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电学物理量符号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从速度到电学的全部公式,要说明每个字母代表什么==最好把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从速度到电学的全部公式,要说明每个字母代表什么==最好把初中物理公式、常用的物理公式与重要知识点物理量单位公式名称符号名称符号质量 m 千克 kg m=ρv温度 t 摄氏度°C速度 v 米/秒 m/s v=s/t密度 p 千克/米3 kg/m3 ρ=m/v力(重力) F 牛顿(牛) N G=mg压强 P Pa 帕斯卡(帕) P=F/S功 W J焦耳(焦)W=Fs功率: P 瓦特(瓦) w P=W/t电流: I 安培(安) AI=U/R电压: U 伏特(伏) V U=IR电阻: R 欧姆(欧)R=U/I电功: W 焦耳(焦) JW=UIt电功率: P 瓦特(瓦) w P=W/t=UI热量: Q 焦耳(焦) JQ=cm(t-t°)比热: c 焦/(千克°C) J/(kg°C)真空中光速 3×108米/秒g :9.8牛顿/千克15°C空气中声速 340米/秒初中物理公式汇编【力学部分】1、速度:V=S/t2、重力:G=mg3、密度:ρ=m/V4、压强:p=F/S5、液体压强:p=ρgh6、浮力:(1)、F浮=F’-F (压力差)(2)、F浮=G-F (视重力)(3)、F浮=G (漂浮、悬浮)(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7、杠杆平衡条件:F1 L1=F2 L28、理想斜面:F/G=h/L9、理想滑轮:F=G/n10、实际滑轮:F=(G+G动)/ n (竖直方向)11、功:W=FS=Gh (把物体举高)12、功率:P=W/t=FV13、功的原理:W手=W机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15、机械效率:η=W有/W总16、滑轮组效率:(1)、η=G/ nF(竖直方向)(2)、η=G/(G+G动) (竖直方向不计摩擦)(3)、η=f / nF (水平方向)【热学部分】1、吸热:Q吸=Cm(t-t0)=CmΔt2、放热:Q放=Cm(t0-t)=CmΔt3、热值:q=Q/m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η=Q有效利用/Q燃料5、热平衡方程:Q放=Q吸6、热力学温度:T=t+273K【电学部分】1、电流强度:I=Q电量/t2、电阻:R=ρL/S3、欧姆定律:I=U/R4、焦耳定律:(1)、Q=I2Rt普适公式)(2)、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5、串联电路:(1)、I=I1=I2(2)、U=U1+U2(3)、R=R1+R2 (1)、W=UIt=Pt=UQ (普适公式)(2)、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6、并联电路:(1)、I=I1+I2(2)、U=U1=U2(3)、1/R=1/R1+1/R2 [ 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5)、P1/P2=R2/R17定值电阻:(1)、I1/I2=U1/U2(2)、P1/P2=I12/I22(3)、P1/P2=U12/U228电功:(1)、W=UIt=Pt=UQ (普适公式)(2)、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9电功率:(1)、P=W/t=UI (普适公式)(2)、P=I2R=U2/R (纯电阻公式)【常用物理量】1、光速:C=3×108m/s (真空中)2、声速:V=340m/s (15℃)3、人耳区分回声:≥0.1s4、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5、标准大气压值: 760毫米水银柱高=1.01×105Pa6、水的密度:ρ=1.0×103kg/m37、水的凝固点:0℃8、水的沸点:100℃9、水的比热容:C=4.2×103J/(kg?℃)10、元电荷:e=1.6×10-19C11、一节干电池电压:1.5V12、一节铅蓄电池电压:2V13、对于人体的安全电压:≤36V(不高于36V)14、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15、家庭电路电压:220V16、单位换算:(1)、1m/s=3.6km/h(2)、1g/cm3 =103kg/m3(3)、1kw?h=3.6×106J重力G (N) G=mg m:质量g:9.8N/kg密度ρ(kg/m3)ρ=m/V m:质量 V:体积合力F合(N) F合=F1+F2 方向相同F合=F1-F2 方向相反时,F1>F2 方向相反:浮力F浮(N) F浮=G物-G视 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浮力F浮 (N) F浮=G物此公式只适用浮力F浮 (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 F2L2动滑轮 F= G物+G轮压强p(Pa) P= F/S热量Q(J) Q=cm△t机械功W(J) W=Fs功率P(w) P=W/t机械效率η= ×100%液体压强p(Pa) P=ρgh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Q(J) Q=mq m:质量q:热值物体漂浮或悬浮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ρ液:液体的密度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动力 L1:动力臂 F2:阻力 L2:阻力臂定滑轮 F=G物S=h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体的重力 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物体升高的距离S=2 h G物:物体的重力G轮:动滑轮的重力滑轮组 F=(G物+G轮)S=n