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视角分析_杜拉拉_现象
杜拉拉给我们职场启示
一个姿色平平也没有特殊背景的菜鸟
在逆境中求生,靠个人奋斗变成了令人羡慕 的职场精英。
一千个读者,一千个杜拉拉
在大部分人都在沉迷于“杜拉拉”时也有不 少白领人士指出—现实职场很残酷不要迷信 “杜拉拉”。具体情况如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脚英语也被录取?
刚踏出校园的杜拉拉戴着黑框眼镜、笨手笨脚,去 到DB招聘会现场还差点摔倒,但就是冲HR负责人 李文华说了一句蹩脚的英文“My name is Dulala”,就此获得了面试机会。而在某世界500 强通信企业从事HR工作的袁小姐说:“剧中的招 聘场面是不可能出现在世界500强企业中的。校园 招聘一般不会现场接收简历,而是让学校先筛选符 合自己公司的院校和专业人才。社会招聘条件会更 高,针对性更强,范围更小,我估计像剧中杜拉拉 这种情商和智商看似都比较低的人很难符合条件。 而且社会招聘都要求通过企业方提供的招聘电话或 邮箱投递简历,不可能出现剧中那样全是应聘者的 场景。”
总结
尤其像我们这样即将毕业自谋职业的大学生 更应该撇开作品本身的局限性去总结杜拉拉 这一典型职场精英的职场经验吸取教训。把 杜拉拉脚踏实地忘我的精神带到工作中去, 把杜拉拉不断学习积极积极进取的精神带到 工作中去,把杜拉拉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精 神带到工作中去……爱生活、爱工作,积极 向上争做“杜拉拉”。
总结
每部作品来源于现实生活,又高于现实生活。 一方面我们应该承认这一客观规律,另一方 面我们也应该理解小说、影视作品本身所具 有的迎合性。如果小说、影视作品展现的都 是和现实一模一样的情景可能也就不会有人 去看它了吧。对于作品中的杜拉拉本身所具 有的为人热情、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处事坚 持原则、乐观坚强、积极向上的精神还是值 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的。
杜拉拉案例学习
杜拉拉案例回顾杜拉拉案例回顾A:如何适应你的主管写在前面:对于很多人来说,《杜拉拉升职记》其实提供了一种职业精神,比如如何在经历多年的职场上实现向一个职业经理人的突破,如何管理好你的上级并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如何更系统地分析思考更聪明地解决问题等等。
但是作为一个HR,可能更容易看到书中呈现的各种案例,也容易假设,当自己面临这样那样的问题时,我会如何处理?为此把这些案例整理了出来,当然也有个人的简单点评在里面,就当是心得吧。
拉拉开始进入DB公司的时候,是作为广州的行政助理向总部的行政经理玫瑰汇报的。
不久之后拉拉的问题是,她不能正确地做出判断,到底哪些问题该请示,哪些问题该自己做决定。
有时候她请示多了,玫瑰就不耐烦起来:“拉拉,我很忙的,你是广州办的主管,你要有自己的决定嘛”。
于是拉拉自己去做决定,结果一报上去,玫瑰骂人的电话就到了。
这是职场新人经常遇见的问题。
做决定时被误解为擅做主张,不做决定时又被责成是没有观点缺乏主动性。
很多人在试用期中离开公司,与其说他是不能适应公司的文化,不如说是不能适应他的主管。
但要考虑的是,如果在这家公司不能与主管适应的话,同样的情况还会发生在你的下一份工作上。
所以离开不是办法,最好的办法是下定决心来解决它。
拉拉的做法:1、向另一位玫瑰在北京的下属了解玫瑰的风格,以及她是如何与玫瑰相处的;2、认真分析玫瑰主要控制的方面,找到其中的规律,识别出该请示和自己做决定的;3、与玫瑰建立一致性,牺牲一些自己的偏好和习惯,比如在交付件上与其保持一致。
从心理学上讲,一个事事汇报的下属和一个事事自作主张的下属,都比较难得到主管的赏识,而后者是主管最忌讳的---容易犯错误,给主管捅漏子。
所以聪明人一般都学会了:不犯错误最好的办法就是少做或不做决定,凡事让主管定夺,惹了麻烦让主管顶着。
长期下去,主管带这样的人很累,这个下属也得不到好的评价,更谈不上经验的积累和成长。
如果你遇到这个难题,不妨想想拉拉是怎么做的,同时这里给大家补充两个建议:1、请主管授权。
社会学视角分析“杜拉拉”现象
、
白领阶 层 的兴起
《 杜拉 拉升职 记》 是一部 以 白领阶层 为题利 的影 视 作品 , 于 对 “ 白领 ” 个 词 , 这 我们 在 日常生 活 中 已经 耳 熟能详 。每个 人对 “ 白
领 ” 有 自己的理解 , 社会 学对 “ 部 但 白领 ” 有一 套标 准 的阐 释 。 却
L g l y t m d S ce y e a S se An o it
{占 l 轧会 } l J
己1年1月 中 0D 1 ( )
社会学视角分析 拉 现象
李 婧
摘 要 本文 试借 助米 尔斯 的 白领 阶层理 论 、 韦伯 的科 层制 理论 以及 布 劳的微 观社 会 结构 下 不平等 交换 理论 , 电影 杜 以 拉 拉升 职记 中描绘 的 “ 白领” 工作 生 活 为例 , 近 期 出现 的 “ 拉. ’ 潮进 行社 会 学分析 。丈 中通 过 分析解 释 白领 热潮兴 对 杜 热 起 的 背景 , 产生 白领 的科 层制 的特 点和 弊端 以及如 何使 一 个个体 从 入职 时的 初 出茅 庐逐渐 走 向游 刃有余 的 职业 巅峰 , 为 成
同名 小说 , 内容 定位于 白领阶 层 , 是一部 不折 不扣 的职场 奋斗 史 。
来 韦伯将 其外 延加 以扩展 , 指一 切社会 组织 中 设科 分层 的理 性 泛 管 理制度 。现代 公 司的管 理体 制 , ” 就具 有典 型 的科层 制特 征 。 正 如 片中杜 拉 拉所 在 的这 家全 球 50强企 业 ,首 先严 格的 规章 制 0
