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地理论

合集下载

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

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

question 1
question 2
question 3
名词解释: 中心地 中心性 货物的供给范围
阐述: 克里斯泰勒 中心地理论 的基本内容
计算: 市场原则下, 上一级中心地间距离 是下一级中心地间 距离的几倍?
市 场 原 则 下 的 中 心 地 系 统
2.中心地系统的构造: (1)单一企业形成的圆形市场区 (2)多个企业形成多个圆形市场区 (3)多个企业的多个圆形市场区竞争达到均衡形 成正六边形的市场区结构。
图4.4 市场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
4.中心地市场区域之间的关系
各级中心地市场区域之间的关系:
1,3,9,27,81,„。 从图中可以看出,是按3的倍 数在变化,因此在市场原则基础 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也称为 K=3 的中心地系统。
3. 货物的供给范围 ◆货物供给范围的上限是货物供给范围的最大极限。 (外侧界限) ◆货物供给范围的下限是供给货物的商店能够获得 正常利润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消费者的范围。 (内侧界限)
4. 中心地的等级 (1).中心地等级划分及特征 能够提供高级商品或服务的中心地为高级中心 地,只能提供低级商品或服务的为低级中心地。 (2).不同等级中心地之间的关系 中心地级别越高,数量越少,上限越大,有高 级职能(包括低级职能);反之亦然。 县 城 地级市 省会城市 (档次较高的餐馆、油条早点摊、高级饭店) 油条早点摊 档次较高的餐馆 高级饭店
5.中心地之间的数量关系
各等级中心地的数量关系:
1,2,6,18,54…,从区域内 次级中心地开始,中心地数 量按3的倍数递增。
6.市场原则中心地系统的特点
中心地具有等级性,且各级中心地与中心职能相 对应。 中心地按照一定的规则分布,一般是三个中心地 构成的三角形的重心是低一级中心地布局的区位 点。

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中心地理论是由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托费尔·威尔采克在20世纪初提出的一个理论,是最早的经济地理学理论之一。

中心地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以城市为中心,随着城市的规模增大,其影响力会越来越大,向周边地区扩散,形成一个中心地带的格局。

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是指城市与周边地区之间的空间组织关系的一种理论。

它认为城市是经济活动的中心,对周边地区产生支配和影响,使其产生一定的空间分布规律。

二、中心地理论的基本内容1、中心地带中心地带是指由城市和周边地区组成的一个空间单元,城市是中心,周边地区是外围,中心地带是中心和外围的一个整体。

城市是中心,扮演着控制、支配周边地区的角色,周边地区是外围,扮演着为城市提供资源、劳动力的角色。

在中心地带里,城市与周边地区之间相互依存、互动关系紧密。

2、中心的经济活动中心的经济活动包括商业、服务、行政管理、文化等。

城市是经济活动的中心,它集中了大量专业化的商业、服务机构。

在中心地带里,城市不断吸引着周边地区的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其聚集,从而扩大了周边地区的经济规模。

3、周边地区的空间组织周边地区是城市的外围,其空间组织主要是面向城市的空间组织和面向自然环境的空间组织两个方面。

面向城市的空间组织是指经济活动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组织,如农业、工业、交通等等;面向自然环境的空间组织则是指自然地理、环境、气候等方面的组织。

4、中心地带的等级结构中心地带的等级结构指的是不同城市规模所形成的等级结构。

即大城市会辐射和控制周围的小城市,而有些小城市则会依赖大城市的支持和影响,形成繁荣的小城市。

中心地理论的提出,对经济地理学及其他相关学科都有深远的影响。

先后出现了德国地理学派、英国地理学派、美国地理学派等,都是将中心地理论和其他知名学派的理论进行融合并发展。

中心地理论阐述了城市的重要性和中心地带的组织特点,并阐明了城市和周边地区的相互依存的关系。

综上所述,中心地理论是经济地理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揭示现代城市与其周边地区之间相互作用及其发展规律的重要理论。

中心地理理论

中心地理理论
D
2、同级独立排斥
(同级别的六边形之间是相互排斥的,成蜂窝状网格分布)
3、不同级相互嵌套
(不同级别中心地的六边形服务范围的的大小和面积是不同的) (中心地及其服务范围是由一级套一级的网格相互嵌套而成的)
(三)中心地理论的应用
1.理论:假想模式
2.实际:
1.中心地的服务范围不存在呈正六边形的图形
(原因:地形、人口密度和交通)
一级中心地
二级中心地
三级中心地 四级中心地
4.不同等级中心地之间的关系:
高级中心 地包容低级 中心地,高 级服务范围 覆盖低级服 务范围,从 而构成层次 分明,逐级 嵌套的空间 网络系统。
一级中心地
二级中心地
三级中心地 四级中心地
中心地理论的核心内容
1、正六边形原则
(中心地的服务范围有围绕中心地呈六边形分布)
(一)中心地的基本概念
中心地理论是由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在研究德国南 部城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1.中心地的概念 中心地是指为周围居民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场所。 在实际生活中,中心地可以是城市,也可以是城市内的商业中 心。
2.中心地的服务范围
服务范围是指中心地提供货物和服务的作用范围。
服务范围
服务范围半径
同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是彼此独立和排斥的。
右图显示的每个供应点的服务范围 为何都是圆形的?说明了什么?
在一个地区,假设在其他条件 都相同的前提下,消费者要获取自己 想得到的服务,只考虑距离的远近问 题。这样,便形成了以每个供应点为 中心的圆形的服务范围,这说明每个 供应点的服务范围和门槛人口都是大 致相同的。
中心地
(一)中心地的基本概念
3.中心地的等级
①划分依据:提供职能种类的多少和中心地的服务范围。 ②划分:职能种类少,服务范围小为低级中心地。职能种类 多,服务范围大的为高级中心地。 ③高低级中心地之间的关系:即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高级 中心地不仅有低级中心地所具有的职能,而且有低级中心地所 没有的较高级的职能。

