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夷、叔齐宁死不食周粟
陶庵梦忆序赏析
陶庵梦忆序赏析陶庵梦忆序赏析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张岱吧!期中陶庵梦忆序就是他的诗作,下面是店铺整理的陶庵梦忆序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原文: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
披发入山,駴駴为野人。
故旧见之,如毒药猛兽,愕窒不敢与接。
作《自挽诗》,每欲引决,因《石匮书》未成,尚视息人世。
然瓶粟屡罄,不能举火。
始知首阳二老,直头饿死,不食周粟,还是后人妆点语也。
饥饿之余,好弄笔墨。
因思昔日生长王、谢,颇事豪华,今日罹此果报:以笠报颅,以蒉报踵,仇簪履也;以衲报裘,以苎报絺,仇轻煖也;以藿报肉,以粝报粻,仇甘旨也;以荐报床,以石报枕,仇温柔也;以绳报枢,以瓮报牖,仇爽垲也;以烟报目,以粪报鼻,仇香艳也;以途报足,以囊报肩,仇舆从也。
种种罪案,从种种果报中见之。
鸡鸣枕上,夜气方回。
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
今当黍熟黄粱,车旋蚁穴,当作如何消受?遥思往事,忆即书之,持问佛前,一一忏悔。
不次岁月,异年谱也;不分门类,别《志林》也。
偶拈一则,如游旧径,如见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
真所谓“痴人前不得说梦”矣。
昔有西陵脚夫为人担酒,失足破其瓮。
念无以偿,痴坐伫想曰:“得是梦便好。
”一寒士乡试中式,方赴鹿鸣宴,恍然犹意未真,自啮其臂曰:“莫是梦否?”一梦耳,惟恐其非梦,又惟恐其是梦,其为痴人则一也。
余今大梦将寤,犹事雕虫,又是一番梦呓。
因叹慧业文人,名心难化,政如邯郸梦断,漏尽钟鸣,卢生遗表,犹思摹榻二王,以流传后世。
则其名根一点,坚固如佛家舍利,劫火猛烈,犹烧之不失也。
【注释】①陶庵:张岱,号陶庵,侨寓杭州。
著有《陶庵梦忆》等。
②(hài):惊骇。
③首阳二老:指伯夷、叔齐。
殷亡后二人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
④王谢:王姓与谢姓自东晋王导与谢安后,便成为江南两大望族。
⑤二王:指王羲之与王献之,东晋著名书法家。
重要句子翻译①作自挽诗,每欲引决,因《石匮书》未成,尚视息人世。
盍往归焉文言文翻译
盍往归焉文言文翻译1. 一篇古文翻译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
父亲想立叔齐为君,等到父亲死后,叔齐又让位给长兄伯夷。
伯夷说:“这是父亲的意愿。
”于是就逃开了。
叔齐也不肯继承君位而逃避了。
国中的人就只好立他们的另一个兄弟。
正当这个时候,伯夷、叔齐听说西伯姬昌敬养老人,便商量着说:我们何不去投奔他呢?等到他们到达的时候,西伯已经死了,他的儿子武王用车载着灵牌,尊他为文王,正向东进发,讨伐纣王。
伯夷、叔齐拉住武王战马而劝阻说:“父亲死了尚未安葬,就动起干戈来,能说得上是孝吗?以臣子的身份而杀害君王,能说得上是仁吗?”武王身边的人想杀死他们,太公姜尚说:“这是两位义士啊!”扶起他们,送走了。
武王平定殷乱以后,天下都归顺于周朝,而伯夷、叔齐以此为耻,坚持大义不吃周朝的粮食,并隐居于首阳山,采集薇蕨来充饥。
待到饿到快要死了的时候,作了一首歌,歌辞说:“登上首阳山,采薇来就餐,残暴代残暴,不知错无边?神农虞夏死,我欲归附难!可叹死期近,生命已衰残!”就这样饿死在首阳山。
2.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阅读答案》古诗原文及翻译爱问知作者: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
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
余以所闻,由、光①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②。
”“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
其传曰: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
父欲立叔齐。
及父卒,叔齐让伯夷。
伯夷曰:“父命也。
”遂逃去。
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
国人立其中子。
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③,号为文王,东伐纣。
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④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
太公曰:“此义人也。
”扶而去之。
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文言文短文1(原文、注释、翻译)
文言文短文(原文、注释、翻译)1、伯夷叔齐不食周粟〖原文〗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
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
伯夷曰:“父命也。
”遂逃去。
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
国人立其中子①。
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②。
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③,号为文王,东伐纣。
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④:“父死不葬,爰及干戈⑤,可谓孝乎?以臣弑君⑥,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
太公曰:“此义人也。
”扶而去之。
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⑦,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⑧。
及饿且死,作歌。
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以暴易暴兮⑨,不知其非矣。
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⑩,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注释〗①国人:指居住在国都,享有一定参预议论国事权力的人。
