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制剂分析_尹华_第六章习题

合集下载

中药制剂分析_尹华_第二章习题

中药制剂分析_尹华_第二章习题

第二章中药制剂的鉴别一、选择题(一)A型题(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1.中药制剂的显微鉴别最适用于A.用药材提取物制成制剂的鉴别B.用水煎法制成制剂的鉴别C.用制取挥发油方法制成制剂的鉴别D.用蒸馏法制成制剂的鉴别E.含有原生药粉的制剂的鉴别2.在六味地黄丸的显微定性鉴别中,薄壁组织灰棕色至黑色,细胞多皱缩,内含棕色核状物,为哪味药的特征。

A.山药B.茯苓C.熟地D.牡丹皮E.泽泻3.在银翘解毒片的显微定性鉴别中,花粉粒黄色,类球型,有三孔沟,表面具细密短刺及圆粒状雕纹,为哪味药的特征。

A.金银花B.桔梗C.连翘D.甘草E.淡竹叶4.在牛黄解毒片显微鉴别中,草酸钙簇晶大,直径约60~140µm,为哪味药的特征。

A.牛黄B.大黄C.雄黄D.冰片E.朱砂5.在牛黄解毒片的显微化学反应中,取本品研细,加乙醇10mL,温热10分钟,滤过,取滤液5mL,加镁粉少量与盐酸0.5mL,加热,即显红色,为鉴别方中哪味药材的反应。

A.大黄B.牛黄C.黄芩D.冰片E.雄黄6.在复方丹参片的定性鉴别中:取本品1片,研细,分次加水少量,搅拌,滤过,滤液移至100mL量瓶中,并加水至刻度,取溶液2mL,加水至25mL。

在283nm±2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为鉴别方中哪味药材的反应。

A.丹参B.冰片C.三七D.丹皮E.党参7.在中药制剂的理化鉴别中,最常用的方法为A.UV法B.VIS法C.TLC法D.HPLC法E.GC法8.用红外分光光度法进行鉴别,在哪类药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A.中药制剂B.中药材C.中药材和中药制剂D.合成药物E.中药制剂和合成药物9.应用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来鉴别中药制剂的某种成分时,以测定该成分的最大吸收波长的方法A.最常用B.最少用C.一般不用D.不常用E.从不使用10.在薄层色谱法中,使用薄层玻璃板,最好使用A.优质平板玻璃B.普通玻璃C.有色玻璃D.彩玻E.毛玻璃11.在薄层定性鉴别中,最常用的吸附剂是A.硅胶GB.微晶纤维束C.硅藻土D.氧化铝E.聚酰胺12.在中药制剂的色谱鉴别中,薄层色谱法比薄层扫描法A.少用B.常用C.较少用D.应用一样多E.最不常用13.气相色谱法最适宜测定下列哪种成分A.含有挥发性成分B.不含有挥发性成分C.不能制成衍生物D.含有大分子又不能分解E.只含有无机成分14.应用GC法鉴别安宫牛黄丸中麝香酮成分,为鉴别方中哪种药材A.牛黄B.水牛角C.麝香D.冰片E.珍珠15.应用薄层扫描法在中药制剂的定性鉴别中,主要从下列哪些参数中鉴别方中原药材。

中药制剂分析-尹华-第六章习题

中药制剂分析-尹华-第六章习题

第六章含动物药矿物药的中药制剂分析一、选择题(一)A型题(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1、天然牛黄是A、牛的结石B、牛的胆结石C、由人工培育而成的牛胆结石D、黄牛的胆结石E、由牛胆汁提炼而成2、人工牛黄是A、完全用化学合成的B、是人工培育的C、为牛胆汁猪胆汁经人工提取制成的D、人工提取与化学合成相结合的E、以上都不是3、人工培育牛黄是A、通过人工提取再进行加工的B、在牛胆中注入少量牛黄使其继续增长的C、用牛胆汁加鸡蛋黄配制的D、通过人工手术在牛胆中注入大肠杆菌菌种人为造成的E、通过手术在牛胆中放进异物,注入经培养的大肠杆菌菌种造成的4、人工牛黄与天然牛黄相比其化学成分A、有较大差异B、无明显差异C、差异较少D、个别成分有差异E、个别成分有较大差异5、天然牛黄与人工培育牛黄相比其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A、有较大差异B、差异较少C、无很大差异D、个别成分有差异E、基本一致6、天然牛黄与人工培育牛黄基本一致的是A、化学成分B、药理作用C、药材质量D、化学成分、质量、药理作用等方面E、原药材的颜色7、牛黄中所含化学成分最多是A、胆色素B、胆汁酸C、脂类D、肽类E、无机元素8、下列说法正确者A、天然牛黄、人工牛黄与人工培育牛黄均含相同量胆色素B、人工牛黄与人工培育牛黄不含胆色素C、天然牛黄与人工牛黄都含有胆酸、胆固醇D、天然牛黄中主要含胆汁酸类化学成分E、人工牛黄与人工培育牛黄所含化学成分基本一致9、下列说法正确者A、胆酸与去氧胆酸都易溶于水B、胆酸易溶于水而去氧胆酸则易溶于醇C、胆酸易溶于氯仿、苯、乙醚等D、胆酸与去氧胆酸均易溶于丙酮E、胆酸的钠盐不溶于水10、pettenkofer反应是A、蔗糖与浓硫酸作用B、甲基糠醛与胆汁酸作用C、浓硫酸与胆汁酸作用D、酒石酸与胆汁酸作用E、蔗糖经浓硫酸作用生成羟甲基糠醛再与胆汁酸作用11、Hammarsten反应所用的化学试剂是A、50%的铬酸溶液B、20%的硝铬酸溶液C、20%的铬酸溶液D、20%的硝酸溶液E、20%的硫酸溶液12、Gmelin反应所用的化学试剂是A、硝酸B、硫酸C、盐酸D、醋酸E、矿酸13、Van den Bergh反应是A、氧化反应B、还原反应C、配合反应D、中和反应E、重氮化反应14、胆红素易溶于A、水B、乙醇C、苯D、乙醚E、丙酮15、牛黄的氯仿溶液中加硫酸与过氧化氢显绿色是A、胆酸的反应B、脂类的反应C、胆红素的反应D、氨基酸的反应E、粘蛋白的反应16、牛黄的醋酸溶液加糠醛与浓硫酸,加热显蓝紫色是A、胆酸的反应B、脂类的反应C、胆红素的反应D、氨基酸的反应E、粘蛋白的反应17、对牛黄的薄层色谱鉴别常用的展开系统都含有A、醋酸乙酯与冰醋酸B、醋酸乙酯与硫酸C、醋酸乙酯与盐酸D、醋酸乙酯与硝酸E、醋酸乙酯与矿酸18、下列说法不正确者A、牛黄的含量测定常以胆红素为指标B、牛黄的含量测定常以胆酸为指标C、牛黄的含量测定常以胆红素与胆酸为指标D、牛黄的含量测定常以胆酸与猪去氧胆酸为指标E、人工牛黄含量测定常以猪去氧胆酸为指标19、下列说法正确者A、麝香是雌体脐下腺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B、麝香是雄体脐下腺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C、麝是马科动物D、麝香中的香气成分是雄甾烷类E、麝香仁是人工合成的20、下列说法不正确者A、麝香中有香气的主要成分是麝香酮B、麝香酮是大环化合物C、麝香酮是酯类化合物D、麝香中含有胆固醇类化合物E、麝香中含有蛋白质和无机盐21、不属于麝香鉴别的方法是A、冒槽B、手搓不粘手C、手搓不染手D、灼烧无火焰E、水润湿可染手指甲22、不属于麝香定性鉴别的方法是A、经验鉴别B、气相色谱法C、紫外光谱法D、薄层色谱法E、化学试剂法23、对麝香的含量测定下列说法不正确者A、主要用色谱法B、色谱法都是用麝香酮为对照品C、气相色谱法是以麝香酮为对照品D、高效薄层扫描可测多种化合物E、高效液相色谱可测麝香中多种甾体成分24、紫外光谱鉴别麝香其乙醇提取液的最大吸收波长是A、220nm±2nmB、231nm±2nmC、270nm±2nmD、265nm±2nmE、250nm±2nm25、人工引流熊胆汁一年可采收A、1~2次B、3~4次C、6~7次D、8~9次E、每月一次26、熊胆中主要化学成分是A、胆色素B、胆红素C、胆汁酸类D、胆红素与胆酸E、胆红素与胆黄素27、熊胆的甲醇溶液的紫外最大吸收波长是A、265nm±1nmB、415nm±1nmC、273nm±2nmD、405nm±3nmE、413nm±1nm28、熊胆的鉴别常用的方法是A、紫外光谱与红外光谱B、紫外光谱与可见光谱C、薄层色谱与纸色谱D、紫外光谱与薄层色谱E、红外光谱与气相色谱29、熊胆汁酸中主要成分是A、熊去氧胆酸B、牛磺熊去氧胆酸C、牛磺鹅去氧胆酸D、胆酸E、鹅去氧胆酸30、蛇胆汁中主要含化学成分的类别是A、胆色素类B、胆汁酸类C、胆色素与胆酸D、胆红素与胆黄素类E、蛋白质与无机盐类31、蛇胆中胆汁酸类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A、牛磺胆酸B、牛磺鹅去氧胆酸C、牛磺去氧胆酸D、石胆酸E、游离胆酸32、下列说法不正确者A、蛇胆的鉴别多采用薄层色谱法B、蛇胆的薄层鉴别多用硅胶G板C、蛇胆的鉴别其展开系统多为碱性D、蛇胆薄层鉴别的展开系统多为酸性E、不同种类的蛇胆薄层色谱基本一致33、下列说法正确者A、蛇胆与鸡胆无明显差异B、毒蛇胆与无毒蛇胆有明显区别C、蟾酥是蟾蜍皮的提取物D、蟾酥有较强的生理活性也有较大的毒性E、蟾酥毒性大生理活性却不大34、蟾酥中不含下列哪类化学成分A、蟾蜍甾二烯类B、强心甾烯蟾毒类C、吲哚碱类D、吲哚酸类E、蟾蜍甾二烯的游离型和结合型35、不属于蟾酥鉴别方法的是A、化学法B、电化学法C、纸色谱法D、薄层色谱法E、紫外与红外光谱法36、下列说法不正确者A、斑蝥为昆虫类药物B、斑蝥为次常用药C、斑蝥有大毒D、斑蝥有微毒E、斑蝥目前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癌症37、斑蝥的主要活性成分是A、甲壳质B、斑蝥甲酸C、斑蝥蚁酸D、斑蝥酸酐E、挥发油38、用于斑蝥素含量测定的法定方法是A、比色法B、紫外分光法C、高效液相色谱法D、薄层扫描法E、气相色谱法39、矿物药按所含主要化学元素可分为A、三类B、五类C、八类D、九类E、十类40、矿物药常用的分解方法为A、湿法B、干法C、干法和湿法D、燃烧法E、电分解法41、雄黄的主要成分为A、As2S2B、As2S3C、As2O3D、H3A S O3E、Na3A S O342、中药朱砂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为A、HgOB、 HgSC、HgCO2D、Hg2Cl2E、HgS243、小儿金丹片中的矿物药是A、雄黄B、雌黄C、朱砂D、升药E、轻粉(二)B型题(备选答案在前,试题在后,每组若干题,每组题均对应同一组备选答案,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中药制剂分析配套复习题必备

中药制剂分析配套复习题必备

第一章绪论1.中药制剂分析的任务是对中药制剂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分析2.中药制剂需要质量分析的环节是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保管、供应和临床使用过程3.中药制剂分析的特点化学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5.《中国药典》规定,热水温度指70~80℃4.中医药理论在制剂分析中的作用是指导制定合理的质量分析方案6.中药制剂化学成分的多样性是指含有多种类型的有机和无机化合物7.中药制剂分析的主要对象是影响中药制剂疗效和质量的化学成分8.中药质量标准应全面保证中药制剂质量稳定、疗效可靠和使用安全9.中药制剂的质量分析是指对中药制剂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等方面的评价10.中药分析中最常用的分析方法是色谱分析法11.中药分析中最常用的提取方法是溶剂提取法12.指纹图谱可用于中药制剂的综合质量测定 14.粉末状样品的取样方法可用圆锥四分法13 .取样的原则是均匀合理 15.中药制剂分析的原始记录要真实、完整、清晰、具体1.中药制剂分析的任务包括A.对原料药材进行质量分析 B.对成品进行质量分析 C.对半成品进行质量分析D.对有毒成分进行质量控制E.中药制剂成分的体内药物分析2.中药制剂分析的特点是A.化学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B.有效成分的单一性C.原料药材质量的差异性D.制剂杂质来源的多途径性E.制剂工艺及辅料的特殊性3.中药制剂分析中常用的提取方法有A.冷浸法 B.超声提取法 C.回流提取法 D.微柱色谱法E.水蒸气蒸馏法4.中药制剂分析中常用的净化方法有A.液—液萃取法 B.微柱色谱法 C.沉淀法 D.蒸馏法 E.超临界流体萃取法5.中药制剂中化学成分的复杂性包括A.含有多种类型的有机和无机化合物 B.含有多种类型的同系物 C.有些成分之间可生成复合物 D.在制剂工艺过程中产生新的物质E.药用辅料的多样性6.影响中药制剂质量的因素有 A.原料药材的品种、规格不同B.原料药材的产地不同 C.原料药材的采收季节不同D.原料药材的产地加工方法不同 E.饮片的炮制方法不同1.中药制剂分析的意义是为了保证用药的安全、合理和有效2.中药制剂分析的检验应包括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保管、供应以及临床使用等过程。

中药制剂分析练习题【最新】

中药制剂分析练习题【最新】

一名词解释:中药制剂分析: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分析理论和方法研究中药制剂的一门应用科学。

二、单项选择:1.中药制剂分析对象一般不包括A.原料 B.辅料 C.包装材料 D.成品2.中药制剂分析的任务一般不包括A.阐明中医药理论 B.建立分析检测方法 C.制定制剂用原料质量标准 D.制定成品的质量控制方法及标准3.采用溶剂提取法提取样品时,溶剂选择的主要原则是A.无毒原则 B.易挥发原则 C.相似相溶原则 D.价廉原则1. 中药制剂的显微鉴别最适用于鉴别:A. 用药材提取物制成的制剂 B.用水煎法制成的制剂C. 含有生药原粉的制剂 D.用蒸馏法制成的制剂2. 在六味地黄丸的显微鉴别中,不规则分枝团块无色,遇水合氯醛溶化;菌丝无色,直径4~6um 。

是( )的特征A.山药 B.茯苓 C.熟地 D.丹皮3.在牛黄解毒片显微鉴别中,草酸钙簇晶大,直径约60~140um,是( )的特征A.牛黄 B.大黄 C. 雄黄 D.冰片 E.朱砂5.应用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来鉴别中药制剂的某种成分时,以测定该成分的最大吸收波长的方法A.最常用 B.最少用 C.不常用 D.一般不用6. 在TLC法中,涂铺薄层时使用的玻璃板最好是:A.优质平板玻璃 B 普通玻璃 C 有色玻璃 D.毛玻璃8.气相色谱法最适宜测定( )的成分是:A.挥发性成分 B.非挥发性成分 C.不能制成衍生物 D.无机成分10.在薄层色谱鉴别中,硅胶薄层板的活化条件是:A.310℃烘30min B. 210℃烘30min C. 105℃烘30min D.50℃烘30min 11.制备薄层板用于中药制剂定性鉴别时,除另有规定外,一般将吸附剂1份和水()在研钵中向一方向研磨混合。