h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有用功W有总功W总 W有=G物hW总=Fs 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W:功 t:时间F:压力 S:受力面积ρ:液体的密度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的竖直距离):物质的比热容 m:质量△\x09t:温度的变化值物理量(单位)公式备注公式的变形重力G (N) G=mgm:质量 g:9.8N/kg或者10N/kg密度ρ(kg/m3)ρ=m/V m:质量 V:体积合力F合(N)方向相同:F合=F1+F2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时,F1>F2浮力F浮 (N) F浮=G物-G视 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浮力F浮 (N) F浮=G物此公式只适用物体漂浮或悬浮浮力F浮 (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 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ρ液:液体的密度 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 F2L2 F1:动力 L1:动力臂 F2:阻力 L2:阻力臂定滑轮 F=G物S=h 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G物:物体的重力 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物体升高的距离动滑轮 F= (G物+G轮)S=2 h G物:物体的重力 G轮:动滑轮的重力滑轮组 F=(G物+G轮)S=n h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机械功W(J) 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有用功W有总功W总 W有=G物h W总=Fs 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机械效率η= ×100%功率P(w) P=W/t W:功 t:时间压强p(Pa) P= F/S F:压力 S:受力面积液体压强p(Pa) P=ρghρ:液体的密度 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的竖直距离)热量Q(J) Q=cm△tc:物质的比热容 m:质量△t:温度的变化值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Q(J) Q=mq m:质量 q:热值串联电路:电流I(A) I=I1=I2=……电流处处相等串联电路:电压U(V) U=U1+U2+……串联电路起分压作用串联电路:电阻R(Ω) R=R1+R2+……并联电路:电流I(A) 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分流)并联电路:电压U(V) U=U1=U2=……并联电路电阻R(Ω) R= 1/R1+ 1/R2+……欧姆定律 I= U/R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电流定义式 I=Q/tQ:电荷量(库仑) t:时间(S)电功W(J)W=UIt=PtU:电压 I:电流 t:时间 P:电功率电功率 P=UI=I2R=U2/RU:电压 I:电流 R:电阻电磁波波速与波长、频率的关系 C=λν C:真空中的光速内容仅供参考。
电学基本物理量

普适
物理量
及符号
物理意义
单位及符号
常用
计算公式
测量
电流(I)
表示电流的强弱。
安(A)
毫安(mA)
微安(uA)
电流表
电压(U)
电压的作用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
伏特(V)
千伏(kV)
毫伏(mV)
电压表
电阻(R)
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欧姆(Ω)
千欧(kΩ)
兆欧(MΩ)
伏安法
电功(W)
电流所做的功。
焦耳(J)
千瓦(kW.h)
1kW.h=3.6×106J
W=UIt
W=Pt
W=I2Rt
电能表
电功率(P)
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
瓦特(W)
千瓦(kW)
P=UI
P=I2R
伏安法
电热(Q)
/
焦耳(J)
Q=I2Rt
Q=W
/
初中电学基本物理量
初中电学基本定律
定律名称
内容
公式
适用条件
欧姆定律
略
同一段电路
纯电阻电路
焦耳定律
略
电学7个物理量与有关公式

Q1:Q2= R 1:R 2
Q1:Q2= R2:R 1
P=UI=W/t (适用于所有电 路)
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计算总功率 常用公式 P= P1+P2+… Pn
常用单位 :千瓦( kw)、 VA 换算: 1 kw=1000 W
推导式: P= I 2R= U2/ R(纯 电阻电路)
P1:p 2= R 1:R 2
数学表达式 : Q=I2Rt
三、比较灯的亮度:看灯的实际功率 四、关于效率的公式:
串联电路: P= I 2R 并联电路: P=U2/ R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能
质子(带正电)
原子核( +)
一、物质的组成
中子(不带电)
物质由分子或原子组成,而原子
二、分子动理论
核外电子(—) :绕原子核高速运转
1 、分子间存在间隙;
带了电。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①摩擦起电
定义: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原因: 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实质: 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