中(zhōng,仲)子:古代兄弟排行按伯仲叔季的次序,伯夷行第一,叔齐排行第三。
中子,就是次子。
②盍:何不。
③木主:象征死者的木制牌位。
④叩马:勒紧马缰绳。
叩,通“扣”,拉住,牵住。
⑤爰:于是,就。
干戈:古代常用兵器。
干,盾。
戈,戟。
此处引申为战争。
⑥弑:古代下杀上称之为弑。
如子女杀死父母,臣杀死君。
⑦宗周:以周王室为宗主。
⑧薇:野豌豆,蕨类植物,草本,其叶与果可食。
⑨暴:前一“暴”指暴臣,后一“暴”指暴君。
易:换。
⑩于(xū)嗟:叹词,表示惊异。
徂(cú):通“殂”,死亡。
〖翻译〗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
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
伯夷曰:“父命也。
”遂逃去。
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
国人立其中子。
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
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
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
太公曰:“此义人也。
”扶而去之。
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及饿且死,作歌。
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道不同,不相为谋 材料
开篇理论材料【原文】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译文】孔子说:“志向不同,不在一起谋划共事。
”所谓“人各有志,不能强勉。
”又所谓“鹤鹊安知鸿鹅之志!”。
其实都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意思。
当然,“道”在这里的外延较广,既指人生志向,也指思想观念、学术主张等。
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
司马迁感叹说:“道不同,不相为谋。
真是各人追随各人的志向啊!”(《史记·伯夷长齐列传》)这是政治态度不同不相为谋的典型。
司马迁又说:“世上学老子的人不屑于儒学,学儒学的人也不屑于老子。
道不同,不相为谋。
是不是说的这种情况呢?”(《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这是思想观念、学术主张不同不相为谋的典型。
贾谊的《鹏鸟赋》写得好:“贪夫殉财兮,烈士殉名;“夸者死权兮,众庶凭生。
”孔子自己也曾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述而》)“从吾所好”就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卡尔·马克思引用过诗人但丁的一句名言,叫做——“走自己的路,让人们说去吧!”不也是“道不同,不相为谋”吗?话不投机半句多。
道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提炼和概括,触及影响事物根本方向,并对事物的发展有着根本性的影响。
谋应是长谋而不是短暂的谋。
“道”的实质是人们的思想主张,“相为谋”就是指共同谋划从而达成一致行动。
并从哲学、现实和逻辑三个层面,论述存在根本性分歧的人,即道不同,难以共同谋划商事。
最后强调,在坚持己道的基础上与志同道合者相为谋,在尊重异道的基础上和道不同者不为谋。
“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正确性,指出同“道”是“相为谋”的基础,而辩题前提是“道不同”,即“相为谋”的基础已经没有。
既然基础都没有,对方大谈“可以为谋”毫无现实意义。
谢谢主席!对方辩友!大家好!对方同学刚才“能谋善断”,“造谋布阱”,真可谓“老谋胜算”。
可是谋东谋西却忘了今天辩题的一个重要前提,那就是“道不同”。
您方刚才国共两党合作那其实求得了一致对外的道同,您方还说现在世界各国都要和平共处,那其实求得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的道同,那都不符合今天的前提。
史记伯夷列传阅读答案
史记伯夷列传阅读答案《伯夷列传》出自于司马迁的《史记卷六十一·伯夷列传第一》,这篇列传中抒发了作者的诸多感慨。
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史记伯夷列传阅读题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史记伯夷列传》阅读原文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
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
伯夷曰:“父命也。
”遂逃去。
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
国人立其中子。
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曰:“盍往归焉。
”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①,东伐纣。
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
太公曰:“此义人也。
”扶而去之。
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
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及饿且死,作歌。
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
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
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
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
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
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
余甚惑焉,傥②所谓天道,是邪非邪?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
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节选自《史记•伯夷列传》)[注]①木主:木制的灵牌;号为文王,尊称西伯昌为周文王。
