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与脑供血不足PPT课件
合集下载
后循环缺血_课件
![后循环缺血_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e976cb8eff9aef8951e065b.png)
四.后循环缺血的治疗(同前循环 )
急性期:
对起病3小时内的合适患者可以开展静脉rt-PA溶栓治疗 。有条件者可行动脉动脉溶栓治疗,治疗时间窗可适当 放宽。
对所有不适合溶栓治疗且无禁忌征者,应予以阿司匹林 100-300mg/d治疗。
其他治疗措施可参考国内外相关的治疗指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后循环缺血的预防(同前循环)
3.后循环缺血的定义和意义
PCI:后循环的TIA/脑梗死。 同义词:
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 后循环TIA与脑梗死 椎基底动脉疾病 椎基底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
二.后循环缺血的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
1.PCI的主要病因和发病机制是:
(1) 动脉粥样硬化是PCI最主要的血管病理基 础。动脉粥样硬化好发于椎动脉起始段和颅内段 。
2、将病人经常使用的物品放在病人容易拿 取的地方。将信号灯置于床头,听到铃响 立即予以答复。保持周围环境中没有障碍 物,注意地面要防滑,以防跌倒。教会病 人使用辅助设施,如扶手、护栏等。病人 入厕、沐浴或外出时有人陪伴。加强巡视 ,必要时给予帮助。
3、卧床休息,协助病人满足其生活需要。 病人主诉头晕时应立即给予反应,如承认 病人的感受,关心和安慰病人。指导病人 采取放松技术,如想象和回忆自己最开心 的事情,做深呼吸、听轻音乐等,达到缓 解头晕的目的。 遵医嘱用扩张血管药,改 善循环,达到治疗目的。密切观察病人头 晕发作持续的时间及次数。观察药物的疗 效和副作用。
颈椎病与PCI的关系:不大
因为: ⑴PCI患者除有颈椎骨质增生外,更有动脉粥样硬
化,无法确定是骨赘而非动脉粥样硬化致病。 在有或无PCI的中老年人群间,颈椎骨质增生的程
度并无显著差别,只有血管性危险因素的不同。
眩晕头晕头昏诊疗思路课件
![眩晕头晕头昏诊疗思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9e09fbe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09.png)
诊疗过程
医生考虑患者可能由于精神压力大引起植 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眩晕头晕头昏。
治疗方案
治疗效果
医生建议患者调整作息时间,减轻工作压 力,同时给予一些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的药 物治疗。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和治疗,患者的眩晕 头晕头昏症状逐渐消失。
典型案例三
患者情况 患者赵先生,28岁,近期出现持续的 眩晕、头晕和头昏,伴有耳鸣和听力下
分类
根据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这些症状可分为短暂性、间歇性 或持续性。
诊疗的重要性
预防
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预防这些症 状的进一步恶化和并发症至关重要。
治疗
正确的诊断可以帮助医生选择最 合适的治疗方法,从而提高治疗 效果并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药物。
02 眩晕头晕头昏的诊疗思路
病史采集
获取患者基本信息、疾病史、家族史、用药情况等。
新技术应用
人工智能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医生进行 诊断,提高诊断准确率。
远程医疗
通过远程诊疗系统,实现远程诊断 和治疗,方便患者就医。
基因检测
开展基因检测,预测疾病风险,为 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诊疗指南更新
定期更新诊疗指南
根据医学进展和临床实践经验, 定期更新眩晕头晕头昏诊疗指南。
纳入最新研究成果
将最新的研究成果纳入诊疗指南, 提高指南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规范临床操作
制定规范的临床操作流程,提高 诊疗质量和安全性。
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合作
与国际医学机构开展合作,共同研究眩晕头晕头 昏诊疗问题。
学术交流活动
举办学术交流活动,分享诊疗经验和研究成果, 促进学术发展。
引进国际先进技术
引进国际先进的诊疗技术和设备,提高我国眩晕 头晕头昏诊疗水平。
头晕与脑供血不足
![头晕与脑供血不足](https://img.taocdn.com/s3/m/f42f9736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54.png)
检测血液中的细胞数量, 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 小板数量。
血糖和血脂
检测血糖和血脂水平,以 排除糖尿病和高血脂等疾 病。
甲状腺功能
检测甲状腺功能,以排除 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等 疾病。
影像学检查
01
头颅CT或MRI
通过头颅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观察脑部是否存在异常,如脑出血
、脑梗塞、脑肿瘤等。
02
头晕的病因
神经系统疾病
脑部血管疾病
包括脑梗塞、脑出血等,可能导致脑供血不足, 从而引发头晕。
癫痫
部分癫痫患者在发作前或发作过程中可能出现头 晕症状。
脑炎、脑膜炎
这些炎症性疾病会引发颅内压增高,导致头晕、 头痛等症状。
内耳疾病
梅尼埃病
一种内耳疾病,典型致的炎症,可引 发强烈的眩晕症状。
低血压
低血压导致血液无法正常流向大脑,引起脑供血不足。
肥胖和糖尿病
肥胖
肥胖患者血脂较高,容易沉积在血管壁,形成血栓,导致脑供血不足。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血管易受损,易引起脑供血不足。
其他病因
01
02
03
颈椎疾病
颈椎病变影响椎动脉血流 ,导致脑供血不足。
药物副作用
部分药物可能导致血管收 缩或血流减少,引起脑供 血不足。
头晕与脑供血不足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头晕的病因 • 脑供血不足的病因 • 诊断方法和步骤 • 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 研究进展和未来方向
01
引言
定义和症状
定义
头晕(dizziness)和脑供血不足(cerebral ischemia)是指 由于血液流向大脑的血管受阻或变窄,导致脑部缺氧、头晕 眼花、恶心、呕吐和头痛等症状。
