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复习知识点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一、认识更大的数1. 数级咱们先得知道数级这个概念,就像军队有不同的编制一样。
数级分为个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级(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级等等。
每一级都有四个数位,这就像每个小团队都有固定的人数。
2. 计数单位计数单位有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这些计数单位就像一个个小台阶,数越来越大就沿着这些台阶往上走。
比如说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依此类推,是不是很有规律呀?3. 大数的读写读大数的时候呢,要先分级,就像给一群人分组一样。
从右往左,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读的时候,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地读。
比如说567890123,先分级为5/6789/0123,读作“五亿六千七百八十九万零一百二十三”。
写数的时候也是从高位写起,哪个数位上是几就写几,如果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占位。
4. 比较大小比较大数的大小就像比谁的力气大一样。
先看位数,位数多的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二、线与角1. 线- 线段:线段就像一根小棍儿,有两个端点,它的长度是可以测量的。
比如我们的铅笔,就可以看成是一条线段。
- 射线:射线就像手电筒射出的光,只有一个端点,另一端可以无限延伸,它的长度是不可测量的。
- 直线: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也是长度不可测量的。
而且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2. 角- 角的定义: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 角的度量:我们用量角器来量角的大小。
量角的时候,要把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 角的分类:- 锐角:锐角是小于90度的角,就像小朋友没长大的小角,很可爱。
最全面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精华版)
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 1 认识数级、数位、计数单位,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
: 人口普查(亿以内数的读法、写法)知识点 ①读数的方法:( 1)先分级,四位一级; ( 2)从最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每一 级上的数都按照个级的数来读,读完每一级再在后面添上这一数级的计数单位。
亿级 万级 个级 例如 12 ∕ 9533∕ 0000 读作:十二亿 九千五百三十三万 ②写数的方法:( 1)先分级,弄清楚有几个级; (2)从最高位写起,写出每一级的数; (3)哪一个位置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 0 占位。
亿级 万级 个级 写作: 20 ∕ 0435∕ 0000 例如 二十亿 零四百三十五万 ③比较大小的方法:( 1)位数多的数就大; 数位上的数字大,哪个数就大。
( 2)位数相同的,从高位开始比较,哪个 ④(四舍五入) 方法:( 1)“四舍”小于“ 5”的省略( 2)“五入”大于“ 5”的进一。
⑤近似数的求法: 0→看个位(利用四舍五入方法 四舍五入到十位,十位后面都变为 0→看十位;四舍五入到千位,千位后面都 0→看千位; 确定十位);四舍五入到百位,百位后面都变为 变为 0→看百位;四舍五入到万位,万位后面都变为1、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
含有个级、万级和亿级的数,必须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即从高位读起) 亿级或万级的数都按个级读数的方法, 在后面要加上亿或万。
每级末尾的零不读, 在级中间 的零必须读。
中间不管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
2、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
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的顺序写,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 3、 比较数大小的方法: 0。
多位数比较大小,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这个数就大, 位数少的这个数就小。
如果位 数相同,从左起第一位开始比起,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就大。
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 就开始比第二位 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4、 改写以 “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以0 去掉,再添 “万 ”为单位,就要把末尾的四个 0 去掉,再添上亿字。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
(2)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试商,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得到整十数(这个整十数只有一个作用就是试商),试商的结果要与除数相乘。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如果余数大于除数,说明商小了。
(3)用四舍五入的方法试商时,用四舍时,把除数看小了,商可能偏大,要调小;用五入时,把除数看大了,商可能偏小,要调大。
3、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
乘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a × b=b × a
4、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加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a+b)+c=a+(b+c)
5、减法的运算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就等于这个数减去后面两个数的和。
用字母表示:a-b-c=a-(b+c)
6、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乘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a×b)×c=a×(b×c)
7、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减),得数不变。
用字母表示:(a+b)×c=a×c+b×c
(a-b)×c=a×c-b×c
2.零上温度表示比零摄氏度还要高的温度,可在数字前加“+”(正号)表示。例如:+2℃,读作:正2摄氏度或2摄氏度。
3.零下温度表示比零摄氏度还要低的温度,可在数字前加“-”(负号)表示。例如:-2℃,读作:负2摄氏度。
4.零摄氏度是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分界线,它既不属于零上温度,也不属于零下温度。
5.零下温度的比较: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单元知识总结(全册)
知识回顾:我们已经级…………二线与角一、线的认识1.线段、射线与直线的认识:(1)形如,两端各有一个端点,不能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有一定的长度,这样的就是线段,读作:线段AB(或BA)。
(2)形如,只有一个端点,它只可以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像这样的就是射线,读作:射线AB。
