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夷叔齐的故事

合集下载

伯夷叔齐的故事

伯夷叔齐的故事

伯夷叔齐的故事伯夷和叔齐是春秋时期的两位贤人,他们的故事至今仍然被人津津乐道。

伯夷和叔齐是一对兄弟,他们的故事充满了令人敬佩的精神品质和感人的情感。

据史书记载,伯夷和叔齐是商朝的后裔,他们的祖先被封在了齐地。

在春秋时期,周幽王的暴政导致了天下大乱,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伯夷和叔齐深感天下之乱,于是决定离开齐地,迁徙到了遥远的北方。

他们在北方找到了一个荒凉的地方,没有人烟,没有粮食,没有水源。

但是,伯夷和叔齐并没有因此而灰心丧气,相反,他们开始辛勤劳作,耕种土地,建立起了自己的家园。

他们的故事传扬开来,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投奔,他们的家园逐渐变得繁荣起来。

伯夷和叔齐治理家族非常严格,他们要求自己和家人严格遵守礼仪和道德规范,以身作则,深得人民的敬重和爱戴。

后来,伯夷和叔齐听说周幽王已经被推翻,天下终于出现了一丝和平。

他们决定回到齐地,帮助人民重建家园。

当他们回到齐地的时候,人们对他们的敬仰之情溢于言表,纷纷前来拜见他们,向他们请教治国安邦的道理。

伯夷和叔齐没有因为自己的功勋而骄傲自满,相反,他们以谦虚的态度接纳了人民的拜访,教导他们如何做一个忠诚、仁爱、勤勉的人。

他们的教诲深入人心,为人们树立了崇高的道德榜样。

伯夷和叔齐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拥有多少财富和权力,而在于他的品德和行为。

伯夷和叔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仁爱、勤勉、谦虚、忠诚的精神,他们的故事激励着后人不断追求道德的高尚境界。

伯夷叔齐的故事,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生动写照,也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宝贵遗产。

让我们永远铭记伯夷和叔齐,向他们学习,传承他们的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伯夷叔齐故事给人启示

伯夷叔齐故事给人启示

伯夷叔齐故事给人启示伯夷和叔齐是中国古代的两位贤人,他们的故事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和教训。

他们生活在商朝末年,当时国家政治腐败,人民生活贫困,但伯夷和叔齐却坚守着自己的道德原则,以身作则,成为后世仰慕的楷模。

伯夷和叔齐的父亲是商王纣的大臣,但纣王却因为他们的品行高尚而嫉妒,并陷害他们。

在国家陷入困境的时候,纣王却无视百姓的苦难,只顾自己享乐。

伯夷和叔齐见到这一切后,决定辞去官职,离开家乡,过上苦行的生活。

他们来到了羽山并建立了一个小小的社区,远离俗世的喧嚣。

他们过着简朴的生活,种植庄稼,捕鱼狩猎,与自然和谐相处。

对于物质的追求,他们从不多言。

在他们的带领下,社区的人们也都遵循着简朴、守纪律的生活方式。

他们的行为让人们深受触动,传说中还有一位贤人,名叫大禹,也听闻了他们的事迹。

大禹是后来成为伟大治水英雄的人物,他在羽山拜访了伯夷和叔齐,向他们请教治水之策。

伯夷和叔齐告诉大禹,治水的关键在于守正,只有心地善良,才能得到自然的回报。

伯夷叔齐的故事给我们带来了一些重要的启示。

首先,他们告诉我们,在任何困境中,我们都应该坚守自己的道德原则。

纣王不公正的行为固然可耻,但伯夷和叔齐选择离开而不是妥协,正是因为他们的道德勇气和责任感。

其次,他们的生活方式也提醒我们,追求物质享受并不是人生的全部。

过于追求物质会导致我们迷失自我,忽视了内心的平静和生命的真谛。

伯夷和叔齐通过过着简朴的生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展示了另一种生活方式的可能性。

最重要的是,他们教导我们,善良的心灵和正直的行为是获得成功和幸福的关键。

只有秉持着善良的心,我们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也才能在困难面前坚持不懈,最终取得成功。

总之,伯夷和叔齐的故事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他们的道德勇气、简朴的生活方式和善良的心灵,是我们在现代社会中也应该追求的品质。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过上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活,并给予他人希望和榜样。

《伯夷列传》原文和翻译

《伯夷列传》原文和翻译

《伯夷列传》原文和翻译《伯夷列传》是《史记》中的一篇传记,讲述了春秋时期两位食不厌精,爱民如子的贤臣伯夷和叔齐的故事。

这篇传记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一颗瑰宝,对于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对《伯夷列传》的原文和翻译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一、《伯夷列传》原文《伯夷列传》原文的语言简练明了,形式优美,不但反映了伯夷叔齐的崇高品质,而且充分展示了古代文化的优越性。

以下是《伯夷列传》的原文:昔周有大夫伯夷、叔齐者,其食不甚俭,居不甚豪,其服文自直,其言及人无所阿,民之怨者朝夕至,而问罪者不过三焉。

是以民悦之。

鲁桓公欲用之,伯夷谢而去。

后入燕,燕公待之以国君。

吕不韦闻而欲用之,伯夷辞而去。

后入楚,成王待之以太子,而叔齐病而去。

于是三王者者皆悔之,自以不能用天下之贤而受一国之责也。

二、《伯夷列传》的翻译《伯夷列传》的翻译同样优美典雅,简练明了。

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需要尽可能忠实地表达原文的意思和风味,并注重翻译的可读性和美感。

