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12课《认识空气》学案
《认识空气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五四制》
《认识空气》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进修本节课的内容,学生能够了解空气的组成、性质和重要性,培养对环境珍爱的认识,提高科学素养。
导入引导:请同砚们闭上眼睛,深呼吸几口新鲜空气,感受一下空气对我们的重要性。
空气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存在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好处,你知道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吗?【知识点一】空气的组成1. 空气的主要组成气体是什么?空气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氮气占空气的78%,氧气占21%。
2. 空气中还含有哪些气体?空气中还含有二氧化碳、氩气、氦气、氩气等。
【知识点二】空气的性质1. 空气的重量空气虽然看起来是通明的,但它是有重量的。
举个例子,用一个充满空气的气球和一个放气的气球来比较它们的重量。
2. 空气的压强我们身处在地球大气层中,大气层对地球表面施加着压强,这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大气压。
【知识点三】空气的重要性1. 对生物的重要性空气中的氧气是生物进行呼吸的必需气体,没有氧气,生物就无法生存。
2. 对环境的重要性空气中的污染物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影响人类的健康和生态平衡。
因此,我们要珍爱好空气,共同建设美丽的故里。
【知识点四】如何珍爱空气1. 减少尾气排放减少机动车的应用,鼓励大家多走路、骑自行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2. 种植绿色植物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开释氧气,有助于净化空气。
3. 垃圾分类垃圾分类可以减少焚烧产生的有害气体,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
【知识点五】小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空气的组成、性质和重要性,也知道了如何珍爱空气。
希望大家能够从此刻开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共同珍爱我们的空气,让我们的地球更加美丽。
课后拓展:请同砚们在家里观察一下家中的空气净化器,了解它是如何帮助我们净化空气的。
同时,也可以和家人一起讨论一下如何在平时生活中勤俭能源,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导学内容,希望同砚们能够认真进修,加深对空气的认识,为珍爱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感谢大家的参与!。
认识空气-冀人2001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认识空气 - 冀人2001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空气是什么以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2.能辨别空气的存在和不存在;3.掌握测量温度、湿度和空气的方法;4.理解空气对物体运动的影响;5.理解空气对声音的传播和呼吸的重要性;教学准备1.课本:冀人2001版三年级科学上册;2.实验器材:温度计、湿度计、风筝、轮胎等;3.课件:测量空气温度湿度的 PPT。
教学过程一、引入1.教师播放测量空气温度湿度的 PPT,介绍课程内容;2.小组讨论:请学生谈谈空气对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导入课程。
二、认识空气1.讲解空气的概念、成分、特性,引导学生了解空气的存在与重要性;2.指导学生观察空气的存在与否(如吸氧球的变化或空气舒缩喉的变化)。
三、测量空气温度和湿度1.讲解温度和湿度的概念、意义和测量方法;2.指导学生使用温度计和湿度计分别测量空气的温度和湿度;3.学生自主探究:将温度计和湿度计分别装配在不同场地进行观测和比较,总结出导致温度和湿度改变的可能因素。
四、理解空气对物体运动的影响1.讲解空气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如轮胎运动时对轮胎的帮助等;2.指导学生自主制作风筝并进行试飞,学生观察和分析空气对风筝运动的影响。
五、理解空气对声音的传播和呼吸的重要性1.讲解空气对声音的传播和呼吸的重要性;2.指导学生自主探究:用舌头堵住鼻孔呼吸或将耳朵贴近电脑静音后按下键盘的区别等;3.根据学生的探究结果和课堂练习,讲解空气对呼吸和听觉的重要作用。
六、课堂练习1.积极发起热情,参与课堂练习;2.配合教师进行课堂讨论,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3.进行实践操作,探究空气温度、湿度和物体运动之间的关系。
七、小结总结本课程重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激发对环境科学的兴趣。
教学评估1.课堂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发言;2.实验报告:学生完成实验报告,以表述实验结果;3.课后作业:布置检测学生对本课程掌握程度的作业。
教学延伸1.查阅相关资料,探究不同季节、不同地点的空气温度和湿度变化规律;2.了解空气质量指数及其影响因素;3.观察对空气污染的影响和防治措施。
《认识空气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冀人版2001》
《认识空气》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言《认识空气》是一部探索自然界中最基本元素之一——空气的科普读物。
通过了解空气的组成、性质和作用,我们能够更深入地认识这个神奇而又不可见的物质。
本导学案旨在帮助学生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消化书中的知识内容。
二、目标1. 了解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2. 掌握空气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三、预习问题1. 空气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2. 空气的密度和重量有什么特点?3. 空气对生物和非生物有着怎样的作用?四、导学内容1. 空气的组成空气主要由氮气(约78%)、氧气(约21%)、二氧化碳(约0.04%)和其他微量气体(约0.96%)组成。
氧气是最重要的气体,没有它,地球上的生物无法生存。
2. 空气的性质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形的气体,具有质量、体积和压强。
它具有弹性,能够填充容器的全部体积;具有均匀性,可以均匀地混合在一起。
3. 空气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1)呼吸:人类和动物需要吸入氧气来呼吸,释放二氧化碳。
(2)燃烧:许多物质只有在空气中才能燃烧,氧气是火焰的必需气体。
(3)保护地球:大气层可以阻挡太阳的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不受伤害。
(4)传播声音:空气是传播声音的媒介,没有空气,声音就无法传播。
五、思考题1. 为什么在火灾现场,会有通风口?2. 为什么高海拔地区的人容易出现缺氧症状?3. 你能否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描述一下空气的组成和性质?六、拓展活动1. 观察周围环境中空气的存在与作用。
