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课_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必修三28课 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

高中历史必修三28课 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

高等教育的发展
阶段发展
建国初,苏联模式的高等教育; 1958年教育大革命; 1961-1963高等教育全面调整; 文革十年,代后,高等教育迅速发展(1982年提 出"三个面向"的指导思想)
影响
三个面向
1983年9月,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关 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再一次提到,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 向未来.是根据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总线路,总任务,对教育 战线提出的战略方针和教育发展方向.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不单是教育工作的指导方针,还具有 广泛而深远的普遍意义,在国民道德建设方面也是完全适用的. 立足传统,面向现代化; 立足传统,面向现代化; 立足中国,面向世界; 立足中国,面向世界; 立足当今,面向未来. 立足当今,面向未来. 是国民道德建设必须坚持的原则.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来来"这三者之间既互相联系, 又各有侧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教育面向现代化是基础,是核心.从这个基本点出发,教育必须不断地改革 教育面向现代化 和发展,必须博采众长,了解和吸收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教育经验,必须 及时预测和研究未来社会的发展,把握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从而使我国的 教育能自立于世界教育之林,使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凭借其整体的优良素质主 动参与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

1958年春,我国的工农业生产都出现了"跃进",文教卫生事业 年春,我国的工农业生产都出现了"跃进" 年春 当然也要"跃进" 一些扫盲口号应运而生: 社会主义是天堂, 当然也要"跃进".一些扫盲口号应运而生:"社会主义是天堂,没 有文化不能上" 工业化,农业化,没有文化不能化" 有文化不能上","工业化,农业化,没有文化不能化","技术是 个宝,没有文化学不了" 文化跟着生产走" 雪地是块大石板, 个宝,没有文化学不了","文化跟着生产走","雪地是块大石板, 文盲写字写得欢" 工业大跃进!农业大跃进!扫盲也要大跃进" 文盲写字写得欢","工业大跃进!农业大跃进!扫盲也要大跃进", "读百本书,写万个字"对于这一时期扫盲运动中出现的浮夸现 读百本书,写万个字"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件: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共16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件: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共16张PPT)

阅读这段材料,请思考教育 和科技、经济之间的关系。
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解析与探究
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可用公式表述为:经济增长(100%)=劳动增长 (75%)+资本增长(25%)。 美国依据1948—1984年经济实际增长数据核算,将传统的经济增长 公式调整为:经济增长(100%)=劳动增长+资本增长(34%)+科技和教 育(66%)。 日本1952—1961年的经济增长模式为:经济增长(100%)=劳动增长 +资本增长(33.4%)+科学技术(66.6%)。 目前,发达国家技术和知识的增加占生产率增长总要素的60%—80%, 我国占30%左右。
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邓小平同志为“希望工程”题词(1990年9月5日)
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邓小平“三个面向”题词
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211工程”是指中国政府面向21世纪,重点 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林业 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 大学 中央音乐学院 中央民族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北京体育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华北 电力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内蒙古 大学 辽宁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东北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吉林大学 延边大学 东北 师范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东华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大学 第二军医大学 南京大学 苏州大学 东南大学 南京航空航 天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河海大学 江南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中国药科 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浙江大学 安徽大学 中国科技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厦门大学 福 州大学 南昌大学 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 郑州大学 武汉大学 华 中科技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中南财经政 法大学 湖南大学 中南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中山大学 暨南大学 华 南师范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广西大学 四川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四川 农业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重庆大学 西南大学 云南大学 贵州大学 西北大学 西安 电子科技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长安大学 第四军医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 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兰州大学 新疆大学

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说课稿

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说课稿

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第28课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好!我说课的课题是《》,我将从说教材、说目标、说教法、说教学过程等四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首先,说教材:从教材的空间角度讲,本课内容在中国近代史教材中的地位相当重要,起着一定的过渡作用。

教育的兴旺,促进了国家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改变了人民的观念和价值观,也是下一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前提。