能的转化: 机械能 - →电能 ②接触带电: 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 。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
电路图
实例
装饰小彩灯、开关和用电器
家庭中各用电器、各路灯
5、 识别电路串、并联的常用方法 : ( 选择合适的方法熟练掌握 )
① 电流分析法 :在识别电路时,电流: 电源正极 → 各用电器 → 电源负极 ,若途中
不分流用电器串联 ;若电流在某一处分流 ,每条支路只有一个用电器,这些用电器
并联 ; 若每条支路不只一个用电器,这时电路有串有并,叫混联电路
电学7个物理量与有关公式

电学7个物理量及有关公式一、电学解题思路:①明确电路的连接方式(串联、并联),方法:把电流表视为一根导线,把电压表视为一个断开的开关,根据电流的“路径法”判断,如果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则为串联,如果两条以上则为并联;②明确电流表、电压表的测量对象;③当电路(动态电路)发生改变时,明确电路的连接方式和电流表、电压表的测量对象是否发生改变:○4运用串联、并联电路的规律及欧姆定律解题二、电学两大定律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数学表达式:I=U/R,应用时,I、U、R对应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不同时刻、不同导体或不同段电路三者不能混用,应加角码区别电学两大定律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数学表达式:Q=I2Rt串联电路:P= I2R三、比较灯的亮度:看灯的实际功率并联电路:P=U2/R四、关于效率的公式: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能质子(带正电)原子核(+)一、物质的组成中子(不带电)物质由分子或原子组成,而原子核外电子(—):绕原子核高速运转二、分子动理论1、分子间存在间隙;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运动——温度越高则热运动越激烈;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三、扩散现象:由于分子的运动,某种物质逐渐进入到另一种物质的现象。
四、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物体温度越高,扩散越快,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五、能:物体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间势能的总和。
1、一切物体都具有能。
不论是温度高还是温度低。
做功:能量的形式发生改变。
2、改变能的方式热传递:能量的形式没有改变。
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3、增加物体的能:○1对物体做功物体○2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减少物体的能:○1物体对外做功○2物体对外界放出热量4、热量、温度、能的区别△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温度升高——→能增加不一定吸热。
如:钻木取火,摩擦生热。
物理电符号

物理电符号
在物理学中,有许多用于表示电学量和相关概念的符号。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电学符号和它们的含义:
- I:电流(电子流动的量),单位为安培(A)。
- Q:电荷量,单位为库仑(C)。
- V:电势差(电压),单位为伏特(V)。
- R:电阻,单位为欧姆(Ω)。
- C:电容,单位为法拉(F)。
- E:电场强度,单位为牛顿每库仑(N/C)。
- B:磁感应强度,单位为特斯拉(T)。
- ρ(小写的希腊字母rho):电阻率,单位为欧姆·米(Ω·m)。
- ε(小写的希腊字母epsilon):介电常数。
- μ(小写的希腊字母mu):磁导率。
除了上述符号外,还有很多其他符号在电学中使用,具体取决于具体的电学量和概念。
这些符号通常是根据国际单位制(SI)规定的,用于统一表示电学量并使其易于理解和计算。
在学习和使用电学时,理解这些符号的含义和用途非常重要。
中学物理常见电学元件符号 交叉不相连的导线

中学物理常见电学元件符号交叉不相连的导线中学物理常见电学元件符号交叉不相连的导线一、引言在学习中学物理的过程中,电学元件符号和电路图是我们经常接触到的内容。
了解和掌握这些符号对于理解电路原理和解题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中学物理常见电学元件符号以及交叉不相连的导线这一主题。
二、电学元件符号的基本概念1. 电阻的符号:电阻在电路图中的符号通常用一个波浪线表示,常用的符号为Ω(欧姆)。
2. 电容的符号:电容在电路图中的符号通常用两平行线表示,常用的符号为F(法拉)。
3. 电源的符号:电源通常用一长一短的直线和加号表示,代表电流的正负极,常用的符号为V(伏特)。
三、深入探讨交叉不相连的导线1. 概念解释在电路图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交叉的导线,而这些导线并不是相连的。
这种设计是为了方便绘制复杂的电路图,让人们更容易理解和分析电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 作用和原理交叉不相连的导线在电路图中起到分割和连接的作用。
它们在视觉上将电路分成了多个部分,使得整个电路的结构更加清晰明了。
这种设计也能减少绘制电路图时的复杂度,提高图示的直观性。
3. 示例分析举例来说,当我们需要绘制一个包含多个分支和并联电路的电路图时,如果所有导线都相交在一起,那么整个电路图会显得非常混乱和难以理解。
而有了交叉不相连的导线,我们可以将各个分支的电路图分开绘制,然后通过交叉的导线将它们连接起来,从而更清晰地展现电路的结构和连接方式。