A:1 B.2 C.3 D. 412.在中药制剂化学反应法鉴别中,应尽量采用A.专属性强, B.简单易行的方法、专属性不强C. 专属性强,较复杂的方法D.专属性不强,较复杂的方法A型题:1.在酸性溶液中检查重金属常用的试剂是:A.硫代乙酰胺 B.氯化钡 C.硫化钠 D.硫酸钠3.在重金属检查中,标准铅液的用量一般为A.1mlB. 2ml C.3ml D. 4ml E. 5ml4. 硫代乙酰胺与重金属反应的最佳pH值是A. 2.0B. 2.5 C.3.0 D.3.5 E.4.05. 重金属的检出通常需先将药品灼烧破坏,灼烧时需控制温度在:A. 400~500℃ B.500—600℃ C. 600—700℃ D.700—8006. 标准铅溶液应在临用前取贮备液新鲜稀释配制,其目的是A. 防止醋酸铅水解 B.防止醋酸铅氧化 C. 防止醋酸铅还原D.防止溶液腐败 E. 防止NO2释放7.砷盐检查法中,制备砷斑所采用的滤纸是A. 氯化汞试纸 B.溴化汞试纸 C.氯化铅试纸D. 溴化铅试纸 E.碘化汞试纸9.在一般杂质检查中,能用于定量测定的方法是A. 重金属检查第一法 B.砷盐检查第一法C.重金属检查第二法D. 砷盐检查第二法11. 砷盐检查第一法中,标准砷溶液(1ugAs/m1)的取用量为A. 1.0ml B.1.5ml C.2.0ml D. 2.5ml12. 砷盐检查中,醋酸铅棉花的作用是A. 将As5+还原成As3+ B.过滤空气 C. 除H2S D. 除AsH314.砷盐检查法中,反应温度一般控制在A.10—20℃ B.20—30℃ C. 25~35℃ D.25—40℃15.砷盐检查法第二法(Ag-DDC法)中,标准砷溶液(1ugAs/m1)的取用量为A.1ml B.2ml C.3ml D.4ml16.采用Ag-DDC法进行比色测定时,应采用的参比液为:A.甲醇 B.氯仿 C. Ag-DDC试液 D.水24. 中国药典规定恒重是指供试品2次干燥后的重量差异在什么范围内A.0.1mg B.0.2mg C.0.3mg D.0.5mg25.采用烘干法测定中药样品中的水分含量,应干燥至两次称重的差异不超过A. 0.3mg B. 0.5mg C. 3mg D. 5mg27.采用甲苯法测定水分时,测定前甲苯需用水饱和,目的是A.减少甲苯的挥发 B.增加甲苯在水中的溶解度C.避免甲苯与微量水混合 D.减少水的挥发28.进行炽灼残渣检查时,样品的炽灼温度为A.400—500℃ B.500—600℃ C. 600~700℃ D.700—800℃1、化学分析法主要适用于测定中药制剂中()。

中药制剂分析配套复习题必备

中药制剂分析配套复习题必备

第一章绪论1.中药制剂分析的任务是对中药制剂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分析2.中药制剂需要质量分析的环节是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保管、供应和临床使用过程3.中药制剂分析的特点化学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5.《中国药典》规定,热水温度指70~80℃4.中医药理论在制剂分析中的作用是指导制定合理的质量分析方案6.中药制剂化学成分的多样性是指含有多种类型的有机和无机化合物7.中药制剂分析的主要对象是影响中药制剂疗效和质量的化学成分8.中药质量标准应全面保证中药制剂质量稳定、疗效可靠和使用安全9.中药制剂的质量分析是指对中药制剂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等方面的评价10.中药分析中最常用的分析方法是色谱分析法11.中药分析中最常用的提取方法是溶剂提取法12.指纹图谱可用于中药制剂的综合质量测定 14.粉末状样品的取样方法可用圆锥四分法13 .取样的原则是均匀合理 15.中药制剂分析的原始记录要真实、完整、清晰、具体1.中药制剂分析的任务包括A.对原料药材进行质量分析 B.对成品进行质量分析 C.对半成品进行质量分析D.对有毒成分进行质量控制E.中药制剂成分的体内药物分析2.中药制剂分析的特点是A.化学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B.有效成分的单一性C.原料药材质量的差异性D.制剂杂质来源的多途径性E.制剂工艺及辅料的特殊性3.中药制剂分析中常用的提取方法有A.冷浸法 B.超声提取法 C.回流提取法D.微柱色谱法E.水蒸气蒸馏法4.中药制剂分析中常用的净化方法有A.液—液萃取法 B.微柱色谱法 C.沉淀法 D.蒸馏法 E.超临界流体萃取法5.中药制剂中化学成分的复杂性包括A.含有多种类型的有机和无机化合物B.含有多种类型的同系物 C.有些成分之间可生成复合物 D.在制剂工艺过程中产生新的物质E.药用辅料的多样性6.影响中药制剂质量的因素有 A.原料药材的品种、规格不同B.原料药材的产地不同 C.原料药材的采收季节不同 D.原料药材的产地加工方法不同 E.饮片的炮制方法不同1.中药制剂分析的意义是为了保证用药的安全、合理和有效2.中药制剂分析的检验应包括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保管、供应以及临床使用等过程。

中药制剂分析习题及答案

中药制剂分析习题及答案

中药制剂分析习题及答案中药制剂分析第一章绪论一、单选题1.中药制剂分析的任务是()A 对中药制剂的原料药进行质量分析B 对中药制剂的成品进行质量分析C 对中药制剂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分析D 对中药制剂的体内代谢过程进行质量检测2.中药制剂分析的特点是()A 大多由复方组成B中药材炮制的重要性C 制剂工艺的复杂性D 化学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3.《中国药典》规定,热水温度指()A 40-60℃B 50-60℃C 60-70℃D 70-80℃4.中药制剂化学成分的多样性是指()A.含有多种类型的有机物质B.含有多种类型的无机元素B.含有多种中药材D.含有多种类型的有机和无机化合物C.5.中药制剂分析的主要对象是()A.中药制剂中的有效成分B.中药制剂中的贵重药材C.中药制剂中的毒性成分D.影响中药制剂疗效和质量的化学成分6. 中药分析中最常用的分析方法是()A.光谱分析法B.化学分析法C.色谱分析法D.联用分析法7. 中药分析中最常用的提取方法是()A.溶剂提取法B.煎煮法C.沉淀法D.超临界流体萃取8. 指纹图谱可用于中药制剂的()A.定性B.鉴别C.综合质量测定D.含量测定9. 取样的原则()A.对中药制剂的定性鉴别B.对中药制剂的性状鉴别C.对中药制剂的检查D.对中药制剂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等方面的评价10 粉末状样品的取样方法可用()A.抽取样品法B.分层取样法C 圆锥四分法D 抽取样品法和分层取样法二、多选题1.中药制剂分析的任务包括()A 对原料药材进行质量分析B.对成品进行质量分析C.对半成品进行质量分析D.对有毒成分进行质量控制E.中药制剂成分的体内药物分析2.中药制剂分析中常用的提取方法有()A.冷浸法B.超声提取法C.回流提取法D.微柱色谱法E.水蒸气蒸馏法3.中药制剂分析中常用的净化方法有()A.液—液萃取法B.微柱色谱法C.沉淀法D.蒸馏法E.超临界流体萃取法4. 中药制剂中化学成分的复杂性包括()A.含有多种类型的有机和无机化合物B.含有多种类型的同系物C.药用辅料的多样性D.在制剂工艺过程中产生新的物质E.有些成分之间可生成复合物5. 影响中药制剂质量的因素有()A.原料药材的品种、规格不同B.原料药材的产地不同C.原料药材的采收季节不同D.原料药材的产地加工方法不同E.饮片的炮制方法不同三、简答题1. 简述中药制剂的检查包括的主要内容。

中药制剂分析配套复习题必备

中药制剂分析配套复习题必备

第一章绪论1.中药制剂分析的任务是对中药制剂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分析2.中药制剂需要质量分析的环节是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保管、供应和临床使用过程3.中药制剂分析的特点化学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5.《中国药典》规定,热水温度指70~80℃4.中医药理论在制剂分析中的作用是指导制定合理的质量分析方案6.中药制剂化学成分的多样性是指含有多种类型的有机和无机化合物7.中药制剂分析的主要对象是影响中药制剂疗效和质量的化学成分8.中药质量标准应全面保证中药制剂质量稳定、疗效可靠和使用安全9.中药制剂的质量分析是指对中药制剂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等方面的评价10.中药分析中最常用的分析方法是色谱分析法 11.中药分析中最常用的提取方法是溶剂提取法12.指纹图谱可用于中药制剂的综合质量测定 14.粉末状样品的取样方法可用圆锥四分法13 .取样的原则是均匀合理 15.中药制剂分析的原始记录要真实、完整、清晰、具体1.中药制剂分析的任务包括A.对原料药材进行质量分析 B.对成品进行质量分析 C.对半成品进行质量分析D.对有毒成分进行质量控制E.中药制剂成分的体内药物分析2.中药制剂分析的特点是A.化学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B.有效成分的单一性C.原料药材质量的差异性D.制剂杂质来源的多途径性E.制剂工艺及辅料的特殊性3.中药制剂分析中常用的提取方法有A.冷浸法 B.超声提取法 C.回流提取法 D.微柱色谱法 E.水蒸气蒸馏法4.中药制剂分析中常用的净化方法有A.液—液萃取法 B.微柱色谱法 C.沉淀法 D.蒸馏法 E.超临界流体萃取法5.中药制剂中化学成分的复杂性包括 A.含有多种类型的有机和无机化合物 B.含有多种类型的同系物 C.有些成分之间可生成复合物 D.在制剂工艺过程中产生新的物质E.药用辅料的多样性6.影响中药制剂质量的因素有 A.原料药材的品种、规格不同B.原料药材的产地不同 C.原料药材的采收季节不同 D.原料药材的产地加工方法不同 E.饮片的炮制方法不同1.中药制剂分析的意义是为了保证用药的安全、合理和有效2.中药制剂分析的检验应包括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保管、供应以及临床使用等过程。

中药制剂分析(参考答案)-推荐下载

中药制剂分析(参考答案)-推荐下载

C 样=(A 样* C 对*V 对)/(A 对*V 样)
含量(ml)=C 样*50/0.5
备注:考试时把相应数据对上。以上为老师题库。
书本上的有以下内容:
第一章
名称解释
药品标准:是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作出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和管理
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
思考题 1、说出中药制剂分析的特点。 (1)化学成分的复杂性; (2)原料药材来源的多样性; (3)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原则,评价中药制剂质量; (4)制剂工艺及辅料的特殊性; (5)制剂杂质来源的多途径性。 第二章 简答题: 1、试比较冷浸法、直接回流法和连续回流提取法的主要优缺点。 冷浸法:优点——操作简单,适于热不稳定的样品,且提取杂质少。缺点——费时、费溶剂。 直接回流提取法:优点——提取效率高于冷浸法,且可缩短提取时间。缺点——提取杂质较多,对热不 稳定或具有挥发性的成分不宜使用。 连续回流提取法:优点——提取效率高,所需溶剂少,提取杂质少,操作简单。缺点——受热易分解的 成分不易使用。
对着品溶液的制备:取黄芩苷对照品约 10mg,精密称定,置 200ml 量瓶中,加 50%甲醇溶液适量,置热
水浴中震摇使溶解,放冷,加 50%甲醇溶液至刻度,摇匀,即得(每毫升含黄芩苷 50μg)。
供试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本品 0.5ml,置 D101 型大孔吸附树脂柱上,以每分钟 1.5ml 的流速用水 70ml 洗
其反应方程式为: Pb2+ + S2- →PbS↓。
硅胶 GF254 ,符号 G 表示 硅胶中加入石膏作为黏合剂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பைடு நூலகம்关,系电通,力1根保过据护管生高线产中0不工资仅艺料可高试以中卷解资配决料置吊试技顶卷术层要是配求指置,机不对组规电在范气进高设行中备继资进电料行保试空护卷载高问与中题带资2负料2,荷试而下卷且高总可中体保资配障料置各试时类卷,管调需路控要习试在题验最到;大位对限。设度在备内管进来路行确敷调保设整机过使组程其高1在中正资,常料要工试加况卷强下安看与全22过,22度并22工且22作尽22下可护都能1关可地于以缩管正小路常故高工障中作高资;中料对资试于料卷继试连电卷接保破管护坏口进范处行围理整,高核或中对者资定对料值某试,些卷审异弯核常扁与高度校中固对资定图料盒纸试位,卷置编工.写况保复进护杂行层设自防备动腐与处跨装理接置,地高尤线中其弯资要曲料避半试免径卷错标调误高试高等方中,案资要,料求编试技5写、卷术重电保交要气护底设设装。备备置管4高调、动线中试电作敷资高气,设料中课并技3试资件且、术卷料中拒管试试调绝路包验卷试动敷含方技作设线案术,技槽以来术、及避管系免架统不等启必多动要项方高方案中式;资,对料为整试解套卷决启突高动然中过停语程机文中。电高因气中此课资,件料电中试力管卷高壁电中薄气资、设料接备试口进卷不行保严调护等试装问工置题作调,并试合且技理进术利行,用过要管关求线运电敷行力设高保技中护术资装。料置线试做缆卷到敷技准设术确原指灵则导活:。。在对对分于于线调差盒试动处过保,程护当中装不高置同中高电资中压料资回试料路卷试交技卷叉术调时问试,题技应,术采作是用为指金调发属试电隔人机板员一进,变行需压隔要器开在组处事在理前发;掌生同握内一图部线纸故槽资障内料时,、,强设需电备要回制进路造行须厂外同家部时出电切具源断高高习中中题资资电料料源试试,卷卷线试切缆验除敷报从设告而完与采毕相用,关高要技中进术资行资料检料试查,卷和并主检且要测了保处解护理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中药制剂分析_尹华_第三章习题[1]

中药制剂分析_尹华_第三章习题[1]

