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表达技巧”类真题汇总+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解析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宋词,按要求作答。
蝶恋花·密州上元苏轼①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
帐底吹笙看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
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注】①苏轼于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九月,由杭州通判调知密州,十一月三日到任。
次年上元日写下这首词。
写完这首词后,他在《超然台记》中追述:“始至之日,岁比不登,连年蝗旱,民不聊生。
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余之不乐也。
”(1)下列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灯火钱塘三五夜”,点出灯夕的盛况。
“明月如霜”,写月光之白。
元宵夜月正圆,灯月交辉,引来满城男女游赏。
B.“更无一点尘随马”,化用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句,进一步从动态写游人,说“无一点尘”更显江南气候之清润。
C.“昏昏雪意云垂野”一句,表面上意象凄冷,却是写出了作者心中的希望,有一种“瑞雪兆丰年”的喜悦之情。
D.“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形容密州的元宵节热闹非凡,尽管词人只看到了农家社稷的鼓箫乐奏,但却久久不愿离去。
(2)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的景象。
(3)细读全诗,思考作者运用什么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西阁夜①杜甫恍惚寒山暮,逶迤白雾昏。
山虚风落石,楼静月侵门。
击柝②可怜子,无衣③何处村。
时危关百虑,盗贼尔犹存。
【注】①766年,诗人移居夔州,初寓山中客堂,秋后,离西阁。
该诗写于移居西阁时。
②击柝,敲梆子巡夜。
《易》:“重门击柝,以待暴客。
”是说设置多道屋门,击柝巡夜,以防强盗。
③《诗·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描绘日暮景色,山雾缭绕;颔联描绘山上夜中见闻,动静结合,景色相映成趣。
2024届高考诗歌题型专练-------表现手法(含解析)
诗歌题型专练-------表现手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谪官辰州冬至日有怀戎昱去年长至①在长安,策杖曾簪獬豸冠②。
此岁长安逢至日,下阶遥想雪霜寒。
梦随行伍朝天去,身寄穷荒报国难。
北望南郊消息断,江头唯有泪阑干。
【注】①长至:夏至。
夏至白昼最长,故称。
②獬(xiè)豸(zhì)冠:古代御史等执法官吏戴的帽冠。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作此诗之时,已被贬谪到辰州,正是寒冷的冬至日,眼前霜雪漫天的情景,让他难忍悲凉,感慨万千。
B.去年夏至,诗人还在京城为官,头戴华冠,手持法杖,踌躇满志,为朝廷效命。
C.由颈联可知,诗人积极进取,渴望仕进,迫切地想荣归京都,面见天子;不愿寄身荒野,功业无成。
D.尾联中,诗人一直未能收到来自京城的消息,心忧家国,却无可奈何,只能独立江边,涕泗横流。
2.这首诗最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试结合相关内容进行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苏幕遮·草梅尧臣露堤平,烟墅杳。
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
独有庾郎①年最少。
窣地春袍②,嫩色宜相照。
接长亭,迷远道。
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
落尽梨花春又了。
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注]①庾郎,指南朝的庾信,他才情横溢,少年得志,“年十五,侍梁东宫讲读”。
这里借指离乡宦游的才子。
②窣地,拂地,拖地。
春袍,指初入仕途官员穿的青色官服。
3.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整首词虽不着一“草”字,却用环境、形象、神态的描绘,将春草写得形神俱备。
B.“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采用拟人,借春草之“怨”委婉地表达自己倦宦思归。
C.“落尽梨花春又了”既写出春去夏来的季节更替,又暗示自己的仕途将上新台阶。
D.“接长亭,迷远道”照应“露堤平”,写出春草更加的茂盛,连接起了堤上的长亭。
4.这首词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表情达意?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天·西都作【宋】朱敦儒我是清都①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
高中语文2023高考诗歌表达技巧专项练习(附参考答案和解题技巧)
