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地理论
第四章 中心地理论
Economic Geography
6.市场原则的克氏中心地系统的特点
⑴中心地具有等级性,各等级的 中心地与中心职能相对应。 ⑵中心地按照一定的规则分布, 三个中心地构成的三角形的重心 是低一级中心地布局的区位点。 ⑶各等级间的中心地数量和市场 区域面积呈几何数变化。 见97页,表4-1
Economic Geography
Economic Geography
沃尔特•克里斯泰勒
Economic Geography
二、基本概念
1.中心地,是周围区域的中心, 是指向周围地区消费者提供各 种商品和服务的地方。 中心地可以是一个城市,或者一 个居民聚居点,或者一个商业或 服务业中心。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Economic Geography
2.中心性
(二)中心商业区的内部结构
霍伍德和博伊斯提出的中心-边缘模型 具有代表性。 中心商业区的空间结构由两部分组成, 即核心部和边缘部。见105页图4-6 核心部具有高度的土地利用、空间垂 直发展、白天人口集中和特殊职能布 局等特征。 边缘部土地面积相对广、土地利用密 度不高。
Economic Geography
Economic Geography
克氏还认为,高级中心地对远距离 的交通要求大。 因此,高级中心地按照交通原则布 局,中级中心地按照行政原则作用 较大,低级中心地的布局用市场原 则解释比较合理。
Economic Geography
四、评价 主要贡献
1.促进地理学由传统的区域个性描述 走向对空间规律和法则的研究。首次 将演绎法引入地理学。 2.克氏中心地理论是城市地理学和商 业地理学的理论基础。 3.中心地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理 论基础之一。
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中心地理论是由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托费尔·威尔采克在20世纪初提出的一个理论,是最早的经济地理学理论之一。
中心地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以城市为中心,随着城市的规模增大,其影响力会越来越大,向周边地区扩散,形成一个中心地带的格局。
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是指城市与周边地区之间的空间组织关系的一种理论。
它认为城市是经济活动的中心,对周边地区产生支配和影响,使其产生一定的空间分布规律。
二、中心地理论的基本内容1、中心地带中心地带是指由城市和周边地区组成的一个空间单元,城市是中心,周边地区是外围,中心地带是中心和外围的一个整体。
城市是中心,扮演着控制、支配周边地区的角色,周边地区是外围,扮演着为城市提供资源、劳动力的角色。
在中心地带里,城市与周边地区之间相互依存、互动关系紧密。
2、中心的经济活动中心的经济活动包括商业、服务、行政管理、文化等。
城市是经济活动的中心,它集中了大量专业化的商业、服务机构。
在中心地带里,城市不断吸引着周边地区的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其聚集,从而扩大了周边地区的经济规模。
3、周边地区的空间组织周边地区是城市的外围,其空间组织主要是面向城市的空间组织和面向自然环境的空间组织两个方面。
面向城市的空间组织是指经济活动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组织,如农业、工业、交通等等;面向自然环境的空间组织则是指自然地理、环境、气候等方面的组织。
4、中心地带的等级结构中心地带的等级结构指的是不同城市规模所形成的等级结构。
即大城市会辐射和控制周围的小城市,而有些小城市则会依赖大城市的支持和影响,形成繁荣的小城市。
中心地理论的提出,对经济地理学及其他相关学科都有深远的影响。
先后出现了德国地理学派、英国地理学派、美国地理学派等,都是将中心地理论和其他知名学派的理论进行融合并发展。
中心地理论阐述了城市的重要性和中心地带的组织特点,并阐明了城市和周边地区的相互依存的关系。
综上所述,中心地理论是经济地理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揭示现代城市与其周边地区之间相互作用及其发展规律的重要理论。
中心地理理论
2、同级独立排斥
(同级别的六边形之间是相互排斥的,成蜂窝状网格分布)
3、不同级相互嵌套
(不同级别中心地的六边形服务范围的的大小和面积是不同的) (中心地及其服务范围是由一级套一级的网格相互嵌套而成的)
(三)中心地理论的应用
1.理论:假想模式
2.实际:
1.中心地的服务范围不存在呈正六边形的图形
(原因:地形、人口密度和交通)
一级中心地
二级中心地
三级中心地 四级中心地
4.不同等级中心地之间的关系:
高级中心 地包容低级 中心地,高 级服务范围 覆盖低级服 务范围,从 而构成层次 分明,逐级 嵌套的空间 网络系统。
一级中心地
二级中心地
三级中心地 四级中心地
中心地理论的核心内容
1、正六边形原则
(中心地的服务范围有围绕中心地呈六边形分布)
(一)中心地的基本概念
中心地理论是由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在研究德国南 部城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1.中心地的概念 中心地是指为周围居民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场所。 在实际生活中,中心地可以是城市,也可以是城市内的商业中 心。
2.中心地的服务范围
服务范围是指中心地提供货物和服务的作用范围。
服务范围
服务范围半径
同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是彼此独立和排斥的。
右图显示的每个供应点的服务范围 为何都是圆形的?说明了什么?
