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的胜任力研究综述
胜任力研究综述与展望
胜任力研究综述与展望胜任力是指一个人在特定岗位上能够胜任工作所需的能力和素质。
它是个体在工作中取得成功所必需的核心能力,也是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重要因素。
胜任力研究与展望是对胜任力概念、构成要素、测量工具以及影响因素等进行综述和探讨的过程。
本文将从概念界定、胜任力构成要素、测量工具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未来胜任力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一、胜任力的概念界定胜任力是指个体根据岗位要求所具备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能够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
胜任力包括专业知识、技术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多个方面。
在不同的岗位和工作环境中,胜任力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
二、胜任力的构成要素胜任力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方面。
知识是指个体通过学习和经验积累所获得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技能是指个体在实际工作中所具备的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
态度是指个体对工作的态度和价值观,包括职业道德、工作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等。
三、胜任力的测量工具有多种方法和工具可用于测量胜任力。
常用的测量工具包括能力测试、行为面试、能力模型评估和360度反馈等。
能力测试通过考核个体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评估其在特定任务中的表现水平。
行为面试通过与个体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评估其在实际工作中所展现的能力和素质。
能力模型评估通过构建胜任力模型,评估个体在不同维度上的能力水平。
360度反馈通过多方评价,包括上级、同事和下属的观察和评价,全面了解个体的胜任力水平。
四、胜任力的影响因素个体的胜任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个体的教育背景和专业知识对胜任力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教育背景和专业知识的积累能够提高个体在特定领域的胜任力。
其次,工作经验和实践能力对胜任力的提升也有重要影响。
通过实际工作中的实践和经验积累,个体能够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挑战和问题。
另外,个体的个性特征和态度也会影响其胜任力。
例如,积极向上的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提高个体的胜任力水平。
国内外关于胜任力模型的研究综述的论文
写一篇国内外关于胜任力模型的研究综述的论文,600字
胁任力模型一直都是商业领域的热门话题,因为它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人员,并有效地提高绩效。
这一概念已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以提供更有效的雇员招聘、培训和管理。
因此,许多学者都在国内外认真研究胜任力模型。
本文将就近年来的研究国内外情况进行综述,以探讨胜任力模型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首先,国内学者一直致力于通过系统分析和调查研究来研究胜任力模型,并将其应用于企业实践中。
譬如,2017年,张洁
等研究者提出了结合系统动力学的人口科学方法,探究和理解胜任力模型的内在机制,并分析了该模型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此外,2019年,王春革等研究者利用文献资料分析,提出了
一种基于KM框架的胜任力模型,以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和职业承诺水平。
而在国外,学者们一直忙于探究胜任力模型的实际应用。
比如,2019年,Gábor和Nikoletta等研究者对来自匈牙利大公司的
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已建立的胜任力模型在提高员工绩效方面表现出色。
同时,在2018年,卢芹等研究者采用比较
研究、案例研究和文献分析等方法,发现企业通过开展胜任力模型的实践,能够更好地增强核心竞争力,促进组织高效率发展。
综上所述,国内外的学者都在努力探究胜任力模型的有效性和实施方法,并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推动企业绩效水平的提升。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胜任力模型可以作为企业管理
的重要工具,为管理者提供有效的帮助,从而提高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增强组织的绩效水平,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
国内外教师胜任力研究综述
国内外教师胜任力研究综述1.国外教师胜任力研究综述国外教师胜任力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中学校长协会构建了用于指导选拔和职业发展工作的中小学校长胜任特征指标体系。
1971年,莫斯指出教师具有的胜任力被认为是把教师区别于其他职业的那些胜任特征。
Dineke E.H.提出,教师胜任力是指教师的人格特征、知识和在不同教学背景下所需要的教学技巧及教学态度的综合,提出教师胜任力是教师个体所具备的,与实施成功教学有关的一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价值观。
Singh 提出教学工作中富有成效的教师应具备15种最基本的品质。
1989年,Foster 提出成功教师和优秀教师应具备8种素质特征。
20世纪90年代初,英国国家教育评价中心制定了学校管理者胜任力模型,其中包含12个特质。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独立学校协会通过调查构建包含15个胜任特征在内的教师胜任力多因素模型结构,用以指导教师发展。
随后在90年代末,澳大利亚国家教学委员会开发设计了教师胜任力框架。
Hart与Ryans为了对教师的胜任力水平进行测评,编制了区分教师行为特征的量表。
Dineke E.H 提出教师胜任力是指教师的人格特征、知识和在不同教学背景下所需要的教学技巧及教学态度的综合。
综上所述,国外对于教师胜任力的研究起步较早,涵盖了学校管理者和普通教师群体,构建了不同类型和不同内容的模型结构,通过测评编制了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行为量表,研究较为成熟,对于指导和促进教师胜任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国内教师胜任力研究综述综观国内研究,在《地方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一文中,作者探讨了教学胜任力对于培养地方高校青年教师有着重要的影响,以4个维度(教学知识、教学实践、教学动机、教学特质)共24项指标构建了地方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
