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中的中心地理论

合集下载

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中心地理论是由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托费尔·威尔采克在20世纪初提出的一个理论,是最早的经济地理学理论之一。

中心地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以城市为中心,随着城市的规模增大,其影响力会越来越大,向周边地区扩散,形成一个中心地带的格局。

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是指城市与周边地区之间的空间组织关系的一种理论。

它认为城市是经济活动的中心,对周边地区产生支配和影响,使其产生一定的空间分布规律。

二、中心地理论的基本内容1、中心地带中心地带是指由城市和周边地区组成的一个空间单元,城市是中心,周边地区是外围,中心地带是中心和外围的一个整体。

城市是中心,扮演着控制、支配周边地区的角色,周边地区是外围,扮演着为城市提供资源、劳动力的角色。

在中心地带里,城市与周边地区之间相互依存、互动关系紧密。

2、中心的经济活动中心的经济活动包括商业、服务、行政管理、文化等。

城市是经济活动的中心,它集中了大量专业化的商业、服务机构。

在中心地带里,城市不断吸引着周边地区的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其聚集,从而扩大了周边地区的经济规模。

3、周边地区的空间组织周边地区是城市的外围,其空间组织主要是面向城市的空间组织和面向自然环境的空间组织两个方面。

面向城市的空间组织是指经济活动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组织,如农业、工业、交通等等;面向自然环境的空间组织则是指自然地理、环境、气候等方面的组织。

4、中心地带的等级结构中心地带的等级结构指的是不同城市规模所形成的等级结构。

即大城市会辐射和控制周围的小城市,而有些小城市则会依赖大城市的支持和影响,形成繁荣的小城市。

中心地理论的提出,对经济地理学及其他相关学科都有深远的影响。

先后出现了德国地理学派、英国地理学派、美国地理学派等,都是将中心地理论和其他知名学派的理论进行融合并发展。

中心地理论阐述了城市的重要性和中心地带的组织特点,并阐明了城市和周边地区的相互依存的关系。

综上所述,中心地理论是经济地理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揭示现代城市与其周边地区之间相互作用及其发展规律的重要理论。

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
二级中心
南京 杭州
苏州 三级中心 无锡 常州 宁波
省级经济中心、交通 本省及周边地区 中心 主要在地市范 制造业 围内
市域内 本城镇和乡村
四级中心
镇江 扬州 南通
五级中心 小城镇
注: 在实际生活中, 1.中心地的服务范围类似正六边形的图形 2.中心地的服务范围有可能发生重叠 3.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大小有变化 4.中心地不一定在其服务范围的正中心
门槛人口
维持一家企业生 存所需的最低人口数 称为门槛人口。 低等级商品, 门槛人口低; 高等级商品, 门槛人口高。 中心等级越高服务范围就越大
中心地理论的基本内容:
①商业中心地:提供货物和服务最便利。 ②六边形大小:表示中心地门槛人口和服务范围大小。 门槛人口:指某一级中心地正常存在的所必需的服务人数 服务范围:是中心地提供货物和服务的作用范围。 中心地的服务范 围一般是呈六边形。 ③中心地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包容关系,即高级中心地包容

答案: 1.200 2.扩大 比较兴旺 顾客人数高于门槛人口,各店均会盈利 3.各店均无利可图 顾客人数低于门槛人口,各店无法同时盈利生存
二读下面某城市医院与卫生所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共有____级医疗服务中心, 较高级的医疗服务点是_____,它有___个; 较低级的医疗服务点是____,它有_____ 2图中较高级的医疗服务点与较低级的医 疗服务点比较,较高级的医疗服务点所能提供 的服务职能比较____,服务范围比较______, 门槛人口的要求也比较________。 3图中各个较低级的医疗服务点之间的距离大致______,较高级的 医疗服务点大致位于较低级医疗服务点的____________。 4图中医疗服务点的分布可以体现_______的思想和规律,并反映 出在应用中心地理论时,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

中心地理论的意义,理论和实践作用,缺陷

中心地理论的意义,理论和实践作用,缺陷

中心地理论的意义,理论和实践作用,缺陷概念:又称“中心地学说”,是研究城市空间组织和布局时,探索最优化城镇体系的一种城市区位理论。

意义:第一.丰富了地理学理论。

克氏的中心地理论是地理学由传统的区域个性描述走向对空间规律和法则探讨的直接推动原因,是现代地理学发展的基础。

把演绎的思维方法引入地理学,研究空间法则和原理,是对地理研究思维方法的一大革命。

第二.是现代人文地理学,尤其是城市地理学开创性成果。

中心地理论是城市地理学和商业地理学的理论基础。

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关于城市等级划分的研究;二是关于都市与农村区域相互作用的研究;三是关于城市内和城市间的社会和经济空间模型的研究;四是关于城市区位和规模,以及职能为媒介的城市时空分布的研究;五是关于零售业和服务业的区位布局、规模和空间模型的研究。

第三.中心地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一。

中心地与市场区域(也可看作为腹地)间的关系,对研究区域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区域规划中,按照中心地理论可合理地布局区域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其它经济和社会职能。