三、 职场 “ 菜乌 ” 华丽转 身 三部 曲
关系 。 次科 层制 中 的职位 有 明确 的劳 动分 工 , 其 相应 的职位 要求
杜拉拉的特征-易搜返利
杜拉拉的职场特质杜拉拉在世界500强的外企供职,是典型的“中产阶级”代表,受过良好的教育,无背景,靠个人努力和不断学习获得成功,在外企供职长达8年,从一名普通的销售助理,成长为一名专业干练的HR经理。
在世界500强的外企工作,是很多年轻人梦寐以求的,舒适的办公环境,丰厚的工资,以及好的福利待遇,但是外企的压力和挑战也是每个人所必须面对的。
杜拉拉从销售助理成长为HR经理,她的成功是幸运的,但幸运背后更多的是不懈努力和昂扬斗志。
杜拉拉之所以能在外企成功生存下去,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1.职场中人必须勤奋努力。
杜拉拉在开始时接手广州办事处的装修工程,这是她第一次主导如此大的工程,办砸了就永远没有以后的升职之路。
杜拉拉用自己的勤奋努力弥补了经验上的不足,这段时间她通过各种渠道学习装修知识,并因此成为办公室装修的行家里手。
完美地做好这项工作并不容易,就连当时的经理玫瑰也不一定可以做得如此漂亮。
何况,这项工作是在上司刁难、供应商不支持、时间不够等很多困难因素在做成的。
所以,我认为,新人成功的第一要素就是勤奋,唯有如此,你才有升迁的机会。
2.职场中人必须善于学习。
(良好的学习能力)“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杜拉拉天性勤奋好学,学习能力强。
我们在书中可以看到很多关于杜拉拉学习的点滴,比如向招聘经理学招聘,向行政经理学行政,向人力资源总监学授权,向总经理学管理。
我们可以看到,任何一个上司都可以看到杜拉拉的快速成长,这种成长就是取决于她超强的学习能力。
上海办装修时,玫瑰借口怀孕休假,重任落在杜拉拉身上,尽管困难重重,但她借助在广州办装修知识的累积,凭借自己的努力和不断学习,钻研办公室的平面图和机电图,主动找供应商、IT经理和采购部同事学习,虚心请教,每晚加班至深夜,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最终圆满的完成了装修任务(尽管功劳被抢)。
拉拉初任人事行政经理时,什么都不懂,完全像新人一样,连提问都不知道怎么提,下定决心万事从头学习。
杜拉拉观后感参考
杜拉拉观后感参考杜拉拉观后感参考杜拉拉观后感篇一:杜拉拉升职记观后感之杜拉拉为什么连续升职杜拉拉从最基层的前台秘书做到人事行政经理,她的升迁有时让人感觉到嫉妒,因为有些人数年如一日的努力工作着,对自己的业务非常熟悉,却没有升迁的机会。
这些人有比杜拉拉工作时间长的,有比杜拉拉职位高的,但为什么是杜拉拉做到人事行政经理,而不是他们呢?有哪些因素是导致杜拉拉升职的原因呢?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个事件,来分析杜拉拉升迁的因素有哪些:第一、有机会让高层关注杜拉拉见到DB公司的第一个高层是王伟,虽然电影可能是出于两个人感情发生发展的需要而设计的偶然,但当她把装修工作搞定,从而让总是加班的王伟更加了解她,让公司总裁何厚德知道她,并在她竞聘人事主管的时候说了关键的一句话,这些绝对是必然的了。
有机会让高层关注,并不是溜须拍马阿谀奉承,而是踏踏实实地做事,做这些事情后也许别人并不一定反馈,但当机会来临的时候高层却是机会的决定者。
第二、能够给别人惊喜杜拉拉在做简报的时候,非常的用心,当李斯特看到简报的时候,感到很惊喜,于是马上想知道简报是谁做的,并在员工大会上特别的表扬了她。
在日常工作中,没有什么事情是惊天动地的,更多的都是由一个个小事构成的,而正是这些小事情,才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创新精神。
如果这些小事情都是一如既往地做着,一方面是自己不会有提高,另一方面再怎么辛辛苦苦也是默默无闻。
对于一件事,你和别人做的不一样,或者和以前做的不一样,就会给人惊喜,你都需要花些心思的。
能够给人带来惊喜,是为自己创造机会。
第三、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当装修的预算被大幅减少,而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助理行政经理玫瑰却请假离开的时候,装修问题着实让李斯特头疼不已。
他召集会议讨论如何解决问题的时候,问到前几个人,他们的第一反应是这件事是个麻烦事,最好不要找到我,他们的回答都是我有什么事情会比较忙。
而只有杜拉拉马上给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也许这些办法还不成熟,也许这些办法有很多不切合实际的地方。
dulala
从组织行为学看杜拉拉《杜拉拉升职记》被誉为女性的职场宝典,讲述了都市白领杜拉拉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职员,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成长为一个企业高管的故事。
无疑,杜拉拉是一个职场的大赢家。
她在国企待了一年,在民营企业任职两年,在大学毕业后第四年的时候迈进了美姿500强企业DB,任职为销售助理,两年后升任主管,后又坐上了行政人事经理的位置,年薪23万,年仅30岁。
杜拉拉的职业之路的成功里面有偶然的时机因素,但是其中也有其必然的因素,这不仅是女性的职场宝典,也值得我们所有人借鉴。
首先,从个人分析一下杜拉拉,我认为杜拉拉是一个偏向多血质的气质类型的人。
多血质的典型表现:多血质又称活泼型,敏捷好动,善于交际,在新的环境里不感到拘束。
在工作学习上富有精力而效率高,表现出机敏的工作能力,善于适应环境变化。
在集体中精神愉快,朝气蓬勃,愿意从事合乎实际的事业,能对事业心向神往,能迅速地把握新事物,在有充分自制能力和纪律性的情况下,会表现出巨大的积极性。
