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课件-计划
合集下载
第三章 计划《管理学基础》PPT课件

第三章 计划
3.1.1 计划与计划工作的概念
“计划”一词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从名词意义上说,计划是指用文字和指标等形式表达的、在制订计划工作中所形成的各种管 理性文件;从动词意义上说,计划是指为实现决策目标而制订计划工作的过程。我们认为,计划是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对未来行动所 作的综合的统筹安排,是未来组织活动的指导性文件。 计划工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计划工作是指制订计划、执行计划和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三个阶段的工作过程。狭义的 计划工作则是指制订计划。 我们主要指狭义的概念,它是指根据环境的需要和组织自身的实际情况,通过科学的预测,确定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组织所要达到的 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计划工作就像一座桥梁,它是组织各个层次管理人员工作效率的根本保证,能够帮助我们实现预期的 目标。 计划工作是各级管理者所要完成的一项劳动。严格来讲,“计划工作就是根据社会需要和组织的自身能力,在科学预测未来的基 础上确定组织在一定时期内的奋斗目标,通过计划的编制、执行和检查,协调和合理安排组织中各方面的经营和管理活动,有效地 利用组织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组织活动过程”。计划工作与未来密切相关,要想取得预 期的效果,就必须正确地预测未来。因此也就要求管理者要对过去的信息情报加以科学的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和现实条件设立组 织的未来目标,确定达到目标的一系列政策和方法,最后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计划。
计划工作就是要建立目标, 并以各种指标进行明确的 表达。这些目标和指标将 用来进行工作过程的控制。
计划是管理者指挥的依据
计划是降低风险、掌握主 动的手段
计划是减少浪费、提高效 益的方法
计划是管理者进行控制的 标准
3.1.4 计划的类型
由于人类及组织活动的复杂和多元性,计划的种类也变得十分复杂和多样。在实际的社会及经济生活当中,人们根据不同的背景、不 同的需要制订各种各样的计划。对于形形色色的计划,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和分类原则对其进行分类。
3.1.1 计划与计划工作的概念
“计划”一词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从名词意义上说,计划是指用文字和指标等形式表达的、在制订计划工作中所形成的各种管 理性文件;从动词意义上说,计划是指为实现决策目标而制订计划工作的过程。我们认为,计划是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对未来行动所 作的综合的统筹安排,是未来组织活动的指导性文件。 计划工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计划工作是指制订计划、执行计划和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三个阶段的工作过程。狭义的 计划工作则是指制订计划。 我们主要指狭义的概念,它是指根据环境的需要和组织自身的实际情况,通过科学的预测,确定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组织所要达到的 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计划工作就像一座桥梁,它是组织各个层次管理人员工作效率的根本保证,能够帮助我们实现预期的 目标。 计划工作是各级管理者所要完成的一项劳动。严格来讲,“计划工作就是根据社会需要和组织的自身能力,在科学预测未来的基 础上确定组织在一定时期内的奋斗目标,通过计划的编制、执行和检查,协调和合理安排组织中各方面的经营和管理活动,有效地 利用组织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组织活动过程”。计划工作与未来密切相关,要想取得预 期的效果,就必须正确地预测未来。因此也就要求管理者要对过去的信息情报加以科学的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和现实条件设立组 织的未来目标,确定达到目标的一系列政策和方法,最后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计划。
计划工作就是要建立目标, 并以各种指标进行明确的 表达。这些目标和指标将 用来进行工作过程的控制。
计划是管理者指挥的依据
计划是降低风险、掌握主 动的手段
计划是减少浪费、提高效 益的方法
计划是管理者进行控制的 标准
3.1.4 计划的类型
由于人类及组织活动的复杂和多元性,计划的种类也变得十分复杂和多样。在实际的社会及经济生活当中,人们根据不同的背景、不 同的需要制订各种各样的计划。对于形形色色的计划,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和分类原则对其进行分类。
管理学第n讲—编制计划PPT课件

.
27
THREATS 威胁
SWOT分析法-----S
竞争优势(S)
●技术技能优势 ●有形资产优势 ●无形资产优势 ●人力资源优势 ●组织体系优势 ●竞争能力优势
.
28
SWOT分析法-----W
竞争劣势(W)
●缺乏具有竞争意义的技能技术
●缺乏有竞争力的 有形资产 无形资产 人力资源 组织资产
.
29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A公司具有什么优势和劣势以及机会和威胁?
.
