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难病例讨论-颌骨中心性血管瘤
口腔医学中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口腔医学中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影像学表现肿瘤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能在人体的各个部位形成。
在口腔颌面部也会出现不同类型的肿瘤。
了解这些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对于口腔医生来说至关重要,能够帮助其做出准确的诊断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介绍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常见影像学表现。
1. 牙源性肿瘤牙源性肿瘤是指起源于牙源组织的肿瘤。
常见的牙源性肿瘤有鳞状细胞瘤、颌骨干细胞瘤和牙源性乳头状瘤等。
在影像学上,牙源性肿瘤通常呈现为颌骨的溶骨性破坏,边界清晰,可见囊性或实性结构。
鳞状细胞瘤通常呈现为颌骨的溶骨性破坏,可见囊性骨质内充满软组织密度影响,还可出现骨膜反应。
颌骨干细胞瘤常呈现为颌骨局限性密度增高灶,边界清晰,有时可见囊变区域。
牙源性乳头状瘤则呈现为牙根周围造成的骨质破坏,外形呈分叶状。
2. 上皮源性肿瘤上皮源性肿瘤是指起源于口腔黏膜和皮肤上皮的肿瘤。
常见的上皮源性肿瘤有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和黏液囊肿。
鳞状细胞癌在影像学上常表现为颌骨骨质的溶骨性破坏,可见软组织密度影响。
基底细胞癌通常表现为颌骨局限性骨质破坏,但相比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对骨质的破坏相对较小。
黏液囊肿则呈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囊性结构,边界清晰。
3. 肉瘤和淋巴瘤肉瘤和淋巴瘤也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肿瘤类型。
肉瘤可分为纤维肉瘤、腺样肉瘤和肌肉肉瘤等。
在影像学上,肉瘤通常表现为颌骨弥漫性的溶骨性破坏,边界不清晰。
而淋巴瘤则呈现为颌骨的局限性骨质增生或破坏,可见颌骨边缘的硬化带。
4. 囊肿和囊实性肿块囊肿和囊实性肿块在口腔颌面部也较为常见。
常见的囊肿有颌骨囊肿、腺样囊肿和鳞状上皮囊肿等。
颌骨囊肿在影像学上呈现为圆形或卵圆形的低密度结构,边界清晰。
而腺样囊肿常呈现为颌骨的囊性破坏,可见不规则的囊壁,有时囊壁还会有钙化。
鳞状上皮囊肿则表现为软组织密度或略高于软组织密度的囊实性病变。
5. 血管性肿瘤血管性肿瘤包括血管瘤和血管肉瘤。
血管瘤通常表现为颌骨的局限性骨质增生,边界清晰。
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36例观察论文
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36例观察【摘要】目的: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疗效观察,方法:采用平阳霉素对36例口腔颌面血管瘤行周围压迫,腔内注射。
结果:36例全部治愈,结论:平阳霉素治疗血管瘤具有安全,可行,治愈高。
【关键词】平阳霉素;血管瘤;口腔颌面部【中图分类号】r73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302-01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是口腔科常见疾病,属先天性良性肿瘤或血管畸形,占全身血管瘤的60%,因周界不清,部位特殊,手术治疗不彻底及易复发。
2000年以来我科采用平阳霉素行血管瘤内注射,治疗颌面部血管瘤3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共36例如患者,男20例,女16例,年龄最小5岁,最大62岁,平均24岁,病变部位唇部6例,颊部5例,舌部3例,腮腺区6例,颧面部12例,颌下区4例,血管瘤面积最大者4×3cm 最小者0.5×1cm,瘤体直径小于3cm者13例。
1.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确诊后,行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检查,拍胸片,排除禁忌症方可治疗,位于面部,颌部,腮腺咬肌区血管瘤,治疗前用一粗铁丝,弯成稍大于瘤体的环绕圈,位于唇部的用唇夹,舌部用舌钳,或合适血管钳,夹持阻断瘤体与周围组织之间的血流,用平阳霉素8mg溶于2%利多卡因4ml备用,按1cm×1cm注射0.5ml计算剂量,成人不超过8mg,儿童每次不超过2 mg.常规消毒,由助手先阻断瘤体血流,用5号针头,采用边推进边回抽有血后边注射,扇形注射的方法,使药液均匀分布于瘤体中,对大面积者,可采用分点注射,拔针压迫针眼10分钟以上,阻断瘤体血流10—30分钟,密切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注射后局部肿胀明显,一般5—7天消退,2—3周后复诊,并复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肝功能,拍胸片,一次治疗未能完全消退者间隔3周后重复注射。
