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精品课教案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了解选择的历史过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和内容;熟悉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新概括;全面理解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含义及其主体地位,坚持公有制的重大意义。

把握正确认识和处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如何保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知识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发展,特征。

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济制度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教学重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发展和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

教学难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这样正确认识和处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

第一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
1,建国初期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积极作用及其弊端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引入市场经济
农村经济市场化:以农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改革
城市经济市场化:1987十三大提出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
1992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分为三个阶段:
1,"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
2,"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涵义和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

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要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好的环节中去,并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针对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国家对市场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不同所有制经济的企业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经营,各类不同的企业都要进入市场,发挥大中型企业在市场运行中的主导作用。

第二,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缓解社会分配不公,防止两极分户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第三,在宏观调控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国家能够利用宏观调控手段,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的市场经济。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是: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缩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建立以按"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合法经营和诚实劳动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建立:十四大宣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四届三中全会通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转换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完善:十六届三会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明方向。

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问题,实质上就是所有制问题。

1997年党的十五大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1,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第二,我们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2,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由公有制的性质以及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决定的。

具体说来,这是由于:
第一,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同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的。

第二,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

只有依靠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的力量,社会主义国家才有充分的经济手段引导个体经济包括家庭成员劳动为基础,劳动所得由个体劳动者支配的一种私有制经济。

"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沿着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方向发展。

第三,公有制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拥有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力量,控制生产和流通。

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支柱,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国家实行宏观调控总量平衡,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增长,而对货币总量,财政收支总量和外汇收支总量的调节与控制。

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表现为国家利用经济政策,经济法规,计划指导和必要的行政管理对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发挥调控作用。

" 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

第四,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生产资料不再是剥削的手段,而是用以不断发展生产,满足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它是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经济基础,又是实现劳动人民经济上政治上的主人翁地位和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不可缺少的物质保证。

二、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1,公有制经济的含义。

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这是就全国而言的,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不能简单地从数量和比重上衡量,而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质"的优势上,即体现在产业属性,技术构成,科技含量,经济规模,资产的增殖能力和市场的竞争力等方面。

C在公有制经济中,国有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这种主导作用,主要应当体现在控制力上,即控制国民经济和经济制度的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的稀缺资源的能力。

3,充分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体性:
A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提高国有经济控制力
B大力支持和帮助集体经济的发展。

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包括家庭成员劳动为基础,劳动所得由个体劳动者支配的一种私有制经济。

"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和外资经济。

1,原因:
最根本的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低水平,多层次,不平衡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的,同时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缓解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各种矛盾的需要。

第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微观主体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市场经济发展的前提是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决策的分散化,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悖。

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可以与公有制经济形成一种竞争态势,促进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第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外资经济的进入,可以为探索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提供借鉴,也可以为发展公有制经济多种实现形式提供空间和机会。

第三,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有很多困难和矛盾,其中资金短缺和就业压力是比较大的难题。

因此,从我国实际出发,发展非公所有制经济,有利于调动多方面积极性,充分利用社会资金及引进外资,弥补建设资金不足,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

2,作用
第一,它们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增长点,目前,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的增加值已经占GDP的1/3。

第二,它们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物质产品和劳务,在满足人民需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它们增加了社会资本和国家的财政收入。

到20XX年底,非公有制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投资占社会总投资的比重已达38。

5%,2000年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共纳税1177亿元,占全国工商税收的9。

28%。

第四,它们吸纳了大量人员就业,为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到20XX年底,城镇非公有制单位从业人员达4329万人,占城镇从业人员的29。

3%。

第五,它们促进了公有制经济的改革,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此外,促进了一批新兴产业和新兴行业的发展,特别是一些高新技术产业,非公有制经济占了很大比重,为提高我国国民经济整体水平和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3,促进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2,各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第一,努力促进公的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化在大生产中充分发挥各自优势
第二,大力推进它们在更广泛的领域公平竞争
第三,积极推动它们在实现形式上相互渗透,相互融合。

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1,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

2,在社会主义社会,旧的分工还没有消失,劳动还存在着重大差别,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3,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并不与其他分配方式根本对立,而是可以在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目标下共同发挥作用,促进生产力发展。

2,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实质,是生产要素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

3,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合理性,并不等于说生产要素要创造价值。

三、深化分配制度的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1,正确处理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的关系。

原则:一是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二是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2,"先富,后富"政策
3,兼顾效率与公平
4,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第一,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第二,建立健全失业保障制度。

第三,全面落实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第四,积极推进医疗保险体制改革
第五,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第六,合理确定社会保障范围,标准和水平。

第四节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实现工业化仍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苦的历史任务。

在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显然不可能走老的工业化道路,若要在20年的时间内基本实现工业化,应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1,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所谓传统工业化道路,就是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或者说是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许多发展中国家正处在这一转变中。

从我国工业化发展的水平来看,新中国建立5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从一个农业大国变成了一个拥有相当工业基础的国家,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不过,我国工业化虽已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也面临着一些矛盾和问题。

从工业内部看,主要问题是工业结构不合理、工业技术水平落后,生产规模不经济、能源利用率低和环境污染严重,低水平的生产能力过剩、地区结构趋同等。

从国民经济结构看,我国迄今仍有7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农业劳动力随着工业化进程向其他部门转移的速度不够快。

从整体上看,我国仍是一个农业人口占有很大比重、整体工业化水平不高、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性较大的发展中国家。

依据国际上衡量一国是否完成工业化的三个重要结构性指标,即农业产值的比重必须降到15%以下,农业人口占全部社会人数的比重降到20%以下,
城镇人口升到60%,我国20XX年这三个指标分别为15%、50%和37。

66%。

显然我国至多达到了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完成的艰苦任务。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出现了巨大变化。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新的科技革命突飞猛进,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而且使人类生产活动开始进入信息化和智能化时代。