SWOT案例分析
39
A公司是一家高科技企业,享有国家扶持政策, 周边金融环境宽松,研发力量强,产品性能处于同类 产品的中上水平,生产设备先进。随着经营业绩的提 升,公司资金开始紧张,管理不完善,销售渠道也不 够完善,对市场反应慢等问题开始出现。同时,由于 该公司所处行业技术进步较快,新的替代产品开始出 现,以前积极主动供应商也明显减少。
目标规定了每个人在特定时期内要完成的具体任务, 从而使整个组织的工作有条不紊。
.
14
课堂提问:
在一个组织中,如果员工不清楚组织目标,将会出现 什么样的情况?
.
15
小故事——父考三子
有一位父亲带着三个孩子,到沙漠去猎杀骆驼。他们到 了目的地。父亲问老大:“你看到了什么?”老大回答: “我看到了猎枪,还有骆驼,还有一望无际的沙漠。”父 亲摇摇头说:“不对。”父亲以同样的问题问老二,老二 回答说:“我看见了爸爸、大哥、弟弟、猎枪,还有沙 漠。”父亲又摇摇头说:“不对”。父亲又以同样的问题问 老三,老三回答:“我只看到了骆驼。”父亲高兴地说: “你答对了。”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A公司具有什么优势和劣势以及机会和威胁?
完整版《管理学》ppt课件

投资决策
评估投资项目的风险和收益,为企业投资决 策提供依据。
2024/1/26
风险管理
识别和评估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并采取相 应的应对措施。
26
06 管理挑战与未来趋势
2024/1/26
27
全球化对管理的影响与挑战
2024/1/26
全球化带来的市场竞争
01
企业需要面对来自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对手,管理需要更加注重
特点
综合性、实践性、社会性、历史性。
4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研究对象
以组织为研究对象,研究组织内部的 管理活动及其与组织外部环境之间的 相互关系。
任务
揭示管理活动的内在规律,为管理者 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提 高管理水平和组织绩效。
2024/1/26
5
管理学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发展历程
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现代管理理论。
定义与目标
目标管理法是一种以目标为导向的管理方法,旨在通过设定明确、可 衡量的目标,激励员工实现组织整体目标。
目标设定
设定具体、可衡量、可实现、相关性强和时限明确的目标,确保目标 与组织战略和部门计划相一致。
目标实施
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分配资源,明确责任和时间表,确保目标按计 划推进。
目标评估与反馈
项目计划
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包括任务分解 、资源分配、进度安排和风险应对措 施等。
2024/1/26
项目启动
明确项目目标、范围、时间和资源等 要素,组建项目团队并制定项目章程 。
项目执行与控制
按照项目计划实施项目,监控项目进 展并及时调整计划,确保项目按期完 成并达到预期目标。
20
计划管理ppt课件

4计划的类型a长期计划中期计划短期计划b战略计划战术计划作业计划c公司层计划业务层计划职能层计划美国通用电气ge的公司层计划corporatelevelplan是公司最高层管理者对于公司使命和长远目标总体战略和公司组织结构所作出的决策和安排同时也是公司的战略计划长期计划
第三讲 计划与目标管理
一、计划工作
目标管理的本质就是:以目标作为各项管理活 动和组织每个成员行动的指南;以实现目标来形成 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以目标来激发和调动组织 广大成员的积极性;以目标的实现程度来评价组织 内每个部门和每个成员工作的好坏和贡献的大小。
目标管理是著名管理学家彼得 . 德鲁克(1910- 2005)在 20 世纪 50 年代提出的,很快在欧美国家风行, 被称为 “对管理者的管理”、“管理中的管理”。
THANK YOU
2019/9/17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E、制定备选的计划方案:具体到 5 W 1 H 控制方案的数量,不能太多。
F、评价备选的方案
请专家来评头论足,分析评估计划方案的优缺 点。 G、选定方案和后备方案
H、制定配套、辅助方案。 起到支撑作用、配套作用。
I、尽可能使计划数字化、纲要化、预算化。 6、制定计划的方法 A、权变计划方法
