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个小组各分一段朗读,比比看哪组 读得好,哪组读得准。准备好了吗?
结合课文注释,联系上下文,自读文章第一 段找出不理解的地方,四人小组讨论
主持,掌管 判断句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
但,只管 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 杀 告状 卖 不久 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表并列
返回
耶律楚材(公元119——244年)字晋卿,号湛然居士。 因住在玉泉山一带,所以又称玉泉居士,契丹人。耶 律楚材是我国著名的政治家,耶律楚材是历史上有名 的清官。成吉思汗攻打西夏时,将领们纷纷抢夺金玉 财宝,他却收集、保存了许多文集和大量的药材。后 来军中疫病流行,这些药材救活了好几万人。1227年, 他奉命到燕京整顿秩序。当时京畿之内,许多权势人 家的子弟,一到黄昏便驾着牛车出来结伙抢劫,行凶 杀人。耶律楚材不畏强暴,不为利害所动,秉公而断, 公开斩了十六名这类罪犯,为社会除了大害。他病死 后,有人诬陷他藏有私囊,检查以后,发现除了琴阮 书画金石遗文之外,别无所有,足见他的清廉
对…说 出使 侧门 命令 使契丹,契丹令典客谓拯曰:“雄州新开便门,
引诱 叛徒 以便 乃欲诱我叛人,以刺疆事耶?”拯曰:“涿州亦尝 开 情报 刺探 曾经 门矣,刺疆事何必开便门哉?”其人遂无以对。 来 回答 于是,就
第三段:写包拯出使契丹,面对质 问,据理直辩,不辱使命。
—— 巧言善辩,不辱使命
还要求子孙后代仿效学习.)(从人物
性格、为人处事、生活作风简朴、遗训
四个方面总结了上文)
——克己奉公
严于律己, 廉洁奉公。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
A
人物性格: 为人处事:
C
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
B
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
生活作风: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
暂时,权且 幼小 召 在朝廷 畏惧 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 令 因为 收敛 名声 把 因此 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 “关 暗中行贿串通关系 直接 到,往 规矩,制度
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 官署 能够 陈述 是非 欺瞒 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中官势族筑园 榭,侵惠民河,以故河塞不通,适京师大水,拯乃悉毁
第四段:写包拯为人刚毅,不畏权 贵,执法严明,(使“贵戚宦官为之敛 手”,足见其巨大的威慑力)秉公办事
(改革旧制,使老百姓有冤可伸)。
——为官刚正,执法严峻
严峻刚直
憎恶
追求
忠诚厚道
虽然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 倒装句 随便 附和 性情 平时 假装 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
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
D
遗训:
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小组讨论:
包拯身上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板书:
为官机智
为官廉洁
包拯
巧言善辩,不辱使命 为官刚正,执法严峻 克己奉公
纵观全文,看一看作者在结构安排和表 现方法上有什么特点?
结构:全文共五段,每段重点写人物的一个 性格特点,有详有略。 表现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刻画人物鲜明性格 正面描写: ( 1、2、3、5 ) 侧面描写: ( 4 ) 概括描写: ( 2、 4 、5 ) 具体描写: ( 1、3 )
嘉佑元年(1056)年十二月,朝廷任包拯权知开封府,他于次 年三月正式上任,至三年六月离任,前后只有一年有余。但在这短 短的时间内,把号称难治的开封府,治理得井井有条。敢于惩治权 贵们的不法行为,坚决抑制开封府吏的骄横之势,并能够及时惩办 诬赖刁民。所以他死后,开封百姓在开封府署旁边建了一座包公祠, 以纪念和供奉他。
相互配合,富于变化
思考题:
1、课文哪些语句写出包拯的廉洁的美好品格?通 过什么事例表现? 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文中通过 包拯在端州任职,一改以往惯例,不谋私利的事 例可以看出他的廉洁的品质。
2、包拯性格刚烈,可是他爱憎分明,又有原则性,从 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 尝不推以忠恕也。
施行
信件
断绝
说的话和说话时的神态
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 (地位)高贵
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
当官从政
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家族墓地
意志

第五段:写包拯严于律己,一生廉洁
奉公,勤政治民.(为人刚直,却能宽待他
人,不同流合污,高洁傲岸,不仅自己这样,
②笑比河清
字词总结:
1、古今异义词:
①第归
古:但,只管
今:用在整数的数词前表次序
②尝
古:曾经 今:品尝
③若
古:和
今:如果,好像
2、文言句式:
①判断句: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 非吾子若孙也。
②倒装句: ③省略句
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 杀(之)而鬻之 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 (包拯)使契丹
3、一词多义: ①知天长县 ②亦知其名
(包拯被朝廷)召令暂时代理开封府尹,升为右司郎中。”
包拯在朝廷 为人刚强坚毅,贵戚宦官因此而大为收敛, 听说的人都很害怕他。
人们把包拯笑比做黄河水清(一样极难发生的事情)。 小孩和妇女,也知道他的名声,叫他“包待制”。 京城里的人因此说:“(暗中行贿)疏不通关系(的 人),有阎罗王和包老头。 按旧规矩,凡是诉讼都不能直接到官署(递交状子)。
包拯(999-1062)自希仁,芦洲合肥人(安徽合肥),北宋天 圣五年(1027)进士。是历史上最有名的清官。他从青少年时代起, 就开始立志要为国家出力,"竭忠死义"。 中进士后,因父母年事已高,不忍远去为官,直到双亲相继去 世,守孝完毕,才在亲友的劝说下为官,期间长达十年之久,故以 孝闻于乡里。
本文选自《宋史·包拯传》,作者:脱 脱,元代史学家。 “传”是记载人物事迹的作品(多由 别人记述),是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采用纪传体的形式。一般说来, “传”主要叙述传主的生卒、地望、 职官、生平事迹等内容。 我国传记文学产生较早,如《史记》 的《本记》、《世家》、《列传》等。
第归: 但,只管 鬻: 卖 寻复有来告„„ 不久 何为: 为何 缘贡: 乘着 率取: 大都 遗权贵: 赠送 才足贡数: 仅仅 岁满: 年 使契丹: 出使 谓拯曰: 对 以便 以刺疆事: 用来 无以对: 召权知开封府: 下召
暂时
徙知端州 转移 主持、掌管 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 把 闻者皆惮之 害怕 贵戚宦官为之敛手。 收敛 京师为之语曰 因此 旧制: 按旧规矩 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 直接 到、往 官署 使得至前陈曲直 陈述 是非 拯性峭直 严峻刚直 厌恶 恶吏苛刻。 憎恨 丑恶 虽甚嫉恶。 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却 曾经 施行 不伪辞色悦人 言语 神态 取悦 死不得葬大茔中 墓地 听从 不从吾志
(包拯)转到端州当知府,升为殿中丞。 端州出产砚台,此前的知府趁着进贡大都敛取是贡 数几十倍的砚台,来赠送给当朝权贵。 包拯命令制造的砚台仅仅满足贡数,当政满一年没拿 一方砚台回家。 (包拯)出使契丹,契丹命令典客对包拯说:“(你 们国家的)雄州城最近开了便门,就是想引诱我国的 叛徒,以便刺探边疆的情报吧?” 包拯说:“(你们国家的)涿州城曾经也开过便 门,刺探边疆的情报为何一定要开便门呢?” 那个人便无言以对了。
主持,掌管 知道 那 他的
①知
②其
①其人遂无以对 ②亦知其名
③而
表承接 ①杀而鬻之 ②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 表并列 ③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
表转折,但
5、一词多义: ①杀而鬻之 代词,牛 ④之 ②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 代词,杀牛者 ③闻者皆惮之 ④京师为之语曰
他பைடு நூலகம்代包拯 这 来 以便 把 用
①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⑤以 ②以刺疆事耶? ③人以包拯笑比蓝河清