第三章中药制剂的检查一、选择题(一)A型题:1. 属于中药制剂一般杂质检查的项目是A.重量差异 B. 微生物限度 C. 性状 D. 炽灼残渣 E. 崩解时限2. 中药制剂的杂质分为一般杂质和特殊杂质,不属于一般杂质的有A.砷盐 B. 重金属 C. 酯型生物碱 D. 灰分 E. 水分3. 中药制剂的杂质来源途径较多,不属于其杂质来源途径的是A.原料不纯 B. 包装不当 C. 服用错误 D. 产生虫蛀 E. 粉碎机器磨损4. 杂质限量的表示方法常用A.ppm B. 百万分之几 C. μg D. mg E. ppb5. 中药制剂一般杂质的检查包括A. 酸、碱、固形物、重金属、砷盐等B. 酸、碱、浸出物、重金属、砷盐等C. 酸、碱、氯化物、重金属、砷盐等D. 酸、碱、挥发油、重金属、砷盐等E. 酸、碱、土大黄苷、重金属、砷盐等6. 在酸性溶液中检查重金属常用哪种试剂作显色剂A. 硫代乙酰胺B. 氯化钡C. 硫化钠D. 氯化铝E. 硫酸钠7. 对于重金属限量在2~5μg的供试品,《中国药典》采用的检查方法是A.第一法 B. 第二法 C. 第三法 D. 第四法 E. 所有方法都适用8. 在重金属检查中,标准铅液的用量一般为A.1mL B. 2mL C. 3mL D. 4mL E. 5mL9. 硫代乙酰胺与重金属反应的最佳pH值是A. 2.5B. 2.0C. 3.0D. 3.5E. 4.010. 中药材,中药制剂和一些有机药物重金属的检出通常需先将药品灼烧破坏,灼烧时需控制温度在A.400~500℃ B. 500~600℃ C. 600~700℃ D. 300~400℃ E. 700~800℃11. 标准铅溶液应在临用前取贮备液新鲜稀释配制,其目的是A.防止硝酸铅水解B. 防止硝酸铅氧化C. 防止硝酸铅还原D. 防止二氧化氮释放E. 防止溶液腐败12. 砷盐检查法中,制备砷斑所采用的滤纸是A. 氯化汞试纸B. 溴化汞试纸C. 氯化铅试纸D. 溴化铅试纸E. 碘化汞试纸13. 砷盐检查法的干扰因素很多,许多无机物也有干扰,不会对其造成干扰的物质是A. 硝酸B. 盐酸C. 碘D. 硫化物E. 汞14. 在一般杂质检查中,能用于定量测定的方法是A. 重金属检查第一法B. 砷盐检查第一法C. 重金属检查第二法D. 砷盐检查第二法E. 重金属检查第四法15. 砷盐检查法中加入KI的目的是A. 除H2SB. 将五价砷还原为三价砷C. 使砷斑清晰D. 在锌粒表面形成合金E. 使氢气发生速度加快16. 砷盐检查第一法(古蔡法)中,标准砷溶液(1μgAs/mL)的取用量为()A.0.5mL B. 1.0mL C. 1.5mL D. 2.0mL E. 2.5mL17. 砷盐限量检查中,醋酸铅棉花的作用是A. 将As5+还原为As3+B. 过滤空气C. 除H2SD. 抑制锑化氢的产生E. 除AsH318. 在砷盐检查中,需要在导气管中塞一段醋酸铅棉花,此段棉花不宜过紧也不宜太松,一般要求是A. 60mg棉花装管高度60~80mmB. 60mg棉花装管高度100~120mmC. 100mg棉花装管高度50mmD. 150mg棉花装管高度100mmE. 200mg棉花装管高度80mm19. 砷盐检查法中,反应温度一般控制在A.10~20℃ B. 20~30℃ C. 25~35℃ D. 25~40℃ E. 30~50℃20. 砷盐检查法第二法(Ag-DDC法)中,标准砷溶液(1μgAs/mL)的取用量为A.1mL B. 2mL C. 3mL D. 4mL E. 5mL21. 采用Ag-DDC法进行比色测定时,应采用的参比液为A.甲醇 B. 氯仿 C. Ag-DDC试液 D. 水 E. 三乙胺22. 用硫氰酸盐法检查中药制剂中的铁,有时为了提高灵敏度可采用何种溶剂提取硫氰酸铁配位离子A甲醇 B. 乙醇 C. 正丁醇 D. 醋酸乙酯 E. 乙醚23. 在氯化物检查中,加硝酸的目的是A. 消除Br-、I-的影响B. 消除SCN-的影响C. 消除PO43-、CO32-等离子的影响D. 消除OH-的影响E. 以上都不是24. 在氯化物检查中,如供试液不澄明,可用滤纸过滤,但滤纸应事先用含硝酸的水冲洗干净,其目的是A. 除去C1-B. 除去SO42-C. 除去CO32-D. 除去纸纤维中的碱性杂质E. 除去纸纤维中的酸性杂质25. 在硫酸盐检查中,当SO42-的浓度大于下列浓度时,则形成的BaSO4浑浊梯度不明显A. 0.01mg/mLB. 0.02mg/mLC. 0.05mg/mLD. 0.1mg/mLE. 0.5mg/mL26. 在硫酸盐检查中,为防止样品中CO32-、PO43-等的干扰,常加入下列试剂A. HNO3B. HClC. HClO4D. H2SO4E. HAc27. 在硫酸盐检查中,BaC12试液的配制一般是A. 临用前1小时之内配制B. 临用前5小时之内配制C. 临用前24小时之内配制D. 临用前1周之内配制E. 对配制时间没有特殊要求28. 在硫酸盐检查中,如供试液不澄明,可用滤纸过滤,但滤纸需用下列溶剂洗净A. HCl酸化过的水B. HNO3酸化过的水C. 蒸馏水D. NaOH碱化过的水E. NaHCO3碱化过的水29. 《中国药典》规定恒重是指供试液2次干燥后的重量差异在什么范围内A. 0.1mgB. 0.2mgC. 0.3mgD. 0.4mgE. 0.5mg30. 采用烘干法测定中药样品中的水分含量,应干燥至两次称重的差异不超过多少为止?A. 0.2mgB. 0.3mgC. 0.5mgD. 3mgE. 5mg31. 炽灼残渣的组成主要是由A. 有机物B. 硫酸盐C. 氯化物D. 硝酸盐E. 碳酸盐32. 采用甲苯法测定水分时,测定前甲苯需用水饱和,目的是A. 减少甲苯的挥发B. 增加甲苯在水中的溶解度C. 避免甲苯与微量水混合D. 减少水的挥发E.增加水的挥发33. 进行炽灼残渣检查时,样品的炽灼温度为A. 400~500℃B. 500~600℃C. 600~700℃D. 700~800℃E. 800~900℃34. 总灰分与酸不溶性灰分的组成差别在A. 有机物B. 硝酸盐C. 泥土D. 沙石E. 钙盐35. 西洋参中的人参的检查属于A. 一般杂质的检查B. 特殊杂质的检查C. 制剂通则检查D. 微生物检查E. 碱的检查36. 附子理中丸中乌头碱的检查属于A. 一般杂质的检查B. 特殊杂质的检查C. 制剂通则检查D. 微生物检查E. 碱的检查37. 农药残留量分析中最常用的提取溶剂为A. 丙酮B. 甲醇C. 乙醇D. 正丁醇E. 水38. 农药残留量的测定主要采用的方法为A. 红外分光光度法B. 紫外分光光度法C. 色谱法D. 质谱法E. 电化学分析法39. 黄曲霉毒素B1具有毒性和致癌性,但易受紫外线和一些化学物质的破坏,下列哪种试剂不能破坏黄曲霉毒素B1A. 次氯酸钠B. 过氧化氢C. 氯仿D. 高锰酸钾E. 氢氧化钠和氨水40. 采用微柱色谱法检查黄曲霉毒素,所测结果为A. 黄曲霉毒素B1、B2的含量B. 黄曲霉毒素M1、M2的含量C. 黄曲霉毒素的总量D. 黄曲霉毒素G1、G2的含量E. 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含量(二)B型题:A. 重金属检查第一法B. 重金属检查第二法C. 重金属检查第三法D. 重金属检查第四法E. 气相色谱法1. 对需经有机破坏且溶于酸性溶液的供试品进行重金属检查应采用2. 对不溶于酸只溶于碱的供试品进行重金属检查应采用3. 对不需进行有机破坏且溶于酸性溶液的供试品进行进行重金属检查应采用4. 对于重金属限量低的供试品进行重金属检查应采用5. 对大多数中药制剂进行重金属检查时应采用A. Ag-DDC显色法B. 硫氰酸盐显色法C. 氯化钡显色法D. 硫代乙酰胺显色法E. 硝酸银显色法6.中药制剂中重金属的检查可利用7.中药制剂中砷盐的检查可利用8.中药制剂中硫酸盐的检查可利用9.中药制剂中铁盐的检查可利用10.中药制剂中氯化物的检查可利用A. 加速AgCl沉淀B. 除去硫氰酸盐C. 除去碘D. 供试品带颜色E. 供试品不澄明11.对中药制剂进行氯化物检查时,加入硝酸的目的之一是12.对中药制剂进行氯化物检查时,加入CuSO4与亚硫酸的目的是13.对中药制剂进行氯化物检查时,依次加入锌粒、氨试液和硝酸银试液的目的是14. 对中药制剂进行氯化物检查时,在何种情况下需加稀焦糖调整标准溶液15. 对中药制剂进行氯化物检查时,在何种情况下需用滤纸过滤A. 产生氢气B. 去极化C. 还原AsO43-为AsO33-D. 制备砷斑E. 除H2S16.砷盐检查法中,加入锌粒和HCl的目的是17.砷盐检查法中,加入KI和SnCl2的目的之一是18.砷盐检查法中,采用Pb(AC)2棉花的目的是19.砷盐检查法中,使用溴化汞试纸的目的是20.砷盐检查法中,SnCl2除了起还原剂的作用外还能A. 常压恒温干燥法B. 干燥剂干燥法C. 减压干燥法D. 气相色谱法E. 高效液相色谱法21.对于受热较稳定的中药制剂进行干燥失重测定,常选用的方法为22.对于易分解或挥发的中药制剂进行干燥失重测定,常选用的方法为23.对于熔点低的中药制剂进行干燥失重测定,常选用的方法为24.对于较难赶除水分的中药制剂进行干燥失重测定,常选用的方法为25.对刺五加浸膏进行干燥失重测定,采用的方法为A. 烘干法B. 甲苯法C. 减压干燥法D. 气相色谱法E. HPLC法26.对于不含或含少量挥发性成分的中药制剂进行水分测定,常选用的方法为27.对于含挥发性成分的中药制剂进行水分测定,常选用的方法为28.对于含挥发性成分的贵重中药制剂进行水分测定,常选用的方法为29.2000年版《中国药典》新增加的水分测定法为30.如要测定川芎药材含水量,应选用的测定方法为A. 有机氯类农药B. 有机磷类农药C.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D. 植物性农药E. 无机农药31.按其化学结构,六六六应属于32.按其化学结构,DDT应属于33.按其化学结构,敌敌畏应属于34.按其化学结构,烟叶应属于35.按其化学结构,砷酸钙应属于A. 硝酸银B. 刚果红C. 己烷或庚烷D. 丙酮或乙腈E. 甲醇或乙醇36.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农药残留量分析,有机磷类农药常用的显色剂为37.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农药残留量分析,有机氯类农药常用的显色剂为38.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农药残留量分析,有机氯类农药常用的展开剂为39.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农药残留量分析,有机磷类农药常用的展开剂为40.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农药残留量分析,分析六六六和PCNB的混合物可用的展开剂为A. 重金属检查第一法B. 重金属检查第二法C. 重金属检查第三法D. 重金属检查第四法E.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41.葡萄糖中重金属的检查应采用42.地奥心血康中重金属的检查应采用43.乙酰唑胺中重金属的检查应采用44.注射用双黄连(冻干)中重金属的检查应采用45.中药制剂中微量重金属的检查应采用A.硝酸 B. HCl C. 三乙胺D. 硫化钠E. 硫酸钠46.砷盐检查法中,反应在酸性溶液中进行,应选用的酸是47.氯化物检查中,反应在酸性溶液中进行,应选用的酸是48.砷盐检查第二法,吸收液中需加入一定量碱,应选用的碱是49.重金属检查第三法在碱性溶液中进行,应选用的显色剂是50.硫氰酸盐法检查铁,反应在酸性溶液中进行,应选用的酸是(三)C型题:A. 一般杂质检查B. 特殊杂质检查C. 两者均是D. 两者均不是1.检查大黄流浸膏中的土大黄苷应属于2.检查大黄流浸膏中的乙醇量应属于3.检查大黄流浸膏中的含糖量应属于4.检查大黄流浸膏中的重金属应属于5.检查大黄流浸膏中的硫酸盐应属于A. 重金属检查第一法B. 重金属检查第二法C. 两者均是D. 两者均不是6.石膏中重金属的检查7.玄明粉中重金属的检查8.鹿角胶中重金属的检查9.丁香罗勒油中重金属的检查10.磺胺类药物中重金属检查A. 氯化亚锡的作用B. KI的作用C. 两者均是D. 两者均不是11.氢气的产生12.AsH3的产生13.还原五价砷为三价砷14.在锌粒表面形成合金15.与锌离子形成配合物A. 氯仿B. 溴化汞试纸C. 两者均是D. 两者均不是16.检查中药制剂中的砷盐(第一法)需使用17.检查中药制剂中的砷盐(第二法)需使用18.检查中药制剂中的重金属(第二法)需使用19.检查中药制剂中的氯化物需使用20.检查中药制剂中的铁盐需使用A. 加HNO3的目的B. 加HCl的目的C. 两者均是D. 两者均不是21.硫氰酸盐法中,避免Fe3+的水解22.砷盐检查法中,还原As5+为As3+23.氯化物检查法中,避免碳酸银等形成24.氯化物检查法中,加速氯化银沉淀生成25.硫酸盐检查法中,防止碳酸钡等生成A. 烘干法B. 甲苯法C. 两者均是D. 两者均不是26.不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药品的水分测定常采用27.含有微量水分的药品的水分测定可采用28.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药品的水分测定可采用29.马钱子药材的水分测定可采用30.丁香药材的水分测定可采用A. 制剂通则检查B. 特殊杂质检查C. 两者均是D. 两者均不是31.珍视明滴眼液pH值的检查属于32.阿胶膏剂挥发性碱性物质的检查属于33.地奥心血康胶囊的干燥失重测定属于34.注射用双黄连(冻干)中草酸盐的检查属于35.注射用双黄连(冻干)中铁盐的检查属于A. 气相色谱法B. 高效液相色谱法C. 两者均是D. 两者均不是36.《中国药典》2000年版有机氯农药残留量测定采用37.中药制剂中黄曲霉毒素总量的测定采用38.中药制剂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的测定常采用39.各类型中药制剂水分的测定可采用40.中药制剂中有机磷类农药残留量的测定可采用A . 限量检查 B. 含量测定C. 两者均是D. 两者均不是41.注射用双黄连(冻干)中绿原酸的含量42.注射用双黄连(冻干)中鞣质的检查43.注射用双黄连(冻干)中pH值的测定44.注射用双黄连(冻干)中热原的检查45.注射用双黄连(冻干)中黄芩苷的含量A. 中药制剂杂质的来源B. 西药杂质来源C. 两者均是D. 两者均不是46.不同季节采收的植物可能成为47.制成成品后由于保管不当可能成为48.喷洒农药可能成为49.合成过程中的副产物可能成为50.销售环节出错可能成为(四)X型题:1. 《中国药典》检查杂质采用的方法有A.与标准液进行对比 B. 与阴性药品对比C. 在供试品中加入试剂,在一定条件下观察有无正反应出现D. 与阴性药材对比E. 供试品加试剂前后对比2. 在《中国药典》中没有规定检查的项目,有可能是A.含量甚微 B. 存在几率很小 C. 认识不够 D. 缺乏对照品 E. 对人体无不良影响3. 评价中药制剂是否优良的主要标准包括A. 中药制剂是否有效B. 中药制剂有无副作用C. 中药制剂中杂质的含量D. 中药制剂的销售E. 中药制剂的包装4. 中药制剂的杂质来源途径包括A. 中药材原料质量差别B. 在合成药的过程中未反应完全的原料C. 包装、运输及贮存过程中受外界条件的影响而使中药制剂的理化性质发生改变D. 生产过程中的机器磨损E. 药物在高温灭菌过程中发生水解5. 重金属检查中,供试液如带色,可采用的方法是A.加稀焦糖液调整标准溶液颜色B. 加指示剂调整标准溶液颜色C. 用除去重金属的供试品液配制标准溶液D. 尽量稀释供试品液E. 用微孔滤膜法6. 中药制剂的杂质分为一般杂质和特殊杂质,属于一般杂质检查的有A. 甘草中有机氯类农药的检查B. 刺五加浸膏中铁的检查C. 红粉中氯化物的检查D. 玄明粉中镁盐的检查E. 白矾中铜盐的检查7. 砷盐检查法中,影响反应的主要因素有A. 反应液的酸度B. 反应温度C. 反应时间D. 中药制剂的前处理E. 锌粒大小8. 在砷盐检查中,H2S是由于一些硫化物在酸性介质中反应后产生的,这些硫化物常常来源于A. 氯化亚锡中B. 锌粒中C. KI中D. 样品中E. 由生成AsH3反应的副反应产生9. 中药制剂中的砷往往是有机砷,必须事先让其转变为无机砷,常用的破坏方法有A. Ca(OH)2破坏法B. Br2—稀H2SO4破坏法C. H2SO4-H2O2破坏法D. 无水Na2CO3破坏法E. KNO3—无水Na2CO3破坏法10. 在干燥剂干燥法中,常用的干燥剂有A. 变色硅胶B. 五氧化二磷C. 浓硫酸D. 无水氯化钙E. 氯化钾11. 下列哪些方法可用作中药制剂的水分测定A. 常压烘干法B. 甲苯法C. 减压干燥法D. Fajans 法E. Karl—Fischer法12. 减压干燥法适用于下列哪些药物水分的测定A. 只含微量水分的药物B. 熔点较低的药物C. 热稳定性差的药物D. 水分难以赶出的药物E. 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药物13. 气相色谱法主要适用于下列中药制剂中水分的测定A. 含微量水分的中药制剂B. 需精确测定水分含量的中药制剂C. 含挥发性成分的中药制剂D. 热稳定性差的中药制剂E. 任何中药制剂14. 硫氰酸盐法检查铁加入过硫酸铵的目的是A.氧化供试品溶液中的Fe2+成Fe3+B. 防止由于光线使硫氰酸铁还原或分解褪色C. 防止Fe3+水解D. 提高灵敏度E. 还原三价铁为二价铁15. 氯化物检查法中加入硝酸的目的是A. 避免弱酸银盐沉淀形成干扰检查B. 加速AgCl沉淀形成C. 产生AgCl沉淀较好乳浊利于比较D. 防止AgCl溶解E. 避免单质银析出16. 药品的干燥失重是指药品在规定的条件下经干燥后所减失的重量,主要包括A. 水分B. 结晶水C. 挥发性物质D. 碱性物质E. 酸性物质17. 下列哪些方法常用于干燥失重的测定A. 常压干燥法B. 气相色谱法C. 干燥剂干燥法D. 减压干燥法E. 热分析法18. 《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收载的水分测定方法有A. 气相色谱法B. 烘干法C. 费休氏法D. 甲苯法E. 减压干燥法19. 对于中药制剂中特殊杂质的检查,常采用的方法是A. 物理B. 化学C. 药理D. 微生物E. 核反应20. 对中药材和中药制剂中有机氯类农药进行检查,测定的成分包括A. DDTB. 五氯硝基苯C. 尼古丁D. 六六六E. 敌敌畏21. 在农药残留量分析中最广泛使用的提取溶剂有A. 乙腈B. 丙酮C. 氯仿D. 苯E. 己烷22. 有机氯农药的净化中常用到磺化法,其目的是A. 除掉脂肪B. 除掉蜡质C. 除掉叶绿素D. 除掉氨基酸E. 除掉蛋白质23. 常用的黄曲霉毒素的测定方法有A. 薄层色谱法B. 微柱色谱法C. 高效液相色谱法D. 荧光分析法E. 免疫化学分析法24.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曲霉毒素含量,常用衍生法使其荧光增强后,用荧光检测器检测。