四、总结与展望通过以上对中学物理常见电学元件符号和交叉不相连的导线的探讨,我们不仅深入了解了这些基本概念和原理,而且能够在实际学习和解题中更好地应用这些知识。
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探讨更复杂的电路原理和应用,不断完善自己的物理知识体系。
五、个人观点与理解在我看来,掌握电学元件符号和理解交叉不相连的导线不仅是中学物理学习的基础,而且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实生活中的电路原理和应用。
在学习和解题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不断提升自己的物理素养。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精华)

初中电学公式归纳与简析初中物理电学公式繁多,且各种物理规律在串并联两种电路中有时完全不同,使得学生极易将各种公式混淆,为了使学生对整个电学公式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形成一个完整清晰的知识网络,现将初中串、并联中的物理规律以及电学公式以两个表格的形式归纳总结如下:二、电学中各物理量求解公式表(二)1、对于电功、电功率、电热三个物理量,它们无论是在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中,都是总量等于各部分之和。
同学们在解答这类题时应灵活选取公式进行计算.如以计算电路中的总功率为例,既可以根据P=P1+P2,也可以跟据P=UI进行计算,其它几个物理量的求解也与之类似。
2、用欧姆定律I= 错误!求电路中的电流,此公式是由实验得出,是电学中最基本的公式,但此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所谓纯电阻电路即电路中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能的电路)。
3、电功率求解公式P = Wt与P=UI这两个公式为电学中计算电功率时普遍适用最基本的两个公式,第一个为电功率的定义式,也常常作为用电能表和钟表测记家用电器电功率的公式。
第二个公式是实验室用伏安法小灯泡功率的原理,也是计算用电器电功率的最基本公式.4、虽然表中公式繁多,但电学基本公式只有4个,即:I= 错误!、P = 错误!、P = UI、Q = I2Rt 。
其他公式都是导出公式,同学们可以在掌握这4个公式的基础上进行推导练习,很快就会熟悉并掌握。
5、应熟练掌握的几个比较重要的导出公式。
具体公式:在表中分别是如下八个公式:I = 错误! 、U = IR 、R = 错误!、R = 错误! 、P = 错误! 、P = I2R 、W = Pt 、Q = I2Rt这八个公式在电学解题中使用的频率也较高,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初中物理电学详细知识点一电荷电荷也叫电,是物质的一种属性.1.①电荷只有正、负两种。
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相同的电荷叫正电荷;而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相同的电荷叫负电荷。
②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完整版)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精华)

1 初中电学公式归纳与简析初中物理电学公式繁多,初中物理电学公式繁多,且各种物理规律在串并联两种电路中有时完全不同,且各种物理规律在串并联两种电路中有时完全不同,且各种物理规律在串并联两种电路中有时完全不同,使得学生极易将各使得学生极易将各种公式混淆,为了使学生对整个电学公式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形成一个完整清晰的知识网络,现将初中串、并联中的物理规律以及电学公式以两个表格的形式归纳总结如下:一、电学中各物理量在串并联电路中的规律比较表(一)电路物理量规律(符号单位)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电流(I/A )I = I 1 = I 2 2 =…I n (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I = I 1+I 2+…+I n (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电压(U/V )U = U 1+U 2+…+U n (串联电路中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U = U 1 = U 2…= U n (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电阻(R/Ω)R = R 1+R 2+…+R n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1R =1R 1+1R 2或R= R 1R 2R 1+R 2(并联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电能(W/J )W=W 1+W 2+…+W n (无论串联与并联电路消耗的总电能等于各部分电功之和)电功率(P/W )P=P 1+P 2+…+P n(无论串联与并联电路中的总功率等于各部分电功率之和)电热(Q/J )Q=Q 1+Q 2+…+Q n(无论串联与并联电路产生的电热等于各部分电热之和)各物理量与电阻的分配关系电流:I I 1 :I 2=1 :1I 1:I 2=R 2:R 1(与电阻成反比)电压:U U 1:U 2=R 1:R 2(与电阻成正比)U 1:U 2=1:1 电能:W W 1:W 2=R 1:R 2(与电阻成正比)W 1 :W 2=R 2:R 1(与电阻成反比)电功率:P P 1:P 2= R 1:R 2(与电阻成正比)P 1:P 2=R 2:R 1(与电阻成反比)电热:Q Q 1:Q 2 =R 