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汇报材料
非遗项目情况汇报材料
非遗项目情况汇报材料
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各地非遗项目的传承
与发展也呈现出蓬勃的态势。
作为负责非遗项目保护工作的相关部门,我们将现阶段的情况进行汇报,以便更好地推动非遗项目的传承和保护工作。
首先,我们对各地非遗项目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和梳理。
通过实地走访和深入调查,我们全面了解了各地非遗项目的传承现状、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为下一步的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其次,我们加大了对非遗项目的宣传推广力度。
我们通过举办非遗展览、举办
非遗节庆活动、制作非遗宣传片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公众传播非遗项目的价值和意义,增强了社会对非遗保护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培训工作。
我们通过举办非遗技艺培训班、开展非遗传承人才选拔等方式,培养了一大批非遗传承人,为非遗项目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外,我们还加强了与相关部门的合作与交流。
我们与文化、教育、旅游等多
个部门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形成了合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最后,我们还加强了对非遗项目的保护政策制定和落实。
我们结合实际情况,
制定了一系列具体可行的保护政策,并积极推动政策的落实,为非遗项目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总的来看,当前我国非遗项目的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
困难和挑战。
我们将继续加大力度,进一步完善非遗保护工作,推动非遗项目的传承和发展,让非遗项目更好地造福于人民,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非遗文化传承情况汇报
非遗文化传承情况汇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知识与实践技艺等。
作为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非遗文化传承一直备受关注。
在这篇汇报中,我们将就非遗文化传承的情况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期更好地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非遗文化传承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失传的风险,传承环境和条件也面临一定的挑战。
一些传统技艺和民间艺术在现代化的冲击下,逐渐式微,年轻一代对非遗文化的认知和传承意识也相对较低。
同时,一些非遗项目在传承过程中也存在着技艺传承不完整、传承人流失、传统材料匮乏等问题。
然而,非遗文化传承也有着一些积极的变化和发展。
随着国家对非遗文化的重视和扶持,一些非遗项目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一些地方政府和社会组织也积极开展非遗文化传承的宣传和培训工作,引导更多的人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传承中来。
一些非遗项目还通过现代化手段,如数字化展示、线上推广等,为非遗文化的传承注入新的活力。
针对非遗文化传承面临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加以解决。
首先,加强非遗文化传承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社会对非遗文化的认知和重视程度,培养更多的传承人和爱好者。
其次,加大对非遗文化的保护力度,建立健全的保护机制,保护好每一个非遗项目和传承人。
同时,加强非遗文化传承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为非遗传承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
在非遗文化传承工作中,我们也需要注重创新和发展。
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可以为非遗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力。
通过创新手段和方式,让非遗文化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走进更多人的生活。
同时,加强非遗文化传承与旅游、商业等产业的结合,为非遗文化传承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和空间。
总的来说,非遗文化传承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参与。
只有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和探索,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我国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让非遗文化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乡村非遗保护传承利用有关情况汇报
乡村非遗保护传承利用有关情况汇报乡村的非遗保护传承,可真是个大话题呢!咱们都知道,乡村里那些传统的手艺、民俗和文化,就像那颗珍珠,藏在老百姓的心里,等着人们去发掘。
现在的年轻人啊,大多数都忙着上班、上学,回乡的机会少之又少。
结果就是,那些曾经耳熟能详的故事、工艺,慢慢就被遗忘了,真让人心疼。
不过,咱们可不能坐以待毙,得想办法让这些文化“活”起来,别让它们变成化石!说到乡村非遗,咱们不得不提那些手艺人。
您看,那些做陶瓷的、编织的、打铁的,个个都像是活化石,手里的活儿绝对是传承了几代人的。
你想啊,每一件手工艺品背后,都是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哪怕是一根简单的竹编,也许就藏着祖辈们的辛酸与欢乐。
老一辈人总是乐于分享这些故事,而年轻人呢,虽然有些人听得稀里糊涂,但大多数人都是听得入迷,恨不得马上动手试试。
保护非遗,光靠传统是不够的,咱们还得“与时俱进”。
现在啊,很多乡村已经开始利用网络了,哎呀,这可真是打开了新天地。
短视频平台、直播带货,瞬间把那些传统的手艺推到了全国,甚至全球的舞台上。
想象一下,农民小哥在田间地头,一边插秧,一边和观众分享自己的生活,那画面多么美妙。
这样一来,乡村非遗不仅仅是一个名词,而是活生生的故事,有人愿意听,有人愿意学,传承的路子自然就宽了。
说实话,年轻人虽然忙碌,但对于非遗的好奇心绝对不低。
你看,最近就有不少年轻人开始学习传统技艺,像是书法、剪纸、泥塑,个个玩得不亦乐乎。
更妙的是,大家还组织了各种活动,什么非遗市集、文化节,简直就像是开了趴!在这儿,大家不仅能欣赏到传统的魅力,还能亲自动手,感受到那份快乐。
看着年轻人们一个个认真学习,真是让人觉得,未来的希望就在他们身上。
咱们也不能忽略教育的重要性。
很多学校已经把非遗纳入课程,让孩子们从小就接触这些文化。
你想,这可是把非遗的种子撒在了每个孩子的心里,等他们长大,非遗文化也就自然传承下去了。
老师们在课堂上讲那些故事,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个个都想要把这些传说带回家,跟爸妈分享,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简直是双赢的局面。
非遗传承有关工作情况汇报
非遗传承有关工作情况汇报一、工作概况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以符号形式传承并丰富的民间传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传统文化体系及其相关的技艺、表演、实物及其他具体载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既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创新与知识传播的方式。
我单位一直在积极投身非遗传承工作,努力将传统文化传承发扬光大,并推动非物质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的蓬勃发展。
