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与练】2018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试题: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含解析

合集下载

高一历史必修1课后训练:14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含解析 精品

高一历史必修1课后训练:14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含解析 精品

课后训练一、选择题1.与下图影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有关的是()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北伐战争D.抗日战争2.“北京外交部接连电告代表团:国内局势紧张,人民要求拒签,政府压力极大,签字一事请陆总长自行决定。

”文中“人民要求拒签”的条约是()A.《马关条约》B.“二十一条”C.巴黎和约D.《辛丑条约》3.毛泽东指出:“五四运动的杰出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

”这种“姿态”主要指()A.中国共产党指导B.社会主义革命C.受十月革命的影响D.具有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精神4.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毛泽东说:“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开天辟地”主要是指()A.第一次在中国大地上举起社会主义大旗B.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C.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D.中国出现了以马列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5.1922年1月到1923年2月,中国出现了工人运动的高潮,罢工斗争达100次以上,参加人数达30万人以上。

促成这个高潮的直接原因是()A.俄国十月革命波及中国B.中国共产党以领导工人运动为中心工作C.国共合作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D.民族工业短暂春天壮大了无产阶级的力量6.下图是一幅近代战争示意图,与此对应的时代主题是()A.“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B.“共赴国难”C.“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D.“将革命进行到底”7.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指出:“无产阶级目前最重要的工作,还是应该联络民主党派共同对付封建军阀,以达到军阀覆灭,建设民主政治的目标。

”能说明这则材料的历史事件是()A.中共一大B.国民革命C.五四运动D.抗日战争8.面对北洋军阀的统治,几经挫折的国民党和共产党都认识到,必须以武装的革命对付武装的反革命。

为此,国民党在1924年采取的重要措施是()A.与共产党合作建立国民革命军B.与共产党合作建立北伐军C.与共产党合作改组中国国民党D.与共产党合作建立军事学校二、非选择题9.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的野蛮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的抗争。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一:_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一:_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Word版含答案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基础巩固1仔细观察沈泊尘先生在1919年创作的漫画,漫画中的骷髅代表的是( )A.协约国集团B.日本C.北洋政府D.美国2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后,五四运动由最初的学生爱国运动发展为全国性的群众爱国运动,这充分说明( )A.上海是最早发生工人罢工的城市B.五四运动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C.五四运动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D.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可知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故选D 项。

A项中的“最早”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说法错误,排除;C项“反帝反封建”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3毛泽东指出:“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

”这种“姿态”主要是指五四运动( )A.由中国共产党领导B.是一次社会主义革命C.受十月革命的影响D.具有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精神,无产阶级在五四运动中表现出了斗争的坚决性和彻底性,故选D项。

此时中国共产党还没有成立,排除A项。

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不是社会主义革命,排除B项。

C项是原因之一,不是表现,排除。

4中国知识分子看到改造中国的新路径,提出“到民间去”的号召,并开始深入到工人中间进行启蒙宣传,是在( )A.戊戌维新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C.五四运动时期D.国民革命时期5看到“1921年”“上海”“嘉兴南湖”等关键词,你能联想到的历史事件是( )A.五四运动B.国民革命运动C.辛亥革命D.中国共产党成立6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A.中共一大召开B.中共二大召开C.国民党一大召开D.中共七大召开71924年,国共两党通过第一次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

下列对“革命”目的的理解最为恰当的是( )A.打倒列强,除军阀,统一中国B.建立民主共和国C.实现无产阶级专政D.解放劳苦大众8有誓词称:“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

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课时练习: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课时练习: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一.选择题1. 五四运动的中心转移到上海后,发展成为全国性的群众爱国运动,这充分说明()A.上海是最早发生工人罢工的城市B.五四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C.五四运动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D.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2.1919年6月23日创刊的《南京学生联合会日刊》,不仅及时报道了江苏及全国各地学生反帝爱国运动的情况,而且大力宣传了民主主义,介绍了各种新思潮。

通过材料可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A.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 B.当时斗争的主力军仍然是学生C.五四运动已经波及全国各地 D.该刊重点宣传的是马克思主义3. 20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间,堪称中国历史转折之里程碑的是()A.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B.《新青年》创办、武昌起义C.五四运动、《新青年》创办D.中华民国成立、五四运动4.“中国最初的共产主义支部是于1920年5月在上海和北京组织起来的”,有的“党纲就是‘劳工专政,生产组合’八个字。

