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教育扶贫的“非遗”传承基地建设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普通高中学生心理美育实践探析

合集下载

高职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实践研究

高职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实践研究

高职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实践研究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重要机构,有责任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创新实践融入到教学和研究中。

高职院校应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传承。

通过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培养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和兴趣,使他们能深入了解和传承传统工艺、民间艺术和传统音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展览和表演,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校要与相关的非遗传承人合作开展科研项目,共同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和传承方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做出贡献。

高职院校要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实践。

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与现代社会和市场需求相结合,才能得以传承和发展。

高职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设计和开发,例如设计新颖的工艺品、创作现代舞蹈等。

这样既能保护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又能满足现代社会的多样化需求。

高职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比赛,展示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理念和实践成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基于“非遗传承 精准扶贫”国家战略背景下的实践育人融合创新模

基于“非遗传承 精准扶贫”国家战略背景下的实践育人融合创新模

专题论坛2019 年 9 月263一、全面实施“非遗传承+精准扶贫”实践育人工作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紧密对接湖南工艺美术产业、文创产业发展需求,创新开展“非遗传承+精准扶贫”实践育人融合创新模式,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突出开发湘绣、湘瓷、小郁竹艺等非遗产品,与湖南怀化通道、新疆吐鲁番等贫困地区结对帮扶,积极开展产业扶贫、教育扶贫,推动了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

将课内专业教学延伸到大学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各个方面,开展汉服进社区展演、剪纸书法进中小学等体验式实践活动,极大地提升了学校实践育人实效。

二、依托三大平台,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实践育人融合新模式学校依托“课程教学平台、社会实践平台、双创教育平台”三大实践育人平台,深入推进“匠心铸造工程、劳动养成工程、特色活动体验工程、双创人才孵化工程、身心素质提升工程”五大实践育人工程建设,开创了实践育人新局面。

1.整合工艺美术行业、企业资源优势,借助湖湘工艺美术大师群,新增10个以上名师大师工作室,培养绝技绝艺传承人和新时代艺术工匠,打造一批“匠心培育”实践育人基地。

2.校园文化、阳光“5.25”心理健康月、校运会等,丰富“行在美院”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体验中成长。

校外依托全国职业院校精准扶贫联盟,打造“脱贫攻坚”第二课堂实践育人,推广我校作为联盟发起单位助力脱贫攻坚的先进典型。

3.开发国家级众创空间“众创梦工场”的功能,将“工厂”打造成“创新思维训练、创业团队组建、双创实训、创新成果孵化于转化”一站式平台;建成集创客类、实践类、讲座类、竞赛类活动于一体的“美院就业创业实践活动超市”;打造“创业+扶贫”美院模式的社会实践品牌,将双创实践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

4.筑强工程,打造实践育人品牌。

一是打造“思想引领+课程教学+品牌活动”匠心铸造工程。

学校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学校将企业真实项目或仿真项目引入实践教学,将湘绣、陶瓷、竹艺等工艺美术大师引进大师工作室,从思想引领、课程教学、特色品牌个等方面培育一大批德技并修富有“工匠精神”的新时代工匠。

非遗传承教学基地实践(3篇)

非遗传承教学基地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面临严峻挑战。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培养新一代非遗传承人,各地纷纷建立了非遗传承教学基地。

本文将结合本人参加非遗传承教学基地实践的经历,探讨非遗传承教学基地的实践情况及其意义。

二、非遗传承教学基地实践概述1.实践背景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自2005年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全面启动。

为了培养新一代非遗传承人,各地纷纷建立了非遗传承教学基地,通过实践、教学、研究等多种形式,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实践内容本次实践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非遗技艺学习:学习非遗技艺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操作,掌握非遗技艺的传承技巧。

(2)非遗文化研究:了解非遗文化的起源、发展、特点及其在当代社会的价值。

(3)非遗传承人访谈:与非遗传承人交流,了解他们的传承经历、心得体会以及对非遗文化的看法。

(4)非遗文化展示:通过举办展览、演出等形式,展示非遗文化的魅力。

三、实践过程1.非遗技艺学习在非遗传承教学基地,我们学习了各种非遗技艺,如剪纸、泥塑、刺绣、皮影戏等。

通过专业老师的指导,我们掌握了这些技艺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操作,为今后的传承工作打下了基础。

2.非遗文化研究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深入了解了非遗文化的起源、发展、特点及其在当代社会的价值。

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等方式,我们深刻认识到非遗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3.非遗传承人访谈我们与多位非遗传承人进行了访谈,了解他们的传承经历、心得体会以及对非遗文化的看法。