1:R 2(与电阻成正比)Q 1:Q 2=R 2:R 1(与电阻成反比)U 1U 2 U R 1 R 2 I I I 1 I 2 R 1 R 2 U二、电学中各物理量求解公式表(二)电流:I/AI= U R I = P U 电压:U/VU = IR U = P I U = PR 电阻:R/Ω= R = U U I R = U 2P R = P I 2 R = Q I 2t 电功率:P/W P = W t P = UI P = U 2RP = I 2R 电能(电功):W/J W = Pt W = UIt W = U 2Rt 电热:Q/J Q = I 2Rt 注:当电能完全转化为热能时(纯电阻电路),Q = W = Pt= UIt = U 2Rt 其他公式: W = n NKW ·h 注:n 为电能表在某一时段内转过的转数,N 为用电器消耗1kW ·h 所转的转数 分析:1、对于电功、电功率、电热三个物理量,它们无论是在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中,都是总量等于各部分之和。
2.4常用物理量名称及符号

119
电学和磁学
电通[量],电位移
ψ
120
电学和磁学
电容
C
121
电学和磁学
介电常数,(电容率)
ε
122
电学和磁学
真空介电常数,(真空电容率)
ε0
123
电学和磁学
相对介电常数,(相对电容率)
εr
124
电学和磁学
电流密度,电流面积
J,(S)
125
电学和磁学
电流线密度,线电流
A,(α)
126
电学和磁学
磁场强度
12
时间和空间
曲率半径
ρ
13
时间和空间
面积
A,S
14
时间和空间
体积,容积
V
15
时间和空间
时间,时间间隔,持续时间
t
16
时间和空间
角速度
ω
17
时间和空间
角加速度
α
18
时间和空间
速度
v,c
19
时间和空间
加速度
a
20
时间和空间
重力加速度,自由落体加速度
g
21
周期及其有关现象
周期
T
22
周期及其有关现象
时间常数
H
127
电学和磁学
磁位差,(磁势差)
Um
128
电学和磁学
磁通势,磁动势
F,Fm
129
电学和磁学
磁通[量]密度,磁感应强度
B
130
电学和磁学
磁通[量]
φ
131
电学和磁学
自感
L
132
电学和磁学
电学公式及常用物理量

1、【电学部分】1、电流强度:I=Q电量/t2、电阻:R=ρL/S3、欧姆定律:I=U/R4、焦耳定律:(1)、Q=I2Rt普适公式)(2)、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5、串联电路:(1)、I=I1=I2(2)、U=U1+U2 R=R1+R2 (1)、W=UIt=Pt=UQ (普适公式) (2)、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9电功率:(1)、P=W/t=UI (普适公式)(2)、P=I2R=U2/R (纯电阻公式)串联电路电流I(A)I=I1=I2=…… 电流处处相等串联电路电压U(V)U=U1+U2+…… 串联电路起分压作用串联电路电阻R(Ω)R=R1+R2+……并联电路电流I(A)I=I1+I2+…… 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分流)并联电路电压U(V)U=U1=U2=……并联电路电阻R(Ω)= + +……欧姆定律 I=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电流定义式 I=Q:电荷量(库仑)t:时间(S)电功W(J) W=UIt=Pt U:电压 I:电流t:时间 P:电功率电功率 P=UI=I2R=U2/R U:电压 I:电流R:电阻电磁波波速与波长、频率的关系 C=λν C:物理量单位公式名称符号名称符号质量 m 千克 kg m=pv温度 t 摄氏度°C速度 v 米/秒 m/s v=s/t密度 p 千克/米³ kg/m³ p=m/v力(重力) F 牛顿(牛) N G=mg压强 P 帕斯卡(帕) Pa P=F/S功 W 焦耳(焦) J W=Fs功率 P 瓦特(瓦) w P=W/t电流 I 安培(安) A I=U/R电压 U 伏特(伏) V U=IR电阻 R 欧姆(欧) R=U/I电功 W 焦耳(焦) J W=UIt电功率 P 瓦特(瓦) w P=W/t=UI【常用物理量】1、光速:C=3×108m/s (真空中)2、声速:V=340m/s (15℃)39.8N/kgg5、标准大气压值:760毫米水银柱高=1.01×105Pa6、水的密度:ρ=1.0×103kg/m37、水的凝固点:0℃8、水的沸点:100℃9、水的比热容:C=4.2×103J/(kg•℃)10、元电荷:e=1.6×10-19C11、一节干电池电压:1.5V12、一节铅蓄电池电压:2V13、对于人体的安全电压:≤36V(不高于36V)14、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15、家庭电路电压:216、单位换算:(1)、1m/s=3(4)、U1/U2=R1/R2 (分压公式) (5)、P1/P2=R1/R26、并联电路:(1)、I=I1+I2(2)、U=U1=U2(3)、1/R=1/R1+1/R2 [ 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5)、P1/P2=R2/R17定值电阻:(1)、I1/I2=U1/U2(2)、P1/P2=I12/I22(3)、P1/P2=U12/U228电功:相关内容• 初中物理光学,电学,热学,声学,力学知识结构• 急需初中物理基本物理量公式总结• 需要达人帮忙整理物理公式等• 初中物理力学、电学、功率、等公式及单位• 初中物理中的电学,机械能,光学,力学需要掌握的公...