”上述材料表明( )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建立无产阶级政权C.筹备工人阶级政党 D.工农运动蓬勃发展5.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毛泽东对此评价说:“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

”其中“开天辟地”主要是指( )A.第一次在中国大地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口号B.中国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C.中国出现了以马列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D.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6.20世纪一二十年代,一位历史人物因创办《新青年》被誉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后又成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

此人A. 是中共“一大”上海组的代表B. 在国民革命中坚持右倾错误导致革命失败C. 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D. 指挥了“八一”南昌起义7.中国最早革命的主体力量是海外的留学生群体,还有一部分海外华侨和会党。

与当时中国的普通民众没有太大的关系,更谈不上“主义”深入底层老百姓的问题。

中国革命最终还是从“精英革命”转向了开始重视深入民众的“平民革命”是A. 南昌起义B. 井冈山革命道路开辟C. 北伐战争D. 抗日战争8.法国公使在目睹了中国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后说:“我们正面临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最令人惊异的重要现象,即中国为积极行动而形成了一种全国性的舆论。

2018年秋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练习题

2018年秋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练习题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一、选择题1.导致下表黄埔军校第五期毕业率与其余各期存在较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国民革命的兴起B.外来势力的干涉C.国共两党的分裂D.学员质量的下降【答案】C2.美国学者德里克认为,一九二七年统一战线内部因党际与党内的分野而爆发了革命策略冲突。

这一冲突首先表现为A.北伐战争B.四·一二政变C.七·一五政变D.南昌起义【答案】B3.民国十二年,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大会,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保持政治、思想、组织上的独立性;同时希望中国国民党断然抛弃依赖外国及专力军事两个旧观念。

此后国共两党A.建立革命统一战线,进行国民革命B.建立民族统一战线,进行抗日战争C.进行重庆谈判,实现国内和平建国D.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建立联合政府4.“一时间,从通都大邑到穷乡僻壤,从垂暮老人到黄髫稚子,无不喊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走狗张作霖’‘工农兵联合起来’的口号”。

根据上述表述推断,该时期指的是A.五四运动时期B.国民大革命时期C.土地革命战争时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答案】B5.中共“一大”制定的远大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而对现阶段中国社会和革命的性质、任务没有给予解决。

这说明当时中共A.是工农联盟的政党B.明确了革命任务C.建立了自己的武装D.还没有认清国情【答案】D6.费正清说:“这是一个大约12个二十几岁年轻人参加的会议。

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暑假放假)里召开的,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南湖)湖上的一所游艇中继续讨论。

”材料中所说的会议A.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形成B.使得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C.成为中共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D.给思想紊乱的中共指明了方向7.(2018年4月浙江选考)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如一声春雷,震醒了原来冰封的大地。

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于A.北京B.南京C.上海D.武汉【答案】C8.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2018年秋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4单元课后练习: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2018年秋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4单元课后练习: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一、选择题1.(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Ⅱ)1923年底,孙中山认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

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

”其意在A.走苏俄革命的道路B.放弃资产阶级代议制C.加强革命的领导核心D.改变反封建的斗争目标【答案】C2.1926年2月,广州国民政府“统一两广特别委员会”会议议定,将广东、广西两省的军政、民政、财政统一,均受国民政府之指挥监督。

这一举措A.利于土地改革顺利开展B.推动革命统一战线建立C.实质是军阀的互相勾结D.为北伐战争提供了条件【答案】D3.下图是1927年3月北京《晨报》上一幅题为《孔雀东南飞》的漫画。

这一情形A.预示着中国政治格局正在发生巨变B.表明日本占据了我国北方大片国土C.说明北伐战争改变了中国文化格局D.加速了知识分子同工人相结合进程【答案】A4.下表是近代时期某年部分省份国民党员构成表,这一年最可能是A.1912年B.1925年C.1945年D.1949年【答案】B5.“天下谁不识黄埔?”黄埔军校被誉为“国共精诚合作的典范”,也是国共合作的“前沿地带”。

与此相关的革命运动A.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反动统治B.动摇了清朝封建统治C.终结了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D.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答案】A6.北京学生发生五四运动后,首先支持他们的是以商会为代表的资产阶级,而那时商会已遍及各地;随之,上海等大城市的工人也投入运动。