在一个地区,假设在其他条件 都相同的前提下,消费者要获取自己 想得到的服务,只考虑距离的远近问 题。这样,便形成了以每个供应点为 中心的圆形的服务范围,这说明每个 供应点的服务范围和门槛人口都是大 致相同的。
中心地
(一)中心地的基本概念
3.中心地的等级
①划分依据:提供职能种类的多少和中心地的服务范围。 ②划分:职能种类少,服务范围小为低级中心地。职能种类 多,服务范围大的为高级中心地。 ③高低级中心地之间的关系:即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高级 中心地不仅有低级中心地所具有的职能,而且有低级中心地所 没有的较高级的职能。
中心地理论【完整版】
在研究方法上,克里斯塔勒作
为地理学者一反过去传统的归纳 法,运用演绎法来研究中心地的 空间秩序。提出了聚落分布呈三 角形,市场区域呈六边形的空间 组织结构。并进一步分析了中心 地规模等级、职能类型与人口的 关系,以及三原则基础上形成的 中心地空间系统模型。
第二,具有统一的交通系统,且
同一规模的所有城市,其交通便利 程度一致。运费与距离成正比。
第三,消费者都利用离自己最
近的中心地,即就近购买,以减 少交通费。
第四,相同的商品和服务在任
何一个中心地价格和质量都相同。 消费者购买商品和享受服务的实 际价格等于销售价格加上交通费。
第五,供给中心商品的职能,
能为高级中心地职能,反之为低 级中心地职能。比如专营某名牌 服装的专卖店和经营宝石的宝石 店是高级中心地职能,而经营小 百货的便民商店则是低级中心地 职能。
(六)中心地的等级 具有高级中心地职能布局的中
心地为高级中心地,反之为低级 中心地。比如有宝石店的中心地 是高级中心地,而仅有便民商店 的中心地是低级中心地。
(四)商品服务范围 商品服务范围有上限与下限两
种。商品服务范围上限是由对中 心商品的需求所限定的。为中心 地的某种中心商品能够到达消费 者手中的空间边界。从理论上说 商品服务范围上限为补充区域的 边界。
商品服务范围下限是由中心商品 的供给角度所规定的边界。中心 地为供给某种中心商品而必须达 到的该商品的最小限度的需要量, 叫做门槛值或最小必要需求量。 下限为中心地内该最小限度的消 费者的空间范围。
各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数具有 如下关系,即:1,3,9,27, 81,…。从这一数字排列关系可 看出,是按3的倍数在变化,因此
中心地理论
南京 杭州
苏州 三级中心 无锡 常州 宁波
省级经济中心、交通 本省及周边地区 中心 主要在地市范 制造业 围内
市域内 本城镇和乡村
四级中心
镇江 扬州 南通
五级中心 小城镇
注: 在实际生活中, 1.中心地的服务范围类似正六边形的图形 2.中心地的服务范围有可能发生重叠 3.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大小有变化 4.中心地不一定在其服务范围的正中心
门槛人口
维持一家企业生 存所需的最低人口数 称为门槛人口。 低等级商品, 门槛人口低; 高等级商品, 门槛人口高。 中心等级越高服务范围就越大
中心地理论的基本内容:
①商业中心地:提供货物和服务最便利。 ②六边形大小:表示中心地门槛人口和服务范围大小。 门槛人口:指某一级中心地正常存在的所必需的服务人数 服务范围:是中心地提供货物和服务的作用范围。 中心地的服务范 围一般是呈六边形。 ③中心地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包容关系,即高级中心地包容
。
答案: 1.200 2.扩大 比较兴旺 顾客人数高于门槛人口,各店均会盈利 3.各店均无利可图 顾客人数低于门槛人口,各店无法同时盈利生存
二读下面某城市医院与卫生所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共有____级医疗服务中心, 较高级的医疗服务点是_____,它有___个; 较低级的医疗服务点是____,它有_____ 2图中较高级的医疗服务点与较低级的医 疗服务点比较,较高级的医疗服务点所能提供 的服务职能比较____,服务范围比较______, 门槛人口的要求也比较________。 3图中各个较低级的医疗服务点之间的距离大致______,较高级的 医疗服务点大致位于较低级医疗服务点的____________。 4图中医疗服务点的分布可以体现_______的思想和规律,并反映 出在应用中心地理论时,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
中心地理论
二、理论要点 1、六边形网络的形成
(1)克里斯塔勒提出两个限制因素
各级供应点必须达到最低数量以使商人利润最
大化。 一个地区的所有人口都应得到每一种货物的提 供或服务。
范围的影响
超额利润区域 继续营业所需的最小区域 (拥有平均利润)
均质性平原 R M T 尚有地区对同样商品与服务 的需求没有满足,结果如何 呢?