权变计划充分体现了计划的灵活性和对外部环境变 化的适应性。
B、滚动计划方法
主要是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同时又保持中长期计 划的完整。
C、计划评审法 (P E R T)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生前尽力推广,也称统筹法, 大型、特大型工程项目尤其见效。如美国“阿波罗”登月 计划、“北极星”武器发展计划。
D、线性规划等
权变计划也称情景计划(Scenario planning),是 组织对未来情况进行多种预测以后,针对每一种情况所 制定的,关于资源配置、行动方案的不同计划。
第三讲 计划与目标管理
一、计划工作
目标管理的本质就是:以目标作为各项管理活 动和组织每个成员行动的指南;以实现目标来形成 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以目标来激发和调动组织 广大成员的积极性;以目标的实现程度来评价组织 内每个部门和每个成员工作的好坏和贡献的大小。
目标管理是著名管理学家彼得 . 德鲁克(1910- 2005)在 20 世纪 50 年代提出的,很快在欧美国家风行, 被称为 “对管理者的管理”、“管理中的管理”。
THANK YOU
2019/9/17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E、制定备选的计划方案:具体到 5 W 1 H 控制方案的数量,不能太多。
F、评价备选的方案
请专家来评头论足,分析评估计划方案的优缺 点。 G、选定方案和后备方案
H、制定配套、辅助方案。 起到支撑作用、配套作用。
I、尽可能使计划数字化、纲要化、预算化。 6、制定计划的方法 A、权变计划方法
权变计划充分体现了计划的灵活性和对外部环境变 化的适应性。
B、滚动计划方法
主要是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同时又保持中长期计 划的完整。
C、计划评审法 (P E R T)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生前尽力推广,也称统筹法, 大型、特大型工程项目尤其见效。如美国“阿波罗”登月 计划、“北极星”武器发展计划。
D、线性规划等
权变计划也称情景计划(Scenario planning),是 组织对未来情况进行多种预测以后,针对每一种情况所 制定的,关于资源配置、行动方案的不同计划。
管理学计划ppt课件

管理学计划
第五章 计划
1什么是计划?为什么要做计划?
一、计划概念 名词:计划是指工作或行动以前预先拟定的具体内容和步骤。 动词:主要是指计划工作。广义的计划工作是指制定计划、 执行计划和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三个阶段的工作过程。狭义 的计划工作则仅指制定计划,具体地说,就是根据组织内外 部的实际情况,通过科学地预测,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组 织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三、灵活性原理 指计划中体现的灵活性越大,由于未来意外事件引起的 损失的危险性就越小。 要求:制定计划要留有余地 灵活性有限度。如销售计划—新产品开发计划、工资增 长计划、技术改造计划等 四、改变航道原理 计划的总目标不变,但实现目标的进程(即航道)可以 因情况的变化随时改变。 要求:虽计划应有应变措施,但不可能面面俱到;情况 不断变化,计划赶不上变化,所以要定期检查计划,调 整或重定计划。 注意:灵活性原理---本身有适应性;改变航道原理--执行过程应具有应变力。
确定目标 组织期望获得什么地位,实 现什么目标,如何实现
编制预算 通过编制预算,实现计划的 数字化
拟定支持计划 为涉及计划内容的各个部门 制定支持总计划的派生计划
确定前提条件 组织的计划将在怎样的环境 中运行
选定方案 确定组织将要采用的最佳行 动方案
确定备选方案 实现目标可供选择的方案有 哪些
评价备选方案 根据所要实现目标分析比较 各备选方案的优缺点
目标传递的非操作性举例:
最高管理 层的目标 事业部经理 的目标 我们需要改进 公司的绩效 我们需要看到我们的事 业部利润显著增长 标 雇员个人 的目标
(2)目标的设定
传统的目标设定方法(traditional objective setting) 目标由最高管理者设定,然后分解成子目标 落实到各个层次。 单向过程:由上级给下级规定目标。 前提假设:只有最高管理者最了解应当设立 什么目标,因为只有他能纵观组织全貌。 具有非操作性 传递过程出现差错或误解
第五章 计划
1什么是计划?为什么要做计划?
