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圆的测试题及答案(全)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4.1.1圆》同步测试题带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4.1.1圆》同步测试题带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4.1.1圆》同步测试题带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有( ) A .长度相等的弧是等弧 B .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弦相等 C .等边三角形的外心与内心重合D .任意三点可以确定一个圆2.如图,甲是由一条直径、一条弦及一段圆弧所围成的图形:乙是由两条半径与一段圆弧所围成的图形;丙是由不过圆心O 的两条线段与一段圆弧所围成的图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只有甲是扇形B .只有乙是扇形C .只有丙是扇形D .只有乙、丙是扇形3.如图AB 为⊙O 的定直径,过圆上一点C 作弦CD AB ⊥,OCD ∠的平分线交⊙O 于点P ,当点C (不包括A ,B 两点)在⊙O 上移动时,点P ( )A .到CD 的距离保持不变B .位置不变C .等分弧DBD .随C 点移动而移动4.下列命题中,⊙直径是圆中最长的弦;⊙长度相等的两条弧是等弧;⊙半径相等的两个圆是等圆;⊙半径不是弧,半圆包括它所对的直径,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 .1B .2C .3D .45.如图,以三角形三个顶点为圆心画半径为2的圆,则阴影部分面积之和为( )A .πB .2πC .3πD .4π6.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 AC =3,以点C 为圆心、CA 为半径的圆与AB 交于点D ,若点D 巧好为线段AB 的中点,则AB 的长度为( )A .32B .3C . 6D .9二、填空题7.到点O 的距离等于7cm 的点的集合是 .8.下图中,点O 是( ),线段OA 是圆的( ),线段BC 是圆的( ).9.已知,如图AB ,AD 是O 的弦 30B ∠=︒,点C 在弦AB 上,连结CO 并延长交O 于点D ,35D ∠=︒则BAD ∠的度数是 .10.如图,半径为r 的O 沿着边长为a 的正方形ABCD 的边作无滑动地滚动一周回到原来的位置,O 自身转动的圈数是 .(用含a r ,的代数式表示)11.下列说法:⊙直径是弦;⊙弦是直径;⊙大于半圆的弧是优弧;⊙长度相等的弧是等弧,其中正确的是 .12.顶点在圆外,并且两边都和圆相交的角叫做圆外角.圆外角的两边所夹的两条弧的度数与该角的度数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圆外角的度数等于 .三、解答题13.如图,O 的弦,AB CD 的延长线交于点P ,连接OP ,且OP 平分APC ∠.求证:PA PC =.14.如图,点O 是同心圆的圆心,大圆半径OA ,OB 分别交小圆于点C ,D ,求证:AB CD ∥.15.如图所示,AB 为O 的直径,CD 是O 的弦,AB CD ,的延长线交于点E ,已知220AB DE AEC =∠=︒,.求AOC ∠的度数.16.如图,O 的半径5cm OA =,AB 是弦,C 是AB 上一点,且OC OA ⊥,OC BC =求A ∠的度数.17.如图,破残的圆形轮片上,弦AB 的垂直平分线交弧AB 于C,交弦AB 于D .(1)求作此残片所在的圆的圆心(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2)若AB=8cm,CD=2cm,求(1)中所作圆的半径.18.如图,在O 中,AB 是直径,CD 是弦,延长AB ,CD 相交于点P ,且2AB DP = 18P ∠=︒ 求AOC ∠的度数.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CBBCD C7.以点O 为圆心,7cm 为半径的圆 8. 圆心 半径 直径 9.65︒ 10.21a r π+/21arπ+ 11.①③/③①12.两条弧度数差值的绝对值的一半 15.60AOC ∠=︒ 16.30︒17.(2) 圆的半径为5cm. 18.54。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四章圆典型例题(带答案)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四章圆典型例题(带答案)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四章圆典型例题单选题1、如图,在⊙O中,CD是直径,AB是弦,AB⊥CD于E,AB=8,OD=5,则CE的长为()A.4B.2C.√2D.1答案:B分析:连接OA,如图,先根据垂径定理得到AE=BE=4,再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OE=3,然后计算OC﹣OE即可.解:连接OA,如图,∵AB⊥CD,∴AE=BE=1AB=4,2在Rt△OAE中,OE=√OA2−AE2=√52−42=3,∴CE=OC﹣OE=5﹣3=2.故选:B.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也考查了勾股定理,掌握垂径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已知⊙O的半径为3,OA=5,则点A和⊙O的位置关系是()A.点A在圆上B.点A在圆外C.点A在圆内D.不确定答案:B分析:根据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进行判断,OA小于半径则在圆内,OA等于半径则在圆上,OA大于半径则在圆外.解:∵⊙O的半径为3,OA=5,即A与点O的距离大于圆的半径,所以点A与⊙O外.故选:B.小提示:本题考查了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点的位置可以确定该点到圆心距离与半径的关系,反过来已知点到圆心距离与半径的关系可以确定该点与圆的位置关系.3、如图,AB是⊙O的直径,OD垂直于弦AC于点D,DO的延长线交⊙O于点E.若AC=4√2,DE=4,则BC的长是()A.1B.√2C.2D.4答案:C分析:根据垂径定理求出OD的长,再根据中位线求出BC=2OD即可.设OD=x,则OE=OA=DE-OD=4-x.∵AB是⊙O的直径,OD垂直于弦AC于点,AC=4√2∴AD =DC =12AC =2√2 ∴OD 是△ABC 的中位线∴BC =2OD∵OA 2=OD 2+AD 2∴(4−x)2=x 2+(2√2)2,解得x =1∴BC =2OD =2x =2故选:C小提示:本题考查垂径定理、中位线的性质,根据垂径定理结合勾股定理求出OD 的长是解题的关键.4、如图,CD 是⊙O 的直径,弦AB ⊥CD 于点E ,则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 )A .AE =BEB .OE =DEC .AC⌢=BC ⌢D .AD ⌢=BD ⌢ 答案:B分析:根据垂径定理即可判断.解:∵CD 是⊙O 的直径,弦AB ⊥CD 于点E ,∴AE =EB ,AC⌢=BC ⌢, AD ⌢=BD ⌢. 故选:B .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垂径定理,掌握垂径定理是解题的关键.5、斐波那契螺旋线也称“黄金螺旋线”,是根据斐波那契数列1,1,2,3,5,…画出来的螺旋曲线.如图,在每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阴影部分是依次在以1,1,2,3,5的一个四分之一圆做圆锥的侧面,则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 )A .54B .2C .52D .4答案:A分析:根据斐波那契数的规律,求出下一个圆弧的底面半径和弧长,结合圆锥的侧面积性质进行求解即可. 解:有根据斐波那契数的规律可知,从第三项起,每一个数都是前面两个数之和,即半径为5的扇形对应的弧长l =2π×5×14=52π设圆锥底面半径为r ,则2πr =52π ∴r =54故选:A .小提示:本题考查圆锥侧面积的计算,结合斐波那契数的规律,及扇形的弧长公式进行转化是解题关键.6、如图,正五边形ABCDE 和正三角形AMN 都是⊙O 的内接多边形,则∠BOM 的度数是( )A .36°B .45°C .48°D .60°答案:C分析:如图,连接AO .利用正多边形的性质求出∠AOM ,∠AOB ,可得结论.解:如图,连接AO.∵△AMN是等边三角形,∴∠ANM=60°,∴∠AOM=2∠ANM=120°,∵ABCDE是正五边形,=72°,∴∠AOB=360°5∴∠BOM=120°−72°=48°.故选:C.小提示:本题考查正多边形与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圆周角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正多边形的性质,属于中考常考题型.7、如图,斗笠是一种遮挡阳光和蔽雨的编结帽,它可近似看成一个圆锥,已知该斗笠的侧面积为550πcm2,AB是斗笠的母线,长为25cm,AO为斗笠的高,BC为斗笠末端各点所在圆的直径,则OC的值为()A.22B.23C.24D.25答案:A分析:根据圆锥的侧面积和母线可得底面圆的周长,进而可得底面圆的半径.解:∵侧面积为550π cm2,母线长为25cm,∴1×l×25=550π解得l=44π,2∵2πr=44π,∴OC=r=22,故选:A.小提示:本题考查圆锥的计算,根据侧面积和母线得到底面圆的半径是解题关键.8、如图,正五边形ABCDE内接于⊙O,则正五边形中心角∠COD的度数是()A.76°B.72°C.60°D.36°答案:B计算即可.分析:根据正多边形的中心角的计算公式:360°n解:∵五边形ABCDE是⊙O的内接正五边形,∴五边形ABCDE的中心角∠COD的度数为360°=72°,5故选:B.小提示:本题考查的是正多边形和圆,掌握正多边形的中心角的计算公式:360°是解题的关键.n9、如图,公园内有一个半径为18米的圆形草坪,从A地走到B地有观赏路(劣弧AB)和便民路(线段AB).已知A、B是圆上的点,O为圆心,∠AOB=120°,小强从A走到B,走便民路比走观赏路少走()米.A .6π−6√3B .6π−9√3C .12π−9√3D .12π−18√3答案:D分析:作OC ⊥AB 于C ,如图,根据垂径定理得到AC =BC ,再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计算出∠A ,从而得到OC 和AC ,可得AB ,然后利用弧长公式计算出AB⌢的长,最后求它们的差即可. 解:作OC ⊥AB 于C ,如图,则AC =BC ,∵OA =OB ,∴∠A =∠B =12(180°-∠AOB )=30°, 在Rt △AOC 中,OC =12OA =9, AC =√182−92=9√3,∴AB =2AC =18√3,又∵AB ⌢=120×π×18180=12π,∴走便民路比走观赏路少走12π−18√3米,故选D .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垂径定理:垂径定理和勾股定理相结合,构造直角三角形,可解决计算弦长、半径、弦心距等问题.10、在锐角△ABC中,∠ACB=60°,∠BAC、∠ABC的角平分线AD、BE交于点M,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AMB=120°B.ME=MDC.AE+BD=AB D.点M关于AC的对称点一定在△ABC的外接圆上答案:D分析: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MAB+∠MBA=60°,推出∠AMB=120°,可判断A,证明C,E,M,D四点共圆,利用圆周角定理可判断B;在AB上取一点T,使得AT=AE,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BD=BT,可判断C;无法判断∠M′与∠ABC互补,可判断D.