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非遗传承人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以及他们对非遗文化传承的坚定信念。

4.非遗文化展示在实践过程中,我们积极参与非遗文化展示活动,通过举办展览、演出等形式,向公众展示非遗文化的魅力。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我们的实践经验,也提高了我们对非遗文化的认识。

非遗文化与学科融合校本化实践研究——以庆阳非遗文化进中职美术教学课堂为例

非遗文化与学科融合校本化实践研究——以庆阳非遗文化进中职美术教学课堂为例

教学篇誗教学研究非遗文化与学科融合校本化实践研究———以庆阳非遗文化进中职美术教学课堂为例文|孙红霞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化,人们对中职美术学科教学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文化作为我国千百年来璀璨文明的结晶,不仅是提升中职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也是推进中职学校校本文化建设的重要方法,尤其是在当前我国大力推进文化建设的大环境中,将传统文化与中职美术学科教育进行融合,更是时代对中职学校教育工作所提出的特殊要求。

基于此,本文以庆阳市非遗传统文化为切入点,首先概括了相关概念,其次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美术学科进行融合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之后阐述非遗美术资源在中职美术教育中的应用价值,最后从四个方面对非遗传统文化应用于中职美术校本化实践的方法进行了讨论,仅供参考。

一、相关概念(一)地方传统艺术地方传统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分支,不仅是地方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地方文化的真实写照。

其不仅紧密联系着当地人们的生活,还是一种具有鲜明乡土文化体征的一种“乡土艺术”。

(二)非遗传统文化非遗传统文化简单地说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展现出来的文化特征,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将其视为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是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学科融合学科融合指的是在承认学科差异性的基础上,打破学科边界,促进学科之间相互渗透、交叉融合发展的实践活动,其既是学科发展的趋势,也是产生创新性成果的重要途径。

(四)校本化校本化指的是学校通过自己的发展状况、创校理念、地区特色等方面所研究制定自己的教材,结合学校特色、党的重要指示、教育方针指导建立的相关体系。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职美术教育相融合的重要性(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需要随着全球一体化的逐渐深入,其虽然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活力,但是其也对我国传统文化造成了一定的冲击,越来越多外来文化的涌入,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影响。

高职美育视域下非遗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实践——以东莞千角灯为例

高职美育视域下非遗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实践——以东莞千角灯为例

教学实践[摘 要]选定东莞本土非遗项目——东莞千角灯,以非遗在高职美育中的实践研究为主题,分析非遗融入美育课程出现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优化路径。

通过走访传承人和非遗保护中心以及教学实践探索,找到非遗传承创新、完成课程教学目标两者间的平衡点,力求在保留非遗独特性与完整性的同时助力高职美育多元化、特色化发展。

[关键词]非遗;课程;校园;东莞千角灯[中图分类号]J52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3)24-0075-03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林一叶.高职美育视域下非遗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实践:以东莞千角灯为例[J].天工,2023(24):75-77.林一叶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高职美育视域下非遗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实践—以东莞千角灯为例基金项目:本文由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基金资助(课题立项编号:2022d15)。

作者简介:林一叶(1993—),男,汉族,福建龙岩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

目前,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对传统文化、革命文化、民族民间文化的挖掘与开发。

其中,如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成为当前高职院校实现五育并举的重要研究方向。

一、非遗传承与教育的关系(一)非遗走进高职院校的必然性非遗的传承与发展是指对非遗技艺、民族精神、文化内涵的传递与保存,并在传承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精神,进行符合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创新。

高职院校致力于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与非遗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非遗中蕴含着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是高职教育实现五育并举不可缺少的粘合剂与催化剂。

高职院校依靠自身条件,能很好地应对现今非遗传承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挑战。

(二)非遗传承、发展与学前教育专业的关系非遗传承、发展与学前教育是相辅相成的。

学前教育专业是为社会提供合格的幼儿园教师储备人才。

非遗技艺、民族精神、文化内涵能很大程度上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相关素养与技能。

将非遗融入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能加深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非遗的认识与理解,赋予学生在日后的幼儿园教育工作当中融入非遗内容或元素的能力与意识,进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使其从小就树立文化自信,也是一个向家长和社会宣传非遗独特魅力的窗口。

高职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实践研究

高职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实践研究

高职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实践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与意义高职院校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着大量的技术技能人才。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职院校越来越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传统和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具有历史价值、民族特色和传统符号。

高职院校作为传承和创新的重要力量,应当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实践,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