从高考的时间角度讲,本课在高考中占有较为重要位置。

自2007年新课改高考以来,全国共考过7道选择题,0道简答题。

山东1道选择题,0道简答题。

具体题目1.(2011·山东基能·29)“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下列有关中国教育的表述.按出现先后排列正确的是()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②面向工“开门,开办工农学校③恢复高考④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A.②④①③B.②③④①C.④③②①D.④①②③【解析】②面向工“开门,开办工农学校是建国初期,③恢复高考时1977,④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1983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1995,故选B。

综上,高考题万变不离其宗,掌握基础知识才是硬道理。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从扫盲教育、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三个方面来了解新中国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要性,认识到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对于科技发展、对于国家富强的重要意义,体会“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过程与方法:感知与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新中国教育发展的史实,引导学生认识接受教育是一种神圣的权利和义务,要珍惜接受教育的机会,并培养对振兴国家和复兴民族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各时期的教育发展的史实。

教学难点: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课时:本节教材用一课时。

板书设计:第28课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一、扫盲教育1.努力:2.成就二、义务教育1.重要性2.1986年《义务教育法》3.科教兴国4.成就三、高等教育的发展1.1977年恢复高考2.学位制度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请同学们阅读本课的引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事关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第28课国运兴衰,系于教育1

第28课国运兴衰,系于教育1

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一、扫盲教育
1、措施 ①召开全国工农教育会议(1950年):工农教育, 识字为主 ②开办各种类型的补习学校 ③将“扫盲”写入宪法( 1982年) ④确立扫盲目标(1993年)
全国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使青壮年中的文盲率降 到5%以下。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年)
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一、扫盲教育 二、义务教育 三、高等教育——曲折发展
1、历程: ①建国初,照搬苏联模式——体制僵硬,培养目标过窄
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一、扫盲教育 二、义务教育 三、高等教育——曲折发展
1、历程: ①建国初,照搬苏联模式——体制僵硬,培养目标过窄 ②1958年起, 实施“教育大革命”
1、历程:
1949年 1966年 1976年
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一、扫盲教育 二、义务教育 三、高等教育——曲折发展
1、历程 2、启示:
“文革”期间,教 育遭受严重破坏
改革开放以来 教育发展迅速
人才断层 损失巨大
成就巨大 举世瞩目
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
中 国 教 育 , 必 须 坚 持 『 三 个 面 向 』
素质、培养合格公民的重要手段是
D ( )
A 素质教育 B 高等教育 C 初等教育 D 义务教育
A 4、为解决贫困学生的失学问题,国家启动了 ( )
A “希望工程” B “星火计划”
C “绿色工程” D “扶贫工程”
5、2001年1月1日,江泽民主席向世界庄严宣布的我国
的教育成就是
C ( )
①基本普及义务教育 ②恢复高考统一招生制度
1977年8月4日,邓小平亲自主持召开了科学和教育 工作座谈会,果断决定恢复中断10年之久的高考制度。

高中历史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高中历史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第28课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课程标准要求1、知识与能力●掌握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事业的重大进展;掌握我国教育事业曾经经历的曲折及其原因。

2、过程与方法●利用相关资料、图片,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教育成就。

●讨论经济发展和教育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对于科技发展、对于国家富强的重要意义。

教材重点:新中国教育发展的史实。

难点:教育大革命。

知识梳理一、扫盲教育1、开始:1950年2、发展:1982年1993年3、结果:20世纪末二、义务教育1、原因(必要性)2、措施:1986年90年代以来3、成果:2001年1月1日三、高等教育的发展1、建国初2、1958年3、1961年4、“文革”期间5、1977年6、80年代以来重点难点解析1、我国的高等教育经历了怎样的曲折发展过程?1958年,伴随着“大跃进”,中国开始实行“教育大革命”,造成了很大混乱;持续10年的“文革”对高等教育造成更为严重的破坏。

