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网络课堂的使用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合集下载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和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联系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和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联系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和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联系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和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在教育领域中都是重要且热门的话题。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对课程教学的应用方式和效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活动有机结合,实现互相促进,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概念。

而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更进一步,是指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活动无缝衔接,相互渗透,达到知识与技术结合的目标。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应用于课程教学中,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

信息技术在整合课程教学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1.拓展教学资源: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搜集、筛选和整理浩瀚的教学资源,包括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内容。

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及多媒体技术将这些资源有机地整合进课程教学中,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活动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2.提供个性化学习环境: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学习差异,以多种方式和形式提供教学资源,并结合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设计个性化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3.促进合作学习:信息技术可以通过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实现学生之间的即时互动和协作。

通过情境模拟、虚拟实验、在线讨论等活动,帮助学生发展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4.提供反馈和评估: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教师及时获取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利用电子学习平台和评估工具,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有效的记录、分析和评估。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是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教学方式和效果的提升。

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新教学设计: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可以帮助教师创新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实现知识和技术的有机结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考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考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考从“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为新型教学结构营造的理想教学环境,“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给课程实施带来的变革,对传统教学方法形成的冲击,“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相互促进以及数字化学习的内涵等展开论述,并就具体实践做了相应说明。

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数字化学习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等新技术正迅猛而又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社会关系和人们对世界的认识。

但是,我国在信息技术教学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忽视了对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不能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很好地体现出来。

为此,本文就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展开探讨。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为新型教学结构营造最理想的教学环境信息技术的特点包括:(1)资源海量化,知识爆炸这个词语只有在网络上才有最切身的体会;(2)形式的多样化,多媒体电脑的信息呈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等;(3)活动的交互性,人与人的互动、人与机器的互动,而且这种互动跨越了时空的限制;(4)学习的主动性;(5)更多特点,如共享、动态、超媒体、开放性等。

这些特点决定了信息化的学习必然由学习主体进行自主选择,探究。

多媒体网络教室是一个由教师机、学生机、服务器和控制台联网而成的计算机系统,可以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点对点、点对面的实时通讯,同时,这个系统还与教学资源中心和internet相连接,资源丰富、查找方便。

丰富的资源信息,让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提升其学习的兴趣。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带来课程实施的变革“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机整合”将带来革新传统的教学策略和理念。

信息化环境中,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的地位正在被削弱,其主导作用偏向于情境创设和启发思考。

学习者的主体地位被充分体现,由于资源共享,他们可以自由地获取信息,并进行多重交互、自主探索、协作学习。

这就实现了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新型教与学模式——“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传统教学策略和理念的革新。

论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

论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

论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将两者融为一体,相互交融,形成新的整体。

而深度融合则是在融合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拓展和完善,使两者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发挥出更大的效能和价值。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就是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基础上,进一步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相融合,实现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

二、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意义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意义在于,它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研究需求,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具体来说,信息技术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更加丰富、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研究过程中更加主动、积极,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课堂教学也可以为信息技术提供更加具体、实践性的应用场景和需求,促进信息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因此,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实现途径要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教学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

其次,要加强教学资源建设,积极推广和应用各种信息技术教学资源,为课堂教学提供更加丰富、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

此外,还要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信息化教育环境,为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是信息化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我们要加强研究和实践,不断探索和创新,推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向更高水平迈进。

深度融合是将不同的事物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用于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意在强调二者的紧密程度。

整合则是将零散的要素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或者将不相关的有益部分有机地统整到一起,共同发挥所需要的作用。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和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问题,都是为了促进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深刻变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有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有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有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教育领域也逐渐意识到了信息技术对于课程教学的重要性。

有效地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可以大大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首先,信息技术可以为课程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和工具。

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获取各种学科的资料和教学视频,让学生在课堂上直接观看和学习。

此外,信息技术还可以提供各种教学工具和软件,如交互式白板、在线考试系统等,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丰富和多样化。

其次,信息技术可以促进课堂互动和学生参与。

通过设置在线讨论区、提供网络课堂互动环节等方式,使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此外,信息技术还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加方便的教学管理工具,如电子教案、学生档案管理系统等,方便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和管理。

最后,信息技术可以促进课程教学的个性化和差异化。

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课程设计和个性化学习计划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
兴趣爱好,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此外,信息技术还可以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因此,有效地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探索和应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个性化、多元化的教育教学服务。