血糖和血脂
检测血糖和血脂水平,以 排除糖尿病和高血脂等疾 病。
甲状腺功能
检测甲状腺功能,以排除 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等 疾病。
影像学检查
01
头颅CT或MRI
通过头颅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观察脑部是否存在异常,如脑出血
、脑梗塞、脑肿瘤等。
02
头晕的病因
神经系统疾病
脑部血管疾病
包括脑梗塞、脑出血等,可能导致脑供血不足, 从而引发头晕。
癫痫
部分癫痫患者在发作前或发作过程中可能出现头 晕症状。
脑炎、脑膜炎
这些炎症性疾病会引发颅内压增高,导致头晕、 头痛等症状。
内耳疾病
梅尼埃病
一种内耳疾病,典型致的炎症,可引 发强烈的眩晕症状。
低血压
低血压导致血液无法正常流向大脑,引起脑供血不足。
肥胖和糖尿病
肥胖
肥胖患者血脂较高,容易沉积在血管壁,形成血栓,导致脑供血不足。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血管易受损,易引起脑供血不足。
其他病因
01
02
03
颈椎疾病
颈椎病变影响椎动脉血流 ,导致脑供血不足。
药物副作用
部分药物可能导致血管收 缩或血流减少,引起脑供 血不足。
头晕与脑供血不足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头晕的病因 • 脑供血不足的病因 • 诊断方法和步骤 • 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 研究进展和未来方向
01
引言
定义和症状
定义
头晕(dizziness)和脑供血不足(cerebral ischemia)是指 由于血液流向大脑的血管受阻或变窄,导致脑部缺氧、头晕 眼花、恶心、呕吐和头痛等症状。
脑供血不足护理查房ppt课件
![脑供血不足护理查房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27577fc482fb4daa48d4b0a.png)
果。 3.保持适量有氧运动。鼓励患者保持心态平衡,保证充足
睡眠。
最新版整理ppt
17
护理措施
知识缺乏的护理
➢ 宣教疾病相关知识,增加对疾病的认识 ➢ 掌握自我监测方法 ➢ 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最新版整理ppt
18
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
正确认识 疾病
高血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只要正确、 有效地治疗,血糖达标了,就能明显延缓或减少 并发症
2.体胖者适当减轻体重,减少热量摄入,忌食纯糖。
3.康复训练过程艰苦而漫长,或终生伴随,需要有信心、耐 心、恒心,应在医生指导下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4.生活规律,注意劳逸结合。
最新版整理ppt
22
谢谢
最新版整理ppt
23
脂肪、油类和糖
奶类、鱼禽蛋和豆类
蔬菜水果类
谷类
选择清淡、低盐、低脂、适量蛋白质、高维生 素、高纤维素食物,多食蔬菜及水果,避免辛辣 食物,戒烟酒,保持大便通畅。
最新版整理ppt
每天少吃的食物 需适量吃的食物
应多吃的食物 主食
21
健康教育
1. 脑出血可多次发作,应经常随诊,每天测血压,定期做 血糖、血脂、心电图等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如 出现肢麻、肢瘫、失语及突然头痛、呕吐、意识改变加 重,必须及时到医院就诊。
最新版整理ppt
5
入院查体
◆ T 36.4℃,P 72次/分,R 16次/分,BP 130/70mmHg
◆ 神志清楚,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 敏,四肢肌力正常,四肢肌张力正常。
◆ 既往史:平素身体健康,有高血压病史7-8年,血压最高时 180/100mmHg,、糖尿病病史4-5年,否认冠心病史 。
睡眠。
最新版整理ppt
17
护理措施
知识缺乏的护理
➢ 宣教疾病相关知识,增加对疾病的认识 ➢ 掌握自我监测方法 ➢ 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最新版整理ppt
18
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
正确认识 疾病
高血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只要正确、 有效地治疗,血糖达标了,就能明显延缓或减少 并发症
2.体胖者适当减轻体重,减少热量摄入,忌食纯糖。
3.康复训练过程艰苦而漫长,或终生伴随,需要有信心、耐 心、恒心,应在医生指导下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4.生活规律,注意劳逸结合。
最新版整理ppt
22
谢谢
最新版整理ppt
23
脂肪、油类和糖
奶类、鱼禽蛋和豆类
蔬菜水果类
谷类
选择清淡、低盐、低脂、适量蛋白质、高维生 素、高纤维素食物,多食蔬菜及水果,避免辛辣 食物,戒烟酒,保持大便通畅。
最新版整理ppt
每天少吃的食物 需适量吃的食物
应多吃的食物 主食
21
健康教育
1. 脑出血可多次发作,应经常随诊,每天测血压,定期做 血糖、血脂、心电图等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如 出现肢麻、肢瘫、失语及突然头痛、呕吐、意识改变加 重,必须及时到医院就诊。
最新版整理ppt
5
入院查体
◆ T 36.4℃,P 72次/分,R 16次/分,BP 130/70mmHg
◆ 神志清楚,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 敏,四肢肌力正常,四肢肌张力正常。
◆ 既往史:平素身体健康,有高血压病史7-8年,血压最高时 180/100mmHg,、糖尿病病史4-5年,否认冠心病史 。
脑动脉供血不足PPT课件
![脑动脉供血不足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92d14cc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66.png)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指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增高,可损伤 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03
脑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
临床表现
头痛
视觉障碍
脑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症状, 通常表现为全头或局部头痛,可伴有恶心、 呕吐等症状。
患者可能会出现视力下降、视物模糊、视野 缺损等症状,甚至可能出现暂时性黑蒙。
血液检查