②傥:假如。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叩:通“扣”,拉住B.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宗:尊奉C.天之报施善人施:措施D.时然后出言时:看准时机6.下列各项中,每句话都能表达司马迁对“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质疑的是( )(3分)①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②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③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④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⑤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⑥举世混浊,清士乃见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⑥D.②④⑤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
文言文多文本阅读:伯夷(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多文本阅读:伯夷(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
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
伯夷日:“父命也J 遂逃去。
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
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
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
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日:“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及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遂饿死于首阳山。
(取材于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二)士之特立独行,适于义而已,不顾人之是非,皆豪杰之士,信道笃而自知明者也。
一家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寡矣;至于一国一州非之,力行而不惑者,盖天下一人而已矣;若至于举世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则千百年乃一人而已耳。
若伯夷者,穷天地亘万世而不顾者也。
武王周公圣人也,从天下之贤士,与天下之诸侯,而往攻之,未尝闻有非之者也。
彼伯夷叔齐者,乃独以为不可。
殷既灭矣,天下宗周,彼二子乃独耻食其粟,饿死而不顾。
由是而言,夫岂有求而为哉?信道笃而自知明也。
(取材于韩愈《伯夷颂》)(三)夫伯夷,古之论有孔子、孟子焉。
孔、孟皆以伯夷遭纣之恶,不念以怨,不忍事之,以求其仁,饿而避,不自降辱,以待天下之清,而号为圣人耳。
然则司马迁以为武王伐纣,伯夷叩马而谏,天下宗周,而耻之,义不食周粟,而为采薇之歌。
韩子因之,亦为之颂。
是大不然也。
夫商衰而纣以不仁残天下天下孰不病纣而尤者伯夷也。
武王倡大义于天下,太公相而成之,而独以为非,岂伯夷乎?天下之道二,仁与不仁也。
纣之为君,不仁也;武王之为君,仁也。
伯夷固不事不仁之纣,以待仁而后出。
武王之仁焉,又不事之,则伯夷何处乎?余故日,圣贤辩之甚明,而后世偏见独识者之失其本也。
呜呼,使伯夷之不死,以及武王之时,其烈岂独太公哉!(节选自王安石《伯夷》)10 .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古诗门山县吏隐堂记翻译赏析
古诗门山县吏隐堂记翻译赏析文言文《门山县吏隐堂记》选自高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门山之公署,旧有三老堂。
盖正寝之西,故厅之东,连甍而稍庳,今以之馆宾者也。
予到半年,葺而新之。
意所谓“三老”者,必有主名。
然求其图志而无得,访诸父老而不知。
客或问焉,每患其无以对也,既乃易之为“吏隐”。
“吏隐”之说,始于谁乎?首阳为拙,柱下为工,小山林而大朝市。
好奇之士,往往举为美谈,而尸位苟禄者,遂因以藉口。
盖古今恬不之怪。
嗟乎!出处进退,君子之大致。
吏则吏,隐则隐,二者判然其不可乱。
吏而曰隐,此何理也!夫任人之事,则忧人之忧。
抱关击柝之职,必思自效而求其称。
岩穴之下,畎亩之中,医卜释道,何所不可隐?而顾隐于是乎?此奸人欺世之言,吾无取焉。
然则名堂之意安在?曰:“非是之谓也,谓其为吏而犹隐耳。
孤城斗大,眇乎在穷山之巅,烟火萧然,强名曰县。
四际荒险,惨目而伤心。
过客之所顾瞻而咨嗟;仕子之所鄙薄而弃置,非迫于不得已者不至也。
始予得之,亲友失色,吊而不贺。
予固orG戚然以忧至则事简俗淳使于疏懒颇有以自慰乎其心及四陲多警羽檄交驰。
使者旁午于道路,而县以僻阻独若不闻者。
邻邑疲于奔命,曾不得一日休。
而吾常日高而起,申申自如,冠带鞍马,几成长物,由是处之益安,惟恐其去也。
或时与客幽寻而旷望,荫长林,藉丰草,酒酣一笑,身世两忘,不知我之属乎官也。
此其与隐者果何以异?”吾闻江西筠州,以民无嚚讼,任其刺使者,号为“守道院”。
夫郡守之居,而得以道院称之,则吾堂之榜虽曰“隐”焉,其谁曰不可哉?【注释】①门山:地名②庳:低矮③首阳为拙,柱下为工:前一句指隐居在首阳山的伯夷、叔齐不食周粟而饿死,是为拙;后一句老子曾为周柱下史,隐于朝廷而终身无患,是为工④嚚(yín)讼:奸诈而好争讼【翻译】门山县的官署,过去有一个“三老堂”。
大概在正寝室的西面,旧厅的东面,(与官署)屋脊相连,只是稍稍低矮些,现在用它来安顿客人。
我到这里半年,重新修葺了它。
《伯夷列传》原文和翻译
《伯夷列传》原文和翻译【--十一国庆节】《伯夷列传》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收录于《史记卷六十一·伯夷列传第一》。
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伯夷列传》原文和翻译供大家参考选择。
《伯夷列传》原文和翻译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艺。
《诗》、《书》虽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