以下是《伯夷列传》的翻译:很久以前,周朝有两位大夫,名叫伯夷和叔齐。

他们非常节约,生活简朴,而且衣服朴素,言谈严肃,从不阿谀奉承他人。

人们对他们非常敬重,见怨者朝夕不断,但是问责的人最多也只有三次。

因此,人民都非常喜欢他们。

鲁国的桓公曾想要任用他们,但是他们谢绝了这一荣耀。

后来他们到了燕国,被燕公尊为国君。

吕不韦听说了他们的事迹,想要请他们为自己的助手,但是伯夷还是婉言回绝了他。

最后他们到了楚国,而成王尊他们为太子。

叔齐因病回到家中,而伯夷则一直服务于楚国。

后来,这三位国王都为自己当初没有能够使用天下英才而感到懊悔。

三、分析和评价通过比较原文和翻译,我们可以发现,尽管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进行了适当的改动,但是整个翻译过程还是比较忠实的。

这也证明了翻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需要译者有良好的语言表达和文化素养,同时也要具备准确翻译的能力。

此外,《伯夷列传》的原文和翻译都有其独特的价值。

伯夷,叔齐

伯夷,叔齐

伯夷,叔齐
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两位王子。

相传孤竹君遗命立三子叔齐为君。

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叔齐尊天伦,不愿打乱社会规则,也未继位,哥俩先后出国前往周国考察。

周武王伐纣,二人扣马谏阻。

武王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于首阳山。

(出自《吕氏春秋.诚廉》﹑《史记.伯夷列传》)。

《论语.公冶长》:“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邢昺疏引《春秋少阳篇》:“伯夷姓墨,名允,字公信。

伯,长也;夷,谥。

叔齐名智,字公达,伯夷之弟,齐亦谥也。

”。

唐山新发现“义于高祖墨”玉圭,佐证了“伯夷姓墨”这一史记。

夷齐“兄弟让国,扣吗谏伐,耻食周粟,饿死首阳”仁哲大义,是历代中华仁人志士、诚信礼让、忠于祖国、抱节守志、清正廉明的典范。

三千年前,秦皇岛一带正是孤竹国管辖的区域。

这个古代方国建国很早,伯夷与叔齐历经了商和西周两个朝代。

当时它的管辖区域,据考古资料表明,大体包括现在秦皇岛市的全部,唐山市的东部和辽宁省的西南部,都城在现在的卢龙县城附近。

这个古老的方国当时的经济,文化都比较发达,有大量饲养牲畜的畜牧业和可以用剩余粮食酿酒的农产品。

从这个国家取名觚竹来看,它是以两种用以书写的文具,借
代作国名,这就反映了这个国家已经有比较高的文化。

伯夷、叔齐独行其志,耻食周粟,饿死首阳山以后,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许多名人,包括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史学家、艺术家、文人学者、帝王将相纷纷以各种形式歌颂、褒扬伯夷、叔齐。

叔齐和伯夷的故事

叔齐和伯夷的故事

叔齐和伯夷的故事
《叔齐和伯夷的故事》
叔齐和伯夷,是我国最著名的兄弟俩,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
及刚毅坚韧的精神。

他们在先秦时期存在,闻名于世,并且以他们的
殉道精神被一代代的人民传颂至今。

叔齐和伯夷的故事发生在先秦,上古神话中表达着爱国精神和反抗暴
政的正义主张。

传说叔齐和伯夷是兄弟俩,他们坚持自己认定的正义,并不断反抗暴政,因而遭受残害。

他们的“义抗暴”精神被褒扬为传
世佳话,后来相继激起了许多反抗暴政的英雄。

叔齐和伯夷的勇气和坚毅精神令人佩服。

他们虽然没有武装力量,但
是他们活出了自己真正的理想,不畏艰难,做出了反抗暴政的英勇行为,让我们时刻受到鼓舞,坚守着正义信念。

叔齐和伯夷的故事被收录在古代著作《史记》中,这是一部被称为
“中国史学入门书”的古典文学作品。

这部著作是古代历史学家司马
迁写成的,内容包括叔齐和伯夷的故事,其中描述了两兄弟俩的反抗
暴政的故事情节,以及他们追求正义的勇气和坚毅的精神,被一代代
的读者深刻影响着。

叔齐和伯夷,他们为我们展示了反抗暴政的勇气,让我们看到了坚毅
追求正义的精神,被褒扬为“兄弟忠贞气”。

今天仍被人们所传颂,
是永远的精神象征,让我们勇敢追求正义,反抗一切不公正的行为。

伯夷和叔齐的故事

伯夷和叔齐的故事

伯夷和叔齐的故事伯夷和叔齐是中国古代的两位贤人,他们的故事流传至今,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伯夷和叔齐是商朝的贵族子弟,他们生活在一个非常黑暗的时代。

当时的商朝王室腐败不堪,百姓生活困苦,人们饱受压迫。

但是伯夷和叔齐却没有被这种黑暗的环境所腐蚀,他们仍然保持着高尚的品德和崇高的理想。

伯夷和叔齐年轻时就立下了誓言,要为民除害,拯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

他们不畏强暴,不怕权势,一心一意地为民请命。

在那个黑暗的年代,他们的言行举止无疑是一股清流,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和力量。