吴佩孚5月9日通电说,“萃孝学子……其心可悯,其志可嘉,其情更有可原。

”这反映出A.五四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B.五四运动是全国性革命运动C.经济诉求是运动的重要目标D.军队支持是胜利的重要原因【答案】A7.费正清说:“这是一个大约12个二十几岁年轻人参加的会议。

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暑假放假)里召开的,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南湖)湖上的一所游艇中继续讨论。

历史新导学人教必修一练习: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历史新导学人教必修一练习: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第四单元第十四课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C)A.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B.北洋军阀政府腐败无能C.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D.北京青年学生爱国热情高涨[解析]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英美等国完全拒绝中国的正当要求,并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

A项是阶级基础;B项是阶级矛盾尖锐的重要因素,长期存在;D项学生是发起者,不是原因。

2.历史的整理与总结须以事实为前提。

以下是某同学在学习五四运动后进行的知识总结,正确的是(A)A.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B.巴黎和会是引发五四运动的根本原因C.中国政府最终签署《凡尔赛和约》D.在运动中起领导作用的是中国共产党[解析]本题考查了五四运动的影响。

综合四个选项分析,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正确,巴黎和会是直接原因,中国政府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中国共产党当时还没有成立,故A项正确。

3.五四运动爆发、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三者最重要的基本条件是(D)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B.辛亥革命的推动C.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剧D.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解析]这三个历史事件都发生在20世纪初,三者共同具备的基本条件是阶级基础,即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故选D项。

4.一位五四运动的参与者回忆说:“被捕的学生初由各地警察送到各警察分所,而那些学生就在各分局分所对着看守警察演讲起来,学生‘垂泪而道’,警察亦大都‘掩面而泣’。

”这说明五四运动(C)A.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B.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主力军的作用C.启导了广大人民的觉悟D.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解析]由“学生‘垂泪而道’,警察亦大都‘掩面而泣’”可知,五四运动启导了人们的觉悟,C项正确。

5.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下列关于中共“一大”的叙述,符合实际的是(D)A.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农民运动B.认识到建立革命武装的重要性C.决定进行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北伐战争D.明确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是党的奋斗目标[解析]中共“一大”确定的党的奋斗目标是用革命军队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

2018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试题含解析

2018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试题含解析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编者选题表一、选择题1.(2017·广东肇庆期末)“青岛问题未及,福州交涉又起。

某国恃强凌弱,骄横蔑视公理。

一面提倡国货,一面仇物抵制……国民皆用国货,何惧强邻无理。

”这首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戊戌变法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解析:D 通过材料中“青岛问题”“强邻”等信息可以判断出该事件是五四运动。

2.(2017·辽宁大连期末)梁漱溟说:“我算是北京大学的一个人,这一次被捕学生中间,也有我的熟友……我的意思很平常,我愿学生事件付法庭办理……在道理上讲,打伤人是现行犯,是无可讳的。

纵然曹、章罪大恶极,在罪名未成立前,他仍有他的自由。

我们纵然是爱国急公的行为,也不能侵犯他,加暴行于他。

”据此可知,梁漱溟认为( )A.应该在法律框架内认识该事件中的学生行为B.学生的爱国行为虽然突破法律,但值得肯定C.曹、章罪大恶极,学生侵犯他们,合情合理D.五四运动中的学生行为推动革命进入新阶段解析:A 从材料中“打伤人是现行犯,是无可讳的。

纵然曹、章罪大恶极,在罪名未成立前,他仍有他的自由。

我们纵然是爱国急公的行为,也不能侵犯他,加暴行于他”说明梁漱溟认为学生的行为即使是爱国的,但也是违法的,应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活动。

A项正确,B、C两项错误,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3.(2017·江西九江期末)《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到:“五四运动以后,新的宇宙观、人生观一齐涌来,新的一代改革者科学地认识和阐明了下层群众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

”这里的“下层群众”主要是指( ) A.农民阶级 B.市民阶级C.工人阶级D.民族资产阶级解析:C 五四运动以后,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走上同工人相结合的道路,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工人中去,所以这里的“下层群众”主要是指工人阶级,C项正确。

4.(2017·福建厦门期末)1922年陈独秀起草《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指出:“加给中国人民(无论是资产阶级、工人或农人)最大的痛苦的是资本帝国主义和军阀官僚的封建势力。