1.3 疗效标准治愈:瘤体完全消失,皮色正常,无功能异常,随访一年未多发。
颌下肿物查因病例讨论(1)
中医诊断依据
• 四诊:低热,右颌下局部隆起,大小约 5×6cm,触之疼痛,质地硬,活动度欠佳, 局部肤温升高、肤色稍红 。咳嗽,痰多, 声嘶,少许鼻塞流涕。舌红,苔白腻,指 纹淡滞于风关。
• 中医诊断:1.痰火核(风热痰毒 ) 2.咳嗽(痰热壅肺)
• 本病因外感六淫邪毒,侵入肌肤,邪毒流注于经 脉,与内蕴之痰湿交结,致使营卫不和,邪郁化 热,气血凝滞,经脉阻遏而成痰毒。发于颈部者, 多因风热、风温之邪侵袭所致。
• 目前辨证属于风热痰毒:有鼻塞流涕、咳嗽等风 热症状,淋巴结明显肿大,质地坚硬、固定,推 之不移,压之作痛。伴发热,纳呆,便秘。 证候:乃因外感风热,邪毒化热入里,与痰邪互 结,瘀滞经脉,故淋巴结肿大明显,质坚压痛, 推之不移。邪热内盛,正邪分争则发热。
• 开始予牛蒡解肌汤加减。后咳嗽症状明显,改予 三拗汤+牛蒡解肌汤加减。
查体
• 右颌下肿物大小约5×6cm,触之疼痛,质 地硬,活动度欠佳,局部肤温升高、肤色 稍红,余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咽充血 (++),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双肺呼吸 音粗,可闻及少许干罗音,偶可闻及大中 水泡音。心脏听诊未见异常。腹平软,无 压痛、反跳痛,肝肋下1.5cm可及,质软边 清,无压痛,脾肋下未及。
• 血沉:73mm/H,CRP:35.20mg/L。 ASO:正常。 • 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1:80,抗结核抗体(TB):阴性。 • 肝功正常,生化7项:BUN:1.65mmol/L,
TCO2:21.2mmol/L,Na+:135mmol/L, K+:5.68mmol/L。 • 尿常规:PRO:1+。29日复查尿常规正常。大便常规 正常。
诊断。
入院后主要检查结果
1例下颌骨中心性血管瘤诊治分析
1例下颌骨中心性血管瘤的诊治分析颌骨中心性血管瘤是指发生在颌骨内的血管瘤。
此病极为少见,但其危害巨大,常常引起大出血,。
我科收治1例右下颌骨中心性血管瘤的患者,因术前诊断为牙龈瘤及颌骨骨髓炎而导致术中大出血引起低血容量性休克。
现报告如下:1 病例摘要:患者刘某某,女, 31岁,农民,住院号509787,因右下后牙区间断性牙龈出血半月余收入院。
患者曾于5年前,在我院行牙龈瘤切除术,术后病理为肉芽肿性牙龈瘤。
近来发现原术区肿胀,右下后牙区频繁出血,出血量较多。
因突然再次出血急来诊,给予对症处理,血止后以“牙龈瘤”收入院。
2 体检:患者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生命体征平稳。
专科情况:右下颌部肿胀,触之质韧,张口ⅰ°受限。
47(fdi)远中及颊侧牙龈肿胀,呈瘤样增生,探之易出血。
曲面断层片示右下颌角处骨质破坏。
术前诊断为1、牙龈瘤 2、下颌骨骨髓炎(右)3 治疗过程: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术前准备,在全麻下行手术治疗,手术过程中术区大量出血,呈泉涌状,出血量约2000ml,遂紧急给予配血、输血约3000ml,因短时间失血较多,血压一度低至60/40mmhg,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
遂请血管外科医生协助给予压迫一侧颈总动脉,拔除47并切除47后方隆起瘤样组织,探查见下方下颌骨骨质破坏,给予填塞可吸收纱布、明胶海绵等止血材料,缝合切口后血止,带管转入重症监护病房。
病情稳定后转回我科,组织全院会诊,制定介入治疗方案,患者及家属感体质虚弱,并对我院的治疗方案存有异议,要求去上级医院诊治,遂办理出院手续并协助转院。
4 讨论4.1 血管瘤来源于残余的胚胎或血管细胞,属于先天畸形的良性血管瘤,。
口腔颌面部是血管瘤的好发部位,但发生于颌骨的中心性血管瘤却极少见,此病危害极大,常在夜间突发大出血,引起低血容量休克,危及生命。
4.2 颌骨中央性血管瘤常表现为不明原因的反复牙龈出血并且发生在相同部位,患者血象分析又非血液性疾病所致,故应警惕不明原因的牙疼,牙龈出血,特别是反复夜间出血的病史和牙齿进行性松动的病例[1] ,以免造成漏诊或误诊。
口腔颌面部高血运疾病介入治疗的效果评价
2 结 果 表1 1 0例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栓塞后 即刻疗效
栓塞治疗 的病例作 回顾性小结. 并经 2年以上 的追 踪随访 , 观察其栓塞效果 . 1 0 例病例 中, 颌骨中心性 血管瘤 3 例, 口腔颌面部血管畸形 5例 , 口腔颌面 部高血运肿瘤 2 例. 导管为 5 F双管端孔导管 , 0 . 0 3 5
减少术 中出血 , 又能彻底 的切除病变部位 , 最重要 的是还可很大程度上保 留重要的组织器官, 不丧失
其 功 能.