高考语文诗歌表达技巧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修辞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九日登东山寄昌叔①王安石城上啼乌破寂寥,思君何处坐岩峣②。
应须绿酒酬黄菊,何必红裙弄紫箫。
落木云连秋水渡,乱山烟入夕阳桥。
渊明久负东篱醉,犹分③低心事折腰。
【注】①本诗写于1051年,作者时年31岁,担任舒州通判。
昌叔:王安石的妹夫。
②岩晓:高山。
③分:甘愿。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句以声衬静,用划破寂静的乌啼之声,渲染出了秋日傍晚的空寂,自然的引出了下文对昌叔的思念之情。
B.第三句想象二人相逢之后,登高赏菊,相对酣饮。
“黄”对“绿”,色彩清新中带着明艳,场面十分欢快。
C.颈联写诗人极目远望,只见流云将“落木”“渡口”连成一片,山峦缭绕,落日依依。
意境开阔,气韵生动。
D.尾联用典,既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高洁品质的钦佩之情,又表达了对陶渊明竟也曾因仕途而折腰的深深遗憾。
2.辛弃疾在《水龙吟》中,有这样的感叹:“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王安石这首诗颔联中的“红裙”与辛弃疾《水龙吟》中的“红巾翠袖”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两者表情达意有何不同?二、表现手法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二月十九日携白酒鲈鱼过詹使君食槐叶冷淘①苏轼枇杷已熟粲金珠,桑落初尝滟玉蛆②。
暂借垂莲十分盏,一浇空腹五车书。
青浮卵碗槐芽饼③,红点冰盘藿叶鱼。
醉饱高眠真事业,此生有味在三余④。
【注】①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十月,苏轼被贬惠州。
詹使君,指惠州知州詹范。
②玉蛆,浮在酒面上的白色泡沫。
亦以代酒。
③槐芽饼,即槐叶冷淘,我国古代一种传统凉食。
④三余,典出三国董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
”意在强调这些被人们忽略的闲暇时间可以用来读书。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既点明时节,又描述美食美酒,引出了下文苏轼与詹使君宴饮情景的描写。
B.颔联写诗人用荷叶杯盏,斟满美酒,痛饮一番,来浇空有满腹经纶的胸中块垒。
历年高考诗歌表现手法真题汇编(教师版)
表达技巧1、(2012浙江卷)未展芭蕉(唐)钱翊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金)元好问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状态的植物,均以一词表达诗人的爱怜之情。
(2分)答案:还未展开芳心(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
(5分)答案:第一首诗巧妙运用比喻,如将未展芭蕉比作未燃的蜡烛、未拆封的书札,又把它比拟成芳心未展的少女。
用“东风暗拆”想象芭蕉终于展开,不仅传神,而且传达出美好的情思。
第二首诗运用衬托、比拟、对比等手法,不仅表现了海棠的天然之美,更赋予海棠一种沉稳独立、自主自爱的品格。
2、2012全国卷(广西、贵州、甘肃、青海、西藏)落叶修睦注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
只应松自立,二不与君同。
[注]修睦:晚唐诗人。
(1)从写落叶的角度看,第二联与一、三两联的不同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案:“翻思”由实写到虚写,从眼前景写到春日景,体现了不同的季节。
作用:对比表强烈的感受(2)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
答案:对比,突出对落叶的感叹3、思远人晏几道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1)词的上片是如何借景抒情的?请加以简要分析。
答案:首句以“红叶黄花”起兴,蕴含别离之意和别绪之深;“飞云”三句,写云飞雁过,云雁无踪,流露出托云雁传书落空的失望惆怅之感。
(2)“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答案:“滴泪”还要临窗,且眼泪和墨而研,作书遥寄千里之外。
词人化用孟郊诗意,通过动作(细节)描写,刻画了一个情感为思念折磨而泪流不止的闺中女子形象,有力地表现了念远怀人之情。
4、(2012广东卷)余杭四月[元]白珽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
高考诗歌表达技巧综合训练(附答案解析)
高考诗歌表达技巧综合训练(附答案解析)一、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1~2题。
(本题共2小题,9分)江南曲沈括新秋拂水无行迹,夜夜随潮过江北。
西风卷雨上半天,渡口微吟含晓碧。
城头鼓响日脚垂,天际笼烟锁山色。
高楼索莫临长陌,黄竹①一声无北客。
时平②田苦少人耕,唯有芦花满江白。
注①黄竹:竹篙,代指撑船人。
②时平:太平时代。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开头两句交代季节特征,描写秋风掠过江水,乘夜随江潮到江北的情景。
B.“笼”“锁”描写清晨时分的景象,天边的云烟笼罩着山峰,像要锁住山色一般。
C.“高楼”句写高楼临近大路本该热闹,但因天色尚早、行人稀少而显得寂静。