研究高职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实践,旨在探讨高职院校在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推动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通过研究高职院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实践经验,可以为其他教育机构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全社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2 研究目的和内容本次研究旨在探讨高职院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实践方面的现状、路径、策略和影响因素,以及分析相关案例,以期为高职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具体内容包括:1. 高职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分析:通过调研和文献综述,了解当前高职院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现状,包括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2. 高职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路径探讨:分析不同高职院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面的路径选择与实践情况,探讨最佳传承模式。

3. 高职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实践策略研究:探讨高职院校如何通过创新实践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包括采取何种策略。

4. 高职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实践案例分析:选取实际案例,深入剖析高职院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和教训。

5. 高职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实践的影响因素研究:分析影响高职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实践的各种因素,包括政策支持、文化环境等。

在职业教育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教育的研究

在职业教育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教育的研究

在职业教育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教育的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多样性的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庆典、知识与实践技艺等多种形式,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宝贵遗产。

在职业教育领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并不高。

传统的职业教育更注重传授技能和知识,往往忽视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教育融入职业教育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不仅可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同时也可以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深度。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研究旨在探讨在职业教育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教育的可行性与效果,为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做出积极的贡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在职业教育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教育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深入分析这种教育模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就业前景和文化传承的影响。

通过对现有研究和案例的梳理和总结,旨在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为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具体来说,本研究旨在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 在职业教育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教育的实施情况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和挑战?2. 如何有效地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教育到职业教育中,实现艺术传统与技能培训的有机结合?3. 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教育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就业前景有何影响?4. 面对现实挑战,如何制定有效的解决对策,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普及和发展?5. 通过案例分析,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和启示。

1.3 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内涵。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融入职业教育中,不仅可以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和丰富的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文化自信。

在职业教育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教育的研究

在职业教育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教育的研究

在职业教育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教育的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职业教育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教育是当前教育领域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而在职业教育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教育,不仅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已经不断完善,但在文化教育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通过在职业教育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教育,可以弥补传统文化在现代教育中的不足,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

开展关于在职业教育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教育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深入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在职业教育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实施这一过程,可以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1.2 研究意义在职业教育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教育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这样的融合能够有效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多样化,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失传的危险,融入职业教育将使这些传统艺术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有助于延续其价值与魅力。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教育融入职业教育可以丰富教育内容,提高教育质量。

学生通过学习传统艺术技艺,不仅可以培养专业技能,还能够提升文化修养和审美素养,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教育也有助于拓展职业教育的领域和方法,推动教育创新与发展。

研究在职业教育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教育的意义深远,有助于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和职业教育的发展。

2. 正文2.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与特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由人类创造并代代相传的文化实践、表现形式、传统知识和技艺。

它包括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医药、建筑、工艺等多种形式,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认识和表达。

高职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实践研究

高职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实践研究

高职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实践研究【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高职院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实践。

通过对高职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对创新实践进行深入探讨。

文章探讨了传承与创新的模式和策略,以及评估了实践效果。

最后总结了高职院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实践方面取得的成果,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展望了未来发展的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高职院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传承与创新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实践、研究、现状分析、案例分析、模式探讨、策略建议、效果评估、成果总结、问题与挑战、未来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不断增长,高职院校在办学理念和教育方式上也逐渐进行了转变。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高职院校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民族精神和传统技艺,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在高职院校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实践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

如何在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如何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何传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都是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

对高职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实践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推动学校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高职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实践的研究,探讨如何更好地将传统文化融入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推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深入发展。

1.2 研究意义高职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实践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的见证和传承。

通过研究和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可以帮助高职院校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和繁荣。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实践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自尊具有重要意义。

高职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实践研究

高职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实践研究

高职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实践研究【摘要】本文主要围绕高职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实践展开研究。

在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在阐述了高职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和特点,分析了传承与创新的现状、困难与挑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总结了经验与启示。

结论部分总结了研究成果并展望未来,指出了研究的局限性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助于促进高职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职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研究、实践、定义、特点、现状分析、困难、挑战、对策、建议、经验、启示、总结、展望、局限性、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是指对研究对象相关历史、现状和问题的论述。

在高职院校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课题。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多样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职院校中的重要性逐渐凸显。

传承与创新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推动其发展的关键,而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应该承担起传承与创新的责任。

目前在高职院校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传统文化认同度下降、传承方式单一、创新能力不足等。

对于高职院校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提升学校的文化软实力,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高职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从而为高职院校的文化教育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1.2 研究意义高职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实践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未来社会发展人才的重要场所,应该积极承担起传承和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

对高职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实践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推动高校教育向多元文化传承的方向发展,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促进校园文化的多样化和充实化。