在这方面德国的研究成果和实际经验可值得参考。

第四.具有多方面的应用价值,及我们下面要说的理论和实践的作用。

理论和实践作用:理论作用:城市布局和城镇化的选址依据。

实践作用:这个就是根据理论依据加上实际情况建设城市和商业区。

我们通过例子来具体说明。

例如老师上课给我们讲的北京商业中心的布局,北京城商业网点的发展变化体现了中心地思想。

另外农业生产布局,商业发展中运输成本节约都体现了中心地思想。

在实践中,可以最大化社会福利,但是是有一定的约束的。

缺陷:(1)是静态一般均衡,没有对未来预期(2)许多因子如资源、地形会引起城市区位的变异,使我们对区位论的使用与实际情况发生偏差,造成浪费(3)一个国家和区域内城市体系往往是在一个、几个枢纽中心刺激下经过许多历史时期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者的行为是会发生变化的。

这样为改造城市而产生费用(4)现代消费者行为常常受到广告左右,所以城市商业职能不能取决于它的地理位置,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商家活动本领。

中心地理论概念:

中心地理论概念:

中心地理论概念:是研究城市空间组织和布局时,探索最优化城镇体系的一种城市区位理论。

即假定某个区域的人口分布是均匀的,那么为满足中心性需要,就会形成中心地商业区位的六边形网络。

中心地理论的三原则:市场原则、交通原则、行政原则。

中心地理论的理论作用:(1)引入演绎的思维方法,研究空间法则和原理,带来地理研究思维方法大革命。

(2)该理论是诚实地理学和商业地理学的理论基础。

如城市等级划分、中心地影响区域、中心地之间的关系、中心地地位和规模及空间关系及零售业区位布局等。

(3)中心地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一。

(4)以古典区位论的静态局部均衡理论为基础,探讨了静态一般均衡区位理论,为后来的动态一般区位理论开创了道路。

(5)运用演绎法研究中心地的空间分布模型,把地理学的地域性,综合性与区位理论相结合,使区位理论研究逐渐向地理学领域扩展,并成为现代理论地理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6)建立了系统的城市区位理论,把区位理论的研究对象从农业,工业扩大到城市,并为市场区位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

(7)促进了地理学的计量革命,并对地理学采用系统论,系统分析方法做出了贡献,推动了城市地理,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等研究工作的发展。

总述:在区域规划中,按照中心地理论可合理地布局区域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其它经济和社会职能。

中心地理论的实践作用:总述:在城市体系规划中的应用至今为止,可以说中心地理论是研究城市和城市体系的最完善的理论体系之一。

城市在空间上表现为一定的数量、等级规模和空间分布规律,这一特性与中心地理论相一致。

因此,如何科学地合理地规划区域内不同等级规模的城市以及城市之间的空间关系,中心地理论提供了理论基础。

中心地理论的具体应用:一.中心地理论在商业布局中的应用:(1)人口密度和购买力的地域差异对商业布局的影响:克氏理论一直假定:人口的地域分布是绝对均匀的。

事实上,人口密度的地域差异会影响到商业布局的模式,根据克氏理论:任何一级中心地市场区的大小都取决于其经营商品的限界值。

城市地理学第八章中心地理论

城市地理学第八章中心地理论

3.行政原则
• 在行政作用明显的地区,受行政原则控制,克氏 认为,每个中心地在行政管理上只能从属于一个 高级中心地,不能象市场原则或交通原则那样同 时受两个或三个高一级中心地的影响 • 在K=3和K=4的系统内,除高级中心地自身所辖的 一个次级辖区是完整的外,其余的次级辖区都是 被割裂的,显然,这不便于行政管理。 • 为此,克里斯塔勒提出按行政原则组织的K=7的系 统。
圆形网络
B级市场区都是圆形的,居住在三个圆形相切所形 成的空角里的消费者将得不到供应。
六边形网络
要充分消除 圆与圆之间 的空隙地区, 除正六边形 外,还有等 边三角形和 正方形。相 比之下,六 边形的面积 最接近于圆 的面积。
各级中心与服务半径
级别 服务半径 承担职能 服务种类
B级中心
K级中心
第四节 对中心地学说的发展、验证及评价
一、贝里和加里森对中心地学说的发展 首先,他们增补了中心地学说的假设,即消费者的消 费支出是均质分布的。
其次,他们认为自由竞争将使每个生产者的销售范围 缩减至门槛范围。他们假设一个中心地有几种不同的货 物提供给一个区域,它们(货物)的等级按照其门槛销 售范围从1排到n。第n级货物有最大的门槛需求,即要 有最大的市场区才能维持其存在,它们出现在A级(最 高级)中心地。A级中心地出现的数量取决于对第n级货 物的总需求量。假设在均质平原上有100万人,第n级货 物的需求门槛为20万人,那么最多能出现5个A级中心地。 由于其它货物的门槛都低于第n级货物,A级中心地还将 提供自第n-l级一直到第1级的所有货物。
r
r-1
M、A、K、B
M、A、K
齐全
次齐全
A级中心
M级中心
r-2
r-3