中药制剂分析第六章

中药制剂分析第六章

第六章含动物药矿物药的中药制剂分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1.天然牛黄是A.牛的结石B.牛的胆结石C.由人工培育而成的牛胆结石D.黄牛的胆结石2.中药朱砂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为A.HgOB.Hg2Cl2C. HgSD.HgS23.下列说法正确者A.胆酸与去氧胆酸均易溶于丙酮B.胆酸与去氧胆酸都易溶于水C.胆酸易溶于水而去氧胆酸则易溶于醇D.胆酸易溶于氯仿、苯、乙醚等4.下列说法不正确者A.麝香中有香气的主要成分是麝香酮B.麝香中含有蛋白质和无机盐C.麝香中含有胆固醇类化合物D.麝香酮是酯类化合物5.牛黄的醋酸溶液加糠醛与浓硫酸,加热显蓝紫色是A.氨基酸的反应B.脂类的反应C.胆红素的反应D.胆酸的反应6.熊胆中主要化学成分是A.胆色素B.胆汁酸类C.胆红素与胆酸D.胆红素与胆黄素7.下列说法不正确者A.蛇胆的鉴别多采用薄层色谱法B.蛇胆的薄层鉴别多用硅胶G板C.蛇胆的鉴别其展开系统多为碱性D.蛇胆薄层鉴别的展开系统多为酸性8.蛇胆中胆汁酸类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A.石胆酸B.牛磺去氧胆酸C.牛磺胆酸D.游离胆酸9.下列说法不正确者A.斑蝥为昆虫类药物B.斑蝥为次常用药C.斑蝥有大毒D.斑蝥有微毒10.熊胆的鉴别常用的方法是A.紫外光谱与薄层色谱B.紫外光谱与可见光谱C.薄层色谱与纸色谱D.紫外光谱与红外光谱二、填空题1.斑蝥有很好的抗癌作用,但较大,其主要活性成分是,现已有半合成品是。

2.天然牛黄中主要含、、、、等五类化学成分,其中主要成分是。

3.对于麝香酮的含量测定,法定方法是法,分离度应大于。

三、简答题1.试述斑蝥素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有哪些。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 2.C 3.A 4.D 5.D 6.B 7.C8.C 9.D 10.A二、填空题1.毒性斑蝥素羟基斑蝥胺2.胆色素胆汁酸脂类蛋白质、肽类、氨基酸无机元素胆色素3.气相色谱法 1.5三、简答题1.答:斑蝥的分析方法很多,其定性分析方法有理化鉴别(升华法),纸色谱法和薄层色谱法,其定量分析常用方法有薄层扫描法、气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酸碱滴定法、非水滴定法、配位滴定法等。

中药制剂分析_尹华_第一章习题

中药制剂分析_尹华_第一章习题

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一)A型题1.中药制剂分析的任务是A.对中药制剂的原料进行质量分析B.对中药制剂的半成品进行质量分析C.对中药制剂的成品进行质量分析D.对中药制剂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分析E.对中药制剂的体内代谢过程进行质量检测2.中药制剂需要质量分析的环节是A.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保管和体内代谢过程B.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保管、供应和运输过程C.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保管、供应和临床使用过程D.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供应和运输过程E.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供应和体内代谢过程3.中药制剂分析的特点A.制剂工艺的复杂性B.化学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C.中药材炮制的重要性D.多由大复方组成E.有效成分的单一性4.中医药理论在制剂分析中的作用是A.指导合理用药B.指导合理撰写说明书C.指导检测有毒物质D.指导检测贵重药材E.指导制定合理的质量分析方案5.《中国药典》规定,热水温度指A.70~80℃B.60~80℃C.65~85℃D.50~60℃E.40~60℃6.中药制剂化学成分的多样性是指A.含有多种类型的有机物质B.含有多种类型的无机元素C.含有多种中药材D.含有多种类型的有机和无机化合物E.含有多种的同系化合物7.中药制剂分析的主要对象是A.中药制剂中的有效成分B.影响中药制剂疗效和质量的化学成分C.中药制剂中的毒性成分D.中药制剂中的贵重药材E.中药制剂中的指标性成分8.中药质量标准应全面保证A.中药制剂质量稳定和疗效可靠B.中药制剂质量稳定和使用安全C.中药制剂质量稳定、疗效可靠和使用安全D.中药制剂疗效可靠和使用安全E.中药制剂疗效可靠、无副作用和使用安全9.中药制剂的质量分析是指A.对中药制剂的定性鉴别B.对中药制剂的性状鉴别C.对中药制剂的检查D.对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E.对中药制剂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等方面的评价10.中药分析中最常用的分析方法是A.光谱分析法B.化学分析法C.色谱分析法D.联用分析法E.电学分析法11.中药分析中最常用的提取方法是A.溶剂提取法B.煎煮法C.升华法D.超临界流体萃取E.沉淀法12.指纹图谱可用于中药制剂的A.定性B.鉴别C.检查D.含量测定E.综合质量测定13.取样的原则是A.具有一定的数量B.在效期内取样C.均匀合理D.不能被污染E.包装不能破损14.粉末状样品的取样方法可用A.抽取样品法B.圆锥四分法C.稀释法D.分层取样法E.抽取样品法和圆锥四分法15.中药制剂分析的原始记录要A.完整、清晰B.完整、具体C.真实、具体D.真实、完整、具体E.真实、完整、清晰、具体(二)B型题A.制剂通则检查B.一般杂质检查C.特殊杂质检查D.微生物限度检查 E..重金属检查1.检查酒剂中的甲醇量属于2.农药残留量检查属于3.附子理中丸中乌头碱的检查属于4.丸剂中的大肠杆菌检查5.注射剂的澄明度检查A.冷浸法B.显微化学法 C..高效液相色谱法D.指纹图谱法E.微柱色谱法6.样品的提取可用7.样品的含量测定可用8.中药注射剂的检查可采用9.样品的分离净化可采用10.制剂中化学成分的定性鉴别可采用(三)C型题A.中国药典B.国家药品监督局标准C.两者均是 D..两者均不是1.国家药品标准2.每五年修订一次的是3.不定期发布的是4.属于强制性标准的是5.对药品的药理、毒理、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是A.中药制剂分析B.化学药品分析C .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6.可测定指标性成分的是7.测定有效成分的是8.可测定单一有效成分的是9.用于控制药品质量的是10.只能用对照品进行检验分析的是(四)X型题1.中药制剂分析的任务包括A.对原料药材进行质量分析B.对成品进行质量分析C.对半成品进行质量分析D.对有毒成分进行质量控制E.中药制剂成分的体内药物分析2.中药制剂分析的特点是A.化学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B.有效成分的单一性C.原料药材质量的差异性D.制剂杂质来源的多途径性E.制剂工艺及辅料的特殊性3.中药制剂分析中常用的提取方法有A.冷浸法B.超声提取法C.回流提取法D.微柱色谱法E.水蒸气蒸馏法4.中药制剂分析中常用的净化方法有A.液—液萃取法B.微柱色谱法C.沉淀法D.蒸馏法E.超临界流体萃取法5.中药制剂中化学成分的复杂性包括A.含有多种类型的有机和无机化合物B.含有多种类型的同系物C.有些成分之间可生成复合物D.在制剂工艺过程中产生新的物质E.药用辅料的多样性6.影响中药制剂质量的因素有A.原料药材的品种、规格不同B.原料药材的产地不同C.原料药材的采收季节不同D.原料药材的产地加工方法不同E.饮片的炮制方法不同二、填空题1.中药制剂分析的意义是为了保证用药的、和。

(完整版)中药制剂分析最终版复习题

(完整版)中药制剂分析最终版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1. 中药制剂分析的一般程序是看7题,,,,和。

2.我国现行的国家标准包括中国药典和局(部)颁药品标准3.我国现行的国家标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药典和同2题。

4.《中国药典》的内容一般分为凡例、正文、附录和索引四部分。

5.中药化学对照品研究使测定成分由单一向整体特征方向发展6.中药制剂分析的主要特点?1. 中医药理论的指导性:应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遵循中医组方原则,选择君药或臣药中合适的化学成分为指标来评价中药制剂的质量,并力求建立有效的分析方法。

2.中药制剂化学成分的复杂性:通常含有大量的各种结构和性质及其相似的化学成分。

3. 中药制剂杂质来源的多途径性:(1)非药用部位及未除净的泥沙。

(2)药材产地水源,土壤,空气等生长环境的污染,农药化肥的滥用。

(3)包装,保管不当发生的霉变,走油,泛糖,虫蛀。

(4)洗涤原料药材的水质二次污染。

4.中药制剂的质量影响因素的多样性:(1)原料药材的影响。

(2)炮制方法的影响。

(3)制剂工艺和辅料的影响。

(4)中药制剂包装工艺,保管的影响。

7.简述中药制剂分析的基本程序?取样与样品保存,供试品制备,药物的鉴别,药物的检查,药物的含量测定,检验报告的书写8.试述中药制剂分析的发展趋势?(1)中药制剂分析方法朝着仪器化、自动化、快速和微量的方向发展。

(2)检测成分朝多指标方向发展。

(3)中药化学对照品研究使测定成分朝专属性方向发展。

(4)由单一成分分析逐步朝整体特征分析的方向发展。

(5)进行体内药物分析。

(6)进行在线检测。

(7)加强重金属、有害元素及农药残留等的监控。

第二章中药制剂分析中供试品的制备1.对橡胶膏中的麝香、冰片、薄荷等药物的鉴别可用( B )A. 显微鉴别法B. 气相色谱法C. 理化鉴别法D. 以上三种方法均可2. 总固体量的测定是( A )A. 与某些液体制剂中可溶性物质的量有关B. 某些半固体制剂的检查项目C. 限制注射剂中无机物的含量D. 与糖浆剂含糖量有关3.软膏剂中基质干扰测定,可通过以下方法除去( A )A. 加入适宜的溶剂,加热,使软膏液化,放冷后滤除B. 灼烧法C. 离心法D. 色谱法4.某中药注射剂含黄芩苷,其树脂的检查方法是,经氯仿萃取后( B )A. 加盐酸B. 加盐酸,放置30minC. 加冰醋酸,放置30minD. 以上三种方法均可5.注射剂中重金属检查的方法是( A )A. 加硫代乙酰胺试剂B. TLCC. HPLCD. 古蔡氏法6.中药指纹图谱要求( C )A. 样品处理方法考察B. 特征指纹图谱确定C. 精密度、重现性、稳定性的考察D. 回收率的考察7.用于外伤或严重烧伤的软膏需要检查“粒度”和“装量”。

