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油发动机的点火顺序图解
发动机怎样燃烧汽油的原理
发动机怎样燃烧汽油的原理
发动机的燃油燃烧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
一般情况下,发动机中采用的是四冲程燃油发动机,其燃油燃烧的原理如下:
1.吸气阶段:气门打开,活塞向下移动,形成负压,使空气通过进气道进入发动机。
同时,燃油喷入进气道中,然后与空气混合。
2.压缩阶段:气门关闭,活塞向上移动,将混合气压缩到缸内,使其达到一定压力和温度条件。
3.点火阶段:火花塞自动点火,将混合气点燃,使其呈现高温高压状态。
4.排气阶段: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使活塞向下运动,同时打开排气门,将废气排出缸外。
这样便完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过程,同时也将燃油所含化学能转化成机械能来驱动发动机的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保证燃油的完全燃烧,发动机要求混合气的比例、进气道温度、点火瞬间等各方面都要保持一定的精度。
说明汽油机燃烧过程各阶段的主要特点,以及对它们的要求。
说明汽油机燃烧过程各阶段的主要特点,以及
对它们的要求。
汽油机燃烧过程是指汽油在发动机中燃烧时所经过的各个阶段。
燃烧过程的各个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下面我们就来一一介绍。
1. 吸入阶段:在吸入阶段,汽油通过进气门进入到气缸内,在此
过程中需要保证充分的进气流量和良好的压缩,从而使汽油能够充分
混合并分配到所有气缸。
2. 压缩阶段:在压缩阶段,汽油被压缩和挤压,形成高压、高温、高能的混合气,使得气缸内的压力急剧升高。
这一阶段需要高效的压
缩机构和精密的燃油喷射系统。
3. 点火阶段:在点火阶段,点火塞点亮混合气,在高温环境中将
其中反应生成大量的热能。
这一阶段需要准确的点火时间和热值。
4. 燃烧阶段:在燃烧阶段,混合气被点燃并燃烧,从而产生大量
的热能和机械能。
这一阶段需要精准的燃烧控制和高质量的燃烧室。
5. 排气阶段:在排气阶段,废气被排出气缸,从而通风并清除燃
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
这一阶段需要高效的排气机构和稳定的排气温度。
对于汽油机燃烧过程各个阶段的要求,主要包括:精准的配气和
进气、高效的压缩和点火、精准的混合和燃烧控制、稳定的排气和节
能降耗等。
同时,汽油机还需要经受住高温高压和复杂工况下的考验,因此对发动机的性能、耐用性、可靠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制造汽油机需要经过多次完整的燃油动力性能测试和部件
功能测试,以确保汽油机能够稳定、高效地运行。
同时,不断提高汽
油机性能、降低油耗、提高排放标准,也是当前汽车制造业的主要发
展方向。
汽油发动机冲程循环示意图PPT课件
膨胀冲程:活塞接近上止点,火花塞发出火花,混合可
燃气体点燃,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由上止点向下 止点运动。通过连杆使曲轴旋转,对外做功,部分能 量维持机器自身运转。
排气冲程:活塞到达下止点后,排气门开启,活塞在飞
轮的带动下向上止点运动,废气自行排出。
第4页/共6页
高压缩比的发动机面临的两个主要问题:
第1页/共6页
AB AB AB
AB
a 活塞从A向B移动,吸气冲程开始;b 活塞运动到B点,吸气冲程结束,压 缩冲程开始,活塞从B开始向A运动; c 活塞运动到A点,压缩冲程结束, 做功冲程开始,活塞再次从A向B运动; d 活塞运动到B点,压缩冲程结束, 排气冲程开始,活塞从B向A运动; 此时,四个冲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结 束;
第2页/共6页
进气冲程:
活塞向下运动,气缸容积增加,在气缸内造成负压,空 气被吸入气缸,同时喷油嘴喷出雾化的汽油,形成混合可燃 气体。
压缩冲程:
曲轴推动活塞向上运动,混合气压力增大,这样可以使 混合气体迅速燃烧。
压缩比: 压缩前汽缸中气体的最大体积与压缩后气缸中 气体的最小体积之 比。压缩比大,发动机动力大。一般轿 车的压缩比在8-10之间。
暴燃:由于气体压力和温度过高,在燃烧室内离点 燃中心较远处的末端可燃混合气自燃而造成 的一种不正常燃烧;
表面点火:缸内炽热表面与炽热处点燃混合气体另 一种不正常燃烧。
第5页/共6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6页/共6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汽油发动机的点火顺序