中心地理论名词解释

中心地理论名词解释

中心地理论名词解释中心地理论是由德国经济地理学家克里斯蒂安·戈特利布·冯·弗鲁格斯提出的,他的主要著作是《中心地学》。

中心地理论是一种地理学理论,主要用来研究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关系以及城市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

该理论通过分析城市的空间分布、功能和等级,来解释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以及城市所承担的区域服务和中心功能。

中心地理论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重要概念和定义:1. 中心地:指在特定区域内,具有较高等级和较高级别功能的城市。

中心地通常具有商业、行政、文化等多样化的功能,在经济发展中起到引领和带动作用。

2. 中心地体系:指由多个中心地组成的系统。

中心地之间存在互相依存和互相支持的关系,形成由中心地和其周边地区构成的区域经济发展网络。

3. 中心地等级:指根据城市的规模、功能和影响力等因素,将中心地划分为不同等级。

通常按照中心地人口规模、商业区域面积、经济主导产业等因素来划分等级。

4. 中心地服务:指中心地为其周边地区提供的各种商业和公共服务。

中心地服务包括商业物流、金融服务、教育、医疗等,可以满足周边地区的居民和企业的需求。

5. 中心地影响范围:指中心地对其周边地区产生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影响。

中心地的影响范围通常按照距离、交通网络等因素来界定,影响范围内的地区通常与中心地存在一定的联系和依赖关系。

中心地理论在城市规划和区域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中心地与周边地区的关系,可以帮助政府和规划者合理规划城市和地区的布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同时,中心地理论也为我们认识和理解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提供了理论框架。

城市功能分区中心地理论

城市功能分区中心地理论

第2课时: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功能分区【学习目标】1、了解城市土地利用类型,掌握其分布特征。

2、了解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并理解经济发展水平、交通状况在城市功能分区形成中的重要性。

【自主学习】 一、城市土地利用城市用地通常可划分为。

二、城市功能分区 1、城市功能分区 (1)形成: (2)特点:(1)职能:商业、服务、金融、贸易和信息等。

(2)特点:①经济活动最繁忙;②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 ③建筑物高大稠密; ④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区。

【合作探究】1、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读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市中心距离递减示意图,分析回答:(1) 市中心应为图中A、B、C中的;这里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应为区,因为这里便利,可以最大限度吸引消费者,故租金最(2) 图中B区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是区,因这里比较靠近市中心,既方便购物,又便于上下班。

(3) 图中C区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是区。

(4)图中A、B、C中占地面积最小的是(填字母)。

【总结】城市地价随离市中心的距离增大而,从市中心向外依次形成、、。

2、交通通达度对地租的影响读城市地租等值线分布图(单位:元/平方米),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地租最高峰位于(用字母表示)处,形成的原因是。

(2)图中地租次高峰是处,形成的原因是。

(3)图中A、D、F、G四处按地租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

(4)图中字母代表中心商务区的是,代表外围商业用地的是,代表工业用地的是,代表住宅用地的是。

【总结】交通通达度高,土地价格或地租越;交通通达度,土地价格或地租越。

【针对练习】右图为“某城市内部功能分区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在图中,③区A.是城市的生产中心B.常住居民最多C.内部分区明显 D.环境质量最差2.在②区内,可以布局A.学校、体育馆 B.消防车库、城市雕塑C.政府机关、停车场D.超市、文化馆3.①、④是住宅用地为主的卫星城。

造成它们地价差异的主要因素,并不是A.与市中心的距离 B.自然环境条件 C.基础服务设施 D.交通通达度下图为我国2013年某城市地租水平与人Array口密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4-5题。

中心地理论的原理和应用

中心地理论的原理和应用

中心地理论的原理和应用1. 原理中心地理论是由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托弗·魏变明(Christaller)于1933年提出的地理学理论。

该理论基于一种假设,即人们在购买日常商品和服务时倾向于选择距离更近的地方。

它主要研究城市和乡村地区的商业和经济发展。

中心地理论的原理包括:1.1 中心地(Central Place)中心地是指具有较高水平的商品和服务供给能力,能够满足周边社区的需求的地点。

中心地可以是城市、市镇或村庄等。

在理论中,中心地被认为是一个经济中心,周边地区是其商业辐射范围。

1.2 中心地层次(Central Place Hierarchy)中心地层次是指根据地理位置、功能和规模将中心地分类并排列的等级系统。

根据中心地层次,中心地可以分为几个层次,例如主要中心地、次要中心地和小中心地等。

主要中心地通常面积较大,服务范围广,提供高级商品和服务;而小中心地面积较小,服务范围有限,提供一些基本商品和服务。

1.3 中心地间隔(Central Place Distance)中心地间隔是指中心地之间的距离。

根据中心地理论,中心地间隔有一个固定的最佳距离,也即最适宜的经济半径。

经济半径是指在该距离内,一个中心地能够提供商品和服务满足其周围社区的需求。

超过经济半径的距离内,人们更有可能选择其他更近的中心地。

2. 应用中心地理论在城市规划和经济地理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中心地理论的一些应用领域:2.1 零售业布局规划零售业通常依赖于人们对商品和服务的购买需求。