更多相关问题>>查看同主题问题:初中物理力学力学公式其他回答共 1 条1、速度:V=S/t2、重力:G=mg3、密度:ρ=m/Vp=ρgh6、浮力:(1)、F浮=F’-F (压力差)(2)、F浮=G-F (视重力)(3)、F浮=G (漂浮、悬浮)(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9、理想滑轮:F=G/n10、实际滑轮:F=(G+G动)/ n (竖直方向)11、功:W=FS=Gh (把物体举高)12、功率:P=W/t=FV13、功的原理:W手=W机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15、机械效率:η=W有/W总16、滑轮组效率:(1)、η=G/ nF(竖直方向)直方向不计摩擦)(3)、η=f / nF (水平方向)【热学部分】1、吸热:Q吸=Cm(t-t0)=CmΔt2、放热:Q放=Cm(t0-t)=CmΔt3、热值:q=Q/m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η=Q有效利用/Q燃料5、热平衡方程:Q放=Q吸6、热力学温度:T=t+273K【电学部分】1、电流强度:I=Q电量/t2、电阻:R=ρL/S3、欧姆定律:I=U/R4、焦耳定律:(1)、Q=I(2)、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5、串联电路:(1)、I=I1=I2(2)、U=U1+U2(3)、R=R1+R2(4)、U1/U2=R1/R2 (分压公式)(5)、P1/P2=R1/R26、并联电路:(1)、I=I1+I2(2)、U=U1=U2(3)、1/R=1/+R2)](4)、I1/I2=R2/R1(分流公式)(5)、P1/P2=7定值电阻:(1)、I1/I2=U1/U2(2)、P1/P2=I12/I22(3)、P1/P2=U12/U228电功:(1)、W=UIt=Pt=UQ (普适公式)(2)、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UI (普适公式)(2)、P=I2R=U2/R (纯电阻公式)【常用物理量】1、光速:C=3×108m/s (真空中)2、声速:V=340m/s (25℃)3、人耳区分回声:≥0.1s4、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5、标准大气压值:760毫米水银柱高=1.01×105Pa6、水的密度:ρ=1. 8、水的沸点:100℃9、水的比热容:C=4.2×103J/(kg•℃)10、元电荷:e=1.6×10-19C11、一节干电池电压:1.5V12、一节铅蓄电池电压:2V安全电压:≤36V(不高于36V)14、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15、家庭电路电压:220V16、单位换算:(1)、1m/s=3.6km/h(2)、1g/cm3 =103kg/m3(3)、1kw•h=3.6×106J物理量计算公式备注速度υ= S / t 1m / s = 3.6 Km / h声速υ= 340m / s光速C = 3×108 m /s密度ρ= m / V 1 g / c m3 = 103 Kg / m3F = F1 + F2 F1、F2在同一直线线上且方向相反F1、F2在同一直线线上且方向相同压强 p = F / Sp =ρg h p = F / S适用于固、液、气p =ρg h适用于竖直固体柱p =ρg h可直接计算液体压强1标准大气压 = 76 cmHg柱= 1.01×105 Pa = 10.3 m水柱浮力① F浮 = G – F②漂浮、悬浮:F浮 = G③ F浮 = G排 =ρ液g V排④据浮沉条件判浮力大小(1)判断物体是否受浮力(2)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判断物体处(3)找出合适的公式计算浮力物体浮沉条件(前提: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①F浮>G(ρ液>ρ物)上浮至漂浮②F浮 =G(ρ液=ρ物)悬浮③F浮< G(ρ液<ρ物)下沉杠杆平衡条件 F1 L1 = F2 L 2 杠杆平衡条件也叫杠杆原理滑轮组 F = G / nnSF = n SG 理想滑轮组忽略轮轴间的摩擦n:作用在动滑轮上绳子股数功 W = F S = P t 1J = 1N•m = 1W•s功率 P = W / t = Fυ 1KW = 103 W,1MW = 103KW有用功 W有用 = G h(竖直提升)= F S(水平移动)= W总– W额 =ηW 总额外功 W额 = W总– W有 = G动 h(忽略轮轴间摩擦)= f L(斜面)总功 W总= W有用+ W额 = F S = W有用 / η机械效率η= W有用 / W总)定义式适用于动滑轮、滑轮组中考物理所有的公式特点或原理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时间:t t=t1=t2 t=t1=t2+ U 2 U = U 1= U 2电荷量:Q电 Q电= Q电1= Q电2 Q电= Q电1+ Q电2电阻:R R = R 1= R 2 1/R=1/R1+1/R2 [R=R1R2/(R1+R2)]电功:W W = W 1+ W 2 W = W 1+ W 2电功率:P P = P 1+ P 2 P = P 1+ P 2电热:Q热 Q热= Q热1+ Q热 2 Q热= Q热1+ Q热 2物理量(单位)公式备注公式的变形速度V(m/S) v= S:路程/t:时间重力G(N) G=mg m:质量g:9.8N/kg或者10N/kg密度ρV:体积合力F合(N)方向相同:F合=F1+F2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时,F1>F2浮力F浮(N) F浮=G物—G视 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浮力F浮(N) F浮=G物此公式只适用物体漂浮或悬浮浮力F浮(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 F2L2 F1:动力 L1:动力臂F2:阻力 L2:阻力臂定滑轮 F=G物S=h 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G物:物体的重力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h:物体升高的距离动滑轮 F= (G物+G轮)S=n h 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机械功W(J) W=Fs F:力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有用功W有总功W总 W有=G物hW总=Fs 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机械效率η= ×100%功率P(w) P=W:功t:时间压强p(Pa) P=F:压力S:受力面积液体压强p(Pa) P=ρgh ρ:液体的密度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的竖直距离)热量Q(J) Q=cm△t c:物质的比热容 m:质量△t:的热量Q(J) Q=mq m:质量q:热值常用的物理公式与重要知识点一.