- 1 -。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网络课堂与传统课堂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网络课堂与传统课堂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
学 生 通 过 网络 课 程 建 立 的 网络 链 接 和 教
性 以及互渗交叉性, 使其成为互动双 向交 流 的代表媒介。在这种学 习环境 中, 形成
“ 教材一 网络一 计 算机一 教 师一 学生” 的
师推荐书 目等 自主学 习, 延伸 并深 化对课
网络课 堂与传统课 堂整合 的教学模 式, 是指将传统教学形式与 网络教 学形 式 有机结合, 充分发挥各 自的教学优势和特
网络技 术极佳 的交互 性、 开 放性 、 广 泛 性和兼容 性是 其他传播 媒体和 交互手 段所 不具备 的, 其传播 多向性、 连通便 捷
第一, 课程基本 知识讲授 。学生通过 教 师的教 学视频 、 课 件与教材 首先 完成基 本 知识 点的学 习。第 二, 课 程 内容延伸 。
对于 当下的大学生群体 来说 , 网络 已 经成为他们生活 中不可或缺 的一部分 , 喜
好 通 过 网络 平 台 汲 取 知 识 已经 成 为 这 个 年 轻群 体 的标 志 之 一 。 网 络 教 学 能够 通 过 数 字 媒 体 技 术 给 学 生 提供 直观 、 友 好 并
三、 网络 课 堂 与传 统 课 堂整 合 教 学 的组 织 与实施
空间, 运用 现代 化 的信 息 技 术 达 到 教 学 目
的。
课 堂教 学只能是教 师对教科 书 内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行
泛泛的讲 解, 而无力顾及教学 中最重要的
答疑、 辨析 、 作 业辅 导 等 内容 , 这 大 大 影 响 了教 学效 果 。 网 络 教 学是 指 网 络 教 育 过 程 中开 展
爱 秀 t 唷 开 充
基于现代信 息技术 的网络课 堂 与传统课堂整合 的教学模 式研究

从网络课堂的使用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从网络课堂的使用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从网络课堂的使用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作者:刘跃军王红旗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10年第01期摘要:本文以某高校网络教学软件平台为例,对网络教学软件平台的使用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并结合网络教学软件平台提出了充分发挥网络课堂优势,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途径。

关键词:网络课堂信息技术数字化教育环境课程整合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10)01-0064-03一、网络教学软件平台1.网络教学从广义上讲,网络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网络技术的教学活动。

其以计算机网络做支撑,与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具有以下特性:教学资源共享、学习资源丰富多样、表现形式丰富、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多向互动、学习个性化、支持自主学习、教学管理自动化等。

2.网络教学软件平台(网络课堂)开展网络教学需要网络教学平台支撑,网络教学平台包括硬件教学平台(支持网络教学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教学平台(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系统)。

硬件此处不做阐述。

而一个完整的网络教学软件平台(以下称为网络课堂)也是一个网络教学应用系统,通常包含以下一些部分:备课系统、授课系统、学习系统、辅导答疑系统、作业系统、讨论学习系统、网上实验系统、测试与评价系统、教学分析系统、教务管理系统等。

[1] 笔者调查的高校所引进的网络课堂主要包括如图所示模块:在这个网络课堂上,教师注册以后可将课程的所有资源分别上传到各个功能模块,并且教师有对各个模块进行管理的权限,还支持教师自定义栏目。

二、网络课堂使用现状近年来校园网在高校已经达到普及程度,为充分发挥校园网在教学中的作用,有些高校引进了网络课堂,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改革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笔者对四川某高校引进网络课堂两年来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

1.总体使用情况两年来,网络课堂的总体使用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中所反映的情况看,网络课堂总体使用频率不高。

利用信息技术 做好课程融合

利用信息技术 做好课程融合

利用信息技术做好课程融合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领域也不例外。

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改变了教学方式,也改变了学习内容和学习环境。

在这个信息化时代,教育部门需要不断创新,利用信息技术做好课程融合,提升教学质量,培养更具创新能力的学生。

课程融合是指把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其相互渗透,形成合力,为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学习体验。

利用信息技术做好课程融合,可以改变传统教学的局限性,创造更加灵活多样的学习环境,提高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准备和展示教学内容。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准备教学内容,制作教学资源。

利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轻松地制作教学资源,例如动画、视频、PPT等,更加生动地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也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管理教学过程,例如通过在线教学平台,教师可以轻松地布置作业、批改作业,进行在线讨论等。

信息技术也可以丰富学习内容,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学习资源。

传统的教学内容受限于教材和课本,学生只能通过有限的资源获得知识。

利用信息技术,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得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例如在线课程、教学视频、数字图书馆等。