中药制剂分析复习题及答案-

中药制剂分析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 中药制剂分析的任务是()A. 对中药制剂的原料进行质量分析B. 对中药制剂的半成品进行质量分析C. 对中药制剂的成品进行质量分析D. 对中药制剂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分析2. 中药制剂需要质量分析的环节是()A. 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保管和体内代谢过程B. 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保管、供应和运输过程C. 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保管、供应和临床使用过程D. 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供应和运输过程3. 中药制剂分析的特点()A. 制剂工艺的复杂性B. 化学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C. 中药材炮制的重要性D. 多由大复方组成4. 中药制剂化学成分的多样性是指A. 含有多种类型的有机物质B. 含有多种类型的无机元素C. 含有多种中药材D. 含有多种类型的有机和无机化合物5. 首次收载中药材及其制剂品种并分为一部、二部的《中国药典》版本是()A. 1953B. 1963C. 1977D. 19856. 取样的原则是()A. 具有一定的数量B. 在效期内取样C. 均匀合理D. 不能被污染7. 中药制剂分析的原始记录要()A. 完整、清晰B. 完整、具体C. 真实、完整、具体D. 真实、完整、清晰、具体(二)多项选择题1. 中药制剂分析的特点是()A. 化学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B. 有效成分的单一性C. 原料药材质量的差异性D. 制剂杂质来源的多途径性E. 制剂工艺及辅料的特殊性2. 样品前处理常用的提取方法有()A. 压榨法B. 超临界流体提取法C. 升华法D. 水蒸气蒸馏法E. 溶剂提取法3. 样品前处理常用的分离精制方法有()A. 液-液萃取法B. 固-液萃取法C. 盐析法D. 结晶法E. 透析法二、简答题1. 药品标准的含义是什么?药品标准是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和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

药品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

2. 什么是国家药品标准?药品必须符合国家药品标准。

中药制剂分析_尹华_第六章习题

中药制剂分析_尹华_第六章习题

第六章含动物药矿物药的中药制剂分析一、选择题(一)A型题(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1、天然牛黄是A、牛的结石B、牛的胆结石C、由人工培育而成的牛胆结石D、黄牛的胆结石E、由牛胆汁提炼而成2、人工牛黄是A、完全用化学合成的B、是人工培育的C、为牛胆汁猪胆汁经人工提取制成的D、人工提取与化学合成相结合的E、以上都不是3、人工培育牛黄是A、通过人工提取再进行加工的B、在牛胆中注入少量牛黄使其继续增长的C、用牛胆汁加鸡蛋黄配制的D、通过人工手术在牛胆中注入大肠杆菌菌种人为造成的E、通过手术在牛胆中放进异物,注入经培养的大肠杆菌菌种造成的4、人工牛黄与天然牛黄相比其化学成分A、有较大差异B、无明显差异C、差异较少D、个别成分有差异E、个别成分有较大差异5、天然牛黄与人工培育牛黄相比其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A、有较大差异B、差异较少C、无很大差异D、个别成分有差异E、基本一致6、天然牛黄与人工培育牛黄基本一致的是A、化学成分B、药理作用C、药材质量D、化学成分、质量、药理作用等方面E、原药材的颜色7、牛黄中所含化学成分最多是A、胆色素B、胆汁酸C、脂类D、肽类E、无机元素8、下列说法正确者A、天然牛黄、人工牛黄与人工培育牛黄均含相同量胆色素B、人工牛黄与人工培育牛黄不含胆色素C、天然牛黄与人工牛黄都含有胆酸、胆固醇D、天然牛黄中主要含胆汁酸类化学成分E、人工牛黄与人工培育牛黄所含化学成分基本一致9、下列说法正确者A、胆酸与去氧胆酸都易溶于水B、胆酸易溶于水而去氧胆酸则易溶于醇C、胆酸易溶于氯仿、苯、乙醚等D、胆酸与去氧胆酸均易溶于丙酮E、胆酸的钠盐不溶于水10、pettenkofer反应是A、蔗糖与浓硫酸作用B、甲基糠醛与胆汁酸作用C、浓硫酸与胆汁酸作用D、酒石酸与胆汁酸作用E、蔗糖经浓硫酸作用生成羟甲基糠醛再与胆汁酸作用11、Hammarsten反应所用的化学试剂是A、50%的铬酸溶液B、20%的硝铬酸溶液C、20%的铬酸溶液D、20%的硝酸溶液E、20%的硫酸溶液12、Gmelin反应所用的化学试剂是A、硝酸B、硫酸C、盐酸D、醋酸E、矿酸13、Van den Bergh反应是A、氧化反应B、还原反应C、配合反应D、中和反应E、重氮化反应14、胆红素易溶于A、水B、乙醇C、苯D、乙醚E、丙酮15、牛黄的氯仿溶液中加硫酸与过氧化氢显绿色是A、胆酸的反应B、脂类的反应C、胆红素的反应D、氨基酸的反应E、粘蛋白的反应16、牛黄的醋酸溶液加糠醛与浓硫酸,加热显蓝紫色是A、胆酸的反应B、脂类的反应C、胆红素的反应D、氨基酸的反应E、粘蛋白的反应17、对牛黄的薄层色谱鉴别常用的展开系统都含有A、醋酸乙酯与冰醋酸B、醋酸乙酯与硫酸C、醋酸乙酯与盐酸D、醋酸乙酯与硝酸E、醋酸乙酯与矿酸18、下列说法不正确者A、牛黄的含量测定常以胆红素为指标B、牛黄的含量测定常以胆酸为指标C、牛黄的含量测定常以胆红素与胆酸为指标D、牛黄的含量测定常以胆酸与猪去氧胆酸为指标E、人工牛黄含量测定常以猪去氧胆酸为指标19、下列说法正确者A、麝香是雌体脐下腺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B、麝香是雄体脐下腺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C、麝是马科动物D、麝香中的香气成分是雄甾烷类E、麝香仁是人工合成的20、下列说法不正确者A、麝香中有香气的主要成分是麝香酮B、麝香酮是大环化合物C、麝香酮是酯类化合物D、麝香中含有胆固醇类化合物E、麝香中含有蛋白质和无机盐21、不属于麝香鉴别的方法是A、冒槽B、手搓不粘手C、手搓不染手D、灼烧无火焰E、水润湿可染手指甲22、不属于麝香定性鉴别的方法是A、经验鉴别B、气相色谱法C、紫外光谱法D、薄层色谱法E、化学试剂法23、对麝香的含量测定下列说法不正确者A、主要用色谱法B、色谱法都是用麝香酮为对照品C、气相色谱法是以麝香酮为对照品D、高效薄层扫描可测多种化合物E、高效液相色谱可测麝香中多种甾体成分24、紫外光谱鉴别麝香其乙醇提取液的最大吸收波长是A、220nm±2nmB、231nm±2nmC、270nm±2nmD、265nm±2nmE、250nm±2nm25、人工引流熊胆汁一年可采收A、1~2次B、3~4次C、6~7次D、8~9次E、每月一次26、熊胆中主要化学成分是A、胆色素B、胆红素C、胆汁酸类D、胆红素与胆酸E、胆红素与胆黄素27、熊胆的甲醇溶液的紫外最大吸收波长是A、265nm±1nmB、415nm±1nmC、273nm±2nmD、405nm±3nmE、413nm±1nm28、熊胆的鉴别常用的方法是A、紫外光谱与红外光谱B、紫外光谱与可见光谱C、薄层色谱与纸色谱D、紫外光谱与薄层色谱E、红外光谱与气相色谱29、熊胆汁酸中主要成分是A、熊去氧胆酸B、牛磺熊去氧胆酸C、牛磺鹅去氧胆酸D、胆酸E、鹅去氧胆酸30、蛇胆汁中主要含化学成分的类别是A、胆色素类B、胆汁酸类C、胆色素与胆酸D、胆红素与胆黄素类E、蛋白质与无机盐类31、蛇胆中胆汁酸类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A、牛磺胆酸B、牛磺鹅去氧胆酸C、牛磺去氧胆酸D、石胆酸E、游离胆酸32、下列说法不正确者A、蛇胆的鉴别多采用薄层色谱法B、蛇胆的薄层鉴别多用硅胶G板C、蛇胆的鉴别其展开系统多为碱性D、蛇胆薄层鉴别的展开系统多为酸性E、不同种类的蛇胆薄层色谱基本一致33、下列说法正确者A、蛇胆与鸡胆无明显差异B、毒蛇胆与无毒蛇胆有明显区别C、蟾酥是蟾蜍皮的提取物D、蟾酥有较强的生理活性也有较大的毒性E、蟾酥毒性大生理活性却不大34、蟾酥中不含下列哪类化学成分A、蟾蜍甾二烯类B、强心甾烯蟾毒类C、吲哚碱类D、吲哚酸类E、蟾蜍甾二烯的游离型和结合型35、不属于蟾酥鉴别方法的是A、化学法B、电化学法C、纸色谱法D、薄层色谱法E、紫外与红外光谱法36、下列说法不正确者A、斑蝥为昆虫类药物B、斑蝥为次常用药C、斑蝥有大毒D、斑蝥有微毒E、斑蝥目前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癌症37、斑蝥的主要活性成分是A、甲壳质B、斑蝥甲酸C、斑蝥蚁酸D、斑蝥酸酐E、挥发油38、用于斑蝥素含量测定的法定方法是A、比色法B、紫外分光法C、高效液相色谱法D、薄层扫描法E、气相色谱法39、矿物药按所含主要化学元素可分为A、三类B、五类C、八类D、九类E、十类40、矿物药常用的分解方法为A、湿法B、干法C、干法和湿法D、燃烧法E、电分解法41、雄黄的主要成分为A、As2S2B、As2S3C、As2O3D、H3A S O3E、Na3A S O342、中药朱砂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为A、HgOB、 HgSC、HgCO2D、Hg2Cl2E、HgS243、小儿金丹片中的矿物药是A、雄黄B、雌黄C、朱砂D、升药E、轻粉(二)B型题(备选答案在前,试题在后,每组若干题,每组题均对应同一组备选答案,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中药制剂分析

中药制剂分析

中药制剂分析一、A型题:题干在前,选项在后。

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为最佳答案,其余选项为干扰答案。

考生须在5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最佳答案)。

1.中药制剂分析中,常用的提取方法有A.回流提取B.冷浸法C.超声法D.A+BE.A+B+C正确答案:E2.中药制剂可分为A.液体制剂B.固体制剂C.半固体制剂D.A+BE.A+B+C正确答案:E3.中药制剂的鉴别方法一般包括A.显微鉴别B.色谱鉴别C.化学鉴别D.A+BE.A+B+C正确答案:D4.薄层色谱鉴别中使用最多的是A.硅胶G板B.聚酰胺板C.纤维素板D.氧化铝板E.纸层析正确答案:A5.在薄层鉴别中,鉴别生物碱类成分常用A.硅胶G板B.聚酰胺板C.纤维素板D.氧化铝板E.纸层析正确答案:D6.在薄层鉴别中,鉴别黄酮类和酚类化合物时常用A.硅胶G板B.聚酰胺板C.纤维素板D.氧化铝板E.纸层析正确答案:B7.在薄层鉴别中,鉴别氨基酸成分常用A.硅胶C板B.聚酰胺板C.纤维素板D.氧化铝板E.纸层析正确答案:C8.《中国药典》(一部)附录收载的水分测定法有A.甲苯法B.烘干法C.减压干燥法D.A+BE.A+B+C正确答案:E9.中药制剂分析中农药残留量定性定量分析的最常用方法为A.HPLCB.UVC.TLCD.IRE.GC10.《中国药典》(一部)附录收载的砷盐检查法有A.古蔡法B.白田道夫法C.Ag-DDC法D.A+BE.A+C正确答案:E11.中药制剂首选的含量测定方法为A.HPLCB.UVC.TLCD.IRE.GC正确答案:A12.中药胶囊剂需做的检查有A.水分B.装量差异C.崩解时限D.A+BE.A+B+C正确答案:E13.对热稳定的小分子生物碱组分的提取应采用A.萃取法B.冷浸法C.回流法D.水蒸气蒸馏法E.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正确答案:D14.液体制剂提取分离时采用的方法为A.萃取法B.冷浸法C.回流法D.水蒸气蒸馏法E.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正确答案:A15.固体制剂提取分离时采用的方法为A.萃取法B.冷浸法C.回流法D.水蒸气蒸馏法E.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正确答案:C16.遇热不稳定的组分提取分离时采用的方法为A.萃取法B.冷浸法D.水蒸气蒸馏法E.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正确答案:B17.颗粒剂的粒度应控制在A.一号筛和二号筛之间B.一号筛和四号筛之间C.一号筛和三号筛之间D.二号筛和四号筛之间E.二号筛和三号筛之间正确答案:B18.中药胶囊剂的水分检查时,除另有规定外,不得大于A.5.0%B.6.0%C.7.0%D.8.0%E.9.0%正确答案:E19.《中国药典》(一部)附录收载的重金属检查法有A.古蔡法B.白田道夫法C.Ag-DDC法D.硫代乙酰胺法E.硫化钠法正确答案:D20.中药材测定灰分的目的是A.控制药材中泥土和砂石的量B.反映药材生理灰分的量C.控制药材中草酸钙的量D.A+B+CE.A+B正确答案:E21.根据我国现有资料,中药制剂中的重金属的量一般应控制在A.百万分之五十以下B.百万分之四十以下C.百万分之三十以下D.百万分之二十以下E.百万分之十以下正确答案:D22.当中药接触不明农药时,一般可测定A.总有机氯量B.总有机磷量C.气相色谱检查可能相关的农药D.A+B+CE.A+B正确答案:EC.归一化法D.A+B+CE.A+B正确答案:E24.在中药材的灰分检查中,更能准确地反映外来杂质量的是A.总灰分B.酸不溶灰分C.生理灰分D.A+B+CE.A+B正确答案:E25.固体制剂不包括A.浸膏剂B.散剂C.胶囊剂D.片剂E.颗粒剂正确答案:A26.半固体制剂不包括A.浸膏剂B.散剂C.煎膏剂D.流浸膏剂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27.颗粒剂的水分按水分测定法测定,不得大于A.5.0%B.6.0%C.7.0%D.8.0%E.9.0%正确答案:A28.连续回流提取法使用的仪器是A.索氏提取器B.超声清洗器C.渗滤器D.旋转蒸发器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二、B型题:是一组试题(2至4个)公用一组A、B、C、D、E五个备选。

中药制剂分析配套复习题必备

中药制剂分析配套复习题必备

第一章绪论1.中药制剂分析的任务是对中药制剂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分析2.中药制剂需要质量分析的环节是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保管、供应和临床使用过程3.中药制剂分析的特点化学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5.《中国药典》规定,热水温度指70~80℃4.中医药理论在制剂分析中的作用是指导制定合理的质量分析方案6.中药制剂化学成分的多样性是指含有多种类型的有机和无机化合物7.中药制剂分析的主要对象是影响中药制剂疗效和质量的化学成分8.中药质量标准应全面保证中药制剂质量稳定、疗效可靠和使用安全9.中药制剂的质量分析是指对中药制剂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等方面的评价10.中药分析中最常用的分析方法是色谱分析法11.中药分析中最常用的提取方法是溶剂提取法12.指纹图谱可用于中药制剂的综合质量测定 14.粉末状样品的取样方法可用圆锥四分法13 .取样的原则是均匀合理 15.中药制剂分析的原始记录要真实、完整、清晰、具体1.中药制剂分析的任务包括A.对原料药材进行质量分析 B.对成品进行质量分析 C.对半成品进行质量分析D.对有毒成分进行质量控制E.中药制剂成分的体内药物分析2.中药制剂分析的特点是A.化学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B.有效成分的单一性C.原料药材质量的差异性D.制剂杂质来源的多途径性E.制剂工艺及辅料的特殊性3.中药制剂分析中常用的提取方法有A.冷浸法 B.超声提取法 C.回流提取法D.微柱色谱法E.水蒸气蒸馏法4.中药制剂分析中常用的净化方法有A.液—液萃取法 B.微柱色谱法 C.沉淀法 D.蒸馏法 E.超临界流体萃取法5.中药制剂中化学成分的复杂性包括A.含有多种类型的有机和无机化合物B.含有多种类型的同系物 C.有些成分之间可生成复合物 D.在制剂工艺过程中产生新的物质E.药用辅料的多样性6.影响中药制剂质量的因素有 A.原料药材的品种、规格不同B.原料药材的产地不同 C.原料药材的采收季节不同 D.原料药材的产地加工方法不同 E.饮片的炮制方法不同1.中药制剂分析的意义是为了保证用药的安全、合理和有效2.中药制剂分析的检验应包括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保管、供应以及临床使用等过程。