物理公式单位)公式备注公式的变形串联电路电流I(A)I=I1=I2=…… 电流处处相等串联电路电压U(V) U=U2+U3+…… 串联电路起分压作用串联电路电阻R(Ω)R=R1+R2+……并联电路电流I(A)I=I1+I2+…… 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分流)并联电路电压U(V)U=U1=U2=……并联电路电阻R(Ω)= + +……欧姆定律 I=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电流定义式 I=Q:电荷量(库仑)t:时间(S)电功W(J) W=UIt=Pt U:电压 I:电流t:时间 P:电功率电功率 P=UI=I2R=U2/R U:电压 I:电流R:电阻电磁波波速与波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40m/s b光在真空或空气中的传播速d.水的比热容:4.2×103J/(kg•℃)e.一节干电池的电压:1.5V f.家庭电路的电压:220Vg.安全电压:不高于36V2.密度、比热容、热值它们是物质的特性,同一种物质这三个物理量的值一般不改变。
磁电系仪表符号

磁电系仪表符号
磁电系仪表符号是用来表示磁电量或相关物理量的图形符号。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磁电系仪表符号:
1. 磁场:通常用一个大写字母"B"表示,代表磁场的大小和方向。
2. 磁力线:用曲线或箭头表示磁力线的方向,箭头的方向表示磁场的方向。
3. 磁铁:用两个"NS"字母表示磁铁的北极和南极。
4. 磁感应强度:用字母"B"表示,单位是特斯拉(Tesla)。
5. 磁通量:用希腊字母"Φ"表示,单位是韦伯(Weber)。
6. 磁场密度:用字母"D"表示,单位是特斯拉(Tesla)。
7. 磁化强度:用字母"H"表示,单位是安培/米(A/m)。
8. 磁滞回线:用曲线表示,描述材料在磁场变化时磁化状态的变化。
这些符号和标记在磁电学领域的实验、电路图、物理实验室以及技术手册中经常会出现,用于表示相关概念和物理量。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符号表示可能会因文献、教材或使用习惯而有所差异,因此在具体应用中还需参考相关的标准或规范。
电学的基本物理量

电学的基本物理量一、电量自然界中的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而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一定数量带负电荷的电子组成的。
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原子对外不显电性。
但是,用一些办法,可使某种物体上的电子转移到另外一种物体上。
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荷,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荷。
物体失去或得到的电子数量越多,则物体所带的正、负电荷的数量也越多。
物体所带电荷数量的多少用电量来表示。
电量是一个物理量,它的单位是库仑,用字母C表示。
1C的电量相当于物体失去或得到6.25×1018个电子所带的电量。
二、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流有大小,有方向。
1、人们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金属导体中,电流是电子在导体内电场的作用下定向移动的结果,电子流的方向是负电荷的移动方向,与正电荷的移动方向相反,所以金属导体中电流的方向与电子流的方向相反,如图1—1所示。
2.电流的大小电学中用电流强度来衡量电流的大小。
电流强度就是l秒钟通过导体截面的电量。
电流强度用字母I表示,计算公式如下:QIt式中I——电流强度,单位安培(A);Q——在t秒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电量数,单位库仑(C);t——时间,单位秒(s)。
实际使用时,人们把电流强度简称为电流。
电流的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用字母A表示。
如果1秒内通过导体截面的电量为1库仑,则该电流的电流强度为1安培,习惯简称电μ)。
它们之流为1安。
实际应用中,除单位安培外,还有千安(kA)、毫安(mA)和微安(A间的关系为:31kA=10A31A=10mA3μ1mA=10A三、电压为了弄清楚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而形成电流的原因,我们对照图1—2a水流的形成来理解这个问题。
从图1—2a可以看到外水由一A槽经C管向8槽流去。
水之所以能在C管中进行定向移动,是由于A槽水位高,B槽水位低所致:A,B两槽之间的水位差即水压,是实现水形成水流的原因。
(完整版)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精华)

初中电学公式归纳与简析初中物理电学公式繁多,且各种物理规律在串并联两种电路中有时完全不同,使得学生极易将各种公式混淆,为了使学生对整个电学公式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形成一个完整清晰的知识网络,现将初中串、并联中的物理规律以及电学公式以两个表格的形式归纳总结如下:二、电学中各物理量求解公式表(二)1、对于电功、电功率、电热三个物理量,它们无论是在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中,都是总量等于各部分之和。
