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先秦诸子选读《无端崖之辞》教案
《无端崖之辞》教学设计.doc
《无端崖之辞》教学设计陕西师范大学奥林兀克花园学校唐彦妮【文本分析】本文是人教版选修本《先秦诸子选读》的第五单元第一篇。
全文共有7篇寓言故事,本节课选其中的第1、3、5篇进行学习。
【学情分析】授课对象为高二年级艺术班学牛。
整体而言,学生基础不够扎实,层次不齐, 所以,基于这样的情况,本节课在设计时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例如文言字词和文学常识积累,重在学生的思考与落实。
【学习目标】1> 了解庄子及其主要思想;2、积累文言字词,学习“听、质、以、益”等字的含义及用法;3、体会每则寓言的寓意,并从中学习立身处世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在进行今天的新课之前,请同学们先来解释一个成语一一“朝三暮四” 0 学生解释完其现在的意思(谴责说话、办事经常变卦、不负责任的人)后,老师进一步说明,这个成语的本意其实并非如此,它是有典故的,并由请学生述其典故。
学生回答完典故之后,教师总结: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一个很小的故事, 但是我们同学的印象却如此深刻,为什么呢?因为这故事虽小,其中却蕴含着大道理。
在先秦诸子中,有一个人就擅长讲故事,并且他所讲的故事都含有深刻哲理,这个人就是我们刚才《朝三暮四》这个故事的作者一一庄子。
二、文学常识积累——走进庄子:1>庄子简介:(1)庄子,名周,字子休,是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与老子齐名,被称为“老庄”。
(2)主要思想:A、道法自然。
庄子主张以道为师,随顺造化。
由此,生活(精神)上他推崇天人合一,追求绝对的精神自由;政治上,提倡施政自然,无为而治,他认为任何非自然的规矩,都是压制人的幸福的。
B、哲学思想。
提倡尊重牛命自身的价值与尊严。
庄子感慨世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庄子.人枇间》儿认为生命被按照世俗的价值来“使用”只是人生的歧途(辩证法)。
2、关于《庄子》:庄子的思想主要集中在《庄子》一书中。
其作者是庄子本人及其后学。
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5.1 无端崖之辞2-人教版
《无端崖之辞》选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的文言文知识,读懂《浑沌凿窍》和《惠子相梁》两则寓言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立足文本,结合以前对庄子文章和思想的了解,通过感知、思考、探究、讨论等方法进一步探知庄子的思想境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引导学生欣赏庄子如何借助“无端崖之辞”来寄寓其关于人生的哲思;②启示学生客观看待道家“出世”思想,积极地观照现实生活,获取正能量。
【教学重难点】挖掘寓言故事所蕴含的人生哲学,感知庄子的思想境界。
【教学方法】诵读法、讲解法、展示法、问题导思法、情境演绎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工具】导学案、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最近我们借助《先秦诸子选读》徜徉在我国古代的思想哲学的文化长河中,获得了精神上的滋养和提升。
读孔子,我们知道了如何做一个真正的君子,如何修德养性,执着于人生的信念;读孟子,我们知道了如何做一个真正的志士,如何心系苍生,担负起历史的重任。
孔孟之道诞生于春秋战国那个礼崩乐坏、杀伐征战的乱世,却有着积极入世的情怀;那么在同样的乱世,有没有另一种哲学,让我们知道如何获得心灵的平静、人格的升华和灵魂的自由呢?有!它就是庄子的哲学。
很多人认为,儒家思想是入世的、积极的,而道家思想是出世的、消极的;老师只赞同一半,道家思想的确是出世的,但不一定是消极的。
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聆听庄子,感受道家思想的超然和精深。
(请学生结合PPT2说说自己对于庄子的感知。
)二.展示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略加阐释。
1.懂无稽之言实为寓言——了解两则寓言故事的内容及寓意;2.明出世之心实为真心——了解庄子超然出世的思想和境界;3.知自由之人实为至人——了解摆脱世俗追求的快乐与自由。
三.赏读文本1.赏读准备:结合导学案及课下注释扫除字音、词义等阅读障碍。
2.赏读过程:①一读其意教师范读与学生朗读相结合,准确流利地朗读文本,弄懂两则寓言的故事大意。
无端崖之辞 教案
无端崖之辞【教学目的】1、掌握本课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2、积累阅读、赏析古文的方法,提高阅读水平3、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4、体会庄子散文想像奇特的特点【教学设想】1、讲读与讨论相结合2、重点讲读第1、3、4则3、拟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关于先秦诸子的“四大台柱”及其散文风格:孟轲……犀利荀况……浑厚韩非……峻峭庄周……?庄子散文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恣肆)这一特点在庄子散文中有什么样的作用?阅读课本第77页关于庄子及《庄子》的简介、第78的“引入话题”部分。
二、析“无端崖之辞”——无端可寻、无边可见的言辞。
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庄子及其后学们最注重也最擅长营造艺术表现形式。
他们营造的艺术表现形式,最鲜明的一个特点是“奇”。
因为庄子认为天下之人皆沉滞混乱,不能跟他们讲严正的话,所以,他在表现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时,常常使用“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
且看庄子如何运用无端可寻、无边可见的言辞,表达他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
三、整体感知请七位同学朗读。
(及时正音)四、讲读第1则1、齐读2、在疏通词句(尤其是重要词语。
如“运斤成风”)后口译。
【参考译文】庄子给人送葬,经过惠子的坟墓,回头对跟随自己的人说:“有一个郢地人,白色的尘土弄脏了他的鼻子尖,大小厚薄就像苍蝇的翅膀一样,他让一位名字叫石的木工来砍掉它。
匠石挥动斧头呼呼生风(速度极快),放手砍下去,全部把那点儿白色的垩土砍了下来,郢人的鼻子却没受伤。
郢人站着,脸色一点儿都没变。
宋元公佐听说了这件事,把匠石召来说:‘试着为寡人砍一砍!’匠石说:‘我以前确曾能砍掉鼻子尖上的尘土。
虽是这样,但我的对象(搭档)死了很久了!’自从先生惠子死了以后,我没有对手了,我没有谁可以说话了!”3、解读庄子给人送葬经过惠子的坟墓而对跟随自己的人说了一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奇;白色尘土弄到鼻子尖上,再平常没有了,可是这位郢人却让木匠来砍掉这尘土,又奇。
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5.1 无端崖之辞5-人教版
无端崖之辞(第三课时)【教学过程】一、学生习作展示:(上节课布置的作业是:“不射之射”和“浑沌之死”这两则寓言除了课文中的寓意外,还有哪些不同的解读?请大家把思考写在周记本上。
