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归纳整
元素化合物性质整理
![元素化合物性质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706d2c71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4b.png)
一、钠及其化合物 1、钠得化学性质(1)与非金属单质反应O 2⎩⎪⎨⎪⎧常温:4Na +O 2===2Na 2O 白色点燃:2Na +O 2=====点燃Na 2O 2淡黄色(2)与H 2O 反应:2Na +2H 2O===2NaOH +H 2↑(3)与酸溶液反应(如HCl):2Na +2HCl===2NaCl +H 2↑ (4)与盐反应 ①与熔融盐反应如:4Na +TiCl 4=====高温4NaCl +TiNa +KCl=====高温NaCl +K↑(制取金属钾,因为钾得沸点比钠得低,使钾成为蒸气而逸出) ②与盐溶液反应(钠先与水反应,生成得氢氧化钠再与盐溶液反应)如:2Na +2NH 4Cl===2NaCl +H 2↑+2NH 3↑ 2Na +CuSO 4+2H 2O===Na 2SO 4+H 2↑+Cu(OH)2↓ (5)与某些有机物反应如:2Na +2CH 3CH 2OH ―→2CH 3CH 2ONa +H 2↑ 2Na +2CH 3COOH ―→2CH 3COONa +H 2↑2. 氧化钠与过氧化钠3.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Na 2CO 3①CO 2+H 2O ②少量盐酸 固加热/液NaOH NaHCO 31.镁与铝单质得性质 (1)镁得化学性质①与非金属单质反应(O 2、N 2、Cl 2)2Mg +O 2=====点燃2MgO(产生耀眼得白光)3Mg +N 2=====点燃Mg 3N 2 Mg +Cl 2=====点燃MgCl 2②与水(反应): Mg +2H 2O=====△Mg(OH)2+H 2↑ ③与酸反应:Mg +2H +===Mg 2++H 2↑ ④与盐反应:Mg +Cu 2+===Mg 2++Cu⑤与CO 2反应:2Mg +CO 2=====点燃2MgO +C⑥工业炼镁:MgCl 2=====通电熔融Mg +Cl 2↑(2)铝得化学性质①与非金属单质反应(O 2、Cl 2、S)2Al +3Cl 2=====△2AlCl 32Al +3S=====△Al 2S 3(水溶液不存在) ②与酸反应③与碱反应:2Al +2OH -+2H 2O===2AlO -2+3H 2↑ ④与盐反应:Al +3Ag +===Al 3++3Ag ⑤与氧化物反应(铝热反应)2Al +Fe 2O 3=====高温2Fe +Al 2O 3 4Al +3MnO 2=====高温3Mn +2Al 2O 3Cr 2O 3+2Al=====高温2Cr +Al 2O 3 ⑥工业炼铝:2Al 2O 3=====通电熔融4Al +3O 2↑3、铝得主要化合物4、“铝三角”间得转化关系(1)Al3++3OH-===Al(OH)3↓或Al3++3NH3·H2O===Al(OH)3↓+3NH+4(2)Al(OH)3+OH-===AlO-2+2H2O(3)Al3++4OH-===AlO-2+2H2O(4)AlO-2+H++H2O===Al(OH)3↓或AlO-2+CO2+2H2O===Al(OH)3↓+HCO-3(5)Al(OH)3+3H+===Al3++3H2O(6)AlO-2+4H+===Al3++2H2O三、铁与铜1.铁得氧化物得比较化学式FeO Fe2O3Fe3O4俗称—铁红磁性氧化铁色态黑色粉末红棕色粉末黑色晶体价态+2 +3 1/3正2价,2/3正3价水溶性不溶不溶不溶与酸得反应FeO+2H+===Fe2++H2O遇氧化性酸生成Fe3+盐Fe2O3+6H+===2Fe3++3H2OFe3O4+8H+===Fe2++2Fe3++4H2O与CO得反应高温FexOy+yCO===xFe+yCO22.Fe2+与Fe3+ 得比较Fe2+Fe3+水合离子颜色浅绿色棕黄色氧化还原性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只有氧化性水解性Fe2+ +2H2O←→Fe(OH)2+2H+Fe3+ +3H2O←→Fe(OH)3+3H+与碱得反应Fe2+ +2OH—=== Fe(OH)2↓Fe3+ +3OH—=== Fe(OH)3↓3.Fe(OH)2与Fe(OH)3得比较Fe(OH)2Fe(OH)3颜色状态白色固体红褐色固体水溶性不溶不溶稳定性易氧化为Fe(OH)3,空气中加热得不到FeO 较稳定:∆Fe(OH)3== Fe2O3+3H2O与酸得反应Fe(OH)2+2H+=== Fe2+ +3H2O Fe(OH)3+3H+=== Fe3+ +3H2O 制法在隔绝O2得条件下Fe2+与碱反应Fe3+与碱反应4、铁三角:点燃注:(1)一般就是指Zn 、Al 、CO 、 H 2、 等还原剂。
高中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大全非常实用
![高中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大全非常实用](https://img.taocdn.com/s3/m/af7dba43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57.png)
高中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大全非常实用一、元素的化学性质1.元素的原子结构:包括元素的原子序数、原子核的构成等;2.元素的化学活性:元素的化合价、化合能力等;3.元素的氧化还原性:元素在化合物中的氧化态和还原态、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和原理等;4.元素的电性和金属性:元素的电负性、电离能、原子半径等;5.元素的地壳丰度和存在形式: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存在的化合物等。
二、常见化学元素及其性质1.金属元素:铁、铜、锌、锡、铝等金属元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应用等;2.非金属元素:氢、氧、氮、碳、硫、磷等非金属元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应用等;3.元素周期表:元素的周期规律、周期表的各种分类和用途等;4.难溶于水的元素:炭、硫、硅、铝等元素的溶解性和存在形式等;5.稀有元素:稀有气体、稀土元素、过渡金属等的特性、应用等。
三、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1.无机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等无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性质和应用等;2.配合物:配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应用等;3.有机化合物:碳氢化合物、醇、醚、酮、酸、酯等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性质和应用等;4.聚合物:聚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应用等。
四、化学反应1.化学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还原反应等反应类型的定义及示例;2.化学反应的平衡:化学反应速度、化学平衡常数、平衡常数的计算等;3.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焓变、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等。
五、化学方程式的平衡与计算1.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法则:平衡方程式的给定条件、平衡常数的计算、平衡位置的调节等;2.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试错法、代数法等;3.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质量计算、体积计算、摩尔计算等。
六、化学分析方法1.酸碱中和滴定:滴定的概念、滴定反应方程式、滴定的终点判定等;2.氧化还原滴定:氧化还原滴定的概念、滴定反应方程式、滴定的终点判定等;3.光度法:光度法的原理、操作和应用等;4.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等的原理和应用等。
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
![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9c4e1c75168884868762d661.png)