《小学职初教师教学胜任力提升策略探析—以重庆大学城第一小学为例》一文中,作者从教师胜任力的内涵与意义为出发点,描述了教学胜任力对于职初教师专业发展、建设优质师资队伍以及学校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依据专业知识和技能、个性特质、专业价值观三个层面提出了具体的教学胜任力提升策略。
胜任力研究综述
2020年第19卷第14期胜任力研究综述□袁浩镛【内容摘要】自20世纪70年代胜任力提出后,关于胜任力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各种研究就成为全球的热点。
本文通过文献综述研究,对国内外关于胜任力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和分析。
通过基于胜任力的现有文献研究提出了一些方向和看法,为相关的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胜任力;人力资源;文献综述【基金项目】本文为云南省教育厅课题“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高职院校教师发展研究”(编号:2019J0293)成果。
【作者简介】袁浩镛,男,云南旅游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一、国外胜任力研究综述国外关于胜任力的研究最早是美国,随后很多国家对“胜任力”也开始了探索,并推广应用,建立了一系列测量胜任力的标准,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专家和学者把研究“胜任力”当作潮流。
美国哈佛大学戴维·麦克尔(David MeClelland)[1]早在1973年就对胜任力进行研究,还结合人力资源的特点进行了科学界定,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一个新观点和研究的新视野,是胜任力模型研究的开端;1978年克莱姆在自己出版的《职务胜任力测评》对胜任力进行的阐述,为接下来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依据,为提升胜任力素质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推动了胜任力更进一步的发展;格伦·福克斯和迪安·泰勒(Dean Taylor and Glen Fox)认为企业发展的一项重大问题和任务是招聘和选拔有能力员工,企业会提前研究所招聘员工的岗位职位和职责具备的条件,研究不同的岗位需要什么样的员工;查理·鲍伊兹(Richard Boyatzis)将员工的胜任力表达为是“一个人的潜在特性”。
他认为一个人的工作能力是一种内在的素质,这可能是一种专业、能力或者动机。
鲍伊兹研究了12个行业的公共事业和私营企业岗位现状,找到共2 000名管理人员包括的51个管理职位进行了岗位的胜任特征分析,归纳出管理人员胜任特征的通用能力指标;斯班瑟(Spnece)对不同岗位的200多种职业进行胜任特征研究,找到360多种行为特征和岗位需求,研究发现岗位中的优秀业绩,通常是一组具体的胜任力,按照一种特殊形式的组合和归纳;Rifkin&Fineman对胜任力的研究很透彻,接受美国17家研究人力资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的公司邀请,对这些公司的人力资源进行归纳总结,开发了管理人员胜任特征模型,这种模型通用于每个公司的宏观管理;Virtance对一些企业的员工进行了岗位的胜任力需求探讨,通过对每个岗位进行研究和测定找到适合岗位的相关指标,对不同的岗位胜任力特征提出不一样的胜任力特征模型,极大地丰富了胜任力研究的理论。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胜任力研究综述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胜任力研究综述[摘要] 人力资源是21世纪企业的战略资源,是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和经营管理的核心力量。
近几年,胜任力研究已经成为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研究的热点话题。
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胜任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因此,研究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胜任力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关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胜任力的相关研究,指出其中不足,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者;胜任力一、国内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胜任力研究综述1. 国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胜任力研究综述国外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胜任力研究起步较早,取得了很多成果,比较有影响力的成果有:Lawson对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关键胜任力进行了研究,通过对70位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调查发现:目标管理、功能与组织领导、影响力管理、商业知识及人力资源的技能等是人力资源管理者的核心技能[1]。
Ullrich等人开展了有12 689位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参加的人力资源胜任力研究,结果表明,参加者感觉在商业知识(Business Knowledge,包括财务能力、战略能力、技术能力等)、人力资源实施(Delivery of HR,包括人事、人才开发、考核、奖励、组织计划、沟通等人力资源活动)与变革管理(Management of Change,包括创意、解决问题、革新和转型、关系影响、角色影响等)方面证明其胜任力的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好像更有效[2]。
在此基础上,Wilhelm提出包含商业胜任力(Business Competence)、人力资源管理技巧胜任力(HRM Craft Competence)和变革管理胜任力(Change Management Competence)3个构面的人力资源专业人员胜任力模型[3]。
人力资源管理协会(SHRM)将领导能力、管理、职能与个人人力资源胜任力作为人力资源专业人员获取成功的核心胜任力[4]。
胜任力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一、前言胜任力的研究和实践起源于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有学者投入到胜任力特征的探究和模型的构建中来。
我国最早在上世纪90年代引入了胜任力模型,后经我国学者研究努力,在对国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充分结合我国国情,对该理论在人员招聘领域也有了初步的探究,为进一步的发展奠定了研究基础。
二、国外相关研究成果胜任力,在国外常常又被译为competency。
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对于胜任力以及模型建立和应用日臻成熟。
现今大家认可的胜任力定义,最早起源于戴维·麦克利兰(David McClelland)博士(1973)为美国国务院设计的甄选驻外联络官的项目中的应用。
在该项目中他将心理学和管理学相结合,认为绩效优者拥有某些特有的知识与行为使得他获得更高的工作成就,因此将胜任力定义为与工作绩效或生活中其他重要成果直接相似或相联系的知识、技能、特质和动机。
在研究中他发展了确定胜任力的一些关键的方法和和理论,如“行为事件访谈法”(BEI)。