解:如图,∵∠ACB=60°,∴∠CAB+∠CBA=120°,∵AD,BE分别是∠CAB,∠CBA的角平分线,∴∠MAB+∠MBA=1(∠CAB+∠CBA)=60°,2∴∠AMB=180°-(∠MAB+∠MBA)=120°,故A符合题意,∵∠EMD=∠AMB=120°,∴∠EMD+∠ECD=180°,∴C,E,M,D四点共圆,∵∠MCE=∠MCD,∴EM⌢=DM⌢,∴EM=DM,故B符合题意,∵四边形CEMD是⊙O的内接四边形,∴∠AME=∠ACB=60°=∠BMD,在AB上取一点T,使得AT=AE,在△AME和△AMT中,{AE=AT∠MAE=∠MATAM=AM,∴△AME≌△AMT(SAS),∴∠AME=∠AMT=60°,EM=MT,∴∠BMD=∠BMT=60°,MT=MD,在△BMD和△BMT中,{MD=MT∠BMD=∠BMTBM=BM,∴△BMD≌△BMT,∴BD=BT,∴AB=AT+TB=AE+BD,故C符合题意,∵M,M′关于AC对称,∴∠M′=∠AMC,∵∠AMC=180°−12(∠CAB+∠ACB)=180°−12(180°−∠ABC)=90°+12∠ABC,∴∠M′与∠ABC不一定互补,∴点M′不一定在△ABC的外接圆上,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D.小提示:本题考查三角形的外接圆,四点共圆,圆周角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填空题11、如图,已知A为半径为3的⊙O上的一个定点,B为⊙O上的一个动点(点B与A不重合),连接AB,以AB为边作正三角形ABC.当点B运动时,点C也随之变化,则O、C两点之间的距离的最大值是______.答案:6分析:连接OB,OC,OA,在优弧AB上取点N,使得AN=AO.证明△BAO≌△CAN(SAS),推出OB=CN=3,推出OC≤ON+CN=6,可得结论.解:如图,连接OB,OC,OA,在优弧AB上取点N,使得AN=AO.∵OA=ON,OA=AN,∴AO=ON=AN,∴△OAN是等边三角形,∴∠OAN=60°,∵△ABC是等边三角形,∴AB=AC,∠BAC=60°,∵∠BAC=∠OAN=60°,∴∠BAO=∠CAN,∴△BAO≌△CAN(SAS),∴OB=CN=3,∵OC≤ON+CN=6,∴OC的最大值为6,所以答案是:6.小提示: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圆的相关性质,垂径定理,利用两地之间线段最短是本题的解题关键.12、一圆形玻璃镜面损坏了一部分,为得到同样大小的镜面,工人师傅用直角尺作如图所示的测量,测得AB=12cm,BC=5cm,则圆形镜面的半径为__________.cm答案:132分析:连接AC,根据∠ABC=90°得出AC是圆形镜面的直径,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C即可.解:连接AC,∵∠ABC=90°,且∠ABC是圆周角,∴AC是圆形镜面的直径,由勾股定理得:AC=√AB2+BC2=√122+52=13(cm),cm,所以圆形镜面的半径为132cm.所以答案是:132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圆心角、弧、弦之间的关系和勾股定理等知识点,能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出AC 是圆形镜面的直径是解此题的关键.13、如图所示的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点A ,B ,D 均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且点B ,C 在AD⌢上,∠BAC =22.5°,则BC⌢的长为__________.答案:5π4 分析:先找到AD̂的圆心O ,得到∠BOC =45°,利用弧长公式即可求解. 解:连接AD ,作线段AB 、AD 的垂直平分线,交点即为AD̂的圆心O , 从图中可得:AD̂的半径为OB =5, 连接OC ,∵∠BAC =22.5°,∴∠BOC =2×22.5°=45°,BC ̂的长为45×π×5180=5π4. .所以答案是:5π4.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弧长公式,找到AD̂的圆心是解题的关键. 14、如图,正六边形ABCDEF 的边长为4,以A 为圆心,AC 的长为半径画弧,得EC⌢,连接AC 、AE ,用图中阴影部分作一个圆锥的侧面,则这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为______.答案:2√33分析:由正六边形ABCDEF的边长为4,可得AB=BC=4,∠ABC=∠BAF=120°,进而求出∠BAC=30°,∠CAE=60°,过B作BH⊥AC于H,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含30°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H=CH=12AC,BH=2.在Rt△ABH中,由勾股定理求得AH=2√3,得到AC=4√3.根据扇形的面积公式可得到阴影部分的面积,即是圆锥的侧面积,最后根据圆锥的侧面积公式求解底面半径即可.解:∵正六边形ABCDEF的边长为4,∴AB=BC=4,∠ABC=∠BAF=(6−2)×180°6=120°,∵∠ABC+∠BAC+∠BCA=180°,∴∠BAC=12(180°−∠ABC)=30°,如图,过B作BH⊥AC于H,∴AH=CH=12AC,BH=12AB=12×4=2,在Rt△ABH中,AH=√AB2−BH2=√42−22=2√3,∴AC=2AH=4√3,同理可求∠EAF=30°,∴∠CAE=∠BAF−∠BAC−∠EAF=120°−30°−30°=60°,∴S扇形CAE =60π⋅(4√3)2360=8π,∴S圆锥侧=S扇形CAE=8π,∵S 圆锥侧=πrl =πr ⋅AC =4√3πr ,∴4√3πr =8π,∴r =2√33, 所以答案是:2√33.小提示:本题考查的是正六边形的性质、扇形面积的计算、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圆锥的侧面积,掌握扇形面积公式和圆锥侧面积公式是解题的关键.15、刘徽是我国魏晋时期卓越的数学家,他在《九章算术》中提出了“割圆术”,利用圆的内接正多边形逐步逼近圆来近似计算圆的面积,如图,若用圆的内接正十二边形的面积S 1来近似估计⊙O 的面积S ,设⊙O 的半径为1,则S −S 1=__________.答案:π−3分析:如图,过点A 作AC ⊥OB ,垂足为C ,先求出圆的面积,再求出△ABC 面积,继而求得正十二边形的面积即可求得答案.如图,过点A 作AC ⊥OB ,垂足为C ,∵⊙O 的半径为1,∴⊙O 的面积S =π,OA=OB=1,∴圆的内接正十二边形的中心角为∠AOB=360°12=30°,∴AC=12OB=12,∴S △AOB =12OB•AC=14, ∴圆的内接正十二边形的面积S 1=12S △AOB =3,∴则S −S 1=π−3,故答案为π−3.小提示:本题考查了正多边形与圆,正确的求出正十二边形的面积是解题的关键.解答题16、如图,CD 与EF 是⊙O 的直径,连接CE 、CF ,延长CE 到A ,连接AD 并延长,交CF 的延长线于点B ,过点F 作⊙O 的切线交AB 于点G ,点D 是AB 的中点.(1)求证:EF ∥AB ;(2)若AC =3,CD =2.5,求FG 的长.答案:(1)见解析;(2)65分析:(1)连接DE ,根据CD 和EF 都是⊙O 的直径得到∠DEA =∠ECF =90°,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CD =AD =BD ,利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推出∠ADE =∠CDE ,进而得到∠ADE =∠OED ,即可得到EF ∥AB ;(2)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求得AB=2CD=5,勾股定理求得BC=4,由(1)可得EF=12AB,根据切线的性质可得FG⊥AB,根据sinB=FGBF =ACAB,代入数值,即可得到FC.(1)证明:连接DE,∵CD和EF都是⊙O的直径,∴∠DEA=∠ECF=90°,∵D是AB的中点,∴CD=AD=BD,∴∠ADE=∠CDE,∵OD=OE,∴∠OED=∠CDE,∴∠ADE=∠OED,∴EF∥AB;(2)连接DF,∵CD是⊙O的直径,∴∠DFC=90°,∴∠DFC=∠FCE=∠CED=90°,∴四边形CEDF是矩形,∴FC=DE,DE∥BC,∴AEEC =ADDB=1,∴AE=CE,∴DE是△ABC的中位线,∴DE=12BC,∵AB=2CD=5,AC=3,∴BC=√AB2−AC2=√52−32=4,∴FC=2.∴BF=BC−FC=4−2=2∵FG是⊙O的切线,∴GF⊥EF∵EF∥AB∴FG⊥AB∴∠BGF=∠BCA=90°∴sinB=FGBF =ACAB∴FG2=35∴FG=65小提示:此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矩形的判定定理及性质定理,勾股定理,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熟记圆周角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7、如图,D是△ABC的BC边上一点,连结AD,作△ABD的外接圆O,将△ADC沿直线AD折叠,点C的对应点E 落在⊙O 上.(1)若∠ABC =30°,如图1.①求∠ACB 的度数.②若AD =DE ,求∠EAB 的度数.(2)若AD⌢=BE ⌢,AC =4,CD =2,如图2.求BC 的长. 答案:(1)①30°,②60°;(2)BC =6分析:(1)①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ACD =∠AED ,根据等弧所对的圆周角即可求解;②根据等边对等角可得∠DAE =∠DEA ,根据(1)的结论可得∠ACB =∠ABC ,进而根据折叠的性质求得∠CAE =60°,进而根据∠CAB −∠CAE 即可求得∠BAE ,(2)根据AD⌢+DE ⌢=BE ⌢+DE ⌢,可得AE ⌢=DB ⌢,AE =BE ,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DB =AE =4,进而即可求解.(1)①∵AD⌢=AD ⌢,∠ABC =30°, ∴∠AED =∠ABD =30°,∵将△ADC 沿直线AD 折叠,点C 的对应点E 落在⊙O 上,∴∠ACB =∠AED =30° ;②∵ AD =DE ,∴∠DAE =∠DEA ,∵∠DEA =∠DBA ,∴∠DAE =30°,∵将△ADC 沿直线AD 折叠,点C 的对应点E 落在⊙O 上,∴∠DAE =∠DAC =30°,△ABC 中,∠ABC =∠ACB =30°,则∠CAB =180°−∠ABC −∠ACB =120°,∵∠CAE =∠CAD +∠EAD =60°,∴∠EAB =∠CAB −∠CAE =120°−60°=60°,∴∠EAB =60°,(2)∵ AD⌢=BE ⌢ ∴AD⌢+DE ⌢=BE ⌢+DE ⌢ ∴AE⌢=DB ⌢ ∴AE =BE∵折叠∴AC =AE∴DB =AE =4∵CD =2∴BC =CD +DB =4+2=6小提示: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弧与弦的关系,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综合运用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18、如图,C ,D 是以AB 为直径的半圆上的两点,∠CAB =∠DBA ,连结BC ,CD .(1)求证:CD ∥AB .(2)若AB =4,∠ACD =30°,求阴影部分的面积.答案:(1)答案见解析(2)23π 分析:(1)根据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得到∠ACD =∠DBA ,根据 ∠CAB =∠DBA 得到∠CAB =∠ACD ,进而得到结论;(2)连结OC ,OD ,证明所求的阴影部分面积与扇形COD 的面积相等,继而得到结论.(1)证明:∵AD ⌒=AD ⌒,∴∠ACD =∠DBA ,又∵∠CAB =∠DBA ,∴∠CAB =∠ACD ,∴CD ∥AB ;(2)解:如图,连结OC ,OD .∵∠ACD =30°,∴∠ACD =∠CAB =30°,∴∠AOD =∠COB =60°,∴∠COD =180°-∠AOD -∠COB =60°.∵CD ∥AB ,∴S △DOC =S △DBC ,∴S 阴影=S 弓形COD +S △DOC =S 弓形COD +S △DBC=S 扇形COD ,∵AB =4,∴OA =2,∴S 扇形COD=nπr 2360=60×π×22360=23π.∴S阴影=2π.3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扇形的面积,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平行线的判定,掌握定理以及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最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圆》检测(有答案解析)