)纵容是别样的伤害初读浑沌之死,被这突如其来的结局吓懵了,细细一思,不禁骇然,难道这浑沌便是这般死去了?再读一遍,心中余波未平,却是捕捉到了一丝笑点——倏与忽这两个傻子,本想报恩,却害死了浑沌,不知他们心中作何感想?之后反复许多遍,突然发现了藏在最隐匿处的真相:浑沌竟然生生扛下了七天的凿窍之痛,直到最后殒命。
他为什么不反抗?!这才是造成他死亡悲剧的最重要原因吧?从这则故事来看,浑沌此人就像一个稳重的大家长,他和善,待人周到宽容,这才得到倏忽二人由衷的感激,从而引发他们报恩的心思。
然而,他也太过迂腐了些,竟被生生凿死,我想,这也是极尽讽刺了。
有一句俗话叫:慈母多败儿。
如今,独生子女普遍,许多小孩不懂得体谅家人的辛苦,逐渐在家人溺爱的养料下,滋长出了糟糕的任性,暴躁的品性。
可是究其根本,父母的纵容却是不良习气的开端。
曾读过一个故事,一个小孩屡次偷窃,却被不明事理的母亲夸赞,因而走上了偷盗这条不归路。
在他即将被处死的时候,他请求见母亲最后一面。
然而,没有生离死别的悲痛,只有滔天的怒火和怨恨,他咬下了母亲一只耳朵,并冲她大叫:“为什么不在我第一次偷东西时告诉我我是错的?!”在电影《告白》中,少年A和少年B杀害了老师的小女儿,可是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老师问:“究竟是什么在保护着你们呢?”在影片中,是不完善的《少年法》造成了一个又一个悲剧。
有些错误,一旦纵容,就会变成毒瘤,它最终会溃烂、流脓,散发出恶臭,变成你所能想到的最无法直视的东西,而不只是最初那个小失误。
回到开始浑沌的故事中,倏忽二人违背天理,强行为本无七窍的浑沌凿来七窍,浑沌从一开始便应制止,可是他出于宽容大度还是其他什么原因,纵容了他们的做法,最终,浑沌死了,这是个血淋淋的悲凉结局,并且,于倏、忽而言,这定会造成终身的阴影,使他们一直活在羞愧和后悔之中。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五单元第1课《无端崖之辞》优秀教案(4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五单元第1课《无端崖之辞》优秀教案(4页)《庄子》无端崖之辞教案教学目标:1、研读1、3、7则,疏通文言,积累重点字词。
2、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
3、掌握寓言类材料作文的审题技巧。
导入: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却把庄子却称为“神人”。
庄子一生穷困潦倒,处穷闾厄巷,却能看破功名,不屑利禄,乐在其中。
他的世界总是那么扑朔迷离,《逍遥游》中“其翼若垂天之云”的大鹏,《秋水》中沾沾自喜,欣然向若的河伯。
确实一位神人!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他写在书里面的东西,都是一些看似荒诞,不着边际,虚无夸张的话。
这也就是咱们这课为什么被称之为“无端崖之辞”。
(解题) 看起来漫无边际,但其中却蕴含有大智慧。
那么,庄子的大智慧中,到底包含着他什么样的人生状态呢?让我们到他的作品中去领略庄子的智慧吧! (教学目标出示)任务一:研读第7则寓言“惠子相梁”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实我们上节课在了解庄子其人的时候也给大家讲过庄子和惠子论辩的小故事。
濠梁之辩,鼓盆而歌正是有了惠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质问,才有了庄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正是有了惠子说“尊夫人不幸去世,你不伤心、不流泪倒也罢了,竟然还要敲着瓦盆唱歌!你不觉得这样做太过分吗!”才有了庄子人之生死像四季轮回一样自然的论辩。
可以说正是惠子的质问擦出了庄子思想的火花,虽然二人政见不同、思想不同、价值观也不同。
任务二:研读第1则寓言“庄子送葬”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
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
郢人立不失容。
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
’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
虽然,臣之质死久矣。
’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一)朗读,读准字音,读清句读。
(二)结合课下注释及《全品》疏通文意,注意划线的字词。
《无端崖之辞》教案
《无端崖之辞》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运用文中的关键词语和成语,如“无端崖”、“辞令”、“诡辩”等。
(2)能够分析并阐述文章的主旨思想和观点。
(3)能够运用文中的论证方法,进行有效的说服和辩论。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辩证分析能力。
(3)通过写作和演讲,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说服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公正正义的价值观。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独立思考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并运用文中的关键词语和成语。
2. 分析并阐述文章的主旨思想和观点。
3. 运用文中的论证方法,进行有效的说服和辩论。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并运用文中的论证方法。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辩证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说服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阅读并理解《无端崖之辞》全文。
(2)收集相关的案例和资料。
(3)准备教学PPT和教学素材。
2. 学生准备:(1)预习《无端崖之辞》全文。
(2)查阅相关的成语和词语解释。
(3)准备笔记本和笔,做好笔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通过引入相关的故事或案例,引发学生对《无端崖之辞》的兴趣。
(2)学生分享自己预习时的感悟和疑问。
2. 讲解:(1)教师逐段讲解《无端崖之辞》的内容,解释生僻词语和成语的含义。
(2)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做好笔记。
3. 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文章的主旨思想和观点进行讨论。
(2)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4. 案例分析:(1)教师提供相关的案例,让学生运用文中的论证方法进行分析。
(2)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辩论,展示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辩证分析能力。
5. 写作和演讲:(1)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文中的论证方法,写一篇短文。
高中先秦诸子选读《无端崖之辞》教案_诗词鉴赏
