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用药统计
伤寒论用药统计完整版
伤寒论用药统计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伤寒论用药次数统计一共82味药61次:甘草36次:桂枝34次:大枣33次:生姜27次:芍药20次:人参19次:附子17次:大黄16次:干姜14次:半夏麻黄黄芩11次:茯苓黄连10次:白术09次:杏仁07次:石膏06次:枳实厚朴栀子柴胡芒硝05次:牡蛎04次:粳米葛根03次:细辛阿胶知母龙骨桃仁豉02次:当归桔梗泽泻麦门冬猪苓赤小豆葶苈吴茱萸赤石脂水蛭虻虫甘遂黄蘖栝蒌根蜀漆猪胆汁葱白01次:栝蒌实五味子蜀椒滑石升麻胶饴鸡子黄文蛤瓜蒂竹叶贝母茵陈蒿白头翁秦皮旋覆花猪肤连轺生梓白皮天门冬麻子仁代赭石生地黄麻仁铅丹太一禹余粮食蜜妇人中褌巴豆乌梅鸡子苦酒人尿伤寒论+金贵要略用药次数统计一共170种单味药123次:甘草70次: 桂枝67次:生姜59次: 大枣51次: 芍药38次:半夏36次:干姜34次:人参附子32次:茯苓31次: 大黄28次:麻黄27次: 白术25次: 黄芩19次: 杏仁16次: 枳实15次:细辛黄连14次: 石膏当归厚朴10次:阿胶栀子09次: 柴胡08次:芒硝07次:知母粳米龙骨黄耆桃仁牡蛎06次: 五味子芎穷桔梗泽泻05次: 葛根麦门冬滑石干地黄04次:蜀椒蟅虫百合03次:五味防风橘皮防己猪苓赤小豆升麻鳖甲葶苈吴茱萸赤石脂乌头水蛭虻虫甘遂薤白栝蒌实香豉黄蘖栝蒌根薏苡仁茵陈蒿葱白蜜(白蜜、食蜜)02次:胶饴竹茹蜀漆猪胆汁牡丹瞿麦鸡子黄文蛤瓜蒂牡丹皮紫参矾石薯蓣雄黄竹叶木防己贝母苦参通草豉小麦硝石白酒白头翁秦皮旋覆花麻子仁艾叶01次:射干紫菀款冬花曲豆黄卷白敛云母猪肤猪膏乱发连轺生梓白皮天门冬蛇床子仁乌扇鼠妇石韦紫葳蜂巢赤硝蟋螂?酸枣仁穹穷代赭石白鱼灶中黄土生地黄铅丹栝楼根葵子泽漆白前太一禹余粮盐生葛甘李根白皮干苏叶山茱萸白薇生地黄汁川椒柏叶诃梨勒土瓜根生姜汁羊肉败酱粉葶苈子瓜子干漆蛴螬黄柏蜘蛛皂荚天雄妇人中褌巴豆红蓝花柏皮戎盐栝楼实川乌乌梅狼牙椒目鸡子苦酒王不留行溯瞿细叶桑东南根蒲灰人尿。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常用药物剂量比较与分析
2.1~3 两 4~5.7 枚
注 :因 丸 散 剂 剂 量 不 是 每 日 用 量 ,故 主 要 以 汤 剂 计 算 ;若 一 味 药 有 多 种 计 量 方 式 时 ,以 最 多 见 的 方 式 计 算 ,如 半 夏 以 升 ,杏 仁 以 个 ,石 膏 以 两 。
量 ,以 上 药 物 在 经 方 中 常 用 剂 量 分 别 为 甘 草 2 两 、大 枣 12 枚 、桂 枝 3 两 、生 姜 3 两 、芍 药 3 两 、人 参 3 两 、 干姜3两、黄 芩 3 两、白 术 3 两、黄 连 1 两、杏 仁 50 个、细辛3两。说明《伤 寒 论》和 《金 匮 要 略》两 书 同 出 一 脉 ,用 药 剂 量 基 本 一 致 。 3.2.2 不 完 全 相 同 的 药 物 共 有 8 味,分 别 为 半 夏 、附 子 、大 黄 、麻 黄 、茯 苓 、石 膏 、厚 朴 、枳 实 。
②附子:《伤寒论》和 《金 匮 要 略》两 书 中 的 常 用 剂 量 均 为 1 枚 ,此 一 剂 量 在 两 书 中 使 用 频 次 最 多 ,生 附子主要使 用 这 一 剂 量。 而 炮 附 子 除 了 使 用 1 枚 外,在《金 匮 要 略》中 还 用 到 1 枚 半、2 枚、3 枚 等 剂 量 。 因 此 附 子 的 平 均 剂 量 、剂 量 分 布 区 间 、常 用 剂 量 范围在《金匮要略》中 偏 大。 总 体 来 说,炮 附 子 用 量 要偏大,这可能与其 经 过 炮 制 后 毒 性 与 回 阳 救 逆 作 用 均 有 所 减 弱 ,而 主 要 发 挥 温 里 阳 的 作 用 有 关 。
经方用药统计
汉传中医师承论坛»伤寒传灯»经方用药统计经方用药统计伤寒论不到五十味就可组成108种方剂。
1. 桂枝出现于方剂中 45 次2. 芍药出现于方剂中 31 次3. 甘草出现于方剂中 47 次4. 生姜出现于方剂中 45 次5. 大枣出现于方剂中 42 次6. 葛根出现于方剂中 3 次7. 麻黄出现于方剂中 20 次8. 杏仁出现于方剂中 8 次9. 柴胡出现于方剂中 6 次10. 黄芩出现于方剂中 15 次11. 人参出现于方剂中 18 次12. 半夏出现于方剂中 19 次13. 枳实出现于方剂中 11 次14. 细辛出现于方剂中 6 次15. 干姜出现于方剂中 20 次16. 五味子出现于方剂中 4 次17. 知母出现于方剂中 7 次18. 石膏出现于方剂中 6 次19. 胶饴出现于方剂中 2 次20. 茯苓出现于方剂中 16 次21. 大黄出现于方剂中 13 次22. 黄连出现于方剂中 10 次23. 麦门冬出现于方剂中 5 次24. 白朮出现于方剂中 18 次25. 桔梗出现于方剂中 3 次26. 黄耆出现于方剂中 6 次27. 猪苓出现于方剂中 1 次28. 泽泻出现于方剂中 3 次29. 甘草炙出现于方剂中 80 次30. 附子出现于方剂中 20 次31. 当归出现于方剂中 14 次32. 厚朴出现于方剂中 7 次33. 干地黄出现于方剂中 5 次34. 龙骨出现于方剂中 2 次35. 芒硝出现于方剂中 3 次36. 防己出现于方剂中 2 次37. 吴茱萸出现于方剂中 2 次38. 生地黄出现于方剂中 2 次39. 栝楼根出现于方剂中 1 次40. 栝蒌实出现于方剂中次41. 牡蛎出现于方剂中 3 次有了以上的单位药,就可次构成以下的经方方剂(指仲景方而言)[0] 桂枝汤 1[1] 葛根汤 2[2] 麻黄汤 3[3] 小柴胡汤 4[4] 大柴胡汤 5[5] 小青龙汤 6[6] 大青龙汤 7[7] 小建中汤 10[8] 三黄泻心汤 13[9] 麻杏甘石汤 14[10] 大黄甘草汤 15[11] 葛根黄连黄芩甘草汤方 16[12] 调胃承气汤 22[13] 防己黄耆汤 23[14] 防己茯苓汤 24[15] 理中丸 29[16] 麻黄细辛附子汤 30[17] 麻黄加术汤 31[18] 麻黄附子甘草汤 33[19] 麻黄附子汤 34[20] 通脉四逆汤/通脉四道汤 41[21] 黄连汤 44[22]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46[23] 芍药甘草附子汤 47[24] 泽泻汤 49[25] 干姜附子汤 50[26] 排脓散 54[27] 排脓汤 55[28] 干姜人参半夏丸 61[29]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62[30] 黄芩汤 63[31] 柴胡桂枝干姜汤 66[32] 柴胡桂枝汤 67[33] 柴胡加芒硝汤 68[34] 泻心汤 70[35] 黄耆桂枝五物汤 74[36] 黄耆芍桂苦酒汤 77[37] 附子泻心汤 80[38] 附子汤 82[39] 半夏散及汤 84[40] 半夏麻黄丸 85[41] 半夏干姜散 86[42] 半夏泻心汤 87[43] 五苓散 92[44] 苓桂术甘汤 96[45] 吴茱萸汤/茱萸汤 97[46] 四逆散 112[47] 四逆加人参汤 113[48] 四逆汤 115[49] 人参汤 118[50] 去桂加白朮汤 119[51] 生姜泻心汤 123[52] 枳实芍药散 133[53] 枳术汤 136[54] 甘草麻黄汤 137[55] 甘草泻心汤 138[56] 甘草干姜茯苓白朮汤 139[57] 甘草干姜汤 140[58] 甘草附子汤 141[59] 甘草汤 146[60] 大黄黄连泻心汤 150[61] 大黄附子汤 151[62] 大承气汤 158[63] 茯苓四逆汤 187[64] 茯苓甘草汤 188[65] 茯苓杏仁甘草汤 189[66]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190[67] 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汤 