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差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差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摘要:在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班级上存在着一部分所谓的“差生”即后进生,他们表面学习成绩差、调皮捣蛋、不守纪律、不求上进,但其实他们内心是十分敏感的,矛盾的。

从宏观上对后进生的心理特点剖析,可以发现他们通常表现为:强烈的自尊心与得不到尊重的矛盾;自卑与反抗自卑的矛盾;希望上进与习惯惰性的矛盾;渴望成功与经常受到挫折的矛盾等因素。

从微观上看,由于每个人的天生性格特点和所处的环境不同,其心理状态又不尽相同。

所以如何对后进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其成功转型得到健康的成长,是我们现代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所迫切解决的课题。

关键词:后进生、差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一)对“差生”观念的理性思考:
所谓差生是后进生的古语,现代定义是:在班级中经常违反道德原则,或者犯有严重过错的学生,一般是指学习成绩差、调皮捣蛋、不守纪律、不求上进的学生。

这类学生由于长期在集体中处于后面或者相对学习成绩较差,常常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冷落或忽视,很少得到家长、同学理解与信任。

随着在校时间增长,差生相对普通的学生更容易在心理上或多或少留有阴影,甚至心理扭曲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从而导致自我评价降低,失去对学习,生活的自信,这个时候如果没有得到适当的心理教育和引导,逆反情绪会变得很严重,甚至厌学,这些会严重的损害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自身的身心发展。

相关教育心理学研究者表明:中、小学生,处于心理、生理发展的极不成熟阶段,尤其是后进生(差生),他们的可塑性很强,对他们开展具有创造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但可以促进他们心理健康地成长,还能大幅度提高他们的智力水平,充分挖掘各方面的潜能,同时会对他们今后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他们的一生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目前对“差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认识不正确: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但是目前很多教师由于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随意对心理健康教育产生错误的认识,不能及时发现和正确判断“差生”心理问题,简单地把他们的心理问题看成思想品德问题,导致在对后进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采取了一般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造成他们的逆反心理。

2.对“心理健康教育者”的概念模糊:
部分教师误认为“差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社会、家庭、遗传因素造成的,属于学生个人问题,不属于学校教育范围,与教师无关。

他们忽视了学生情绪、交际、人格、发育等内部因素的作用,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度和广度缺乏足够的认识。

相反,也有一些教师认为,后进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学校的事,与家庭、社会无关。

这些都是不正确的认识,对“心理健康教育者”的概念模糊所造成。

3.对“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认识不全面:
许多教师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生活心理健康教育,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不断适应生活环境,理解生活的意义,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交往,培养健全的人格,促进自我表现发展。

实际上,心理健康教育还包括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心理健康教育。

学习心理健康教育是教师利用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技能,协助学生认识学习的方法和原理,提高学习的效率,发挥起潜能的过程。

肖汉仕教授指出:心理健康教育又称心理素质教育,简称为心理教育或心育。

它是教育者运用心理科学的方法,对教育对象心理的各层面施加积极的影响,以促进其心理发展与适应、维护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实践活动,旨在
是培育良好的性格品质、开发智力潜能、增强心理适应能力、激发内在动力、维护心理健康、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即育性、启智、强能、激力、健心、导行。

职业心理健康教育还可以帮学生职业定向、升学考试及职业分析等方面提供服务。

(三)对“差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正确措施
1.转变教育观念,扭转负面心态
第一:作为一名新时代的老师,首先应转变思想观念。

长期以来,受到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部分老师、家长甚至学生形成根深蒂固的观念,差生就什么也不行。

对此,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有清醒的认识,教师一定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差生的亮点和潜力。

班级的每一位学生都有他们的闪光点。

黑格尔曾经说
过:“存在便合理。

”我们姑且不谈它是唯心还是唯物,但对每一名学生来说,我认为他们的“存在便合理”。

因此,对于每一名学生,我们都要平等对待,一视同仁,不能只把注意力放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上。

教师思想的转变是对后进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保证。

第二:帮助学生转变思想观念,特别是差生的思想。

让班上的同学和差生本人充分认识到后进生只不过学习暂时落后而已,并不能说明他们的其他方面就不如别人。

我们传统的教育失误恰恰在于认识不到这点,而否定了差生的其他优势,使差生有时会处于压抑、受挫状态。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如果长期处于受挫状态时,会对挫折产生种种适应方法,其中有不少消极的方法。

差生就常常有这样的心理,当这种心理日趋严重时,他们便会自暴自弃,产生“丑小鸭心理”。

这种心理达到极点时,便会影响他的正常学习活动,妨碍其智力的发展与发挥,长此以往,他们就果真是一无是处了,最终只能通过冷漠待人、打闹取宠等消极方式来表现自己。

这时教师应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差生转变认识、卸下他们心头沉重的思想包袱,认清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树立良好的自身价值观,鼓励其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开启自己独特的思维,展示自身的价值,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以赏识教育主,催化积极表现
教师要为“差生”在班集体中营造赏识和宽容的氛围。

让他们彼此之间多一
些理解,少一些责怪,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批评。

从而使差生得到真正的了解和尊重。

因为教师要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是理解并打开他们的心扉使他们处在民主、平等、自由的环境里,当学生感觉到爱和乐观,才能敢于发表见解、提出问题,才会积极主动的学习。

因此,适度为差生提供一个理解的学习氛围,宽容学生在学习上的一些“错误”,创造轻松和谐的时空,能引导他们不断地进步。

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所以有时教师可以针对性地对后进生的心里障碍,为他们搭建被赏识的舞台,帮助他们走出障碍圈,帮助他们走向成功。

还记得自己上心理健康教育课时,一位老师给我们播放了一个差生在班主任的教育下成功转型最后还考取了北京大学的视频,这位差生之所以能成功克服心理障碍,摆脱差生的心态,正是在这位班主任极度赏识的氛围中,通过不断的心理教育,使其慢慢恢复对自己产生自信和产生了学习的兴趣,点燃了学习热情,其他学科的成绩也迅速提高。

实践证明,搭建被赏识的舞台,正如为学生搭起了层层进步的阶梯。

3、用真诚关怀促进认同与交流,
我们从心理健康教育中不难发现一个真理:学生对于老师的教育,只有从心底
里感到老师的话是对的,也就是说只有取得了心理认同,才能接受并改正。

从心理学角度上看,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应遵循“真诚”的信条。

因此,老师要用真诚换得与学生的沟通,在此基础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促使他们产生心理认同,从而自觉迷途知返、改过自新。

我觉得学生的优和差不是一天造成的,而是长期受挫积累造成。

因此,转变差生的工作并不是一触即成的事。

由于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以及受到环境的干扰及习惯的影响,他们的思想行动总具有很大的反复性,好三天,坏两天,今天做到了,过几天就做不到了。

出现反复是正
常的事,这是进步中的曲折,绝不是徒劳无功。

因此,在教育后进生时我们要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不仅要给后进学生帮助,而且要给时间,而不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朽木不可雕也”这些打击后进生积极性,刺伤其自尊心的话。

(四)总结
新时代,社会对教育的发展要求已经不仅仅满足教师要做好人类文化的传递者这个基本要求,而是提出老师更应做学生心理健康的“塑造者”、维护者”的呼吁。

因此,各位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特别是差生)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教育策略,帮助其走出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提高“差生”心理健康水平,使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虽然对差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持续、复杂、艰巨的教育任务。

但我们相信只要有信心、不放弃、有方法,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一定能够帮助差生转型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曹梅静,心理健康教育C证教程
2、张旭东、刘益民、欧何生,心理学概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