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内科诊疗常规
心内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一、高血压诊疗常规1、定义:原发性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通常简称为高血压。
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重要脏器例如心、脑、肾的结构与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迄今是心脑血管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我国采用国际上统一的血压分类和标准,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且可除外继发性高血压。
2、高血压分级诊断: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1级高血压(轻度)140-159 90-99亚组:临界高血压140-149 90-942级高血压(中度)160-179 100-1093级高血压(重度)≥180 ≥110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40 <90临界收缩期高血压140~149 <903、高血压危险度的分层诊断:低危组:高血压1级,不伴有下列危险因素(见注),治疗以改善生活方式为主,如6个月后无效,再给药物治疗。
中危组:高血压1级伴1-2个危险因素或高血压2级不伴或伴有不超过2个危险因素者。
治疗除改善生活方式外,给予药物治疗。
高危组:高血压1-2级伴至少3个危险因素者,必须药物治疗,或高血压3级病人,但无其他危险因素。
极高危组:高血压3级或高血压1-2级伴靶器官损害及相关的临床疾病者(包括糖尿病),必须尽快给予强化治疗。
注: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水平(1~3级),男性,女性(大于55),吸烟,高脂血症,糖尿病,糖耐量异常,心血管病家族史,肥胖,纤维蛋白原升高,靶器官损害伴随的临床情况。
4、症状、体征:大多数起病缓慢,一般缺乏临床表现。
常见症状有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心悸等,呈轻度持续性;在紧张或劳累后加重,不一定与血压水平有关,多数可自行缓解。
也可以出现视力模糊、鼻出血等较重症状。
约五分之一患者无症状,仅在测量血压时或发生心、脑、肾等并发症时才发现。
体检时听诊可有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收缩期杂音或收缩早期喀喇音,少数患者在颈部或腹部可听到血管杂音。
内科诊疗常规1
内科诊疗常规第一部分呼吸系统疾病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一、概述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
常见病原体为病毒,少数是细菌。
临床常见有普通感冒、细菌性咽-扁桃体炎。
二、典型病史1.普通感冒(俗称伤风):以鼻烟部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
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
也可出现流泪,咽痛。
全身症状轻,低热、轻微头痛等。
2.细菌性咽-扁桃体炎:起病急,明显咽痛、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度以上。
三、典型体征1.普通感冒: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
2.细菌性咽-扁桃体炎: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点状渗出物,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肺部无异常体征。
四、常规检查1.血常规2.病毒抗体检查3.鼻咽部分泌物、渗出物病原菌检查:包括细菌培养、病毒分离4.胸部X线检查:除外肺部炎症性疾病五、诊断依据结合病史、鼻咽部的症状体征,血常规检查和胸部X线检查可做出临床诊断。
进行细菌培养和病毒分离,或病毒血清学检查可确定病因诊断。
六、鉴别诊断1.流行性感冒:明显流行性,鼻咽分泌物可查到流感病毒。
2.过敏性鼻炎:发病有明显的诱因,鼻腔黏膜苍白,鼻分泌物中嗜酸粒细胞增多。
3.急性传染病前驱症状:这些疾病有一定的流行季节和流行区密切观察,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以区别。
七、治疗方案1.一般治疗:休息、保暖、多饮水、足够热量。
2.对症治疗:解热镇痛及减少鼻咽充血和分泌物。
3.抗菌药物治疗:经验用药常选青霉素、第一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或喹诺酮类。
细菌培养有结果根据药敏选择。
4.抗病毒药物治疗:利巴韦林、金刚烷胺和中成药成分可选用。
八、监测指标1.体温变化2.血常规变化第二节肺炎一、概述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
细菌性肺炎是最常见的肺炎。
下面根据病原微生物不同分类说明。
1.肺炎链球菌肺炎2.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3.革兰氏阴性菌肺炎4.支原体肺炎5.军团菌肺炎6.病毒性肺炎二、典型病史1.肺炎链球菌肺炎:起病急骤、寒战、高热、体温急骤升至39~40℃,稽留热。
肾内科病房常用诊疗常规及医师须知知识分享
肾内科病房常用诊疗常规及医师须知知识分享一、肾内科病房常用诊疗常规1. 临床表现观察与评估在肾内科病房,医师需要仔细观察和评估患者的临床表现,包括血压、体温、心率、呼吸频率、尿量等生命体征的监测,以及患者的症状变化和疾病进展情况。
2. 实验室检查肾内科病房常用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指标(如血尿素氮、肌酐、尿酸等)、电解质(如钠、钾、钙、磷等)、血脂、血糖、凝血功能等。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师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指导后续的治疗方案。
3. 影像学检查肾内科病房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检查、CT扫描、MRI等。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师观察肾脏的形态结构、大小、位置等,以及检测肾脏内部的肿块、结石、囊肿等病变,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4. 肾活检肾活检是肾内科病房常用的诊断手段之一,通过取得肾脏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可以明确肾脏病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指导后续的治疗方案制定。
5. 药物治疗肾内科病房常用的药物治疗包括利尿剂、抗高血压药物、免疫抑制剂、抗凝剂等。
医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并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的疗效。
6. 肾替代治疗对于肾功能衰竭的患者,肾内科病房常用的治疗手段包括透析和肾移植。
透析可以通过人工方式代替肾脏进行滤清和排泄功能,肾移植则是将捐赠者的肾脏移植到患者体内,恢复其正常的肾功能。
二、医师须知1. 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病情医师在肾内科病房工作时,首先需要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病情,包括既往疾病、家族史、用药情况等。
这有助于医师制定个性化的诊疗方案,并预测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2. 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医师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尿量等。
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可以避免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3. 合理选择诊断和治疗手段医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诊断和治疗手段。
在进行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肾活检等时,需要权衡利弊,避免不必要的检查和操作,减少对患者的伤害。
医院门诊各科诊疗工作常规
医院门诊各科诊疗工作常规一、内科门诊工作常规(一)内科门诊护理工作1、按门诊一般护理常规施行。
2、护士接到病案或诊疗手册后按顺序向患者扼要了解病情,进行分诊。
分诊时应有所侧重,对一时不能确定科别者,由护士按病情分诊,接诊医师不得拒绝。
3、为缩短患者诊治时间,护士可根据病情填写有关检验申请单,如:①发热患者,应测体温并填写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申请单。
②腹泻患者,填写大便常规检验申请单。
③血尿、尿频、尿急、水肿患者,填写尿常规检验申请单。
④体格检查者,可于检查前开血、尿常规检验申请单。
⑤其他,各医院酌情自定。
4、在门诊进行的特殊检查,护士应按医嘱向患者交代清楚有关的注意事项。
5、配合好定期的专科门诊。
需专科门诊会诊或邀主任会诊者,应予预约。