2. 制作一个关于空气的小实验,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七、总结通过本导学案的学习,我们对空气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空气虽然无色无形,但它却是我们生存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希望同学们能够继续关注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学会用科学的眼光去观察和思考。
愿大家在学习中不断探索,不断成长。
第二课时一、导入1.1 空气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你知道空气的成分是什么吗?空气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呢?1.2 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文章《认识空气》,通过学习,我们将更深入地了解空气的重要性和作用。
《认识空气》科学教案通用
《认识空气》科学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科学》教材第三章“身边的物质世界”第三节“认识空气”。
详细内容包括: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性质和作用,以及空气污染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空气的组成,理解空气中各成分的作用。
2. 学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进行空气成分的检测。
3. 增强环保意识,认识到保护空气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空气的组成和性质,以及空气污染的危害。
难点: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空气成分演示仪、烧杯、火柴、蜡烛等。
学具:实验报告单、铅笔、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空气污染的短片,让学生了解空气污染的严重性,引发学生对空气组成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空气的组成,介绍空气中各成分的作用,引导学生了解空气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10分钟)举例说明空气中氧气、二氧化碳等成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 实验演示与随堂练习(10分钟)演示空气成分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然后进行随堂练习,检测学生对空气成分的理解。
5. 小组讨论(1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保护空气,减少空气污染。
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强调保护空气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空气的组成: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
2. 空气的性质:无色、无味、无臭、可压缩等。
3. 空气污染的危害:呼吸道疾病、环境破坏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简述空气的组成及各成分的作用,分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答案:空气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组成,各成分具有不同的作用。
空气污染主要原因是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生活废气等。
2. 课后实践:观察身边的空气质量,提出改善空气质量的建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对空气组成的兴趣,让学生在实验中掌握空气成分的知识。
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存在操作不规范的问题,需要在课后加强指导。
三年级苏教版认识空气科学教案
三年级苏教版认识空气科学教案三年级苏教版认识空气科学教案如下: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空气的基本性质,包括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等。
2.让学生知道空气是由氧气、氮气和其他气体组成的混合物。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通过实验了解空气的存在和性质。
4.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空气的基本性质: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
2.空气的组成:氧气、氮气和其他气体。
3.实验:观察和实验空气的存在和性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难点:空气的组成和性质的理解。
2.重点:空气的基本性质和实验观察。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教具:空气样本、显微镜。
2.多媒体资源:空气组成的动画、实验演示视频。
五、教学方法1.激活学生的前知:回顾学生的前知,如之前学过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生活中的经验等。
2.教学策略:通过实验演示、小组讨论、观察等方法进行教学。
3.学生活动: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六、教学过程1.导入:故事导入,讲述一个与空气有关的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讲授新课:通过实验演示和讲解,让学生了解空气的基本性质和组成。
使用动画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理解。
3.巩固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教师进行指导。
4.归纳小结: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总结空气的基本性质、组成以及实验观察等内容。
七、评价与反馈1.设计评价策略: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小组讨论表现以及回答问题等方式进行评价。
2.提供反馈:根据评价结果,对学生提供具体的反馈和建议,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
八、作业布置1.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2.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现象与空气有关?写下三个例子。
3.与家长分享学到的关于空气的知识。
九、教师自我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关于空气的知识,这类自然科学知识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方式方法,尤其是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讲解和演示。
三年级科学教案《认识空气》
.