5 —4 —2 — 6 — 3 —7 — 8 。
以上 的点火顺序也 只是一 般情况 ,还会 因车型和 生产厂家不 同而有所 不同。常见车 型点火顺序见表1 。
至 于 V型 l 0 缸 、 V型 1 2 缸 、 V型 1 6 缸 、W 型 1 2
是 完 全不一 样 的 。遇到具 体 问题 ,最 好认 真 阅读 一 下 使 用说 明书 。否则 ,会 影 响车 辆 的正 常使 用和 维 护 。这是 因为 点火错 乱 时 ,汽车 发动 机是 无 法正 常 工 作 的 。每 一 款 发 动 机 出 厂 时都 规 定 好 了 点 火 顺 序 ,谁也 无法 改变 。准确地 说 ,汽 车发 动机 的点 火 顺序 ( 包 括 柴 油机 的着火 顺 序 ) ,没 有 一 个统 一 的 规定 和标准 ,所 以 ,要 具体 问题具 体分 析 。
或1 —2 —4 —3 。前者 为分 电器顺 时针 旋 转 时 的点 火 顺 序 ,后 者 为分 电器逆 时针 旋转 时的点 火顺 序 。 3 )直 列 5 缸 发动 机 的点 火 顺 序 是 :1 —2 —4 —
5 — 3 。
表 1 常 见 车型 点 火 顺 序
4 )直 列 6 缸 发动 机 的 点火 顺 序 是 :1 —5 —3 — 6 —2 —4 或1 —4 —2 —6 —3 —5 。 前 者 为 分 电 器 顺 时 针旋 转 时的 点火顺 序 ,后 者为 分 电器逆 时 针旋 转 时 的点 火顺 序 5 )直 列 8 6 发 动 机 的 点火 顺 序 是 : 1 —6 —2 — 5 —8 —3 —7 —4 或1 —5 —4 —8 —6 —3 —7 —2 。 6 )V型6 缸 发 动 机 ,首 先要 弄 清 楚气 缸 的排 列 顺 序 ,因为V型 发动 机气 缸 序 号 的排 列 方法 不 是 统 的 。一 般 而言 .人 坐在 驾驶 室 内 ,如 果 气缸 顺 序 是 右 边 自前 往 后 为 :l 、3 、5 ,左 边 自前 往 后 为 : 2 、4 、6 ,点 火 顺 序 一 般 是 : 1 —4 —5 —2 —3 —6 。 如果 右边 自前 往后 为 :2 、4 、6 ,左 边 自前 往后 为 : 1 、3 、5 ,点火顺 序 一般是 1 —6 —5 —4 —3 —2 。 7 )V 型8 缸 发 动 机 ,人 坐在 驾 驶 室 内 ,左边 自 前 往后 为 :l 、3 、5 、7 ,右 边 自前 往 后 为 :2 、4 、 6 、8 ,点火 顺 序 是 l 一8 —4 —3 —6 —5 —7 —2 。如果 右边 自前往后 为 1 、2 、3 、4 ,左 边 自前往后 为5 、6 、 7 、8 ,点 火顺 序有 :1 —5 —4 —8 —6 —3 —7 —2 .1 —
实验一 车辆结构认知实验
实验一车辆结构认知实验1.实验目的通过对汽车总成件的实物观察和模型演示使学生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 逐步建立汽车整车的概念, 明确各总成之间的相互关系, 较为深入地掌握汽车结构的一般规律, 以期取得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2.实验原理汽车总体构造组成部分为: 发动机、底盘、车身三大部分。
本实验主要使学生较为深入的掌握发动机和底盘的主要构造。
A)发动机(两大机构、五大系统): 机体、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供给系、润滑系、冷却系、点火系(汽油机)、起动系。
B)底盘:传动系(将发动机的动力传给驱动轮)、行驶系(使汽车各总成及部件安装在适当的位置, 对全车起支承作用, 以保证汽车正常行驶:车架或承载式车身及副车架、悬架、车桥和车轮等)、转向系、制动系。
3.实验内容主要实验设备名称:1)长春G—3技术教育装备有限公司生产的汽车动力构造与传动系教学系统。
2)上海华育公司生产的桑塔纳轿车电动程控示教板: 离合器、液压制动系等。
3)塑料发动机模型(汽油机、柴油机)。
由指导教师结合汽车发动机和底盘实物或模型, 重点阐述发动机的各部分工作原理、功用和组成, 发动机与底盘各总成之间的关系, 底盘各总成的工作原理、功用和组成等。
4.实验要求1)预习实验指导书, 了解实验内容、明确实验原理、实验步骤。
2)认真观察实验模型或实物, 积极思考, 踊跃的提出问题并努力回答问题。
3)逐步熟悉汽车工程相关术语、建立汽车构造相关术语与汽车实物的联系, 将汽车构造相关术语在模型中“对号入座”。
4)结合实验设备的具体情况, 完成思考题。
5.实验步骤1)观察发动机的工作过程, 理解奥托(Nikolaus Otto)循环: 进气—压缩—做功—排气, 确定汽油机的点火顺序。
理解曲柄连杆机构与配气机构的协调运动关系。
2)观察供给系、润滑系、冷却系、点火系(汽油机)、起动系的组成特点, 明确各总成在发动机工作的必要性。
3)观察行驶系组成: 车架(承载式车身除外)、车桥、车轮和悬架等。
图解点火系统的基本结构、原理!