中心地理论【完整版】

中心地理论【完整版】
大目的就在于探索“决定城市的 数量、规模以及分布的规律是否 存在,如果存在,那么又是怎样 的规律”这一课题。
在研究方法上,克里斯塔勒作
为地理学者一反过去传统的归纳 法,运用演绎法来研究中心地的 空间秩序。提出了聚落分布呈三 角形,市场区域呈六边形的空间 组织结构。并进一步分析了中心 地规模等级、职能类型与人口的 关系,以及三原则基础上形成的 中心地空间系统模型。
第二,具有统一的交通系统,且
同一规模的所有城市,其交通便利 程度一致。运费与距离成正比。
第三,消费者都利用离自己最
近的中心地,即就近购买,以减 少交通费。
第四,相同的商品和服务在任
何一个中心地价格和质量都相同。 消费者购买商品和享受服务的实 际价格等于销售价格加上交通费。
第五,供给中心商品的职能,
能为高级中心地职能,反之为低 级中心地职能。比如专营某名牌 服装的专卖店和经营宝石的宝石 店是高级中心地职能,而经营小 百货的便民商店则是低级中心地 职能。
(六)中心地的等级 具有高级中心地职能布局的中
心地为高级中心地,反之为低级 中心地。比如有宝石店的中心地 是高级中心地,而仅有便民商店 的中心地是低级中心地。
(四)商品服务范围 商品服务范围有上限与下限两
种。商品服务范围上限是由对中 心商品的需求所限定的。为中心 地的某种中心商品能够到达消费 者手中的空间边界。从理论上说 商品服务范围上限为补充区域的 边界。
商品服务范围下限是由中心商品 的供给角度所规定的边界。中心 地为供给某种中心商品而必须达 到的该商品的最小限度的需要量, 叫做门槛值或最小必要需求量。 下限为中心地内该最小限度的消 费者的空间范围。
各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数具有 如下关系,即:1,3,9,27, 81,…。从这一数字排列关系可 看出,是按3的倍数在变化,因此

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
二级中心
南京 杭州
苏州 三级中心 无锡 常州 宁波
省级经济中心、交通 本省及周边地区 中心 主要在地市范 制造业 围内
市域内 本城镇和乡村
四级中心
镇江 扬州 南通
五级中心 小城镇
注: 在实际生活中, 1.中心地的服务范围类似正六边形的图形 2.中心地的服务范围有可能发生重叠 3.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大小有变化 4.中心地不一定在其服务范围的正中心
门槛人口
维持一家企业生 存所需的最低人口数 称为门槛人口。 低等级商品, 门槛人口低; 高等级商品, 门槛人口高。 中心等级越高服务范围就越大
中心地理论的基本内容:
①商业中心地:提供货物和服务最便利。 ②六边形大小:表示中心地门槛人口和服务范围大小。 门槛人口:指某一级中心地正常存在的所必需的服务人数 服务范围:是中心地提供货物和服务的作用范围。 中心地的服务范 围一般是呈六边形。 ③中心地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包容关系,即高级中心地包容

答案: 1.200 2.扩大 比较兴旺 顾客人数高于门槛人口,各店均会盈利 3.各店均无利可图 顾客人数低于门槛人口,各店无法同时盈利生存
二读下面某城市医院与卫生所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共有____级医疗服务中心, 较高级的医疗服务点是_____,它有___个; 较低级的医疗服务点是____,它有_____ 2图中较高级的医疗服务点与较低级的医 疗服务点比较,较高级的医疗服务点所能提供 的服务职能比较____,服务范围比较______, 门槛人口的要求也比较________。 3图中各个较低级的医疗服务点之间的距离大致______,较高级的 医疗服务点大致位于较低级医疗服务点的____________。 4图中医疗服务点的分布可以体现_______的思想和规律,并反映 出在应用中心地理论时,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

中心地理论概念:

中心地理论概念:

中心地理论概念:是研究城市空间组织和布局时,探索最优化城镇体系的一种城市区位理论。

即假定某个区域的人口分布是均匀的,那么为满足中心性需要,就会形成中心地商业区位的六边形网络。

中心地理论的三原则:市场原则、交通原则、行政原则。

中心地理论的理论作用:(1)引入演绎的思维方法,研究空间法则和原理,带来地理研究思维方法大革命。

(2)该理论是诚实地理学和商业地理学的理论基础。

如城市等级划分、中心地影响区域、中心地之间的关系、中心地地位和规模及空间关系及零售业区位布局等。

(3)中心地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一。

(4)以古典区位论的静态局部均衡理论为基础,探讨了静态一般均衡区位理论,为后来的动态一般区位理论开创了道路。

(5)运用演绎法研究中心地的空间分布模型,把地理学的地域性,综合性与区位理论相结合,使区位理论研究逐渐向地理学领域扩展,并成为现代理论地理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6)建立了系统的城市区位理论,把区位理论的研究对象从农业,工业扩大到城市,并为市场区位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

(7)促进了地理学的计量革命,并对地理学采用系统论,系统分析方法做出了贡献,推动了城市地理,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等研究工作的发展。

总述:在区域规划中,按照中心地理论可合理地布局区域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其它经济和社会职能。

