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导控教学模式-推荐下载
Android移动应用开发目标导控教学模式探索
Android移动应用开发目标导控教学模式探索厦门xx职业技术学院我系开设的Android移动应用开发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这些课程要求学生既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要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同时,要求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还要具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和终身学习的理念。
对于这些要求来说,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做到,而以目标导控教学,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的“目标导控教学法”能较好地实现了这些教学要求。
下面本人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对目标导控教学法在Android移动应用开发应用进行探讨。
一、“目标导控”课堂教学模式介绍“目标导控”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教学评价为动力,以矫正、强化为核心,让大多数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一种教学模式。
它的目标在于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掌握教学内容,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该教学法是指以促进学生行为能力发展为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教学,并在活动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使学生在主动的动脑、动心、动手过程中进行学习。
二、目标导控教学在Android移动应用开发的具体应用Android移动应用开发教学,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包括用户界面的设计,用JAVA编写代码,模拟器测试验证等。
下面拟以“用Service 实现简单音乐播放器”为例介绍目标导控教学法的具体应用。
1.认定目标认定目标,要分层认定,贯穿教学始终,充分发挥其导向、激励、调控等作用。
“认定”更多的是对学生的要求,强调对学生的注意,是学生经过分析、判断、辨析一系列思维活动的认识过程,反映出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要使学生认定目标,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制订好教学目标,这就有一个教师先认定目标的过程,定标时努力做到下列三点:第一,总揽教材,学习大纲,把握所授章节知识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位置。
第二,了解学生,根据学生前课的学习情况及实际水平,按课后习题、复习题的要求,确定若干知识点,定为所授课的教学目标。
小学心理健康《让目标导航学习》(教学设计)
小学心理健康《让目标导航学习》(教学设计)目标导航学习是一种对学生进行目标设定和规划的教育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学习动力,使其能够积极、高效地学习。
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通过开展《让目标导航学习》的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孩子们学会设定目标、制定计划,并培养他们的学习意愿和自我管理能力。
一、教学目标:1.了解目标导航学习的概念和作用;2.学会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3.学会制定可行的学习计划;4.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二、教学准备:1.课件和教学素材:PPT、学习目标和计划模板等;2.学生笔记本和学习用具。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即提问他们是否记得目标导航学习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要学习这个主题。
通过回答问题和讨论,激发学生对目标导航学习的兴趣和认识。
步骤二:概念讲解(10分钟)通过PPT等教学素材,简要讲解目标导航学习的概念和作用。
解释目标导航学习是一种通过设定目标和制定计划来指导学习的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强调目标导航学习对于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
步骤三:目标设定(20分钟)1.向学生介绍目标的特点,包括明确、具体、可测量和可达成性。
鼓励学生思考并列举一些学习目标的例子。
2.分发学习目标和计划模板给学生,并展示一个示范模板。
引导学生填写自己的学习目标,例如:提高数学成绩、学习一首钢琴曲等。
要求学生书写目标时要尽量明确和具体。
3.组织学生分组,相互交流与比较目标,并互相提出改进建议。
鼓励学生讨论如何设定更具体和可达成的学习目标。
步骤四:学习计划制定(20分钟)1.向学生介绍学习计划的重要性,并解释计划的制定需要考虑时间、资源和步骤等因素。
2.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学习目标分解为具体的步骤,并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资源。
3.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利用学习目标和计划模板进行填写。
目标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
“目标导学式”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目标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是我校在学习和运用“标、学、讲、练”、“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阅读、体验、互动、巩固”等课堂教学理念的基础上,结合我校教学实际反复研究、总结、提炼而形成的;一、内涵解读“目标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是指以三维目标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导向,以师生活动的构建为基本形态,以达标测试为检验教学效果的基本手段;通过整体优化课堂教学结构,采用目标性、自主性、开放性、合作性等教学策略,培养出习惯好、兴趣浓、思维活、眼界宽、能力强的学生;二、模式解读目标导航①自主学习②质疑互动知识探究③展示交流④总结提炼达标测试⑤巩固练习板块一:目标导航目标导航是学习目标和应用思维的导向设定;须依据课标、教材和具体学情来制定;教学目标宜根据年级、学段认知特点,分层呈现;低段学习目标一般凭借教师的情境创设,通过提问启发或思路引导等多种形式逐步呈现;中高段学习目标则可以在课前预习提示、课堂设问和课末总结中呈现或感知;板块二:知识探究知识探究是导学的过程与方法,这是课堂的中心环节;在学生进入自主学习活动的前提下,教师为达成教学目标,采取及时矫正的策略,有层次地呈现新知,组织学生交流和展示;通过引导、点拨等多种方法,为学生的思维助跑,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认知水平;它包括自主学习、质疑互动、展示交流、总结提炼、巩固练习等环节;板块三:达标测试这是课堂的关键环节;检验教学目标达成的方式是多样的,根据不同学科、课型、教学内容确定,通常以检测题为主;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好检测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学生达标情况要当堂反馈,发现问题,及时处置;并精准地把握共性的和个性的问题及症结所在;对表现出色的学生要给予及时表扬和鼓励,同时确定好课后辅导的对象,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外辅导;三、操作流程1、目标导航5---10分钟①、导入新课;可以采用材料导入式、故事导入式、热门话题导入式、疑问悬念式导入、图解式导入、复习导入式、音像导入式等各种不同形式进行;②、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指定目标要准确,例如,这节课要了解什么,理解什么,掌握什么,认识什么,会运用什么知识解决那些问题等;交代目标时,语速要慢,让学生理解并能记住有关的学习要求;2、知识探究20---30分钟①、自主学习学生根据“学案”的指导和要求,或通过阅读教材,或通过探究实验,或通过自我猜想,或通过自主思考……有步骤的围绕学习目标,自主、独立的去自学知识,并记下学习过程中的疑难;要求:学生自学时,教师要加强督查,及时表扬自学