尧将逊位,让于虞舜,舜、禹之间,岳牧咸荐,乃试之于位,典职数十年,功用既兴,然后授政。
示天下重器,王者大统,传天下若斯之难也。
而说者曰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耻之逃隐。
及夏之时,有卞随、务光者。
此何以称焉?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
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
余以所闻由、光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
其传曰: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
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
伯夷曰:"父命也。
遂逃去。
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
国人立其中子。
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
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
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
太公曰:"此义人也。
扶而去之。
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及饿且死,作歌。
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由此观之,怨邪非邪?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絜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
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
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蹠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
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
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
文言文阅读:《史记-伯夷叔齐列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阅读:《史记•伯夷叔齐列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艺..。
《诗》《书》虽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
尧将逊位,让于虞舜,舜、禹之间,岳牧咸荐,乃试之于位,典职数十年,功用既兴,然后授政。
示天下重器,王者大统,传天下若斯之难也。
而说者曰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耻之逃隐。
及夏之时,有卞随、务光①者。
此何以称焉?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
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
余以所闻由、光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
其传曰:伯夷、叔齐,孤竹君②之二子也。
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
伯夷曰:“父命也。
”遂逃去。
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
国人立其中子。
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③,号为文王,东伐纣。
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
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
太公曰:“此义人也。
”扶而去之。
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及饿且死,作歌。
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由此观之,怨邪非邪?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顺渊为好学。
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
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
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
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
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节选自《史记·伯夷叔齐列传》)【注】①卞随、务光:夏商时代两位隐士,汤灭夏让位于他们,他们拒不接受。
不食周粟的故事.50字
伯夷叔齐不食周粟是伯夷、叔齐不吃饭饿死的故事。
不食周粟本指伯夷、叔齐于商亡后不吃周粟而死。
比喻忠诚坚定,不因生计艰难而为敌方工作。
在不食周粟的故事中,伯夷和叔齐为了坚持自己的立场,宁愿饿死也不吃周朝的粮食,最后饿死在首阳山上。
伯夷、叔齐这种坚持原则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除了要有气节外,也要适当掌握变通的技巧。
不食周粟故事简介。
不食周粟的故事发生在商周时期,商末贵族孤竹君在其晚年,因偏爱小儿子叔齐,有意推翻嫡长子制度命次子继承家业。
孤竹君去世后,叔齐执意将家业由兄长伯夷继承,然而伯夷也不愿继承,为了避免叔齐为难,遂于夜深远走他乡,但叔齐也是恪守礼制之人,见兄长不告而别,二话不说便寻他而去。
然后周朝建立,伯夷、叔齐仍未除去心中的芥蒂,认为周朝的建立违背礼制,发誓不与周人往来,不食周朝土地上的食物,最后守着心中的执念,饿死在首阳山。
儒家观点的李唐《采薇图》
李唐所画的《采薇图》,是以殷末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故事为题而画的,即着力刻画了古代这两个宁死不愿意失去气节的人物。
