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女性文学_概念之争的回顾与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图分类号:I 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684(2008)02-0011-05

收稿日期:2007-06-10

作者简介:邓 利(1967-),女,四川攀枝花人,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

和研究。

/女性文学0概念之争的回顾与思考

邓 利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成都 610068)

摘 要: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展开是伴随着对/女性文学0概念的讨论而开始的,对/女性文学0概念的争论延续至今。

对/女性文学0概念内涵的争论,不是混乱的、苍白的没有涵盖力与阐释力的空洞能指,它是我们文学史观念和思维方式、方法论变革的重要一步,/女性文学0概念的讨论为当代文学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思维与阐释的空间。

关键词:女性文学;概念;思考

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已经赫然成为中国学术界一个引人注目的学术增长点,而新时期女性主

义文学批评发端于/女性文学0概念的讨论,/女性文学0概念的讨论一直伴随着我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展开,且争论延续至今。因而,回顾和反思/女性文学0概念之争成为女性主义文学研究中无法绕开的问题,具有相当的必要性。

一、问题的提出

新时期,吴黛英首次使用/女性文学0这一概念,但吴黛英对/女性文学0的界定还没有自己明确的观点,文章仅仅涉及女性文学在国外的内涵,指出/女性文学0/在国外早已有之,但含义不尽相同。有广义的,泛指一切女作家的作品;也有狭义的,专指那些从妇女的切身体验去描写妇女生活的作品0。[1]

吴黛英究竟依据那一种说法,她本人没有明确的态度,含混其词。此外,吴黛英对/女性文学0的特征进行了总结。

对此,王福湘首先作出回应,但文章主要针对吴黛英总结的女性文学的美学特征提出质疑,并未对/女性文学0这一概念进行讨论。就目前所看到的资料,继吴黛英之后,明确谈论/女性文学0概念的文章是,1985年禹燕在5当代文艺思潮6第5期上发表的5女性文学的历史与现状6。接着,5文艺评论61986年第1期同期刊发张抗抗的5我们需要两个世界6和吴黛英的5女性世界和女性文学)))致张抗抗信6两篇文章,同时,5批评家6发表王绯的5女性气质的积极社会实现)))读3女人的力量4兼谈女

性文学的开放6(1986年第1期),王绯于当年再次发表5张欣欣小说的内心视镜与外在视界)))兼论

当代女性文学的两个世界6(5文学评论6,1986年第3期)。此外,徐剑艺发表5论新时期/女性文学0的超越6(5文艺评论6,1987年第1期),刘慧英发表5生存的思索和爱情的内省)))谈女性文学的主旋律6(5文学自由谈6,1987年第2期)。至此,有关/女性文学0内涵的谈论悄然在文坛展开。陈思和、李小江、陈素琰以及当时活跃在文坛的女作家张洁、张抗抗、张欣欣等都卷入到此次争论中。

二、问题的发展

对/女性文学0概念的讨论集中于1985年至1995年。本时期,关于/女性文学0概念观点相佐,歧见很深。综观各种讨论文章,观点似乎杂乱无序,但细致品味,线索明晰,对/女性文学0的认定基本上没有逃出创作主体、题材、形式的范畴。具体而言,可以总结为两大类有代表性的观点:

第一,主体题材论。持这种观点的评论者从创作主体和作品题材理解/女性文学0。由于对主体和题材的认定不同,于是又派生出三种看法:

第一种看法认为,创作的主体必须是女作家,但题材可以是女性,也可以是女性之外的一切生活。即女作家的一切创作,女性创作的一切作品。它既包括作家以女性的眼光观照社会生活、表现妇女意识、妇女世界为主要艺术追求的/内在世界0,也包括作家以辩证的眼光观照社会生活,在艺术表现上超越妇女意识,超越妇女世界的/外在世界0。持此

种观点的评论者有吴黛英、王绯和马婀如、徐剑艺。比如王绯在/女性文学的创作主体必须是女性0的前提下,提出女性文学的第一世界和女性文学的第二世界。女性文学的第一世界一方面指以女性的目光反映女性自身的特殊问题,另一方面还指/开放性的妇女意识0,即/超越了妇女自身的问题,反映了当代妇女对社会历史、现存世界、人类生活的敏锐感受和认识,表现出当代妇女意识的开放0。[2]女性文学的第二世界指女作家/以辩证的眼光(中性的眼光)观照社会生活,在艺术表现上超越妇女意识、妇女的感情和生活的那类作品0,/是女作家对妇女自我世界之外更广阔的社会生活的艺术把握,是女作家与男作家站在文学的同一跑道上所创造的一种不分性别的小说文化0。[3]这种看法延续至今,王春荣在5女性生存与女性文化诗学6(辽宁大学出版社,2002年)中重申此观点,/强调女作家作品这一基本要素,而又不绝对限制文学所反映的内容必须是女性生活、女性问题、女性形象。只要作品出自女作家之手,应不问题材范围、文学形象的性别如何,一律视之为女性文学0。[4]