中心地理论可以帮助零售商确定最佳的店铺布局。

根据中心地理论,零售商可以将主要中心地和次要中心地作为零售店铺的选址依据。

在一个中心地周围的经济半径内,只需要一个主要中心地,这可以确保该中心地的稳定销售并吸引周边顾客。

而在其他中心地间隔内,可以开设一些次要中心地,以便更好地服务周边社区。

2.2 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中心地理论在城市规划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中心地理论》课件

《城市中心地理论》课件

理论意义与价值
城市中心地理论为城市规划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有助于理解城市空间结构、功 能分区和区域发展规律。
该理论有助于解释城市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为政府制定区域发展 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城市中心地理论还可以应用于城市化研究、城市群发展、城市网络结构等方面,对 于推动城市化进程和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规划与设计中的应用
城市空间布局
城市中心地理论为城市规划与设 计提供了理论指导,有助于合理 规划城市空间布局,优化城市功
能分区。
交通规划
依据城市中心地理论,可合理规划 城市交通网络,提高交通运行效率 ,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公共设施布局
在城市规划与设计中,可运用城市 中心地理论指导公共设施的布局, 如商业中心、文化中心等,以满足 市民的生活需求。
中心地的等级
中心地按照等级高低分为全球性中心、国际性中心、国家中心、 区域中心和地方中心等不同层次。
中心地的体系
不同等级的中心地在地域上相互交织,形成一个完整的中心地体系 。
中心地的互动与联系
不同等级的中心地在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存在密切的联系和互 动,共同推动区域发展。
03
城市中心地理论的应用与实 践
01
城市中心地理论为城市治理与管理提供了借鉴,有助于建立健
全的城市管理体制,提高城市治理效率。
公共服务供给
02
运用城市中心地理论,可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提高市民的生活
质量。
城市应急管理
03
Hale Waihona Puke 在城市治理与管理工作中,可借鉴城市中心地理论,建立健全
的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04
城市中心地理论的挑战与展 望

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是由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在研究德

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是由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在研究德
④ 是 接近能源地,交通方便,又在城市下风向 钢铁
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是由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在研究 德国南部城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1、中心地:指为周围居民提供商品和服务的 场所。中心地可以是城市或商业中心。 2、中心地的服务范围表现为以中心地为核 心的正六边形。 3、在理想化的均质平原上,消费者购买商 品和享受服务,一般选择最接近的中心地,中 心地则位于正中。
服务范围
• 出售低级商品和提 供低级服务的商店 • 门槛低 • 中心地等级低 • 服务范围小 • 彼此间的距离近 • 数量多 • 反之 高级中心地 • 服务范围包括低级中心地的服
务范围
中 心 地 理 地理论的应用
(1)城镇等级与数量 城镇等级越高,数量越少;
门槛人口
维持一家企业生 存所需的最低人口数 称为门槛人口。 低等级商品, 门槛人口低; 高等级商品, 门槛人口高。 中心地等级越高 服务范围就越大
服务人口>门槛人口 盈利 服务人口=门槛人口 保本 服务人口<门槛人口 亏本
服务范围
• 把顾客的来源点在图 上,就可以大致画出 商店的服务范围。但 是,这个范围通常不 固定,也没有明确的 界限。
读“某城市规划图” ,图中城市 常年盛行西南风,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中的①②③④四地中,地租最高的是________。 ⑵填表比较规划图中工厂的布置: 地 点 ① ② ③ ④ 地点 企业 是否 合理 判断 理由 应布 置地
化工 厂
商场 自来 水厂
钢铁 是否合理 判断理由 应布置地 厂 ① 否 位于城区河流上游,污染水源 自来水厂 ⑶若从A处修铁路到B处,选A-C-B A-D-B线 不凿隧道,施工方 线、A-D-B线中的哪一条路线经济 ② 是 无污染,位于城市中心和消费市场 商场 便又减少工作量;不穿城区,减 效益和环境效益最好?并说明理由。 少对城市的大气和噪声污染。 ③ 否 位于城市河流下游,水质被污染 化工厂

浅析中心地理论在中国都市圈布局中的实现

浅析中心地理论在中国都市圈布局中的实现

浅析中心地理论在中国都市圈布局中的实现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都市圈之间的竞争越来越集中地表现为城市之间的竞争。

试通过对“中心地理论”核心思想及基本假设进行阐述,同时探讨了“中心地理论”在当前中国都市圈规划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中心地理论;区域规划;城市建设;商业网点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0-0132-02收稿日期:2010-01-28作者简介:郑佳丽(1982-),女,重庆潼南人,硕士研究生,从事法制与经济研究。

中心地理论是研究城市空间组织和布局时,探索最优化城镇体系的一种城市区位理论。

中心地理论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初西欧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发展时期,是1933年由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W.Christaller)在一本探讨南部德国的城市区域空间分布的论著中,通过对城市分布的实际状况进行概括和提炼而提出的。