一、计划概念 名词:计划是指工作或行动以前预先拟定的具体内容和步骤。 动词:主要是指计划工作。广义的计划工作是指制定计划、 执行计划和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三个阶段的工作过程。狭义 的计划工作则仅指制定计划,具体地说,就是根据组织内外 部的实际情况,通过科学地预测,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组 织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三、灵活性原理 指计划中体现的灵活性越大,由于未来意外事件引起的 损失的危险性就越小。 要求:制定计划要留有余地 灵活性有限度。如销售计划—新产品开发计划、工资增 长计划、技术改造计划等 四、改变航道原理 计划的总目标不变,但实现目标的进程(即航道)可以 因情况的变化随时改变。 要求:虽计划应有应变措施,但不可能面面俱到;情况 不断变化,计划赶不上变化,所以要定期检查计划,调 整或重定计划。 注意:灵活性原理---本身有适应性;改变航道原理--执行过程应具有应变力。
确定目标 组织期望获得什么地位,实 现什么目标,如何实现
编制预算 通过编制预算,实现计划的 数字化
拟定支持计划 为涉及计划内容的各个部门 制定支持总计划的派生计划
确定前提条件 组织的计划将在怎样的环境 中运行
选定方案 确定组织将要采用的最佳行 动方案
确定备选方案 实现目标可供选择的方案有 哪些
评价备选方案 根据所要实现目标分析比较 各备选方案的优缺点
目标传递的非操作性举例:
最高管理 层的目标 事业部经理 的目标 我们需要改进 公司的绩效 我们需要看到我们的事 业部利润显著增长 标 雇员个人 的目标
(2)目标的设定
传统的目标设定方法(traditional objective setting) 目标由最高管理者设定,然后分解成子目标 落实到各个层次。 单向过程:由上级给下级规定目标。 前提假设:只有最高管理者最了解应当设立 什么目标,因为只有他能纵观组织全貌。 具有非操作性 传递过程出现差错或误解
管理学基础课件第三章目标和计划

(二)按时间分类 按照组织目标时间跨度的不同,组织目标可分为长期目标、中期 目标和短期目标。其中长期目标一般是指五年及其以上时间内要 实现的目标;中期目标一般是指五年以内、一年以上时间内要实 现的目标;而近期目标则是指一年以内的时间里要实现的具体目 标。 一般来说,在一个组织中,管理层次越高,组织目标的时间跨度 越长,目标内容越抽象和笼统;反之,管理层次越低,组织目标 的时间跨度越短,目标内容越具体。 (三)按内容分类 一个组织的目标还可以按照组织不同的活动内容所要实现的各 种目标进行分类。例如 一个企业可以有利润目标、市场占有量 目标、劳动生产率目标、组织发展目标等等。对于国家或一些大 型组织来说,其目标还可以按照组织不同的活动内容分成政治目 标、经济目标、社会发展目标等等。通常不同性质的组织其按照 内容分类的目标是不同的。 对于一个组织来说,不同类型的目标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相互 关联构成一个整体目标网络。见图3-1
第一节 组织目标概述
计划职能是管理的首要职能,确定目标、制定计划是计划 职能的核心任务。而计划的制定是以目标明确为前提。因 此,明确并统一目标是现代管理的首要任务。 目标为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组织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目 标展开的;目标是组织期望获取的成果,对成果的期望促 使组织成员团结一致;目标是衡量组织存在的价值的尺子, 是判断管理绩效的标准。因此,目标是前进的方向、是团 结的旗帜、是证明组织价值的依据。任何组织及组织管理 都有其目的性,世界上不存在无目标的组织,也不存在无 目标的管理,目标是一个组织及组织管理最基本的要素 一、组织目标的涵义及特点 (一)组织使命和宗旨 一个组织的最终目标是组织的宗旨和使命,组织的宗旨和 使命是组织目标的出发点和基础。组织的使命和宗旨是指 组织成员在深入理解和把握社会赋予组织的基本职责基础 上,对组织存在价值的高度凝练与概括,它描述了组织的 理想和追求,表明了组织存在的理由。
目标与计划管理PPT课件

和成就感。
促进沟通
目标管理有助于组织内 部各层级之间的沟通与 协作,促进信息共享和
相互理解。
目标管理的历史与发展
起源
目标管理理论起源于20世纪50年 代的美国,由著名管理学家彼得·
德鲁克提出。
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目标管理理论不 断得到完善和发展,被广泛应用于 各种组织。
创新
现代的目标管理更加注重员工的参 与和自我管理,强调灵活性和创新 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计划制定的步骤
确定目标
明确组织或个人的目 标,确保目标的可实 现性和可衡量性。
分析环境
评估组织内外部环境, 了解资源、市场、竞 争等方面的状况。
制定计划
根据目标和环境分析 结果,制定具体的行 动方案和时间表。
分配资源
根据计划需求,合理 分配人力、物力、财 力等资源。
调整与优化
在实施过程中,根据 实际情况调整计划, 优化资源配置。
首先明确组织的战略方向和整体 目标,为设定具体目标提供指导。
制定行动计划
为目标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包 括资源分配、时间安排、责任人 等。
03 计划管理
计划管理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计划管理是对未来行动的预先筹 划和安排,包括确定目标、制定 计划、组织实施和监督控制等环 节。
重要性
计划管理有助于组织实现目标, 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增强组织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计划执行与调整
01
02
03
执行计划
按照计划要求,组织人员 实施行动方案。
监控与评估
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 控和评估,确保计划的有 效实施。