这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信息技术也可以创造更加灵活多样的学习环境,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是一对多的教学模式,教师需要面对不同年龄、不同程度的学生,很难做到个性化的教学。

利用信息技术,可以通过在线教学平台,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任务,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为他们量身定制学习计划,提高学习效率。

在利用信息技术做好课程融合的过程中,教育部门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重视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

教师是课程融合的主体,他们的信息技术水平直接影响课程融合的质量。

教育部门需要重视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水平和教学能力,鼓励他们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教育则是人类文明的根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独特的、全新的教学模式和教育思路。

本文将探讨如何将信息技术与普通课程融合,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方式和更丰富的课外活动。

第一节:概念与特点1.1 概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和设施,将技术与传统课程融合在一起进行教学的过程。

这种融合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果,还可以丰富课外活动和拓展学生视野。

1.2 特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互动性。

信息技术可以使教学内容更生动、灵活,实现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解决“传道授业解惑”等教学难题。

(2)实用性。

信息技术可以使教学更具实用性,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现代生活中的各种技能和知识。

(3)跨界性。

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学校对课程进行跨界整合,开创出不同领域之间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的新教学模式。

(4)全面性。

信息技术整合了多种媒体手段,使课程教学更全面,在视听、信息等各个方面得到了充分的运用。

第二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用方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应用在各种学科、各种类型的教学中,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一下具体的应用方式。

2.1 网络课堂网络课堂是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种重要方式。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课堂随时随地地学习课程内容,同时也可与老师和其他同学进行互动交流。

网络课堂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节省教学成本,提高教师资源的利用率。

2.2 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在课程教学中受到广泛的应用。

通过将配合多媒体资源:如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信息,把课件做得生动、有趣,这对学生的学习有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

2.3 在线测评在线测评是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将传统的课程评测方式创新变革,实现学生考试以及反馈信息的收集与分析。

利用在线测评可以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辅导,但同时我们需要注意其对学生隐私保护问题。

2.4 视频播放利用网络或本地的视频资源来为课程补充短片、电影、纪录片等的播放。

利用信息技术 做好课程融合

利用信息技术 做好课程融合

利用信息技术做好课程融合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教育领域也逐渐开始利用信息技术来改善教学质量和效果。

课程融合是一种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它可以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交互平台,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利用信息技术做好课程融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成果。

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丰富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材料和学习工具。

传统的教学往往只有教科书和教师的讲解,而通过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得相关的学习资源,如电子书、网络课程和教学视频等。

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提供更好的交互平台,实现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共享。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教师单向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而通过网络和社交媒体等工具,学生可以与教师进行实时的交流和互动,进行问题答疑和讨论,使学习变得更加互动和有趣。

学生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与其他同学进行学习资源的分享和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团队合作的能力。

利用信息技术还可以提供更多的评估和反馈机制,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困难,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和辅导。

传统的考试评估方式往往只能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而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更全面的评估,如作业提交、在线测验和学习记录的自动化分析等。

也可以通过学习管理系统和数据分析工具等技术,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成果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为教师提供更准确的教学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利用信息技术做好课程融合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的提升。

教师需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教育软件和工具,同时还需要善于设计和组织课程内容,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有机地融合。

其次是学校和教育机构的支持和投入。

利用信息技术做好课程融合需要不断更新和购置教学设备,提供师生使用的网络和软件资源,还需要相应的培训和技术支持,这需要学校和教育机构给予更多的支持和投入。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创新心得体会(精选9篇)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创新心得体会(精选9篇)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创新心得体会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创新心得体会(精选9篇)有了一些收获以后,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

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创新心得体会(精选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创新心得体会1本场讲座共围绕五个方面展开,分别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理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途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以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案例。

王教授分别从教学对象的变化、师生需求、教学原则,与21世纪核心素养等几个维度,深入浅出、形象具体地为老师们剖析了新时代的背景下,教育教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信息技术作为一项高效创新的手段,如何恰当地应用于教学一线。

其中,王教授对当今学习者的深度分析,令人印象深刻。

他说道,如今的学生,已经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他们拥有独立的思想、个性化的思维模式,甚至在某一特定领域的知识储备远超过教学者。

这时,教师的角色就发生了微妙的转变,他们不再是知识或权威的主宰,而是学生在探索知识过程中的领路人、引导者。

不仅要在知识领域满足学生的需求,而且要教授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与策略。

而这种方法,就需要依托信息技术领域。

本次讲座内容充实、层次清晰,令我获益匪浅。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创新心得体会2现在的教育,对于信息技术和教育的结合已经越来越紧密。