伯夷和叔齐的故事中,最为人称道的是他们对权力的态度。

在当时,商朝的王室是非常腐败的,贵族们为了自己的私利,肆意压迫百姓,众生苦不堪言。

而伯夷和叔齐却义无反顾地拒绝了王室的宴请,不愿沾染腐朽的权力。

他们宁愿过着贫寒的生活,也不愿意去享受那些不义之财。

他们的行为无疑是对腐朽权力的最好反击,也是对正义的最好捍卫。

伯夷和叔齐的故事中,还有一段让人动容的情节。

有一次,他们听说有饥民在饥荒中饿死了,于是他们决定要为饥民分忧。

他们不顾一切地冲到饥民所在的地方,将自己的粮食分给了饥民。

他们不畏艰难,不怕牺牲,只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得到帮助。

这种仁爱之心,使他们成为了那个时代的典范,也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楷模。

伯夷和叔齐的故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他们的高尚品德和崇高理想,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需要学习的。

在现代社会,我们也需要像伯夷和叔齐一样,保持高尚的品德,坚守正义的原则,不畏艰难,不怕牺牲,为民除害,拯救苍生。

伯夷和叔齐的故事,是一部永远的史诗,也是一面永恒的镜子。

它告诉我们,正义永远不会被打败,高尚的品德永远不会过时。

让我们永远铭记伯夷和叔齐的故事,让我们永远学习伯夷和叔齐的品德,让我们永远传承伯夷和叔齐的精神。

愿我们都能成为像伯夷和叔齐一样的人,为民除害,拯救苍生。

名人兄弟间之三:伯夷与叔齐

名人兄弟间之三:伯夷与叔齐

名人兄弟间之三:伯夷与叔齐名人兄弟间之三孤高守节的一对兄弟——伯夷与叔齐在中国商朝末年、周朝初年,出现了两个大“怪人”,也是后来被孔子、司马迁及许多名人称之为仁人、贤人的一对兄弟——当哥哥的叫伯夷,弟弟叫叔齐。

伯夷和叔齐是古代孤竹国国君的儿子。

孤竹国位于今河北唐山市东部、秦皇岛西部一带,是殷商王朝的一个诸侯国。

孤竹国的国君一共有三个儿子:长子伯夷,二子公望,三子叔齐。

老国君生前很钟爱小儿子叔齐,想把王位传给他。

国君驾崩后,众臣民要按先君遗诏立叔齐为君。

可是叔齐却说:“伯兄在先,我怎能为君呢?”伯夷坚辞不受,也说尊父命应立叔齐为君。

这兄弟俩互让不就,众臣左右为难。

后来伯夷离开了京地,叔齐也逃离了孤竹。

众臣无奈,只得拥立二子公望为君主。

伯夷、叔齐逃离孤竹国后,向西而行。

他们听说周文王姬昌行善积德,礼贤下士,于是决定去投奔周文王。

然而当兄弟二人风尘仆仆地来到周地时,姬昌已经去世,他的儿子武王姬发,正在发兵准备讨伐商纣王。

伯夷叔齐便拦住武王的马头叩谏说:“你的父亲死去后不安葬,却大动干戈,能说是孝吗?身为商纣的大臣,而兴兵弑君,能说是仁吗?”武王左右的将士想拿兵器打他们,姜太公忙说:“他们是两位仁义之士,叫他们走吧!”就让人把他俩搀扶开了。

武王伐纣后,建立了周王朝,天下诸侯和百姓也都承认周武王的天子地位,而伯夷和叔齐却深以为耻。

他们作为殷商的遗民,隐居在位于今河南省偃师西北十五里处的首阳山上,并且表示决不再吃周朝的粮食。

不吃粮食,可总得吃饭吧?怎么办?兄弟俩每天就去山上挖野菜充饥,史称“采薇”,为此哥俩还专作了一首《采薇歌》以示其志。

歌云:“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后来,山野中来了一个妇人对他们说:“你们不吃周朝的粮食,可现在是周朝的天下了,那一草一木都是周朝的啊。

”兄弟俩一听,便不再出去采薇,不久便饿死于首阳山上。

旧戏中就经常唱道:“昔日里伯夷叔齐二大贤,兄弟二人让江山。

伯夷叔齐故事给人启示

伯夷叔齐故事给人启示

伯夷叔齐故事给人启示
伯夷叔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两位隐士,他们的故事给人留下了许多启示。

伯夷叔齐的故事主要讲述了他们两个因为反对周朝的建立而隐居在首阳山上,后来因为周武王的进攻而一起吃一起吃糠咽菜,最终饿死在首阳山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是对于反对的事情,也要有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德。

伯夷叔齐反对周朝的建立,但并不是盲目地反对,而是有着自己的理由和思考。

他们有着高尚的品德,不愿意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损害他人的利益,因此选择隐居在首阳山上。

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要有自我修养和自我约束的能力。

在伯夷叔齐的故事中,他们每天吃糠咽菜,甚至最后饿死在首阳山上,这并不是因为他们物质生活的匮乏,而是因为他们有自我修养和自我约束的能力。

他们不愿意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做出违背道德的事情,因此选择了这种艰苦的生活。

最后,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要坚持自己的信念,不要被外部环境所左右。

在伯夷叔齐的故事中,周武王的进攻并没有让伯夷叔齐改变自己的想法,他们依然坚定地吃着糠咽着菜,直到最后饿死。

这告诉我们,要坚持自己的信念,不要被外部环境所左右,才能够取得成功。

总结起来,伯夷叔齐的故事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启示,我们应该要学习他们坚定的信念、高尚的品德和自我修养的能力,同时也要坚持自己的信念,不要被外部环境所左右。