他发现一定区域内的中心地在职能、规模和空间形态分布上具有一定规律性,中心地空间分布形态会受市场、交通和行政三个原则的影响而形成不同的系统。

他探讨了一定区域内城镇等级、规模、数量、职能间关系及其空间结构的规律性,并采用六边形网络构架对城镇等级与规模关系加以概括。

1940年德国经济学家廖什(ALosch)则继承和发展了这种理论,从而开辟了人文地理数量运动的先河。

但是,中心地理论关于地域运动规律的基本法则是在“均质平面”和“经济人”的基本假设下推导的。

其在实践应用中会产生这种种变形,因此,深刻理解和把握这种变形,对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一、中心地理论(一)德国学者克里斯塔勒在1933年提出了中心地设计理论,其布局有两个出发点:1.市场原则,即中心地市场的等级越高,其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种类就越完备,而低等级中心地仅限于供应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少数商品和服务,等级越低的中心地,向居民提供的商品和服务越有限。

而且在销售每一种商品时,都要以获得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尽可能占有最大的市场销售区域,以满足居民的生产生活消费需要。

中心地理论专题——非常重要

中心地理论专题——非常重要

中心地理论:中心地理论也称作中心地方论,是由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在其重要著作《德国南部的中心地理原理》中提出的。

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是探索“决定城市的数量、规模以及分布的规律是否存在,如果存在,那么又是怎样的规律”这一课题。

(这是我本人的概述,因为这里不算重点,就不详细整理)中心地理论基本概念:1、中心地中心地是周围区域的中心,是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

中心地可以是一个城市,也可以是一个镇或大的居民聚集点,也可以是一个商业或服务业的中心。

2、中心性中心性是指中心地对其周围地区的相对重要程度,也可以理解为中心地发挥中心职能的程度。

中心性可用下式来表示:C=B1-B2式中,C为中心地的中心性;B1为中心地供给和提供商品和服务的总量;B2为中心地为自身供给和提供的商品和服务量。

从上式可知,中心性是指中心地为其周围区域供给和提供商品和服务的总量。

3、货物的供给范围由中心地供给的货物能够到达多么大的范围,即货物的供给范围是理解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的关键。

当消费者到中心地购买货物时,它是指消费者到中心地的移动距离;如果由商店送货的话,是指发送货物的移动距离。

不管哪一种情况,对于双方都有一个经济许可的空间界限,超出这一界限必将带来经济的不合理。

克里斯泰勒将货物供给范围的最大极限称为货物供给范围的上限或外侧界限,供给的商店能够获得正常利润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消费者的范围称为货物的供给下限或内侧界限。

货物的供给下限类似于门槛人口。

门槛人口是指某种中心职能在中心地布局成立的最低限度人口。

但前者是指被供给或服务的范围,是空间距离的概念,而门槛人口是指被供给的人口,是人口数量的概念。

如果货物的供给范围的上限和下限都大的话,说明中心地具有供给高级货物的服务职能,即中心职能高,一般形成的是“高级中心地”;相反,如果两个界限都小,说明中心地的中心职能低,形成的是“低级中心地”。

4、中心地的等级中心地提供的货物和服务有高低等级之分。

中心地理论的意义和它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中心地理论的意义和它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中心地理论的意义和它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城市规划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而中心地理论作为城市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对于理解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以及指导城市规划实践具有深远的意义。

中心地理论是由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在 20 世纪 30 年代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城市的发展和布局是基于一定的等级体系,不同等级的城市在区域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并且相互关联和影响。

中心地理论的意义首先体现在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解城市空间分布规律的框架。

在一个区域内,中心地的分布并非是随机的,而是遵循一定的原则。

例如,高级中心地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种类更多、级别更高,服务范围更广,而低级中心地则相反。

这种等级分明的结构有助于解释为什么一些城市会成为区域的核心,而另一些则相对较小且功能较为单一。

其次,中心地理论对于商业布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它帮助我们确定不同规模和类型的商业设施在城市中的合理位置。

比如,大型购物中心通常会布局在区域的中心位置,因为其服务范围较大,能够吸引来自周边较远距离的消费者;而小型便利店则更多地分布在社区内部,满足居民的日常即时需求。

再者,中心地理论对于交通规划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由于不同等级的中心地之间存在着人员和物资的流动,因此需要合理规划交通网络,以确保高效的运输和连接。

例如,在中心城市与周边城镇之间建设高速公路或快速通道,以加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互动。

在城市规划中,中心地理论的应用十分广泛。

在确定城市的等级结构方面,规划者可以依据中心地理论,明确区域内不同城市的职能和地位。

例如,将一个大城市定位为区域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中心,承担着高层次的服务和管理功能;而周边的中小城市则可以专注于发展特色产业,提供与当地需求相适应的服务。