可能有轻度至中度升高的血黏度 、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指标,以 及降低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 指标。
诊断方法和流程
详细询问病史
了解患者的症状出现的时间、频率 和进展情况,是否有高血压、糖尿 病、高血脂等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进行体格检查
检查患者的神经系统表现,如肌力 、肌张力、感觉功能、腱反射等。
血不足。
颈动脉狭窄与脑供血不足
02
颈动脉狭窄是常见的血管狭窄之一,可导致同侧脑供血不足。
颅内血管狭窄与脑供血不足
03
颅内血管狭窄也是常见的血管狭窄之一,可导致对侧脑供血不
足。
血流动力学异常
血压过低或过高
血压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脑部血流量,导致脑供 血不足。
心率失常
心率失常时,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导致脑 部血流量减少。
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头痛、眩晕、耳鸣、视物模糊、失眠、记忆力 减退等,严重者可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等。
脑动脉供血不足的分类
前循环供血不足
主要涉及颈内动脉系统,包括眼部症状、头痛、感觉异常和运动障碍等。
后循环供血不足
主要涉及椎基底动脉系统,包括眩晕、视觉障碍、平衡障碍、构音障碍等。
脑动脉供血不足的影响因素
控制体重
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肥胖。
03
脑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
临床表现
头痛
视觉障碍
脑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症状, 通常表现为全头或局部头痛,可伴有恶心、 呕吐等症状。
患者可能会出现视力下降、视物模糊、视野 缺损等症状,甚至可能出现暂时性黑蒙。
血液检查
可能有轻度至中度升高的血黏度 、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指标,以 及降低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 指标。
诊断方法和流程
详细询问病史
了解患者的症状出现的时间、频率 和进展情况,是否有高血压、糖尿 病、高血脂等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进行体格检查
检查患者的神经系统表现,如肌力 、肌张力、感觉功能、腱反射等。
血不足。
颈动脉狭窄与脑供血不足
02
颈动脉狭窄是常见的血管狭窄之一,可导致同侧脑供血不足。
颅内血管狭窄与脑供血不足
03
颅内血管狭窄也是常见的血管狭窄之一,可导致对侧脑供血不
足。
血流动力学异常
血压过低或过高
血压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脑部血流量,导致脑供 血不足。
心率失常
心率失常时,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导致脑 部血流量减少。
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头痛、眩晕、耳鸣、视物模糊、失眠、记忆力 减退等,严重者可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等。
脑动脉供血不足的分类
前循环供血不足
主要涉及颈内动脉系统,包括眼部症状、头痛、感觉异常和运动障碍等。
后循环供血不足
主要涉及椎基底动脉系统,包括眩晕、视觉障碍、平衡障碍、构音障碍等。
脑动脉供血不足的影响因素
控制体重
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肥胖。
头晕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ppt课件
![头晕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29e74cc650e52ea541898b4.png)
循环症状者间,ECVA受压比率无差异(4.3%对7.4%)
31
颈椎病不是VBI的主要病因
总结:颈椎骨质增生与头晕/眩晕之间的关系:
• 1.颈椎X片显示的骨质增生在是否有症状的老年人 之间没有差别; • 2.CTA显示颈椎压迫椎动脉少见; • 3.头晕/眩晕与转颈后椎动脉受压无关。 • 上述现象说明颈椎骨质增生导致椎动脉供血不足 从而导致病人头晕/眩晕并没有充足的证据。 •颈椎病变是否通过其他途径或机制造成头晕/眩晕?
16
眩晕的病因分类
前庭周围性眩晕
前庭与耳蜗功能均有障碍
迷路内:梅尼埃病、病毒感染等 迷路外:脑桥小脑肿瘤或蛛网膜炎
仅有前庭功能障碍
迷路内:BBPV 迷路外:前庭神经元炎
前庭中枢性眩晕
血管性眩晕:PCI、延髓背外侧综合
征、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等
颈性眩晕 肿瘤性眩晕:脑干、小脑、第Ⅳ脑室、
颞或枕叶肿瘤
❖ 非眩晕的头晕病史要点 个人史、系统疾病、精神状况
10
正确引导和问询症状
“你觉得好像就要晕倒吗?” 晕厥前
“你觉得行走或坐时有不稳吗?” 失衡
“你觉得紧张或有不好的事情要发生吗?” 精神性
“你觉得周围在转吗?” 眩晕
11
诊断:病史要点
• 患者头晕/眩晕到底是什么感觉或异常,真是 眩晕吗?
40
PCI常见临床症状:
❖ 症状:头晕、眩晕、肢体或头面部的麻木、肢体 无力、头痛、呕吐、复视、视力丧失、行走不稳 或跌倒。
❖ 体征:眼球运动障碍、肢体瘫痪、感觉异常、步 态或肢体共济失调、构音或吞咽障碍、跌倒发作、 偏盲、声嘶、Horner综合征等。
❖ 特征:一侧脑神经损害伴另一侧运动感觉损害的 交叉表现。
31
颈椎病不是VBI的主要病因
总结:颈椎骨质增生与头晕/眩晕之间的关系:
• 1.颈椎X片显示的骨质增生在是否有症状的老年人 之间没有差别; • 2.CTA显示颈椎压迫椎动脉少见; • 3.头晕/眩晕与转颈后椎动脉受压无关。 • 上述现象说明颈椎骨质增生导致椎动脉供血不足 从而导致病人头晕/眩晕并没有充足的证据。 •颈椎病变是否通过其他途径或机制造成头晕/眩晕?
16
眩晕的病因分类
前庭周围性眩晕
前庭与耳蜗功能均有障碍
迷路内:梅尼埃病、病毒感染等 迷路外:脑桥小脑肿瘤或蛛网膜炎
仅有前庭功能障碍
迷路内:BBPV 迷路外:前庭神经元炎
前庭中枢性眩晕
血管性眩晕:PCI、延髓背外侧综合
征、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等
颈性眩晕 肿瘤性眩晕:脑干、小脑、第Ⅳ脑室、
颞或枕叶肿瘤
❖ 非眩晕的头晕病史要点 个人史、系统疾病、精神状况
10
正确引导和问询症状
“你觉得好像就要晕倒吗?” 晕厥前
“你觉得行走或坐时有不稳吗?” 失衡
“你觉得紧张或有不好的事情要发生吗?” 精神性
“你觉得周围在转吗?” 眩晕
11
诊断:病史要点
• 患者头晕/眩晕到底是什么感觉或异常,真是 眩晕吗?