调整计划
根据监控与评估结果,及 时调整计划,以适应变化 的环境和需求。
促进沟通
目标管理有助于组织内 部各层级之间的沟通与 协作,促进信息共享和
相互理解。
目标管理的历史与发展
起源
目标管理理论起源于20世纪50年 代的美国,由著名管理学家彼得·
德鲁克提出。
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目标管理理论不 断得到完善和发展,被广泛应用于 各种组织。
创新
现代的目标管理更加注重员工的参 与和自我管理,强调灵活性和创新 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计划制定的步骤
确定目标
明确组织或个人的目 标,确保目标的可实 现性和可衡量性。
分析环境
评估组织内外部环境, 了解资源、市场、竞 争等方面的状况。
制定计划
根据目标和环境分析 结果,制定具体的行 动方案和时间表。
分配资源
根据计划需求,合理 分配人力、物力、财 力等资源。
调整与优化
在实施过程中,根据 实际情况调整计划, 优化资源配置。
首先明确组织的战略方向和整体 目标,为设定具体目标提供指导。
制定行动计划
为目标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包 括资源分配、时间安排、责任人 等。
03 计划管理
计划管理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计划管理是对未来行动的预先筹 划和安排,包括确定目标、制定 计划、组织实施和监督控制等环 节。
重要性
计划管理有助于组织实现目标, 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增强组织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计划执行与调整
01
02
03
执行计划
按照计划要求,组织人员 实施行动方案。
监控与评估
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 控和评估,确保计划的有 效实施。
调整计划
根据监控与评估结果,及 时调整计划,以适应变化 的环境和需求。
管理学课件第7章 计划的基础(Planning)

• Traditional Goal Setting
Broad goals are set at the top of the organization. Goals are then broken into subgoals for each organizational level. Assumes that top management knows best because they can see the “big picture.” Goals are intended to direct, guide, and constrain from above. Goals lose clarity and focus as lower-level managers attempt to interpret and define the goals for their areas of responsibility.
思考
• 俗话说:”车到山前必有路,所以企业管理者事先所 做的计划根本没作用.”你认为这种看法是否正确? 为什么? • 目前许多企业的管理人员都认为:计划跟不上变化, 所以制定计划根本没有用.这样的说法对不对,为什 么? • <孙子兵法>中说:多算胜,少算不胜.从企业管理者 角度看,这里的算主要是指什么?
• Standing Plans(持续性计划)
Ongoing plans that provide guidance for activities performed repeatedly.(提供了对重复进行的活动 的持续指导)(包括政策、规则和程序)
7–13
Establishing Goals and Developing Plans
Source: Information from company’s Annual Reports, 2004–2005.
Broad goals are set at the top of the organization. Goals are then broken into subgoals for each organizational level. Assumes that top management knows best because they can see the “big picture.” Goals are intended to direct, guide, and constrain from above. Goals lose clarity and focus as lower-level managers attempt to interpret and define the goals for their areas of responsibility.
思考
• 俗话说:”车到山前必有路,所以企业管理者事先所 做的计划根本没作用.”你认为这种看法是否正确? 为什么? • 目前许多企业的管理人员都认为:计划跟不上变化, 所以制定计划根本没有用.这样的说法对不对,为什 么? • <孙子兵法>中说:多算胜,少算不胜.从企业管理者 角度看,这里的算主要是指什么?
• Standing Plans(持续性计划)
Ongoing plans that provide guidance for activities performed repeatedly.(提供了对重复进行的活动 的持续指导)(包括政策、规则和程序)
7–13
Establishing Goals and Developing Plans
Source: Information from company’s Annual Reports, 2004–2005.
管理学案例分析之计划篇ppt课件

8
环境变化
3G时代到来 快速 便捷 智能手机市场扩大 逆市增长 开放操作系统+人性化且个性化的增值服务 廉价芯片出现 联发科 竞争者出现与壮大 •2007年 Iphone BY Apple 500美元以上 •Fatal Android BY Google 150美元——700美元 •中兴 华为 。。。 150美元以下
9
Iphone打击高端 Android打击中高端中端 入侵中低端 山寨锁死低端
NOKIA市场全线告急!