(二)内科门诊诊疗工作1、按门诊一般诊疗常规施行。
2、专科的内科门诊,医师除侧重诊治本科疾病外,亦应兼顾他科疾病,如无必要,毋须科内转诊(如有疑问可互相咨询),以免延长诊治时间。
3、内科各专科门诊急诊处理注意点(1)消化系统疾病:①慢性腹部疼痛者,应重点询问疼痛的确切部位及特点,注意腹部有无压痛及肿块,并酌情进行X线、内镜、B超、CT及大便隐血试验、AFP等检查,以明确有无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慢性胆囊炎、原发性肝癌、胰腺癌及结肠癌等。
②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一般可在门诊治疗。
症状严重者给予休息或住院。
合并上消化道大量或多次出血或幽门梗阻者应住院治疗。
如有休克或休克先兆应先在急诊室应急治疗,待血压平稳后送入病区。
疑为胃癌门诊难以确诊者应住院检查。
确诊胃癌可以手术者应转外科。
③起病急,有腹痛、呕吐、腹泻者,应根据病史、体征及大便常规检验,以鉴别是否急性胃肠炎、急性菌痢、食物中毒,必要时进行碱性蛋白陈培养以除外霍乱。
重症者应住院治疗,但不能排除菌痢及霍乱者不宜收住内科•,可留观察室诊治或邀请传染病科会诊。
④原因不明的腹痛,如一般情况良好,症状较轻,经检查又无阳性发现,白细胞及分类正常,可予对症处理门诊随访。
内科诊疗服务指南最新版
内科诊疗服务指南最新版前言本指南旨在为内科医师提供规范化的诊疗服务流程和标准,确保医疗质量,提高诊疗效率。
本指南涵盖了内科常见病的诊疗流程、检查项目、用药原则等内容,供临床医师参考。
一、就诊流程1.1 病史采集全面采集患者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和家族史等相关信息。
1.2 体格检查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全面或针对性的体格检查。
1.3 辅助检查根据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合理安排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1.4 诊断分析综合分析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确定病因和疾病诊断。
1.5 治疗方案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等。
1.6 随访管理对患者实施出院后的随访和管理,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二、常见内科疾病诊疗要点(以下列举部分疾病,可根据需要进一步扩展)2.1 高血压2.2 糖尿病2.3 冠心病2.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5 消化性溃疡2.6 肝硬化2.7 肾功能不全2.8 贫血2.9 甲状腺疾病三、用药原则3.1 根据患者病情、年龄、合并症等因素选择适当的药物和剂量。
3.2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避免不当合并用药。
3.3 对老年患者、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用药应格外谨慎。
3.4 对患者用药进行教育,提高依从性。
3.5 注意不良反应的监测和处理。
四、其他注意事项4.1 加强医患沟通,促进患者对疾病和治疗的理解和配合。
4.2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必要时进行心理干预。
4.3 注重预防保健,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
4.4 密切关注学术前沿,不断更新诊疗理念和方法。
以上为内科诊疗服务指南的主要内容,相关细节可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和补充。
医学资料-内科诊疗常规
医学资料-内科诊疗常规-----内科诊疗是指对内科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过程。
内科诊疗常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病史采集医生在进行内科诊疗时,首先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
病史采集包括患者的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史,医生能够更好地进行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2. 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是内科诊疗的重要环节之一。
医生会通过观察患者的外貌、面色、体型、肤色等方面的表现,以及对患者进行听诊、叩诊、触诊等操作,来获取患者的体征信息。
通过体格检查,医生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疾病类型和严重程度。
3.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在内科诊疗中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体格检查结果,选择合适的实验室检查项目进行检测。
常见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检查、尿液检查、生化指标检查等。
通过实验室检查,医生可以获取更为详细和准确的患者生理和病理信息。
4.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内科诊疗中常用的一种辅助诊断手段。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和需要,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如X线、超声、CT、MRI等。
影像学检查可以提供患者体内结构和病变情况的重要信息,对内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5. 诊断和治疗诊断是内科诊疗的核心环节之一。
通过分析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医生可以对患者的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
在诊断的基础上,医生会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物理治疗等。
治疗的目的是为了缓解患者的症状、控制疾病进展,并促进患者的康复。
6. 随访和复查在诊断和治疗之后,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定期的随访和复查。
通过随访和复查,医生可以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并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调整治疗方案。
随访和复查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的问题,有效控制疾病的进展。
内科诊疗常规是内科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基本步骤。
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环节的有机结合,医生可以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病情,并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诊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内科诊疗常规
内科诊疗常规
内科诊疗是指医生对内部器官疾病进行预防、诊断和治疗的一
系列过程。
内科医生在诊疗患者时,需要了解患者的病史、生活惯
和家族病史等信息,还需要进行全面的查体和实验室检查。
病史采集
在进行内科诊疗时,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主要症状、起病时间、病情变化、以往治疗情况等。
同时,医生还需要了解患
者的家族史、生活惯以及就诊前所服用的药物等信息。
查体
内科医生在进行查体时,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
量体温、测血压、观察皮肤、听诊心肺等。
此外,医生还会通过观
察病人的眼底、口腔、腹部等部位来判断患者的病情。
实验室检查
在进行内科诊疗时,医生还需要进行一系列实验室检查,以帮
助诊断和治疗疾病。
常见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血化学检查、
肝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心电图等。
诊断
在收集病史、进行查体和实验室检查后,医生会对患者进行综
合分析,确定诊断。
诊断后,医生需要给出治疗方案并进行治疗。
治疗
内科治疗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药物
治疗是内科治疗的主要方法,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抗过敏药物等。
内科诊疗常规是医生进行内科诊疗的基础,只有全面、准确地
掌握内科诊疗常规,才能提高诊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最新神经内科诊疗常规(精品课件)
神经内科门诊诊疗常规初诊各项目要填写:年龄,性别,科室,日期,联系方式,过敏史1、详细询问病情、疾病史、家族史,并详细记录。
2、体检:内科系统必要体检,神经系统体检,并详细记录,要求条理清楚,重点突出。
