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学员远程学习手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学员远程学习手册

为了便于您在培训教学过程中更好地使用祝智庭教授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教程(教学人员版•中级版)(以下简称“中级培训教程”),为帮助您有效使用网络平台在远程学习中顺利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圆满实现培训目标,我们特编写此学习手册。

一、中级培训教材简介

“中级培训教程”是承接初级版培训教材编写而成的,教材参考中级培训大纲,从实用性需求出发,强调进一步深化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并重点关注教师的中观教学设计能力。

中级教育技术能力,是建立在初级教育技术能力基础之上的。“中级培训教程”,提倡广大教师在一线教学实践过程中深入探讨并利用教育技术优化教学过程。教材从教师的日常工作场景出发,通过揭示教学过程中常见的诸多现象和问题,分析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有效方法,提高教师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帮助教师有效组织教学。

如果说初级培训学习是帮助广大教师实现从不会到会的转变,中级培训则主要是帮助广大教师完成从会到优的转变。中级培训,关注日常教学的要求,帮助广大您理解如何将教育技术应用于日常的课的教学中,能够将教育技术的应用与教学内容和目标的需要紧密联系起来,真正发挥教育技术的效能。

二、做好进入课程学习的准备工作

为了便于培训学员顺利进入中级学习,建议回顾初级教程的主要内容,熟悉word、excel 和frontpage等软件使用的基本方法。本课程将要使用的可视化思维工具,也即思维导图工具“FreeMind”软件和主题网站制作平台软件可以根据课程的提示从光盘中获得。具体操作方法可以按照课程提示步骤操练掌握。此外,还需要回顾或温习一些基本概念的内涵:(1)教育技术的定义

Ø1994年国际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定义:

教学技术是关于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Ø《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定义:

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2)教学设计与教育技术的关系

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一般认为完整的教学设计过程包括前期分析(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和学习环境分析)、确定目标、制订策略、选择媒体或资源、试行方案、评价和修改等过程。

在我国本轮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过程中,主张重点培养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

在初级阶段,我们将教师的能力定位在一般课的设计方面,并将教学过程概括为授导型与探究型两种基本形式,而在中级阶段,我们主张着重提高教师主题单元的教学设计能力,(3)授导型教学与探究型学习

授导型教学与探究型学习代表了教学实践中两种不同的课型。在教师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往往既包含授导型也涉及到探究型。本教材中,所说的研究性学习既包括探究型教学方式,也包括研究性学习课程。为了便于统一,除了有特殊的语境需求外,我们统一使用研究性学习这一概念。

(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建构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的最优化。

三、把握教材主线及其核心概念

1.抓住一条主线,确立模块之间内在联系

简单来说,整个培训就是围绕主题单元计划展开,其中包括单元教学的设计、评价、实施以及资源的建设。

各个模块之间的内在联系:

Ø模块2提出了提高整合有效性的6种方法,这些方法的具体应用体现在后续的各个模块中;Ø模块3提出中观教学设计,通过设计主题单元学习计划更加深刻地理解“中观”的概念;从思维引导方法出发,为单元设计引领单元学习的问题;

Ø模块4从主题单元学习中选取一个专题设计研究性学习方案;

Ø模块5从资源组织方法出发,建立主题资源网站;

Ø模块6围绕主题单元提出多元化评价;

Ø模块7关注教学实施,提出组织、管理和评价实施过程,把设计变为实践。

此外,本教材中,介绍了一种知识可视化工具:思维导图,用于主题单元教学的设计。

它可以帮助教师将自己的教学设计组织成更为有效的整合的框架。这里将中级培训教材的内容框架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

2.理解核心概念,分清主次,学习教材内容

(1)理解核心概念

在本书的学习过程中,要深入理解“中观教学设计”这一核心思想。所谓中观教学设计,既区别于单节课层面的微观教学设计,也有别于针对某一学科课程或整本教材的宏观设计,它介于课程与课时之间,在单元层面组织和重构教学内容。该思想的提出,有助于教师从教材的执行者到教材的重组者的角色的转换,有助于他们有效地开展课程整合。

本教材的主题单元是面向实施的,易于实践的。主题单元规划时,将符合课程标准的课堂内容以主题及其专题的形式进行有意义的组合,直接指向教师日常教学的应用。每一个主题中包含若干个专题,而专题的设计并不强调都使用研究性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很多教师在实际应用中的困惑。学科教学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需要探究,适合探究的。真正的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有效整合在中观层面更易于实现,教师应该走出整合等于研究性学习的误区。

本次教育技术培训过程,需要尝试中观教学设计。其基本设计原理如下图:

中观教学的基本思想和设计方式都与传统的教案不同,它的基本理念与时下新课程改革一致。我们将在课程的模块三至七陆续系统地学习。大家一定要认真研读课程,研读相关案例,克服习惯思维。所有的作业都要尽可能自己独立完成(鼓励相互交流、点评,以促进自己更完善)。坚决不要胡乱“借鉴、拷贝”。

(2)分清主次关系

教材中的内容丰富,学员如何消化教材、吃透教材,关键在于抓住教材重点,分清主次进行学习。比如教材“拓展学习”部分的内容,其中涵盖了大量的理论知识,这主要是用来帮助理解培训内容的。学习时不必过于纠缠理论本身,而应关注具体问题中理论的应用。在无法准确把握理论内容时,可作为参考来看,并不强调全部吸收。

教材中采用了大量的案例组织各项教学活动,主要目的就是避免一味地理论灌输。通过案例来归纳理论,通过真实的情境激发思考。鉴于篇幅问题,本教材所采用的大多是案例片段,您可参考光盘中相应的完整案例,以便更好地把握案例背景进行分析。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案例不等于范例,教材中的案例都来源于一线教师的真实案例。为保持案例的原始状态,没有对案例作过多修改,这也就意味着案例本身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请大家根据课程提出的“问题”研读和思考,不要对案例求全责备,干扰自己的思维活动。

四、积极有序、坚持不懈参加远程学习

1.熟悉平台功能,有效借助平台进行远程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