高中先秦诸子选读《无端崖之辞》教案高中先秦诸子选读《无端崖之辞》知识目标:掌握本章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方法目标:掌握阅读、赏析古文的方法,提高阅读水平。
情感目标:1、体会庄子中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
2、体会庄子散文想像奇特的特点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教与学师生互动】一、导入: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却把庄子却称为“神人”。
如果说孔子是儒家的代表,那么庄子就是道家的化身。
庄子一生穷困潦倒,却能超越贫困乐在其中,他的所作所为,经常令人瞠目结舌,又令人拍案叫绝。
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禄,甚至对于死亡,他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他写在书里面的东西,都是一些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涯之词。
看起来漫无边际,但其实其中蕴含有大智慧。
在这部书里,真正流传下来的思想,应该是一种天地自在逍遥游,而这样一番逍遥游里,庄子他看破的东西太多太多。
庄子思想中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他的《逍遥游》。
但是,庄子所追求的逍遥游的理想境界,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状态呢?让我们到他的作品中去领略庄子诗意洒脱的人生境界吧!二、课前积累《庄子》1。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
要想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便会感到很疲倦;既然如此还要不停地去追求知识,便会弄得更加疲困不堪!2、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
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
(名是相互倾轧的原因;智是相互斗争的手段。
两者是凶器,是不可以尽行的。
)3、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
方今之时,仅免刑焉。
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
(天下有道,圣人可以成就事业;天下无道,圣人只能保全生命。
现在这个时代,仅仅可以避开刑戮。
幸福不过像羽毛那样轻,不知怎样才可以去承受;祸患重得像大地一样,不知怎样才能避免。
)4、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人们都知道有用的用处,但不懂得无用的更大用处。
一、无端崖之辞-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
一、无端崖之辞-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无端崖之辞的背景和内涵,理解其对道家思想的贡献。
2.归纳和整理道家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道家哲学在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地位和影响。
3.学会提取论述出的基本观点并情境推演能力,提升语文能力。
教学重难点1.掌握无端崖之辞背景和内涵,探究其中所蕴含的道家思想。
2.加深对道家思想的认识,挖掘其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整理能力,提高策略性思维水平,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方法1.探究式教学法。
通过学生问题提出、小组讨论以及整体研讨,达到共同探究的目的。
2.合作式学习法。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讨论,观点不同时讲求分工合作,促进结论的达成。
教学过程第一节了解无端崖之辞的背景和内涵1.回顾、分析先秦诸子的地位和影响力。
2.教师讲授无端崖之辞的背景和内涵,以概括成要点。
背景:无端崖是指在崖上任意走动,没有明确的目的地。
这是一种无为而治的思想,对老子的“无为而治”有所借鉴。
内容:(1)追求无为而治,传达“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
(2)相信自然的力量,强调人要顺着自然之道去行事。
(3)意味深长,话中有话,寓意不可测。
3.师生共同展开讨论,学生提问和回答,教师及时解答。
第二节探究道家思想的主要内容1.教师讲解道家思想的主要内容,以概括成要点。
(1)道家哲学的基本思想是“道”,“道”的根本是“无”。
(2)道家认识有些是对立的,它们在人们批判辩证法时必须得到充分的表现。
(3)道家的伦理观是因人而异的,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行为方式,达到不同的目的。
2.小组讨论,教师监督和指导探究。
小组发言表明观点,教师帮助学生纠正和补充错误观点。
第三节归纳道家思想的主要内容1.教师指导学生归纳道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列举范例说明。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记录和整理。
小组发言介绍自己的生产内容。
第四节情境推演无端崖之辞1.教师提供情境,让学生根据无端崖之辞的内容进行推演。
《无端崖之辞》教案2
《无端崖之辞》教案【知识目标】掌握本章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方法目标】掌握阅读、赏析xx的方法,提高阅读水平【情感目标】1、体会xx散文中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2、体会xx散文想像奇特的特点【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庄子散文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这一特点在庄子散文中有什么样的作用?我们应当怎样理解庄子在寓言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呢?板书课题:《无端崖之辞》二、整体感知:(一)请三位同学朗读第1、3、4则,正字正音。
(二)集体朗读,分组讲解(三)梳理三则内容(学生讲解,学生点评,教师指导)第1则:以“郢人斫垩”形象地说明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选段妙趣横生。
第2则: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即使是好心做事,也会造成惨重的后果,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觉。
第3则:人生在世,应当有大志向、大抱负,才能达到目的,才能真正参与社会生活、参与同家管理。
三、小结:四、作业:自读练习二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二、品读先文:探讨:1、“郢人斫垩”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什么?明确:生活中志趣相投的人很难遇到,要好好珍惜,没有“他”,自己的才能也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了。