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
沃尔特•克里斯泰勒
1933年德国经济地理学家克 里斯泰勒发表了“南德的中心 地”一书,他在此书中提出了 著名的“中心地理论”,此理 论是揭示现实中错综复杂地分 布的城市和商业网点的理论。 该理论作为地理学家提出的理 论,不仅为经济地理学(特别 是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做出贡 献,而且对其他学科也产生了 深刻的影响。
2、假设条件 克里斯泰勒为了展开理论设定了若干假设
1)地表面是具有同等条件的均质表面。 2)区域内人口均匀分布,即人口密度均匀 3)区内居民购买力大体相同。 4)区内运输条件完全一样,向区域内任一方向的 交通可达性相等。 5)运费同中心地距离成正比关系。 6)区域内的人们活动是有理智的,即是合理的经 济人。 概括起来,就是均质平原和经济人两条。
克里斯泰勒的 K=3 (市场) 原则
A B B B A
B
问. 低一级别的B级中心 应该在哪里呢? 答. 在三个A级中心的中 点
B
B
A
B
B
A B
B
B
A
B
B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 B B B
克里斯泰勒的 K=3 (市场) 原 则
B A
中心地理论概念:
中心地理论概念:是研究城市空间组织和布局时,探索最优化城镇体系的一种城市区位理论。
即假定某个区域的人口分布是均匀的,那么为满足中心性需要,就会形成中心地商业区位的六边形网络。
中心地理论的三原则:市场原则、交通原则、行政原则。
中心地理论的理论作用:(1)引入演绎的思维方法,研究空间法则和原理,带来地理研究思维方法大革命。
(2)该理论是诚实地理学和商业地理学的理论基础。
如城市等级划分、中心地影响区域、中心地之间的关系、中心地地位和规模及空间关系及零售业区位布局等。
(3)中心地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一。
(4)以古典区位论的静态局部均衡理论为基础,探讨了静态一般均衡区位理论,为后来的动态一般区位理论开创了道路。
(5)运用演绎法研究中心地的空间分布模型,把地理学的地域性,综合性与区位理论相结合,使区位理论研究逐渐向地理学领域扩展,并成为现代理论地理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6)建立了系统的城市区位理论,把区位理论的研究对象从农业,工业扩大到城市,并为市场区位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
(7)促进了地理学的计量革命,并对地理学采用系统论,系统分析方法做出了贡献,推动了城市地理,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等研究工作的发展。
总述:在区域规划中,按照中心地理论可合理地布局区域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其它经济和社会职能。
中心地理论的实践作用:总述:在城市体系规划中的应用至今为止,可以说中心地理论是研究城市和城市体系的最完善的理论体系之一。
城市在空间上表现为一定的数量、等级规模和空间分布规律,这一特性与中心地理论相一致。
因此,如何科学地合理地规划区域内不同等级规模的城市以及城市之间的空间关系,中心地理论提供了理论基础。
中心地理论的具体应用:一.中心地理论在商业布局中的应用:(1)人口密度和购买力的地域差异对商业布局的影响:克氏理论一直假定:人口的地域分布是绝对均匀的。
事实上,人口密度的地域差异会影响到商业布局的模式,根据克氏理论:任何一级中心地市场区的大小都取决于其经营商品的限界值。
城市地理学第八章中心地理论
3.行政原则
• 在行政作用明显的地区,受行政原则控制,克氏 认为,每个中心地在行政管理上只能从属于一个 高级中心地,不能象市场原则或交通原则那样同 时受两个或三个高一级中心地的影响 • 在K=3和K=4的系统内,除高级中心地自身所辖的 一个次级辖区是完整的外,其余的次级辖区都是 被割裂的,显然,这不便于行政管理。 • 为此,克里斯塔勒提出按行政原则组织的K=7的系 统。
圆形网络
B级市场区都是圆形的,居住在三个圆形相切所形 成的空角里的消费者将得不到供应。
六边形网络
要充分消除 圆与圆之间 的空隙地区, 除正六边形 外,还有等 边三角形和 正方形。相 比之下,六 边形的面积 最接近于圆 的面积。
各级中心与服务半径
级别 服务半径 承担职能 服务种类
B级中心
K级中心
第四节 对中心地学说的发展、验证及评价
一、贝里和加里森对中心地学说的发展 首先,他们增补了中心地学说的假设,即消费者的消 费支出是均质分布的。
其次,他们认为自由竞争将使每个生产者的销售范围 缩减至门槛范围。他们假设一个中心地有几种不同的货 物提供给一个区域,它们(货物)的等级按照其门槛销 售范围从1排到n。第n级货物有最大的门槛需求,即要 有最大的市场区才能维持其存在,它们出现在A级(最 高级)中心地。A级中心地出现的数量取决于对第n级货 物的总需求量。假设在均质平原上有100万人,第n级货 物的需求门槛为20万人,那么最多能出现5个A级中心地。 由于其它货物的门槛都低于第n级货物,A级中心地还将 提供自第n-l级一直到第1级的所有货物。