传记第十一伯夷叔齐

传记第十一伯夷叔齐

传记第十一伯夷叔齐伯夷,名允,字公信。

叔齐,名智,字公达。

他们是商、周之际孤竹国(今河北卢龙南)国君的两个儿子。

原来,大禹登上帝位,分封炎帝的后代于绍列山,称为墨胎氏。

成汤建商元年三月丙寅日,将墨胎的一支后裔析封于孤竹,成为一个小诸侯国。

商朝后期,孤竹国君名初,字子朝,有三个儿子,伯夷为长,凭为次,叔齐最小。

初临死前,叮嘱以他最喜爱的小儿子叔齐继任国君。

父亲逝世后,叔齐却要将国君的位置让给大哥。

伯夷说:“父亲的话不能违背。

”于是逃走了。

叔齐坚决不肯当国君,随后也逃走了。

国人没有办法,只好将国君的二儿子凭立为新国君。

当时,殷纣王残暴无道,而西伯昌有尊老爱幼、仁德慈爱的美名,伯夷、叔齐想自己年纪大了,总要有个安身立命之地,于是互相搀扶着向西跋涉,去投靠西伯昌。

可惜,当他俩赶到周人聚居的岐山之南时,周文王已经逝世。

儿子武王发正集结了部队,队前用专车放着木头牌位,写着“先考文王之位”,准备向东开拔,去消灭殷纣王。

伯夷、叔齐拉住武王战车驷马的缰绳,磕头劝阻道:“父亲逝世了不好好安葬,却拿了兵器去打仗,这难道叫做孝顺吗?作为一个臣子,却去攻杀自己的君王,这难道叫做仁义吗?”武王的手下人想要杀掉他俩,被吕尚拦住了,说:“这是仁人啊!”扶着他俩让开了路。

武王灭了殷商,天下诸侯都拥戴周武王为天子。

伯夷、叔齐说:“我们听说古代的士人,在社会安定时不逃避自己的责任,在社会混乱时不苟且偷生。

如今天下大乱,周人用暴力夺得天子之位,我们不能迎合他,玷污了我们的清白。

”感到当周的臣民是莫大的耻辱,决心不吃周人的粮食,就隐居到首阳山(今山西永济县境),每天采集一种叫做薇的野豌豆充饥。

俩人饿得快死的时候,作了一首诗,诗里写道:“登上那个西山(即首阳山)呀,采集一些薇菜。

用暴力去替代暴力,竟然不以为非!神农、虞、夏的时代一下子都没有了,可叫我俩到哪里去呢?唉,就要死了,命运怎么这样衰薄呀!”伯夷、叔齐弟兄就这样饿死在首阳山上。

修远之思评历史上很多名人对伯夷、叔齐发表过议论。

伯夷叔齐的故事讲了什么

伯夷叔齐的故事讲了什么

伯夷叔齐的故事讲了什么伯夷叔齐的故事发生于商周时期,被儒学尊为典范,史记匠才司马迁将其典故载入列传之首,流传至今。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伯夷叔齐的故事讲了什么,希望大家喜欢!伯夷叔齐故事介绍伯夷、叔齐本为商代贵族孤竹君之子,孤竹君临死意欲将君位传于次子叔齐,但叔齐严守礼教,认为长子不继承君位,反倒让自己继承,是不仁不义之举,誓死推脱。

而伯夷认为弟弟叔齐贤于自己,要让位给叔齐,叔齐坚决不肯接受,于是两兄弟一起隐居。

正因为如此,几百年后的孔子才把二人作为“贤”的代表。

当武王兴仁义之师伐纣时,二人却出来阻止武王灭商。

后来又以遗臣自居,不食周朝之粟而饿死首阳山上。

自古多说二人高义,但汉代东方朔却说二人愚夫。

而且颇有道理。

二人“不食周粟”是“贤”还是“愚”,其实都有道理。

历史是统治阶级编写的,特别是中国历史向来是官方编写的,目的是为了巩固现在的统治。

需要社会安定时,就赞扬伯夷叔齐这样“贤者”,需要改革时就批判这些“顽固派”。

其实都是当时历史条件的需要。

伯夷叔齐是商末周初人,商朝是中国鬼神论的顶峰时期,一切事情都要问卜后才执行。

商王更被看作是上天的代表,他的统治是上天的意志,商王“贤”与“不贤”有上天判断,凡人是不能反抗的。

所以放在这样的历史局限下,伯夷和叔齐的作为就不难理解了。

伯夷叔齐为何会被司马迁称颂太史公司马迁把伯夷叔齐放在列传之首,足见司马迁对伯夷叔齐的褒奖之意之高。

众所周知,《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被载入《史记》的人都是代表着当世时代特征的领袖人物,具有其独有的精神高度与特点,而伯夷叔齐的身份仅为商朝的贵族,便享有如此殊荣,细细想来,伯夷叔齐为什么被司马迁称颂足以思考一番。

《史记》记述:伯夷、叔齐是殷末周初孤竹国君的两个儿子。

孤竹国王生前指定小儿子叔齐继位。

他死后,叔齐却要把王位让给长兄伯夷。

伯夷认为君命不可违,要尊重父亲的决定,因此拒绝就位,并出逃外国。

叔齐则认为伯夷贤德,治理国家最合适,又符合长幼尊卑秩序,便执意离开孤竹国,追随兄长伯夷而去。

历史趣谈伯夷叔齐的故事 宁愿饿死也不吃别人粮食的兄弟

历史趣谈伯夷叔齐的故事 宁愿饿死也不吃别人粮食的兄弟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伯夷叔齐的故事宁愿饿死也不吃别人粮食的兄弟
导语:商朝末年,有个国家叫孤竹国,伯夷、叔齐国君的两个儿子,因互相谦让王位而双双逃离了自己的国家。