对于病情复杂难以诊断患者及时请教上级医生(主治医生以上医生必须给予指导),并做相应的辅助检查。
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要交代病情,需要留诊观察时应与急诊室医生或住院部医生联系。
如初步判断为急性脑卒中患者,立即进入绿色通道。
3、诊断:能明确诊断的要写明;待诊的患者应有初步印象,进一步辅助检查,并向患者交代病情。
4、处方:针对性要强,用药要简单;检查要遵循从便宜到贵,从无创到有创。
复诊填写就诊日期1、询问病情变化,服药后有无不良反应,并做记录。
2、将有关辅助检查报告单粘在病历上,并记载在病历中。
3、 体检:相应的内科系统必要体检,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变化。
并详细记录。
对于病情复杂仍难以诊断患者应安排会诊以明确诊断或收治入院。
4、 诊断:三次就诊应给与明确诊断。
5、 处方:根据病情变化及服药后反应调整用药。
急性脑血管病诊疗常规急性脑卒中诊疗流程: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 A) 一、诊断(一)诊断标准1、TI A 的诊断标准 (1)起病突然,持续时间短,通常5-20 分钟或更长,急性脑梗死 急性脑出血 <4.5H急性脑卒中初步筛查TIA 内科保守治疗和脑血管筛查 头部CT蛛网膜下腔出血 内科保守治疗,有颅内高压时外科手术,适时DSA 检查后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 符合急诊介入不符合急诊介入 NIHSS<10,R ACE<5 行静脉溶栓 NIHSS>10,RACE>5,或进展性梗死,行动脉溶栓4.5-8H (后循环可延长至12小时)之内则急查DWI 后行动脉溶栓+取栓基底节区中等量以上出血(壳核出血>30ml;丘脑出血>15ml )、小脑出血>10ml 或合并脑积水、脑室铸型、合并血管畸形、动脉瘤可行外科手术,余均可内科保守治疗可反复发作,但症状24 小时内恢复;(2)头部影像学检查无责任病灶;(3)症状恢复后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内科诊疗常规
内科诊疗常规呼吸系统疾病第一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史采集】1(诱因:受凉、劳累。
2(症状:(1) 全身症状:畏寒、发热、头痛、疲乏等。
(2) 局部症状:鼻卡他症状,,喷嚏、流涕(初为浆液性,后为混浊脓性)和鼻塞,咽、喉卡他症状——咽干、咽痒、灼热感和声音嘶哑,干咳或胸骨后疼痛等。
【物理检查】1(全身检查: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体位、皮疹以及全身系统检查。
2(专科检查:(1) 鼻、咽腔粘膜。
(2) 扁桃体。
(3) 喉部。
(4) 颌下淋巴结。
【辅助检查】1(血象:白细胞计数及分类。
2(病毒分离和病毒抗体检测。
3(细菌培养。
【诊断要点】1(病史:起病多较急,但是预后良好,一般于5,7日痊愈;2(症状和体征:仅表现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和鼻、咽腔充血水肿及分泌物;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可见黄色点状脓性分泌物;喉部水肿以及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等体征。
3(实验室检查:周围血在病毒感染时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值升高;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比值升高,并有核左移。
病毒分离及病毒抗体检测、细菌培养阳性可作出病因诊断。
【鉴别诊断】1(流行性感冒。
2(过敏性鼻炎。
3(早期具有上呼吸道感染相似症状的急性传染病如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脑炎、伤寒、斑疹伤寒等。
4(奋森咽峡炎。
【治疗原则】1(一般治疗:多饮水,摄入富含维生素饮食,适当休息。
2(抗感染治疗:可用吗啉双呱0.1,0.2g,tid口服,金刚烷胺0.1g,bid口服,三氮唑核苷10,15mg/kg/d分2次,肌注或用10,葡萄糖溶液稀释成1mg/ml,缓慢滴注,以及板兰根冲剂、抗病毒口服液、双黄连针剂等清热解毒剂抗病毒,但治疗效果不肯定。
细菌感染可用青霉素,麦迪霉素或磺胺类药物。
3(对症治疗:头痛、发热可口服阿司匹林,消炎痛,去痛片等。
咽痛可用六神丸,喉症消炎丸,溶菌酶片等。
第二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采集】1(症状: 咳嗽、咳痰、气短、喘息。
内科诊疗常规
第一篇呼吸系统疾病第一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且又不完全可逆为特征的疾病。
这种气流受限常呈进行性加重,并伴有对有害尘粒或气体呈非正常的炎症反应(WHO,2000年)。
已知病因或具有特异病理表现,并有气流阻塞的一些疾病,如肺囊性纤维化、闭塞性细气管炎等不属COPD。
引起COPD的病因有:吸烟、接触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空气污染、感染、蛋白酶-康蛋白酶失衡、营养、气候以及自身因素等。
临床表现1、病史多有长期吸烟史或长期接触粉尘、烟雾、有害气体等。
常有反复呼吸道感染史,多于冬季发病。
症状持续存在,缓慢进展,间有急性加重。
2、症状起病缓慢,病程较长。
主要症状:(1)、慢性咳嗽:随病程发展可终身不愈,常晨间咳嗽明显,夜间有阵咳或排痰。
(2)、咳痰:一般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性泡沫痰,偶可带血丝,清晨排痰较多。
急性发作期痰量增多,可有脓性痰。
(3)、气短或呼吸困难:早期在劳力时出现,后逐渐加重,以致在日常生活甚至休息时也感到气短,是COPD的标志性症状。
(4)、喘息和胸闷:部分患者特别是重度患者或急性加重时出现的喘息。
(5)、其他:晚期患者有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等。
3、体征早期体征可无异常,随疾病发展出现以下体征:(1)、视诊:胸廓前后径增大,肋间隙增宽,剑突下胸骨下角增宽,称为桶状胸,部分患者呼吸变浅,频率增快,严重者可有缩唇呼吸等。
(2)、触诊:双侧语颤减弱。
(3)、叩诊:肺部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肺下界和肝浊音界下降。
(4)、听诊:双肺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部分患者可闻及湿性啰音和或干性啰音辅助检查1、X线征象有慢性支气管炎的表现,如肺纹理增加、紊乱等,合并急性感染时出现更为严重的片状影等改变。
肺气肿的表现:肺容量增大,肋间隙增宽,肋骨走向变平,肺野透亮度和胸骨后透亮区增加,横隔低平,心影狭长等。
2023年最新诊疗常规-内科诊疗常规(修订)
2023年最新诊疗常规-内科诊疗常规(修订)
简介
本文档旨在介绍2023年最新修订的内科诊疗常规。
通过详细
说明内科领域的诊疗流程和常见的诊疗方法,帮助医务人员提供更
好的诊疗服务。
诊断流程
1. 病史采集:医务人员应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既往疾病、用药史、家族病史等信息,用于辅助诊断。
2. 体格检查:医务人员应进行全面而细致的体格检查,包括观察、叩诊、听诊、触诊等,以获取重要的体征指标。
3. 辅助检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务人员可选择进行相应
的辅助检查,如血液检验、尿液分析、影像学检查等。
4. 诊断评估:医务人员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的结果,综合评估患者的疾病情况,确定诊断结论。
常见诊疗方法
1.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诊断结果,医务人员可开具相应的药
物治疗方案,包括药物的种类、剂量和使用频率等。
2. 体外疗法:针对某些疾病,如重症感染、肾功能衰竭等,医务人员可采用体外疗法,包括血液透析、人工呼吸机辅助等。
3. 手术治疗:对于需要手术干预的疾病,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安排相应的手术治疗,并确保手术过程安全有效。
4. 康复护理:在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需给予患者合理的康复护理,包括营养调理、心理疏导和功能锻炼等。
注意事项
1. 诊疗过程中,医务人员应保护患者隐私,确保诊疗信息的保密性。
2. 在进行诊疗操作时,医务人员应遵守医疗伦理和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诊疗过程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3. 医务人员应不断研究和更新医学知识,提高自身的诊疗水平和专业能力。
以上内容是2023年最新修订的内科诊疗常规,希望能对医务人员的诊疗工作有所帮助。
神经内科诊疗常规
神经内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一、脑梗死病史:中年以上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急性发病,出现偏瘫、失语、眩晕、复视、吐字不清、呛咳、吞咽困难等临床表现,数小时、数日达高峰。
体征:三偏症、失语、复视、眼震、共济失调。
辅助检查:FBS,血脂,CT/MRI,心脏超声。
诊断:中年以上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病史,安静休息中发病,出现神经系统局灶性症状、体征。
头CT出现低密度梗死灶。
头MRI显示T1低信号、T2高信号梗死病灶。
鉴别诊断:脑出血、脑栓塞、颅内占位病变。
治疗:1.血压高者控制在180/100mmHg左右。
