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概论中心地理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物象的空间图标是人们对地理物象进行知觉评价和认知 的成果,对于指导人们日常活动和人类迁移的地理优选具有 重要意义。
四、行为地理论
1、行为地理论基础
地理物象的空间图标的作用分析:
通过认知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关系,指导环境设计; 研究城市人的认知地图,指导城市标志体系的建设; 研究旅游者的认知地图,设计合适的旅游路线、景区标 志……(例如:城市意象、旅游地意象……)
四、行为地理论
1、行为地理论基础
1)行为的定义与类型:
定义:指生物以其外部和内部活动为中介与周围环境的相 互作用。
包括:内在的心理活动和外在的行动。
2)行为的影响因素与特性:
影响因素:自然基础、经济要素、社会要素(例:草地); 特性:主动性、选择性、相对于“经济人”的“满意人” 特性。
行为地理研究人类实际行为与环境空间关系。
四、行为地理论
1、行为地理论基础
6)认知地图:
是以地理物象为基础,人的大脑通过环境信息刺激而产生 的心理图像,即人们心目中的空间形象,是主观世界空间。
四、行为地理论
1、行为地理论基础
7)认知地图与空间环境要素间的关系:
将某一地区多人的空间认知地图进行空间图式的组合,即 可分析该区域人的外在行为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即形成 该区域的地理物象空间图标。
3)产生背景
20世纪60年代新崛起的计量地理学使其准确性增强,预测 性提高
人文地理学逐步转向心理学、行为科学等来研究人类精神 活动的奥秘,以解释人的心理行为因素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 其人地之间的交流过程。
行为地理学是人文地理研究人类活动的需要 ……
四、行为地理论
2、行为地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4)发展变化
性质由方法论科学向理论科学迈进行为研究---行为空间、 地理物象、环境感应、认知
研究方法和内容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初,行为地理学的 研究领域已扩展到:信息流分析、调查与学习模式、选择行 为研究、感应研究、决策与选择行为研究。20世纪70年代后 期以来,行为研究范畴已涉及到人和环境关系的许多领域。
三、中心地理论的理论假设与要点
小结
三、中心地理论的理论假设与要点
三、中心地理论的理论假设与要点
2、交通原则下的中心地理论
1)
三、中心地理论的理论假设与要点
三、中心地理论的理论假设与要点
2)
三、中心地理论的理论假设与要点
3、行政原则下的中心地理论
1)
三、中心地理论的理论假设与要点
3、行政原则下的中心地理论
D. 六边形面积的定量关系:高一 级中心地服务范围是低一级中心 地服务范围的3倍。
三、中心地理论的理论假设与要点
A. 低级中心地和服务范围被高一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所包括; B. 相同等级的中心地和服务范围是彼此独立和排斥的; C. 高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角上有6个低一级的中心地; D. 六边形面积的定量关系:高一级中心地服务范围是低一级中 心地服务范围的3倍。
三、中心地理论的理论假设与要点
1、市场原则下的中心地理论
三、中心地理论的理论假设与要点
1、市场原则下的中心地理论
三、中心地理论的理论假设与要点
1、市场原则下的中心地理论
三、中心地理论的理论假设与要点
在上述圆与圆之间存在空白区的前提下,空白区消费者如果都 选择最近供应点来寻求服务的话,空白处又可分割成三部分,分 属其最近的供应点,这样圆形的服务范围被正六边形服务范围 所代替.
目的让进入环境的人感到:安全、愉悦、亲切……
也是以人为本的体现……
四、行为地理论
2、行为地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1)行为地理学的定义:指研究行为地理研究人类实际行
为与环境空间关系的学问 。
2)研究对象:人类在地理环境中的行为过程、行为空间、
区位选择及其发展规律。
四、行为地理论
2、行为地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五、意义与存在问题
学习任务
第一节 地域分异规律 第二节 区位理论 第三节 中心地理论
第四节 行为地理论 第五节 区域理论
第四节 行为地理论
行为地理论的作用?