图中描绘伯夷、叔齐对坐在悬崖峭壁间的一块坡地上,伯夷双手抱膝,目光炯然,显得坚定沉着;叔齐则上身前倾,表示愿意相随。
伯夷、叔齐均面容清白,身体瘦弱,肉体上由于生活在野外和以野菜充饥而受到极大的折磨,但是在精神上却丝毫没有被困苦压倒。
他们这种“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行为得到普遍推崇。
李唐以此为题就是对那些苟且偷安、舰颜事敌的北宋臣子们的辛辣讽刺。
采用这个历史故事来表彰保持气节的人,谴责投降变节的行为,在当时南宋与金国对峙的时候,可谓是“借古讽今”,用心良苦。
气节是历代儒者士人努力追求和磨砺的道德品性、道德精神和高尚人格的完成。
从“义不食周粟……遂饿死首阳山”下的伯夷叔齐,到“好持高节”的鲁仲连;从楚国节士申包胥到东汉末“望门投止,破家相容”的张俭;从临死不降的文天祥到高唱“还有后来人”的夏明翰……这些都是受人称赞和敬仰的气节之士,而他们的事迹被后人所传道。
正所谓“士君子又勇而果于行者,不以立节行谊而以妄死非名,岂不痛哉!士有杀身以成仁,触害以立义,倚于节理而不议死地,故能身死名流于来世。
非有勇断,孰能行之。
”这些气节之士是在儒家文化的长期熏染下形成的,气节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价值目标和道德人格的最后完成,而李唐所画的《采薇图》,重视艺术的形式美,更注意艺术内容的善。
这是有明显政治标准的,不单是娱乐问题。
美与善在伦理价值上有髙下之分,孔子对这两种乐曲的不同评价,体现了他对舜以禅让得天下和周武王以武力得天下两种方式的不同态度。
气节,在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和道德生活中,是一个标识一类道德人格和精神气质的独特范畴。
先秦时期,“气”与“节”是作为两个词分别使用的,但其意项与后来连用的“气节”是有关联的。
“气”与“节”连用,合成“气节”一词最早是在《史记》中:“黯为人性倨,少礼,面折,不能容人之过。
《伯夷列传》司马迁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伯夷列传》司马迁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作品简介:《伯夷列传》出自《史记卷六十一·伯夷列传第一》,作者司马迁。
该篇是伯夷和叔齐的合传,冠《史记》列传之首。
在这篇列传中,作者以“考信于六艺,折衷于孔子”的史料处理原则,于大量论赞之中,夹叙了伯夷、叔齐的简短事迹。
他们先是拒绝接受王位,让国出逃;武王伐纣的时候,又以仁义叩马而谏;等到天下宗周之后,又耻食周粟,采薇而食,作歌明志,于是饿死在首阳山上。
作者极力颂扬他们积仁洁行、清风高节的崇高品格,抒发了作者的诸多感慨。
作品原文:伯夷列传夫学者载籍极博。
尤考信于六艺。
《诗》、《书》虽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
尧将逊位,让于虞舜,舜、禹之间,岳牧咸荐,乃试之于位,典职数十年,功用既兴,然后授政。
示天下重器,王者大统,传天下若斯之难也。
而说者曰:“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耻之逃隐。
及夏之时,有卞随、务光者。
”此何以称焉?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
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
余以所闻,由、光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
其传曰: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
父欲立叔齐。
及父卒,叔齐让伯夷。
伯夷曰:“父命也。
”遂逃去。
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
国人立其中子。
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
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
太公曰:“此义人也。
”扶而去之。
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
”遂饿死于首阳山。
由此观之,怨邪非邪?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
苏轼《东坡志林 论古 武王非圣人》洪迈《容斋续笔 汤武之事》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译文
阅读不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文本一:昔孔子盖罪汤、武,顾自以为殷之子孙而周人也,故不敢,然数致意焉,曰:“大哉,巍巍乎,尧、舜也!”其不足于汤、武也亦明矣。
而孟轲始乱之,曰:“吾闻武王诛独夫纣,未闻弑君也。
”文王之时,诸侯不求而自至,是以受命称王,行天子之事,周之王不王,不计纣之存亡也。
使文王在,必不伐纣。
而以兵取之,可乎?简文若,圣人之徒也,以为非曹操莫与定海内,故起而佐之。
所以与操谋者,皆王者之事也,文若岂教操反者戳?以仁义救天下,天下既平,神器自至,将不得已而受之,不至不取也,此文王交道,文若之心也。
及操谋九锡,则文若死之。
杀其父封其子其子非人也则可使其子而果人也则必死之楚人将杀令尹子南子南之子弃疾为王驭士王泣而告之既杀子南,其徒曰:“行乎?”曰:“吾与杀吾父,行将焉入?”“然则臣王乎?”曰:“弃父事仇,吾弗忍也!”遂缢而死。
武王亲以黄钺诛纣,使武庚受封而不叛,岂复人也哉?故武庚之必叛,不待智者而后知也。
武王之封,盖亦有不得已焉耳。
诛其君,夷其社稷,诸侯必有不悦者,故封武庚以慰之,此岂武之意哉?故曰:武王非圣人也。
(节选自苏轼《东坡志林·论古·武王非圣人》) 文本二:《东坡志林》云:“武王非圣人也,昔孔予盖罪汤、武。
伯夷、叔齐不食周粟,而孔子予之,其罪武王也甚矣。
至孟轲始乱之。
使当时有良史,牧野之事,必以弑书。
汤、武仁人也,必将为法受恶。
”可谓至论。
然予窃考孔子之序《书》,明言伊相汤伐桀,成汤放桀于南巢;武王伐商,武王胜商杀纣,各蔽以一语,所谓六艺折衷,无待于良史复书也。
(节选自洪迈《容斋续笔·汤武之事》)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杀其父封其子其子非人也则可供其子而果人也则必死之楚人将杀令尹子南子南之子弃疾为王驭士/王泣而告之/B.杀共父时其子其子非人也则可使其子而果人也则必死必楚人将杀令尹子南子南之子弃疾为王驭士/王泣而告之/c.杀其父/封其子/其子非人也则可/使其子而果人也/则必死之/楚人将杀令尹子南/子南之子弃疾为王驭士/王泣而告之/D.杀其父时其子其子非人也则可/使其子而果人也则必死/之楚人将杀令尹子南/子南之子弃疾为王驭士/王泣而告之/11.下列对文中如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致意,指表达自己的用意,与现在所说的“点头致意”中的“致意”并不一样。