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激励他们掌握自学的方法,从而更加高效地完成自学过程;重点巡视中差学生,可以给后进生说几句悄悄话,帮助其端正自学态度,使他们也变得认真起来;②、质疑互动二人之间、四人小组之内,对在自学过程中发现的疑难问题进行交流讨论,是学生之间释疑解惑的过程,是团队精神的体现,也是实现生生互动、协作探究的有效手段;由组长根据本小组学习进展情况,组织讨论小组成员的个别和共同的疑难问题;要求:交流过程中,老师要穿插于学生中间,帮扶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对小组进行启发、点拨、引导,实现良好的师生互动,并对学生中存在的不同问题进行总结、整理、归类;③、展示交流学生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对合作交流中的重、难点进行展示;让中差生尤其是后进生用板演或口答的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交流,回答的不全面,可以由其它同学补充;需要充分发挥每个学习小组展示、讲解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求:师生点评要力求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并通过及时修改达到完善;④、总结提炼在学生自学、讨论、展示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引导学生科学、准确地发现学科知识的规律,生成正确、灵活的学习方法;⑤、巩固练习在自学、讨论、展示、总结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训练的过程;旨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也是将知识转化为技能不可或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巩固方式如:背诵、相互提问、习题演练、对话练习等;要求:①、课堂作业要典型,适度和适量;②、课堂作业要低起点,多层次,有必做题,有选做题,有时还有思考题;③、特别要关注后进生,尤其是对后进生的表现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们尝试到成功的喜悦;3、达标测试5---10分钟通过相关测试题,来检查学生当节课的目标达成情况,不留任何死角,真正做到“堂堂清”;。
目标导学教案设计模板
一、教案标题二、教学对象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
- 提高学生的信息检索和归纳能力。
-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创新能力。
- 增强学生的沟通与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热爱。
-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
-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突出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
- 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创新能力。
2. 教学难点:- 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分析教学难点,提出解决策略。
五、教学过程1. 导入- 结合生活实例或趣味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提出本节课的核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 讲授- 按照教学目标,系统地讲解知识点。
-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巩固练习- 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 鼓励学生互相讨论、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4.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梳理重点难点。
-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措施。
5. 作业布置- 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 作业难度适中,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发言积极性、小组合作情况等。
- 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指导。
2. 作业评价:-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
- 针对学生的作业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反馈。
3. 期末评价:- 结合本学期的教学目标,进行综合评价。
- 对学生的优点和不足进行分析,制定下一步的教学计划。
七、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的亮点:- 总结教学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2. 教学过程中的不足:- 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3. 教学改进措施:- 根据教学反思,制定下一步的教学计划,优化教学策略。
目标导航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目标的确立与实现成为教育教学的关键。
目标导航教学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本设计方案旨在通过目标导航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目标导航教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目标导航教学进行教学设计。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内容1. 目标导航教学的基本概念2. 目标导航教学的原理与方法3. 目标导航教学的应用案例分析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目标导航教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演示教师结合具体案例,展示目标导航教学的应用过程,引导学生了解目标导航教学的特点。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某一教学内容,让学生自主讨论、分析问题,明确学习目标。
4. 案例分析教师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目标导航教学在案例中的应用,总结经验教训。
5. 教学实践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目标导航教学进行教学设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总结评价教师对学生的教学设计方案进行评价,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评价其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
2. 小组讨论效果: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如问题分析、目标设定、解决方案等。
3. 教学设计方案:评价学生的教学设计方案,包括目标设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
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其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总结目标导航教学在课堂上的实施效果,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2. 学生反思:让学生反思自己在目标导航教学过程中的学习体验,总结收获和不足。
“目标引领 当堂达标”课堂教学模式
四季青镇中学推行“目标引领当堂达标”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效益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质量的高低,关系到教育的成败。
为了不断提高课堂效益,积极响应区教研室提出的课堂效益提升工程,让老师动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益显出来。
我校在广泛学习和借鉴的基础上,决定推行“目标引领当堂达标”课堂模式。