图解点火系统的基本结构、原理!功能点火系统的功能就是在最适当的时间,在汽缸内产生电火花,点燃汽缸内的空气燃油混合物。
点火系统都有三个主要功能:① 必须能够生成具有足够能量的电火花,该电火花具有足够的热量,能够点燃燃烧室中的混合气;② 能够使该火花维护足够长的时间,以保证燃烧室中的燃料燃烧;③ 必须给每个汽缸都提供点火火花,以保证燃烧过程能在压缩行程的适当时刻开始。
分电器点火系统分电器具有下列功能:■ 按正确顺序将次级线圈的高压分配到各缸的火花塞上。
■ 在适当时间断开点火线圈初级电流。
■ 根据发动机工况(负荷、转速等)控制点火正时。
分电器点火系统基本结构见下图▼维修提示:分电器由凸轮轴驱动,因此转速只有发动机转速的1/2。
分电器点火系统回路及解析(一)▼解析:如上图所示,发动机启动时,电流传递。
初级电路:电瓶→点火开关→点火线圈正极接线端→点火线圈负极接线端→分电器的断电器触点→接地。
分电器凸轮旋转,触点开启,初级回路的磁场强度减弱。
次级电路:次级线圈绕组里感应产生高压,并从线圈的中心接线端输出→分电器盖→分火头→分电器盖火花塞导线接线端→火花塞导线→火花塞→接地。
分电器点火系统回路及解析(二)▼解析:如上图所示,如果发动机已经熄火,但分电器断电器的触点如果正好处于闭合的情况下,点火线圈就会通电,这时加装整流电阻可以保护点火线圈,防止过热。
电瓶→点火开关→镇流电阻→点火线圈初级线圈正极接线端→点火线圈负极接线端→分电器断电器触点→接地。
电控点火系统1—点火开关;2—蓄电池;4—火花塞;3—带点火器的点火线圈;5—发动机ECU ;6—凸轮轴位置传感器;7—曲轴位置传感器图解如上图,点火系统由电源(蓄电池)、传感器、ECU、点火器、点火线圈、火花塞等组成,点火系统在高电压下产生火花,在最佳的正时点燃在汽缸内的压缩混合气。
根据所收到的由各个传感器发来的信号,发动机ECU(电子控制单元)实施控制,达到最佳的点火正时。
最新汽车发动机多缸内燃机工作顺序(发火顺序)及内燃机特性
最新汽车发动机多缸内燃机工作顺序(发火顺序)及内燃机特性1.根据多缸机的平衡性能要求,确定曲拐的布置方式。
曲拐应沿圆周均布,曲拐必须对称于曲轴的中心平面。
2.根据内燃机运转的均匀性要求,发火顺序在一个循环内,应发火间隔角均匀,且相邻气缸发火间隔角尽可能大,以减轻主轴颈和主轴承的受力。
注:每一个气缸的工作过程及工作循环完全相同,只是工作顺序不同。
一、四冲程内燃机工作顺序四冲程、内燃机发火间隔角:=720°/ i(i —气缸数)1.i=2,发火间隔角:180°—540°发火顺序:1-2-1曲拐布置方式:图i=3发火间隔角: =240°发火顺序:1-3-2-1曲拐布置方式:图i=4发火间隔角: =180°发火顺序:1-3-4-2 或1-2-4-3曲拐布置方式:i=6发火间隔角:φ=120° 发火顺序:1-5-3-6-2-4-1曲拐布置方式:二、二冲程内燃机工作顺序发火间隔角:φ=360°/ i (i —气缸数)三、内燃机特性1.工况:指内燃机的运行情况,以发出的功率Pe与转速n表示。
2.内燃机特性:内燃机的主要性能指标随工况而变化的关系。
若这种关系以曲线形式表示,则称内燃机特性曲线。
四、负荷特性内燃机的负荷特性:是在内燃机的转速不变的情况下,其它性能参数(主要指经济性能指标)随负荷变化的关系。
(车辆以一定的速度沿阻力变化的道路行驶时,必须改变内燃机的油门,调整有效转矩,适应外界阻力矩变化,保持内燃机转速不变。
)柴油机的负荷特性当发动机进入正常工作状态时,将柴油机固定在某一转速,改变每循环供油量,测得各负荷下的柴油机输出转矩、单位时间耗油量,排气温度等。
汽油机的负荷特性汽油机转速保持不变,改变节气门的开度,测出各负荷下的汽油机转矩、燃油消耗率、排气温度等随负荷变化的规律。
五、速度特性内燃机的速度特性:内燃机的油门固定不动,内燃机的功率、转矩、燃烧油消耗率排气温度等参数随转速的变化关系。
汽油发动机的点火顺序图解 ppt课件
各曲拐的相对位置或曲拐布置取决于气缸数、气缸排列形式和发 动机工作顺序。当气缸数和气缸排列形式确定之后,曲拐布置就 只取决于发动机工作顺序。在选择发动机工作顺序时,应注意以 下几点:
1)应该使接连作功的两个气缸相距尽可能的远,以减轻主轴承载 荷和避免在进气行程中发生抢气现象。
V型6缸发动机,首先要弄清楚气缸顺序,因为V型发动机气缸序号的排列 方法是不统一的。一般而言,人坐在驾驶室内,如果气缸顺序是右边自 前往后为:1、3、5,左边自前往后为2、4、6。点火顺序一般是:1-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5-2-3-6。如果右边自前往后为:2、4、6,左边自前往后为1、3、 5。点顺次序一般是:1-6-5-4-3-2
在同一平面内。发动机工作顺序为1-3-4-2或1-2-4-3,其工作循环 见表2-1和表2-2。
四冲程直列四缸发动机工作循环表
汽油发动机的点火顺序图解
四冲程V型六缸发动机的发火间隔角仍为120°,3个曲拐互成120°。工作 顺序R1-L3-R3-L2-R3-L1。面对发动机的冷却风扇,右列气缸用R表示, 由前向后气缸号分别为R1、R2、R3;左列气缸用L表示,气缸号分别为 L1、L2和L3,工作循环见表2-4。