1 材 料 与 方 法
毕压迫腹股沟穿刺处并制动 1 2 h . 对动静脉畸形和 神经纤维瘤的患者均在栓塞术后 1 d 手术. 对高流 速 的静脉畸形 ,采用明胶海绵或无水 乙醇栓塞后 ,
第2 9卷 第 1 1 期( 上)
2 0 1 3年 1 1月
赤 峰 学 院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
J o u na r l o f C h i f e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 )
右 侧 股动 脉插 管 , 先行 患侧 靶动 脉 数字 减 影血 管 造 影 ,明确 瘤 体 的供 血 动 脉 和有 无 颅 内外 血 管 吻 合
表 2 1 0例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栓塞后 2 年 后疗效
后, 将导管超选择性插人瘤体 的
时对 肿瘤 的供 血动 脉进行 栓塞 ,阻断 肿 瘤供 血 , 使
Vo 1 . 2 9N o . 1 1 N O V . 2 0 1 3
口腔颌面部高血运疾病介入治疗 的效果评价
张永春 , 马鹏 飞, 王志强 , 宋 荣 学
拔牙患者抢救记录讨论
拔牙患者抢救记录讨论拔牙后出血是拔牙的并发症之一,但拔牙后大出血较为少见。
我科门诊遇到一例拔牙后大出血至休克,经及时抢救与护理,转危为安,现汇报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女,二十岁,于外地牙科诊所拔除右下后牙后,拔牙创面见“大量鲜红色血液涌出”,紧急给予“拔牙创口填塞棉球”后,出血停止。
患者36小时后就诊我科门诊,取出拔牙创口填塞棉球后,出血,呈喷射状约400ml,测血压80每40mmHg,脉搏108次每分,立即给予局部压迫止血、口腔内电动吸引器吸引、吸氧、输液治疗等抢救后,未见明显岀血;生命征平稳后给予摄下颌骨CT平扫+三维重建以及曲面体层片。
阅片认为“右下颌骨中心性血管瘤可能”,拟急诊全麻下行“下颌骨部分切除+重建板坚强内固定术”,术程顺利。
术后给予抗炎、止血、支持等治疗,手术创面愈合好,于术后九天出院。
2.抢救2.1拔牙创面局部压迫止血患者就诊我科门诊时,取出拔牙创口填塞棉球后出血,呈“喷射状”,立即纱布压迫局部。
虽然按压时仍不断血液涌出,但医务人员仍要保持镇静,用力纱布持续加压局部,同时安慰患者,使其克服恐惧心理,然后根据出血原因和情况给予相应处理。
2.2预防呼吸道阻塞因“喷射状”出血,出血量大,嘱患者头侧一边,及时使用电动吸引器吸引。
一方面利于纱布压迫到局部出血点,同时预防误吸误咽引起呼吸道不通畅以至窒息。
虽然综合治疗台有吸引管,但仅用于连接吸唾器,一旦大出血,吸唾器容易被血块堵塞,所以务必用电动吸引器吸引。
2.3注意患者的全身情况注意血压脉搏变化,及时给予吸氧,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输入平衡液等补充血容量,并备输血。
调整体位达水平位。
3.结果经过30分钟抢救,未见明显出血,血压110每70mmHg,脉搏86次每分,口唇转红润。
专人护送CT检查,诊断:右侧下頜骨中心血管瘤可能。
急诊全麻下行“下颌骨部分切除+重建板坚强内固定术”,术后转病房。
4.体会颌骨中心性血管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不易被早期发现,常具有发病急、症状重、潜在危险性高的特点,且常被其他症状所掩盖,隐匿性较强,易被忽视。
上颌骨囊肿一例病历讨论
鉴别诊断:
①上颌骨骨髓炎:X线示上颌骨骨质破坏,边界不清,现在 边界清楚,双侧下颌下,颏下未扪及肿大淋巴结。故可排 除。
②成釉细胞瘤:骨质破环为弧形切迹,单房或多房低密度影, 有乒乓球感,常有牙松动, X线示:24-26牙根尖部有阴 影,边界清楚,周围有高密度板影显示。故可排除。
患者左侧上后牙咬物不适10余年于5月前发现左侧磨牙区上颌骨肿物咬硬物及触及疼痛无自发痛无麻木感无功能异常后发现肿物渐进性肿大影响进食2019年2月于外院行ct检查提示
上颌骨囊肿一例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口腔科
患者xxx,女,16岁,在校学生。
主诉:发现左侧面部肿物5月余。 现病史:患者左侧上后牙咬物不适10余年,于5月前发现左
可扪及乒乓球样感,黏膜无破溃,无麻木;双侧腮腺分泌
正常,腮腺导管口无红肿;口腔卫生可;伸舌居中,舌活 动度及功能正常,双侧下颌下,颏下未扪及肿大淋巴结。
辅助检查:
2019-7 x-ray:24根方见异位的25,26/27牙根吸收,27根 尖孔疑似开放状态。
2019-7 cbct:24-26上颌骨肿物,可见异位25位于24腭侧, 肿物卵圆形,界清,直径约2.3cmX2.7cm,颊舌侧骨板尚 连续。26,27牙根吸收。
X片:
诊疗计划:
1.完善三大常规、生化全套、出凝血功能,血型,传染病及 术前心肺功能评估、胸片、心电图等检;
2.排除相关手术禁忌征,限期手术,拟行“左侧上颌骨病损 切除术+埋伏牙拔除术+牙龈成形术”。
3.术后抗感染支持治疗。 4.根据病理报告再制定后期治疗及义齿修复计划。
个人史:否认吸烟饮酒史,疫水接触史,否认冶游史。 婚育史:无。
颌骨动脉瘤性骨囊肿2例报导及文献复习
颌骨动脉瘤性骨囊肿2例报导及文献复习动脉瘤性骨囊肿被归类为假囊肿,它不具有上皮衬里,是骨的一种溶骨性良性病变,椎骨、长骨受累很常见,颌骨受累极少见[1]。