(3)形如,没有端点,可以向两个方向延伸,这样的就是直线,读作:直线AB(或BA)。
2.线段、射线与直线的联系和区别:名称端点个数延长情况是否可测量关系线段两个不能向两个方向延伸可以测量是射线或直线的一部分射线一个可以向一个方向延伸不可测量是直线的一部分直线无可以向两个方向延伸不可测量—3.线段的基本性质:两点之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4.两点间的距离: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作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二、相交与垂直1.相交的概念:如果两条直线有一个公共点,那么这两条直线叫作相交的直线。
2.垂直的概念: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就互相垂直。
两条直线互为对方的垂线。
3.垂直线段的性质: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所有线段中,垂直线段最短。
这条垂直线段的长度叫作点到直线的距离。
4.相交与垂直的关系图:画法提示:无论画线段、射线还是直线画的线必须是直的线必须以已知点为起点点。
以度量比较大小不可度量线之间、射线与直线、线段与射线、线段与直线之间均不能比较大小。
的长度就是间的距离。
面上线相交交。
两条直线相交的特殊形式。
画垂线时上垂直符号。
直线不互相垂直时交所成的角一定是两个锐角和两个钝角条直线互相垂直时交所成的角一定是直角。
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必须与直尺或三角尺紧靠才能保证平移准确。
三、平移与平行1.平行线的概念: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这两条直线叫作平行线。
2.平行线的画法:(1)借助方格纸画平行线;(2)借助直尺画平行线;(3)用纸折出平行线;(4)利用三角尺平移画平行线。
四、旋转与角1.认识平角:当角的两条边旋转成一条直线时,所形成的角叫平角。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知识整理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知识整理
本文档旨在对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的重点知识进行整理,以便帮助学生复和加深理解。
以下是本册教材中的重点知识点及其概要:
第一单元:数到10 000
1. 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数的读法。
2. 认识分类。
例如:认识畜牧动物、水生动物等。
3. 认识数0以及0与其他数的关系。
第二单元:加减法(一)
1. 加法口诀表的背诵。
2. 认识个位、十位和百位的概念。
3. 认识加法和减法的关系。
第三单元:加减法(二)
1. 加法口诀表的背诵。
2. 计算加法和减法的结果。
3. 掌握制表法求和的方法。
第四单元:乘法口诀
1. 记忆乘法口诀表。
2. 理解乘法的概念。
3. 计算简单的乘法运算。
第五单元:数到1000的加减法运算
1. 计算两位数之间的加减法。
2. 运用数轴和计数器解决数学问题。
3. 运用竖式算法进行加减法运算。
以上是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的重点知识整理。
希望这份文档能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知识,更好地掌握数学技巧。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一、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1.基础知识梳理认识更大的数:(1)大数的认识①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②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③认识数位、数级及十进制数位顺序表;(2)大数的读写①万以上数的读法;②万以上数的写法;(3)大数的比较①数位相同的数比较大小的方法;②数位不同的数比较大小的方法;(4)大数的改写①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为“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写法;(5)认识自然数①自然数的意义;(6)认识近似数①认识精确数和近似数;②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2.基本方法复习(1)对应法实际问题中有一些相关联的对应量,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对一的关系。
解题时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找准对应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就能实现由未知到已知的转化。
这种运用对应关系解题的方法就是对应法。
(2)分析法分析法是指从问题出发,通过对事物原因或结果的周密分析,从而证明论点正确、合理的论证方法,也称为因果分析法。
其特点和思路“由果索因”,即从“未知”看“可知”,逐步推向“已知”。
二、第二单元线与角1.线与角(1)角的度量①度量角的方法②认识角的度量单位③认识量角器④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度数的方法⑤用量角器和三角尺画角(2)旋转的角①平角和周角的认识②角之间的关系(3)线的认识①线段、射线、直线的特点(4)相交与垂直①认识相交与垂直②画垂线的方法③点与线之间垂直线段最短(5)平移与平行①认识平行线②平行线的画法2.观察法观察法是指通过观察数学问题中数的变化规律、图形特点、条件与结论的关系及题目的结构特点等,从而发现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解决问题途径的一种方法。
三、第三单元乘法1.乘法(1)三位数乘两位数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③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2)大数的估计①由部分估计整体的方法(3)神奇的计算工具①计算工具的演变②计算器的结构和使用方法③用计算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4)有趣的算式①根据算式和得数的特点发现规律2.图示法图示法就是用线段图(或其他图形)把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表示出来,这样可以把抽象的数量关系具体化,从图中找到解题突破口。
北师大新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pdf
北师大新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pdf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都是计数单位。
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练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个级、万级、亿级都叫做数级。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十。
数位顺序表数的读法(读法用汉字)1、先分级: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2、亿级的数、万级的数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或“万”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的几个0,都只读一个0。
数的写法(写法用阿拉伯数字):1、先分级: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读法、写法的共同点:都是从高位开始读或者写,都需要分级。
写出所组成的数:对照数位顺序表把每个部分的数字分别写入,再用0补足。
如:数的大小比较通过数数位可以将比较数的大小分为两类:1、数位不同的情况,数位多的那个数大。
2、数位相同的情况,从最高为比起,最高上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单位的改写关于“整万数”:个级全为零的数为整万数。
改写为“万”作单位时:把个级上的零去掉,然后在后面加个万字。
如:250000=25万关于“整亿数”:个级和万级全为的数是整亿数。