最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圆》检测(有答案解析)
D.∵∠AOC=60°,OC=8
∴扇形OAC的面积为 ,所以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圆心角、弧、弦的关系: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分别相等.同一条弦对应两条弧,其中一条是优弧,一条是劣弧,而在本定理和推论中的“弧”是指同为优弧或劣弧.
4.D
解析:D
【分析】
分别根据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圆周角定理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判断即可.
【详解】
B. ∵ , ,又 , , ,正确;
A. 是 的直径,∴∠AEB=90°,∵ , ,正确;
C. ∵ 所对的圆心角为 , 所对的圆周角为 , ,正确;
D.只有 时,才可证得 ,故不一定正确;
故选D.
【点睛】
∵(x+ )﹣2=x﹣2+ =( ﹣ )2≥0,当且仅当x=1时,等号成立.
∴x+ ≥2,即S≥2,
∴四边形ABCD的面积S的最小值为2.
故选:C.
【点睛】
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矩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解题关键是作出辅助线.
12.B
解析:B
【分析】
设四个切点分别为E、F、G、H,分别连接切点和圆心,利用切线性质和HL定理可以得到4对全等三角形,进而可得∠1=∠2,∠3=∠4,∠5=∠6,∠7=∠8,根据8个角之和为360°即可求解.
11.如图,⊙ 的直径 和 是它的两条切线, 切⊙ 于 ,交 于 ,交 于 ,则四边形 的面积 的最小值为()
A.1B. C.2D.4
12.如图,⊙O是四边形ABCD的内切圆,连接OA、OB、OC、OD.若∠AOB=110°,则∠COD的度数是()