r
r-1
M、A、K、B
M、A、K
齐全
次齐全
A级中心
M级中心
r-2
r-3
第四章中心地理论
交通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
(三)行政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 行政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
在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中 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中, 1 、 在行政原则 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中 , 低级中心地从属于一个高级中心地 2、各等级的中心地的市场区域数为: 各等级的中心地的市场区域数为: 49,343, , (1)1,7,49,343,…,K=7系列或K=7n-1 系列 中心地间的数量关系为: 42,294, (2)中心地间的数量关系为:1,6,42,294, 058, 。 2 058,…。
• A中心地的等级决定了中心地的数量 分布和 中心地的等级决定了中心地的数量,分布和 中心地的等级决定了中心地的数量 服务范围. 服务范围 B中心地的数量和分布与中心地的等级高低 中心地的数量和分布与中心地的等级高低 成反比,中心地的服务范围与等级高低成正 成反比 中心地的服务范围与等级高低成正 比. C一定等级的中心地不仅提供相应级别的商 一定等级的中心地不仅提供相应级别的商 品和服务,还提供所有低于这一级别的商品 品和服务 还提供所有低于这一级别的商品 和服务. 和服务 D中心地的等级性表现在每个高级中心地都 中心地的等级性表现在每个高级中心地都 附属几个中级中心地和更多的低级中心地, 附属几个中级中心地和更多的低级中心地 形成中心地体系. 形成中心地体系
其中C中心性, 其中 中心性,为供给中心地以外商品的总量 中心性 B1——中心地供给中心商品的总量 中心地供给中心商品的总量 B2——中心地自身消费商品的总量 中心地自身消费商品的总量 (三)补充区域或中心地区域——中心商品除服 补充区域或中心地区域 中心商品除服 务中心区域外, 务中心区域外,所能达到的服务范围 (四)商品服务范围 上限——消费者愿意去中心地得到货物或服务 ▲上限 消费者愿意去中心地得到货物或服务 的最远距离。 的最远距离。 下限——门槛值,中心地商品须达到的最小服 门槛值, ▲下限 门槛值 务范围(提供最少的商品达到的量) 务范围(提供最少的商品达到的量)
第八讲中心地理论
不管是哪一级的中心地, 在每三个相邻中心 地之间都存在一个空白区, 得不到该级中心 地的服务, 这里就会出现一个低一级的中心 地, 以满足空白区居民的消费。以此类推, 不同等级的中心地逐渐形成。
由于各等级中心地相互竞争, 中心地之间的 市场出现重复, 按照运费最低化原则, 相邻 中心地将重复面积平分, 中心地的市场区域 又圆变成六边形结构。此时所有中心地达 到空间均衡。
(一)市场原则与中心地系统
市场原则是建立中心地系统模型的基础。 市场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以下列条件 为基本前提(假设) :
第一,中心地分布的区域为自然条
件和资源相同且均质分布的平原。人口均
匀地分布,且居民的收入和需求,以及消 费方式都相同。
第二, 具有相同的交通条件, 且运费与距离 成正比。
第一, 克里斯泰勒只重视商品供给范围的上 限分析, 即中心地的布局是按照上限大小来 决定。虽然他也提出了商品的供给下限, 但 缺乏详细分析。对各种商品得到怎样程度 的超额利润论述也不明确。
第二, 在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系统中, K值在 一个系统中是固定不变的。事实上, 由于区 域的各种条件作用, 所形成的区域模型各等 级的变化用一个固定的K值无法概括。
B1中心地供给商品和服务的总量;
B2中心地供给自身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
(三)货物的供给范围
货物的供给范围,即由中心地供给的货
物能够达到多么大的范围。
货物的供给范围有上限与下限两种: 货
物供给范围上限是货物供给范围的最大极限。
货物供给范围下限是供给货物的商店能够获得
正常利润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消费者的范围。
二是中心地按照一定的规则分布,一般是三个 中心地构成的三角形的重心是低一级中心地布 局的区位点;
中心地理论名词解释
中心地理论名词解释中心地理论是由德国经济地理学家克里斯蒂安·戈特利布·冯·弗鲁格斯提出的,他的主要著作是《中心地学》。