大学停止招生,大批专家教授被诬为“反动学术权威”,遭到残酷批斗。

四人帮鼓吹“读书无用”导致社会道德观念和青少年科技文化素质大幅滑坡。

成就: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大学数量不断增加,资源配置、专业结构更加合理。

高校建立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

成人高等教育规模越来越大。

中外大学交流进一步加强。

民间办学增加。

例题我国高考制度恢复是在A1963年 B1960年 C1968年 D1977年答案:D规律方法总结我国恢复高考制度是在“文革”结束后。

高考典题例一(2001·全国文综·1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获得巨大发展,其体现在:①第一次提出培养学生生活实践和创造能力的理论②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③完善了教育立法④形成初等、中等、高等三级教育体系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①④答案:B解析:①与陶行知有关,④所述内容实际上在民国时期即已出现。

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是A坚持改革开放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以教育为本2、以“开展识字教育,逐步减少文盲”为宗旨被确定下来是在A《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C1950年召开的全国工农教育会议上D198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3、为彻底改变中国教育落后局面,提高全民素质,建国以来政府采取的措施有:①推行扫盲教育②普及义务教育③大力发展高等教育④支持发展民办教育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在哪一年哪一次会议上通过的?A1954年全国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B1986年全国人大六届四次会议C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D1997年十六大5、下列不属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我国高校办学体制的是A全日制学校 B半工半读学校 C业余学校 D民办学校6、改革开放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成就有①中外大学的交流进一步增强②成人高等教育规模越来越大③少数民族地区高等院校建设速度加快④民办高等教育发展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 ②③④ D①③④7、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模式基本参照的是A日本 B苏联 C美国 D德国8、下列事件发生在1958年的是A“教育大革命”开始 B“读书无用论”兴起C“文革”结束 D高考制度恢复9、中国高等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开始于20世纪的A50年代 B60年代 C70年代 D80年代10、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在 A1968年 B1977年 C1978年 D1983年二、非选择题11、新中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哪些成就?12、什么叫“教育大革命”?怎样评价“教育大革命”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参考答案1D 2C 3B 4B 5D 6A 7B 8A 9D 10D11、参考答案:(1)建国后,政府开展了大规模的扫盲运动,配合生产建设。

第28课 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

第28课  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

第28课 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备课资料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教育发展。

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科研是靠教育输送人才的,一定要把教育办好。

——邓小平的《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材料二:我知道科学、教育是难搞的,但是我自告奋勇来抓。

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

——邓小平的《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问题》材料三: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人才。

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

——江泽民在中共十四大上的报告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回答,邓小平是如何看待教育、科技与现代化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的?(2)依据材料三,归纳、江泽民报告的主要观点。

(3)简要概括上述三则材料的相同观点。

(4)从20世纪末以来,国家把基础教育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具体做法主要有哪些?(1)①发展教育为科学研究提供人才;②科学和教育的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

(2)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都离不开教育,要优先发展教育。

(3)把发展教育看成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环节。

(4)①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

②鼓励社会办学。

③推动农村义务教育,促进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

④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素质教育。

⑤加快课程教材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2.思考讨论:阅读《1957-1997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对照表》• ①1957-1960年高校数量显著增多,原因是什么?• ②1960-1977年高校数量大幅度减少,原因又是什么?• ③1977-1997年高校数量又大幅度增加,原因何在?• ④对我国高等教育所经历的曲折发展,你有何感想?答案: ①“教育大革命”、“大跃进”造成②“文化大革命”的影响;③“文革”后,国家对教育工作进行拨乱反正。