2022学年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3章《圆》综合测试题附答案解析

2022学年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3章《圆》综合测试题附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九年级数学下册第3章《圆》综合测试题(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A .两点确定一个圆B .度数相等的弧相等C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D .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也相等2.已知⊙O 的半径为5,点P 到圆心O 的距离为6,那么点P 与⊙O 的位置关系是()A .点P 在⊙O 外B .点P 在⊙O 内C .点P 在⊙O 上D .无法确定3.如图,⊙O 是△ABC 的外接圆,∠BOC =120°,则∠BAC 的度数是()A .70°B .60°C .50°D .30°4.如图,AB ,AC 为⊙O 的切线,B 和C 是切点,延长OB 到D ,使BD =OB ,连接AD .如果∠DAC =78°,那么∠ADO 等于()A .70°B .64°C .62°D .51°5.如图,AB ︵=BC ︵=CD ︵,OB ,OC 分别交AC ,BD 于点E ,F ,则下列结论不一定正确的是()A .AC =BD B .OE ⊥AC ,OF ⊥BD C .△OEF 为等腰三角形D .△OEF 为等边三角形6.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一个圆经过坐标原点O ,交坐标轴于点E ,F ,OE =8,OF =6,则圆的直径长为()A .12B .10C .14D .157.如图,△PQR 是⊙O 的内接正三角形,四边形ABCD 是⊙O 的内接正方形,BC ∥QR ,则∠AOQ 等于()A .60°B .65°C .72°D .75°8.秋千拉绳长3m ,静止时踩板离地面0.5m ,某小朋友荡秋千时,秋千在最高处踩板离地面2m(左右对称),如图所示,则该秋千所荡过的圆弧AB ︵的长为()A .πmB .2πm C.43πm D.32πm9.如图,PA ,PB 切⊙O 于A ,B 两点,CD 切⊙O 于点E ,交PA ,PB 于点C 和点D .若△PCD 的周长为⊙O 半径的3倍,则t a n ∠APB 等于()A.125 B.3513 C.2313 D.512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P 的圆心坐标是(3,a )(a >3),半径为3,函数y =x 的图象被⊙P 截得的弦AB 的长为42,则a 的值是()A .4B .3+2C .32D .3+3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11.如图,AB 为⊙O 的直径,CD ⊥AB ,若AB =10,CD =8,则圆心O 到弦CD 的距离为________.12.如图,EB ,EC 是⊙O 的两条切线,B ,C 是切点,A ,D 是⊙O 上两点,如果∠E =46°,∠DCF =32°,那么∠A =________.13.如图,DB 切⊙O 于点A ,∠AOM =66°,则∠DAM =________.14.如图,AB ,CD 是⊙O 的弦,AB ⊥CD ,BE 是⊙O 的直径,若AC =3,则DE =________.15.如图,水平放置的圆柱形油槽的截面直径是52c m ,装入油后,油深CD 为16c m ,那么油面宽度AB=________.16.如图,在扇形OAB 中,∠AOB =90°,点C 为OA 的中点,CE ⊥OA 交AB ︵于点E ,以点O 为圆心,OC为半径作CD ︵交OB 于点D .若OA =2,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17.如图,在△ABC 中,∠C =90°,AC =3,AB =5,D 为BC 边的中点,以AD 上一点O 为圆心的⊙O 和AB ,BC 均相切,则⊙O 的半径为________.18.如图,在⊙O 中,C ,D 分别是OA ,OB 的中点,MC ⊥AB ,ND ⊥AB ,M ,N 在⊙O 上.下列结论:①MC =ND ;②AM ︵=MN ︵=NB ︵;③四边形MCDN 是正方形;④MN =12AB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_____(填序号).三、解答题(19题8分,20,21每题10分,22,23每题12分,24题14分,共66分)19.如图,AB 是⊙O 的直径,PA 切⊙O 于A ,OP 交⊙O 于C ,连接BC ,若∠P =30°,求∠B 的度数.20.如图,AB 是⊙O 的直径,BD 是⊙O 的弦,延长BD 到点C ,使DC =BD ,连接AC ,过点D 作DE ⊥AC ,垂足为E .(1)求证:AB =AC .(2)若⊙O 的半径为4,∠BAC =60°,求DE 的长.21.如图,点P 在y 轴上,⊙P 交x 轴于A ,B 两点,连接BP 并延长交⊙P 于点C ,过点C 的直线y =2x+b 交x 轴于点D ,且⊙P 的半径为5,AB =4.(1)求点B ,P ,C 的坐标.(2)求证:CD 是⊙P 的切线.22.如图,CB和CD切⊙O于B,D两点,A为圆周上一点,且∠1:∠2:∠3=1:2:3,BC=3,求∠AOD所对扇形的面积S.23.如图,一拱形公路桥,圆弧形桥拱的水面跨度AB=80m,桥拱到水面的最大高度为20m.(1)求桥拱所在圆的半径.(2)现有一艘宽60m,顶部截面为长方形且高出水面9m的轮船要经过这座拱桥,这艘轮船能顺利通过吗?请说明理由.24.如图,已知在△ABP中,C是BP边上一点,∠PAC=∠PBA,⊙O是△ABC的外接圆,AD是⊙O的直径,且交BP于点E.(1)求证:PA是⊙O的切线.(2)过点C作CF⊥AD,垂足为点F,延长CF交AB于点G,若AG·AB=12,求AC的长.(3)在满足(2)的条件下,若AF∶FD=1∶2,GF=1,求⊙O的半径及sin∠ACE的值.参考答案一、1.C 2.A3.B4.B5.D6.B 7.D 8.B 9.A 10.B二、11.3【点拨】如图,连接OC ,设AB ⊥CD 于E .∵AB 为⊙O 的直径,AB =10,∴OC =5.∵CD ⊥AB ,CD =8,∴CE =4,∴OE =OC 2-CE 2=52-42=3.12.99°【点拨】易知EB =EC .又∠E =46°,所以∠ECB =67°.从而∠BCD =180°-67°-32°=81°.在⊙O 中,∠BCD 与∠A 互补,所以∠A =180°-81°=99°.13.147°【点拨】因为DB 是⊙O 的切线,所以OA ⊥DB .由∠AOM =66°,得∠OAM =12×(180°-66°)=57°.所以∠DAM =90°+57°=147°.14.3【点拨】∵BE 是⊙O 的直径,∴∠BDE =90°.∴∠BDC +∠CDE =90°.又∵AB ⊥CD ,∴∠ACD +∠CAB =90°.∵∠CAB =∠BDC ,∴∠ACD =∠CDE .∴AD ︵=CE ︵.∴AD ︵-AE ︵=CE ︵-AE ︵.∴DE ︵=AC ︵.∴DE =AC =3.15.48cm16.32+π12【点拨】连接OE .∵点C 是OA 的中点,∴OC =12OA =1.∵OE =OA =2,∴OC =12OE .∵CE ⊥OA ,∴∠OEC =30°.∴∠COE =60°.在Rt △OCE 中,CE =OE 2-OC 2=3,∴S △OCE =12OC ·CE =32.∵∠AOB =90°,∴∠BOE =∠AOB -∠COE =30°.∴S 扇形BOE =30π×22360=π3.又S 扇形COD =90π×12360=π4.因此S 阴影=S 扇形BOE +S △OCE -S 扇形COD =π3+32-π4=32+π12.17.6718.①②④【点拨】连接OM ,ON ,易证Rt △OMC ≌Rt △OND ,可得MC =ND ,故①正确.在Rt △MOC中,CO =12MO ,可得∠CMO =30°,所以∠MOC =60°.易得∠MOC =∠NOD =∠MON =60°,所以AM ︵=MN ︵=NB ︵,故②正确.易得CD =12AB =OA =OM ,∵MC <OM ,∴MC <CD .∴四边形MCDN 不是正方形,故③错误.易得MN =CD =12AB ,故④正确.三、19.解:∵PA 切⊙O 于A ,AB 是⊙O 的直径,∠P =30°,∴∠AOP =60°.∴∠B =12∠AOP =30°.20.(1)证明:如图,连接AD .∵AB 是⊙O 的直径,∴∠ADB =90°.∵DC =BD ,∴AB =AC .(2)解:由(1)知AB =AC ,∵∠BAC =60°,∠ADB =90°,∴△ABC 是等边三角形,∠BAD =30°.在Rt △BAD 中,∠BAD =30°,AB =8,∴BD =4,即DC =4.又∵DE ⊥AC ,∴DE =DC ·sin C =4·sin 60°=4×32=2 3.21.(1)解:如图,连接CA .∵OP ⊥AB ,∴OB =OA =2.∵OP 2+OB 2=BP 2,∴OP 2=5-4=1,即OP =1.∵BC 是⊙P 的直径,∴∠CAB =90°.∵CP =BP ,OB =OA ,∴AC =2OP =2.∴B (2,0),P (0,1),C (-2,2).(2)证明:∵直线y =2x +b 过C 点,∴b =6.∴y =2x +6.∵当y =0时,x =-3,∴D (-3,0).∴AD =1.∵OB =AC =2,AD =OP =1,∠CAD =∠POB =90°,∴△DAC ≌△POB .∴∠DCA =∠ABC .∵∠ACB +∠ABC =90°,∴∠DCA +∠ACB =90°,即CD ⊥BC .∴CD 是⊙P 的切线.22.解:∵CD 为⊙O 的切线,∴∠ODC =90°,即OD ⊥CD .∵∠1:∠2:∠3=1:2:3,∴∠1=15°,∠2=30°,∠3=45°.连接OB .∵CB 为⊙O 的切线,∴OB ⊥BC ,BC =CD .∴∠CBD =∠3=45°,∴∠OBD =45°.又∠1+∠2=45°,∴∠BOD =90°,即OD ⊥OB .∴OD ∥BC ,CD ∥OB .∴四边形OBCD 为正方形.∵BC =3,∴OB =OD =3.∵∠1=15°,∴∠AOB =30°,∴∠AOD =120°.∴S =120360×π×32=3π.23.解:(1)如图,设点E 是桥拱所在圆的圆心.过点E 作EF ⊥AB 于点F ,延长EF 交AB ︵于点C ,连接AE ,则CF =20m .由垂径定理知,F 是AB 的中点,∴AF =FB =12AB =40m.设半径是r m ,由勾股定理,得AE 2=AF 2+EF 2=AF 2+(CE -CF )2,即r 2=402+(r -20)2.解得r =50.∴桥拱所在圆的半径为50m.(2)这艘轮船能顺利通过.理由:当宽60m 的轮船刚好可通过拱桥时,如图,MN 为轮船顶部的位置.连接EM ,设EC 与MN 的交点为D ,则DE ⊥MN ,∴DM =30m ,∴DE =EM 2-DM 2=502-302=40(m ).∵EF =EC -CF =50-20=30(m),∴DF =DE -EF =40-30=10(m).∵10m>9m ,∴这艘轮船能顺利通过.24.(1)证明:如图,连接CD .∵AD 是⊙O 的直径,∴∠ACD =90°.∴∠CAD +∠ADC =90°.又∵∠PAC =∠PBA ,∠ADC =∠PBA ,∴∠PAC =∠ADC .∴∠CAD +∠PAC =90°.∴PA ⊥DA .而AD 是⊙O 的直径,∴PA 是⊙O 的切线.(2)解:由(1)知,PA ⊥AD ,又∵CF ⊥AD ,∴CF ∥PA .∴∠GCA =∠PAC .又∵∠PAC =∠PBA ,∴∠GCA =∠PBA .而∠CAG =∠BAC ,∴△CAG ∽△BAC .∴AGAC =ACAB ,即AC 2=AG ·AB .∵AG ·AB =12,∴AC 2=12.∴AC =2 3.(3)解:设AF =x ,∵AF ∶FD =1∶2,∴FD =2x .∴AD =AF +FD =3x .易知△ACF ∽△ADC ,∴ACAD =AFAC ,即AC 2=AF ·AD .∴3x 2=12,解得x =2或x =-2(舍去).∴AF =2,AD =6.∴⊙O 的半径为3.在Rt △AFG 中,AF =2,GF =1,根据勾股定理得AG =AF 2+GF 2=22+12=5,由(2)知AG ·AB =12,∴AB =12AG =1255.连接BD ,如图所示.∵AD 是⊙O 的直径,∴∠ABD =90°.在Rt △ABD 中,∵sin ∠ADB =ABAD ,AD =6,AB =1255,∴sin ∠ADB =255.∵∠ACE =∠ADB ,∴sin ∠ACE =255.。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数学第24章《圆》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数学第24章《圆》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12.如图, AB 是 O 的直径, AB 的长为 8cm ,点 D 在圆上,且 ADC 30 ,则
弦 AC 的长为
cm .
13.若圆锥的底面圆半径为 2cm ,母线长是 5cm ,则它的侧面展开图的面积为 cm2 . 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放置半径为 1 的圆,圆心到两坐标轴的距离都 等于半径,若该圆向 x 轴正方向滚动 2022 圈(滚动时在 x 轴上不滑动),此时该 圆圆心的坐标为 .
故选: D .
3.【解答】解:四边形 ABCD 是圆内接四边形, BAD 108 , E 是 BC 延长线 上一点, DCE BAD 108 . CF 平分 DCE , DCF 1 DCE 54 .
第 3页(共 19页)
15.如图, ABC 中,BAC 90 , M 是 BC 的中点,ABM 的内切圆与 AB , BM
分别相切于点 D , E ,连接 DE .若 DE / / AM ,则 C 的大小为

