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时间5分、10分

合集下载

教孩子认钟表的简单方法

教孩子认钟表的简单方法

教孩子认钟表的简单方法1、如何教孩子认识钟表1、先教孩子数5的倍数:5、10、15……一直数到60。

为了帮助孩子记忆,你除了可以经常在他耳边不厌其烦地“唠叨”着,还可以再次借助道具——把蜡笔倒出来,5个一堆,让孩子把它们分成几准,这样更直观。

你们也可以玩数字接力,父母先说一个5的整数倍,然后孩子试着向前和向后数其他的5的整数倍。

2、学会了数数,父母可以把墙上的钟表拿下来当道具,不过我们更推荐的是用卡纸+图钉DIY的钟表玩具。

先来告诉孩子,哪个是时针,哪个是分针,鼓励孩子自己发现两者“长相”的不同。

从整点开始讲起,分针指向12的位置就是几点整,这个“几”,就要看此时时针所对准的数字。

3、教会认整点了,以后就可以对孩子说:“时针指到12的时候我们就开饭”,甚至告诉他:“周六早晨6点钟起床太早了。

”熟悉时针后再来教他稍有些难度的分针,告诉他这次不是看针所对准的数字,而要从最顶端的数字12开始,顺时针5个5个的数过来,如果分针落在了两个数之间,还要数清到底落在第几个小格子上。

4、要做一个钟表的表盘模型,要有刻度,有时针和分针。

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分针,什么是时针。

5、告诉孩子表盘上的每一个小格和每一个数字所代表的意义,区分时、分、秒的概念和差异以及他们之间的等量代换关系。

2、教孩子认识钟表有哪些步骤1、先教会孩子认识整点(时针拨动,而分针一直对准数字12不动,让孩子读出时间)。

2、教会孩子认识几时半(如:6:30,8:30等):时针拨动,分针对着6不动,让孩子读出时间。

3、教会孩子认识随意时间(如:6:25,8:55等):时针与分针相应的波动,让孩子读出时间。

3、如何让孩子更快地认识时间?1、用一个有闹铃的钟表,对好计时器,然后对孩子说:我们来收拾房间吧,5分钟以后,闹铃响了,我们就可以停止了。

2、用图表的形式给孩子制定一个每天的日程表,例如,画一个小钟表,指针指向7点,然后旁边画上一个小孩子起床的图画,表示早上7点起床。

认识几时几分教学反思5篇用几时几分表示时间教学反思

认识几时几分教学反思5篇用几时几分表示时间教学反思

认识几时几分教学反思5篇用几时几分表示时间教学反思下面是我分享的认识几时几分教学反思5篇用几时几分表示时间教学反思,供大家赏析。

认识几时几分教学反思1以前教一年级的时候,教过认识时间,我还记得那个时候,为了让学生认识几时几分,特意做了两个钟面贴在黑板上,并且把钟面上显示的时间写在黑板上,每天一换,为的就是他们能熟练的认识几时几分。

最近在上认识时间,现在的教材把难度分割开了,在一年级学习了整时,剩下的二年级学,而且还是学习了乘法之后学习,难度减低了很多。

那个时候为了12到5有多少小格,是用加法算的,算出了12到各个数字有多少小格,写在旁边,让学生背出来,现在学生知道了1个大格有5个小格,那么到数字几就是几个大格,用数字乘5就可以得到小格数,其实几时几分的一个难点就是几分,那就是小格的数量。

有时候可以指到数字,学生也能很快的知道有多少小格,比如48分,学生可以5x9+3,也可以5x10-2,不过他们还是习惯5x9+3,但是至少他们可以很快的算出有多少小格。

几时看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几分就是分针从12到分针所在的地方有多少小格,就是几分。

对于半时,以前是有一个课时的,现在对于7时30分,学生可以认识出来,这个里只要介绍这个我们还可以叫做7时半,30分钟是60分钟的一半,从钟面上看其实是左右各一半的格子数量,我们把这样的时间称为半时,半时也就是分针会指向6,很自然的就给学生介绍半时。