中心地理论的实践作用:总述:在城市体系规划中的应用至今为止,可以说中心地理论是研究城市和城市体系的最完善的理论体系之一。

城市在空间上表现为一定的数量、等级规模和空间分布规律,这一特性与中心地理论相一致。

因此,如何科学地合理地规划区域内不同等级规模的城市以及城市之间的空间关系,中心地理论提供了理论基础。

中心地理论的具体应用:一.中心地理论在商业布局中的应用:(1)人口密度和购买力的地域差异对商业布局的影响:克氏理论一直假定:人口的地域分布是绝对均匀的。

事实上,人口密度的地域差异会影响到商业布局的模式,根据克氏理论:任何一级中心地市场区的大小都取决于其经营商品的限界值。

第四章中心地理论

第四章中心地理论

交通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
(三)行政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 行政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
在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中 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中, 1 、 在行政原则 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中 , 低级中心地从属于一个高级中心地 2、各等级的中心地的市场区域数为: 各等级的中心地的市场区域数为: 49,343, , (1)1,7,49,343,…,K=7系列或K=7n-1 系列 中心地间的数量关系为: 42,294, (2)中心地间的数量关系为:1,6,42,294, 058, 。 2 058,…。
• A中心地的等级决定了中心地的数量 分布和 中心地的等级决定了中心地的数量,分布和 中心地的等级决定了中心地的数量 服务范围. 服务范围 B中心地的数量和分布与中心地的等级高低 中心地的数量和分布与中心地的等级高低 成反比,中心地的服务范围与等级高低成正 成反比 中心地的服务范围与等级高低成正 比. C一定等级的中心地不仅提供相应级别的商 一定等级的中心地不仅提供相应级别的商 品和服务,还提供所有低于这一级别的商品 品和服务 还提供所有低于这一级别的商品 和服务. 和服务 D中心地的等级性表现在每个高级中心地都 中心地的等级性表现在每个高级中心地都 附属几个中级中心地和更多的低级中心地, 附属几个中级中心地和更多的低级中心地 形成中心地体系. 形成中心地体系
其中C中心性, 其中 中心性,为供给中心地以外商品的总量 中心性 B1——中心地供给中心商品的总量 中心地供给中心商品的总量 B2——中心地自身消费商品的总量 中心地自身消费商品的总量 (三)补充区域或中心地区域——中心商品除服 补充区域或中心地区域 中心商品除服 务中心区域外, 务中心区域外,所能达到的服务范围 (四)商品服务范围 上限——消费者愿意去中心地得到货物或服务 ▲上限 消费者愿意去中心地得到货物或服务 的最远距离。 的最远距离。 下限——门槛值,中心地商品须达到的最小服 门槛值, ▲下限 门槛值 务范围(提供最少的商品达到的量) 务范围(提供最少的商品达到的量)

中心地理论名词解释

中心地理论名词解释

中心地理论名词解释中心地理论是由德国经济地理学家克里斯蒂安·戈特利布·冯·弗鲁格斯提出的,他的主要著作是《中心地学》。

中心地理论是一种地理学理论,主要用来研究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关系以及城市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

该理论通过分析城市的空间分布、功能和等级,来解释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以及城市所承担的区域服务和中心功能。

中心地理论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重要概念和定义:1. 中心地:指在特定区域内,具有较高等级和较高级别功能的城市。

中心地通常具有商业、行政、文化等多样化的功能,在经济发展中起到引领和带动作用。

2. 中心地体系:指由多个中心地组成的系统。

中心地之间存在互相依存和互相支持的关系,形成由中心地和其周边地区构成的区域经济发展网络。

3. 中心地等级:指根据城市的规模、功能和影响力等因素,将中心地划分为不同等级。

通常按照中心地人口规模、商业区域面积、经济主导产业等因素来划分等级。

4. 中心地服务:指中心地为其周边地区提供的各种商业和公共服务。

中心地服务包括商业物流、金融服务、教育、医疗等,可以满足周边地区的居民和企业的需求。

5. 中心地影响范围:指中心地对其周边地区产生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影响。

中心地的影响范围通常按照距离、交通网络等因素来界定,影响范围内的地区通常与中心地存在一定的联系和依赖关系。

中心地理论在城市规划和区域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中心地与周边地区的关系,可以帮助政府和规划者合理规划城市和地区的布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同时,中心地理论也为我们认识和理解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提供了理论框架。

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

应用: 区域规划 城市建设 商业网点的布局
在一个城市体系中,城市的等级与数 目之间有何关系呢? 城市的等级与数目之间成反比关系。 城市的等级越高,数目越少;等级越低, 则数目越多
城市 城市 城市 服务 等级 作用 数目 范围
高 低
职能 种类
多 少




大 小
类型
M(集村) A(镇区中心) K(县城) B(地区中心) G(小州首府) P(省会) L(区域首府)
各市场区之间的未满足的需求问题到 底如何解决呢?
如果市场区相互靠拢一点,这些需求 R 未满足的区域就自动消失了
S M T S T S M S S T S T M T S T M S T S M M M S T S M M T S M S
M
T
M
S
T
M T
T
那么,市场区相互重叠的情况下,市 R 场区的边界是如何形成的呢?
如果只有一个市场的话
范围的影响
• 同样商品与服务的提供者会不止一个!
• 那么,其他的商品与服务的提供者会在哪 里布点呢?
– 为了防止服务区的不必要重叠 – 距离会>= 2×S
范围的影响
S M
2S 的距离
S M
T
T
尚有地区对同样商 品与服务的需求没 有满足,结果如何 呢?
尚有地区对同样商品与 服务的需求没有满足, 结果如何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最先由德国经济学家、地理学家克里斯泰 勒在其1933年发表的《南德国中心地》一 文中首先提出。
一、基本概念
1、中心地:向周围地区提供各种货物和服务的地方。

中心地理论的原理和应用

中心地理论的原理和应用

中心地理论的原理和应用1. 原理中心地理论是由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托弗·魏变明(Christaller)于1933年提出的地理学理论。