中心地理论是一种地理学理论,主要用来研究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关系以及城市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
该理论通过分析城市的空间分布、功能和等级,来解释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以及城市所承担的区域服务和中心功能。
中心地理论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重要概念和定义:1. 中心地:指在特定区域内,具有较高等级和较高级别功能的城市。
中心地通常具有商业、行政、文化等多样化的功能,在经济发展中起到引领和带动作用。
2. 中心地体系:指由多个中心地组成的系统。
中心地之间存在互相依存和互相支持的关系,形成由中心地和其周边地区构成的区域经济发展网络。
3. 中心地等级:指根据城市的规模、功能和影响力等因素,将中心地划分为不同等级。
通常按照中心地人口规模、商业区域面积、经济主导产业等因素来划分等级。
4. 中心地服务:指中心地为其周边地区提供的各种商业和公共服务。
中心地服务包括商业物流、金融服务、教育、医疗等,可以满足周边地区的居民和企业的需求。
5. 中心地影响范围:指中心地对其周边地区产生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影响。
中心地的影响范围通常按照距离、交通网络等因素来界定,影响范围内的地区通常与中心地存在一定的联系和依赖关系。
中心地理论在城市规划和区域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中心地与周边地区的关系,可以帮助政府和规划者合理规划城市和地区的布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同时,中心地理论也为我们认识和理解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提供了理论框架。
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
克里斯泰勒是德国的经济地理学家,1933年出版了《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一书,开创了中心地理论。
他的理论是建立在以下假设的基础之上的。
1.中心地是分布在具有同等土壤肥力、资源均匀分布、没有边界的平原上。
在这个平原上,人口是均匀分布的,人们的收入、消费方式以及对货物的需求都是一致的。
2.平原上有一个统一的交通系统,对同一规模所有城市的便捷性相同;交通费用与距离成正比,朝各个方向的移动都可行。
3.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属于经济行为合理的人。
即生产者为了谋取最大利润,寻求尽可能大的市场区,致使生产者之间的相隔距离尽可能的大;消费者为了尽可能减少旅行费用,都自觉到最近的商店购买货物或取得服务。
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具备完成上述行为的完整知识。
4.消费者到离他们居住地最近的中心地购买他们所需的货物和服务,他们为此付出的实际价格等于货物的销售价格加上来往的交通费用。
克里斯泰勒认为,在这个理想的平原上,有三个原则支配中心地体系的形成,它们是市场原则、交通原则和行政原则。
在不同的原则支配下,中心地网络呈现不同的结构,而且中心地和服务范围大小的等级顺序有着严格的规定,可排列成有规则的、严密的系列。
1.按照市场原则,低一级的中心地应位于高一级的三个中心地所形成的等边三角形的中央,每一个完整的基本六边形和周围6个基本六边形的1/3,即由三个基本六边形,共同组成了一个较大的六边形。
这正如教材中所说,每一个较大的中心地的服务范围总是低一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的3倍,所以,市场原则下的服务范围系列是:1,3,9,27,81,243,……由于每个中心地包括了低级中心地的所有职能,即高级中心地同时也是低级乃至更低级的中心地,所以,在市场原则下,不同规模中心地出现的等级序列是:1,2,6,18,……(从次高级开始,中心地数目恰好是该级服务范围数与高一级服务范围数之差,也即1,3-1,9-3,27-9,……)2.按照交通原则,低一级的中心地位于联结两个较高等级中心地的交通线的中点,每一个完整的基本六边形和周围6个基本六边形的1/2,即由四个基本六边形,共同组成了一个较大的六边形。
经济地理学--中心地理论
概述中心地理论又称“中心地学说”。
是研究城市空间组织和布局时,探索最优化城镇体系的一种城市区位理论。
中心地理论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初西欧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发展时期,是1933年由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W.Christaller)首先使用的。