兴趣广泛,但情感易变,如果事业上不顺利,热情可能消失,其速度与投身事业一样迅速。
从事多样化的工作往往成绩卓越。
人是一个复杂的人,我们不能以简单气质类型来定义她,但是从书中的描述我认为杜拉拉是一个偏向多血质的人,从其跳槽对企业的选择,以及她与强悍上司玫瑰的沟通斡旋,她对同级以及下属的沟通方式,都可以看出杜拉拉是一个情商很高的人,也可以看出她是一个积极的人,她的这些个性特征,态度,价值观无疑也影响着她的职场之路。
其次,从群体这个角度上来说, 要想在职场脱颖而出、活得精彩,仅有一技之长远远不够,还得懂得交往、沟通、协调、合作,懂得拿捏职业化与个性化之间的巧妙平衡。
而沟通,就是一个人在职场获得更多资源,赢得更多帮助的制胜之策。
毫无疑问,杜拉拉的成功离不开她的沟通能力。
这种能力既包括如何从上级那里获得资源,更包括如何从下级那里赢得支持。
李斯特是个“放手派”,他既不罗嗦你也不支持你,一遇到困难就授权,杜拉拉只有向更高级别的领导寻求资源和帮助。
社会学视角分析杜拉拉现象
Legal Sys t em A nd Soci et yf叁箜I』圭塾垒三!!!盟里型i燮i羹圈箧豳霆社会学枧角分析牡拉攒现象李婧摘要本文试借助米尔斯的白领阶层理论、韦伯的科层制理论以及布劳的微观社会结构下不平等交换理论,以电影《杜拉拉升职记》中描绘的“白领”工作生活为例,对近期出现的‘牡拉拉’’热潮进行社会学分析。
文中通过分析解释白领热潮兴起的背景,产生白领的科层制的特点和弊端以及如何使一个个体从入职时的初出茅庐逐渐走向游刃有余的职业巅峰,成为一个成功白领的过程,为职场人士和即将步入社会的毕业生提供借鉴。
关键词白领科层制社会交换论中图分类号:C9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0)1l-157-02近期热播的电影《杜拉拉升职记》在职场人士和高校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杜拉拉”热潮。
这是一部典型的影视作品,它改编自同名小说,内容定位于白领阶层,是一部不折不扣的职场奋斗史。
对于已经工作但仍在底层打拼的职场菜鸟,和即将开始职业生涯的广大高校毕业生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然而一味地模仿主人公的各种行为只是“知其然”,笔者的写作目的就是要帮助人们“知其所以然”,从而更好的理解“白领”阶层和他们的生活。
一、白领阶层的兴起《杜拉拉升职记》是一部以白领阶层为题材的影视作品,对于“白领”这个词,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耳熟能详。
每个人对“白领”都有自己的理解,但社会学对“白领”却有一套标准的阐释。
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早在1951年出版的《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中给“白领”下了定义,是指在企业家和工人中间形成的,作为缓冲带的中产阶级。
“白领”这一社会阶层的特征主要表现在:“首先,他们依附于庞大机构,专事非直接生产性的行政管理工作与技术服务;其次,他们无固定私产,不对服务机构拥有财产分配权,较难以资产论之;再次,他们靠知识与技术谋生,领取较稳定且丰厚的年薪或月俸:最后,他们思想保守,生活机械单调,缺乏革命热情,但为维持其体面与其地位相称的形象而拒绝流俗和粗鄙的大众趣味。
2023年杜拉拉升职记读后感_1
2023年杜拉拉升职记读后感2023年杜拉拉升职记读后感1书中主人公杜拉拉是典型的中产阶级的代表,她没有背景,受过较好的教育,走正规路子,靠个人奋斗获取成功。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她的故事比比尔盖茨的更值得参考,因为她的所作所为有更大的可行性。
——一下子就把镜头拉近到了贴近我们生活的角度。
可能也正是想把她塑造成一个大众化的普通人吧:她各项能力在单位不算拔尖,称不上“精英”,但是也够勤勉,够得上努力工作,做事一板一眼遵循原则追求所谓的公平,认真及时完成任务,一开始傻傻的不求回报,后来终于知道“为权利而斗争”,似乎安于现状但心中还是有理想有抱负。
她可能还带有些运气,凡是别人搞不定的难题到了她手上一定能又及时又漂亮的完成。
读完后自己反思的地方很多,主要有太多学习的地方,回到现实,在当今充满了功利色彩的社会中,无数人都想要谋求一份好职业,有轻松的工作,稳定而且不菲的收入,然而现实中虽有这样的工作但还是在少数,有一部分人会是勤勉的工作,努力上进,用知识和能力证明自己,像拉拉一样(这是我们喜欢和追求的);令有一部分未经努力,往往可以通过殷实的家庭和社会关系从而轻而易举的拥有一份常人经过多年努力才能达到的职位和工资水平,这些人我暂且不去评论;还有一部分人,只把功夫做到表面,把甜言蜜语表达的淋漓尽致,把琳琅满目的礼品送上去,一份让人厌恶的丑恶的嘴脸。
对于像我这样即将毕业或已经毕业大学生们,在原本就已经十分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在越发残酷的经济危机背景下,无数人会面临失业,参比拉拉我们没有名校背景,缺少工作经验和对人际关系协调等,刚开始就业可能不会那么简单,何况又是有着优秀企业文化的500强呢!要想真正的出人头地不是很快就能达到的容易事啊!80后的我们基本上要到了成家立业的年龄,作为男生怎样给你心爱的人幸福,怎样抚养子女,购房,结婚,买车等等都是我们将要面临并且越过的大山。
我已思考着这份责任和压力从书中紧凑的文字中还能感觉到,职场如战场,要赚高工资,日子混不得,至于如何把握好生活与工作,业余时间的分配与安排,对于初出茅庐的我们而言还要经历一段时间才能有更深层次的体会,这个放到日后再谈。
评杜拉拉