二、“目标引领、当堂达标”课堂模式的内涵1、新授课新授课倡导“先学后教,精讲多练”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新授课教学流程,分为六大环节:①导入课题,出示目标→②自读文本,自学感知→③质疑问难,合作探究→④答疑解难,精讲点拨→⑤当堂反馈,达标检测→⑥回扣目标,课堂小结2、复习课复习课是通过再现、整理、归纳、拓展、应用等方式,加深对前一阶段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使之结构化、系统化,形成优化的知识体系的课型。
实践证明上好复习课,对于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十分重要。
复习课确定的主要教学环节:①温故知新复习导入→②目标导引考情预测→③考点梳理拓展提升→④例题精析感悟题型→⑤自我检测评价矫正3、讲评课讲评课是在考试和或练习之后对试卷或练习题进行分析、讲解和点评的课型。
讲评课的主要是矫正学生解题中暴露出的知识和思维的盲点与误区;总结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规律,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情感激励,明确努力方向,树立学习的信心。
讲评课主要有五环节,即:①环节一考情分析,情感激励,②环节二出示答案,学生自纠,③环节三重点讲评,集中纠错,④环节四归类分析,方法总结,⑤环节五补偿跟踪,反思整理三、活动安排1、学习借鉴、构建模式(2016年9月——2017年1月)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老师的理念转变和积极参与。
在新课改启动前,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进行统一思想,明确认识,提高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认识,明确课程改革的目标任务,增强课改实验的自觉性。
《目标导向教学教案》
针对学生的学情,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将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引入生动的实际案例,激发学生对细菌和真菌的兴趣,如通过讨论食品安全和健康问题,让学生了解细菌和真菌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食品制作:如发酵、腌制等
-药物研发:抗生素等
-环境保护:分解有机物,维持生态平衡
-疾病防控:了解病原体,预防疾病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细菌和真菌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1)细菌和真菌科普书籍:推荐学生阅读《细菌的世界》、《真菌的秘密》等科普书籍,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深入了解细菌和真菌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
3.简答题:
(1)请简要描述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举例说明细菌和真菌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4.论述题:
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谈谈你对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的认识。
请同学们认真完成当堂检测,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以便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主题是细菌和真菌,通过讲解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细菌和真菌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课后,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了反思,总结如下:
2.提供丰富的图像和实物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细菌和真菌的形态结构特点。
3.设计观察和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探究细菌和真菌的生活习性。
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目标引领,分层教学”模式》微型课题研究方案
《“目标引领,分层教学”模式》微型课题研究方案一、课题主旨:“自主探究,目标引领,教学导拨,分层训练,”教学模式的研究二、课题团队:1、课题指导:邓校长朱主任吴主任2、课题负责人:各科备课组长3、课题组成员:高一年级全体老师三、课题管理:学校教科室四、课题内容:1、课题提出的背景(1)、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新教材的使用,新的课程标准对中学教学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更高的要求和目标。
(2)、从目前我们年级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学习成绩、综合素质与老师的教学等情况来看,我们的教学效果还存在着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A、大部分学生自主学习目标不明确,自学能力素养差异大,表现为学习成绩不理想,学生成绩差距大,对学习信心不足。
B、希望班部分学生感觉学习压力大,自主学习时间少、部分学科的基础差,成绩差距大。
(3)、根据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的关系来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效学习的能力,这不仅要求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更应掌握了学习技能。
成功的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其自学能力。
2、研究目的(1)、我们进行该课题研究的目的是要探索解决现有教学矛盾并优化现有的教学模式,通过科学设定目标,贯彻落实分层教学思想,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自主学习的习惯、自主探究能力、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教学的效率,将学校精品办学,小班制教学思路落到实处。
(2)、“目标引领,分层教学”要求教师因材施教,分层预设目标,并对不同目标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
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减轻机械学习负担。
使学生通过自学、互学、讨论、探究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达到目标并逐渐推进目标,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也有利于学生形成具有个性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最大限度发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
(3)、在对部分基础较好学生的教学中,力图突破传统,让学生拥有更大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可以预设梯度目标,也可以帮助学生确定目标,让学生自主选择达到目标的方式,激励学生自觉探究获取成功的快感,使学生在目标学习中提高规划学习和自主发展的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其综合素质的目的。
“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简介
“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简介第一篇:“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简介“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简介李沧区教体局教研室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教学活动中的某一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的教学模型。
教学模式作为教学理论具体化和教学经验概括化的中介,提供一种相对稳定的和具有范式意义的教学结构,有利于教师从动态上去把握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规律。
一、“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界定“目标导学、活动建构、当堂达标”课堂教学模式(简称“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是以落实三维教学目标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导向,以活动建构为师生互动的基本形态,以当堂达标为检验教学效果的基本手段,整体优化课堂教学结构,采用目标性、自主性、开放性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达到学生生命的个性发展、和谐发展。
