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能量及其形式

合集下载

3.1 能量及其形式-2024-2025学年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

3.1 能量及其形式-2024-2025学年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

3.1 能量及其形式 目录 模块一 知己知彼 (1)模块二 知识掌握 (1)知识点一、认识能量 (1)知识点二、能量的形式 (2)模块三 巩固提高 (5)模块一 知己知彼学习目标 目标解读1.通过自然界和生活中实例,了解能量存在2.通过斜面实验,认识能量的概念。

3.能在具体事例中识别多种形式的能量。

解读:知道机械能、内能、化学能、电能、太阳能、核能等自然界能量存在的各种形式,并从具体事例中识别多种形式的能,常见为选择题和填空题,难度小。

模块二 知识掌握知识点一、认识能量(一)我们的世界充满着能量植物的生长、流星等自然现象都与能量相关;人类的切活动都离不开能量,我们需要能量来保证日常生活和工作,即使在睡觉的时候也需要消耗能量。

学习目录知识重点事例说明植物的生长需要能量所有的自然现象都涉及能量破坏力巨大的龙卷风具有能量太阳的照射提供能量运动员的奔跑需要能量人类的一切活动每时每刻都离不开能量人的学习需要能量人睡觉时需要消耗能量(二)通过斜面实验认识能量实验装置过程和现象小球一旦从斜面滚下,它将会继续滚上另一个斜面,如果没有摩擦力,不管斜面比斜面甲陡些还是缓些,小球总是会滚到斜面上的C处或另一斜面上的D处或E处,而C处或D、E处离桌面的高度与小球出发点A处的高度相同解释将小球提高到A处时,就给予了小球一种与升高高度相联系的能量【能力拓展】能量是客观存在的,与我们从力产生的效果中能够感受到力的存在一样,我们也可以从能量产生的效果中感受能量的存在。

一般来说,如果一个物体能够使别的物体运动或产生变化,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

能量的单位是焦耳,简称为焦,符号是J。

知识点二、能量的形式物体的运动有多种多样的形式。

跟物体的运动一样,能量也有多种形式。

根据能量的特点大致可以分为机械能、化学能、声能、电能、电磁能、内能、核能等。

事例具有的能量形式做机械运动的物体机械能汽车行驶时需要的燃料化学能动听的音乐声能各种电池和发电厂提供的电电能核电站发电核能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微波和X射线电磁能高温水蒸气内能所有的自然现象都涉及能量,人类的生命活动每时每刻也都离不开能量。

3.1 能量及其形式教案----2023-2024学年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

3.1 能量及其形式教案----2023-2024学年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

课题:能量及其形式授课教师:宋佳娜授课时间:课时:1学习内容与要求教学重点1.理解什么是能量。

2.认识能的多种形式。

教学难点1.抽象概念理解:能量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学生可能需要超越日常经验,需要一些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

2.将能量的概念与实际生活和日常经验联系起来可能需要一些思辨和应用能力,学生需要理解如何将课堂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1.生能够清晰地定义能量,理解能量是物体发生变化的能力。

2.能够识别和描述常见的能量形式,如动能、势能、热能等,并理解它们在不同物体和系统中的存在。

3.能够运用能量概念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物体的运动、温度变化等。

科学思维1.学生能够提出有关能量及其形式的问题,并构建基于科学理论的假设。

2.学生能够思考和探讨与能量利用、环境影响等相关的伦理问题,培养对科学实践的伦理意识。

实践探究1.学生能够与同学协作进行实验,有效分工,分享观察和数据,促进团队合作。

2.学生能够讨论实验的局限性,思考实验结果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态度责任1.学生能够培养对能量及其形式科学主题的浓厚兴趣,激发对科学探究的热情。

2.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解决与能源和环境相关的问题,为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斜面实验模型学生课本、导学案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设计思想:在本节内容的教学中,应始终把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保持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中。

通过创设极具张力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迫切想知道有什么好的方法的心理情绪,然后引导学生将好奇心化为探究的欲望;通过具体的情境和富有启发性的提问,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以问题激发思维:通过三个探究性小实验,不断推动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展示概念车的模型和图片。

思考问题:有什么好的方法让概念车动起来。

1.。

2.实验演示:把条形磁铁放在封闭盒子里,让它靠近小磁针,观察小磁针指向的变化。

(新)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3.1《能量及其形式》优质课件 (共27张PPT)