2)各气缸发火的间隔时间应该相同。发火间隔时间若以曲轴转角 计则称发火间隔角。在发动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曲轴转角内, 每个气缸都应发火作功一次。对于气缸数为 i 的四冲程发动机,其 发火间隔角应为720°/i,即曲轴每转720°/i 时,就有一缸发火作 功,以保证发动机运转平稳。
3)V型发动机左右两列气缸应交替发火。 四冲程直列四缸发动机的发火间隔角为720°/4=180°。4个曲拐
第7章 汽油机点火系
发动机工作时,当曲轴的转速达到200~400r/min(开始转 速因车型而不同)后,重块的离心力克服弹簧拉力的作用向外
甩开。此时,两重块上的销钉推动拨板连同凸轮,顺着旋转方 向相对于分电器轴转过一个角度,将触点提前顶开,点火提前 角加大。随发动机转速升高,点火提前角不断加大。
湖南工程学院— 汽车构造
2014年12月5日星期五
第2节 点火系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点火线圈的中心由一
条由若干层涂有绝缘漆的 硅钢片叠成的铁芯,二次 绕组和一次绕组都套装在 铁芯上。二次绕组用直径 为0.06~0.1mm的漆包线
在绝缘纸管上绕11 000~23 000匝而成,一次绕组用 0.5~1mm的漆包线在绝缘纸管上绕230~370匝而成。因一 次绕组中通过的电流大,发热量大,故置于二次绕组之外, 以便于散热,两个绕组外面都包有绝缘纸层。
湖南工程学院— 汽车构造
2014年12月5日星期五
第2节 点火系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2)真空点火提前角调节器
发动机转速一定时,节气 门后方的真空度只取决于节气 门的开度。节气门开度越小(负 荷越小),节气门后方的真空度 越大,点火提前角也越大。
湖南工程学院— 汽车构造
2014年12月5日星期五
第2节 点火系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器外壳的侧面。调节装置外 壳固定在分电器外壳上,其 内腔被膜片分隔成两个气室; 右气室即真空室,借真空连 接管与发动机进气管相通。 拉杆一端固定于膜片的中央, 另一端有孔,套在断电器底 板的销钉上。
湖南工程学院— 汽车构造
2014年12月5日星期五
第2节 点火系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2)真空点火提前角调节器 发动机小负荷运行时,节 气门开度小,节气门后的真空 度大,并经小孔传入真空室, 克服弹簧的预紧力,将膜片连 同拉杆向右吸过一段距离。与 此同时,断电器底板连同触点, 相对于凸轮向后转过一个角度, 使点火提前。
发动机原理第七章汽油机燃烧过程ppt课件
喷油嘴选择
根据发动机型号和工况,选择适合的 喷油嘴可以提高燃油经济性、动力性 和排放性能。
03 汽油机燃烧过程的理论分 析
汽油机燃烧化学反应机理
汽油机燃烧化学反应机理是汽油机燃烧过程的核心,包括燃 料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蒸 气和热量等产物。
汽油机燃烧化学反应机理包括预混合燃烧和扩散燃烧两种方 式,其中预混合燃烧具有较低的燃油消耗和较低的污染物排 放,是现代汽油机燃烧技术的发展方向。
汽油机燃烧温度与压力的影响
汽油机燃烧温度与压力对发动机性能 和排放具有重要影响。
燃烧温度过高会导致爆燃和表面点火 等不正常燃烧现象,而燃烧压力过高 则会导致发动机机械负荷和热负荷增 加,影响发动机可靠性和寿命。
汽油机燃烧过程的环境因素
汽油机燃烧过程的环境因素包括进气温度、进气压力、大 气湿度等,这些因素对汽油机燃烧过程和性能具有重要影 响。
汽油机爆燃与解决方案
爆燃问题
汽油机在燃烧过程中,由于局部高温 或混合气过浓等原因,可能导致火焰 传播速度过快,引起发动机爆燃。
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方案
采用高压缩比设计,优化燃油喷射和 混合气形成过程,控制点火时间和点 火能量,以及使用抗爆燃添加剂等措 施,以降低爆燃发生的可能性。
汽油机排放物控制与技术
排放物问题
根据发动机工况和负荷,通过调节喷油嘴 的喷油量和喷油时间,以实现最佳的燃油 经济性和动力性。
喷油嘴的类型与工作特性
总结词
喷油嘴是燃油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其 类型和工作特性对汽油机的性能和燃 油经济性有着重要影响。
喷油嘴类型
根据喷孔数量和喷孔形状,喷油嘴可 分为单孔、多孔和可变孔三种类型。
12、汽车发动机点火顺序
发动机点火顺序的简单判别我们都知道汽车发动机的布置形式主要有直列、V型、W型、水平对置等多种形式。
其中V型气缸的夹角通常有45、60、90和120度,如果把这个夹角放大到180度,那就不是V型引擎,而是水平对置引擎了,所以对置式发动机是V 型的特殊形式,如果把两组V型引擎并列在一起,那它就成了W型引擎。