二、构建“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一)掌握学习理论(二)活动教学论(三)建构主义理论(四)“课堂生命说”三、“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教学流程:目标导学→活动建构→当堂达标教师活动:设标创境→指导尝试→测标矫正学生活动:学标质疑→自主建构→达标巩固四、“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一)目标导学(约5—10分钟)这是课堂教学的初始环节,教师应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然后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或导学提纲,让学生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投入到学习中。
问题是思维的开始,鼓励学生质疑,带着问题进入自主学习环节。
(二)活动建构(约20—30分钟)这是课堂的中心环节,在学生进入自主学习活动的前提下,教师为达成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开展尝试活动,有层次地呈现新知,组织学生交流和展示,捕捉信息,及时矫正;通过引导点拨等多种教学方法,为学生的思维助跑,提高自学能力、认知水平,促进学生生命的多方面发展。
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意义建构”(学生对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和“个性发展”。
目标导学教学模式
目标导学教学模式目标导学教学模式,是一种前瞻性的教学模式,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主动参与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目标导学教学模式注重学习目标的设定和明确,结合学习者的个性特点和学习需求,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目标导学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是以学习目标为导向,通过引导学习过程中的探究和实践,使学生成为主动的学习者。
在目标导学教学模式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管理者。
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了解学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设计适合学生的学习任务,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并及时进行反馈和评价。
目标导学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探究。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学习目标和任务,自主选择学习材料和方法,主动进行学习。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自由探索和发现问题,从而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批判思维和创新意识。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被动接受知识,更是主动地探索和应用知识。
目标导学教学模式注重学习者的个性化发展。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需求,在目标导学教学模式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差异性,为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和评价标准。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学习习惯,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个别指导和辅导,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风格和方法。
目标导学教学模式强调学习效果和评价。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评价和反馈,并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律能力。
目标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技能和知识储备。
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科知识和学习规律,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
教师还要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合作,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目标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和学生充分理解并积极配合。
教师要详细规划整个教学过程,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和评价方式。
“目标导航 问题驱动”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实践
“目标导航问题驱动”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实践传统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学习者常常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思维表面化,缺乏深刻性,所谈及的问题也不是基于自己独立思考和判断,而是“人云亦云”,偶尔提出的一些问题也是缺乏思维力度。
而“目标导航问题驱动”教学模式将改变这一现状。
一、“目标导航问题驱动”教学模式的内涵现代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背景下,借助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
“目标导航问题驱动”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和现代学习理论的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式。
学习者能够批判性地学习新的思想和知识,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能够在众多的思想间进行联系并能够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依据教学目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目标导航遵循《课程标准》提出的“立足于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三维课程目标体系”的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课堂教学围绕着“认知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体验性学习目标”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
目标决定着行动的方向,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是实现有效教和有效学的前提和关键,教学目标是教与学的灵魂,它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统领着教与学的方向,并指导着对学习结果的评价,因此,教学目标起到了“导教、导学、导评”的作用。
问题驱动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开展系列的教学实践活动,提倡以问题解决为驱动的方式实施课堂教学。
问题驱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由各种“问题”引导学生逐步地学习化学知识,深刻理解所学内容的本质。
特别是要抓住化学知识体系中具有核心观念的化学问题,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促使学生进行有效学习。