40
PCI常见临床症状:
❖ 症状:头晕、眩晕、肢体或头面部的麻木、肢体 无力、头痛、呕吐、复视、视力丧失、行走不稳 或跌倒。
❖ 体征:眼球运动障碍、肢体瘫痪、感觉异常、步 态或肢体共济失调、构音或吞咽障碍、跌倒发作、 偏盲、声嘶、Horner综合征等。
❖ 特征:一侧脑神经损害伴另一侧运动感觉损害的 交叉表现。
脑供血不足诊断与治疗PPT
![脑供血不足诊断与治疗PPT](https://img.taocdn.com/s3/m/4cad7f96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5f.png)
家庭护理与自我管理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避免过度劳累、紧张和焦虑,保持心情愉快 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及时发现并控制危险因素 学习并掌握一些简单的自我保健方法,如按摩、热敷等
定期随访与复查
定期随访:定期到医院进行身体检查,了解病情变化 复查时间: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医生建议,确定复查时间 复查项目:包括血压、血脂、血糖、心电图等 康复治疗:根据病情和医生建议,进行康复治疗,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
脑供血不足:指大脑某一区域血液供应不足,导致脑功能障碍 发病机制:可能与血管狭窄、血流缓慢、血液粘稠度增加等因素有关 症状: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 诊断方法:CT、MRI、DSA等影像学检查,以及血液学检查等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头晕、头痛、失眠、记 忆力减退等
THANKS
汇报人:
脑供血不足诊断与治疗
汇报人:
目录
01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脑 供 血 不 足 概 述
03 诊 断 方 法
04 治 疗 方 法
05 预 防 与 康 复
06 注 意 事 项 与 误 区
Part One
单击护理人员:XX 医院-XX科室-XX
Part Two
脑供血不足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神经电生理检查:脑电图、肌电图、 诱发电位等
影像学检查:CT、MRI、DSA等
实验室检查:脑脊液检查、脑血流 量测定等
特殊检查
脑血流图:检 测脑血流量、 血流速度等指
标
脑电图:检测 脑电活动,判 断脑功能状态
脑磁共振成像 (MRI):观 察脑组织结构, 判断脑供血情
脑动脉供血不足PPT课件
![脑动脉供血不足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619f165e53a580216fcfeec.png)
常见治疗方法
❖ 1、首先去除危险因素,如治疗高血压、戒烟、禁止过度饮 酒,
❖ 2、抗血小板药物:首选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药物可以有效 地阻止血小板凝聚成块,对血液循环有好处,有利于脑部的 血液供应。
❖ 3、抗凝血药物:抗凝血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的作用相同, 都可以使血液畅通,增加脑部血液供应,降低脑缺血的发作。
❖ 4、提倡有氧运动,劳逸结合:如快走、慢跑、散步等, 每次30-40分钟,每周至少5天,或者打打太极拳、垂 钓、登山等。
❖ 5、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用脑:平时看看电视、报纸; 做些手工劳作或家务事;也可以参加一些文体活动, 如唱歌、跳舞、书法、打球等,调制性情,增强脑的 思维活动;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疲劳。
❖ 早期临床表现 ❖ 脑供血不足是指各种原因导致大脑出现慢性的广泛的供血不足,引发脑部缺血
缺氧而出现一系列脑部功能障碍临床表现的疾病。而脑供血不足临床表现为以 下几点:
❖ 1.运动神经功能失灵 ❖ 这一类先兆征象最常见。由于脑供血不足使掌管人体运动功能的神经失灵,常
见的表现如突然嘴歪,流口涎,说话困难,吐字不清,失语或语不达意,吞咽 困难,一侧肢体无力或活动不灵,持物跌落,走路不稳或突然跌跤,有的出现 肢体痉挛或跳动。 ❖ 2.感觉功能障碍 ❖ 由于脑供血不足而影响到脑部的分析区域,感觉器以及感觉神经纤维,常表现 为面麻、舌麻、唇麻以及一侧肢体发麻或异物感;有的人视物不清,甚至突然 一时性失明;不少人有突然眩晕感;有的肢体自发性疼痛;还有的突然出现耳 鸣、听力减退等。
❖ 2.睡眠好。睡觉前可听些轻音乐、洗个凉水 澡、喝袋冷酸奶,这些都有利于尽快入睡。 午睡对胖人很重要,应该坚持“天塌下来我 也要先午睡”的做法。
❖ 3.心平静。少想心事,减少思虑,以免心火 气盛,诱发心脑疾病。夏日心火旺盛,中医 养生专家建议肥胖者减少思虑,尤其是涉及 众多人际关系的烦心事,以免心火气盛,诱 发心脑血管疾病。胖人一天至少洗两次澡, 一来保证皮肤健康,二可带来好心情。
头晕眩晕的诊治ppt课件
![头晕眩晕的诊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8d87b33a8114431b90dd8fb.png)
(23.47%) (22.81%) (19.83%) (19.83%) (4.79%)
邱峰,戚晓昆.605例神经内科门诊头晕患者的病因分析.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2,11(3):180-182.
1. 头位变化诱发眩晕:Dix-Hallpike试验 2. 发作时间短: 数秒-20s,多在10s以内 3. 位置变化到眩晕及眼震有1-2s潜伏期 4. 可有眼震、恶心、呕吐 5. 眩晕的易疲劳,可自行缓解、可复发 6. 无听力障碍、耳鸣及不稳感; 7. 无视物成双、面部麻木、共济失调等
四、临床特点-梅尼埃病(Ménière)
1. 病因膜迷路积水,分隔内、外淋巴膜周期性破裂 内外淋巴混合。
2. 反复发作眩晕,每次数小时; 3. 发作时听力减退 逐渐耳聋 4. 耳鸣 5. 耳闷 6. 温度试验:半规管功能低下
四、临床特点-脑干或小脑梗塞或出血
1. 眩晕、复视、眼震、眼运动障碍 2. 构音障碍、吞咽障碍 3. 口周麻木、面部麻木、交叉感觉障碍 4. 头晕不稳感、共济失调、跌倒发作 5. 下肢(四肢)无力、肢体麻木 6. 听力下降、耳鸣 7. 神志模糊 8. 枕部头痛
持续(天):中枢梗塞,脱髓鞘
Dix-Hallpike征 BPPV
小脑三联查体
无
听力减退
无
有
耳鸣
无
有
有
近期上感,中
耳炎,耳内闷胀
无
前庭神经元炎
听神经瘤
美尼尔病
迷路炎
头晕诊断流程建议专家组,《中华内科杂志》, 2009,第5期
六、举例-1
女性 52岁,主因“发作性眩晕、恶心伴呕吐 3年,近半月来发作频繁”而就诊。
既往:3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发作性眩晕、恶 心,伴呕吐,发作时畏光、畏声,喜静。发 作不伴有头痛,眩晕与头位置变化关系不大 ,每次发作2-3小时,休息后可缓解。
头晕的健康宣教ppt课件
![头晕的健康宣教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2b773bf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5f.png)
④中药用药护理:中药汤剂宜温服,观察药后效果及反应。眩 晕伴呕吐者中药宜冷服,或姜汁滴舌后服用,采用少量频服。
⑤静脉输注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等中药制剂,应严格按照操 作程序,注意用药安全和用药后反应。输注甘露醇脱水剂时 应快速滴注保证疗效。
Thank you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头晕治疗原则
头晕可从病因着手并配合物理、饮食、中医中药综合治疗。 检查有无直立性低血压。了解患者有无高血压病史,有无低
血糖。嘱患者卧位,定时测量生命体征,静脉补液。必要时 给予药物治疗。 如有过度通气,让患者双手捂鼻呼吸或用袋子罩住呼吸;如 站立时有头晕,让患者躺下休息,之后缓慢站立,颈动脉过 敏者避免穿着限制颈部活动的衣物,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转头应缓慢,并应积极进行规范治 疗。
头晕的护理措施
1.发作时护理:
头晕发作时嘱患者卧床休息,闭目养神,改变体位时动作宜缓 慢。必要时加测血压,遵医嘱给予降压药物,氧气吸入。加强 巡视,发现眩晕伴有呕吐、头痛剧烈、肢体发麻、血压持续 上升时应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做好护理记录。
2.病情观察:
定时测量血压并做好记录,监测血压变化情况。密切观察眩 晕发作的时间、程度、性质、伴随症状、诱发因素以及脉象 等情况。观察有无肢麻、言语不利等中风症状。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感谢你的观看!