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一、钠及化合物的性质1、4Na+O2===2Na2O 常温反应,活泼金属2、2Na2O+O2===2Na2O2黄色火焰,有浅黄色固体3、2Na+O2===Na2O2加热,氧为-1价,黄色火焰,有浅黄色固体4、2Na+2H2O===2NaOH+H2浮、熔、游、红5、4Na+TiCl4(熔融)===4NaCl+Ti 强还原剂6、Na2O+H2O===2NaOH 碱性氧化物性质7、2Na2O2+2H2O===4NaOH+O2 强氧化剂8、Na2O+CO2===Na2CO3碱性氧化物性质9、2Na2O2+2CO2===2Na2CO3+O2作供氧剂10、Na2O+2HCl===2NaCl+H2O 碱性氧化物性质11、2Na2O2+4HCl===4NaCl+2H2O+O212、NaHCO3+HCl===NaCl+H2O+CO2 小苏打比苏打更剧烈13、2NaHCO3===Na2CO3+H2O+CO2小苏打不稳定二、铝及化合物的性质14、2Al+3Cl2===2AlCl3活泼金属15、4Al+3O2===2Al2O3 (钝化)活泼金属16、2Al+Fe2O3===Al2O3+2Fe 铝热反应17、2Al+6HCl===2AlCl3+3H2铝的金属性18、2Al+3H2SO4===Al2(SO4)3+3H2铝的金属性19、2Al+2NaOH+2H2O===2NaAlO2+3H2 铝的非金属性20、Al2O3+3H2SO4===Al2(SO4)3+3H2O (Al2O3是两性氧化物:)21、Al2O3+2NaOH===2NaAlO2+H2O) (Al2O3是两性氧化物:)22、NaOH+Al(OH)3===NaAlO2+2H2O 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23、2Al(OH)3===Al2O3+3H2O 不稳定24、Al(OH)3+3HCl=== AlCl3+3H2O 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25、AlCl3+3NH3·H2O===Al(OH)3↓+3NH4Cl 白色胶状沉淀,制氢氧化铝最佳三、铁及化合物的性质26、3Fe+4H2O(g)===Fe3O4+4H227、Fe+2HCl===FeCl2+H2铁的金属性一般28、Fe+CuCl2===FeCl2+Cu 铁的金属性29、Fe3O4+4H2===3Fe+4H2O (制还原铁粉)30、FeO+2HCl===FeCl2+3H2O 碱性氧化物性质31、Fe2O3+6HCl===2FeCl3+3H2O 碱性氧化物性质32、Fe3O4+8HCl===FeCl2+2FeCl3+4H2O33、2Fe(OH)3===Fe2O3+3H2O 不稳定34、2FeCl3+Fe===3FeCl2氧化性35、2FeCl3+Cu===2FeCl2+CuCl2氧化性36、FeCl3+3NH3·H2O===Fe(OH)3↓+3NH4Cl 红褐色色沉淀37、4Fe(OH)2+O2+2H2O===4Fe(OH)3 白色沉淀很快变成灰白色最后变成红褐色38、2FeCl2+Cl2===2FeCl3 (在水溶液中不需加热) 亚铁的还原性39、FeCl3+3KSCN==Fe(SCN)3+3KCl(血红色,用于Fe3+的特性检验)四、硅及化合物的性质40、2C+SiO2===Si+2CO (制得粗硅)41、Si(粗)+2Cl2===SiCl442、(SiCl4+2H2===Si(纯)+4HCl) 硅提纯43、Si(粉)+O2===SiO2和碳的性质相似44、Si+C===SiC(金刚砂)45、Si+2NaOH+H2O===Na2SiO3+2H2和铝的性质相似46、SiO2+CaO===CaSiO3酸性氧化物性质47、SiO2+2NaOH===Na2SiO3+H2O 酸性氧化物性质 (常温下强碱缓慢腐蚀玻璃)48、SiO2+Na2CO3===Na2SiO3+CO2工业制玻璃49、SiO2+CaCO3===CaSiO3+CO2 工业制玻璃50、Na2SiO3+CO2+H2O====H2SiO3+ Na2CO3水玻璃在空气中变质51、H4SiO4===H2SiO3+H2O 原硅酸制硅胶五、氯及化合物的性质52、Cl2 +H2 ===2HCl 苍白色火焰,有白雾53、3Cl2 +2P===2PCl3有白雾54、Cl2 +PCl3 ===PCl5有白烟55、Cl2 +2Na===2NaCl 有白烟56、3Cl2 +2Fe===2FeCl3 有棕色烟57、Cl2+Cu===CuCl2有棕黄色烟58、2Cl2+2NaBr===2NaCl+Br2溶液有无色变橙色59、Cl2 +2NaI ===2NaCl+I2溶液有无色变红棕色60、Cl2 +Na2S===2NaCl+S 溶液有浅黄色浑浊61、Cl2 +H2S===2HCl+S 溶液有浅黄色浑浊62、Cl2+SO2 +2H2O===H2SO4 +2HCl 氯水的强氧化性,二氧化硫的还原性63、4HCl(浓)+MnO2===MnCl2+Cl2+2H2O 实验室制氯气64、16HCl+2KMnO4===2KCl+2MnCl2+5Cl2+8H2O实验室制氯气65、2NaOH+Cl2===NaCl+NaClO+H2O 制漂白液66、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制漂白粉67、2FeCl3+H2S===2FeCl2+2HCl+S 溶液由红棕色变浅绿色,有浅黄色浑浊68、2FeCl3+2KI===2FeCl2+2KCl+I269、2FeCl2+Cl2===2FeCl3 浅绿色变红棕色70、MgCl2+2NH3.H2O===Mg(OH)2+NH4Cl 白色沉淀六、硫及化合物的性质71、S+H2===H2S72、S+Fe===FeS 硫的氧化性较弱73、S+2Cu===Cu2S 硫的氧化性较弱74、3S+2Al===Al2S375、S+O2===SO2硫的还原性76、S+6HNO3(浓)===H2SO4+6NO2+2H2O 硫的还原性77、3S+4 HNO3(稀)===3SO2+4NO+2H2O 硫的还原性78、2H2S+3O2(足量)===2SO2+2H2O 硫化氢的还原性79、2H2S+O2(少量)===2S+2H2O80、2H2S+SO2===3S+2H2O81、H2S+H2SO4(浓)===S+SO2+2H2O 硫化氢的还原性82、3H2S+2HNO(稀)===3S+2NO+4H2O 硫化氢的还原性83、SO2+(NH4)2SO3+H2O===2NH4HSO3(这是硫酸厂回收SO2的反应.先用氨水吸收SO2, 再用H2SO4处理:84、2NH4HSO3+H2SO4===(NH4)2SO4+2H2O+2SO2。
元素与化合物的性质元素与化合物的常见性质总结
![元素与化合物的性质元素与化合物的常见性质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7b8fbeb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e2.png)
元素与化合物的性质元素与化合物的常见性质总结元素与化合物的性质总结在化学领域中,元素和化合物是研究的重点对象。
元素是由一类具有相同化学性质的原子组成,而化合物则是由不同元素的原子以一定的比例结合而成。
本文将总结元素和化合物的一些常见性质。
一、元素的性质1. 物理性质元素的物理性质主要指其在常温常压下的状态和特征,包括颜色、密度、熔点、沸点等。
例如,金属元素通常具有金属光泽,高电导率和热导率,而非金属元素则多呈现无光泽、不导电和不导热的性质。
2. 化学性质元素的化学性质是指其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能力。
不同元素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其中,金属元素通常易与非金属元素发生反应,形成离子化合物。
例如,钠与氯反应可以生成氯化钠。
3. 电子结构元素的电子结构是指其电子分布在不同轨道和能级上的方式。
电子结构对元素的性质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氢气只具有一个电子,故能与其他元素形成较弱的化学键。
二、化合物的性质1. 物理性质化合物的物理性质与其组成元素有关。
例如,离子化合物通常具有高熔点和沸点,而共价化合物通常有较低的熔点和沸点。
2. 化学性质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是指其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特性。
不同类型的化合物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例如,酸性氧化物会与水反应生成酸,碱性氧化物会与水反应生成碱。
3. 溶解性化合物的溶解性是指其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程度。
不同类型的化合物具有不同的溶解性。
例如,极性化合物通常可溶于极性溶剂,而非极性化合物通常可溶于非极性溶剂。
4. 稳定性化合物的稳定性可以衡量其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程度。
某些化合物在常温常压下相对稳定,而在高温或其他条件下会发生分解反应。
总结:元素和化合物在化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元素具有多种物理和化学性质,可以通过它们之间的反应形成各种不同类型的化合物。
化合物又可根据它们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溶解性和稳定性进行分类。
深入理解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
元素与化合物的性质
![元素与化合物的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58a08050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85.png)
元素与化合物的性质元素和化合物是化学研究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元素是由同一种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物质,化合物是由不同类型的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形成的物质。
元素和化合物拥有不同的性质,这些性质在理解和研究化学反应以及物质变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元素的性质元素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基本单位,具有独特的性质。
元素的性质主要包括原子质量、原子半径、电子亲和能、离子化能等。