(新)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3.1《能量及其形式》优质课件 (共27张PPT)

例 2:
F=200N 10M
5M
10M 物体重力400N,物体在力F 的作用下沿斜面向上运动.
小敏重力G=400N
5.功与能的关系:
①能:
物体具有做功的本领,就说物体具有能(单位:焦耳)
②做功的实质: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
③功可用来量度能量转化的多少
例 3:
起重机把8000N的重物竖直向上匀速提升5m 后又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了 2m,在这一过程 中钢丝绳向上的拉力对物体做功多少焦? 起重机向上提重物时对重物做了功.而又 水平移动2m时没有对重物做功,因为重物 没有在拉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
例 1 、一个人用 50N 的力沿水平方向匀速推一 辆重200N的车前进2m,求这个人对车做功多 少?重力对车做功多少?
例2:有一物体重100牛,把该物体从地面 匀速提到高为1米的桌面上,需要做多少功? 如果将这个物体用50牛的力沿水平地面拖 动10米,需要做多少功?
注意:提升物体所做的功常直接用W=Gh计算
解: W=Fs= Gh=100N9m=900J 答:人对桶做了900J的功。
(一)怎样才算做功(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 1、物体要受力的作用 • 2、物体要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定的距离
(二)怎样计算功
1、功的公式:功=力×距离 W=F· S 2、功的单位:焦耳(焦)1焦耳=1牛顿· 米
所做的功为( D )
A、750焦 C、450焦 B、300焦 D 、0
4、某足球运动员在水平方向用25牛的力,将 10牛的球沿水平地面踢出,踢出后球在地面上 滚了30米才停下来。在这过程中,脚对球所做
的功为(
A、750焦
) C
B、300焦 D、0
C、条件不足
下列情况中,人有没有对所带的皮箱做功: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3.1能量及形式(共21张PPT)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3.1能量及形式(共21张PPT)

分析实验
2、这个实验使用了哪些科学方法?
实验推理法 控制变量法
常用的科学方法:
类比法 等效法 理想模型法
习题2
(1)用干柴草或煤气作燃料来煮饭:_化__学__能__、___热__能___。 (2)电热水器加热时:____电__能_______、______热__能_______。 (3)电风扇工作时:______电__能_______、_____机__械__能______。 (4)雷电交加:____电__能_____、___光__能_____、_____热__能_______。 (5)在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并组合飞行30天后,“神舟十 一号”返回地面。返回舱与大气层剧烈摩擦,产生了大量的_热__能__。 (6)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_光___能转化为__化__学___能储存在体内,因 此植物体储存的是__化__学_能。
2 化学能
电池:化学能→电能 汽油:化学能→热能、光能
3 声能
4 太阳能(光能)→电能?
太阳能光电板
原 理? 太阳能热水器
5 核能
胖 子
小男孩
为什么原子弹爆炸能产生这么大的能量呢?
当原子核发生改变时 就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获得核能的途径:
(1)核裂变 (2)核聚变
核能 →热能 →机械能 →电能
核能的和平利用—核电站
能源需求 水资源核电站运行。全世界核电站的发电量已 经占总发电量的17%。我国也十分重视核能的利用。
秦山核电站
大亚湾核电站
6 还有哪些能量?
地热能、电磁能
电磁辐射从低频率到 高频率分为: 无线电波、微波、红 外线、紫外线、 X射线、伽马射线等。
能量及其形式
第三章第一节
概念车——未来汽车