头晕的护理措施
5.饮食护理:
饮食以清淡,低盐低脂饮食,增加粗纤维素食物摄入,防止暴饮暴 食,忌肥甘厚味,戒烟酒。控制体重,控制总热量摄入。做好辩证 施膳。
6.用药护理:
①指导患者正确服用药物,强调长期药物治疗的重要性,用降压 药使血压降至正常水平后应继续服用维持量,以保持血压相对稳 定,对无症状者更应强调。
⑤静脉输注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等中药制剂,应严格按照操 作程序,注意用药安全和用药后反应。输注甘露醇脱水剂时 应快速滴注保证疗效。
Thank you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头晕治疗原则
头晕可从病因着手并配合物理、饮食、中医中药综合治疗。 检查有无直立性低血压。了解患者有无高血压病史,有无低
血糖。嘱患者卧位,定时测量生命体征,静脉补液。必要时 给予药物治疗。 如有过度通气,让患者双手捂鼻呼吸或用袋子罩住呼吸;如 站立时有头晕,让患者躺下休息,之后缓慢站立,颈动脉过 敏者避免穿着限制颈部活动的衣物,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转头应缓慢,并应积极进行规范治 疗。
头晕的护理措施
1.发作时护理:
头晕发作时嘱患者卧床休息,闭目养神,改变体位时动作宜缓 慢。必要时加测血压,遵医嘱给予降压药物,氧气吸入。加强 巡视,发现眩晕伴有呕吐、头痛剧烈、肢体发麻、血压持续 上升时应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做好护理记录。
2.病情观察:
定时测量血压并做好记录,监测血压变化情况。密切观察眩 晕发作的时间、程度、性质、伴随症状、诱发因素以及脉象 等情况。观察有无肢麻、言语不利等中风症状。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感谢你的观看!
头晕的护理措施
5.饮食护理:
饮食以清淡,低盐低脂饮食,增加粗纤维素食物摄入,防止暴饮暴 食,忌肥甘厚味,戒烟酒。控制体重,控制总热量摄入。做好辩证 施膳。
6.用药护理:
①指导患者正确服用药物,强调长期药物治疗的重要性,用降压 药使血压降至正常水平后应继续服用维持量,以保持血压相对稳 定,对无症状者更应强调。
慢性脑供血不足ppt课件
![慢性脑供血不足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04b19035901020207409cac.png)
慢性脑供血不 足
病例分享
201542006,钱刚,男,49岁,因间断头晕,头沉半年 入院,既往糖尿病,高血压病史5年,入院后头部CT未 见异常,脑彩超及颈动脉彩超检查显示:颈动脉内中膜 增厚,全脑血流量减低,其他检查基本正常。诊断慢性 脑动脉供血不足。 予以0.9%生理盐水250Ml,盐酸法舒地尔60mg日2次静 点,疗程14天,患者头晕,头沉症状明显减轻,复查脑 彩超显示脑血流量基本恢复正常。
病例分享
201540872,刘成兰,女性,75 岁,因长期的头晕,头沉,记 忆力减退入院。头部CT显示双 侧基底节,放射冠多发腔隙性 脑梗死。脑彩超检查显示颈内 动脉多发斑块,脑血流量减低。 诊断慢性脑动脉供血不足。入 院后0.9%生理盐水150Ml,盐 酸法舒地尔30Mg日3次静点, 疗程半个月,症状好转出院。
病例分享
• 201542180,陈鸣,男性,63岁,因头晕, 头胀半年入院。头部CT显示:腔隙性脑 梗死。脑动脉彩超显示:右侧大脑中动 脉M1段50%狭窄。入院后诊断慢性脑动 脉供血不足。予以0.9%生理盐水150Ml, 盐酸法舒地尔30Mg日3次静点,疗程半 个月,症状好转出院。出院后抗动脉硬 化治疗。
CCCI的症状
1.发病年龄多在45岁以上; 2.每年持续3个月以上的慢性头晕、头痛、头 沉的表现 3.有不同程度的眼底动脉硬化表现 4.无神经缺损定位体征的出现 5.无头颅CT/MRI异常的发现 6.TCD可显示脑动脉狭窄或闭塞
CCCI的发病机制
血管因素:如脑动脉硬化、动脉炎、
动脉狭窄 •血流动力学因素:如体循环低血压 •血液成分变化:如血液粘稠度增加 (高血脂、高血糖等) ,血容量减低
病例分享
201538693,初秀珍,女性,68 岁,间断头晕2年入院。既往有 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并行2年 前行冠脉支架置入治疗。头部 CT显示:脑皮质萎缩,腔隙性 脑梗死,脑彩超显示颈动脉多 发斑块,脑血流量轻度减低。 诊断慢性脑动脉供血不足,予 以0.9%生理盐水150Ml,盐酸 法舒地尔30Mg日3次静点,疗 程半个月,症状好转出院。
病例分享
201542006,钱刚,男,49岁,因间断头晕,头沉半年 入院,既往糖尿病,高血压病史5年,入院后头部CT未 见异常,脑彩超及颈动脉彩超检查显示:颈动脉内中膜 增厚,全脑血流量减低,其他检查基本正常。诊断慢性 脑动脉供血不足。 予以0.9%生理盐水250Ml,盐酸法舒地尔60mg日2次静 点,疗程14天,患者头晕,头沉症状明显减轻,复查脑 彩超显示脑血流量基本恢复正常。
病例分享
201540872,刘成兰,女性,75 岁,因长期的头晕,头沉,记 忆力减退入院。头部CT显示双 侧基底节,放射冠多发腔隙性 脑梗死。脑彩超检查显示颈内 动脉多发斑块,脑血流量减低。 诊断慢性脑动脉供血不足。入 院后0.9%生理盐水150Ml,盐 酸法舒地尔30Mg日3次静点, 疗程半个月,症状好转出院。
病例分享
• 201542180,陈鸣,男性,63岁,因头晕, 头胀半年入院。头部CT显示:腔隙性脑 梗死。脑动脉彩超显示:右侧大脑中动 脉M1段50%狭窄。入院后诊断慢性脑动 脉供血不足。予以0.9%生理盐水150Ml, 盐酸法舒地尔30Mg日3次静点,疗程半 个月,症状好转出院。出院后抗动脉硬 化治疗。
CCCI的症状
1.发病年龄多在45岁以上; 2.每年持续3个月以上的慢性头晕、头痛、头 沉的表现 3.有不同程度的眼底动脉硬化表现 4.无神经缺损定位体征的出现 5.无头颅CT/MRI异常的发现 6.TCD可显示脑动脉狭窄或闭塞
CCCI的发病机制
血管因素:如脑动脉硬化、动脉炎、
动脉狭窄 •血流动力学因素:如体循环低血压 •血液成分变化:如血液粘稠度增加 (高血脂、高血糖等) ,血容量减低
病例分享
201538693,初秀珍,女性,68 岁,间断头晕2年入院。既往有 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并行2年 前行冠脉支架置入治疗。头部 CT显示:脑皮质萎缩,腔隙性 脑梗死,脑彩超显示颈动脉多 发斑块,脑血流量轻度减低。 诊断慢性脑动脉供血不足,予 以0.9%生理盐水150Ml,盐酸 法舒地尔30Mg日3次静点,疗 程半个月,症状好转出院。