推进教育改革,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坚持科教兴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扫盲教育:人口素质、文化水平显著提高 义务教育:成为“科教兴国”的重要环节 高等教育:教育与经济科技的关系更加密切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1)中国的历史经验证明了这一点。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第28课《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精品课件(64张)(共66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第28课《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精品课件(64张)(共66页)

example
“北大”红 卫兵批判 校长陆平 等“反动 学术权威”
清华大学红卫兵批斗“反动学术权威”
毛主席,你 是我的偶 像——一个 毛的超级 FAN
出家人也难逃批斗
批完和尚 批修女
文革时,人们每当说话前必须先念“语录”。 一天,有对农民夫妻发生口角,男方扯着 女方去公社离婚,找到了张秘书。 男:“下定决心”,我们离婚。 女:“排除万难”,再过几年。 张秘书:“抓革命促生产”,你们的事 我不管。 公社主任一听,忙上前:“路线是个纲”, 有事好商量,“红军不怕远征难”,麦收过后 再来谈!
文化大革命中的 “两个估计”
1971年4月15日到7月 31日,全国教育工作会 议召开,会议通过了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 要》,全面否定17年教 育工作。提出了两个估 计:教育战线是资产阶 级专了无产阶级的政, 是黑线专政;知识分子 的大多数世界观是资产 阶级的,是资产阶级知 识分子。
持续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对高等教育造成严重破 坏。 图为文革中清华校门被砸。
1977年冬天,全国有 570多万考生参加了考 试。年龄由13岁到37 岁不等。至今,这是 世界考试史上人数最 多的一次。
1977年冬天,570万考生 走进高考考场,参加高 考制度恢复后的第一次 考试。
以考试来选用人 才,是人类经过 长期摸索探求之 后作出的最佳选 择。考选制度, 必须是包含着这 样几种基本精神 的:一曰公开平 等,二曰竞争择 优,三曰量才使 用,四曰内行管 理。
“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
“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
在军垦农场锻炼的北京大学生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食 指……终于抓住了什 么东西,管他是谁的手, 不能松,因为这是我的 北京,这是我的最后的 北京。 到“文革”结束后的1978年,全国下乡知青 总数累计已达1700万人。

岳麓书社版高中历史必修三6.28《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课件(共36张PPT)

岳麓书社版高中历史必修三6.28《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课件(共36张PPT)

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材料一:1957—1960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对照表
年 份 1957 1960 学校数目 招生人数 在校学生 229所 1289所 10.5万 32.3万 44万 96万 “红砖”大学 23500所
材料二:文学评论家畅广元在当时还是大三的学生,就在 那一年,他参加了陕西紫阳山区扫盲;轮班在班上的“塑 料加工厂”劳动;参与了各种“卫星”的发射;接受了无 数次政治辩论的熏陶;主办了他们班上的“共产主义大学 ”简易刊物……事情做了很多很多,就是没能好好念书。
课 国民教育”。 堂 探 2.目的: 究
义务教育是国家普及青少年教育、扫除青少年文盲、
提高人口素质、培养合格公民的重要手段,是国家的
一项战略决策。
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偏远贫困地区的小学
渴望知识的“大眼睛”
邓小平同志为“希望工程”题词
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课 堂 探 究
3.措施:
①1986年,制定《义务教育法》 ②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③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和希望工程
高等教育篇
在“科教兴国”,各国争先发展高新技术的 课 堂 探 究
今天,光有基础教育的发展是不够的,新中国
成立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有了长足的进展,
并且高等教育的规模已达到世界第一的水平。
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课 1.改革开放前的高等教育: 堂 探 ①建国初,照搬苏联模式——体制僵硬 究 1953— 1957年,教育 在“必须彻底 地、系统地学 习苏联的先进 经验”的口号 下,模仿甚至 照搬苏联的教 育模式。
文革开始,学校停课“闹革 产值 173 682 命”, 教育战线一片混乱