活动二:空气的性质
•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 空气
? • 同样离不开的还有—— 水
水的特征
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固定的形
? 状、透明的液体。
空气的特征
.
颜色 气味 味道 形状 透明 状态
水:
没有 颜色
没有 气味
没有 味道
没有 固定形状
透明
液体
空气:
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固定形状透明液体气体透明没有固定形状没有味道没有气味没有颜色1同学们你们周围被空气包裹着但你还能被别人看到为什么呢
猜猜看
• 奇妙奇妙真奇妙, • 看不见来摸不着, • 无孔不入变化多, • 动物植物都需要。
——空气
.
认识空气
西庙宫中心小学 周若麟
.
? 找一找 活动一:空气在哪? • 1、提出问题:空气在哪? • 2、猜想假设 • 3、设计方案 • 4、探究实验
没有 颜色
没有 气味
没有 味道
没有 固定形状
透明
气体
.
? 知识运用 • 1、同学们,你们周围被空气包裹着,但你 还能被别人看到,为什么呢? • 2、当我们夏天很远就可以闻到花香的气味 ,为什么?
.
沙尘暴
.
汽车尾气
.工业污染.吸烟.给人类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伤害
.
保护空气 保护大自然
.
谢谢大家 再见
.
《认识空气》 导学案
《认识空气》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2、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的重要性。
3、掌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方法。
4、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空气的组成成分。
(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2、难点(1)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
(2)通过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三、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实验探究、小组讨论四、学习过程(一)自主预习1、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思考以下问题:(1)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吗?(2)空气中都有哪些成分?(3)如何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存在?2、完成下列填空:(1)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_____,约占_____;其次是_____,约占_____。
(2)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
(3)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包括_____、_____、_____等。
(二)课堂探究1、空气成分的发现史(1)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_____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2)他把少量汞放在密闭容器中连续加热 12 天,发现一部分银白色的液态汞变成了红色粉末,同时容器里的空气体积差不多减少了1/5。
(3)他又将得到的红色粉末加强热,得到汞和氧气,且氧气的体积恰好等于密闭容器中减少的空气的体积。
2、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实验原理:利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使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进入容器,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就是消耗氧气的体积。
(2)实验装置(展示实验装置图)(3)实验步骤①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五等份。
②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
③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④观察红磷燃烧的现象,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4)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产生大量_____。
②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气总体积的 1/5。
(5)实验结论①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1/5。
认识空气科学教案三年级
认识空气科学教案三年级
教案主题:探索空气的特性和作用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空气是物质,并理解其基本特性和组成。
2. 让学生了解空气的存在对生物和环境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探索能力。
教学材料:
1. 图片或视频展示空气的存在和特点。
2. 描述空气特性的卡片或手绘图。
3. 实验所需的材料:气球、吸管、玻璃杯、水等。
教学步骤:
引入活动:
1. 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空气的存在和作用。
2. 展示描述空气特性的卡片或手绘图,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空气的特点。
探索空气的特性:
1. 进行实验1:装满水的玻璃杯倒扣盖在平面上,观察并讨论为什么水不会流出来。
2. 引导学生思考:空气的存在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了解空气的组成:
1. 引导学生了解空气由氧气、氮气和其他少量气体组成,并讨论这些气体对生物和环境的作用。
实验探索:
1. 进行实验2:用吸管将空气吹入气球,观察气球的变化。
2. 引导学生思考:气球为什么能够充满空气?空气有质量吗?