眩晕与脑供血不足
![眩晕与脑供血不足](https://img.taocdn.com/s3/m/a32d13f3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7c.png)
后循环缺血的主要病因和发病机制是:
塞是后循环缺血的最常见发病机制,约占40%,栓子主要来源于心脏、主动脉弓、椎动脉起始段和基底动脉。最常见栓塞部位是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远端。
2. 后循环缺血的危险因素 后循环缺血的危险因素与前循环缺血相似,主要是不可调节的因素和可调节的因素。不可调节的因素:年龄、性别、种族、遗传背景、家族史、个人史等。可调节的因素:生活方式(饮食、吸烟、活动缺乏等)、肥胖及多种血管性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卒中/TIA病史、颈动脉病、周围血管病、高凝状态、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口服避孕药等。
小脑梗死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 迷路卒中 下部和上部脑干梗死
可致眩晕的后循环血栓形成的几种情况:
眩晕伴有眼震 躯干性共济失调(小脑蚓部) 四肢性共济失调(小脑半球) 小脑语言(吟诗样) 肌张力低下(钟摆样腱反射)
小脑梗死
是后循环缺血的临床表现 脑干结构的致密和血管支配与神经结构的非一一对应特点,决定了绝大多数的PCI呈现为多种重叠的临床表现,极少只表现为单一的症状或体征。
颈椎的有关影像学检查不是诊断PCI的首选或重要检查,主要用于鉴别诊断。
心电图、心动超声和心律检测是发现心脏或主动脉栓塞来源的重要检查,特别是对于不明原因、非高血压性PCI者重要。
的急性治疗
目前仍缺乏专门针对PCI的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结果,因此对PCI的急性治疗应基本等同于前循环缺血性卒中的治疗。
对后循环缺血的认识历史
上世纪50年代,发现前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有颅外段颈动脉的严重狭窄或闭塞,推测是由于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血管分布区组织仅靠侧支循环供血,处于相对缺血状态,称为“颈动脉供血不足”。
将此概念引伸到后循环,产生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概念。可见,经典的VBI概念有两个含义:临床上是指后循环的TIA;病因上是指大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导致的血流动力学性低灌注。
塞是后循环缺血的最常见发病机制,约占40%,栓子主要来源于心脏、主动脉弓、椎动脉起始段和基底动脉。最常见栓塞部位是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远端。
2. 后循环缺血的危险因素 后循环缺血的危险因素与前循环缺血相似,主要是不可调节的因素和可调节的因素。不可调节的因素:年龄、性别、种族、遗传背景、家族史、个人史等。可调节的因素:生活方式(饮食、吸烟、活动缺乏等)、肥胖及多种血管性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卒中/TIA病史、颈动脉病、周围血管病、高凝状态、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口服避孕药等。
小脑梗死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 迷路卒中 下部和上部脑干梗死
可致眩晕的后循环血栓形成的几种情况:
眩晕伴有眼震 躯干性共济失调(小脑蚓部) 四肢性共济失调(小脑半球) 小脑语言(吟诗样) 肌张力低下(钟摆样腱反射)
小脑梗死
是后循环缺血的临床表现 脑干结构的致密和血管支配与神经结构的非一一对应特点,决定了绝大多数的PCI呈现为多种重叠的临床表现,极少只表现为单一的症状或体征。
颈椎的有关影像学检查不是诊断PCI的首选或重要检查,主要用于鉴别诊断。
心电图、心动超声和心律检测是发现心脏或主动脉栓塞来源的重要检查,特别是对于不明原因、非高血压性PCI者重要。
的急性治疗
目前仍缺乏专门针对PCI的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结果,因此对PCI的急性治疗应基本等同于前循环缺血性卒中的治疗。
对后循环缺血的认识历史
上世纪50年代,发现前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有颅外段颈动脉的严重狭窄或闭塞,推测是由于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血管分布区组织仅靠侧支循环供血,处于相对缺血状态,称为“颈动脉供血不足”。
将此概念引伸到后循环,产生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概念。可见,经典的VBI概念有两个含义:临床上是指后循环的TIA;病因上是指大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导致的血流动力学性低灌注。
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讲课PPT课件
![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讲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31a849f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93.png)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01. 单 击 汇 报 人 员
02. 椎 基 底 动 脉 供 血 不 足 的 概 述
03.