以前我还有一个地方没讲好,就是钟面的时间是7时55分,但是很多孩子会认为是8时55分。

我在讲解这之前做个些铺垫,1时=60分的时候,我用电脑演示时针和分针的动画给他们看,我第一遍让他们看发现了什么,学生会发现时针和分针都在动。

第二遍我引导他们看分针,他们发现分针转了一圈,也就是60小格,就是60分钟。

第三遍,我引导他们看时针,时针从12到1,走了1大格,也就是1时。

第四遍在让他们都看,他们可以得出1时=60分。

第5遍,我让他们再观察,分针在走的时候时针是走还是不走?第6遍,我让他们思考分针在走的时候时针是怎么走的?是慢慢的还是一下过去的?第7遍我让他们思考时针从12走到1要多长时间,60分钟,那就是慢慢得走的。

二年级上册数学《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册数学《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册数学《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二年级上册数学《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12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上册数学《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二年级上册数学《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1、认识钟面和时间单位时、分,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并学会时间的两种写法;知道1时=60分。

2、引导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教育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3、让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魁力。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钟面上的时刻,会认读分针在各个数上的时刻。

教学难点:知道1时=60分,会看分针在各个数上的时刻。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投影仪,实物钟表、钟面模型(同桌两人一个)练习纸教学流程:一、复习认识过的钟面,为新知做铺垫二、创境,激发学习兴趣(一)课件出示钟面1、师:孩子们看看这是什么?(钟)钟是我们生活中常用来表示时间的工具,我们已经认识过几个钟面表示的时间了,那你能很快说出这两个钟面上的时间吗?2、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二)出示主题图1、谈话:你们想参加喜洋洋儿童乐园的活动吗?先看看开始的时间吧。

2、你能读出钟面上的时3、他读的对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时、分的知识。

(板书课题:时、分的认识)三、互动交流1、学生交流,认识钟面2、师引导学生认识钟面师:(课件出示钟面)孩子们,关于钟面你还知道些什么呢?跟同桌说一说生1、钟面上有时针,分针生2、钟面上有一个一个的小格子,还有大格子,有12个数字(一)认识大格师:刚才有孩子说钟面上有12个数字。

师:我们来看看这些数字是怎样排队的呢?最中间的这个12呢,是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的家,从这里出发从右向左(师生一起数数)师:孩子们,像12和1两个数字中间这么长的一段距离,我们就把它叫做一个大格。

你能用手像老师这样指一指钟面上的一个大格吗?师:钟面上有多少个这样的大格呢?从哪里开始数?师:孩子们,钟面上有12个数字也刚好有12个大格,我们可以看到每个数字刚好对应每个大格上的点。

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试卷【含答案】

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试卷【含答案】

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时间单位最大?A. 小时B. 分钟C. 秒D. 毫秒2. 一天有多少小时?A. 20小时B. 22小时C. 24小时D. 26小时3. 60秒等于多少分钟?A. 1分钟B. 2分钟C. 5分钟D. 10分钟4. 1小时有多少分钟?A. 40分钟B. 50分钟C. 60分钟D. 70分钟5. 1分钟有多少秒?A. 30秒B. 45秒C. 60秒D. 90秒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1小时等于60分钟。

()2. 一天有25小时。

()3. 1分钟等于100秒。

()4. 秒是时间单位中最大的。

()5. 1小时等于3600秒。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一天有______小时。

2. 1小时有______分钟。

3. 1分钟有______秒。

4. 1秒有______毫秒。

5. 3小时有多少分钟?______分钟。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一天有多少小时。

2. 请简述1小时有多少分钟。

3. 请简述1分钟有多少秒。

4. 请简述1秒有多少毫秒。

5. 请简述3小时有多少秒。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如果一部电影时长为2小时30分钟,那么这部电影有多少分钟?2. 如果一节课时长为45分钟,那么两节课有多少分钟?3. 如果一天有24小时,那么一周有多少小时?4. 如果一小时有3600秒,那么一天有多少秒?5. 如果一分钟有60秒,那么一小时有多少秒?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一天为什么有24小时。

2. 请分析1小时为什么有60分钟。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用时钟模型演示一下,从上午9点到下午3点,时针、分针和秒针的位置变化。

2. 请用时钟模型演示一下,从上午10点到上午10点30分,时针、分针和秒针的位置变化。

八、专业设计题(每题2分,共10分)1. 设计一个闹钟,要求能够显示当前时间,并可以设置闹钟。

第七单元 认识时间(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第七单元 认识时间(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第七单元认识时间第1课时认识时间(一)【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90页例1。