杜拉拉:都市精英的现代性悲剧人生——评《杜拉拉升职记》刘智跃内容摘要:电影《杜拉拉升职记》以叙述一个职场白领的升迁故事为线索,揭示了现代职场和都市人生的现代性矛盾。
由于叙事视角的变化,影片已非都市白领的职场修炼宝典,而是将职场和人生关系做了巧妙的隐喻和现代诠释。
关键词:杜拉拉升职记;现代职场;现代人生;现代性;一谋职、待遇、生存、升迁已经成为现代都市人生关注的焦点。
随着就业难一浪高过一浪,一年一年累积的未就业大学毕业生和重新择业者正日益成为我们社会问题的隐忧。
找工作难,如何迅速找到工作?择业难,如何找到待遇好的职业?生存难,如何迅速适应工作岗位?升迁难,怎样在没有背景的情况下迅速获得老板赏识?现代都市充满躁动和不安,人生永远没有消停的时候。
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职场小说《杜拉拉升职记》迅速飙红,被誉为“职场修炼小说”,更因为它以外企工作为背景,又被誉为“外企生存法则指南”等诸多荣誉。
借小说之势,影片《杜拉拉升职记》受到关注自然就是题中应有之意。
但是,由于叙述角度的变化,电影版《杜拉拉升职记》已经不能充作白领女性的职场宝典之用,这无疑要让熙熙而来的许多观众朋友失望了。
据说电影上映13天就票房破亿,很多人想必已经后悔撒给影院的钞票了。
但徐静蕾却不这样认为,不管是因为时尚的题材赢得了普遍的关注,还是媒体的预热推波助澜赢下的结果,或者小说、影视各体裁之间的正向影响,她总归是成功了,杜拉拉式的成功。
“未上映前就收回了2/3的投资,加上票房飙红,徐静蕾无疑从著名文艺女青年变身最会赚钱的女导演”,还有诸如她自己说“中影的领导希望我能拍续集”,“不满意的地方,其实可以在下部拍摄的时候做得更好”云云1,无疑一副志得意满,踌躇满志之态。
和长篇小说与电视连续剧相比,电影无疑是“短篇”。
须知,愈是短小愈需要功力。
选取一个恰当的叙述视角就成了决定性的因素。
电影开头,杜拉拉就在全球500强之一的DB 公司应聘成功了,尽管她在此之前也有到处谋职备受折磨,倍感绝望的经历和背景,但这实在无法衬托她“菜”在何处,“笨”在哪里。
杜拉拉成功因素分析
杜拉拉成功因素分析“努力还可能会成功,但是不努力连成功的可能性都没有!”也许这句话就是杜拉拉在职场里面的信条,她也正是这样去做的,一直不断的去努力。
看过很多《杜拉拉升职记》,包括电视剧,电影和小说,记得第一次看小说的时候会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做了很多的笔记,但是后来再看的时候又有着不一样的感受。
看过杜拉拉,很多人会想着要做杜拉拉,就像有一期职来职往里面有一位达人说,看过杜拉拉你想做行政,那么看过王拉拉,李拉拉的时候你想做什么呢?也许这也就是代表着一种浮躁,但是也折射着现在青年的不明确,杜拉拉代表着现在职场的一大批人,他们年轻,敢闯,又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愿意为自己的事业做出努力的奋斗,所以杜拉拉的成功鼓舞着这一大批人。
但是梦想是丰满的,可是现实似乎一般都会很骨感,拉拉的成功在现实中确也值得思考。
对于我们来说,我们认为“如果不逼自己一把我们也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
”对于拉拉,也许也就是这个“逼”字,她有自己的职业理想,她进入DB的时候她是穷人,但是她是不甘于这个角色的,所以她努力,她蛮干,在别人看来她是一个做事的人而非一个动脑的人,可也就是她的干劲,她的敢让她有机会。
我不说电影里面的情节是怎样的,因为电影里面把原著都改掉了没有了那种原著里的感觉,所以我也按照我的感觉来。
拉拉的成功在我看来不是必然的,所以这也是我们所需要注意的,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杜拉拉。
杜拉拉如果不在DB,如果她的老板不是玫瑰不是李斯特不是何好德,如果她在其他的部门在其他的时间进入DB,那么或许她可以成功,但是至少不会那么快。
所以总的来说,杜拉拉的成功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她的老板玫瑰。
可以说玫瑰不是一个好老板,但是又是一个好老板。
玫瑰的好在于一定程度上她是放权的,拉拉跟着她让拉拉独立处理了很多事情,但是她的不好,在电影里面或许在于装修这件事情上面。
她适时的走又适时的回来,或需这是拉拉第一次感受到外企的规则。
不过玫瑰毕竟也是苦的,她不满意的是李斯特,拉拉后来的处境想到玫瑰的话应该也是理解玫瑰的。
杜拉拉式精神
杜拉拉式精神最近电视中一直在热播《杜拉拉升职记》,这部好评如潮的电视也吸引了我的注意。
也许是认为读原书更能让我体会其中所蕴含的一些处世之道吧,我下载了《杜拉拉升职记1》,一气呵成看完了这部佳作。
虽然离进入社会职场的时间还长,但是小说中杜拉拉面对困难缜密思考让问题迎刃而解的态度,和她在工作中不断磨练自己、提升自己的积极向上的精神,大学生是应该从中受益。
小说讲述了都市白领杜拉拉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职员,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成长为一个企业的高管的故事。
在阅读过程中,自己也被主人公杜拉拉的经历和精神所感动和震撼,这里面充满热情执着的职业追求,用实例清晰地描述了处事之道,这些道理不仅适用于职场,在生活中运用也会大有裨益。
正如书中所写,“杜拉拉,南方女子,姿色中上”,二十出头的杜拉拉初进公司,先是忠心耿耿地傻干,后来发现干了很多活儿,可上司就是不待见。
职位稍高些的上级将她藏着掖着,为了保住自己的位臵不受威胁,关键的业务丝毫不放,关键的知识一点不教;而更高级的领导只想安全退休,不愿承担责任和风险,“该做决定时他思考,遇到困难时他授权”;新招聘的下属一个本事不大脾气不小,一个能力虽强暗藏心计难以驾驭……在复杂的多重关系中,杜拉拉不断进行正面的自我调整,终于百炼成钢。