1942年Jaffe 和Lichtenstein首次报道改型囊肿的特点并给予命名[2]。
国内1983年才有报道,约占口腔颌面部囊肿的0.23%[3]。
鉴于该病罕见,临床上常有侵袭性等特点,现将我科最近十年之间收治并经病理确诊的2例报导如下,并进行有关文献复习。
病例1(病案号:16791):患者男性,18岁。
右上颌部无痛性肿块渐增大半年。
现病史:患者因右上后牙疼痛而拔除之,但拔牙创口迁延不愈且自拔牙创内有肿物长出而在当地医院就诊行肿物取活检,HE切片和免疫组化检查提示考虑:有上颌骨肉瘤,CT检查报告:有上颌骨骨肉瘤。
临床专科检查:右上颌部稍隆起,启口度正常。
肿瘤呈红褐色,前界达右上尖牙近中,后界达右上第二磨牙远中,颊侧达右上龈颊沟底,腭侧近腭中缝,肿物表面无溃破,中等硬度,无压痛。
X线检查:右上颌窦外下壁及部分颧骨缺如,局部可见软组织影突向窦内。
临床诊断:右上颌骨恶性肿瘤。
入院后排除手术禁忌症,在全麻下行“右上颌骨切除+右肩胛舌骨肌上清扫+右下颌升支转移修复上颌骨缺损术,”手术顺利。
肉眼见标本:上颌骨骨皮质菲薄,瘤体内有大量血性液体,质软,呈红褐色。
术后病理诊断:(病理号890061)(右上颌骨)倾向动脉瘤性骨囊肿。
术后预防术创感染治愈出院。
随访至今,患者身体健康无复发。
病例2(病历号24137)男性,13岁。
右下颌后牙龈无痛性肿块伴反复出血十余天而入院。
临床检查:86、87周围牙龈肿胀明显,呈暗红色,质软,易出血,86、87牙间隙增宽,牙龈乳头增生红肿,松动三度且上下浮动明显。
X线检查(片号29917)右下后牙区牙槽突吸收,破坏86、87齿槽骨。
86、87悬浮,牙齿分开,根端区骨密度降低,内侧可见软组织肿胀影。
临床诊断:86、87牙龈瘤。
入院后排除手术禁忌症在局麻下行“右下牙龈瘤切除术”,术中拔除86、87,自拔牙窝内出现泵样出血,立即用碘仿砂条压迫止血,因出血较多只切取部分肿物送病检。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和脉管畸形治疗指南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和脉管畸形治疗指南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脉管性疾病学组根据脉管性疾病的细胞生物学特点,Mulliken和Glowacki…于1982年提出将其明确区分为血管瘤(hemangioma)和脉管畸形(vascularmalformations)两大类,这一观点目前已被国内外广泛接受。
血管瘤和血管畸形是2种性质不同的病变,具有完全不同的临床表现、病程和转归拉圳。
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治疗方法有多种”引,各有优缺点。
经过4次全国性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和脉管畸形治疗研讨会,对血管瘤治疗的适应证,淋巴管畸形、微静脉畸形、静脉畸形和动静脉畸形各种治疗方法的选择及其疗效等已初步达成共识。
在卫生部和中华口腔医学会有关领导支持下,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有关专家,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并参照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制订了口腔颌面部脉管性疾病治疗指南,以期对我国脉管性疾病的治疗起到指导作用。
现代医学的发展Et新月异,新理论、新观点、新的诊断技术和新的治疗方法会不断出现,本指南将根据最新的临床医学证据和科研成果,定期进行修改和更新。
一、血管瘤的治疗1.随访观察和积极治疗:血管瘤是良性、能够自行消退的真性肿瘤,自然病程经历增殖期、消退期和消退完成期3期。
非增殖期血管瘤的处理原则为随访观察(waitandsee)一J,其他情况下则需早期干预治疗,其理由有:(1)血管瘤虽然一般以点状病损开始,但其自然病程有2个快速增长过程(分别是出生后l~2个月和4~5个月),期间病变迅速发展,病损的危害性具有不可预测性,如果能尽早干预,有可能阻止其进入快速增长期,从而遏止巨大血管瘤的发生;(2)血管瘤对儿童的影响不尽相同,其中后果最为严重的是累及咽喉和气管的血管瘤,如果不积极采用激光或气管切开术等治疗,患儿会因气道阻塞而导致呼吸困难甚至死亡;(3)眼部等重要部通讯作者:郑家伟,20001l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下颌骨疾病诊断与治疗
解析
B.血液病,建议尽快进行骨穿
解析:下颌骨病变临床若考虑血液病的诊断,应该 首先请血液科医生会诊,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指标化 验检查。排除血液病后才可以进行口腔颌面外科的 专科诊断与治疗。
解析
C 下颌骨中心性血管瘤,建议血管造影 解析:颌骨中心性血管瘤的好发年龄为10岁左右的 儿童,最重要的征象提示为全景片上显示下颌管的 增粗。CT的囊性破坏没有特别的诊断意义,但可清 楚显示病变范围,下颌管的扩大得以进一步显示; MRI扫描上,下颌骨病变区的骨髓在T1和T2加权像上 均为低信号,表明下颌骨内的高血循病变。造影同 时常行相应的栓塞治疗。
边缘多围绕高密度的骨反应线,可见牙根的不规则