(同步精品课堂)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同步精品课堂)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一、选择题(每题4分,12小题,总共48分.)1.毛泽东曾对美国记者斯诺说:“从城市的观点来看,这个运动似乎是注定要失败的,因此中央委员会这时就明确地指责我。

我被撤销政治局常委的职务。

湖南省委也攻击我们,说我们是枪杆子运动”。

材料中的“这个运动”A.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端B.扭转了长征以来被动挨打的不利局面C.是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产物D.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答案】D2.20世纪20年代,部分教会学校出现退学潮,学生喊出了“与其为奴,勿宁退学”的口号,纷纷离校,广州圣三一学生还组成退学团。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B.民权主义运动的兴起C.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D.中日民族矛盾的激化【答案】A【解析】材料的背景是一战期间,日本独自侵华导致国内抗日情绪高涨,故A项正确;材料是反对外国侵略,不是民权主义运动,故B项错误;实业救国思潮是反对日货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中日民族矛盾的激化是抗日战争时期,故D项错误。

3.国民革命时期,苏联给中共发出指示:“现在革命取得胜利后走向全国政权的党不是共产党,而是国民党,在人民民主革命取得胜利时,中国无产阶级只能指望自己目前常常是奴隶般的地位有一定的改善……”。

这一指示A.揭示了三大政策的重要意义 B.提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正确道路C.促进了国民革命的胜利发展 D.影响中共对掌握革命领导权的认识【答案】D【解析】材料“现在革命取得胜利后走向全国政权的党不是共产党,而是国民党”反映了苏联主张国民党掌握中国革命的领导权,这对中国共产党产生了消极影响,中共放弃了掌握革命领导权,故D正确;三大政策指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材料未涉及,故A错误;中共放弃掌握革命领导权,并不是当时中国革命发展的正确道路,故B错误;国民革命最终失败,故C错误。

故选D。

4.中央红军长征期间曾经先后设想在湘西、云贵高原、川西、新疆等地建立新的根据地,最后选定在陕北。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教版)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作业(含答案)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教版)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作业(含答案)

课时分层作业(限时40分钟)[学业达标练]1.下图中德国人沮丧、日本人得意,那么中国人的反应应是()【导学号:84162106】A.窃喜B.愤怒C.麻木D.同情B[通过图片可以看出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了日本,这在中国国内激起了广泛的愤怒,引发了五四运动,故选B项。

]2.下面一组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图一图二上海各界支持图三学生游行示威A.太平天国运动B.武昌起义C.五四运动D.工人罢工运动C[依据图一“警告同胞,勿忘国耻”、图二“上海各界支持学生游行示威”、图三“章、陆、曹”等信息可知,三幅图片反映的是五四运动的相关信息,故C项正确。

]3.“五四学生爱国运动……的主要成就不在政治抗议的成功,而在运动本身所产生的影响。

”就其影响而言,最深远的应是()【导学号:84162107】A.北洋军阀政府释放了被捕学生B.削弱了亲日派卖国贼的势力C.在国际上维护了中国的正当权益D.促进了中国思想解放的发展D[五四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中国人民的思想,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中国革命的深入发展创造了条件。

]4.下列各项主题中,最符合“沪浙红色旅游区”的是()A.辛亥首义,推翻帝制B.革命武装,八一建军C.开天辟地,党的创立D.人民胜利,国旗飘扬C[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沪浙”一词,A项辛亥革命发生在武汉;B项南昌起义在江西;C项中共“一大”先在上海举行,后转移至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举行;D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北京,故选C项。

]5.中国共产党是“全新的革命政党”。

对“新”理解不正确的是() A.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B.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C.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D.以武装斗争方式领导革命D[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和中国共产党都采取武装斗争方式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武装斗争方式”已不是新方式。

]6.1927年2月19日《民国日报》载:北伐军前敌总指挥唐生智称“我们这次革命的成功,完全是工农群众的力量,并不是士兵的力量。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同步教学课件+检测试题,2份)第14课 新民主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同步教学课件+检测试题,2份)第14课 新民主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课程标准:概述五四运动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一、五四风雷1.背景(1)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的废除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德国在山东的特权等正义要求遭到拒绝。

(2)英、美等国操纵会议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

2.经过取得初步胜利。

(1)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

(2)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人的职务。

(3)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性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5.影响(1)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工人中的传播。