曲轴构造要想弄明白发火顺序与曲轴间的关系,要先了解曲轴组成部分。
曲轴包括前端轴、主轴颈、连杆轴颈、曲柄、平衡重、后端轴等,一个连杆轴颈和它两端的曲柄及主轴颈构成一个拐,对于四缸发动机来说,它有四个曲拐。
多缸发动机曲轴曲拐的布置与气缸数、气缸的排列形式、发动机的平衡以及各缸的工作顺序密切相关,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应尽可能使连续作功的两缸距离远些,以减少主轴承的负荷和避免相邻两缸进气门同时开启而发生“抢气”现象;作功间隔角应尽量均匀,也就是指在发动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曲轴转角内,每个气缸都应发火作功一次,以使发动机运转均匀;曲拐布置应尽可能对称、均匀,以使发动机工作平衡性好。
对于四冲程发动机而言,进气、压缩、作功、排气四个行程缺一不可,一般情况下,发动机ECU判定一缸上止点作为点火起始时刻,根据四冲程发动机内部结构特性,活塞从上止点移动到下止点,曲轴转动1800,完成四个行程,曲轴旋转2圈,即7200。
下面我们以市场上一些主流车型的发动机发火顺序来说下关于曲轴与点火时刻关系:1、直列四缸直列4缸发火顺序四冲程直列4缸发动机发火顺序:发火间隔角应为7200/4=1800,其曲拐布置图如上图所示,四曲拐布置在同一平面内,有二种可能的排列法,即1-2-4-3或1-3-4-22、直列六缸直列6缸发火顺序四冲程直列6缸发动机发火顺序:发火间隔角应为7200/6=1200,这种曲拐布置如上图所示,六个曲拐分别布置在三个平面内,各平面夹角为1200。
曲拐的具体布置有两种方案,一种是1-5-3-6-2-4,另一种是1-4-2-6-3-5。
汽车传统点火系统结构与原理
5.1.5点火系统的分类 1.按照点火能量的储存方式分类
①电感储能式电子点火系统(亦称电感放电式电子点火系)。 在这类点火系统中,电火花的点火能量以磁场的形式储存在 点火线圈中。
②电容储能式电子点火系统(亦称电容放电式电子点火系)。 在这类点火系统中,电火花的点火能量以电场的形式储存在 专门的储能电容器中。
如果点火提前角过小(即点火过迟),则混合气边燃烧, 活塞边下行,即燃烧过程是在容积增大的情况下进行的,不仅 导致发动机功率下降,还会引起发动机过热,油耗增加。
一般把发动机发出最大功率或油耗最小时的点火提前角, 称为最佳点火提前角。发动机在不同工况和不同使用条件下最 佳点火提前角也不相同,影响最佳点火提前角的主要因素有:
点火时刻一般用点火提前角来表示,压缩行程中,从点火 开始到活塞运行到上止点时曲轴所转过的角度,称为点火提前 角。
如果点火提前角过大(即点火过早),混合气的燃烧主要 在压缩过程中进行,气缸压力急剧上升,在活塞到达上止点之
前即达到较大压力,给正在上升的活塞一个很大的阻力,会阻 止活塞向上运动。这样不仅使发动机功率下降,油耗增加,还 会引起爆燃,加速机件损坏。
⑥混合气的浓度。混合气的浓度直接影响燃烧速率,当过量空 气系数 0.8 ~ 0.9时,燃烧速度最快,最佳点火提前角最小。 过稀或过浓的混合气,由于燃烧速率降低,故必须相应增加点 火提前角。
4.1.4点火系统的发展历程
1. 传统点火系统
传统点火系统也称蓄电池点火系统、触点式点火系统。 这种点火系统具有最基本的结构,在该系统中,通过机械凸 轮接通和断开触点,使点火线圈的初级电流间歇流动,从而 在点火线圈次级产生点火高压,如图5-2所示。
(2)电火花应具有足够的点火能量。
汽油机工作过程
汽油机工作过程汽油机是一种常见的内燃机,它以汽油为燃料,并利用燃烧产生的热能驱动活塞运动,从而实现能量转化。
汽油机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四个基本步骤: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
下面将详细介绍汽油机的工作过程。
1. 进气阶段进气阶段是汽油机工作的第一步。
它通过进气门将混合气体吸入汽缸内。
进气门通常位于汽缸顶部,并且与进气道相连。
在汽缸下行过程中,进气门打开,汽缸内的气压比大气压低,使得混合气体通过进气道进入汽缸内。
2. 压缩阶段压缩阶段是汽油机工作的第二步。
在进气阶段结束后,活塞开始向上运动,同时进气门关闭。
当活塞上升时,汽缸内的混合气体被压缩,使其体积变小,压力增加。
此时,混合气体的温度也会随着压缩而增加。
3. 燃烧阶段燃烧阶段是汽油机工作的第三步。
在压缩阶段结束后,活塞接近汽缸顶部时,高压电火花通过火花塞点燃混合气体。
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
同时,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活塞运动的机械能,推动曲轴旋转。
这种机械能可以通过连杆和曲轴传递给汽车的驱动轮。
4. 排气阶段排气阶段是汽油机工作的最后一步。
在燃烧阶段结束后,活塞再次向上运动,将燃烧后的废气排出汽缸。
排气门通常位于汽缸底部,并且与排气道相连。
在活塞上升的过程中,排气门打开,汽缸内的废气被排出。