同学们在解答这类题时应灵活选取公式进行计算。
如以计算电路中的总功率为例,既可以根据P=P1+P2,也可以跟据P=UI进行计算,其它几个物理量的求解也与之类似。
2、用欧姆定律I= UR求电路中的电流,此公式是由实验得出,是电学中最基本的公式,但此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所谓纯电阻电路即电路中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能的电路)。
3、电功率求解公式P = Wt与P=UI这两个公式为电学中计算电功率时普遍适用最基本的两个公式,第一个为电功率的定义式,也常常作为用电能表和钟表测记家用电器电功率的公式。
第二个公式是实验室用伏安法小灯泡功率的原理,也是计算用电器电功率的最基本公式。
4、虽然表中公式繁多,但电学基本公式只有4个,即:I= UR、P =Wt、P = UI、Q = I2Rt 。
其他公式都是导出公式,同学们可以在掌握这4个公式的基础上进行推导练习,很快就会熟悉并掌握。
5、应熟练掌握的几个比较重要的导出公式。
具体公式:在表中分别是如下八个公式:I = PU、U = IR 、R = UI、R =U2P、P =U2R、P = I2R 、W = Pt 、Q = I2Rt这八个公式在电学解题中使用的频率也较高,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
初中物理电学详细知识点一电荷电荷也叫电,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1.①电荷只有正、负两种。
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相同的电荷叫正电荷;而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相同的电荷叫负电荷。
②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初三物理电学所有公式

初三物理电学所有公式电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电荷、电场、电流等与电有关的现象和规律。
在初三物理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许多与电学相关的公式,这些公式帮助我们理解电学现象,并解决与电有关的问题。
我们来看一下电荷的公式。
电荷是电的基本物理量,通常用符号Q 表示,单位是库仑(C)。
我们学习到的电荷公式有:1. 电荷量公式:Q = n × e其中,Q表示电荷量,n表示带电粒子的个数,e表示元电荷,约等于1.6 × 10^-19 C。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电场的公式。
电场是电荷在周围空间中产生的一种物理场,用符号E表示,单位是牛顿/库仑(N/C)。
我们学习到的电场公式有:2. 电场强度公式:E = k × Q / r^2其中,E表示电场强度,k表示电场常数,约等于9 × 10^9 N·m^2/C^2,Q表示电荷量,r表示距离电荷的距离。
然后,我们来看一下电势的公式。
电势是描述电荷在电场中所具有的能量状态的物理量,用符号V表示,单位是伏特(V)。
我们学习到的电势公式有:3. 电势能公式:V = k × Q / r其中,V表示电势能,k表示电场常数,Q表示电荷量,r表示距离电荷的距离。
接着,我们来看一下电流的公式。
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流动所产生的物理量,用符号I表示,单位是安培(A)。
我们学习到的电流公式有:4. 电流公式:I = Q / t其中,I表示电流,Q表示电荷量,t表示时间。
我们来看一下电阻的公式。
电阻是导体中阻碍电流流动的物理量,用符号R表示,单位是欧姆(Ω)。
我们学习到的电阻公式有:5. 电阻公式:R = ρ × (L / A)其中,R表示电阻,ρ表示电阻率,L表示导体长度,A表示导体横截面积。
以上是初三物理电学所有公式的介绍。
通过学习这些公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电学现象,并解决与电有关的问题。
希望这些公式能帮助大家在物理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电容量单位符号

电容量单位符号
电容量是电容器存储电荷的能力的物理量,它的单位符号是F。
F代表法拉,是国际单位制中的电容量单位。
电容量指的是电容器存储的电荷量与其电压之间的比值。
电容器是一种用来存储电荷的装置,它由两个导体之间夹着一层绝缘介质构成。
当电容器接通电源时,正电荷会聚集在一边的导体上,而负电荷则聚集在另一边的导体上。
这样就形成了电场,导致两个导体之间产生电势差。
电容量的大小取决于电容器的几何形状和介质的性质。
单位法拉是以英国物理学家迈克尔·法拉第(Michael Faraday)的
名字命名的,他是电磁学的奠基人之一。
法拉是一个相对较大的单位,通常使用较小的单位如微法(μF)或皮法(pF)来表示电容量。
1
法拉等于1库仑/伏(C/V)。
在电子学和电路设计中,常常需要使用电容器来调整电子元件的性能。
电容量的选择取决于电路的需求,一般较大的电容量可以存储更多的电荷,从而提供更大的电容能量。
电容量的符号F在电路图中经常被使用,以表示电容器的数值。
除了法拉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电容量单位符号,如皮法(pF)、纳
法(nF)、微法(μF)等。
这些单位符号表示的是法拉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和百万分之一。
不同的电容量单位符号用于不同的应用场合,使得电容量的表示更加灵活和方便。
总之,电容量是衡量电容器存储电荷能力的物理量,其单位符号为F,代表法拉。
在电子学和电路设计中,使用电容量单位符号可以方便地表示电容器的数值,并调整电路的性能。
同时,还有其他单位符号如皮法、纳法和微法等,用于表示法拉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和百万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