拉拉就是这么个女子,我很是钦佩这个时尚现代能干的女性。
就这样每天跟随者书中的拉拉一块欢笑,一块悲伤,感受她的一切,同时也从书中看到职场中一些常见的问题,也学习拉拉解决问题的勇敢与果断。
她是一个靠着彪悍的性格和工作的韧劲成长起来的草根,遇到挫折时,她没有退缩,恰逢机遇时,她适时抓住。
结局是完美的,无论她的工作和爱情,但过程是曲折的,可贵的是她挺过来了。
看到杜拉拉一个柔弱的南方女子在一家全球500的大企业中打拼的过程,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有比别人转的更久更快的脑袋。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感动之处很多:杜拉拉的处事方式、行为原则、工作方法等等。
杜拉拉在工作中是一个简单、认真、勤奋的人。
从使用与满足视角看“杜拉拉现象”
( 作者 :华 中师范 大学文 学院 2 1 01
化”, “ 的因数曾长期 隐伏于歌谣 之 而 诗
复 、延宕 以及其他 的形式变化来完成 。 将
责编 : 刘冰石
1 4 22 'f 5 o ̄ 3 1 /
由于 当时特殊 的书写条件 及文化集 中上 层。 被记 录下来 的应 当只有和宗教祭祀相 关的 “ 诗言志”。到了西周时期 ,“ 诗言 志” 才慢慢开始从神 的诉说 转 向了人 , 用
一
步 步确立起来 的。 而海外汉学家在研 究 这个 问题 的时候 , 特别注重诗如何才能言 志 。 作为一种符 号 , 诗 必须 和乐舞结合 在
起才能 更好地发挥 言意 的效 果 。对 于
《 尚书・ 尧典 》 的这一段话 , 郝大维和安乐 哲说 : 用语 词表达心志 , 诗赋论争 , “ 用 都
③徐 复观 , 中国人 性论 史》( 先秦
这一过程也就是 诗来表达 自己怀抱 。 诗经 》 中出现 了一 要用乐器加强诗的效果 , 《 些“ 作诗言志 ”的篇 章。 春秋时期 ,“ 赋诗 增强语言表达的精 炼 、 微妙性 以及表达的 少的环节 。 到了先秦儒 家这 里 , 诗 言志” “ 言志 , 直被确定认 为是 中国诗学 中最著 一
何作用受众 的思路不 同, 它强调受众 的作
“ 与 “ 想通 , 志” 意” 而不能证 明 “ 诗言志” 之 “ ”即是 “ 志 天意”。 正是诗所 表达出来 达到 “ 神人 以和” 的境界。
中, 而后才分 离 出来 , 最终 取得 自身 独立 的形态。 ‘ 与 “ 到底是合流还是 ”⑥‘ 歌” 诗”
杜拉拉升职记分析分析
杜拉拉被调到销售部做秘书,工作内 容是她以前不熟悉的,工作的节奏比原来 快多了。如果不能尽快地适应并胜任这个 工作,她也一定会被淘汰。 适应新工作只有一条路, 就是加倍的努力,做足功夫, 让自己尽快熟悉一切。 工作能力的提升,其实 就是通过一个个自我突破来 实现的。 一个人在工作中会遇到 各种各样新的问题,如果只 是按照自己的标准去做这些 事情,那么自己不会有什么 发展,如果按照新的标准要 求自己做这些事情,自己才 会提高。
杜拉拉的个人特质按照素质模型,不太合适干行政和人力资源的,因为太冲动,直率,不懂得屈服……. 这些对于一个HR来说,都是大忌,尽管拉拉最后升职了,但那是小说,不是现实,所以,在选择职业时,一定要慎重。
杜拉拉喜欢越级汇报,通过最高领导向自己的直接 上司施压,在职场上也不是一个聪明的做法,试想:哪 个人喜欢一个总是越级汇报的下属呢?只是因为拉拉的 直接上级李斯特快退休了,所以才不计较,否则,直接 上司是绝不能容忍一个对自己位置产生威胁的人长期呆 在身边的。
4
学会解压。 不管在什么地方上班多少都会有 压力,如果你在一家大公司上班, 恭喜你,你的压力会很大,所以 一定要学会解压,向杜拉拉学习, 爬爬楼梯,听听音乐,在楼道大 喊几声不失为解压的方式
快速适应新要求 zzzzzzzzz
新的工作会有新的要求,同一个工 作岗位也会有新的事情发生,怎么对 待和处理这些事情,怎么要求自己, 会有不同的结果。有的人在一个岗位 做了很久,却没有被提升(无论是职位 还是薪酬),不要考虑对自己不公平, 而应该考虑自己还有什么可以提升的 地方。
杜拉拉的个人特质按照素质模型,不太合适干行政和人力资源的,因为太冲动,直率,不懂得屈服……. 这些对于一个HR来说,都是大忌,尽管拉拉最后升职了,但那是小说,不是现实,所以,在选择职业时,一定要慎重。
也谈“杜拉拉现象”
也谈“杜拉拉现象”杜拉拉这个名字引自小说《杜拉拉升职记》(后又有电影版、电视剧版出现)。
写的是一家虚拟公司,势力和地位相当于今天的中国移动、中国联通。
小说中的主人公杜拉拉是个综合体,很多读者都能从她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她是个很普通的人:聪明度不过略高于平均水平;和大部分人一样,开始的时候她没有什么职业规划,然后只知道埋头苦干,经过一次次的职场磨砺,最终靠着个人奋斗在外企成为一个小小成功的职场女战士,一下子成为了职场界的代言人,无数人齐刷刷地向杜拉拉看齐。
为什么“杜拉拉”能够走出小说、银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或者一种青年文化,确实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杜拉拉现象”反映了诸多社会问题。
杜拉拉为了自己辛苦打拼的事业,不惜放弃生活,放弃爱情,一门心思和工作斗争,而且为升职不惜越级上访,几年间从一个小小的销售助理成为人事行政经理。
这一路上百转千回而不屈,俨然一个职场成功学里的典范案例。
这一典型的中产阶级代表,没有特殊背景,受过良好教育,靠个人奋斗获取成功,拨动了渴望成功的年轻人的心弦。
有学者曾把亢奋状态的推销员和杜拉拉这种外企时尚白领并称,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实际上都展示了这个社会整体躁动的状态:必须要成功。