这四个基本步骤循环重复,驱动汽油机持续工作。
通过合理的控制燃油喷射和点火时机,可以实现汽油机的高效率运行。
此外,汽油机还包括一系列辅助系统,如供油系统、点火系统和冷却系统等,以确保汽油机的正常工作。
汽油机是一种利用燃烧产生的热能驱动活塞运动的内燃机。
它的工作过程包括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四个基本步骤。
这些步骤的协调运行使得汽油机能够高效地转化燃料能量为机械能,驱动汽车的运行。
九年级物理下册“内燃机冲程”巧辨别 人教新课标版
“内燃机冲程”巧辨别内燃机是热机的一种,包括汽油机和柴油机,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组成。
由于同学们很少接触内燃机,对于内燃机四个冲程的判断往往无从下手。
笔者结合内燃机四个冲程的工作状态,总结一段“顺口溜”,可以帮助同学们准确辨别区分。
一看气门开与关,二看活塞往哪钻;单开进门为吸气,单开排门是排气;两门都关须看(活)塞,活塞上行为压缩,活塞下移为做功,汽油(机)做功火花点。
同学们在掌握判断四个冲程的方法之后,还要清楚每个冲程中伴随的能量转化,如压缩冲程中能量转化为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中能量转化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例题详解】例1.单缸四冲程内燃机的中个冲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这种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的四个冲程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丙、丁、乙、甲B.乙、丁、甲、丙C.乙、甲、丁、丙D.甲、乙、丙、丁解析首先,我们知道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顺序是: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只有确定每幅图各表示哪个冲程才能进行正确排序。
根据每个冲程的特点,结合“顺口溜”,我们不难看出本题的四个图分别是:做功冲程、吸气冲程、排气冲程、压缩冲程。
答案 B点拨做这类题的关键是依据活塞的运动情况和气门的开闭情况,从而准确判断出各是什么冲程。
例2.如图所示,水沸腾后会将软木塞冲开,其能量转化情况和四冲程内燃机的哪一个工作冲程相似()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解析水沸腾后产生大量的高温高压水蒸气,内部压强增大,将软木塞冲开,所以其能量转化应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而在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和压缩冲程存在能量转化,做功冲程的能量转化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压缩冲程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答案 C点拨本题综合考查热学中的能量转化和内能的利用,它把一个普通的实验现象和内燃机的四个冲程相联系,考查了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
【拓展练习】1.美国《大众科学》杂志评出2007年度奇思妙想十大发明,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六冲程引擎”,这种引擎在完成四冲程工作后,会把水注入汽缸,使水瞬间变成水蒸气,从而带动活塞运动,产生第五冲程,为汽车提供动力。
汽车点火系统图解
汽车点火系统图解汽车点火系统图解中文名:汽车点火系统外文名: Battery-operated ignition下设:电子点火系统原理:由曲轴带动分电器轴转动1.传统点火系统:蓄电池点火系(Battery-operated ignition)磁电机点火系(Magneto systems)2.电子点火系统(Electronic ignition):(1)晶体管点火系TI-B(Breaker-Triggered transistorized Ignition)(2)半导体点火系SI(semiconductor Ignition)(3)无分电器点火系DIS(Distributorless Ignition System)传统点火机械式点火系统工作过程是由曲轴带动分电器轴转动,分电器轴上的凸轮转动,使点火线圈初级触点接通与闭合而产生高压电。
这个点火高压电通过分电器轴上的分火头,根据发动机工作要求按顺序送到各个气缸的火花塞上,火花塞发出电火花点燃燃烧室内的气体。
分电器壳体可以手动转动来调节基本的点火提前角(即怠速运转时的点火提前角),同时还有真空提前装置,它根据进气管内真空度的变化提供不同的提前角。