问题驱动是站在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的角度,通过“问题解决”的思维模式组织教学,搭建一个师生互动的平台,以引导学生学会学习,逐渐形成围绕教学目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标导航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目标导航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教学计划1. 教学目标本教学计划旨在通过目标导航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掌握以下技能和知识:•理解目标导航任务的定义和重要性;•掌握使用地图、指南针、GPS等工具进行目标导航的基本技巧;•发展空间感知能力和方向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2. 教学方法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2.1 理论讲授首先,我们将通过理论讲授的方式介绍目标导航任务的概念、原理和应用。
包括地图阅读、指南针使用、GPS原理等内容。
通过讲解相关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目标导航任务的基本认识。
2.2 实践操作在理论讲授之后,我们将组织实践操作环节。
首先,提供给每组学生一份地图,并要求他们根据地图上的指示找到特定的目标点。
学生可以使用指南针、GPS等工具进行辅助导航。
同时,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2.3 模拟任务在实践操作之后,我们将组织模拟任务。
模拟任务将根据实际情境设置,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目标导航技巧完成特定的导航任务。
这些任务可以是户外探险、野外求生等场景,旨在提供更真实的环境和挑战。
2.4 反馈和讨论在每个实践操作和模拟任务之后,我们将组织反馈和讨论环节。
通过对学生表现的评价和讨论,帮助他们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建议。
同时,鼓励学生分享彼此的经验和策略,促进思维碰撞和知识交流。
3. 教学评价方式为了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发展,我们将采用以下评价方式:3.1 学习笔记要求每个学生记录自己在课堂上的笔记以及实践操作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等内容。
通过检查学习笔记来评估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践操作中的表现。
3.2 实践操作评估对于实践操作环节,我们将根据学生完成目标导航任务的准确性和效率进行评估。
同时,还将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沟通协调等方面的表现。
3.3 模拟任务评估对于模拟任务环节,我们将根据学生在特定情境下的导航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进行评估。
“目标导学、问题引领、任务驱动”的课堂教学模式初探-文档资料
“目标导学、问题引领、任务驱动”的课堂教学模式初探目标导学是指用目标导控教师的教,导控学生的学。
问题引领主要是要教者转变课堂授课方式,让“问题”的预设与生成成为学生学习的引领。
任务驱动是指通过学习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形成技能。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它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
呈现目标可以唤起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参与学习活动的意向,保证学习的方向和效果。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需要,将学习目标问题化,以问题引导和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以问题解决获得知识与技能,提高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促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目标导学、问题引领、任务驱动,基础在导,核心是问,关键在动。
导指教师的引导:导兴趣、导思维、导方法、导创新。
问题包括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布置的巩固深化知识的问题。
这些问题是课堂环境下的GPS系统,是学生课前(课上)预习的触摸点,是课上学习的聚焦点,是同伴互助的连接点,是课后复习的附着点,引领学生阅读教材、挖掘教材。
动是指学生要动起来,通过老师组织的课堂活动,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合作学习共同讨论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
让学生以问题作引领,在质疑中深入思考,在合作中互相启发,在探究中发现创新。
一、“目标导学、问题引领、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的结构板块“目标导学、问题引领、任务驱动”的课堂结构板块主要由“目标导学,问题引领――探究交流,解决问题――训练检测,反馈评价――小结巩固,目标深化”四个环节组成;“先自己学――小组交流――问题展示――问题讨论解析”的学生自主学习方式。
二、“目标导学,问题引领、任务驱动”模式的操作程序1、目标导学,问题引领――教师以问题方式揭示目标,提出学习任务,组织学生沉进课堂。
学生根据提出的目标和任务看书自学,了解和认识基本知识,扫除基本知识学习障碍,把不懂得做上标记,将自学中的疑点作为交流和展示的重点。
小寨镇中心小学目标导向教学模式3及中观摸
小寨镇中心小学目标导向教学模式(3稿)一、指导思想目标导向教学模式是教师的以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目标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指南,课堂教学操作流程始终参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学目标展开一系列教学活动,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激励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努力学习,在教学中转变教师角色,突显学生主体,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局势,最终达成课程标准所设置的教学总目标。
二、理论基础目标导向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目标教学法,而目标教学法则是建立在这一理论与模式基础之上的一种新的教学法“掌握学习”、“理解学习”基础之上的。
“掌握学习”理论是美国著名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布卢姆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
“理解学习”就是在“所有学生都能学好”的思想指导下,以基础知识和能力倾向各有差异的学生组成的学习集体(班级授课制)为前提,要求教师对教学目标进行精选和结构化,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进行适时形成性评价(反馈),为不同的学生设计“矫正学习”或“深化学习”,从而使大多数学生达到课程目标所规定的掌握标准。
“掌握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对教学实践与教学理论尤其是教学方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三、目标导向关系结构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必须立足于课标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中要分化出学生的学习的层次性目标,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把握住“学生主体”核心理念,在教学目标(学习目标)导向作用下,发挥好目标的导向作用,组织学生在目标指导下预习、在目标引导下学习、在目标检测的参照下检测练习,整合运用课前、课中、课后的相互作用,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独学、对学、群学,在教师的精讲点拨、鼓励评价提升自我,达成学习目标。
课前,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预习题,预习题设计体现出层次性,兼顾各个层次的学生,体现人人能学习,个个有收获的原则;课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创设学习活动,组织引导学生独学、对学、群学展开学习活动,教师精讲点拨,突出学生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后,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置达标检测练习,组织学生进行达标检测,检测反馈出现的问题,再进行课后辅导,使学生达成学习目标。