【学习目标】1.借助钟面认识时间单位“分”,知道1时=60分。

2.结合直观演示和操作,会读写几时半。

养成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

【学习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分”,知道1时=60分。

【学习难点】会读写几时半。

【学习过程】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1.游戏引入,感知关系(1)“报数”游戏。

游戏规则:请12名同学站在讲台上,先1个、1个地报数,台下同学记录最后一名同学报到几;再5个、5个地报数,台下同学记录最后一名同学报到几。

(2)全班同学分组参与游戏。

(3)师生小结游戏中数的规律。

2.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介绍:今天我们的课堂上也有12个数字朋友,同时它们也和60这个数有关系。

(2)课件出示例1主题图,请学生尝试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并介绍自己的想法。

(3)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观察体验,活动探究。

1.认识1分、几分。

(1)认识钟面。

①仔细观察钟面学具,同桌互相说一说钟面上有些什么?②数一数钟面上的大格。

③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一数钟面上的小格。

(2)认识1分。

①钟面上分针走一小格(课件聚焦钟面上的小格)是什么意思?②让学生在钟面学具上拨出1分,同桌互查。

(3)认识几分。

①分针在钟面上走2个小格的时间是几分?3小格、4小格呢?②(课件演示)分针从刻度12走到了刻度1,经过了几分?为什么?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数一数或算一算,看看分针在钟面上从刻度12走过钟面上的每一个刻度数,各经过了几分。

④学生小组交流后,汇报。

⑤教师课件演示分针从刻度12依次指向1、2、3、4等刻度,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快速记忆每个刻度数字表示几分。

⑥记忆游戏:同桌两人一人拨动分针到不同刻度数,另一人回答各是几分,可以交换进行。

2.认识时、分的关系。

(1)师生拿起钟面,将时间拨到12时,观察这时时针、分针分别在什么位置。

教师再拨到12:30。

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试卷【含答案】

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试卷【含答案】

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是时间的基本单位?A. 小时B. 分钟C. 秒D. 天2. 1小时等于多少分钟?A. 60分钟B. 30分钟C. 45分钟D. 120分钟3. 以下哪个是计时工具?A. 温度计B. 秒表C. 天平D. 卷尺4. 时钟上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这一格代表多少时间?A. 1小时B. 1分钟C. 1秒D. 1天5. 以下哪个是电子计时工具?A. 手表B. 日历C. 手机D. 石英钟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时间是可以触摸和感受到的。

()2. 一天有24个小时。

()3. 时针和分针的速度是一样的。

()4. 古代人们用沙漏来计时。

()5. 电子表比机械表更准确。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一天有______个小时,一小时有______分钟。

2. 时针每走一格,代表______分钟。

3. 分针每走一格,代表______分钟。

4. 古代人们用______来计时。

5. 现代人们用______来计时。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时间的基本单位。

2. 请简述古代人们是如何计时的。

3. 请简述现代人们是如何计时的。

4. 请简述时钟的组成部分。

5. 请简述电子表和机械表的区别。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如果现在是下午3点,那么5个小时后是几点?2. 如果一个活动需要45分钟,那么在下午2点开始,什么时候结束?3. 如果一个任务需要2小时30分钟,那么在上午10点开始,什么时候结束?4. 如果一个事件从上午9点开始,持续了3个小时,那么什么时候结束?5. 如果一个活动从下午4点开始,持续了1小时45分钟,那么什么时候结束?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古代人们使用沙漏计时的原理。

2. 请分析现代人们使用电子表计时的原理。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使用一个时钟模型,演示如何读取时间。

《时、分的认识》教案(通用10篇)

《时、分的认识》教案(通用10篇)

《时、分的认识》教案《时、分的认识》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时、分的认识》教案(通用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时、分的认识》教案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钟面,能认读钟面所表示的时刻,时分的认识。

2.认识时、分,记住这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遵守作息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时、分。

教学难点:接近整时的钟面时刻的认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事物钟面、生自制钟面教学关键: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猜谜语: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怕累;马蹄哒哒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

2.问:同学们见过哪些钟?(出示各种钟的图片)这些钟表虽然大小不一,形状不同,但是它们有共同的作用。

(帮助人们掌握时间,安排好一天的工作、学习和休息。

)3.出示8:00,10:05,1:50,2:35的钟面图生试读后指名介绍自己看时刻的方法。

(过渡:有的同学平时很好学,已经会看钟表上的时刻了,下面这些钟表分别表示几点。

)二、探求新知导:这些时刻到底该怎么读呢?我们先来研究钟面,看看钟面上藏着那些秘密?(一)认识钟面1.出示静态钟面让生观察汇报后师讲解:(1)钟面上有3根针,短而粗的是时针,用来表示几时的;比较长的是分针,用来表示几分的;又细又长的是秒针,用来表示几秒的。