电子点火电子点火系统与机械式点火系统完全不同,它有一个点火用电子控制装置,内部有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所需的点火控制曲线图(MAP 图)。
通过一系列传感器如发动机转速传感器、进气管真空度传感器(发动机负荷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曲轴位置传感器等来判断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在MAP图上找出发动机在此工作状态下所需的点火提前角,按此要求进行点火。
然后根据爆震传感器信号对上述点火要求进行修正,使发动机工作在最佳点火时刻。
电子点火系统也有闭环控制与开环控制之分:带有爆震传感器,能根据发动机是否发生爆震及时修正点火提前角的`电控系统称为闭环控制系统;不带爆震传感器,点火提前控制仅根据电控单元内设定的程序控制的称为开环控制系统。
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第5章 点火系统
•
点火顺序1-2-4-3 或1-3-4-2
•
1-5-3-6-2-4;1-8-4-3-6-5-7-2
• (4)点火时刻 上止点前10°-15°
• 3.最佳点火提前角的影响因素
• (1)发动机转速 转速越高,点火提前角越大
• (2)发动机负荷 负荷越大,点火提前角越小
• (3)起动与怠速 点火提前角小或不提前
下图所示,初级电路为:蓄电池正极→点火开关→点 火线圈的初级绕组→断电器触点→搭铁回蓄电池负极。初 级电流在铁心中产生磁场。
次级电路(高压电路):
下图所示,次级电路为:次级绕组→点火线圈“+”接 线柱→SW →蓄电池→搭铁→火花塞→分高压线→配电器 →总高压线→次级绕组。
传统点火系统在车上的布置
5.3电子点火系
5.3.1 电子点火系的分类 (一)按控制点火线圈初级电流的电子元件分类 (1)晶体管点火系统。 (2)可控硅点火系统。 (3)集成电路点火系统。 (二)按点火系统有无触点分类 (1)触点式电子点火系统,又称半导体管或晶体管辅助点火系统。 (2)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统,又称全晶体管点火系统。 (三)按点火提前角的控制方式分类 (1)普通电子点火系统。 (2)微机控制电子点火系统。 (四)按点火能量的储存方式分类 (1)电感储能式电子点火系统,其储能元件是点火线圈。 (2)电容储能式电子点火系统,其储能元件是专用的电容器。
工作原理如右图所示:转动的分 电器根据发动机作功的需要,使 点火信号发生器产生某种形式的 电压信号(有模拟信号和数字信 号两种),该电压信号经电子点 火器大功率晶体管前置电路的放 大、整形等处理后,控制串联于 点火线圈初级回路的大功率晶体 管的导通和截止。大功率晶体管 导通时,点火线圈初级通路,点 火系统储能;大功率晶体管截止 时,点火线圈初级断路,次级绕 组便产生高压电。
说明汽油机燃烧过程各阶段的主要特点。
说明汽油机燃烧过程各阶段的主要特点。
汽油机燃烧过程可以分为四个主要阶段:进气阶段、压缩阶段、工作阶段和排气阶段。
下面是每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1.进气阶段:在进气阶段,汽缸活塞从顶部开始向下移动,吸
入空气和燃油混合物。
空气通过进气门进入汽缸,进气门打开时,燃油从喷油嘴喷入进气道中,与进入汽缸的空气混合。
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进气门开启,活塞运动向下,燃油和空气混合物进入汽缸。
2.压缩阶段:在压缩阶段,活塞开始向上移动,将进气混合物
压缩到汽缸顶部。
在这个过程中,活塞压缩气体,使混合物的密度增大,温度升高。
该阶段的主要特点是进气门关闭,活塞向上运动,压缩空燃混合物。
3.工作阶段:在工作阶段,燃烧发生。
当活塞到达压缩冲程的
顶点时,在火花塞的火花的作用下,点燃混合物。
燃料的燃烧释放出高温高压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同时驱动汽车的曲轴旋转。
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燃烧发生,由于燃料的燃烧,高温高压气体产生,驱动活塞运动。
4.排气阶段:在排气阶段,废气通过排气门排出汽缸,为下一
个循环做准备。
当活塞再次向上移动时,排气门打开,废气被排出汽缸,同时进气门准备打开,开始下一个循环。
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废气排出。
这些阶段的循环不断地重复,驱动汽车发动机的连续运转。
通过控制燃油喷射和气门的开合时机,可以调整燃烧过程的效率和性能。
发动机点火系统
发动机点火系统概述发动机点火方式有炽热点火、压缩着火和电火花点火三种,柴油机用压缩着火,汽油机一般采用电火花点火。