第28课 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

第28课 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

20世纪90年代实施“211工程”计划,一批重点 高校和实验室迅速发展壮大
民族和民办高等教育长足发展
西藏大学培养的硕士毕业生
民办大学校园一角
高等教育的发展
2、启示:
“文革”期间,教 育遭受严重破坏 改革开放以来 教育发展迅速 人才断层 损失巨大 成就巨大 举世瞩目
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
焦点2:“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史料解析: 邓小平说:我们要实现现代代,必须有知识,有人才。要反 对不尊重知识分子的错误思想,要重视知识,重视从事脑力劳动 的人,要承认这些人是劳动者。 对于恢复高等院校正常的招生制度,邓小平在1975年就有过 这方面的设想,但由于“四人帮”发动了“反击右倾翻案风”运 动而未能实现。但他从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和国家的长远发展出 发,对此事一直念念不忘。(1977年)邓小平果断恢复高考的战 略决策,顺民意,得民心,改变了整个中国的面貌和整整一代甚 至几代中国青年的命运。(他们)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发展,展示骄人的才华,贡献着无尽的力量。 ——摘编自薛庆超《革故与鼎新:红墙决策》
焦点2:“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11重庆)指出材料体现的邓小平的思想以及他决定恢复 高考的动机;(4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邓小 平这种思想和恢复高考的决定对当时知识分子和中国青年 命运的影响。(4分)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和国家的 长远发展。 扭转了多年来对知识分子实行的“左”的政策,知识分 子重新受到尊重; 改变了中国青年的命运,他们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展示了才华,贡献了力量。
目前文盲的定义有了怎样的变化?
2001年,联合国重新定义的新世纪的文盲标准为:
第三类: 第一类: 不能读书识字 的人,这是传 统意义上的老 文盲。 第二类: 不能识别现 代社会符号 的人。

第28课国运兴衰,系与教育

第28课国运兴衰,系与教育

高二历史课时学案
班级小组姓名________ 使用时间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编号 27
第 2 页
第 3 页
自我反思第 4 页
参考答案:
课内探究:
(1)事件: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

作用:使我国的高等教育迅速恢复到正确的轨道上来,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选拔和培养了大批人才,对我国教育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7分)
(2)主要贡献:①“文革”后对教育拔乱反正,1977年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②主张优先发展教育,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③提出“三个面向”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

(9分)
(3)具体要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强化素质教育。

(4分)
巩固练习:ABCAD。

第28课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第28课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
第29课 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兴衰,系于教育 ■扫盲教育篇 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
为扫盲,党和政府做了哪些努力?成效如何?
(1)1950年:全国工农教育会议:首先以识字教育为 主, “开展识字教育,逐步减少文盲”。 (2)1982年:宪法规定“国家发展各种教育设施,扫 除文盲。” (3)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在20世 纪末,全国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使青壮年文盲率降到 5%以下。
80年代初
二、义务教育
请阅读课本118-119页第二目录完成以下问题
1.为何要普及义务教育 2.政府发展基础教育的措施及成果
义务教育的重要性:是国家普及青少年教育,扫除 青少年文盲,提高人口素质,培养合格公民的重要手段, 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国家的一项战略决策;
党和政府做出了哪些努力?
第四条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 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的权利。 第五条 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 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 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 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 第六条 学校应当推广使用全国 通用的普通话。 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 可以用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 第七条 义务教育可以分为初等 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在普及 初等教育的基础上普及初级中等教育。 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的学制,由国 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 少数民族、民办等高等教育得到长足发展
D 成人高等教育规模越来越大 12“==教授。1950年1月生,1968年中专毕业,1969年作为知识青年至黑龙江 上山下乡。1978年3月考进厦门大学经济学系。1982年2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统 计局工作,1985年进入江西财经大学任教…1998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攻读国际 金融博士学位;1996年至1997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做高级访问学 者…” 该段个人履历反映了( )