戴维·杜波依斯(David Dubois)(1993)将胜任力定义为是一个人在其工作岗位上获得出色成绩的潜在特征。
提出了绩优者的胜任力特征,主要包括6个方面:目标和行动管理、领导、人力资源管理、指导下级技能、其他、特殊知识。
莱尔·斯宾塞(Lyle Spencer)(1994)和麦克利兰对胜任力做了全面定义。
能够明确卓越绩效者和平庸者可准确测量的个体特征。
他们创建了冰山模型来形象的说明,包括了五个层次:知识、技能、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
冰山上的技巧和知识是显性部分,而冰山下的部分为隐性部分。
而对于胜任力模型的建立和应用,最早始于1970年McBer和美国管理协会(AMA)进行了一次胜任力项目研究,该研究旨在比较一般绩效这和绩优者的行为,以此来找出管理者成功的五个重要能力特征:专业知识、心智成熟度、企业家成熟度、人际间成熟度、在职成熟度这五个关键能力特征,只有专业知识是优秀管理者和一般管理者都有的。
国内外教师胜任力研究比较及思考
国内外教师胜任力研究比较及思考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国内外教师胜任力研究的现状、差异及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教师胜任力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教育质量和培养优秀人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教师胜任力的研究背景进行梳理,分析国内外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接着,通过对比国内外教师胜任力研究的异同,揭示出国内外研究在理论基础、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差异。
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国内外教师胜任力研究差异背后的社会文化、教育政策、教育环境等影响因素。
结合国内外研究的优势与不足,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我国教师胜任力的提升和教育质量的改进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国内外教师胜任力研究概述在国内外教育领域中,教师胜任力研究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重要课题。
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旨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进而提高教育质量。
在国内,教师胜任力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教师专业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教师胜任力的问题。
国内研究主要聚焦于教师胜任力的内涵、结构、评价标准以及提升策略等方面。
例如,有研究者提出了包括专业知识、教学技能、情感态度等在内的教师胜任力模型,并设计了相应的评价工具。
同时,国内研究还注重结合具体学科和地域特点,探讨不同背景下教师胜任力的特殊要求和发展路径。
相比之下,国外对教师胜任力的研究起步较早,且研究内容更为丰富多样。
国外学者不仅关注教师胜任力的基本构成和评价标准,还深入探讨了教师胜任力与教师职业发展、教育质量提升等方面的关系。
国外研究还注重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通过大量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揭示教师胜任力与教师绩效、学生学业成就之间的内在联系。
这些研究成果为国外教育改革的推进和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通过国内外教师胜任力研究的比较可以看出,尽管起步时间和研究重点存在差异,但双方都在积极探索适合自身教育背景和发展需求的教师胜任力理论和实践。
国内外关于胜任力模型研究的综述_刘福成
(安徽财经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 安徽 蚌埠 233000)
摘 要:随着人力资源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关于胜任力的描述日益受到重视,作为一种新的概念,
胜任力模型的研究与构建已成为组织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部分.文章阐述了胜任力和胜任力模型的内涵,分
析了我国关于胜任力模型研究的成果,主要包括基于岗位的胜任力模型,基于绩效的胜任力模型以及基于
国外关于胜任力的研究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国务院认识到以智力为基础来选拔 外交官的效果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在这样的一 种情况下,Mcclelland 博士应邀参与设计选拔可以 取得一定绩效的人员,并因此奠定了胜任力研究的 理论基础.Mcclelland 强调从第一手资料入手,直接 分析剥离出那些影响个体行为的内部特征,以此来 分析可以得出胜任力特征对于绩效的影响. Mcclelland 认为,评价一个胜任力模型是否有效的 标准是能否可以显著地区分工作业绩,并且这个标 准以客观数据为依据[2]. 3.1 胜任力研究模型的不断发展
美国波士顿大学组织行为学专家 Tim Hall 提出了元胜任力的概念并对此进行了阐释,他认为 元胜任力是个体所拥有的那些可以获取自己所没 有的能力的技能,个体可以正确的认识到自己的优 势和劣势所在,在具体的工作任务中,可以发挥自 己的能力.
国内外关于胜任力模型的研究综述
248《商场现代化》2008年11月(上旬刊)总第556期胜任力概念由麦克利兰(1973)提出后,胜任力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随即风靡美国、英国等欧美发达国家。
许多著名的公司,如AT &T、IBM等都建立了自己的胜任力体系。
胜任力系统的合理使用,可以降低员工离职率,从而节约经营成本,由于它具有动态性,还可应付组织突如其来的变化,最重要的是,它可以激发员工的潜能、提高绩效、给组织带来最大的价值。
因此,胜任力模型是21 世纪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发展体系,胜任力模型正迅速地成为本世纪工作发展的标准和业绩管理标准。
一、胜任力及胜任力模型的基本内涵1.胜任力的含义1973年,McClelland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发表了题为《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测试胜任力而非智力》)的文章,提出用胜任力取代传统的智力测量,强调从第一手材料入手,直接发掘那些能真正影响工作业绩的个人条件和行为特征,为提高组织绩效和促进个人事业成功做出实质性的贡献。
同时。
他还提出进行基于胜任能力的有效测验的六个原则。
这篇文章的发表,提出了胜任能力的概念,标志着胜任能力运动的开端,也为胜任力理论的诞生奠定了基础,随后掀起了人们对胜任力研究的热潮。
Zemke(1982)认为:胜任力是个难以下定义的术语,因为这个问题不是来自其他方面,而是来自一些基本程序和哲学的不同。
从McClelland最早提出胜任力定义开始,学者们又提出了许多不同的定义,但是至今学术界都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以下表是对各学者提出的胜任力定义的汇总。
表 胜任力定义汇总汇总上述众多学者对胜任力的定义,可以发现有的偏重特质,有的偏重行为,但这些不同定义都有一定的共同点:与特定工作相关,具有动态性;以绩效标准为参照;包含一些个人的特征,是个人潜在特性或行为,如:知识、技能、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等。