包拯打开官署正门,使告状的人能够到跟前陈 述是非,办事小吏因此不敢欺瞒。
包拯性情严峻刚直,憎恶办事小吏苛杂刻薄,务 求忠诚厚道,虽然非常憎恨丑恶,但从来没有不 施行忠恕之道的。 (他)跟人交往不随意附和,不以巧言令色取悦人, 平常没有私人信件,连朋友、亲戚也断绝往来。 虽然地位高贵,但(穿的)衣服、(用的)器物、 (吃的)饮食跟当百姓时一样。 (他)曾经说:“后代子孙当官从政,假若贪赃 枉法,不得放回老家,死了不得葬入家族墓地。 假若不听我的意志,就不是我的子孙。”
返回
于成龙,字北溟,1617年生于我县下昔乡来 堡村。清顺治十八年(1661),45岁的于成龙以 副榜贡生出任广西罗城县令,后迁任知州、知府、 巡抚、两江总督等职。在二十多年的宦海生涯中, 他关心百姓疾苦,敢于为民请命,生活清苦,廉 政勤政,深受百姓爱戴和康熙皇帝赞誉,三次被 举“卓异”,成为清初廉政官员的典范。康熙二 十三(1684),于成龙在两江总督任上病逝,江 南民众“巷哭罢市,绘像祀之”。康熙亲撰碑文, 称他为“天下廉吏第一”。作为封建官吏,于成 龙的思想道德、人生信条固然有着历史的局限性, 但他清正廉明、关怀民众的事迹,到今天仍有着 重要的借鉴和教育意义。
由于包拯在开封府执法严明,铁面无私,敢于碰硬,贵戚宦官 也不得不有所收敛,听到包拯的名字就感到害怕。儿童妇孺们 都知道包拯之名,亲切称呼他为「包特制」。开封府广泛流传 着这样的话「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用阎罗比喻包拯的铁 面无私。包拯一生清廉简朴,从不讲究排场,即使做了大官, 穿着仍与布衣时一样;对贪污深恶痛绝,在给仁宗的奏疏《乞 不用赃吏》中说"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 他一生 严于律己,身体力行,他在端州任知州,整顿吏治,打击贪污 ,深受百姓欢迎,离任时当地精制一好砚相送,他都婉言谢绝 ,"不持一砚归";他一生铁面无私,不避权贵,执法如山。对 皇亲国戚、宦官权贵的不法行为,一律极力主张绳之以法。大 力平反冤狱,是包拯生前与死后深为百姓所赞扬和称颂的主要 内容。 宋嘉佑六年(1061),他官至枢密副使,次年五月病逝, 「京师吏民,莫不感伤,叹息之声,大街小巷都可听得到。」 朝廷赠官吏部上书,有「奏仪」十五卷传于世。
第一段:写包拯断案,智服盗 贼,充分显示了他高超的智慧和断
案能力。
—— 为官机智
转到,调到
升迁
趁着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
大都
满足
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 来
Wèi,赠送 仅 仅
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第二段:写包拯为官清廉,“命
制者才足贡数”,“不持一砚归”, 其行为与前太守形成鲜明的对比,人 物形象更鲜明突出。 —— 为官廉洁
④未尝不推以忠恕也
历史上的清官很 多,你知道历史上有 哪些清官吗?说一说 有他们的事迹。
海瑞
于成龙
耶律楚材
狄仁杰
明朝时候的海瑞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清官。他铁面无私,明察秋毫, 人称“海青天”。他生于明朝衰弊之际,一直以“天下治安”为念。为淳 安知县时,他“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及任职朝廷,他更不顾身 家性命,指斥时弊:“今大臣持禄而好谀,小臣畏罪而结舌,臣不胜愤 恨”。他逆批龙鳞,对皇帝说:“吏贪官横,民不聊生”,“陛下之误多 矣”。连皇帝也赞叹道:“此人可方比干”。 一天,他带着几个衙役微服出巡,在街上看见一群人慌慌张张地走过来, 两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用一块木板抬着一个人,身上盖着被子,插着珠钗 的头露在被子外面。另几个男人在旁边跟着,不时有人去掖掖被子。走了 一会儿,他们在路旁休息一会儿,再换两个人抬着木板走。 海瑞觉得蹊跷,便上去攀谈,得知是这家的妹妹身染恶疾,特地找来 几个同村的小伙子抬她去外地看医生的。海瑞派一个衙役暗中跟踪,看到 这群人来到一个村子最西头的房屋前,两个人把他们接了过去。 海瑞回府后迅速派人去将那伙人抓了起来,从那间屋里搜出了大量金银财 宝,后来经审讯得知他们是一伙强盗。
3、包拯素以“包青天”见称,从文中哪些语句 可以看出他能够直接面对百姓,倾听他们的冤情?
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4、文中包拯位高权重,可是他生活极为简朴,从哪些 语句可以看出? 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
课文总结: 2、成语
①妇孺皆知
妇女、小孩全都知道。指众所周知。 形容态度严肃,难见笑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