10
NOKIA的应对之策 系统战略 配置战略 人员战略
解约Google 合作微软 Symbian死缓 Megoo死刑 延续低系统配置 卖“相机” 卡尔蔡司 自动对焦 500 800 1200 更换CEO 史蒂芬· 埃洛普 木马哥
管理学案例分析之计划篇
1
何为“计划”
在管理学中,计划具有两重含义。 (1)计划工作,是指根据对组织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分析,提出在 未来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组织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案途径。 (2)是计划形式,是指用文字和指标等形式所表述的组织以及组织内 不同部门和不同成员,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关于行动方向、内容和方式安 排的管理事件。
6
危机显现
自从2007年iPhone出现,诺基亚的利润从领先行业的35亿 美元已经降为13亿美元以下,市值也在不断缩水 2011年第二季度,全球手机市场份额第一的地位被苹果和 三星超过 2011年11月14日申请从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退市
7
失败原因
行业领军者 环境变化
战略计划
计划失误
11
Symbian下放中低端 Android 生产 提高系统配置 主频 处理器个数 ROM RAM 触摸技术
管理学课件 任务4 科学计划

最典型的运筹学方法是线性规划法。另外,像非线性规划、 整数规划、动态规划、图论、排队论、库存论等方法也已广泛应 用于计划工作。
5.网络计划技术
网络计划技术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美国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这种方法包括各种以网络为基础判定的方法,如关键路径法、计 划评审技术、组合网络法等。
网络图(Network planning)是一种图解模型,形状如同网络, 故称为网络图。
4.3.1目标管理(MBO)的由来与含义
1.目标管理(MBO)的由来
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于1954年在其名著《管 理实践》中最先提出了“目标管理” 的概念,其后他又提出“目标管理和 自我控制”的主张。德鲁克认为:先 有目标才能确定工作,所以“企业的 使命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
(六)按制定计划的管理层次分
(1)高层计划 (2)中层计划 (3)基层计划
4.1.3计划的原则
1.预见性 2.针对性 3.可行性 4.约束性
简单道理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
寓
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
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
任务4 科学计划
1 4.1 认识计划 2 4.2 制订计划 3 4.3 目标管理(MBO)
知识目标
1.掌握计划的含义与作用 2.掌握计划编制的流程和方法 3.掌握目标管理的概念和特性 4.了解不同类型的计划 5.掌握有效时间管理的方法
能力目标
1.学会编制并运用计划的程序和方法 2.能运用目标管理分析管理行为 3.培养学生运用时间管理合理制定个 人计划
4.3.1目标管理(MBO)的由来与含义
5.网络计划技术
网络计划技术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美国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这种方法包括各种以网络为基础判定的方法,如关键路径法、计 划评审技术、组合网络法等。
网络图(Network planning)是一种图解模型,形状如同网络, 故称为网络图。
4.3.1目标管理(MBO)的由来与含义
1.目标管理(MBO)的由来
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于1954年在其名著《管 理实践》中最先提出了“目标管理” 的概念,其后他又提出“目标管理和 自我控制”的主张。德鲁克认为:先 有目标才能确定工作,所以“企业的 使命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
(六)按制定计划的管理层次分
(1)高层计划 (2)中层计划 (3)基层计划
4.1.3计划的原则
1.预见性 2.针对性 3.可行性 4.约束性
简单道理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
寓
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