三、解答题(共 8 小题,共 75 分) 16.(8 分)如图, AB 为 O 的直径, BE CE , CD AB 于点 D ,交 BE 于 F , 连接 CB . 求证: BC CF .
)
A.130
B.120
5.下列语句中不正确的有 ( )
①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 ②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
C. 60
第 1页(共 19页)
D.150
③圆是轴对称图形,任何一条直径都是它的对称轴;
④长度相等的两条弧是等弧.
A.3 个
B.2 个
C.1 个
D.4 个
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半径为 2 的圆 P 的圆心 P 的坐标为 (3,0) ,将圆

第3章 圆的基本性质 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测试(含答案)

第3章 圆的基本性质 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测试(含答案)

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圆的基本性质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点可以确定一个圆B.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C.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D.长度相等的弧是等弧2.已知一个扇形的面积是24π,弧长是2π,则这个扇形的半径为( )A.24B.22C.12D.63.如图,点A、B、C在⊙O上,∠C=40∘,则∠AOB的度数是( )A.50∘B.60∘C.70∘D.80∘4.如图,AB是⊙O的直径,弦CD⊥AB于点E,若BE=5,AE=1,则弦CD的长是()A.5B.5C.25D.65.将量角器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在三角形纸板上,使点C在半圆上.点A,B的读数分别为86°,30°,则∠ACB的度数是( )A.28°B.30°C.36°D.56°6.如图,AB为⊙O的直径,点C在⊙O上,若∠OCA=50°,AB=4,则BC的长为( )A .103πB .109πC .59πD .518π7.如图, AB 是半圆O 的直径,点C ,D 在半圆O 上.若 ∠ABC =50° ,则 ∠BDC 的度数为( )A .90°B .100°C .130°D .140°8. 如图,正六边形ABCDEF 内接于⊙O ,若⊙O 的周长等于6π,则正六边形的边长为( )A .3B .6C .3D .239.如图,正五边形ABCDE 内接于⊙O ,阅读以下作图过程:①作直径AF ;②以点F 为圆心,FO 为半径作圆弧,与⊙O 交于点M ,N ;③连接AM ,MN ,AN .结论Ⅰ:△AMN 是等边三角形;结论Ⅱ:从点A 开始,以DN 长为半径,在⊙O 上依次截取点,再依次连接这些分点,得到正十八边形.对于结论Ⅰ和结论Ⅱ,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Ⅰ和Ⅱ都对B .Ⅰ和Ⅱ都不对C.Ⅰ不对Ⅱ对D.Ⅰ对Ⅱ不对10.如图,抛物线y=x2﹣8x+15与x轴交于A、B两点,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C,点D(0,﹣2),点E (0,﹣6),点P是平面内一动点,且满足∠DPE=90°,M是线段PB的中点,连接CM.则线段CM的最大值是( )A.3B.412C.72D.5二、填空题11.如图,在⊙O中,弦AB,CD相交于点P.若∠A=40°,∠APD=75°,则∠B= °.12.如图,AB、AC是⊙O的弦,OM⊥AB,ON⊥AC,垂足分别为M、N.如果MN=2.5,那么BC= .13.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 ,若四边形ABCD的外角∠DCE=65°,则∠BAD的度数是 .14.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O经过点A、C、D,与BC相交于点E,连接AC、AE.若∠D=70°,则∠EAC的度数为 .15.我国魏晋时期数学家刘徽在《九章算术注》中提到了著名的割圆术:“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割圆术”孕育了微积分思想,他用这种思想得到了圆周率π的近似值为3.1416.如图,⊙O的半径为1,运用“割圆术”,以圆内接正六边形面积近似估计⊙O,若用圆内接正十二边形作近似估计,可得π的估计值为 .的面积,可得π的估计值为33216.如图,点M(2,0)、N(0,4),以点M为圆心5为半径作⊙M交y轴于A、B两点,点C为⊙M上一动点,连接CN,取CN中点D,连接AD、BD,则A D2+B D2的最大值为 .三、解答题17.如图,四边形ABCD为⊙O的内接四边形,AC是⊙O的直径,AD=BD,∠CAB=32°.求∠ACD的度数.18.如图,OC为⊙O的半径,弦AB⊥OC于点D,OC=10,CD=4,求AB的长.19.如图,正方形网格中,△ABC的顶点均在格点上,请在所给直角坐标系中按要求解答下列问题:(1)△A1B1C1与△ABC关于坐标原点O成中心对称,则B1的坐标为__________;(2)BC与B1C1的位置和数量关系为___________;(3)将△ABC绕某点逆时针旋转90°后,其对应点分别为A2(―1,―2),B2(1,―3),C2(0,―5),则旋转中心的坐标为___________.20.如图,⊙O的直径AB为10cm,弦AC为6cm,∠ACB的平分线交⊙O于点D,(1)求∠ACB的度数;(2)求BC的长;(3)求AD,BD的长.21.如图,AB是⊙O的直径,C是⏜BD的中点,CE⊥AB于点E,BD交CE于点F.(1)求证:CF=BF.(2)若CD=6,AC=8,求⊙O的半径及CE的长.22.如图所示,AB为☉O的直径,AC是☉O的一条弦,D为BC的中点,作DE⊥AC于点E,交AB的延长线于点F,连接DA.(1)若AB=90 cm,则圆心O到EF的距离是多少?说明你的理由.(2)若DA=DF=63,求阴影部分的面积(结果保留π).23.如图,AB是⊙O的直径,弦CD⊥AB与点E,已知AB=10,AE=8,点P为AB上任意一点,(点P不与A、B重合),连结CP并延长与⊙O交于点Q,连QD,PD,AD.(1)求CD的长.(2)若CP=PQ,直接写出AP的长.(3)①若点P在A,E之间(点P不与点E重合),求证:∠ADP=∠ADQ.②若点P在B,E之间(点P不与点E重合),求∠ADP与∠ADQ满足的关系.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2.【答案】A3.【答案】D4.【答案】C5.【答案】A6.【答案】B7.【答案】D8.【答案】C9.【答案】D10.【答案】C11.【答案】3512.【答案】513.【答案】65°14.【答案】15°15.【答案】316.【答案】49217.【答案】61°18.【答案】1619.【答案】(1)(2,2);(2)平行且相等;(3)(0,―1).20.【答案】(1)∠ACB=90°(2)BC=8cm(3)BD=AD=52cm21.【答案】(1)证明:∵AB是⊙O的直径,∴∠ACB=90°,∴∠A=90°-∠ABC.∵CE⊥AB,∴∠ECB=90°-∠ABC,又∵C是BD的中点,∴CD=BC,∴∠DBC=∠A,∴∠ECB=∠DBC,∴CF= BF;(2)解:∵BC=CD,∴BC=CD=6.在Rt△ABC中,AB= BC2+AC2=62+82=10,∴⊙O的半径为5;∵S△ABC= 12AB×CE= 12BC×AC,∴CE= BC×ACAB =6×810=245.22.【答案】(1)解:如图所示,连接OD,∵D为BC的中点,∴∠CAD=∠BAD.∵OA=OD,∴∠BAD=∠ADO.∴∠CAD=∠ADO.∴OD∥AE.∵DE⊥AC,∴OD⊥EF.∴OD的长是圆心O到EF的距离.∵AB=90 cm,∴OD=12AB=45 cm.(2)解:如图所示,过点O作OG⊥AD交AD于点G.∵DA=DF,∴∠F=∠BAD.由(1),得∠CAD=∠BAD,∵∠F+∠BAD+∠CAD=90°,∴∠F=∠BAD=∠CAD=30°.∴∠BOD=2∠BAD=60°,OF=2OD.∵在Rt△ODF中,OF2-OD2=DF2,∴(2OD)2-OD2=(63)2,解得OD=6.