吸收和齿槽骨的吸收。
解析
C.根尖周囊肿 解析:根尖周囊肿(亦称根尖囊肿),是最为常见的 颌骨囊肿之一,属感染性囊肿。临床常伴有牙齿的 松动或扣痛等症状。对于范围较小的根尖周囊肿, 一般采用口内牙片检查即可,病变位于病灶牙的牙 根方、呈边缘光滑的类圆形单囊性低密度阴影;如 出现感染,可见骨质的吸收和硬化表现;病灶牙本 身极少出现牙根的吸收。约有60%的病变出现在上
解析
C.节段截骨术 解析:从颌骨巨大囊性病变的根治力度上来说截骨 术是最佳的选择方案,但也是创伤最大的治疗手段, 即便同期或二期骨修复亦伴有外形破坏、功能影响 等风险,而且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因此,对于 未经过治疗的下颌骨巨大囊性病变,截骨术应慎重 选择。
实践提示
颌骨囊肿的发生率高于全身骨骼内囊肿的 发生率。传统的治疗手段包括摘除术、刮除术 和切除术。但始终存在治疗不足或治疗过度的 争议。
全景片提示:病变呈巨大单囊型骨质破坏,病变范
围从乙状切迹后下方至同侧第二前磨牙远中。下颌
体已有骨皮质破坏,磨牙后区见第三磨牙埋伏阻生。
颌骨中心性血管瘤
颌骨中心性血管瘤源于颌骨中央的海绵状骨组织内的血管内皮细胞。 按组织学形态可分为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和蔓状血管瘤。 临床多为毛细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两种混合型;其组织学结构特点为
海绵状窦腔与毛细血管网混合组成。 蔓状血管瘤中有较大的动脉血输入。
• 发病率较低,多见于下颌骨中心部,可侵 及升支。
影像学表现: •下颌角及下颌骨升支 •肿瘤膨胀性生长,颌骨膨大,皮质变薄。 •呈低密度囊变区,边缘常不规整呈半月形 切迹,周围包绕一层致密的骨带。 •其内常见间隔呈多房状,为主要诊断依据 •少数可呈蜂窝状或单房状。 •CT、MR增强病灶实性部分明显强化。
病理诊断:(左下颌骨)成釉细胞瘤
颌骨骨化性纤维瘤
• 病灶呈不均匀囊状透光区,内可见无数细小的骨 隔自病灶中心向周围放射。
• CT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
MRI表现
•T1WI病灶为低信号,部分病灶内含有脂肪 呈高信号。
•T2WI呈非常高信号,病灶内存在低信号纤 维隔。
•增强后病灶明显强化。
侵袭性血管瘤病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本病发生率低,局部活检或拔牙可导致致 命出血。
•发生于上颌骨者多累及同侧的上颌窦、筛 窦、眶下壁及鼻腔等。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谢谢• 源自T及MRI增强扫描对诊断帮助较大。
成釉细胞瘤
• 又称造釉细胞瘤或齿釉细胞瘤,是上皮性 牙源性颌骨肿瘤,为最常见的牙源性良性 肿瘤。
• 本病多见于青壮年,男性略多于女性。 • 多发生于下颌骨,大多数在磨牙区和升支 • 肿瘤生长较缓慢,增大时可引起颌面骨变
形,肿块按之有乒乓球感,病区可见牙齿 松动、移位或脱落。
• 是颌骨比较常见的良性肿瘤,起源性颌骨 内成骨性纤维组织。
下颌骨良性肿瘤的一则病案
下颌骨良性肿瘤的一则病案*导读:下颌骨纤维瘤为一种较为多见的发于下颌骨的分化良好的纤维结缔组织的良性肿瘤。
多见于年青人,孤立性,大多数毫米至数厘米,无疼痛。
……下颌骨纤维瘤为一种较为多见的发于下颌骨的分化良好的纤维结缔组织的良性肿瘤。
多见于年青人,孤立性,大多数毫米至数厘米,无疼痛。
病案:姓名王某性别男年龄 25右下颌部无痛性隆起已8月余。
患者于91年2月初经旁人无意中发现右下颌肿大,无痛,未引起重视,也未作任何治疗。
以后继续肿大,引起面颌部明显畸形。
体检:两侧面颌部明显不对称,右侧下颌体及角部骨质明显膨隆,肤色正常,颌骨肿块质硬、无压痛及乒乓球样感觉。
口内可见肿块,颊侧高,咬合平面,舌侧牙槽部也隆起。
牙无移位及叩击痛,下唇无麻木感觉,缺牙。
除两侧舌根部叶状乳头稍充血外,余无异常。
参阅X线检查报告,摄片至今已经2月,建议重拍下颌骨全景片。
诊断:1.下颌骨多房性良性肿瘤,性质待查。
2.缺牙。
3.舌叶状乳头炎,双侧。
处理:1.Vit B610mg 3/d 2.注意口腔卫生 3.下颌骨X线摄片检查复诊时经下颌骨X线摄片检查显示右下颌骨体及升支有2.5×6.5cm密度减低,呈分隔多囊状稀疏区,边缘向外膨胀,骨皮质变薄,肿瘤区牙根吸收。
根据病史与颌骨骨质破坏情况,应考虑为造釉细胞瘤或颌骨多房性良性肿瘤。
建议手术治疗。
术前检查:右下颌骨体及角部骨质膨大,X线显示骨质破坏及多囊性阴影,骨皮质变薄,肿瘤区牙根吸收。
初步诊断为下颌骨造釉细胞瘤。
入院后于12月2日在中麻下行右下颌骨截除,立即自体髂骨植骨术。
手术经过顺利,创口I期愈合。
下颌外形满意。
术后病理诊断为下颌骨纤维瘤,粘液性变。
医嘱:1.出院后软食 2~3周。
2.半年后门诊复查、决定拆除下颌骨缘固定钛钢板。
1992-6-15 患者因右下颌骨纤维瘤粘液性变,于去年12月2日行右侧下颌骨截除、自体髂骨游离植骨术,同年12月18日出院迄今已6月。
检查植骨外形满意,摄右下颌骨X线片检查。
口腔颌面外科病房的病例讨论
口腔颌面外科病房的病例讨论
首先,我们可以从病例的临床表现和病史入手。
临床表现可能
包括疼痛、肿胀、出血、感染等症状,病史则包括患者的个人信息、既往病史、家族病史等。