通过多年来的工作,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制定下一步的工作计划,现结合实际情况,向上级管理部门汇报我单位的非遗传承工作情况。
二、传承项目概况1.非遗传承项目我单位参与了多个传统文化项目的传承工作,在这里列举了部分传承项目的情况:(1)传统戏曲表演我单位在传统戏曲表演方面积极推动传承工作。
我们通过组织专家学者进行考察、采访、收集、整理,精心策划了传统戏曲表演的培训班,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参与其中。
我们开展了一些非遗传统戏曲表演活动,提高了大众对传统戏曲的认知,也为优秀戏曲表演艺术人才的培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传统手工艺我单位还着力推动非遗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传承。
我们深入农村和贫困地区,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技能传承,培训一批手工艺传承人,鼓励他们在本地发扬传统手工技艺,传承技艺的同时也发展了当地的民间经济。
(3)民俗文化传承我单位还开展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俗文化的调研和保护工作。
通过对我市各地的传统节庆文化的收集、整理和挖掘,我们努力将这些民俗传承活动与年轻一代进行连接,鼓励他们参与其中,提升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 传承项目成果通过多年的努力,我单位在非遗传承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
近几年,我们的传统戏曲表演获得了一些奖项,得到了热烈的追捧。
传统手工艺技术得到了一些传承人的接受和发扬光大。
民俗文化传承也取得了一些成果,成功地举办了一些地方传统节庆文化活动。
三、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尽管我们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非遗传承工作中还面临了许多困难和挑战。
非遗工作交流汇报材料
非遗工作交流汇报材料非遗工作交流汇报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我是XX部门的XX,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向大家汇报我们部门在非遗保护与传承方面的工作。
首先,我要向各位汇报我们部门在非遗保护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我们通过与相关机构合作,积极推动非遗项目的保护工作。
我们与当地非遗传承人合作,对非遗项目进行深入调研与整理。
我们进行了数量庞大的素材收集,包括图片、视频、文字记录等。
我们通过这些素材的整理与挑选,精心制作了一系列非遗传播内容,并在各大媒体平台上进行推广。
我们也积极组织一些非遗展览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非遗项目。
这些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我们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与支持。
非遗项目的保护工作逐渐得到了大家的关注。
其次,我要向大家介绍我们部门在非遗传承方面的工作情况。
我们通过培训班的组织,向青少年传授非遗技艺,努力扩大非遗传承人的队伍。
我们也与相关学校合作,推动非遗教育的开展,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非遗文化。
此外,我们积极与各级政府合作,争取政策支持,以保护和传承非遗项目。
这些努力使非遗项目的传承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障,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再者,我要向大家分享我们部门在非遗创新方面的工作。
我们意识到非遗传承需要与时俱进,需要与现代社会的需求相结合。
我们积极推动非遗项目的创新开发,使之更符合现代人的口味和需求。
我们与设计师合作,将非遗元素注入现代产品的设计中。
我们也与企业合作,推出一系列非遗产品,开拓非遗项目的市场空间。
这些创新工作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我们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我们也积极研究非遗项目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希望通过经济手段,为非遗传承提供更好的保障。
最后,我要向大家汇报我们的团队建设情况。
我们建立了一个高效的团队,每个人都有明确的职责和分工,我们通过定期的例会和培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我们注重倾听每个人的声音,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工作,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我们通过互相帮助和合作,共同完成了各项任务。
“非遗”保护工作情况汇报
“非遗”保护工作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传承的珍贵财富。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我部门积极开展相关工作,特向您汇报近期的保护工作情况如下:一、开展调查研究为了全面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状况,我部门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工作。
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会等方式,我们深入了解了各地的非遗项目情况,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和信息。
同时,我们还与相关专家学者进行交流合作,加深了对非遗项目的认识,为下一步的保护工作做好了准备。
二、开展宣传推广为了增强社会公众对非遗项目的认识和理解,我部门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推广活动。
我们通过举办展览、演出等形式,向公众展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和价值,吸引了广大群众的参与和关注。
同时,我们还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开展了广泛的宣传报道,增强了社会各界对非遗项目的认识和关注度。
三、开展保护传承为了有效保护和传承非遗项目,我部门积极组织各类培训和传承活动。
我们邀请了一批资深传承人和专家学者,开展了一系列的培训班和讲座,传授非遗项目的技艺和知识,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传承人才。
同时,我们还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档案和数据库系统,对非遗项目进行详细记录和保护,确保其传承不断延续。
四、加强合作交流为了促进非遗项目的传承和保护工作,我部门积极开展了各类合作交流活动。
我们与各地相关部门和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探讨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互相学习交流,共同推动非遗项目的繁荣发展。
同时,我们还积极参与国际非遗项目的保护工作,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共同推动非遗项目在国际上的传播和认可。
综上所述,我部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完善宣传推广,深化保护传承,拓展合作交流,为非遗项目的传承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谨此报告,请领导审阅指导。
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总结汇报
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总结汇报