必修3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必修3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文盲率降到5%以下。
2.合作探究:
国家为什么要把扫盲教育列入宪法?
a. 扫盲工作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b. 努力提高人民的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性和 紧迫性;
c. 识字是终身学习的关键,是民主和公民社会的
基础工 具,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更是
最基本的人权。
新中国成立50年来,我国共扫除文盲2.03亿, 成人文盲率由 1949年的80%以上降到了15%以下,青壮年文盲降低到5%以 下。 年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摘掉了世界头号“文盲大国”的 帽子,从文盲国家的阴影下走了出来。
各抒己见:你认为现行的基础教育存在 哪些问题?你有什么建议? a. 法规贯彻不力,法规体系不完备; b. 义务教育资金短缺; c. 地区发展不平衡; d. 学生(女生)辍学率较高; e. 师资队伍不稳定。
课堂小结:
扫盲教育:人口素质、文化 水平显著提高 义务教育:成为“科教兴 国”的重要环节 高等教育:教育与经济科技 的关系更加密切
全球文盲中有3/4是妇女,中国文盲 中近七成是女性。解放初期,全国妇 女人口中的文盲率在90%以上。通过 50多年的努力,全国共扫除妇女文盲 1.2亿,妇女文化素质大幅度提高。 1982年至今,青壮年妇女文盲率下降 了27个百分点,在各项文盲率指标中 降幅最大。但是,我国目前仍有5500 万妇女文盲,这成为中国扫盲工作中 一大难题。
贫困家庭的民工子女领 到捐款后喜极而泣
国 运 兴 衰 系 于 教 育
学 会 学 习
学 会 思 考
学 会 做 人
1.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下,劳动增长 和资本增长共同促进经济的增长. 2.在以美、日为代表的发达国家 的经济增长模式中,经济的增长已 经不是主要依靠劳动和资本的增长 了,而是主要依靠科技和教育的增 长。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8课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课件(共16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8课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课件(共16张PPT)

来源于《世界经济信息网》
第三篇章:国梦复兴,深化教育
1、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 日本1952—1961年的经济增长模式为:经济增长(100%)=33. __________年,恢复统一高考招生制度 中国现代教育的复兴之路是如何一步一步地走过来的?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适龄儿童小学入学率不到20%,初中入学率仅为6%。 第二篇章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地位:国家普及__________ 、扫除___________、提高____________、培养____________的重要手段,是国家的一项战略决策。 成果:2001年中国向世界宣布实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战略目标。 教育问题在任何国家和社会都将是首要的问题,总有一天,人们终于会认识到,教育问题绝不亚于经济问题。 3、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适龄儿童小学入学率不到20%,初中入学率仅为6%。 富裕国家80%的财富来自非自然资源。
*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 2、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的深刻含义。
教育有多重要—— 家国情怀
教育问题在任何国家和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 4当%代(中劳国动教增育长还+资有本哪增些长地)方+需66要. 反思?
地新位中: 国国成家立普之及初,__中__国__适__龄__儿、童扫小除学__入__学__率__不__到_、20提%高,_初__中__入__学__率__仅_、为培6%养。____________的重要手段,是国家的一项战略决策。
教育问题绝不亚于经济问 %。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 新成中果国 :成20立01之年初中,国中向国世适界龄宣儿布童实小现学__入__学__率__不__到__2_0_%__,__初__中__入__学__率__仅__为__6_%__。__________的战略目标。

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5.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实质 是( )
A.通过教育的发展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
B.教育的发展要适合本国国情
C.教育的发展需要加强国际交流
D.就越多发展需要超前性
6、新中国成立以来,对教育破坏最为严重的是
A、1957年的反右运动