2.胜任力模型的含义胜任力模型指的是担任某一特定任务角色所需要具备的胜任力的总和,它是胜任力的结构形式。
胜任力研究与应用综述及发展趋向
胜任力研究与应用综述及发展趋向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全面综述胜任力研究的现状、应用及其发展趋向。
胜任力,作为一个重要的组织心理学概念,自其提出以来,已经在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教育培训等多个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首先将对胜任力的定义、内涵及其发展历史进行梳理,为后续的研究综述提供理论基础。
接着,本文将系统总结胜任力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成果,包括胜任力模型的构建、评估工具的开发以及在不同行业和组织中的应用实践。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探讨胜任力研究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的应用价值和挑战,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本文希望通过深入剖析胜任力研究的核心问题和前沿动态,为相关领域的学者和实践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胜任力模型的构建与发展胜任力模型作为一种理论框架,在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行为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构建过程通常涉及对特定职位或角色的关键胜任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包括知识、技能、能力和态度等方面。
这一过程的目的是明确个体为胜任某项工作或角色所必须具备的特征,并为后续的招聘、培训、绩效评估和职业发展提供指导。
胜任力模型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早期的胜任力模型主要关注个体的基本技能和知识,这些被视为完成工作所必需的最低要求。
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实践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仅仅依靠基本技能和知识是不足以保证工作绩效的。
因此,后来的胜任力模型开始强调个体的潜在特质,如自我概念、动机和价值观等,这些特质对于预测个体的工作绩效和职业发展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在构建胜任力模型时,常用的方法包括行为事件访谈、问卷调查、专家小组讨论等。
这些方法能够帮助研究人员深入了解特定职位或角色的实际工作情况,从而确保构建的胜任力模型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也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和分析中,进一步提高了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望未来,胜任力模型的发展将呈现出以下趋势:模型将更加注重个体差异和动态变化,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和需求。
国内外关于胜任力模型的研究综述
国内外关于胜任力模型的研究综述引言胜任力是指个体在特定领域内具备的技能、知识和能力,可以使其成功完成所需的工作任务。
胜任力模型是通过研究和定义一系列影响胜任力的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帮助组织和个体理解和评估胜任力的框架。
本文旨在综述国内外关于胜任力模型的研究成果,以期对胜任力模型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
胜任力模型的发展历程胜任力模型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主要关注的是个人的技术和职业技能。
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逐渐意识到胜任力不仅包括技术技能,还包括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领导力等。
因此,胜任力模型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多维度的概念框架。
国内外的研究学者在胜任力模型的研究中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模型。
美国心理学家斯宾塞和斯宾塞提出了一种三维模型,将胜任力分为技术技能、问题解决能力和人际能力。
另外一些学者则提出了更多维度的模型,如加拿大学者查芬和奥康纳提出的胜任力四要素模型,包括社交胜任力、认知能力、人格特质和动机特质。
胜任力模型的维度分析在胜任力模型的研究中,学者们对胜任力的不同维度进行了分析。
一种常见的分类是将胜任力分为专业技能和通用能力两类。
专业技能指的是在特定领域内所需的具体知识和技能,如计算机技术、会计知识等。
通用能力则是指跨领域的一些基本技能,如沟通能力、决策能力等。
此外,胜任力模型中还包括了一些其他的维度,如认知能力、人际影响、领导力等。
认知能力是指个体在处理信息、解决问题和推理方面的能力。
人际影响则描述了个体对他人的合作、社交和领导能力。
而领导力则是指个体在组织中的角色和责任,包括指导团队、管理资源和决策制定等。
胜任力模型的应用胜任力模型在实践中被广泛应用于人才招聘、人才培养和绩效管理等方面。
通过评估候选人或员工的胜任力,组织可以更好地匹配人员和岗位,提高员工的绩效和满意度。
胜任力模型还可以用于个体的职业规划和发展,在个人成长的不同阶段提供指导和反馈。
对于胜任力模型的应用,学者们提出了一些改进和建议。
国内外关于“胜任力”研究综述
国内外关于“胜任力”研究综述摘要:胜任力是指直接影响工作业绩的个人条件和行为特征。
胜任力理论自提出之日起就受到了广泛关注,已成为国内外近三十年来管理心理学、高等教育学、劳动经济学等学科领域的重点研究内容。
然而在我国,有关胜任力理论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为了将该理论研究引向深入,以期更好地指导我国企业发展和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提高企业组织绩效,本文首先介绍了胜任力理论的研究现状,再分析了目前胜任力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阐释了该理论研究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胜任力胜任力模型研究进展0 引言人类社会在经过了漫长的工业经济时代后,逐步迈向了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特征,是各国之间的竞争已由原来以经济、军事为主的竞争,演变为以科技、人才为主的竞争。
而人才又是科技的载体,因此,当代世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
随着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的广泛开展,国内企业进一步缩小了与世界一流企业的技术差距。
在学习与模仿外国先进生产技术的过程中,国内企业认识到了人力资本的重要性,逐步转变了自身的经营理念。
在企业,其生产经营不再单纯依靠丰富的物质资源以及先进的生产技术,转而更依赖于人力资源。
以人为本,己经不再停留在理论层面或者只是领导的口头承诺,很大程度上己经成了实际行动。
企业开始思考培养、引进的人才到位之后是否能够在相应的岗位上创造高的工作绩效。
而以往基于智力因素的人才测评体系显然无法满足企业这方面的需求,一种全新的基于职位胜任需求的理论,即胜任力理论应运而生。