他们怎么不愿意当大王呢?原来,伯夷,
商朝末年,有个国家叫孤竹国,伯夷、叔齐国君的两个儿子,因互相谦让王位而双双逃离了自己的国家。

他们怎么不愿意当大王呢?原来,伯夷,忠厚老实,不会变通,更有不会拍他老爸马屁,故老国王不喜欢他。

小儿子没才能且心地不好,所以老国王也不喜欢他。

只有次子叔齐,不但聪明且懂得顺从他老人家。

按理说,应该立长子伯夷为世子,可是老国王想让次子叔齐继位。

老国去世后,就把王位传给了叔齐,且希望伯夷好好辅佐他。

叔齐是个明白人,他知道王位应该留给他的哥哥,他可不想留下历史骂名,于是他找到伯夷,想请哥哥当国王,伯夷一见弟弟如此,更觉得叔齐胸襟广阔,便说:“贤弟,你博学多才,又是老爸临终前立的太子,父命怎能违呢?”可是叔齐说:“但先神祖的规矩不能破,要长幼有序!”在叔齐的再三请求下,伯夷只能答应。

当天夜里,伯夷硬是睡不着,总觉得弟弟比他更适合当国王,比他更能治好国家。

于是,为了能让弟弟安心的当上国五,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打包行李,悄悄离开王宫。

第二天早晨,弟弟发现伯夷离家出走后,更觉得不能这个时候继位,决定去把哥哥找回来。

所以也悄悄的离宫了。

伯夷、叔齐,他们的三弟成为大王。

伯夷、叔齐到了哪里呢?
他们听说西伯昌(即周文王)能奉养天下老人,他们便投奔到西伯的国家居住下来。

刚到此地不久,西伯就去世了,西伯的儿子周武王不等料理完父亲生活常识分享。

伯夷叔齐扣马而谏的典故

伯夷叔齐扣马而谏的典故

伯夷叔齐扣马而谏的典故伯夷叔齐,这两位古代的贤人,真的是历史上极具个性的角色。

他们的故事里有不少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

想象一下,古时候的一个场景,伯夷和叔齐这俩兄弟,骑着马,神情严肃,仿佛有什么大事要发生。

他们当时是在劝谏当时的君主,这个举动可是很有意思的。

你说,谁会想到,骑着马的人竟然会是忠臣?就像现在的我们,打着马赛克的生活中,偶尔也要站出来说几句真话,对吧?想象一下,伯夷叔齐骑着马,一边奔跑一边高声呼喊:“大王啊,您这是要干嘛呀?”那气势,简直让人忍不住想笑。

大王可能一开始还有些懵逼,心想:“这俩人怎么了?不怕我吗?”可他们的坚持真的是让人佩服,仿佛不说出个所以然来,就不肯下马似的。

这种执着,真是让人想起了那些为了理想而奋斗的人,勇敢地站出来,即使风头再劲也毫不退缩。

有句话说得好,“有话就直说”。

伯夷叔齐就是这种人,宁愿得罪人,也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国家走向错误的方向。

这种勇气在今天的生活中也同样适用。

我们面对一些不公正的事情,真的应该像他们一样,别怕,站出来说出来。

就像在公司里,看到一些不合理的,咱们也得敢于提出建议,毕竟,好的意见总是值得被听见的。

他们的故事还有个重要的点,就是对权力的看法。

很多时候,权力会让人失去方向,迷失自我。

就像在我们身边,有些人一旦掌握了一点权力,就开始飘了,忘了初心。

但伯夷叔齐可不是这样,他们就是那种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保持清醒的人。

他们相信,真正的领导者应该是为人民服务的,而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

这种价值观在今天依然非常重要,我们都应该学习。

说到这里,可能有些人会觉得,哎呀,这种事情发生在古代,和我们现在有什么关系呢?关系可大了。

你想想,咱们身边的社会,常常需要那些敢于说真话的人。

无论是学校、职场还是社区,总有那么一些人愿意发声,推动事情的发展。

正是因为有他们,社会才会进步。

再说了,骑马劝谏这事儿,听上去像是个笑话,但实际上,这是一种坚定的表现。

试想一下,当你骑在马背上,对着一位君王说话,多少人会觉得你是在开玩笑?但伯夷叔齐却用这种方式,让人听到了最真诚的声音。

伯夷、叔齐的故事

伯夷、叔齐的故事

伯夷、叔齐的故事相传伯夷、叔齐是商朝末年孤竹国(政治中心在今河北省卢龙县西,包括今迁安市、迁西县、滦县等地)国君的长子和三子。

生卒年无考。

孤竹国国君在世时,想立叔齐为王位的继承人。

他死后叔齐要把王位让给长兄伯夷。

伯夷说:“你当国君是父亲的遗命,怎么可以随便改动呢?”于是伯夷逃走了。

叔齐仍不肯当国君,也逃走了。

百姓就推孤竹国君的二儿子继承了王位。

伯夷、叔齐兄弟之所以让国,是因为他们对商纣王当时的暴政不满,不愿与之合作。

他们隐居渤海之滨,等待清平之世的到来。

后来听说周族在西方强盛起来,周文王是位有道德的人,兄弟2人便长途跋涉来到周的都邑岐山(今陕西岐山县)。

此时,周文王已死,武王即位。

武王听说有二位贤人到来,派周公姬旦前往迎接。

周公与他们立书盟誓,答应给他们兄弟第二等级的俸禄和与此相应的职位。

他们2人相视而笑说:“奇怪。

这不是我们所追求的那种仁道呀如今周见到商朝政局败乱而急于坐大,崇尚计谋而行贿赂,依仗兵力而壮大威势,用宰杀牲畜、血涂盟书的办法向鬼神表示忠信,到处宣扬自己的德行来取悦于民众,用征伐杀戮来求利,这是用推行错误的行为来取代商纣的残暴统治。

