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运动分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 三心定理
3.1.1 速度瞬心
1.速度瞬心 瞬心 指互相作平面相对运动 速度瞬心(瞬心 速度瞬心 瞬心): 的两构件在任一瞬时其相对速度为零的重 合点。即两构件的瞬时等速重合点。 合点。即两构件的瞬时等速重合点。 ◆ 绝对瞬心 指绝对速度为零的瞬心。Vp2=Vp1=0 绝对瞬心: 指绝对速度为零的瞬心。 相对瞬心: 指绝对速度不为零的瞬心。 ◆ 相对瞬心 指绝对速度不为零的瞬心。Vp2=Vp1≠0 构件i 的瞬心用P ◆ 瞬心的表示 构件 和 j 的瞬心用 ij表示 两构件间某点的相对速度:vA =Ǿ21×P21A2
3、机构瞬心位置的确定 、 1)、直接观察法 直接观察法(两构件以运动副相联)。 直接观察法 适用于求通过运动副直接相联的两构件瞬心 位置,如图所示。其中,构件i、j 的瞬心表示为Pij。
转动副联接两构件的瞬心 在转动副中心。 在转动副中心。
若为纯滚动, 若为纯滚动 接触点即 为瞬心;
移动副联接两构件的瞬心在垂 直于导路方向的无究远处。 直于导路方向的无究远处。
P01
B P 、P 12 02 1 0 ω1 2 D
P03、P13
B P 、P 12 02
2 1 ω1 P01
A C P23
3 0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P03、P13
3
P23
C
P24、P02、P12 B 1 2 A P01 P23 C P34、P03、P13 3 4 0 D
A
D
ω1
P14
ω4
E P04
以上三个机构在图示位置均不能动,处在死点位置。 以上三个机构在图示位置均不能动,处在死点位置。 死点: 死点:主动件不能输入运动的位置 原因:出现了瞬心共点的情况; 原因:出现了瞬心共点的情况;非连架杆与主动链各构件的瞬心 重合。 重合。
K
1 P12 n
3.2 机构的可动性分析
利用三心定理讨论在机构自由度F≥1的条件下机构不能动和 利用三心定理讨论在机构自由度 ≥1的条件下机构不能动和 ≥1 过约束机构能动的条件 F≥1机构不能动是指在某一位置不能动,形成死点; 判断死点位置 ≥1机构不能动是指在某一位置不能动,形成死点; ≥1机构不能动是指在某一位置不能动 过约束机构能动,出现了虚约束 把虚约束找出来 过约束机构能动 出现了虚约束,把虚约束找出来 出现了虚约束 3.2.1 死点
平面四杆机构有曲柄的条件 机构尺寸满足杆长条件,且最短杆为机架或连架杆。 机构尺寸满足杆长条件,且最短杆为机架或连架杆。
最短杆 为机架 得双曲 柄机构
取最短杆相 邻的构件为 机架得曲柄 摇杆机构
取最短杆对 边为机架得 双摇杆机构
推出结论的另一种方法: 推出结论的另一种方法:
连架杆若能整周回转, 设a<d,连架杆若能整周回转,必有两次与机架共线,则由△B’C’D可 连架杆若能整周回转 必有两次与机架共线,则由△ 可 得:a+d≤b+c 可得: 由△B”C”D可得:b≤(d-a)+c即: a+b≤d+c 可得 即 c≤(d-a)+b即: a+c≤d+b 即 将以上三式两两相加得: 将以上三式两两相加得: a≤b, a≤c, a≤d 可见AB杆为最短杆 杆为最短杆。 可见 杆为最短杆。 若设a>d,同理有:d≤a,d≤b,d≤c 若设 ,同理有: , , AD杆为最短杆。 杆为最短杆。 杆为最短杆
• 21 • 31
•
K
vK31
vK21
•
3
φ21
2 P21
φ 31
P31
而
V V
p 23
= φ = φ
× P 21 P 23 × P 31 P 32
p 32
由图可以看出,若要V 在目前位置是不可能达到的. 由图可以看出,若要VK23 =VK32,在目前位置是不可能达到的 V 在目前位置是不可能达到的 若要完全相等,K(P23或P32)必须在 21 P32 直线上。 必须在P 直线上。 若要完全相等 必须在
b 2 + c 2 − ( a 2 + d 2 + 2ad ) cosµ max = ≥ −1 2bc 2 得,(b + c) ≥ ( a + d )2 ⇒ a + d ≤ b + c