通过将胜任力模型运用到企业员工的招聘、培训、考核、激励等环节,实现员工的目标由单纯的追求个人利益转变为将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相结合,形成竞争对手不可模仿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了现代人力资源的研究热点。
1 胜任力的研究现状1.1 胜任力的概念、特点、类型研究1.1.1 胜任力概念的提出与拓展胜任力一词作为管理领域的一个专业术语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使用这一概念是为了强调在知识经济时代,用智力作为评价一个人工作绩效好坏的唯一因素是不科学也不合理的,一个人所具备的态度、特质、认知等,即胜任力同样会对一个人的工作表现产生重大影响,甚至是关键性的影响。
国内外教育领域中的胜任力研究综述
国内外教育领域中的胜任力研究综述1.国外教育领域中的胜任力研究综述关于“胜任力”问题的研究国外相比国内起步要早很多,1973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博士从客观知识、主体感受等方面首次提出了胜任力所涵盖的方面,是与工作或者工作绩效相联系的;在1993年斯宾塞认为胜任特征是指岗位所体现出来的知识和技能,可以用于区分工作优异者和工作一般者;可以发现,虽然国外学者对胜任力概念的界定并不一致,但是仍有一些共同之处,比如:胜任力是与绩效相挂钩的;胜任力是高绩效者具备的特质;胜任力与工作岗位相挂钩,不同岗位有不同的胜任力特征。
国外学者还构建了胜任力模型。
麦克利兰提出了著名的冰山模型,将“冰山模型”依据个体胜任力呈现的不同体现方式将胜任力特征分成上下两个部分。
之后,美国学者理查德·博亚特兹又提出了“洋葱模型”。
随后,虽然胜任力模型一直处在动态发展的过程中,研究领域也从最开始的政治、管理领域逐步扩大到心理、教育、经济等领域,但是冰山模型与洋葱模型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国外学者对胜任力的研究主要体现如下方面:一是从知识、技能、个体特质等方面来界定和梳理胜任力的概念,对胜任力的基本概念进行具体化,且胜任力是与工作岗位或者绩效相挂钩的;二是根据胜任力模型上下两部分的不同体现方式,围绕胜任力模型进行构建和完善,从而对胜任力进行动态研究。
2.国内教育领域中的胜任力研究综述相较于国外的研究,国内教育领域对胜任力的研究起步较晚,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国外研究的影响。
我国学者在借鉴国外教育领域有关胜任力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国内教育领域不同角色人员的胜任力模型。
如乔纪龙、郑湘平等人通过归纳与总结,将体育教育专业人才胜任力体现在“知识、能力、素质”三大模块,并基于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胜任力构建了培养模式;陈小云以“互联网+”教育视角为研究出发点,从核心胜任力、通用胜任力、角色胜任力三个维度,建立了高职双师型教师胜任力素质模型框架;孙睿运用文献分析和调查访问,经过探索性因素分析,运用结构方程构建了一个由二阶、三维度、10个指标组成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师胜任力模型。
国内外胜任力模型构建方法的研究综述
国内外胜任力模型构建方法的研究综述
国内外胜任力模型构建方法的研究综述摘要:“胜任力”的研究,是当代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热点之一。
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和使用可以更好地激励员工,降低员工离职率,节约招聘企业经营成本。
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激发员工的潜、提高绩效。
本文对国内外构建模型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了我国科技人力资源胜任力模型研究的重要性。
关键词:胜任力科技人力资源胜任力模型
1 国外胜任力模型构建方法的研究综述
胜任力研究和实践起源于美国,随后胜任力在西方国家掀起了应用狂潮,很多国家开始胜任力的研究和应用的探索,并建立了一系列的胜任力模型库和测量量表。
美国管理协会于1970年研究了一千八百多名管理者,通过比较优秀和一般绩效者的表现,抽取个性特征来定义工作胜任力。
1982年,richard boyatzis针对41个管理职位的两千多名管理人员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全面分析了胜任力和胜任力模型的差异,构建出管理人员的胜任力通用模型。
lew is(2002)通过关键行为事件访谈和360度访谈,针对绩效优秀和一般的酒店经理进行研究分析,建立了酒店经理胜任力模型。
bueno & tubbs(2004)在chin,gu,and tubbs (2001)通过检验分析得出全球领导力模型关键的六大因素。
ricciardi(2005) 通过分析研究多个案例,得出胜任力模型对。
国内外的胜任力研究综述
国内外的胜任力研究综述【摘要】本文阐述了胜任力研究的起源、概念和内涵,并对国内外胜任力模型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国内研究的不足。
指出胜任力模型研究是一个重要创新,可以促使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从传统的事后管理向事前管理转变。
既可以实现体系上的统帅与牵引,又可以从细微处优化和改善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操作和执行。
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要迎头赶上。
【关键词】国内外;胜任力研究;胜任力模型;人力资源管理;综述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企业组织结构的变革、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以及职业经理人的迅速发展,企业越来越关心管理者是否具备胜任各项工作的能力,并最大限度地激发、挖掘员工的潜在素质。
在这种背景下,关于胜任力的研究全面发展起来,胜任力也逐渐作为传统人力资本理论中学历和工作经验指标的一种补充,广泛应用在企业的甄选、培训、绩效考评等多个环节,为企业发现并发掘有潜力、绩效优异的员工提供了依据和方向。
一、关于胜任力的理论研究1、胜任力理论研究溯源胜任力的思想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代,当时人们曾通过构建胜任力剖面图(competencyprofiling)来说明一名“好罗马战士”的属性。
taylor(1911)进行的称为“管理胜任运动”(managementcompetenciesmovement)的“时间-动作研究”(timeandmotionstudy)[1]被普遍认为是胜任力研究的开端。
他通过将复杂工作分解成一系列简单的步骤来界定不同工作内容对员工胜任力的要求,同时建立规范化的操作方法,采用系统培训和发展活动去提高员工的胜任力,进而提高绩效。
然而,真正被列为胜任力模型构建方法创始人的是心理学家mcclelland。
1973年,他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刊发了题为“testingforcompetenceratherthanfor‘intelligence’”(测量胜任力而非智力)的文章,提出用胜任力(competency)指标来克服传统的人才测量与甄选机制存在的缺陷,对工作绩效做出预测。
职业胜任力研究综述及其初步应用
职业胜任力研究综述及其初步应用摘要: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
当今时代,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职业胜任力问题现已成为人力资源管理学科探讨的热门话题。