1、对点火系统的要求点火系统应在发动机各种工况和使用条件下,保证可靠而准确的点火。
为此,点火装置应满足下列三个基本要求1.能产生足以击穿火花塞电极间隙的高压电实践证明,汽车发动机在满负荷低速时需8~10kV的高压,启动时则常需9~17kV的高压,正常点火一般在15kV以上,为了保证点火可靠,考虑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点火高电压必须有一定的储量,所以点火装置产生的电压一般在15~20kV之间,而且高电压的升值要快。
2.火花塞应具有足够的能量要使混合气可靠点燃,火花塞产生的火花应具有一定的能量,发动机正常工作时,由于混合气压缩终了的温度已接近其自燃温度,因此所需的火花能量很小(1~5MJ)。
蓄电池点火系统能发出15~50町的火花能量,足以点燃混合气。
但在发动机启动、怠速运转以及节气门急剧打开时,则需较高的火花能量。
启动时,由于混合气雾化不良,废气稀释严重,电极温度低,故所需的点火能量最高。
另外,为了提高发动机的经济性,当采用空燃比a=1.2~1.25的稀混合气时,由于稀混合气难于点燃,也需增加火花能量。
考虑上述情况,为了保证可靠点火,火花塞一般应保证有50~80MJ的点火能量,启动时应产生大于100MJ的火花能量。
3.点火时刻应适应发动机的工作情况因为混合气在发动机的气缸内从开始点火到完全燃烧需要一定的时间(千分之几秒),所以要使发动机产生最大的功率,就不能在压缩行程终了活塞行至上止点才点火,而是需要适当提前一些。
因为发动机气缸的多少,负荷的大小,转速的变化,燃油品质的不同,即是同一发动机由于工况和使用条件的不同等等,都直接影响气缸内混合气的点火时间,为了使发动机能发出最大工功率,点火装置必需适应上述情况的变化实现最佳点火。
2、点火系统的分类按照点火系统的组成和产生高压的方式不同,发动机的点火系统分为:传统点火系统、半导体点火系统、微机控制点火系统以及磁电机点火系统。
单缸汽油发电机气门调节口诀
单缸汽油发电机气门调节口诀
单缸气门调节口诀是:直列式四缸的点火顺序1-3-4-2的,按照口诀一缸在上止点一缸进排气门都可以调,三缸调排气门,四缸不可以调,2缸调进气门,再转到四缸上止点调整剩余的气门就搞定了。
柴油机在冷车状态下拆下气缸盖罩;转动飞轮,使飞轮上的上止点刻线对准水箱上的指针刻线,使活塞处于压缩冲程的上止点位置;厚薄规测量气门杆尾端与摇臂之间的间隙。
如厚薄规插不进去或插进去后仍有较大的间隙,则需对气门间隙进行调整。
柴油机冷车状态时,进气门间隙为0.3~0.4mm,排气门间隙为0.4~0.5mm。
松开气门间隙调整螺钉的锁紧螺母,拧动调整螺钉,用厚薄规测量直至所测值与规定值相符,在保持调整螺钉不动的情况下,拧紧锁紧螺母;当进、排气门间隙调整好后,摇转曲轴数圈,再测量其间隙,如有变化,应重新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曲拐的相对位置或曲拐布置取决于气缸数、气缸排列形式和发 动机工作顺序。当气缸数和气缸排列形式确定之后,曲拐布置就 只取决于发动机工作顺序。在选择发动机工作顺序时,应注意以 下几点: 1)应该使接连作功的两个气缸相距尽可能的远,以减轻主轴承载 荷和避免在进气行程中发生抢气现象。 2)各气缸发火的间隔时间应该相同。发火间隔时间若以曲轴转角 计则称发火间隔角。在发动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曲轴转角内, 每个气缸都应发火作功一次。对于气缸数为 i 的四冲程发动机,其 发火间隔角应为720°/i,即曲轴每转720°/i 时,就有一缸发火作 功,以保证发动机运转平稳。 3)V型发动机左右两列气缸应交替发火。 四冲程直列四缸发动机的发火间隔角为720°/4=180°。4个曲拐 在同一平面内。发动机工作顺序为1-3-4-2或1-2-4-3,其工作循环 见表2-1和表2-2。
四冲程直列四缸发动机工作循环表
四行程直列六缸发动机的发火顺序和曲拐布置:四行程直列六缸发动机 发火间隔角为720°/6=120°,六个曲拐分别布置在三个平面内,发火顺 序 是 1 - 5 - 3 - 6 - 2 - 4 , 其 工 作 循 环 表 见 表 2 - 3 。
四冲程V型六缸发动机的发火间隔角仍为120°,3个曲拐互成120°。工作 顺序R1-L3-R3-L2-R3-L1。面对发动机的冷却风扇,右列气缸用R表示, 由前向后气缸号分别为R1、R2、R3;左列气缸用L表示,气缸号分别为 L1、L2和L3,工作循环见表2-4。 V型6缸发动机,首先要弄清楚气缸顺序,因为V型发动机气缸序号的排列 方法是不统一的。一般而言,人坐在驾驶室内,如果气缸顺序是右边自 前往后为:1、3、5,左边自前往后为2、4、6。点火顺序一般是:1-4 -5-2-3-6。如果右边自前往后为:2、4、6,左边自前往后为1、3、 5。点顺次序一般是:1-6-5-420°/8=90°, 4个 曲拐互成90°。工作顺序基本上有两种:R1-L1-R4L4-L2-R3-L3-R2和L1-R4-L4-L2-R3-R2-L3-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