总结:
1. 回顾学生在本节课中所学到的关于空气的知识和实验结果。
2. 强调空气对生物和环境的重要性,并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空气的理解和感受。
延伸活动:
1. 进一步探索空气的特性,如气压和温度等,可以进行更多的实验和观察活动。
2. 鼓励学生进行室内或户外空气质量观察,并记录他们的观察结果。
《认识空气》导学案
《认识空气》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空气的成分和重要性。
2. 掌握空气的性质和特点。
3. 知晓空气的污染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 学会保护和利用空气资源。
前导问题:1. 你知道空气是什么吗?2. 空气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3. 你认为什么是空气污染?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有哪些?知识梳理:一、空气的成分和重要性1. 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氮气占78%,氧气占21%,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等气体。
2. 空气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体现在维持生命、供给氧气、调节气候等方面。
二、空气的性质和特点1. 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的,但对生命至关重要。
2. 空气的密度随着海拔、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3. 空气可以被压缩,也可以被稀释。
4. 空气对声音的传播和燃烧的过程有重要作用。
三、空气的污染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 空气污染是指空气中含有大量有害气体或颗粒物质的现象。
2. 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产生严重影响,如导致呼吸道疾病、植被受损、气候变化等问题。
3. 主要空气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臭氧等。
四、保护和利用空气资源1. 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限制工业废气排放,加强大气治理。
2. 提倡绿色出行,鼓励使用可再生能源。
3. 积极开展空气质量监测,加强环境宣传教育。
4. 倡导节约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课堂扩展:1. 实地考察周围的空气质量,了解本地的空气污染情况。
2. 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倡导保护环境、呼吁关注空气污染问题。
3. 制定个人环保计划,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改善空气质量出一份力。
拓展阅读:1. 《环境保护法》相关知识。
2. 百度百科:空气污染防治法。
3. 《中国环境保护基本法》。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到空气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了解空气的成分、性质及其污染的危害,从而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共同呵护我们的生存空间。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2 认识空气|冀教版
认识空气教学设计思想:认识空气是本单元的重点课,本课先是发现空气的存在(认识表面现象)——接着认识空气的物理性质(进一步深入认识空气)——最后用实验证实空气的存在来组织活动的。
在设计实验、操作及记录时让学生选择自己想研究的问题和喜欢的方式,给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
实验时强调同组合作,汇报交流时引导学生相互评价,提高表达、倾听能力。
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用感官感知并描述空气的特点。
2.能用实验证明空气是否占据空间的猜想。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认识到科学探究过程中要用实验证明自己猜想的正确。
2.能感受到与小组同学共同设计实验方案的好处。
三、科学知识目标能具体说出空气具备的基本物理性质。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能举例说明空气对我们生存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帮助学生认识空气的基本物理性质。
难点: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教师应把握好尺度,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与学生分组讨论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设备材料与用具:活动1:塑料袋、气球、扇子、烧杯、土块、粉笔、吸管。
课时建议: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课教师:水是生命之源,我们每天都离不开水,大家想一想,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的还有什么呢?学生回答。
(空气)教师:对,我们每天都离不开空气,你知道哪里有空气吗?它究竟长什么样呢?学生:充分发言。
教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空气、研究空气吧。
(二)新课教学活动1:找空气教师:大家都知道空气就在我们周围的每个角落,那么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证明空气就在我们周围呢?或者说你怎样能找到空气呢?学生回答。
(1)用塑料袋兜气,塑料袋会鼓起来,说明里面有空气。
(2)吹气球,鼓起来的气球里有空气。
(3)往装水的烧杯里吹气,会有气泡,说明有空气。
(4)用扇子扇风(使空气流动),会有凉丝丝的感觉,头发也会飘起来,说明空气流动。
(5)把土块放进水里,也有气泡,说明土块里有空气。