2、结合现实,谈谈你对第3则寓言故事的理解。
明确: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即使是好心做事,也会造成惨重的后果,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觉。
例如:“文革”、“大跃进”、盲目地建设“开发区”等等。
3、第4则寓言故事的之处在那里,庄子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你如何理解任公子的做为?明确:人生在世,应当有大志向、大抱负,才能达到目的,才能真正参与社会生活、参与同家管理。
三、拓展延伸思考:从第3则选文中看,做为一个领导者,应当如何使自己的行为造福于人民,造福于社会、造福于国家?【提示】任何决策都必须从客观规律出发,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不能想当然地处理问题,也不能不顾实际情况而做出决定,否则,即便出发点是好的,愿望是良好的,也同样会造成很大的伤害,甚至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惨重损失。
四、总结: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即要树立远大的理想,还要客观对面对事物发展的规律,承认事物发展的规律,不能盲目地、想当然地去认识社会,评价社会,要避免“好心”做出损害他人的事。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五单元第1课《无端崖之辞》教学设计(1课时3页)
《无端崖之辞》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版高二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五单元《无端崖之辞》教学设计江西省龙南中学彭延东知识目标:掌握本章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方法目标:掌握阅读、赏析古文的方法||,提高阅读水平情感目标:1、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2、体会庄子散文想象奇特的特点【重点难点】:1. 对照注释||,及参考译文||,疏通文句||,弄清楚文言实词的用法||。
2. 诵读并翻译全文||,分析、评价作者的思想观点||。
3.认识庄子思想的现实意义||,批判地继承庄子的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4、初步感知庄子散文“奇”的特色;【学习方法】:诵读、研讨、梳理、质疑||。
【学法指导】以小组为单位||,在预习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课堂上提交||。
由各小组派不同层次的同学回答||。
在课堂上||,让同学们合作探究||,让每一个小组出一道选择题供同学们解答||。
【课题引入】在先秦诸子中||,庄子和他的后学们最注重也最擅长营造艺术表现形式||。
他们营造的艺术表现方式||,最鲜明的一个特点就是奇||。
他们自己都说自己的学说文章是“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亦即迂远的说教、荒唐的言论、无头绪无边际的言辞||。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内容与步骤:一、导入:庄子散文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这一特点在庄子散文中有什么样的作用?我们应当怎样理解庄子在寓言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呢?板书课题:《无端崖之辞》二、整体感知:(一).自主学习关于庄子及《庄子》(学生自查资料||,教师点拨总结)1、庄子:约前369 年—前286 年)||,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战国时代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 人||。
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
庄子无端崖之辞教案
【 - 字数作文】【篇一】庄子无端崖之辞教案无端崖之辞参赛教案《《无端崖之辞》》教教案案江西省于都中学肖著源 342300【教材分析】《无端崖之辞》是新人版高中语文教材选修《先秦诸子选读》中的《庄子》选读第一节。
庄子思想、文章的奇诡美妙,历史上罕有可比。
其后学予以继承和发展,使之更加蔚为壮观。
鲁迅在评价先秦诸子时曾说:“言辞之美富者,实惟道家,《列子》《冠子》书晚出,皆为后人伪作;今存者有《庄子》。
庄子著书十余万言,大抵寓言,人物土地,皆空言无事实,而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清儒林云铭则称《庄子》为“文字中鬼神”,“不可不全读”。
这些评断,十分恰当地说明了《庄子》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特色、价值和地位。
本节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领会《庄子》写作艺术的新颖奇妙。
【学情分析】先秦的文章,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在字词方面有难度,但课文下的注释比较详细,字词问题可以独自解决,只要给学生时间预习与疏通文意。
而文章的奇妙艺术和深刻的思想智慧才是难点,学生理解起来会比较吃力,老师要多加引导。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并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能翻译课文。
2、分析、评价庄子的哲学思想。
3、体会《庄子》艺术表达形式的奇妙之处。
过程与方法:1、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落实文言基础知识。
2、疏通文意,加强诵读,理解第1、3、4则的大意,感知庄子寓言的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庄子的思想观点并给予客观的评价,认识庄子思想的现实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讲授第1则、第3则、第4则选文。
2.引导学生体会《庄子》艺术表达形式的奇妙之处。
【教法、学法】拟用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主要运用学案让学生预习,自行疏通,同时让他们熟读,完成积累文言基础知识的目标,把握课文大意。
第二课时重在对文本思想内涵进行研究性的讨论学习,完成鉴赏方面的目标。
根据“自主、合作、探究”的诱思探究教学论,具体作法是:教师设计问题,学生思考,写好发言稿,以交流、讨论的形式把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层面。
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一 无端崖之辞教案2选修《先秦诸子选读》高中《先秦诸子选读》
无端崖之辞【引言】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石是诸子百家思想,因此人们常说:事业上要取儒家的进取心,精神上要取道家的自由心,行为上要取法家的规矩心,生活上要取佛家的慈悲心。