这有助于医生们全面了解病情的发展和可
能的诱因。
其次,我们可以讨论影像学检查的结果。
口腔颌面外科疾病通
常需要进行X光、CT、MRI等影像学检查,以帮助医生们了解病变
的位置、大小、范围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通过影像学检查的讨论,可以更好地制定手术方案或其他治疗方案。
接着,我们可以讨论治疗方案。
口腔颌面外科疾病的治疗方案
可能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射治疗等。
医生们可以就不同的
治疗方案进行讨论,包括各自的优劣势、风险和预后,以便确定最
佳的治疗方案。
此外,还可以讨论手术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并发症以及如何应对。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可能面临出血、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医生
们可以就如何预防并发症、及时处理并发症等进行讨论,以确保手
术的安全性和成功性。
最后,我们还可以讨论术后的康复和随访计划。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的康复非常重要,医生们可以就术后的护理、饮食、注意事项等进行讨论,同时制定好随访计划,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或复发情况。
总之,口腔颌面外科病例讨论涉及到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案、手术风险、术后康复等多个方面,医生们需要全面、深入地讨论,以确保患者能够得到最佳的治疗和护理。
口腔疑难病例讨论范文
口腔疑难病例讨论范文
口腔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中有些病例是存在着诊断和治疗难度的。
以下是一例口腔疑难病例的讨论范文:
患者基本情况:
性别:男。
年龄:48岁。
主要症状:右侧颌部肿胀,疼痛。
检查结果:
口腔外观正常,颌骨右侧有一肿胀病变,表面光滑,质软,无压痛,
长径约2.5 cm。
口腔内镜检查正常,颈部淋巴结无明显肿大。
口腔X线检查显示颌骨右侧有一肿胀病变,边缘清晰,无骨质破坏。
初步诊断:
口腔肿瘤(颌骨)。
讨论:
口腔颌骨肿瘤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而对于该患者的情况而言,考虑到
其颌骨右侧有一肿胀病变,初步排除了一些常见的口腔疾病,例如牙周炎、口腔溃疡等。
口腔内镜检查无异常,这一结果说明该患者并没有口腔内部
的问题,从而使缩小了疾病可能性的范围。
同时,患者口腔X线检查显示
颌骨右侧有一肿胀病变,边缘清晰,无骨质破坏,这也说明了该患者颌骨的问题,并且病变与骨质有一定的关系。
治疗建议:
口腔颌骨肿瘤治疗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一般有手术治疗、放疗和化疗等方式。
针对该患者,建议进行实验室检查和细胞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
同时,应该制定详细的治疗方案,包括治疗的方法、起始剂量、疗程、药物副作用预防等问题,以保证治疗的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针对口腔颌骨肿瘤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肿瘤的性质和治疗手段的效果,确保治疗的成功率和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以增加治愈的机会。
表皮看不见的血管瘤好治吗
表皮看不见的血管瘤好治吗
一、表皮看不见的血管瘤好治吗二、治疗血管瘤要注意什么三、长了血管瘤能晒太阳吗
表皮看不见的血管瘤好治吗1、表皮看不见的血管瘤好治吗
血管瘤不好治疗,但还是可以治愈的。
如果实在以前,是没有办法治愈的。
现如今的医疗技术水平比较发达,所以治疗血管瘤自然不成问题。
治疗血管瘤一般采取手术治疗法、冷冻疗法、放射疗法、激光照射等,可以比较快的控制住病情不恶化。
血管瘤越早发现越早治疗,治疗所花费的时间就越短。
如果开始治疗的时候就已经是中晚期,那么就需要不断进行手术,对身体的伤害也比较大。
2、血管瘤是怎么形成的
血管瘤是由组织分化异常引起的,是可以通过医疗手段来治愈的。
血管瘤本身是良性肿瘤,但如果不及时治疗,情况会逐渐恶化。
就需要通过不断的放射治疗来改善和控制病情不恶化,放射治疗对身体的伤害比较大。
还可以通过手术切除、激光照射以及冷冻疗法来帮助治疗血管瘤,一般是可以治愈的。
血管瘤患者可以放掉100-200毫升的血液,来帮助进行治疗。
3、血管瘤不治疗可以吗
血管瘤不治疗是不可以的,如果是症状比较轻的话没有关系,如果症状比较严重的话建议可以适当的吃一些药物或者是经过手术治疗,这样很容易就康复了。
一般有血管瘤的都是婴儿,所以在孩子出生之后需要及时检查孩子的身体。
孕妇在怀孕过程中也要注意经常做孕检,这样才能够及时发现孩子的身体状况,以便尽快做出应对之策,对孕妇的身体也会比。