D.诗歌最后两句用田野少人和江上芦花白对比,营造出一种孤单、寂寞的意境。
2.从艺术手法的角度简要赏析诗歌第四句。
(6分)答案解析:1.D [“田野少人和江上芦花白对比”分析错误,最后两句描写的画面没有形成对比。
] 2.①拟人手法。
把江波荡漾的声音说成细吟微唱,说渡口含着一泓碧水,形象生动。
②化静为动。
渡口本是静态,但写渡口微微张开嘴巴,含着碧水,使景物富有动感。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题。
(本题共2小题,9分)秋风(其二)杜甫秋风淅淅吹我衣,东流之外西日微。
天清小城捣练急,石古细路行人稀。
不知明月为谁好,早晚孤帆他夜归。
会将白发倚庭树,故园池台今是非。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诗的第一句直陈题目,写秋风的声响,又以“我衣”二字代人入境,让人似感身上寒意。
B.诗的第二句和“不尽长江滚滚来”一样虽表达了桑榆晚景的感伤,但都营造了磅礴之感。
C.诗的前四句从不同角度写景,写诗人所感、所见,所听,天地四方,暮景处处,寒冷凄绝。
D.诗中“白发”代指诗人自己;“庭树”则化用陶潜《归去来兮辞》中的“眄庭柯以怡颜”。
2、请结合诗的后两联,简要分析诗人是如何抒发情感的。
(6分)答案解析:1、B.“但都营造了磅礴之感”错,“不尽长江滚滚来”营造了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之感,本诗的第一句“东流之外西日微”表达诗人悲伤苦闷之情,没有磅礴之感。
重难点15诗歌表达技巧-2023年高考语文【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原卷版+解析)
一是修辞手法,如比喻、比拟、借代等。
二是表现手法,包括一些具体的表现技巧,如烘托、反衬、对照、渲染、铺垫,以哀景写乐情、以乐景写哀情等等;也包括形象意义的表现方式,如象征;也包括联想、想象等组织材料的方式。
三是表达方式,主要是抒情方式和描写方式。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根据内容可知,丁宝臣因在越州治理有功而移官端州,但他心中更多的是郁闷。
B.第五句中的“春书来逐”点明了时令和事件,并且巧妙地呼应了诗题中的“次韵”。
C.中间两联采用流水对,体现了王安石律诗“用法甚严,尤精于对偶”的创作特点。
D.诗人以“南望苦”悬想友人思念自己以致心中凄苦,丰富了诗歌的内容和意蕴。
重难点15诗歌表达技巧
诗歌重点,高考难点,答题中的综合点
表达技巧,称其为诗歌重点,是因为它成就了诗歌的精粹美,任何一首诗,都有其独到的表达技巧;称其为高考难点,是因为考生对一些表达技巧界定不准,区分不清,赏析不到位,肚里有话不会说;称其为答题中的综合点,是因为其他题型的解答,常须结合表达技巧进行分析。
第一步,明确指出诗中使用了什么修辞
第二步,阐释此种修辞格在诗中是如何运用的(简要翻译解释)
第三步,指出运用此种修辞格的艺术效果,即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或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题型二 表现手法
狭义的表现手法,常见的有赋比兴、抑扬、联想、想象、渲染、烘托、对比、衬托、以小见大等。但在实际做题中,当问到表现手法时,往往把表达方式中具体的抒情方式与描写方式也纳入其中,即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用典抒情、托物言志、白描、细节描写(动作、神态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这就是广义的表现手法。而以下所讲的是狭义的表现手法,是除修辞手法、表达方式之外的常用的诗歌达技巧。
高考语文二轮高频考点强化训练22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类-(原卷版+解析)
2023年高考二轮复习高频考点强化训练卷22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类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贺新郎·用前韵再赋①辛弃疾肘后俄生柳②。
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右手淋浪③才有用,闲却持螯左手④。
谩赢得、伤今感旧。
投阁先生⑤惟寂寞,笑是非、不了身前后。
持此语,问乌有。
青山幸自重重秀。
问新来、萧萧木落,颇堪秋否。
总被西风都瘦损,依旧千岩万岫。
把万事、无言搔首。
翁比渠侬人谁好,是我常、与我周旋久。
宁作我⑥,一杯酒。
【注】①此词作于辛弃疾罢居铅山瓢泉期间。
②肘后俄生柳:喻世事变幻无常,典出《庄子·至乐篇》。
柳:通“瘤”。
③淋浪;指开怀畅饮。
④毕卓嗜酒,以为一生持蟹畅饮,泡在酒池之中方是乐事。
⑤投阁先生:即汉代扬雄,词人借指自己。
⑥《世说新语·品藻》:“桓公少与殷侯齐名,常有竞心。
桓问殷:‘卿何如我?’殷云:‘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阕开头两句,词人借用《庄子》中的典故,抒发了世事无常、人生失意之感。
B.上阕第三句,表达了词人只能手把蟹螯、借酒消愁来打发日子的无奈。
C.“投阁”句,化用扬雄的典故,抒发了人生中的是非曲直生前死后俱难了结的感慨。
D.上阕用典丰富,兼用夸张的表现手法,将词人内心的牢骚与愤懑表现得淋漓尽致。
2.下阕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抒发了哪些思想感情?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竹枝词二首姚少娥①其一卖酒家临烟水滨,酒旗挂出树头春。