2.意识障碍或有呼吸道感染者,给抗生素。
3.大块脑梗死或大块小脑梗死给甘露醇3-7天,有脑疝倾向者请外科手术治疗。
4.昏迷及不能进食者下鼻饲。
5.降纤治疗:巴曲酶10u,5u,5u隔日静点,或降纤酶10u连用三日。
6.抗血小板治疗:Aspirin 100mg 日一次口服。
7.脑保护治疗:钙通道阻断剂尼莫通等,胞二磷胆碱或依达拉奉。
8.脑细胞营养剂:可用脑活素、小牛血制剂、依美思等。
9.中药制剂:银杏叶制剂、水蛭素等。
10.人员条件具备、严格选择适应症可做超早期rtPA溶栓治疗。
二、脑出血病史:中老年高血压患者活动中或情绪激动时突然发病,迅速出现偏瘫、失语等症状,以及严重头痛、呕吐及意识障碍,数分钟、数小时症状达高峰。
体征:血压高、三偏症、失语、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辅助检查:FBS、凝血四项、头CT或MRI诊断:中老年高血压患者活动中或情绪激动时突然发病,迅速出现局灶性症状,血压升高,头痛呕吐,意识障碍。
头CT出现高密度出血灶。
鉴别诊断: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肿瘤、引起昏迷的各种中毒、代谢性疾病治疗:1.血压控制在180/100mmHg左右。
2.降低颅内压:甘露醇、甘油果糖、速尿等,3-10日。
3.老年合并意识障碍者给与抗生素。
4.意识障碍及不能进食者下鼻饲,保证营养及水电平衡。
5.大量脑出血给与防治应激性溃疡药物:高舒达或洛赛克40mg 每日一次静点。
内科诊疗常规
内科诊疗常规1. 病史采集在内科诊疗中,详细的病史采集是了解患者疾病背景和现病状况的关键环节。
病史采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主诉:患者所述的主要不适或症状,例如头痛、发热、呕吐等。
•现病史:详细询问患者当前的症状、病程、发作规律等。
•既往史:包括个人病史(手术、外伤、过敏等),家族病史以及生活习惯等。
•用药史:了解患者目前正在使用的药物、剂量和疗程,以及是否有过药物过敏反应的情况。
•体格检查:通过观察、触诊、听诊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包括体温、血压、心率、呼吸状态等。
2. 实验室检查2.1 血液检查•血常规:包括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指标,用于评估患者的血液状况和免疫功能。
•血生化检查:检测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等生化指标,有助于评估患者的器官功能和代谢状态。
•凝血功能检查:包括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等指标,用于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判断是否存在出凝血异常。
2.2 尿液检查•尿常规:对尿液进行化学分析和显微镜检查,包括尿液PH值、蛋白质、糖、红细胞、白细胞等指标,用于评估患者的肾功能和泌尿系统状况。
2.3 影像学检查•X光检查:通过X射线照相技术,对患者的胸部、骨骼等部位进行影像学评估,如胸部X光片、骨盆片等。
•超声检查:利用超声波对患者的内脏器官、血管、妇科等进行检查,如腹部超声、心脏超声等。
•CT扫描: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对患者身体的不同部位进行层面图像采集和重建,如头部CT、腹部CT等。
•MRI检查:利用磁共振技术对患者的脑部、关节等进行高清影像获取,如头部MRI、腰椎MRI等。
3. 临床诊断在对患者病情进行综合分析后,内科医生会提出临床诊断。
临床诊断是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综合结果,对患者的疾病进行判断和鉴别的过程。
内科常见的临床诊断包括但不限于:•感冒:呼吸道感染导致的上呼吸道症状。
•高血压:持续性的血压升高。
•糖尿病:胰岛功能异常引起的血糖升高。
最新内科诊疗常规.pdf
原发性高血压 舒张压增高伴有心、 脑、肾和视网膜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
改变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 本病可能系多种发病因素和复杂的发病机理所致。 完全清楚的高血压称为原发性高血压。
对于迄今原因尚未
【 病史采集 】
1. 对在门诊就诊的病人必须建立病历, 做简要就诊记录。 入院后 24 小时之内必须完成住院
和心功能不全的症状。
5 .与之鉴别的症状 : 胸痛、心悸、晕厥、呼吸困难。
【 体格检查 】
1 .全身检查 :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体位。
2 .专科检查 :
( 1)心脏体征 : 心界、心率、心律、心音、杂音及附加音。
( 2)肺部体证 : 呼吸频率、肺部罗音、性质及范围。
【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
【 体检和实验室检查 】
1 .入院后必须在 15 分钟内完成体格检查,并做 18 导联心电图。 2 .心绞痛持续发作 1 小时不愈者需查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排除心肌梗塞。
【诊
断】
1 .具有典型心绞痛,相应心电图缺血和
/ 或传导系统的改变可做出明确诊断。
2 .凡症状不典型、心电图改变可疑或正常者或具有典型症状但心电图无改变者都需进一步 检查, 包括运动试验、 超声心动图、 X 光心脏摄片、必要同位素心肌扫描、 大血管核磁共振检查、
4 周。
2 .凡舒张压在观察 4 周未测得> 95mmHg者:药物 +非药和治疗。
3 .降压治疗一般要求血压控制在 135/85mmHg 以下, 对于重度高血压、 老年高血压或伴有明
显脑动脉硬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血压控制在
140 ~ 150/90 ~ 100mmHg即可。
药物治疗简单的导向:
消化内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最新版本
消化内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最新版本消化内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消化道出血是内科常见的急重症之一。
完整的诊断应包括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及病因。
常将消化道出血以Treitz韧带为界分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
出血部位及病因的诊断:小量出血与胃液混合,为咖啡色呕吐物;大量则呕吐鲜血,同时伴暗红色或柏油便。
根据便血判断出血部位,柏油便为上消化道出血或高位小肠出血,暗红常为低位小肠或右半结肠出血,鲜红色血便常为左半结肠出血,与大便不混或排便后滴血常为直肠或肛门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有:消化必溃疡、急性胃粘膜损害、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癌、贲门粘膜撕裂征等。
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结肠癌、息肉、血管病、粘膜下肿物、Crohn病、溃疡性结肠炎、白塞病、缺血性肠病、淋巴瘤、放射性肠炎。
出血量的判断:消化道出血量微量为便潜血阳性,黑便为50-70ml,柏油便为200ml,呕血为250-300ml。
全身情况头晕、口渴、心慌等,出血量约>400ml出现周围循环衰竭,出血量>1000-1500ml称上消化道大出血。
24h后Hb下降1g约失血400ml。
活动性出血的判断:持续呕血或便血,积极补液输血后生命指征不稳定,Hb继续下降,肠鸣音亢进。
诊疗流程:一、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诊疗流程:强调行急诊胃镜检查(发病24h内行胃镜检查)同时行镜下治疗,活动出血而内镜检查阴性者行选择性血管造影。
1.一般急救措施积极补充血容量、输血。
2.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1)药物:生长抑素(包括XXX)250ug静注后250ug╱h 维持72;奥曲肽100ug静注后25ug╱h维持72h。
需要首剂。
2)生命体征平稳时可行急诊内镜下止血。
3)视肝功情况选择急诊手术。
4)必要时使用三腔二囊管压迫。
3.非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1)下鼻胃管;灌注止血药。
2)药物:H2RA、PPI、立止血。
3)内镜下止血。
4)保守治疗无效者急诊手术。
二、下消化道出血的诊疗流程:首先要排出上消化道出血,行胃镜检查,再行肠镜检查,有活动性出血>1.0ml╱min行血管造影加栓塞治疗。
中医内科疾病诊疗常规