这种躁动尤其表现在青年人身上。
这里引用台湾某杂志做过一组海峡两岸年轻人对成功、理想认识的对比。
结果显示23.8%的台湾30岁左右的年轻人理想是当个性小店店长,而43%的内地年轻人想成为大企业家;34.6%的台湾年轻人认为赚钱虽重要但不是唯一价值,而20%的内地年轻人希望自己未来年薪可超千万;40.7%的台湾年轻人视第二专长为实现理想最佳方法,而42.6%的内地年轻人认为人脉是职场第一竞争力。
可见,两岸年轻人对于成功的定义相差极大,相对而言,内地的年轻人对于财富和地位的渴求显得更加急切。
相关研究显示中国人内心深处希望的退休年龄,与其他国家相比是比较早的。
这也反映了国人所处的社会福利体系还需要一个完善过程,这就不难理解像杜拉拉一样的白领们急予尽早给自己谋划经济上的保障而在职场拼命打拼的原因了。
“杜拉拉”≠环境决定论
两个人发现了一片优质树林后,各自带了一株树苗回家,因为不同的栽植方式,最终两株树苗有了完全不同的两种形态与结果。
这个故事,不禁让我想到了“杜拉拉”现象――人的成长与环境相关,但不是环境决定论。
曾记得跟随母亲一起看过一部话剧《杜拉拉升职记》,剧中主人公“杜拉拉”和其他女性职员一样,为了生计走上了各自的工作岗位。
但是,同样是当代女青年,其中不乏许多优秀者,为什么“杜拉拉”能够得到一再的升职,而其他人则默默无闻呢?如果从环境的角度考虑,《杜拉拉升职记》里的工作环境是促使她成功的因素。
诸如单位里现代的装饰、白领的着装、富有文化品位的高层的生活,不仅一天天浸润她的灵魂,而且成为“杜拉拉”一心向上攀登的一个个目标。
这里的环境影响,就像那株树苗最后成为“盆景”一样。
它既是受到了环境的影响,又接受了环境的制约。
“杜拉拉”在公司里整天耳濡目染一切小事。
同时,自己也努力恪守着制度规范,并从内心计划怎样才能达到理想。
“杜拉拉”成功的基础在于能干苦干,事业观恋爱观生活观都体现在务实的方面,重要的是,她能够接受领导的驯化,并且善于利用自己赖以生存的小环境为改变自己的人生服务。
她努力影响周围的同事去认同自己,去认同自己的工作。
所以说,工作装饰环境的好坏,只能让工作的心情提高;而工作团队的好坏,那可是牵扯着工作效率的根本。
“杜拉拉”还牢记这样的生活哲理:“当痛苦有了一个时限,当事人就有了一个熬出头的指望,每过一天,你都知道你正在离痛苦更远。
”这就是超越了一般环境下的“另类环境”的解读了。
相比之下,也许和她―起的同事,虽然对自己的工作环境挺羡慕的,但是安于现状不求改变的人居多,正因为如此,所以环境的存在,不是一个人发展的决定因素。
总之,职场是这样,其他任何一种人生道路都是如此,无论是受制于环境束缚的生长――“盆景”,还是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下的成长――“栋梁”,决定成功的因素来自于自身的品性。
而人,尤其是女人“eq(情商)在斗争中成长得最快”,因为亲和力的成长是关键。
浅论《杜拉拉》
制作人:蒋锋班级:10银会指导老师:霍采萍浅论《杜拉拉升职记》《杜拉拉升职记》是被誉为当代中国白领必读的职场修炼小说。
她的故事比比尔·盖茨“白领丽人500强职场心得,揭示外企生存智慧”的更值得参考!大部分人是要谋生的,不单要谋生,而且希望谋得好。
说到谋生,有人适合自己做老板,更多的人则靠打工。
其实,自己做老板,也就是给自己打工。
您可以消遣的来看看这本纯属虚构的小说,也可以把它当经验分享之类的职场实用手册来使用。
小说的主人公杜拉拉是典型的中产阶级的代表,她没有背景,受过较好的教育,走正规路子,靠个人奋斗获取成功。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她的故事比比尔盖茨的更值得参考。
可能你干了很多活上司却不待见你,没准你有个本事不大脾气不小的下属,也许你的平级争风吃醋不怀好意,或者你的客户拽得像二五八万——你要很好地完成任务,就要设法摆平他们。
......读过的朋友都有同感:一本很直白的书,没惊涛骇浪的文字演绎,只是一些简单事例诠释现在职场的生活,感觉作者对于管理非常精通,简单的事例,如何做管理工作,开口即来,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值得一看和学习。
有关现在在职场竞技中说话办事的原则,以及给人很高的的启发。
因为在现有的社会里,有很多员工得不到领导赏,甚至是升职,处于原来的位置,而不能去发挥自己的能力,就算是发挥到了,也是不满意。
也许少了一点像拉拉这样的有能力,而又有一种责任感的人。
杜拉拉,典型的中产阶级的代表,她没有背景,受过较好的教育,走正规路子,靠个人奋斗获取成功。
杜拉拉升职记主要描述的就是杜拉拉从一名刚毕业的学生到一名工薪阶层的转变。
杜拉拉的奋斗史,不可以说有多么的轰轰烈烈,最终由多么的成功,但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她的故事比比尔盖茨的更值得参考,因为她的所作所为有更大的可行性。
文章简介:《杜拉拉升职记读后感》本书讲述的是主人公杜拉拉的职场故事,书中的她机灵,聪慧,尤其是她的敬业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
