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论述题专练含详细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述题专练

1.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2分)

天下已平,(汉)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孝惠、高

后时⋯⋯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史记》工商杂色之流,假令术逾侪类(同辈之人)⋯⋯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

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旧唐书》古者官民一家也,农商一事也⋯⋯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辅,而

非求以相病,则良法美意,何尝一日不行于天下哉。——(宋)陈亮《龙川集》士之子恒为士,商之子恒为商。严氏之先,则士商相杂,(严)舜工又一人

而兼之者也。然吾为舜工计,宜专力于商,而戒子孙勿为士。盖今之世,士之贱

也,甚矣!——(清)归玄恭《归庄集》评述中国古代商人社会地位的变迁。

2.(2011年全国新课程卷 41题)(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这一进程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

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或被殖民时才会被提到,他们

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的接触和征服才开始的。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他们认为在 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

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

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

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 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领先的亚洲国家。因此,西方崛起

是比较晚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他

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上发生的事情。——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

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 1500~1850)》

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12分)

3、( 13分)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常常伴随着迷惘和阵痛。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

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

出的生机和朝气。如果忠实于历史唯物主义,就不能不承认: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

前者。”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村里有一个老婆婆,年纪已经七十多了。她天天纺棉,每天纺成几两棉纱。她

很少停手的时候。到了晚上,我们还听见她那纺车摇动的声音。有一回,她对我们说:“我年

轻时候,纺纱织布,利息(收益)倒不少。到了现在,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她一边说,一

边仍旧摇动着她的纺车。

——叶圣陶等《开明国语课本》(1932年初版)

材料二我的家乡余姚离宁波不远。⋯⋯老百姓现在已经能够适应新兴的行业,⋯⋯任何变革

都像分娩一样,总是有痛苦的,但是在分娩以后,产妇随即恢

复正常,而且因为添了小宝宝而沾沾自喜。⋯⋯女人已经不再纺纱织布,因为洋布又好又便宜。她们已经没有多少事可以做,因此有些就与邻居吵架消磨光阴,

有些则去念经拜菩萨。⋯⋯有些女孩则纺织发网和网线餐巾销售到美国去,出息不错。——蒋梦麟《现代世界中的中国·民国初年》材料三旧时妇女织成布匹,经纬之纱,都出女手。自洋纱盛行,而轧花、弹花、纺纱等事,弃焉若忘。⋯⋯此又今昔不同之一端,而生活中又少一技能矣。⋯⋯女工本事纺织,今则洋纱、

洋布盛行,土布因之减销,多有迁至沪地,入洋纱厂、洋布局为女工者。虽多一生机,而

风俗不无堕落。

——方鸿铠等修,黄炎培等纂《川沙县志》(民国二十六年版)运用上

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陈旭麓先生提出的观点。

4.(12分)董仲舒被历代称为“醇儒”,西汉后期著名学者刘歆称董仲舒为“群儒首”,

东汉班固称董仲舒为“儒者宗”。但汉代《谶书》假孔子言:“董仲舒

乱我书。”

针对以上对董仲舒思想的评价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1.(解析)本题以商人的社会地位变迁为线索展开的,考查学生通过对抑商到“工商皆本” 的社会地位的变化,进一步阐述对社会的影响,应坚持站在生产力的发展方面看问题,才能更好地对商人的社会地位和“重农抑商” 的政策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本题是开放性的题目,要注意观点正确文字通顺,逻辑严谨。(评述题 , 先述后评)

分项评分项目:观点、论证、表述。

第一等( 11-12分)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能充分运用所给材料;对古代商人地位的变化

及其原因分述完整,并作出总体性评价;文字通顺,逻辑严谨。

第二等( 7- 10分)观点正确,基本能够运用材料说明问题;对古代商人地位的变化及

其原因分述比较完整;文字通顺,有一定逻辑性。

第三等( 4-6分)观点基本正确,材料和观点尚能结合;对古代商人地位的变化及其原因

有所说明;表述较为清楚。

第四等( 0- 3分)根据本题要求酌情给分。

范文:(答案仅供参考)

第一部分(分述地位变迁)汉朝,严格限制商人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唐朝,商人经济地位有所提高,但政治地位低下。宋朝,农商并举(并重),地位提高。清朝,商人社会地位甚至超过士,社会重视商人。

第二部分(分述地位变迁的原因)汉初经济残破,为恢复发展农业。严格实行

重农抑商政策。唐朝商品经济发展繁荣,政府实行开明的政策(中唐以来,重

农抑商政策有了某种松动)宋朝商品经济进一步繁荣,清朝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拜金逐利的社会风气。(注:以上两部分可以按朝代顺序逐

条对应着写,条理更清楚,更不容易丢分。)

第三部分(总体评价)商人社会地位提高是生产力发展,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重农抑

商政策是违背经济发展客观规律,虽在封建社会初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长远看不利

于社会经济发展。所以农商并举、农工商并重,社会各阶层和谐共处,才最有利社会发展。

清朝商人地位高于士,也不是正常的社会现象。

2.范文一:(答案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