该理论基于一种假设,即人们在购买日常商品和服务时倾向于选择距离更近的地方。

它主要研究城市和乡村地区的商业和经济发展。

中心地理论的原理包括:1.1 中心地(Central Place)中心地是指具有较高水平的商品和服务供给能力,能够满足周边社区的需求的地点。

中心地可以是城市、市镇或村庄等。

在理论中,中心地被认为是一个经济中心,周边地区是其商业辐射范围。

1.2 中心地层次(Central Place Hierarchy)中心地层次是指根据地理位置、功能和规模将中心地分类并排列的等级系统。

根据中心地层次,中心地可以分为几个层次,例如主要中心地、次要中心地和小中心地等。

主要中心地通常面积较大,服务范围广,提供高级商品和服务;而小中心地面积较小,服务范围有限,提供一些基本商品和服务。

1.3 中心地间隔(Central Place Distance)中心地间隔是指中心地之间的距离。

根据中心地理论,中心地间隔有一个固定的最佳距离,也即最适宜的经济半径。

经济半径是指在该距离内,一个中心地能够提供商品和服务满足其周围社区的需求。

超过经济半径的距离内,人们更有可能选择其他更近的中心地。

2. 应用中心地理论在城市规划和经济地理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中心地理论的一些应用领域:2.1 零售业布局规划零售业通常依赖于人们对商品和服务的购买需求。

中心地理论可以帮助零售商确定最佳的店铺布局。

根据中心地理论,零售商可以将主要中心地和次要中心地作为零售店铺的选址依据。

在一个中心地周围的经济半径内,只需要一个主要中心地,这可以确保该中心地的稳定销售并吸引周边顾客。

而在其他中心地间隔内,可以开设一些次要中心地,以便更好地服务周边社区。

2.2 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中心地理论在城市规划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

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

克里斯泰勒是德国的经济地理学家,1933年出版了《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一书,开创了中心地理论。

他的理论是建立在以下假设的基础之上的。

1.中心地是分布在具有同等土壤肥力、资源均匀分布、没有边界的平原上。

在这个平原上,人口是均匀分布的,人们的收入、消费方式以及对货物的需求都是一致的。

2.平原上有一个统一的交通系统,对同一规模所有城市的便捷性相同;交通费用与距离成正比,朝各个方向的移动都可行。

3.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属于经济行为合理的人。

即生产者为了谋取最大利润,寻求尽可能大的市场区,致使生产者之间的相隔距离尽可能的大;消费者为了尽可能减少旅行费用,都自觉到最近的商店购买货物或取得服务。

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具备完成上述行为的完整知识。

4.消费者到离他们居住地最近的中心地购买他们所需的货物和服务,他们为此付出的实际价格等于货物的销售价格加上来往的交通费用。

克里斯泰勒认为,在这个理想的平原上,有三个原则支配中心地体系的形成,它们是市场原则、交通原则和行政原则。

在不同的原则支配下,中心地网络呈现不同的结构,而且中心地和服务范围大小的等级顺序有着严格的规定,可排列成有规则的、严密的系列。

1.按照市场原则,低一级的中心地应位于高一级的三个中心地所形成的等边三角形的中央,每一个完整的基本六边形和周围6个基本六边形的1/3,即由三个基本六边形,共同组成了一个较大的六边形。

这正如教材中所说,每一个较大的中心地的服务范围总是低一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的3倍,所以,市场原则下的服务范围系列是:1,3,9,27,81,243,……由于每个中心地包括了低级中心地的所有职能,即高级中心地同时也是低级乃至更低级的中心地,所以,在市场原则下,不同规模中心地出现的等级序列是:1,2,6,18,……(从次高级开始,中心地数目恰好是该级服务范围数与高一级服务范围数之差,也即1,3-1,9-3,27-9,……)2.按照交通原则,低一级的中心地位于联结两个较高等级中心地的交通线的中点,每一个完整的基本六边形和周围6个基本六边形的1/2,即由四个基本六边形,共同组成了一个较大的六边形。

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是由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在研究德

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是由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在研究德
④ 是 接近能源地,交通方便,又在城市下风向 钢铁
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是由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在研究 德国南部城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1、中心地:指为周围居民提供商品和服务的 场所。中心地可以是城市或商业中心。 2、中心地的服务范围表现为以中心地为核 心的正六边形。 3、在理想化的均质平原上,消费者购买商 品和享受服务,一般选择最接近的中心地,中 心地则位于正中。
服务范围
• 出售低级商品和提 供低级服务的商店 • 门槛低 • 中心地等级低 • 服务范围小 • 彼此间的距离近 • 数量多 • 反之 高级中心地 • 服务范围包括低级中心地的服
务范围
中 心 地 理 地理论的应用
(1)城镇等级与数量 城镇等级越高,数量越少;
门槛人口
维持一家企业生 存所需的最低人口数 称为门槛人口。 低等级商品, 门槛人口低; 高等级商品, 门槛人口高。 中心地等级越高 服务范围就越大
服务人口>门槛人口 盈利 服务人口=门槛人口 保本 服务人口<门槛人口 亏本
服务范围
• 把顾客的来源点在图 上,就可以大致画出 商店的服务范围。但 是,这个范围通常不 固定,也没有明确的 界限。
读“某城市规划图” ,图中城市 常年盛行西南风,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中的①②③④四地中,地租最高的是________。 ⑵填表比较规划图中工厂的布置: 地 点 ① ② ③ ④ 地点 企业 是否 合理 判断 理由 应布 置地
化工 厂
商场 自来 水厂
钢铁 是否合理 判断理由 应布置地 厂 ① 否 位于城区河流上游,污染水源 自来水厂 ⑶若从A处修铁路到B处,选A-C-B A-D-B线 不凿隧道,施工方 线、A-D-B线中的哪一条路线经济 ② 是 无污染,位于城市中心和消费市场 商场 便又减少工作量;不穿城区,减 效益和环境效益最好?并说明理由。 少对城市的大气和噪声污染。 ③ 否 位于城市河流下游,水质被污染 化工厂