教师:既然大家有这么多方法想证明空气的存在,那就利用你手中的材料来试一试吧!注意实验时,要求每人都体验一次,别人体验时,你要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三年级科学上册12认识空气教案冀教版
12、认识空气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比较认识空气的性质。
2、通过实验认识空气占据空间。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实验认识空气占据空间。
教具准备:烧杯、钩码、粉笔、纸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产生问题1、课前先进行吹气球擂台赛。
2、邀请两位同学进行吹套在可乐瓶里的气球比赛。
3、看到套在可乐瓶内的气球吹不大。
4、然后引出问题,为什么套在可乐瓶内的气球吹不大?二、自主合作、探究问题(一)探究空气占据空间1、学生讨论:为什么套在可乐瓶内的气球吹不大?(可乐瓶里充满着空气。
)2、设计可乐瓶内有空气的实验设计。
3、小组交流后得出结论:空气占据瓶子里的空间。
4、学生观察用漏斗倒酱油的实验,进一步说明空气能占据空间。
(二)探究空气能够流动1、教师问:现在老师要改变这三种现状,使气球在可乐瓶内吹大,纸在杯底内放入水中会湿,酱油也能顺利倒入另一只可乐瓶中你们说应该怎么做?应用什么办法,才能使这种现状发生变化?2、学生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教师提供相关材料。
3、小组汇报交流多种方法。
4、学生动手实验验证,教师进行适当指导。
评:生通过分组实验,充分自主的展开科学的探究,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观察方法。
学生不仅自主的掌握了观察技能,而且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在合作中有交流,培养了学生合作与交流,观察与实践的能力。
三、总结:师:今天我们又了解空气的什么性质?(出示课题)生:空气占据空间。
(板书)附:什么样的考试心态最好大部分学生都不敢掉以轻心,因此会出现很多过度焦虑。
想要不出现太强的考试焦虑,那么最好的办法是,形成自己的掌控感。
1、首先,认真研究考试办法。
这一点对知识水平比较高的考生非常重要。
随着重复学习的次数增加,我们对知识的兴奋度会逐渐下降。
最后时刻,再去重复学习,对于很多学生已经意义不大,远不如多花些力气,来思考考试。
很多老师也会讲解考试的办法。
但是,老师给你的办法,不能很好地提高你对考试的掌控感,你要找到自己的一套明确的考试办法,才能最有效地提高你的掌控感。
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冀人版《认识空气》导学案
《认识空气》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学目标:1.了解空气的组成和特性。
2.理解空气对人类和环境的重要性。
3.掌握空气污染的成因和对策。
二、导学内容:1.空气的组成和特性2.空气的重要性3.空气污染的成因和对策三、导学步骤:第一步:空气的组成和特性(20分钟)1.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简单解释一下空气是什么,它由什么组成?2.介绍空气的主要成分氮气、氧气和其他气体的比例,以及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存在。
3.让同学们进行实验,利用鲜燃着的火把在瓶子中生成水蒸气,然后观察火把熄灭的现象,引出空气中氧气的作用。
第二步:空气的重要性(20分钟)1.讨论空气对人类、动植物和环境的重要性。
2.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3.让同学们思考如何保护空气,减少空气污染。
第三步:空气污染的成因和对策(20分钟)1.介绍空气污染的主要成因,包括工业排放、交通尾气、生活废气等。
2.讨论减少空气污染的对策,如鼓励使用清洁能源、加强环保意识等。
3.设计小组讨论,提出关于减少空气污染的具体措施,并分享给全班。
四、导学作业:1.整理空气的组成和特性的知识点。
2.就空气的重要性撰写一篇1000字的作文。
3.设计一则海报,宣传减少空气污染的方式和意义。
五、总结反思:通过本次导学,同学们对空气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认识到保护空气对人类和环境的重要性。
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行动,为改善空气质量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二课时一、导学目标1. 理解空气的重要性和特点。
2. 掌握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3. 了解空气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空气污染问题。
二、导学内容1. 空气的重要性和特点2. 空气的组成和性质3. 空气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4. 空气污染问题及解决方法三、导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出问题或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引发学生对空气的认识和兴趣。
2. 学习:介绍空气的重要性和特点,让学生了解空气在生活中的作用和不可替代性。
《认识空气》科学教案
《认识空气》科学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亲自探索,感知空气的存在,初步了解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2、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知道空气有助燃、充气的作用。
3、喜欢进行小实验活动探究空气的秘密。
活动准备
1、充气皮球一只、瘪皮球一只、气球、塑料袋若干。
2、玻璃杯、蜡烛、透明塑料杯、粉笔头、吸管。
3、装有水的玻璃盆、充气玩具。
活动过程
1、出示充满气的皮球与没有气的皮球,请幼儿观察,引起幼儿的兴趣。
问:是什么让皮球鼓起来的’?(让幼儿大胆猜测)并为瘪皮球充气。
2、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感知空气,寻找空气,启发幼儿说出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
(1)气球放气,让幼儿观察,看一看,能看到空气吗?