1. 原子质量:原子质量是元素的重要物理性质之一。
它代表了一个元素中原子的平均质量。
原子质量由质子和中子的质量组成,其中质子数目就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
例如,氢的原子质量为1,氧的原子质量为16。
2. 原子半径:原子半径是指原子核与外层电子轨道的最外层电子之间的距离。
原子半径与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相关,一般来说,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加。
例如,钠的原子半径比锂的原子半径更大。
3. 电子亲和能:电子亲和能是指一个原子在气态中接受一个电子形成负离子时释放的能量。
电子亲和能可以衡量一个原子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
一般来说,电子亲和能越高,元素越容易接受电子形成负离子。
4. 离子化能:离子化能是指一个原子在气态中失去一个电子形成正离子时需要吸收的能量。
离子化能可以衡量一个原子外层电子的稳定性。
一般来说,离子化能越高,元素越难以失去电子形成正离子。
二、化合物的性质化合物是由不同类型的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
化合物的性质主要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 物理性质:化合物的物理性质指的是其在物质变化时不改变物质化学组成的性质。
这些性质包括熔点、沸点、密度、颜色等。
例如,水的熔点为0°C,沸点为100°C。
2. 化学性质: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指的是其在化学反应中发生变化的性质。
这些性质包括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的能力、与酸或碱反应的性质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性质等。
例如,氢氧化钠溶于水会产生氢氧化钠水溶液,通过与酸反应可以中和酸性物质。
化合物的性质与其中原子的种类、数目以及它们之间的化学键的类型和强度密切相关。
元素与化合物的性质
![元素与化合物的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0069730b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db.png)
元素与化合物的性质在化学领域,元素与化合物是两个基本概念。
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构成单位,而化合物则是由两个或更多元素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它们在性质上有一些显著的区别,下面将对这些性质进行详细探讨。
一、元素的性质元素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物质单位,不可再分。
所有的物质都由不同种类的元素组成。
元素的性质取决于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1. 原子结构特性:每个元素都由原子组成,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而电子则环绕在核外。
元素的原子序数表示了其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特性。
2. 物理性质:元素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密度、熔点和沸点等。
例如,金属元素通常呈固态,在常温下具有良好的导电和导热性能,而非金属元素则常常是气体或固体。
3. 化学性质:每个元素都具有特定的化学性质和反应规律。
元素可与其他元素组成化合物,也可以与自身形成同种元素的化合物。
例如,氧气(O2)是由两个氧原子组成的氧气分子。
二、化合物的性质化合物是由两个或多个元素以一定比例组成的纯物质。
化合物的性质与其组成元素之间的化学键和化学键的类型有关。
下面将就化合物性质的表现进行具体说明。
1. 稳定性:化合物通常比元素更为稳定。
这是由于化合物中的元素通过形成化学键而变得相对稳定。
在化学反应中,化合物常常需要具备足够的能量才能发生分解或转化为其他物质。
2. 物理性质: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如熔点、沸点和颜色等,取决于其分子或晶格结构。
不同化合物之间的物理性质也各不相同。
3. 化学性质:化合物在化学反应中呈现出特定的性质。
通过化学反应,化合物可以被分解成元素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取决于其中元素的性质以及它们组成的化学键类型。
总结:元素和化合物在性质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其性质取决于原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化合物是两个或更多元素以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其性质由组成元素和化学键类型决定。
了解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物质的行为和化学反应的规律,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基础。
高中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归纳
![高中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040d03fd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e2.png)
高中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归纳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必修1)物质性质(这里以物理性质为主)用途CCl4密度比水大萃取剂(萃取Br2、I2)汽油、苯密度比水小萃取剂胶体丁达尔效应、电泳、布朗运动Na 银白色金属光泽;质软;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能力;等等Na2O 白色固体制取NaOHNa2O2淡黄色粉末;强氧化性、漂白性供氧剂、氧化剂、漂白剂Na2CO3白色粉末,易溶于水水溶液显碱性玻璃、造纸、制皂等NaHCO3白色晶体,易溶于水(溶解度小于Na2CO3)受热易分解水溶液显碱性(碱性比Na2CO3溶于水的弱)发酵、医药、灭火器原料Al 密度较小、熔点较低、硬度较小的银白色金属能与强酸、强碱反应生成H2(但不是两性物质)铝热剂;铝合金可以用于汽车、船舶、飞机制造、导线等Al2O3熔点高;铝的氧化膜是致密的两性氧化物铝的氧化膜可以保护内部的铝Al(OH)3白色胶状固体、不溶于水;表面积大,有强吸附作用。
两性氢氧化物(Al(OH)3属于弱碱)、受热易分解净水、吸附色素KAl(SO4)2·12H2O 无色晶体,易溶于水溶于水后,Al3+水解,能产生胶状Al(OH)3净水剂Fe2O3红棕色粉末碱性氧化物铁锈的主要成分;颜料;(赤铁矿)可用于炼铁;等等Fe3O4黑色晶体,有磁性磁铁Fe(OH)2白色固体(在空气中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不溶于水Fe(OH)3红褐色固体,不溶于水晶体Si (结构与金刚石相似);灰黑色固体,有金属光泽,熔点、沸点很高,硬度大晶体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晶体硅可以用来制造晶体管和光电池。
硅芯片是各种计算机、微电子产品的核心。
SiO2(正四面体结构);坚硬难熔的固体,不溶于水,纯净的二氧化硅晶体无色透明稳定;酸性氧化物;能与氢氟酸发生反应制光导纤维、石英玻璃、石英表、石英钟、光学仪器、光电池、石英坩埚,制作装饰品等SiC (正四面体结构);硬度大可作砂纸、砂轮磨料硅橡胶耐高温、低温制造火箭、导弹、飞机零件、绝缘材料分子筛吸附剂、催化剂硅胶多孔,吸附能力强常用作干燥剂、催化剂载体Na2SiO3水溶液显碱性;耐热;露置在空气中会变质;易与酸发生反应肥皂填料、防火剂、粘胶剂等Cl2通常情况下是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能溶于水,熔沸点较高;易液化;有毒强氧化性(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消毒剂(自来水消毒);制造盐酸;制造漂白剂;合成塑料、橡胶、人造纤维、农药、染料、药品的重要原料次氯酸弱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弱,不能使指示剂变色)、不稳定性、强氧化性杀菌消毒;漂白剂Br2红棕色液体(在水中是橙色,在有机溶剂中是橙红色)、易挥发、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I2紫黑色固体(在水中是褐色,在有机溶剂中是紫红色)、易升华、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淀粉遇碘会变蓝AgX AgF易溶于水,AgCl白色不溶于水,AgBr淡黄色不溶于水,AgI黄色不溶于水AgCl、AgBr、AgI不溶于稀硝酸AgBr作感光材料,用于照相工业AgI可进行人工降雨S 黄色晶体,质脆,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熔沸点低。