B、1958年的“大跃进”运
D、十年“文革”运
经济恢复 生活水平 综合国力 提高
探究思考: 教育和科技、经济之间的关系。
•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科技的进步则要依赖教育的发展。 •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建设已经转而依靠科 技进步和劳动者的高素质,而这些都要依赖 教育的不断发展。
(08年广东).建国后各时期的教育方针具 有不同的时代特点。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 的教育方针是( ) A.“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 来” B.“紧密结合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组 织教学” C.“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 展专门学院” (1952方针) D.“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 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西藏大学培养的硕士毕业生
民办大学校园一角
1950全国工农教育会议
扫盲教育
宗旨:“开展识字教育,逐步减少文盲” 法律保证: 198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目标:1993《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法律保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战略:“科教兴国” 成就:2001-1-1宣布:如期实现……
(在20世纪末,全国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使青壮 年文盲率降到5%以下。)
2、成就:
2001年中国政府宣布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农民在田间进行扫盲学习

文科-第28课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文科-第28课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目前,发达国家技术和知识的增加占生 产率增长总要素的60%~80%,我国占30%左 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新加坡制定了一项关于生孩子 的法律:凡持有高等学校毕业文凭 的妇女,生一个孩子其薪金增加5 %;生两个孩子,薪金增加10%生 三个孩子,薪金则增加15%。同时 该法律又规定:没有受过高等教育 的妇女,如生育第二胎,则要处以 罚款。
40
35
30
25
参照
20
改造
15
调整
10
5
全面调整 稳定发展
“ 教 育 大 革 命”
大学停 止招生
恢复高考 迅速发展
0 1949
1957 1958 1960
文革前
1966
1977
文革期间
1980
文革后
高等教育
1977年冬天,570万考生 走进高考考场,参加高考 制度恢复后的第一次考试。
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新生入学
三、反思:存在问题
1983年9月,邓小平提出 教育的 “三个面向” :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90年代以来,党和 政府提出了“科教 兴国”战略
一、教育的重要性: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二、现代中国教育发展历程(成就)
1.1949-1966:人民教育的奠基--形成比较
现 代 中 国
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2.1966-1976:挫折
农民在田间参加扫盲学习
(50年代)
青年共产党员李招娣在
一间农具仓库里给乡亲
们上识字课(1957年)
北京工农速成中学学生在学习
劳模、纺织工人郝建秀(中) 在山东大学附属工农速成中学 学习
采煤工人施玉海在中国煤矿工人 速成中学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挫折阶段(1966—1976): (1)表现:大学停止招生、大批专家 教授挨批、四人帮鼓吹读书无用
(2)影响:导致社会道德观念和青少 年科学文化素质大幅下降。
文化大革命中的 “两个估计”
北京工农速成中学学生在学习
劳动模范郝建秀(中)在山东大学附属工农 采煤工人施玉海在中国煤矿工人速成中学学习 速成中学学习
文盲、半文盲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 (%)
60%以上 38.1%
1949年
1964年
年均扫盲604.3万人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
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
一、扫盲教育篇
“教育大革命”
(1)开始:1958年起,中国开始实 施“教育大革命”。 (2)内容:
A: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核心;B:实行三类办学体制:全日制、半工半读、业余
C:初步建立起教学、生产劳动、科学研究三结合的教育体 制
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
“大跃进”时的“教育大革命”
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
1957—1960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对照表
1、人民教育的奠基
2、动乱中的教育 3、教育的复兴
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
一、扫盲教育篇
1、我国为何要进行扫盲教育工作?
(1)我国人民群众文化素养普遍低下。
“陶片放逐法”是雅典公民 实行民主的一种重要方式。 美国考古学家曾在希腊发 现了刻有铁米斯托克里 (公元前5世纪雅典著名政 治家,史书记载他曾被 “陶片放逐”)名字的陶 片190枚,根据字迹辨认系 14个人刻写。