191[68] 白朮附子汤 194[69] 小半夏加茯苓汤 198[70] 小半夏汤 199[71] 厚朴七物汤 200[72] 小青龙加石膏汤 201[73]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202[74] 厚朴大黄汤 203[75] 小承气汤 204[76] 厚朴三物汤 205[77] 桂枝麻黄各半汤 215[78]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 217[79] 桂枝加芍药汤 218[80] 桂枝加黄耆汤 219[81]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220[82] 桂枝加附子汤 221[83] 桂枝附子汤 222[84] 桂枝二麻黄一汤 223[85] 桂枝二越婢一汤 224[86]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226[87] 桂枝去芍药汤 227[88] 桂枝人参汤 228[89]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汤 229[90] 桂枝生姜枳实汤 230[91]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232[92] 桂枝甘草汤 233[93] 桂枝加大黄汤 234[94]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236[95] 桂枝加葛根汤 237[96] 桂枝加桂汤 238[97] 茱萸汤/吴茱萸汤 239[98] 真武汤 240[99] 桔梗汤 242[100] 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夏汤 243 [101] 桂苓五味甘草汤 244[102] 桂姜草枣黄辛附子汤 246[103] 越婢加术汤 247[104] 越婢加半夏汤 248[105] 越婢汤 249[106] 黄耆建中汤 256[107] 茯苓泽泻汤 257构成方剂共 : 108 方本帖由千手堂主发于清阳中医论坛。
《伤寒论》114方剂
《伤寒论》114方剂《伤寒论》114方剂按:本篇《伤寒论》114方剂,来源于网络上的“《伤寒论》112方证”。
本人对这个“《伤寒论》112方证”中的所有方子药的剂量都已一一同两个版本的《伤寒论》做了核对,发现了一个惊人的错误:这个“112”方证中的所有剂量,同伤寒论相差甚远,大约只相当于伤寒论中原方剂量的十分之一。
《伤寒论》中总共是114首方子,“《伤寒论》112方证”缺少的柴胡汤方和抵挡汤方,本人将其补充了进来,本《伤寒论》114方剂,才是伤寒论原有的剂量,这里呈现给有缘人参考,若有错误之处,还请指正。
编者:君浩《伤寒论》114方1.汤证:桂枝汤(12)处方:桂枝93g去皮,芍药93g 炙甘草62g 生姜93g 大枣12枚破开2.汤证:桂枝加葛根汤(14)处方:葛根125g 桂枝62g去皮,芍药62g 生姜93g 炙甘草62g 大枣12枚3.汤证:桂枝加附子汤(20)处方:桂枝93g去皮,芍药93g 炙甘草93g 生姜93g 大枣12枚炮附子31g4.汤证:桂枝去芍药汤(21)处方:桂枝93g去皮,炙甘草62g 生姜93g 大枣12枚5.汤证: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22)处方:桂枝93g去皮,炙甘草62g 生姜93g 大枣12枚炮附子31g6.汤证: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当改为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28)处方:芍药93g 炙甘草62g 白术93g 茯苓93g 生姜93g 大枣12枚破开7.汤证:桂枝加厚朴杏子汤(18)处方:桂枝93g 芍药93g 炙甘草62g 生姜93g 大枣12枚破开杏仁50枚厚朴62g8.汤证: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汤(62)处方:桂枝93g 芍药125g 炙甘草62g 人参93g 大枣12枚破开生姜125g9.汤证:小建中汤(102)处方:桂枝93g 炙甘草62g 大枣12枚破开芍药187g 生姜93g 切片胶饴1升10.汤证: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112)处方:桂枝93g去皮炙甘草62g 生姜93g 煅牡蛎156g 煅龙骨125g 大枣12枚剖开蜀漆93g用水洗去腥味。
关于《伤寒论》中药物用量规律的分析
【 Y WO DS S agH nL n rli si e enn m e n hnm nn ds—fc l KE R 】 hn a u ; e tnhpbt e u br dp eo eo ; oeeeta ao w a f w
《 伤寒 论 》 被称 为 “ 书之 祖 ” 是 我 国第 1部 融 究试对《 方 , 伤寒论》 中数与效的关系做初步分析。
e c c o a h me ii e i h i ee tfr l ,t e r lt n h p b t e n q a t y a d efc ssu id b sn gsi e r si n i f a yf re c dcn n t e d f r n mu a h eai s i ew e u ni n f t f o o t e wa td e y u i g L it rg e so , o c p ie h— q a e ts n t e t t t a t o s Re u t ard c i u r e t a d oh r sai i l meh d . s sc sl s T e e s a s o it n e e n t e u e f d s n h h h r i n a s cai b t e h n mb r o o e a d t e e g t o w J i
【 B T A T O j t e A c d gt t e yo nm e adpeo eo,t e let e tnh e ends ead A S R C 】 be i c r n et o f u br n hnm nn o x o eraos pbt e o g n cv o i oh h r p r h li i w a
21 0 大 学 学 报
伤寒论、金匮要略283方方剂用量整理(113方混算)
方名用量(3g按3g计,如其中有升、合、个、枚者,请自行*3/15.625计算)白虎汤知母18g 石膏48g,碎 甘草6g,炙 粳米19.8144g白虎加人参汤知母18g 石膏48g,碎 甘草6g,炙 粳米19.8144g 人参9g白虎加桂枝汤知母18g 甘草6g(炙) 石膏48g 粳米二合 桂枝(去皮)9g白术散白朮四分 川芎四分 蜀椒三分(去汗) 牡蛎二分白术附子汤白朮6g 附子3.84g半(炮去皮) 甘草3g(炙) 生姜4.5g(切) 大枣4.032g (擘)白通汤葱白四茎 干姜3g 附子3.84g,生,去皮,破八片白通加猪胆汁汤葱白四茎 干姜3g 附子3.84g,生,去皮,破八片 人尿五合 猪胆汁一合白头翁汤白头翁6g 黄柏9g 黄连9g 秦皮9g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白头翁 甘草 阿胶各6g 秦皮 黄连 柏皮各9g柏叶汤柏叶 干姜各9g 艾三把百合地黄汤百合七枚(擘) 生地黄汁一升百合滑石散百合3g(炙) 滑石6g(一作9g)百合鸡子黄汤百合七枚(擘) 鸡子黄一枚百合知母汤百合七枚(擘) 知母9g(切)百合洗方百合一升半夏干姜散药物组成】 半夏 干姜各等分半夏厚朴汤半夏17.28g 厚朴9g 茯苓12g 生姜15g 干苏叶6g半夏麻黄丸半夏 麻黄等分半夏散及汤半夏洗 桂枝去皮 