一、行为地理论基础 二、行为地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三、行为地理学的应用实践 四、行为地理学的局限性
四、行为地理论
1、行为地理论基础
1)行为的定义与类型; 2)行为影响因素与特性; 3)环境知觉; 4)环境认知; 5)地理物象; 6)认知地图; 7)认知地图与空间环境要素间的关系
三、中心地理论的理论假设与要点
三、中心地理论的理论假设与要点
三、中心地理论的理论假设与要点
三、中心地理论的理论假设与要点
1、市场原则下的中心地理论
理论要点
A. 低级中心地和服务范围被高一 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所包括;
B. 相同等级的中心地和服务范围 是彼此独立和排斥的;
C. 高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角上有 6个低一级的中心地;
Introduction to Geography
地理学概论 第三章 地理空间理论
一、中心地理论的产生背景
1、提出
1930,博士论文; 1933《德国南部的中心地》
二、中心地理论的基本概念
三、中心地理论的理论假设与要点
1、市场原则下的中心地理论
三、中心地理论的理论假设与要点
1、市场原则下的中心地理论
三、中心地理论的理论假设与要点
3、行政原则下的中心地理论
2)
三、中心地理论的理论假设与要点
4、三原则适合条件
1)
2)
三、中心地理论的理论假设与要点
4、三原则适合条件
3)
4)
四、应用实践
1、
四、应用实践
1、
四、应用实践
2、
四、应用实践
3、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功能案例
五、意义与存在问题
五、意义与存在问题
四、行为地理论观感觉的基础上对地理环境的整体认 识和综合解释的过程。
四、行为地理论
1、行为地理论基础
4)环境认知:
是在环境知觉基础上,人对环境信息再现大脑后的认识; 是对环境知觉中的信息进一步分析思考后做出的知觉判断。
包括:对环境信息刺激的直接反应认识过程(草地); 依靠间接环境信息刺激的更一般的认识过程(地铁)。
简单理解: 就是对曾经知觉过的环境记忆、再现、识别、感知、判
断的过程。
四、行为地理论
1、行为地理论基础
5)地理物象:
定义:指地理环境通过知觉、认知过程反映在人们头脑中 的形象,是人对周围环境直接或间接观察、体验或了解,并 经过稳定性思维而得到的具体形象。
特征: 距离衰变,越近越清晰,反之; 动态性,地理环境与事物及其反应的社会特征会随时间的 变化而变化;认识主体的人的哲学观、文化知识、阅历变化 引发的地理物象的变化。
四、行为地理论
1、行为地理论基础
地理物象的空间图标的作用分析:
通过认知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关系,指导环境设计; 研究城市人的认知地图,指导城市标志体系的建设; 研究旅游者的认知地图,设计合适的旅游路线、景区标 志……(例如:城市意象、旅游地意象……)
四、行为地理论
1、行为地理论基础
1)行为的定义与类型:
定义:指生物以其外部和内部活动为中介与周围环境的相 互作用。
包括:内在的心理活动和外在的行动。
2)行为的影响因素与特性:
影响因素:自然基础、经济要素、社会要素(例:草地); 特性:主动性、选择性、相对于“经济人”的“满意人” 特性。
行为地理研究人类实际行为与环境空间关系。
四、行为地理论
1、行为地理论基础
6)认知地图:
是以地理物象为基础,人的大脑通过环境信息刺激而产生 的心理图像,即人们心目中的空间形象,是主观世界空间。
四、行为地理论
1、行为地理论基础
7)认知地图与空间环境要素间的关系:
将某一地区多人的空间认知地图进行空间图式的组合,即 可分析该区域人的外在行为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即形成 该区域的地理物象空间图标。
3)产生背景
20世纪60年代新崛起的计量地理学使其准确性增强,预测 性提高
人文地理学逐步转向心理学、行为科学等来研究人类精神 活动的奥秘,以解释人的心理行为因素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 其人地之间的交流过程。
行为地理学是人文地理研究人类活动的需要 ……
四、行为地理论
2、行为地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4)发展变化
性质由方法论科学向理论科学迈进行为研究---行为空间、 地理物象、环境感应、认知
研究方法和内容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初,行为地理学的 研究领域已扩展到:信息流分析、调查与学习模式、选择行 为研究、感应研究、决策与选择行为研究。20世纪70年代后 期以来,行为研究范畴已涉及到人和环境关系的许多领域。
三、中心地理论的理论假设与要点
小结
三、中心地理论的理论假设与要点
三、中心地理论的理论假设与要点
2、交通原则下的中心地理论
1)
三、中心地理论的理论假设与要点
三、中心地理论的理论假设与要点
2)
三、中心地理论的理论假设与要点
3、行政原则下的中心地理论
1)
三、中心地理论的理论假设与要点
3、行政原则下的中心地理论
D. 六边形面积的定量关系:高一 级中心地服务范围是低一级中心 地服务范围的3倍。
三、中心地理论的理论假设与要点
A. 低级中心地和服务范围被高一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所包括; B. 相同等级的中心地和服务范围是彼此独立和排斥的; C. 高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角上有6个低一级的中心地; D. 六边形面积的定量关系:高一级中心地服务范围是低一级中 心地服务范围的3倍。
三、中心地理论的理论假设与要点
1、市场原则下的中心地理论
三、中心地理论的理论假设与要点
1、市场原则下的中心地理论
三、中心地理论的理论假设与要点
1、市场原则下的中心地理论
三、中心地理论的理论假设与要点
在上述圆与圆之间存在空白区的前提下,空白区消费者如果都 选择最近供应点来寻求服务的话,空白处又可分割成三部分,分 属其最近的供应点,这样圆形的服务范围被正六边形服务范围 所代替.