近年来,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得到了国家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单位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上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对相关工作进行总结汇报如下:
一、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1. 加强保护意识,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广大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和认识,形成了保护文化遗产的浓厚氛围。
2. 修缮保护工作,加大对文化遗产建筑的修缮力度,修复了一批古建筑,有效保护了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3. 法律法规建设,积极参与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工作,推动了文化遗产保护法规的健全和完善。
二、文化遗产传承工作。
1. 传统技艺传承,开展了一系列的传统技艺传承活动,培养了一批传统手工艺人才,保护了众多濒临失传的传统技艺。
2. 文化节庆活动,举办了一系列的文化节庆活动,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激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3. 文化遗产数字化,积极开展文化遗产数字化工作,将众多文化遗产以数字化的形式保存下来,方便后人学习和传承。
总的来说,我单位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如资金支持不足、人才培养不足等。
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努力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非遗保护工作汇报(共16篇)
非遗保护工作汇报(共16篇)非遗保护工作汇报(共16篇)第1篇:"非遗"保护工作情况汇报"非遗"保护工作情况汇报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起步于年,经过5年的努力工作,先后编辑出版了两册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仪征市资料汇编,调查整理了120个"非遗"线索资料,建立了37个县级"非遗"名录,命名了34个项目38个代表性传承人,32个项目列入扬州市级"非遗"名录,2个项目列入省级"非遗"名录,还有2个项目正在申报省级项目之中。
"非遗"保护工作在扬州各县市处于领先地位。
回顾几年来的工作,我市"非遗"保护的主要做法是:一是普遍发动,全面普查。
举办"非遗"普查员培训班,掌握普查知识和具体业务,专门召开"非遗"普查动员会议,发动各乡镇专门组织人员逐村逐组普查。
经过努力全市共普查出"非遗"线索241条。
这些线索主要集中在民间文学、传统技艺、民间_俗等方面。
二是明确重点,全面整理。
在我们搜集的241条线索里,其价值有高有低,我们对其进行了认真梳理,梳理后,又组织老教师、老群文、老专家和基层文化干部,重新开展田野调查,全面搜集了解每个项目的情况,整理出比较全面完整的项目资料。
共形成记录文稿54.56万字,录音17.5小时,文献资料180多册,基本摸清了全市"非遗"项目家底。
三是逐级申报,建立名录。
我们采取边普查边申报边建立名录的办法,努力做好项目申报工作。
年我们首报扬州市级项目13个,全部获得通过,年,我市在上级的统一部署下,首次建立县级1名录,当年建立名录20个,同时成功申报两个省级项目,即:胥浦农歌、朴席制作技艺。
"非遗"申报工作是2年为一个申报期,年,我们又新增县级项目17个,新增扬州项目19个,合计县级项目37个,扬州市级32个。
非遗传承工作汇报(共18篇)
非遗传承工作汇报(共18篇)非遗传承工作汇报(共18篇)第1篇:非遗传承汇报材料点亮五猖庙会,追寻家乡之根东关小学五猖会非遗传承基地验收汇报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
我们学校作为区第八批非遗传承基地,内容是东关五猖庙会,五猖庙会是古镇东关最热闹的会市,曾一度享誉绍兴,特别是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关于"五猖会"的一段叙述,更是让东关的五猖会名扬四海。
但是说实在的,那是近百年前的事了,即使是如今对于尚在世的耄耋老东关来说,那也只是听父辈说起而已,并没有亲眼目睹其盛况,所以,作为我们小学生,如果只是传统意义上的传承五猖庙会,那其实是不合实际,空泛飘渺的。
东关是我们的故乡,这个美丽古朴的千年古镇,隐藏着多少深沉的历史文化积淀,多少可歌可泣的人文故事,多少古越水乡的风土人情。
这些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积淀的特色民间文化,是东关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也是所有东关人共同的文化之根。
我们觉得如何留住、传承这些文化之根,才是我们学校五猖庙会非遗传承基地的应把握的核心,经我们多次研讨最终我们将传承的主题定为"点亮五猖庙会,追寻家乡之根",我们主要传承以"五猖庙会"为核心的东关地理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名人雅士、民间技艺等文化遗产,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特色文化实践活动之旅,引导东小学子追寻家乡的文化之根,了解家乡的优秀传统文化,激扬学生知爱家乡、心系家乡的情感。
作为"非遗"传承基地,我们深感机会难得,责任重大。
通过一年多时间的努力,我校"五猖会"非遗传承思路进一步清晰,工作进一步拓展,业已取得初步成效。
现总结汇报如下: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营造非遗传承氛围。
为让"非遗"更好地扎根我们东关小学,学校大张旗鼓地开展非遗传承宣传,利用标语、宣传窗、校园、校园广播和电视系统等多种宣传媒体,使全校师生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非遗"的丰富内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文化观、艺术观。
非遗传承年度工作总结汇报
非遗传承年度工作总结汇报根据您的要求,我为您撰写一篇关于非遗传承年度工作总结汇报的文章。
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们通过代代传承沿袭下来的非物质文化资产,包括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节庆习俗、手工艺技艺等方方面面。
为了保护和传承非遗,我们在过去一年努力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下面,我将为大家详细汇报。
首先,我们着重加强非遗项目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在过去一年中,我们深入各地进行实地调研,广泛征集非遗项目,并将其进行分类整理。
通过对非遗项目的收集和整理,我们不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了我国非遗资源的现状和分布情况,也为后续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奠定了基础。
例如,在四川省,我们发现了许多有独特技艺的手工艺传统,如织锦、剪纸和蜡染等,这些传统技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并得到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其次,我们积极推动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在过去一年中,我们加大了非遗项目的宣传力度,通过举办展览、演出和培训班等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到非遗传承中来。
例如,在安徽黄山市,我们举办了一场传统技艺比赛,吸引了众多年轻人的参与,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手工艺的兴趣,同时也提升了整个行业的影响力。
此外,我们还积极推动非遗项目的学校教育,将非遗知识融入到课堂中,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和传承非遗。
此外,我们注重非遗项目的创新和发展。
在过去一年中,我们鼓励传统非遗项目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创造出更具时代特色的非遗产品。
例如,在浙江宁波市,我们将传统的龙舟比赛引入了无人机技术,使得传统的节庆活动更加丰富多样,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其中。