改写为“亿”作单位时:把个级和万级上的零去掉,然后在后面加个亿字。
如:300000000=3亿将非“整万数”或“整亿数”改写为“万”或“亿”作单位: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精确到万位,看千位上的数)如果千位上的数不足五就舍去,如果等于或大于五就向前进一,然后个级全变为零了。
如:234000≈230000=23万567890≈570000=57万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精确到亿位,看千万位上的数)如果千万位上的数不足五就舍去,如果等于或大于五就向前进一,然后个级和万级全变为零了。
(完整版)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复习知识点
2.十进制计数法: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也就是十进制关系。
3.数数:能一万一万地数,十万十万地数,一百万一百万地数……4.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含有个级、万级和亿级的数,必须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即从高位读起)亿级或万级的数都按个级读数的方法,在后面要加上亿或万。
在每级末尾的零不读,在每级中间的零必须读。
中间不管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
5.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的顺序写,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6.比较数大小的方法:多位数比较大小,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这个数就大,位数少的这个数就小。
如果位数相同,从左起第一位开始比起,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就大。
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开始比第二位……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7.改写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以“万”为单位,就要把末尾的四个0去掉,再添上万字;以“亿”为单位,就要把末尾八个0去掉,再添上亿字。
8.用四舍五入法保留近似数的方法:根据题中要求,看到所要保留位数的下一位,如果这一位满5,则向前一位进一;如果不够5则舍去。
而不管尾数的后几位是多少。
如精确到万位,只看千位,精确到亿位,只看到千万位。
最后一定要写出单位名称。
第二单元《线与角》一、线1.直线、射线、线段: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射线有一个端点,只能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线段没有端点,不能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
2.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4.一条直线的平行线有无数条,过线外一点作平行线,只能画一条。
5.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线段就是他们的距离。
6.相交:如果两条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这两条直线叫相交直线。
7.垂直: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叫做两条直线相互垂直。
两条直线互称为对方的垂线。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总复习知识清单
知识回顾:我们已经学过的计数单位有:一(个)、十、百、千、万,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举例说明:(1)如在计数器的万位上满十个珠子后,就向十万位进1,即在十万位上数一个珠子。
(2)如万位上有8个珠子,就表示8个万,即8万。
举例说明:如28000000中的“8”所占的数位是百万位,表示8个一百万。
计数单位与数位的区别:计数单位是指计算物体个数的单位;数位是指一个数中每个数字所占的位置。
易错提示:分级时一定要注意是从右到左每4位分为一级,也就是从低位到高位进行分级。
易错提示:每一级有4个计数单位。
个级表示多少个一,万级表示多少个万,亿级表示多少个亿。
举例说明:1003504000读作:十亿零三百五十万四千举例说明:八百亿零六百三十五万零五百写作:80006350500知识巧记:大数比较看数位,数位相同看首位,首位相同比下位,比出大小好解答。
二线与角一、线的认识1. 线段、射线与直线的认识:(1)形如,两端各有一个端点,不能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有一定的长度,这样的就是线段,读作:线段AB(或BA)。
(2)形如,只有一个端点,它只可以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像这样的就是射线,读作:射线AB。
(3)形如,没有端点,可以向两个方向延伸,这样的就是直线,读作:直线AB(或BA)。
2. 线段、射线与直线的联系和区别:名称端点个数延长情况是否可测量关系线段两个不能向两可以测量是射线或个方向延伸直线的一部分射线一个可以向一个方向延伸不可测量是直线的一部分直线无可以向两个方向延伸不可测量—3. 线段的基本性质:两点之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4. 两点间的距离: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作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二、相交与垂直1. 相交的概念:如果两条直线有一个公共点,那么这两条直线叫作相交的直线。
2. 垂直的概念: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就互相垂直。
两条直线互为对方的垂线。
3. 垂直线段的性质: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所有线段中,垂直线段最短。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1、认识数级、数位、计数单位,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
2、十进制计数法: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也就是十进制关系。
3、数数:能一万一万地数,十万十万地数,一百万一百万地数……4.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含有个级、万级和亿级的数,必须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即从高位读起)亿级或万级的数都按个级读数的方法,在后面要加上亿或万。
在每级末尾的零不读,在每级中间的零必须读。
中间不管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
5.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的顺序写,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6.比较数大小的方法:多位数比较大小,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这个数就大,位数少的这个数就小。
如果位数相同,从左起第一位开始比起,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就大。
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开始比第二位……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7.改写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以“万”为单位,就要把末尾的四个0去掉,再添上万字;以“亿”为单位,就要把末尾八个0去掉,再添上亿字。
8.用四舍五入法保留近似数的方法:根据题中要求,看到所要保留位数的下一位,如果这一位满5,则向前一位进一;如果不够5则舍去。
而不管尾数的后几位是多少。
如精确到万位,只看千位,精确到亿位,只看到千万位。