当垆十五半遮面,一勺清泉能醉人。
其二燕晴花暖春色饶,游情欲醉魂欲销。
红衣突展绿阴畔,接袖②纷纷度小桥。
【注】①姚少娥,生卒年不详,明代女诗人。
②接袖:指携手。
3.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首诗的第一、二句描写酒家坐落在烟水迷蒙的湖边,酒旗高高地挂在绿树顶端,视角由远而近,自大到小,为后面的人物描写作铺垫。
B.“当垆十五半遮面”,用特写镜头描写当垆女子,卖酒少女半遮面而坐,羞涩动人。
高考语文诗歌表达技巧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诗歌表达技巧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诗歌鉴赏是高考语文必考的重要题型,孰能生巧,考前一定要多做做练。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整理的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练习题,请考生认真练习。
诗歌的表达技巧训练及答案解析:1.(2011•淄博模拟)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卜算子(南宋)刘克庄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
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
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解析:句中有比喻,两句构成对偶。
关于感想,与花开花落有联系,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①对偶、比喻。
②示例:花开花落终有时,“万物兴歇皆自然”;花开之际想花落,“劝君惜取少年时”。
2.(2011•济宁教学质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未展芭蕉钱珝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本诗突出的特点是连用了几个比喻,请任选一处分析其意蕴及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
高考诗歌“表达技巧”类真题汇总+答案解析
高考诗歌“表达技巧”类真题汇总+答案解析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是指准确判断诗歌所运用的技巧,并分析评价这些技巧所产生的表达作用和效果。
表达技巧是一个较宽泛的概念,在这里重点对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结构技巧等方面加以讲解。
需要说明的是,对表达技巧进行分类,素来没有统一标准。
我们在此梳理的,也是出现频率比较高的一些术语。
在具体的试题中,考生要从多角度思考。
高考真题回顾(部分)(2017•天津卷)阅读下面的宋诗,按要求作答。
(8分)太湖恬亭【宋】王安石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
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
更待夜深同徙倚①,秋风斜月钓船归。
【注】①徙倚:徘徊,流连不去。
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任选一种加以简析。
(3分)【答案】①虚写。
“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是诗人想象的情景,这样写呈现了清幽闲逸的意境。
②以景结情。
描绘“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的画面,寄托了诗人的闲适之情,使全诗韵味悠长。
③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闲适之情与“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之景交融,使情感表达含蓄深长。
【解说】题干中的“艺术手法”是一个很宽泛的问法,考生需要多角度考虑。
考生最容易想到的是“情景交融”,毕竟这是诗歌的常见手法。
从结构上看,这句写景的句子位于诗歌尾联,属于“以景结情”的手法。
至于“虚实结合”,则可以从“更待”一词看出。
诗歌中的“虚写”,往往会有一些提示词,例如《雨霖铃·寒蝉凄切》一词中,“念去去”一词,一个“念”字,引起了想象、虚写。
苏轼《江城子·记梦》一词中,“料得年年肠断处”,“料得”引起了虚写。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遥知兄弟登高处”一句中的“遥知”也是想象虚写。
(2016•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①(节选)杜甫先帝天马玉花骢②,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③下,迥立阊阖④生长风。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高考诗歌鉴赏的解题技巧与习题并答案
高考诗歌鉴赏的解题技巧及习题并答案一、表达技巧的种类(一)修辞手法:(二)表达方式:抒情可分为:(三)表现手法:(四)行文构造:(五)材料取舍:。
二、可以推断诗句中用了何种表达技巧(一)修辞手法1.杨万里《暮热游荷池上》“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解析】比方、拟人。