孔子负责八小时以内,庄子负责八小时以外。
——于丹在八小时之内要以一种儒家的职业化标准要求自己,为这个社会去尽一份道义和良知,在八小时之外,人的那种自由、闲散,善待生命中的每分每秒,这则是庄子给我们的逍遥游。
出示课题——《庄子·天下》——无端可寻,无边可见的文辞【解题】“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
”——《庄子·天下》庄子认为天下之人沉滞混乱,不能跟他们讲严正的话,所在以在表达他对社会、人生的思考时,他使用“虚远的说法、夸大不实的语言以及无端可寻的文辞”,这使得他的文章奇特之极。
【学习1、3则】翻译、复述、梳理这两则内容要求:①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组织集体朗读。
②1、3号位同学分别翻译1、3则内容,2、4号位同学分析寓意。
③时间10分钟。
播放视频《运斤成风》对比原文。
【第1则】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斲之。
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斲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
’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
虽然,臣之质死久矣。
’自惠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译文】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墓地,回过头来对跟随的人说:“郢地有一个泥瓦匠,在干活时,有一点像苍蝇翅膀一样薄的白泥飞溅到他的鼻尖上,让匠石用斧子砍削掉这一小白点。
匠石挥动斧子呼呼作响,漫不经心地砍削白点,鼻尖上的白泥完全除去而鼻子却一点也没有受伤,郢地的人站在那里也若无其事不失常态。
宋元君知道了这件事,召见匠石说:‘你为我也这么试试。
’匠石说:‘我确实曾经能够砍削掉鼻尖上的小白点。
即使如此,我的对手已经死去很久了。
’自从惠子离开了人世,我没有可以匹敌的对手了!我没有可以与之论辩的人了!”【启示】生活中志趣相投的人很难遇到,要好好珍惜,没有Ta,自己的才能也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了。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学教案第五单元一、无端崖之辞(4)Word版含解析
《无端崖之辞》【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本章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方法目标:掌握阅读、赏析古文的方法,提高阅读水平。
情感目标:1、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
2、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故事想像奇特的特点。
【教学重点】通过学生的阅读。
分组讨论等实践活动理清文意是本文的【教学难点】1、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2、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故事想像奇特的特点【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步骤】一、导入提起庄子,大家应该能够想起我们学过他的—《庄子•秋水篇》,可能还会有同学知道他的《庖丁解牛》。
《秋水篇》中“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的描写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那时起,我们就知道了庄子散文的一大特点:想象奇特,意境开阔。
鲁迅曾这么说过庄滋“著书十余万言,大抵寓言,皆空无事实,而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并且给予了“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的高度评价。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庄子的几则寓言,体会一下庄子散文中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和寓言的的特点。
二、整体感知:(一)请三位同学朗读第1、3、4则,正字正音。
郢 ( ) 垩 ( ) 斫 ( ) 儵( )缁 ( ) 犗 ( ) 会( )稽期( )年錎 ( ) 鹜 ( ) 鬐( ) 侔( )腊 ( ) 辁 ( ) 鲵( )鲋( )(二)集体朗读,分组讲解。
三、重点品读课文第四则1、学生自由朗读第四则,造出重点词语和特殊句子,进行交流。
(1)通假字錎没而下骛扬而奋鬐苍梧已北趣灌渎(2)词类活用离而腊之其于大达亦远矣2、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学生复述故事,教师讲解重点难点句子3、教师提问:这故事真不真实,从哪看出,学生讨论,说出理由4、这则寓言故事的特点是什么?你如何理解任公子的作为?提示;奇特的夸张、大胆的想象,还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雄浑壮阔的描写,极尽写作之能事来写任公子,这可是个目标远大、干大事的人啊!5、庄子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你有何启发?你想到了哪些人物?提示;人生在世,应当有大志向、大抱负,才能达到目的,才能真正参与社会生活、参与同家管理。
《无端崖之辞》教案
《无端崖之辞》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无端崖之辞》的兴趣。
2. 帮助学生了解故事的背景和主要人物。
教学内容:1. 介绍《无端崖之辞》的作者和作品背景。
2. 概述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
教学方法:1. 引导学生阅读故事简介,了解作品背景和人物。
2. 提问学生对故事的期待和兴趣点。
教学活动:1. 播放与《无端崖之辞》相关的宣传视频或展示图片。
2. 引导学生阅读故事简介,并回答相关问题。
第二章:文学分析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细致观察和分析的能力。
2. 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象征意义和隐喻。
教学内容:1. 分析故事中的主题和象征意义。
2. 探讨故事中的角色塑造和情节发展。
教学方法:1. 引导学生细致阅读故事,注意角色的言行举止和情节的转折。
2. 提问学生对故事中的象征意义和隐喻的理解。
教学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的象征意义和隐喻。
2. 学生汇报分析结果,并进行集体讨论。
第三章:角色分析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中的角色进行深入理解的能力。
2. 帮助学生分析角色的性格特点和动机。
教学内容:1. 分析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及其性格特点和动机。
2. 探讨角色之间的关系和发展。
教学方法:1. 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故事,关注角色的言行举止和内心活动。