甘草灸等分半夏泻心汤半夏8.64g,洗 黃芩 干姜 人參 甘草 灸,各9g 黄连3g 大枣8.064g,擘奔豚汤甘草 芎藭 当归各6g 半夏12g 黄芩6g 生葛15g 芍药6g 生姜12g 甘李根白皮一升鳖甲煎丸鳖甲十二分(炙) 乌扇三分(烧) 黄芩三分 柴胡六分 鼠妇三分(熬) 干姜三分 大黄三分 芍药五分 桂枝三分 葶苈一分(熬) 石韦三分(去毛) 厚朴三分 牡丹五分(去心) 瞿麦二分 紫葳三分 半夏一分 人参一分 蟅虫五分(熬) 阿胶三分(炙) 蜂窠四分(炙) 赤硝十二分 蜣螂六分(熬) 桃仁二分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24g 桂枝9g,去皮 干姜6g 栝楼根12g 黄芩9g 牡蛎6g,熬 甘草6g,炙柴胡桂枝汤桂枝4.5g,去皮 芍药4.5g 黄芩4.5g 人参4.5g 甘草3g,炙 半夏4.32g,洗 大枣4.032g,擘 生姜4.5g,切 柴胡12g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12g 龙骨 黄芩 生姜切 铅丹 人参 桂枝去皮 茯苓各4.5g 半夏4.32g,洗 大黄6g 牡蛎4.5g,熬 大枣4.032g,擘柴胡加芒硝汤柴胡6g2g 黄芩3g 人参3g 甘草3g,炙 生姜3g,切 半夏0.48g,本云五枚,洗 大枣2.688g,擘 芒硝6g柴胡去半夏加栝萎根汤柴胡八两 人参 黄芩 甘草各9g 栝蒌根12g 生姜6g 大枣8.064g赤石脂禹余粮汤赤石脂48g,碎 太一禹余粮48g,碎赤丸茯苓12g 半夏12g(洗) 乌头6g(炮) 细辛3g赤小豆当归散赤小豆三升(浸令芽出,曝干) 当归9g崔氏八味丸干地黄24g 山茱萸 薯蓣各12g 泽泻 茯苓 牡丹皮各9g 桂枝 附子(炮)各3g 大半夏汤半夏34.56g(洗完用) 人参9g 白蜜一升大柴胡汤柴胡24g 黄芩9g 芍药9g 半夏8.64g,洗 生姜15g,切 枳实13.824g,炙 大枣8.064g,擘大承气汤大黄12g,酒洗 厚朴24g,炙,去皮 枳实17.28g,炙 芒硝3.456g 大黄附子汤大黄9g 附子11.52g(炮) 细辛6g大黄甘草汤大黄12g 甘草3g大黄甘遂汤大黄12g 甘遂6g 阿胶6g大黄黄连泻心汤大黄6g 黄连3g大黄牡丹汤 大黄12g 牡丹3g 桃仁2.88g 瓜子半升 芒硝3.456g大黄蟅虫丸大黄十分(蒸) 黄芩6g 甘草9g 桃仁一升 杏仁20.16g 芍药12g 干地黄30g 干漆3g 虻虫一升 水蛭百枚 蛴螬一升 蟅虫半升大黄硝石汤大黄 黄柏 硝石各12g 栀子2.88g大建中汤蜀椒二合(炒去汗) 干姜12g 人参6g大青龙汤麻黄18g,去节 桂枝6g,去皮 甘草6g,炙 杏仁3.072g,去皮尖 生姜9g,切 大枣6.72g,擘 石膏7.68g,碎大陷胸汤大黄18g,去皮 芒硝23.04g 甘遂1g大陷胸丸大黄24g 葶苈子半升,熬 芒硝11.52g 杏仁10.08g,去皮尖,熬黑当归贝母苦参丸当归 贝母 苦参各12g当归散当归 黄芩 芍药 川芎各48g 白朮24g当归芍药散当归9g 芍药48g 芎藭24g,一作9g 茯苓12g 泽泻24g 白朮12g 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9g 生姜15g 羊肉48g当归四逆汤当归9g 桂枝9g,去皮 芍药9g 细辛9g 甘草6g,炙 通草6g 大枣16.8g,擘。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用药统计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用药统计开方123 次的药: 甘草开方70 次的药: 桂枝开方67 次的药: 生姜开方59 次的药: 大枣开方51 次的药: 芍药开方38 次的药: 半夏开方36 次的药: 干姜开方34 次的药: 人参附子开方32 次的药: 茯苓开方31 次的药: 大黄开方28 次的药: 麻黄开方27 次的药: 白朮开方25 次的药: 黄芩开方19 次的药: 杏仁开方16 次的药: 枳实开方15 次的药: 细辛黄连开方14 次的药: 石膏当归厚朴开方10 次的药: 阿胶栀子开方9 次的药: 柴胡开方8 次的药: 芒硝开方7 次的药: 知母粳米龙骨黄耆桃仁牡蛎开方 6 次的药: 芎穷桔梗泽泻五味子开方 5 次的药: 葛根滑石地黄麦门冬开方 4 次的药: 蜀椒蟅虫百合乌头黄蘗开方 3 次的药: 五味防风橘皮防己猪苓赤小豆升麻鳖甲葶苈吴茱萸赤石脂水蛭虻虫甘遂薤白栝蒌实香豉栝蒌根薏苡仁茵陈蒿葱白蜜(白蜜、食蜜)开方 2 次的药: 胶饴竹茹蜀漆猪胆汁牡丹瞿麦鸡子黄文蛤瓜蒂牡丹皮紫参矾石白头翁雄黄竹叶木防己贝母苦参通草小麦硝石白酒薯蓣秦皮旋覆花麻子仁艾叶开方 1 次的药: 射干紫菀款冬花曲豆黄卷白敛云母猪肤猪膏乱发连轺生梓白皮天门冬蛇床子仁乌扇鼠妇石韦紫葳蜂巢赤硝蟋螂酸枣仁代赭石灶中黄土白鱼生地黄铅丹栝楼根葵子泽漆太一禹余粮白前盐生葛甘李根白皮干苏叶山茱萸白薇生地黄汁川椒柏叶诃梨勒土瓜根生姜汁羊肉败酱粉瓜子干漆蛴螬蜘蛛皂荚天雄妇人中裈巴豆红蓝花柏皮戎盐栝楼实乌梅狼牙椒目鸡子苦酒王不留行溯瞿细叶桑东南根蒲灰人尿一共170种单味药若不论杂病,只看伤寒论一书的方剂来整理,果更是精简开方61 次的药:甘草开方36 次的药:桂枝开方34 次的药:大枣开方33 次的药:生姜开方27 次的药:芍药开方20 次的药:人参开方19 次的药:附子开方17 次的药:大黄开方16 次的药:干姜开方14 次的药:半夏麻黄黄芩开方11 次的药:茯苓黄连开方10 次的药:白朮开方9 次的药:杏仁开方7 次的药:石膏开方 6 次的药:枳实厚朴栀子柴胡芒硝开方 5 次的药:牡蛎开方 4 次的药:粳米葛根开方 3 次的药:细辛阿胶知母龙骨桃仁豉开方 2 次的药:当归桔梗泽泻麦门冬猪苓赤小豆葶苈吴茱萸赤石脂水蛭虻虫甘遂黄蘗栝蒌根蜀漆猪胆汁葱白开方 1 次的药:栝蒌实五味子蜀椒滑石升麻胶饴鸡子黄文蛤瓜蒂竹叶贝母茵陈蒿白头翁秦皮旋覆花猪肤连轺生梓白皮天门冬麻子仁代赭石生地黄铅丹太一禹余粮食蜜妇人中裈巴豆乌梅鸡子苦酒人尿一共82味药4/26/2022 4:37:31 AM。
伤寒论用药统计
伤寒论用药次数统计一共82味药61次:甘草36次:桂枝34次:大枣33次:生姜27次:芍药20次:人参19次:附子17次:大黄16次:干姜14次:半夏麻黄黄芩11次:茯苓黄连10次:白术09次:杏仁07次:石膏06次:枳实厚朴栀子柴胡芒硝05次:牡蛎04次:粳米葛根03次:细辛阿胶知母龙骨桃仁豉02次:当归桔梗泽泻麦门冬猪苓赤小豆葶苈吴茱萸赤石脂水蛭虻虫甘遂黄蘖栝蒌根蜀漆猪胆汁葱白01次:栝蒌实五味子蜀椒滑石升麻胶饴鸡子黄文蛤瓜蒂竹叶贝母茵陈蒿白头翁秦皮旋覆花猪肤连轺生梓白皮天门冬麻子仁代赭石生地黄麻仁铅丹太一禹余粮食蜜妇人中褌巴豆乌梅鸡子苦酒人尿伤寒论+金贵要略用药次数统计一共170种单味药123次:甘草70次: 桂枝67次:生姜59次: 大枣51次: 芍药38次:半夏36次:干姜34次:人参附子32次:茯苓31次: 大黄28次:麻黄27次: 白术25次: 黄芩19次: 杏仁16次: 枳实15次:细辛黄连14次: 石膏当归厚朴10次:阿胶栀子09次: 柴胡08次:芒硝07次:知母粳米龙骨黄耆桃仁牡蛎06次: 五味子芎穷桔梗泽泻05次: 葛根麦门冬滑石干地黄04次:蜀椒蟅虫百合03次:五味防风橘皮防己猪苓赤小豆升麻鳖甲葶苈吴茱萸赤石脂乌头水蛭虻虫甘遂薤白栝蒌实香豉黄蘖栝蒌根薏苡仁茵陈蒿葱白蜜(白蜜、食蜜)02次:胶饴竹茹蜀漆猪胆汁牡丹瞿麦鸡子黄文蛤瓜蒂牡丹皮紫参矾石薯蓣雄黄竹叶木防己贝母苦参通草豉小麦硝石白酒白头翁秦皮旋覆花麻子仁艾叶01次:射干紫菀款冬花曲豆黄卷白敛云母猪肤猪膏乱发连轺生梓白皮天门冬蛇床子仁乌扇鼠妇石韦紫葳蜂巢赤硝蟋螂酸枣仁穹穷代赭石白鱼灶中黄土生地黄铅丹栝楼根葵子泽漆白前太一禹余粮盐生葛甘李根白皮干苏叶山茱萸白薇生地黄汁川椒柏叶诃梨勒土瓜根生姜汁羊肉败酱粉葶苈子瓜子干漆蛴螬黄柏蜘蛛皂荚天雄妇人中褌巴豆红蓝花柏皮戎盐栝楼实川乌乌梅狼牙椒目鸡子苦酒王不留行溯瞿细叶桑东南根蒲灰人尿。
《伤寒杂病论》主要内容是什么?