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
任务4 科学计划
1 4.1 认识计划 2 4.2 制订计划 3 4.3 目标管理(MBO)
知识目标
1.掌握计划的含义与作用 2.掌握计划编制的流程和方法 3.掌握目标管理的概念和特性 4.了解不同类型的计划 5.掌握有效时间管理的方法
能力目标
1.学会编制并运用计划的程序和方法 2.能运用目标管理分析管理行为 3.培养学生运用时间管理合理制定个 人计划
4.3.1目标管理(MBO)的由来与含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
拟
现
定
问
方
题
案
评
实
价
施
选
审
择
查
方
方
案
案
6
二、决策过程
西蒙的四分段法 (一)发现问题
把握问题的要害,找出关键问题,明确决策的目标,目标要切实 可行。
(二)拟定各种可行的备选方案
至少有两个以上的方案;尽可能多;不为也是一种方案。
(三)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评价和选择
成功的决策者通常使用四标准:合法性、合乎伦理、经济可行性、 实用性;选择时敢冒风险同时把风险减至最低。
15
案例:囚徒困境(博弈论)
乙囚犯可能的 策略
招供 不招 供
甲囚 犯可 能的 策略
招供
不招 供
-6, 6
-9, 0
0, -9 -1, -1
16
生活中的两难困境
17
第三节 决策类型
决策分类:
按层次:高层、中层、低层 按确定程度:确定性、风险性、不确定性 按性质:程序性、非程序性 按决策参与对象:个人决策、群体决策
和决策问题。
使群体活动的质量下降。
3.更大的理解力,对于不同行动方案的 3.互相吹嘘,政治性结盟会取代明智的 取舍的讨论使人们更好的理解最终决策 思考。 的理由。
4.决策更好接受,在群体决策中发挥积 4.目标转移,有时为赢得争论、阐明一
极作用的人会把决策当作是自己制定的 种观点或回击对手,忘了真正要解决的
26
⑤ 群体决策与个体决策的选择
1.决策问题的性质 时间紧迫性程度 问题的复杂性程度
2.参与者的能力 领导人员的能力 参与决策的下级人员 的能力
3.相互作用的方式 相互增强和相互抵消
方式 速度 准确性 创造性
效率
风险性
个人决策
群体决策
快
慢
较差
较好
较高。适于工作不明 较低。适于工作结构明 确,需要创新的工作。 确,有固定程序的工作。
而不是别人强加的。
问题。
5.训练基地,缺乏参与经验的人可以由 5.集体思维,有时达成一致的愿望会限
此学会如何适应群体动态。
制理智的判断,不能正确评价和选择。
24
3、影响群体决策的因素
1、年龄: 研究显示,年龄影响决策,一般来讲,年龄低的组使用群体决策效果好;
随着年龄的增长,群体决策与优秀选择的差距加大。 2、人群规模: 通常认为5-11人能得到比较正确的结论;2-5人能得到相对一致的意见;
②人的能力是有限的,限制了人们识别问题的 准确性、设计方案的完善性和穷尽性、评价 方案的精确性和实施的正确性。
③人在价值观和目标观念上是受限制的,人的 价值取向与多元目标并非始终如一。
④决策环境的高度不确定性和极度复杂性,难 以作出理性抉择。
赫伯特·西蒙
(Herbert·A·Simon)美国 管理学家和社会科学家。 由于他在决策理论研究方 面的突出贡献,他被授于 197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
大家好
1
第五章
决策
2
不要轻易作出决策
在古印度,国王舍罕重赏象棋的发明人和进贡者宰相达依尔(国 际象棋共有64格,每方16子)。国王问达依尔要什么奖赏,达依尔跪 在国王面前说:
“陛下,请您在这张棋盘的第一小格内,赏给我一粒麦子,第二 个小格内给两粒,第三个小格内给四粒,照这样下去,每小格内都比 前一小格内加一倍。陛下,这样摆满棋盘上所有64格的麦粒,都赏给 您的仆人罢”。
一、确定性决策、风险性决策、不确定性决策
①确定性决策:环境非常容易预测,目标清楚并且对所作的选择其 结果有精确的、可靠的了解。(银行存款)
②风险性决策:对所作的选择不能肯定地预测其结果到底如何,但 知道每一种结果出现的概率大小。(投资股市)
③不确定性决策:环境不确定,决策者对决策及其产生的后果和其 出现的概率了解很少。(新上市公司股票)
约翰·D·洛克菲勒 (1839-1937)
22
新任厂长的产品决策
某工具厂从1990年以来一直生产A型产品,销路一直不错。后来 由于经济政策的调整以及客观环境的变化,A产品完全滞销,企业 职工连续半年只能拿50%的工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影响。
新厂长上任后,决心一年内改变工厂面貌,他发现该厂与其它部 门合作的环保产品B是成功的,于是决定下马A产品,改产B产品。 一年过去,企业总算没有亏损,但工厂的日子仍然不号过。
我应如何对待缺乏积极性的雇员?在特定环境中,哪种领导 方式最有效?一个具体的变化将如何影响员工的生产力?何 时是激发冲突的最恰当时机?
组织中的那些活动需要控制?如何控制这些活动?绩效偏差 达到什么程度才算严重?组织应建立哪种类型的管理信息系 统?