(2)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二、中国共产党诞生1.条件(1)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及其同中国工人运动的日益结合。

(2)组织基础:陈独秀、李大钊酝酿成立中国共产党。

(3)国际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

2.成立(1)时间、地点:1921年7月23日,上海,后移至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

(2)代表:毛泽东、董必武等13人。

(3)内容:①通过了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②奋斗目标:用革命军队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

③中心工作: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④中央机构:成立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书记。

3.意义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三、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1.国共合作(1)条件:①中国共产党认识到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②1923年召开的中共“三大”决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

③孙中山的伟大转变。

(2)标志: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2.北伐战争(1)条件:①国共合作的实现;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国民政府的成立。

②国民革命军的整编;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

(2)目的:消灭帝国主义支持的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三派势力。

(3)进程:①北伐军很快歼灭吴佩孚、孙传芳部主力,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

②1927年初,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往武汉。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练习:第14课_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解析版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练习:第14课_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解析版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随堂作业——练双基一、选择题知识点一五四风雷1.1919年,上海各界人民积极参加爱国运动,上海“大世界”娱乐场中的跑马场生意也随之萧条了,有人在跑马场大门上贴了副对联:“正应筹策补亡羊,哪有心思看跑马”。

其中“亡羊”是指() A.帝国主义强迫中国签订《辛丑条约》B.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C.日本强迫袁世凯政府接受“二十一条”D.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答案:D解析:据题干信息“1919年”“爱国运动”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因此D项符合题意。

A、B、C三项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

2.最能完整地体现下图所反映历史事件性质的口号是()A.“废除二十一条”B.“拒绝在和约上签字”C.“还我青岛”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答案:D解析:从图片上“商”“学”“劳动”(即工人阶级)用拳头打倒“陆”“章”“曹”可以看出,该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为五四运动,其性质为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A、B、C三项只能反映其反帝性质,只有D项完整反映了其反帝反封建两方面的性质。

3.下面是20世纪初的一幅时政漫画,以下对其的解读不准确的是()A.该漫画反映的事件促使五四运动爆发B.对漫画再现的情境最愤慨的是学生C.表达了作者对当时中国政府的不满D.描绘了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答案:B解析:由“20世纪初”及漫画中“山东省”“公道待遇”及右边人物身着和服等信息可知,这与巴黎和会上把山东特权转交给日本有关;再由“玩弄于股掌之上”可知作者对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感到非常愤慨。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促使了五四运动的爆发,五四运动中走在最前面的是青年学生,但漫画体现不出学生是最愤慨的,故答案为B项。

4.1919年6月23日创刊的《南京学生联合会日刊》,不仅及时报道了江苏及全国各地学生反帝爱国运动的情况,而且大力宣传了民主主义,介绍了各种新思潮。

通过材料可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A.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B.当时斗争的主力军仍然是学生C.五四运动已经波及全国各地D.该刊重点宣传的是马克思主义答案:C解析:材料表明五四运动快速发展,但不能得出它是否取得了初步的胜利,A项错误,排除;1919年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军,B项错误,排除;由材料中“南京、江苏及全国各地”等可知C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该刊物宣传的重点是马克思主义,D项错误,排除。

2018届高考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专题练习(十四)-答案

2018届高考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专题练习(十四)-答案
愿。
(2)直接结果:国共合作实现(或国民革命运动兴起)。
积极影响: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创建黄埔军校,为中国革命培养
了一批军事骨干。
(3)认识发展:认识到掌握革命和武装领导权的重要性,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2 分))认识到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问题,决定开展土地革命。
选 C.
2.【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这是 1919 年的五四运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五四运动是 1919 年 5 月 4 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共
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
﹣1936 年,故 CD 两项错误。故选 B.
5.【解析】材料中“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走狗张作霖”“工农兵联合起来”可见是与“打倒列强、除军阀”
的国民革命有关,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就是北伐战争,故 C 符合;
新文化运动主要是批判传统儒家文化,故排除 A;
2018 届高考历史专题练习(十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答 案
1~5.CBBBC 6~10.ADABA 11~15.ACAAB 16~20.CBBAB
革极大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和革命积极性;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原因部分,言之
有理即可)
1 / 4
2018 届高考历史专题练习(十四)
五四运动主要是工人、学生、商人的斗争,而且斗争矛头也不是指向张作霖,排除 B;
阶级的领导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可知,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故②正确。依据题干