(划线的电脑闪现)指出秒针先不介绍。

(隐去秒针)(2).钟面上有()大格;()小格,共()小格。

(划线的电脑闪现)2.出示动态钟面观察,得出时、分的进率。

问:如果这个钟面通上电源会怎样?他们是朝什么方向走的?(用手比画)课件显示。

研究填表:研究内容我的发现钟面上有什么?钟面上有()大格,每大格有()小格,共()小格,小学数学教案《时分的认识》。

分针是怎么走的?1小格是()分,走1大格是()分;从12----9是()分;走一圈是()分。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优质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优质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认识时间》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掌握钟面的认识和时间单位时、分的换算。

本节课的内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时间的计算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对时间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时间观念。

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时间的意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钟面,了解时、分的意义,学会看整时和几时几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钟面,学会看整时和几时几分。

2.难点:理解时、分的意义,掌握换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钟面图、时间卡片等。

2.学具:钟面模型、时间卡片、小棒等。

3.教室布置:将教室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一个钟面模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个有趣的故事,故事中的人物需要根据时间安排活动,引发学生对时间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钟面的认识,讲解时、分的意义,并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钟面操作,用小棒表示时和分,练习整时和几时几分的时间表示。

4.巩固(10分钟)学生互相提问,用所学的时间知识回答,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时间换算游戏,比一比谁换算得快。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时间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道关于时间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完成。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课堂内容进行板书,梳理时间知识框架。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第一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时间》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钟面的结构,认识时、分、秒,掌握读写时间的方法,并体会时间的重要性。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际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时间有一定的认识,但还不够系统和深入。

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能够了解钟面的结构,认识时、分、秒,但在读写时间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钟面,了解时、分、秒的单位。

2.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使学生能够正确读写时间。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钟面,了解时、分、秒的单位,掌握读写时间的方法。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正确读写时间,特别是整时和几时的区别。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钟面,了解钟面的结构和时、分、秒的单位。

2.采用操作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钟面的认识,掌握读写时间的方法。

3.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实际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时间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时间观念。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钟面的图片或实物,用于直观演示。

2.准备计时器,用于实践操作。

3.准备写有时间的卡片,用于学生读写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知识,如“我们学过哪些数学知识?”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数学知识,认识时间。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钟面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钟面的结构,提问:“请大家看看钟面有什么特点?时、分、秒的单位在哪里?”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钟面的结构和时、分、秒的单位。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如拨动钟面上的时针、分针、秒针,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变化,并提问:“请大家看看,时针、分针、秒针分别指向哪里?现在是几点几分几秒?”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

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教案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教案(精选11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本店铺精心整理的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教案 1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钟表的组成部分,知道时针、分针及钟面的数字。

2、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并知道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3、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时间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整时的认读方法。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会看钟表上的时间。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钟面、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猜一猜。

课件出示:先发出钟表走的声音,然后出现分针、时针,接着依次出现1~12的数字,最后形成钟面。

师:这是什么声音?板书:钟表。

2、说一说。

(1)钟表有什么作用?(2)你了解钟表的哪些知识?设计目的:利用课件初步熟知钟面的组成部分,为后面制作钟面做好铺垫,通过学生自由发言,加强钟面与生活的联系,同时方便教师了解学生掌握钟表知识的程度,并以此作为调整课堂教学思路的主要依据。

二、自主探索1、制作钟面。

师:想认识钟表得先了解钟面,你们想做一个吗?(1)(指着大屏幕)请同学们先观察钟面上有什么,再在小组中讨论做钟面需要哪些材料。

(2)各小组同学打开时钟爷爷的礼物(一个画有格子,但没有写数字的钟面,一枝彩笔,一个按钮,没有给学生时针和分针。

) (3)小组合作制作钟面。

学生产生质疑:时钟爷爷给的材料不能制作钟面。

师:还差什么呢?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请每个小组派代表到老师这里来取时针、分针。