另外,我们还鼓励非遗传承者进行创新探索,开发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非遗产品。
例如,在江苏苏州市,我们有一位传统金陵刻纸技艺的传承人,在保留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创造出了一批与时尚元素相结合的刻纸产品,获得了很大的市场反响。
综上所述,过去一年,我们在非遗传承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果。
通过收集和整理非遗项目,推动保护和传承工作,以及注重创新和发展,我们为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弘扬非遗文化,传承经典文明汇报材料
弘扬非遗文化,传承经典文明汇报材料主题:弘扬非遗文化,传承经典文明汇报材料在中国这片古老而庞大的土地上,有着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
这些非遗代表着我们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现代化的发展,非遗文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濒临失传的危险。
为了保护和传承非遗,弘扬非遗文化成为当务之急。
什么是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不以具体物质形式存在的文化传统,包括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日和庆典、手工艺技艺以及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习俗。
它们以其独特的历史、艺术和社会价值而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视为人类精神与物质文明的瑰宝。
非遗文化在传承历史经典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非遗承载着民族的文明传统和智慧,是民族历史的现场重启和传统经典的活化石。
它们是人类智慧和文明的瑰宝,代表着一个国家的魂灵和根基。
因此,弘扬非遗文化不仅仅是对传统技艺的传承,更是对国家瑰宝的保护,对文明底蕴的承载。
弘扬非遗文化的第一步是保护和收集非遗。
在现代社会,非遗面临被淹没和流失的风险,因此,保护和收集非遗成为了当务之急。
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强对非遗的保护意识,提供必要的经费和政策支持,建立相关机构和档案馆,收集、保存和整理非遗资料,以保证其后续传承和研究。
第二步是传承非遗。
传承非遗是保护非遗的关键环节。
传承不仅仅是技艺的传授,更是对技艺背后文化内涵的传承和理解。
此时,教育和培训的作用至关重要。
学校应将非遗融入教育课程,加强对非遗的宣传和教育工作,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非遗、热爱非遗,从而有机会学习和传承相关技艺。
同时,社会也应该鼓励和扶持非遗传承人,给予他们良好的环境和机会,实践和展示自己的才华。
第三步是弘扬非遗。
非遗的价值不仅仅是在于自身的传承和保护,更重要的是能够与现代社会产生对话,并为社会文化发展做出贡献。
通过非遗的展示和传播,使其融入当代文化艺术活动和生活中,让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和了解非遗文化,进而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非遗传承工作总结汇报
非遗传承工作总结汇报非遗传承工作总结汇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是指人类口头传统和表演艺术等非物质文化表现形式的财富,代表着一个民族或地区的独特文化特征和历史记忆。
作为一名非遗传承工作者,我在过去一年中积极参与和推动非遗传承工作,现将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总体工作概述在过去一年中,我主要参与了非遗传承项目的调研、传习和推广工作。
通过与非遗传承人、专家学者以及社区居民等进行深入交流和调研,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非遗项目的历史背景、技艺特点和现状问题。
同时,我也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和研讨会,提高了自己的非遗传承技能和知识水平。
二、重点工作与成果1. 调研与记录我参与了多个非遗项目的调研和记录工作,包括民间音乐、传统手工艺、民俗舞蹈等。
通过深入了解非遗项目的背景、传承人的经历和技艺特点,我详细记录了许多珍贵的非遗传承资料。
这些资料有助于保留和传承非遗项目的核心技艺和精神内涵。
2. 传习与培训我参与了多次非遗传承人的传习和培训活动,通过与传承人面对面交流、观摩学习和实践操作,我深入掌握了一些非遗技艺的基本步骤和要领。
同时,我也积极与其他非遗传承工作者进行交流与分享,为更好地传承和弘扬非遗技艺共同努力。
3. 推广与展示我积极参与了一些非遗项目的推广和展示活动。
通过组织展览、演出和非遗技艺比赛等方式,我向公众介绍和展示了多个非遗项目。
这些活动不仅提高了公众对非遗的认识和了解,也为非遗传承人提供了展示才艺和传承技艺的平台。
三、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在过去一年的工作中,我也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
首先,由于非遗项目的多样性和传承人数量的有限性,我无法参与和了解所有的非遗项目。
其次,一些非遗项目的传承人较年长,缺乏年轻一代的参与和传承,这对非遗的传承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
针对这些问题,我提出以下改进措施:首先,加强与其他非遗传承工作者和组织的合作,共同推进非遗传承工作,互相学习和借鉴经验。
其次,积极培育年轻一代非遗传承人,引导他们参与和传承非遗项目。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情况汇报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XX,我今天要向大家汇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情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们以口头、文字、表演、社会实践、仪式、节日等形式传承的、具有集体记忆、身份认同和文化创造力的非物质资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了一个民族、地区或社群独有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以及全球化的影响,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丧失、衰退乃至消亡的危险。
因此,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了当今社会的重要议题。
我所在的学校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多年来积极开展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和活动。
首先,我们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和记录工作。
学校成立了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组织专家团队对校园内的传统技艺、民俗文化等进行深入调研和记录。
通过收集相关的口述资料、文献资料、图片和视频等,我们成功挖掘出了许多具有独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其次,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动。
我们与当地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举办各种培训班、工作坊和座谈会,传授传统技艺和知识。
我们还组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和表演,向广大师生和社会大众展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和独特之处,激发了大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和热爱。
此外,为了更好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积极推广相关课程的开设。