第一篇内科第一章外感病证第一节感冒感冒是由于感触风邪或时行病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其临床表现与西医学所称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相似;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咽炎、扁桃体炎、喉炎等均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诊断1 鼻塞流涕,喷嚏,咽喉2 痒或痛,咳嗽;3 恶寒发热,无汗或少汗,头痛,肢体酸楚;4 四时皆有,以冬春季节为多见;5 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6 本病应注意与温病,尤其是风温早期相鉴别;辨证论治1 风寒证症候:鼻塞声重,喷嚏,流清涕,恶寒发热或发热不甚,无汗,周身酸痛,咳嗽痰白质稀,舌苔薄白,脉浮紧;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例方:荆防败毒散;2 风热证症状:发热或高热,微恶风,鼻塞喷嚏,流稠涕,汗出口干,咽喉痛,咳嗽痰稠,舌苔薄黄,脉浮数;治法:辛凉解表,宣肺清热;例方:银翘散;3 暑湿证症状:发热,汗出热不解,鼻塞流浊涕,头昏重胀痛,身重倦怠,心烦口渴,胸闷欲呕,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治法:清暑祛湿解表;例方:新加香薷饮;4 表寒里热证症状:发热,恶寒,无汗口渴,鼻塞声重,咽喉痛,咳嗽气急,痰黄粘稠,尿赤便秘,舌苔黄白相兼,脉浮数;治法:解表清里,宣肺疏风;例方:双解汤;其他疗法1 中成药风寒证可口服午时茶、通宣理肺丸;风热证可口服银翘解毒片,羚翘解毒片,桑菊感冒冲剂;感冒兼见脾胃湿困诸症者可用藿香正气丸;时行感冒可口服板蓝根冲剂;2 中药针剂2.1 风热证、暑湿证及表寒里热证均可用双黄连粉针剂3~6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内静滴,每日1次;发热重者,可用清开灵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内静滴,每日1次;3 外治疗法大蒜液滴鼻,10%大蒜液每次1滴,每日滴3~5次;适用于各证型感冒;拔火罐可取大椎、身柱、大杼、肺俞、风门等穴,每日1次;适用于风寒证;疗效标准1 治愈: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2 好转:发热消退,临床症状减轻,实验室检查基本正常;3 未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实验室检查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改善或加重;第二节急性发热急性发热是指感受六淫之邪,温热疫毒之气,导致体温升高,伴有面赤、烦渴、或有恶寒,脉数等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西医学中某些慢性疾病合并急性感染性或原因不明的发热,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诊断1 体温在37.3℃以上,可高达39.5℃~40℃,并持续数小时以上不退者,或体温下降后,又逐渐升高,或伴有恶寒、寒战、口渴喜饮,舌红苔黄,脉数等症;2 临床表现有与原发疾病相关病症及外感发热常伴有的其他症状,分析两者之间的联系,有利于疾病的诊断;3 具有不洁饮食史,输血传染史,职业病史等;4 结合病史及临床表现,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尿、大便常规,血沉、血、尿和骨髓培养,X线检查以及其他针对病因的特殊检查,常可有异常发现;5 注意与内伤发热、寒热真假相鉴别;辨证论治1 卫表证症状: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头身疼痛,咳嗽,或恶寒甚而无汗,或口干咽喉痛,或身重脘闷,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治法:解表退热;例方:风寒证选荆防败毒散,风热证选银翘散;2 肺热证症状:壮热,咳嗽或喘促,痰黄稠或痰中带血,胸痛,口渴,舌红苔黄,脉滑数;治法:清热肃肺,止咳平喘;例方:麻杏石甘汤;3 胃热证症状:壮热,口渴引饮,口臭,面赤心烦,舌红苔黄,脉洪大有力;治法:清胃泻火;例方:白虎汤;4 腑实证症状:壮热,日晡热甚,腹胀、腹痛、痞满,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烦躁谵语,舌苔焦燥,或有芒剌,脉沉实有力;治法:通腑泻热;例方:大承气汤;5 胆热证症状: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或恶心呕吐,或目身发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治法:清热利胆;例方:大柴胡汤;6 脾胃湿热证症状:身热不扬,汗出热不解,胸腹胀满,纳呆呕恶,或目身发黄,舌苔黄而厚腻,脉滑数;治法:清热、利湿、和胃;例方:王氏连朴饮;7 大肠湿热证症状:发热,腹痛,泄泻或痢下赤白脓血,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口干口苦,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治法:清利湿热;例方:葛根芩连汤;8 膀胱湿热证症状:寒热起伏,午后热甚,小便淋沥涩痛、灼热黄赤,或腰痛及少腹引痛,舌苔黄腻,脉滑数;治法:清利膀胱湿热;例方:八正散;其他疗法1 中成药清开灵口服液,每次服2支,每日3次,适用于各证型发热者;新雪颗粒剂,每次服1.5g,每日2次,适用于各证型壮热者;2 中药针剂柴胡注射液,每次2~4ml,肌内注射,每日1~2次;穿琥宁注射液400mg加入5%或10%葡萄糖或生理盐水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清开灵注射液40~60ml加入10%葡萄糖或生理盐水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3 针灸疗法可选用大椎、曲池、合谷、曲泽、委中、外关、陷谷等穴位;4 外治疗法滴鼻退热:复方柴胡滴鼻液,每次每侧鼻腔3~4滴,每1小时滴1次;灌肠退热:清热灌肠汤或大黄枳实汤水煎取汁200ml,高位直肠灌注或保留灌肠30分钟,每2~4小时1次;5 西药疗法及时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感染严重者配合抗生素治疗;疗效标准1 治愈:体温正常,症状消失;2 好转:体温降低,症状减轻,但未完全消失;3 未愈:体温不降,症状未改善;第三节湿阻湿阻是指湿邪阻滞中焦,运化功能减弱,以脘腹闷满,肢体困重,纳食呆滞等为主要症状的外感疾病;西医学中的胃肠型感冒及胃肠道功能紊乱等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诊断1 临床表现以四肢困重,倦怠乏力,胸闷脘痞,饮食无味,舌苔腻,脉濡等为主症;2 湿阻病势缠绵,病程较长,病位固定不移;3 湿阻发病多与夏令梅雨季节及地域潮湿有关;4 实验室理化检查,多无器质性改变,各项指标数据大致在正常范围内;5 应注意与湿温病相鉴别;辨证论治1 湿困脾胃症状:肢体困倦,头重如裹,胸闷腹胀,纳食不香,口中粘淡无味,便溏,或有形寒,舌苔白腻,脉濡或滑;治法:芳香化湿;例方:藿香正气散;2 湿热中阻症状:四肢困重,脘痞闷似痛,口苦而粘腻,渴不欲饮,纳呆,尿短黄,大便不爽,或有发热,汗出而热不退,舌苔黄腻,脉濡数;治法:清热化湿;例方:王氏连朴饮;3 脾虚湿滞症状:四肢困乏,脘腹痞闷,喜揉按,大便溏薄,神疲乏力,厌食油腻,舌淡胖苔薄腻,脉濡缓;治法:健脾化湿;例方:香砂六君子汤;其他疗法1 中成药湿困脾胃者可服用五花茶冲剂,每次1~2包,每日服3~4次;湿热中阻者可服甘露消毒丹,每次5~10g,每日服2 次;2 中药针剂湿热中阻见发热较高者,可用清开灵注射液20~40ml加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注射液250ml内静脉滴注,每日1次;3 草药疗法鲜藿香、鲜荷叶,鲜佩兰、焦麦芽等量,煎汤代茶饮,适用于湿困脾胃及预防湿阻之病;苡仁、炒麦芽、炒山楂等量,加鲜荷叶1片,煎汤代茶饮,适用于脾虚湿滞证;疗效标准1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实验室各项检查结果正常;2 好转:临床症状减轻;3 未愈:临床症状无改善;第四节痢疾痢疾是因外感时邪疫毒,内伤饮食而致邪蕴肠腑,气血壅滞,传导失司,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下利赤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外感疾病;西医学中的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以及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等出现类似本病所述痢疾的症状者,均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诊断1 腹痛、里急后重,大便次数增多,常有脓血粘冻;2 本病多发病急骤,可伴有恶寒发热,或反复发作,迁延不愈;3 常见于夏秋季节,多有饮食不洁史;4 急性菌痢,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大便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及红细胞,并有巨噬细胞;大便培养有痢疾杆菌生长;肠阿米巴病的新鲜大便可找到阿米巴滋养体或包囊;5 本病应与泄泻鉴别,必要时作X线钡剂造影及直肠、结肠镜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辨证论治1 湿热痢症状:腹痛阵阵,里急后重,下痢赤白,粘稠如胶冻,腥臭,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治法:清热化湿,调气行血;例方:芍药汤;2 疫毒痢症状:发病急骤,高热,呕吐,继而大便频频,以致失禁,痢下鲜紫脓血,腹痛剧烈,里急后重感显着;甚者四肢厥冷,神志昏蒙或神昏不清,呕吐频繁,惊厥,瞳仁大小不等,舌质红绛,舌苔黄燥,脉滑数或微细欲绝;治法:清热,解毒,凉血;例方:白头翁汤合芍药汤;若发生厥脱,症见面色苍白,四肢厥逆而冷汗出,唇指紫暗,尿少,脉微细欲绝,选用参附汤、四逆汤;3 寒湿痢症状:腹痛拘急,痢下赤白粘冻,白多赤少,或纯为白冻,里急后重,脘腹胀满,头身困重,舌苔白腻,脉濡缓;治法:温中燥湿,调气和血;例方:不换金正气散;4 虚寒痢症状:腹部隐痛,缠绵不已,喜按喜温,痢下赤白清稀,无腥臭,或为白冻,甚则滑脱不禁,肛门坠胀,便后更甚,形寒畏冷,四肢不温,食少神疲,腰膝酸软,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而弱;治法:温补脾胃,收涩固脱;例方:附子理中汤或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5 休息痢症状:初痢、暴痢之后,长期迁延不愈,时发时止,腹胀食少,倦怠怯冷,常因饮食不当、受凉、劳累而发,发时大便次数增多,大便经常或间有赤白粘冻,舌质淡苔腻,脉濡或虚数;治法:温中清肠,佐以调气化滞;例方:连理汤;其他疗法1 中成药热痢可选用香连丸;寒痢可选用藿香正气丸;虚证久痢者可选用理中丸、补脾益肠丸;疫毒痢可选用神犀丹、紫雪丹灌服;2 中药针剂疫毒痢发生厥脱者可用生脉或参附注射液20ml加入50%葡萄糖注射液20~40ml静脉推注,根据病情可反复使用;疫毒痢发生神昏,惊厥时可用醒脑静注射液20ml或清开灵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内静滴,每日1 次;急重者可用醒脑静注射液40ml加入50%葡萄糖注射液20ml静脉推注;3 针灸疗法取穴:合谷、天枢、上巨墟;随证配穴:湿热痢者可选曲池、内庭等穴;寒湿痢者可选中脘、气海等穴;休息痢者可选脾俞、胃俞、关元、肾俞等穴;针法:实证用泻法,偏寒者加灸;4 外治疗法灌肠:可用苦参、马齿苋以1:2比例水煎成150ml保留灌肠;亦可用蒲公英、败酱草、红藤、穿心莲各30g,黄柏10g,黄连5g,水煎成150ml保留灌肠;此法适用于湿热痢;敷足心法:吴茱萸18g,研细末,醋调,敷两足心涌泉穴,纱布包扎,2小时后取下;适用于下痢不能食,兼有四肢厥冷者;5 西药疗法感染严重者可选用有效抗生素;出现中毒性休克时,可抗休克治疗;疗效标准1.