机灵和聪本书讲述的是主人公杜拉拉的职场故事,书中的她机灵,聪慧,尤其是她的敬业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期热播的电影 《杜拉拉升职记》 在职场人士和高校范围内 掀起了一股 “杜拉拉” 热潮。 这是一部典型的影视作品, 它改编自 同名小说, 内容定位于白领阶层, 是一部不折不扣的职场奋斗史。 对于已经工作但仍在底层打拼的职场菜鸟, 和即将开始职业生涯 的广大高校毕业生来说, 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然而一味地 模仿主人公的各种行为只是 “知其然” , 笔者的写作目的就是要帮 助人们 “知其所以然” , 从而更好的理解 “白领” 阶层和他们的生活。 一、 白领阶层的兴起 《杜拉拉升职记》 是一部以白领阶层为题材的影视作品, 对于 “白领” 这个词,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耳熟能详。每个人对 “白 领” 都有自己的理解, 但社会学对 “白领” 却有一套标准的阐释。 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 早在 1951 年出版的 《白领: 美国的中 产阶级》 中给 “白领” 下了定义, 是指在企业家和工人中间形成的, 作为缓冲带的中产阶级。 “白领” 这一社会阶层的特征主要表现 在: “首先, 他们依附于庞大机构, 专事非直接生产性的行政管理 工作与技术服务; 其次, 他们无固定私产, 不对服务机构拥有财产 分配权, 较难以资产论之; 再次, 他们靠知识与技术谋生, 领取较 稳定且丰厚的年薪或月俸; 最后, 他们思想保守, 生活机械单调, 缺乏革命热情, 但为维持其体面与其地位相称的形象而拒绝流俗 和粗鄙的大众趣味。 ” 这些典型的 “白领” 特征, 在剧中都有所体 现。从白领阶层内部看, 根据收入的不同, 存在着不同的层级。 按照韦伯对社会分层划分的三个标准分别是: 财富、 权力和声誉, 财富是社会分层的经济标准。 在剧中这个全球 500 强的外企中, 按照财富这样的经济标准, 对员工划分了四个层次: 经理以下级 别叫 “小资” , 月薪不超过 4000 元, 算是 “穷人” ; 经理级别算是中 产阶级, 有自己的私家车, 年薪超过 20 万元; 总监级别算是高产 阶级, 年薪超过 50 万元; 总裁年薪超过百万元, 算是标准的富人。 二、 公司怎样成为一种可能 伴随着现代西方社会的理性化以及工业化过程, 科层制诞生 了。它是这样一种管理制度或管理体制, 由正式组织发展而来, 围绕着一套正式规则建立起来的特定劳动分工和分层负责的理 性管理制度。 “起初它仅仅指政府行政机构内部的文官体制, 后
201 0 年 11 月(中)
・社会观察・
社会学视角分析 “杜拉拉” 现象
李
摘 要
婧
本文试借助米尔斯的白领阶层理论、 韦伯的科层制理论以及布劳的微观社会结构下不平等交换理论, 以电影 《杜
拉拉升职记》 中描绘的 “白领” 工作生活为例, 对近期出现的 “杜拉拉” 热潮进行社会学分析。文中通过分析解释白领热潮兴 起的背景, 产生白领的科层制的特点和弊端以及如何使一个个体从入职时的初出茅庐逐渐走向游刃有余的职业巅峰, 成为 一个成功白领的过程, 为职场人士和即将步入社会的毕业生提供借鉴。 关键词 白领 科层制 社会交换论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0592(2010)11-157-02 来韦伯将其外延加以扩展, 泛指一切社会组织中设科分层的理性 管理制度。 ” 现代公司的管理体制, 就具有典型的科层制特征。 正 如片中杜拉拉所在的这家全球 500 强企业,首先严格的规章制 度, 使最高权威合法化。 既然有严格的规章制度, 就要照章办事, 强调将公务关系和私人关系严格分开, 在处理公务时不带个人成 见和好恶。一般情况下, 员工只是对规章制度的服从, 而不是对 管理人员个人的服从,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 由于存在利害关系, 员 工对管理人员的服从很难只是限制在公司规章制度之内。 比如, 管理人员请求员工在下班时间, 或者利用员工私人关系对其提供 帮助的时候, 员工就很难拒绝, 因为这直接影响到制度内的工作 关系。 其次科层制中的职位有明确的劳动分工, 相应的职位要求 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再次,通过片中这个全球 500 强企 业, 我们也可以明显看出, 在严格的科层制当中, 权力划分为不同 的等级。处于中间管理层的人员, 既要接受上级的管束, 又拥有 对下级发布命令的权利。 每一个在科层制中的员工, 要想获得晋 升, 都要以资历和业绩作为依据。每一个职位都是非人格化的, 就是说你是为组织工作, 而不是为某些随时可能被替换的组织领 导工作, 因此每名员工都是可替换的。 科层制的最后一个典型特 征就是文字化管理, 所有的行政活动、 决策和规则在上传下达的 过程中, 都要通过文本的形式来表述和记载, 这样才能做到有据 可查。在剧中, 大量的文件发放和传送的镜头就能说明这一点。 三、 职场 “菜鸟” 华丽转身三部曲 如杜拉拉般就职于这样一个以科层制为基础的全球 500 强 企业, 想要从职场 “菜鸟” 变身为成功 “白领” ,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 分析, 参照布劳的微观社会结构下不平等交换理论, 大致要经历 从 “吸引” 到 “竞争” 最终 “分化” 这样三个环节。 (一) 吸引的过程 首先, 由面试环节开始, 从微观角度来说, 面试的过程就是个 体同面试经理产生相互吸引的过程; 从宏观角度来说, 面试经理 即是代表公司的利益, 也就是说面试的环节实质上是个体能力同 公司利益产生相互吸引的过程。 面试经理身处科层制中, 有其特 殊的职业操守, 但面试经理也非完全理性的个体, 他有可能存在 中图分类号: C912
作者简介: 李婧, 河北大学政法学院 2009 级社会学专业研究生。
・社会观察・
2010 年 11 月 (中)