我们开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专业,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培训。
此外,我们还在校内推广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和能力。
总的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我们挖掘了许多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功培养了一批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并引起了学生、师生和社会大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和关注。
然而,我们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
首先,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因缺乏传承人而面临濒危的局面,急需寻找和培养合适的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汇报(共3篇)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汇报(共3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汇报(共3篇)第1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背景: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此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但是,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增强,经济和社会的急剧变迁,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保护和发展遇到很多新的情况和问题,面临着严峻形势。
我国"非物质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实状况令人堪忧。
一些依靠口传心授方式加以承传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随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经常可见。
二、法律法规建设的进程不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紧迫性相适应。
由于保护工作仍未能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与保护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不能得到系统性解决。
保护标准和目标管理以及收集、整理、调查、记录、建档、展示、利用、人员培训等工作相对薄弱,保护管理资金和人员不足的困难普遍存在。
三、一些地方保护意识淡薄,重申报、重开发、轻保护、轻管理的现象比较普遍。
少数地区进行超负荷利用和破坏性开发,存在商业化、人工化和城镇化倾向,甚至借继承创新之名随意篡改民俗艺术,损害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
四、机构不健全,专业人才缺乏,工作落实不到位。
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构基本不能适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综合性、多部门协作性、专业性、广泛性、长期性要求。
一些具体工作人员,甚至有的分管领导和专家小组成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理解不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判标准把握不准确。
五、政府投入不足,普查、抢救、保护经费严重缺乏。
许多地方连基本的普查工作经费尚且不足,更谈不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
六、宣传不足,没有在全社会形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力。
乡镇非遗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乡镇非遗工作情况汇报材料近年来,我乡镇非遗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下是我乡镇非遗工作情况的汇报材料:一、非遗资源调查清单。
针对我乡镇的非遗资源,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清单编制工作。
通过对当地传统技艺、民俗文化等进行梳理,形成了一份详实的非遗资源清单,为后续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非遗传承人培训计划。
针对非遗传承人的培训工作,我们制定了具体的计划和安排。
通过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授课,组织传承人进行实地考察和交流,培养了一批非遗传承人,为非遗技艺的传承和弘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非遗展示推广活动。
为了更好地展示和推广非遗文化,我们举办了一系列的展示活动。
通过举办非遗技艺展览、民俗文化节等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和观众,增强了人们对非遗文化的认知和了解,为非遗传统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非遗保护政策宣传。
我们积极宣传国家和地方对非遗文化的保护政策,通过举办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到非遗文化的价值和重要性,提高了社会各界对非遗保护工作的关注度和支持度。
五、非遗项目申报资助。
针对有保护、传承价值的非遗项目,我们积极协助申报相关的资助项目,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为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六、非遗文化旅游开发。
针对乡镇的非遗资源,我们积极探索非遗文化旅游的开发模式,通过设计开发非遗文化主题旅游线路和产品,吸引了大量游客,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七、非遗传承保护机构建设。
为了更好地开展非遗保护工作,我们建立了非遗传承保护机构,完善了相关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为非遗传承和保护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总的来说,我乡镇非遗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我们将继续努力,加强非遗工作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为乡镇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力量。
非遗传承人汇报材料
非遗传承人汇报材料尊敬的领导:我是非遗传承项目的传承人,现就我所负责的非遗项目进行汇报,以下是本次汇报的内容:一、非遗项目概况我所负责的非遗项目是XXX(具体名称),属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
该项目的特点是XXX(说明项目特点),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传承,该项目已经成为本地区的重要文化品牌,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和认可。
二、传承工作开展情况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该非遗项目,我所负责的团队和我个人进行了一系列的传承工作,取得了以下成果:1. 传承人培训与选拔:我们组织了一次专业的传承人培训活动,邀请了相关专家和老一辈传承人进行技艺传授和经验分享。
在培训结束后,经过认真筛选,我们从培训中选拔出了一批优秀的传承人,确保了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2. 传承教育与宣传推广:我们在学校和社区开展了非遗传承教育活动,邀请了非遗传承人进行技艺展示和讲解,向青少年传达了非遗的价值和魅力。