治愈:症状消失,大便镜检正常,培养连续3次阴性;2.好转:症状消失或减轻,大便镜检正常,培养致病菌转阴或未转阴;3.未愈:临床症状及大便镜检无改善;第二章肺病证第一节咳嗽咳嗽是由六淫外邪侵袭肺系,或脏腑功能失调,内伤及肺,肺气不清,失于宣肃所致,临床以咳嗽、咯痰为主要表现;西医学中的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等以咳嗽为主症者,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诊断1 咳逆有声,或伴咽痒咳痰;2 外感咳嗽,起病急,可伴有寒热等表证;3 内伤咳嗽,每因外感反复发作,病程较长,可咳而伴喘;4 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正常或增高;5 两肺听诊可闻及呼吸音增粗,或伴散在干湿性罗音;6 肺部X线摄片检查正常,或肺纹理增粗,或见斑片状阴影;7 本病应注意与哮病、喘证、肺胀、肺痨及肺癌相鉴别;辨证论治1 风寒袭肺症状:咳嗽声重,气急,咯痰稀薄色白,常伴咽喉痒,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例方:三拗汤合止嗽散;2 风热犯肺症状: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嘎哑,喉燥咽痛,咯痰不爽,痰粘稠,伴鼻流黄涕,口渴头痛,肢楚身热,汗出恶风等表证,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例方:桑菊饮;3 风燥伤肺症状:喉痒干咳,连声作呛,咽喉干痛,唇鼻干燥,无痰或痰少而粘连成丝,不易咯出,或痰中带有血丝,口干,初起或伴鼻塞、头痛、微寒、身热等表证,舌质红干而少津,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浮细数;治法:疏风清肺,润燥止咳;例方:桑杏汤;4 痰湿蕴肺症状: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胸闷气憋,尤以晨起咳甚,痰多,痰粘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痰出则憋减咳缓;常伴体倦,脘痞,食少,腹胀,大便时溏,舌苔白腻,脉濡或滑;治法:燥湿化痰,降气止咳;例方: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5 痰热郁肺症状:咳嗽气息粗促,或喉中痰鸣,痰多质粘厚或稠黄,咯吐不爽,或有热腥味,或吐血痰,胸胁胀满,咳时引痛,面赤,或有身热,口干而粘,欲饮水,舌质红,舌苔薄黄腻,脉滑数;治法:清热肃肺,豁痰止咳;例方:清金化痰汤;6 肝火犯肺症状:上气咳逆阵作,咳时面赤,咽干口苦,常感痰滞咽喉而咯之难出,量少质粘,或如絮条,胸胁胀痛,咳时引痛;症状可随情绪波动而增减;舌红或舌边红,舌苔薄黄少津,脉弦数;治法:清肝泻肺,化痰止咳;例方:黛蛤散合黄芩泻白散;7 肺阴亏耗症状:干咳、咳声短促,或痰中带血丝,午后低热,颧红,盗汗,口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治法:滋阴润肺,化痰止咳;例方:沙参麦冬汤;其他疗法1 中成药咳嗽属热性者可口服橘红丸,每次服6g,每天服2~3次;热咳者亦可选用蛇胆川贝液,每次服10ml,每天服3次;2 中药针剂鱼腥草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每日2次;适用于外感风热、风燥及痰热郁肺者;双黄连粉针剂3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内,静脉滴注,每日1次;适用于外感风热及风燥者;3 针灸疗法可选用列缺、合谷、外关、尺泽、肺俞、曲池、大椎、太白,丰隆、太渊等穴位;4.西药疗法细菌感染者,可选用抗生素;痰多者可选用祛痰药;疗效标准1 治愈:咳嗽及临床体征消失;内伤咳嗽在两周以上未发作者为临床治愈;2 好转:咳嗽减轻,痰量减少;3 未愈:症状及体征无改变;第二节哮病哮病是由于禀赋异常,遇诱因或感邪引发,以致肺失肃降,痰阻气道,气道挛急所致发作性疾患;发作时以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主要表现;西医学的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等疾患所致的哮喘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诊断1 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或口唇指甲紫绀;2 呈反复发作性;常因气候突变,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累等因素诱发;发作前多有鼻痒、喷嚏、咳嗽、胸闷等先兆;3 有过敏史或家族史;4 两肺可闻及哮鸣音,或伴有湿罗音;5 血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痰液涂片可见嗜酸细胞;6 胸部X线检查一般无特殊改变,久病可见肺气肿征;7 应与喘证相鉴别;辨证论治1 发作期寒哮症状:呼吸急促,喉中哮鸣有声,胸膈满闷如塞,咳不甚,痰少咯吐不爽,面色晦暗带青,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天冷或受寒易发,形寒怕冷,舌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治法:温肺散寒,化痰平喘;例方:射干麻黄汤;热哮症状:气粗息涌,喉中哮鸣,胸高胁胀,咳呛阵作,咯痰色黄或白,粘浊稠厚,排吐不利,烦闷不安,汗出,面赤,口苦,口渴喜饮,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治法:清热宣肺,化痰定喘;例方:定喘汤;2 缓解期肺虚症状:气短声低,咯痰清稀色白,面色白,平素自汗,怕风,常易感冒;每于发前喷嚏频作,鼻塞流清涕,舌淡苔白,脉细弱或虚大;治法:补肺固卫;例方:玉屏风散;脾虚症状:平素痰多,倦怠乏力,脘腹胀满,食少便溏,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腻或白滑,脉象沉缓或弱;治法:健脾化痰;例方:六君子汤;肾虚症状:平素短气息促,动则为甚,吸气不利,腰酸腿软,脑转耳鸣,或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质胖嫩,脉象沉弱;或颧红,烦热,汗出粘手,舌红苔少,脉细数;治法:补肾纳气;例方:金匮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其他疗法1 中成药虚寒型哮喘者,可口服黑锡丹,每次3g,每日服3次,淡盐水送服;寒实型哮喘者,可口服紫金丹,每次服5~10粒<150mg,每日1次,睡前冷茶送下;2 中药针剂双黄连粉针剂3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适用于发作期热哮证;鱼腥草100ml,静脉滴注,每日2次,适用于发作期热哮证;元阳欲脱者,可选用参附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2次;3 针灸疗法:可选列缺、尺泽、风门、肺俞、大椎、丰隆、定喘、太渊等穴;4 外治疗法胡椒7粒,捣烂后用鸡蛋清拌和,贴于足心涌泉穴;白芥子、延胡索各20g,甘遂、细辛各10g,共为末,加麝香0.6g,和匀,在夏季三伏中,分3次用姜汁调敷肺俞、膏肓、百劳等穴,约1~2小时去之,每10日敷1次;5 西药疗法发作期可选用解痉药、祛痰药;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合并感染者,给予有效抗生素;疗效标准1 临床治愈:哮喘控制,哮鸣音消失;2 好转:哮喘减轻,或发作次数减少;3 未愈:症状无变化;第四节肺胀肺胀是指多种慢性肺脏病证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脾肾三脏虚损;肺气虚弱致脾失健运,聚湿生痰,壅塞于肺,气道不畅;肺气虚久之肾气亦虚,肾不纳气,而致胸中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类病证;临床表现见胸部膨满、憋闷如塞、喘息气促、呼多吸少、咳嗽、咯痰、或唇舌紫绀、心悸浮肿等症;西医学中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矽肺、重度陈旧性肺结核等导致肺气肿,以致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等与肺胀之临床表现相似,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诊断1 典型的临床表现为胸部膨满,胀闷如塞,喘咳上气,痰多及烦躁,心悸,水肿等,以咳、喘、痰、肿为特征;2 