高职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实践研究

高职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实践研究

高职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实践研究随着中国经济和文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实践研究,为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我们的力量。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们在创造、生活、生产、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各种非物质产品和技艺、表演、风俗、仪式、信仰等具有代表性和地域特色的文化现象和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对于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文化多样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我们有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专业知识,有着独特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特色,所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实践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作用。

高职院校可以通过相关专业教学培养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实践的认识和能力,培养一大批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

在高职院校中,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实践研究的重视程度还有待提高。

很多学校还没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纳入到课程中,还缺乏一套系统的专门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实践的教育体系。

还有一些问题,比如相关专业师资力量不足、学术研究平台和资源不足等。

很多高职院校通过各种方式加强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实践的研究和教育实践,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北京师范大学通过文化传承与创新专业的教育实践,结合校内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将校园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了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人才。

东华大学通过与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合作,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实践研究,探索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经验。

这些案例为其他高职院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高职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实践研究

高职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实践研究

高职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实践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实践方面的研究,探讨了其在实践中面临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

通过案例分析,发现高职院校在传承与创新实践中存在着一定的挑战,但也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

最后总结提出了对高职院校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实践的建议,同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本研究对于高职院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有助于推动高职院校的文化传统传承与创新实践。

【关键词】高职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实践、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问题、策略、案例分析、建议、展望、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和传统智慧的结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有责任在传承和创新实践中发挥更大作用。

在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的发展,高职院校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民族文化,成为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开展关于高职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实践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高职院校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面临的挑战,探讨相应的解决策略,提出未来发展的建议,有助于推动高职教育的转型与发展,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1.2 研究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在当今社会,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文化多样性的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显得日益重要。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人才和传承文化的重要阵地,承担着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责任。

探讨高职院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实践中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对于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高职院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有助于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素养,促进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

在职业教育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教育的研究

在职业教育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教育的研究

在职业教育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教育的研究在职业教育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教育的研究引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精华,是民族文化的瑰宝。

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传承困境和流失的风险。

为了有效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融入职业教育是一种重要且有意义的途径。

本文旨在探讨在职业教育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教育的研究,并分析其意义和实施方法。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教育的意义1. 维系文化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代表一个民族或地域文化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入职业教育可以帮助传承这些独特的文化传统,使之得以长久传承。

2. 激发创造力: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教育注重手工艺的传统工艺技能,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动手实践的能力,激发创造力和创新思维,提高综合素质。

3. 培养就业能力: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具有很高的市场价值,在职业教育中融入这些技艺的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创业的能力。

二、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教育的实施方法1. 教育课程设计:在职业教育课程中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教育的内容和模块,比如开设手工艺制作课程、传统戏曲表演课程等,使学生了解和学习传统工艺技能。

2. 师资力量建设:聘请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教育背景和丰富经验的教师,提供专业指导和教学资源,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教育的质量。

3. 实践教学环境: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教育的实践基地,提供实践教学机会和展示平台,让学生亲身参与和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4. 产业联动与社会融合:与相关产业进行合作,组织学生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作与制作,推动传统工艺与现代产业的融合,为学生提供就业和创业的机会。

三、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1. 传统与现代的平衡:在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教育时,需平衡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现代教育的需求,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确保教育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2. 师资和教材的不足:目前,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教育的师资和教材还存在不足的问题。

非遗美育实践研究报告

非遗美育实践研究报告

非遗美育实践研究报告非遗美育实践研究报告摘要:非遗美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承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文化自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通过对非遗美育实践的观察和分析,探索了非遗美育在学生中的应用效果。

研究结果表明,非遗美育实践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

一、导言非遗美育是指通过接触和学习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一种教育实践方式。

传统文化是一种血脉文化,它蕴含着丰富的审美价值和精神内涵,而非遗美育实践则是将这种文化传承和传播给下一代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实践过程本次实践过程中,我们选择了传统民间工艺、古代建筑和传统舞蹈等非遗项目,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体验。

通过实地考察和实践操作,学生们了解了非遗项目的历史渊源、技艺要领和传承方式。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还结合艺术课程,进行了手工制作和舞蹈表演等活动,让学生们亲身参与其中,提升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三、实践效果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和观察,我们发现非遗美育实践对于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创造力有着显著的提升作用。

在非遗项目的学习中,学生们不仅学会了一项新的技艺,还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学生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也得到了增强,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四、结论非遗美育实践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它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文化自信心。

通过对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和体验,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心。