2.苏轼《减字木兰花·己卯儋耳春词》:“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
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解析】反复。
3.王维《终南山》“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解析】夸大。
4.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
”《木兰诗》“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解析】互文。
5.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解析】设问。
6.王昌龄《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解析】双关。
7.裴迪《送崔九》“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解析】用典。
8.王安石《叠题乌江亭》“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解析】反问,。
9.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解析】对偶。
(二)表达方式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解析】直抒胸臆。
2.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解析】借景抒情。
3.白居易《杨柳枝词》“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解析】托物言志。
4.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解析】借古讽今。
5.贾岛《暮过山村》“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解析】多角度描写。
(三)表现手法1.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解析】今昔比照,。
2.李贺《将发》“东床卷席罢,护落将行去。
秋白遥遥空,日满门前路。
”【解析】虚实结合。
3.岑参《寄左省杜拾遗》“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解析】运用反语,。
高考诗歌鉴赏的解题技巧与习题并答案
高考诗歌鉴赏的解题技巧与习题并答案一、表达技巧的种类(一)修辞手法:(二)表达方式:抒情可分为:(三)表现手法:(四)行文结构:(五)材料取舍:。
二、能够判断诗句中用了何种表达技巧(一)修辞手法1.杨万里《暮热游荷池上》“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解析】比喻、拟人。
2.苏轼《减字木兰花·己卯儋耳春词》:“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
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解析】反复。
3.王维《终南山》“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解析】夸张。
4.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
”《木兰诗》“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解析】互文。
5.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解析】设问。
6.王昌龄《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解析】双关。
7.裴迪《送崔九》“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解析】用典。
8.王安石《叠题乌江亭》“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解析】反问,。
9.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解析】对偶。
(二)表达方式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解析】直抒胸臆。
2.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解析】借景抒情。
3.白居易《杨柳枝词》“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解析】托物言志。
4.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解析】借古讽今。
5.贾岛《暮过山村》“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解析】多角度描写。
(三)表现手法1. 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解析】今昔对比,。
2.李贺《将发》“东床卷席罢,护落将行去。
秋白遥遥空,日满门前路。
”【解析】虚实结合。
3.岑参《寄左省杜拾遗》“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解析】运用反语,。
2023高考诗歌鉴赏专项练习:表达技巧4-写景手法(典例引领+方法技巧+巩固训练+答案解析)