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通过对德国南部城市和中心聚落的大量调查研究后提出的,他发现一定区域内的中心地在职能、规模和空间形态分布上具有一定规律性,中心地空间分布形态会受市场、交通和行政三个原则的影响而形成不同的系统。
他探讨了一定区域内城镇等级、规模、数量、职能间关系及其空间结构的规律性,并采用六边形图式对城镇等级与规模关系加以概括。
中心地体系包括:①中心地的数目;②互补区域(即中心地所服务的地区)的数目;③互补区域的半径;④互补区域的面积;⑤提供中心财货种类及其数量;⑥中心地的标准人口数;⑦互补区域的标准人口数等。
中心地理论模式将随人口数、生活习惯、技术等的改变而变化;同时也随人口分布、人口密度的不同,或中心财货价格的差异而表现互补区域大小的不同。
中心地体系可分别根据市场、交通和行政最优原则而形成。
中心地有等级、层次之分,一个较大的中心地市场区总是包含3个比它低一级的市场区,每个较高级的中心地概括了低级中心地的所有职能,并将南德中心地分为七级。
1940年德国学者廖什(A.Lsch)论证并发展了中心地理论,提出生产区位经济景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心地理论在美洲、西北欧各国得到承认,并在居民点网和交通网规划中应用。
1960年在国际地理代表大会和国际城市地理讨论会上得到高度评价。
该理论的局限性主要有:其性质是静止的,没有考虑城市体系的历史发展过程和未来发展趋势;它忽视了那些并非同一个小系统成分的第二级或更低级中心地间,以及同一个小系统中同级居民点间横向职能(功能)联系。
另外,其假设的城镇空间分布及其他条件也都脱离现实。
由于理论以许多假设条件为前提,实际又不可能达到,城镇体系布局就不可能完全依照理论,城镇的规模、数量、距离、比例也不可能是严格的、机械的数学关系。
中心地理论
三、中心地三原则与中心地系统的空间模型
克氏认为中心地的空间分布形态,受市场 因素、交通因素和行政因素的制约,形成 不同的中心地系统空间模型。
(一) 市场原则与中心地系统 1、假设前提
①均质平原:中心地分布的区域为自然条件
和资源相同且均质分布的平原。
②统一交通:具有统一的交通系统,且同一
规模的所有城市,其交通便利程度一致。运 费与距离成正比。
市场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形成原理示意图
市场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
1、一个中心地可提供不同级别的多种商品 (服务)。
2、每个中心地不可能提供所有的商品(服务, 低级商品(服务)在很多中心地都可买到, 而高级商品(服务)只有在少数中心地才提 供。
3、低级中心地和市场区被高一级中心地的市 场区所包括(低一级的中心地分布在高级中 心地服务范围顶点上)。
③距离最近:消费者都利用离自己最近的中心 地,即就近购买,以减少交通费。
④完全竞争:相同的商品和服务在任何一个中 心地价格和质量都相同。平原上货物可以完 全自由地向各方向流动,不受任何关税或非 关税壁垒的限制。
⑤充分服务:供给中心商品的职能,尽量布局 于少数的中心地、并且满足供给所有的空间 (所有居民)的配置形式,不存在未被服务 的空白区。
2、六边形市场区的形成
(1)在假想的均质平原上,以距离最近为 原则,中心地提供商品和服务的服务范围 (市场区)都是一个圆。
(2)如果中心地提供商品和服务的服务范 围(市场区)都是圆,圆与圆之间相切, 3个圆之间将留下了未被服务的空白区, 居住在空白的消费者将得不到供应。
(3)空白区将出现次一级中心地满足消费, 同样不同等级中心地形成
(3)中心地职能——供给中心商品的职能。如:商品零 售、餐饮、医疗、邮政、教育等等。
中心地理论
Thank you!
3.行政原则
按行政原则组织的K=7的系统。在K=7的系统中,六边形的规模 被扩大,以便使周围6个次级中心地完全处于高级中心地的管辖之 下。这样,中心地体系的行政从属关系的界线和供应关系的界线相 吻合。 根据行政原则形成的中心地体系,每七个低级中心地有一个高级中 心地,任何等级的中心地数目为较高等级的7倍(最高等级除外), 即: 1,6,42,294,… 市场区的等级序列则是: l,7,49,343,… 在K=7的系统内,由于其运输系统显示出每位顾客为购买中心性商 品或享受服务所需旅行的平均距离较另两个系统都长,因此,行政 原则下的运输系统被认为是效率最差的一种。
市场原则、交通原则和行政原则共同导致了城市等级体系 (Urban Hierachy)的形成。
克里斯塔勒认为,
• 在开放、便于通行的地区,市场经济的原则可能是主要的; • 在山间盆地地区,客观上与外界隔绝,行政管理更为重要; • 年轻的国家与新开发的地区,交通线对移民来讲是“先锋性” 的工作,交通原则占优势。 克里斯塔勒得出结论: 在三个原则共同作用下,一个地区或国家, 应当形成如下的城市等级体系:A级城市1个,B 级城市2个,C级城市6至12个,D级城市42至54个, E级城市118个。
2.交通原则
B级中心地是沿着交通线分布,次一级中心地位于联接两个高一级中