在功能分区规划中,中心地理论可以帮助合理布局不同的功能区域。

以商业区为例,根据中心地理论,规划者可以在城市的核心区域打造大型商业中心,同时在各个分区设立小型商业节点,形成层次分明的商业网络,满足不同居民的消费需求。

城市中心地理论

城市中心地理论
如果每个供应点的服务范围都是圆形相切却不重叠的话,圆与圆之间就 会存在空白区。这里的消费者如果都选择最近的供应点来寻求服务的话,空白 区又可以分割成三部分,分别属于离其最近的供应点。同时,每个供应点的供 应商为了谋求最大利润,就拼命扩大自己的服务范围,相互瓜分圆与圆之间的 空白区,使供应点在这一地区达到饱和状态。这样,圆形的服务范围就被六边 形的服务范围所替代。形成了六边形服务网格。
1. 你购买以下商品时通常选择哪些地方? ☆ 食用油、食用盐、米、蔬菜、牙膏、香皂 ☆电视、冰箱、电脑、高档衣服 2. 你念小学、初中、高中分别在哪些地方,将来 念大学会选择在哪? 提供服务范围不同
提供服务的种类不同
中心地
如油、盐、酱、醋等人们经常需要的商品,价格低,经营此类 低等级商品的商店彼此距离小,服务范围小,数目多; 而衣帽、手表、彩电等商品,不是经常需求,价格相对较高, 经营此类高等级商品的商店彼此距离大,服务范围大,数目少 。
中心地理论
L/O/G/O
一、中心地的基本概念
1.中心地的概念 中心地是指为周围居民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场所。 在实际生活中,中心地可以是城市,也可以是城市 内的商业中心。 2.中心地的服务范围
服务范围是指中心地提供货物和服务的作用范围。 3.中心地的等级 ①划分依据:提供职能种类的多少和中心地的服务范围。 ②划分:职能种类少,服务范围小为低级中心地。职能 种类多,服务范围大的为高级中心地。


例如:我国现有直辖市4个,地级市275个,县级市381个。 2002年我国人口超过200万的城市13个,人口100万~200万 的城市27个,人口50~100万的53个,人口20~50万的218个, 人口20万以下的352个。
2.中心地的服务范围:

城市规划-中心地

城市规划-中心地

三.中心地理论
自主学习P34,回答下列问题:
1. 什么是中心地?中心地的等级是根据什么 提出来的?
在实际生活中中心地可以是城市,也可以是城 市内的商业中心或者提供商品和服务的企业。
2. 什么是中心地的服务范围? 3. 什么是中心地门槛?如何理解?
服务人数低于门槛:中心地难以正常运行 服务人数高于门槛:中心地能获得一定的利润
为什么研究? 六边形的嵌套规律客观存在 3.应用: 区域规划 城市建设 商业网点的布局 城市规划中哪里能用到 ?
边学边练读“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图”,回答下 列问题。京津冀都市圈按照“8+2”的模式制订:包括北京、
天津两个直辖市和河北省的石家庄、秦皇岛、唐山、廊坊、保定、 沧州、张家口、承德八市。 (1)北京。
工业 住宅
工业 住宅

读“某城市规划图”,图中城市常年盛行西南风,回答下列问题。
钢铁厂、自来水厂、商 场、化工厂 分别布置在①—④,应 如何布局?说明理由
地点 ①
理由
自来水厂
位于河流上游,水质好

③ ④
商场
化工厂 钢铁厂
无污染,位于市中心和消费市场
位于河流下游;位于城市下风向
接近能源地,交通方便,又在城 市下风向
陆地 ① ② ③ ④ 海洋 河流
24.下列关于上海市从中心区到外环以外房价变化规律 及影响因素对应正确的是 A.逐渐降低——交通因素B.逐渐升高—— C.逐渐升高——人口密度D.逐渐降低——
内环以内 日期 7.28 ~ 8.4 ~ 8.3 8.10 住 宅 均 32 569 32 521 价 日期 8.11 ~ 8.18 ~ 8.17 8.24 住 宅 均 32 521 32 386 价

城市规划的理论和方法

城市规划的理论和方法

城市规划的理论和方法城市规划是指以城市为研究对象,以现代城市发展为目标,运用一系列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城市空间布局、城市功能配置的科学规划过程。

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需要应用一些理论和方法来指导工作,从而使城市能够更好地发展和运行。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城市规划理论和方法。

1.空间组织理论:空间组织理论主要关注城市空间的组织形式和结构,以及城市内部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

其中较为重要的理论是中心地理论、层次化理论和空间选择理论等。

中心地理论认为,城市具有各种功能中心,如商业中心、政府中心、文化中心等,这些中心向周边地区辐射影响,形成中心和辐射地区之间的层次结构关系。

层次化理论认为,城市由多个层次构成,每个层次拥有不同的功能和服务。

城市按照层级递进的方式进行发展,上一层次提供下一层次所需要的服务和设施。

空间选择理论主要研究人们选择不同地点进行居住和工作的动因,从而影响城市空间布局。

这一理论强调个体的选择行为会受到各种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的影响。

2.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关注的是城市发展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的协调。

这一理论认为,城市的发展应该是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和环境保护三者之间的平衡。