(学生活动)2、介绍钟面。

师:谁愿意把你们组做的钟面介绍给大家。

(学生自由发言)小结;时针、分针、12个数、12个格组成一个漂亮的钟面。

(课件中时针、分针、12个数、12个格分别闪烁)设计目的: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动手、观察、合作的能力,我把观察已有的钟面模型改为小组合作制作钟面。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7单元《认识时间》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7单元《认识时间》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7单元《认识时间》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本单元主要让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探索并发现1时=60分,通过1分1分或5分5分地数判断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

这部分内容是在一年级上册初步认识整时的基础上教学的。

考虑到秒是很小的时间单位,日常生活中的计时很少需要精确到秒,因此这部分内容只安排时、分的认识和研究看钟面上的时刻。

这样的安排,既有利于学生把先前的研究经验迁移到后续研究之中,又便于学生集中精力掌握看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这一研究难点。

本单元主要知识点:1.知道1时=60分。

2.能认、读、写几时几分。

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是很抽象的概念,不容易理解。

在教学中要注意尽可能地联系生活实际,使用钟表模型等学具、教具,让学生在实际观察和操作中掌握知识。

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对时间概念已有知识的认识,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一种联系,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

例如,在一年级上册中只是让学生知道并记住“12:00就是指12时”,而对于为什么是这样,学生并不理解。

等学生研究了这个单元的知识,了解了时与分的关系后,对这些问题就会有新的认识。

1.掌握认识时间的方法,能正确读、写几时几分。

2.晓得1时=60分,能1分1分或5分5分地数出钟面上的时刻。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惯1.密切联系生活实际,选择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素材呈现教学内容。

例如,学生上学时先看一看钟面上的时刻、老师的作息时间、自己的作息时间等。

2.让学生经由过程观察、操作和自主探索来获取知识。

例如,钟面上有几大格、每大格有几小格、一共有几小格这几个问题,1时=60分的关系的发觉等。

3.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掌握看钟面上时刻的方法。

教材把认识几时几分单列一课时,并充分利用学生认识整时和半时的经验。

先呈现表示整时和半时的钟面,引导学生先判断大约是几时,再过渡到判断具体是几时几分。

此外,教材还注意用色块清楚地标明分针从12起已走的部分,以方便学生观察和思考等。

小学一年级新生面试题

小学一年级新生面试题

小学一年级新生面试题语言部分(2分)一、背一首儿歌或诗歌二、接下去把话说完整1、叔叔送给我一个小玩具,我对叔叔说:2、小弟弟摔跤了,我会。

3、我看过的动画片有。

4、我喜欢的小动物是。

计算部分(每小题均为2分)一、数数:1、一个一个数,从10数到202、二个二个数,2、4、6、8……3、倒着数,10、9、8、7 ……二、计算:3+4= 7+4=()+7=10 ()+()=8 (说2个)5-5= 11-9=()-4=6 8-()=5三、小狗比小鸡重,而小兔比小狗重,那么到底谁最重,把它指出来(3分)四、日常生活数字题:(选一题)1、妈妈买来10只苹果,我吃掉了8只,还剩下几只苹果2、小明今年8岁,再过2年,小明几岁3、红花6朵,蓝花4朵,红花和蓝花谁多?多几朵?操作题(2分)1、试一试把15颗红豆7颗绿豆分开来,怎样份最快?2、画一个三角形和一个五角星。

3、翻单被游戏。

常识(2分)1、太阳从()边升起,从()边落山。

2、天气最热的什么季节?最冷的天是什么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3、外面没下雨,小红的妈妈为什么打伞?4、什么可以在天上飞?(三种以上)5、下雨啦!下面哪一个小动物需要打伞?6、找不同。

统计部分(2分)小学一年级面试题2011-02-11上海重点小学2009(根据面试回来的孩子口述)孩子一:(其中的一组)1.一张纸撕一次变成三张2.一张纸撕一次撕出四个口3.六根牙签摆出5个正方形4.四根牙签摆出3个三角形孩子二:1,梳子除了可以梳头之外,还可以用来做什么用?2,钢笔除了可以写字之外,还可以用来干什么?3,假设1是学猫叫,2是蹲,3是站,4是??,5是??。

然后听老师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

4,根据要求串珠子,“黑白黑黑白白”后面接着串。

孩子三:1.一个正方形撕两次成四个三角形2.小明家没有梯子,如何换灯泡; 小明能推动汽车,为什么3.跟着做操孩子四:小明不喜欢穿高跟鞋,小明换灯泡不用梯子,小朋友你们认为小明有什么特征。