3.1 能量及其形式

3.1 能量及其形式
解析:太阳能路灯的电池板白天将太阳能转化 为电能,蓄电池放电,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供 照明灯使用。
随堂练习
考点:能量的多种形式
2. 能量是与物质及其运动相联系的,下列能量中,与机械运
动相联系的是能 D.水能
解析:A.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内能和机械运动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 故A不正确;B.核能是核反应的时候产生的能,也与机械能无关.故B不 正确;C.电能和机械能是不同形式的能.故C不正确;D.水能利用主要是 利用水的动能和势能,和机械运动有关.故D正确。故选D。
由于分子运动而具有的能叫热能,与温度有关。
随堂练习
考点:能量的多种形式
1.如图所示为一种新型的“风光互补”景观照明灯,它“头顶”小 风扇,“肩扛”光电池板,“腰挎”照明灯,“脚踩”蓄电池。白 天工作时,光电池板将__太__阳__能_____转化为电能;晚上工作时,蓄电 池放电,将______化__学__能___转化为电能供照明灯使用。
课堂总结
随堂练习
考点:能量的多种形式 3. 关于光能说法正确的是( B ) A.不可见光不能传递光能 B.光能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C.光能主要是靠可见光传递到地球上 D.红外线可以传递光能,而紫外线不能
解析:A.可见光和不可见光都属于光,都能够传递光能,故A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在自 然界中存在能量的转化,同样光能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故B说法正确,符合题意;C. 红外线的热效应很强,太阳的热主要是靠红外线传递到地球上的,故C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红外线和紫外线都是不可见光,都可以传递光能,故D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
新知学习
伽利略理想实验:
如果没有摩擦力,不管斜面乙、丙比斜面甲陡些还是缓些,小球总 是会滚到斜面乙上的B处或斜面丙上的C处,而B处或C处离桌面的 高度与小球出发点A处的高度相同。

3.1能量及其形式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科学

3.1能量及其形式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科学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让学生结合课后阅读材料,进一步深入了解能量及其形式的原理和应用。
-鼓励学生进行能量实验设计,如制作一个简易的水力发电装置,观察和记录能量转化过程。
-引导学生关注能源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发展,如太阳能电池、风能利用等。
-组织学生进行能源主题的社会调查或实践活动,如参观新能源发电站、采访能源行业专家等。
4.综合评价: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整体表现,从知识掌握、能力培养、素质提升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通过综合评价,教师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教学反思与总结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尝试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希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导入环节,我通过提问和展示图片的方式,引起了学生对能量及其形式的兴趣。在基础知识讲解环节,我详细介绍了能量的定义、种类和转化原理,并通过图表和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在案例分析环节,我选择了几个典型的能量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能量的特性和重要性。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能量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和创新想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展示与点评环节,我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与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互动交流。在课堂小结环节,我简要回顾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强调能量及其形式的重要性和意义。
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在科学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物质、变化、力、热等概念有所了解。然而,他们在能量及其形式的学习上还存在以下问题:
1.知识层面:学生对能量的概念和能量守恒定律有一定的认识,但对能量的多种形式及其转化过程理解不深,容易混淆。
2.能力层面:学生在实验操作、数据分析等方面具备一定的能力,但运用科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3.1 能量及其形式 (共13张PPT)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3.1 能量及其形式 (共13张PPT)

电给我们描绘出现代化城市的灿烂景象
我们的世界充满着能量
太阳光具有能量 太阳光、红外线具有电磁能
我们的世界充满着能量
闪电发出耀眼的光芒和震耳的声音。
Hale Waihona Puke 我们的世界充满着能量 高温蒸汽能把馒头蒸熟
我们的世界充满着能量
原子弹爆炸,释放出的能量能毁灭一个城市
我们的世界充满着能量
核电站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提供了很多的能量
练习
下列物体具有什么形式的能量:
机械 能。 1、正在空中飞行的飞机具有______ 机械 能。 2、从高处往下流的水具有______ 3、正在发光的电灯具有__________ 能。 光能和热 化学 能。 4、汽油具有_______
第1节 能量及其形式
什么是能量?
小球好像“记住”了其起始高度。事实上小球“记住”的是与起始 高度相联系的能量(energy)。能量简称为能。
我们的世界充满着能量
运动场上奔跑的运动员具有能量
我们的世界充满着能量
食物和燃料中蕴含着能量
我们的世界充满着能量
声音也具有能量
我们的世界充满着能量
说说下列的能量是有益还是有害的
1.发生海啸时,滔天巨浪.造成严重的人员财产损失. 2.潮汐能是蕴含在海洋中的一种能量.利用潮汐来推动发 电机发电. 3.火山爆发,炽热岩浆骤将所到之处化为焦土. 4.地热能,可直接用在住室取暖、供热和工业发电 5.利用水流从高处流到低处推动发电机进行发电. 6.雨季,长江洪水冲毁堤坝,淹没大批农田和城镇. 7.泥石流经常突然爆发,所到之处一切尽被摧毁.