在Rt△OAG中,OA=OD=6,∠OAG=30°,AG=OA2―O G2=33,AD=23,S△AOD=1×63×3=93.2+93=6π+93.∴S阴影=S扇形OBD+S△AOD=60π×6236023.【答案】(1)解:连接OD,∵直径AB=10,AE=8,∴BE=2.∴OE=5-2=3.又∵AB⊥CD,在Rt△PED中,P D2=P E2+E D2∴ED=52―32=4∴CD=2ED=8(2)解:若CP=PQ,则点P与点O重合,或点P与点E重合.所以AP=5或8(3)解:①连接AC,由图可知∠ACQ=∠ADQ,因为AB是⊙O的直径,AB⊥CD,所以CE=DE,即AB是CD的垂直平分线,所以AC=AD,PC=PD,因为AP=AP,所以∠ACP=∠ADP ,所以∠ADP=∠ADQ .②∠ADP+∠ADQ=180°.理由如下:连接AC ,因为AB 是直径,AB ⊥CD ,所以AC=AD ,CE=DE ,所以△ACP ≌△ADP (SSS ),所以∠ACP=∠ADP ,因为∠ACP=12ADQ ,∠ADQ=12ACQ ,所以∠ACP+∠ADQ=12(ADQ +ACQ )=180°.。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圆的有关性质》能力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圆的有关性质》能力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圆的有关性质》能力测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是一个半径为5cm的圆柱形输油管的横截面,若油面宽AB=8cm,则油面的深度为()A.2cmB.2.5cmC.3cmD.3.5cm第1题第2题第3题第4题2.如图,AB是⊙O的直径,点C,D是⊙O上的两点,连接AC,OD,CD,且AC//OD,若AB=6,∠ACD=15°,则AC的长为()A.2√2B.4C.3√2D.3√33.如图,点A,B,C,D都在⊙O上,BD为⊙O的直径,若∠A=65°,则∠DBC的值是()A.15°B.25°C.35°D.65°4.如图,AB为⊙O的直径,点C,D都在⊙O上,若BD=BC,∠ABC=65°,则∠BOD 的度数()A.65°B.60°C.50°D.25°5.如图,AB是⊙O的直径,弦CD交AB于点E,连接AC,AD,∠BAC=28°,则∠D的度数是()A.56°B.58°C.60°D.62°第5题第6题第7题第8题6.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BOD=84°,则∠C的度数为()A.88°B.92°C.106°D.138°7.如图,在⊙O中,弦AB,CD相交于点P,∠A=45°,∠APD=80°,则∠B的大小是().A.35°B.45°C.60°D.70°8.如图,点A,B,C是⊙O上的三点,且四边形ABCO是平行四边形,OF⊥OC交⊙O于点F,则∠BAF等于()A.12.5°B.15°C.20°D.22.5°̂的中点,连接9.如图,在⊙O中,弦AB⊥CD,垂足为E,F为CBDAF,BF,AC,AF交CD于点M,过点F作FH⊥AC,垂足为G,交⊙O于点H.̂=DF̂②HC = BF③MF = FC④DF̂+AĤ= BF̂+AF̂.其中现有以下结论:①CF成立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10.如图,点P在⊙O的直径AB上,作正方形PCDE和正方形PFGH,其中点D,G在直径所在的直线上,点C,E,F,H 都在⊙O 上.若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为16,OP=√2,则DG 的长是( ) A.6√2 B.2√14 C.7 D.4√3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11.如图,⊙O 经过菱形ABCD 的顶点A,B,C,顶点D 在⊙O 内,延长AD,CD 与⊙O 分别交于点E,F,连接 BE,BF.下列结论:①BE=BF ②AB ̂=AF ̂=EF ̂③∠ABC=90°+ 12∠EBF,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①②③12.如图,△ABC 内接于⊙O,∠BAC=45°,AD ⊥BC,垂足为D,BD=6,DC=4,则AB 的长( )A.6√2B.10C.12D.6√513.如图,在半径为√13的⊙O 中,弦AB 与CD 交于点E,∠DEB=75°,AB=6,AE=1,则CD 的长( )A.2√6B.2√10C.2√11D.4√314.过三点A(2,2),B(6,2),C(4,5)的圆的圆心坐标为( )A.(4,176) B .(4,3) C.(5,176) D .(5,3) 15.如图,△ABC 为等边三角形,AB=3.若P 为△ABC 内一动点,且满足∠PAB=∠ACP,则线段PB 长度的最小值为( )A.1.5B.√3C.√3D.216.如图,AB 为⊙O 的直径,C 为⊙O 上的一点,AB=4,∠AOC=120°,P 为⊙O 上的一动点,Q 为AP 的中点,连接CQ,则线段CQ 的最大值为( )A.3B.1+√6C.1+3√2D.1+√7二、填空题17.如图,在⊙O 的内接五边形ABCDE 中,∠CAD=35°,则∠B+∠E 的度数_______.18.如图,AB,CD 是⊙O 的直径,弦BE 与CD 交于点F,F 为BE 中点,AF//ED,若AF 的长为 2√3,则BC 的长为___.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19.如图,CD 为⊙O 的直径,弦AB ⊥CD,垂足为E,AB̂=BF ̂,CE =1,AB=6,则弦AF 的长度为___. 20.如图,⊙E 与y 轴相交于A,B 两点(点A 在点B 的上方),与x 轴的正半轴相交于点C,且圆心E 的坐标为(m,0),半径为5;直线l 的函数表达式为y=34x+n,且经过点A 并与x 轴相交于点D(-/2,0).若以C为顶点的抛物线过点B,则该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___.第20题第21题第22题21.如图,AB是⊙O的弦,AB= 6√3,∠AOB=120°,C为⊙O上的一动点,D,E分别是AC,OB的中点,连接DE,则线段DE的取值范围是____.22.如图,等边△ABC的边长为3,F为BC上的动点,DF⊥AB于点D,EF⊥AC于点E,则DE长的最小值为____.三、解答题̂的中点,连结CD,CA,AD.23.如图 1,AB是⊙O的直径,点D为AB下方⊙O上一点,点C为ABD(1)求证:OC平分∠ACD.(2)如图 2,延长AC,DB相交于点E.①求证:OC//BE.②若CE = 4√5,BD =6,求⊙O的半径.24.如图,⊙O为Rt△ABC的外接圆,∠ACB=90°,BC=4√3,AC=4,点D是⊙O上的动点,且点C,D 分别位于AB的两侧.(1)求⊙O的半径;(2)当CD=4√2时,求∠ACD的度数;(3)设AD的中点为M,在点D的运动过程中,线段CM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出CM的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5.如图,在△ACE 中,AC=CE,⊙O 经过点A,C 且与边AE,CE 分别交于点D,F,点B 是AĈ上一点,且DF̂=BC ̂,连接AB,BC,CD. (1)求证:△CDE ≌△ABC;(2)若AC 为⊙O 的直径,填空:①当∠E =______时,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②当∠E =____时,四边形OCFD 为菱形.26.已知⊙O 中,弦AB=AC,点P 是∠BAC 所对弧上一动点,连接PA,PB.(1)如图①,把△ABP 绕点A 逆时针旋转到△ACQ,连接PC,求证:∠ACP+∠ACQ=180°;(2)如图②,若∠BAC=60°,试探究PA,PB,PC 之间的关系.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 ADBCD 6-10 DABCB 11-15 BDCAB 16 D二、填空题17. 215° 18.2√619.485 20.y=−116(x −8)221.3√3-3≤DE ≤3√3+322.94 三、解答题23.(1)提示:圆心角定理,垂径定理.(2)①略②半径长5.24(1)半径长4.(2)15°(3)2√ 3+225.(1)略(2)①45°②60°26.(1)略(2)①PA=PB+PC。