同时,我们还积极利用媒体和互联网平台进行宣传推广,增加了非遗项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 艺术交流与展览展示:我和团队参加了多次非遗艺术交流活动和展览展示,与其他地区的非遗传承人进行技艺交流,学习借鉴其经验和创新成果。
同时,我们也在本地区举办了非遗艺术展览,向公众展示了非遗项目的魅力和成果。
三、未来计划和展望尽管在传承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和工作需要做。
为了进一步推动非遗项目的传承和发展,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跨界合作:与相关行业合作,将非遗项目与当代艺术、旅游等结合,拓宽传承的形式和渠道。
2.开展国际交流:积极参加国际非遗项目交流活动,借鉴和学习其他国家的传承经验,提升非遗项目的国际影响力。
3.加强青少年教育:加大对学校教育的支持,将非遗项目纳入学校课程,培养更多的非遗传承人。
4.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营造良好的传承环境和条件。
通过以上这些努力,我们希望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该非遗项目,保护和传承我们的历史文化瑰宝,为社会和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文化精神享受。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情况汇报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情况汇报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是保护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工作内容。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首先,我们加大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力度。
我们通过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为这些项目提供保护和传承的支持。
同时,我们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纳入国家级保护名录,确保其得到更好的保护。
其次,我们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和选拔。
我们组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训班和比赛,培养出一批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同时,我们还设立了奖学金和人才支持计划,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中来。
此外,我们还加大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宣传推广。
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展览和演出活动,向公众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和价值。
同时,我们还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平台,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影响力。
在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我们计划进一步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机制,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和支持力度,并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宣传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关注和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中来。
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汇报
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汇报第1篇:非遗的保护与传承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摘要:当今全球性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正席卷而来。
传承与保护“非遗”文化,既是对原生态本质的保护,也是对其进行善本再造,使之融入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
在发展中寻求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承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活性载体,成为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发挥着重要的纽带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人和传承的文化,是生命的文化和生活的美化。
我们要全面定位民间文化、民间文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地位,要把这份珍贵的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和利用好,使它与其他文化遗产一样真正与其“半壁江山”的文化地位名副其实。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人;非物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3-0167-02随着经济和文化的日益全球化,地球上过去那些相对边远和冷落的少数族群的文化生活也日益获得人们更多的关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遗产,它以人为载体,以传人为主体,是以动态、记忆、技艺为核心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着的遗产,它的传承主体是我们广大的农民。
田青教授在“珠海大讲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中说过:我们为什么要保护民俗文化,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民族的DNA。
但是,当人们意识到要保护这些“缤纷的色彩”的时候,实际上多样化的文化就已经面临着危机了。
我们的所有古老的传统包括民俗,在面对现代化的时候都是弱势文化,不被保护和提倡终将会消亡。
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逐渐消失的现状,如何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社会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
以下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谈几点看法。
一、从民间文化到非物质文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10月17日在第32届大会上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公约中明确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以下五个方面内容:(1)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无形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实践、仪式礼仪、节日庆典;(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传承非遗文化总结发言材料
传承非遗文化总结发言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传承非遗文化”。
非遗,即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历史演进过程中积累的具有传统、历史、独特性的文化表达形式和创造活动。