《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 讲义
![《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 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f36b26b3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00.png)
《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讲义一、元素与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在化学的世界里,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就像搭建房屋的砖块。
目前我们已知的元素有一百多种,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在元素周期表中。
化合物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通过一定的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纯净物。
元素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形成了各种各样性质各异的化合物。
二、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一)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1、钠(Na)钠是一种活泼的金属元素,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钠。
将钠投入水中,会剧烈反应,产生氢气并使溶液呈碱性。
钠的化合物中,氢氧化钠(NaOH)是一种强碱,具有强腐蚀性,广泛应用于化工、纺织等行业。
而碳酸钠(Na₂CO₃),俗称纯碱,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用于玻璃、造纸、纺织等领域。
2、铝(Al)铝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延展性。
在空气中,铝表面会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使其具有一定的抗腐蚀性。
氧化铝(Al₂O₃)是一种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氢氧化铝(Al(OH)₃)则是一种常用的抗酸药,能中和胃酸。
3、铁(Fe)铁是用途最广泛的金属之一。
纯铁较软,但通过与其他元素形成合金,能大大提高其硬度和强度。
氧化铁(Fe₂O₃)是常见的铁锈成分,而四氧化三铁(Fe₃O₄)具有磁性。
(二)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1、氯(Cl)氯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与许多金属和非金属直接化合。
氯化氢(HCl)的水溶液就是盐酸,是一种重要的强酸。
次氯酸(HClO)具有强氧化性,是漂白剂和消毒剂的有效成分。
2、硫(S)硫通常以单质形式存在,如硫磺。
二氧化硫(SO₂)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硫酸(H₂SO₄)是一种强酸,在工业上有广泛的应用。
3、氮(N)氮气在空气中含量最多,但性质相对稳定。
氨气(NH₃)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水溶液为氨水。
硝酸(HNO₃)是一种强酸,具有强氧化性。
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一)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等。
《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 讲义
![《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 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29e218ec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ae.png)
《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讲义一、元素与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在化学的世界里,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而化合物则是由不同元素通过一定的化学键结合而成。
元素就像是建筑材料中的砖块,而化合物则是用这些砖块搭建起来的各种结构。
我们所熟知的元素,比如氢(H)、氧(O)、碳(C)等,它们具有独特的原子结构和性质。
当这些元素相互组合时,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化合物,如水(H₂O)、二氧化碳(CO₂)、甲烷(CH₄)等。
二、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氧元素及其化合物氧(O)是一种非常活泼的元素,在空气中大量存在。
氧气(O₂)支持燃烧和呼吸,是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
而臭氧(O₃)则具有强氧化性,能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
氧化物是氧与其他元素结合形成的化合物,比如二氧化碳(CO₂),它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是燃烧的产物,也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
还有一氧化碳(CO),这是一种有毒气体,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人体缺氧。
2、碳元素及其化合物碳(C)可以形成多种同素异形体,如金刚石、石墨和 C₆₀等。
金刚石硬度极高,而石墨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润滑性。
含碳的化合物种类繁多,像有机物中的甲烷(CH₄)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燃烧能产生大量的热能。
乙醇(C₂H₅OH)则是常见的有机溶剂和燃料。
3、氮元素及其化合物氮(N)在空气中占了大部分体积。
氮气(N₂)性质稳定,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氮的氧化物有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₂)等,它们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氨气(NH₃)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常用于制造化肥。
4、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以铁(Fe)为例,纯铁质地较软,但加入其他元素形成合金后,性能会大大改善。
氧化铁(Fe₂O₃)是铁锈的主要成分。
铜(Cu)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氧化铜(CuO)是常见的铜化合物。
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应用1、医疗领域氧气用于医疗急救和病人的呼吸支持。
一些金属化合物在药物中也有重要作用,比如硫酸亚铁(FeSO₄)可以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
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重要化学性质归纳总结
![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重要化学性质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3cb762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a8.png)
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重要化学性质归纳总结〔2021.10.20〕一、金属单质1.与非金属单质反响:〔1〕与Cl2:分别写出Na、Mg、Al、Fe、Cu与Cl2反响的化学方程式:〔2〕与O2:分别写出Na、Mg、Al、Fe、Cu与O2反响的化学方程式:〔3〕与S:分别写出Na、Al、Fe、Cu与S反响的化学方程式:★特殊反响特别记:①Na与O2加热时反响的化学方程式:②Mg与N2反响的化学方程式:③Fe与Br2、I2反响的化学方程式:2.与水反响:分别写出Na、Mg、Fe与水反响的化学方程式:3.与酸反响①与非氧化性酸分别写出Na、Mg、Al、Fe与非氧化性酸〔如盐酸〕反响的离子方程式:②与强氧化性酸:分别写出Al、Fe〔少量、过量〕与稀HNO3反响的离子方程式:分别写出Cu与稀HNO3、浓HNO3、浓硫酸反响的化学方程式:★特殊反响特别记: 常温下,Al、Fe与浓硫酸、浓硝酸发生钝化4.与盐溶液反响:分别写出Na、Mg、Al、Fe与CuSO4溶液反响的离子方程式:★特殊反响特别记:Fe与FeCl3溶液反响的离子方程式:5. 特殊反响①Mg与CO2反响的化学方程式:②Al与Fe2O3反响的化学方程式:③Al与强碱溶液〔如NaOH溶液〕反响的化学方程式:6.金属的冶炼分别写出Na、Mg、Al、Fe的工业冶炼的化学方程式:二、金属氧化物1.与水①分别写出K2O、CaO、Na2O2与水反响的化学方程式:②Al2O3、FeO、Fe2O3、Fe3O4、CuO〔填“能〞或“不能〞〕与水反响直接生成相应的氢氧化物。