最后一定要写出单位名称。
第二单元《线与角》一、线直线、射线、线段: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射线有一个端点,只能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线段有端点,不能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
2. 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 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4. 一条直线的平行线有无数条,过线外一点作平行线,只能画一条。
5. 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线段就是他们的距离。
6. 相交:如果两条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这两条直线叫相交直线。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第一课时数一数知识点:3、数数;能一万一万地数;十万十万地数;一百万一百万地数……第二课时人口普查(亿以内数的读法、写法)知识点:1、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含有个级、万级和亿级的数;必须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即从高位读起)亿级或万级的数都按个级读数的方法;在后面要加上亿或万.2、在级末尾的零不读;在级中间的零必须读.中间不管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3、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的顺序写;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4、比较数大小的方法:多位数比较大小;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这个数就大;位数少的这个数就小.如果位数相同;从左起第一位开始比起;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开始比第二位……直到比出大小为止.第三课时国土面积(多位数的改写)知识点:1、改写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以“万”为单位;就要把末尾的四个0去掉;再添上万字;以“亿”为单位;就要把末尾八个0去掉;再添上亿字.2、改写的目的是为了读数、写数方便.第四课时森林面积(求近似数)知识点:1、精确数与近似数的特点:精确数一般都以“一”为单位;近似数都是省略尾数;以“万”或“亿”为单位.2、用四舍五入法保留近似数的方法:根据题中要求;看到所要保留位数的下一位;如果这一位满5;则向前一位进一;如果不够5则舍去.而不管尾数的后几位是多少.如精确到万位;只看千位;精确到亿位;只看到千万位.最后一定要写出单位名称.第二单元《线与角》第一课时线的认识知识点:1、基本定义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没有端点.读作:直线AB或直线BA.线段: 不能向两端无限延伸;有两个端点.读作:线段AB或线段BA.射线: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有一个端点.读作:射线AB(只有一种读法;从端点读起.)2、过一点可画无数条直线;过两个能画一条直线;过三点;如果三点在一条线上;经过三点只能画一条直线;如果这三点不在一条线上;那么经过三点不能画出直线.3、明确两点之间的距离;线段比曲线、折线要短.4、直线、射线可以无限延长.因为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所以不可以测量;没有具体的长度.如:直线长4厘米.是错误的.只有线段才能有具体的长度.第二课时平移与平行知识点:1、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2、平行线的画法.(1)固定三角尺;沿一条直角边先画一条直线.(2)用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固定直尺;然后平移三角尺.(3)沿一条直角边在画出另一条直线.3、用数学符号表示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如:AB∥CD.第三课时相交与垂直知识点:1、相交与垂直的概念: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互相垂直:就是直线OA垂直于直线OB;直线OB垂直于直线OA)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说明了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必须相交;相交还要成直角.)2、画垂线:(1)过直线上一点画垂线的方法.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直角顶点是垂足;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直线;这条直线是前一条直线的垂线.注意;要让三角尺的直角顶点与给定的点重合.(2)过直线外一点画垂线的方法.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让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通过这个已知点;沿着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画直线;这条直线就是前一条直线的垂线.注意;画图时一般左手持三角尺;右手画线.过直线外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必须通过给定的这个点.3、明确点到直线之间垂线段最短.第四课时旋转与角知识点:1、角的概念:由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2、平角:角的两边在同一直线上;(像一条直线);平角等于180°;等于两个直角.3、周角:角的两边重合;(像一条射线);周角等于360°;等于两个平角;四个直角.4、角的分类:小于90度的角叫做锐角;等于90度的角叫做直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叫做钝角;等于180度的角叫做平角;大于180度小于270度叫做优角(此为补充内容);等于360度的角叫做周角.第五课时角的度量知识点:1、认识度:将圆平均分成360份;把其中的1份所对的角叫做1度;记作1°;通常用1°作为度量角的单位.2、认识量角器: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一份表示1度.量角器上有中心点、0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3、量角器的使用方法.“两合一看”,“两合”是指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边重合.“一看”就是要看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的刻度.4、看角的度数时要注意是看外刻度还是内刻度.交的开口向左看外刻度线;角的开口向右看内刻度线.第六课时画角知识点:1、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的方法:画一条射线;中心点对准射线的端点;0刻度线对准射线(两合);对准量角器相应的刻度点一个点(一看);把点和射线端点连接;然后标出角的度数.2、30度、60度、90度、45度、75度、105度、135度、120度和150度用三角板比较方便.3、因为角是由两条射线和一个顶点组成的;所以在连线时;不能两点相连;而要冲过一点或不连到那一点.第三单元《乘法》第一课时卫星运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1、估算方法:用四舍五入法进行估算.2、利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注意;第二个因数的十位要乘三遍;第二步的乘积末尾写在十位上.3、时、分、日之间的单位互化:1时=60分1日=24时4、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中间有0也要和因数分别相乘;末尾有0的;要将两个因数0前面数的末位对齐;用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之后在落0;有几个0落几个0.