2023高考诗歌鉴赏专项练习:表达技巧4-写景手法(典例引领+方法技巧+巩固训练+答案解析)【典例引领】一、(2022·新疆·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杂诗(魏)曹丕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
辗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
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
天汉回西流,三五正纵横。
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
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
愿飞安得翼,欲济河无梁。
向风长叹息,断绝我中肠。
1.下列对这首古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游子羁旅古体诗,它以情景交融的典型笔法,表现了游子深切的思乡苦情。
B.前十二句为第一层,写景为主而兼叙事,营造清冷寂寥的氛围,为后面的抒情蓄势。
C.后六句为第二层,直接抒发游子思乡的感情,最后两句更给人留下无穷的想象空间。
D.本诗语言平易质朴,描写细腻,情景相生,感情深沉,因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这首诗的写景很有特点,请简要赏析。
【答案】1.C2.①运用叠词突出特点。
“漫漫”“烈烈”等叠词的使用,突出了秋夜的漫长和北风的寒凉,强化了诗人的情感。
②调动多种感官写景。
“秋夜长”“北风凉”将心理感觉与触觉相结合,写出北方秋夜深沉、萧瑟、凄清的特点;“天汉回”“草虫鸣”“雁南翔”视听结合,写出秋夜的寂寥与空阔。
③俯仰结合立体描绘。
诗人仰观明月银河,俯察清波白露,立体描写出了秋夜的天地景观,营造了清冷寂静的意境。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C.“最后两句更给人留下无穷的想象空间”有误。
诗人因还乡无望,只有向风长叹,肝肠断绝了,这个结尾直抒胸臆,余情袅袅,令人回味,但不能给人以无穷的想象空间。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
“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运用叠词“漫漫”“烈烈”,思心愁绪满怀的人最不耐长夜的煎熬,而飒飒秋风自又分外增一层凄凉之感。
叠词的使用,突出了秋夜的漫长和北风的寒凉,强化了诗人的愁绪。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类试题(修辞、表现手法、抒情手法、描写手法、篇章手法)(解析版)
第23天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类试题(修辞、表现手法、抒情手法、描写手法、篇章手法)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和侯大夫秋原山观征人回①杨巨源两河②战罢万方清:原上军回识旧营。
立马望云秋塞静,射雕临水晚天晴。
戍闲部伍分岐路,地远家乡寄旆旌。
圣代止戈资庙略③,诸侯不复更长征。
(注)①自玄宗后期重用宦官以来,藩镇割据愈演愈烈,严重威胁到大唐帝国的稳定。
公元817年(元和十二年),裴度被宪宗任用为宰相,三年内平定了藩镇割据,唐朝再次实现了统一。
这首诗是观看平叛军队回来时的唱和之作。
②两河:唐安史之乱后,称河南、河北二道为两河。
③庙略:皇室宗庙的功绩。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点明了“征人回”的背景,从“万方清”三字可见溢于言表的喜悦之情。
B.颈联说战争结束了,部队回原驻地;旆旌寄回了家乡,和平已到来。
C.尾联诗人以喜悦的心情歌颂平藩战争的丰功伟绩,总括全诗,深化主题。
D.整首诗激越豪迈、雄浑悲凉,展现了征人的风采,给人雄健昂扬的感受。
2.颔联是怎样刻画征人形象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1.D2.①通过“立马”“望云”“射雕”等细节刻画(动作描写),凸显了征人矫健的身姿与昂扬的气概。
②以宁静的“秋塞”、傍晚晴丽的天空、秋水等美的意象,衬托征人美的形象。
③以点带面。
通过个体征人形象的细致刻画,表现群体征人的精神面貌。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D.“整首诗激越豪迈、雄浑悲凉”错误,这首诗观看平叛军队回来时的唱和之作,表达了作者所处时代人民期盼和平的共同心愿。
没有体现“悲凉”。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塑造人物形象手法的能力。
颔联“立马望云秋塞静,射雕临水晚天晴”,承首句“万方清”荡开,“立马”“望云”“射雕”等,对征人的细节刻画,凸显了征人矫健的身姿与昂扬的气概。
秋塞静、晚天晴、秋水美,以具象兴抽象,衬托征人美的形象。
对句射雕临水,因对仗和平仄而倒装,实际意思是临水射雕。
高三语文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高三语文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解析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夜渡湘水孟浩然客行贪利涉,夜里渡湘川。
露气闻芳杜①,歌声识采莲。
榜人②投岸火,渔子宿潭烟。
行旅时相问,涔阳何处边?【注】①杜:杜若,芳草名。
②榜人:船夫。
(1)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是田园山水诗。
B.本诗是五言律诗。