关于认识时间教案五篇

关于认识时间教案五篇

关于认识时间教案五篇认识时间教案篇1设计理念:知识的呈现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充分感受时间就在身边的生活中,认识时间对生活有很大的帮助,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知识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上,要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由于时间和时刻都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因此,根据学习内容的自身特点,根据课标精神,我在设计教学时力求体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联系生活,合作交流,人人参与。

分析教材:认识时间这一教学内容的编排,是用5分5分数的方法来读取时间,并通过实际的操作,知道1时=60分。

与一年级上册的内容联系起来看,教材对时间的认识是按照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编排的,这样的编排既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也符合平时人们看表读时间的经验与习惯。

分析学生:认识时间这一内容的教学是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学习了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通过以前的学习,学习已经掌握了钟表及时间的一些知识,如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有12个数字;有12个大格,有60个小格等,并已经掌握了如何看整时和半时。

相信本节课内容的复习,学生掌握并不会感到十分的困难。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第一层次是用5分5分数的方法读取时间,并通过实际的操作,知道1时=60分。

第二层次是在5分5分数的基础上,再用1分1分数的方法读取时间。

教学难点:用1分1分数的方法读取时间;接近整时的时间。

教学准备:教具实物钟,画于纸上的钟面(4个),时刻卡片(4个)。

学具钟表模型教学方法:演示、观察、操作、讲解、合作。

《认识时间》说课稿10篇

《认识时间》说课稿10篇

《认识时间》说课稿10篇《认识时间》说课稿篇1教材分析认识时间是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时、分、秒》第一课时。

在学过整时、半时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间。

说教学目标1.结合熟悉的事物和情境,经历认识时和分的过程。

2.了解时刻的含义,知道1小时、1分钟的时间。

结合具体事例和实践活动,感受1小时、1分钟的时间。

3.认识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说重点难点本课教学重点:了解时刻的含义,知道1小时、1分钟的时间,建立1小时、1分钟的时间概念。

本课教学难点:了解时刻的含义,建立1小时、1分钟的时间概念。

说教学过程本课教学过程分为生活中的时间、新知探索、身边的数学、课后体验四个环节。

一、生活中的时间(一)爱国教育本环节设计意图是由升旗仪式引入新课,加强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的强烈情感。

(二)看图说话本环节意图是让学生先自己看图描述亮亮的一天,主要了解学生现有的有关时间知识经验。

二、新知探索本环节意图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得知时针和分针怎么走是一小时、一分钟。

同时为认识时间打下基础。

自主感受一分钟的时间,建立一分钟的时间表象。

进行思想教育,教育学生珍惜时间。

三、身边的数学学生通过不同的活动体验一分钟的时间,充分理解一分钟时间的长短。

四、课后体验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

《认识时间》说课稿篇2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及作用:本节课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整时和一年级下册认识半时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几时几分,同时为三年级学习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

与一年级上册和下册的内容联系起来看,教材对时间的认识是按照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编排的,这样编排既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也符合平时人们看表读时间的经验与习惯。

2、学情分析“时间”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学生已经学习了关于时间的一些知识(整时,半时),每个家庭中一般也都有挂钟或钟表,何况二年级的学生天天要按时起床、吃饭、上学、放学、看动画片、睡觉,这样就使学生已经感知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单元集体备课整体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单元集体备课整体设计

2.能正确读出几时几分。

教学难点:1.感知时和分之间的关系。

3.认识几时几分,会简单的时间计算。

重难点突破建议基于对教材编排和课标的分析,教学时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突破重难点。

(1)与学生的日常活动相结合,结合生活经验学习有关时间的知识。

时间是很抽象的概念,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尤其不容易理解。

因此,教学中要注意将时间的学习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并注意利用钟表模型等学具、教具,让学生在实际观察和操作中掌握概念和知识。

(2)运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知识。

在认、读钟表的几时几分和几时半时,不要单纯地用教师讲授的方法告诉学生,尽可能鼓励学生通过同桌互助、小组合作,以及“做中学”等方式,在交流中学习、掌握知识。

同时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除了教材上安排的练习形式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更多形式的活动,使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掌握、巩固知识。