导管栓塞术在治疗颌骨中枢性血管瘤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1 . 般资料 1一
塞后 不愿手 术 ,2 个月后 又出血 ,接受 手术治疗 ,本组 术 中出血少 , 手术顺利 。
3讨 论
下颌骨 中枢性 血管瘤 为 良性肿瘤 ,临床发病 少见 ,早期症 状体征 不明显 ,隐蔽性 强 ,具有潜在 危险Ⅲ 。本文档4 例病例 ,均因牙龈 出血
一
我 院从2 1年 1 至2 I年 5 共 收治颌骨 中枢性 血管瘤 4 ,其 00 月 01 f l 例 中男患者 1 ,女患者3 ,平均年龄 (6 ±35 例 例 1. .)岁 ,所有 患者均 因 5 牙龈 出血就诊 口腔科 ,出血量 在30 30 L, X线平片检查 ,患侧下 0- 5m
结 论 下颌 骨 中枢性 血 管瘤 , 临床 少 见,隐 蔽性 大 ,采用导 管栓 塞术 治疗 下领 骨 中枢 性 血 管瘤 ,手术 效 果 良好 ,是 非 常有效 的 治疗 手段 。 【 关键 词】 导 管栓 塞术 ;颌 骨 中枢性 血 管瘤 ;临床应 用 中 图分类 号 :R3 . 7 98 文献 标识 码 :B 文章 编号 ;17- 14 (02 1- 6 1 0 6 1 8 9 2 1) 0 0 5- 2
c e tea yfl we yatlg u tm elrnpa tt nJ. h moh rp ol db uoo o ss c lt slnai [] o e a o Le k mi,0 62 ()13 -5 8 u e a2 0 ,09 :5 31 3 . [] F ye ,r c 5 e lrSP i eHM,ereR,t 1 h oeo ih d s hrp n P ac e . er l fhg ・o eteay aT
a d se c l r s u n t e m a a e n fT c l m ai n n n t m el e c e i h n g me to — e 1 lg a t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178例临床分析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178例临床分析
陈宇;丁学强;王安训;陈丹;朱李军
【期刊名称】《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年(卷),期】2004(025)0z1
【摘要】[目的]总结口腔颌面部血管瘤临床资料,以提高其诊断治疗水平.[方法]收集1998年1月~200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178例血管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8例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患者中,162例行手术治疗,均未发生麻醉意外,肿瘤治愈107例,基本治愈26例,好转23例,无效5例,死亡1例.其它16例自愿放弃治疗.[结论]手术治疗是血管瘤治疗的有效手段,但对于面部大面积的血管瘤,颌骨中心性血管瘤及蔓状血管瘤的治疗较困难,仍没有较理想的方法治疗.
【总页数】3页(P206-208)
【作者】陈宇;丁学强;王安训;陈丹;朱李军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附属一院口腔科,广东,广州,510080;中山大学附属一院口腔科,广东,广州,510080;中山大学附属一院口腔科,广东,广州,510080;中山大学附属一院口腔科,广东,广州,510080;中山大学附属一院口腔科,广东,广州,51008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6.83
【相关文献】
1.阳霉素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临床分析 [J], 李兵
2.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临床分析 [J], 彭晓鹏
3.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激光治疗130例临床分析 [J], 曾勇
4.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46例临床分析 [J], 许俊
5.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临床分析 [J], 李冬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诊治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诊治
杨益华;傅其宏
【期刊名称】《科技通报》
【年(卷),期】1999(15)2
【摘要】血管瘤是一常见的良性肿瘤,口腔颌面部的血管瘤约占全身血管瘤的60%左右.本文对210例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讨论,认为:头面部深层组织内的血管瘤可应用DSA技术进行定位诊断;对能一次切除者,首选手术治疗;对一些难治型的血管瘤应采用综合治疗,DSA栓塞术对治疗大型血管瘤有较好的疗效;对颌骨血管瘤手术治疗是最有效的手段.