病程缠绵,时轻时重,日久可见面色晦暗,唇舌紫绀,脘腹胀满,四肢或颜面浮肿,甚或喘脱等危重证候;病重可并发神昏、动风或出血等症;3 有长期慢性咳喘病史及反复发作史;4 外感时邪、过劳、暴怒等可诱发本病;5 体检可见桶状胸,胸部叩诊呈过清音;可闻及肺部哮鸣音及湿性罗音,心音遥远等;6 X线检查、心电图及血气分析有助于本病诊断;7 本病应注意与哮病、喘证相鉴别;辨证论治1 外寒内饮症状:咳逆喘满不得卧,气短气急,咯痰稀白,呈泡沫状,胸部膨满,恶寒,周身酸楚,口干不欲饮,面色青黯,舌质暗淡,苔白滑,脉浮紧;治法:温肺散寒,内逐水饮;例方:小青龙汤;2 痰热郁肺症状:咳逆喘息气粗,胸满烦躁,目睛胀突,痰黄或白,粘稠难咯,或身热微恶寒,尿黄便干,口渴欲饮,舌质暗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治法:宣肺泄热,化痰平喘;例方:越婢加半夏汤;3 痰瘀阻肺症状:咳嗽痰多,色白或呈泡沫,喉间痰鸣,喘息不能平卧,胸部膨满,憋闷如塞,面色灰白而暗,唇甲紫绀,舌质紫暗,苔腻,脉滑;治法:涤痰祛瘀,泻肺平喘;例方:葶苈大枣泻肺汤合桂枝茯苓丸;4 痰蒙神窍症状:意识朦胧,谵妄,烦躁不安,撮空理线,表情淡漠,嗜睡,昏迷,肢体抽动,咳逆喘促,或伴痰鸣,舌质暗红或淡紫,或紫绛,苔白腻或淡黄腻,脉细数或虚数;治法:涤痰,开窍,熄风;例方:涤痰汤合苏合香丸;5 肺肾气虚症状:呼吸浅短难续,咳声低怯,胸满气短,甚则张口抬肩,倚息不能平卧,咳嗽,痰白如沫,咯吐不利,心慌,形寒汗出,面色晦暗,舌淡或暗紫,苔白润,脉沉细无力,或有结代;治法:补肺、纳肾、平喘;例方:补虚汤合参蛤散;6 阳虚水泛症状:面浮,下肢肿,甚则一身悉肿,腹部胀满有水,尿少,心悸,喘咳不能平卧,咯痰清稀,怕冷,面唇青紫,舌胖质暗,苔白滑,脉沉虚数或结代;治法:温肾健脾、化气利水;例方:真武汤合五苓散;其他疗法1 中成药黑锡丹,每次3g,每日3次,淡盐水送服;金匮肾气丸,每次6g,每日3次,口服;2 中药针剂痰热郁肺者,可选用清开灵注射液40ml或双黄连粉针剂3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痰蒙神窍者,可选用醒脑静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阳虚患者,可选用参附注射液20~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3 针灸疗法:可酌选肺俞,膏肓为主穴,酌配天突、膻中、足三里、丰隆、膈俞等穴针刺、艾灸治疗;4 西医疗法有感染者可选用抗生素;伴发心力衰竭经上述治疗不能改善者,可酌情选用利尿剂、强心剂、血管扩张剂;疗效标准1 临床治愈:临床症状缓解,实验室检查正常;2 好转:临床症状改善,发作次数减少;3 未愈:临床症状无变化;第六节肺痨肺痨是指由于正气虚弱,感染痨虫,侵蚀肺脏所致的,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具有传染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西医学中的肺结核病出现肺痨的临床表现时,可参考本病进行辨证论治;诊断1 初期仅感疲劳乏力,干咳,食欲不振,形体逐渐消瘦;病重者可出现咯血,潮热,颧红,盗汗,形体明显消瘦等症;2 有与肺痨患者密切接触史;3 病灶部位呼吸音减弱或闻及支气管呼吸音及湿罗音;4 痰涂片抗酸杆菌染色或痰培养结核菌多呈阳性;5 X线摄片可见肺部结核病灶;6 血沉增快,结核菌素皮试呈强阳性有助于诊断;7 应与虚劳、肺痿病证相鉴别;辨证论治1 肺阴亏虚症状:干咳,咳声短促,或咯少量粘痰,或痰中带血丝或血点,色鲜红,胸部隐隐闷痛,午后手足心热,皮肤干灼,口干咽燥,或有轻微盗汗,舌边尖红苔薄,脉细或细数;治法:滋阴润肺;例方:月华丸;2 阴虚火旺症状:呛咳气急,痰少质粘,或吐稠黄痰,量多,时时咯血,血色鲜红,午后潮热,骨蒸,五心烦热,颧红,盗汗量多,口渴,心烦,失眠,或胸胁掣痛,男子可见遗精,女子月经不调,形体日渐消瘦,舌红而干,苔薄黄或剥,脉细数;治法:滋阴降火;例方:百合固金汤;3 气阴耗伤症状:咳嗽无力,气短声低,咯痰清稀色白,偶或夹血,或咯血,血色淡红,午后潮热,自汗与盗汗并见,纳少神疲,便溏,面色白,颧红,舌质嫩红,边有齿印,苔薄,脉细弱或细数;治法:益气养阴;例方:保真汤;4 阴阳两虚症状:咳逆喘息少气,咯痰色白,或夹血丝,血色暗淡,潮热,自汗,盗汗,声嘶或失音,面浮肢肿,心慌,唇紫,肢冷,形寒,或见五更泄泻,口舌生糜,形体消瘦,男子滑精、阳痿,女子经少、经闭,舌质淡紫,少津,脉微细而数,或虚大无力;治法:滋阴补阳;例方:补天大造丸;其他疗法1 中成药参茸丸,每次1丸,每日2次,适用于阴阳亏虚者;可酌情选用二冬膏、人参养荣丸、十全大补丸等;2 中药针剂生脉注射液30~50ml加入5%葡萄糖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适用于气阴耗伤。
内科诊疗常规汇总
目录一、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疾病1、肺源性心脏病 (5)2、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10)3、COPD诊断和治疗 (15)4、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诊治要点 (2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73)20、脑出血 (74)21、脑血栓形成 (76)22、帕金森病 (78)23、偏头痛 (80)24、周期性瘫痪 (81)25、蛛网膜下腔出血 (84)四、中医科诊疗常规26、慢性胃炎 (86)27、慢性支气管炎 (87)28、高血压病 (88)29、糖尿病 (90)30、缺铁性贫血 (91)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支气管哮喘 (122)45、小儿腹泻 (124)八、血液风湿病科诊疗常规46、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127)47、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134)48、非霍奇金淋巴瘤 (138)49、类风湿关节炎 (142)50、系统性红斑狼疮 (153)九、感染性疾病诊疗常规51、重型肝炎 (165)52、流行性乙型脑炎 (166)53、慢性乙型肝炎 (167)54、慢性丙型肝炎 (168)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70、原发性高血压 (221)71、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222)72、心肌梗死 (223)73、急性脑血管病(分为缺血与出血) (224)74、脑梗塞 (225)75、脑出血 (227)76、糖尿病诊疗常规 (227)77、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诊疗常规 (230)78、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诊疗常规 (231)79、慢性支气管炎 (232)80、细菌性肺炎 (232)十二、ICU室诊疗常规81、COPD诊断和治疗 (234)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脑出血 (283)98、急性心梗及并发症 (284)99、AMI溶栓治疗常规 (287)100、心律失常 (290)101、急性左心衰竭 (293)102、上消化道出血 (295)一、肺源性心脏病一. 急性肺源性心脏病【定义】主要由于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栓子进入肺循环,致肺动脉主干或其分支广泛栓塞,同时并发广泛肺细小动脉痉挛,使肺循环受阻,肺动脉压力急剧升高而引起右心室扩张和右心功能衰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是指以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伴有心、脑、肾和视网膜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
本病可能系多种发病因素和复杂的发病机理所致。
对于迄今原因尚未完全清楚的高血压称为原发性高血压。
【病史采集】1. 对在门诊就诊的病人必须建立病历,做简要就诊记录。
入院后24小时之内必须完成住院病历记录。
2. 病历采集的内容应该包括:(1)血压升高的时间和水平;(2)以往高血压治疗的效果和副作用;(3)可能影响血压控制的神经精神和环境因素;(4)家族史;(5)是否有心、脑血管、肾病及糖尿病史;(6)体重状况、运动量、饮食状况;(7)其它药物服用史。
【体格检查】1.初次体检病人应休息十分钟,按标准测血压方法连续测上臂血压三次;2.发现两侧桡动脉搏动不一致需测两侧上臂血压;3.行心、肺、腹部检查;4.行颈、胸、腹部听诊,是否有血管杂音存在;5.必要行神经系统和眼底检查。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血脂、心电图、X线、UCG、必要腹部CT和相关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生化检查。
【诊断】根据1978年WHO高血压专家委员会制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和我国1964年兰州会议对我国高血压诊断修改和方案,1974年北京会议收缩压考虑年龄因素,规定高血压诊断标准如下:1.凡舒张压持续超过12.0Kpa(90mmHg)者,不论其收缩压如何,均列为高血压。
2.凡舒张压持续在11.3Kpa~12.0Kpa(85~90mmHg)者,列为高血压可疑。
3.老年高血压诊断标准按1992年WHO标准,因我国未制定这方面标准。
65岁以上:确定高血压SBP>21.3Kpa(160mmHg)或DBP>12.0Kpa(90mmHg)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SBP18.6~21.3Kpa(140~160mmHg)DBP<12.0Kpa(90mmHg)【治疗原则】1.凡舒张压在90~100mmHg无症状者:非药物治疗,观察4周。