同时,非遗美育实践也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五、建议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应该加强对非遗美育的推广和应用。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观非遗展览、开设相关课程和举办非遗活动等方式,让更多的学生接触和学习传统文化,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心和国家认同感。

同时,学校和社会应该加大对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力度,为非遗美育实践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传承、创新与衍生——基于高职教学体系下的非遗美术研究

传承、创新与衍生——基于高职教学体系下的非遗美术研究

传承、创新与衍生——基于高职教学体系下的非遗美术研究作者:曹小劲来源:《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9年第1期【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美术类(以下简称“非遗美术”)是民族文化遗产,包含族群共同的文化理解和价值信仰,它的传承教学一直为学术界所关注、讨论。

非遗美术要发展就要与时代审美同步,与市场需求接轨,必须在传承的基础上走创新之路,不断开发非遗美术衍生创意产品,唯此,方能实现非遗美术的持续化发展。

高职院校的社会职能之一是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利用高职院校办学平台优势,开创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的特色发展之路,对非遗美术自我持久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高职教学体系下的非遗美术教学模式是由院校工作室到非遗文化发源地再到社会企业实践场所,通过现代学徒制、非遗美术工作坊制、项目引领与任务驱动等方式,形成教学(传习)、研讨、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是实现非遗美术传承、创新与衍生的有效途径,它将非遗美术和现代设计观念与市场联系起来,利用市场的需求反向推进非遗美术的传承开发。

该模式解决了非遗美术传承难题,更进一步促进了高职艺术教育传统文化特色教学的形成和发展。

【关键词】非遗美术高职院校教学模式基金项目:2017 年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职教学中非遗民间美术传承的工作坊制研究》(项目编号:17GY035)。

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美术类(以下简称“非遗美术”)的传承与创新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如何摆正创新与传承之间的关系,在提升、改造与利用的同时避免对非遗美术的原真性、整体性和传承性造成重大伤害亦是重要议题之一。

振兴非遗美术,就要激发传统工艺价值和效能,赋予文化产业更高的文化和情感附加值,将非遗美术的传统审美表现融入现代设计中,形成具有中华美学风格的文化产品。

非遗美术传承的教学平台与教学模式对于非遗美术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在传承的基础上走创新、衍生之路非遗美术必须在现存状态中寻找、开辟传承发展的新出路,在传承的基础上走创新、衍生之路。

高职院校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高职院校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高职院校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模式的实践与思考作者:郭媛来源:《北方文学》2019年第29期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明的瑰宝,需要具有不断创新和与时俱进的动力推动其“活态”传承。

作为文化传承重要阵地的高校,应充分运用其教育资源,通过地方特色和校本特色的美育课程,结合“第二课堂”的学生社团实践活动,将所学的“非遗”与公益实践活动相结合,达到文化育人与实践育人的融合,并运用创新创业竞赛等平台,将“非遗”融入创新文化产业中去,从而真正达到传承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和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助力学生成才的双重价值。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传承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着深厚悠远的历史文化,留下了许多优秀珍贵的文化瑰宝。

近年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

2019年7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赤峰博物馆参观古典民族史诗《格萨(斯)尔》说唱展示时指出:“要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支持和扶持《格萨(斯)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好传承人,一代一代接下来、传下去。

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不断巩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然而,高校作为青年学生的教育传播阵地,在文化传承和沿袭中担负着无可替代的重要责任。

一、高校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各高校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教学模式和活动日趋增多,各校都在寻求地方的“非遗”与校园文化相结合,定期邀请“非遗”项目的传人、民间艺人等走进校园,达到了在高校传承的效果。

将高校的教育资源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融合,既能促进“非遗”传承保护工作,又能够弥补高校教育中民族文化缺失的现状。

首先,对于“非遗”的传承对象而言,青年人为最重要的主体之一,而地方高校是培养青年人才、文化传播与创新的地方,这就为“非遗”的传承与发扬提供了阵地和有力的保障;其次,高校具有“非遗”传承所需要的教学资源,也可以提供有力的组织和制度的支持,有着独特的优势;高校开设“非遗”课程及学生社团等,可以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培养学生感知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基于非遗艺术类社团构建高校美育实践研究——以文理学院匠心巧手阁为例

基于非遗艺术类社团构建高校美育实践研究——以文理学院匠心巧手阁为例

7美眉 2023.05下教研与美育美育园地基于非遗艺术类社团构建高校美育实践研究——以文理学院匠心巧手阁为例许海霞 夏天 薛欣怡 徐可(宿迁学院,江苏 宿迁 223800)摘 要:扎染是一项有着不同表现形式和特色的传统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