2. 提问学生对角色的性格特点和动机的理解。
教学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的主要角色。
2. 学生汇报分析结果,并进行集体讨论。
第四章:情节分析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中的情节进行深入理解的能力。
2. 帮助学生分析情节的发展和转折。
教学内容:1. 分析故事中的情节发展和转折。
2. 探讨情节对角色和主题的影响。
教学方法:1. 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故事,关注情节的发展和转折。
2. 提问学生对情节的理解和对角色和主题的影响。
教学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的情节发展和转折。
2. 学生汇报分析结果,并进行集体讨论。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五单元第1课《无端崖之辞》优秀教学设计(4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五单元第1课《无端崖之辞》优秀教学设计(4页)《无端崖之辞》教学设计陕西师范大学奥林匹克花园学校唐彦妮【文本分析】本文是人教版选修本《先秦诸子选读》的第五单元第一篇。
全文共有7篇寓言故事,本节课选其中的第1、3、5篇进行学习。
【学情分析】授课对象为高二年级艺术班学生。
整体而言,学生基础不够扎实,层次不齐,所以,基于这样的情况,本节课在设计时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例如文言字词和文学常识积累,重在学生的思考与落实。
【学习目标】1、了解庄子及其主要思想;2、积累文言字词,学习“听、质、以、益”等字的含义及用法;3、体会每则寓言的寓意,并从中学习立身处世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在进行今天的新课之前,请同学们先来解释一个成语——“朝三暮四”。
学生解释完其现在的意思(谴责说话、办事经常变卦、不负责任的人)后,老师进一步说明,这个成语的本意其实并非如此,它是有典故的,并由请学生述其典故。
学生回答完典故之后,教师总结: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一个很小的故事,但是我们同学的印象却如此深刻,为什么呢?因为这故事虽小,其中却蕴含着大道理。
在先秦诸子中,有一个人就擅长讲故事,并且他所讲的故事都含有深刻哲理,这个人就是我们刚才《朝三暮四》这个故事的作者——庄子。
二、文学常识积累——走进庄子:五、学生展示:展示内容和要求:A、每组1人泛读本组所选文段:读准字音和节奏B、翻译整首寓言,重点的文言字词需直译出来,人数不限C、其余学生自主发言,阐述寓意D、限时:每组展示不超过8min强调:其他学生做好笔记,并思考其寓意,可质疑补充1、第一则:《庄子送葬》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
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
郢人立不失容。
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
’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
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1)重点强调:垩(è):白色的土。
无端崖之辞(教案)
无端崖之辞@@@中学 ###【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1、积累并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能翻译课文。
2、分析、评价庄子的哲学思想。
3、体会《庄子》艺术表达形式的奇妙之处。
过程与方法:1、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落实文言基础知识。
2、疏通文意,加强诵读,理解第1、3、4则的大意,感知庄子寓言的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庄子的思想观点并给予客观的评价,认识庄子思想的现实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讲授第1则、第3则、第4则选文。
2.引导学生体会《庄子》艺术表达形式的奇妙之处。
【教学用具】教材、教案、PPT展示第一课时一、导入:阅读课本第77页关于庄子及《庄子》的简介、第78的“引入话题”部分。
二、解题------析“无端崖之辞”——无端可寻、无边可见的言辞。
三、整体感知请七位同学朗读。
(及时正音)四、讲读第1则1、齐读2、在疏通词句(尤其是重要词语。
如“运斤成风”)后师生互译。
3、解读略。
4、小结人世间有这样一种人,在一起的时候常常面红耳赤地争论,可是交情极为笃厚。
常人描述这种关系,可能不过尔尔。
而在《庄子》一书中,惠子与庄子的关系,竟是如此奇特。
这一则中,庄子用匠石和郢人之间搭档配合的高妙来类比自己和惠子之间的不断争论又极为深厚的朋友关系。
所以,生活中志趣相投的人很难遇到;一旦遇到,要好好珍惜,没有“他”,自己的才能也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了。
五、讲读第2则1、齐读。
2、在疏通词句(尤其是重要词语)后师生互译。
3、解读略。
4.、小结这一则通过列御寇和伯昏无人二人的故事归纳出“至人”的精神标准。
六、讲读第3则1、齐读。
2、在疏通词句(尤其是重要词语)后师生互译。
3、解读略。
4、小结庄子的意思跟柳宗元的意思基本上是一致的,即说明违背人民性命之理的作为,即便是出自善意,也必将会导致悲惨的结局。
然而,由于庄子是通过南海北海二神为浑沌开凿七窍而致其毙命的故事来表达的,不仅写得更为简洁,而且写得更为神奇,所以更有震撼力,更具独创性。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五单元一无端崖之辞教案Word版含解析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五单元一无端崖之辞教案Word版含解析《无端崖之辞》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并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能翻译课文。
2、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
3、体会《庄子》艺术表达形式的奇妙之处。
过程与方法: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落实文言基础知识,疏通文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庄子的思想观点并给予客观的评价,认识庄子思想的现实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重点讲授第1则、第3则。
【教学难点】品味庄子散文想像奇特的特点。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导入:庄子《逍遥游》中写到了鲲鹏之大“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儿为鸟,鹏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运”。
这些句子用了夸张手法,奇特的想象。
这节课我们用“奇”来继续解读庄子寓言。
二、题目解析“无端崖之辞”——无端可寻、无边可见的言辞。