《伤寒杂病论》共16卷,是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该书流传至宋代,后由林亿等人整理校定为现存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在中药方剂方面,《伤寒论》载方113首,《金匮要略》载方262首,除去重复,两书实收方剂269首,使用药物达214种,基本上概括了临床各科的常用方剂,被誉为“方书之祖”。
《伤寒杂病论》系统总结了汉朝以前的医学理论和临证经验,记载了对疾病的各种治疗原则、治疗方法和治疗各种传染病和杂病的药方,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该书把病症分成若干条目,每条先介绍临床表现,然后根据辨证分析,定为某种病症,最后根据病症提出治法与药方。
《伤寒论》是《伤寒杂病论》一书中综合论述传染病、流行病理论与治疗规律的重要部分,共10卷。
《伤寒论》在大量治疗传染病、流行病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对其发病因素、临床症状病候表现、治疗过程与癒后等等之共性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而全面的综合分析,从而创造性提出了六经辨证的理论学说,即将当时几乎年年常发的许多热性病,按其发病初期、中期、末期不一样的临床表现,以及不一样治疗的反应与结果,分为辨太阳病、辨阳明病、辨少阳病、辨太阴病、辨少阴病、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此即历代所称的“辨伤寒六经病”,由此构成了该书的主体内容。
有的学者视六经病为六个征候群以帮助学者学习理解。
实际上,太阳病所论基本上是综合论述了许多传染性或流行性疾病初发的症状、征候表现,以及切脉等四诊之要点和治疗之原则方法等。
在这些辨证论治的过程中,张仲景以其渊博的学识,以及极其丰富的临床经验,依据各种传染病、流行病与不一样病人体质等不一样反应所表现的千变万化的征候,作出了颇富科学思想的综合、分析、论述和预见性结论。
与此同时,张仲景还以“平脉法”、“辨脉法”、“伤寒例”(一说为王叔和整理时所加),集中论述了伤寒的切脉与切脉诊断等问题。
《伤寒论》的理论体系即六经病证的辨证论治体系。
它以六经辨证为纲,方剂辨证为法,对六经传变过程中之征候、脉象等各阶段的审证、辨脉、论治的结果,给予遣方、用药等,进行了有规律性的论述。
亲验《伤寒论》中几味体积性用药的重量
亲验《伤寒论》中几味体积性用药的重量
亲验《伤寒论》中几味体积性用药的重量
据柯雪帆教授归纳整理的资料并经反覆衡量核实汉之度量衡,
一斤=250克(水250毫升)
一升=液体200毫升
一合=20毫升
称得的结果是:
麦冬一升:120克(本次所称麦冬有点小,密度大,大的得比这轻一些)
半夏一升:130克
芒硝一升:160克
吴茱萸一升:80克
五味子一升:80克
跟你用的计量有点差别吧?
古代定秤,以天上的星星为准。
北斗七星,南斗六星,福禄寿三星,总共十六星。
所以,古代一斤为十六两,半斤既是八两。
俗话半斤八两就是形容不相上下。
那么一两就折为250/16=15.625克。
取整数为15克
《伤寒论》每剂药只煎一次,分作三次服,那么又须除以3,就折合为每两5克即是现在用量,如
小青龙汤一次量折合为:
麻黄桂枝芍药细辛干姜甘草各15克,五味子13克,半夏22克。
温经汤量折合为
吴萸15 当归芍药川芎人参桂枝阿胶丹皮甘草各10克半夏22克麦冬40克生姜5片
吴茱萸汤则为
吴萸25克人参15克生姜15片大枣4个
也有些方子一天服两次,那么一两可折为8克,如芍药甘草汤一次量折合则为:白芍药32克,甘草32克。
《伤寒论》40味中药的108方
《伤寒论》40味中药的108方从经方的40味药构成108种方剂想到的赵东奇副主任医师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2016-03-05 1214人已读伤寒论不到五十味就可组成108种方剂,经方用药统计和诸方统计如下:1. 桂枝出现于方剂中 45 次2. 芍药出现于方剂中 31 次3. 甘草出现于方剂中 47 次4. 生姜出现于方剂中 45 次5. 大枣出现于方剂中 42 次6. 葛根出现于方剂中 3 次7. 麻黄出现于方剂中 20 次 8. 杏仁出现于方剂中 8 次9. 柴胡出现于方剂中 6 次 10. 黄芩出现于方剂中 15 次11. 人参出现于方剂中 18 次 12. 半夏出现于方剂中 19 次13. 枳实出现于方剂中 11 次 14. 细辛出现于方剂中 6 次15. 干姜出现于方剂中 20 次 16. 五味子出现于方剂中 4 次17. 知母出现于方剂中 7 次 18. 石膏出现于方剂中 6 次19. 胶饴出现于方剂中 2 次 20. 茯苓出现于方剂中 16 次21. 大黄出现于方剂中 13 次 22. 黄连出现于方剂中 10 次23. 麦门冬出现于方剂中 5 次 24. 白朮出现于方剂中 18 次25. 桔梗出现于方剂中 3 次 26. 黄耆出现于方剂中 6 次27. 猪苓出现于方剂中 1 次 28. 泽泻出现于方剂中 3 次29. 甘草炙出现于方剂中 80 次 30. 附子出现于方剂中 20 次31. 当归出现于方剂中 14 次 32. 厚朴出现于方剂中 7 次33. 干地黄出现于方剂中 5 次 34. 龙骨出现于方剂中 2 次35. 芒硝出现于方剂中 3 次 36. 防己出现于方剂中 2 次37. 吴茱萸出现于方剂中 2 次 38. 生地黄出现于方剂中 2 次39. 栝楼根出现于方剂中 1 次 40. 栝蒌实出现于方剂中次41. 牡蛎出现于方剂中 3 次有了以上的单位药,就可次构成以下的经方方剂(指仲景方而言)[0] 桂枝汤 1 [1] 葛根汤 2[2] 麻黄汤 3 [3] 小柴胡汤 4[4] 大柴胡汤 5 [5] 小青龙汤 6[6] 大青龙汤 7 [7] 小建中汤 10[8] 三黄泻心汤 13 [9] 麻杏甘石汤 14[10] 大黄甘草汤 15 [11] 葛根黄连黄芩甘草汤方 16 [12] 调胃承气汤 22 [13] 防己黄耆汤 23[14] 防己茯苓汤 24 [15] 理中丸 29[16] 麻黄细辛附子汤 30 [17] 麻黄加术汤 31 [18] 麻黄附子甘草汤 33 [19] 麻黄附子汤 34 [20] 通脉四逆汤/通脉四道汤 41 [21] 黄连汤 44 [22]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46 [23] 芍药甘草附子汤 47 [24] 泽泻汤 49 [25] 干姜附子汤 50[26] 排脓散 54 [27] 排脓汤 55[28] 干姜人参半夏丸 61 [29]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62 [30] 黄芩汤 63 [31] 柴胡桂枝干姜汤 66[32] 柴胡桂枝汤 67 [33] 柴胡加芒硝汤 68[34] 泻心汤 70 [35] 黄耆桂枝五物汤 74[36] 黄耆芍桂苦酒汤 77 [37] 附子泻心汤 80 [38] 附子汤 82 [39] 半夏散及汤 84[40] 半夏麻黄丸 85 [41] 半夏干姜散 86[42] 半夏泻心汤 87 [43] 五苓散 92[44] 苓桂术甘汤 96 [45] 吴茱萸汤/茱萸汤 97 [46] 四逆散 112 [47] 四逆加人参汤 113[48] 四逆汤 115 [49] 人参汤 118[50] 去桂加白朮汤 119 [51] 生姜泻心汤 123 [52] 枳实芍药散 133 [53] 枳术汤 136[54] 甘草麻黄汤 137 [55] 甘草泻心汤 138[56] 甘草干姜茯苓白朮汤 139 [57] 甘草干姜汤 140 [58] 甘草附子汤 141 [59] 甘草汤 146[60] 大黄黄连泻心汤 150 [61] 大黄附子汤 151[62] 大承气汤 158 [63] 茯苓四逆汤 187[64] 茯苓甘草汤 188 [65] 茯苓杏仁甘草汤 189[66]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190 [67] 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汤 191[68] 白朮附子汤 194 [69] 小半夏加茯苓汤 198[70] 小半夏汤 199 [71] 厚朴七物汤 200[72] 小青龙加石膏汤 201 [73]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202[74] 厚朴大黄汤 203 [75] 小承气汤 204[76] 厚朴三物汤 205 [77] 桂枝麻黄各半汤 