作为我们国家的宝贵文化遗产,非遗文化在传统技艺、传统音乐、传统戏剧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也展现了我们民族智慧和创造力,因此传承非遗文化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首先,传承非遗文化能够保护和传承我们的民族传统。
非遗文化承载着我们祖辈的智慧和经验,是我们民族文化演化的见证和瑰宝。
通过传承非遗文化,我们能够不断追溯并认识自己的民族历史和文化根源,增强对传统的尊重和珍视,避免文化的流失和断裂。
同时,通过传承非遗文化,我们也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我们的文化,增进国民的文化自信和认同感。
其次,传承非遗文化有助于促进文化多样性和与世界文化相互交流。
我们国家的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每一个地区和民族都有独特的非遗文化。
通过传承非遗文化,我们可以让这些多样性的文化得到宣传推广,促进地域文化的发展和多元文化的繁荣。
同时,非遗文化也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通过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与碰撞,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并吸收其他国家的文化优秀之处,丰富和提升我们自身的文化内涵。
第三,传承非遗文化对个人的成长和培养有积极的影响。
非遗文化是一门技术和技艺传承,关于如何刻画木雕,如何演唱传统曲目,如何制作传统工艺品等等,都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
通过学习传承非遗文化,我们可以培养我们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精神,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同时,传承非遗文化也需要我们继承人具备耐心和毅力,通过不断的实践和体验,我们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味和鉴赏能力,培养我们的审美情趣。
最后,传承非遗文化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乡文化融合。
非遗文化代表了一个地区和社群的历史和独特性,通过发展非遗文化产业,可以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就业机会的增加。
同时,非遗文化也是城乡文化融合的一个桥梁,通过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我们可以实现城乡文化的交流和互动,促进城市和农村的共同发展。
非遗传承人总结汇报
非遗传承人总结汇报非遗传承人总结汇报-1000字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我是非遗传承项目的负责人,今天很高兴能够在这里给大家做一个总结汇报。
首先,我想回顾一下我们项目的背景。
作为一项非遗传承项目,我们的目标是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以传统的工艺技艺为载体,让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能够在当代得到传承和发展。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团队一起努力,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果。
首先,我们与许多非遗传承人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在与他们的交流和合作中,我们除了传授一些现代管理和市场运作的知识外,更是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传统文化的精髓。
他们是我们项目的灵魂和核心,他们的热忱和坚持让我们深受启发。
在这里,我要向他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敬意。
其次,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培训和展示活动,旨在提高非遗传承人的技术水平和市场意识。
我们邀请了专业人士以及市场营销和销售方面的专家,为传承人提供培训和辅导。
通过这些培训,我们希望能够提高他们的竞争力,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同时,我们还组织了一些展览和展销活动,让非遗传承人有机会向公众展示自己的作品。
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增加他们的知名度和曝光度,也能够直接与潜在客户进行沟通和交流,为他们获取更多的商机。
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传统文化将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另外,我们也十分关注青少年群体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参与。
我们组织了一些亲子活动和学生实习项目,让年轻人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能够唤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并将这种热爱传承下去。
最后,我要感谢团队中每一位成员的辛勤付出和贡献。
你们的努力和团结协作使得项目能够顺利进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同时,我也要感谢领导给予我们的支持和信任,没有您们的鼓励和指导,我们将无法做到这一切。
请允许我向大家致以最真挚的感谢和敬意。
通过我们的努力,非遗传承项目在过去的一年取得了一些积极的进展。
然而,我们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亮五猖庙会,追寻家乡之根——东关小学五猖会非遗传承基地验收汇报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
我们学校作为区第八批非遗传承基地,内容是东关五猖庙会,五猖庙会是古镇东关最热闹的会市,曾一度享誉绍兴,特别是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关于“五猖会”的一段叙述,更是让东关的五猖会名扬四海。
但是说实在的,那是近百年前的事了,即使是如今对于尚在世的耄耋老东关来说,那也只是听父辈说起而已,并没有亲眼目睹其盛况,所以,作为我们小学生,如果只是传统意义上的传承五猖庙会,那其实是不合实际,空泛飘渺的。
东关是我们的故乡,这个美丽古朴的千年古镇,隐藏着多少深沉的历史文化积淀,多少可歌可泣的人文故事,多少古越水乡的风土人情。
这些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积淀的特色民间文化,是东关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也是所有东关人共同的文化之根。
我们觉得如何留住、传承这些文化之根,才是我们学校五猖庙会非遗传承基地的应把握的核心,经我们多次研讨最终我们将传承的主题定为“点亮五猖庙会,追寻家乡之根”,我们主要传承以“五猖庙会”为核心的东关地理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名人雅士、民间技艺等文化遗产,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特色文化实践活动之旅,引导东小学子追寻家乡的文化之根,了解家乡的优秀传统文化,激扬学生知爱家乡、心系家乡的情感。
作为“非遗”传承基地,我们深感机会难得,责任重大。
通过一年多时间的努力,我校“五猖会”非遗传承思路进一步清晰,工作进一步拓展,业已取得初步成效。
现总结汇报如下: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营造非遗传承氛围。
为让“非遗”更好地扎根我们东关小学,学校大张旗鼓地开展非遗传承宣传,利用标语、宣传窗、校园网站、校园广播和电视系统等多种宣传媒体,使全校师生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非遗”的丰富内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文化观、艺术观。
为使“非遗”传承基地工作有效开展,我校成立了“五猖会”非遗传承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德育副校长任副组长,相关中层干部任组员,努力形成工作合力。
