览将持续到11月18日。

今年是《淳化阁帖》刻成纪念1030周年。

《淳化阁帖》是什么?它和今天的我们,究竟有什么关系?孤山脚下的浙图古籍馆舍竟然还藏了无价之宝——来自宋代的《淳化阁帖》原石?你是否曾从启功先生题字的“文澜石墨碑廊”走过,却从未注意过这些碑石的传奇身世?现在,你都可以在“阁帖千载宋韵流光——宋淳化阁帖刻成1030周年展”中找到答案了。

古代书法“百科全书”奠定王羲之书法界的江湖地位先来说说这个《淳化阁帖》。

滕州市孤山的传说简短

滕州市孤山的传说简短

滕州市孤山的传说简短
横涧乡境内有三座在平川突起的的山丘,不想连接,孤峰耸立,都称孤山,坐落在横涧西约10华里处孤山村南面,南北走向的孤山,又叫龙山,形如巨龙,龙头直抵滹沱河畔,山脚下有水库叫孤山水库,山顶有烽火台,是古代传递军事信息的重要设施。

横涧村北约2华里处的那座习惯称小孤山,亦名鱼山,海拔1343米,山顶也有烽火台,主要是当年为平型关守军往内陆兵营传递信息而设。

东淤地村南的另一座则习惯称大孤山,别名龟山,以形似龟而名,其头、背、足、尾,皆分明可辨,山脚下有滹沱河流过。

繁峙县十景之一的“孤山晚照”就呈现在横涧村北的小孤山即鱼山。

据繁峙县志载,县东,平原小丘,夕阳西沉,红光灿烂,犹在其巅,并有诗赞曰:“平地孤峰耸碧霄,龙沙日落景偏饶。

浑疑砥柱中流立,遮莫寒山野火烧。

”鱼山虽说并不高大,可夕阳西下之时,此山余光犹存,故有“孤山晚照”之奇景。

西湖十景印章 -回复

西湖十景印章 -回复

西湖十景印章-回复西湖是中国国内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中心,是一片风景秀丽的湖泊。

西湖以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著名,而其中的十大景点更是代表了西湖之美的精华。

本文将以“西湖十景印章”为主题,为您一步一步地介绍这十大景点。

第一枚印章:断桥残雪。

断桥位于苏堤一段的湖心岛上,它是西湖的代表性景点之一。

断桥残雪源自于南宋时期的一个传说故事。

相传,吴越王夫差去世后,其妃子西施为了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每年的冬天都会在断桥上散发薄纱,因此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雪景。

在冬天的时候,湖面上的雪景与断桥的红墙白雪相映成趣,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第二枚印章:曲院风荷。

曲院风荷位于柳浪闻莺附近的一片荷花池塘。

曲院风荷以其美丽的风景和浓郁的文化氛围吸引了无数游客。

在夏季,池塘上的荷花盛开,成片的荷叶随着微风轻摇,形成了一幅和谐而宁静的画卷。

同时,曲院风荷也是源自于苏东坡的一首诗,《赤壁怀古》中有“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草木深秋,老杨盘结栖秦楼”的描写,使得曲院风荷更加充满了浓郁的文化底蕴。

第三枚印章:平湖秋月。

平湖位于西湖的东南部,是一个宽广的湖面。

平湖秋月因其景色如画而被誉为天下西湖最佳景致之一。

每年的八月十五中秋节,月亮升起时,平湖上的湖水犹如一面明镜,映衬着皎洁的月光。

此时,游客们可以在湖岸散步,欣赏到湖面上的倒影,感受到宁静而幽雅的氛围。

第四枚印章:花港观鱼。

花港观鱼位于北山路东面的一片园林,是西湖内较大的一片园林。

花港以其美丽的花卉和丰富的鱼种而闻名。

园中游人如织,可以观赏到各种品种的花卉和各种色彩的鱼儿,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第五枚印章:苏堤春晓。

苏堤是西湖的一条壮丽的堤坝,连续三百七十余亩的鱼池,走在堤岸之上,可以欣赏到绵延的山水,感受到苏堤的秀美景色。

每年的春天,苏堤的樱花盛开,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湖上的雾气弥漫,樱花和湖水的交相辉映,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第六枚印章:雷峰夕照。

印章石历史及种类

印章石历史及种类

印章石历史及种类在中国,印章石历史很是久远,从古至今,印章石一直为文人术心灵和思绪的寓体,陆游有诗云“花如解语嫌多事,石不能言最可有”,印石以其特有的色、纹、韵、刚、柔、形,无言地传文达意,以无声现有声。