215[78]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 217[79] 桂枝加芍药汤 218 [80] 桂枝加黄耆汤 219[81]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220 [82] 桂枝加附子汤 221[83] 桂枝附子汤 222 [84] 桂枝二麻黄一汤 223[85] 桂枝二越婢一汤 224 [86]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226[87] 桂枝去芍药汤 227 [88] 桂枝人参汤 228[89]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汤 229 [90] 桂枝生姜枳实汤 230[91]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232 [92] 桂枝甘草汤 233[93] 桂枝加大黄汤 234 [94]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236[95] 桂枝加葛根汤 237 [96] 桂枝加桂汤 238[97] 茱萸汤/吴茱萸汤 239 [98] 真武汤 240[99] 桔梗汤 242 [100] 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夏汤 243[101] 桂苓五味甘草汤 244 [102] 桂姜草枣黄辛附子汤 246[103] 越婢加术汤 247 [104] 越婢加半夏汤 248[105] 越婢汤 249 [106] 黄耆建中汤 256[107] 茯苓泽泻汤 257构成方剂共 : 108 方约言:经方如此少的药,却组成了如此多的方剂,而诸方剂各有所治,能够治疗现代医学所认为的很多疾病,从普通感冒到心脏病、肾炎、肝炎、肺炎、心肌炎、胰腺炎、风湿病、关节炎、乳癌、遗精、月经不调、咳嗽、哮喘、肥胖、肝瘀、便秘、发脾、瘀血、消化不良、疝气、水肿、脚气、腰痛、咽炎、肋胁胀痛、胆囊炎、胆结石等等在内的诸多疾病均可治疗,真的不可轻视。
伤寒论用药统计
仲景先師經方用藥統計日前把我們買單味藥的列表和大家分享,主要是要強調經方「藥簡力專」的特性。
而在有限的單味藥中透過六經八綱的辨症來組合,就可以在大多數的病症上得到充分的治療,這是經方的一大特色。
到底仲景方一共有多少種用藥,各個藥又有多少使用次數呢? 以下是筆者的一個統計結果,這是根據仲景先師的傷寒雜病論(今日之傷寒論和金匱要略)的內容算出來的:-出現123 次的藥有: 甘草-出現70 次的藥有: 桂枝-出現67 次的藥有: 生薑-出現59 次的藥有: 大棗-出現51 次的藥有: 芍藥-出現38 次的藥有: 半夏-出現36 次的藥有: 乾薑-出現34 次的藥有: 人參附子-出現32 次的藥有: 茯苓-出現31 次的藥有: 大黃-出現28 次的藥有: 麻黃-出現27 次的藥有: 白朮-出現25 次的藥有: 黃芩-出現19 次的藥有: 杏仁-出現16 次的藥有: 枳實-出現15 次的藥有: 細辛黃連-出現14 次的藥有: 石膏當歸厚朴-出現10 次的藥有: 阿膠梔子-出現9 次的藥有: 柴胡-出現8 次的藥有: 芒硝-出現7 次的藥有: 知母粳米龍骨黃耆桃仁牡蠣-出現 6 次的藥有: 五味子芎窮桔梗澤瀉-出現 5 次的藥有: 葛根麥門冬滑石乾地黃-出現 4 次的藥有: 蜀椒蟅蟲百合-出現 3 次的藥有: 五味防風橘皮防己豬苓赤小豆升麻鱉甲葶藶吳茱萸赤石脂烏頭水蛭虻蟲甘遂薤白栝蔞實香豉黃蘗栝蔞根薏苡仁茵陳蒿蔥白蜜(白蜜、食蜜)-出現 2 次的藥有: 膠飴竹茹蜀漆豬膽汁牡丹瞿麥雞子黃文蛤瓜蒂牡丹皮紫參礬石薯蕷雄黃竹葉木防己貝母苦參通草豉小麥硝石白酒白頭翁秦皮旋覆花麻子仁艾葉-出現1 次的藥有: 射干紫菀款冬花曲豆黃卷白斂雲母豬膚豬膏亂髮連軺生梓白皮天門冬蛇床子仁烏扇鼠婦石韋紫葳蜂巢赤硝蟋螂酸棗仁穹窮代赭石白魚灶中黃土生地黃鉛丹栝樓根葵子澤漆白前太一禹餘糧鹽生葛甘李根白皮干蘇葉山茱萸白薇生地黃汁川椒柏葉訶梨勒土瓜根生薑汁羊肉敗醬粉葶藶子瓜子干漆蠐螬黃柏蜘蛛皂莢天雄婦人中褌巴豆紅藍花柏皮戎鹽栝樓實川烏烏梅狼牙椒目雞子苦酒王不留行溯瞿細葉桑東南根蒲灰人尿一共170種單味藥——–若不論雜病,只看傷寒論一書的方劑來整理,果更是精簡:-出現61 次的藥有:甘草-出現36 次的藥有:桂枝-出現34 次的藥有:大棗-出現33 次的藥有:生薑-出現27 次的藥有:芍藥-出現20 次的藥有:人參-出現19 次的藥有:附子-出現17 次的藥有:大黃-出現16 次的藥有:乾薑-出現14 次的藥有:半夏麻黃黃芩-出現11 次的藥有:茯苓黃連-出現10 次的藥有:白朮-出現9 次的藥有:杏仁-出現7 次的藥有:石膏-出現 6 次的藥有:枳實厚朴梔子柴胡芒硝-出現 5 次的藥有:牡蠣-出現 4 次的藥有:粳米葛根-出現 3 次的藥有:細辛阿膠知母龍骨桃仁豉-出現 2 次的藥有:當歸桔梗澤瀉麥門冬豬苓赤小豆葶藶吳茱萸赤石脂水蛭虻蟲甘遂黃蘗栝蔞根蜀漆豬膽汁蔥白-出現 1 次的藥有:栝蔞實五味子蜀椒滑石升麻膠飴雞子黃文蛤瓜蒂竹葉貝母茵陳蒿白頭翁秦皮旋覆花豬膚連軺生梓白皮天門冬麻子仁代赭石生地黃麻仁鉛丹太一禹餘糧食蜜婦人中褌巴豆烏梅雞子苦酒人尿一共82味藥提供給大家參考。
伤寒论中85味中药统计汇总
伤寒论中85味全部药物
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葛根麻黄附子杏仁知母石膏粳米
人参白术茯苓干姜大黄芒消柴胡黄芩半夏厚朴猪苓
泽泻栀子香豉枳实桃仁龙骨铅丹牡蛎蜀漆水蛭虻虫
文蛤桔梗巴豆贝母芫花甘遂大戟黄连代赭瓜蒂麻仁
知母粳米滑石食蜜黄柏连翘细辛乌梅当归蜀椒通草
瓜蒂升麻萎蕤秦皮竹叶阿胶葱白人尿苦酒葶苈子商陆根栝楼根赤石脂太一禹余粮旋覆花麦门冬五味子葶苈子栝楼实生梓白皮赤小豆生地黄麦门冬茵陈蒿鸡子黄吴茱萸猪胆汁天门冬白头翁。
《伤寒论》用药研究
《伤寒论》用药研究
35
②仲景方例:仲景著作中,有干姜黄连这一药
对的方剂共6首。
其中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
黄连汤与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5个方剂的 基本性质相似,都用于治疗病在里部脾胃,
寒热错杂,气机升降紊乱,虚实夹杂的证候。
另乌梅丸中也有干姜、黄连、这是用于安蛔
的,更用以和肠道。
《伤寒论》用药研究
《伤寒论》用药研究
25
• ②仲景方例 : • 通阳化气方首推五苓散,通阳气,健脾气,
通气化,使有用之水输布全身,无用之水下输 膀胱。 • 苓桂术甘汤通阳健脾益气,化中焦之痰饮; • 苓桂甘枣汤培补中气、通阳利水、平冲降逆; • 茯苓甘草汤通阳利水兼纳肾气,而潜虚阳;
《伤寒论》用药研究
26
• 防己茯苓汤兼通肺卫之阳以导水下行。 • 此外,桂枝茯苓丸通阳利水,有助于行瘀
《伤寒论》用药研究
22
②仲景方例 §/桂枝汤及加味诸方以调补中土和营卫而起效; §/桂枝茯苓丸与温经汤中的桂芍相配,起调和气
血的作用; §/ 《金匮要略》虚劳篇中的小建中汤与桂枝龙骨
牡蛎汤中的桂芍相配,起到调整阴阳的作用。
《伤寒论》用药研究
23
③后世论述与应用:
§/ 《本草述犯钓元》指出:“桂能引真阳而通 血脉,故合于芍药以和营卫”。
用什么药 用多少量
•用药
单味药 用量
应用特点、规律 功效的把握、再认识问题
单味药的用量 处方用量的构成比
《伤寒论》用药研究
3
本讲内容: • 1、用药规律; • 2、配伍规律; • 3、加减方法; • 4、药量用法; • 5、炮炙方法; • 6、煎药方法; • 7、服药方法;
伤寒论药方按药物数量比例的统计