【导与练】2018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课件: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导与练】2018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课件: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高中·历史
史料探究
探究主题1 材料 五四运动的背景、意义
主题探究·史料教学
由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和帝国主义在华企业的增加,中国工人
由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100万,增至战后的200万……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 响下,中国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是马克思列 宁主义的积极传播者。1918年11月结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把俄国十月革 命后中国的新的爱国民主运动推向了新的高潮。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卷》
高中·历史
【问题】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发生的原因及取得 的初步成果。 【解读】第(1)问五四运动发生的原因,首先根据材料“中国工人由第一 次世界大战前的100万,增至战后的200万”“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下……他们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积极传播者”从工人阶级的壮大、国际 形势、理论指导方面进行概括,然后联系所学引发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 作答,取得的初步成果,结合所学回答即可。 【结论】(1)原因: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马克思主 义的传播;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初步成果: 迫使北洋军阀政府惩办卖国贼 , 释放被捕学生 ,拒绝在和约上 签字。
高中·历史
2.北伐战争 (1)条件: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整编国民革命军;统一了广东革命根据地。 (2)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3)结果:歼灭吴佩孚、孙传芳部主力,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国民政府由 广州迁往武汉。 3.大革命失败 (1)原因 ①国内外反动势力的勾结、破坏。 ②陈独秀坚持右倾错误,放弃 革命领导权 (2)标志:蒋介石和 汪精卫 。
高中·历史
2.诞生:中共“一大”。 (1)时间、地点: 1921 年7月23日,上海;大会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 湖游船上举行。 (2)主要内容 ①通过了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②奋斗目标是用革命军队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 无产 . 阶级专政 ,消灭资本家私有制。 ③中心工作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④成立了党的中央机构——中央局,选举 陈独秀 为书记。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练)(提升版)(含解析)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练)(提升版)(含解析)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一、选择题1.《中国近代历史纵横谈》中提到,“平均地权”和“耕者有其田”的主张是由孙中山最先提出,但在民主革命时期付诸实施的却是中国共产党。

这主要取决于后者A.同情广大农民的生活疾苦B.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C.抑制长期出现的贫富不均D.制定了可行的土地纲领【答案】D【解析】【详解】2.从中共“一大”党纲到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的变化,表明了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开始结合起来②将普遍的革命理论与中国的国情结合起来③党对中国的社会性质有了更加正确的认识④党明确提出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革命目标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是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开始的,故①错误,排除AD。

中共一大提出了推翻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超出当时中国国情;中共二大在正确分析中国国情的情况下,提出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务;一大到二大革命目标的转变,说明中共对国情的认识更加深刻,表明中共在探索革命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故②③正确。

党明确提出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革命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一贯的目标,并不是变化,故④错误。

综上所述,排除ABD,所以选C。

3.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之后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以及国民革命,都是辛亥革命的自然产物。

在该学者看来,这些运动和革命共同的意义是A.对侍统价值观念的否定B.强调对民主共和的追求C.注重对人性私弱的批判D.推翻了君主制度的束缚【答案】A4.1930年5月中原大战爆发,国民党军阀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联合武力讨伐蒋介石;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乘机提出把组织工人罢工、组织地方起义、组织兵变等作为革命的中心策略来抓。

这表明当时的中共中央A.仍然坚持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B.开始认识到了创建军队的重要性C.能从时局变化出发做出正确决策D.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进路【答案】A【解析】【详解】“把组织工人罢工、组织地方起义、组织兵变等作为革命的中心策略来抓”说明当时中共的革命路线还是从城市暴动开始,仍然坚持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故A项正确;开始认识到了创建军队的重要性是大革命失败后教训,故B项错误;材料的革命道路说明中共对于时局的认识并不充分,故C项错误;材料主张是城市中心道路,故D项错误。

2018年秋季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同步训练卷: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2018年秋季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同步训练卷: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一、选择题1.1927年是中国革命道路转变的重要一年,中共对革命的领导权由开始在“左派国民党旗帜下”进行,转变为“党的主要口号就是苏维埃”。

这一变化A.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革命B.是中国共产党对俄国革命道路的照搬C.纠正了中国共产党组织思想混乱状况D.是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答案】A2.五四运动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较辛亥革命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主要是因为A.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C.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D.新文化运动促进民众觉醒【答案】D3.陈独秀加入国民党后,以国民党员的身份,批评孙中山与奉系、皖系军阀建立反直“三角联盟”的传统做法,期望他走到依靠工农革命的道路上来。