3.1能量及其形式导学案

3.1能量及其形式导学案

3.1能量及其形式导学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3.1能量及其形式导学案新授课班级小组姓名评价【学习目标1、认识能的多种形式2、能在具体事例中识别能量的形式【基础部分】1.运动员的跳水、猎豹的奔跑、蒲公英种子的飞行,都属于运动,这里的运动员、猎豹、蒲公英种子都具有能。

储存在食物中的能量属于,燃料中储存的能量属于,声音具有,电具有,电磁辐射具有,它以的形式传播,原子核发生变化时释放出,各种植物生长都要依赖,保持人体正常的体温需要能。

2..如图为伽利略斜面实验的图示,这是一种实验,因为该实验必须在的前提下才能实现。

在该实验中,小球好像记住了原来的起始高度,事实上,小球记住的是与起始高度相联系的。

【思考讨论】1.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一项活动都与能量有关吗?请举例说明2.雷电交加的场面非常壮观,那么,雷电具有哪些形式的能量?3.如何判断是否具有机械能?请列举几个生活实例。

4.光能与电磁能有关联吗?5.干电池和蓄电池具有什么能?【要点练习】1.下列各项中,直接利用太阳能的是 [ ]A.火力发电 B.水力发电C.树木长高 D.宇宙飞船的发射2.地球上的各种生物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于 [ ]A.太阳能 B.煤和石油等燃料的化学能C.绿色植物的化学能 D.流动的水和风的机械能3.下列自然现象的描述中,与机械能有关的是 [ ]①高山流水②狂风暴雨③冰天雪地④严冬酷暑A.①② B.③ C.③④ D.①④4.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人在沉睡时不消耗能量 B.人的能量主要来自食物C.燃料提供了汽车运动所需的能量 D.声音也具有能量5.请填写下列各过程包含的主要的能量形式。

(1)电饭煲工作时:、。

(2)阳光照在硅光电池上:、。

(硅光电池:能利用太阳光直接发电)(3)萤火虫发光:、。

【拓展提高】1.被某同学划动的火柴具有能,火柴头的燃料中具有能,火柴燃烧时具有能和能,这就是你看到的火焰。

秋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3.1能量及其形式课件(共17张PPT)

秋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3.1能量及其形式课件(共17张PPT)
第3章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第1节 能量及其形式
第3章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第1节 能量及其形式
新知学习 互动探究 课堂小结
第1节 能量及其形式
考纲要求:能列举能量的多种形式(机械能、内能、电磁能、化学 能、核能)。
重要提示:1.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能量。 2.能量无处不在,能量的形式多种多样。
第1节 能量及其形式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00:42:1200:42:1200:42Thursday, September 09, 2021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1.9.921.9.900:42:1200:42:12September 9, 2021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1.9.921.9.9Thursday, September 09, 2021
新知学习
新知一 认识能量
能量能保证____日_常__生_活__和_工__作_______,即使在睡觉的时候也需要 消耗____能_量___。我们的生活离不开__能__量____。能量无所不在, 能量的形式多种多样。第1节 能量及其形式 Nhomakorabea互动探究
探究点一 认识能量
[情景展示1]

九年级科学上册 3.1 能量及其形式

九年级科学上册 3.1 能量及其形式

牛刀小试:
1、下列用电器,工作时能量转化的主要形式与其他三
种不同的一种是( A )
A. 电风扇
B. 电饭煲
C. 电烙铁
D. 电水壶
2、下列有关能量转化的几种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 用锯子锯木头,锯条会发热,是由于机械能转化为热能
B. 当水壶中的水沸腾时壶盖会跳动,这是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C. 给蓄电池充电,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 在燃料燃烧的过程中,热能转化为光能
下列物体具有什么形式的能量?
1、正在空中飞行的飞机具有_机__械_能。 2、海洋中的潮水具有_潮__汐_能。 3、正在发光的电灯具有电_磁__能__和_热_能。 4、蓄电池具有__化__学_能。 5、输电线里的电流具有__电__能。 6、原子弹爆炸时具有__核__能。 7、超声波具有__声__能。
手摇电筒, 使用时只要将它 来回摇晃几下, 手电筒的小灯泡 就能发光,来回 摇晃手电筒时, 手电筒具有什么 形式的能量?
机械能
牛刀小试:
1.人类使用的常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归根 究底,它们来自 太阳能。
2. 大量的事实表明,自然界中的各种形式的能量都不 是 单独存在 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会发生 转化 ,能量 也会在不同的物体间相互 转移 。
3. 日常生活中常说“消耗能量”、“利用能量”或者 “获得能量”实质上就是能量的相互 转化 或 转移 的 过程。 4. 能量转化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自然界中物质的变化 总伴随着 能量 的相互转化。
电动机
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机械能转化 为电能
化学能→机械能、热能和光能
(1)青蛙捕食时, 消耗了 化学 能?这 些能量哪里去了?
机械能
(2)捕食后,它获 得了 化学 能?这些 能量来自哪里?