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特 点
04.
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治 疗方法
05.
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预 防和护理
06.
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日 常保健
定义和症状
单击此处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由于椎基底动脉系统的 血流不畅或受阻,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引起一系列症状。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血管弹性下降,易导致血压波动
骨质酥松,易发生骨折
心肺功能减退,易出现缺氧状况
脑组织萎缩,易出现认知障碍
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特殊表现
眩晕: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旋转性眩晕,持续时间较长。 平衡障碍:由于眩晕导致老年人的平衡感变差,容易跌倒。 听力下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可能导致老年人听力下降,表现为耳鸣和听力减退。 视力障碍:老年人可能会出现视力模糊、视野缺损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失明。
单击此处
VBI的主要症状包括眩晕、头痛、恶心、呕吐、耳鸣、视力模糊等,这些症状可 能会突然出现并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
单击此处
除了上述主要症状外,VBI还可能导致一些其他症状,如复视、共济失调、吞咽 困难、构音障碍等。
单击此处
VBI的症状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因个体差异而异,因此需要及时就医诊断和治疗。
病因和病理生理
患者康复历程
患病经历:主要症状、就诊 过程等
患者基本信息:姓名、年龄、 性别、病情等
治疗过程:治疗方案、手术 情况、用药情况等
康复情况:康复时间、康复 效果、后续治疗建议等
目录
CONTENTS
01. 单 击 汇 报 人 员
02. 椎 基 底 动 脉 供 血 不 足 的 概 述
03.
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特 点
04.
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治 疗方法
05.
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预 防和护理
06.
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日 常保健
定义和症状
单击此处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由于椎基底动脉系统的 血流不畅或受阻,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引起一系列症状。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血管弹性下降,易导致血压波动
骨质酥松,易发生骨折
心肺功能减退,易出现缺氧状况
脑组织萎缩,易出现认知障碍
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特殊表现
眩晕: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旋转性眩晕,持续时间较长。 平衡障碍:由于眩晕导致老年人的平衡感变差,容易跌倒。 听力下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可能导致老年人听力下降,表现为耳鸣和听力减退。 视力障碍:老年人可能会出现视力模糊、视野缺损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失明。
单击此处
VBI的主要症状包括眩晕、头痛、恶心、呕吐、耳鸣、视力模糊等,这些症状可 能会突然出现并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
单击此处
除了上述主要症状外,VBI还可能导致一些其他症状,如复视、共济失调、吞咽 困难、构音障碍等。
单击此处
VBI的症状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因个体差异而异,因此需要及时就医诊断和治疗。
病因和病理生理
患者康复历程
患病经历:主要症状、就诊 过程等
患者基本信息:姓名、年龄、 性别、病情等
治疗过程:治疗方案、手术 情况、用药情况等
康复情况:康复时间、康复 效果、后续治疗建议等
眩晕PPT课件
![眩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4dc4d26561252d380eb6e87.png)
• 炎性病变:迷路炎、咽鼓管炎、梅尼埃氏病、流性
行眩晕。
• 药物和化学剂中毒:氨基糖甙类、奎宁、苯妥英钠、
砷类、苯类、 一氧化碳中毒等。
• 血管病变:内听动脉栓塞、脑干卒中。
• 占位:听神经瘤、胆质瘤、及桥小脑角区其他占位
性病变。
•
外伤:内耳震荡、岩椎骨折等。
10
2、前庭中枢性眩晕
• 炎性病变:多发性硬化、脑炎等。 • 血管性病变:颞叶、小脑、脑干等部位的卒中,
阳性发现少
波III、V分化不良或消 失波III—V潜伏期延长
较多
14
病因诊断
• 根据临床分类,症状和体征结合以下实验室检查,可进
一步明确病因。
• 1、血液检查:有助于明确炎性病变,除外贫血和代谢
性疾病。
• 2、腰穿和脑脊液检查:有助于明确颅内炎症、肿瘤、
出血性疾病和多发性硬化等。
• 3、脑电图:有助于颞叶癫痫的诊断。
• 4、X片:头颅片、颈椎片、内听道片和乳突片有助于对
内耳的炎症、肿瘤、高颅压综合征脑外伤以及枕骨大孔 畸形的诊断。
• 5、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可协助诊断椎-基底
动脉供血不足。
• 6、CT或MRI:对颅脑肿瘤、炎性病变、血管性疾病以
及变性疾病均有较大的诊断价值。
15
眩晕诊断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9
临床特点 • 眩晕具有周围性、位置性和眼震易疲劳。 • 位置性眼震诱发试验出现“眼震疲劳现
象”可能是唯一的体征。
20
前庭神经元炎
• 1.发病年龄为20~60岁。 • 2.首次发作常在上呼吸道或胃肠道感染后