很有幸,我能获得学校的推荐,来参加在新余举办的全省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融合创新课例的培训。

上午8点半,我们进行了开班仪式,省电教馆杨馆长、省电教馆培训部曾主任、暨阳小学的周书记和市电教馆的潘馆长在开班仪式上发表了讲话,曾主任热烈欢迎了各位老师的到来,感谢暨阳学校对培训工作的支持,并祝全体教师都学有所获。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心得体会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心得体会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心得体会篇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学习体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学习体会姜华信息技术的运用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它的作用在于构建一个学生学习的多维空间,信息技术的运用与现代教学改革创新有密切的关系,使现代教学理论能够得以充分地发挥,对探讨新的教改思路,培育新的教与学的思维方式,启发学生主体的创新精神,具有现实的意义。

基于多媒体项目的学习是一种让学生取得项目设计,计划和制作多媒体作品的教与学的方式,因此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一种新型思维能力的训练。

我从事小学语文教学,语文是一种思维工具,学习工具,任何思维和学习活动,无论哪个学科都离不开语言。

可是小学孩子由于年龄特征,比较好动好问,不可能在一节课内认真端正的学习讲义知识,因此更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以其直观性,综合性,将讲义中枯燥烦琐的知识转化为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实现学生与文本,学生与作者之间的对话。

但也不是任何环节都能由多媒体来实现的,也不是多媒体用得越多越好,这要按照教学目的、内容和学生的情况而定。

若是整个教学进程都由多媒体来完成,学生在学习进程中反而抓不住知识的重、难点。

一般来讲,多媒体应利用在突出重点、冲破难点上。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个人以为信息技术在拓展阅读中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在课文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推荐1—2篇与课文相关的课外阅读,引导学生有目的的选读,将课内知识有机的向课外延伸,更使学生学以致用,用自己已有知识再去吸取更多的未知知识,既温故又知新,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查验学生学习进程,一举数得。

面对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不断更新,我在参与的同时也有所困惑:到底如何运用才能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更有效的整合?真正切实提高课堂35分钟教学的实效性?不是为了要用而用呢?如何更好的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辅助教学作用?希望在此后的实践中能不断探索,不断获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学习体会1信息技术的运用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它的作用在于构建一个学生学习的多维空间,信息技术的运用与现代教学改革创新有密切的关系,使现代教学理论能够得以充分地发挥,对探讨新的教改思路,培育新的教与学的思维方式,启发学生主体的创新精神,具有现实的意义。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相整合,以语文学科知识的学习为载体,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去,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因此,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相整合,对于深化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及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模式和策略传统语文教学偏重知识的传授,教师是演员,是主角;学生是听众,是配角。

教师上边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

现代语文教学则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学习、探究。

现在的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是学习的主角,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中学到知识,养成听说读写能力,发展智力。

在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教学中,电脑、网络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探究、思考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手段。

具体讲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应做到:教学内容问题化。

即根据语文学科的性质和具体的教学内容特点,由教师和学生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各种形式的,有价值的问题,并在网络上呈现出来,为学生在课内外的探究性学习设置逻辑起点。

教学过程探究化。

即学生在获得基本知识后,在课堂教学中围绕着相关问题进行自我探究或集体讨论,教师平等的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并适当地对学生给予引导,使教学过程由传承型转变为探究型。

教学活动网络化。

即在教学活动中,改革过去教学内容主要来自于教科书的单一状况,注重培养学生从网络资源中获取素材和信息的能力。

教学效果创新化。

网络只是环境,探究只是手段,教学模式改革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只有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的确立,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合作性得到发挥,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人格。

二、信息技术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的作用语文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教学任务就是通过听说读写训练,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语文能力,信息技术能够丰富语文教学的信息,学生通过对所获得信息的简单加工处理,可以有效地通过学习效率。

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的和实施途径

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的和实施途径

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的和实施途径摘要: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整合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学过程,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不是我们教育的追求目标,是以帮助学生发展为出发点的,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的课程环节。

利用信息技术整合的课堂应是充满激情的课堂,应是在技术辅助下师生发展的课堂。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使课堂教学过程实现个性化,为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提供信息化的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

无论是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结构,还是利用信息技术明晰课堂信息、调节课堂节奏、激发学生兴趣等,都要为学生的成功与发展而奠定基础,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创建平台。

关键词:信息技术整合学科教学针对性有效性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一种促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益的手段与工具,不是各学科课堂教学的目标和最终追求。