本文阐述了部分高校美育的现状,分析宿迁学院文理学院匠心巧手阁这一实例,并对高校美育进行了前景评估。

该研究的目的一是为了继承和发扬扎染、漆艺等传统技艺,二来促进高校美育的发展,做到“融德精艺 优化美育”,打造美育教学的新模式。

关键词:高校;美育;实践;扎染;漆艺一、高校美育教育现状美育是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美育作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一环,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2019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新时代高校的美育工作从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主要举措和组织保障四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制度要求,规划了高校美育具体发展路径,使美育教育实施工作有据可依,有规可循。

高校是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在高校教学工作中注入美育教育,实现“美育养性,德育化人”的融合发展,将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群体的审美能力,潜移默化地增强他们的道德素养与人格塑造。

(一)高校美育的进展教育部印发《意见》以来,社会各界对美育的观念认知范围都得到了扩展,众多学界人士响应号召,进行学科建设顶层规划必须与美育理念相结合,美育将从各个维度对学科建设进行支撑,助力“四新建设”亟需的创新能力培养,重塑技术美的维度,培养新式人才。

当前,各高校美育工作也不断强化细化,开设起有关审美的课程,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审美素质和发展健全的人格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根据多所高校的调研,参加过艺术社团,掌握至少一项艺术特长的大学生达到62%。

总体看来,国内高校美育工作呈现上升的趋势,并不断进行着推进和深化。

(二)高校美育有待提升之处虽然各高校都开设了美育通识课程,对大学生进行了有效的美育教育,但是依然存在普遍重视程度不够,未能形成系统的教学互动目的等,主要问题如下:1.重视不足高等学校未重视对学生美术教育核心素质的培养,即便是开设了有关于审美的课程,也多数流于形式或者应付了事。

在职业教育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教育的研究

在职业教育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教育的研究

在职业教育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教育的研究在职业教育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教育的研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素质的不断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到职业教育中,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职业技能,还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本文将研究在职业教育中如何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教育。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及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作为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具有独特价值、以及在传承中形成的非物质文化财富,包括语言、戏曲、音乐、舞蹈、服饰、建筑等多种形式。

它们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中华文化中的精华和价值所在。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到职业教育中,可以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传统职业的文化背景和艺术技能,提升其职业技能和文化素养。

同时也能够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弘扬,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融入1.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考察与研究。

通过实地调研和专家指导,让学生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背景、特点、文化内涵以及与职业技能的关联,为后续的艺术教育融入奠定基础。

2.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教育。

在传统职业教育中,可以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固有的文化元素,如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践和体验,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并通过实际操作加强对职业技能的领悟。

3.推出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课程。

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课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系统地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职业技能。

4.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展览和比赛。

组织学生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展览和比赛,让学生通过参观、交流和比赛的形式,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职业技能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创意和创新意识。

三、总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到职业教育中,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职业技能,同时也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弘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职业教育扶贫的“非遗”传承基地建设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普通高中学生心理美育实践探析作者:龙陵英陈玲秦海宁来源:《广西教育·B版》2019年第07期【摘要】本文阐述基于职业教育扶贫的“非遗”传承基地建设模式,从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非遗”传承基地建设入手,通过建立“广西职业教育民族文化(侗族服饰)传承创新基地”,创新探索“123+N”模式研究和实践,激活民族地区学生知识力和脱贫力,打通教育扶贫和文化扶贫的“最后一米”壁垒,并提出进一步做好“扶志、扶智”的相关举措。

【关键词】职业教育扶贫非遗传承基地建设模式侗族文化 ;侗寨五娘【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7B-0048-02“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精准扶贫”等扶贫方式与方略,强调教育扶贫是精准扶贫的根本之策,是最有生命力的减贫方式,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是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支重要力量,既是非遗传承事业所急,又是职教突破发展所需。

因此,在贫困民族地区实施职教扶贫政策能对当地传统文化的传承保護和脱贫攻坚起到积极的双赢作用。

一、“非遗”传承基地建设是开展扶贫工作的重要途径广西绝大部分民族自治县是贫困人口多、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最深的区域,也是国家划定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明确提出的“教育精准扶贫”和“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非遗’传承相结合”等理念,柳州市政府明确提出“加强传统工艺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和理论、技术研究”主要任务。

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下文简称为“学校”)基于扶贫、就业、创业、升学等需求,立足办学实际和地方“非遗”文化构建“非遗”教育体系,彰显校本特色与区域特色,主动参与地方文化传承与产业创新,建立“广西职业教育民族文化(侗族服饰)传承创新基地”,将“非遗”项目引入校园,并进行职业教育的探索,创新教学模式,实现“非遗”项目传承职业教育化,培养学生习得一项可终生依靠的技艺,提高毕业生就业创业质量,增强立足社会的能力。