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庄子及其后学们营造的艺术表现形式,最鲜明的一个特点是“奇”。
因为庄子认为天下之人皆沉滞混乱,不能跟他们讲严正的话,所以,他在表现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时,常常使用“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请同学分别朗读第1、3则,正字正音。
(二)集体朗读(三)积累文言字词1、顾谓从者曰2、漫其鼻端3、郢人立而不失容4、吾无以为质矣5、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6、尝试凿之7、运斤成风四、合作探究内容合作探究一1、第一则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明确:第一则内容解析紧扣“奇”字解读(1)奇,庄子给人送葬经过惠子墓,说了一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2)奇,白色尘土弄到鼻子尖上再平常不过了,但这位郢人却让木匠来砍掉这尘土;(3)奇,木匠挥动斧头呼呼成风,速度极快,任意砍下,竟然把苍蝇翅膀一般大小薄厚的尘土全部砍了下去,郢人的鼻子却丝毫没有受伤,这是木匠的高妙之处,也是《庄子》为文大奇之处;(4)奇,斧头从自己鼻子尖上砍过去,郢人岿然站立面不改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先秦诸子选读《无端崖之辞》教案教学博苑2009-12-12 2203高中先秦诸子选读《无端崖之辞》教案知识目标:掌握本章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方法目标:掌握阅读、赏析古文的方法,提高阅读水平。
情感目标:1、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
2、体会庄子散文想像奇特的特点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教与学师生互动】一、导入: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却把庄子却称为‚神人‛。
如果说孔子是儒家的代表,那么庄子就是道家的化身。
庄子一生穷困潦倒,却能超越贫困乐在其中,他的所作所为,经常令人瞠目结舌,又令人拍案叫绝。
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禄,甚至对于死亡,他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他写在书里面的东西,都是一些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涯之词。
看起来漫无边际,但其实其中蕴含有大智慧。
在这部书里,真正流传下来的思想,应该是一种天地自在逍遥游,而这样一番逍遥游里,庄子他看破的东西太多太多。
庄子思想中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他的《逍遥游》。
但是,庄子所追求的逍遥游的理想境界,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状态呢?让我们到他的作品中去领略庄子诗意洒脱的人生境界吧!二、课前积累《庄子》名言1。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
要想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便会感到很疲倦;既然如此还要不停地去追求知识,便会弄得更加疲困不堪!2、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
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
(名是相互倾轧的原因;智是相互斗争的手段。
两者是凶器,是不可以尽行的。
)3、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
方今之时,仅免刑焉。
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
(天下有道,圣人可以成就事业;天下无道,圣人只能保全生命。
现在这个时代,仅仅可以避开刑戮。
幸福不过像羽毛那样轻,不知怎样才可以去承受;祸患重得像大地一样,不知怎样才能避免。
)4、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人们都知道有用的用处,但不懂得无用的更大用处。
)5、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泉水干了,好多鱼被困在陆地上,相互用嘴吐气,用吐沫相互沾湿,但是比不上从前在江湖中生活自由自在,相互忘掉。
)6、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
(大自然给我形体,用生使我操劳,用老使我清闲,用死使我安息。
所以称善我生存的,也同样称善我的死亡。
7、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
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因此盗跖的门徒问盗跖说:‚做大盗的也有法则吗?‛盗跖回答说:‚无论哪个地方都怎么会没有法则呢?凭空猜想屋里储藏着多少财物,这就是聪明;带头先进入屋里的,就是勇;最后退出屋子的,就是义;酌情判断是否动手的,就是智;分赃均等的,就是仁。
这五种不具备而成为大盗的,天下是决不会有的。
‛)8、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9、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10、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
11.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送賷。
吾葬具岂不备邪?12.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
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
三、走近1、庄子其人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汉族。
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又说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民权县境内)人。
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
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庄子》的主要思想:核心是追求具有超越性和超脱性的绝对精神自由。
不像其他诸子那样试图寻找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方案,而是走向极端,认为现实社会存在本身,就是一张无所不包的网,是造成苦恼和苦难的根源。
二、整体感知:(一)请二位同学分别朗读第1、2、则,正字正音。
(二)集体朗读,分则讲解(三)梳理二则内容(学生讲解,学生点评,教师指导)1、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人斫之。
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