文章对国内外胜任力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将其如何应用于人才招聘、绩效考核、职业培训等人力资源管理环节作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胜任力胜任力模型应用一、胜任力研究综述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人们发现,从事同一工种的人员工作水平和工作质量有高有低。
另外,同一个人在从事不同职业时,其绩效水平也有所不同。
为了研究导致这些差异的原因,“胜任力”这一概念由此被提出。
1.胜任力的含义20世纪初,科学管理之父泰勒提出了对管理进行科学化研究,其开展的“时间-动作”研究被视为是对胜任力问题最早的分析和探索。
他的研究结论是:为了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必须挑选“第一流的工人”。
同时,他提出了标准化原理。
1933年,桑德鲁斯和威尔森对胜任力的内涵进行了探索,但没有用比较完整的语言对胜任力的概念进行描述。
他们认为胜任力是一种专业化的智能,而不是一种实际的操作技能,提出胜任力可以用各种职业主要的和显著的特征来描述和判断。
1973年,美国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McClelland在其发表的论文《测量胜任力而非智力》中正式提出了“胜任力”的概念。
他认为,胜任力是指“那些与工作或工作绩效直接相关的能力、特征或者动机等”,它能够较好地预测实际的工作绩效。
他提出应以胜任力测评来代替传统的智力测验,并以此为依据,找出“那些导致绩效优异者和绩效平平者之间差异的最显著特征”。
至此以后,国内外学者纷纷对“胜任力”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表1)。
2.胜任力的特征虽然国内外学者对胜任力的含义见仁见智,但对其特征已基本达成了共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综合性。
胜任力的构成要素多样,是一个综合性的有机体,包括个体外在的知识、技能以及内在的特征、动机等。
第二,工作情景性。
胜任力是基于特定工作而言的,不同工作的胜任力构成要素不同。
国内外关于胜任力模型的研究综述
国内外关于胜任力模型的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胜任力模型作为一种人力资源管理工具,近年来在国内外学术界和企业界均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系统综述国内外关于胜任力模型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参考。
本文将回顾胜任力模型的起源和发展,阐述其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胜任力模型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标准和要求,描述某一职位或角色所需的关键能力、知识、技能和特质的综合框架。
它能够帮助组织和个人明确目标,提高绩效,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分别梳理国内外关于胜任力模型的研究进展。
国内研究方面,将重点关注胜任力模型在不同行业、不同职位中的应用及其效果评估;国外研究方面,将关注胜任力模型的最新理论发展和实践案例,以及跨文化背景下的应用。
本文将对国内外胜任力模型研究的成果进行归纳和评价,分析当前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结合国内外研究的异同点,提出对胜任力模型研究的展望和建议,以期推动该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向更高层次发展。
二、胜任力模型的理论基础胜任力模型的理论基础主要源自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其核心概念最早由哈佛大学教授David McClelland于1973年提出,他强调胜任力是指能区分在特定工作岗位和组织环境中绩效水平的个人特征。
这一观点为后来的胜任力模型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特征论:特征论认为,胜任力是个体潜在的、深层的特征,这些特征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概念、态度或价值观等,它们能预测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的行为表现。
这一理论为胜任力模型的构建提供了基本的框架。
冰山模型:McClelland的冰山模型是胜任力模型中最具代表性的理论之一。
它将胜任力分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层的“冰山以下部分”。
前者包括知识、技能等容易观察和评价的部分,后者则包括动机、特质、态度等难以观察和评价的部分,但后者对个体的工作绩效具有决定性影响。
洋葱模型:洋葱模型是另一个经典的胜任力模型理论,由Boyatzis提出。
国内外关于胜任力模型的研究综述
国内外关于胜任力模型的研究综述摘要:本论文旨在对胜任力模型的研究进行综述,并分析国内外对于胜任力模型的理解和应用。
本文首先对胜任力模型的概念进行了阐述,随后对胜任力模型的历史与发展进行了回顾,接着对国内外学者对于胜任力模型的研究及应用进行综述,分析了国内外应用场景的差异。
在探讨胜任力模型的实践应用中,本文着重讨论了胜任力模型在企业招聘、员工招募、绩效管理以及人才发展等方面的应用。
最后,本文指出了当前胜任力模型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胜任力模型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胜任力模型;企业招聘;员工招募;绩效管理;人才发展正文:一、胜任力模型的概念胜任力模型是指对一个职位或职能所需的胜任要素进行细致描述和明确量化,并以此为基础开展招聘、培训、绩效管理等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一种工具。
它通过对某一职位需要的各项能力与绩效标准的明确界定,以便于评估员工能力、确定岗位培训提升计划、补充人才等方面进行应用。
二、胜任力模型的历史与发展关于胜任力模型的历史和发展,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航空公司波音公司在对于职务招聘时借鉴了世界上第一套胜任力模型,该模型着眼于航空工程师人才的招募,其内容主要涉及到个人所具备的技能、专业知识、经验、教育背景等方面。
此后,胜任力模型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并逐渐被广泛运用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领域。
三、国内外胜任力模型的研究与应用在国内外学者对于胜任力模型的研究与应用中,发现各国应用胜任力模型的场景和侧重点存在明显的不同。
在国外,主要运用于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招聘和绩效管理上,员工二次职业发展和组织变革是更为普遍的场景;而在国内,尤为突出的是通过胜任力模型辅助招聘和优化用工等方面。
胜任力模型在国外企业的应用中侧重于提高员工素质水平,而在国内企业应用更加注重降低招聘成本和提高人才招募成功率。
四、胜任力模型的实践应用胜任力模型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其广泛应用涵盖了企业招聘、员工招募、绩效管理以及人才发展等方面。
国内外的胜任力研究综述
国内外的胜任力研究综述作者:巩键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12年第01期【摘要】本文阐述了胜任力研究的起源、概念和内涵,并对国内外胜任力模型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国内研究的不足。
指出胜任力模型研究是一个重要创新,可以促使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从传统的事后管理向事前管理转变。