二、“非遗”传承基地建设的模式和创新学校以基地建设为依托,以侗族服饰制作工艺、侗族刺绣、侗族大歌等技艺为载体,联合政府、行业、企业和“非遗”传承人,系统梳理“非遗”项目发展文脉,结合自身专业设置情况和特点,多专业联动,从基础设施建设、“非遗”传承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校本教材开发、展演展示及校园“非遗”专题展示馆建设等十个方面明确基地建设思路和目标,突出侗族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凝练出精密的“123+N 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建设模式”(下文简称为“123+N 模式”)。

“123+N 模式”,指 1 颗内核、2 个平台、3 级层次、N 个专业协同共进。

1 颗内核:三江侗族文化为内核;2 个平台:校内教研平台和校外产商平台;3 级层次:大师工作室为主导引领+教师工作室甄别提升+学生创客空间慎思明辨。

+N:服装设计与工艺、工艺美术、美术设计与制作、学前教育、社会文化艺术等多个专业。

学校的“123+N 模式”将传统课程融入工作室教学课程,彼此在传承与创新侗族服饰文化的道路中,教研成果完美达到“作品化,产品化,商品化”,实现“一生一手艺”的培养目标。

三、“非遗”传承基地建设的实践(一)融入“非遗”文化,培育校园文化育人内核。

学校以广西三江侗族“非遗”文化为核心,通过在校内建立民族文化体验馆、侗族手工技艺传承工作坊、侗族服饰手工艺社团、侗族大歌合唱团等侗族“非遗”文化体验和实践场所及学生社团组织,将侗族“非遗”文化精神纳入校园文化建设。

通过“非遗”项目的传承,让师生认识“非遗”的丰富内涵,认识传统文化的内在魅力,实现从文化自知到文化自觉的转变,推动校园文化的建设。

早在 2012 年,学校就将侗族服饰和侗绣作为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工艺美术专业、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特色课程列入学习课程体系。

将“非遗”项目建设融入专业课程,改变传统课堂教育模式,“非遗”课堂集兴趣、手工、创新于一体,建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二)搭建研发平台,推进“非遗”项目技艺创新。

学校依托项目建设,引进侗绣传承人、广西工艺美术大师,联合校级侗族服饰技艺大师,成立韦清花侗绣大师工作室、张礼全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和陈美娟侗族服饰创意技能大师工作室,搭建校内侗族“非遗”文化研发大平台。

技能大师工作室在建设的过程中承担以点带面,打造典型形象、文化传承、技能引领和导向的任务,成为集“非遗”文化的研究与传承,“非遗”技艺的改造与创新、“非遗”产品的开发与营销的“非遗”文化研发“小高地”。

(三)依靠教育科研,构建三级“非遗”传承队伍。

聘请“非遗”传承大师担任名誉教授常驻学校,亲传技艺,促进学生近距离接触“非遗”文化及技艺,延拓“非遗”技艺传承覆盖面;构建自身“非遗”传承教育师资队伍,依托“非遗”大师工作室,鼓励校内教师与“非遗”传承大师通力协作,共同制定特色人才培养方案、编写教材与授课,以系统的理论教育规范技艺传承;建立学生创客空间,引入文创项目,邀请“非遗”传承人授课,技能大师、企业技术人员、校内骨干一对一项目分组指导,学生自主研发作品,形成学校“大师工作室+教师工作室+学生创客空间”的“非遗”传承队伍构建模式,提升“非遗”传承与专门人才培养实效。

(四)发挥基地资源优势,形成特色发展之路。

成立侗族“非遗”体验中心设立制作体验区、VR 体验区、“非遗”衍生品区和创客空间,建成侗族服饰、民族手工艺、侗族刺绣、侗族大歌、侗族农民画等多个校内外大师工作室。

校内“+N”专业联动,形成多项功能并举的开放式专业交流与服务平台,增强“非遗”教学资源的普适性,实现“非遗”资源的共享、更新和持续发展,提高“非遗”保护、传承成效,推动“非遗”项目的技艺创新,顺应大国工匠精神培育和传统文化代际传承、创新的发展需要。

四、“非遗”传承基地建设成效(一)传承“非遗”工艺,创新特色办学理念。

基地建设秉承“追求卓越,求真善美”的办学理念,以“成功在这里起航”为主题打造特色校园文化,以精神文化营造内涵美,以制度文化营造规整美,以景观设计营造环境美,以课程文化彰显创新美,以行为规范促进形象美,以文体活动展示青春美,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育人环境。