他们2人对投奔西周感到非常失望。

当周武王带着装有其父亲周文王的棺材,挥军伐纣时,伯夷拦住武王的马头进谏说:“父亲死了不埋葬,却发动起战争,这叫做孝吗?身为商的臣子却要弑杀君主,这叫做仁吗?”周围的人要杀伯夷、叔齐,被统军大臣姜尚制止了。

周武王灭商后,成了天下的宗主。

伯夷、叔齐却以自己归顺西周而感到羞耻。

为了表示气节,他们不再吃西周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今山西永济西),以山上的野菜为食。

周武王派人请他们山,并答应天下相让,他们仍拒绝出山仕周。

后来,一位山中妇人对他们说:“你们仗义不食周朝的米,可是你们采食的这些野菜也是周朝的呀!”妇人的话提醒了他们,于是他们就连野菜也不吃了。

到了第七天,快要饿死的时候,他们唱了一首歌,歌辞大意是:“登上那首阳山哪,采集野菜充饥。

古代兄弟和睦的典故

古代兄弟和睦的典故

古代兄弟和睦的典故引言古代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兄弟和睦的典故,这些故事深刻地展示了兄弟之间相互关爱、和睦相处的美好情感。

这些典故不仅体现了古代文化的特点,也对今天的人们有着深远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兄弟之间相互扶持1. 故事1:伯夷、叔齐的和睦兄弟关系伯夷和叔齐是商朝末年的两位贤臣。

在商纣王的统治下,伯夷和叔齐不愿违背道德原则,宁愿放弃官位和财富。

他们两个兄弟共同决定离开朝廷,终日修身养性,过着清贫的生活。

他们互相扶持,共同度过了艰难的岁月。

这个故事中展示了兄弟之间相互关爱、扶持的精神。

2. 故事2:兄弟共商大事的例子在中国的历史上,还有很多兄弟在政治、军事上共同努力、相互扶持的例子。

如东汉末年的兄弟刘备、刘表、刘璋三人,他们同样是守正不阿、有责有行的君主。

尽管最终刘备成为了蜀国的主公,但在兄弟的关系上,他们从未互相怀疑、争斗,而是共同商讨大事、相互扶持,共同抵抗外敌,保护家族秩序和民众利益。

共同成长的兄弟关系1. 故事3:孔子与他的门徒孔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奠基人,他培养了一批杰出的门徒,其中最著名的是子路、颜渊、子贡等人。

孔子与这些门徒之间建立了亲密而和睦的关系,他们一起学习、探讨道德和社会学问题,相互影响、共同成长。

这种兄弟般的关系使得孔子及其门徒成为儒家文化的代表,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故事4:民间故事中的兄弟情深在中国的民间故事中,也有许多展示了兄弟之间和睦相处、共同成长的情节。

例如《白蛇传》中的许仙与许宣,虽然有许多困难和考验,但他们始终相互扶持、共同面对。

他们的兄弟情深不仅感动了人们的心灵,也向人们展示了兄弟关系的珍贵和宝贵。

兄弟和睦的重要意义1. 传承家族的责任与荣耀兄弟关系代表了家族的生命线,兄弟之间和睦相处有助于传承家族的责任和荣耀。

通过共同努力、扶持,兄弟能够保护家族利益并传承家族的价值观和传统。

这对于家族的凝聚力和发展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2. 增强社会和谐与稳定兄弟之间和睦相处不仅对家族有益,对整个社会也有积极影响。

伯夷叔齐采薇的典故

伯夷叔齐采薇的典故

伯夷叔齐采薇的典故
伯夷、叔齐、采薇是三兄弟,属于商朝时代,是一代著名的先知和智者。

伯夷是非常叛逆的,他对商朝的礼仪而反感,他认为礼法太过复杂,
相比之下,自然界中的树木和草木要比人类的负担更轻松。

他发誓不会穿
上了礼服,也从不参加宫廷招待宴会,拒绝过时的仪式和习俗。

叔齐则与伯夷刚好相反,他十分擅长宫廷礼仪,并有著极高的礼法水准。

他以及他的兄弟采薇经常操练和礼仪,以此来表彰他们的虔诚。

采薇则属于两兄弟的中间,他不会像伯夷这样叛逆和激进,也不会像
叔齐那样极度注重礼仪。

他认为,礼仪有时太过复杂,宜以朴素、自然为
良方法。

三兄弟的言论也极为引人注目,他们的观点改变了当时的习俗和传统,他们的言论也开启了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哲学思想。

伯夷和叔齐采薇而食饿死首阳山的典故

伯夷和叔齐采薇而食饿死首阳山的典故

伯夷和叔齐采薇而食饿死首阳山的典故伯夷和叔齐都是商末孤竹国的王子,初孤竹君以叔齐为王位继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于伯夷,伯夷不受。