C.颈联中“岸火”“潭烟”,紧扣了诗题中的“夜渡”二字。
D.尾联中的“时”表达了诗人想到涔阳与朋友相聚的急切心情。
(2)以下对本诗风格的评价贴切的一项是()A.明快飘逸B.婉约含蓄C.质朴刚劲D.清淡自然(3)请赏析“露气闻芳杜,歌声识采莲”两句。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骢马(唐)万楚金络青骢白玉鞍,长鞭紫陌野游盘。
朝驱东道尘恒灭,暮到河源日未阑。
汗血每随边地苦,蹄伤不惮陇阴寒。
君能一饮长城窟①,为报天山行路难。
【注】①长城窟:相传长城下有泉窟,可以饮马。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开篇即于读者眼前展现出一匹形貌引人注目、气度不凡的良马。
B.颔联以夸张的手法表现骢马被主人驱驰,需日行千里的艰辛与无奈。
C.诗歌从马的外在风神写到内在精神,形象生动地表现出骢马的神骏。
D.全诗格调高亢,豪放壮阔,体现了盛唐奋发昂扬、热情奔放的诗风。
(2)诗歌尾联“能”“尽”二字如何表达作者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3.阅读下列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与颜钱塘①登樟亭望潮作[唐] 孟浩然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②。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③宽。
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
注释:①颜钱塘:钱塘令颜某,名不详。
②鸣弦暂辍弹:此句暗用孔子弟子宓子贱任单父县县令时,鸣琴不下堂而把县城治理好的典故,称赞颜钱塘善理政。
③渤澥:渤海的古称。
(1)从体裁上看,本作品属于()。
A.律诗B.小令C.古体诗D.曲子词(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百里闻雷震”写未见江潮,先闻其声。
2024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二板块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古代诗歌阅读练案三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含解析
练案三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9分)待储光羲不至王维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
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
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一、二两句写诗人清早就已打开层层的屋门,竖耳倾听有没有车子到来的声音。
“起坐”一词特别生动传神,写出了对友人到来的渴望。
B.三、四两句写诗人坐立不宁,在无比期盼的等待中听到友人身上佩戴的玉石撞击的嘹亮之声,于是快步出门,迎接友人,可见诗人欣喜之情。
C.五、六两句写景,晚钟从皇家宫苑传来,稀疏的春雨刚刚洒过京城,可以想象随着时间的消逝,夜幕驾临,诗人的心情也变得阴郁,愁绪不断滋长。
D.七、八两句写诗人最终明白了,友人不会来了。
“临堂空复情”,表达出久候好友不至的怅惘失落。
尾联十字,如一声长叹,虽明知友人不来,而期盼之情仍萦绕于怀,经久不去。
(2)请简要分析本诗中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抒发感情。
(6分)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9分)春思皇甫冉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①龙堆路几千。
家住秦城邻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②,何时反旆勒燕然。
:汉时曾与匈奴争夺此城。
②窦车骑:后汉窦宪为车骑将军,大破匈奴,遂登燕然山,命班固作铭,刻石而还。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写一位出征军人的妻子在春日对丈夫梦绕魂牵的思念,以及对斗争早日成功的盼望。
B.诗中的女主子公住在繁华和平的京城,目睹皇宫奢侈的生活,联想到丈夫戍守在荒芜的边疆,顿生愤懑之情。
C.第四句“心随明月”与“我寄愁心与明月”表意相像,深刻表达了女主子公只能把对丈夫的思念寄予给明月的无奈。
D.尾联写女主子公问军中主帅何时才能得胜班师,将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联系起来,给予了本诗主动的社会意义。
(2)诗歌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诗歌“表达技巧”类真题汇总+答案解析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是指准确判断诗歌所运用的技巧,并分析评价这些技巧所产生的表达作用和效果。
表达技巧是一个较宽泛的概念,在这里重点对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结构技巧等方面加以讲解。
需要说明的是,对表达技巧进行分类,素来没有统一标准。
我们在此梳理的,也是出现频率比较高的一些术语。
在具体的试题中,考生要从多角度思考。
高考真题回顾(部分)
(2017•天津卷)阅读下面的宋诗,按要求作答。
(8分)
太湖恬亭
【宋】王安石