着力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适应当地经济发展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形成以“非遗”教育传承为特色的育人模式。

(二)传承“非遗”工艺,融合现代学徒制。

学校积极融合现代学徒制教学理念,将部分传承实践课程放到现代企业中完成。

在企业中,学生既是学徒,又是实习员工,用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理念促进传统工艺的学习和生产。

在现代学徒制教学活动中表现优异的学生还可获得到国外学习进修机会。

近年來,先后有数名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三江籍侗族贫困生在学校和企业的共同资助下,赴法国、意大利学习进修,既开拓国际视野,又提升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

(三)丰富职业教育内涵,教改科研成果丰硕。

“非遗”项目融入校园,使职业教育与民族教育、精准扶贫,学生的特点与学习内容、教师的教学与专业成长形成有机结合,延长办学链,转化传统教育的角色定位,初步形成“教、学、研、商”高度融合的创新体系。

基地团队创作的“纤维艺术装饰画”增加了广西工艺画品种。

基地团队创新设计制作的 7 个系列、35 套“侗寨·五娘”服饰品,分别在奥克兰国际会展中心、悉尼奥林匹克会展中心巡演,服装系列作品在时装周上荣获“最具文化品牌奖”,荣获“最佳设计师奖”。

此外,基地团队创作的 6 件外观设计作品获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发明专利。

(四)“非遗+扶贫”落到实处,助力贫困学子精准脱贫。

基地建设高度关注广西贫困连片地区的生源学生,精准招收少数民族籍贫困学生,树立“培养一个+致富一家”理念,成立民族班,采取民族特色培养模式,提升学生民族技艺水平,切实提高贫困学生就业、创业和升学质量。

1.定点招生,走出大山。

学校每年招收三江侗族学生 500 人以上,这些学生大多来自贫困家庭,三分之一家庭是建档立卡户,是国家精准扶贫政策中急需帮扶的群体。

学校树立“培养一个+致富一家”的理念,在招生中,深入到三江县各初中学校和毕业生家庭,宣传国家和学校的帮扶政策,说服那些在打工和读书两种选择中摇摆不定的学生及家长,鼓励他们通过接受职业教育,走出大山,走进城市,在更广阔的平台上学习专业知识,改变家庭贫困面貌。

2.升学就业,改变命运。

经过在学校的三年学习,这些三江侗族学生实实在在地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每年毕业生中,大约 100 名学生通过对口招生和中升本考试,升入高职或本科继续深造。

就业的毕业生中,基本上都到广西区内外知名民族文创企业工作,每年大约有 10 名学生选择回到三江自主创业,创办民族服饰工作室或自主创办民族特色幼儿园。

经过接受城市教育与传承民族技艺,三江侗族学生自觉改变早婚早恋的习俗,全身心投入反哺家乡建设,提升家庭生活质量,使“扶贫、扶志、扶智”三位一体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再上新台阶。

3.校企合作,助力脱贫。

学校“非遗”传承基地在多年的实践中,注重对成果的转化,通过市场化运作,以合作公司的途径帮助毕业生和当地群众就业。

学校先后与三江县多家侗绣和文化开发公司合作,将部分教科研成果授权这些公司使用,如服饰设计成果,以及帮助培训企业人员专业技能等。

目前,在与学校的合作企业中,已经招聘了学校毕业学生和当地群众数十人就业。

学校“非遗”传承基地建设响应国家文化强国号召,基于教育扶贫和文化扶贫,坚持按照“123+N”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职业教育模式,加快推动侗族刺绣、侗族大歌、侗族农民画、侗族油茶、侗族百家宴等“非遗”文化技艺传承创新,不断丰富侗寨五娘(绣娘、歌娘、画娘、茶娘、厨娘)文化内涵,挖掘和吸纳侗寨“食、茶、歌、画、绣”等文化元素,对接服装设计与工艺、工艺美术、美术设计与制作、社会文化艺术、旅游管理等专业教育教学活动及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多专业联动,跨界合作发展,孵化出多元化的“非遗”创新作品,创新打造成为集厨娘、茶娘、歌娘、画娘、绣娘于一体的“侗寨五娘”民族文化体验大平台,助力实施国家精准扶贫政策。

【作者简介】龙陵英(1960—),女,本科,广西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校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管理、民族文化。

陈玲(1972—),女,研究生,广西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质量办主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

秦海宁(1978—),男,本科,广西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管理、汉语言文学。

(责编卢建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