”陈独秀这样做主要是为了A.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B.捍卫共产党的独立与纯洁性C.巩固北伐战争的胜利成果D.顺利实施中国城市革命战略【答案】B4.《申报》的报道称:五四运动是一场阻止北洋政府在巴黎和会签署对德“和约”、要求惩办亲日卖国贼的全国性学生爱国运动。

日本媒体在报道五四运动时,却将其定性为“排日”学生的一场暴动。

中日媒体对五四运动的报道不同说明了A.新闻报道不能作为研究史料B.年代久远使历史真相难还原C.新闻报道众说纷纭没有价值D.立场不同影响对历史的解释【答案】D5.1921年7月,中共“一大”通过的党纲提出:“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

”这一纲领A.成功指导了国民革命B.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C.基本脱离了中国国情D.得到了广大人民拥护【答案】C6.1927年3月,毛泽东说:“从前乡里人怕城里人,现在城里人怕乡里人。

尤其是县政府豢养的警察、警备队、差役这班恶狗,他们怕下乡,下乡也不敢再敲诈。

2018新课标新高考历史复习:1.14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含解析

2018新课标新高考历史复习:1.14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含解析

考点集训【P】188一、选择题1.(2016一中)1919年,陈独秀在《每周评论》上发表时评文章说:“各国都重在本国的权利,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十四条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

”让陈独秀感到愤怒的历史事件是(B)A.日本出兵山东B.巴黎和会C.华盛顿会议D.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解析】一战期间,日本借口对德作战,曾出兵山东。

但与材料时间1919年不相符。

华盛顿会议是1921—1922年。

袁世凯接受的是“二十一条”的部分条款,而且时间是1915年。

2.“君等四年以来之国耻纪念,至今仍有一线良知、半腔热血存焉否乎?如有存也,请父告其子,姊告其妹……毋忘此国耻纪念日。

”这集中体现了五四运动的什么精神(D)A.科学 B.自由 C.民主 D.爱国【解析】材料的内容出自1919年5月6日上海中华工业协会发布的公告,公告呼吁有一线良知或半腔热血的国人都要勿忘国耻,由此可以看出五四运动的爱国精神,爱国救亡、民主科学、文化启蒙构成五四新文化运动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爱国是五四运动的主旋律。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A、B、C三项不符合题干的主旋律。

3.中华民国外交官顾维钧曾指出,当时国内公众团体以及某些省份的督军省长们甚为焦急,纷纷致电代表团,要求“巴黎代表团应采取明确的爱国立场,拒绝签字,以符民意”。

这从侧面反映出(B)A.民意就是外交方针B.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觉醒C.官民联合成为潮流D.学生成为救亡运动的主力【解析】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方针和政策,民意不等同于国家利益,故A项错误;从材料中“当时国内公众团体以及某些省份的督军省长们甚为焦急,要求……采取明确的爱国立场,拒绝签字,以符民意”可知,当时国人大都有了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体现出中国的民族意识觉醒,故B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官民有共同的爱国之情,而不是表述官民联合成为潮流,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学生进行救亡运动的内容,故D项错误。

4.(2017雅礼)法国公使在目睹了中国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后说:“我们正面临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最令人惊异的重要现象,即中国为积极行动而形成了一种全国性的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编者选题表
一、选择题
1.(2017·广东肇庆期末)“青岛问题未及,福州交涉又起。

某国恃强凌弱,骄横蔑视公理。

一面提倡国货,一面仇物抵制……国民皆用国货,何惧强邻无理。

”这首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戊戌变法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解析:D 通过材料中“青岛问题”“强邻”等信息可以判断出该事件是五四运动。

2.(2017·辽宁大连期末)梁漱溟说:“我算是北京大学的一个人,这一次被捕学生中间,也有我的熟友……我的意思很平常,我愿学生事件付法庭办理……在道理上讲,打伤人是现行犯,是无可讳的。