文言文多文本阅读: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附答案与译文)
文言文多文本阅读: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附答案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牛国,俱逃归周。
及至西伯卒,武王东伐纣,伯夷、叔齐?马谏,日:“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伐君,可谓仁乎?”左右欲为之。
太公曰:“此义人也。
“扶而去之。
武王既平殷,夷、齐耻之,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作歌日:"登彼西山兮,”爰采薇矣。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节选自孔颖达《春秋正义》材料二:圣人之道,中而已矣。
尧舜禹三圣人,为万世法,一允执厥中也。
不及不谓之中,过亦不谓之中。
请即此而论之。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
其父将死,遗命立叔齐。
父卒,叔齐逊伯夷。
伯夷曰:“父命也。
”遂逃去叔齐亦不立而逃之。
其后,周武王伐商,去隐于首阳山,耻食周粟,遂饿而死。
孔子尝称之,曰“古之贤人”,孟子尝称之,曰“圣之清二谁得而议之哉?虽然,抑有说也。
先君之国,受之于祖宗者也。
父子传次以嫡以长,古之割也,易此必乱。
昔周太王三子:长泰伯,次仲雍,次季历。
太王欲传位季历以及昌,泰伯知之,即与仲乖逃之荆蛮,以顺父志,以成王业。
孔子称之以至德,且日民无得而称焉。
夷也苟知父志欲立齐,当效秦伯顺父之志,隐然退避于治命之日,不当行己之志,显然辞让于乱命之余也。
叔齐亦不立而逃之,幸有中子以托国焉,苟无其人,其如先君之社稷何?汤武之征伐,即尧舜之楫让,天下归周,天之命也。
洁身自远斯可已矣,何乃耻食其粟,独食其薇也,庸非周土之至乎?斯皆过乎中者也。
呜呼,廉顽立懦,足可为百世师,过中失正,恐未臻乎尧舜禹之道。
此孟子之所以讥乎其隘而孔子至德之称在泰伯而不在夷齐也厥旨深矣。
7药7自方孝孺《逊志斋集》)[注]廉顽立儒:语出《孟子•万章下》,“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伯夷和叔齐采薇而食饿死首阳山的典故
伯夷和叔齐采薇而食饿死首阳山的典故伯夷和叔齐都是商末孤竹国的王子,初孤竹君以叔齐为王位继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于伯夷,伯夷不受。
后两人闻周文王善养老而入周。
武王伐纣,他们二人劝谏。
武王灭商后,他们隐居首阳山,不食周粟而亡。
伯夷和叔齐都是孤竹国的王子,分别为国君的长子和三子。
但后来他们都没有即位,却流亡在外,甚至活活饿死。
孔子赞叹他们说:“不放弃自己信奉的理想,不同流合污玷辱自己,伯夷和叔齐就是这样的人啊!”那么,孔子为什么十分称赞伯夷和叔齐呢?孤竹国国君十分喜爱叔齐,并有意让叔齐继承国君之位。
在他临终时,留下遗命,指定叔齐即位。
叔齐谦恭礼让,坚持要大哥伯夷即位。
伯夷说:“叔齐即位,是父亲的遗命,我不能违背父亲的遗愿!”于是离家出走。
叔齐见大哥出走,他也不当国君,索性打点行装追随伯夷去了。
但是国家不可一日无君,孤竹国的大臣们只得拥立孤竹国国君的次子即位为君。
叔齐找到伯夷之后,知道孤竹国是不能再回去了,那到何处安身呢他们听说周文王行善积德,礼贤下士,于是决定去投奔周文王。
当兄弟二人风尘仆仆地来到周时,周文王早已逝世,正遇上周武王用车载着周文王的灵位去讨伐商纣王。
他们兄弟二人立即抢上一步,拉住马的缰绳劝阻武王说:“你的父亲死去后不安葬,却大动干戈(父死不葬,爰及干戈),能说是孝吗身为商纣的大臣,而兴兵弑君(以臣弑君),能说是仁吗”武王左右的将士一听他俩说出这么一番话来,拿起长矛就刺。
姜太公忙说:“他们是两位仁义之士,不能杀!”说着就把他俩搀扶开了。
周武王消灭商朝后,建立了周王朝,天下诸侯和百姓也都承认周武王的天子地位,但伯夷和叔齐却以此为耻。
他们认为自己没有能制止周武王这种不道义的行为,于是决定隐居首阳山(在今山西永济),做殷商的遗民,而不当周朝的顺民。
为了和周朝彻底划清界限,伯夷和叔齐还决定,今后不再吃周朝的粮食。
那用什么来填饱肚子呢只好采薇充饥了。
秋风四起,薇菜越来越少,兄弟二人渐渐瘦成了皮包骨。
中国好字画鉴赏李唐《采薇图》
中国好字画鉴赏李唐《采薇图》《采薇图》为绢本,淡设色,纵27.5厘米,横91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画的是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故事李唐(1066年~1150年),宇欷古,河阳三城(今河南孟县)人,北宋末建炎年间被授成忠郞,为画院待诏。
他对画山水、人物、林木、竹石、禽兽等都很精通,其中造诣最深的是山水画,当时身处江北的他,笔下呈现的多为北方的雄峻山川。
靖康之难以后,北宋王朝被金人所灭,金军活捉了宋朝的徽宗、钦宗两位皇帝,还俘获了一大批包括李唐等宫廷画家在内的艺术家和能工巧匠。
李唐在被押往金国途中听说赵构在南方建立了政权,就设法逃跑,南归途中被一伙强盗所掠。
其中有一个叫萧照的人早听说过李唐的大名,便离开强盗队伍随李唐南渡学习绘画,后来也成了画家,并与李唐一起进入南宋画院。
李唐到南宋都城临安时已年近八旬,在临安街头隐姓埋名以卖画为生,境况堪苦。
他曾写诗慨叹:“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容易作之难。
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mu丹。
”一日,朝中太尉邵宏渊发现李唐隐名街头卖画惊呼:“李唐来临安了。
”他立即向宋高宗禀告,李唐就此进入南宋画院,授成忠郞、画院待诏。
辗转来到临安的李唐,成为南宋画院的大家,也开启南宋院体山水画的先声。
宋高宗曾在李唐的《长夏江寺卷》上题跋:“李唐可比唐李思训。
”由于生活境况发生改变,见到与北方山水不一样的江南山水,李唐山水画的风格也随之变化,与刘松年、马远、夏圭并称为“南宋四大家”。
最能代表李唐山水画风格的作品《万壑松风图》是李唐南渡不久所画,秉承了中轴式构图,高山大川下的松树亭亭玉立,似乎可闻松涛在风中作响,松荫遍布整个画面,周旋流荡,给人震撼。
其小斧劈变为大斧劈的创新画法,使人产生一种强烈的威压感,开创出南宋山水画的新画风。
李唐还善于画人物,表达他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如《采薇图》是一幅历史题材作品,画的是殷商末西周初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故事。