2.凡舒张压在观察4周未测得>95mmHg者:药物+非药和治疗。
3.降压治疗一般要求血压控制在135/85mmHg以下,对于重度高血压、老年高血压或伴有明显脑动脉硬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血压控制在140~150/90~100mmHg即可。
药物治疗简单的导向:1.以舒张压增高为主,收缩压不高者--以血管扩张剂为首选;2.血压高,伴有浮肿者--以利尿剂为主;3.舒张压与收缩压均增高者--β或a阻滞剂+血管扩张剂;4.血压增高伴有心率增快者--β阻滞剂为主;5.难以控制的高血压--采用二种或三种药物联合应用。
【疗效标准】1.血压控制在140/90mmHg水平以下,无明显临床症状的称痊愈。
2.血压未达到上述水准,有临床症状者,称未愈。
3.血压降到目标水平后,无明显临床其它并发症存在,病情相对稳定者可出院。
心绞痛【病史采集】1.住院病人必须在24小时内完成病历记录,门诊病人必须建立病历做简要相关病情记录。
2.病历的采集内容应包括症状的发生、发展、诱因、特别胸痛的位置、性质、放射部位、发作时间、治疗反应、有无危险因素及合并症。
【体检和实验室检查】1.入院后必须在15分钟内完成体格检查,并做18导联心电图。
2.心绞痛持续发作1小时不愈者需查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排除心肌梗塞。
【诊断】1.具有典型心绞痛,相应心电图缺血和/或传导系统的改变可做出明确诊断。
2.凡症状不典型、心电图改变可疑或正常者或具有典型症状但心电图无改变者都需进一步检查,包括运动试验、超声心动图、X光心脏摄片、必要同位素心肌扫描、大血管核磁共振检查、与各种可能引起胸部疼痛的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治疗】凡诊断明确的或可疑心绞痛者都应该按心绞痛进行治疗,诊断不明确者一方面治疗并观察治疗反应,另一方面同时进行鉴别诊断有关检查,避免贻误病情。
【治疗原则】1.根据病况限制一定体力活动范围,避免过度工作紧张,避免或消除一切诱发因素。
2.戒烟、避免大量饮酒和禁用烈性酒。
3.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痛风等都需同时治疗。
4.以劳力性心绞痛表现者用药以硝酸脂类和β-阻滞剂为主的药物联合治疗,注意掌握适应证、禁忌证,如肺部阻塞性疾病、哮喘者都禁用β-阻滞剂。
以自发性心绞痛表现者以硝酸脂类和钙拮抗剂为主联合用药,同时注意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用药反应,用药剂量应是个体化。
5.对症处理、中西医结合。
6.抗凝治疗:目的是防止血栓形成和栓塞,可选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力抗栓、华发令、肝素、低分子肝素等抗凝剂。
对有出血性疾病、活动性胃溃疡、近期外伤、对上药有过敏者都是禁忌证。
7.经药物正规治疗无效者,必须行冠脉造影,在造影的基础上必须采用PTCA、支架或搭桥手术等,适应证和禁忌证详见介入性诊疗技术规范。
【疗效标准】1.治愈:心绞痛的症状消失,心电图缺血的改变恢复正常。
2.好转: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发作的程度减轻,心电图缺血状态改善。
3.未愈:未达到上述标准者。
凡未达到临床治愈或好转、病情相对稳定者可出院。
急性心肌梗死【病史采集】1.病人住院后24小时内必须完成病历记录,门诊病人必须建立病历简要病情记载。
2.病历采集的内容应该包括症状的发生、发展、诱因、危险因素、有无合并症,治疗的经过和治疗反应。
【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1.入院后15分钟内必须完成体格检查,并做18导联心电图。
2.发病后6小时应抽血查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等检查。
【诊断】1.具有冠心病史,典型的心前区疼痛史,心电图符合AMI改变、心肌酶谱增高、肌钙蛋白阳性者可做出诊断。
2.凡诊断不明确又怀疑AMI者应认真进行鉴别诊断,包括心绞痛、夹层动脉瘤、急性心包炎、肺部疾患等应立即作相关检查,特别X光胸片,必要胸腹部CT或MRI等检查。
【治疗】确诊或怀疑为AMI者首先按AMI治疗、观察。
1.有条件病人应住入ICU病房,并做特护记录,内容包括HR、R、BP和病情的变化,用药的药名、剂量、给药的浓度及其他治疗方法,绝对卧床休息5~7天,有并发症可适当延长,总之视病情而定。
2.氧气吸入。
3.止痛,在硝酸甘油静点的基础上,按病况用止痛剂。
注意掌握用药的指征,用硝酸甘油需注意血压、心率的改变,按病情不断调整剂量,用镇痛剂特别是吗啡、度冷丁止痛剂,应注意是否合并阻塞性肺部疾病,严格掌握禁忌证。
4.控制好血压。
5.处理并发症:如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等。
6.对合并症的处理: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症、痛风等。
7.有条件在发病12小时内,可行冠造、PTCA、支架术或溶栓等治疗(必须掌握适应证、禁忌证、见介入性治疗章节)。
8.抗凝治疗,防止血栓形成和栓塞,可选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力抗栓、华发令、肝素、低分子肝素等抗凝剂,有出血疾病、活动性胃溃疡病、近期外伤及上述药物过敏者都是禁忌证。
【疗效标准】1.治愈:发病四周内症状消失,心电图上留下Q波,ST-T基本恢复正常,各项并发症均治愈。
2.好转:病情明显好转、稳定、有的偶有心绞痛发作,各项并发症好转,心电图ST-T持续有改变。
3.未愈:未达到上述水准者。
凡达到临床治愈或好转、病情相对稳定者可出院。
第五节病毒性心肌炎【病史采集】1.住院病人24小时内完成病历。
2.病史采集应包括病因, 症状发生发展过程, 加重及缓解因素, 严重程度, 有无合并症, 治疗经过及治疗反应。
3.起病前1~3周内常有上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史和肌酸痛等症状。
4.起病可无明显症状, 也可出现乏力、胸闷、胸痛、心悸、头晕、呼吸困难、心源性晕厥和心功能不全的症状。
5.与之鉴别的症状: 胸痛、心悸、晕厥、呼吸困难。
【体格检查】1.全身检查: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体位。
2.专科检查:(1)心脏体征: 心界、心率、心律、心音、杂音及附加音。
(2)肺部体证: 呼吸频率、肺部罗音、性质及范围。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1.三大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血沉、抗“O”、C反应旦白、血清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酸磷酸激酶及其同功酶活性增高。
血清病毒抗体滴度高于正常4倍。
2.辅助检查:(1)胸部X线片( 正侧位)。
(2)心电图。
(3)超声心动图。
(4)核素心肌显影( 必要时)。
3.特殊检查: 心肌活检( 必要时)。
【鉴别诊断】1.急性心肌梗塞。
2.风湿性心脏炎。
3.药物性心肌损害。
【治疗原则】1.一般治疗:急性期卧床休息, 易消化富含维生素饮食。
2.药物治疗:(1)营养心肌药物、大量维生素C及其他维生素。
(2)抗病毒药物: 金刚烷胺、阿糖胞苷、吗啉呱、板兰根、干扰素。
(3)抗生素(预防感染)。
(4)肾上腺皮质激素: 中毒症状严重者可用。
(5)提高免疫功能药物: 左旋咪唑、转移因子和丙种球蛋白。
(6)出现影响血流动力学的快速型或缓慢型心律失常可分别采用抗心律失常药及(或)心脏起搏治疗, 心功能不全予抗心衰处理。
【疗效标准】1.临床治愈:症状消失,酶学恢复正常,心电图基本恢复正常,其他并发症治愈。
2.好转:病情好转稳定,心电图有好转,其他并发症有所好转。
3.未愈:未达上述标准者。
【出院标准】凡达临床治愈或好转及病情相对稳定者可出院。
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的起搏、频率、节律的异常及(或)传导发生异常。
心律失常在临床上可分为快速型心律失常和缓慢型心律失常。
【病史采集】1.发病的缓急,病程的长短,心律快慢,节律是否整齐,发作是持续性还是阵发性,是否有伴随症状。
2.有无发热,与情绪激动、劳动有无关系。
3.有无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尿少、浮肿等。
4.有无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病史。
【体格检查】1.注意心脏是否扩大、有无病理性杂音、心率及节律的改变。
2.测血压、注意有无血管杂音及颈动脉搏动的情况。
【其他检查】1.心电图检查,危重病人需持续心电监测。
2.必要时作Holter心脏电生理检查。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诊断要点】1.临床表现:病人可有心悸、头昏,少数病人可有晕厥。
2.心电图表现:(1)心率快而极规整,心率140~250次/分。
(2)QRS波群大多正常,可伴有室内差异传导,而出现宽大QRS。
(3)P波可埋藏于QRS波群内,不能分辨,或在QRS前,或贴于QRS波群之后。
【治疗】1.短阵发作,如症状不明显可不治疗。
2.安定2.5mg~5.0mg,口服。
3.兴奋迷走神经的方法,如颈动脉按摩,眼球压迫,吞咽冰水,Valsalva动作等。
4.抗心律失常药物:终止急性发作时应静脉注射药物,可选如下药物,但注意掌握药物的适应证、禁忌证及剂量个体化。
(1)异搏定5mg,3~5min内静注(预激症候群并发室上性心动过速一般忌用)。
(2)西地兰0.4mg~0.8mg,静脉内缓慢注射(预激症候群并发室上性心动过速慎用),心律平1~2mg/kg体重,5~7min内静注。
(3)胺碘酮3~5mg/kg/次,3~5min内静注。
(4)ATP10~20mg,1s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