2.与酸:分别写出Na2O、MgO、Al2O3、FeO、Fe2O3、Fe3O4、CuO与盐酸反响的离子方程式:★特殊反响特别记:①分别写出Na2O2与水、盐酸、CO2反响的化学方程式:②写出Al2O3溶于NaOH溶液反响的离子方程式:③分别写出FeO溶于稀硝酸,Fe2O3溶于HI酸反响的离子方程式:三、氢氧化物1.与酸性氧化物写出NaOH〔少量、过量〕与CO2、SO2反响的离子方程式:2.与酸分别写出NaOH、Mg〔OH〕2、Al(OH)3、Fe(OH)2、Fe(OH)3、Cu〔OH〕2与盐酸反响的离子方程式3.受热分解NaOH、KOH、Ca(OH)2、Ba(OH)2等受热不易分解,而难溶性碱Mg〔OH〕2、Al(OH)3、Fe(OH)3、Cu〔OH〕2受热易分解,分别写出它们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特殊反响特别记:①写出Al(OH)3溶于NaOH溶液的反响离子方程式:②写出Fe(OH)2浊液在空气被氧化的化学方程式:四、重要的盐1.MgCl2、AlCl3、KAl(SO4)2·12H2O、FeCl2、FeCl3、CuCl2的水溶液均呈酸性,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它们均能与烧碱溶液〔或氨水〕反响,分别写出离子方程式:★特殊反响特别记:分别写出AlCl3与少量、过量烧碱溶液、过量氨水反响的离子方程式:2. Na2CO3与NaHCO33.NaAlO2①向NaAlO2溶液中逐滴滴加盐酸过程中,反响的离子方程式:②向NaAlO2溶液中通入CO2气体由少量到过量,反响的离子方程式:4.铁盐和亚铁盐写出能实现以下转化的离子方程式:〔1〕Fe2+→Fe3+:①通入氯气:②参加H2O2、稀硫酸:〔2〕Fe3+→Fe2+:①参加铁粉:②参加铜:③淀粉-KI溶液:④参加Na2S溶液:〔3〕氯化铁溶液中滴入KS溶液反响的离子方程式:5.碱式碳酸铜①写出Cu2〔OH〕2CO3溶于稀硫酸反响的离子方程式:②Cu 2〔OH 〕2CO 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网络图1.钠及其重要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自我梳理2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自我梳理Na 2SNaCl3⑹HCl2Mg⑵HCl⑴O 2或C O 2 ⑶熔融3.铝及其重要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自我梳理4.铁及其重要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Al 2O 3AlAl(OH)3 AlCl 32⑵O 2或Fe 2O 3,高温⑶熔融电解⑷HCl 或Cl 2⑸⑹HCl⑼△⑽NH 3·H 2O 或NaOH⑾HCl⑺NaOH 溶液 FeCl 2 Fe(OH)2⑻氨水或NaOH ⑼HClCuCl 2⑷HCl 或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自我梳理5.铜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自我梳理Fe 3O 4 3Fe 2O 3⑶O 2+H 2O⑾ΔCu3〕2CuSO 4CuCl 2 CuOCu(OH)2⑺O 2⑹H 2或CO ⒀NaOH ⑾H 2SO 4⒁H 2SO 4⑶Cl 2或FeCl 3⑵Zn 或Fe ⑸浓H 2SO 4⑷Zn 或Fe⑿Δ6.碳、硅及重要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自我梳理7.氯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H 2SiO 3 CaCO 3Ca(HCO3)2 CO 2COC⑹CO 2、H 2O⑸NaOH 或加热⑶Ca(OH)2 ⑴HCl 或高温 ⑵Ca(OH)2⑼ ⑾O 2或⑿CO 2⑻⑽C⑷HCl 或加热⒀Na 2SiO 3 H 2OSiO 2⒁加热 Na 2SiO 3⒂HCl ⒃NaOH⒄NaOHCaSiO 3⒅CaOSi⒇O 2 SiF 4⒆F 2或 HF(21)F 2或 HF⑺Mg2 FeCl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自我梳理8.硫及其重要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自我梳理CuCl 2 Br 2I 2⑻KIFeS SO 2 SO 3 H 2SO 4CuSO Na 2SO 3⑻O 2 ⑼H 2O ⒄NaOH⒆O 2⒅H + 4Na 2SO 4 ⒁⑽H 、X 〔X =Cl 、Br 、I 〕 ⑵H 2S FeS 2 ⑺ H 2SO 3 ⒂ ⒃9.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自我梳理NH 3·H 2O NH 3 NH 4ClN 2NONO 2HNO 3Cu(NO 3)2⑵H 2O ⑶22⑻O 2 ⒂Cu⑹HCl⒀C 或Cu ⑺Ca(OH)2 ⒁Cu 或CuO⑷HCl ⑸NaOH ⑾H 2O。
化学元素化合物性质归纳
![化学元素化合物性质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82fbe6b7783e0912a3162aa0.png)
初中化学元素化合物化学性质归纳一、单质1.金属单质⑴金属与O2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⑵金属与酸反应生成金属与 H2⑶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生成金属与盐2.非金属单质⑴氧气(O2)①O2与非金属反应生成非金属氧化物②O2与金属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③O2与化合物反应生成氧化物⑵氢气(H2)①可燃性(H2和O2点燃生成水)②还原性(H2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金属和 H2O)⑶碳(C)①可燃性(C在充足的O2中燃烧生成C O2,在不充足的O2中燃烧生成C O)②还原性(C和金属氧化物高温反应生成金属和C O2,C和C O2高温反应生成C O)③常温下性质稳定二、氧化物1.金属氧化物⑴金属氧化物与还原剂反应生成金属和 H2O或C O2⑵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 H2O⑶C a O与 H2O反应生成C a(O H)22.非金属氧化物⑴水(H2O)①H2O通电分解生成 H2和O2②H2O与C O2反应 H2C O3③H2O与C a O反应生成C a(O H)2⑵二氧化碳(CO2)①“三不”: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②C O2与 H2O反应 H2C O3③C O2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 H2O④氧化性(C O2与C高温反应生成C O)⑶一氧化碳(CO)①可燃性(C O与O2点燃生成C O2)②还原性(C O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金属和C O2)③毒性三、酸1.酸与指示剂作用2.酸与金属反应生成盐和 H23.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 H2O4.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 H2O5.酸与盐反应生成酸和盐四、碱1.碱与指示剂作用2.碱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 HO2 3.碱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4.碱与盐反应生成碱和盐五、盐1.盐与金属反应生成盐和金属2.盐与酸反应生成盐和酸3.盐与碱反应生成盐和碱4.盐与盐反应生成盐和盐。
元素化合物性质
![元素化合物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832f91de33d4b14e852468b6.png)
元素化合物性质归纳一、钠及其化合物1、钠(1)钠的物理性质:钠是银白色金属,密度小,熔点低,质软,可用刀切割。
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
是电和热的良导体。
(2)钠的化学性质:是活泼的金属单质。
①钠与非金属单质反应:常温:4Na + O2 == 2Na2O,加热:2Na + O2△2O2; 2Na + Cl2△2NaCl; 2Na + S△Na2S等。
②钠与水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实验现象:浮,熔,游,声,红。
注意:钠在空气中的变化:银白色的钠变暗(生成了氧化钠)变白(生成氢氧化钠)潮解变成白色固体(生成碳酸钠)。
③钠与酸反应:如2Na + 2HCl == 2NaCl + H2↑,Na放入稀盐酸中,是先与酸反应,酸不足再与水反应。
因此Na放入到酸中Na是不可能过量的。
同时Na与H2的物质的量比始终是2:1。