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

二、城市化
1.
概念
又叫城镇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 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城市化
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和必然结果。
城市人口的增加
2. 标志 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上升
3. 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指标: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
4. 城市化的意义
项目
意义
中心地理论 二.城市化
中心地理论 1.中心地概念 2.中心地的服务范围 3.门槛人口 4.中心地理论的基本内容 二.城市化 1.城市化概念 2.城市化标志 3.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指标 4.城市化的意义
一.中心地理论
1.中心地:指向周围地区提供各种商品和服
务的场所。在实际生活中,中心地可以是城市, 也可以是城市内的商业中心。
中国第一大城市—上海
上海城市用地的变化
1911年用地
1949年用地
上海城市人口的变化
1990年用地
54万
538万
1324万
1911年人从口 上述两幅图中1949年你人口得到了什么结论1990年?人口
1. 对照上述两幅图,你发现有哪些明显的变化? 2. 什么是城市化?其主要标志是什么? 3. 城市化对促进经济发展有何重要作用?
人口转化 城市创造较多就业机会,大量吸收农村剩余人口,
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
产业结构 城市化过程卓有成效带动农村发展,利于改善地区
产业结构
工业
城市化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工业化使城市 化获得持续推进的动力
科技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的推进,大城市范围小,超市服务范围大。
:超市的服务范围覆盖了一些小商 店的服务范围。

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

Thank you!
3.行政原则
按行政原则组织的K=7的系统。在K=7的系统中,六边形的规模 被扩大,以便使周围6个次级中心地完全处于高级中心地的管辖之 下。这样,中心地体系的行政从属关系的界线和供应关系的界线相 吻合。 根据行政原则形成的中心地体系,每七个低级中心地有一个高级中 心地,任何等级的中心地数目为较高等级的7倍(最高等级除外), 即: 1,6,42,294,… 市场区的等级序列则是: l,7,49,343,… 在K=7的系统内,由于其运输系统显示出每位顾客为购买中心性商 品或享受服务所需旅行的平均距离较另两个系统都长,因此,行政 原则下的运输系统被认为是效率最差的一种。
市场原则、交通原则和行政原则共同导致了城市等级体系 (Urban Hierachy)的形成。
克里斯塔勒认为,
• 在开放、便于通行的地区,市场经济的原则可能是主要的; • 在山间盆地地区,客观上与外界隔绝,行政管理更为重要; • 年轻的国家与新开发的地区,交通线对移民来讲是“先锋性” 的工作,交通原则占优势。 克里斯塔勒得出结论: 在三个原则共同作用下,一个地区或国家, 应当形成如下的城市等级体系:A级城市1个,B 级城市2个,C级城市6至12个,D级城市42至54个, E级城市118个。
2.交通原则
B级中心地是沿着交通线分布,次一级中心地位于联接两个高一级中
心地的道路干线上的中点位臵。 在交通原则支配下的六边形网络的方向被改变。高级市场区的边界 仍然通过6个次一级中心地,但次级中心地位于高级中心地市场区边界的 中点,这样它的腹地被分割成两部分,分属两个较高级中心地的腹地内。 而对较高级的中心地来说,除包含一个次级中心地的完整市场区外,还 包括6个次级中心地的市场区的一半,即 包括4个次级市场区,由此形成 K=4的系统。在这个系统内,市场区数量的等级序列是: 1,4,16,64,… 次级市场区的数量以4倍的速度递增。与K=3的系统类似,由于高级 中心地也起低级中心地的功能,在K=4的系统内,中心地数量的等级序列 是: 1, 3, 12, 48,… 依交通原则形成的交通网,因次一级中心地位于联系心地体系被认为是最有可能在现实社会中出现的。

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

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
• 克里斯泰勒认为,中心地空间形态受市场、交通、行 政因素的制约,即在市场原则、交通原则和行政原则 的(修正)影响下的中心地协调空间形态模式。
.
12
(三)三种中心地等级体系 1、市场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K=3系统)
图4.3 市场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的形成
.
• 中心地等级体系为 1,2,6,18, 54,…。即从区域 内次级中心地开始, 中心地的数量关系 为低级中心地数量 为其上一级中心地 的3倍。
实例2:
荷兰圩田居民点设置: 居民点设置A.B.C三级; C级——3000名居民,生 活用品、烟草、报刊、咖 啡、饮食店、加油站、邮 局等设施; B级——35000名居民,纺 织品、家具、书刊、钟表 等专业门市部;专科医生 诊所、医院、中学、职业 学校、剧场、游泳池; A级——服务于圩田上的 所有居民,设施好,超过 了C级与B级;尽量把高 一级设置在低级的中央。
9
后期
低等级 城市 低等级城 市服务范围
中等级 城市 中等级城 市服务范围
高等级 城市
高等级城 市服务范围
不同等级城市六边形服
.
务范围的形成与1嵌0 套
六边形市场范围形成: 如果每个供应点的服务 范围都是圆形相切缺不 重叠的话,圆与圆之间 就会存在空白区。这里 的消费者如果都选择最 近的供应点来寻求服务 的话,空白区又可以分 割成三部分,分别属于 三个离其最近的供应点。 实质上中心地的范围在 现实世界里是一个正六 边形,而不是圆。
低等级低等级城市城市低等级城低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市服务范围中等级中等级城市城市中等级城中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市服务范围高等级高等级城市城市高等级城高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市服务范围不同等级城市六边形服不同等级城市六边形服务范围的形成与嵌套务范围的形成与嵌套六边形市场范围形成

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

一、中心地理论——六边形服务网格每一个中心地都有一个服务范围,但相邻同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之间的关系怎样?我们可用六边形服务网格来解释:我们假设在一理想化的均质平原上,各种因素都相同,以距离最近为原则,将相同等级的中心地进行“分割”,以几何的方法,分到最后为止,可看出:同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有围绕中心地呈正六边形分布的趋势,中心地位于六边形服务范围的正中间。