(2)让幼儿用鼻子闻一闻,能闻见空气吗?
(3)让幼儿用手抓一抓,能抓住空气吗?
3、引导幼儿探索实验,发现空气是无处不在的。
(1)请幼儿分组用塑料袋在活动室内及走廊各处找空气。
(2)分组实验:用吸管往杯子里吹气;在水中捏充气玩具;把点燃的蜡烛用玻璃杯
罩住;往透明塑料杯中扔粉笔头;摇晃装有水的塑料瓶看看有什么现象,想想这是为什么?
(3)启发幼儿说出还有什么地方有空气?(轮胎、游泳圈、热气球等)
4、简单了解空气的作用,知道空气是宝贵的,树立环保意识。
(1)请幼儿捏住鼻子,闭上嘴巴,感受片刻。
(2)帮助幼儿了解空气与我们生活的关系,了解人和动物都离不开空气,所以我们要爱护环境,保护空气。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2 认识空气|冀教版
《认识空气》教学设计一、教学理念:本节课是《认识空气》的第一课时,是引导学生探究空气这种自然物质的开门课。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力图通过引领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利用多种感官观察事物性质的基础上,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景中,感受空气的存在和认识空气的基本物理性质,从而激发他们对空气进行探究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空气和水都是具有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性质。
不同的是水是液体,空气是气体。
能体会到可借助不可见物质对可见物质的"扰动",可以观察到不可见物质这种科学研究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能用多种感官和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科学知识目标:能正确地用语言描述空气基本物理性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的探究态度,渗透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能够用多种感官和方法感知空气的存在,认识空气的基本物理性质。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礼物箱每小组准备实验材料:盛有水的水槽、两个杯子、塑料袋、扇子、粉笔、气球、吸管。
五、教学过程:1、激趣引入同学们,今天这么多的老师和我们一起来上科学课,你们高兴吗?(生:高兴。
)老师今天特意带来了满满的一大箱子礼物要送给同学们,故做费力的从讲台下抬上个礼物箱。
让多名学生到讲台上拿礼物。
说明游戏规则,每个同学拿到礼物都要把手攥紧,不能松开。
拿到了礼物,同学们一定很想知道。
让老师用一个谜语告诉同学们礼物的名称。
猜迷语:奇妙奇妙真奇妙,看不见来摸不着,无孔不入变化多,我们的生命离不了。
这个礼物我们虽然看不到、摸不着,却离我们非常近,离开它人类就无法生存。
生:“空气”师:对,是空气。
(摸礼物的同学同时松开手,展示礼物给同学看)那同学们对空气又有哪些认识呢?本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空气这位新朋友吧!(教师板书:认识空气)设计意图: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恰当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新课教学创造最佳的学习氛围,教师抓住了小朋友们喜欢收礼物的心理入手,故弄悬虚地把空气作为礼物送给他们。
《认识空气导学案》
《认识空气》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2. 了解空气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 掌握检测空气质量的方法。
4. 培养珍爱环境认识,提倡健康生活方式。
导学内容:1. 空气的组成和性质a. 空气主要由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3%)和二氧化碳(0.04%)等组成。
b. 空气具有压强、密度、温度等性质。
2. 空气在生活中的重要性a. 人类和动植物呼吸需要氧气。
b. 空气是大气层的主要成分,维持地球温度和气候。
c. 空气是火的燃烧必需的。
3. 检测空气质量的方法a. 应用空气质量监测仪器进行监测。
b. 观察空气中的颜色、气味等变化。
c. 关注空气质量指数(AQI)的变化。
4. 珍爱环境,健康生活方式a. 减少空气污染,勤俭能源。
b. 多参与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
c. 积极开展环保活动,珍爱大气环境。
导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认识空气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空气的好奇心。
2. 进修:讲解空气的组成和性质,引导学生思考空气在生活中的作用。
3.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空气质量监测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检测空气质量的方法。
4.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空气的重要性和珍爱环境的重要性,提倡健康生活方式。