④钠与盐的溶液反应:钠不能置换出溶液中的金属,钠是直接与水反应。
反应后的碱再与溶液中的其他物质反应。
如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式:2Na + 2H2O == 2NaOH + H2↑CuSO4 + 2NaOH = Na2SO4 + C u(O H)2↓(3)工业制钠:电解熔融的NaCl,2NaCl(熔融) 通电2Na + Cl2↑。
(4)钠的用途:①在熔融的条件下钠可以制取一些金属,如钛、锆、铌、钽等;②钠钾合金是快中子反应堆的热交换剂;③钠蒸气可作高压钠灯。
2、氧化钠和过氧化钠(1)Na2O:白色固体,是碱性氧化物,具有碱性氧化物的通性:Na2O + H2O == 2NaOH,Na2O + CO2 == Na2CO3,Na2O + 2HCl == 2NaCl + H2O .另外:加热时,2Na2O + O2 == 2Na2O2. (2)Na2O2:淡黄色固体是复杂氧化物,易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
2Na2O2 + 2H2O == 4NaOH + O2↑, 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作供氧剂)。
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归纳整
![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归纳整](https://img.taocdn.com/s3/m/1bc8d82f3c1ec5da51e27039.png)
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归纳整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归纳整理第一部分金属元素一、钠及其重要化合物二、镁的性质1. 物理性质: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延展性。
密度较小,熔点较低,硬度较小2. 化学性质:三、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铝的性质①与非金属反应 4Al+3O2 点燃2 Al2O 3 ②铝热反应 2Al+Fe2O 3 高温 Al 2O3+2Fe(焊接铁轨) ③与酸反应2Al+6HCl == 2AlCl3+3H2 ↑④与碱反应2Al+2NaOH+2H2O == 2NaAlO2+3H2↑ 2、Al2O3(两性氧化物)①与酸反应Al 2O 3 +6HCl == 2AlCl3 + 3H2O Al 2O 3 + 6H+ ==2Al3+ + 3H2O ②与碱溶液反应 Al 2O 3 + 2NaOH === 2NaAlO2 + H2OAl 2O 3+ 2OH- === 2AlO2-+ H2O3、Al(OH)3(两性氢氧化物)①与酸反应Al(OH)3 +3HCl ==AlCl3 + 3H2O ②与碱反应 Al(OH)3 + NaOH===NaAlO2 + 2H2O ③受热分解 2Al(OH)34、Al(OH)3 制备AlCl 3 +3NH3·H 2O=Al(OH)3 ↓+3NH4Cl NaAlO 2 +CO 2+ 2H2O =Al(OH)3 ↓+ NaHCO 3 5、从铝土矿提取铝(优化32页)酸溶法碱溶法Al 2O 3+ 3H2O④ 电离方程式 H + + AlO2-+ H2O Al(OH)3 Al 3+ + 3 OH-四、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铁的性质物理性质:纯净的铁是光亮的银白色金属,密度大,熔沸点高,有延展性、导热性和导电性。
化学性质:①与氧化性不太强的氧化剂反应,生成+2价化合物如S .I 2.H +.Fe 3+.Cu 2+Fe +CuSO4 = Cu + FeSO4 Fe +SFeS Fe +2Fe3+ ===3 Fe2+Fe +2HCl == FeCl2 + H2↑②与强氧化剂反应,生成+3价化合物如Cl 2.Br 2.HNO 3.浓H 2SO 4(△) 等氧化为Fe 3+。
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
![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430fdd0c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c3.png)
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化合物由两种或更多种元素以一定的比例按化学方式结合而成。
每种元素和化合物都有自己独特的性质。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元素和化合物的一些常见性质。
元素的性质主要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1.密度:元素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质量。
元素的密度可以用来比较不同元素的重量。
2.熔点和沸点:熔点是指物质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的温度,沸点是指物质从液态转变为气态的温度。
不同元素的熔点和沸点各不相同。
3.电导率:电导率是指物质导电的能力。
金属元素通常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而非金属元素通常具有较差的导电性能。
4.热导率:热导率是指物质传导热能的能力。
金属元素通常具有较好的热导率,传热速度较快。
化学性质:1.反应性:元素的反应性是指元素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倾向。
一些元素具有很高的反应性,例如钠和氟,而其他元素则具有较低的反应性。
2.氧化还原能力:元素的氧化还原能力是指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接受或失去电子的能力。
一些元素具有较强的氧化还原能力,例如氧气和氯气。
3.酸碱性:元素可以显示酸性、中性或碱性。
酸性物质具有低pH值,碱性物质具有高pH值,而中性物质具有中间的pH值。
4.可燃性:一些元素具有可燃性,可以在适当的条件下燃烧或爆炸。
例如,氢气和氧气的混合物可以形成易燃的爆炸物。
化合物的性质主要包括组成、稳定性和化学性质。
组成:化合物由两种或更多种不同元素以固定的比例结合而成。
化合物的性质受到其组成元素的影响。
稳定性:化合物的稳定性取决于其成键方式和成键能力。
共价化合物中的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结合在一起,离子化合物中的原子通过电荷引力结合在一起。
离子化合物通常比共价化合物更稳定。
化学性质:1.化学反应:化合物可以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这些反应可以导致化合物的分解或生成新的化合物。
2.反应活性:化合物的反应活性取决于其结构和成键方式。
一些化合物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可以轻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而其他化合物则具有较低的反应活性。
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14f3af46bec0975f465e26a.png)
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知识点总结一.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一)非金属元素概论1.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在目前已知的112种元素中,非金属元素有22种,除H外非金属元素都位于周期表的右上方(H在左上方)。
F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2.非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特征及化合价(1)与同周期的金属原子相比,最外层电子数较多,次外层都是饱和结构(2、8或18电子结构)。
(2)与同周期的金属原子相比较,非金属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多,原子半径小,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表现氧化性。
(3)最高正价等于主族序数(O、F无+6、+7价)‘对应负价以绝对值等于8–主族序数。
如S、N、C1等还呈现变价。
3.非金属单质(1)组成与同素异形体非金属单质中,有单原子分子的He、Ne、Ar等稀有气体;双原子分子的H2、O 2、Cl2、H2、Br2等,多原子分子的P4、S8、C60、O3等原子晶体的金刚石,晶体硅等。
同一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常见的有O2、O3;红磷、白磷;金刚石、石墨等。
(2)聚集状态及晶体类型常温下有气态(H2、O2、Cl2、N2…),液态(Br2)、固态(I2、磷、碳、硅…)。
常温下是气钵,液态的非金属单质及部分固体单质,固态时是分子晶体,少量的像硅、金刚石为原子晶体,石墨“混合型”晶体。
4.非金属的氢化物(1)非金属氢化物的结构特点①IVA—RH4正四面体结构,非极性分子;VA—RH3三角锥形,极性分子;VIA—H2R为“V”型,极性分子;VIIA—HR直线型,极性分子。
②固态时均为分子晶体,熔沸点较低,常温下H2O是液体,其余都是气体。