伤寒论药方按药物数量比例的统计一:单味药物方剂: 4首(3.57%)1、文蛤散(太阳病)(141)2、蜜煎导方(阳明病)(233)3、甘草汤(少阴病)(311)4、烧褌散(阴阳易差后劳复病)(392)二、两味药物方剂: 10首(8.93%)1、甘草干姜汤(太阳病)(29)2、芍药甘草汤(太阳病)(29)3、干姜附子汤(太阳病)(61)4、桂枝甘草汤(太阳病)(64)5、栀子豉汤(太阳病、阳明病、厥阴病)(76、77、78、221、228、375)6、栀子干姜汤(太阳病)(80)7、大黄黄连泻心汤(太阳病)(154、164)*8、赤石脂禹余粮汤(太阳病)(159)9、猪胆汁方(阳明病)(233)10、桔梗汤(少阴病)(311)三、三味药物方剂: 22首(19.64%)1、调胃承气汤(太阳病、阳明病)(29、70、94、105、123、207、248、249)2、四逆汤(太阳病、少阴病、厥阴病、霍乱病)(29、91、92、323、324、353、354、372、377、 388、389 )3、芍药甘草附子汤(太阳病)(68)4、栀子甘草豉汤(太阳病)(76)5、栀子生姜豉汤(太阳病)(76)6、栀子厚朴汤(太阳病)(79)7、大陷胸汤(太阳病)(134、135、136、137)8、小陷胸汤(太阳病)(138)9、三物白散(太阳病)(141)10、瓜蒂散(太阳病、厥阴病)(166、355)11、小承气汤(阳明病、厥阴病)(208、209、213、214、250、251、374)12、茵陈蒿汤(阳明病)(236、260)13、栀子柏皮汤(阳明病)(261)14、麻黄细辛附子汤(少阴病)(301)15、麻黄附子甘草汤(少阴病)(302)16、桃花汤(少阴病)(306、307)17、猪肤汤(少阴病)(310)18、苦酒汤(少阴病)(312)19、半夏散及汤(少阴病)(313)20、白通汤(少阴病)(314、315)21、通脉四逆汤(少阴病)(317、370)22、枳实栀子豉汤(阴阳易差后劳复病)(393)四、四味药物方剂: 23首(20.54%)1、桂枝去芍药汤(太阳病)(21)2、葛根芩连汤(太阳病)(34)3、麻黄汤(太阳病、阳明病)(35、36、37、46、51、52、55、235)4、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太阳病)(63、162)5、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太阳病)(65)6、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太阳病)(67)7、茯苓甘草汤(太阳病、厥阴病)(73、356)8、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太阳病)(118)9、抵当汤(太阳病、阳明病)(124、125、237、257)10、抵当丸(太阳病)(126)11、十枣汤(太阳病)(152)12、附子泻心汤(太阳病)(155)13、黄芩汤(太阳病)(172)15、白虎汤(太阳病、阳明病、厥阴病)(176、219、350)16、大承气汤(阳明病、少阴病)(212、217、220、238、239、241、251、252,253、254、255、256、320、321、322)17、吴茱萸汤(阳明病、少阴病、厥阴病)(243、309、378)18、四逆散(少阴病)(318)19、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厥阴病)(348)20、白头翁汤(厥阴病)(371)21、四逆加人参汤(霍乱病)(385)22、理中丸/汤(霍乱病)(386、396)23、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霍乱病)(390)五、五味药物方剂: 17首(15.18%)1、桂枝汤(太阳病、阳明病、太阴病、霍乱病)(12、13、15、16、17、19、24、28、42、44、45、53、54、56、57、91、95、234、240、276、387)2、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太阳病)(22)3、白虎加人参汤(太阳病、阳明病)(26、168、169、170、222)4、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太阳病)(66)5、茯苓四逆汤(太阳病)(69)6、五苓散(太阳病、霍乱病)(71、72、73、74、141、386)7、真武汤(太阳病、少阴病)(82、316)8、桃核承气汤(太阳病)(106)9、桂枝加桂汤(太阳病)(117)10、桂枝人参汤(太阳病)(163)11、桂枝附子汤(太阳病)(174)12、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太阳病)(174)13、猪苓汤(阳明病、少阴病)(223、224、319)14、桂枝加芍药汤(太阴病)(279)16、附子汤(少阴病)(304、305)17、白通加猪胆汁汤(少阴病)(315)六、六味药物方剂:9首(8.36%)1、桂枝加附子汤(太阳病)(20)2、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太阳病)(28)3、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太阳病)(62)4、小建中汤(太阳病)(100、102)5、大陷胸汤(太阳病)(131)6、甘草泻心汤(太阳病)(158)*7、黄芩加半夏生姜汤(太阳病)(172)8、麻子仁丸(阳明病)(247)9、桂枝加大黄汤(太阴病)(279)七、七味药物方剂: 15首(13.39%)1、桂枝加葛根汤(太阳病)(14)*2、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太阳病)(18、43)3、桂枝麻黄各半汤(太阳病)(23)4、桂枝二麻黄一汤(太阳病)(25)5、桂枝二越婢一汤(太阳病)(27)6、葛根汤(太阳病)(31、32)7、大青龙汤(太阳病)(38、39)8、小柴胡汤(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阴阳易差后劳复病)(96、97、98、99、100、101、103、144、148、229、230、231、232、266、394)9、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汤救逆汤(太阳病)(112)10、柴胡桂枝干姜汤(太阳病)(147)11、旋覆代赭汤(太阳病)(161)12、黄连汤(太阳病)(173)13、当归四逆汤(厥阴病)(351)14、牡蛎泽泻散(阴阳易差后劳复病)(395)15、竹叶石膏汤(阴阳易差后劳复病)(397)八、八味药物方剂: 5首(4.46%)1、葛根加半夏汤(太阳病)(33)2、小青龙汤(太阳病)(40、41)3、柴胡加芒硝汤(太阳病)(104)4、生姜泻心汤(太阳病)(157)5、麻黄连轺赤小豆汤(阳明病)(262)九、九味药物方剂: 2首(1.79%)1、柴胡桂枝汤(太阳病)(146)2、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厥阴病)(352)十、十味药物方剂: 2首(1.79%)1、炙甘草汤(太阳病)(177)2、乌梅丸(厥阴病)(338)十一、十二味药物方剂: 1首(0.89%)1、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太阳病)(107)十二、十四味药物方剂: 1首(0.89%)1、麻黄升麻汤(厥阴病)(357)十三、已佚方剂: 1首(0.89%)1、禹余粮丸(太阳病)(88)。
『伤寒论』《伤寒论》113方集锦(附剂量换算)
『伤寒论』《伤寒论》113方集锦(附剂量换算)《伤寒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汉医经典著作,是一部阐述外感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0卷,共22篇。
本书记载了397法,113方,提出了完整的组方原则,介绍了伤寒用汗、吐、下等治法,并将八法具体运用到方剂之中,介绍了桂枝汤、麻黄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白虎汤、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葛根黄芩黄连汤、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大柴胡汤、小柴胡汤等代表名方。
书中记载的的方剂,大多疗效可靠,切合临床实际,一千多年来经历代医家的反复应用,屡试有效。
由于张仲景所博采或个人拟制的方剂,精于选药,讲究配伍,主治明确,效验卓著,后世誉之为“众方之祖”,尊之为“经方”。
1981 年考古发现汉代度量衡器“权”,以此推算古方剂量,解决了历史上古方剂量的一大疑案,对仲景学说的教学、科研、攻关、临床意义重大。