目的让进入环境的人感到:安全、愉悦、亲切……
也是以人为本的体现……
四、行为地理论
2、行为地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1)行为地理学的定义:指研究行为地理研究人类实际行
为与环境空间关系的学问 。
2)研究对象:人类在地理环境中的行为过程、行为空间、
区位选择及其发展规律。
四、行为地理论
2、行为地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五、意义与存在问题
学习任务
第一节 地域分异规律 第二节 区位理论 第三节 中心地理论
第四节 行为地理论 第五节 区域理论
第四节 行为地理论
行为地理论的作用?
一、行为地理论基础 二、行为地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三、行为地理学的应用实践 四、行为地理学的局限性
四、行为地理论
1、行为地理论基础
1)行为的定义与类型; 2)行为影响因素与特性; 3)环境知觉; 4)环境认知; 5)地理物象; 6)认知地图; 7)认知地图与空间环境要素间的关系
三、中心地理论的理论假设与要点
三、中心地理论的理论假设与要点
三、中心地理论的理论假设与要点
三、中心地理论的理论假设与要点
1、市场原则下的中心地理论
理论要点
A. 低级中心地和服务范围被高一 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所包括;
B. 相同等级的中心地和服务范围 是彼此独立和排斥的;
C. 高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角上有 6个低一级的中心地;
Introduction to Geography
地理学概论 第三章 地理空间理论
一、中心地理论的产生背景
1、提出
1930,博士论文; 1933《德国南部的中心地》
二、中心地理论的基本概念
三、中心地理论的理论假设与要点
1、市场原则下的中心地理论
三、中心地理论的理论假设与要点
1、市场原则下的中心地理论
三、中心地理论的理论假设与要点
3、行政原则下的中心地理论
2)
三、中心地理论的理论假设与要点
4、三原则适合条件
1)
2)
三、中心地理论的理论假设与要点
4、三原则适合条件
3)
4)
四、应用实践
1、
四、应用实践
1、
四、应用实践
2、
四、应用实践
3、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功能案例
五、意义与存在问题
五、意义与存在问题
四、行为地理论观感觉的基础上对地理环境的整体认 识和综合解释的过程。
四、行为地理论
1、行为地理论基础
4)环境认知:
是在环境知觉基础上,人对环境信息再现大脑后的认识; 是对环境知觉中的信息进一步分析思考后做出的知觉判断。
包括:对环境信息刺激的直接反应认识过程(草地); 依靠间接环境信息刺激的更一般的认识过程(地铁)。
简单理解: 就是对曾经知觉过的环境记忆、再现、识别、感知、判
断的过程。
四、行为地理论
1、行为地理论基础
5)地理物象:
定义:指地理环境通过知觉、认知过程反映在人们头脑中 的形象,是人对周围环境直接或间接观察、体验或了解,并 经过稳定性思维而得到的具体形象。
特征: 距离衰变,越近越清晰,反之; 动态性,地理环境与事物及其反应的社会特征会随时间的 变化而变化;认识主体的人的哲学观、文化知识、阅历变化 引发的地理物象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