后两人闻周文王善养老而入周。

武王伐纣,他们二人劝谏。

武王灭商后,他们隐居首阳山,不食周粟而亡。

伯夷和叔齐都是孤竹国的王子,分别为国君的长子和三子。

但后来他们都没有即位,却流亡在外,甚至活活饿死。

孔子赞叹他们说:“不放弃自己信奉的理想,不同流合污玷辱自己,伯夷和叔齐就是这样的人啊!”那么,孔子为什么十分称赞伯夷和叔齐呢?孤竹国国君十分喜爱叔齐,并有意让叔齐继承国君之位。

在他临终时,留下遗命,指定叔齐即位。

叔齐谦恭礼让,坚持要大哥伯夷即位。

伯夷说:“叔齐即位,是父亲的遗命,我不能违背父亲的遗愿!”于是离家出走。

叔齐见大哥出走,他也不当国君,索性打点行装追随伯夷去了。

但是国家不可一日无君,孤竹国的大臣们只得拥立孤竹国国君的次子即位为君。

叔齐找到伯夷之后,知道孤竹国是不能再回去了,那到何处安身呢他们听说周文王行善积德,礼贤下士,于是决定去投奔周文王。

当兄弟二人风尘仆仆地来到周时,周文王早已逝世,正遇上周武王用车载着周文王的灵位去讨伐商纣王。

他们兄弟二人立即抢上一步,拉住马的缰绳劝阻武王说:“你的父亲死去后不安葬,却大动干戈(父死不葬,爰及干戈),能说是孝吗身为商纣的大臣,而兴兵弑君(以臣弑君),能说是仁吗”武王左右的将士一听他俩说出这么一番话来,拿起长矛就刺。

姜太公忙说:“他们是两位仁义之士,不能杀!”说着就把他俩搀扶开了。

周武王消灭商朝后,建立了周王朝,天下诸侯和百姓也都承认周武王的天子地位,但伯夷和叔齐却以此为耻。

他们认为自己没有能制止周武王这种不道义的行为,于是决定隐居首阳山(在今山西永济),做殷商的遗民,而不当周朝的顺民。

为了和周朝彻底划清界限,伯夷和叔齐还决定,今后不再吃周朝的粮食。

那用什么来填饱肚子呢只好采薇充饥了。

秋风四起,薇菜越来越少,兄弟二人渐渐瘦成了皮包骨。

伯夷和叔齐让国、叩马谏伐、耻食周粟、甘饿首阳的故事

伯夷和叔齐让国、叩马谏伐、耻食周粟、甘饿首阳的故事

伯夷和叔齐让国、叩马谏伐、耻食周粟、甘饿首阳的故事三千多年以前,在商朝的商纣王时期,有一个叫孤竹(今天的秦皇岛一带)的诸侯国。

他们的国君是商朝王族的旁支,最早是以王族公子的身份被分封在孤竹,从而建立了孤竹国。

当时孤竹的国君名叫亚微,他有三个儿子:长子伯夷,次子亚凭,三子叔齐。

其中三子叔齐最得国君宠爱,国君有意立叔齐为嗣子,想要把国君的位置传给他。

不久孤竹国君亚微薨(hōng)逝,按照当时的礼制,应该是长子伯夷即位。

但是深明大义的伯夷却说:“我们应该尊重父亲生前的遗愿,让叔齐来当国君!”他谢绝了众人的推举。

于是大家就推举他的弟弟叔齐为国君,叔齐又以“我要是当了国君,于兄弟不义,于礼制不合!”为由也不肯就位。

后来伯夷和叔齐两人都为了谦让对方双双离开了孤竹国,大家没有办法只能推举次子亚凭为国君。

离开孤竹国的伯夷和叔齐两人远离故国漂泊在外,居无定所,风餐露宿,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很多年,两个人都慢慢变老了。

这时,他们听说西伯侯姬昌(周文王)领导下的周国很安定,各方面发展都很好,很适合老年人居住,就想去投奔他。

于是两人结伴一路往西奔向周国,可是还没等他们到那里,姬昌已经死了,而且刚好碰到他的儿子姬发(周武王)把他父亲的木制灵牌载在兵车上,正要往东方去奔袭残暴的商纣王。

这时候,伯夷和叔齐两人奋不顾身的勒住周武王的马缰谏诤说:“您父亲死了不在家守孝,还大动干戈发动战争,这能称得上孝道吗?您作为商朝的臣民,前去弑杀自己的君王,这能算得上仁义吗?去做如此不孝不仁之事,您就不怕天下人耻笑吗?”刚说完,周武王边上的卫兵认为这两人太无理了,就要举剑杀了他们,但是军师姜子牙制止说:“这都是讲仁义的人呀,可不要杀害他们!”就把他俩扶开了。

后来,当周武王率军打到牧野时,商纣王才仓促调遣军队应战,他的军队由于厌战阵前纷纷倒戈,最后周武王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灭掉了商朝,建立了新的王朝周朝。

伯夷和叔齐认为周武王作为商朝的臣子却把商朝给灭了,这种做法真的是太可耻了,而且他们自己本身也是商朝的子民,商朝灭亡了,自己也就成了亡国奴。

伯夷叔齐尺子作文范文

伯夷叔齐尺子作文范文

伯夷叔齐尺子作文范文《伯夷叔齐》作文一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一个古代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伯夷和叔齐。

伯夷和叔齐是商朝末年的两个贵族。

他们的国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周武王要推翻商朝的统治。

伯夷和叔齐觉得周武王这样做不对,不应该用武力去推翻一个王朝。

他们就决定不吃周朝的粮食,跑到山里去,靠挖野菜过日子。

他们竟然饿死在了山里。

小朋友们,你们觉得伯夷叔齐做得对不对呢?有人说他们很傻,但是也有人说他们很有骨气,坚守自己的原则。

我们在生活中也会遇到很多选择,要像伯夷叔齐一样,坚持自己认为对的事情。

作文二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伯夷叔齐的故事吗?伯夷叔齐是兄弟俩,他们特别讲道义。