(2)非金属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一般的,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生成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
因此,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是非金属性强弱的重要标志之一。
(3)非金属氢化物具有一定的还原性如:NH3:H2S可被O2氧化HBr、HI可被Cl2、浓H2SO4氧化等等。
5.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含氧酸)的组成和酸性。
元素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归纳
![元素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42e1d466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e3.png)
元素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归纳编写:陈应护一、钠的化学性质1、与O2反应:常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色固体);点燃或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色固体);2、与Cl2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与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与酸反应:非常剧烈,以致爆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与盐溶液反应:可认为是先与盐溶液中的水反应,然后再发生复分解反应(其实质都是先于溶液中的H+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Cl2的化学性质1、与金属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棕黄色烟,加少量水显绿色,冲稀后变蓝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棕红色烟,加少量水显棕黄色)2、与非金属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雾)。
纯净的H2可在Cl2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
HCl (溶解度1∶500)溶于水成为盐酸.3、与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与碱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可用于Cl2的尾气处理);工业上用Cl2与石灰乳作用制漂白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常用作Cl2的检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氯水的成分和性质(1)氯水的成分氯水是氯气的水溶液,通常情况下为浅黄色溶液,氯水中只有部分Cl2与水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新制的氯水中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分子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离子。
元素化合物知识总结
![元素化合物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61e3510c5da50e2524d7f53.png)
Ⅰ碱金属(代表元素:钠)㈠原子结构1个电子形成Na +,元素金属性强,单质还原性强。
㈡钠单质1、钠单质的物理性质:钠是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的金属;熔沸点低,熔点低于水的沸点;质地柔软,可用小刀切开;密度比水小。
2、钠单质的化学性质:钠是金属单质,应具有金属单质的通性。
⑴钠可以和非金属单质反应: ①钠和氧气反应:2Na +O 2△Na 2O 2(淡黄色) 4Na +O 2=2Na 2O (白色) ②钠和氯气反应:2Na +Cl 2点燃2NaCl (钠在氯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白烟)③钠和硫反应:2Na +S=Na 2S (将钠和硫混合后在研钵中研磨会发生爆炸) ⑵钠可以和酸反应:2Na +2HCl=2NaCl +H 2↑(反应过于剧烈,通常不做此实验) ⑶钠可以和水反应2Na +2H 2O=2NaOH +H 2↑ ⑷钠可以和盐溶液反应钠不能从盐溶液中将金属置换出来,而是先和水 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再和盐反应。
①钠投入CuSO 4溶液中:2Na +2H 2O=2NaOH +H 2↑ CuSO 4+2NaOH=Cu(OH)2↓+Na 2SO 4 ②钠投入FeCl 3溶液中:2Na +2H 2O=2NaOH +H 2↑ FeCl 3+3NaOH=Fe(OH)3↓+3NaCl 3、金属钠的用途:⑴ 钠钾合金在常温下呈液态,可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⑵ 高压钠灯发出的黄光射程远,透雾能力强,可用在电光源上;⑶ 钠可以将钛、锆、铌、钽等金属从它们的熔融盐还原出来,工业上常用此方法制取这些金属。
4、金属钠的制法: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NaCl 的方法来生产金属钠:2NaCl (熔融)电解2Na+Cl 2↑㈢钠的氧化物(Na 2O 2)Na 2O 是碱性氧化物,具有碱性氧化物的通性。
由于其不稳定,没有实用价值。
Na 2O 2不是碱性氧化物,不具有碱性氧化物的通性。
比Na 2O 稳定,能和水或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可用来作供氧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归纳整理第一部分 金属元素一、钠及其重要化合物4Ti+4NaCl3二、镁的性质1. 物理性质: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延展性。
密度较小,熔点较低,硬度较小2. 化学性质:三、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铝的性质①与非金属反应4Al+3O2 点燃 2 Al2O 3②铝热反应2Al+Fe2O3 高温Al2O3+2Fe(焊接铁轨)③与酸反应2Al+6HCl == 2AlCl3+3H2 ↑④与碱反应2Al+2NaOH+2H2O == 2NaAlO2+3H2↑2、Al2O3(两性氧化物)①与酸反应Al2O3 +6HCl == 2AlCl3 + 3H2OAl2O3 + 6H+ ==2Al3+ + 3H2O②与碱溶液反应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Al2O3+ 2OH- === 2AlO2-+ H2O3、Al(OH)3(两性氢氧化物)①与酸反应Al(OH)3 +3HCl ==AlCl3 + 3H2O②与碱反应Al(OH)3 + NaOH ===NaAlO2 + 2H2O③受热分解2Al(OH)3Al2O3+ 3H2O-+ H2O Al(OH)3Al3+ + 3 OH-④电离方程式H+ + AlO4、Al(OH)3 制备AlCl3 +3NH3·H2O=Al(OH)3 ↓+3NH4ClNaAlO2 +CO2+ 2H2O =Al(OH)3 ↓+ NaH CO35、从铝土矿提取铝(优化32页)酸溶法碱溶法四、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铁的性质物理性质:纯净的铁是光亮的银白色金属,密度大,熔沸点高,有延展性、导热性和导电性。
化学性质:①与氧化性不太强的氧化剂反应,生成+2价化合物如S.I2.H+.Fe3+.Cu2+Fe +CuSO4= Cu + FeSO4 Fe +S点燃FeSFe +2Fe3+ ===3 Fe2+Fe +2HCl == FeCl2 + H2↑②与强氧化剂反应,生成+3价化合物如Cl2.Br2.HNO3.浓H2SO4(△)等氧化为Fe3+。
(若在溶液中反应,若铁过量还有可能生成Fe2+)2Fe +3Cl2点燃2FeCl32、Fe3+ 、Fe2+相互转化3、Fe3+ 、Fe2+的检验方法五、铜的化学性质①与非金属单质反应2Cu+O2 2CuO Cu+Cl2CuCl22Cu + S Cu2S ②与强氧化性酸反应3Cu+8HNO3 (稀) =3Cu(NO3)2+2NO↑+4H2OCu+4HNO3(浓) = Cu(NO3)2+2NO2↑+2H2OCu + 2H2SO4(浓) CuSO4+SO2↑+2H2O③与非氧化性酸不反应,如盐酸、稀硫酸第二部分非金属元素一、C、H、O元素氧气的性质1. 氧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2. 氧气的化学性质:支持燃烧,有助燃性。
可供呼吸用,是常用的氧化剂。