3.1 能量及其形式(课件 15张PPT)

3.1 能量及其形式(课件 15张PPT)

1.机械能
物体的运动有多种多样的形式。跟物体的运动一样,能量 也有多种形式。
流淌的河水
天空飞翔的鸟
做机械运动的物体都具有机械能。
骑行中的人和自行车
2.化学能
人的食物
牛吃的草
储存在食物、燃料中的能量是化学能。
汽车的粮食—— 汽油
3.声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声波震碎玻璃
烛焰给音乐伴舞
超过一定强度的声音会使人耳产生痛感。强度很大的声音 (如爆炸声)还能将玻璃震碎。
课堂小结
一、认识能量 1. 能量无处不在 2.伽利略的斜面实验 二、能量的形式 机械能、化学能、声能、电能、电磁能等。
第3章 能量的转与守恒
第1节 能量及其形式
一、认识能量
1. 能量无处不在
炭火的热将食物烤熟
台风能吹倒树木房屋





穿





能量是客观存在的,能量无处不在。 自然现象的发生与变化都离不开能量。 人们的工作与生活也离不开能量。
2. 伽利略的斜面实验
A 甲
B
C


实验现象 小球从斜面甲滚下,会滚上另一斜面乙(或丙)
实验推理 如果没有摩擦力,小球总会滚到另一斜面上与 起始高度相同的位置
描述小球初末状态可以用位置(高度)来表示。
也可以用另一个量——能量(简称能)来表示。 小球在斜面甲A处时,有一种与升高高度相联系的能量, 该能量使小球在斜面上运动。 小球在同一高度, 小球在A、B、C处的能量相同。
二、能量的形式
声音具有能量,称为声能。
4.电能
电灯照明
运行的电力机车

3。1能量及其形式导学案

3。1能量及其形式导学案

3.1能量及其形式导学案一、学习目标:认识能的多种形式能在具体的事例中识别能量的形式二、学习过程:1、一边自学一边完成下列填空A、跳水的运动员、奔跑的猎豹,飞行的蒲公英种子,它们都属于运动。

这里的运动员、猎豹、蒲公英种具有能。

储存在食物中的能属于能。

燃料中储存的能量属于能。

声音具有能,电具有能。

电磁辐射具有能,它以形式传播。

原子核发生变化时释放出能。

各种植物的生长都依赖能,保持人的正常体温需要能。

B、如右图为伽利略斜面实验的图示,这是一种实验,因为该实验必须在的前提下才能实现。

在该实验中,小球好像记住了原来的起始高度,事实上,小球记住的是与起始高度相联系的。

2、【思考讨论】A、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一项活动都与能量有关吗?请举例说明B、雷电交加的场面非常壮观,那么,雷电具有哪些形式的能量?C、如何判断是否具有机械能?请列举几个生活实例。

D、干电池和蓄电池具有什么能?三、【要点练习】1.下列各项中,直接利用太阳能的是()A.火力发电 B.水力发电 C.树木长高 D.宇宙飞船的发射2.地球上的各种生物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于()A.太阳能 B.煤和石油等燃料的化学能C.绿色植物的化学能 D.流动的水和风的机械能3.下列自然现象的描述中,与机械能有关的是()①高山流水②狂风暴雨③冰天雪地④严冬酷暑A.①② B.③ C.③④ D.①④4. 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人在沉睡时不消耗能量 B.人的能量主要来自食物C.燃料提供了汽车运动所需的能量 D.声音也具有能量5.请填写下列各过程包含的主要的能量形式。