既可以实现体系上的统帅与牵引,又可以从细微处优化和改善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操作和执行。
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要迎头赶上。
【关键词】国内外;胜任力研究;胜任力模型;人力资源管理;综述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企业组织结构的变革、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以及职业经理人的迅速发展,企业越来越关心管理者是否具备胜任各项工作的能力,并最大限度地激发、挖掘员工的潜在素质。
在这种背景下,关于胜任力的研究全面发展起来,胜任力也逐渐作为传统人力资本理论中学历和工作经验指标的一种补充,广泛应用在企业的甄选、培训、绩效考评等多个环节,为企业发现并发掘有潜力、绩效优异的员工提供了依据和方向。
一、关于胜任力的理论研究1、胜任力理论研究溯源胜任力的思想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代,当时人们曾通过构建胜任力剖面图(CompetencyProfiling)来说明一名“好罗马战士”的属性。
Taylor(1911)进行的称为“管理胜任运动”(ManagementCompetenciesMovement)的“时间-动作研究”(TimeandMotionStudy)[1]被普遍认为是胜任力研究的开端。
他通过将复杂工作分解成一系列简单的步骤来界定不同工作内容对员工胜任力的要求,同时建立规范化的操作方法,采用系统培训和发展活动去提高员工的胜任力,进而提高绩效。
然而,真正被列为胜任力模型构建方法创始人的是心理学家McClelland。
1973年,他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刊发了题为“TestingforCompetenceRatherThanfor‘Intelligence’”(测量胜任力而非智力)的文章,提出用胜任力(Competency)指标来克服传统的人才测量与甄选机制存在的缺陷,对工作绩效做出预测。
国内外的胜任力研究综述
经 营 管理
国 内外 的胜 任 力研 究 综 述
巩 键
( 州电子科技学管理学院 杭
浙江杭 州
30 1 ) 10 8
【 摘
要 】 本文 阐述 了胜任力研究的起源、 念和 内涵, 概 并对国 内外胜任 力模型研 究成果进行 了综述 , 分析 了国内研 究的不足 。指 出胜
在知识经济时代 , 随着企业组织结构的变革 、 营权和所有权 的分 经 虽然学术界对 胜任力的定义缺乏 一致见 解, 但关 于胜任力 的内涵 离以及职业经理人的迅速发 展 , 企业越 来越关 心管理 者是否 具备胜 任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共识 : 各项工作的能力 , 并最大限度地激发、 挖掘员工 的潜在素质 。在这 种背 是胜任力的概 念以工作绩效为导向。只有 区分 出绩效优异者与 景下 , 关于胜任力的研究全面发展起来 , 胜任力也逐 渐作为传统人 力资 绩效平平者的个体特征才有可能 称为胜任 力 , 任力则 是导致 个体工 胜
任 力模 型研 究是一 个重要创新 , 可以促使人 力资源管理模式从传统的事后管理向事前管理转变。既可以实现体 系上的统帅与 牵引, 又可以从
细微 处优化和 改善公 司人 力资源管理的操作和执行。我 国在这方面的研 究要 迎头赶 上。
【 关键词 】 国内外 ; 胜任力研究 ; 力模 型; 力资源管理 ; 胜任 人 综述
一
本理论中学历和工作经 验指标的一种 补充 , 广泛应用在企业 的甄选 、 培 作绩 效差异 的深层次原 因。二是胜任 力的概念 包含着对 于任务 、 岗位 训I 效考评等多个 环节 , 、 绩 为企业发 现并发 掘有 潜力、 效优异 的员工 要求的匹配性 。胜任力会 因为岗位的 不同 , 绩 而有 不同程 度的差 别。三 提供了依据和方向。 是胜任 力的概念更加注重组合的思路 , 综合性和情景依赖性 , 强调 即胜 任力是与工作情境相联系的综合才能。四是个体的行为本身不是胜 任 力, 但个体 的胜任力水平 可以通过行 为表 现反映 出来。这些 行为表现 胜任 力的思 想可以追溯到古罗 马时代 , 当时人 们 曾通过构建 胜任 必须是可观察 、 可测量的 , 特定工作 情境下对 知识 、 能、 是 技 态度 、 机 动 力剖面图( o pt cP f n ) C m e ny r i g 来说 明一名 。 e ol i 好罗马 战士 的属性 。T y a 等的运 用。五是胜任力具有动态性 , . 是会改变的。胜任力 的变化 程度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的胜任力研究综述【摘要】本文阐述了胜任力研究的起源、概念和内涵,并对国内外胜任力模型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国内研究的不足。
指出胜任力模型研究是一个重要创新,可以促使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从传统的事后管理向事前管理转变。
既可以实现体系上的统帅与牵引,又可以从细微处优化和改善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操作和执行。
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要迎头赶上。
【关键词】国内外;胜任力研究;胜任力模型;人力资源管理;综述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企业组织结构的变革、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以及职业经理人的迅速发展,企业越来越关心管理者是否具备胜任各项工作的能力,并最大限度地激发、挖掘员工的潜在素质。
在这种背景下,关于胜任力的研究全面发展起来,胜任力也逐渐作为传统人力资本理论中学历和工作经验指标的一种补充,广泛应用在企业的甄选、培训、绩效考评等多个环节,为企业发现并发掘有潜力、绩效优异的员工提供了依据和方向。
一、关于胜任力的理论研究1、胜任力理论研究溯源胜任力的思想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代,当时人们曾通过构建胜任力剖面图(competencyprofiling)来说明一名“好罗马战士”的属性。
taylor(1911)进行的称为“管理胜任运动”(managementcompetenciesmovement)的“时间-动作研究”(timeandmotionstudy)[1]被普遍认为是胜任力研究的开端。
他通过将复杂工作分解成一系列简单的步骤来界定不同工作内容对员工胜任力的要求,同时建立规范化的操作方法,采用系统培训和发展活动去提高员工的胜任力,进而提高绩效。
然而,真正被列为胜任力模型构建方法创始人的是心理学家mcclelland。
1973年,他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刊发了题为“testingforcompetenceratherthanfor‘intelligence’”(测量胜任力而非智力)的文章,提出用胜任力(competency)指标来克服传统的人才测量与甄选机制存在的缺陷,对工作绩效做出预测。
这篇文章的发表,标志着胜任力运动在心理学界的开端,将胜任力研究带入到科学概念阶段。
随后,mcclelland在flanagan1954年提出的关键事件技术基础上发展了一项新的人才评价技术——行为事件访谈法(behavioreventsinterview,bei),并将其运用于驻外服务新闻官选拔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行为事件访谈法随后成为一项重要的胜任力建模技术。
随着胜任力研究的深入,mcclelland与同行心理学家davidberlew合作成立了mcber&company管理咨询公司,把胜任力建模的理论应用于实践。
从那时起,全世界掀起了胜任力建模的热潮。
2、胜任力的概念及内涵自从mcclelland提出胜任力以来,国内外学术界关于胜任力的定义尚未统一。
mcclelland(1973)[2]首次将胜任力定义为:与工作或工作绩效或生活中其它重要成果直接相似或相联系的技能、能力、特质或动机。