中药制剂分析_尹华_第六章习题教学提纲

中药制剂分析_尹华_第六章习题教学提纲

中药制剂分析_尹华第六章习题第六章含动物药矿物药的中药制剂分析」、选择题(一)A型题(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1天然牛黄是A、牛的结石B、牛的胆结石C、由人工培育而成的牛胆结石D、黄牛的胆结石E、由牛胆汁提炼而成2、人工牛黄是A、完全用化学合成的B、是人工培育的C、为牛胆汁猪胆汁经人工提取制成的D、人工提取与化学合成相结合的E、以上都不是3、人工培育牛黄是A、通过人工提取再进行加工的B、在牛胆中注入少量牛黄使其继续增长的C、用牛胆汁加鸡蛋黄配制的D、通过人工手术在牛胆中注入大肠杆菌菌种人为造成的E、通过手术在牛胆中放进异物,注入经培养的大肠杆菌菌种造成的4、人工牛黄与天然牛黄相比其化学成分A、有较大差异B、无明显差异C、差异较少D、个别成分有差异E、个别成分有较大差异5、天然牛黄与人工培育牛黄相比其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A、有较大差异B、差异较少C、无很大差异D、个别成分有差异E、基本一致6、天然牛黄与人工培育牛黄基本一致的是A、化学成分B、药理作用C、药材质量D、化学成分、质量、药理作用等方面E、原药材的颜色7、牛黄中所含化学成分最多是A、胆色素B、胆汁酸C、脂类D、肽类E、无机元素8下列说法正确者A、天然牛黄、人工牛黄与人工培育牛黄均含相同量胆色素B、人工牛黄与人工培育牛黄不含胆色素C、天然牛黄与人工牛黄都含有胆酸、胆固醇D、天然牛黄中主要含胆汁酸类化学成分E、人工牛黄与人工培育牛黄所含化学成分基本一致9、下列说法正确者A、胆酸与去氧胆酸都易溶于水B、胆酸易溶于水而去氧胆酸则易溶于醇C、胆酸易溶于氯仿、苯、乙醚等D、胆酸与去氧胆酸均易溶于丙酮E、胆酸的钠盐不溶于水10、pettenkofer反应是A、蔗糖与浓硫酸作用B、甲基糠醛与胆汁酸作用C、浓硫酸与胆汁酸作用D、酒石酸与胆汁酸作用E、蔗糖经浓硫酸作用生成羟甲基糠醛再与胆汁酸作用11、Hammarsten反应所用的化学试剂是A、50%的铬酸溶液B、20%的硝铬酸溶液C、20%的铬酸溶液D、20%的硝酸溶液E、20%的硫酸溶液12、Gmelin反应所用的化学试剂是A、硝酸B、硫酸C、盐酸D、醋酸E、矿酸13、Van den Bergh反应是A、氧化反应B、还原反应C、配合反应D、中和反应E、重氮化反应14、胆红素易溶于A、水B、乙醇C、苯D、乙醚E、丙酮15、牛黄的氯仿溶液中加硫酸与过氧化氢显绿色是A、胆酸的反应B、脂类的反应C、胆红素的反应D、氨基酸的反应E、粘蛋白的反应16、牛黄的醋酸溶液加糠醛与浓硫酸,加热显蓝紫色是A、胆酸的反应B、脂类的反应C、胆红素的反应D、氨基酸的反应E、粘蛋白的反应17、对牛黄的薄层色谱鉴别常用的展开系统都含有A、醋酸乙酯与冰醋酸B、醋酸乙酯与硫酸C、醋酸乙酯与盐酸D、醋酸乙酯与硝酸E、醋酸乙酯与矿酸18、下列说法不正确者A、牛黄的含量测定常以胆红素为指标B、牛黄的含量测定常以胆酸为指标C、牛黄的含量测定常以胆红素与胆酸为指标D、牛黄的含量测定常以胆酸与猪去氧胆酸为指标E、人工牛黄含量测定常以猪去氧胆酸为指标19、下列说法正确者A、麝香是雌体脐下腺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B、麝香是雄体脐下腺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C、麝是马科动物D、麝香中的香气成分是雄甾烷类E、麝香仁是人工合成的20、下列说法不正确者A、麝香中有香气的主要成分是麝香酮B、麝香酮是大环化合物C、麝香酮是酯类化合物 D 、麝香中含有胆固醇类化合物E、麝香中含有蛋白质和无机盐21、不属于麝香鉴别的方法是A、冒槽B、手搓不粘手C、手搓不染手D、灼烧无火焰E、水润湿可染手指甲22、不属于麝香定性鉴别的方法是A、经验鉴别 B 、气相色谱法C 、紫外光谱法D薄层色谱法E 、化学试剂法23、对麝香的含量测定下列说法不正确者A、主要用色谱法 B 、色谱法都是用麝香酮为对照品C、气相色谱法是以麝香酮为对照品D高效薄层扫描可测多种化合物E、高效液相色谱可测麝香中多种甾体成分24、紫外光谱鉴别麝香其乙醇提取液的最大吸收波长是A、220nm±2nmB、231 nm±2nmC、270nm±2nmD、265nm±2nm E 、250nm±2nm25、人工引流熊胆汁一年可采收A、1〜2次B、3〜4次C、6〜7次D、8〜9次E、每月一次26、熊胆中主要化学成分是A、胆色素B 、胆红素 C 、胆汁酸类D 、胆红素与胆酸E、胆红素与胆黄素27、熊胆的甲醇溶液的紫外最大吸收波长是A、265nm±1nm B 、415nm±1nm C、273nm±2nmD 405nm±3nmE 、413nm±1nm28、熊胆的鉴别常用的方法是A、紫外光谱与红外光谱 B 、紫外光谱与可见光谱C、薄层色谱与纸色谱 D 、紫外光谱与薄层色谱E、红外光谱与气相色谱29、熊胆汁酸中主要成分是A、熊去氧胆酸B 、牛磺熊去氧胆酸 C 、牛磺鹅去氧胆酸D胆酸 E 、鹅去氧胆酸30、蛇胆汁中主要含化学成分的类别是A、胆色素类 B 、胆汁酸类C 、胆色素与胆酸D胆红素与胆黄素类 E 、蛋白质与无机盐类31、蛇胆中胆汁酸类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A、牛磺胆酸 B 、牛磺鹅去氧胆酸 C 、牛磺去氧胆酸D石胆酸E 、游离胆酸32、下列说法不正确者A、蛇胆的鉴别多采用薄层色谱法 B 、蛇胆的薄层鉴别多用硅胶G板C、蛇胆的鉴别其展开系统多为碱性D、蛇胆薄层鉴别的展开系统多为酸性E、不同种类的蛇胆薄层色谱基本一致33、下列说法正确者A、蛇胆与鸡胆无明显差异B、毒蛇胆与无毒蛇胆有明显区别C、蟾酥是蟾蜍皮的提取物D、蟾酥有较强的生理活性也有较大的毒性E、蟾酥毒性大生理活性却不大34、蟾酥中不含下列哪类化学成分A、蟾蜍甾二烯类 B 、强心甾烯蟾毒类 C 、吲哚碱类D吲哚酸类E 、蟾蜍甾二烯的游离型和结合型35、不属于蟾酥鉴别方法的是A、化学法 B 、电化学法 C 、纸色谱法D、薄层色谱法E、紫外与红外光谱法36、下列说法不正确者A、斑蝥为昆虫类药物 B 、斑蝥为次常用药 C 、斑蝥有大毒D斑蝥有微毒E 、斑蝥目前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癌症37、斑蝥的主要活性成分是A、甲壳质B、斑蝥甲酸C、斑蝥蚁酸D、斑蝥酸酐E、挥发油38、用于斑蝥素含量测定的法定方法是A、比色法B 、紫外分光法 C 、高效液相色谱法D薄层扫描法E 、气相色谱法39、矿物药按所含主要化学元素可分为D 、九类E 、十类A、三类B 、五类C、八类40、矿物药常用的分解方法为A、湿法B 、干法C、干法和湿法D、燃烧法 E 、电分解法41、雄黄的主要成分为A、As2s2B、As2s3C、AS2OD、HAOE、NatAO42、中药朱砂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为A、HgO B 、HgS C、HgCO D、HgC"E、HgS43、小儿金丹片中的矿物药是A、雄黄 B 、雌黄C、朱砂D、升药E、轻粉(二)B型题(备选答案在前,试题在后,每组若干题,每组题均对应同一组备选答案,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中药制剂分析试题(含答案)..

中药制剂分析试题(含答案)..

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1.中药制剂分析的任务是DA.对中药制剂的原料进行质量分析B.对中药制剂的半成品进行质量分析C.对中药制剂的成品进行质量分析D.对中药制剂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分析E.对中药制剂的体内代谢过程进行质量检测2.中药制剂需要质量分析的环节是CA.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保管和体内代谢过程B.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保管、供应和运输过程C.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保管、供应和临床使用过程D.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供应和运输过程E.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供应和体内代谢过程3.中药制剂分析的特点BA.制剂工艺的复杂性B.化学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C.中药材炮制的重要性D.多由大复方组成E.有效成分的单一性4.中医药理论在制剂分析中的作用是EA.指导合理用药B.指导合理撰写说明书C.指导检测有毒物质D.指导检测贵重药材E.指导制定合理的质量分析方案5.《中国药典》规定,热水温度指AA.70~80℃B.60~80℃C.65~85℃D.50~60℃E.40~60℃6.中药制剂化学成分的多样性是指DA.含有多种类型的有机物质B.含有多种类型的无机元素C.含有多种中药材D.含有多种类型的有机和无机化合物E.含有多种的同系化合物7.中药制剂分析的主要对象是BA.中药制剂中的有效成分B.影响中药制剂疗效和质量的化学成分C.中药制剂中的毒性成分D.中药制剂中的贵重药材E.中药制剂中的指标性成分8.中药质量标准应全面保证 CA.中药制剂质量稳定和疗效可靠B.中药制剂质量稳定和使用安全C.中药制剂质量稳定、疗效可靠和使用安全D.中药制剂疗效可靠和使用安全E.中药制剂疗效可靠、无副作用和使用安全9.中药制剂的质量分析是指EA.对中药制剂的定性鉴别B.对中药制剂的性状鉴别C.对中药制剂的检查D.对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E.对中药制剂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等方面的评价10.中药分析中最常用的分析方法是CA.光谱分析法B.化学分析法C.色谱分析法D.联用分析法E.电学分析法11.中药分析中最常用的提取方法是AA.溶剂提取法B.煎煮法C.升华法D.超临界流体萃取E.沉淀法12.指纹图谱可用于中药制剂的EA.定性B.鉴别C.检查D.含量测定E.综合质量测定13.取样的原则是 CA.具有一定的数量B.在效期内取样C.均匀合理D.不能被污染E.包装不能破损14.粉末状样品的取样方法可用BA.抽取样品法B.圆锥四分法C.稀释法D.分层取样法E.抽取样品法和圆锥四分法15.中药制剂分析的原始记录要 EA.完整、清晰B.完整、具体C.真实、具体D.真实、完整、具体E.真实、完整、清晰、具体二、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1.中药制剂分析的任务包括ABCDEA.对原料药材进行质量分析B.对成品进行质量分析C.对半成品进行质量分析D.对有毒成分进行质量控制E.中药制剂成分的体内药物分析2.中药制剂分析的特点是ACDEA.化学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B.有效成分的单一性C.原料药材质量的差异性D.制剂杂质来源的多途径性E.制剂工艺及辅料的特殊性3.中药制剂分析中常用的提取方法有ABCEA.冷浸法B.超声提取法C.回流提取法D.微柱色谱法E.水蒸气蒸馏法4.中药制剂分析中常用的净化方法有ABCDA.液—液萃取法B.微柱色谱法C.沉淀法D.蒸馏法E.超临界流体萃取法5.中药制剂中化学成分的复杂性包括ABCDA.含有多种类型的有机和无机化合物B.含有多种类型的同系物C.有些成分之间可生成复合物D.在制剂工艺过程中产生新的物质E.药用辅料的多样性6.影响中药制剂质量的因素有ABCDEA.原料药材的品种、规格不同B.原料药材的产地不同C.原料药材的采收季节不同D.原料药材的产地加工方法不同E.饮片的炮制方法不同三、填空题1.中药制剂分析的意义是为了保证用药的安全、合理和有效。

中药制剂分析_尹华_第三章习题[1]

中药制剂分析_尹华_第三章习题[1]