因此,有必要就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出发点、整合的作用、整合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做一些探讨。

一、为什么应用信息技术整合学科教学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创新应用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学过程,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不是我们教育的追求目标,是以帮助学生发展为出发点的,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的课程环节。

首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不是信息技术教育,是以信息技术为纽带的学科教学过程。

这个过程受科技发展,媒体资源的广泛应用和人们对优质资源需求的广泛提升,改变着人们对课堂的看法:受媒体资源应用与信息资源的易获得性、多用途性、可选择性等对课堂,尤其是课堂中的师生互动过程,资源的呈现方式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由于学生获取资源的途径广泛,在自身原有基础上就可以通过信息与知识等获得学习结果,相对淡化了教师对知识传授的权威性,突显了教师在教学中的点拨、组织等引领作用,在无形中创新性的改变着教与学的关系。

其次,信息技术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观念。

随着农远项目的实施,我国在城市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基础上,也为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能。

一方面,信息技术设备实现了有限的普及化(三种模式远教设备在国家层面支持下的有限普及)。

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教学设计方案精选教育文档

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教学设计方案精选教育文档

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设计思想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

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国家大力提倡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整体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在新课程实施背景下,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有机整合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关注的课题。

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学科整合教学,就是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自然地、恰如其分地融合到初中语文这一学科的教学活动中,运用到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中,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优化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对初中语文教学中新的师生关系定位,课堂与课外之间的新型关系等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人教版课标初中语文八年级上第四单元的《生物入侵者》是一篇关于生物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可能对人类造成危害的事理说明文。

本文是按照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的,运用了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这篇文章的重点,一是了解与生物入侵者相关的知识,增强环保观念;二是掌握说明方法,理清说明顺序,概括说明要点。

三、学情分析八年级现代文以说明文为主,由于七年级接触过几篇,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说明文知识,因而能把握本文学习方向。

越来越普及的多媒体技术、学生日益增强的计算机能力,使得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成为可能。

四、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此次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设计,力求体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验教材的人文内涵,促使他们在开放、多元的环境中自主、生动地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

五、教学目标概括说明要点,理清说明顺序;分析说明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浅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浅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浅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教育领域也开始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其与课程整合可使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本文将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两个方面来浅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一、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指的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处理技术,是当代最重要的技术之一。

它既是一种新兴的科技,也是一种新型的创新资源。

信息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和文化方面的许多方面,形成了信息化的生产、教育、科研和文化服务等一系列活动。

如今,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手段,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信息技术强调的是“技术”和“信息”的整合,通过运用计算机和网络等工具,对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处理、分析和传递,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课程整合课程整合指的是课程间的联系和衔接,把同一学科的不同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有机的整体,是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工作。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需要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手段的优势,以便于形成通盘考虑、面面俱到、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相结合,以发挥它们最大的效益。

信息技术可以增强课程教学的互动性、趣味性,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并能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它的多媒体、互动、网络特点,拓宽了教学的资源和空间,为学校和教育开辟了新的天地。

信息技术在课程整合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教学设计方案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

教学方案应包含开发学生思维技能、通过不同的教学策略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等方面,以尽可能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潜力。

2. 课件制作准备多媒体课件是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的一种常见方式。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将教育内容、教育软件、动画、视频和音频等课程资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制作出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课件,让学生在更轻松的环境下接受教育内容。