第二课时体育场(实际生活中的估算)知识点:估算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要将因数估成整十、整百或整千的数.估算时注意;要符合实际;接近精确值.第三课时神奇的计算工具知识点:1、利用“M+”存储键;“MR”提取键;计算四则运算的题目.2、了解计算机中使用的是二进制计数法;就是满2进1.3、了解两个因数越接近(即差越小);积越大;两个因数相等时;积是最大的;两个因数的差越大;积越小.探索与发现(乘法结合律)知识点:1、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用字母表示是:(a×b)×c=a×(b×c).2、使用时机:当几个数相乘时;如果其中两个数相乘得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就可以应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可以改变乘法运算中的顺序.数字如;25和4、50和2、125和8、50和4、500和2等.探索与发现(乘法分配律)知识点:1、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或被减数、减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在把两个积相加(或相减);结果不变.用字母表示数:(a+b)×c=a×c+b×c或(a-b)×c=a×c-b×c2、式子的特点:式子的原算符号一般是×、+(-)、×的形式;在两个乘法式子中;有一个相同的因数;另为两个不同的因数之和(或之差)基本上是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3、102×88、99×15这类题的特点:两个数相乘;把其中一个比较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改写成整十、整百、整千与一个数的和(或差);再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运算简便.第四单元《图形的变换》知识点:1、绕中心点旋转的方向:顺时针;即顺着钟表时针走的方向;从上往右走;再往下;最后向上. 逆时针;和顺时针的方向相反;从上往左走;再往下;最后向上.2、体会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并能进行简单的制作.如利用一个三角形;通过旋转和平移制作出不同的复杂图形.第五单元《除法》第一课时买文具(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知识点:1、用竖式求除数是两位数(整十数)除法.注意: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要写在个位上.2、用乘法进行验算.验算方法:商除数=被除数(没有余数的情况下)3、除数是整十数;商也是整十数的竖式计算方法.注意在商的末尾必须补0;它起到占位的作用.第二课时路程、时间和速度知识点: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路程=速度×时间时间=路程÷速度速度=路程÷时间第三课时参观苗圃(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试商)知识点:1、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方法;试商时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试商.2、了解被除数、除数和商之间的关系.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为验算做好准备.第四课时秋游(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知识点:1、体验改商的过程;掌握改商的方法.在试商的时候;如果在估商的时候;把除数变大了;商就可能变小;如果把除数变小了;商就可能变大.(或者当所得的余数大于等于除数时;商小了需要调大;当试的商与除数的乘积大于被除数的时候;则商要调小.)2、单价×数量=总价单价=总价÷数量数量=总价÷单价3、确定商是几位数的方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如果前两位够商1;商则是两位数;如果前两位不够商1;商则是一位数.第五课时国家体育场(感受较大数的意义)知识点:1、并感受亿以内大数的实际意义.2、步长;是脚尖到脚尖的距离.探索与发现(四)(商不变的规律)知识点:1、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2、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计算150÷25 800÷25 20xx÷125因为25乘4能得到100;125乘8能得到1000;所以将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4倍、8倍.3、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0除外);商随着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4、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0除外);商随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第六课时中括号(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知识点:1、中括号的作用;能够改变运算顺序.2、明确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算式中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第六单元《方向与位置》第一课时确定位置(一)(用数对确定位置)知识点:1、数对的表示方法:先表示横的方向;后表示纵的方向;即根据直角坐标系;确定某一点的坐标(x,y).2、数对的写法:先横向观察;在第几位就在小括号里先写几;再点上逗号;然后再纵向观察;在第几位;就在小括号里面写上几.如小青的位置在第三组;第二个座位;用数对表示为(3;2).3、根据数对说出相应的实际位置.如某个同学在(5;6)这个位置.他的实际位置是;班级中(从左往右数)第五组第六个座位.第二课时确定位置(二)(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知识点:1、认识方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2、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1)以某一点为观测中心;标出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将观测点与物体所在的位置连线;用量角器测量角度;最后得出结论在哪个方向上.(2)用直尺测量两点之间的图上距离.3、认识并初步了解比例尺:如1:5000 单位:千米就表示图上1厘米等于实际距离5000千米.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第一课时温度知识点:1、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在温度前面写上“-”号;如“-2℃”“-12℃”通常读作零下2摄氏度、零下12摄氏度.2、正确地比较两个零下的温度的高低:0℃和零上的温度高于零下的温度;零下温度的数字越大表示温度越低.第二课时正负数知识点:1、正数:比0大的数字都是正数;有的时候我们在正数前面添上“+”号;如+5、+20等等;读作:正5、正20.2、负数:比0小的数字都是负数;我们在负数前面提案上“-”号;如-2、-10等等;读作:负2、负10.3、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第八单元《统计》第一课时栽蒜苗(一)(条形统计图)知识点:1、统计图中1格表示不同单位量;要结合具体的情况来判断1个表示几个单位.数据大;每1格所表示的单位就多;数据小;每1格所表示的单位就小.2、条形统计图的特点:直观、方便、便于察看.3、制作条形统计图的方法:确定水平方向;标出项目;确定垂直方向代表的数量(一格代表的数量);根据数据的大小画出长度不同的直条;写出标题.第二课时栽蒜苗(二)(折线统计图)知识点:1、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并进行简单的预测.2、折线统计图的方法:在方格纸中;根据所给出的数据把点标出来;再用线将点连接起来;要顺次连接.3、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不同:条形统计图用直条表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用折线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完整版)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完整版)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