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
二、义务教育篇
1、目的: 义务教育是普及青少年教育、扫除 青少年文盲、提高人口素质、培养合格 公民的重要手段,是国家的一项战略决 策。
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
二、义务教育篇
2、措施体现:
(1)1986年全国人大六届四次会议通过《中 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90年代以来, 普及义务教育成为“科教 兴国”的重要环节。 (3)实施“贫困地区义务 教育工程”、“希望工程”等。
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中国 每年新增文盲大约50万; 由于辍学现象依然存在, 全国约200个县尚未普及 小学教育;由于人口流动 增加,老文盲未完全扫除, 新文盲又不断产生。还有 些地区扫盲工作带有一定 的运动性和突击色彩,扫 盲教育质量不高,成果难 以巩固,从而又导致一部 分人复盲.据官方数字,我 国4.8亿农村劳动力中,初 中及初中以下的竟然达到 4.2亿 !这不仅是他们个 人的不幸,也是国家民族 的不幸。
3、发展: (1)法律保障:1982年颁布《中华人民共 和国宪法》 (2)目标: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 展纲要》提出:在20世纪末,全国基本 扫除青壮年文盲,使青壮年文盲率降到 5%以下。
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
一、扫盲教育篇
4、成果: 2001年1月1日,中国政府宣布:中 国如期实现了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 略目标。
她就是苏明娟,希 望工程的形象代表!她 和许许多多的贫困山区 的孩子一样无钱上学, 那双渴望知识的“大眼 睛”打动了无数热心于 希望工程事业的人。多 年来苏明娟和所有接受 希望工程捐助的学子一 样,受到了社会方方面 面的关爱,从而顺利地 完成了小学、初中、高 中的学业。她学习勤奋 努力, 顺利地考入安徽 大学。
课标要求: 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新加坡的计划生育政策
新加坡制定了一项关于生孩子的法律:凡 持有高等学校毕业文凭的妇女,生一个孩子 其薪金增加5%;生两个孩子,薪金增加10% 生三个孩子,薪金则增加15%。同时该法律 又规定: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妇女,如生育 第二胎,则要处以罚款。
文盲、半文盲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 (%)
2001年 6.72% 12.21% 15.88% 23.5%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
1997年
1990年 80年代初
课外链接:
2001年,联合国重新定义的新世纪的文盲标准为:
第三类:
第一类: 不能读书识字 的人,这是传 统意义上的老 文盲。 第二类: 不能识别现 代社会符号 的人。 不能使用计 算机进行学 习、交流和 管理的人。
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
一、扫盲教育篇
2、开始:
(1)时间:1950 年 (2)宗旨:开展识字教育,逐步减少文盲 (3)方式:以识字教育为主,配合国家各 项生产建设开展。
田头识字学习
偏远贫因地区的小学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经济落后,政府办 了许多工农速成中学和文化补习学校,田头识字 教学等形式,这些形式为扫盲教育作出贡献。
新闻:2006年起全免西部农村 义务教育学杂费 从2006年开始,
全部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 段学生学杂费,2007年扩大到中部 和东部地区;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 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
二、义务教育篇
3、成就: 2001年1月1日,中国政府宣布:中 国如期完成了向世界的承诺:实现了基 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战略目标。 4、意义:
年 份 1957 1960 学校数目 229所 1289所 招生人数 10.5万 32.3万 在校学生 44万 96万
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
三、高等教育篇
3、稳定发展阶段(1961—1966): 1961年,“调整、巩固、充实、提 高”的方针,教育部对高等教育进行全 面调整。
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
三、高等教育篇
陶片放逐法
由材料可以看出“陶片放 逐法”可能存在什么问题?
(雅典瓶画:陶片放逐投票的一个片段——点票)
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
一、扫盲教育篇
1、我国为何要进行扫盲教育工作?
(1)我国人民群众文化素养普遍低下。
(2)识字是民主和公民社会的基础工具,是 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是公民的义务。 (3)“识字是终身学习的关键,更是最基本 的人权。”(联合国科教文组织)
有利于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改 变中国的命运 。
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
三、高等教育篇
1、起步阶段(1949—1957):
1953—1957年,教育在“必须彻底 地、系统地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的口 号下,模仿甚至照搬苏联的教育模式。
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
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
三、高等教育篇
2、初步发展阶段(1958—19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