第二种看法认为,创作的主体必须是女性,题材也必须是反映女性生活。即女作家创作的,描写妇女生活,并能体现出鲜明的女性意识的作品。以陈志红为其代表。陈志红认为,女性文学就是/女作家创作的、描写妇女生活并能体现出鲜明的女性风格的文学作品0。[5]

第三种看法认为,创作主体男女皆可,但必须是描写妇女生活的。即一切描写妇女生活的文学作品,包括男作家的此类作品。以张抗抗、刘慧英和孙绍先为其代表。吕文幸、王巧凤的5悲剧性别:女人)))论男性作家所塑造的女性形象6被放置在5批评家6杂志的/女性文学批评小辑0栏目中,陈顺馨在5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与性别6(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一书中,对曹禺戏剧中的女性和赵树理笔下的农村妇女进行分析,可以看成是对这种女性文学内涵理论的实践。

第二,主体形式论。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期,对/女性文学0的界定,跳出题材论,深入到女性写作的本体性层面,即语言、叙事等形式层面。一方面依然看重创作主体必须是女性,另一方面借鉴西方解构主义、形式主义理论,提出女性文学更重要的是从形式上颠覆传统,建构自己的话语形态,并以此介入主流话语。80年代以李小江为代表,90年代以王侃为其代表。王侃认为,女性文学必须体现出女性对男性逻各斯中心主义的颠覆,对语言既定位置的纠偏,对作为语言本身的男权话语的拆解,并对语言进行重构。重构的目的在于/与世抗辩0,/改变着女性作家及其本文在文学传统中的-次.(sub-)类位置;它对主流文化、主流意识形态既介入又疏离,体现着一种批判性的精神立场0。[6]

此次讨论达成的共识是,女性文学是以女性为中心的文学。但在如何理解/女性为中心0的问题上各执一端,产生争议的焦点有二:

焦点一,以女性为中心究竟指以女性的作品为研究中心(暗含创作的主体是女性)还是指以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为研究中心(暗含男性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从论述看,坚持以女性的作品为研究中心的观点占主导。这一问题表现出的浅层现象是题材、主题之争,实际深层的问题是具有女性特质的的文本是否一定出自女性之手?男性能否创造出具有女性特质的文本?

对于这个问题,西方的女性主义批评家有不同的看法。英美派的态度比较肯定。他们的假设是/生命0与/本文0不可分割,女性独有的生活经验是她们有别于男性写作的基础,所以女作家如果能肯定女性生活的意义并忠于自己的感觉的话,必然会生产一种具有女性意义和风格的本文。法国派则强调女性写作是一种写作效果,而不是本源。他们认为不是要在本文中找到性差,即分辨出男女作家本文的区别,而是要在性别中寻找本文性,即无论作家是女是男,都有可能生产具有女性特质的文本。

在中国,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有评论者从作品出发,探讨具有女性特质的文本能否出自男性作家。陈顺馨在5两性写作比较与女性在本文命运的转变)))从凌叔华的3酒后4到丁西林的3酒后46 (5上海文论6,1991年第3期)一文中提出,从比较女性作家与男性作家在处理相同或类似的题材所采用的视角、叙事手法、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异同,或许可以验证性别是否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文章通过对凌叔华的5酒后6和丁西林的5酒后6的比较,看出/性别这个因素在文学创作中是不可忽略的,无论在视角、叙事方式和语言风格方面,都会因女性男性作家在经验和性别认同上的差异而有所不同。所以,我们大体上倾向于这样的看法:富有女性特质的本文最有可能产生于女作家群之中。当然我们不难发现不少女作家是不自觉地运用男性视角去创造她们的女性形象,或者是自觉的采用中性视角进行创作,而自觉地运用女性视角和创新女性写作风格的女作家仍属少数0。[7]

吴黛英更多的是借鉴心理学成果,坚持女性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