将上面几个关系式进行运算得到: 将上面几个关系式进行运算得到:a ≤ b, a ≤c, a ≤d 结论: 结论: 为曲柄的条件: 杆a为曲柄的条件: 为曲柄的条件 1)最短杆长度 最长杆长度 其余两杆长度之和 最短杆长度+最长杆长度 最短杆长度 最长杆长度≤其余两杆长度之和 ——杆长条件 杆长条件 2)杆a或机架 为最短杆。 或机架d为最短杆 杆 或机架 为最短杆。
21
瞬心的特点:①该点涉及两个构件; ②绝对速度相同,相对速度为零; ③相对回转中心。
2.瞬心数目:每两个构件有一个瞬心,根据排列组合,若机 瞬心数目:每两个构件有一个瞬心,根据排列组合, 瞬心数目 构中有N个构件 则瞬心数为: 个构件, 构中有 个构件,则瞬心数为: K=N(N-1)/2(个); = ( 机构有且只有一个固定构件,绝对瞬心 绝对瞬心有N-1个 绝对瞬心 构件数 瞬心数目 4 6 5 10 6 15 8 28
Φ1
转动的过程中, 与杆 不能成一直线( ° 与杆c不能成一直线 180° 杆a转动的过程中,杆b与杆 不能成一直线(0° < μ< 180°) 转动的过程中
b2 + c2 − (a2 + d 2 − 2ad cosφ1 ) cos µ = 2bc
产生四杆共线机构(平行四边形机构)。 当Φ1=0时, µ → µmin。若µmin=0,产生四杆共线机构(平行四边形机构)。
3.2.2 机构具有曲柄的条件
名词概念: 名词概念 曲柄:能作整周回转的连架杆。 曲柄:能作整周回转的连架杆。 摇杆: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摇动的连架杆; 摇杆: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摇动的连架杆; 周转副:组成转动副的两构件能整周相对转动; 周转副:组成转动副的两构件能整周相对转动; 摆转副:不能作整周相对转动的转动副。 摆转副:不能作整周相对转动的转动副。 运动副全为转动副。 运动副全为转动副。
证明: 设三个物体 设三个物体1,2,3间作相对运动 间作相对运动
以构件1作为参考系,瞬心P 以构件1作为参考系,瞬心P21和P31已知。 1 已知。 寻找P 位置。 寻找P23位置。设在K点 由定义:vK23 = vK32 由定义: 按矢量相等的概念:大小相等, 按矢量相等的概念: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无死点的一个条件是: cos b
2
µ
min
=
+ c
得:(
b - c)
2
− ( a 2 + d 2 bc ≤ ( a − d )2
2
2
− 2 ad
)
≤ 1
产生的结果:当
a ≤ d时 (b ≥ c ) (c ≥ b)
a+b ≤ d +c a+c ≥ d +b
同理,在Φ1=180°时, µ → µ max,此时,若µ max =180° 同理, 此时, 180° 180 也出现四杆共线,也可以列出无死点的条件: 也出现四杆共线,也可以列出无死点的条件:
周转副 摆动副 摆动副 曲柄摇杆机构 周转副 动 画
双曲柄机构
周转副 摆动副
曲柄摇杆机构
杆 1. 2. 3. 杆 杆 杆 机 杆
机构 机 机 曲柄摇杆机构 双曲柄机构 机 双摇杆机构 杆 机
构
摇杆机构
转动副
3.2.3 过约束机构可动的条件 过约束机构: 过约束机构:含有虚约束的机构? 可动的条件:过约束是虚的,不影响整个机构的运动。 可动的条件:过约束是虚的,不影响整个机构的运动。
二、平面高副机构(凸轮机构) 平面高副机构(凸轮机构)
凸轮机构由三个构件组成, 凸轮机构由三个构件组成, 共有3个瞬心 个瞬心P 共有 个瞬心 01、P02、P12 P01为凸轮转动铰链点,P02在垂直于 为凸轮转动铰链点, 导路的无穷远处 根据三心定理,P12应在P01、 P02 根据三心定理, 应在P 形成的直线上 过高副接触点作公法线n-n,与 , 过高副接触点作公法线 P01、 P02连线的交点即是 12 连线的交点即是P n 2 ω1 P01 0
第3章 机构的运动分析