(1)电饭煲工作时:、。

(2)阳光照在硅光电池上:、。

(硅光电池:能利用太阳光直接发电) (3)萤火虫发光。

3.1能量及其形式

3.1能量及其形式

伽利略斜面实验中小球好像“记住了”运动的起 始高度,事实上,小球“记住”的是在同一起始 高度所具有的 能量 。
能量的形式
跳水的运动员
奔跑的动物
飞行的蒲公英种子
做机械运动的物体具有机械能
人的食物
牛吃草
汽车加油
食物和燃料中储存的能量属于化学能
雷达天线能接收、发 冲击钻发出刺耳声音 射电磁能 —声能 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 微波、X射线等都是电磁能 的表现形式。
1. ( A B C D
பைடு நூலகம்
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人在沉睡时不消耗能量 人的能量主要来自食物 燃料提供了汽车运动所需的能量 声音也具有能量
2.人类使用的常规能源,如煤、石油、 天然气等,归根究底来自 太阳 能。
3.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利用劫持的客 机,对美国的多个目标实施攻击。其中, 一架质量为104吨,约载35吨燃油的波音 757飞机,水平撞击世贸大楼的北部塔楼; 另一架质量为156吨,约载51吨燃油的波音 767飞机,则水平撞击南部塔楼,使两大楼 产生幅度近1米的晃动和燃烧。一个多小时 后两幢110层的高楼相继倒塌,造成数千人 的伤亡。使世贸大楼受众伧的巨大能量是 ( D ) A 飞机的重力势能 B 飞机的动能 C 飞机的热能 D 燃油燃烧产生的热能
我们的世界充满着能量
第三章 第一节 能量及其形式
电给我们光明和温暖,显示着电的能量
我们的世界充满着能量
运动场上奔跑的运动员需要能量
我们的世界充满着能量
滴水穿石,展现小小水滴的能量
我们的世界充满着能量
龙卷风可以摧毁房屋,拉倒大树,显示 了它的巨大能量
我们的世界充满着能量
闪电发出耀眼的光芒和震耳的声音,它 是大自然的能量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3.1能量及其形式教案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3.1能量及其形式教案

《能量及其形式》优教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机械能、光能、热能、电能、化学能、太阳能、核能等自然界中能量存在的各种形式。

2.能在具体情景中分析能量的存在形式。

过程与方法1、学会从具体事例的分析中,得出一般规律的方法。

2、通过设计实验和操作体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保持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重点:能在具体情景中分析能量的存在形式。

难点:能在具体情景中分析能量的存在形式教学过程:活动1:新课导入是什么使下图的物体动起来?1.骑车的人利用双脚蹬动自行车踏板提供能量使自行车动起来。

2.太阳能汽车是利用太阳的能量转化成电能后,使车里的马达运转起来,使车向前进。

3.电车利用电能让车动起来。

4.风车叶片的转动时由于风的能量驱动的。

活动2:教师讲解任何物体的工作都需要能量,那么什么是能量呢?能量简称“能”,指用作功的本领量度的物质及其运动的属性。

能够使物体“工作”或者运动的本领叫做能量。

活动3:玩“溜溜球”。

提问:溜溜球在我们手中时具有什么能?为什么?生:重力势能,因为溜溜球被举高了。

进一步提问:我们投放溜溜球时,溜溜球又具有什么能?生:此时既有重力势能又有动能。

提出问题:生产生活离不开能量,那么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常利用的有哪些形式的能量呢?活动4:能量的存在形式及其利用比一比:哪组知道的能量形式最多?(分组讨论,记录下来哦!)实物投影展示各组的讨论结果并作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常用的各种形式的能量板书在黑板上:电能、化学能、太阳能、光能、机械能……讨论:我们是如何利用这些能量的?(1)问题:我们是如何利用电能的?(学生列举利用电能的方法,即电流通过各种用电器,用电器工作。

)引导:消耗了什么能?得到了哪种形式的能?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分别板书:电能→光能;电能→机械能;电能→热能;电能→化学能……(2)问题:我们是如何利用化学能的?学生列举利用化学能的方法,如:汽车利用汽油行驶;利用天然气加热;利用干电池给手电供电……引导:消耗了什么能?得到了哪种形式的能?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分别板书:化学能→热能→机械能;化学能→热能;化学能→电能……要练说,得练看。