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认识与思考

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认识与思考

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认识与思考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信息化时代教育的必然选择,那么何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当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存在哪些问题?本文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并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一、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认识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就是在学科教学过程中,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使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信息资和学科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学科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为课程设计提供了丰富的手段,拓宽了课程设计的范围,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能够将知识信息内容进行重组和创新,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营造了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因此,要培养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就必须革新教学模式,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二、当前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存在的问题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它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核心,在实际的研究和实践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内涵的认识误区很多教师认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就是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增加知识传授密度,就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全面培养学生能力,甚至将其等同于计算机辅助教学,这种理解是片面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不是被动地纳入,而是主动地适应和变革学科课程的过程,它将对传统的课程观、教学观和学习观产生变革影响.2.不重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系统性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不是新技术简单应用于教学过程,而是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根本途径和系统工程.整合是教学资和教学要素的有机融合,是在系统方法和先进的教与学理论的指导下,协调教学系统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等诸元素之间的关系,使整个教学系统在保持协调一致的基础上,把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进行有机的整合,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学习资和教学资,从而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3.教师的信息水平不高,不能充分利用现有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新技术进入课堂,如多媒体网络教室管理系统,电子白板,网络教学平台,校园点播系统等.这些软件加上许多新媒体如视频投影仪、实物投影、液晶投影、无线传声器等,加上原有的常规媒体,学校的信息技术硬件装备达到了较高水平.但由于教师没有真正掌握这些技术或对其一知半解,因此这些媒体或技术教学应用程度较低,无法发挥其最大效用.三、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对策和建议1.把握课程改革的方向,深层次的理解课程整合新课改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运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组合、重构,相互融合,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2.重视教学设计,整合过程要结合学科特点每个学科都有特定的知识结构和学科特点,对学生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例如,数学属于逻辑经验科学,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给学生创设认知情境,让他们经历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再由抽象思维到具体思维的过程,从而完成对数学知识的建构.因此,教师要重视教学设计,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科特点,对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媒体的选择和使用、教学信息资的优化等进行系统化设计,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构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良好的整合模式.3.加强教师教育理论与信息技术的培训作为教师要注意学习、接受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理念和技术是整合工作首先要解决的两个问题.在信息时代,教师必须熟炼掌握计算机技术.如:文字处理软件Word、Wps、数据处理软件E_cel,多媒体制作软件Powerpoint、Authorware 、Flash 、Photoshop 、视频和音频处理技术,网站制作软件Dreamweaver 、FrontPaget等,掌握了这些技术以后,把这些技术运用到课堂上,以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这些技能的掌握需要加大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4.积极构建教学资信息网络在网络通信飞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互联网的发展,为教与学提供了充分的资料来.构建教学信息网络,并不是指硬件条件的网络教室、校园网、城域网,而是基于硬件网络的,打破自我封锁,实现网上教育资的共享,并积极组织各方面力量开发和建设教育资,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教育信息资体系.总之,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新一轮课程改革面临的一个大课题,它在目前仅仅是一个起步阶段,还将有一条漫长的路要走.为了更好地实现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整合,我们要不断地关注新的信息技术的产生并把它及时地应用并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国庆小学公玉琴当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的时候,每一个国家的政要、科学家、企业家以及教育工作者都在认真反思历史,都在力求从历史的反思中探求新世纪的到来与人类未来的生存与发展的内在关系和逻辑必然。

从教育的角度来说,通过反思大家至少在一点上形成了共识,即进入21世纪以后,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而应对挑战和抓住机遇的关键,都集中地体现在如何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有效地整合起来。

一、研究和实践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重大意义继“三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为人类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法论之后,以计算机科学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又为提高人类实践活动的科学性、有序性、有效性提供技术手段。

科学的思维方法与有效的技术手段相结合,极大地提高了各行各业实践活动的效率和质量,使人类社会进入了迅猛发展的狂飙时代。

所以,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特点和规律、提高在信息技术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实践水平,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

(一)以“整合”的研究与实践促进新时代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后,几乎所有的人都清醒地意识到,人类社会在经历了300多年以前那场工业革命以后的今天,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

支持当前这场变革的核心技术是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类的思维、学习方式。

更为明显的是,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促进着教育的改革向着网络化、虚拟化、国际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这对中世纪以来所实践着的传统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以班级授课制为标志的传统教育在300多年前的出现,在人类教育史上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它满足了工业化社会对智能劳动力的大量需求,它承袭了人类文明的继承和发展,它丰富了人类教育的理论宝库。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传统教育存在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地显露出来:学习过程是个体的人的智慧和能力参与的过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需求,运用不同的学习方法策略,班级授课的“一齐化”教学缺乏满足不同学习者的学习差异的针对性;以语言和文字为主体的教学媒介的抽象性无法满足学习者的学习对直接经验和感性经验的需求,认知活动的优化受到阻滞;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资源的有限、封闭,使学习者失去探求学习、个性发展的时空条件和必要的资源支撑;教学内容的陈旧、教学模式的单一、教学评价的偏颇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使学校教育滞后于社会的需求;……。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实 现 语 文 知 识 的 综 合 运 用 , 听 、说 、