数日。
• 3.起病突然常在睡醒后发作。 • 4.眩晕症状严重。 • 5.查体可见持续性自发性快速眼球震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流速度减慢提示脑供血不足为什么不对
• 血流速度减慢=脑供血不足? • 至少模糊了三个概念:
- 动脉内血流速度 - 动脉内血流量 - 脑血流量
血流速度不等同于通过血管的血流量
血流速度
≠
通过血管的血流量
血流速度=单位时间内红细胞流动的距离(cm/s) 通过血管的血流量=单位时间内红细胞流动的体积(ml/s)
• 脑血流量下降可以通过以下检查得知:
- CT灌注,MRI灌注,SPECT,PET
- 动脉内的血流量下降,未必说明该动脉供应区域 一定脑血流量下降
右大脑中动脉(RICA)闭塞
面积不变,速度
流过RMCA的血流量
TCD
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较好的前交通动脉左向右侧枝循环以 及部分后交通动脉有少量供血
X
X
后循环TIA
后循环脑梗死
诊断脑缺血/脑供血不足证据的剖析
1 观念的落后与概念的混乱 2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被误用和滥用 3 臆断某些异常检查结果与头晕/眩晕之间的关系 4 重辅助检查而轻问诊
头晕或眩晕辅助检查
椎基底动脉 供血不足 TCD
神经科门诊 内科门诊
TCD被滥用和误用
• 在神经科被误用和滥用的检查方法之最就是经颅 多普勒超声(TCD)
后循环缺血(PCI)认识的历史
2000年 • Caplan建议统称后循环缺血
1990年 • 美国卒中分类中已将VBI等同于后循环TIA • 国际疾病分类中也不再使用VBI
70年代 • 明确颈动脉系统缺血只有TIA和梗死两种形式
1915909年1
• 颈动脉供血不足(carotid insufficiency) • 脑供血不足(cerebrovascular insufficiency)
颈椎骨质 增生
被臆断的三个 主要检查结果
腔隙性梗 死灶
脑动脉狭窄
头晕或眩晕辅助检查
椎基底动脉 供血不足 TCD
神经科门诊 内科门诊
颈椎片
头晕或眩晕辅助检查
椎基底动脉 供血不足 TCD
神经科门诊 内科门诊
颈椎片
头CT /MRI
第一:颈椎骨质增生
• 从外地转来,到门诊就诊的头晕/眩晕病人中,有 相当一部分拍过颈椎-X片,尤其是老年人
• 在血管管径不变的情况下,血流速度与血流量成正比 - 血流速度快——血流量大 - 血流速度慢——血流量小
• 未知血管截面积的情况下,血流速度不能反应血流量
面积 速度
面积 速度
支架
支架前
支架后
难道流过该动脉的血流量反而减少?
通过血管的血流量不等同于脑血流量
通过血管的血流量
≠
脑血流量
• 一条动脉内的血流量不能代表供应该区域的 脑血流量
• 而目前在神经科就诊的大量头晕/眩晕患者被随意 诊断为缺血所致,而这些被误诊的患者多数是焦 虑/抑郁所致或伴随明显的焦虑抑郁
诊断脑缺血/脑供血不足证据的剖析
1 观念的落后与概念的混乱 2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被误用和滥用 3 臆断某些异常检查结果与头晕/眩晕之间的关系 4 重辅助检查而轻问诊
头晕/眩晕与“脑缺血或 脑供血不足”
------神经科医生的某些诊断误区Biblioteka 头晕/眩晕与病因之间复杂的关系
头晕/眩晕
脑缺脑缺血血//供供血血不不足 足
?
外周前庭性 /其他
焦虑/抑郁
引言
• 头晕/眩晕的主要病因包括前庭周围性、精神性和 中枢性
• 中枢性在病因中所占的比例不足10%,作为中枢 性头晕/眩晕中一部分的后循环缺血在全部头晕/眩 晕病人所占的比例就更少
•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
我国仍将之定义为既非缺血又非正常的状态 (1998的脑血管疾病分类和2004年脑血管疾病防治指南附录)
后循环缺血(PCI)只包括
后循环TIA 后循环脑梗死
号召不再使用: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VBI)
2006年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中华内科杂志
VBI与PCI的不同之处
脑血流量完全正常!
血流量正常
血流容积正常
达峰时间延长
≠ ≠ 血流速度
通过血管的血流量
脑血流量
常规检查中
≠ 血流速度
脑血流量
诊断脑缺血/脑供血不足证据的剖析
1 观念的落后与概念的混乱 2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被误用和滥用 3 臆断某些异常检查结果与头晕/眩晕之间的关系 4 重辅助检查而轻问诊
被臆断的三个主要检查结果
检索1994年1月---2009年1月 (15年期间,CHKD)
TCD诊断或研究VBI的文章
430篇
这真的是我们中国的悲哀
我国TCD应用情况
• 八十年代末TCD开始在我国临床应用 • 临床医生常常看到的还是这样的TCD报告:
- 血流速度增快提示脑动脉痉挛 - 血流速度减慢提示脑供血不足
:TCD到底能不能诊断脑供血不足?
• 颈椎-X片报告上常出现的诊断有:
–颈椎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骨质增生等
• 这些病人自己都会问:“大夫,我脑供血不足是不 是颈椎病引起的?”
颈椎检查对诊断VBI有价值吗?
• 研究组:32例临床诊断继发于颈椎骨质增 生的VBI
• 对照组:32例同年龄同性别无症状患者 • 平均年龄:77岁 • 结果:
• 而TCD在中国所犯最严重的错误也是根据血流速 度的改变作出“脑供血不足”的诊断
• 门诊就诊的头晕/眩晕病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做 过TCD的
TCD被滥用和误用
• 病人常常已经被头晕/眩晕折磨很久了,就诊时坐 下的第一句话是“大夫我头晕”,第二句话是 “我有脑供血不足”。然后就会从包里拿出TCD 诊断报告,上面往往赫然写着“椎基底动脉供血 不足”,有了这样的诊断报告不容病人不相信自 己有供血不足
大大脑夫夫供,,血我我不头有足晕
TCD被滥用和误用
Q:TCD能诊断 脑供血不足吗? A:不能
但麻烦的是: • 有很多神经科医生 不知道TCD不能诊断 脑供血不足,看到这 样报告就认为TCD能 够诊断脑供血不足
更严重的是 • 写脑供血不足 TCD报告的操作者 不懂TCD是不能诊 断脑供血不足的, 如果知道的话这个 技术员就不会这样 下诊断了
–椎间隙狭窄和骨质增生的程度无差别
• 结论:
• 没有理由将颈椎-X片检查作为常规检查
KR Adams. Age & Ageing, 1986; 15, 57-59
转颈试验中,颅外椎动脉(ECVA)机 械性受压
• 1,108病人,血管病危险因素(HT、DM、 心脏病等)
– 136人有不明原因后循环症状:头晕、眩晕、 意识丧失、跌倒、视物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