初三数学上圆章节测试题(含答案)

初三数学上圆章节测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数学第二十四章圆测试题(A)时间:45分钟分数: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3分)1、若⊙O所在平面内一点P到⊙O上的点的最大距离为a,最小距离为b(a>b),则此圆的半径为()A、2ba+B、2ba-C、2 2baba-+或D、baba-+或2、如图24—A—1,⊙O的直径为10,圆心O到弦AB的距离OM的长为3,则弦AB的长是()A、4B、6C、7D、83、已知点O为△ABC的外心,若∠A=80°,则∠BOC的度数为()A、40°B、80°C、160°D、120°4、如图24—A—2,△ABC内接于⊙O,若∠A=40°,则∠OBC的度数为()A、20°B、40°C、50°D、70°5、如图24—A—3,小明同学设计了一个测量圆直径的工具,标有刻度的尺子OA、OB在O点钉在一起,并使它们保持垂直,在测直径时,把O点靠在圆周上,读得刻度OE=8个单位,OF=6个单位,则圆的直径为()A、12个单位B、10个单位C、1个单位D、15个单位6、如图24—A—4,AB为⊙O的直径,点C在⊙O上,若∠B=60°,则∠A等于()A、80°B、50°C、40°D、30°7、如图24—A—5,P为⊙O外一点,PA、PB分别切⊙O于A、B,CD切⊙O于点E,分别交PA、PB于点C、D,若PA=5,则△PCD的周长为()A、5B、7C、8D、108、若粮仓顶部是圆锥形,且这个圆锥的底面直径为4m,母线长为3m,为防雨需在粮仓顶部铺上油毡,则这块油毡的面积是()A、26m B、26mπC、212m D、212mπ9、如图24—A—6,两个同心圆,大圆的弦AB与小圆相切于点P,大圆的弦CD经过点P,且CD=13,PC=4,则两圆组成的圆环的面积是()A、16πB、36πC、52πD、81π10、已知在△ABC中,AB=AC=13,BC=10,那么△ABC的内切圆的半径为()A、310B、512C、2D、311、如图24—A—7,两个半径都是4cm的圆外切于点C,一只蚂蚁由点A开始依A、B、C、D、E、F、C、G、A的顺序沿着圆周上的8段长度相等的路径绕行,蚂蚁在这8段路径上不断爬行,直到行走2006πcm后才停下来,则蚂蚁停的那一个点为()图24—A—5图24—A—6 图24—A—1 图24—A—2 图24—A—3 图24—A—4图24—A—7A、D点B、E点C、F点D、G点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2、如图24—A—8,在⊙O中,弦AB等于⊙O的半径,OC⊥AB交⊙O于点C,则∠AOC=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的有关概念与性质圆的有关概念与性质1.圆上各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等于半径。

2.圆是轴对称图形,任何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圆又是中心对称图形,圆心是它的对称中心。

3.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

4.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两条弦心距,两个圆周角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分别相等。

5.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6.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 90°,90°所对的弦是直径。

7.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确定 1 个圆,这个圆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圆,三角形的外接圆的圆心叫外心,是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8.与三角形各边都相切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内切圆,内切圆的圆心是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内心。

9.圆内接四边形:顶点都在圆上的四边形,叫圆内接四边形.10.圆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它的一个外角等于它相邻内角的对角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1.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共有三种:①点在圆外,②点在圆上,③点在圆内;对应的点到圆心的距离d和半径r之间的数量关系分别为:①d > r,②d = r,③d < r.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共有三种:①相交,②相切,③相离;对应的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和圆的半径r之间的数量关系分别为:①d < r,②d = r,③d > r.3.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共有五种:①内含,②相内切,③相交,④相外切,⑤外离;两圆的圆心距d和两圆的半径R、r(R≥r)之间的数量关系分别为:①d < R-r,②d = R-r,③ R-r < d < R+ r,④d = R+r,⑤d > R+r.4.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经过直径的一端,并且垂直于这条直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5.从圆外一点可以向圆引 2 条切线,切线长相等,这点与圆心之间的连线平分这两条切线的夹角。