纵然曹、章罪大恶极,在罪名未成立前,他仍有他的自由。

我们纵然是爱国急公的行为,也不能侵犯他,加暴行于他。

”据此可知,梁漱溟认为( )
A.应该在法律框架内认识该事件中的学生行为
B.学生的爱国行为虽然突破法律,但值得肯定
C.曹、章罪大恶极,学生侵犯他们,合情合理
D.五四运动中的学生行为推动革命进入新阶段
解析:A 从材料中“打伤人是现行犯,是无可讳的。

纵然曹、章罪大恶极,在罪名未成立前,他仍有他的自由。

我们纵然是爱国急公的行为,也不能侵犯他,加暴行于他”说明梁漱溟认为学生的行为即使是爱国的,但也是违法的,应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活动。

A项正确,B、C两项错误,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3.(2017·江西九江期末)《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到:“五四运动以后,新的宇宙观、人生观一齐涌来,新的一代改革者科学地认识和阐明了下层群众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

”这里的“下层群众”主要是指( )
A.农民阶级
B.市民阶级
C.工人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解析:C 五四运动以后,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走上同工人相结合的道路,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工人中去,所以这里的“下层群众”主要是指工人阶级,C项正确。

4.(2017·福建厦门期末)1922年陈独秀起草《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指出:“加给中国人民(无论是资产阶级、工人或农人)最大的痛苦的是资本帝国主义和军阀官僚的封建势力。

”此宣言( )
A.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
B.提出了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C.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
D.确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方针
解析:B 开启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的是五四运动,与题意无关,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中共“二大”提出了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反帝反封建,与材料相符,故B项正确;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是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与题意不符,故C项错误;确立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方针的是1927年的南昌起义,与题意无关,故D项错误。

5.(2017·河南焦作期末)如图是1926年12月广东国民党党员的职业构成情况(据王奇生的《党员、党权与党争》整理而成)。

这一现象( )
A.奠定了国民党改组基础
B.表明国民党已成农民党
C.是国共合作推动的结果
D.是国共党外合作的结果
解析:C 孙中山改组国民党是在国民党“一大”上,是在1924年,故A项错误;在广东国民党党员的职业构成情况中,农民占大多数不足以表明国民党已成农民党,故B 项错误;据“1926年12月”可知是国民大革命时期,这一时期国共双方以党内合作的方式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且共产党帮助国民党改组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联盟的政党,故D项错误,C项正确。

6.中国从南到北、从珠江到长江,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这一“革命的火焰”( )
A.促进了国共两党的合作
B.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
C.实现了孙中山的革命目标
D.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解析:D “从南到北、从珠江到长江,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是指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国民革命发展的情况,国民革命中的北伐战争最终消灭了吴佩孚和孙传芳的主力,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故选D项。

二、非选择题
7.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是凝聚中华民族的重要思想基础。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当(英)舰突破虎门要塞,沿江北上,开向马乌涌(炮台)时,(珠)江两岸聚集了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平静地观看自己的朝廷与英军的战事,好像观看两个不相干的人争斗。

——《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辛亥革命之前,中国一直是处于家天下的格局中……每个王朝的合法性都建立在“天意”之上,国家的基础建立在民众对于最高统治者的威权崇拜……在这种逻辑下,民众没有一种国家的认同归属感。

——金渡江《辛亥革命与中国民族观念形成》材料二历史上,中国人的民族观念一直以汉族为中心,华夏蛮夷间基本处于对峙状态。

即便暂时由少数民族所统治也是希望“驱除鞑虏”。

……辛亥革命以后,这种狭隘的民族观念被“五族共和”所取代……或者说,此时才是真正意义上第一次出现了中华民族的概念。

——金渡江《辛亥革命与中国民族观念形成》材料三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
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

——《全球通史》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鸦片战争时期中国普通民众面对英国侵略的态度(不得摘抄原句)及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辛亥革命在“五族共和”方面的政治实践。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这场运动”的名称及其在外交方面取得的斗争成果。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

第(1)问,依据材料一中“平静地观看……好像观看两个不相干的人争斗”概括态度;依据“民众没有一种国家的认同归属感”概括原因。

第(2)问,回答要符合题目要求,围绕“五族共和”展开,能够体现辛亥革命后民族观念的变化。

第(3)问,根据材料三中“凡尔赛的调停人”“在北京的学生”等信息判断运动为五四运动,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在外交方面的斗争成果。

答案:(1)态度:旁观者(或看客)。

原因:民众缺乏国家的认同归属感。

(2)政治实践:1912年成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3)名称:五四运动。

斗争成果: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