3 Fe + 2 O2点燃Fe3O43. 制法①用双氧水制氧气:2 H2O2 MnO2 2 H2O+ O2↑②加热高锰酸钾 2 KMnO4K2MnO4+MnO2+O2↑③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2 KClO3 2 KCl +3 O2↑④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2Na2O2 +2H2O=4NaOH+O2↑氢气的性质1.氢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极难溶于水,密度最小的气体2. 氢气的化学性质①可燃性:2 H2+O2 2 H2O②还原性:H2+CuO Cu+H2O碳的性质①可燃性:充分燃烧C +O2CO2氧气不足 2 C+O2 2 CO②还原性:C + 2 CuO 2 Cu +CO2↑C +CO2 2 CO二氧化碳的性质1.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可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大。
加压降温易变为固体“干冰”2.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①跟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水中生成碳酸CO2+H2O H2CO3②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CO2 +Ca(OH)2=CaCO3↓+H2O③通常情况下,CO2不支持燃烧,也不可以燃烧。
④ 2 Mg+CO2 点燃2 MgO+C一氧化碳的性质1. 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比空气的密度略小、难溶于水2.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①可燃性:2 CO+O22CO2②还原性:CO +CuO Cu +CO23 CO +Fe2O3 2 Fe +3 CO2③毒性:一氧化碳吸入肺里跟血液的血红蛋白结合,破坏了血红蛋白的输氧能力二、氯、溴、碘1、氯气的性质物理性质:黄绿色、有毒、有刺激性气味,可溶于水①与金属反应2Na+Cl2=2NaCl Cu+Cl2CuCl22Fe +3Cl2 == 2FeCl3②与氢气反应H2+Cl2点燃2HCl③与水反应Cl+H2O HCl+HClO④与碱反应2NaOH+Cl2=NaCl+NaClO+H2O2Ca(OH)2+2Cl2=CaCl2+Ca(ClO)2+2H2O(漂白粉生产原理)Ca(ClO)2+H2O+CO2=CaCO3↓+ 2HClO(漂白粉漂白原理)2、HClO的性质①弱酸性②漂白性③氧化性3、氯、溴、碘元素之间的化学反应氯、溴、碘等元素在原子结构和性质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都具有氧化性。
单质的氧化能力:Cl2>Br2 > I2,能发生以下反应Cl2+2 Br —= 2 Cl —+Br2 Cl2+ 2 I —= 2 Cl —+I2Br2+2 I —= 2 Br —+I24、溴单质、碘单质的物理性质比较溴、碘不易溶于水,易溶于四氯化碳、酒精等有机溶剂。
单质溴有毒,具有腐蚀性,易挥发,常用水封保存。
碘易升华,应密闭保存三、氮及其重要化合物1、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化学性质2NO+O2===2 NO23 NO2+ H2O==== 2HNO3+ NO2、硝酸物理性质:无色、具有挥发性的液体化学性质:硝酸具有酸性、强氧化性,能和大多数金属及部分非金属在一定条件下反应。
①强氧化性3Cu+8HNO3 (稀) = 3Cu(NO3)2+2NO↑+4H2OCu+4HNO3(浓) = Cu(NO3)2+2NO2↑+2H2OC+4HNO3(浓)CO2↑+4NO2↑+2H2O②不稳定4HNO受热或见光4NO2↑+2H2O + O2↑③浓硝酸使Fe、Al 金属发生钝化3、氨NH3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化学性质:与水反应 NH 3+H 2O = NH 3·H 2O NH 4++OH -与酸反应 NH 3+HCl = NH 4Cl与氧气反应 4NH 3+ 5O 2 催化剂 4NO +6H 2O (氨的催化氧化)★氨气的制备 1.实验室制法(1)加热固态铵盐和碱的混合物:一般加热NH 4Cl 和Ca(OH)2的混合物 ①实验装置:“固体+固体――→△气体”②反应原理:2NH 4Cl +Ca(OH)2=====△2NH 3↑+CaCl 2+2H 2O 。
(2)浓氨水中加固态碱性物质(如固体碱石灰、氢氧化钠,氧化钙) 2、收集: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
3、干燥方法:用碱石灰(NaOH 和CaO 固体的混合物)。
4、检验方法:a.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变蓝色;b.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置于试管口,有白烟产生。
⑤尾气处理:一般在管口塞一团用水或稀H 2SO 4浸湿的棉花球,可避免污染空气。
4、铵盐物理性质:白色、易溶于水的晶体 化学性质:①热稳定性NH 4HCO 3 NH 3↑+H 2O+ CO 2↑ NH 4ClNH 3↑+HCl ↑②与碱反应放出氨气 2NH 4Cl +Ca(OH)22 NH 3↑+CaCl 2+2H 2O (实验室制氨气)5、铵根离子检验:加碱共热,生成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说明原溶液中存在铵根离子。
四、硫及其重要化合物2、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①酸性氧化物SO2+H2O H2SO3 SO2 + 2 KOH==K2SO3+H2O②氧化性SO2+2H2S =3S↓+ 2H2O③还原性,能与溴水、酸性高锰酸钾反应使之褪色。
2SO2 + O2 2SO3 SO2+ Cl2+2H2O==H2SO4 +HCl④漂白性:能与某些有色物质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
检验: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恢复红色3、硫酸物理性质:无色油状液体,不易挥发,强腐蚀性,密度较大化学性质:硫酸是强酸,具有酸的通性。
浓硫酸有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能和多数金属、部分非金属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反应①Cu + 2H2SO4(浓) CuSO4+SO2↑+2H2O②C+ 2H2SO4(浓) CO2 ↑+2SO2 ↑+2H2O③浓硫酸使铁、铝金属钝化五、硅及其重要化合物SiO2+ 2NaOH =Na2SiO3+ H2OSiO2+ CaO 高温CaSiO3SiO2+ 2C 高温Si+2CO↑Na2SiO3+ H2O +CO2 =H2SiO3↓+ Na2CO3第三部分实验(1)常见气体的检验常见气体检验方法氢气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呈淡蓝色火焰,混合空气点燃有爆鸣声,生成物只有水。
不是只有氢气才产生爆鸣声;能点燃的气体不一定是氢气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氯气黄绿色,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O3、Br2也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氯化氢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在潮湿的空气中形成白雾,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用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时冒白烟;将气体通入AgNO3溶液时有白色沉淀生成。
二氧化硫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显红色。
几种气体制备的反应原理1、O22KClO32HO2 2H2O+O2↑2KMnO4K2MnO4+MnO2+O2↑2、NH32NH4Cl+Ca(OH)2CaCl2+2NH3↑+2H2ONH3·H2O+CaO==NH3↑+ Ca(OH)23、H2Zn+H2SO4(稀)=ZnSO4+H2↑4、CO2CaCO3+2HCl=CaCl2+CO2↑+H2O5、SO2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6、NO2Cu+4HNO3(浓)=Cu(NO3)2+2NO2↑+2H2O7、N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8、Cl2MnO2+4HCl(浓)MnCl2+Cl2↑+2H2O几种重要离子的检验(1)Na+、K+:用焰色反应来检验时,它们的火焰分别呈黄色、浅紫色(通过钴玻片)。
(2)Al3+:能与适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Al(OH)3絮状沉淀,该沉淀能溶于盐酸或过量的NaOH溶液。
(3)NH4+:铵盐(或浓溶液)与NaOH浓溶液反应,并加热,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蓝试纸变蓝的有刺激性气味NH3气体。
(4)Fe2+:能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先生成白色Fe(OH)2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Fe(OH)3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