以距离最近为原则,每个六边形内的居民寻求消费时,一般选择位于这个六边形内的中心地,而不是其他中心地。

多个相同级别中心地服务范围在空间上的分布构成蜂窝状网格,由多个正六边形组成。

在一个市场区域中,各级中心地服务范围的形态均呈现为六边形,但因各级中心地的门槛人口和服务范围不同,六边形的大小也不相同。

高级中心地服务范围大,彼此相距较远,六边形面积大,数目少;低级中心地服务范围小,彼此距离较近,六边形面积小,数目多。

不管级别的高低,同一级别的六边形之间是相互排斥的,就整个地区而言,中心地及其服务范围如同一个金字塔,塔顶是最高级的中心地,个数最少,而构成塔基的是数量巨大的最低级中心地。

二、中心地理论的应用正六边形服务范围只是一种假想的模式,它是现实生活的一种抽象。

实际上,由于多种原因,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只是或多或少类似于六边形形态。

此外,许多国家和地区已将中心地理论成功地运用来指导区域规划,城市建设和商业网点的布局。

北京是一座历史古城,北京城商业网点的长期发展变化就体现了中心地的思想。

其中同级商业网点的布局,其服务范围大致呈现为正六边形。

指导学生认真读图2.9,分析北京城的旧城内与建国后新建的商业中心布局,说明其满足了中心地理论要求的商业中心布局是合理的。

荷兰人在围海造田得来的圩田上规划居民点时,也成功地应用了中心地理论,但它并没有完全按六边形嵌套的模式来布置,只是接近于六边形。

指导学生认真读图2.10,和北京城的商业网点布局相比较,让学生了解荷兰圩田上设置居民点的情况:政府在圩田上规划的是一个居民点体系,由三个级别组成,级别越高的居民点个数越少,不同级别居民点人口规模不同,需求也不相同,居民点可提供的服务功能也就不同;在安排各级居民点的空间位置时同级居民点之间的距离大致相当,高级别的居民点则布置在较低级别居民点的中间。

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

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

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是揭示区域城市体系规律的系统理论,是关于区域城镇体系结构和空间分布最优化的理论,它最先系统地阐明了区域城市体系中中心地(可以看作城市)的数量、规模、分布模式。

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的假设:理想地表――土壤肥力同等、资源均匀分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居民消费方式完全一致,相似于“均质平原”;统一的交通系统――平原内所有同等规模的城市的便捷性相同、平原内任意一点与其他地点的相对通达性只与距离成反比,交通费与距离成正比;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是经济行为合理的人(“经济人”);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的理论要点:第一,大多数聚落都作为中心地为其腹地或者市场区提供货物或服务,城市的基本功能就是作为腹地的服务中心,为腹地提供中心性商品和服务;第二,中心地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销售范围和级别不尽相同,这些商品和服务的档次也不同,不同中心地之间的数目是按一定规律存在和排列的,根据这些变化,可以将一个地区的中心地分成不同的等级,从而形成中心地等级体系,越是高级的中心地,提供的商品和劳务的种类越齐全;级别越低的中心,与相邻同级中心之间的距离越短,同级中心地之间的距离相等;第三,中心地市场区最有效的理论形状是正六边形,因为正六边形可以使中心地的利润最大化;按最有效市场区组成的中心地等级体系有三种形态,每种形态形态按照不同的原则各有自己的K值(有3种K值);第四,中心地的发展取决于中心地功能的专门化,中心地的发展速度则取决于腹地对中心地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需求量增长的速度;六边形网络――平原上每个生产者的货物的最大销售范围都是一个圆,为了消除圆与圆之间的空隔而使相邻两圆相互重叠一部分并且平分重叠部分,从而得到了一个正六边形市场区(取代了圆形市场区),同等等级同等规模的正六边形、不同等级不同规模的正六边形有规律地连接成一个有机的市场网络体系,即六边形网络;城镇等级体系――取决于中心地提供货物的等级高低与种类多少,中心地(城镇)级别的高低与它能够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等级、数量是严格一致的,高等级货物和服务只有少数(高等级)中心地可以提供,克氏从最高等级货物的门槛需求开始往下推导,按此原则就形成了有序的区域城镇体系;三种K值制约下的区域城镇等级体系及其结构是不同的;3种原则下的K值――市场原则下的K值:K=3;交通原则下的K值:K=4;行政原则下的K值:K=7。

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概述中心地理论又称“中心地学说”。

是研究城市空间组织和布局时,探索最优化城镇体系的一种城市区位理论。

中心地理论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初西欧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发展时期,是1933年由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W.Christaller)首先使用的。

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通过对德国南部城市和中心聚落的大量调查研究后提出的,他发现一定区域内的中心地在职能、规模和空间形态分布上具有一定规律性,中心地空间分布形态会受市场、交通和行政三个原则的影响而形成不同的系统。

他探讨了一定区域内城镇等级、规模、数量、职能间关系及其空间结构的规律性,并采用六边形图式对城镇等级与规模关系加以概括。

中心地体系包括:①中心地的数目;②互补区域(即中心地所服务的地区)的数目;③互补区域的半径;④互补区域的面积;⑤提供中心财货种类及其数量;⑥中心地的标准人口数;⑦互补区域的标准人口数等。

中心地理论模式将随人口数、生活习惯、技术等的改变而变化;同时也随人口分布、人口密度的不同,或中心财货价格的差异而表现互补区域大小的不同。

中心地体系可分别根据市场、交通和行政最优原则而形成。

中心地有等级、层次之分,一个较大的中心地市场区总是包含3个比它低一级的市场区,每个较高级的中心地概括了低级中心地的所有职能,并将南德中心地分为七级。

1940年德国学者廖什(A.Lsch)论证并发展了中心地理论,提出生产区位经济景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心地理论在美洲、西北欧各国得到承认,并在居民点网和交通网规划中应用。