性学习”转变 ,在 交互中学会不断地 自我学习 、 自我完善 、 自我发展 ,不 断地调整 自我的身心 以适 应网络环境 I新 月异的变化 ,这是 网络环 境下语 t 文学 习的一个重点 ,也是课程 改革 的 个 重点 目标 。 因此 ,要注意 引导 学
信息技术 与学科 教学的整合
余 东方 河北省 迁安市 电大 鞣 立足网络信息资源 , 深化文本 解读 网上教材是进行 网上 学习的重要 资源。充分利用 网上教材 ,通过 电子 邮件、在线讨论 、数据库查找等方式
进 行 网 上 学 习 ,是 学 员学 习课 程 的 捷
可以先期通过邮件 、视频 、动 画等形 式 传输 给学生 ,学生根据 要求 自由涉 猎 、 自主选择教学资源 ,这样就为深 刻 了解 文本内容打下 了基础 。
文 素 质。
媒介 ,进行 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双 向多元交互 。
其五 ,以需要和期待为标准 ,构
建 “ 选择性”学 习方式 。网络世界 中 信 息剧增 、知识膨胀的程 度超乎人们 的想 象。一方面 ,信息数量 多、传播 速度快 ,信息资源不断更新 ,不断扩 容 ;另一方面 , 冗杂信息也随之增 多。
其四 , 网络 为沟通交流工具 , 以 构
建 “ 交互性 ”学习方式 。网络 世界的 出现 使语 文学 习环境 不断地 开放 化 、
教 师应使 学生 学会怎样思考 问题 ,知
道到哪里去寻 找他 所需要的知识 ,并
运用这些知识 去组 合、创新 、回答未 知的 问题 。“ 探究式学 习”是现代语文 教学的重要任 务之一 。 其三 ,以 网络 为媒 介工具 , 构建 “ 综合性 ” 习方式 。 网络技 术、 学 以 通

信息技术与网络教育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网络教育与课程整合

专题一一、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我国的“教育技术“名称是由”电化教育“名称更名而来的。

在内涵上两者没有实质性的差别。

只是人们通常认为电化教育仅仅关注有形的物化技术,即媒体技术,而教育技术则兼顾有形的物化技术和无形的智能技术。

当前阶段,这两个名称在实践领域并存。

教育技术是指应用各种理论和技术,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繁荣理论与实践。

(一)教育技术的领域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涉及两个领域,即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

教与学过程领域属于无形的智能技能,资源领域属于有形的物化技术。

(二)教育技术的内容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的内容包括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五个方面。

凡是对教与学的过程和相关资源所进行的设计开发管理应用和评价的工作都属于教育技术工作。

其中,对教与学过程的设计(教学设计)和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是对我国教育技术的重点工作。

(三)教育技术的目的教育技术的目的在于优化教育教学。

教育技术的理论是有关优化教学的理论,教育技术的实践是优化教学的实践。

教育技术和教育科学不同,教育科学的目的在于发现教育教学规律,教育技术则是应用规律优化教育教学过程。

二、教学媒体、教学资源和学习环境教学媒体、教学资源和学习环境是教学系统的组成部分,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教学媒体、教学资源、学习环境属于教育技术中的有形的物化技术。