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了一些方法,如生态城市、低碳城市和循环经济等。

生态城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规划,最大程度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低碳城市则是指减少城市碳排放,提倡低碳生活方式和低碳交通。

循环经济则是通过物质和能源的循环利用,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减少浪费。

3.技术手段和方法: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将地理数据与电子地图相结合的技术,可以对城市进行各种数据分析和空间分析。

城市交通仿真是通过计算机模型对城市交通流进行模拟和分析,可以帮助规划者了解交通拥堵和瓶颈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可视化技术可以将城市规划方案以三维模型或虚拟实境的形式展示出来,使规划者和公众更直观地了解规划方案的布局和效果。

风险评估是对规划方案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估,包括自然灾害风险、环境污染风险和社会经济风险等,以减少风险和提高城市的抵抗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中心性
◆概念:中心性是指就中心地的周围地区而言, 中心地的相对重要性。也可理解为中心地发挥中心职 能的程度。 ◆测度:中心性一般可用下式表示: C = B1-B2 式中:C——中心地的中心性; B1——中心地供给商品和服务的总量; B2——中心地供给自身商品和服务的数量。
3. 商品的供给范围
P1
反映商品价格和消费 量的需求曲线变化
F
反映交通费和距 离的变化关系
(a)
Q
Q
(b)
K
P2
反映购买价格(商品 价格与交通费之和) 与距离的关系
反映购买量和距 离的变化关系
(c)
K
(d)
K
图 4.4 交通与消费者的空间需求关系
3.零售业间的竞争
关于区位空间竞争的认识 竞争者之间是集中还是分散与企业的经营种类 和市场的特性等有关 同业与不同业种间的竞争,均表现为联合与集
研究的命题
• “决定城市的数量、规模以及分布的规律是 否存在,如果存在,那么又是怎样的规 律” 。 • 聚落分布呈三角形,市场区域呈六边形的中 心地空间组织结构。 • 中心地空间分布形态,受市场因素、交通因 素和行政因素的制约,形成不同的中心地系 统空间模型。 这些命题是否成立?
二、基本概念
1. 中心性及中心商品
第四章 商业和服务业区位论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零售业区位论 服务业区位论
第一节 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一、中心地理论形成的背景 二、基本概念 三、中心地三原则与中心地系统的空间模型 四、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的意义和存在的 问题
图4.1 沃尔特•克里斯塔勒
(资料来源:Haggett P .Geography: A Modern Synthesis. Revised Third Edition. New York: Harper& Row Publishers, Inc,1983.369 )
• 中心地:是为周围地域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地方,又 称为服务中心,一般在区域的中心。可以指城市、 居民点、商业或服务业中心。中心地有大有小, 大者如都市贸易中心,小者如路边小店。在中心地, 中心商品有剩余。中心地必须拥有合理的服务范围 即市场区位问题,克里斯塔勒用几何方法推导出中 心地在正常情况下位于正六边形市场区域中央。 • 中心商品:是指在少数中心地生产和供给,在多数 的地点消费的商品。
4. 中心地的等级
(1).中心地等级划分及特征
能够提供高级商品或服务的中心地为高级中心
地,只能提供低级商品或服务的为低级中心地。
(2).不同等级中心地之间的关系 中心地级别越高,数量越少,上限越大,有高 级职能(包括低级职能);反之亦然。 乡镇 县城 地级市 省会城市
油条早点摊
一般餐馆
高级饭店
三、中心地三原则与中心地系统的空间模型
贝利划分法
(二)中心商业区的内部结构
1、霍伍德、博伊斯的核心-边缘结构
图4.6中心商业区的核心-边缘模式
(一)市场原则与中心地系统
(二)交通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 (三)行政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 (四)三原则适合的条件
(一) 市场原则与中心地系统
克里斯塔勒认为在市场原则基础上形 成的中心地的空间均衡是中心地系统的基 础。
1.基本前提
第一,均质平原:中心地分布的区域为 自然条件和资源相同且均匀分布的平原。 人口均匀分布,且居民的收入和需求以及 消费方式都相同。中心地在区域内的任何 地方都可布局。

中心地理论又称中心地点论, 或中心地方论,或中地理论。德国地理 学家克里斯塔勒提出的,在《德国南部 的中心地——关于具有城市职能聚落的 分布与发展规律的经济地理学研究》 (中译本《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中, 系统地建立起了对地理学具有重大影响 的中心地理论。其基本内容是关于一定 区域或国家内城市、城市职能、城市规 模及空间结构的学说, “等级—规模 学说”,因而又被称之为“城市区位 论”。 中心地理论涉及一些基本概念。
(二) 存在的问题
(1)只重视商品供给范围的上限分析,缺 乏对供给下限的详细分析。
(2)K值在一个系统中固定不变。
(3)把消费者看作 “经济人”,认为其首 先是利用离自己最近的中心地。 (4)忽视了集聚利益。 (5)没有研究需求增加、交通发展和人口
移动带来的中心地系统的变化。
第二节 零售业区位论