那时候,周武王要攻打商朝。

伯夷叔齐觉得这样不仁义,就去劝阻周武王。

可是周武王没听他们的。

他们不愿意在周朝生活,就跑到山上。

没有吃的,他们也不后悔。

虽然最后他们饿死了,但他们的精神让人佩服。

我们也要做有原则、讲道义的好孩子哦。

《尺子》作文一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说说尺子。

尺子呀,是我们学习中经常用到的东西。

比如说,我们画直线的时候,就得靠尺子帮忙,不然画出来的线歪歪扭扭的,多不好看呀。

还有做数学题的时候,量长度可少不了尺子。

我就有一把漂亮的尺子,上面还有我喜欢的卡通图案呢。

小朋友们,一定要爱护好自己的尺子哟!作文二小朋友们,你们都见过尺子吧?尺子能帮我们做很多事情呢。

写作业的时候,如果要画一个长方形,没有尺子可不行,画出来的边都不直啦。

我同桌的尺子可有趣啦,上面有各种颜色的刻度,可好看了。

咱们可都要好好用尺子,让它成为我们学习的好帮手。

不食周粟的故事.50字

不食周粟的故事.50字

伯夷叔齐不食周粟是伯夷、叔齐不吃饭饿死的故事。

不食周粟本指伯夷、叔齐于商亡后不吃周粟而死。

比喻忠诚坚定,不因生计艰难而为敌方工作。

在不食周粟的故事中,伯夷和叔齐为了坚持自己的立场,宁愿饿死也不吃周朝的粮食,最后饿死在首阳山上。

伯夷、叔齐这种坚持原则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除了要有气节外,也要适当掌握变通的技巧。

不食周粟故事简介。

不食周粟的故事发生在商周时期,商末贵族孤竹君在其晚年,因偏爱小儿子叔齐,有意推翻嫡长子制度命次子继承家业。

孤竹君去世后,叔齐执意将家业由兄长伯夷继承,然而伯夷也不愿继承,为了避免叔齐为难,遂于夜深远走他乡,但叔齐也是恪守礼制之人,见兄长不告而别,二话不说便寻他而去。

然后周朝建立,伯夷、叔齐仍未除去心中的芥蒂,认为周朝的建立违背礼制,发誓不与周人往来,不食周朝土地上的食物,最后守着心中的执念,饿死在首阳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伯夷叔齐的故事
3000年前,冀东大地唐秦地区正是孤竹国中心辖区。

孤竹建国很早,历经了夏商和西周三个朝代。

据考古资料表明,孤竹国文化发达,经济繁荣,牲畜饲养和农副产品交易日益繁忙。

酿酒、渔猎、煮盐、冶炼以及手工业较为发达。

从觚竹本意来看,以书写的文具反映了这个国家已经有比较高的文化。

[1]
孤竹国是商王朝在北方的一个宗族国,其国君墨氏。

墨氏在文献中或作墨夷氏、目夷氏。

据《史书、殷本纪》:“契为子姓,其后分封,有殷氏、来氏、宋氏、空桐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

也就是说,孤竹国君为建立商王朝的商部落始祖契的子孙后代。

据此,有史家推测,孤竹国能建立于夏代,入商为商代的同姓诸侯国。

从契到唐灭夏桀建立商朝,共传十四代。

在这样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商部落的不断扩大,孤竹国作为其宗族国,为商族南下以及最终建立殷商王权,起到了物资和人员输送的战略支撑。

[2]
到了商朝后期,孤竹国出现了夷齐让国、叩马谏伐、耻食周粟、甘饿首阳的美谈。

原来,孤竹国君有三个儿子,长子名允字公信,即后来谥号为伯夷。

幼子名智字公达,即后来谥号为叔齐。

孤竹君生前有意立叔齐为嗣子,继承他的事业。

后来孤竹国君薨,按当时社会常礼,长子应该即位。

但清廉自守的伯夷却说:“应该尊重父亲生前的遗愿让位与叔齐。

”于是他放弃自己继承王位的权利,逃到孤竹国外。

大家又推举叔齐作国君。

叔齐说:“我若继承王位,既破坏了礼制,又于兄弟不恭。

”也逃到孤竹国外,和他的长兄巧遇在赶往西岐的考察途中。

国人立中子继承了王位。

两人走到孟津,正赶武王伐纣。

兄弟二人不畏强暴,上前拉住武王马缰说:“你父亲死了不在家守孝,还大动干戈,这能称得上孝道吗?你作为商朝的臣民,前去弑杀自己的君主,这能算得上仁义吗?”周武王身边的随从人员要杀掉他们。

太公吕尚说:“这是有节义的人啊。

”于是搀扶着他们离去。

[3]武王伐商功成,伯夷叔齐隐居求志,不与武周为伍,谢绝周武王的封赏和高官厚禄。

至此,夷齐兄弟”采薇而食“,直至饿死首阳山。

伯夷叔齐的故事千古流传。

夷齐爱国守志、清正廉明、仁义礼让、孝感天地的高尚品行,是中华民族和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儿女追求真理、勇担大任、慷慨赴义的精神源泉;是遵守规则、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楷模;是国际友好、世界大同、人类生生不息的永远丰碑和精神家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