第三章中药制剂的检查一、选择题(一)A型题:1. 属于中药制剂一般杂质检查的项目是A.重量差异 B. 微生物限度 C. 性状 D. 炽灼残渣 E. 崩解时限2. 中药制剂的杂质分为一般杂质和特殊杂质,不属于一般杂质的有A.砷盐 B. 重金属 C. 酯型生物碱 D. 灰分 E. 水分3. 中药制剂的杂质来源途径较多,不属于其杂质来源途径的是A.原料不纯 B. 包装不当 C. 服用错误 D. 产生虫蛀 E. 粉碎机器磨损4. 杂质限量的表示方法常用A.ppm B. 百万分之几 C. μg D. mg E. ppb5. 中药制剂一般杂质的检查包括A. 酸、碱、固形物、重金属、砷盐等B. 酸、碱、浸出物、重金属、砷盐等C. 酸、碱、氯化物、重金属、砷盐等D. 酸、碱、挥发油、重金属、砷盐等E. 酸、碱、土大黄苷、重金属、砷盐等6. 在酸性溶液中检查重金属常用哪种试剂作显色剂A. 硫代乙酰胺B. 氯化钡C. 硫化钠D. 氯化铝E. 硫酸钠7. 对于重金属限量在2~5μg的供试品,《中国药典》采用的检查方法是A.第一法 B. 第二法 C. 第三法 D. 第四法 E. 所有方法都适用8. 在重金属检查中,标准铅液的用量一般为A.1mL B. 2mL C. 3mL D. 4mL E. 5mL9. 硫代乙酰胺与重金属反应的最佳pH值是A. 2.5B. 2.0C. 3.0D. 3.5E. 4.010. 中药材,中药制剂和一些有机药物重金属的检出通常需先将药品灼烧破坏,灼烧时需控制温度在A.400~500℃ B. 500~600℃ C. 600~700℃ D. 300~400℃ E. 700~800℃11. 标准铅溶液应在临用前取贮备液新鲜稀释配制,其目的是A.防止硝酸铅水解B. 防止硝酸铅氧化C. 防止硝酸铅还原D. 防止二氧化氮释放E. 防止溶液腐败12. 砷盐检查法中,制备砷斑所采用的滤纸是A. 氯化汞试纸B. 溴化汞试纸C. 氯化铅试纸D. 溴化铅试纸E. 碘化汞试纸13. 砷盐检查法的干扰因素很多,许多无机物也有干扰,不会对其造成干扰的物质是A. 硝酸B. 盐酸C. 碘D. 硫化物E. 汞14. 在一般杂质检查中,能用于定量测定的方法是A. 重金属检查第一法B. 砷盐检查第一法C. 重金属检查第二法D. 砷盐检查第二法E. 重金属检查第四法15. 砷盐检查法中加入KI的目的是A. 除H2SB. 将五价砷还原为三价砷C. 使砷斑清晰D. 在锌粒表面形成合金E. 使氢气发生速度加快16. 砷盐检查第一法(古蔡法)中,标准砷溶液(1μgAs/mL)的取用量为()A.0.5mL B. 1.0mL C. 1.5mL D. 2.0mL E. 2.5mL17. 砷盐限量检查中,醋酸铅棉花的作用是A. 将As5+还原为As3+B. 过滤空气C. 除H2SD. 抑制锑化氢的产生E. 除AsH318. 在砷盐检查中,需要在导气管中塞一段醋酸铅棉花,此段棉花不宜过紧也不宜太松,一般要求是A. 60mg棉花装管高度60~80mmB. 60mg棉花装管高度100~120mmC. 100mg棉花装管高度50mmD. 150mg棉花装管高度100mmE. 200mg棉花装管高度80mm19. 砷盐检查法中,反应温度一般控制在A.10~20℃ B. 20~30℃ C. 25~35℃ D. 25~40℃ E. 30~50℃20. 砷盐检查法第二法(Ag-DDC法)中,标准砷溶液(1μgAs/mL)的取用量为A.1mL B. 2mL C. 3mL D. 4mL E. 5mL21. 采用Ag-DDC法进行比色测定时,应采用的参比液为A.甲醇 B. 氯仿 C. Ag-DDC试液 D. 水 E. 三乙胺22. 用硫氰酸盐法检查中药制剂中的铁,有时为了提高灵敏度可采用何种溶剂提取硫氰酸铁配位离子A甲醇 B. 乙醇 C. 正丁醇 D. 醋酸乙酯 E. 乙醚23. 在氯化物检查中,加硝酸的目的是A. 消除Br-、I-的影响B. 消除SCN-的影响C. 消除PO43-、CO32-等离子的影响D. 消除OH-的影响E. 以上都不是24. 在氯化物检查中,如供试液不澄明,可用滤纸过滤,但滤纸应事先用含硝酸的水冲洗干净,其目的是A. 除去C1-B. 除去SO42-C. 除去CO32-D. 除去纸纤维中的碱性杂质E. 除去纸纤维中的酸性杂质25. 在硫酸盐检查中,当SO42-的浓度大于下列浓度时,则形成的BaSO4浑浊梯度不明显A. 0.01mg/mLB. 0.02mg/mLC. 0.05mg/mLD. 0.1mg/mLE. 0.5mg/mL26. 在硫酸盐检查中,为防止样品中CO32-、PO43-等的干扰,常加入下列试剂A. HNO3B. HClC. HClO4D. H2SO4E. HAc27. 在硫酸盐检查中,BaC12试液的配制一般是A. 临用前1小时之内配制B. 临用前5小时之内配制C. 临用前24小时之内配制D. 临用前1周之内配制E. 对配制时间没有特殊要求28. 在硫酸盐检查中,如供试液不澄明,可用滤纸过滤,但滤纸需用下列溶剂洗净A. HCl酸化过的水B. HNO3酸化过的水C. 蒸馏水D. NaOH碱化过的水E. NaHCO3碱化过的水29. 《中国药典》规定恒重是指供试液2次干燥后的重量差异在什么范围内A. 0.1mgB. 0.2mgC. 0.3mgD. 0.4mgE. 0.5mg30. 采用烘干法测定中药样品中的水分含量,应干燥至两次称重的差异不超过多少为止?A. 0.2mgB. 0.3mgC. 0.5mgD. 3mgE. 5mg31. 炽灼残渣的组成主要是由A. 有机物B. 硫酸盐C. 氯化物D. 硝酸盐E. 碳酸盐32. 采用甲苯法测定水分时,测定前甲苯需用水饱和,目的是A. 减少甲苯的挥发B. 增加甲苯在水中的溶解度C. 避免甲苯与微量水混合D. 减少水的挥发E.增加水的挥发33. 进行炽灼残渣检查时,样品的炽灼温度为A. 400~500℃B. 500~600℃C. 600~700℃D. 700~800℃E. 800~900℃34. 总灰分与酸不溶性灰分的组成差别在A. 有机物B. 硝酸盐C. 泥土D. 沙石E. 钙盐35. 西洋参中的人参的检查属于A. 一般杂质的检查B. 特殊杂质的检查C. 制剂通则检查D. 微生物检查E. 碱的检查36. 附子理中丸中乌头碱的检查属于A. 一般杂质的检查B. 特殊杂质的检查C. 制剂通则检查D. 微生物检查E. 碱的检查37. 农药残留量分析中最常用的提取溶剂为A. 丙酮B. 甲醇C. 乙醇D. 正丁醇E. 水38. 农药残留量的测定主要采用的方法为A. 红外分光光度法B. 紫外分光光度法C. 色谱法D. 质谱法E. 电化学分析法39. 黄曲霉毒素B1具有毒性和致癌性,但易受紫外线和一些化学物质的破坏,下列哪种试剂不能破坏黄曲霉毒素B1A. 次氯酸钠B. 过氧化氢C. 氯仿D. 高锰酸钾E. 氢氧化钠和氨水40. 采用微柱色谱法检查黄曲霉毒素,所测结果为A. 黄曲霉毒素B1、B2的含量B. 黄曲霉毒素M1、M2的含量C. 黄曲霉毒素的总量D. 黄曲霉毒素G1、G2的含量E. 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含量(二)B型题:A. 重金属检查第一法B. 重金属检查第二法C. 重金属检查第三法D. 重金属检查第四法E. 气相色谱法1. 对需经有机破坏且溶于酸性溶液的供试品进行重金属检查应采用2. 对不溶于酸只溶于碱的供试品进行重金属检查应采用3. 对不需进行有机破坏且溶于酸性溶液的供试品进行进行重金属检查应采用4. 对于重金属限量低的供试品进行重金属检查应采用5. 对大多数中药制剂进行重金属检查时应采用A. Ag-DDC显色法B. 硫氰酸盐显色法C. 氯化钡显色法D. 硫代乙酰胺显色法E. 硝酸银显色法6.中药制剂中重金属的检查可利用7.中药制剂中砷盐的检查可利用8.中药制剂中硫酸盐的检查可利用9.中药制剂中铁盐的检查可利用10.中药制剂中氯化物的检查可利用A. 加速AgCl沉淀B. 除去硫氰酸盐C. 除去碘D. 供试品带颜色E. 供试品不澄明11.对中药制剂进行氯化物检查时,加入硝酸的目的之一是12.对中药制剂进行氯化物检查时,加入CuSO4与亚硫酸的目的是13.对中药制剂进行氯化物检查时,依次加入锌粒、氨试液和硝酸银试液的目的是14. 对中药制剂进行氯化物检查时,在何种情况下需加稀焦糖调整标准溶液15. 对中药制剂进行氯化物检查时,在何种情况下需用滤纸过滤A. 产生氢气B. 去极化C. 还原AsO43-为AsO33-D. 制备砷斑E. 除H2S16.砷盐检查法中,加入锌粒和HCl的目的是17.砷盐检查法中,加入KI和SnCl2的目的之一是18.砷盐检查法中,采用Pb(AC)2棉花的目的是19.砷盐检查法中,使用溴化汞试纸的目的是20.砷盐检查法中,SnCl2除了起还原剂的作用外还能A. 常压恒温干燥法B. 干燥剂干燥法C. 减压干燥法D. 气相色谱法E. 高效液相色谱法21.对于受热较稳定的中药制剂进行干燥失重测定,常选用的方法为22.对于易分解或挥发的中药制剂进行干燥失重测定,常选用的方法为23.对于熔点低的中药制剂进行干燥失重测定,常选用的方法为24.对于较难赶除水分的中药制剂进行干燥失重测定,常选用的方法为25.对刺五加浸膏进行干燥失重测定,采用的方法为A. 烘干法B. 甲苯法C. 减压干燥法D. 气相色谱法E. HPLC法26.对于不含或含少量挥发性成分的中药制剂进行水分测定,常选用的方法为27.对于含挥发性成分的中药制剂进行水分测定,常选用的方法为28.对于含挥发性成分的贵重中药制剂进行水分测定,常选用的方法为29.2000年版《中国药典》新增加的水分测定法为30.如要测定川芎药材含水量,应选用的测定方法为A. 有机氯类农药B. 有机磷类农药C.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D. 植物性农药E. 无机农药31.按其化学结构,六六六应属于32.按其化学结构,DDT应属于33.按其化学结构,敌敌畏应属于34.按其化学结构,烟叶应属于35.按其化学结构,砷酸钙应属于A. 硝酸银B. 刚果红C. 己烷或庚烷D. 丙酮或乙腈E. 甲醇或乙醇36.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农药残留量分析,有机磷类农药常用的显色剂为37.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农药残留量分析,有机氯类农药常用的显色剂为38.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农药残留量分析,有机氯类农药常用的展开剂为39.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农药残留量分析,有机磷类农药常用的展开剂为40.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农药残留量分析,分析六六六和PCNB的混合物可用的展开剂为A. 重金属检查第一法B. 重金属检查第二法C. 重金属检查第三法D. 重金属检查第四法E.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41.葡萄糖中重金属的检查应采用42.地奥心血康中重金属的检查应采用43.乙酰唑胺中重金属的检查应采用44.注射用双黄连(冻干)中重金属的检查应采用45.中药制剂中微量重金属的检查应采用A.硝酸 B. HCl C. 三乙胺D. 硫化钠E. 硫酸钠46.砷盐检查法中,反应在酸性溶液中进行,应选用的酸是47.氯化物检查中,反应在酸性溶液中进行,应选用的酸是48.砷盐检查第二法,吸收液中需加入一定量碱,应选用的碱是49.重金属检查第三法在碱性溶液中进行,应选用的显色剂是50.硫氰酸盐法检查铁,反应在酸性溶液中进行,应选用的酸是(三)C型题:A. 一般杂质检查B. 特殊杂质检查C. 两者均是D. 两者均不是1.检查大黄流浸膏中的土大黄苷应属于2.检查大黄流浸膏中的乙醇量应属于3.检查大黄流浸膏中的含糖量应属于4.检查大黄流浸膏中的重金属应属于5.检查大黄流浸膏中的硫酸盐应属于A. 重金属检查第一法B. 重金属检查第二法C. 两者均是D. 两者均不是6.石膏中重金属的检查7.玄明粉中重金属的检查8.鹿角胶中重金属的检查9.丁香罗勒油中重金属的检查10.磺胺类药物中重金属检查A. 氯化亚锡的作用B. KI的作用C. 两者均是D. 两者均不是11.氢气的产生12.AsH3的产生13.还原五价砷为三价砷14.在锌粒表面形成合金15.与锌离子形成配合物A. 氯仿B. 溴化汞试纸C. 两者均是D. 两者均不是16.检查中药制剂中的砷盐(第一法)需使用17.检查中药制剂中的砷盐(第二法)需使用18.检查中药制剂中的重金属(第二法)需使用19.检查中药制剂中的氯化物需使用20.检查中药制剂中的铁盐需使用A. 加HNO3的目的B. 加HCl的目的C. 两者均是D. 两者均不是21.硫氰酸盐法中,避免Fe3+的水解22.砷盐检查法中,还原As5+为As3+23.氯化物检查法中,避免碳酸银等形成24.氯化物检查法中,加速氯化银沉淀生成25.硫酸盐检查法中,防止碳酸钡等生成A. 烘干法B. 甲苯法C. 两者均是D. 两者均不是26.不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药品的水分测定常采用27.含有微量水分的药品的水分测定可采用28.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药品的水分测定可采用29.马钱子药材的水分测定可采用30.丁香药材的水分测定可采用A. 制剂通则检查B. 特殊杂质检查C. 两者均是D. 两者均不是31.珍视明滴眼液pH值的检查属于32.阿胶膏剂挥发性碱性物质的检查属于33.地奥心血康胶囊的干燥失重测定属于34.注射用双黄连(冻干)中草酸盐的检查属于35.注射用双黄连(冻干)中铁盐的检查属于A. 气相色谱法B. 高效液相色谱法C. 两者均是D. 两者均不是36.《中国药典》2000年版有机氯农药残留量测定采用37.中药制剂中黄曲霉毒素总量的测定采用38.中药制剂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的测定常采用39.各类型中药制剂水分的测定可采用40.中药制剂中有机磷类农药残留量的测定可采用A . 限量检查 B. 含量测定C. 两者均是D. 两者均不是41.注射用双黄连(冻干)中绿原酸的含量42.注射用双黄连(冻干)中鞣质的检查43.注射用双黄连(冻干)中pH值的测定44.注射用双黄连(冻干)中热原的检查45.注射用双黄连(冻干)中黄芩苷的含量A. 中药制剂杂质的来源B. 西药杂质来源C. 两者均是D. 两者均不是46.不同季节采收的植物可能成为47.制成成品后由于保管不当可能成为48.喷洒农药可能成为49.合成过程中的副产物可能成为50.销售环节出错可能成为(四)X型题:1. 《中国药典》检查杂质采用的方法有A.与标准液进行对比 B. 与阴性药品对比C. 在供试品中加入试剂,在一定条件下观察有无正反应出现D. 与阴性药材对比E. 供试品加试剂前后对比2. 在《中国药典》中没有规定检查的项目,有可能是A.含量甚微 B. 存在几率很小 C. 认识不够 D. 缺乏对照品 E. 对人体无不良影响3. 评价中药制剂是否优良的主要标准包括A. 中药制剂是否有效B. 中药制剂有无副作用C. 中药制剂中杂质的含量D. 中药制剂的销售E. 中药制剂的包装4. 中药制剂的杂质来源途径包括A. 中药材原料质量差别B. 在合成药的过程中未反应完全的原料C. 