5. 反馈: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检查学生对空气知识的掌握水平。
导学延伸:1.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空气净化器的应用实验,了解净化器对空气质量的改善作用。
2. 可以邀请环保专家或空气质量监测员到校进行讲座,增强学生对环保的认识和重视水平。
3.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环保宣传活动,提高学生珍爱环境的认识和行动力。
通过本次导学,置信学生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空气的重要性,培养环保认识,积极参与珍爱环境的行动中。
希望学生们能够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从小事做起,共同呵护我们的地球故里。
科学实验课《认识空气》教案
《认识空气》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它存在于我们的周围。
能独立用正确的方法收集空气。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猜想,验证引导学生认识空气占据空间的实性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科学的欲望,感受科学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通过动手,用不同的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教学难点:认识空气占用空间的性质。
三.教学方法:1.情景导入法 2观察实验法 3小组合作讨论法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学法: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教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一位新朋友,你们想见见吗?这个时候同学们的情绪一下子兴奋了起来,当他们四处寻找时,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塑料袋,快速的兜住空气并扎紧袋口,然后告诉学生,你们的朋友在这里。
它就是“空气”,虽然它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就在你的眼前,在我们的身边,让我们来一起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吧。
(二).实验探究,认识新知:活动一:纸的奇遇1.出示问题:出示幻灯片中的盛着水的透明玻璃容器,然后将塞有纸巾的玻璃杯倒扣入容器中。
2.提出猜想预测:杯中的纸巾会不会湿?3.实验论证:出示实验要求:1.将纸巾揉成团,塞到杯子底部,不能掉下来;2.将杯子轻轻的竖直倒扣下去一直到底,不能松手,再轻轻的将杯子从水中拿出来,杯口朝下;(垂直)3.用桌子上的纸巾将杯子擦干后,取出纸巾看看有没有湿。
4.小组汇报,得出结论:(纸没有湿,说明杯子里进水了没有?水为什么进不去?杯子里有空气,空气占据了杯中的空间,水就进不去了)不成功的小组反思:为什么纸湿了(倾斜,有气泡,水被赶出来了)小结:这种现象说明空气可以占据空间。
(三).师生互动,巩固提高活动二;吹气球直接提出问题,引出答案:因为空气占据了气球的内部空间,所以气球鼓起来了。
(四).学以致用,拓展延伸活动三:出示我自己利用废料创新自制的教具,进行实物的展示,并要求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进行实验论证,得出结论(只有把密封的瓶子里的空气赶出来,水才能流进下面的瓶子里去。
冀教小学科学三上《12认识空气》word教案(4)
认识空气【教学目的】1.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研讨认识大气压力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地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意识。
【教学准备】1.钢笔、墨水、带木塞玻璃吸管、汽水、清水、塑料吸管。
2.有关大气压力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的挂图、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复习引入。
2.地球周围包围着一层厚厚的空气,它对我们周围的物体都有一种无形的压力,这种压力就是大气压力。
大气压力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应用是很广泛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周围常见的大气压力的应用。
(1)钢笔吸墨水实验。
A.你是怎样给钢笔“打”墨水的?B.分组实验。
C.汇报实验结果。
D.讨论:墨水为什么被“打”进钢笔里的?E.师生小结:用钢笔“打”墨水时,先把钢笔尖插入墨水中,压瘪橡皮管,使管内空气减少;放开橡皮管时,管内的压力降低,墨水面上的大所压力就把墨水压进橡皮管内。
(2)“吸”水实验;A.学生思考:同学们喜欢喝一些饮料,饮料是怎样进入你的口中的?B.分组实验:塞紧瓶盖用力吸饮料。
C.讨论:饮料为什么吸不出来?要怎样才能吸到饮料?E.师生小结:瓶盖将瓶口紧紧塞住,再用力吸吸管,饮料就是吸不上来,这是因为瓶内没有大气压力的缘故。
把瓶盖旋松或在瓶盖上打一个小孔,再吸饮料时就很容易把饮料吸上来,这是大气压力帮了忙,把饮料压进吸管里了。