与圆有关的计算1.圆的周长为 2πr ,1°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为 180rπ ,n °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为 180rn π ,弧长公式为180rn l π=n 为圆心角的度数上为圆半径) .2. 圆的面积为 πr 2,1°的圆心角所在的扇形面积为 3602r π ,n °的圆心角所在的扇形面积为S= 360n2R π⨯ = rl 21(n 为圆心角的度数,R 为圆的半径). 3.圆柱的侧面积公式:S= 2 πr l (其中为 底面圆 的半径 ,为 圆柱 的高.)4. 圆锥的侧面积公式:S=(其中为 底面 的半径 ,为 母线 的长.) 圆锥的侧面积与底面积之和称为圆锥的全面积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在△ABC 中,∠C=90°,AB =3cm ,BC =2cm,以点A 为圆心,以2.5cm 为半径作圆,则点C 和⊙A 的位置关系是( )。

A .C 在⊙A 上 B.C 在⊙A 外C .C 在⊙A 内 D.C 在⊙A 位置不能确定。

2.一个点到圆的最大距离为11cm ,最小距离为5cm,则圆的半径为( )。

A .16cm 或6cm B.3cm 或8cm C .3cm D.8cm 3.AB 是⊙O 的弦,∠AOB =80°则弦AB 所对的圆周角是( )。

A .40° B.140°或40° C .20° D.20°或160° 4.O 是△ABC 的内心,∠BOC 为130°,则∠A 的度数为( )。

A .130° B.60° C .70° D.80°5.如图1,⊙O 是△ABC 的内切圆,切点分别是D 、E 、F ,已知∠A = 100°,∠C = 30°,则∠DFE 的度数是( )。

A .55° B.60° C .65° D.70°6.如图2,边长为12米的正方形池塘的周围是草地,池塘边A 、B 、C 、D 处各有一棵树,且AB=BC=CD=3米.现用长4米的绳子将一头羊拴在其中的一棵树上.为了使羊在草地上活动区域的面积最大,应将绳子拴在( )。

A . A 处 B . B 处 C .C 处 D .D 处图1 图27.已知两圆的半径分别是2和4,圆心距是3,那么这两圆的位置是( )。

A .内含 B.内切 C .相交 D. 外切 8.已知半径为R 和r 的两个圆相外切。

则它的外公切线长为( )。

A .R +r B.R 2+r 2C .R+r D.2Rr 9.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3,高为4,则圆锥的侧面积为( )。

A.10π B .12π C.15π D.20π 10.如果在一个顶点周围用两个正方形和n 个正三角形恰好可以进行平面镶嵌,则n 的值是( )。

A .3B .4C .5D .6 11.下列语句中不正确的有( )。

①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 ②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③圆是轴对称图形,任何一条直径都是它的对称轴 ④长度相等的两条弧是等弧A .3个 B.2个 C .1个 D.4个 12.先作半径为23的第一个圆的外切正六边形,接着作上述外切正六边形的外接圆,再作上述外接圆的外切正六边形,…,则按以上规律作出的第8个外切正六边形的边长为( )。

A .7)332(B.8)332( C .7)23( D.8)23(13.如图3,⊿ABC 中,∠C=90°,BC=4,AC=3,⊙O 内切于⊿ABC ,则阴影部分面积为( )A .12-π B.12-2π C .14-4π D.6-π14.如图4,在△ABC 中,BC =4,以点A 为圆心、2为半径的⊙A 与BC 相切于点D ,交AB于E ,交 AC 于F ,点P 是⊙A 上的一点,且∠EPF =40°,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A .4-94π B .4-98π C .8-94π D .8-98π15.如图5,圆内接四边形ABCD 的BA 、CD 的延长线交于P ,AC 、BD 交于E ,则图中相似三角形有( )。

A .2对 B.3对 C .4对 D.5对图3 图4 图5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两圆相切,圆心距为9 cm ,已知其中一圆半径为5 cm ,另一圆半径为_____.2.两个同心圆,小圆的切线被大圆截得的部分为6,则两圆围成的环形面积为_________。

3.边长为6的正三角形的外接圆和内切圆的周长分别为_________。

4.同圆的外切正六边形与内接正六边形的面积之比为_________。

5.矩形ABCD 中,对角线AC =4,∠ACB =30°,以直线AB 为轴旋转一周得到圆柱的表面积是_________。

6.扇形的圆心角度数60°,面积6π,则扇形的周长为_________。

7.圆的半径为4cm ,弓形弧的度数为60°,则弓形的面积为_________。

8.在半径为5cm 的圆内有两条平行弦,一条弦长为6cm ,另一条弦长为8cm ,则两条平行弦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_。

9.如图6,△ABC 内接于⊙O,AB=AC ,∠BOC=100°,MN 是过B 点而垂直于OB 的直线,则∠ABM=________,∠C BN=________;10.如图7,在矩形ABCD 中,已知AB=8 cm ,将矩形绕点A 旋转90°,到达A ′B ′C ′D ′的位置,则在转过程 中,边CD 扫过的(阴影部分)面积S=_________。

图6 图7三、解答下列各题(第9题11分,其余每小题8分,共75分)1.如图,P 是⊙O 外一点,PAB 、PCD 分别与⊙O 相交于A 、B 、C 、D 。

(1)PO 平分∠BPD ; (2)AB=CD ;(3)OE ⊥CD ,OF ⊥AB ;(4)OE=OF 。

从中选出两个作为条件,另两个作为结论组成一个真命题,并加以证明。

ABPO E FCD2.如图,⊙O 1的圆心在⊙O 的圆周上,⊙O 和⊙O 1交于A ,B ,AC 切⊙O 于A ,连结CB ,BD 是⊙O 的直径,∠D =40°求:∠A O 1B 、∠ACB 和∠CAD 的度数。

3.已知:如图20,在△ABC 中,∠BAC=120°,AB=AC ,BC=43,以A 为圆心,2为半径作⊙A ,试问:直线BC 与⊙A 的关系如何?并证明你的结论。

AB C4.如图,ABCD 是⊙O 的内接四边形,DP ∥AC ,交BA 的延长线于P ,求证:AD ·DC =PA ·BC 。

5.如图⊿ABC 中∠A =90°,以AB 为直径的⊙O 交BC 于D ,E 为AC 边中点,求证:DE 是⊙O 的切线。

6.如图,已知扇形OACB 中,∠AOB =120°,弧AB 长为L =4π,⊙O ′和弧AB 、OA 、OB 分别相切于点C 、D 、E ,求⊙O 的周长。

7.如图,半径为2的正三角形ABC 的中心为O ,过O 与两个顶点画弧,求这三条弧所围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

AB CDO图③图②图①B MP P EED D B C B C AA N M P E D C A8.如图,ΔABC 的∠C =Rt ∠,BC =4,AC =3,两个外切的等圆⊙O 1,⊙O 2各与AB ,AC ,BC 相切于F ,H ,E ,G ,求两圆的半径。

9.如图①、②、③中,点E 、D 分别是正△ABC 、正四边形ABCM 、正五边形ABCMN 中以C 点为顶点的相邻两边上的点,且BE = CD ,DB 交AE 于P 点。

⑴求图①中,∠APD 的度数;⑵图②中,∠APD 的度数为___________,图③中,∠APD 的度数为___________; ⑶根据前面探索,你能否将本题推广到一般的正n 边形情况.若能,写出推广问题和结论;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一、1、C 2、B 3、B 4、D 5、C 6、B 7、C 8、D9、C 10、A 11、D 12、A 13、D 14、B 15、C 二、1、4 cm 或 14cm ; 2、9π; 3、32π,34π; 4、4:3;5、)3824(+π;6、12+2π;7、(38π-34)cm 2;8、7cm 或1cm ; 9、65°,50°;10、16πcm 2。

三、1、命题1,条件③④结论①②, 命题2,条件②③结论①④.证明:命题1∵OE ⊥CD , OF ⊥AB, OE=OF ,∴AB=CD, PO 平分∠BPD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