3.1能量及其形式

3.1能量及其形式

A: B: C: D:
势能 动能 势能 动能
势能
动能
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 如果没有空气摩擦阻力,摆锤和滚摆每次 都会上升到原来的高度。
物体的弹性势能和动能也可以相 互转化。
弹簧质量很小(可 以忽略不计),O 点是弹簧原长的位 置。
把弹簧拉到A点, 释放,小球从点向 B点运动过程中, 能量怎么转化?
4、功的计算公式及单位 (1)计算公式 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 乘积。即:功 =力× 距离 W = Fs 推导式: F = (2)单位
牛· 米即焦耳(J) 简称“焦” 1焦耳 = 1牛· 米
W
s
s=
W
( 注意:s与F同方向 )
F
把2只鸡蛋举高1米 所做的功大约为1焦耳
例1:用100牛的水平推力将某物体沿水平地面拖动5米, 需要做多少功? F F 解:已知:F=100牛、s=5米 ∴W=Fs=100牛×5米=500焦 若该物体重为500牛,则这个过程中,重力做 多少功? 因为在重力方向没有通过距离(即:S⊥G), 所以重力做功为0。
G
s
G
F1
例2:有一物体重100牛,把该物体从地面匀 速提到高为1米的桌面上,需要做多少功?如 果将这个物体用50牛的力沿水平地面拖动10 米,需要做多少功?
F2
s1 G s2
解:∵匀速提升 ∴F1=G=100牛 又∵s1=h=1米 ∴W1=F1s1=100牛×1米=100焦 ∵F2=50牛 s2=10米 ∴ W2=F2s2=50牛×10米=500焦
7.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应用
1.助跑:运动员获得大量动能
2.起跳后,运动员上升,撑 杆剧烈弯曲: 运动员的重力势能 运动员的动能 撑杆的弹性势能

最新文档-2018秋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1能量及其形式 (共14张PPT)-PPT精品文档

最新文档-2018秋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1能量及其形式 (共14张PPT)-PPT精品文档

C.核能
D.电磁能
14.如图所示为某市空气中PM2.5的来源分布图。PM2.5是指直径小于等于 2.5μm的颗粒物,其在空气中的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为
减少PM2.5排放量,改善空气质量,下列措施不可取的是( C ) A. 植树造林,增大城市绿地面积
B.开发使用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
C.加大火力发电投入,扩大火力发电规模
A. 小明:直升机悬停在空中时,不需要消耗能量
B.小聪:航空母舰在海洋中处于漂浮状态
C.小英:当甲板上的飞机都升空执行任务后,
航空母舰在大海中的吃水深度将减小
(第10题图)
D.小亮:航空母舰上的雷达是利用了电磁波来发现敌方的军事目标
能量及其形式
第9 页
11.我国科学工作者在中国南海海底发现了一种俗称“可燃冰”的冰块天然
B.小风扇是用来给太阳能电池散热
C.小风扇是小型风力发电机
D.太阳能电池同时向小风扇和路灯供电
(第12题图)
二次函数的图象2
第 10 页
13.2014年3月,在韩国首尔举行了第二届核安全峰会,核安全峰会是旨在
倡导核安全和打击防范核恐怖主义的全球性峰会。核武器存储的能量是
( C)
A. 化学能
B.太阳能
D.推行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打造绿色交通
(第14题图)
能量及其形式
第 11 页
15.2004年12月底,印度洋海底发生强烈地震,引发的海啸破坏性极强,
造成几十万人死亡和无数财产损失。海啸之所以有这样大的破坏性,是
因为海啸具有很大的( D )
A. 内能
B.重力势能
C.弹性势能
D.机械能
16.在番茄上相隔一定距离分别插入铜片和锌片,即为

九年级科学上册 3.1 能量及其形式教案 (新版)浙教版

九年级科学上册 3.1 能量及其形式教案 (新版)浙教版

《第1节能量及其形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机械能、光能、热能、电能、化学能、太阳能、核能等自然界中能量存在的各种形式。

过程与方法1、学会从具体事例的分析中,得出一般规律的方法。

2、通过设计实验和操作体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保持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重点:能在具体情景中分析能量的存在形式。

教学流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话题学生活动:玩“溜溜球”。

提问:溜溜球在我们手中时具有什么能?为什么?生:重力势能,因为溜溜球被举高了。

进一步提问:我们投放溜溜球时,溜溜球又具有什么能?生:此时既有重力势能又有动能。

提出问题:生产生活离不开能量,那么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常利用的有哪些形式的能量呢?二、新课教学能量的存在形式及其利用比一比:哪组知道的能量形式最多?(分组讨论,记录下来哦!)实物投影展示各组的讨论结果并作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常用的各种形式的能量板书在黑板上:电能、化学能、太阳能、光能、机械能……讨论:我们是如何利用这些能量的?(1)问题:我们是如何利用电能的?(学生列举利用电能的方法,即电流通过各种用电器,用电器工作。