包装、运输及贮存过程中受外界条件的影响而使中药制剂的理化性质发生改变D. 生产过程中的机器磨损E. 药物在高温灭菌过程中发生水解5. 重金属检查中,供试液如带色,可采用的方法是A.加稀焦糖液调整标准溶液颜色B. 加指示剂调整标准溶液颜色C. 用除去重金属的供试品液配制标准溶液D. 尽量稀释供试品液E. 用微孔滤膜法6. 中药制剂的杂质分为一般杂质和特殊杂质,属于一般杂质检查的有A. 甘草中有机氯类农药的检查B. 刺五加浸膏中铁的检查C. 红粉中氯化物的检查D. 玄明粉中镁盐的检查E. 白矾中铜盐的检查7. 砷盐检查法中,影响反应的主要因素有A. 反应液的酸度B. 反应温度C. 反应时间D. 中药制剂的前处理E. 锌粒大小8. 在砷盐检查中,H2S是由于一些硫化物在酸性介质中反应后产生的,这些硫化物常常来源于A. 氯化亚锡中B. 锌粒中C. KI中D. 样品中E. 由生成AsH3反应的副反应产生9. 中药制剂中的砷往往是有机砷,必须事先让其转变为无机砷,常用的破坏方法有A. Ca(OH)2破坏法B. Br2—稀H2SO4破坏法C. H2SO4-H2O2破坏法D. 无水Na2CO3破坏法E. KNO3—无水Na2CO3破坏法10. 在干燥剂干燥法中,常用的干燥剂有A. 变色硅胶B. 五氧化二磷C. 浓硫酸D. 无水氯化钙E. 氯化钾11. 下列哪些方法可用作中药制剂的水分测定A. 常压烘干法B. 甲苯法C. 减压干燥法D. Fajans 法E. Karl—Fischer法12. 减压干燥法适用于下列哪些药物水分的测定A. 只含微量水分的药物B. 熔点较低的药物C. 热稳定性差的药物D. 水分难以赶出的药物E. 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药物13. 气相色谱法主要适用于下列中药制剂中水分的测定A. 含微量水分的中药制剂B. 需精确测定水分含量的中药制剂C. 含挥发性成分的中药制剂D. 热稳定性差的中药制剂E. 任何中药制剂14. 硫氰酸盐法检查铁加入过硫酸铵的目的是A.氧化供试品溶液中的Fe2+成Fe3+B. 防止由于光线使硫氰酸铁还原或分解褪色C. 防止Fe3+水解D. 提高灵敏度E. 还原三价铁为二价铁15. 氯化物检查法中加入硝酸的目的是A. 避免弱酸银盐沉淀形成干扰检查B. 加速AgCl沉淀形成C. 产生AgCl沉淀较好乳浊利于比较D. 防止AgCl溶解E. 避免单质银析出16. 药品的干燥失重是指药品在规定的条件下经干燥后所减失的重量,主要包括A. 水分B. 结晶水C. 挥发性物质D. 碱性物质E. 酸性物质17. 下列哪些方法常用于干燥失重的测定A. 常压干燥法B. 气相色谱法C. 干燥剂干燥法D. 减压干燥法E. 热分析法18. 《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收载的水分测定方法有A. 气相色谱法B. 烘干法C. 费休氏法D. 甲苯法E. 减压干燥法19. 对于中药制剂中特殊杂质的检查,常采用的方法是A. 物理B. 化学C. 药理D. 微生物E. 核反应20. 对中药材和中药制剂中有机氯类农药进行检查,测定的成分包括A. DDTB. 五氯硝基苯C. 尼古丁D. 六六六E. 敌敌畏21. 在农药残留量分析中最广泛使用的提取溶剂有A. 乙腈B. 丙酮C. 氯仿D. 苯E. 己烷22. 有机氯农药的净化中常用到磺化法,其目的是A. 除掉脂肪B. 除掉蜡质C. 除掉叶绿素D. 除掉氨基酸E. 除掉蛋白质23. 常用的黄曲霉毒素的测定方法有A. 薄层色谱法B. 微柱色谱法C. 高效液相色谱法D. 荧光分析法E. 免疫化学分析法24.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曲霉毒素含量,常用衍生法使其荧光增强后,用荧光检测器检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含动物药矿物药的中药制剂分析一、选择题(一)A型题(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1、天然牛黄是A、牛的结石B、牛的胆结石C、由人工培育而成的牛胆结石D、黄牛的胆结石E、由牛胆汁提炼而成2、人工牛黄是A、完全用化学合成的B、是人工培育的C、为牛胆汁猪胆汁经人工提取制成的D、人工提取与化学合成相结合的E、以上都不是3、人工培育牛黄是A、通过人工提取再进行加工的B、在牛胆中注入少量牛黄使其继续增长的C、用牛胆汁加鸡蛋黄配制的D、通过人工手术在牛胆中注入大肠杆菌菌种人为造成的E、通过手术在牛胆中放进异物,注入经培养的大肠杆菌菌种造成的4、人工牛黄与天然牛黄相比其化学成分A、有较大差异B、无明显差异C、差异较少D、个别成分有差异E、个别成分有较大差异5、天然牛黄与人工培育牛黄相比其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A、有较大差异B、差异较少C、无很大差异D、个别成分有差异E、基本一致6、天然牛黄与人工培育牛黄基本一致的是A、化学成分B、药理作用C、药材质量D、化学成分、质量、药理作用等方面E、原药材的颜色7、牛黄中所含化学成分最多是A、胆色素B、胆汁酸C、脂类D、肽类E、无机元素8、下列说法正确者A、天然牛黄、人工牛黄与人工培育牛黄均含相同量胆色素B、人工牛黄与人工培育牛黄不含胆色素C、天然牛黄与人工牛黄都含有胆酸、胆固醇D、天然牛黄中主要含胆汁酸类化学成分E、人工牛黄与人工培育牛黄所含化学成分基本一致9、下列说法正确者A、胆酸与去氧胆酸都易溶于水B、胆酸易溶于水而去氧胆酸则易溶于醇C、胆酸易溶于氯仿、苯、乙醚等D、胆酸与去氧胆酸均易溶于丙酮E、胆酸的钠盐不溶于水10、pettenkofer反应是A、蔗糖与浓硫酸作用B、甲基糠醛与胆汁酸作用C、浓硫酸与胆汁酸作用D、酒石酸与胆汁酸作用E、蔗糖经浓硫酸作用生成羟甲基糠醛再与胆汁酸作用11、Hammarsten反应所用的化学试剂是A、50%的铬酸溶液B、20%的硝铬酸溶液C、20%的铬酸溶液D、20%的硝酸溶液E、20%的硫酸溶液12、Gmelin反应所用的化学试剂是A、硝酸B、硫酸C、盐酸D、醋酸E、矿酸13、Van den Bergh反应是A、氧化反应B、还原反应C、配合反应D、中和反应E、重氮化反应14、胆红素易溶于A、水B、乙醇C、苯D、乙醚E、丙酮15、牛黄的氯仿溶液中加硫酸与过氧化氢显绿色是A、胆酸的反应B、脂类的反应C、胆红素的反应D、氨基酸的反应E、粘蛋白的反应16、牛黄的醋酸溶液加糠醛与浓硫酸,加热显蓝紫色是A、胆酸的反应B、脂类的反应C、胆红素的反应D、氨基酸的反应E、粘蛋白的反应17、对牛黄的薄层色谱鉴别常用的展开系统都含有A、醋酸乙酯与冰醋酸B、醋酸乙酯与硫酸C、醋酸乙酯与盐酸D、醋酸乙酯与硝酸E、醋酸乙酯与矿酸18、下列说法不正确者A、牛黄的含量测定常以胆红素为指标B、牛黄的含量测定常以胆酸为指标C、牛黄的含量测定常以胆红素与胆酸为指标D、牛黄的含量测定常以胆酸与猪去氧胆酸为指标E、人工牛黄含量测定常以猪去氧胆酸为指标19、下列说法正确者A、麝香是雌体脐下腺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B、麝香是雄体脐下腺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C、麝是马科动物D、麝香中的香气成分是雄甾烷类E、麝香仁是人工合成的20、下列说法不正确者A、麝香中有香气的主要成分是麝香酮B、麝香酮是大环化合物C、麝香酮是酯类化合物D、麝香中含有胆固醇类化合物E、麝香中含有蛋白质和无机盐21、不属于麝香鉴别的方法是A、冒槽B、手搓不粘手C、手搓不染手D、灼烧无火焰E、水润湿可染手指甲22、不属于麝香定性鉴别的方法是A、经验鉴别B、气相色谱法C、紫外光谱法D、薄层色谱法E、化学试剂法23、对麝香的含量测定下列说法不正确者A、主要用色谱法B、色谱法都是用麝香酮为对照品C、气相色谱法是以麝香酮为对照品D、高效薄层扫描可测多种化合物E、高效液相色谱可测麝香中多种甾体成分24、紫外光谱鉴别麝香其乙醇提取液的最大吸收波长是A、220nm±2nmB、231nm±2nmC、270nm±2nmD、265nm±2nmE、250nm±2nm25、人工引流熊胆汁一年可采收A、1~2次B、3~4次C、6~7次D、8~9次E、每月一次26、熊胆中主要化学成分是A、胆色素B、胆红素C、胆汁酸类D、胆红素与胆酸E、胆红素与胆黄素27、熊胆的甲醇溶液的紫外最大吸收波长是A、265nm±1nmB、415nm±1nmC、273nm±2nmD、405nm±3nmE、413nm±1nm28、熊胆的鉴别常用的方法是A、紫外光谱与红外光谱B、紫外光谱与可见光谱C、薄层色谱与纸色谱D、紫外光谱与薄层色谱E、红外光谱与气相色谱29、熊胆汁酸中主要成分是A、熊去氧胆酸B、牛磺熊去氧胆酸C、牛磺鹅去氧胆酸D、胆酸E、鹅去氧胆酸30、蛇胆汁中主要含化学成分的类别是A、胆色素类B、胆汁酸类C、胆色素与胆酸D、胆红素与胆黄素类E、蛋白质与无机盐类31、蛇胆中胆汁酸类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A、牛磺胆酸B、牛磺鹅去氧胆酸C、牛磺去氧胆酸D、石胆酸E、游离胆酸32、下列说法不正确者A、蛇胆的鉴别多采用薄层色谱法B、蛇胆的薄层鉴别多用硅胶G板C、蛇胆的鉴别其展开系统多为碱性D、蛇胆薄层鉴别的展开系统多为酸性E、不同种类的蛇胆薄层色谱基本一致33、下列说法正确者A、蛇胆与鸡胆无明显差异B、毒蛇胆与无毒蛇胆有明显区别C、蟾酥是蟾蜍皮的提取物D、蟾酥有较强的生理活性也有较大的毒性E、蟾酥毒性大生理活性却不大34、蟾酥中不含下列哪类化学成分A、蟾蜍甾二烯类B、强心甾烯蟾毒类C、吲哚碱类D、吲哚酸类E、蟾蜍甾二烯的游离型和结合型35、不属于蟾酥鉴别方法的是A、化学法B、电化学法C、纸色谱法D、薄层色谱法E、紫外与红外光谱法36、下列说法不正确者A、斑蝥为昆虫类药物B、斑蝥为次常用药C、斑蝥有大毒D、斑蝥有微毒E、斑蝥目前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癌症37、斑蝥的主要活性成分是A、甲壳质B、斑蝥甲酸C、斑蝥蚁酸D、斑蝥酸酐E、挥发油38、用于斑蝥素含量测定的法定方法是A、比色法B、紫外分光法C、高效液相色谱法D、薄层扫描法E、气相色谱法39、矿物药按所含主要化学元素可分为A、三类B、五类C、八类D、九类E、十类40、矿物药常用的分解方法为A、湿法B、干法C、干法和湿法D、燃烧法E、电分解法41、雄黄的主要成分为A、As2S2B、As2S3C、As2O3D、H3A S O3E、Na3A S O342、中药朱砂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为A、HgOB、 HgSC、HgCO2D、Hg2Cl2E、HgS243、小儿金丹片中的矿物药是A、雄黄B、雌黄C、朱砂D、升药E、轻粉(二)B型题(备选答案在前,试题在后,每组若干题,每组题均对应同一组备选答案,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个备选答案可重复选用,也可不选用)A、胆红素B、胆色素C、胆汁酸D、麝香酮E、砷1、熊胆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是2、蛇胆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是3、牛黄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是4、胆色素中的主要化合物是5、麝香中的主要香气成分是A、在紫外区273nm±2nm处有最大吸收B、样品的氯仿溶液加硫酸与过氧化氢溶液振摇即显绿色C、取粉末少许,手中加水润湿,手搓之不粘手染手D、多数以与牛磺酸结合的结合型胆甾酸形式存在E、样品的甲醇液蒸干、加醋酐少量使溶、滴加硫酸、初显蓝紫色,渐变为蓝绿色6、蟾酥中甾类化合物的显色反应是7、胆汁酸类的特点是8、熊胆的紫外光谱鉴别方法是9、牛黄的胆红素反应是10、麝香的经验鉴别是A、胆酸的鉴别B、麝香的鉴别C、熊胆的鉴别D、斑蝥的鉴别E、汞盐的鉴别11、取供试品溶液,加氢氧化钠试液,即生成黄色沉淀属于12、取样品适量,用微量升华法得白色升华物,在显微镜下观察为柱形或棱形结晶,于试管中滴加H2SO42滴,加间苯二酸少许微热至溶,溶液为红色,紫外灯下观察显绿色荧光,属于13、紫外光区内在273nm±2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14、习称“冒槽”特征的属于15、样品的醋酸溶液,加新制的糠醛试液与硫酸溶液,70℃加热10分钟,即显蓝紫色属于(三)C型题A、贵重药B、常用药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1、人工牛黄2、人工培育牛黄3、斑蝥4、熊胆5、朱砂A、色谱法B、光谱法C、两者均用D、两者均不用6、斑蝥的含量测定7、牛黄的定性鉴别8、熊胆的定性鉴别9、汞盐的定性鉴别10、测蟾酥注射液中吲哚类总生物碱的含量A、纯天然药品B、人工合成或人工加工的代用药品C、两者都有D、两者均没有11、牛黄12、蟾酥13、羟基斑蝥胺14、轻粉15、麝香A、含胆红素B、含胆酸C、两种化合物都含有D、两种化合物都不含有16、人工牛黄中17、熊胆中18、胆色素中19、胆汁酸中20、麝香中(四)X型题(每题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1、属于动物药的有A、牛黄B、毒蛇胆C、蟾酥D、斑蝥E、羟基斑蝥胺2、下列说法正确者A、牛黄是牛的胆结石B、牛黄是贵重药物C、牛黄不是常用药物D、牛黄包括牛胆管结石E、牛黄是贵重药物,所以牛是国家保护动物3、下列说法不正确者A、人工牛黄与人工培育牛黄有明显的区别B、天然牛黄与人工培育牛黄在药理作用方面基本一致C、人工牛黄与天然牛黄无明显的差异D、人工牛黄与人工培育牛黄所含化合物基本一致E、人工牛黄、天然牛黄、人工培育牛黄都应用于临床4、牛黄中所含的化学成分有A、胆色素B、胆汁酸C、胆固醇与脂肪酸D、氨基酸类E、无机元素钠、钾、钙等5、属于胆汁酸的化学反应的是A、Gmelin反应B、 Pettenkofer 反应C、Gregory Pascoe反应D、Van den Bergh反应E、Oxidation reduction反应6、属于胆红素化学反应的是A、Pettenkofer反应B、Gregory Passoe 反应C、Gmelin反应D、 Van den Bergh 反应E、Complexo反应7、下列反应属于牛黄鉴别反应的是A、样品于坩埚中加热,无火焰与火星出现B、样品的氯仿溶液,加硫酸和过氧化氢少许,显绿色C、样品的醋酸溶液,加新制的糠醛溶液与硫酸溶液适量,加热至70℃显蓝紫色D、样品水合氯醛装片,显微镜下有不规则棕红色团块,遇水合氯醛液,色素速溶,显鲜明金黄色,久置后变绿色E、样品装片显微镜下有规则和不规则晶体并可见圆形油滴,偶见毛和内皮层膜组织。

8、属于胆酸含量测定方法的是A、酸碱滴定法B、配位滴定法C、比色法D、薄层扫描法E、氧化还原滴定法9、属于胆红素含量测定方法的是A、酸碱滴定法B、氧化还原法C、分光光度法D、高效液相色谱法E、薄层扫描法10、属于麝香理化鉴别方法的是A、通过试验有“冒槽”现象B、将样品置手心中、水润湿、搓之成团、不粘手、染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