1 石 = 四钧 = 29760 克 1 钧 = 三十斤 = 7440 克 1 斤= 16 两 = 248 克 = 液体250 毫升 1 两 = 24 铢 = 15.625 克 1 圭= 0.5 克 1 撮 = 2 克 1 方寸匕 = 金石类2.74 克 = 药末约2 克 = 草木类药末约1 克半方寸匕 = 一刀圭 = 一钱匕 = 1.5 克一钱匕 = 1.5-1.8 克一铢 = 0.65 克一铢 = 100 个黍米的重量一分 = 3.9-4.2 克1 斛 = 10 斗 = 20000 毫升 1 斗 = 10 升 = 2000 毫升 1 升 = 10 合 = 200 毫升 1 合 =2 龠 = 20 毫升 1 龠 = 5 撮 = 10 毫升 1 撮 = 4 圭 = 2 毫升 1 圭 = 0.5 毫升1 引 = 10 丈 = 2310 厘米 1 丈 = 10 尺 = 231 厘米 1 尺 = 10 寸= 23.1 厘米 1 寸 = 10 分 = 2.31 厘米 1 分 = 0.231 厘米梧桐子大 = 黄豆大蜀椒一升 = 50 克葶苈子一升 = 60 克吴茱萸一升 = 50 克五味子一升 = 50 克半夏一升 = 130 克虻虫一升 = 16 克附子大者1 枚 = 20-30 克附子中者1 枚 = 15 克强乌头1 枚小者= 3 克强乌头1 枚大者 = 5-6 克杏仁大者10 枚 = 4 克栀子10 枚平均15 克瓜蒌大小平均1 枚 = 46 克枳实1 枚约14.4 克石膏鸡蛋大1 枚约40 克厚朴1 尺约30 克竹叶一握约12 克汉代与现代处方剂量换算表1桂枝汤方:12条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右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伤寒论方古译今剂量
伤寒论112方一、太阳篇1、桂枝汤方桂枝15g 芍药15g 炙甘草10g 生姜15g大枣10g2、麻黄汤方麻黄15g 桂枝10g 炙甘草5g 杏仁10g 3、小青龙汤方麻黄15g 芍药15g 细辛15g 干姜15g炙甘草15g 桂枝15g 五味子10g 半夏15g 4、大青龙汤方麻黄30g 桂枝10g 炙甘草10g 杏仁5g生姜15g 大枣8g 石膏30g5、桂枝麻黄各半汤方桂枝8g 芍药5g 生姜5g 炙甘草5g麻黄5g 大枣3g 杏仁3g6、桂枝二麻黄一汤方桂枝8g 芍药8g 麻黄5g 生姜5g杏仁3g 炙甘草5g 大枣3g7、桂枝二越婢一汤方桂枝芍药麻黄炙甘草各4g 大枣3g生姜5g 石膏6g8、桂枝加葛根汤方葛根20g 桂枝15g 芍药15g 生姜15g炙甘草10g 大枣10g9、桂枝加附子汤方桂枝15g 芍药15g 炙甘草15g 生姜15g大枣10g 炮附子15g10、桂枝去芍药汤方桂枝15g 炙甘草10g 生姜15g 大枣10g 11、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桂枝15g 炙甘草10g 生姜15g 大枣10g炮附子15g12、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汤方芍药15g 炙甘草10g 生姜15g 茯苓15g白朮15g 大枣10g13、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桂枝15g 炙甘草10g 生姜15g 芍药15g大枣10g 炙厚朴10g 杏仁10g14、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方桂枝15g 芍药20g 炙甘草10g 人参15g大枣10g 生姜20g15、小建中汤方桂枝15g 芍药30g 生姜15g 炙甘草10g大枣10g 胶饴30g16、葛根汤方葛根20g 麻黄15g 桂枝10g 生姜15g炙甘草10g 芍药10g 大枣10g17、葛根加半夏汤方葛根20g 麻黄15g 炙甘草10g 芍药10g桂枝10g 生姜10g 半夏半升大枣10g 18、葛根黄芩黄连汤方葛根40g 炙甘草10g 黄芩15g 黄连15g 19、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麻黄20g 杏仁10g 炙甘草10g 石膏40g 20、茯苓甘草汤方茯苓10g 桂枝10g 炙甘草5g 生姜15g 21、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茯苓40g 桂枝20g 炙甘草10g 大枣15g22、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汤方茯苓20g 桂枝15g 白朮10g 炙甘草10g 23、桂枝甘草汤方桂枝20g 炙甘草10g24、芍药甘草汤方芍药炙甘草各20g25、芍药甘草附子汤芍药炙甘草各15g 炮附子15g26、桂枝加桂汤方桂枝25g 芍药15g 生姜15g 炙甘草10g大枣10g27、桂枝加芍药汤方桂枝15g 芍药30g 炙甘草10g 大枣10g生姜15g28、桂枝加大黄汤方桂枝15g 大黄10g 芍药30g 生姜15g炙甘草10g 大枣10g29、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桂枝5g 炙甘草10g 牡蛎10g 龙骨10g 30、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方桂枝15g 炙甘草10g 生姜15g 大枣10g牡蛎25g 蜀漆15g 龙骨20g31、桂枝人参汤方桂枝20g 炙甘草20g 白朮15g 人参15g干姜15g32、炙甘草汤方炙甘草20g 生姜15g 人参10g 生地黄80g桂枝10g 阿胶10g 麦门冬40g 麻仁15g大枣10g33、麻黄连轺赤小豆汤麻黄10g 连轺10g 杏仁5g 赤小豆30g大枣10g 生梓白皮30g 生姜10g 炙甘草10g 34、五苓散方猪苓12g 泽泻15g 白朮12g 茯苓12g桂枝5g35、猪苓汤方猪苓5g 茯苓5g 泽泻5g 阿胶5g滑石5g36、小陷胸汤方黄连5g 半夏15g 栝蒌实20g37、大陷胸丸方大黄40g 葶苈子40g 芒硝40g 杏仁15g38、大陷胸汤方大黄30g 芒硝40g 甘遂1.5g39、桂枝附子汤方桂枝20g 附子30g 生姜15g 大枣10g炙甘草10g40、去桂加白朮汤方(白术附子汤)附子30g 白朮20g 生姜15g 炙甘草10g大枣10g41、甘草附子汤方炙甘草10g 附子20g 白朮10g 桂枝20g 42、抵当汤方虻虫10g 桃仁10g 水蛭20g 大黄15g 43、抵当丸方虻虫8g 桃仁12g 水蛭12g 大黄15g44、桃核承气汤桃仁15g 大黄20g 桂枝10g 炙甘草10g芒硝10g45、三物白散方桔梗三分巴豆一分贝母三分46、文蛤汤:文蛤25g 麻黄15g 甘草15g 生姜15g石膏25g 杏仁10g 大枣10g二、少阳篇1、小柴胡汤方柴胡40g 黄芩15g 人参15g 半夏15g炙甘草15g 生姜15g 大枣10g2、大柴胡汤方柴胡40g 黄芩15g 芍药15g 半夏15g生姜25g 枳实25g 大枣10g3、四逆散方炙甘草10g 枳实10g 柴胡10g 芍药10g4、柴胡桂枝汤方桂枝黄芩7.5g 芍药7.5g 人参7.5g炙甘草5g 半夏7.5g 大枣5g 生姜7.5g柴胡20g5、柴胡桂枝干姜汤方柴胡40g 桂枝15g 干姜10g 栝蒌根20g黄芩15g 牡蛎10g 炙甘草10g6、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20g 龙骨7.5g 黄芩7.5g 生姜7.5g铅丹7.5g 人参7.5g 桂枝7.5g 茯苓7.5g半夏7.5g 大黄10g 牡蛎7.5g 大枣5g 7、柴胡加芒硝汤方柴胡7.5g 黄芩5g 人参5g 炙甘草5g生姜5g 半夏4.5g 大枣3g 芒硝10g8、黄芩汤方黄芩15g 芍药10g 炙甘草10g 大枣10g 9、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黄芩15g 芍药15g 炙甘草15g 大枣10g半夏半升生姜5g10、黄连阿胶汤方黄连20g 黄苓10g 芍药10g 鸡子黄20g阿胶15g三、阳明篇1、白虎汤方知母30g 石膏80g 炙甘草10g 粳米30g 2、白虎加人参汤方知母30g 石膏80g 炙甘草15g 粳米30g人参15g3、竹叶石膏汤方竹叶15g 石膏80g 半夏15g 麦门冬30g人参10g 炙甘草10g 粳米30g4、小承气汤方大黄20g 厚朴10g 枳实10g5、调胃承气汤方大黄20g 炙甘草10g 芒硝20g6、大承气汤方大黄20g 厚朴10g 枳实10g 芒硝12g7、麻子仁丸麻子仁60g 芍药40g 枳实40g 大黄80g厚朴15g 杏仁30g8、茵陈蒿汤茵陈蒿30g 栀子5g 大黄10g9、栀子檗皮汤肥栀子5g 炙甘草5g 黄檗10g10、大黄黄连泻心汤方大黄10g 黄连5g 黄芩5g11、大黄黄连泻心汤方大黄10g 黄连5g12、栀子豉汤方栀子5g 香豉7g13、栀子甘草豉汤方栀子5g 炙甘草10g 香豉7g14、栀子生姜豉汤方栀子5g 生姜25g 香豉7g15、栀子厚朴汤方栀子5g 厚朴20g 枳实8g16、栀子干姜汤方栀子5g 干姜10g17、枳实栀子豉汤方枳实6g 栀子5g 香豉30g18、蜜煎方食蜜七合四、太阴篇1、甘草干姜汤方炙甘草20g 干姜10g2、理中丸(理中汤)方人参15g 干姜15g 炙甘草15g 白朮15g3、吴茱萸汤方吴茱萸30g 人参15g 