)引导:消耗了什么能?得到了哪种形式的能?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分别板书:电能→光能;电能→机械能;电能→热能;电能→化学能……(2)问题:我们是如何利用化学能的?学生列举利用化学能的方法,如:汽车利用汽油行驶;利用天然气加热;利用干电池给手电供电……引导:消耗了什么能?得到了哪种形式的能?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分别板书:化学能→热能→机械能;化学能→热能;化学能→电能……(同理引导学生回答利用太阳能、机械能时所涉及的能的转化。

)(3)提问:从上述的实例来看,人类利用能量或消耗能能量的实质是什么?引导学生小结:所谓的“利用能量”、“消耗能量”实质上是能量相互转化或转移过程。

(4)追问:你所知道的能量的形式还有哪一些?它们之间也能相互转化或转移吗?请举例回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能量及其形式
[对应学生用书A本P39]
重点提示
1. 机械能是物体做机械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声音具有的能量称为声能;电具有的能量称为电能;电磁辐射具有的能量称为电磁能;化学能是通过化学变化产生的能量;原子核发生变化时释放出核能。

2. 可见光和不可见光都具有电磁能,电磁能以波的形式传播。

A组
1出行是人们工作、生活必不可少的环节,出行的工具多种多样,使用的能源也不尽相同。

电动自行车和燃油汽车所消耗能量的类型分别是(A)
①声能②核能③电能④太阳能⑤化学能
A. ③⑤
B. ④⑤
C. ②③
D. ③④
2有一种声控玩具,只要对着它拍一下手,就会动起来。

这种玩具所接受信号的能量是(C) A. 电磁能 B. 光能 C. 声能 D. 核能
3现代的能源结构日趋多样化,下列发电站在发电过程中,主要利用化学能的是(C)
A. 风力发电站
B. 水力发电站
C. 火力发电站
D. 潮汐发电站
4利用化学反应获取能量是人类研究化学的基本目的之一。

下列事实能够说明通过化学反应能量主要以热能形式释放的是(B)
A. 蜡烛照明
B. 烧煤取暖
C. 蓄电池发电
D. 电解水得到氢气
5运动场上奔跑的运动员具有能量、雷电具有能量、太阳光具有能量、龙卷风具有能量,
其中__奔跑的运动员__和__龙卷风__具有相同形式的能量。

6现代人类的生活离不开能量,能量的种类多样,如:①电能;②太阳能;③机械能;④化学能等。

下列是生活中用到的一些器具或生产工具,其中分别用到了哪种能量,请填入相应序号。

a. 太阳能热水器:__②__;
b.干电池:__④__;
c.白炽灯:__①__。

7截至2017年9月29日,我国已进行了266次航天发射,其中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进行251次发射,发射成功率达94.42%。

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能的种类。

(1)运载火箭使用偏二甲肼作为主要燃料,是利用燃料中储存的__化学__能。

(2)火箭发射时发出的巨大声音具有__声__能。

(3)火箭升空过程中向上运动,具有__机械__能。

(4)在太空中,巨大的电池板吸收太阳发出的__太阳__能,为飞船提供__机械__能。

B组
(第8题)
8如图所示为“嫦娥一号”在绕月飞行时,卫星上的太阳能电池翼遇到没有太阳照射的情况。

为了有效帮助“嫦娥一号”内的电器设备度过黑暗时光,你认为“嫦娥一号”内必须具有的设备是(A)
A. 性能良好的蓄电池
B. 性能良好的发电机
C. 性能良好的电动机
D. 性能良好的热机
9我国科学工作者在中国南海海底发现了一种俗称“可燃冰”的天然气水合物,能源总量可达到全国石油总量的一半,燃烧1立方米可燃冰释放的能量与燃烧164立方米天然气释放的能量相当。

据此可判断可燃冰(B)
A. 具有较高的核能
B. 具有较高的化学能
C. 具有较高的电能
D. 没有点燃时不具有化学能
(第10题)
10如图所示为一种新式路灯,它“头顶”小风扇,“肩扛”太阳能电池板。

下列有关这种新式路灯的说法,正确的是(C)
A. 小风扇是美化城市的时尚装饰
B. 小风扇是给太阳能电池散热的
C. 小风扇是小型风力发电机
D. 太阳能电池同时向小风扇和路灯供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