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
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
更待夜深同徙倚①,秋风斜月钓船归。
【注】①徙倚:徘徊,流连不去。
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任选一种加以简析。
(3分)
【答案】
①虚写。
“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是诗人想象的情景,这样写呈现了清幽闲逸的意境。
②以景结情。
描绘“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的画面,寄托了诗人的闲适之情,使全诗韵味悠长。
③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闲适之情与“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之景交融,使情感表达含蓄深长。
【解说】
题干中的“艺术手法”是一个很宽泛的问法,考生需要多角度考虑。
考生最容易想到的是“情景交融”,毕竟这是诗歌的常见手法。
从结构上看,这句写景的句子位于诗歌尾联,属于“以景结情”的手法。
至于“虚实结合”,则可以从“更待”一词看出。
诗歌中的“虚写”,往往会有一些提示词,例如《雨霖铃·寒蝉凄切》一词中,“念去去”一词,一个“念”字,引起了想象、虚写。
苏轼《江城子·记梦》一词中,“料得年年肠断处”,“料得”引起了虚写。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遥知兄弟登高处”一句中的“遥知”也是想象虚写。
(2016•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①(节选)
杜甫
先帝天马玉花骢②,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③下,迥立阊阖④生长风。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⑤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注】①曹将军霸:即曹霸,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武卫将军。
②玉花骢:唐玄宗御马名。
③赤墀:宫殿前的红色台阶。
④阊阖: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
⑤斯须:一会儿。
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
(6分)
【答案】
(1)①画工如山貌不同:写曹霸要画的马已有众多画工画过,但画得都不成功。
(2分)②强调此马的雄俊非凡手可得,造成此马难画的印象。
(1分)(2)①迥立阊阖生长风:写真马昂头站立,给人万里生风之感。
(2分)②进一步点出画家要捕捉住此马飞动的神采尤其不易。
(1分)
【解说】
铺垫是指在情节发生前的交代、暗示。
如柳宗元的《江雪》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从全诗看,诗歌重心应当在后两句勾勒的特立独行、孤傲超绝的“钓翁”形象上,而诗歌前两句展现的冰天雪地、万籁俱寂的景象,便是这“钓翁”的背景,其居于次要地位,起到辅助作用。
也正是因为有了诗歌第一、二句的铺垫,“钓翁”的形象才更加鲜明。
这八句诗节选自杜甫的《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在这八句诗中,诗人细腻地描写了曹霸将军画玉花骢的过程。
众多画师都描摹过唐玄宗的御马玉花骢,各不相同,无一逼真。
有一天,玉花骢被牵至阊阖宫的赤色台阶前,昂首卓立,神气轩昂。
玄宗即命曹霸展开白绢当场写生。
作画前曹霸先巧妙运思,然后淋漓尽致地落笔辉洒,须臾之间画成。
曹霸所画的马神奇雄俊,好像从宫门腾跃而出的飞龙,一切凡马在此马前都不免相形失色。
诗人先用“生长风”形容真马的神奇雄俊,作为画马的有力陪衬;再用众画工的凡马来烘托画师的“真龙”,着意描摹曹霸画马的神妙。
这八句诗倾注了热烈的赞美之情。
(2016•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
水仙子•舟中
孙周卿
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
推开篷雪满天。
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
一笑琅然。
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
(6分)
【答案】
①比拟、排比。
(2分)②“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用“争先”“鏖战”把“诗豪”“风”和“雪”拟人化,“诗和雪缴缠”,用“缴缠”将“诗”拟物,(1分)③把抽象的“诗”具象化,生动形象地描写风雪交加的壮美,表现作者迸发的诗情。
(1分)④“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构成排比句,(1分)⑤描写了作者的诗情与风雪难分难解的关系,渲染了气氛。
(1分)
【解说】
比拟包含拟人和拟物两种。
拟人是赋予事物以人的行为特点;拟物是把人当作物,或把此物当彼物来写。
使用比拟可以让描绘的事物更生动形象,富有情趣,表意更丰富,表达的情感更感人。
例如,“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这两句都使用了比拟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