领导小组经常组织专题会议,使传承工作研究日常化。
同时制定了详细的“非遗”传承工作计划,丰富载体,力创特色。
我们提出三项工作举措:一是把它作为学校的一项重点特色工作,列入学校整体工作规划,力争成为一张东小的特色金名片。
二是各处室密切配合,认真落实各项工作。
三是加大投入,确保人员、经费到位,就这一年而言,我们总共投入五万多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新年庙会、非遗陈列室、五猖会莲花落小剧及其他各项非遗传承专题实践活动。
二、开辟阵地,组建队伍,夯实“非遗”传承基础。
1、建立活动阵地。
学校投资五万,于2014年年初新建好一个“五猖庙会”非遗陈列室,内置东关的“五猖庙会”的有关文字、图片、实物资料,本校五猖庙会及东关历史文化探寻、传承活动的图片、文字、视频等资料,整个陈列室古朴清新,学校还开展了陈列室开放、参观活动,由五年级同学担任小导游,向老师同学们介绍陈列室及五猖会相关内容,赢得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2、组建“非遗”传承辅导员队伍。
第一支是校外辅导员队伍。
我们聘请老东关何仁山老师担任校非遗传承基地总顾问,何老师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国家戏剧创作群英奖、飞天奖获得者,散文集《最忆东关美》,表达着对老东关炽热的爱,小剧《五猖会》《早读》《徐文长造桥》等都极具浓浓的地方色彩,他经常来校做东关历史文化讲座,交流,为我校的五猖庙会非遗工作出谋划策。
2013年底,东关街道举行了轰轰烈烈的东关民间人才大评比,评出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民间人才共300多名,借此东风,在街道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校聘请了十多位东关四星五星级民间人才担任东小“五猖庙会传承基地校外辅导员”, 2013年12月30日,东关小学“五猖会”非遗传承校外辅导员聘任会在东小会议室举行,来自东关本地的老一辈文人、民间文艺大师、民间手工艺人,东关民间人才和东小非遗传承社团的骨干师生济济一堂,就如何更好地传承“东关五猖会”,让这朵非遗之花真正在东关绽放进行了热烈地讨论,各辅导员热心地表示今后会多到学校走走,将他们对东关本土文化的这份热爱,以及乡土艺术精髓毫无保留地传承给东小的下一代。
第二支是校内辅导员队伍,由校内对东关历史文化有浓厚兴趣和艺术底蕴的教师组成;第三支是学生传承队伍,我们招募3——5年级部分学生,组成了一支大30人左右稳定的“点亮五猖庙会,追寻家乡之根”的非遗传承社团,成立了“莲花落”、“舞狮”、“踩高跷”等各传承兴趣小组,并利用周四拓展课时间,在辅导员的精心辅导下积极开展传承活动。
三、挖掘资源,创设载体,丰富非遗传承活动。
1.五猖庙会盛大隆重金蛇辞岁,骏马迎新,2013年12月30日,在东关小学的操场上,一千六百多名师生、社会人士共同见证了一场热闹非凡的盛会——“新年五猖庙会”。
本次新年五猖庙会,由“庙会开幕式”、“爱心图书义卖”以及“地方美食汇”三部分组成,是一次东关民间文化的盛会,更是一次爱心涌动的盛会。
开幕式上,来自东关本土的四星级、五星级民间人才竞相展示了自己的乡土才艺,热情的舞狮,淳朴高亢的绍剧独唱,幽默风趣的秧歌板,嗨翻全场的滑稽莲花落……精彩的表演掀起了现场一个又一个高潮,而东关小学学生表演的莲花落小剧《五猖会》更是以鲜明的地方特色,将本次新年庙会的主题瞬间点亮。
下午的“爱心图书义卖”以及“地方美食汇”是孩子们欢乐的海洋。
义卖场上,各班纷纷亮出了温情的爱心宣传语,制作了精致的爱心箱……全场人头攒动,激情高涨,气氛热烈,一个多小时的爱心义卖,募集到的爱心款额,都投入到了学校的“求是·蒲公英爱心基金”中,用于特殊学生及贫困生的援助,让他们同享一片蓝天。
(2)民间传承特色鲜明鲁迅笔下的《五猖会》虽着墨不多,但寥寥数语,却引发人们对五猖盛会的无限遐想,为更好的传承这朵非遗之花,我们将何仁山老师的小剧《五猖会》排成莲花落《五猖会》,由学校非遗传承校内辅导员徐立峰、潘华锋两位专任老师负责,将这一经典的特色曲艺剧传承下去,影响一代又一代东小人。
2013年我校的莲花落小剧《五猖会》,凭着鲜明的地方特色一举夺得了绍兴市少儿曲艺大赛最高奖——小牡丹奖,今年,我校又将这一小剧,加入了新的元素,如舞狮、踩高跷、烛舞、大旗、秧歌板等东关五猖庙会时期的典型艺术表演形式,使其内容更为丰盈,舞台效果更显张力,参加了上虞区六一艺术汇演,赢得了在场评委、观众的一致好评。
同时《五猖会》还多次搬上大舞台,赴绍兴、上虞、柯桥等地表演,走进社区,如担山村、马家桥村,义务地为当地老百姓表演,给老人们送去笑声与欢乐。
11月22日我校《五猖会》小聚还将走进省流动大舞台,届时全省的百姓都将认识了解五猖会这朵东关的艺术奇葩。
同时,学校又在积极筹措,将地方特色曲艺——莲花落小剧作为我校艺术文化的特色项目传承下去,现在已策划、编排《少年竺可桢》、《徐文长造桥》等地方小剧,相信这项特色传承会在东小的土地上开出绚烂的花朵。
(3)家乡寻根如火如荼家乡——东关,是生养我们的地方,她赋予我们生命,赋予我们灵性,赋予我们健康成长的青山绿水。
我们成立了“毓菁学子家乡寻根”兴趣小组,开展最有效、最鲜活、最有力的家乡寻根之旅。
情醉女儿红:“移家只欲东关住,夜夜湖中看月生”,这是著名诗人陆游住东关古镇时,品饮东关特产女儿红酒后写下的著名诗句,表达了对东关的留恋和向往。
古往今来,这似琼浆、如玉液的香醇女儿红,不知醉倒了多少文人墨客、山野村夫。
如今“九九女儿红,酒浓情更浓”,东关的女儿红早已蜚声中外。
学校家乡寻根小组的同学们兴致勃勃地走进了女儿红酿酒有限公司,通过实地参观、专家讲解,了解女儿红酒制作的每一个的过程。
同时孩子们还深入乡村,探访民间制酒的传统与风俗,上网搜索女儿红的故事,相关诗词。
老师们还将地方课《女儿红》搬进课堂,和孩子们共同品味浓浓女儿红,并为家乡的女儿红撰写广告词。
这是我们寻根小组的同学参观女儿红酿酒公司追寻失落的童谣家乡的童谣节奏鲜明,朗朗上口,反映了家乡淳朴的民风民俗,每一首都洋溢着温情和向上的力量,充满了阳光般的气息,是家乡的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为了留住这朵家乡文化的奇葩,寻根组的同学们开展了“追寻家乡失落的童谣”实践研究活动。
孩子们询问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走进乡间的角角落落,采访乡里的长辈,采撷一首首地道的家乡童谣,一句一句地记,一个音一个音地学,还别出心裁地把家乡的童谣与游戏相结合,听——清脆悦耳的乡音童谣在东小校园的上空飘荡;看——丰富多彩的童谣游戏,在同学们的精彩演绎在熠熠生辉!传承玉雕技艺:东关玉雕艺术源远流长,至今已有六、七百年历史了,伴随着古老的生活风俗,世代相传,是东关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玉雕小组以“玉雕技艺”为重点,让学生了解玉石文化、彭家玉雕历史、玉石审美与品鉴、制作方法等方面知识,由校内外辅导教师或玉石名家,采用课程或专题报告形式集中进行讲解传授。
开展参观考察类活动。
以“彭家玉雕”为核心,采用实地走访形式,带领社团成员走进彭家堰村,通过参观考察彭家堰村的玉雕加工厂、上虞市收藏品市场、玉石商铺等地方,让传承社团成员了解玉石文化的传承经历,欣赏一块不起眼的石头在玉雕师手中升华成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之过程,感受玉雕技艺这一门古老的艺术给现代生活创造美的气息。
开展故事收集类活动。
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很多内容是人们口口相传,散落在人们中间的故事与传奇,因此传承“玉雕技艺”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收集和玉雕有关的故事、传说来丰富传承内涵。
通过社团成员的走访、询问,收集到的东关玉雕文化在民间流传的历史传奇故事、玉雕艺人的拜师学艺经历、玉石商人走南闯北的风雨故事等,编撰成一套有关“玉雕”的故事集。
同时开展技艺传习类活动。
我们特意准备了玉石的代替品蜡石作为练习材料,其质地软,形状却酷似玉石,便于学生进行雕琢感受。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收获了用蜡石雕刻的“平安扣”等一批相对较简单的“玉雕”成品和半成品;同时“非遗”传承社团编制了一本玉雕文化宣传手册,作为校本教材,在学生中间广泛地宣传玉雕文化,鼓励更多的学生加入活动小组。
探访悠悠古纤道:东关段古纤道,位于萧曹运河上虞东关段,镇西桥至马家桥村石料中转码头,长220米。
这段堤塘是先秦时期山阴古水道的堤塘,在东汉时期,又成为古鉴湖的堤塘,它比现已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纤道的历史要悠久得多。
堤岸条石板用开槽立柱固定,这个工艺在现存的古纤道中是独特的,在全国也是绝无仅有,十分珍贵。
然而近半个世纪以来,东关境内的古纤道被毁坏得相当严重。
残存下来的古纤道也“性命堪忧”。
针对现状“家乡寻根组”的同学们积极行动起来,实地考察,撰写小课题、论文报告,并通过树广告牌,写建议书、奔走相告等方式,保护古纤道,在各界的共同努力之下,2014年东关段古纤道修葺一新,悠悠古纤道重新焕发出迷人的光彩。