本章主要讲授内容: 1.三心定理及其应用(图解法) 三心定理及其应用(图解法) 三心定理及其应用 2.机构的可动性分析 机构的可动性分析 3.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解析法) 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解析法) 4.机构的等效变换 4.机构的等效变换 轮系的运动分析在齿轮机构结束后进行。 轮系的运动分析在齿轮机构结束后进行。 运动分析的基本任务:根据机构的输入运动( 运动分析的基本任务:根据机构的输入运动(Φ, Ǿ),求解机构运动构件的运动。 ),求解机构运动构件的运动 ),求解机构运动构件的运动。 求解方法:图解法和解析法,主要是解析法。 求解方法:图解法和解析法,主要是解析法。 应用图解法建立几何模型, 应用图解法建立几何模型,应用解析法建立数学 模型,并与计算机结合实现计算机辅助设计。 模型,并与计算机结合实现计算机辅助设计
若既有滚动又有滑动, 若既有滚动又有滑动 则瞬心在高副 接触点处的公法线上。 接触点处的公法线上。
3.1.2 三心定律(两构件间没有构成运动副) 三心定律(两构件间没有构成运动副) 三个彼此作平面运动的构件共有三个瞬心,且它们位于同 一条直线上。 三心定律特别适用于两构件不直接相联的场合。 三心定律特别适用于两构件不直接相联的场合。
P03、P13 P23 3 P35 5 P45 P05、P15
P35 3 5 P05、P15
P34 4 P23 2 P04、P14
P02、P12 1 P01
2 4 P24 0
P25
P01 0
1
P12、P02
机构的死点与主动件有关,改变主动件其死点位置将发生改变。 机构的死点与主动件有关,改变主动件其死点位置将发生改变。
连架杆
连杆
C
B a A d
b c D
连架杆
不同性质的机构与杆长是什么关系呢? 不同性质的机构与杆长是什么关系呢 机构的性质与曲柄的存在有极大的关系, 四个杆长呈什么关系时回出现曲柄?
★曲柄摇杆机构 ★双曲柄机构 ★双摇杆机构
◆分析: 分析:
μ
构件AB要为曲柄, 构件 要为曲柄,则转动 要为曲柄 应为周转副; 副A应为周转副; 应为周转副 为此AB杆应能占据整周中 为此 杆应能占据整周中 的任何位置; 的任何位置; 因此AB杆应能占据与 共 因此 杆应能占据与AD共 杆应能占据与 线的位置AB'及AB''。 线的位置 及 。
vP1i = ω1 × P01 P i = vP 0i = 0(i = 2,3) 1 而 P01 P i ≠ 0 i = 2,3), 所以ω1 = 0 ( 1
死点的条件: 死点的条件:机构的任一从动构件与主动 链各构件的所有相对速度瞬心相重合。 链各构件的所有相对速度瞬心相重合。 平面Ⅱ级机构的死点: 平面Ⅱ级机构的死点:当从动二杆组成一 直线时,机构出现死点。 直线时,机构出现死点。 飞机起落架,在图示位置即处于死点 例:飞机起落架 在图示位置即处于死点 飞机起落架 位置,保证飞机在滑行过程的稳定。 位置 保证飞机在滑行过程的稳定。 保证飞机在滑行过程的稳定
3.1.3 三心定理在机构速度分析中的应用
一、平面连杆机构 确定平面四杆机构在图示位置时的全部瞬心的位置。 确定平面四杆机构在图示位置时的全部瞬心的位置。 机构瞬心数目为: 机构瞬心数目为 K=6 四个铰链点分别为相邻杆的四个瞬心P 四个铰链点分别为相邻杆的四个瞬心 12、P14、P23、P34 瞬心P13、P24 必须采用三心定理来求 瞬心 P14、P12、P24在一条直线上; 在一条直线上; P34、P23、P24在一条直线上 两条直线的交点就是P 所在点。 两条直线的交点就是 24所在点。 同理,可以求出 同理,可以求出P13的位置 P24 P12 3 P23 2 ω2 1 ω4 4 P14 P34 P13
1 0 P01 P23 2 P12、P02 P03、P13 3
飞机起落架动画
利用瞬心原理可以比较方便的对机构的死点进行判定。 利用瞬心原理可以比较方便的对机构的死点进行判定。 仅含一个基本杆组的机构的死点判定: 仅含一个基本杆组的机构的死点判定: 杆组中的任一构件与主动链的两个瞬心相重合,即是死点位置。 杆组中的任一构件与主动链的两个瞬心相重合,即是死点位置。 含多个杆组的机构的死点判定:只要有一个杆组不能动, 含多个杆组的机构的死点判定:只要有一个杆组不能动,整个机 构即不能动,只需对杆组进行判定即可。 构即不能动,只需对杆组进行判定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