(三) 分化的过程 随着竞争的发展, 员工之间逐渐出现地位的分化。 如果你总 能在其他同事需要的时候提供有益帮助, 而你自己却很少需要回 报, 那么同事们就会经常征求你的意见或者请求你的帮助, 你将 逐渐被抬升到吸引他人, 受人尊敬的地位, 而那些被你吸引, 对你 表达尊敬的同事将逐渐退出竞争。在你争取最大限度发挥自己 才智的同时, 也赢得了公司的赞赏, 理论上讲当你的资历和业绩 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 就会获得公司提供给你的晋升机会。 杜 拉拉就是抓住了公司装修的这个机会, 使得自己的能力和才智充 分展现出来。 尤其是当其他同事都不肯接手这样的困难时, 杜拉 拉主动提出建议, 使她的能力和才智相比之下显得更加有价值, 她的地位也逐渐从其他同事中分化出来。她继而开始为自己的 更高层次的职业理想, 即权利和领导地位竞争。 杜拉拉主动学习 了 HR 课程, 在公司提供内部 HR 主管竞聘职位时, 由于杜拉拉 以往工作业绩的积累和她对 HR 知识的掌握, 使她有参与竞聘的 重要砝码。说除了资历和业绩,还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影响晋 升。 如果按照科层制对职位的相应要求, 没有 HR 主管工作经验 的杜拉拉, 可能并不满足这个职位的要求。 但是作为一名普通员 工时杜拉拉曾经因为做简报的事情, 给公司总裁留下了深刻的印 象, 她之后在装修中的表现, 以及平时工作中的业绩, 更加强化了 总裁对她的作为一名好员工的期望和看法, 总裁的认可在杜拉拉 顺利获得 HR 主管职位的过程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在公司中 获得晋升的通常是能契合公司文化理念, 符合管理人员要求甚至 与管理人员背景相似的员工。 对于那些不符合管理人员要求的, 缺乏能力的员工, 将获得更少的机会和挑战, 使得他们的工作逐 渐边缘化, 这进一步强化了管理人员对这些员工的刻板印象。 经过这三个环节的历练, 杜拉拉终于完成了一个从职场 “菜 鸟” 到成功 “白领” 的华丽转身, 实现了她的职业理想。 四、 结语 “白领” 作为中间阶层, 其正功能已日渐凸显。 白领阶层的扩 大有利于缓和社会高层与底层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保证了社会政 治的稳定; 白领阶层温和、 保守的意识形态有利于维护社会思想 的稳定; 白领阶层的生活方式, 保证庞大的消费市场, 有利于社会 经济的稳定。因此对白领阶层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 们在倡导白领职业的同时, 不能只看到他们光鲜亮丽的职业地位 和生活方式, 更要看到他们为工作付出的艰辛, 以及 “白领现象” 背后的社会学意义。
刻板印象, 因此要成功表现出吸引力才有可能在面试中通过。 公 司当然以压倒性的给予对个体产生吸引, 比如当你在朋友面前谈 到你就职于全球 500 强企业, 薪金如何高, 公司福利如何好, 工作 环境如何舒适, 令朋友产生羡慕之情时, 公司就同时为你提供了 外在报酬和内在报酬。而你只有用自己的才智和技能为公司带 来效益, 从而转化成对公司的回报, 这样的相互吸引才能建立起 长久的雇佣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雇佣关系就是公司同员工之 间的一种社会交换关系。 其次, 如果你顺利通过面试, 开始你在科层制中的职业生涯。 那么从上班第一天开始, 人际交往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了, 社会吸 引仍然是人际交往的 “敲门砖” 。在一个具有严格权利等级划分 的大型企业中, 虽然职员都镶嵌在科层制的不同职位上, 但是他 们之间并不是独立的个体。每一个体都身处不同的利益群体之 中, 这是一个由复杂关系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庞大网络。 作为一个 新职员, 其他职员对你的期望报酬几乎为零, 即他们不认为同你 交往可以使他们的预期收益大于交往成本。 因此, 新职员需要努 力工作毫无怨言, 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主动帮助别人, 或者给别 人提出合理化建议等, 争给对方留下印象, 使对方承认你, 愿意与 你交往。当你无偿为别人提供他们预期的报酬而不要求他们对 等的回报时,就证明你对别人是有吸引力的。如果对方接受了 你, 那么一定意义上来说, 你的付出就得到了回报, 因为你的目的 就是建立稳定的交往, 通过不断的交往, 你会逐渐融入到同你的 利益一致的群体中去。 (二) 竞争的过程 在科层制当中, 个体之间的交往并不是唯一的, 每个人都试 图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 证明自己的吸引力, 于是便产生了竞争。 要想在科层制中, 避免被边缘化, 必须要参与到竞争中来。在大 型科层制企业中存在不同的利益群体, 共同的价值观可以确定不 同利益群体的界限, 也可以明确个体从属的哪些不同利益群体。 从个体与个体交往的角度来看, 在价值观相同的群体中, 竞争就 要靠才智赢得吸引。 对于一个群体的新成员来说, 最初的竞争体 现在对交往时间的竞争上, 就是说首先要让其他人愿意付出时间 来与你交往, 然后你才有机会赢得他人的赞同和尊敬, 甚至是服 从。 从个人与公司的角度来看, 公司给了每一个员工同等的竞争 时间, 即工作时间, 每个员工都有同等的机会争取公司的肯定的 评价。优异的表现, 会为你在竞争中拔得头筹。在这部影片中, 杜拉拉所在的公司总裁, 偶然间看到了她富有创意并精心制作的 简报,因此对这个极富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员工产生了深刻的印 象, 并在公司员工大会上公开表扬了杜拉拉。 能够得到公司最高 领导人的赞同, 使得杜拉拉在最初的竞争中占得先机, 同时赢得 了公司上下从普通职员到经理总监们的一直认同, 为下一步从普 通员工中分化的出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