单元知识点
1. 数的认识
- 十以内的数:0、1、2、3、4、5、6、7、8、9,它们又称为十以内的个位数。
- 十以内的数的认识:数的读法和书写,数的顺序排列。
2. 数的比较
- 数的比较:通过数的大小,进行比较运算的结果有三种:大于、小于、等于。
- "大于"的表示:使用大于号 ">",如果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大,则用大于号表示。
- "小于"的表示:使用小于号 "<",如果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小,则用小于号表示。
- "等于"的表示:使用等于号 "=",如果两个数相等,则用等于号表示。
3. 数的加减法
- 十以内的加法:通过计算两个数的和,得到一个新的数,和
的计算可以使用数轴上的跳跃法。
- 十以内的减法:通过计算两个数的差,得到一个新的数,差
的计算可以使用数轴上的退后法。
4. 数的组成
- 十以内的数的组成:一个两位数可以由十位数和个位数组成,十位数和个位数之和等于这个两位数。
- 数的分解:一个两位数可以分解成十位数和个位数。
- 十以内数的分级:一个两位数可以从大到小排列,分为十位
和个位,分别称为十位数和个位数。
以上是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的知识点概述。
希
望能够帮助到您。
最全面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完整版)
最全面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完整版)研究必备,欢迎下载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
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数一数知识点:1、十进制数位顺序表数级。
数位。
单位千。
百。
十。
个亿。
千万。
百万。
十万万。
千。
百。
十个1)数位顺序表由数级、数位、计数单位三部分组成。
2)计数单位按一定顺序排列,它们所占的位置称为数位。
例如:129中的9的计数单位是“个”,所占的数位是个位。
3)认识数级我国的计数单位惯从右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个级;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万级;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是亿级。
4)拓展提高三位分节法:国际惯读写多位数时,为了容易辨清数位,从个位起向左数,每三位作为一节,节与节之间空半个数字的位置,也可以用分节符号“,”把它们分隔开来。
2、十进制计数法。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也就是十进制关系。
总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不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要看它们之间有几个间隔,有几个间隔进率就是几个。
警示误区: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一定要说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3、能力提升例题:1)计算:(+++++÷)9特点:六个加数数位相同,各数位出现的数字相同,都是,1+5+6+7+8+9=36.加数的和可以转变成36个十万,36个万,36个千,36个10,36个1.2)简便方法计算:(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7人口普查(亿以内数的读法、写法)知识点:1、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
含有个级、万级和亿级的数(先分级),必须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即从高位读起)。
亿级或万级的数都按个级读数的方法,在后面要加上亿或万。
在级末尾的零不读,在级中间的零必须读,中间不管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
例如:1382|0000(一千三百八十万)个级4个不读;1001|0000(一千零一万)中间读一个,个级4个不读;707|0100(七百零七万零一百)。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知识点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数一数知识点:数级……亿级万级个级数位……千亿位百亿位十亿位亿位千万位百万位十万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计数单位……千亿百亿十亿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个2、十进制计数法。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也就是十进制关系。
3、数数。
能一万一万地数,十万十万地数,一百万一百万地数……人口普查(亿以内数的读法、写法)知识点:1、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
含有个级、万级和亿级的数,必须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即从高位读起)亿级或万级的数都按个级读数的方法,在后面要加上亿或万。
在级末尾的零不读,在级中间的零必须读。
中间不管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
2、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
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的顺序写,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3、比较数大小的方法。
多位数比较大小,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这个数就大,位数少的这个数就小。
如果位数相同,从左起第一位开始比起,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就大。
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开始比第二位……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国土面积(多位数的改写)知识点:1、改写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
以“万”为单位,就要把末尾的四个0去掉,再添上万字;以“亿”为单位,(1)固定三角尺,沿一条直角边先画一条直线。
(2)用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固定直尺,然后平移三角尺。
(3)沿一条直角边在画出另一条直线。
3、能够借助实物,平面图形或立体图形,寻找出图中的平行线。
补充知识点:用数学符号表示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
如:AB∥CD。
相交与垂直知识点:1、相交与垂直的概念。
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互相垂直:就是直线OA 垂直于直线OB,直线OB垂直于直线OA)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说明了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必须相交,相交还要成直角。
)2、画垂线:(1)过直线上一点画垂线的方法。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各单元数学复习知识点
2.十进制计数法: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也就是十进制关系。
3.数数:能一万一万地数,十万十万地数,一百万一百万地数……4.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含有个级、万级和亿级的数,必须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即从高位读起)亿级或万级的数都按个级读数的方法,在后面要加上亿或万。