1960年在国际地理代表大会和国际城市地理讨论会上得到高度评价。

该理论的局限性主要有:其性质是静止的,没有考虑城市体系的历史发展过程和未来发展趋势;它忽视了那些并非同一个小系统成分的第二级或更低级中心地间,以及同一个小系统中同级居民点间横向职能(功能)联系。

另外,其假设的城镇空间分布及其他条件也都脱离现实。

由于理论以许多假设条件为前提,实际又不可能达到,城镇体系布局就不可能完全依照理论,城镇的规模、数量、距离、比例也不可能是严格的、机械的数学关系。

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

三、中心地三原则
中心地的空间分布受到市场因素、交通因素、行政因素
的制约,形成不同的中心地系统空间模型。
(一)市场原则与中心地系统
市场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的空
间均衡是中心地系统的基础。
1.假设条件
⑴中心地分布的区域为自然条件和资源相同且均质分布的 平原。人口均匀分布,居民的收入、需求和消费方式相同。 ⑵具有相同的交通条件,运费与距离成正比。 ⑶消费者都利用距离最近的中心地,就近购买,以减少交 通费。 ⑷相同的商品和服务在任何一个中心地的价格都相同。消 费者购买商品和服务的实际价格等于销售价格加上交通费。
的工作,交通原则占优势。
克里斯塔勒得出结论: 在三个原则共同作用下,一个地区或 国家,应当形成如下的城市等级体系:A级城市 1个,B级城市2个,C级城市6至12个,D级城市 42至54个,E级城市118个。
四、评价 主要贡献
1.促进地理学由传统的区域个性描述走向对空间 规律和法则的研究。首次将演绎法引入地理学。 2.克氏中心地理论是城市地理学和商业地理学的 理论基础。 3.中心地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一。
(二)交通原则
1.中心地系统的特点
各个中心地布局在两个更高一级中心地的交通线的中 间点。
如果同一级中心地之间铺设一条交通线,则在这条交 通线上布局着比它等级低的所有中心地。
交通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
2.各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关系
1个m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内包含着1个完整的m-1级中心
地和6个1/2的m-1级中心地,共计4个。
B1为中心地提供商品和服务的总量;B2为中心地为自身供给的数量。
3.货物的供给范围 货物的供给范围的最大极限称为货物的供给范围的上限或外侧界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新进入市场者与已有生产者相互靠近,各个市场区相互 交叉;结果至少使位于中间的生产者达不到他的最低需求量, 在市场区下边界内的需求者也因竞争而变化。 3、位于中间的生产者就会亏损,从市场上退出,达到了一 个稳定的均衡状态;每个生产者正好供给他的最低需求量,利 润为零。 4 、不存在没有得到供给的区域,由此构成了一个六角型市 场区,市场区所有面积内都能以最小的运输费用得到供给。
某中心地
某中心地商品的上限
(商品最大销售距离)
某中心地商品的下限
商品服务的上限与下限范围示意图
• 除了生产者的生产函数和消费者的需求行为之外,市场区 的上边界和下边界还取决于人口密度和运输费率。 • 1、人口密度增大时 • 2、运输费用降低时
2、最佳市场区的形成
1、在市场区上边界之外,生产者不能满足消费者对其产品 的需求,这里就会有其他生产者进入,逐渐占满了市场。
1、市场区边界
市场区上边界:在生产者的市场区空间范围内,当有效价格 (出场价格+运输费用)在一定距离上过高时,其产品就不 再有需求,这个市场区边界即为市场区的“上边界”(o); 市场区下边界:如果生产者的成本固定,就需要有一个最低 限度的销售量才能进行生产而不亏损,与这个最低限度销 售量相对应的就是最低限的市场区,其边界称之为市场区 的“下边界”(u);
6 、廖什的解释
市场网络理论 代表人物: 廖什(A﹒Löcsh),德国经济学家
假定条件:地域面积具有同质性,生产要素和市场 需求均匀分布。 得出结论:六角形市场区,其大小取决于需求条件 和生产条件;不同的产品呈现出不同大 小的蜂窝状的市场网络。
与中心地体系的区别——市场网络体系的性质
1、克里斯泰勒是在K为固定比值的假定下推导出中心地等级 结构,而廖什则是运用K为可变比值的方法推导出市场网络体系 的结构;由此,可以使市场区的大小灵活地与企业最佳规模相 适应。 2、克里斯泰勒的等级体系是由暗含的中心地等级构成的, 而廖什则相反,在他那里专业化生产地的存在是可能的;只有 中心区才生产和提供所有产品,其它地方企业规模相同,数量 一样,分别实现不同的功能,它们可以在生产结构和供给结构 上存在差别;高一级的中心也并非必须囊括低一级中心的所有 功能。 3、在空间分布结构上,市场网络模型表现出更大的适应性, 区分了“城市富裕部门”和“城市贫穷部门”,划分界限取决 于是否有交通干线;在一个部门内各个产地的地位与作用也是 不同的;随着与大城市距离扩大,次级中心的规模也就越大, 这是一个规律。
综合结论
1、只有购买力的提高和居住人口的增长导致中心地等级的提 升,即相关的中心地数量和产品供给数量扩大。 2、其它的影响因素则导致中心地的收缩。 3、 富有活力的核心区和停滞的边缘区域所受到的单个因素 变化的影响不同:人口和购买力的下降以及流动性的提高有利 于边缘区的崛起;购物中心的聚集优势和流动人口的购物行为 则有利于核心区域。
中心地理论解释的影响因素 1、购买力的提高导致新的高序列的产品供给增加,因 而使中心地等级上升,它也会引起次级中心地内的供给小 幅扩张。 2、在收入不变的条件下,居住人口的增长也会导致区 域购买力提高,并且导致中心的供给地更加密集。 3、由于人口流动性提高,一部分序列等级较低的中心 地会崛起,这些购买力在次级中心地也发挥效力。
4、企业主为了提高收益而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因而销 售量起点提高,在空间上的需求分配不变的条件下,这只 有通过扩大销售区域才能实现,进而一部分难以盈利的供 给者被排挤出市场。
中心地理论之外得到解释的影响因素
1、交通线的影响作用是不同的:那些交通连线开发较好 的区位能够扩大销售区域。 2、面积广阔的购物中心具有水平的和垂直的聚集优势 (聚集效应),大大节省了成本和消费者购物的时间,从 而强化了购买力向这些地方的集中,其它地方则被削弱了。 3、由于来往于居住地和工作地之间的流动人口增长, 人们的购物行为也发生了变化:一部分商品从中心地居住 地点转移到工作地点的购物中心。 4、最后,贮存条件的改善(例如冰箱的普及)致使经 常性购物减少,与人口流动相似,这也会导致一部分低等 级中心地崛起 。
中心地理论
代表人物:
克里斯泰勒,德国经 济学家。1933年出版了 《南部德国的中心地》一 书,提出关于城市区位的 中心地学说。他认为,高 效的组织物质财富生产和 流通的空间结构必然是以 城市为中心,并有相应的 多级市场区构成的网络体 系。
背景: 1、20世纪开始,经济活动加速了集聚的进程;
2、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聚落)在区域社会经济中占 据了主导地位。 假设条件: 1 、地域面积具有同质性 — 生产要素随处拥有,居民和与之 相应的需求均匀分布。 2、所有方向上交通体系相同—运输费用只取决于距离。 3、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
中心地和其市场区的排列机制
一个中心地的市场区边界上有序地形成了几个低一级的 中心地,它们之间的固定比例关系:一个 A 市场区等于三 倍的 B市场区,一个B 市场区等于三倍的 C 市场区,依此类 推 各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之间存在一个固定的比值,即K =3;一个A市场区等于3B,9C,27D,81E市场区,等等; 这一比例关系又称为供应原则或市场原则。