“目标引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课堂转型之教学模式研究
“目标引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大连九中生物组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经历了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过程。
由于市场经济运行模式的有效实施,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吃饺子、穿新衣服再也不用等到过年了,百姓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
诚然,课堂教学能否有效、高效,需要先进的教学理念做支撑。
但只有理念,没有模式,先进的教育行为就不能得以落实。
所以确定适合本校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高效性的关键,。
一、目前课堂教学中呈现的问题是:问题一:过于关注结果和应用,忽视生成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强调对新知识的记忆、应用,常常把更多的时间用于例习题的训练上,忽视或者剥夺了学生通过经历、体验、探究、观察等方式,获取新知识的过程,新知识的获取缺少生成过程。
问题二:盲目包办,代替学生思考。
新知识生成和发展过程和新知识应用过程中,教师包办代替的现象很普遍,学生缺少独立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机会。
例如:用教师的一人大脑的思维活动代替众多学生大脑的思维活动,代替学生出“主意”、想“点子”,代替学生动手实践和亲身体验。
问题三:课堂提问不能关注大多数在课堂教学中,当教师提出问题后,由于问题较难,具有很大的挑战性,所以,短时间绝大多数学生都没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仅有个别学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时教师请个别学生在全班范围内表述他们的解决方法,造成课堂提问只找会的,以点带面,忽略了大多数的局面,。
问题四: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式流于形式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等先进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流于形式,只在迎检课、展示课上予以体现。
细节上没有更多的思考。
如什么时候需要动手实践?怎样组织设计学生的动手实践?什么样的问题需要自主探究?什么样的问题难度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等问题五: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片面,应试色彩浓重,过分强调知识目标设计,忽略学生的成长认知规律,以中考为标准,人为提升知识目标设计,拔苗助长;无视学生的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忽视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忽视思想方法,缺乏教学深度。
目标导学——精选推荐
“目标导学”教学模式阶段研究计划本学期我依然处于在对“目标导学”模式的不断研究与探索中。
为了更好的实施目标导学教学模式,特制定如下“目标导学”教学教学模式研究计划:“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从操作层面定义的一种教学模式,以落实三维教学目标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导向,以师生互动的活动建构为基本形态,以当堂达标为检验教学效果的基本手段的一种教学模式。
其价值追求:通过整体优化课堂教学结构,采用目标性、自主性、开放性、合作性等教学策略,培养出习惯好、兴趣浓、思维活、眼界宽、能力强的学生。
1、以问题为驱动,以课本为基础。
将知识点设计的层次性、梯度性,让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
真正从教师的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2、加强学法指导。
对学生自学内容增强可操作性,指导学生采用科学的方法,如需要略读教材,还是联系所学知识,如要控制自己的学习时间,以提高效率;可以要求学生用红笔划出书中的重点、难点内容;带着学案上的问题看书,把学习中有疑问的问题作好标记,带着问题进行学习。
3、利用导学案要保证教学的实效性。
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先进的教学手段。
使学生所学的内容当堂巩固,最大限度提高课堂效率。
4、着手进行小组学习指导:(1)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在小组学习中的作用。
小组学习必须建立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小组学习要让每个成员都参与学习的过程,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见解。
在组织小组讨论之前,都留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时间,并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把自己的探索,发现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在组内交流。
(2)、小组长要做好调控:小组讨论、交流时每个成员必须发言,让差生先发言,防止小组讨论时优生发言,差生无言的局面。
(3)、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别人发言。
在小组学习时,教给学生如何听别人的意见,在训练中让学生意识到倾听别人发言,既是一种尊重他人的礼貌行为,也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能够从中得到启发,并且收获更多的知识和方法,在此基础上,把别人的意见归纳起来,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自己的观点。
四环“目标─导控”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四环“目标─导控”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作者:陈海来源:《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2020年第02期[摘要]根据对发展学生高中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文章介绍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物理学科教学中四环“目标—导控”教学模式的应用,并从目标设置、自助学习、师助学习、强化补救等四个环节做了详细操作说明,给出了具体案例。
[关键词]核心素养;四环;“目标—导控”;教学模式[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20)06-0045-02[基金项目]本文系毕节市教育科研规划一般课题“四环‘目标—导控’教学模式在高中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批准号:2018B018)的阶段性成果。
一、问题提出2020年,核心素养统领下的教材、课程标准将投入使用,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课改将全面铺开,教学改革必须从教学观念的转变、更新开始。
然而,基于高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下的课堂教学转型如何寻找抓手?如何让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真正落地,让一线教师有时效地推进课改,而不是穿新鞋走老路?为此,我们提出了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四环“目标—导控”模式。
本教学模式重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以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导向,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
二、四环“目标─导控”教学模式概述1.四环“目标—导控”教学模式的由来四环“目标—导控”教学模式是由国内“目标—导控”教学模式创新而来的。
在课堂教学设计中首先要关注本学科的核心素养维度,然后结合教学内容细化为具体的教学目标,以问题生成、完成目标、矫正补救为主要过程,帮助大多数学生掌握教学内容和培养核心素养。
这一模式强调,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是一个由低水平到高水平逐步渐进的过程。
每一較高水平的素养都根植于较低水平的素养上,因而要设计出由低到高的序列化目标。