(一)教学媒体、教学资源与学习环境的概念1、教学媒体:媒体是指承载、加工和传递信息的介质或工具,当某一媒体被用于教学目的时,则被称为教学媒体。

教学媒体能以多种形式呈现教学内容,刺激学生的多重感官,通常被认为是一种能够改善教学效果的有力手段。

(1)教学媒体的分类(2A、展示事实、获得直观经验媒体提供有关科学现象、事物形态物质结构等事实,使学生获得真实的直观经验,便于识记。

B、创设情境,建立共同经验根据教学需要,利用媒体呈现相关情节,景色和现象的或真实或模拟的场面,创设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建立共同经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源 丰富 多样 、 表现 形式 丰 富 、 不受 时 间和 空 间的 限制 、 多
向互动 、 习个性 化 、 学 支持 自主学 习 、 教学 管理 自动化等 。 2 网络教 学软 件 平 台( . 网络课 堂 ) 开展 网络 教学 需 要 网络 教 学 平 台支 撑 ,网络 教 学平 台包 括 硬件 教 学平 台 ( 支持 网络 教学 的硬 件设 施 ) 软 件 和 教学 平 台 ( 持 网络 教 学 的软 件 系 统 ) 支 。硬 件此 处 不 做 阐 述 。而 一个 完 整 的 网络 教学 软 件 平 台 ( 以下称 为 网络课
用 程序 接 口相 关 模块 ,用 于对 摄 像 头 和其 他 视 频硬 件 进 行 A VI电影 和视 频 的截 取 。它 可 以执 行 性 能 扫 描 , 自动 优 化 内存 , P 以及 网络设 置 。通 过 调 用此 库 文 件 所 包 C U, 含 的 函数 即可 实 现 对 图像 的捕 捉 、 发送 . 而 实 现 了视 频 从 会 议功 能 。视 频 实现 的关键 代 码 如下 : / 建 捕 捉视 频 窗 口 / 创
图 网络 课 堂 教 务 器 端使 用 S L调 用 We 服 S b服务 。首 先 在 服 务器 端 配 置证 书 , 为 申请 , 交 , 发 三步 。 服务 器 配 分 提 颁 等 置 好之 后 在客 户 端安 装 相应 证 书 即可 实 现安 全通 信 。
n eg t it Wn P rn, n I ) H ih,n h d ae tit D ; n , 取驱 动 信 息 / 获 [ s m.u t eItrp evc s S t R ni . eo S rie. ye m n
实 现 视频 通 信 主要有 以下 三种 方 法 : 第 一 , 摄 像 头驱 动 的基 础上 编 程 。 在 第 二 , 过 D rcS o 通 i th w编程 实 现 。 e 第 三 , NeMet g服务 基 础 上进 行 开发 。 在 t ei n 笔 者 采用 了第一 种 方式 实 现 , 能强 大 . 量级 编 程 功 轻 而 且 满 足 要求 。在 安 装 摄 像 头 驱 动 后 , 生 成 一 个 名 为 会
网络教 学软件 平 台提 出 了充 分发 挥 网络课 堂优 势 , 实现信 息技 术 与课 程有 效 整合 的 途径
关键 词 : 网络课 堂 信 息技 术 数 字 化教 育 环境 课 程 整合 中图分 类 号 : 4 — 5 G 007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号 : 6 3 8 5 2 1 ) 1 0 6 — 3 17 — 4 4(0 0 0 — 0 4 0
网络课程
《 中国教 育信息化》编辑部 : i o .d . ms e euc @m n
从 网络课 堂 的使用 看信 息技术 与课程 整合
刘跃 军 . 红旗 王
( 川理工学院 人 文学院, 四 四川 自贡 6 3 0 ) 4 0 0
摘 要 : 文 以 某 高校 网络教 学软 件 平 台为例 , 网络 教 学 软件 平 台的使 用现 状进 行 了调 查 分析 . 结合 本 对 并
1网络 教 学 _
从 广 义上 讲 , 网络 教学 是指 在教 学过 程 中运 用 了网络 技术 的教学 活 动 。其 以计 算机 网络 做 支撑 , 与传 统课 堂教 学存在 着较 大 的差 异 , 有 以下 特性 : 具 教学 资 源共 享 、 习 学
学分 析 系统 、 务管 理 系统 等 。…笔者 调查 的 高校 所 引进 教 的 网络 课堂 主 要包 括 如 同所 示模 块 :
堂 )也是 一 个 网络 教 学应 用 系 统 ,通 常 包 含 以下 一些 部 分: 备课 系统 、 课 系 统 、 习 系 统 、 导答 疑 系统 、 业 授 学 辅 作
系统 、 论 学 习 系统 、 上 实 验 系统 、 试 与评 价 系 统 、 讨 网 测 教

网络教 学 软件 平 台
c V r ⑩ b e) ;
参 考 文献 :
【 戴汝 为, 龙 兵. 合 集成研 讨 厅 的研 制U. 理科 学, 0 , 1 】 操 综 J 管 2 2 0
53 : 0 6 () 1 —1 .
aia 3 .l 的 库 文 件 。a ia 3 .l是 Wid w I vcp 2dl ” vcp 2dl n o sAP 应
2视 频 会 议 实 现 .
s t etm it a C etC pue n o A ( r g t i xe ac n ep rae a trWid w si tn
l s W i d wNa , n wS y e n , n , n W i t , h r pz n o me i td t l ,i tx i t i tn d h s o t Y

D l ot a ia 3 . l) l mpr( vcp 2d ”】 l ” l s t e tm b o cp t ieDecit n ( ot t i xe ac o l a Ge vr sr i A s r Dr po h
wDrv r ti g l s Na , i t c Na , srn p z r i t i e ,s rn p z me n h me ti g l s Ve , n
[ 胡 晓 惠. 讨 厅 系 统 实现 方 法 及 技 术 的 研 究 Ⅲ. 2 ] 研 系统 工 程 理 论 与 实践 , 0 ()1 7 2 26 :— 0 f 戴 汝 为, 耀 东. 于 综 合 集 成 的 研 讨 厅 体 系与 系统 复 3 ] 李 基
杂性 U . 】复杂 系统 与 复 杂性 科 学 ,0 414 :—2 2 0 ,()1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