【总页数】3页(P152-154)
【关键词】血管瘤;口腔颌面部肿瘤;诊断;治疗;DSA
【作者】杨益华;傅其宏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市椒江中医院口腔科;浙江大学附属一院口腔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9.81;R732.2
【相关文献】
1.《血管瘤患儿简易护理手册》在小儿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治疗中的应用 [J], 吕志玲
2.家庭护理干预对门诊治疗小儿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效果影响的研究 [J], 刘世华;肖雅玲;石绍南
3.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成像及DSA在口腔颌面部血管瘤诊治中的应用研究 [J], 姜晓钟
4.口腔颌面部多发性淋巴血管瘤合并下颌骨中枢性血管瘤1例报告 [J], 张万泉
5.家庭护理干预对门诊治疗小儿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效果影响的研究 [J], 刘世华;肖雅玲;石绍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RI表现
T1WI病灶为低信号,部分病灶内含有脂肪呈高信号
T2WI呈非常高信号,病灶内存在低信号纤维隔 增强后病灶明显强化
诊断与鉴别诊断
本病发生率低,局部活检或拔牙可导致致命出血。 CT及MRI增强扫描对诊断帮助较大。
成釉细胞瘤
又称造釉细胞瘤或齿釉细胞瘤,是上皮性牙源性颌骨肿瘤,为最常见的牙源性 良性肿瘤。 本病多见于青壮年,男性略多于女性。 多发生于下颌骨,大多数在磨牙区和升支
肿瘤生长较缓慢,增大时可引起颌面骨变形,肿块按之有乒乓球感,病区可见 牙齿松动、移位或脱落。
影像学表现:
下颌角及下颌骨升支
肿瘤膨胀性生长,颌骨膨大,皮质变薄。 呈低密度囊新诗区,边缘常不规整呈半月形切迹,周围包绕一层致密的骨 带。 其内常见间隔呈多房状,为主要诊断依据 少数可呈蜂窝状或单房状。 CT、MR增强病灶实性部分明显强化。
颌骨中心性血管瘤源于颌骨中央的海绵状骨组织内的血管内皮细胞。 按组织学形态可分为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和蔓状血管瘤。 临床多为毛细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两种混合型;其组织学结构特点为海绵状 窦腔与毛细血管网混合组成。 蔓状血管瘤中有较大的动脉血输入。
发病率较低,多见于下颌骨中心部,可侵及升支。
临床多数在20岁左右出现症状。
疑难病例讨论
临床资料
患者,女,13岁 病史:发现右下颌骨肿大膨隆10月,无疼痛不适,无下唇偏斜、麻木,无皮表 破溃、流脓,无畏冷发热。 体检:右下颌骨肿大膨隆,触及肿物2cmX2cm,质中,张口度3.5cm,右下颌 双尖牙区前庭沟浅,局部膨隆。
手术记录
行右下颌骨肿物扩大切除术+ 左髂骨取骨下颌骨重建术
病理诊断:(右上颌骨)骨化性纤维瘤
病理诊断:(左下颌骨)成釉细胞瘤
颌骨骨化性纤维瘤
是颌骨比较常见的良性肿瘤,起源性颌骨内成骨性纤维组织。
常见于青年人,女性多于男性。
多发单发,常见于下颌骨。 病变生长缓慢,颌面部无痛性肿块和不对称畸形,咬合不良。
影像学表现:
颌骨膨胀性骨质破坏,骨皮质膨胀变薄。
含纤维组织较多者,呈类圆形境界清楚透亮区,有粗大的分隔。 含骨组织较多者较致密,内见不规则团块状钙化或骨化。 增强扫描可有强化。
表现为颌骨缓慢生长的无痛性肿块,可造成面部畸形。 患区牙齿反复自发性出血,牙齿可发生松动、移位,拔牙则产生严重出血。
影像表现
X线表现:
颌骨局限性膨大,呈囊状密度减低区
其内可见网格或蜂窝状结构 其内可见放射状骨隔自病灶中心向周围辐射。
CT表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病变区颌骨膨大,局部骨皮质变薄,骨小梁消失。
病灶呈不均匀囊状透光区,内可见无数细小的骨隔自病灶中心向周围放射。 CT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
术中探及右下3-6齿区域下颌骨骨面膨隆,表现呈虫蚀样破坏,局部渗血明显。
您的诊断?
A 成釉细胞瘤 B 骨化性纤维瘤 C 巨细胞瘤 D 中心性血管瘤 E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病理诊断:(右下颌骨)符合中心性血管瘤
术后一周行X线摄片复查
颌骨中心性血管瘤 (mandibular hemangio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