通过评价学生对素养目标的达成度,调整学生的学习条件和学习时间,发挥学生的潜力。
如何运用“目标—导控”教学模式提高农村初中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018B024)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摘
要:农村教育改革已成为社会聚焦的问题,所以在农
村的教育中应该引入先进理念和优秀的师资为农村教育提供
更多的教育保障。通过“目标——导控”教学模式使学生和教
师的角色更加分明,教师在“目标——导控”教学模式下可采用
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农村初中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本
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中,由于知识和能力的局限会出现一定的
解题困难,因此学生可将自己的疑惑在这一环节中向老师进行
提问。教师根据学生设计的图形和分割方法进行指导,为学生
提供更多的解题思路,并在这一环节中总结知识的重难点及解
题的方法。
四、结语
“目标——导控”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出农村初
中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对农村初中数学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
二、引导学生自助学习 ,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数学教学活
动中进行自学,教师在活动中充当辅导的角色,对学生的学习
进行指点并提供一定的帮助。在自学环节应让学生进行自主
的学习并对自己存疑的地方进行记录,再与他人进行讨论。在
自学环节中能增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动力,学生会认真
会在自学环节中进行独立思考,去想能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
减少对教师的依赖。
三、师助教学,精准解答,掌握学习知识点
这个解答环节中主要是让教师去检查学生在自学环节中
的学习成果并对学生在自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答和点拨,帮
助学生去提高探究数学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获得更多对数学问
题进行解答的方法,增强学生的数学解题和应用的能力。这一
课题撷英
59
如何运用“目标—导控”教学模式提高农村初中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目标导控教学模式
目标导控教学模式首先,目标导向是目标导控教学模式的核心。
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即确定学生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目标可以包括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培养和态度的塑造等方面。
明确的学习目标能够让学生清楚知道学习的方向,有助于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动机。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兴趣特点,设定适合的学习目标,并对学习目标进行适当的分解和细化,以便学生能够逐渐实现目标。
其次,学生参与是目标导控教学模式的关键。
教师应通过创设适合学生参与的学习环境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学生可以通过合作学习、问题解决、实践活动等方式参与到学习中来。
教师应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和任务,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深入探究问题,不断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
学生参与的过程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支持,鼓励学生的尝试和创新。
最后,评价反馈是目标导控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和学习困难,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
评价可以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强调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及时跟踪和反馈,以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总结性评价则用于对学生学习成果的综合评价,形成学生学习档案,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提供参考。
在目标导控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从传授知识者到学习引导者。
教师要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制定教学计划,提供学习资源和引导学习方法。
同时,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反馈,确保教学效果的实现。
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学习的主体,需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总之,目标导控教学模式以明确的学习目标为导向,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教师的评价反馈实现教学目标。
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
未来教育的发展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目标导控教学模式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目标导控式教学模式
目标导控式教学模式
《神奇的目标导控式教学模式》
嘿,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学校最近采用了一种超级神奇的教学模式,叫目标导控式教学模式。
这可跟以前的教学大不一样啦!
以前上课的时候,老师讲啥我们听啥,有时候都不知道为啥要学这些东西,感觉迷迷糊糊的。
可现在呢?这种目标导控式教学模式就像给我们的学习装上了导航一样!
比如说,上语文课的时候,老师不再是一股脑地讲课文,而是先告诉我们这节课的目标。
“同学们,今天咱们要学会用优美的语句描写风景,还要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
”哎呀,这么一听,是不是一下子就清楚这节课要干啥啦?
有一次,数学老师说:“今天咱们的目标是学会解这几种类型的方程,看谁能又快又准!”然后就开始带着我们一步一步地朝着这个目标前进。
我当时心里就在想:“这能难倒我?我肯定行!”结果还真学会啦!
这种教学模式就好像我们去爬山,老师给我们指明了山顶在哪儿,我们就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努力攀登。
不像以前,在山里乱转,都不知道自己走到哪儿啦!
还有啊,在小组讨论的时候,那可热闹啦!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
“我觉得应该这样做。
”“不对不对,我觉得那样更好。
”就为了达到那个目标,争得面红耳赤的,可有意思啦!
我同桌小李就跟我说:“这目标导控式教学模式可真好,我感觉学习都有劲儿啦!”我也连连点头:“可不是嘛,以前我都不知道自己学得咋样,现在清楚得很!”
而且,因为有了明确的目标,每次完成一个小目标,我心里就特别有成就感,就像打游戏通关了一样爽!
你说,这么好的教学模式,能不让我们的学习进步吗?能不让我们更喜欢学习吗?我觉得肯定能!我相信,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我们都会变成学习小能手,成绩蹭蹭往上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简介)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教学活动中的某一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模型。
教学模式作为教学理论具体化和教学经验概括化的中介,提供一种相对稳定的和具有范式意义的教学结构,有利于教师从动态上去把握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规律。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改革以“应试”为价值取向的传统教学方式,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的高效低负课堂教学模式。