由于每一级的 中心地和服务 范围被它上一 级的中心地的 服务范围包括, 这样,中心地 及其服务范围 是由一级套一 级的网格相互 嵌套而成。
六边形网格相互嵌套规律
(1)低级中心地和服务范围 被高一级中心地的服务范
围所包括不同等级中心地
的服务范围相互嵌套。 (2)相同等级的中心地和服 务范围是彼此独立和排斥 的 (3)各级中心地的数量分布 特点是金字塔形。 (4)六边形面积的定量关系: 高一级中心地服务范围是 低一级中心地服务范围的3 倍。
3、多种产品条件下的市场区
考察n个产品,按照其市场区下边界的大小加以排列; G1, G2,„„Gn表示产品,产品G1市场区下边界最大,产品Gn 的市场区下边界最小 由于G1的引起的需求,G2也迁入,供给同样大的市场区; 他的上边界等于 G1的下边界,所以实现了超额利润 其它产品的生产者 G5, G6, 继续进入,将会有这样一种 产品,它的市场区下边界是如此之小,以至不能再落脚生 根 ,从而形成不同等级的中心地 那些在产品等级中标志从一级中心地向下一级中心地 过渡的产品被称之为等级边际产品,G1是第一等级中心地 (A产地)的等级边际产品,G5第二等级中心地(B产地) 的等级边际产品,如此类推
c.相切的圆之间存 在空白区,这里的 消费者如果都选择 最近的供应点来寻 求服务的话,空白 区可以分割成三部 分,分别属于三个 离其最近的供应点
在分布上,低级 中心地和服务范 围被高一级中心 地的服务范围所 包括,即1个高 级中心地的服务 范围上有6个低 一级的中心地。
从服务范围上看, 位于高级六边形角 上的低级六边形只 有1/3属于高级的 六边形内。这样, 6个1/3加上高级中 心地本身兼有的低 一级中心地的服务 范围,一个中心地 的服务范围正好是 下一级服务范围的 3倍。
6、 中心地理论的局限性
1、只重视商品供给范围的上限分析,缺乏对供给下限的 详细分析认为其首先是利用离自 己最近的中心地。 4、忽视了集聚利益。 5、没有研究商品需求增加、交通发展和人口移动带来的 中心地系统的变化。
5、 中心地结构的变化
六边形网格的形成
a.当某一货物的供应点 只有少数几个时,为了 避免竞争、获取最大利 润,供应点距离不会太 近,他们的服务范围都 是圆形的
b.在利润的吸引 下,不断有新的 供应点出现,原 有的服务范围会 因此而缩小,这 时,该货物的供 应处于饱和,每 个供应点的服务 范围仍是圆形的, 并彼此相切。
4、 中心地体系
性质特征 1、一个产品的市场区下边界越大,其中心地等级越高。
2、每个中心地都提供按其中心地等级确定的产品并向低 一级中心地提供所有产品。
3、每一个中心地都由中心地所在的市场区和低一等级的 中心地及其市场区构成一个封闭的功能性体系,与之相应 的和低一级中心地的产品不能穿越市场区边界。 4、一个中心地等级内的所有产地都提供相同的供给,这 些产地之间不存在专业化分工。
5、中心地理论基本要点
• 1.一个区域发展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拥有若干个大小不 同的城镇。每个城镇都位于其服务区域中央,被称为“中 心地”。 2.在一个区域内,高级中心地只有一个,次一级的中心地 较多,等级越低的中心地数目越多,规模越小。 3.各级中心地及其市场区在一个完整的网络系统中形成大 小不同的层层六边形,各级中心地位于六边形的中心或边 的中心或顶点上。 4.不同规模的中心地提供不同种类的服务。 5.处于特定等级的中心地不仅能够提供与其级别相对应的 商品和服务,也能提供比它级别低的中心地的商品和服务。 6.不同等级中心地采取三种模式分布。(K=3(市场)、 K=4(交通)、K=7(行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