伯夷和叔齐是殷的诸侯孤竹国(今河北卢龙南)君主的两个儿子,兄弟二人出走后先后投奔了西伯姬昌,也就是周文王。
《史记·伯夷列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史记·伯夷列传》文言文阅读答案《史记·伯夷列传》文言文阅读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
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
伯夷曰:“父命也。
”遂逃去。
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
国人立其中子。
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曰:“盍往归焉。
”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①,东伐纣。
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
太公曰:“此义人也。
”扶而去之。
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
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及饿且死,作歌。
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
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
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
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
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
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
余甚惑焉,傥②所谓天道,是邪非邪?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
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节选自《史记伯夷列传》)[注]①木主:木制的灵牌;号为文王,尊称西伯昌为周文王。
②傥:假如。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叩:通“扣”,拉住B.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宗:尊奉C.天之报施善人施:措施D.时然后出言时:看准时机6.下列各项中,每句话都能表达司马迁对“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质疑的是()(3分)①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②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③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④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⑤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⑥举世混浊,清士乃见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⑥D.②④⑤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阅读答案(附翻译)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阅读答案(附翻译)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2—14题。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
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
伯夷曰:“父命也。
”遂逃去。
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
国人立其中子。
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曰:“盍往归焉。
“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①,号为文王,东伐纣。
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
太公曰:“此义人也。
”扶而去之。
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
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及饿且死,作歌。
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
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
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
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
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
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
余甚惑焉,傥②所谓天道,是邪非邪?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
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注:①木主:木制的灵牌王。
②傥:假如。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叔齐让伯夷让:责备B.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叩:通“扣”,拉住C.扶而去之去:使……离开D.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宗:尊奉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遂饿死于首阳山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B.①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①亦各从其志也②尔其无忘乃父之志D.①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②魏亦复以信陵奉公子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伯夷、叔齐宁死不食周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得民心者,名扬天下,誉满一方。