一、“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界定
“目标导学→活动建构→当堂达标”课堂教学模式(简称“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是以落实科学的课时教学目标为课堂教学的基本导向;以师生、生生多维互动,学生自主建构为课堂教学的基本形态;以当堂达标为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的基本手段;整体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坚持目标科学性、学习自主性、达标实效性的教学策略,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核心,促进学生生命的个性发展、和谐发展。
二、构建“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一)掌握学习理论
布卢姆研究指出,除2%—3%感情和身体尚有缺陷的学生和1%—2%的具有超常能力的学生外,只要提供适当的条件,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学习内容的掌握。
(二)活动教学论
活动是学生主体发展的基本手段。
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是一种通过外部的操作活动和内部的观念活动的多次交替、转化逐步形成与完善的过程,是一种由外而内、由内而外的双
向转化与建构的过程。
(三)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的,但对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每个人自己决定的,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自己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的吸收者,相反,他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主动建构信息意义的过程。
(四)“课堂生命说”
叶澜教授的“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理论,开创了新基础教育的先河。
她认为课堂教学目标应全面体现培养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仅限于认识的方面的发展。
只有把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目标定在探索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上,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
三、“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
教学流程:目标导学—→活动建构—→当堂达标
↓↓↓↓
教师活动:设标创境—→点拨矫正—→测标反馈
↓↓↓↓
学生活动:明标启思—→自主学习—→达标巩固
四、“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
(一)目标导学(约5—10分钟)
1.作用:“目标导学”是用科学的课时教学目标导控教师的教,导向学生的学。
唤起学生已有学习经验,调动学习积极性,激发参与学习活动的意向,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
2.操作:这是课堂教学的初始环节,可通过直观情景、创
设情境、旧知迁移等方法,呈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或导学提纲,引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注意提出的学习目标要内容明确、层次分明;注意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学习目标,问题是思维的开始,鼓励学生质疑,带着问题进入自主学习环节。
3.状态:感受成功预习、情景体验的快乐,在兴奋状态下自信地进入学习活动,学习动机明确。
(二)活动建构(约20—30分钟)
1.作用:“活动建构”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和学的活动,充分发挥主体性作用,在多维互动中建构知识,发展能力。
2.操作:这是课堂的中心环节,教师采取指导学法、纠偏补漏、及时矫正、积极评价的策略,为学生创设自学条件;通过捕捉信息,有层次地呈现新知,组织学生自学、交流和展示;通过引导点拨等教学方法,为学生的思维助跑,提高自学能力、认知水平,促进学生生命的多方面发展。
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过程一般为:发现问题——独立操作—— 协作探究—— 多向交流——灵活运用。
3.状态:学生自主学习,紧张有序;多维互动,智慧生成。
(三)当堂达标(约5—10分钟)
1.作用:“当堂达标”实现教学任务当堂清,目标达成度当堂验证。
为确定下一课的教学目标、调整作业设计、进行个别辅导做依据。
2.操作:这是课堂的关键环节,检验教学目标达成的方式是多样的,根据不同学科、课型、教学内容确定,通常以检测题为主。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好检测题,检测题要尊重差异,分必做和选做,学生可自主选择。
学生独立完成达标,情况当堂反馈,发现问题,及时补救。
对表现好的学生要及
时表扬和鼓励,同时确定好课后要辅导的对象,有的放矢的进行课外辅导。
达标结果可分组交流和全班交流。
达标可安排在课堂最后环节,或在过程中分步实施。
3.状态:学生独立完成达标检测,认真严格。
五、模式运用应注意的问题
(一)科学确定教学目标
制定学科教学目标体系,把各学科《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细化成每个学期、每个单元和每个课时的教学目标,作为当堂达标、单元达标和学期达标的依据。
课时教学目标的确定既要参照学科教学目标体系,又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起点和生活经验。
因此,课时教学目标要体现科学性,即目标要全面、适合、具体、明确、可操作,这是“目标导学”的前提。
(具体要求见《“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备课基本要求》和《李沧区中小学生学业发展水平目标要求》)
(二)转变教和学的方式
“自主学习”,学生在有效学习策略支持下,开展的自觉主动的学习。
这意味着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学习任务清楚,学习方法明确,并且能把自我监控,自我指导和自我强化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为学生的自主发现、自主探究、自主协作、自主交流、自主展示、自主评价等方式。
“先学后教”,教师有效指导学生会学、乐学、学会,课堂中的主要任务是纠偏补漏、点拨引导。
强调课前预习,指导预习方法、明确目标任务;激发学生已有经验,在课堂上“先学”,通过有效学习策略的指导,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暴露出其疑难和问题;在“后教”中,根据生成的问题,有效地组织好探究教学,一是要注意给学生充足的探究活动时间,二是注意培养学生探究思维的方法,实现意义建构(学生对学习内容
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个性发展。
(三)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加强课前预习指导,帮助学生建立全册、单元、课时预
习计划。
课堂教学省时高效,合理安排“学”、“教”、“练”。
教师
单向讲授的时间不应超过15分钟,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
进行自主学习;剔除课堂假问题、杜绝以知识讲授代替学生
能力发展,最大限度的为学生创设互动、交流、展示的空间,让学生的说和做最大化,让每一个问题在学生手里解决。
坚
持当堂达标,家庭作业以学生自主预习、课外阅读、技能操
作和研究性学习为主。
(四)达标的内容及方式
结果性目标的达成情况以检测形式为宜,体验性目标的达成情况以课堂观察为主。
达标题的设计和教学目标吻合,
题目的难易、份量要适中,层次要分明,实用性强。
学生测标时应严格要求,跟考试一样,独立完成,老师了解学生的真
实水平。
不同学科的达标形式不同,可以集中在课的最后达标,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分步进行。
达标评价原则坚持底线
评价,以基础性目标的达成为主。
补标要“准”,要求当日巩固。
(五)“三定三统一”的备课要求
集备要做到“三定”:定课时、定教学目标,定测标题;“三统一”:统一教学进度、统一单元达标计划、统一教学案格式。
(具体要求见《“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备课基本要求》)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有效结合,提倡“一课三研”的备课方式,即教研组将单元教学内容分工,个人根据分工课前自研;教研组对个人备课初案进行集体研课,修订后教研组跟
进听课;课后教研组对课例进行研讨,修订成精品教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