随后诸多中西方学者也纷纷提出了自己对胜任力的理解,影响较大的有guglielmino(1979)、spencer (1993)、mansfield(1996)、sandberg(2000)、王重鸣(2002)以及jackson&schuler(2003)等。
相对来说,spencer(1993)的定义比较有代表性,他继续了boyatzis(1982)[3]的研究,将胜任力定义为:“与在一项工作或一定条件下参照标准有效的或优秀的绩效具有因果关系的个体潜在特征,包括五个层面:知识、技能、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
”[4]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胜任力研究大多采用他的定义。
目前胜任力的定义大致可分为三类:特征观、行为观和综合观。
“特征观”的持有者倾向于把胜任力定义为潜在的、持久的个体特征;“行为观”的持有者倾向于把胜任力看作个体履行工作职责时的行为表现,认为胜任力保证人们胜任工作的外显行为的维度;“综合观”的持有者则认为胜任力的“行为观”和“特征观”应该是互为补充的,任何一种观点都不全面,应该结合行为观和特征观两个方面来界定胜任力的内涵。
因此,他们提出了“属性集”(attributebundle)的概念,将任务、产量、具体成果等指标与知识、技能、动机等加以综合。
虽然学术界对胜任力的定义缺乏一致见解,但关于胜任力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共识:一是胜任力的概念以工作绩效为导向。
只有区分出绩效优异者与绩效平平者的个体特征才有可能称为胜任力,胜任力则是导致个体工作绩效差异的深层次原因。
二是胜任力的概念包含着对于任务、岗位要求的匹配性。
胜任力会因为岗位的不同,而有不同程度的差别。
三是胜任力的概念更加注重组合的思路,强调综合性和情景依赖性,即胜任力是与工作情境相联系的综合才能。
四是个体的行为本身不是胜任力,但个体的胜任力水平可以通过行为表现反映出来。
这些行为表现必须是可观察、可测量的,是特定工作情境下对知识、技能、态度、动机等的运用。
五是胜任力具有动态性,是会改变的。
胜任力的变化程度,将随着人们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职业生涯层级,以及环境等的变化而转变。
二、关于胜任力模型研究相比胜任力定义的众说纷纭,胜任力模型(competencymodel)的定义则比较统一,区别仅在于语言表述的详尽不同,是指为了完成某项工作或达成某一绩效目标,所要求个体具备的一系列不同胜任力的组合。
1、国外关于胜任力模型的研究最初的胜任力模型属于通用胜任力模型。
第一个模型是mcber公司为美国政府甄选驻外服务新闻官所建立的胜任力模型。
它包含三种核心胜任力:跨文化的人际敏感度;对别人有正面的期待;快速洞察政治的人际网络。
虽经不断修改,美国政府直到今天仍将这三种胜任力作为选拔驻外服务新闻官的依据。
mclagan(1980)[5]把胜任力与组织绩效联系起来,认为胜任力模型可成为招聘、绩效评估、培训、个人发展计划等一系列工作的焦点,可成为最有潜力的通用的人力资源管理工具之一。
boyatzis(1982)通过对公共事业和私营企业的2000多名管理者进行实证分析,归纳出了19项管理者的通用胜任力,进而开发了一个管理者通用胜任力模型。
另外,他深入分析了不同行业、部门和岗位的管理人员胜任力的差异,提出了管理者胜任力模型的6大类群:目标和行动管理、领导力、人力资源管理、指导下属、关注他人以及专业知识。
随后的研究逐渐转向为特定行业或企业建立胜任力管理体系(cms),并通过案例研究将胜任力模型在实践中进行检验和改进,以协助员工和组织获取实现高绩效目标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lylem.spencer和sigem.spencer(1993)开创了胜任力管理体系研究的先河。
他们针对全球200个以上的工作进行了胜任力研究,归纳出管理人员21项胜任力,编制了胜任力辞典(见表1)。
他们同时建立了包括技术人员、销售人员、服务人员、经理人员和企业家五大类的胜任力模型。
其他典型研究成果还有:ulrich等人(1995)[6]开展了有12689位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参加的胜任力研究,结果表明,参加者在商业知识(包括财务能力、战略能力、技术能力等)、人力资源实施(包括人事、人才开发、考核、奖励、组织计划、沟通等人力资源活动)与变革管理(包括创意、解决问题、革新和转型、关系影响、角色影响等)方面证明其胜任力的人力资源专业人员更有效。
herbert(1999)对大不列颠和爱尔兰的总经理的职业生涯进行7年的跟踪实证性研究,通过因子分析得出包括战略眼光、分析与判断、计划与组织等12大胜任力因子的胜任力模型。
alldredge和nilan(2000)[7]在3m公司构建了包括基础领导胜任力(道德与诚信、智力、成熟与判断力)、必不可少领导胜任力(客户导向、培养人员、鼓舞他人、商业健康交易)和愿景领导胜任力(全球化视角、愿景和战略、培育创新、建立联盟、组织敏捷)三个维度、12个因子的行政级别全球胜任力模型。
glockshuber(2005)[8]采用分阶段、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方法,通过访谈和问卷,发展了一个英国顾问跨文化胜任力的工具测量方法,扩展了美国跨文化胜任力模型(其将文化胜任力结合为以下三种因子:文化信仰、文化知识和文化技能)。
其研究结果改变了三维跨文化胜任力模型,也讨论了文化技能、文化知识和文化信仰在帮助顾问深入理解跨文化胜任力和局限性中所起的作用。
olesenetal(2007)[9]在对微软公司未来商务战略和成功迎接未来挑战所需的组织属性的分析和研究基础上,运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建立了包括基准胜任力、鉴别胜任力和未来导向胜任力三个维度的微软领导胜任力模型。
muratbekova-touron(2009)[10]采用多重聚焦理论视角,通过亲身体验、观察、半结构化访谈等方法,根据法国lemma 跨国公司组织文化的变化,修订了lemma跨国公司领导胜任力模型。
包括愿景、领导质量、变革管理、变革和客户导向、lemma价值观六个维度。
目前国外除了继续构建特定职位的胜任力模型外,研究还逐渐转移到企业的微观层面,将胜任力管理体系与组织内部管理职能相结合,用于提升竞争优势、创新能力和工作绩效。
代表性的相关研究有[11]:houtzager(1999)将胜任力管理和技能管理相结合,用于测量企业创新能力输出、提高组织效率;beck(2003)将胜任力研究应用于提升人员发展的杠杆作用;won和pipek(2003)将胜任力研究应用于组织内部的知识分享;colucci等人(2004)在胜任力研究中应用了语义技术和本体管理模式等。
2、国内关于胜任力模型的研究相比国外而言,国内关于胜任力理论和模型的研究起步较晚,真正进入国内学者视线,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
到目前为止,我国学者对胜任力的研究大体经过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奠基(上世纪90年代末-2002)。
王鹏、时勘(1998)[12]基于培训需求评价的目的,在国内最早介绍了胜任力,并指出胜任力分析方法对于改进培训需求评价的内容结构设计有重要的价值。
同时,其他的一些学者也尝试选择特定对象进行胜任力模型研究。
王重鸣(2000)[13]在国内首次提出了胜任力的概念,为我国学者进行胜任力的深入研究指明了方向。
从2001年开始,胜任力逐渐引起了其他学者的关注。
时勘等(2002)[14]通过对通信业(高层)管理干部进行的行为事件访谈,构建了我国通信业高层管理者的胜任力模型,包括:影响力、组织承诺、资讯收集等10项胜任力。
王重鸣、陈民科(2002)[15]采用基于胜任力的职位分析法,构建了中高层管理者的胜任力模型,并通过因子分析以及结构方程建模,验证了胜任力的结构。
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胜任力结构由管理素质和管理技能等两个维度构成,其中正职管理者的胜任力包括价值倾向、责任意识、权力取向等8项,副职为6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