对从政者来说,要想赢得民心,就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坚持操守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除统治者外,大至文武大臣,小至地方官吏,凡是受百姓拥戴的人,都具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品格。
陶渊明在《读史述九章·夷齐》中写道:“二子让国,相将海隅。
天人革命,绝景穷居。
采薇高歌,慨想黄虞。
贞风凌俗,爰感懦夫。
”其中,“二子”即指伯夷、叔齐,他们分别是商朝时期孤竹君的长子和三子。
“贞风凌俗”即指伯夷、叔齐有骨气,宁死不食周粟的高风亮节。
3000多年前,一个古代方国在秦皇岛一带诞生了,它便是孤竹国。
孤竹君治国有方,商朝末年,孤竹国经济繁荣,文化发达。
为了延续这种局面,孤竹君准备选一位有才有德的人,由他继承王位,造福百姓。
经过再三斟酌,孤竹君决定让三子叔齐担当此重任。
后来,孤竹君去世,叔齐让位于伯夷。
因为叔齐认为伯夷是兄长,理应继承王位。
不过,伯夷却婉言谢绝了,他说:“父命不可违,你应继承父亲遗愿,料理好国家。
”之后,伯夷离开了孤竹国,希望弟弟叔齐能安心继位、尽心治国。
出乎意料的是,叔齐不但没有继承王位,反而逃离了孤竹国。
后来,伯夷、叔齐不期而遇,一起演绎了一段沁人心脾的故事,这才有了白居易的《读古史》:“朝采山上薇,暮采山上薇。
岁晏薇已尽,饥来何所为?坐饮白石水,手把青松枝。
击节独长歌,其声清且悲。
枥马非不肥,所苦长执维。
豢豕非不饱,所忧竞为牲。
行行歌此曲,以慰常苦饥。
”
据史书记载,为了躲避商纣王的残暴统治,伯夷、叔齐移居渤海之滨。
听说周文王为人贤德,治国有方,百姓因此安居乐业后,伯夷、叔齐经过一番商量,决定迁到周国,安享晚年。
不巧的是,伯夷、叔齐刚到周国,周文王就去世了。
随之,周武王接替了王位。
无论是改朝换代,还是王位沿袭,为了安邦治国,统治者都善于笼络人才,周武王也不例外。
得知伯夷、叔齐两位贤才在周国后,周武王让周公姬旦前去迎接。
令伯夷、叔齐失望的是,沿途的见闻让周武王在他们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
后来,伯夷、叔齐正行走在路上,一支大军突然浩浩荡荡驶来。
只见周武王拉着载有父亲棺材的车辆,据说要率领众军讨伐商纣王。
伯夷、叔齐认为周武王打着文王的旗号,兴兵
伐纣,十分可耻,于是上前劝阻说:“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言外之意,是说周武王是位不孝不仁的国君。
听罢,周武王身边的卫士们十分愤怒,甚至想将伯夷、叔齐就地解决。
幸亏军师姜子牙及时劝止,才保全了两人的姓名。
姜子牙说:“伯夷、叔齐非常讲义气,是难得的人才,千万不可以把他们杀掉。
”
伐纣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伯夷、叔齐仅凭几句话怎能制止?韩愈在《伯夷颂》中说:“士之特立独行、适于义而已、不顾人之是非,皆信道笃而自知明者也。
一家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寡矣;至于一国一州非之,力行而不惑者,盖天下一人而已矣;若至于举世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则千百年乃一人而已耳;若伯夷者,穷天地、亘万世而不顾者也。
”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在牧野之战中大败商纣王,建立了周朝。
对于这样的战果,伯夷、叔齐嗤之以鼻,并发誓从此不再吃周朝的粮食。
之后,伯夷、叔齐便一起来到首阳山上,以薇菜为食。
常言道: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
后来,为了请伯夷、叔齐出山,帮他治理朝政,周武王还再次派人前去邀请。
伯夷、叔齐认为吃周朝粮食是可耻的,更不用说是做周朝的官了。
伯夷、叔齐坚持贞操,毫不犹豫地谢绝了周武王的盛情,自不必说。
在这之后,伯夷、叔齐依旧过着隐居生活,以薇菜充饥。
一天,伯夷、叔齐正兴致勃勃地采薇菜,一位妇人走上前去讽刺道:“据说,你们两位是贤能之人,为了大义,坚持气节,以吃周朝的粮食为耻。
然而,周朝地域辽阔,这薇菜也属周朝的啊,你们为何吃它呢?”对于这样的冷嘲热讽,伯夷、叔齐不仅没有责怪,反而觉得言之有理,相约不食薇菜。
7天之后,伯夷、叔齐竟然被活活饿死了。
在奄奄一息时,伯夷、叔齐唱到:“上那个西山哪,尽情地采薇菜。
以强暴的手段来征服强暴的统治,这样的做法可取吗?先帝神农啊,虞夏啊!如此的盛世,我们竟没有赶上。
如今,我们的生命行将结束了,我们还能去哪里呢?”
正如《史记·伯夷列传》中所说的,叔齐、伯夷不以常人的是非为是非,而把道德作为立身行事的行为准则。
在坚贞道德观的指引下,伯夷、叔齐宁可饿死,也不甘为周臣,吃周食。
儒家是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其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政。
伯夷、叔齐宁死不食周粟,他们的行为符合“仁”的道德标准,得到了儒家的大力推崇。
孔子在《论语》里评价伯夷、叔齐为“古之贤人”,他赞扬他们道“求仁而得仁,又何怨”,“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孟子认为伯夷、叔齐是“圣之清者”。
从最初的多遭非议,到后来的饥肠辘辘,伯夷、叔齐从未改变志向,始终坚持操守。
“以铜
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鉴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从政者作为关键性的人物,应多读点历史,从中汲取营养。
与此同时,从政者需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在新世界,伯夷、叔齐贞操观被赋予了新的时代精神,这就要求从政者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尤其要培养坚贞不屈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