二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范围经济贸易发展和资源技术流动加快,各国经济和市场进一步相互开放、相互依存。

特别是信息化以世界为舞台,导致了信息、技术、资本、人才等生产要素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已不可能以低水平现代化标准去衡量自己的工业化,相反还必须同时完成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任务。

党中央顺应世界科技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作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决策: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全面总结国内外工业化经验教训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充分考虑我国人口数量大、人均资源不足、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的矛盾突出的基本国情得出的正确结论,更是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求生存、求发展,顺应世界科技经济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

2,工业化与信息化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最重要的是,必须正确处理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

工业化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工业化的内涵和道路有所不同。

信息化是一个在农业、工业、服务业和科学技术等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现代化的过程。

应该说,在现阶段,信息化与工业化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首先,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普遍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资源消耗和生产成本,减少了环境污染,许多发达国家正通过积极发展信息技术及其产业,抢占世界经济竞争的制高点。

信息化极大地拓展和丰富了传统工业化的内涵,为我国高起点加速推进工业化提供了可能。

今天我们必须十分重视信息化在工业化发展中产生的催化作用和倍乘作用,积极推进信息化,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跨越式的发展。

其次,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应该看到,信息化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信息产业的发展,都是以工业化的成果为基础。

工业化为信息化提供物质基础,对信息化发展提出了应用需求,信息化通过工业化发展而不断深化和加速。

总之,在我国现阶段及将来一段时期,离开了信息化搞工业化,就不会有现代化的工业化,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道路行不通;而忽视工业化,离开工业化片面地搞信息化,将缺乏必要的物质基础,也行不通。

只有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使信息化与工业化融为一体,才能真正加速我国工业的现代化进程。

3,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点
新型工业化道路之所以新,是相对于发达国家以往走过的传统工业化道路和我国过去的工业化道路而言的。

它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

在工业化过程中,由于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先发展,以及运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将会大大提升整个国民经济的科技含量。

大大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从而提高其产品的附加值。

另外,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平台形成,将会大大降低信息的搜集、处理、传输成本,从而降低交易成本,这样就会大大降低传统产业的流通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第二,环境污染少。

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大多是以消耗能源、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可以说是“先发展、后治理”,而新型工业化道路却特别强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强调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新型工业化道路依托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为在加快发展中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从而大大增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经济后劲。

第三,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在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注重机械化和自动化,与此同时出现了一些失业问题。

我国过去的工业化也是以资金密集型的重工业为主导,并且严格限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这样一来,工业化发展对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作用十分有限。

而新型工业化道路强调工业发展要有利于农业劳动力的持续转移,强调处理好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处理好新技术和传统产业的关系,有利于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发挥。

二、实施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和人才强国战略
科教兴国,就是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邓小平科技教育思想,深刻分析世界科技革命发展进程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作出的重大决策。

没有强大的科学实力,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是对当代科技教育重要性的最精辟诠释,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

首先,教育是立国之本,科技是强国之路。

当代科技革命已经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成为每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

现代科技尤其是高科技在提高综合国力中占据主导地位,成为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主导因素。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国际间的激烈竞争,实质上是高科技的竞争和知识的较量。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中华民族要跻身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把科教兴国作为基本国策;其次,我国要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追求科学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气,离不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所带来的巨大感召力,这是提高全民族科学素质的重要动力,也是造就宏大的优秀科教队伍的基础。

人才是开发智力的先锋,是发展高新科技和知识经济的源头,而只有在科教兴国的氛围中才能川流不息地产生和成长起来。

相反,如果迷信盛行、科学受辱,就根本谈不上兴科教、
出人才;再者,只有使科教兴国成为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共同行动,才能实现振兴中华的宏伟理想和宏伟目标。

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将对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推动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科教兴国还是提高劳动力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必然选择。

三、统筹城乡发展
城乡统筹发展,我们要走一条城镇化道路。

城镇化也称非农化,它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进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加快城镇化进程是党的十六大报告的一个重要精神。

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根本出路之一,在于推进城镇化,减少农民数量,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

工业化需要集聚状态,只有人类活动集中才会降低工业生产成本,才会形成集聚效应。

因此,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必然产物,离开了城镇化,工业化的效率就会降低;离开了工业化,城镇化就无的放矢,就会失去发展的动力。

我国城镇化主要问题在于严重滞后于工业化。

而城镇化的滞后,不仅影响工业化的效率,更直接降低了农业生产效率。

实际上,农民收入上不去,最根本的原因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城镇化严重滞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步伐逐步加快,但仍滞后于工业化的进程。

目前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与发达工业水平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有限的土地上,即使土地回报率很高,收入总量也难以有较大增长。

因此解决农村问题,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加快推进城镇化,相应地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减少农村人口,增加农村人均的资源占有量。

同时,城镇化也是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的重要传导机制。

推进城镇化,用城市文明影响农村文明,改造农村文明、带动农村文明,是促进农村社会进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的必由之路。

走城镇化道路是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然趋势。

英、法、美、日等西方发达国家在城镇化过程中都带来了生态严重破坏、资源过度利用、城市文化遗产被破坏,以及空气严重污染等问题。

我国的城镇化过程应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尽量避免发达国家曾出现过的问题,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就是结构多元化的。

我国人口基数太大,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不能走一些国家只发展大城市和农村劳动力都涌入大城市的路子。

我国的城镇化应实行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并举的方针,形成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的城市体系,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

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发展小城镇是加快我国城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战略。

小城镇建设要坚持合理布局,科学规划,规模适度,注重实效的原则。

四、统筹区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综合国力明显增强。

但是,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地区的发展严重不平衡,地区经济不平衡问题仍然存在,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

解决这一问题,实现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对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确保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胜利实现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