心地的道路干线上的中点位臵。 在交通原则支配下的六边形网络的方向被改变。高级市场区的边界 仍然通过6个次一级中心地,但次级中心地位于高级中心地市场区边界的 中点,这样它的腹地被分割成两部分,分属两个较高级中心地的腹地内。 而对较高级的中心地来说,除包含一个次级中心地的完整市场区外,还 包括6个次级中心地的市场区的一半,即 包括4个次级市场区,由此形成 K=4的系统。在这个系统内,市场区数量的等级序列是: 1,4,16,64,… 次级市场区的数量以4倍的速度递增。与K=3的系统类似,由于高级 中心地也起低级中心地的功能,在K=4的系统内,中心地数量的等级序列 是: 1, 3, 12, 48,… 依交通原则形成的交通网,因次一级中心地位于联系心地体系被认为是最有可能在现实社会中出现的。
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
在现实世界中,只提供
单一商品的中心地是很少的。
事实上,任何一个中心地,
主了取得聚集经济效应,总
是在想方设法的生产多种商
品,使其商品多元化。由于
商品的种类和档次不同,因
而其形成的市场区(六边形
区域)必然有所不同。
高级货物和低级货物:
高级货物 低级货物
单位占用 高
低
资金
销售范围 大
小
销售价格 高
低
需求频度 低
商品服务范围上限是中心地的某种中心商品 能够到达消费者手中的空间边界。
商品服务范围下限是由中心商品的供给角度 所规定的边界。中心地为供给某种中心商品而 必须达到的该商品的最小限度的需要量,叫做 门槛值或最小必要需求量。下限为中心地内该 最小限度的消费者的空间范围。
(二)理论的假设条件
1、“孤立国”:
这样,各家作坊的实际市场区最终都形成了六边形,而 不是圆形。
这种六边形市场区既消灭了空白区,又最接近圆形,便于 组织中心地与市场区的联系,但使得每个作坊的商品的实际 销售范围都小于最大销售范围。当然只要它仍然大于最小销 售范围,作坊主还是有利可图的。
六边形市场区的形成:
2、供应多种商品和服务
获得其合理的市场区域。
(1)由于中心地的级别与数量之间存在着“金 字塔”形相关关系,因此高级货物只能分布在有限 的城市,而低级货物对应的城市数量很多。
(2)高级中心地控制的范围广,而低能中心地 控制的范围小,所以高级货物的市场区覆盖了低级 货物的市场区。
那么不同级别、同一级别的中心地在空间上是
在多家作坊相互竞争的情况下,这种现象不可能存在下去, 每一家作坊都想把这片空白区纳入到自己的市场区内,这就 促使作坊间的距离缩短(即D<2R),导致各家作坊的最大销 售范围都有一部分相互重叠。
中心地理论
一、中心地理论——六边形服务网格每一个中心地都有一个服务范围,但相邻同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之间的关系怎样?我们可用六边形服务网格来解释:我们假设在一理想化的均质平原上,各种因素都相同,以距离最近为原则,将相同等级的中心地进行“分割”,以几何的方法,分到最后为止,可看出:同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有围绕中心地呈正六边形分布的趋势,中心地位于六边形服务范围的正中间。
以距离最近为原则,每个六边形内的居民寻求消费时,一般选择位于这个六边形内的中心地,而不是其他中心地。
多个相同级别中心地服务范围在空间上的分布构成蜂窝状网格,由多个正六边形组成。
在一个市场区域中,各级中心地服务范围的形态均呈现为六边形,但因各级中心地的门槛人口和服务范围不同,六边形的大小也不相同。
高级中心地服务范围大,彼此相距较远,六边形面积大,数目少;低级中心地服务范围小,彼此距离较近,六边形面积小,数目多。
不管级别的高低,同一级别的六边形之间是相互排斥的,就整个地区而言,中心地及其服务范围如同一个金字塔,塔顶是最高级的中心地,个数最少,而构成塔基的是数量巨大的最低级中心地。
二、中心地理论的应用正六边形服务范围只是一种假想的模式,它是现实生活的一种抽象。
实际上,由于多种原因,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只是或多或少类似于六边形形态。
此外,许多国家和地区已将中心地理论成功地运用来指导区域规划,城市建设和商业网点的布局。
北京是一座历史古城,北京城商业网点的长期发展变化就体现了中心地的思想。
其中同级商业网点的布局,其服务范围大致呈现为正六边形。
指导学生认真读图2.9,分析北京城的旧城内与建国后新建的商业中心布局,说明其满足了中心地理论要求的商业中心布局是合理的。
荷兰人在围海造田得来的圩田上规划居民点时,也成功地应用了中心地理论,但它并没有完全按六边形嵌套的模式来布置,只是接近于六边形。
指导学生认真读图2.10,和北京城的商业网点布局相比较,让学生了解荷兰圩田上设置居民点的情况:政府在圩田上规划的是一个居民点体系,由三个级别组成,级别越高的居民点个数越少,不同级别居民点人口规模不同,需求也不相同,居民点可提供的服务功能也就不同;在安排各级居民点的空间位置时同级居民点之间的距离大致相当,高级别的居民点则布置在较低级别居民点的中间。
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
.