生姜30g 大枣10g4、旋覆代赭汤方旋覆花15g 人参10g 生姜25g 代赭5g炙甘草15g 半夏15g 大枣10g5、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厚朴15g 生姜40g 半夏15g 甘草10g 人参5g 6、桃花汤方赤石脂80g 干姜5g 粳米60g7、十枣汤方芫花熬甘遂大戟大枣十枚8、牡蛎泽泻散方牡蛎泽泻蜀漆葶苈子商陆根海藻栝蒌根各等分五、少阴篇1、麻黄细辛附子汤方麻黄10g 细辛10g 炮附子15g2、麻黄附子甘草汤方麻黄10g 炙甘草10g 炮附子15g3、干姜附子汤方干姜5g 炮附子15g4、四逆汤方炙甘草10g 干姜7.5g 附子15g5、四逆加人参汤方炙甘草10g 附子15g 干姜7.5g 人参5g 6、茯苓四逆汤方茯苓20g 人参5g 炮附子15g 炙甘草10g干姜7.5g7、当归四逆汤方当归15g 桂枝15g 芍药15g 细辛15g炙甘草10g 通草10g 大枣20g8、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方当归15g 芍药15g 炙甘草10g 通草10g桂枝15g 细辛15g 生姜40g 吴茱萸30g大枣20g9、白通汤方葱白20g 干姜5g 附子15g10、通脉四逆汤方炙甘草10g 附子15g 干姜15g11、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方炙甘草10g 干姜15g 猪胆汁20g 附子15g 12、附子汤方附子20g 茯苓15g 人参10g 白朮20g芍药15g13、真武汤方茯苓15g 芍药15g 生姜15g 白朮10g炮附子15g14、猪肤汤方猪肤80g 白蜜80g15、甘草汤方甘草10g16、桔梗汤方桔梗5g 甘草10g17、苦酒汤方半夏10g 鸡子20g18、半夏散及汤方半夏桂枝炙甘草19、赤石脂禹余粮汤方赤石脂80g 太一禹余粮80g六、厥阴篇1、乌梅丸方乌梅100g 细辛30g 干姜50g 黄连80g炮附子30g 当归20g黄櫱30g 桂枝30g人参30g 蜀椒20g2、黄连汤方黄连10g 炙甘草15g 干姜15g 桂枝15g人参10g 半夏15g 大枣10g3、半夏泻心汤方半夏15g 黄芩15g 干姜15g 人参15g炙甘草15g 黄连5g 大枣10g 4、生姜泻心汤方生姜20g 炙甘草15g 人参15g 干姜5g黄芩15g 半夏15g 黄连5g 大枣10g5、甘草泻心汤方炙甘草20g 黄芩15g 半夏15g 大枣10g黄连5g 干姜15g6、附子泻心汤方大黄10g 黄连5g 黄芩5g 炮附子15g7、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方干姜15g 黄芩15g 黄连15g 人参15g8、瓜蒂散方瓜蒂一分赤小豆一分9、麻黄升麻汤方麻黄12.5g 升麻5g 当归5g 知母4g黄芩4g 萎蕤4g 芍药1.5g 天门冬1.5g桂枝1.5g 茯苓1.5g 炙甘草1.5g 石膏1.5g 白朮1.5g 干姜1.5g1 ⽯= 四钧= 29760 克1 钧= 三⽯⽯= 7440 克1 ⽯= 16 两= 248 克= 液体250 毫升1 两= 24 铢= 15.625 克1 圭= 0.5 克1 撮=2 克1 ⽯⽯⽯= ⽯⽯类2.74 克= 药末约2 克= 草⽯类药末约1 克半⽯⽯⽯= ⽯⽯圭= ⽯钱⽯= 1.5 克⽯钱⽯= 1.5-1.8 克⽯铢= 0.65 克⽯铢= 100 个⽯⽯的重量⽯分= 3.9-4.2 克1 斛= 10 ⽯= 20000 毫升1 ⽯= 10 升= 2000 毫升1 升= 10 合= 200 毫升1 合=2 ⽯= 20 毫升1 ⽯= 5 撮= 10 毫升1 撮= 4 圭=2 毫升1 圭= 0.5 毫升1 引= 10 丈= 2310 厘⽯1 丈= 10 尺= 231 厘⽯1 尺= 10 ⽯= 23.1 厘⽯1 ⽯= 10 分= 2.31 厘⽯1 分= 0.231 厘⽯梧桐⽯⽯= 黄⽯⽯蜀椒⽯升= 50 克葶苈⽯⽯升= 60 克吴茱萸⽯升= 50 克五味⽯⽯升= 50 克半夏⽯升= 130 克虻⽯⽯升= 16 克附⽯⽯者1 枚= 20-30 克附⽯中者1 枚= 15 克强乌头1 枚⽯者= 3 克强乌头1 枚⽯者= 5-6 克杏仁⽯者10 枚= 4 克栀⽯10 枚平均15 克⽯蒌⽯⽯平均1 枚= 46 克枳实1 枚约14.4 克⽯膏鸡蛋⽯1 枚约40 克厚朴1 尺约30 克⽯叶⽯握约12 克伤寒论的附⽯⽯量每服究竟多少克由于度量衡之古今变异,对伤寒⽯之⽯量每多众说纷纭,⽯对以枚,个为量者则易于达成共识,以附⽯⽯论,古今⽯⽯当⽯⽯差异,弄清每枚附⽯之重量,结合服⽯⽯法,则可知其实际使⽯之量,余曾于药房检得附⽯,拚对成形称之,约10克强,然此皆通货,⽯⽯不匀,不可为的据,近查新版<伤寒>教材.其未附有各种药物每10枚重量⽯览表.将附⽯分⽯者,中⽯两项,(中⽯及⽯者未列⽯)⽯者每10枚200克,中⽯者每,10枚150克,如此算来,⽯者每枚合20克,中⽯者每枚合15克.中⽯及⽯者其均量当在10克左右,与余在药房相称之数亦合.此可置之不论,且以中⽯者论之,仲景伤寒⽯附⽯多者两枚,少则⽯枚,若⽯⽯者,必明⽯之.并细述服法,今且分述之,其⽯,通脉四逆汤标明⽯⽯者唯⽯⽯剂(含加胆汁),附⽯⽯枚⽯⽯,合20克,⽯⽯后是分温再服,即每服10克药量,其再服未标时间,⽯⽯药后斟酌掌握,可⽯⽯再服或次⽯再服,其⽯次服量较重的是⽯姜附⽯汤,虽同是⽯枚附⽯且未标明⽯者,但其要求顿服,故其⽯次⽯量为15克,其它四逆汤及加参汤皆普通附⽯⽯枚再服,其⽯次量为7.5克,茯苓四逆汤⽯⽯附⽯枚,其⽯后注是煮取三升,每服七合,⽯两服,为两天多⽯量,每次服量仅3,5克.⽯量为7克,以上为⽯附⽯⽯量,其次再谈炮附⽯,以真武汤为例,真武汤是⽯枚炮附煮取三升每服七合,⽯三服,是⽯天多的药量,每次药量是3,5克,⽯量在10克左右.此外仲景⽯附⽯分谨慎,如⽯草附⽯汤,⽯炮附两枚,取三升,⽯三服,每服合10克⽯量,并不为多,但其⽯后注却谆谆告戒,:恐⽯升多者,宜服6.7合为始.查伤寒⽯附⽯⽯共17⽯,其⽯量⽯略如上述.其⽯附次⽯量多则10克,轻则3,5克,炮附重则15克,少则3.5克,且甚为谨慎.此外,仲景⽯附均去⽯,(今也去之)若减去⽯,量则益少于上述也.《伤寒论》中⽯味体积性⽯药的重量柯雪帆教授归纳整理的资料并经反覆衡量核实汉之度量衡,⽯⽯=250克(⽯250毫升)⽯升=液体200毫升⽯合=20毫升称得的结果是:麦冬⽯升:120克(本次所称麦冬有点⽯,密度⽯,⽯的得⽯这轻⽯些)半夏⽯升:130克芒硝⽯升:160克吴茱萸⽯升:80克五味⽯⽯升:80克跟你⽯的计量有点差别吧?古代定秤,以天上的星星为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寒论用药次数统计一共82味药
61次:甘草
36次:桂枝
34次:大枣
33次:生姜
27次:芍药
20次:人参
19次:附子
17次:大黄
16次:干姜
14次:半夏麻黄黄芩
11次:茯苓黄连
10次:白朮
09次:杏仁
07次:石膏
06次:枳实厚朴栀子柴胡芒硝
05次:牡蛎
04次:粳米葛根
03次:细辛阿胶知母龙骨桃仁豉
02次:当归桔梗泽泻麦门冬猪苓赤小豆葶苈吴茱萸赤石脂水蛭虻虫甘遂黄蘗栝蒌根蜀漆猪胆汁葱白
01次:栝蒌实五味子蜀椒滑石升麻胶饴鸡子黄文蛤瓜蒂竹叶贝母茵陈蒿白头翁秦皮旋覆花猪肤连轺生梓白皮天门冬麻子仁代赭石生地黄麻仁铅丹太一禹余粮食蜜妇人中褌巴豆乌梅鸡子苦酒人尿
伤寒论+金贵要略用药次数统计一共170种单味药
123次:甘草
70次: 桂枝
67次:生姜
59次: 大枣
51次: 芍药
38次:半夏
36次:干姜
34次:人参附子
32次:茯苓
31次: 大黄
28次:麻黄
27次: 白朮
25次: 黄芩
19次: 杏仁
16次: 枳实
15次:细辛黄连
14次: 石膏当归厚朴
10次:阿胶栀子
09次: 柴胡
08次:芒硝
07次:知母粳米龙骨黄耆桃仁牡蛎
06次: 五味子芎穷桔梗泽泻
05次: 葛根麦门冬滑石干地黄
04次:蜀椒蟅虫百合
03次:五味防风橘皮防己猪苓赤小豆升麻鳖甲葶苈吴茱萸赤石脂乌头水蛭虻虫甘遂薤白栝蒌实香豉黄蘗栝蒌根薏苡仁茵陈蒿葱白蜜(白蜜、食蜜)
02次:胶饴竹茹蜀漆猪胆汁牡丹瞿麦鸡子黄文蛤瓜蒂牡丹皮紫参矾石薯蓣雄黄竹叶木防己贝母苦参通草豉小麦硝石白酒白头翁秦皮旋覆花麻子仁艾叶
01次:射干紫菀款冬花曲豆黄卷白敛云母猪肤猪膏乱发连轺生梓白皮天门冬蛇床子仁乌扇鼠妇石韦紫葳蜂巢赤硝蟋螂酸枣仁穹穷代赭石白鱼灶中黄土生地黄铅丹栝楼根葵子泽漆白前太一禹余粮盐生葛甘李根白皮干苏叶山茱萸白薇生地黄汁川椒柏叶诃梨勒土瓜根生姜汁羊肉败酱粉葶苈子瓜子干漆蛴螬黄柏蜘蛛皂荚天雄妇人中褌巴豆红蓝花柏皮戎盐栝楼实川乌乌梅狼牙椒目鸡子苦酒王不留行溯瞿细叶桑东南根蒲灰人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