1 000 2 000 4 000 10 000 30 000 100 000 500 000

3 500 11 000 35 000 100 000 350 000 1 000 000 3 500 000

(二)交通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
1.特点 各个中心地布局在两个比自己高一级
的中心地的交通线的中点。因此,如果同
一级的中心地间铺设一条交通线,那么在
这条交通线上布局着比它等级低的所有中
心地。
图4.6 交通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
2.中心地市场区之间的关系
各等级中心地 的市区的数量: 1,4,16,64,256…, 按4的倍数递增, 因此,交通原则形 成的中心地系统也 称 K=4 中 心 地 系 统 。
3.中心地之间的数量 各中心商品能够到达消费者手 中的空间边界,即商品服务 范围上限。从理论上说,为 市场区域的边界。
中心地 中心商品
服务半径
• 门槛收入 指一个企业为了维持经营活动,所必 须赚取的最低收入。 • 门槛距离 维持某一级中心地存在的必需的最 小腹地距离。
• 商品圈(销售圈)与商阀 ①商品圈:就是位居中心地的生产者能够将其商品或服务 扩展的最大范围,即他们获利的最大市场区域。 ②商阀(threshold):是维持一个生产者的商品或服务运 作(经营)所需的最小数量或范围。商阀的人口数为维持 一个生产者不赔钱的最低限度顾客数量。 当达到平衡时,市场趋于=商品圈=商阀
外围商业区
主要商业街 近邻商业街 孤立商店群
侧重零 售业位 置与特 征划分
市中心级(CBD) 区域中心级
传统购物街型空间 城市干道型空间 郊区新带状型空间 高速路沿线型空间
汽车街 印刷区 娱乐区 输入品市场 家具区 医疗中心
社区中心级 近邻中心级
呈同心圆分布的零售业空间类型 呈带状分布的零售业空间类型 专业化空间
图4.8
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的发展
(资料来源:Allen, Unwin . Systematic Geography. London: Brian Knapp,1986.459 )
四、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一) 理论和现实意义
(1) 引入演绎的思维方法,研究空间法则 和原理,带来地理研究思维方法大革命。 (2) 中心地理论是城市地理学和商业地理 学的理论基础。 (3) 中心地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理论 基础之一。
2.空间距离和交通条件
消费者的购买量随着距零售区位的距离增加在减少,当该距
离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因交通费太大,购买量就变为零。 需求空间曲线的空间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城市内部零售 区位空间的结构。如果需求空间曲线变化平缓,表示零售区 位具有极强的空间集聚性 ;相反,如果需求空间曲线变化很 陡,表示零售区位趋于分散。 交通条件对零售区位的作用可通过交通费用的变化来表示。
聚趋势
4.地价的作用
交通便捷性、空间的关联性和周边环境的满意 度影响区位地价。
不同类型的零售业所能支付的地价能力是决定
其区位选择的重要因子。
图4.5 地价与零售业区位关系
二、零售业区位模型
零售业空间类型划分
中心商业区的内部结构
(一)零售业空间类型划分
中心商业区
普劳德福特 划分法
按3的倍数递增。
6.市场原则中心地系统的特点
中心地具有等级性,且各级的中心地 与中心职能相对应。 中心地按照一定的规则分布,三个中 心地构成的三角形的重心是低一级中心地 布局的区位点。 各等级间的中心地数量、距离和市场 区域面积呈几何数变化。
表4.1 市场原理基础上的中心地及其服务范围
中心地 等级 中心 地数 服务 区数 服务半 径/km 服务范 围/km2 提供商 品的种 类数 中心地 的人口 数 服务区人 口数
(四)三原则适合的条件
市场原则适用于由市场及其市场区域构成的 中世纪的中心地的商品供给。 交通原则适用于如19世纪交通大发展时期, 以及新开拓的殖民地国家、新开发区、交通过境 地带或聚落呈线状分布区域。在文化水平高、工 业人口多(人口密度高)的区域,交通原则比市
场原则的作用大。
行政原则比较适用于具有强大统治机 构的绝对主义 时代,或者像社会主义国家以行政组织为基础的社会 生活。
一、影响零售业区位决策的因素 二、零售业区位模型 三、零售引力模型
一、影响零售业区位决策的因素
消费市场状况
空间距离和交通条件
零售业间的竞争
地价的作用
1.消费市场状况
消费者指向。即零售业区位与人口的分布密度
呈比例。 消费者收入。收入的差异主要表示在市场区域 的总购买力和收入等级间产生的购买行为模型 的差异上。这种差异产生的结果是对零售区位 的类型、数量和规模要求不同。
行政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
2.中心地市场区之间的关系
各级中心地市 场区域数量关系: 1,7,49,343,…
以7的倍数增加。因 此,行政原则形成 的中心地系统也称 为K=7系统。
3.中心地之间的数量关系 各级中心地数 量关系为:
1,6,42,294,… 。 从区域内次级中心 地开始,中心地数 量按7的倍数递增。
M A K B G P L
合计
486 162 54 18 6 2 1
729
729 243 81 27 9 3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