在每级末尾的零不读,在每级中间的零必须读。
中间不管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
5.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的顺序写,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6.比较数大小的方法:多位数比较大小,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这个数就大,位数少的这个数就小。
如果位数相同,从左起第一位开始比起,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就大。
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开始比第二位……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7.改写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以“万”为单位,就要把末尾的四个0去掉,再添上万字;以“亿”为单位,就要把末尾八个0去掉,再添上亿字。
8.用四舍五入法保留近似数的方法:根据题中要求,看到所要保留位数的下一位,如果这一位满5,则向前一位进一;如果不够5则舍去。
而不管尾数的后几位是多少。
如精确到万位,只看千位,精确到亿位,只看到千万位。
最后一定要写出单位名称。
第二单元《线与角》一、线1.直线、射线、线段: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射线有一个端点,只能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线段没有端点,不能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
2.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4.一条直线的平行线有无数条,过线外一点作平行线,只能画一条。
5.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线段就是他们的距离。
6.相交:如果两条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这两条直线叫相交直线。
7.垂直: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叫做两条直线相互垂直。
两条直线互称为对方的垂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十进制计数法: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也就是十进制关系。
3.数数:能一万一万地数,十万十万地数,一百万一百万地数……4.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含有个级、万级和亿级的数,必须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即从高位读起)亿级或万级的数都按个级读数的方法,在后面要加上亿或万。
在每级末尾的零不读,在每级中间的零必须读。
中间不管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
5.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的顺序写,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6.比较数大小的方法:多位数比较大小,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这个数就大,位数少的这个数就小。
如果位数相同,从左起第一位开始比起,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就大。
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开始比第二位……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7.改写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以“万”为单位,就要把末尾的四个0去掉,再添上万字;以“亿”为单位,就要把末尾八个0去掉,再添上亿字。
8.用四舍五入法保留近似数的方法:根据题中要求,看到所要保留位数的下一位,如果这一位满5,则向前一位进一;如果不够5则舍去。
而不管尾数的后几位是多少。
如精确到万位,只看千位,精确到亿位,只看到千万位。
最后一定要写出单位名称。
第二单元《线与角》一、线1.直线、射线、线段: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射线有一个端点,只能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线段没有端点,不能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
2.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4.一条直线的平行线有无数条,过线外一点作平行线,只能画一条。
5.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线段就是他们的距离。
6.相交:如果两条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这两条直线叫相交直线。
7.垂直: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叫做两条直线相互垂直。
两条直线互称为对方的垂线。
8.一条直线的垂线有无数条,过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只能画一条。
9.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最短,它的长度叫作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10.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其中一条线是另一条线的垂线,这时两条直线的交点叫作垂足。
二、角11.由一个顶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角也可以看成是一条射线围绕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
12.当角的两边旋转成一条直线时,这时所形成的角叫做平角;当角的两边经过旋转重合时,这时所形成的角叫做周角。
13.角有一个尖尖的顶点两条直直的边,角的大小与张口有关,张口越大角就越大,张口越小角就越小,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14.小于90度的角是锐角,等于90度的角是直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是钝角,等于180度的角是平角,等于360度的角是周角。
15.认识度。
将圆平均分成360份,把其中的1份所对的角叫做1度,记作1°,通常用1°作为度量角的单位。
16.认识量角器。
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一份表示1度。
量角器上有中心点、0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
17.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两合一看”,“两合”是指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边重合。
“一看”就是要看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的刻度。
18.看角的度数时要注意是看外刻度还是内刻度。
角的开口向左看外刻度线,角的开口向右看内刻度线。
第三单元《乘法》1.估算方法。
用四舍五入法进行估算。
利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注意,第二个因数的十位要乘三遍,第二步的乘积末尾写在十位上。
估算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要将因数估成整十、整百或整千的数。
估算时注意,要符合实际,接近精确值。