1
一、克里斯泰勒(Walter Christaller)
• 克里斯泰勒,德国经济地理学家;1893~ 1969;1932年获弗莱堡大学哲学博士;
• 1933年出版作为埃尔兰根大学教师出版了 《南部德国的中心地》一书,提出关于城市区 位的中心地学说;
• 20世纪60年代该学说对人文地理学、经济学、 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产生很大影响,欧美地理 学界对它予以很高评价;克氏被推崇为“理论 地理学之父”。
• 日本建设省用中心地理论1969年进行区域规划,全国 设定179个地方生活圈。这些生活圈与行政、购物、 医疗、通勤、上学等日常生活行为的大小和公共设备 的配置相对应,有四个等级的圈域组成,各个圈域具 有不同的中心地,规划出应该整治的设施。
.
14
实例1:德国南部的城市体系
向北东延伸
向南西延伸
.
15
• 中心性:一个地点对围绕它周围地区的相对重要性,或者说它 起的中心职能作用的大小。(C=B1-B2)
• 服务范围:中心地提供的每一种货物或服务的空间范围。其上 限是消费者愿意去一个中心地得到货物或服务的最远距离;其 下限是保持一项中心地职能所必需的最短距离,克氏称之为 “需求门槛距离(Threshold)”。
.
5
初期
中心地形成的初期: 当某一种货物的供应点只 有少数几个圆形的。 各自独立而不相连。
.
6
中期
中心地形成的中期: 在利润的吸引下,不断有新的 供应点出现,原有的服务范围 回因此而缩小。这时,该货物 的供应处于饱和,每个供应点 的服务范围仍是圆形的,彼此 相切的。 各中心地争夺空间而平分。
• 克里斯泰勒认为,中心地空间形态受市场、交通、行 政因素的制约,即在市场原则、交通原则和行政原则 的(修正)影响下的中心地协调空间形态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大,彼此距离 远,六边形数目少; 低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小,彼此距离 近,六边形数目多。 高级中心地覆盖低级中心地,同级独 立不相交,构成层次分明,逐级嵌套 的空间网络系统。
中心地理论核心观点 等级 作用 数目 同级 服务 职能 距离 范围 种类 高 低 大 小 少 多 远 近 大 小 多 少
适用范围:由市 场和市场区域构 成的中心地商品 供给情况。
适用范围:新开 发区,交通过境 地带或聚落呈现 状分布区域。
适用范围:具有 强大统治机构的 时代,或者向社 会主义过境以行 政组织为基础的 社会生活。
理论与实践意义
是地理学由传统的区域描述走向对 空间规律和法则的探讨,首次把演绎 的思维方法引入地理学,研究空间法 则和原理,是现代地理学发展城市地 理学,商业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的理 论基础之一。
指导城镇体系规划,引导城市 聚集区建设,指导商业中心与零 售业布局,指导主体功能区建设 与国土开发,构建新农村建设中 的底层中心系统。
1
概念
2
中心地理论
3
应用
荷兰人的圩田模式 成功地应用了中心 地理论,高级居民 点之间的距离大致 相当,高级别的居 民点布置在较低级 别居民点的中间。
感谢聆听,
请大家批评指正!
中心地理论 假设条件:理想的均质平原
---地形平坦,人口均匀分布,消费水平相同 ---各地交通便利程度一样 ---消费者的需求有最近的中心地提供(距离最 近原则) 从数学角度讲,与某点距离一样各点 的组合应该是什么形状??
1
概念
2
中心地理论
3
应用
理论上讲,中心地的服务范 围都是圆形相切且不重叠, 圆与圆之间就会存在空白区。 这里的消费者如果都选择最 近的供应点来寻求服务的话, 空白区又可以分割成三部分, 分别属于离其最近的供应点。 在理想的均质平原上(假 设前提),同级中心地的 服务范围有围绕中心地呈 正六边形分布的趋势,中 心地位于正六边形的正中 间。
中心地理论
-----克里斯泰勒
XXX XXXX
1
概念
2
中心地理论
3
应用
问题 ??
1.你购买以下商品时通常会选择哪些地方? 食用油、食用盐、米、蔬菜、牙膏、香皂 电视、冰箱、电脑、高档衣服 2.你念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分别在哪些地方?将来 上博或者工作会选择在哪? 3.陕西省的省会城市,地级市,县区它们的数量有什么 特点?
1
概念
2
中心地理论
3
应用
基本概念
1.中心地
指为周围居民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场所。在实际生活中,中心地可以是城市,也可以 是城市内的商业中心等。其划分标准是中心地提供的职能种类和服务范围。 2.中心地的服务范围 指中心地提供货物或服务的作用范围 3.中心地的等级 中心地的等级取决于其能够提供的货物和服务水平。等级高,数量少,服务范围广。 等级低,数量多,服务范围小。中心地等级与中心职能相互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