2.指导学生认识大气压力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1)学生阅读书中内容。
(2)师生共同研究:A茶壶盖上为什么都有小孔?B医生给病人输液时,输液瓶上为什么有两根管子?C印刷机是怎样抓起纸的?说一说它们是怎样应用了大气压力。
(3)谁还能说出在生产、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了大气压力?3.指导学生认识测量大气压力的仪器——气压计。
(1)学生阅读内容。
(2)学生思考:气压计是用来测量什么的仪器?测量气压、绘制气压图有什么用途?(3)师生小结:大气压力与我们关系很密切,只有掌握了有关大气压力的知识,才能更好地应用它为人类服务。
小学科学《认识空气》教学设计
《认识空气》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册第五单元12课【设计理念】本节课的教学,着重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力图贯彻“探究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特点,把知识的获取过程看作比知识本身更为重要,引领学生经历一个个探究过程。
【教材分析】《认识空气》是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2课,也是学生探究“空气”的第一课。
学生在生活中已初步认识到空气的一些显著特征: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气味、透明的气体。
虽然学生知道有空气这么一种物质,但对空气的认识是非常肤浅的,尤其是对空气在我们周围到处存在,并且占据空间的事实缺乏认识,学生也没有真正尝试去揭开空气的神秘面沙。
而《认识空气》这一课是引导学生探究空气这种自然物质的开门课,其目的是引领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对空气形成科学的认识。
本课内容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引导学生运用感官感觉空气,知道空气就在自己身边。
第二部分:通过“纸团不湿”、“水下倒空气”这两个比较经典的、具有魔术般神秘色彩的实验活动,并借助可见媒介——水,使学生更加清楚地观察到空气占据空间,能流动。
同时使学生感受一种新的科学研究方法,即借助不可见物质对可见物质的“扰动”来研究不可见的物质。
本课的重点在第二部分。
教材的思路是让学生学会做这两个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仔细观察,从而得出结论。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根据《科学课程标准》对学生探究活动的要求及本课的特点,我是这样处理教材的:指导学生按照“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科学认识程序,认识到空气占据空间、能流动的性质,即通过“吹气球”的游戏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然后利用教师提出的一系列常见的、有结构的材料,自己动手设计实验,从而得出结论。
这样做就能保证学生的探究活动是积极主动、有效的,探究的经历是真实而深刻的。
【学生分析】学生在生活中已初步认识到空气的一些显著特征: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气味、透明的气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认识空气》学案
小组讨论:
1、在哪里可以找到空气?
2、比较空气和水?
3、空气占据空间吗?
检测:
一、填空题。
1. 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没有固定形状)的(气)体。
2. 通过实验,我发现空气是(占据)空间的。
3. 用手拍皮球,皮球跳起来的很高,说明皮球里面有(空气)。
4. 在空气中,我们呼吸所需要的气体是(氧气)。
5、物体占据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6、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
7、用手拍皮球,皮球跳起来很高,皮球里面有()。
8、粉笔里的空隙被(空气)占据了。
二、判断题。
1、空气的味道是香甜的。
()
2、空气是无色透明的()
3、土壤里的空隙被空气占据着()
4、水能够装满杯子,而空气不能。
()
5、房子里空间没有被空气占据,因为我们随时都能往里放东西。
( )
6、空气有(没有)一定的体积,也有(没有)一定的形状。
(×)
四、简答题。
1、空气是一种什么样的物体?
答: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
2、为什么把杯子倒放在水中,杯子底的纸团不会湿?
答:因为杯子里有空气占据着,谁进不去,所以纸团不会湿。
3、把土块放进装满水的盆子中,会冒出许多小气泡,这是为什么?
答:因为土块中有空气。
5. 水和空气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试着写出来。
答:相同点: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没有固定形状,都可以流动,都占据空间,都有阻力,都有浮力等;
不同点:水是液体,可以看得见;空气是气体,看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