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徐无鬼》注释—顾:回头。
漫:污,弄脏。
匠石:名为石的工匠。
斫:用斧头砍。
听:任意。
尽垩……:全部把那点白色的垩土砍了下来,郢人的鼻子却没有受伤。
失容:面容变色。
虽然:虽是这样。
质:对象、目标。
自……:自从惠子先生死了之后,我没有对手了,我没有谁可以说话了。
译文: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墓地,回过头来对跟随的人说:‚郢地有个人让白垩泥涂抹了他自己的鼻尖,像蚊蝇的翅膀那样大小,让匠石用斧子砍削掉这一小白点。
匠石挥动斧子呼呼作响,漫不经心地砍削白点,鼻尖上的白泥完全除去而鼻子却一点也没有受伤,郢地的人站在那里也若无其事不失常态。
宋元君知道了这件事,召见匠石说:‘你为我也这么试试’。
匠石说:‚我确实曾经能够砍削掉鼻尖上的小白点。
虽然如此,我可以搭配的伙伴已经死去很久了。
‛自从惠子离开了人世,我没有可以匹敌的对手了!我没有可以与之论辩的人了!‛简析:这是庄子路过惠施墓前讲的一则寓言。
在这则寓言里,表达了庄子对惠施的怀念。
郢都人信赖石匠,才能让石匠削去自己鼻子尖上的污渍,并且在石匠的利斧挥动之下,面不改色心不跳,对于石匠得以发挥卓越本领,信任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它告诫人们,要以诚相托,以心相印;信赖,能够产生力量。
第1则:以‚郢人斫垩‛形象地说明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列御寇为伯昏无人射,引之盈贯,措杯水其肘上,发之,适矢复沓,方矢复寓。
当是时也,犹象人也。
伯昏无人曰:‚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
尝与汝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若能射乎?‛于是无人遂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背逡巡,足二分垂在外,揖御寇而进之。
御寇伏地,汗流至踵。
伯昏无人曰:‚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
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尔于中也殆矣夫!‛——《田子方》注释—引:拉开弓。
盈贯:拉足弓弦。
措:安放。
一支箭刚刚射出去,一支箭又搭在了弦上。
适:往。
沓:合。
象人:木偶人。
履:踩踏。
若:你。
逡巡:退却。
揖:拱手行礼、请。
进之,让他走向前。
踵:脚后跟,也泛指脚。
至人: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人。
又神人、真人。
挥斥:纵放、意气奔放。
八极:八方。
恂:通瞬。
恂目,眨眼,眼睛动。
殆,危险。
译文:列御寇射箭给伯昏无人看,(他)拉到满弓,(然后)放一杯水在手肘上,放箭,连续射箭,(前面的)箭刚射出后面的箭又搭上了弓。
在这个时候,(他)就像木偶似的(平稳)。
在这时伯昏无人便爬上高山,站在危险的石头上,面临万丈深渊,背还向后靠一靠,(他的)脚有两分悬空在外,请御寇过去。
御寇趴在地上,汗流到脚根了。
伯昏无人说:‚凡是高手,上看青天,下到黄泉,在任何地方都挥洒自如,神色不变。
现在你紧张害怕有惶恐的眼神的样子,你心中害怕得很啊。
‛简析:人做到了忘物和忘我,没有了负担,心态就能够变得轻松自如,抱着这样的心态去做事,就容易取得成功。
生活中这类例子很多。
列御寇的射箭术很高明,可以在胳膊肘上放一杯水的情况下还百发百中,他已经忘记了弓箭和射术,也就是说,射箭在他那里已经成了一种下意识行为,所以他射箭时看上去像是个木头人。
但这还不够,当伯昏无人让他站到悬崖边上射箭时,他就腿软而射不出箭了,因为这仍是有心射箭的技巧,心中还装着个‚我‛,受着自己的束缚,因此射箭术达不到超一流。
从矛盾的观点来看,人与物是一对矛盾体,既对立又统一,过多地把注意力集中于对方,或集中于己方,势必加强对立的一面,不利于发展统一的关系。
人与物不协调,则很难把事情做好。
物我两忘,驾轻就熟,则能游刃有余,于无隙入有间。
成功的因素有很多,拥有放松的心态只是其中之一,但却是不可缺少的。
态度决定一切,心态决定成功与否。
患得患失注定不能让成功驻足,怡然忘我才能浇开灿烂的成功之花。
三、教学拓展: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学习感悟,课堂交流。
第二课时一、教学导入、复习提问。
二、整体感知:(一)指名让学生朗读第3、4则,正字正音。
(二)集体朗读,分则讲解(三)梳理二则内容(学生讲解,学生点评,教师指导)3、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饨。
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
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
‛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先秦〃庄周《庄子〃应帝王》儵:倏的异体字。
相与:共同。
谋:计议、商议。
南海的帝王叫倏,北海的帝王叫忽,中央的帝王叫浑沌。
倏和忽时常在浑沌的地方见面,浑沌款待他们特别好。
倏和忽共同商量报答浑饨的美德,说:‚人们都有七窍用以看、听、吃喝、呼吸,唯独浑沌没有,我们试着给他凿成七窍。
‛一天凿成一窍,凿到七天浑沌就死了。
第3则: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即使是好心做事,也会造成惨重的后果,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觉。
4、任公子为大钩巨缁,五十以为饵,蹲乎会稽,投竿东海,旦旦而钓,期年不得鱼。
已而大鱼食之,牵巨钩,錎没而下,鹜扬而奋鬐,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鬼神,惮赫千里。
任公子得若鱼,离而腊之,自制河以东,苍梧已北,莫不厌若鱼者。
已而后世辁才讽说之徒,皆惊而相告也。
夫揭竿累,趣灌渎,守鲵鲋,其于得大鱼难矣!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
是以未尝闻任氏之风俗,其不可与经于世亦远矣!《外物》期年:周年。
已而:旋即、不久。
錎,通陷。
鬐,通鳍。
侔:齐等。
惮dá赫,威震。
若:此。
离:剖开。
腊xī:干肉—做成干肉。
已:通以。
没有谁吃不饱这鱼的。
厌:饱食、满足。
才能小的道听途说之辈。
辁:形容浅薄、小。
讽说:传说。
揭:高举。
累:指纶,钓鱼竿上的丝线。
趣,通趋,趋向、奔向。
鲵鲋:小鱼。
粉饰肤浅小语来游说一县之长,这样对于获得很贤达的地位来说也差的太远了。
小说:指偏颇琐屑的言论。
干:求。
达:显贵。
所以没听说过任氏钓鱼的风俗,那就不可以参与管理世事,还差得远呢。
经于世,指管理世事。
第4则:人生在世,应当有大志向、大抱负,才能达到目的,才能真正参与社会生活、参与同家管理。
三、教学拓展:让学生交流学习感悟。
第三课时一、复习检查二、品读先文:探讨:1、‚郢人斫垩‛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什么?明确:生活中志趣相投的人很难遇到,要好好珍惜,没有‚他‛,自己的才能也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了。
2、结合现实,谈谈你对第3则寓言故事的理解。
明确: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即使是好心做事,也会造成惨重的后果,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