9
第二节 决策理论
一、古典经济学理论
基本思想:经济人,完全理性和最大化或最佳原则。 ①有一个完整而内在一致的偏好体系,总能够在面临的 备择方案中做出抉择,完全了解有哪些备选的替代方案;为 择优所进行的计算不受任何复杂性问题的限制。 ②在一个详细说明和明确规定的环境中进行“最大化” 选择或最佳选择,即选择纯理论上的最优解。 ③古典经济学理论把决策看作是一种客观选择,假定不 受主观条件的影响和制约。 ④决策者能在穷尽的选择方案中按照科学排列顺序和计 算方法选择客观上的“最优”方案。
14
(四)决策要主观和客观统一
①决策的主观性 偏好兴趣、思维方式、价值观世、世界观 (艾森豪威尔、乃木希典)
②决策的客观性(拿破仑用冰如神、诸葛亮草船借箭、借东 风)
(五)决策的灵活性
博弈论研究人们作出的相互依赖的选择。至少包含两个人, 他们根据别人所作出的选择而做出选择的。
决策过程是两个决策者同时适应对方存在的过程。每个人 都可以做出合理的决策,灵活的决策。
检测结果
21
三、个人决策和群体决策
1、个人决策
19世纪80年代,利马地区又发现一个 大油田,这里的石油含炭量很高,被称为 “酸油”。当时,对这种“酸油”还没有 行之有效的提炼法,因此价格低廉,每桶 只卖15美分。洛克菲勒认为找到这种石油 的提炼方法只是迟早的事,因此执意要买 下这个油田。董事会大部分人都反对他的 这一建议,而洛克菲勒却斩钉截铁地说: “我愿意冒个人风险,拿出自己的钱投资 这一油田。假如必要的话,我可以拿出200 万或300万。”他的决心终于打动了董事们, 他们同意投资这一油田。果然,仅仅两年 之后,人们就找到了提炼“酸油”的方法, 油价一下子从15美分涨到1美元,标准石油 公司在那里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炼油厂, 盈利猛增至几亿美元。
后来市场形势发生巨大变化,原来的A产品市场脱销,用户纷纷 来电来函希望该厂尽快恢复A产品的生产,与此同时,B产品的销 路不好。在这种情况下,厂长又回头抓A产品,但一时又无法搞上 去,无论数量和质量都不能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为此,集团公司 领导对该厂长很不满意,甚至认为改产是错误的决策。厂长感到 很委屈,总是想不通。
1.你认为该厂长的决策是否有错误?请作详细的分析。 2.如果你是该厂长,你在决策过程中应如何去做?
23
三、个人决策和群体决策 2、群体决策
优势
劣势
1.知识的更大集中,更多信息和经验 (与个人相比)。
1.社会压力,如不愿“触礁”和顺从压 力,抑制个人的贡献和创造性。
2.不同观点,从不同角度去看决策环境 2.少数人统治,地位、头衔、称谓等会
非程序的:单射式, 1.判断、直觉和创造;
结构不良,新的政策 2.概率测算法;
性决策;
2.编制探索式计算机 程序。
20
④ 程序化和非程序化决策的通用决策模式
问题
需要决策吗?
是常规决策吗?
否
是
通过创造性思维寻找解决 方法,进行非程序化决策
依照现有程序、规则、 制度进行程序化决策
8
三、管理职能中的决策
西蒙说:“决策是管理的心脏;管理是由一系列决策组成的;管理就是决策。”
决策是管理活动的核心,贯穿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全部管理活动的始终。
计划 组织的长远目标是什么?什么战略能最好地实现这些目标? 组织的短期目标应该是什么?每个目标的困难程度有多大?
组织 领导 控制
直接向我报告的下属有多少人?组织中的集中程度应多大? 职务如何设计?组织应何时实行改组?
10
理性的决策模式
问题 清楚 明确
实现 单一 明确 目标
所有 方案 结果 已知
偏 好 清 楚
偏 好 稳 定
不存 在时 间或 成本 约束
最终的 选择使 经济报 偿最大 化
理性的决策模式
11
二、西蒙的行为决策理论
(一)基本思想:管理人,满意标准、 有限理性
现实中不具备完全理性的假定前提,
①人的知识是有限的,很难对复杂多变的现实 具有完全的了解和对未来准确的预测。
不确定 (各种方案的结果不可预知)
风险
确定
( 可以预知各种方案的结果)
18
二、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①程序化决策:指可按一定的程序、处理方法和标准作出的决策, 又称为“常规”决策或“结构良好”的决策。它解决组织中经常重复 出现的、常规的管理问题。
②非程序化决策:指无常规办法可循的一次性决策。它解决组织 中偶然发生的、新颖的、性质完全不清楚的、结构上不甚分明的、具 有重大影响的管理问题。
“爱卿,你的要求并不多啊”。 结果┅
国库中所有的麦子都用光了,棋格还剩很多空格没放麦子,后 人经过计算要把所有的棋格放满,需18亿亿粒麦子,这一数字是全世 界在两千年内所生产的全部小麦之和。
3
盟
艾
军
森 豪
为
威
何
尔
雅尔塔会议
不
苏军攻克柏林
攻
打
柏 林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