(3)采取有效的设计突破教学难点。

例2中4:45是“几时差几分”的认识,在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操作,通过操作发现这时时针非常接近5时,但没到5时,是4时45分,关键是要通过直观拨动表针,引导学生观察时针、分针的运动方向,明确时针在转动时是先经过几,再到几,确定是“几时多”,再“5分5分”地数出分针所指的是多少分。

也可以“几时半’’为分界线,让学生在操作中发现分针在钟面左右两个半侧时时针位置的不同,对“做一做”中7:40、10:45尤其是9:55分的认识要启发学生思考,引起学生思维的冲突,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4)注意教学的一些细节。

由于教材采用12时计时法,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结合情境,引导学生用一些日常用语,如上午、下午和晚上等准确地说出时间。

三、单元整体教学思路单元结构图及课时安排。

认识时间-5分5分地认时间

认识时间-5分5分地认时间

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过程或 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确定时间 ,是靠不受外界影响的物质周期变化 的规律。
时间具有一维性,即不可逆性,它只 有从过去、现在到未来的一个方向。
时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01
规划日程
人们通过时间规划自己的日程 ,安排工作、学习、娱乐等活
动。
02
计时工具
各种计时工具如钟表、手机等 ,帮助人们准确掌握时间,进
保持专注
在工作或学习时,尽量减 少干扰和诱惑,保持专注 和高效率。
合理安排休息时间
避免过度劳累,合理安排 休息和放松时间,以便更 好地恢复精力和提高效率 。
06
总结与展望
回顾本次课程重点内容
时间的重要性和意义
时间是我们生活中最宝贵的资源之一,无法替代和挽回。因此,学会有效管理时间对于提 高个人效率和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
培养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设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
制定清晰、可衡量的目标
01
确保自己明确想要达到的结果,以便有效地管理时间和资源。
制定详细的计划
02
为实现目标,制定具体的步骤和时间表,确保按计划逐步推进

调整计划和目标
03
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计划和目标,确保始终保持在正确的轨
道上。
学会优先处理重要事务
区分重要和紧急事务
根据活动的性质和重要程度,为 它们分配合理的时间段,如早上 精力最充沛时安排学习或工作,
傍晚安排运动等。
制定弹性计划
考虑到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突发情 况,为作息时间表留出一定的弹
性空间,以便应对意外事件。
调整并优化作息时间表的建议
定期评估和调整
每隔一段时间(如一周或一个月) 对作息时间表进行评估,根据实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3时
10 15
3时15分 3:15
3:00
小刻度 5小格
5
123 45
分针走一小 格是1分, 走一大格是 ( 5 )分。
(55 ) (50 )
(60 ) 5 (10 )
(45 )
15
(40 ) (35 )
(20 ) 钟面上共
(30 )
(25 )
有( 12)个 大格,(60) 个小格.
8时15分
8:15
你会认 时间了 吗?
6时25分 6:25
⒋ 时针走1个大格,分针正好走
圈,是 60 分。
1时=60分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希望同学们好好珍惜每一分每一秒, 做个时间的小主人。
想一想
一节课是( 40)分,课间休息 是(10 )分,再加上( 10 )分 就是一个小时.
5
3时 3时5分 3:05 3:00
3时
5
3时10分
10
3:00 3:10
3:60
4:00
60 想一想
50
3:50
连线。
1:10
11:15
4:20
5:35
考考你,相信你一定行!
3:10
7:15
1:20
5:25
2:40
10:45
6:50
8:55
学到了什么?
⒈ 钟面上有 12 个大格, 60 个小格。 ⒉ 时针走1个大格是 ⒊ 分针走1个小格是 1 1 时。 分, 走1大格是 5 分。 1你会认源自时间了 吗?9时5分 9:05
用电子表表示时分的 部分是两位数,不足 10分时要用0占位, 所以5分要写成05。
9时30分
9:30
6时40分
6:40
8时35分
8:35
看 一 看 写 一 写
现在是3:25,再过10分钟,是什么时间?
3:35
5
10 15
3:25
想一想
20 35 25
现在是3:50,再过10分钟,是什么时间?
小朋友,我给你们 带来了两位老朋友, 认识它们是谁吗?
猜一猜, 几时多?
1时多
4时多
8时多
10时多
3
小朋友们 好,知道我 是多少吗?
我是12时15 我是12时15 分.你说错了! 分.你真棒,说 我们一起来 对了!你是怎 研究一下吧. 么知道的呢?
仔细观察
大格 大刻度
钟面上一共有 (12 )个大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