早在战国到西汉时期,就开始用滑石制印,但石质粗劣,只用于殉葬。

后出现了古代玺印,多以质坚耐久的铜玉为材料。

元末,浙江的著名画家王冕,用花乳石自刻印章,这可说是印章石挤身艺术之林的开始。

明代中期,文彭在南京于意外中得到四筐用来整理妇女首饰的青田冻石,试着自刻印章,自此在文人中兴起了篆刻艺术。

经过数代,印章石料日益丰富,载体多样,形式各异。

这其中以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和巴林石最秀。

一、寿山石寿山石,在中国一并与巴林石、青田石和鸡血石被成为中国“四大名石”,在1999年中国的“国石”参评活动中,寿山石和芙蓉石更是被分别评为“石王”和“石后”,在很多艺术家的眼中寿山石就是中国的“国石”。

寿山石产于水碧山青、风景秀丽的福建省福州市寿山乡,因为此地是天造地设的精灵福地,前人便唤作“寿山”,那传说中女娲补天的遗石----寿山石便富藏在山中。

寿山石质地纯净者,色泽为润白。

若微含其他成份者则呈五彩。

质地好的寿山石表面一般呈现珍珠、凝脂和玻璃光泽,绝大多数都有滑腻感。

寿山石分田坑、水坑、山坑三大类共60多种。

田坑石简称“田石”,产于寿山溪旁水田古砂层中,外形殊异,靠深挖田土收集而来,最为稀罕。

水坑石产于坑头占山麓,位于寿山乡东南3里处,因矿脉很陡,易生成晶冻类珍品。

多透明状,光泽好,质细腻。

山坑石矿布10多平方公里,产品极多,质地差异较大,变化也复杂。

寿山石中最名贵者为田黄,昂贵之原因大概有三:一是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和清乾隆均曾好田黄,因而使其身价倍增,加之黄色一向为王者专用,而田黄又特别晶亮,所以田黄昂贵。

二是意境好,所谓“福寿田”也一向为王者所追求,田黄取福寿双全之意,更显珍贵。

三主要是田黄产于寿山溪旁水田古砂层中,外形特殊,独石分散,无脉可寻,十分稀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孤山印石
孤山印石,产自南亚,为新品印石。

此石以西泠印社社址“孤山”命名,于2011年中国(杭州)第六届印文化博览会现场命名并发布,由西泠印社副社长韩天衡、陈振濂领衔的专家评委郑重推荐。

孤山印石品种分为孤山1号和孤山2号,因其具有适合篆刻的硬度与品质,短时间内受到篆刻同仁的肯定与追捧,业界关注良多。

目录:
品种
价值
品种
根据出产地的差异暂分为“孤山1号”、“孤山2号”。

孤山1号色泽以红色为主,间夹青黄,更有绯红、绛紫、豆青、殷红等各类彩冻,外观光润;质地紧密,硬度为 2.5,最适篆刻,是较为理想的篆刻用石;石中佳品可做收藏。

因其多为红色,故又被称为“西泠红”。

孤山2号色泽以青白为主,雅致清润,细腻光洁,有些类似青田石;质地较为松软,硬度为2,适合篆刻白文,更适合篆刻初学者使用;少量似竹叶青、白果冻等有收藏价值。

2011年,杭州西泠印社有限公司以孤山2号为材,邀请部分西泠印社社员刻制了一组篆刻作品——“慢语篆说”,以慢生活为主题,先生们以不同的篆刻风格极具特色地表达了对慢节奏的理解,其后精心制作成印谱,随手翻来,意趣盎然。

价值
经过半个世纪的流传,中国印石独有的材料天然性、资源稀缺性和篆刻艺术性,使其日益成为艺术品收藏市场的新贵和热点。

随着印石收藏的不断升温,印石的开采更是如火如荼。

印石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眼下俨然已十分稀缺,寿山、青田、昌化、巴林等四大国石的矿源越来越少,好的印石弥足珍贵。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艺术重新认识,传统艺术进课堂等政策的实施,越来越多的人乐于篆刻,爱上篆刻,而另一边却是印石价格居高不下、适合篆刻的石材缺少。

西泠印社作为百年印学社团,以保存金石为己任,延续传承篆刻艺术为使命,所以一直不断寻找新的矿石资源,希望让更多的人学刻印、刻好印,由此进一步普及印文化,传承百年印学精髓。

孤山印石作为西泠印社推出的金石篆刻新载体,在篆刻艺术的普及和发展过程中有其特别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