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是:(a×b)×c=a×(b×c).使用时机:当几个数相乘时,如果其中两个数相乘得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就可以应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乘法结合律可以改变乘法运算中的顺序。
数字如;25和4、50和2、125和8、50和4、500和2等。
3.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或被减数、减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在把两个积相加(或相减),结果不变。
用字母表示数:(a+b)×c=a×c+b×c或(a-b)×c=a×c-b×c补充:1.时、分、日之间的单位互化。
1时=60分 1日=24时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
中间有0也要和因数分别相乘;末尾有0的,要将两个因数0前面数的末位对齐,用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之后在落0,有几个0落几个0。
2.了解两个因数越接近(即差越小),积越大,两个因数相等时,积是最大的;两个因数的差越大,积越小。
3.式子的特点:式子的原算符号一般是×、+(-)、×的形式;在两个乘法式子中,有一个相同的因数;另为两个不同的因数之和(或之差)基本上是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102×88、99×15这类题的特点:两个数相乘,把其中一个比较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改写成整十、整百、整千与一个数的和(或差),再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运算简便。
第四单元《运算律》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b+a 。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
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在连加计算中,当某些加数相加可以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时,运用加法运算律可使计算简便。
口诀:连加计算仔细看,考虑加数是关键。
整十、整百与整千,结合起来更简单。
交换定律记心间,交换位置和不变。
结合定律应用广,加数凑整更简便。
减法的运算性质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
用字母表示:a-b-c=a-(b+c)2.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等于这个数连续减去和里每个加数。
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b ×a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c=a×(b ×c)应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在连乘计算中,当某两个乘数的积正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时,运用乘法运算律可使计算简便。
运用分解的方法,将某个乘数拆分成几个数相乘的形式,使其中的乘数与其他乘数的乘积“凑整”。
乘除的规律:先乘后除等于先除后乘。
除法的运算性质:(1)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每次都能除尽)等于这个数除以这两个除数的积。
除法的运算性质:(2)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等于这个数连续除以积里每个乘数。
乘法分配律乘法分配律特别要注意“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中的分别两个字。
注意:1.一定要括号外的数分别乘括号里的两个数,再把积相加。
乘法对于减法的分配律是括号外的数分别乘括号里的两个数,再把积相减;2.两个积中相同的因数只能写一次。
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1.数对的表示方法:先表示横的方向,后表示纵的方向,即根据直角坐标系,确定某一点的坐标(x,y)2.认识方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1)以某一点为观测中心,标出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将观测点与物体所在的位置连线;用量角器测量角度,最后得出结论在哪个方向上。
新课标第一网(2)用直尺测量两点之间的图上距离。
第六单元《除法》1.除法运算:<1>被除数、除数和商之间的关系。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除数×商+余数)<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在哪一位上面;<2>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用乘法进行验算。
<3>商不变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零除外),商不变。
<4>除数是整十数,商也是整十数的竖式计算方法。
注意在商的末尾必须补0,它起到占位的作用。
2.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不够除,就看被除数的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3.试商<1>估商的时候,把除数变大了,商就可能变小;如果把除数变小了,商就可能变大。
(或者当所得的余数大于等于除数时,商小了需要调大;当试的商与除数的乘积大于被除数的时候,则商要调小。
)<2>确定商是几位数的方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如果前两位够商1,商则是两位数;如果前两位不够商1,商则是一位数。
4.商不变的规律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0除外),商随着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0除外),商随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5.路程、时间和速度<1>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
路程=速度×时间时间=路程÷速度速度=路程÷时间<2>讲出意义并能比较速度的快慢。
如:4千米/时12千米/分 340米/秒 30万千米/秒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1. 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在温度前面写上“—”号,如“—2℃”“—12℃”通常读作零下2摄氏度、零下12摄氏度。
比较两个零下的温度的高低:0℃和零上的温度高于零下的温度;零下温度的数字越大表示温度越低。
2.正数:比0大的数字都是正数,有的时候我们在正数前面添上“+”号,如+5、+20等等,读作:正5、正20。
负数:比0小的数字都是负数,我们在负数前面提案上“—”号,如—2、—10等等,读作:负2、负10。
明确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第八单元《可能性》1.不确定性在生活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可能的,即不确定现象;有些事件则是一定发生或不可能发生的,即确定现象。
2.摸球游戏可能性的大小:可能发生的事件,可能性有大有小。
在总数中所占数量越多,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所占数量越少,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小。
一认识更大的数1、认识数级、数位、计数单位,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
数级……亿级万级个级数位……千亿位百亿位十亿位亿位千万位百万位十万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计数单位……千亿百亿十亿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个<1>十进制计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